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的蚂蚁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5 08:1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里的蚂蚁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书里的蚂蚁教学实录》。

第一篇:书里的蚂蚁教学实录

《书里的蚂蚁》教学实录

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夏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王一梅阿姨的童话故事。摆出你最喜欢的姿势,竖起小耳朵听故事了。放音乐,出示:古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

师:孤零零是什么意思? 生:孤独的。

师:什么时候有孤独的感觉? 生:爸妈不在家。生:没有小伙伴一起玩。

师:是呀,这里有一朵小花,它也非常地孤单。(师贴小花)。有一天,花朵旁来了一位朋友和小花作伴。猜猜它是谁?生:蜜蜂。生:蚂蚁。生:蝴蝶。

师:猜个谜语吧。一只昆虫黑又小,搬起粮食真勤劳。一起说——蚂蚁。

师:对呀,花朵上来了一个蚂蚁。接着听故事。师读故事:(大屏出示)一只黑黑的蚂蚁,顺着花枝儿往上爬,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谁来给小蚂蚁爬一爬呀?一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小蚂蚁往花蕊里爬。

师:小蚂蚁正在睡觉呢。它会梦到些什么呀?生:窝里有许多粮食,吃也吃不完呢。生:有一幢别墅。

师:多么奇特、多么美的梦呀。但它做梦也没有想到。师读故事:(大屏出示)一个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如果你是蚂蚁,到了书本你会怎么样呢?生:好疼,夹痛了。生:想钻出来。生:在书本里看书。生:哇,这鬼地方,又臭又脏我要出去。生:真倒霉呀,夹在书本里。

师:那我们看一看,来到书本里的小蚂蚁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播放音乐,师读故事:(大屏出示)“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很整齐的细碎的声音。“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奇怪极了。

师:小朋友,谁来学着蚂蚁奇怪一下?生:这整齐而又细碎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

师:是呀,是谁发出来的?生:是字。生:那朵花。生:是纸

师:到底是谁呢》我们接着往下读。师读故事:(大屏出示)“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黑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们小得像蚂蚁。”字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这个小朋友猜对了。回答得真好。老师奖你一个字(给小朋友戴上一个写有字的头饰)。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好多字,请组长发给大家。看看你拿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字。组长发字。

师:请小朋友认真看看你的什么颜色、什么字。记住了然后戴在头上。(每个学生都戴上一个写有字的头饰。其中一个是黑色的)。

师:小朋友都成字宝宝了。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蚂蚁是怎么样回答的。师读故事:(大屏出示)“我,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了。”黑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字宝宝们,小蚂蚁的话是黑色的字,字宝宝们的话是红色的字。请小朋友练读相应颜色的字,学生练读对话。

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这时,书本里多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个会走路的字是谁呀?请大家齐说——生:蚂蚁。

师:瞧,小蚂蚁出来了。师继续读故事:(大屏出示)第一天,黑蚂蚁住在第100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50页,第三天又跑到第20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我们真是太傻了。”字对自己说,现在,它们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这有多快乐呀!字宝宝们,你们想不想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呀。小朋友们站起来伸个懒腰,跳一跳。播放音乐,学生跳一跳、动一动。

师:跳一跳有什么感受?生:我感觉挺快乐。生:我感觉很高兴。生:我感觉很轻松。

师:继续读故事:(大屏出示)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现在变得怎么样了?生:吵吵闹闹。

师:换个词。生:热热闹闹。生:很有生命力。

师: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师继续读故事,(大屏出示)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啊!这本她原本看厌的旧书,写着她从来页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小朋友想听吗?这个故事叫《黑熊进城》,小朋友安静听。

一生讲《黑熊进城》的故事。(口齿清晰,表情生动,配以较为合适的动作。语气语调也抑扬顿挫,较为吸引人。如果能配以相应的音乐和出示相应的图片可能效果更好更吸引人。)

师:小朋友们,这个故事有趣吗? 齐说有趣。

师:第二天,小姑娘又打开书来看。她更新奇了。又有什么新故事呢? 一生讲《奇怪的帽子》。(播放班德瑞音乐。太响了,不适合童话故事的讲述。)

师:这么好听的故事把小朋友们吸引住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继续读故事:(大屏出示)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问:“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字宝宝们,你们想不想出来走一走,变一变呀?生:想!

