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政治常识
公务员常识:政治常识精选练习题(1)
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思想意识形态
B.军队
C.监狱
D.国家政权
2.“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并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自力更生
D.一切从实际出发 4.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A.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多、底子薄 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D.商品经济不发达 5.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
B.主导作用
C.基础作用
D.稳定作用 6.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劳动还存在差别,仍是谋生的手段 C.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D.社会成员中存在着不同阶层
7.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剑英
8.十六大报告要求,要紧紧围绕()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
B.打得赢、不变质
C.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支持地方建设D.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9.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 把()放在首位。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C.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10.十六大报告要求,要在全党开展以()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A.心为民所系,权为民利用,利为民所谋
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1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17世纪美国哲学
C.18世纪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显著特征是()。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C.天文学和数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1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
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
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D.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 16.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17.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指()。
A.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B.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C.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D.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
18.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19.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A.本质必然的关系
B.现象偶然的关系C.直接的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使用的关系
2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参考答案1-5 DDAAC 6-10 BBBBC 11-15 DDCDB 16-20 DDDDB
公务员常识:政治常识精选练习题(2)
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对我国来说,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
A.新世纪前五十年
B.新世纪头三十年
C.新世纪头二十年
D.新世纪头十年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A.教育
B.经济
C.发展
D.稳定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为中心不动摇。A.四项基本原则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
A.阶级性
B.人民性
C.先进性
D.领导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8.“西部大开发”是()。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C.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
9.国际红十字会是世界各国为进行救护、救济而组织的志愿团体,它的总部设在()。A.纽约
B.伦敦
C.东京
D.日内瓦 10.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A.新时期的文化
B.迈向新世纪的文化
C.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1.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间是()。
A.1999年11月
B.1999年12月
C.2000年2月
D.2000年1月 12.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在()。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3年
13.如遇非常情况,不能进行下届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下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延长本届任期。
A.2/3
B.1/2
C.3/4
D.4/5 14.2004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周年纪念日。A.41
B.31
C.36
D.46 15.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
A.行政决策中枢系统B.行政决策信息系统C.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D.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16.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20日凌晨5时35分(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35分),美国开始对伊拉克首都()发起空袭。布什发表讲话,宣布对伊战争的第一阶段已经开始。
A.巴士拉
B.巴格达
C.摩苏尔
D.拉马迪
17.2003年2月15日,世界各地()人在约600个城市同时举行反战游行,反对美国试图发对伊拉克的战争。
A.1000万
B.100万
C.1000多万
D.100多万 18.2004年3月11日凌晨,(B)发生了旅客列车连环爆炸的大血案,导致190余人死亡,1800多人受伤。
A.伊斯坦布尔
B.马德里
C.利雅得
D.雅加达
19.2004年5月3日,12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C)遭到汽车炸弹袭击。3名中国工程师不幸遇难,另有9人受伤。据巴警方5月4日透露,已拘捕13名涉嫌参与这起汽车爆炸案的嫌疑人。
A.伊斯兰堡
B.卡拉奇
C.瓜达尔港
D.拉瓦尔品第
20.()号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零时12分按计划顺利进入()轨道,成为首个绕该行星飞行的人造飞船。
A.“勇气”
火星
B.“机遇”
土星 C.“卡西尼” 土星
D.“机遇” 火星
参考答案1-5 DCCBC 6-10 CAADD 11-15CCAAC 16-20 BCBCC
公务员常识:政治常识精选练习题(3)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民主集中制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
A.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C.坚持改革开放
D.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3.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速度、比例和效率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 C.科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有限责任制度
B.投资风险制度 C.法人财产制度
D.股份公司制度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各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各民族相互团结
6.衡量某种所有制形式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标准是()。A.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B.私有化程度的高低
C.能否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
D.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7.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A.发展教育和科学
B.普及群众文化 C.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D.发展高新技术 8.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C.密切联系群众
D.坚持对外开放
9.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A.党的战斗力
B.党的先进性 C.党内民主
D.党的纪律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是坚持()。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C 6.D 7.A 8.C 9.C 10.A
公务员常识:政治常识精选练习题(4)
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对我国来说,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
A.新世纪前五十年
B.新世纪头三十年
C.新世纪头二十年
D.新世纪头十年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A.教育
B.经济
C.发展
D.稳定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为中心不动摇。A.四项基本原则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
A.阶级性
B.人民性
C.先进性
D.领导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8.“西部大开发”是()。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C.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 9.国际红十字会是世界各国为进行救护、救济而组织的志愿团体,它的总部设在()。A.纽约
B.伦敦
C.东京
D.日内瓦 10.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
A.新时期的文化
B.迈向新世纪的文化
C.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C 6.C 7.A 8.A 9.D 10.D
公务员常识:政治常识精选练习题(5)
1.恩格斯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
A.特殊性原理
B.普遍性原理
C.同一性原理
D.斗争性原理
3.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4.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的反映论的对立
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2002年)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阶级斗争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7.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含义是(〕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物质的、有规律的过程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______统一()
