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于能力的论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要做规划,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顾名思义,就是一项规划.做规划前,我们都需要了解一些事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性格与专业知识还有所具备的能力的条件下,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将来所想要从事的工作做出的一项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座灯塔,帮助大学生在茫茫职海中正确认识自己择业的方向.做出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我们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同时也减少了市场上人才竞争的压力.由此可见,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三、能力对大学生求职的重要性
从企业的角度:就业是生活下去的条件,企业的发展需要不同能力的劳动者共同努力,求职就业是一个人显示自我价值的必要途径.而劳动者的能力就决定着求职的成败和职业生涯发展是否平坦.各企业间得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各用人企业都希望可以招聘到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具备有关本企业的某些能力的大学生,这就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文凭的人已经不再受到用人单位的欣赏了,他们更看重的是你的工作能力.拥有更多的能力可以扩大我们的就业范围.从大学生角度:求职面试的时候,招聘者一定会问我们在什么方面比较突出也就是什么能力比较强,如果我们能够很顺畅的说出自己在什么方面的强项,一定能受到招聘者的好评.但如果我们纠结半天也说不出来,就只能看到招聘者无奈的摇摇头了.所以,有能力首先在应聘的时候就是一大优势.中国有句古话:有什么样的金刚钻就拦什么样的瓷器活.我觉得这和大学生找工作挺像的.我找到份适合的,我开心,老板也满意,两全其美.但不具备能力,就可能找不到或者说不喜欢的,这样对二者都是一种伤害.找到匹配自己能力的,至少事业上应该会比较舒坦.四、大学生想要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打好心理过硬仗的能力 语言、组织、应变、情绪控制等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
强调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解决问题时的逆向思维能力 换位思考能力
强于他人的总结能力 信息资料收集能力
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能力 目标调整能力 超强自我安慰能力 书面沟通能力 企业文化适应能力 岗位变化承受能力 客观对待忠诚能力 积极寻求培训和训练能力 用于接受份外的事的能力 高效敬业的职业精神能力
如果你拥有了以上所有的或绝大部分的能力,你一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并在工作上一帆风顺,迈向成功的道路,书写灿烂的人生,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五、能力的培养
前文已经提到,能力可以在后天一步步的培养.在平时的生活中,在学习中,都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多加运用,这样更有助于能力的提升.多加锻炼,我们都有可能成为能力“达人”
.能力是大学生求职成功非常关键的因素.能力对大学生十分重要,在校期间大学生应多注意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并积累实战经验,为日后走进职场奠下坚定的基础.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般来说,各个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对其毕业生有着不同的能力要求,即要具有从事本专业活动的某些专门能力。但是,无论什么专业的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并尽快有所成就,都必须具备一些共同的基本的能力。从当前社会的需要和毕业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我们着重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略作阐述。
1.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就是对未来行为目标的决断和选择的能力。良好的决策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因此,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进步与成功。人的一生往往会碰到各种需要自己当机立断、痛下决心来决断的事情。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走向社会,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面临求职择业,何去何从,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拿主意。显然,这是对自己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各种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需要自己迅速作出反应,及时予以处理。因此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决策能力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要事事请别人为自己拿主意,要养成多谋善断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以后遇到重大事情时,才不至于无所适从。
2.发明创造能力
发明创造能力是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从社会来讲,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发明创造。对个人来说,成功成才依赖于发明创造。用人单位更需要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大学生。创造能力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强烈的好奇心,细微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大学生要自觉的培养这些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后创造性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毕业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的前提,所以,适应社会的意识不是很强,能力不是很高。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与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大学毕业生只有注意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的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个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是与他的思想品格、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的。一般来说,一个素质比较高、各方面能力比较强、身心健康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很快就能适应环境,适应工作,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和比较差的环境中,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或者变不利的环境为有利的环境。
需要指出,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合污。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如果只讲适应,不思进取和改造,社会和个人都得不到进步。
4.实际操作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毕业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只懂得技术原理不行,没有操作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完成技术任务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学化学的人都知道,实验能力的强弱对实验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学电子的要使用电烙铁,要求焊接速度快、质量好。摆弄仪器,特别是精密仪器的人,手指的灵活程度对调试就有影响。手指灵活,很快就可以调试成功,而手指不灵活就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难以调试准确。所以,大学生应注意克服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