师: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字宝宝找朋友。请黑色字宝宝小朋友上来,看看能不能帮这个字宝宝找到朋友?(戴头饰的学生上台:土、熊、拨、布、鼠、蚁、蚂)。师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学生齐拍手唱歌曲。

一生帮助找到“蚂蚁”,又一生找到“布熊”,又一生找到“土拨鼠”。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们的名字吧。生齐读“蚂蚁”、“布熊”、“土拨鼠”。

师:恭喜他们都找到朋友了。还有哪些字宝宝愿意来找朋友的?粉红色的字宝宝上来。谁来给他们找朋友。生拍手唱歌,一生帮助找朋友,没找出来。

师:被难住了,谁来帮助她?又一生上台,经过排列组合,字宝宝排成了“寄来寄去的蚂蚁”。

师:小朋友,他有没有找对呀?齐读。

师:恭喜你们也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师:夏老师要告诉大家,布熊、蚂蚁、土拨鼠,都是故事《寄来寄去的蚂蚁》里的主人公。大家想不想听这个故事?生:想!

师:课后你们去读一读吧。还没有找到朋友的字宝宝,课后你们也可以找自己的朋友。下面让我们接着来听故事吧。师继续读故事:(大屏出示)是的,第三天的早晨,小姑娘在旧书的封面上发现了一个字,它呀,走得太远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师出示“丑”)。我是“丑”字,我没有朋友,我和谁站在一块都不好看,我好伤心呀。你们帮我找个朋友。

生:我组个词:小丑。师:小丑会做出许多有趣的事,能给我们带来欢乐。还有吗?谁来帮帮它?

生:臭美。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以后千万不要臭美。生:外表丑陋并不要紧。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

师:(戴上“丑”字头饰)。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善良的孩子。其实每个字都有自己的作用。师继续读故事:(大屏出示)不过,这些字没有一个想离家出走的,它们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编出新的故事。小姑娘再也没有买过故事书。为什么没有买过其它的故事书?

生;字变来变去,每天都有一个新故事。

师:今天我们当了一回书本里的字,你有什么感觉?生:我觉得很开心。生:我很舒服。生:很轻松。生:很自由。生:我觉得字很神奇。

师:是呀,我们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开始走过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些文字像小小的蚂蚁,排成各种各样的队伍,在历史的长河里演绎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大屏播放汉字演变的课件)。人们的生活也因为文字而变得精彩。

第二篇:《辛劳的蚂蚁》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南帆笔下的蚂蚁充满自信,从不向命运低头,那么同学们眼中的蚂蚁是什么样的呢? 生:蚂蚁发现食物会以独特的方式给同伴传递信息,他很聪明。生:蚂蚁很勤劳。

生:蚂蚁搬运东西时从不半途而废,很执著。

师:同学们对蚂蚁的了解真不少,可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蚂蚁的观察很细致。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曾细致的观察过蚂蚁,不过他了解到的却是蚂蚁的反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辛劳的蚂蚁》,看看蚂蚁还有哪些不为常人所知的习性。(师板书课题)

二、解题

师:课前大家都已做了预习,谁来解释一下“辛劳”的含义,它是“勤劳,辛苦”的意思吗? 生:“辛劳”含有讽刺意味,强烈的讽刺了蚂蚁做事无目的、无功效、徒劳、以及它的欺世盗名和愚蠢。生:“辛劳”一词还体现了作者幽默、讽刺的写作风格。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马克·吐温的作品素以幽默、讽刺著称于世,它的幽默在风趣中显出严肃,在诙谐中不偏离正经,夸大但不狂放,尖锐但不流于刻毒,他总是对自己讽刺的人物满怀同情。