A.理论和实践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9.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D.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C.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B 6.D 7.C 8.C 9.C 10.B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
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思想意识形态 B.军队 C.监狱 D.国家政权
2.“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并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自力更生 D.一切从实际出发 4.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A.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多、底子薄 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D.商品经济不发达 5.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 B.主导作用 C.基础作用 D.稳定作用 6.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劳动还存在差别,仍是谋生的手段 C.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D.社会成员中存在着不同阶层
7.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剑英
8.十六大报告要求,要紧紧围绕()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 B.打得赢、不变质
C.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支持地方建设D.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9.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 把()放在首位。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C.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10.十六大报告要求,要在全党开展以()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A.心为民所系,权为民利用,利为民所谋 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1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17世纪美国哲学 C.18世纪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显著特征是()。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C.天文学和数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1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
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 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D.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 16.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17.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指()。
A.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B.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C.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D.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
18.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19.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A.本质必然的关系 B.现象偶然的关系C.直接的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使用的关系
2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参考答案
1-5 DDAAC 6-10 BBBBC 11-15 DDADB 16-20 DDDDB1.恩格斯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
A.特殊性原理
B.普遍性原理
C.同一性原理
D.斗争性原理
3.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4.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的反映论的对立
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2002年)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阶级斗争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7.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含义是(〕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物质的、有规律的过程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______统一()
A.理论和实践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9.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D.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C.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B
6.D
7.C
8.C
9.C
10.B1.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C.人脑的生理活动过程
D.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话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是()。
A.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首位
B.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必须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D.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
3.“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在党的十五大第一次肯定的新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5.实施西部大开发工程,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其哲学依据是()。
A.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的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B.同一矛盾的双方,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C.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矛盾普遍存在,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6.电脑以其卓越的性能,可以代替人们完成复杂而繁重的某些工作。如两名美国科学家用电脑做完了200亿个逻辑判断,终于证明了“四色定理”。这一事实说明()。
A.电脑能模拟人脑的思维
B.电脑的思维将指挥人脑的思维
C.电脑的思维将超越人脑的思维
D.电脑的思维能完全代替人脑的思维
7.随着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有关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段话()。
A.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C.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8.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把()。
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放在首位
C.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放在首位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A.党内民主
B.党内团结
C.党纪律
D.党的先进性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A 6.A 7.C 8.C
9.A
10.A 1.社会主义民主的
本质是()。
A.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民主集中制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
A.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C.坚持改革开放
D.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3.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速度、比例和效率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
C.科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有限责任制度
B.投资风险制度
C.法人财产制度
D.股份公司制度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各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各民族相互团结
6.衡量某种所有制形式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标准是()。
A.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B.私有化程度的高低
C.能否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
D.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7.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普及群众文化
C.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D.发展高新技术
8.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C.密切联系群众
D.坚持对外开放
9.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
A.党的战斗力
B.党的先进性
C.党内民主
D.党的纪律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是坚持()。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C
6.D
7.A
8.C
9.C
10.A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对我国来说,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
A.新世纪前五十年 B.新世纪头三十年
C.新世纪头二十年 D.新世纪头十年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A.教育 B.经济 C.发展 D.稳定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为中心不动摇。
A.四项基本原则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
A.阶级性 B.人民性 C.先进性 D.领导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8.“西部大开发”是()。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C.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
9.国际红十字会是世界各国为进行救护、救济而组织的志愿团体,它的总部设在()。
A.纽约 B.伦敦 C.东京 D.日内瓦 10.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
A.新时期的文化 B.迈向新世纪的文化