一个人实际操作能力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操作的速度、准确和灵活三个方面。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关键在于多看、多练。看得多、接触得多就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练得多才可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的技巧和能力。一个毕业生在实际操作上如果有一手或几手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5.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求职自荐信的撰写,个人材料的准备,回答招聘人员的问题,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等,这哪一个环节都无不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培养表达能力,关键在于提高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准确,是对人们表达能力最基本的和最首要的要求。没有准确的表达,信息就不能如实传递出来,也就失去了表达应有的作用。但同时,表达又需要有人来接受。只有鲜明的、生动的表达,才能更好的排除人们接受信息时的各种障碍,有利于表达目的的实现。因此大学生在培养表达能力时要尽可能的向准确、鲜明、生动的方向努力。
6.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着这样和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的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的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败。大学毕业生在刚刚走上职业岗位时,由于初谙世事,阅历较浅,缺少经验,往往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面前茫然失措,苦于无法适应,常常感叹“工作好搞,关系难处”。因此,大学生自觉的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7.组织管理能力
尽管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却可以说,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都程度不同的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表明,组织管理能力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其他专业人员都应具备。以科技人员为例,随着现代科技的综合化、社会化,科研项目日益扩大,科研中的协作趋势日益加强。美国科学史专家朱克曾做了统计,1901—1972年,全世界获诺贝尔奖金者286人,其中185人是和别人合作共同研究的。如果把72年分为三期统计,第一个25年合作获奖人数占41%,第二个25年合作获奖人数占65%,第三个25年合作获奖人数占79%,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合作研究已成为科研的重要方式。既然上合作,就有一个组织协调问题。又如,美国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资300亿美元,历时十年,动员了42万人,两万家公司,120所大学。试想这样庞大的工程,没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如何胜任。也许并不是人人都有承担大型科研项目的机会。但负责一个课题组,或者担任一个班主任,或者当一个企业家,等等,都需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大家的智慧发挥出来,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不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论哪个专业的毕业生,都必须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不仅是顺利就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一)就业力与通用就业力
就业力(Employ ability)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就业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在强调就业者就业能力的同时,加入了就业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等宏观方面,更全面地阐释了就业力的整体概念。2005年,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再次明确就业力概念。就业力(Employ ability),即“可雇用性”,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然而,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职场产生的深远影响,就业力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首先,社会的发展使得整体人才素质大幅提高,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赢在职业的起跑点,如何打造适应当代职场特点的就业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次,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给职场环境带来了重大变革。身处多元化、国际化的工作环境,职场人士需要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开阔视野,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再者,随着人才测评理论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针对不同的岗位选择不同类型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从单纯对“事”的管理,即强调工作绩效,而转变为重视对“人”的管理。员工的流动率、工作满意度、职业生涯发展、组织忠诚度等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部分。
应届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是职场上的新新人类,面临着从校园环境到职场环境的转换,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从学习能力到工作能力的延展。如何立足职场,应对压力与挑战,保持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仅是应届生迈入职场前的必备功课,也是企业在挑选人才时的考量标准。
作为国内最大的考试运营机构,ATA公司的客户遍及全国各省市、涉及金融、IT、通信、地产、能源等多个行业上千家企业,考生总量达数百万人次,在校园招聘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了更准确测评就业者各项能力素质,有效的筛选企业需要的人才,对接企业岗位要求与就业者能力素质水平,ATA结合就业力基本含义发展出针对应届毕业生等初入职场人群的“通用就业力”概念。
所谓通用就业力(GeneralEmployability Profile),是指“能够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就业之后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这里提出的通用就业力,排除了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是对就业者所具备的一般就业能力的考查。同时,也从个性心理特征角度全面测量与工作绩效最相关的性格特征。
(二)通用就业力解析
通用就业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由基本工作能力、职场英语能力和个性心理特征三部分相对独立的成分共同组成(参见“图2通用就业力结构”)。
基本工作能力是通用就业力的基石,是完成就业所必备的基础能力。职场英语能力是在全球化工作环境中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个性心理特征描绘了就业者性格剖面图,可标记就业者职业发展的潜力,为实现人岗匹配提供量化标准。这三个成分相辅相成,有机的整合形成了就业者完成就业、提升就业竞争力以及职业发展所需的通用就业力。
1.基本工作能力
基本工作能力是指就业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基本能力要求,用以判断其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否称职。大量的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表明,就业者能力倾向能有效地预测就业者未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Tracey,1992;田建全,2006)。