三、走近作者

师:如此优秀的作家大家想不想了解他呢? 生:(齐答)想。

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幽默大师。生: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与欧·亨利、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这部作品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师:马克·吐温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虽然使他享有盛名的是它的长篇小说,但真正能够代表他的独特风格,使其自成一家的,还是那些幽默随笔和见闻杂记,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部作品,下去之后抽时间读一读,《神秘来客》 《苦行记》 《坏孩子的故事》 《汤姆·索亚历险记》 《百万英镑》。

四、扫雷

师: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要扫清文字障碍,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解决文中的生字词。(生合作学习)

(师重点强调以下字词的读音:啐cuì 浏览liú 分道扬镳biāo 储存chǔ 褒扬bāo)

五、品析课文

师:默读课文首先了解蚂蚁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有趣的习性。生:欺世盗名。生:愚蠢、固执。

生:做事无目的、徒劳。

师:看来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没给大家留下什么好印象,老师也有同感。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从文中找出生动的类比和谐趣、含蓄的表达,思考作者想通过这样的写法给我们揭示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同学们激烈讨论,老师巡视、指导)生:“我好像始终没发现一个活蚂蚁比一个死了的更具有些微理性。”接着就把蚂蚁说成“欺世盗名之徒”,指出这种世界上最卖力的动物,又是最愚蠢的动物。它的辛苦、它的卖力、它的顽强,都是毫无意义的。

生:它搬运远远超过它体重的东西,并不是为了储存到自己的窝里,只是为搬运而搬运,没有目的,没有成效,但是依然搬运不止。

生:蚂蚁遇到障碍物在艰难攀登之中,又是“扯”,又是“拉”,又是“拖”,又是“掀”,又是“爬”,又是“攀”,总之反复的、顽强的折腾。作者用了这么多的动词来强调他的愚蠢。生:“它做这样聪明的事„„又朝一个新的方向走去”这个比喻,以显而易见的荒谬,把蚂蚁的愚笨表现得淋漓尽致。师:的确,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蚂蚁的愚笨,但是,读者感到的仅仅是蚂蚁的笨拙,弱智和浪费力气吗?

生:不完全是,它的十分认真、十分执著、十分投入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并不是只让人觉得可笑、可悲、可恨,其中还有一点可叹、可爱,甚至可欣赏的成分。

师:它的这份执著真诚和它的愚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岂不是太荒谬了吗?

生:这种荒谬隐含了作者的优越和宽容,引发了读者同情和会心的微笑,是幽默感的特点。生:“它气愤地跳起来„„然后又掉转了屁股„„”,“这时候它拭去脑门上的汗„„最后它停下来休息”,这显然是超越了蚂蚁,而是对某种傻里傻气的人的调侃。

生:从这里,我似乎感到了西方舞台上喜剧角色的某些特点:十分笨拙,又十分天真,傻乎乎,死心眼,一错再错,死不悔改。

生:老师,作者运用准确的动作描写、逼真的神态描写,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现蚂蚁的欺世盗名,是不是借题发挥来表现对人的讽喻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种讽喻同样会令人想起西方戏剧舞台上那些可爱的、笨拙的小丑,做着蠢事,又专心致志,洋洋自得。这种精神状态,从根本上说并不是蚂蚁的,而是包括你和我在内的人类共同的弱点。

生:我明白了,这篇文章通过写蚂蚁的愚蠢可笑,虚假的勤劳,辛辣的讽刺了像蚂蚁一样的欺世盗名之徒。

六、学海拾贝

师: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细细的品味了作者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生:人生充满了愚蠢和徒劳,我们在笑他们的时候,从他们的善良和邪恶中,感到人类普遍存在的某种弱点。

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做,无目的、无计划地蛮干都是徒劳的。

师:看来大家学到的还真不少,不过要想更近一步的了解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只有走进他的作品,下去之后大家一定要多读。

第三篇: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模版)

