浅谈传承畲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

时间:2019-05-14 13:4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传承畲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传承畲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

第一篇:浅谈传承畲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

浅谈传承畲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

福建省福安市康厝中心小学 兰华贵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内核。它既包含着内涵深刻的本质意义,也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不断发展的动力、自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家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传承和弘扬我们畲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畲族乡中心小学的历史赋予和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为了探索学校教育渗透畲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对当代学生教育成长的影响。我们学校于2010年4月向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立项了《依托畲族文化,促进学校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一年来,我们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

一、树立正确的民族传统文化观

首先要坚持辩证和历史的观点对待畲族传统文化,深刻认识在学校教育中传承和弘扬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对畲族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和精华部分要毫不保留、全面彻底地传承和弘扬,对落后和糟粕部分要绝不吝惜、大刀阔斧地批判和摒弃。继承和弘扬畲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是为了作秀,更不是为了赢得外界的一时之热闹,而是将本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等精神内核传承给学生,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精神品质。在“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学校教育”之间寻找结合点,探索实现两者平衡发展的实践。

二、将畲族传统文化作为校园硬件建设的亮点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浓烈民族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对师生员工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调节情趣和心理状态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校园建设的硬件方面尽力将畲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亮点。学校教学楼正墙上的校标由福建师大美术学院设计,以“学”字为标志原形,结合畲族装饰图案,选取畲族代表性的色彩红、黄、黑作为标志色彩,标志简练动感,充满朝气,突出体现了我校是畲族学校的特色。以畲族文化为主题的校旗、校歌也由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宁德市民族歌舞团分别创作完成。教学楼的走廊上,布置畲族历史、畲族文化、畲族民俗、畲族服饰、畲族文艺等宣传壁画,学校还在学生的餐厅建设,寝室、教室和楼梯的布置,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栏杆等硬件建设方面,都着力将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校园建设的亮点。

三、将“民族性、实验性、综合性、开放性”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园硬件建设,是实现办学目标的物质保障,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而学校的办学特色、理念和目标就是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目的,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我们把“民族性、实验性、综合性、开放性”作为办学特色,也是努力建设的校园精神。

“民族性”是最基本的办学特色。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内在特质。我校600余名师生中少数民族占了近30%,因此,必须将“民族性”作为我们最基本的办学特色,并以此为出发点和突破口确立办学理念、加强校风建设、更新思维方式和培养民族情感。

“实验性”是因为我们学校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活动”两者之间寻找结合点和平衡点将要进行长期的实验,有许多的理念需要更新,更有艰苦的实践需要探索。探索畲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学之间的有机整合,探索学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自信心的方法与途径。

“综合性”是彰显我们学校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学科教学中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促进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情感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

“开放性”是体现我们必须坚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海纳百川的态度开放办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民主观念、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四、强化学科教学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功能

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教育的文化功能决定的。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过程,担负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递与创新的任务,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学校要求所有科任教师必须结合学科实特点和教学内容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借以确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例如:林雪玉老师指教的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一课中,将畲族的传统习俗、礼仪、服饰、饮食等融入教学情景之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选用本民族的民歌开展教学等等。我们还开发了畲族校本教材《畲家情缘》。教材分低、中、高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让畲族文化进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收到较好的成效。例如,康厝中心小学教师孙晓丽在福安市第二届民族学校校本教材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的《歌是山哈传家宝》不仅吸引了学生,也吸引了全体听课老师,让师生在快乐中度过,深受与会专家、领导的肯定。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

学校经常组织和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把活动作为载体,作为表现形式,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活动之中,作为活动的实际内容,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实践。学校将畲族的体育运动项目畲家拳作为体育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学校还成立福安市畲族民歌传习所,开展传习活动,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即会唱一首畲歌、会讲一些常用的畲语、会讲一个畲族故事、会打一套畲拳、会跳一个畲舞。唱畲歌、跳畲舞、穿畲族服装等也是我们学校长期坚持和经常开展的主要活动。学校以畲族学生和畲族教师为主,创作了一系列节目,参加全国、省、市各级比赛和演出,并取得过金、银、铜奖的优异成绩。例如,学生歌舞节目《山哈童谣》晋京参加第八届全国校园文化艺术节获银奖,雷雪杰等3位同学参加中国畲族民歌节(与著名歌手周华健、高胜美等同台演出)获得“全国畲族优秀歌手”称号,师生表演唱《爱唱歌言》参加“第三届中国畲族民歌节”大赛荣获铜奖,激发了学生学习畲文化的热情。教师小合唱《歌是山哈传家宝》荣获“中国长三角、中国澳泰、金港名都杯(华东地区)”青年歌手大赛荣获铜奖,教师畲歌小合唱《茶山情歌》参加“第二届中国畲族民歌节”民歌大赛荣获银奖,应邀参加了“紫荆龙情在广西”五省一区文化交流大型电视晚会、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到宁德调研文艺晚会、福建省文化厅文化三下乡文艺演出、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第四届福建艺术节音乐舞蹈杂技展览、宁德市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文艺晚会等,学校编排的各类畲族节目还多次应邀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促进了畲文化传习活动的对外交流。同时学校组建50多人合唱队,拓宽畲歌传唱的广度,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称号。

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现代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学校教育活动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对提升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我们学校将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为指导,以《依托畲族文化,促进学校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载体,坚持不断更新理念、切实开展探索实践活动、扎实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第二篇:学校教育如何传承土家族文化