基本工作能力测验是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L.瑟斯顿的智力结构群因素论为理论基础编制而成的。瑟斯顿认为智力包括七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即语词理解、语词流畅、推理能力、计数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空间能力和知觉速度。瑟斯顿据此设计了智力测验来测量这七种因素,理论分析和人力资源的实践表明,这些因素组合可以代表就业者的基本工作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地预测就业者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
3.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倾向、气质和性格。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校的学业成就测验分数等手段预测未来工作绩效,在实际工作应用中频频受到质疑。结合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胜任力”概念应运而生。胜任力是指与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及动机。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外显的能力,相对容易被观察和测量。而自我概念、特质及动机等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潜藏能力,相对难以测量,也不易改变和发展(McClelland,1973;Spencer,1993)。大量研究发现,胜任力是预测工作绩效与个人成功的关键,显著区分绩效优秀与一般的个体。
技术的进步形成了当今职场专业化分工的趋势。岗位的细分对人才选拔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即针对不同岗位要求选择不同特征的人才。个体个性心理特征与岗位胜任力要求相匹配既能够促进个体在工作中取得成功,也使得个体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心情舒畅,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因此,个体心理特征作为通用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诠释了个体在不同岗位上职业发展的潜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涵义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
郑晓明在其《“就业能力”论》一文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描述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一概念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包含。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学习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就业能力的基石;思想能力是指思维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和政治鉴别力、社会洞察力、情感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它是大学生思想成熟与否的标志;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就业环节中的点睛之笔,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体现;适应能力是指在各种环境中驾驭自我的心理、生理的调节能力,它是大学生就业乃至完成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转变的关键”
第二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调研报告
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是通过以四川六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调研发现,高校是否积极作为则是一个根本原因。在当前,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需要高校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积极努力作为。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业务强、素质高的职业指导教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是各高校履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之责的四大根本行为。
积极做好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其职业规划能力是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现实中各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状况如何、成因何在、怎样应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四川六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证调研,客观把握了其基本现状,简要分析了高校之因,为高校履责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实状况
为了客观地掌握我省各高校大学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状况,我们选取了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宜宾学院等不同类型、层次、地域的六所院校的大一至大四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XXXX份,实际回收XXX份,有效问卷为XXX份,有效率达XX%。本问卷共设计了XX个选择题,分别涉及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对当今就业形势的把握,以及对就业信息的掌控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等。调查问卷统计及分析情况如下:
(一)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不强。在回答“您确知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吗?”,仅XX%的学生回答“很清楚”,而XX%的学生回答“不太清楚”,XX%的学生回答“完全不清楚”。在回答“您知道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适合报考公职人员(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吗?”,仅XX%的学生回答“很清楚”,而XX%的学生回答“不太清楚”,XX%的学生回答“别人考,我也考”。通过上述两个关于自我认知的核心问题调查,我们发现被调查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普遍不强。
(二)大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不强。学生在回答“您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吗?”一题中,回答“很清楚好”占XX%,回答“不太清楚”占54.5%,回答“不清楚”占XX%。参与调查学生在被问到“您认为您现在所学的专业前景如何?”时,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不同的学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不分年级总体情况则是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很有前途”的占XX%,“较有前途”的占XX%,“很无前途”的占XX%,“不清楚”的占XX%。在回答“您是否后悔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一题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是”。在回答“您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吗?”一题时,XX%的学生选择“是”,XX%的学生选择“否”,XX%的学生选择“不知道”。通过问卷的上述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六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中,还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明确认知,自我定位模糊,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