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含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对童话这一文体是比较感兴趣的。加上全文采用对话构成情节,非常适宜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和朗读。在人物的身材、语言、行为的对比当中,学生可以顺势悟出自信和努力的重要意义,并且同主题的故事童话也很多,适宜拓展课外阅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努力”品质。2.过程与方法

在各种形式的读中了解故事,体会品质,受到教育、熏陶。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体会蚂蚁的自信、充满勇气。(2)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勇往直前。

(3)在同主题的课外阅读中,扩大视野,训练表达,受到教育。重、难点与关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在对比中体会蚂蚁的自信与勇气。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本课的“抬”、“试”、“充”3个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和课件

重点关注:随文识字,读通课文;感知大意,书写3字。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书写“常”、“信”2个生字。2.利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3.在对比中体会巨人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心理,感受小蚂蚁坚持不懈的精神。4.课外同主题拓展阅读,练习照样子说句子。教具准备:课件、直观教具

重点关注:随文识字,指导朗读,对比理解,感悟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上天的蚂蚁”。(PPT出示题目,黑板上题目已板书好。)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故事发生在——通天树下(出示),引读句子“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3.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他们是——巨人(出示),他——身材魁伟、身强力壮(齐读引导:我怎么看到一个小巨人呢?)还有一只——蚂蚁(出示),它——很小很小(齐读引导:太大了,是特别地小)。

4.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他们都想爬上通天树,但巨人害怕、胆小,退了回来;而蚂蚁很自信地爬了上去)师相机板书:巨人——连连告退、蚂蚁——不停地爬 5.看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巨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却要连连告退呢?为什么小蚂蚁那么小却不停地爬呢?)

二、学习课文

(一)感悟“巨人”

过渡:那好,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3——7段,自己读读找找,看看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学生汇报,师出示: 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1)巨人觉得自己能不能爬上去?(不能)(2)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a)摇摇头:做动作。采访:巨人,你是怎么想的?

(b)好高哟:朗读评价:不够高,这棵树可是脖子都仰酸了都望不到树尖的。(c)根本:出示: 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不可能的。” 根本:说明一点儿可能性都没有。

2.看到巨人这么没信心,白胡子爷爷怎么做的?出示: 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出示词卡“鼓励”,齐读。联系实际:生活中你得到过别人的鼓励吗?(生自由说)对啊,当遇到困难或遭到失败时给他加油鼓劲就叫“鼓励”,让我们一起扮演白胡子爷爷来鼓励巨人吧——读。

3.可是巨人却回答:(出示)“不行,我爬不上去。”(1)请生和老师分角色合作读。PPT出示: 师: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说:“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师:可是巨人后退两步,说:——(生接)“不行,我爬不上去。” 师:“试一试吧,你那么高大,力气也足,也许能爬上去!” 可是巨人低下头,又退了两步,说:——(生接)“不行,我爬不上去。” 师:老爷爷再次鼓励说:“不用害怕,你那么强壮,爬上去是很有可能的。” 可是巨人又退了两步,声音越来越小,说——(生接)“不行,我爬不上去。”

(2)师小结: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后退,就叫做“连连后退”,出示词语,齐读板书。

4.小结:面对通天树,巨人怎么说——“不行,我爬不上去。”怎么做——连连告退,最后跑掉了。

(二)感悟“蚂蚁”

1.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请一个同学来读8——13自然段,其余同学认真听,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2.出示句子: A.“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1)谁来读读第一句?

(2)朗读评价:我听出了这么多自信(手势),我听出了满满的自信(手势)。这就叫“充满自信”(出示词卡)齐读。(贴小号“能!”)