学校教育如何传承土家族文化

学校教育如何传承土家族文化

湘西地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传统教育方式多以家庭教育为主,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土家族原有的家庭结构、传统家族观念不断发生改变,从传统的生产劳作、节庆祭祀和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民俗文化遭受到很大冲击,仅仅依靠家庭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土家文化习俗面临失传的危机。因此,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来传承土家族民俗文化很有必要,”学校是民族传统文化走向普及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具有系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1]

学校教育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土家族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掌握特有的文化技能,帮助学生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兴趣。每一个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有着支撑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学校教育就是将隐藏在文化深处的精神价值找寻出来,在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中,学生能够透过外在的文化事象感受到民族精神内在的价值,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因此,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学校教育,又是非常重要的,能深化民俗文化教育内涵。

2007 年,湘西州政府下发了《湘西自治州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实施方案》,要求实施土家语、苗语与汉语”双语双文”教学工作; 2008 年,湘西州教育科学研究院率先开始,为在民族文化教育取得成果的示范性学校正式授牌,目前获得”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基地”称号、并被授予荣誉挂牌的中小学校已有 15 所。根据《湘西州 2014 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州辖内共计 1,009 所学校,其中有 182所中学,233 所小学,幼儿园 559 所。目前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学校共有 50 多所,其中专门开展土家民俗文化教育的学校有 26 所,主要集中在吉首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和泸溪县。

近年来,随着湘西州”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广,教育管理部门加大了在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土家族民俗文化教育的力度,在教学内容选定、教学时间安排、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等方面,成效显着。具体在学校进行土家族民俗文化教育的学校有: 吉首市有湘西州幼儿园、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乾城小学、州民族中学高中部、市民族中学高中部; 泸溪县有浦市镇中心完小、明德小学、浦市镇中学; 永顺县有县幼儿园、荣众留守儿童学校、芙蓉镇保坪小学、县民族中学; 古丈县有红石林中心完小、断龙乡初级中学; 保靖县有县

教育幼儿园、碗米坡镇中心完小、葫芦中学、民族中学高中部; 龙山县有县第二小学、华塘小学、里耶小学、靛房镇九年制学校、农车乡九年制学校、里耶民族中学等。由于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之间存在教学差异,因此各个学校会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土家族民俗文化课程。幼儿阶段的学习多以游戏为主,幼儿园从土家民间艺术中寻找教学资源,设计出专门的活动内容,当中最多的是让孩子们学唱简单的土家儿歌和做土家游戏。

保靖县教育幼儿园从2011 年,就开始收集当地流传的土家民间游戏,并将其改编为适合幼儿学习和娱乐的小游戏,把传统的土家儿歌《大月亮小月亮》、《柳树丫》改编成户外游戏,孩子们伴着游戏,用方言学唱土家儿歌,或是模仿当中形容的土家生活情景; 湘西州幼儿园的老师们,则是对湘西土家传统的摆手舞进行了改编创作,成为适合幼儿园孩子娱乐的游戏。小学阶段,学校开

始鼓励学生了解土家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很多学校选择将土家民俗文化同日常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们通过上课认识更多土家民俗文化内容。吉首大学师院附小的语文老师,将收集的土家民间儿歌和故事传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在课上唱儿歌、听故事,从中学习湘西土家的文化知识。古丈县红石林小学地处典型的土家族聚居区,在校学生中 90% 都是土家族学生; 学校利用自身特点,挖掘当地土家传统民俗文化,编写教材《我的家乡红石林》,该本教材主要介绍红石林地区的土家传统习俗,包括故事传说、土家儿歌和民间游戏。

进入到中学阶段,学校将开设土家民俗文化理论课与技能课相结合。龙山县靛房九年制学校在全州范围内最早开设土家语课程,全校实施”土家语、汉语双语双文教学”;保靖县民族中学打造”湘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特色教学,邀请众多民间艺术传承人进校讲学,其中有土家哭嫁、土家织锦、土家镏子等

民俗文化; 吉首市民族中学主要以传承民间工艺为主,校内专门设有土家织锦工作室,购买了制作西兰卡普的织布机,还聘有专业教师进行操作指导。

学校教育增强了学生对土家族民族文化独特性的辨识能力。少数民族文化并非社会的主流文化,要避免出现被边缘化的境遇,就需要找到更多的生存空间。传承文化的主体,就要能够辨识本民族文化独有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湘西境内的少数民族,除了土家族、苗族之外,还有侗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人们在同一地区生活,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不可避免,就会出现不同文化之间认知和辨识度模糊等问题。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要想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就要能够辨识自身的文化特点,避免和其他文化相互混淆。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民族文化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具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资源和条件,所以,在规范、准确传授民俗文化知识

方面,优于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方式。土家民俗文化进学校,通过老师具体的讲解和理性分析,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辨识哪些是土家民俗文化,土家民俗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学校教育还激发了土家族民族文化本身的动态活性。

湘西土家族文化,如语言、歌舞、手工等民俗文化,不仅需要书籍,也需要通过歌舞表演,和手工制作来展示,这样才能凸显出文化本身的动态性。如何组织开展这样的文化活动,学校有着自己的优势。通过举办校内民间文化艺术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制作的土家织锦、表演自己学会的土家摆手舞; 通过开展土家语学习课程,鼓励学生开口学讲土家话,或是土家山歌、或是日常用语,让语言在流动当中得以保存; 介绍土家传统节日,鼓励学生走进土家村寨,亲身感受到民俗节日的传统氛围,在欢快的活动当中认识土家族文化的历

史内涵。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担负着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艺术内涵、心理特质、宗教信仰等文化符号体系,这些文化符号内化为各自民族个性与民族气质的基本要素。”[2]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接受专业化、系统化的文化教育,掌握了民族文化技能,加深了民族文化认识,有效促进了将本民族文化进行世代交替的完成过程。湘西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学校教育,利用学校本身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对传统的土家族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和筛选,将文化当中独特的、优秀的、有价值的内容提炼出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钟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08,1.[2]王鉴,安富海。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J].学术

探索,2011,2.