(三)大学生的就业认知能力和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对于“您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就业前景如何?”,XX%的学生回答“形势严峻,就业难,就业前景不乐观”,XX%的学生回答“形势较好,就业前景乐观”,只有1.8%的学生回答“就业形势不知道,就业前景也不知道”。对于“您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过规划?”,XX%回答“是”,XX%回答“否”,XX%回答“正在考虑”。这实际上反映出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认知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高校之因
虽然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本人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更多的原因则在于高校。就目前情况来看,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高校之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不强。在我们所调研的六所高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各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常体现在校领导的口头、总结报告的纸上、教师的讲稿中,“重形式,轻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则是投入不足、师资不强、模式单
一、方法简单。
(二)高校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缺乏。在所调查的六所学校中,个性化的辅导比较欠缺,其成因之一就是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高校专门从事生涯辅导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很少,从事职业生涯辅导的人员或者是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临时担任,或者是学生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使他们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系统地进行涯规划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因此,不能很好地向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咨询服务。
(三)高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操作模式欠缺。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不科学,缺乏针对性。不仅如此,由于各高校还没有很好地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面向市场、内外结合、整体联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还未形成,因此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操作方式基本上都以课堂教学和大班讲座为主,而以个别咨询为辅。
(四)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不足。各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主观认识的偏差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大多以理论教育为主,而实践教育为辅。各高校大都没有很好地做到在引导大学生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和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和体验。因为各高校唯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增强职业认知、提高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才能缩短自己的社会适应期,加快自身的社会化进程,进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行为能力。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高校之为
既然当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很大原因在于高校,那么高校则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相应责任,通过自己的积极作为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作出贡献。具体而言,当前各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高中的积极作为主要包括:
(一)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各高校在转变思想观念和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必须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从学生一入校就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实际上,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学者提出了高等学校应构建基于“全面——:全程—重点”的三维立体体系。我们认为,高校应在一年级时就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要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选择范围,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进一步思考和修正自身的职业规划;
三、四年级主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的专题辅导,引导他们对选定的专业进行实际的尝试,做好职业目标修正和完善。
(二)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1)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编写具有不同专业特点的就业指导教材,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缩小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2)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教学,可以思考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积极与地方人事部门合作。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很多人事部门(特别是省属人才市场和市属人才市场)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实行免费入场、免费推荐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对于各地人事部门都大力支持大学生就业的好时机,各高校则应主动积极地与地方人事部门合作,以此为契机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第二,主动寻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各高校可依托政府政策支持、校友资源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建立校企(事)合作项目、校地合作项目等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践机会、职业生涯规划机会和就业机会。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就业服务公益活动”。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择业实践能力和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各高校可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就业服务公益活动”。比如推荐学生参加地方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的人事政策宣讲会、人才招聘会等活动,招聘学生担任“校园毕业生双选招聘会”志愿者,使其在具体的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