B.尽管蚂蚁自信,但它太小太小,白胡子爷爷相信他吗?(不相信)所以,他俯下身子问:小蚂蚁,你能行吗?(出示“我能行!”)(1)抽生读。

朗读评价:听到这样细细的声音,白胡子爷爷还是有点不相信; 听到这坚定的声音,白胡子爷爷有点相信了;

听到这坚定而响亮的声音,白胡子爷爷不得不相信了。(2)师:全班做这只充满自信的蚂蚁——齐读(我能行!)(贴中号“能!”)C.小结过渡:小蚂蚁不仅这样说了,还这样做了: 小蚂蚁说着,就开始爬树。他边爬边对老爷爷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小蚂蚁怎样爬?(一步一步,不停地爬)。风呼呼地刮,小蚂蚁停不停?(不停),它勇敢地告诉自己——读最后一句。雨哗哗地下,小蚂蚁停不停?(不停),它鼓励自己——读最后一句。电闪雷鸣也来了,小蚂蚁停不停?(不停),它始终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读最后一句。(贴大号“能!”)

于是,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蚂蚁?(生自由说:自信、勇敢、坚持、不怕困难„„)而做事情时拥有自信、勇敢、坚持、不怕困难的精神,这就叫“努力”。(板书)3.解答质疑,对比小结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巨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却要连连告退呢?为什么小蚂蚁那么小却不停地爬呢?

(因为巨人胆小、不自信、害怕困难,而小蚂蚁却自信、勇敢、坚持、不怕困难。)是啊,能不能上天不在于身材大小高矮,关键在于做事情要拥有自信、勇敢、坚持、不怕困难的精神,而这就是“努力”。

三、拓展阅读

1.拓展一:咱们再来认识一位努力的小朋友,请看故事《铁杵成针》。这个故事由孩子们自读,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铁杵成针

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但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

有一天,他把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把书一扔溜出去玩了。

李白快乐地跑着,忽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蹲了下来看了看,问道:“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

老奶奶说:“孩子,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

李白听了,恍然大悟:“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不也是这样吗!”

从此他专心读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的诗人。在这个故事中,老奶奶的话激励了小李白,你也来鼓励小李白: 只要_________,就__________。(只要你一点一点不停地学习,就一定能成大诗人!)

2.拓展二:其实,和小蚂蚁一样努力的人还很多,瞧,这又是一个!请听故事《青蛙看海》(播放录音,ppt显示)青蛙看海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苍鹰对它说:“喏,只要登上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青蛙很失望。这时,一只松鼠跳到它面前:“你想看海吗?” “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这有什么难的!”青蛙跟着也跳了上去。“再跳一下!”青蛙又上了一个台阶。“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松鼠说。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在这个故事中,如果你就是小松鼠,你能用这个句式来鼓励青蛙吗?只要_________,就__________。(只要你一级一级不停地跳,就一定能跳到山顶/看到大海!)3.课外阅读推荐:《水滴石穿》、《愚公移山》。

4.总结:这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一位个子小志向大的好朋友——小蚂蚁,也认识了从磨针中悟出道理的——小李白,还认识了不怕困难,终于看到大海的——青蛙,让我们记住他们努力的精神。

四、指导写字

引:下面,我们一起努力来写好字。1.出示“常”字。①出示字库的书空。②让生观察,有什么提醒大家?(A.关键笔画的位置;B.上面要盖住下面;C.上面给下面留位置)③自行书写。④评价展示。2.出示“信”字。

①观察怎么写才好看?(左窄右宽、右边三横的长短)②自行书写。③评价展示。

没有写完的小朋友可以下课接着写。

板书设计:

努力 上天的蚂蚁

巨人

小蚂蚁

能!能!能!

连连告退

不停地爬

上天的蚂蚁课堂实录

成华区李建荣名师工作室苏春艳(成都市杨柳小学)

版本: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期第十一单元“努力”之《上天的蚂蚁》 时间:2013年11月21日地点: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 执教:成都市杨柳小学苏春艳班级:二年级五班

一、复习导入

(黑板上题目已板书好)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 生:齐读课题《上天的蚂蚁》。(同时PPT出示题目,)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故事发生在—— 生:通天树下(同时出示图)师:(出示句子)引读: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师:故事中有两个人物,他们是—— 生:巨人(出示巨人图)师:他——

生:身材魁伟、身强力壮(同时出示词)师:我怎么看到一个小巨人呢?