第三篇: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拓展素质教育领域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222.85.128.*1楼

拓展素质教育领域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记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扎实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民族新闻网记者/田惠宇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

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

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

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

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杨股长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松桃县

民族事务局以“民族风貌进校园、民族文化有特色、民族音乐进课堂、民族体育抓两头、民族教材进课堂”为目标配合教育部门,为挖掘民

族传统,发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与教

育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三

结合”的方式,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走一条

“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个性特长”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载体、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松桃是个古老的地方,这里民族民间文化独特,底蕴深厚,感染

力强。该局根据自身的优势,充分吸收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核心要素,并与教育部门紧密配合,又大胆地支持各校进行了批判、改良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主要内容:

1、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将

松桃县民间的“四面鼓舞、苗族舞、苗歌、民间剪纸、绘画、刺绣等

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开设地方民族民间课程。开设民族民间

文化课程如下:

⑴音乐:把苗族山歌、舞蹈、四面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和民间乐

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开设。

⑵美术:将剪纸、书法、手工制、刺绣作等纳入美术教学。

2、组建学生民族艺术表演队,主要开展苗歌、四面鼓舞、苗歌演

唱等项目训练

3、用请进来的办法,不定期邀请一些民间艺人来校指导,帮助学

生获得一定的民族民间技能或技艺,并具备一定的民族民间艺术表演

技能,提高学生民族民间艺术欣赏水平。

例如:长兴镇中学进苗乡侗寨开展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

通过挖掘、整理、和新创作,过去只靠口传心授的《茶歌》、《酒歌》、《婚庆歌》、《迎客调》等在长中得以传承;县民族中学苗族八面鼓的诞生,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文化的创新,是我县民族中

学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开展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县师生的智慧与才情。

(二)教学形式:

通过与教育部门配合要求各校采用多种形式和开展丰富的活动,将该县民间的苗歌、四面鼓舞、书法、剪纸、刺绣等民族民间文化作

为教学内容,开设地方民族民间课程。有计划、有组织地举办全县民

族学校性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媒体宣

传、展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契机,组织学生

调查了解当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类型、特点及保护状况,感受我国

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对保护优秀民族世间文化遗

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2010-03-28 10:20 回复

222.85.128.*2楼

(三)实施步骤:

1、要求各民族中小学校将“四面鼓舞、苗歌、民歌、绘画、剪纸”

纳入校本教研课程。

2、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民族民间文化的乡土音像资料,使广大学生

从中受到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3、举办各种民族民间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掌握民族民间文化的相关知识。

4、利用各种民族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如“四月八”。每年在“四月八”

举办一次全县民族学校性的大型民族民间文化表演活动,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5、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和表演队。

(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成就

通过这些教育,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和感受到了松桃民族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从中受到了激励、鼓舞和震撼,从而更加增

强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1、以民族英雄人物为榜样的激励教育

松桃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历史上曾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

泣、光彩照人的英雄人物,其中的杰出代表有“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欧百川,“奋不顾身、勇往迈进”的罗启疆,“助贫济困、刚正不阿”的龙运鹏,“不做绵羊、要做醒狮”的中共地下党员滕久荣,“为祖国争

光、为苗家争光”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龙世昌等;也涌现出了一批德

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文化名人,其中的优秀代表有“好学深思、为人

师表”的黄延祚,“博古通今、学兼中西”的杜渐,“追求真理、实事求

是”的姜思明,“学界楷模、画坛泰斗”刘宗久等。

这些英雄人物、教坛英才,现在都成了一个个令人敬佩的文化符

号。我们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丰功伟绩的呈现和展示、剖析和强化,让

学生深受教育和鼓舞,从中获得执着追求、锐意进取的精神力量。

2、实施特长教育、彰显办学特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山区孩子喜欢

体育和艺术这一特点,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要求各校在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的同时,做好艺体特长生的培养,并把民族

民间体育艺术融入其中。配合学校教育使得艺体特长生专业学习如虎

添翼,如鱼得水。每年都有70%以上的艺体特长生考入本科院校学习。

如: 县民族中学校体育教研组编写了校本教材《魅力篮球》,将篮球

特有的“团结、毅力、拼搏、智慧、战术”精神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促进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2009年该校艺术类考

生高考成绩再次实现历史性的突破,艺术考生本科录取45人,体育

考生本科录取38人。

二、开发校本课程、凸显地方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的一个亮点,创建办学特色是我们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点。课程是体

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有特色的学校就会有良好生

存前景,而校本课程开发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局在将国家课程校

本化的同时,鼓励各民族中小学组织人员编写、开设了民族民间文化的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并传承与创新。这样,不仅拓展了素质教育的空间,还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搭建了学生展示素质的平台,还拓展了学生成才的渠道。鼓励县民族中小学大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

教育活动,以苗族花鼓、苗族刺绣、苗族剪纸、苗族芦笙、滚龙艺术

为载体,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张扬提供平等机会,使每位学生

都具有一技之长,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为不同的人才,从而实现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近年来,我局积极支持开展校本课题