(三)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业务强、素质高的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力保障,但是由于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错误认知,我国大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主体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或学生工作队伍,没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含量,不断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可以从社会上引进专业人士充实到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中,切实提高职业指导教师整体的能力与水平。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度化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顺利实施的有力后盾。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改革职业生涯教育;澳大利亚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的内容、考试及评估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西方国家的做法可以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的借鉴。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性质、地位、人财物保障等必须制度化。
第三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调研报告
高校应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高中积极作为基于四川六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的实证调研
李永洪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摘要: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是通过以四川六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调研发现,高校是否积极作为则是一个根本原因。在当前,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需要高校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积极努力作为。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业务强、素质高的职业指导教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是各高校履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之责的四大根本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问题;对策
积极做好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其职业规划能力是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现实中各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状况如何、成因何在、怎样应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四川六所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证调研,客观把握了其基本现状,简要分析了高校之因,为高校履责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现实状况
为了客观地掌握我省各高校大学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状况,我们选取了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宜宾学院等不同类型、层次、地域的六所院校的大一至大四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回收987份,有效问卷为928份,有效率达92.8%。本问卷共设计了23个选择题,分别涉及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对当今就业形势的把握,以及对就业信息的掌控和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等。调查问卷统计及分析情况如下:
(一)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不强。在回答“您确知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吗?”,仅21.4%的学生回答“很清楚”,而32.8%的学生回答“不太清楚”,45.8%的学生回答“完全不清楚”。在回答“您知道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适合报考公职人员(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吗?”,仅23.5%的学生回答“很清楚”,而27.2%的学生回答“不太清楚”,49.3%的学生回答“别人考,我也考”。通过上述两个关于自我认知的核心问题调查,我们发现被调查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普遍不强。
(二)大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不强。学生在回答“您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吗?”一题中,回答“很清楚好”占34.6%,回答“不太清楚”占54.5%,(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回答“不清楚”占10.9%。参与调查学生在被问到“您认为您现在所学的专业前景如何?”时,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不同的学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不分年级总体情况则是认为行政管理专业“很有前途”的占30.7%,“较有前途”的占41.9%,“很无前途”的占20.3%,“不清楚”的占7.1%。在回答“您是否后悔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一题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是”。在回答“您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吗?”一题时,52.8%的学生选择“是”,20.3%的学生选择“否”,26.9%的学生选择“不知道”。通过问卷的上述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六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中,还有较大比例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明确认知,自我定位模糊,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
(三)大学生的就业认知能力和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对于“您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就业前景如何?”,85.4%的学生回答“形势严峻,就业难,就业前景不乐观”,12.8%的学生回答“形势较好,就业前景乐观”,只有1.8%的学生回答“就业形势不知道,就业前景也不知道”。对于“您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过规划?”,13.1%回答“是”,32.4%回答“否”,26.7%回答“正在考虑”。这实际上反映出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认知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高校之因
虽然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本人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更多的原因则在于高校。就目前情况来看,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高校之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不强。在我们所调研的六所高校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各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常体现在校领导的口头、总结报告的纸上、教师的讲稿中,“重形式,轻实效”。在实际工作中则是投入不足、师资不强、模式单
一、方法简单。
(二)高校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缺乏。在所调查的六所学校中,个性化的辅导比较欠缺,其成因之一就是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高校专门从事生涯辅导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很少,从事职业生涯辅导的人员或者是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临时担任,或者是学生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使他们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系统地进行涯规划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因此,不能很好地向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咨询服务。