C.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C
6.C
7.A
8.A
9.D
10.D 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对我国来说,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
A.新世纪前五十年 B.新世纪头三十年 C.新世纪头二十年 D.新世纪头十年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A.教育 B.经济 C.发展 D.稳定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为中心不动摇。A.四项基本原则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
A.阶级性 B.人民性 C.先进性 D.领导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8.“西部大开发”是()。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C.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
9.国际红十字会是世界各国为进行救护、救济而组织的志愿团体,它的总部设在()。A.纽约 B.伦敦 C.东京 D.日内瓦 10.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
A.新时期的文化 B.迈向新世纪的文化 C.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1.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间是()。
A.1999年11月 B.1999年12月 C.2000年2月 D.2000年1月 12.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在()。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3年
13.如遇非常情况,不能进行下届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下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延长本届任期。A.2/3 B.1/2 C.3/4 D.4/5 14.2004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周年纪念日。A.41 B.31 C.36 D.46 15.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
A.行政决策中枢系统B.行政决策信息系统C.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D.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16.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20日凌晨5时35分(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35分),美国开始对伊拉克首都()发起空袭。布什发表讲话,宣布对伊战争的第一阶段已经开始。
A.巴士拉 B.巴格达 C.摩苏尔 D.拉马迪
17.2003年2月15日,世界各地()人在约600个城市同时举行反战游行,反对美国试图发对伊拉克的战争。
A.1000万 B.100万 C.1000多万 D.100多万 18.2004年3月11日凌晨,(B)发生了旅客列车连环爆炸的大血案,导致190余人死亡,1800多人受伤。
A.伊斯坦布尔 B.马德里 C.利雅得 D.雅加达
19.2004年5月3日,12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C)遭到汽车炸弹袭击。3名中国工程师不幸遇难,另有9人受伤。据巴警方5月4日透露,已拘捕13名涉嫌参与这起汽车爆炸案的嫌疑人。
A.伊斯兰堡 B.卡拉奇 C.瓜达尔港 D.拉瓦尔品第
20.()号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零时12分按计划顺利进入()轨道,成为首个绕该行星飞行的人造飞船。
A.“勇气” 火星 B.“机遇” 土星 C.“卡西尼” 土星 D.“机遇” 火星 参考答案
1-5 DCCBC 6-10 CAADD 11-15CCAAC 16-20 BCBCC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对我国来说,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
A.新世纪前五十年 B.新世纪头三十年
C.新世纪头二十年 D.新世纪头十年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A.教育 B.经济 C.发展 D.稳定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为中心不动摇。
A.四项基本原则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
A.阶级性 B.人民性 C.先进性 D.领导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8.“西部大开发”是()。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C.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
9.国际红十字会是世界各国为进行救护、救济而组织的志愿团体,它的总部设在()。
A.纽约 B.伦敦 C.东京 D.日内瓦 10.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
A.新时期的文化 B.迈向新世纪的文化
C.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1.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间是()。
A.1999年11月 B.1999年12月 C.2000年2月 D.2000年1月
12.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在()。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3年
13.如遇非常情况,不能进行下届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下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延长本届任期。
A.2/3 B.1/2 C.3/4 D.4/5 14.2004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周年纪念日。
A.41 B.31 C.36 D.46 15.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
A.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B.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C.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D.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16.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20日凌晨5时35分(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35分),美国开始对伊拉克首都()发起空袭。布什发表讲话,宣布对伊战争的第一阶段已经开始。
A.巴士拉 B.巴格达 C.摩苏尔 D.拉马迪
17.2003年2月15日,世界各地()人在约600个城市同时举行反战游行,反对美国试图发对伊拉克的战争。
A.1000万 B.100万 C.1000多万 D.100多万 18.2004年3月11日凌晨,()发生了旅客列车连环爆炸的大血案,导致190余人死亡,1800多人受伤。
A.伊斯坦布尔 B.马德里 C.利雅得 D.雅加达
19.2004年5月3日,12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遭到汽车炸弹袭击。3名中国工程师不幸遇难,另有9人受伤。据巴警方5月4日透露,已拘捕13名涉嫌参与这起汽车爆炸案的嫌疑人。
A.伊斯兰堡 B.卡拉奇 C.瓜达尔港 D.拉瓦尔品第
20.()号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零时12分按计划顺利进入()轨道,成为首个绕该行星飞行的人造飞船。
A.“勇气” 火星 B.“机遇” 土星 C.“卡西尼” 土星 D.“机遇” 火星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C
6.C
7.A
8.A
9.D
10.D 11.C
12.C
13.A
14.A
15.C
16.B
17.C
18.B
19.C
20.C 1.在电脑广泛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有人利用电脑技术进行“电子犯罪”,这个事实说明()。
A.电脑已具有意识的特性
B.电脑业的发展一定要适度
C.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两面
D.实践结果往往背离人的目的和愿望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
A.直线上升过程
B.曲折前进过程
C.循环往复过程
D.量变质变过程
3.从哲学上思考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就是要()。
A.扶持新生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充分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是把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A.以德治国
B.经济建设
C.四项基本原则
D.人民当家做主
5.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静止
D.规律性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自力更生
D.一切从实际出发
7.“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8.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生物基因工程的发展,人们将能创造出一些新的物质。这说明()。
A.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决定物质
B.意识虽不能决定物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新的物质
C.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使物质的具体形态发生变化
D.人们改造自然必须以原有的自然物和它的属性为基础
9.党的十六大修订的新党章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
A.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D.全面小康社会
10.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以()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
B.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C.深入学习马列主义
D.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B 6.A
7.D 8.C
9.B 10.D 1.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劳动生产率
C.生产劳动者 D.科学与技术
2.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A.复杂劳动为尺度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B.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D.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
5.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C.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6.哪一本著作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A.凯恩斯的《货币论》 B.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
C.马歇尔的《货币、信用与商业》 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7.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8.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9.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10.汇率贬值将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 参考答案解析
1.A【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在这一矛盾统一体即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过程中。
2.A【解析】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因素。
3.B【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4.A【解析】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A【解析】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商品的价格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6.B【解析】略