生:身材魁伟、身强力壮(读出强壮的口气)师:还有一只——

生:蚂蚁(出示蚂蚁图)师:它——

生:很小很小(同时出示词)师:太大了,是特别地小

生:很小很小(语气中凸显小)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他们都想爬上通天树,但巨人害怕、胆小,退了回来;而蚂蚁很自信地爬了上去。师:(相机板书)巨人——连连告退、蚂蚁——不停地爬 师:看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巨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却要连连告退呢?为什么小蚂蚁那么小却不停地爬呢?

二、学习课文

(一)感悟“巨人”

师:那好,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3——7段,自己读读找找,看看巨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生: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师:巨人觉得自己能不能爬上去? 生:不能。

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1:摇摇头。

师:那我想采访一下这位巨人,你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呀? 生1:好可怕呀,这么高我怎么爬得上去呀。师:这位巨人呢?

生2:不行,我是觉得不能爬上去的。

师:那好,带上你们的想法,加上动作读读这句。生齐读: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师:还有其他词语吗? 生:好高哟。师:你来读读? 生:好高哦。

师:不够高,这棵树是巨人把脖子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的!生:好高哦(读得更到位了)师:全班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师:好了,孩子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句话。(大屏幕打出)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不可能的。” 师: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句当中有“根本”,第二句当中没有“根本”。师:那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第一句好,因为“根本”就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师:说得好,那有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这种一定可能性都没有。生:读这句,强调“根本”。师:全班试试。

生齐读:强调“根本”。

师:看到巨人这么没信心,白胡子爷爷怎么做的?(出示句子)生齐读: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师:出示词卡“鼓励” 生:齐读“鼓励”一词。

师:生活中你得到过别人的鼓励吗?

生1:有。运动会上,我跑步没有得到第一名,老师和同学说,没关系,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拿第一的。

生2:我考试没有考好,妈妈对我说:“孩子,这次没有考好没关系,好好复习,争取下次考好。”

师:对啊,当遇到困难或遭到失败时给他加油鼓劲就叫“鼓励”,让我们一起扮演白胡子爷爷来鼓励巨人吧!

生齐读: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师:可是巨人却回答:(出示句子)生齐读:“不行,我爬不上去。”

师:下面,请孩子们和老师来个分角色表演,我呢,扮演白胡子爷爷,你们呢?扮演巨人,好吗?(PPT适时出示)师: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说:“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 师:可是巨人后退两步,说:—— 生接:“不行,我爬不上去。” 师:“试一试吧,你那么高大,力气也足,也许能爬上去!” 师:可是巨人低下头,又退了两步,说:—— 生接:“不行,我爬不上去。” 师:老爷爷再次鼓励说:“不用害怕,你腿长胳膊粗,爬上去是很有可能的。” 师:可是巨人又退了两步,声音越来越小,说—— 生接:“不行,我爬不上去。”

师: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后退,就叫做“连连后退”,出示词语,齐读板书。师:面对通天树,巨人怎么说——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师:怎么做—— 生:连连告退 师:最后—— 生:跑掉了。

师:瞧瞧,他连试一试的勇气也没有。

(二)感悟“蚂蚁”

师:面对同样高的通天树,蚂蚁又是怎么说的呢?请一个同学来读8——13自然段,其余同学认真听,用波浪线勾出蚂蚁说的话。1生:读8——13自然段。

师:好了,谢谢这位同学,声音很宏亮。谁来说说你勾到了哪些蚂蚁的话? 生:有四句。第一句是“我能爬到天上去”,第二句是“你往地上瞧,我是一只蚂蚁。”第三句是“我能行”,第四句是“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师:好了,和他勾得一样的孩子举手,非常完整!把掌声送给自己。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出示句子:“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师:谁来读读这一句? 生1:读此句。

师:这一个什么样的声音? 生:自信。(出示词语“自信”)师:谁能自信地读读这句? 生2:读此句。

师:我听出了这么多自信。(手势)生3:读此句。

师:我听出了这么多自信了。(手势更加夸张)生4:读此句。

师:我听到了慢慢的自信。(手势非常夸张)这就叫做“充满自信”(出示词卡)师:全班一起充满自信地读这句。生齐读:“我能爬到天上去!”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师:是啊,小蚂蚁就是这么自信,它说自己“能”!(贴小号“能”字)师:尽管蚂蚁自信,但它太小太小,白胡子爷爷相信他吗? 生:不相信。

师:所以,他俯下身子问:小蚂蚁,你能行吗? 生:我能行!(出示“我能行!”)师问生1:小蚂蚁,你能行吗? 生1:我能行!