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如县民族中学开发了《魅力篮球》、《苗族花

鼓》、《信息技术》、《苗族剌绣》、《德育读本》、《趣味物理》

等校本课程,正在开发《松桃苗族》、《战斗英雄龙世昌》、《红军

在松桃》等校本课程,等待开发《芦笙演技》、《苗族织锦》、《苗

族服饰》等多种校本课程。特别是已开发的《苗族花鼓》课程,第一

次把口传身教的苗族文化变成用文字表述的文本课程。

 2010-03-28 10:20 回复

222.85.128.*3楼

三、2010年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与打算

(一)2010年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

1、继续支持鼓励各校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各种民族民间艺术活动班

级,力争更上一层楼;

2、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努力宣

传学校“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

3、在上级民宗局及上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帮助下与各相关部门紧

密配合继续努力探索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新路子;

4、加大力度鼓励支持聘请优秀民族艺人到校指导民族艺术活动的开展。

(二)2010年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

要求各校将努力实现“五个进一步”: 进一步做好课程设置。把民

间艺术等引进校园,根据各自学校所处环境,拓展民族文化领域;进

一步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进一步营造宣传氛围。传承

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小组,某一

个团体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作为一个宣传阵地,就要用

好活动宣传这个载体,向全社会宣传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进一步加

强后勤保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是一项长

期的工程,是一项费力费时而又花钱的工程,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将所需经费进行科学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各校实际与制定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和工作开展

实际情况,确保资金到位;进一步注重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效果。

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民间文化,尽管博大精深,但

又与师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从近三年的实施情况来看,部分濒临失传的婚庆文化、丧葬文化、礼仪文化正逐渐在学生中传播,古老的歌谣、戏曲也在发扬,学生搜集资料,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为我县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地。只有进一步深挖苗乡侗寨等历史文化、区域文化,将散落民间的民族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民族体育等方面的原始素材进行系统的、创造性的制作与编排,使之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整合,并将其引进校园和课堂,因地制宜地把优秀的乡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潜移默化的的教育影响学生,使它在学生身上开花结果,让部分濒临消亡的民间文化精髓能代代相传,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全面实施。

第四篇:贵州畲族文化综述

贵州畲族文化综述

——兼谈保护畲族传统文化初步设想

徐 飞 陈乐基

贵州省畲族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福泉市和都匀市。

全省畲族人口据1996年统计。共有41524人。其中,麻江分布最多,有3235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66%,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杏山镇有12216人,碧波乡有5844人,贤昌布依族乡有3547人,谷峒镇有3354人,宣威镇有3058人,下司镇有1602人,坝芒基布依族乡1368人,龙山乡1274人,景阳布依族乡103人。凯里市有畲族1596人,主要分布在炉山镇的六个鸡、角冲两个行政村。都匀市有畲族2979人,主要分布在杨柳街镇谷江片区,沙包堡镇摆楠片区以及洛邦镇的义红等地。福泉市有畲族4583人,主要分布在马场坪、凤山、兴隆、黎山四个乡镇、其中马场坪镇有2088人,风山镇1098人,兴隆镇1041人,黎山乡356人。

一、畲族传统文化的存在及特点(一)族源和语言

贵州省畲族在1996年6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认定前,称之为“东家”。“东家”这一名称,是当地汉人对贵州畲族的称呼,认为畲族是由“东边”来的,故有“东家”名。其自称“哈萌”。“哈”意为“客”,“萌”意为“人”,也就是说畲族是“客人”。相邻民族中,瑶族称畲族为“哈朵”,苗族称之为“嘎斗”,仫佬族称之为“喏哈”,布依族称乏为“迥哈”。明清时的一些贵州地方史志又称之为“东苗”、“佟苗”。

贵州省畲族先祖来源于江西。根据其各姓氏的族谱和碑文记载以及民族成分认定前的考证,其先祖入黔前,居住在江西赣江流域及赣东、赣东北一带。其先祖多是元末和明洪武年间,或奉旨征、讨、迁徙,或避祸而迁入贵州。畲族入黔时,首先落居于贵定平伐一带。在明代,主要散居在今贵。阳、开阳、修文、长顺、贵定、清镇、龙里、都匀、福泉、荔波、麻江、凯里、施秉、镇远、石阡等lO多个县。历史上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一部分畲族人被迫融台于其他民族,造成人数减少。后来,余下的畲族人居住的区域,以麻扛县为中心及其临近凯里炉山的干坝、六个鸡、角冲以及福泉、都匀等县(市)的部分地区,连成一个较为广阔,有着共同语言及风俗习惯的共同区域。

贵州畲族虽在数百年前辗转千里来到贵州,但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据1982年贵州省民族识别办公室语言组对畲族语言的调查,贵州畲族虽没有文字,但在其聚居的乡镇,男女老幼都说畲语,散居的畲族在社交活动中基本上用汉语。畲族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语支,畲族语与汉语比较,音节分类、性质分类、结构分类基本相同,但语法和语义有很大差别。(二)家庭习俗

据《平越直隶州志》记载:“东苗有族无姓。”畲族以前有予父连名的习俗。清嘉庆年间(公元l796~1820年)始用汉姓,编排字辈,子父连名的习俗才逐渐废除。现贵州省畲族主要有潘、蓝、雷、金、王、吴、罗、杨、陶、宋、赵、田、李、陆、文、黄、江、葛等姓氏。贵州畲族家庭组成太都是以父母子女的一夫一妻制的父系核心家庭,它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女子婚后从夫居,所生孩子从父姓,兄弟结了婚,有了子女,大都另立门户。三代同堂多为独子,或是兄弟分了家,父母同幼子居住。

畲族大都以血缘聚族而居。有的一姓一寨,有的数姓合寨,大寨近百户,一般四五十户,小寨十来户,单家独户甚少。居住在一个村寨的,大都是同一姓氏、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后代。因此,一个村寨或几个村寨同姓同宗都有祠堂和房的组织,祠堂是由各“房”构成。