7.B【解析】产业资本按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8.B【解析】掌握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9.B【解析】劳动的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结合供给曲线来掌握。
10.A【解析】汇率贬值可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第三篇:政治常识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也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八荣八耻”——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其基本内容是“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人才强国战略——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包含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战略、吸引和留住人才战略以及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作用三个子战略。具体内容包括: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建设。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及特征——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具体地规划了2020年前,也就是今后12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护。第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第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第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第六,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第七,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第八,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第九,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1)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2)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承认事物的量变。
(3)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一般的变化。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它也有积极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因此,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
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通过方法论表现出来。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表现在:
第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第二,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的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一个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因为:
(1)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2)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3)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问题的依据。(4)它也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意思是说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具有普遍性。首先,一个事物内部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着的;其次,事物和外部其他事物是联系着的;再次,由于以上两点,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着的,世界是一张联系之网。
(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发展——是指客观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所以二者不可分割,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料以外,还有许多特殊的优点:第一,中国无产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这种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使其整个阶级是最革命的。第二,中国的无产阶级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第三,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集中在沿海、沿江大中城市,集中在煤矿、纺织等一些工矿企业部门,便于组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除了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还包括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包括富农、中农和贫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民族资产阶级则具有进步性、革命性、妥协性、软弱性的多重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在性质上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一样,从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范畴,但又有着严格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新的特点: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二是时代条件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四是革命目标与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三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所谓“三三制”,是指在政权组成人员上,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
土地改革总路线——1948年2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提出了土地改革总路线,指出:“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互为一体、不可分割。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包括三个层次: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法宝,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目标和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对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求得人民解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HT〗——工人阶级不但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动力,而且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
第一个层次是区别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统一战线中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括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
第二个层次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对资产阶级采取的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第三个层次是指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1)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最大贡献。党的思想建设被放在工作的首位。思想建设要求中国共产党:第一,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实事求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第二,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使党员牢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随时准备为革命奉献自己的一切;第三,运用党内整风运动,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即从团结的目标出发,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即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及其他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2)强调以民主集中制为党的基本组织原则,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实行先民主,后集中,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3)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较强的时代感,因此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常考内容。本部分内容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考生要牢固掌握本部分的知识。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初步形成、正式形成、逐渐展开和最终确立四个阶段。邓小平理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祖国统一、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其中,考生要重点掌握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三步走”战略与“一国两制”构想等知识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
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其实质是要继续维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违背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HT〗——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首先,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最根本的体现。其次,只有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奠定坚固的物质基础。再次,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要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这也要求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三个有利于”——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应该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科学涵义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公务员必备的理论知识,具有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发展首先要抓住历史机遇,保持较快的速度,稳步、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得到实际利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至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式形成。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重申了这条基本路线,并将它正式写入了党的章程。