师:听到这样细细的声音,白胡子爷爷还是有点不相信。师问生2:小蚂蚁,你能行吗? 生2:我能行!

师:听到这坚定的声音,白胡子爷爷有点相信了。师问生3:小蚂蚁,你能行吗? 生3:我能行!

师:听到这坚定而响亮的声音,白胡子爷爷不得不相信了。师:全班做这只充满自信的蚂蚁!生齐读:我能行!师:(贴中号“能!”)

师:小蚂蚁不仅这样说了,还这样做了!(出示句子)

生齐读:小蚂蚁说着,就开始爬树。他边爬边对老爷爷说:“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小蚂蚁怎样爬?

生:一步一步,不停地爬(着重符号出现)师:风呼呼地刮,小蚂蚁停不停? 生:不停。

师:它勇敢地告诉自己—— 生接:“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雨哗哗地下,小蚂蚁停不停? 生:不停。

师:它鼓励自己—— 生接:“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师:电闪雷鸣也来了,小蚂蚁停不停? 生:不停。

师:它始终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 生接:“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贴大号“能!”)师:面对通天树,小蚂蚁一次又一次地说自己“能”!“能”!“能”!!于是,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蚂蚁?

生:自信、勇敢、坚持、不怕苦难„„

师:而做事情时拥有自信、勇敢、坚持、不怕困难的精神,这就叫“努力”。(板书)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巨人身材魁伟、身强力壮却要连连告退呢?为什么小蚂蚁那么小却不停地爬呢?

生:因为巨人胆小、不自信、害怕困难,而小蚂蚁却自信、勇敢、坚持、不怕困难。

师:是啊,能不能上天不在于身材大小高矮,关键在于做事情要拥有自信、勇敢、坚持、不怕困难的精神,而这就是“努力”。

三、拓展阅读

师:咱们再来认识一位努力的小朋友,请看故事《铁杵成针》。这个故事由孩子们自读,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生:自读《铁杵成针》。铁杵成针 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但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

有一天,他把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把书一扔溜出去玩了。

李白快乐地跑着,忽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蹲了下来看了看,问道:“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

“磨针?”李白更加奇怪了,“这么粗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

老奶奶说:“孩子,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

李白听了,恍然大悟:“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不也是这样吗!”

从此他专心读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的诗人。

师:在这个故事中,老奶奶的话激励了小李白,你也来鼓励小李白,用上 “只要_________,就__________。”的句式。生1:只要你一点一点不停地学习,就一定能成大诗人!师:谢谢你的鼓励。

生2:只要不停地磨,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针。师:是啊,这就是功夫。

生3:只要坚持不停歇,就一定能够成功。师:不错,坚持就是胜利。

师:其实,和小蚂蚁一样努力的人还很多,瞧,这又是一个!请听故事《青蛙看海》(播放录音,ppt显示)青蛙看海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苍鹰对它说:“喏,只要登上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青蛙很失望。这时,一只松鼠跳到它面前:“你想看海吗?” “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这有什么难的!”青蛙跟着也跳了上去。“再跳一下!”青蛙又上了一个台阶。“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松鼠说。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师:在这个故事中,如果你就是小松鼠,你能用这个句式来鼓励青蛙吗?(出示:只要_________,就__________。)

生1:只要你一级一级不停地跳,就一定能跳到山顶!师:嗯,有道理!

生2: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一定会看到大海!师:是啊!

生3:只要你勇敢,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师:太鼓舞人了!