(三)高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操作模式欠缺。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不科学,缺乏针对性。不仅如此,由于各高校还没有很好地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面向市场、内外结合、整体联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还未形成,因此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操作方式基本上都以课堂教学和大班讲座为主,而以个别咨询为辅。
(四)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性不足。各高校开展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主观认识的偏差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大多以理论教育为主,而实践教育为辅。各高校大都没有很好地做到在引导大学生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和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和体验。因为各高校唯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增强职业认知、提高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才能缩短自己的社会适应期,加快自身的社会化进程,进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行为能力。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高校之为
既然当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不强的很大原因在于高校,那么高校则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相应责任,通过自己的积极作为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作出贡献。具体而言,当前各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提高中的积极作为主要包括:
(一)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各高校在转变思想观念和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必须树立全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从学生一入校就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实际上,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学者提出了高等学校应构建基于“全面——:全程—重点”的三维立体体系。我们认为,高校应在一年级时就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要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选择范围,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进一步思考和修正自身的职业规划;
三、四年级主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的专题辅导,引导他们对选定的专业进行实际的尝试,做好职业目标修正和完善。
(二)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1)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编写具有不同专业特点的就业指导教材,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缩小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2)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教学。要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教学,可以思考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积极与地方人事部门合作。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很多人事部门(特别是省属人才市场和市属人才市场)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实行免费入场、免费推荐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对于各地人事部门都大力支持大学生就业的好时机,各高校则应主动积极地与地方人事部门合作,以此为契机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第二,主动寻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各高校可依托政府政策支持、校友资源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建立校企(事)合作项目、校地合作项目等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践机会、职业生涯规划机会和就业机会。第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就业服务公益活动”。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择业实践能力和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各高校可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就业服务公益活动”。比如推荐学生参加地方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的人事政策宣讲会、人才招聘会等活动,招聘学生担任“校园毕业生双选招聘会”志愿者,使其在具体的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
(三)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业务强、素质高的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力保障,但是由于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错误认知,我国大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主体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或学生工作队伍,没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加他们的知识含量,不断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可以从社会上引进专业人士充实到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中,切实提高职业指导教师整体的能力与水平。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度化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顺利实施的有力后盾。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改革职业生涯教育;澳大利亚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的内容、考试及评估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西方国家的做法可以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的借鉴。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性质、地位、人财物保障等必须制度化。
第四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大学生活已经过半,在过去的大学生活中,自己对以后的职业道路没有具体的规划,因此,总觉得大学生活庸庸碌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种测试,我发现于自己的情况与测试的吻合度较高,因此,我提取的一些重要的信息,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自我分析
1、我的兴趣爱好
平时喜欢了解一些历史方面的故事,尤其是清代;喜欢看《红楼梦》或一些文学作品;喜欢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喜欢篮球、排球等体育活动;喜欢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喜欢上网、听音乐等等。