祠堂主要用来祭祖,陈设神祗牌、香炉供奉祖先。

“房”是家庭一个近亲血缘组织。每个祠堂是由同姓组成,在同姓同宗又按兄弟分出“房”的组织。畲族很重视修房谱,每个姓氏都是,除总谱外,还有分谱,详细载述祖先等及其迁徙的时间和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贵州畲族有“议榔”组织。一般一寨一个议榔,也有附近几个寨子恋歌组织议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畲族地区建立了各级政权组织。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政策,大力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关系上,畲族人民长期同苗、布、汉等其他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历史上为反抗共同的压迫者、剥削者、并肩战斗,今天为建设祖国,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而携手合作。(三)文化习俗

贵州畲族文化,主要是口头文化,以山歌、情歌、叙事歌、民间故事等形式出现。主题思想突出,内容丰富。畲族没有文字,其民族的历史以民间故事、叙事歌代代相传,保留下来。在投有文字的条件下,民间口头创作在文化艺术上造成了畲族独特的风格。另外芦笙、铜鼓、月琴也是畲族常用的乐器。

畲族民间故事往往以山歌的形式传唱流传。一般为四至十二句,句式有五言、七言,长短不一,有严格的韵脚,第一、二、四至尾句要压韵。唱法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流行的“假声”唱法,这种唱法高亢激昂,极富感染力;另一种是由年龄较大者演唱的真声唱法,这种声调平缓抒情。畲族山歌以抒情为主,极具特殊的艺术魅力。如《劝婆歌》、《盘古开天地》、《粱山伯与祝英台》、《成双歌》、《坐花园》、《三国歌》等。山歌强调反复诉说,加深印象。由于畲族长期生活在山区,因此以山歌为主要娱乐活动,并借此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同时期的山歌,反映畲族不同时期的生活与思想。

情歌:是畲族青年男女交流思想感情、择偶的主要渠道。情歌词曲优美动听,沁人心脾。如《试心歌》:“姑娘十八一枝花。蜜蜂成群去采纳,有意来采花中蕊,邀请姑娘作回答。”特剐是初次在集会歌堂上相见的青年男女,情歌是他们相识、相知的桥梁。

酒歌:是畲族走亲访友及婚嫁时的一种谦虚劝酒辞令,歌声娓娓动听。如:“东城阳雀叫西城,天黑一唱到天明。阳雀爱叫山形好,千云滔滔为陪亲,害你吟诗以作对,唱了一层又一层,客有好歌我请教,得去吃酒陪六亲,让人前头唱赢了,一定记住你大恩,不谢多来不谢少,谢你一番好殷情。” 畲族由于相当一部分与汉族铬镍共处,一定程度上受汉文化影响,这丰富了畲族民间文学,在畲旗文化的基础上把汉族的小说、戏曲人物故事等编成山歌,如《三国演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粑槽舞:是畲族人民最独具特色风格的一种民族舞蹈。一般由四人组成,一个打皮鼓,一人春粑糟尾,二人春粑槽头。粑槽舞由鼓声起落带动。用舂杵有节奏地打击粑槽。

芦笙是畲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曲调悠扬高亢,是畲族大型活动必不可少的乐器。芦笙舞是畲族经常举行的文娱活动。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土民志一》所载东西“吹笙唱歌,旋马跳舞”即是指畲族芦筮节、四月

八、祭祖节上畲族青年男女相约到山坡、草坪,吹芦整、唱歌、跳舞、畅叙衷情的盛况。(四)生活习俗

1、服饰 .

贵州省畲族服饰,民国以前保存完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关于畲族服饰,明清史志亦多有记载。(乾隆)《贵州通志》载:“衣尚浅蓝色,短不及膝,前覆后着,以花巾束发。妇人衣花农。无袖,惟两幅遮前覆后,细褶短裙。”陆次云《峒貉纤志》亦日: “衣短衣,尚蓝,妇著花裳,无袖,遮覆前后而已,细褶裙,仅被其膝。”清《百苗图》日:“妇人穿花衣,无袖,惟两幅遮前覆后,穿纲褶短裙。男子蓄顶发,短衣背甲。”(民国)《麻江县志》载: “妇以花布蒙首,项带银环,柬青带,着青裤。”(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服红花衣,头插自鸡毛。”“男子科头赤脚,衣用青、白、花布,领缘以土锦,妇人盘髻,贯以长簪,衣用土锦,无襟,当幅巾作孔,以首纳而服之,别作两袖,作事则去之。杂缀海贝、铜铃、青、白绿珠为饰。”“椎髻赤足,妇女以锦为衣。”现在,畲族的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贵州都匀畲族男女便装已与汉族、布依族相似,惟女子盛装仍具特色。其盛装头戴蜡染布巾。头巾为自织土布,宽1尺、长2尺,两端镶红绿边各一道,并缀以红缨须,须穿以绿珠,未婚者独辫,已婚者盘鬓将头巾中段挽底团花覆头顶两端左右分缠须垂脑后。上衣为土布,色藏青,无领右衽,下摆长过臀部,袖简靠肩部一般为蜡染,以绿、紫、棕、。黄等色丝绣花。两段交接处及袖口镶锦条。下装为大裆裤,色质同上 衣,.裤脚边沿也镶锦条,系花腰带,扎裹腿。腰带为土锦,长1.2丈,宽1尺,两端有红缨须,裹脚为蜡染土布长1.2丈,由脚踝裹缠至膝。另盛装还须佩以银簪、髻花耳坠、项圈、项链、牙签、银镯、戒指等银饰。