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与之相对应,劳动也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早期以手工劳动为主时期的主要方法。随着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新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越来越成为加强剥削的主要方法。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工人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剥削程度用剩余价值率表示。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的本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使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具有了隐蔽性。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在本质上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名义工资是指以货币数量表现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
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起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后,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似乎利润是由资本本身产生的,而不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因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
资本与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本章将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及其它有关剩余价值分割的问题。本讲重点要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掌握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和方法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了解资本积累过程是资本家用古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从而进一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
资本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资本的主要特征有:(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资本是一种运动;(3)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范畴。
润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二是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有机构成高低与利润率二者成反比方向变化。
间,叫资本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时间,实际上就是资本周转所需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三是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周转速度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四是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不变资本节省状况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
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或平均利润的形成,是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竞争结果。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一定量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分得的一份剩余价值,就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生产价格——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资本积累——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实现资本增殖。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构成可以分为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方面看,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就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这一含义中,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有着密切联系,即资本的价值构成以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
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顺次经历三个阶段:(1)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2)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3)销售阶段,即资本家把所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其中购买、销售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生产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资本循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资本循环运动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资本处于生产过程的时间,叫资本的生产时间;处于流通过程的时
第四篇: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唯物论
①世界的客观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的存在方式。
②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辩证法
①联系的普遍性。
②运动与发展。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把握重点和主流
⑥内因和外因
⑦量变和质变
⑧事物发展的趋势
3、认识论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历史观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④人生价值
⑤理想与现实
⑥实践
【政治常识】毛邓三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
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③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思想理论条件。
⑤伟大的中国革命斗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依据。
2、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大革命时期萌芽(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土地革命前中期初步形成(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
3、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1945年5月14日,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的新阶段。
2、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它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建立。
3、十三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形成。十四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
已初步形成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在党章中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注意:毛邓三部分知识点大多结合时政、历史等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所以考生在复习此版块时,需结合时政分析判断,同时划分各个时期的知识内容。
【政治常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知识点解析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注意:此知识点结合时政,要求考生关心时事、了解国情。
解题范例
【政治常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
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关;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是民族自治区与区域自治的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实施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②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其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属于自治机关,也不享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但民族乡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结合本民族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等事业。
第五篇:政治常识
1.。(1)四项基本原则为“一个中心”创造政治前提,提供政治保证;改革开放为“一个
中心”提供发展动力和条件;“两个基本点”都是为“一个中心”服务的。(2)改革开放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以改革开放为实现途径的四项基本原则,二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
一切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只有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并把它们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的物质的运动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此外,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题干引用的材料在中国佛学里是人们熟知的掌故。这一掌故生动地说明了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本质特点。“仁者心动”中的“心”是中国哲学的一个范畴,心即精神,这里把物质的运动理解为精神的运动,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3.。一纲四目是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我党的对台湾政策的归纳。也是“一国两制”的前身。其中“一纲”是指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4.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是由于“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
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即B项正确。人作为个体存在,他具有自我价值;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他必须具有社会价值。人作为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决定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5.国务院办公厅设9个内设机构:(一)秘书一局。(二)秘书二局。(三)秘书三局。(四)国务
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总值班室)。(五)督查室。(六)电子政务办公室。(七)人事司。(八)行政司。(九)财务室(副司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