2、优势与优点
学习成绩优异,担任班干部;学习努力,做事认真负责、踏实,乐观、积极向上,乐于帮助别人,友善待人,积极配合他人工作,时间观念较强,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3、劣势与缺点
体形偏胖,性格偏内向,有点固执,不是很善于交际,不够自信,情绪容易受波动等等。
4、职业能力
可靠,并顾及他人,尽忠于与我相关的人和群体,并忠实地履行职责。以稳健的精力,准时并圆满地完成工作。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会排除万难去完成某些事情。专注于人的需要和要求,会建立起有次序的步骤,去确保那些需要和要求被得以满足。非常重视自己的岗位和职责。
二、测试分析
(一)、职业锚。通过测试,我的职业锚有主导型:生活型和辅助型:安全|稳定型。
1、生活型。生活型是综合了职业与家庭关系的一种职业定位。我认为和我的职业价值观有75%的吻合。我是一个会兼顾家庭和工作的人。我会要求有明确的工作内容,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安排,对家庭有负面影响的晋升我多半也会拒绝,但是,在薪资福利方面,有时我在不影响家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班或者参与项目的方式获得额外收入。
2、安全|稳定型。安全|稳定型和我的职业价值观接近吻合。想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拥有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是必然的选择和稳定的收入,我会优先选择政府机关、教育行业等。
(二)、团队角色
在团队角色测评结果中,我的团队角色是:凝聚者。这个测试结果和我现状有点出入。温和、善解人意、乐于助人;愿意倾听,积极营造和谐气氛,避免不合。但在棘手环境下,有可能显得优柔寡断。很适合现在的我,但是我并喜爱社交。不过在以后的生活的中,我会积极的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三)职业兴趣
在职业兴趣测试结果中,我的职业兴趣是SIR型,霍兰德代码中S代表社会型,I代表探索型,R代表现实型。
测评报告中,社会型代表我最倾向的职业类型,但是其特点之一的:喜欢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与性格和职业发展中我的性格偏内向有冲突,不符合我自己的情况,现实生活中我会努力的记住每一个和我有联系的人的信息,在熟悉的人面前我会很活泼、开朗,可是在陌生面孔前就会觉得很拘束,不自在。
(四)、性格与职业发展
测评结果我是ISFJ(内向+ 实感+ 情感+ 判断),这个类型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对于事实抱有一种现实和实际的尊重态度。把认知主要运用于内心,在心里储藏了丰富的资料。是讲求实际和注重现实,具体而明确的人。以个人的价值观和对别人的关怀作为基础,运用情感做决定,并珍惜和谐和合作的氛围,并且致力于创造这种环境。我觉得情感方面和我的情况并不符合,一般的学习生活中,可能会感性一点,但是在重要的问题,我会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解决的方法,不会以个人的价值观和对别人的关怀作为基础,运用情感做决定。
1、通过分析,我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势包括测评报告中的三点: ⑴一般具有很强的工作伦理,工作努力而且很负责任;
⑵讲求良好的协作技巧,能和别人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乐于助人,愿意给同事和下属职员的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⑶讲求实效的工作态度,确保办事方法切实可行,同时十分关注细节,能够准确地把握事实。
2、通过分析,我觉得测评报告中职业发展障碍是我以后会遇到的: 并不愿意尝试或接受新的和未经考验的观
⑴可能会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点和想法;
⑵对于反对意见有时过于敏感,在紧张的工作环境里会感到很受压抑; ⑶可能只关注细节和眼前之事,而对整体和将来重视不够;
⑷倾向于同时投入到过多的工作任务之中,但是可能在不同工作任务之间来回切换时会有困难; ⑸易于被需要同时解决的太多的工作项目或任务弄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3、结合测评报告给出的职业领域和我自己的职业兴趣分析,我觉得我适⑹如果在工作上自己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和赞赏,可能会感到灰心丧气; ⑺对于那些已经做出的决定,很难再进行考虑或听取别人的其他意见。
合的工作领域是:教育领域;社会工作领域;助理、行政工作支持领域。
三、环境分析
(一)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仅能维持正常的学费与生活费支持,不能提供进一步深造的费用。父亲为下岗工人,患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母亲为个体户,在农贸市场买卤肉维持生计,经济收入不稳定。但是,家庭教育良好,父母重视教育;家庭和睦友好。基本上能保证我本科毕业。
(二)经济环境分析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东西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就业机会增多。近几年,国家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扩大了大学生就业渠道,大学生可以参加村官、公务员等考试,增加就业机会。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四、职业定位
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是:公务员、教师。原因:
(一)优势
1、从我的主导职业锚来看,我基本介于生活型和安全|稳定型之间,家庭和稳定的工作对我来说相当重要。
2、从职业兴趣看,我是SIR型,我对教育和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兴趣基础,亲人中都有教师与公务员,能对我提供一定的帮助。
3、从我的性格来说,我喜欢帮助别人,而且积极乐观,做事讲求实效,认真负责。我追求一种对现实和实际的尊重态度。
(二)劣势
通过各种测评,我选择公务员和教师的劣势是:社交方面较差,性格偏内向。
(三)机会
1、家住西部,可以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西部的机遇,增加就业的可能性。
2、公务员考试的制度化有利于公平竞争
3、现在大多毕业生厌倦当教师,教师行业较其他行业竞争次之。
(四)威胁
经济危机导致大多数企业破产,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家纷纷向公务员发起进军,竞争激烈。
我将公务员定为我的主目标,将教师定为我的从目标。
五、计划实施
(一)、2007~2011年探索阶段。努力学习,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顺利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取得相关的证书。
(二)、2012~2031年职业的确立。1、2012~2017年,尝试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争取考上研究生,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发展和同事、领导的友好关系,积累工作经验。2、2018~2027年,确定自己的职业并且稳定,并为之奋斗,向着这个职业努力的攀升,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知识与技能。3、2028~2031年,保持工作热情,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努力前进,取得一些属于自己的成就。
(三)2032~2052维持阶段。继续维持自己的工作,做到不影响他人,保证质量的完成工作。
(四)2052以后,应该退休了,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好好的享受生活
五、学习计划
有了职业生涯规划后,制定今后的学习计划是相当重要的,现在我为自己制定一个一年内的学习计划,为自己选择的主从目标打下初步的基础。
一、大三下期和大四上期争取修完本科毕业所需要的学分,我们学校最低的毕业学分是156个学分,必修和限选共150个学分,任选6个学分。而现在我已经修到得有101.5个,正在修的有19个学分,还需要修的有35.5个学分。
二、我已经对大三下半年学校提供的课程进行了选修,一共九门,占19个学分。因此,大三下半年的学习任务比较的紧凑。周一到周五除去正常的学习时间和外,每天平均可能有4~5个小时的课余时间,周六和周日学校一般不安排上课,课余课利用时间有10~12小时。大四的上半年的学习可能比较的轻松,课余时间会比大三多。我要利用这部分课余时间,关注近年来研究生和公务员的发展方向,学习教育类的书籍,争取大四上期考取教师资格证。
1、我会选取自己喜欢的研究生研究方面的课题,了解该课题的发展情况以及哪些学校对该课题的发展较有优势,准备考研资料与考研复习,制定自己的考研目标。
2、关注,近年来公务员的发展要求。练习公务员考试的题目,多关注社会、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为考公务员做准备
3、为考取教师资格证做准备。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有关教育类的书籍。
4、努力学习英语,争取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