2、婚姻

贵州畲族现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开亲,少有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汉族通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背带亲”和“姑舅表婚”习俗。有自主婚姻和媒妁聘婚两种方式。自主婚姻为青年男女长期交往生情而自愿成婚。媒妁聘婚则为男方看中某女。聘请媒人到女家提亲而结婚者。聘婚一般要经过求亲、过礼、结亲、出阁、进亲、拜堂、回门过程。

3、丧葬

贵州畲族自明代即已实行棺葬。据(乾隆)《贵州通志》载:“杀牛祭鬼,击鼓作乐。”到民国时期,据《都匀县志稿》载,则是“丧茹素棺殓„„子女亲戚各持糯米饭一团,绕棺痛哭”。现在畲族凡年龄在36岁以上正常死亡者,葬礼有送终、陪饭、送猪、喊饭、家祭、开路、安葬等程序。

4、节日信仰禁忌

贵州畲族的节日较多,几乎每月皆有,但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祭祖节、四月

八、中秋节等。

祭祖节是畲族最盛大的节日。祭祖节又叫祭鼓脏。祭祖节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前者叫“大祭”,后者叫“平祭”,大祭每13年举行一次。

四月八是畲族的岁首节,相传这天是药王的诞生日和牛王的诞生日。这天牛要休息,主人家并以好料饲养。据《都匀县志稿》载:畲族“以夏历四月八日为岁首。是日食花糯饭,枫叶染黑,苦李皮染红,杨梅皮染黄,先供祖先”。此节至今仍过。

六月六,为封龙节,相传这天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象征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是日,家家备办酒看祭祀土地神。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丰收节”,也是祭祖日。据《都匀县志稿》载:“东苗„„以中秋祭先祖及亲族远近之亡故者。择白牛以旋头角正者为佳,时,其水草以饲至熟牛肥,酿酒砍牛,召集亲属饮酒歌唱,迎鬼师于头人家,以木板置酒馔,循序而呼鬼之名。”此俗现已逐渐消失。

此外,畲族还同其他民族一样过春节、清明节、七月半、端午节等节日。

畲族的蔡忌也较多,有家族性禁忌和全社会之禁忌。如谷雨至中秋,忌打糯米粑和吹芦笙。父母忌日总下种。父母亡故,孝女忌洗脸、忌梳头、忌扫地。祭吊期问主客忌荤等等。(五)传统工艺

畲族的手工艺制品主要有刺绣、银饰品加工、编织等。

刺绣是畲族妇女传统的手工艺,分插花和挑花两种。畲族女子从小就学刺绣,年久练就了一手精巧技艺。插花是用各种彩色丝线,在插好图案的衬底布上,用绣花针引彩色线,穿插出半凸的各种实体形象。挑花是根据图案的颜色用丝线编织成彩色图案。畲族的刺绣主要用于服饰和背带等。图案多是白果花、茶花、石榴花、牡丹花、月季花、“寿”字花。

畲族银饰皆是本民族民间工匠加工制作,造型别致、优美,充分体现了畲族人民的审美意识和高超的工艺水平。综上所述,畲族的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均体现在该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同其他民族一样,它是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和表现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即民族特点。

畲族传统文化,除具有民俗的一般特征外,其外部表现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是民族性。由于畲族的传统文化是在特有的历史、文化土壤上形成的,所有传统文化常常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可见在一个民族内部,大部分风俗习惯为全民族所承认。在民族的整体中,虽然可分成几个阶级地位不同的集团,但对于民族这个共同体来说,他们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啦活和共同文化的心理素质。因此,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习惯,就成为这个民族所共同的东西。这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二是乡土性。畲族传统文化的乡土性很强。这是传统文化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正如俗话所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是由于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地缘关系以及历史传统制约,从而染上浓郁的地方乡土色彩。这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乡土性。

三是原始性。以畲族的婚俗为例,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直到民主改革前还有一些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有的虽已进入阶级社会,但仍保留有原始社会的一些遗迹特征,再加上风俗习惯的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作甩,„使少数民族的很多传统文化具有原始性。畲族的祈祷、禁忌、占卜、巫术等文化习俗中,无不带有浓厚的原始社会色彩。这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传 统文化的原始性。

四是融汇性。畲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由于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交往。加上居住上的大分散,小聚居,交锴杂居的特点,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传统文化上也表现了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融汇性。在传统文化上,畲族多与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融为一体,这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融汇性。

从上述畲族传统文化四个基本特点中,可见民族传统文化确实与民族问题息息相关,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他们往往把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尊重看成对自己整个民族的尊重;相反,在自己的传统文化受到歧视、干涉和破坏时,就会看成是对自己整个民族的侮辱和损害。因此,传统文化确实是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敏感的因素。

二、保护畲族传统文化的对策及建议

既然民族的传统文化赋予强烈的民族感情,是民族问题中一个敏感的因素,那么,如何保护好畲族的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

(一)要把弘扬畲族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精神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意识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括智力、文化方面和思想、道德方面。一定的精神文明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意识相联系,特别是同一定的政治思想、人生观相联系,所以没有抽象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表现在人类的智慧、知识文化、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信念理想、觉悟情操和组织纪律性等方面。不同性质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精神文明。随着社会意识的发展,精神文明必然不断进步。因此,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理应把弘扬畲族的传统文化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畲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

(二)把尊重畲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到民族平等的高度,慎重对待。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这既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地区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历史上的大民族主义常常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持皎视、轻蔑、嘲笑、傲慢的态度,以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加以干涉。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反动统治阶级在实行民族压迫和强迫同化政策时,着重的也是把自己的风俗习惯强加于别的民族,要他们改变自己的服饰、发式、饮食、礼仪等习惯,借以磨灭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特点,这正是被压迫民族最难以忍受和最反感的事情。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十分重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把这个问题提到到坚持民族平等的高度上去认识。“只有民族自治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谁也没有权利用暴力干涉这个民族的生括,毁坏它的学校和其他机关,铲除它的风俗习惯,限制它的语言,削减它的权利。”(《斯大林选集》上卷第24页)我们党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中,也一贯提倡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即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障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周恩来同志在《关于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也指出:“民族的风俗习惯比宗教信仰还要广泛,因为一个民族不一定都有信仰一种宗教。有很多民族是信仰多种宗教的,也有几个民族是信仰同一宗教的。如回族和新疆几个民族是信仰同一种宗教的,蒙古族和藏族也是信仰同一种宗教的。但风俗习惯常常是一个民族的一种,因此,风俗习惯也同样应该受到尊重。如果不尊重就很容易刺激感情。”(《红旗》1980年第一期)在这里,尊重是前提,是出发

点。尊重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从原则上,以及方法上加以明确规定;二是对那些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属于全民族的有益的风俗习惯,给予必要的照顾和保障。

(三)积极引导畲族对落后的风俗习惯进行改革。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涉及范围很广,流传的时间又长,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传承和变异保持了下来,当然是泥沙俱下,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从风俗习惯对本民族生存发展的影响来看,可分为健康的,积极的;一般无益无害的;不健康的、消极的三类。毫无疑问,对于不健康的,消极的,即不利于生产、生活、人民身体健康和民族发展繁荣的一些风俗习惯,应该进行改革。随着社会的演进、任何民族都有自然存在移风易俗的客观规律,然而,风俗习惯的自然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速度,当这种落后造成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会对社会发展形成愈来愈严重的阻碍。每个民族要健康顺利地向精神文明方向发展,就必须对本民族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进行改革。应当看到,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要求,也是历史前进对各民族的要求,是保障和帮助各民族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更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不能忽视。

(四)加强精神文明教育,把风俗习惯的改革寓于群众的自觉行动。畲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其风俗习惯,无论是好的或是落后的,都不是少数人的小事情,而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族性的大问题,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必须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前提,这是民族问题中比较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必须以尊重本民族意愿为前提。以由需要改革风俗习惯的民族自己解决为原则,什么时候改和怎样改,均取决于本民族的干部和群众,别人不能越俎代庖。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的那样: “在广大城乡要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婚嫁丧葬中的陋习要改革,封建迷信要破除。这种改革,要在尊重健康民俗的前提下,在自愿的基础上,由群众自己来进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率先倡导。”因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在取决于本民族干部群众的原则下,应持科学慎重的态度。所谓科学而慎重,就是要求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适当的科学的方法,在改革之前,应当对本民族风俗习惯作认真的分析:健康的,无益无害的,有害的,要相互区别,拽出应该改革的部份,即使是消极的,有害的应当改革的风俗习惯也应当摸清其成因和存在条件,分析改革簟否成熟,应该用什么改革措施等。改革的全过程耍依靠民族经济本身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并掌握风俗演进的自然规律,借助全社会精神文明的新风正气,让本民族全体人民自觉自愿地进行。那种强迫命令,或者不问青红皂白,不讲时机、条件乱改一通的做法,不仅不受本民族人民欢迎,也是党的政策所不允许的。

(五)加大对畲族古籍的挖掘、抢救和整理。贵州畲族人口较少,但古籍资源仍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歌、诗词、神话、故事等方面,有待挖掘、抢救和整理,把它作为一项永久性的保护措施。

开展对畲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编目、出版和研究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都创造和积累了独具魅力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少数民族古籍就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地保存和记录了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深远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范畴,成为历史赋予当今时代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种异彩纷呈而又浑然一体的中华文化,在我国长期统一和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日提要·畲族卷》的编目和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1、原始性与特色并存。如果说用民族文字书写的古籍是汗牛充栋,那么民族古籍中的口碑文献,就是有文字的民族也有大量口碑文献存世。这些日碑文献叉都极其重要,不仅有文学价值,更有历史和社会价值。这就形成了民族古籍书目控制范围广、类型多的特色。如:畲族说唱类内容较为丰富,各地语言不同,类别也不同,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搜集的难度和考证的准确性。为了确保真实性,应在调研、搜集、论证的基础上,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民族宗教上层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共识,踏实地或比较客观的保留畲族古籍的原始性。

2、历史性与宗教并存。长期以来,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对民族古籍做过初步的收录,但距实际存数还相距甚远。绝大多数的民族古籍救存于民间或寺院。由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缓慢,社会发展不平衡,大多数民族古籍与宗教关系密切。有的与佛教、伊斯兰教关系密切,有的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这不但加重了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书目控制上的困难,同时也限制了民族古籍简目登录的“时间下线”尺度。如畲族谱、族源迁徙等。

3、认识与差距并存。对畲族古籍的挖掘、抢救与整理,由于缺乏对民族政策、民族知识、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了解,以猎奇的方式宣传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大量存在。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民族古籍文物流失严重程度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作为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古籍工作部门,对抢救、搜集、保护、整理民族古籍的认识以及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贯彻落实力度不够。三是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五是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多层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第五篇:畲族风俗文化

历史文化:

增城正果镇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正果畲族村由吓水、通坑、榕树窿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共300多人。他们居住的这片土地不仅有着崇山峻岭,也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畲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正果畲族村有本族姓氏三个,分别是盘、雷、来。他们自称“山哈”或“山特”,意思是山里的人。这个名字极富表现力,它深刻地表现了畲族先祖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岁月冲洗下,畲族传统习俗已难得一见,但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与这传统语言相伴的是简单淳朴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村民多从事山区农业,同时从事一些传统天然加工产品,如蜂蜜、米酒,畲族村酿造的米酒格外香醇,令人赞不绝口。

据《增城县志》记载,畲族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聚居于县北正果镇东南部的兰溪山区,族人常居深山大岭中,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根据该村保存的族谱及千年的族图来看,畲族先祖在漫长的迁徙路上已经走得相当久远。关于畲族的来源传说,村党支部书记来锦新告诉记者,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人身狗头,称为龙犬,当时高辛帝与邻国(番王)处于战争中,辛帝无法获胜,于是公榜三日昭示谁能杀死番王便可迎娶三个公主之一。畲族祖先看到公示后掀榜过海刺杀番王,祖先用其智慧刺杀番王成功。高辛帝见到龙犬是一只狗便想悔婚,龙犬突然用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日七夜便可成人。”龙犬入钟6日,公主怕其饿死,打开金钟察看,见其身已成人形但头未成人形,龙犬只得带着人身狗头与公主完婚,婚后育有三男一女,是为畲族祖先。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风俗习惯: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

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兰、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即先把黄豆洗净用水浸涨,再用石磨(现在有的地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烧熟,配以辅料,其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扑笋”。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有一种说法:“喝一碗茶是无情茶。”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米酒可以说是畲族人的生活必需品,以酒待客是畲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据有关畲族饮食习俗的历史资料记载,畲族人素有“民嗜酒”的说法。他们不但在节庆之日喝酒、农忙之时喝酒,而且当有人到家中做客时,饭宴之时主人都会热情地捧上清香扑鼻的自酿“米酒”,以示对客人的欢迎。畲族人这种善饮酒、热情好客的风俗依然保存至今。畲族有着这样的谚语:“无酒难讲话”。酒令云:“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傍清淡酒,若是左右友,示造清淡酒,若无清淡酒,难敬左右友”。有酒,就有话可说;有酒,朋友间就谈得更加畅快。在畲族文化中,“酒”起着人际交往、沟通、联络感情的作用。畲族的主食较为简单,请客时一般不会说请别人吃饭,都是说:“我家酒酿好了,请来喝上两碗吧。”喝酒时,主人会倒上米酒说:“酒是体个(自己)做的,请品尝。”接下来又会说:“酒淡不成敬意,一碗联友谊,两碗祝如意,三碗庆丰收,多喝几碗,延年益寿。”好友共聚喝酒时,开始是“甜言蜜语”,接着是“和风细雨”,后来是“豪言壮语”,最后达到无所不谈的程度。可以说,酒在加强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在畲族村,逢年过节,酒都是必备之物,没有酒就不算过节,没有酒请客人喝醉就不算办喜事,不算请过客。所以一年四季,畲族村家家户户均酿有米酒,建房时会喝“上梁酒”;生日时有“生日酒”;定亲时有“定亲酒”;嫁女时则喝“嫁女酒”;娶亲时喝“讨亲酒”,真可谓无酒不办事。利用“七月七水”酿造的米酒更是清香扑鼻。相传农历七月七日是董永与七仙女的相会之日,也是七仙女姐妹们于晨蒙时到泉源池洗澡之日,所以这一天的水也被称为“七月七神仙水”,经久耐存而不会产生异味。村中酿酒的村民有着这样的传统:在农历七月七日太阳尚未出来前到山泉水源处装一些泉水回家保存,以备酿造“七月七酒”,而使用这天装回来的山泉水所酿造出来的米酒,特别芳香、甘甜、醇厚,被当地人称为“人间佳酿”。

畲族村拥有很多独特的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有荔枝园、桃花谷、柿树坡、扫把山、梨花沟、枇杷谷、枫树坡、古树神韵、竹溪村落等,人文景观主要是畲族特色的房屋建筑、文化习俗和酥醪古观等。

下载浅谈传承畲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传承畲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教案-----畲族文化

    第一课 我是福鼎佳阳人一、教学目的 了解佳阳畲族乡的设立时间、所处地理位置及人口等状况。感受佳阳畲族乡成立当天的热闹情景。 二、教学准备 福鼎市佳阳畲族乡的地图,福鼎......

    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章程

    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章程 (草案)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团体名称: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 第二条霞浦县畲族文化研究会是由畲族群众自愿参加、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

    文化传承

    传承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辩证关系经盛国际管理咨询(中国)公司总裁叶生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理论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咨询过程中,许多企业家都问......

    文化传承

    2014年国考《申论》热点解析附范文:文化传承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民心工程 未来工程 文物系统 非遗保护 惠民富民示范带 文化强省 群众文化权益 文化荣誉 基层文化 【热......

    文化传承

    记忆的延续 当我们站在壮伟的布达拉宫,或是广阔的高原,歌声娓娓飘来,伴着韵律,仿佛来到了美丽天堂,神圣又淳朴。这是民歌,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情感历史,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名片。......

    建议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基础作用

    建议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基础作用建议类别:科教类 建议人: 参政建言 政治面貌:民盟盟员提交时间:2012-02-20 15:25:23 内容:由于时代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一......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热点关注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农药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考验。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农药行业剧烈变革的一年,跨国公司合并速度加快,全......

    浅议关于职业学校在区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浅议职业学校在区域工业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严海军 摘要:职业学校是承担职业教育任务的主力军。职业教育则是以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