5、花一定的时间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一周大概安排:
1、每周,周一到周五认真的上好每一节学校安排的课程,每天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学习英语,早上起床晨读半小时。花一个小时复习考研科目,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教育方面的书籍,剩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或者阅读课外书籍,了解国内外的新闻。
2、周六、周日参加体育锻炼,和一些课余活动。在自修室自修,复习一周所学习的内容,巩固并加深。做一些关于考研的题目。一周具体安排:
(一)星期一到星期五
1、早上六点半起床,晨读半个小时,七点二十去吃早餐。如果早上有课就准时的去上课,如果早上没课,就去自修室做英语题,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
2、中午午睡四十分钟分钟,一点半起床。若果下午有课,就准时的去上课,没有的话,就花时间做公务员方面的练习题,阅读社会各方面的资料。
3、晚上如果有课,也准时的去上课,没有课就学习教育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尤其是教育学和心理学。
4、做到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的互补,可以利用学习外空余的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弥补自己偏胖的身材。
(二)周六、周日
1、早上,允许自己推迟一小时起床,但是晨读是必须的功课。吃完早餐后,九点到十一点半,复习自己一周的功课,完成老师要求完成的作业。不懂得及时的请教老师、同学等。
2、中午午睡四十分钟,然后花一个小时阅读一周的国内外新闻,了解时事的发展,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之后,继续学习英语,复习考研等。晚上,放松自己一下,可以参加体育活动,也可以上上网,丰富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长假期
这一年中,我们拥有两个长的假期寒假和暑假。暑假的时间并比较长,我会打暑期工,积累工作经验,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寒假我会在家里帮助妈妈,因为春节办年货的人多,生意会比平常好,会比较的忙,家里人手不够。
六、预算
1、一年的学费12000
2、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生活费4000
3、学习所需买的资料、课外阅读刊物500
4、一些其他的支出(娱乐、购物)1500 总预算:18000
第五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没有梦想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如同无头苍蝇似的到处碰壁。很多人现代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发展很快,很难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佛家有云:“缘自性空”、“空无自性”。的确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更新换代发展非常快。如果如我们柔弱的个体,不加紧自己的脚步,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将很难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一、自我分析
成长历程造就了我独立自主,不怕挫折和失败,成熟稳重,责任心强,进取心强,懂得感恩等珍贵品格;大学里丰富的实践生活提高了综合素质,具备了事务上独挡一面的能力。自我盘点我是一个本科生,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为有用之才是所有亲朋好友的希望。我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还有上网。喜欢看名人传记,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有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讲原则,待人诚恳,重事实;承受压力和挫折能力强;平时与人友好相处。蒙受亲人、朋友、教师关爱,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但缺乏毅力、恒心,以致成绩不太理想,有时又多愁善感。但总感觉有时缺乏自信心,并且不喜欢别人在背后评论自己。有时候有点任性,有些小霸道。自我分析小结
个人优势: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事讲求实效原则,有较强的人道主义倾向,社会适应能力强;擅长沟通,团队合作,压力和情绪的管理;认真负责,明智豁达,讲求实际,非常务实,进取心强,有较强的压力和挫折承受能力;谦逊随和,尊重理解他人,集体荣誉感强,不过多计较个人得失。
个人劣势:自我控制能力欠佳,容易受环境影响,不够细心;执行力不够,时间管理和金钱管理一般;自我意识过强,对他人言行比较敏感。
二、职业分析 学校环境分析
1、学校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宝贵的机遇,在江西省非常有竞争力,全国来看也处于中上水平。
2、我校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大量的藏书,相对优越和便利的教学资源为我职业基础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大增强了我的专业研究兴趣,提高了专业技能。
3、学校拥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我们能更准确的自我定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为良好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环境分析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2、行业分析
行业优势:我国高分子市场具有巨大潜力,高分子材料有良好的基础。
行业劣势:高分子行业起步晚,没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相应的支持政策、法规、措施,产业结构不合理。
3、职业分析
技术性企业多,注重创新,对高校毕业生需求较大,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专业接近,具备相关行业的基本专业知识,学习和接受速度快
三、职业定位 SWOT分析 S(优势):
承受压力和挫折能力强 讲原则,待人诚恳,重事实 有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 动手学习能力强
思维开阔严谨,实践能力强 对人诚恳,乐于助人 W(劣势): 自我控制能力欠佳 处事不果断,做事不够细心 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遇到难题过于焦虑 缺乏公司工作经验
英语、计算机及专业技能不足 O(机会)国家政策扶持毕业生就业
高分子行业具有较大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 金融危机消退,经济复苏 所学专业与行业对口 家人支持 T(威胁):
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高分子行业缺乏核心技术 学历不高,竞争激烈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行业竞争也很激烈
职业生涯总目标:高分子企业技术总监 2015,本科毕业生 2015-2018,技术员 2018-2025,高级工程师 2025-2030,工程主管 2030-2035,总监
四、实施计划及评估调整 Level 1:优秀毕业生
Level 2: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Level 3:精湛的技能、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广阔的人脉 Level 4: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和自己的工作团队 Level 5:完善的社会网络,丰富的人脉、金脉和知脉 评估内容:
职业目标、职业路径、实施策略
评估时间:原则上一年一次,每半年一次小结。
每次评估调整的时间和内容都会有所记录,为年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评估原则:
社会环境的变化,比如
行业内部的发展情况 ◆自身条件、身体状况 ◆家庭环境,亲人的意见 ◆长远的计划目标,以此
为核心出发点 ◆注意全方面发展,不能
顾此失彼 结束语
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后来想当外企白领,现在想创业,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就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但是,虽然可能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好好补习功课以迎接考试。如果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就容易虚度光阴,浪费青春。为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