师:孩子们,关于努力的故事还很多,在这里,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两个故事: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出示:《水滴石穿》、《愚公移山》。)

师:这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一位个子小志向大的好朋友—— 生:小蚂蚁;

师:也认识了从磨针中悟出道理的—— 生:小李白;

师:还认识了不怕困难,终于看到大海的—— 生:青蛙。

师:让我们记住他们努力的精神。

四、指导写字

师:下面,我们一起努力来写好字。(出示“常”字。)师:这个字读什么? 生:常

师:翘舌音真准。首先咱们跟着课件来书书空。生:书空。

师:孩子们看看,要写好这个字,有什么提醒?

生1:第一笔“竖”和最后一笔“竖”应该写在竖中线上。师:这叫注意关键笔画的位置

生2:上面的有点像秃宝盖的部分要遮住下面。师:是啊,上面要盖住下面。生3:上下结构上面要写扁一点。师:这就叫上面给下面留位置。

师:下面,孩子们自己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生:自行书写。师:(抽一生的书写进行实物投影),谁来评评这位同学写的“常”? 生1:第一笔和最后一笔竖都在竖中线上;字很有笔锋。

师:对呀,很注意起笔和收笔,这一点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还有吗? 生2:上面部分写得稍微有点大,应该给下面留的位置多一点。

师:对呀,要给下面的“巾”多一点位置,大概是横中线以下吧。好,孩子们也可以把自己写的字和书上的范字作比较,然后再写一个。生:自行书写。

师:好了,大家再来看看这个字,什么? 生:信。

师:前鼻音读得很准。看看要怎么写这个字才好看? 生1:左右结构,左边窄一些,右边宽一些。师:是啊,要注意左窄右宽。

生2:右边的三横不一样。第一横最长,第二横和第三横比较短。师:对啊,一横长,二横三横短,这样才好看。师:好了,下面赶紧在书上描一个,再写一个吧。生:自行书写。师:(抽一生的书写进行实物投影),谁来评评这位同学写的“信”? 生1:右边“言”的“口”大了一点,应该和下面两横差不多宽。师:观察真仔细。生2:“信”的单人旁,“撇”不要太翘了。师:呵呵,是个斜撇,不是平撇。说得好!来,把自己的和范字对比一下,再在书上写一个,争取比第一个写得更好。生:自行书写。

师:没有写完的小朋友可以下课接着写,孩子们,下课!

板书设计:

努力 上天的蚂蚁

巨人

小蚂蚁

能!能!能!

连连告退

不停地爬

上天的蚂蚁说课及反思

成华区李建荣名师工作室苏春艳(成都市杨柳小学)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早上好!

刚才我执教的是大家很熟悉的十一单元“努力”的主体课文《上天的蚂蚁》,作为区级研讨课,这篇课文曾被多位老师精彩演绎,我选择了它,不为别的,就为“励志”二字。人生坎坷,我希望自己始终葆有向上的激情。

自选课至今,历时近两月,增删八次,终成定稿。首先感谢叶老师给我的这次机会,对于公开课,本人长期是“又怕又爱”,其间甘苦自不待言,但有一点确定无疑——执教者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在这里,我要感谢叶老师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感谢中心组丁臣慧老师和王晓芳老师的倾囊相授,感谢所有为我磨课、调课、周旋忙碌的校内外老师,更感谢北新实小的精心安排,才有了今天的顺利呈现。小苏在此深深致谢!本次说课,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说教材(含学情)、说目标、说环节、说达成。

一、说教材(含学情)

《上天的蚂蚁》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二年级的孩子,对童话一向是比较感兴趣的。加上全文采用对话构成情节,非常适宜孩子们分角色表演和朗读。在人物的身材、语言、行为的对比当中,学生可以顺势悟出自信和努力的重要意义,并且同主题的故事童话也很多,适宜拓展课外阅读。

二、说目标

依据低年级“识”、“读”、“悟”的三级目标,本课在“识”的层面需认字10个,写字5个;在“读”的层面需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悟”的层面要悟到小蚂蚁个小志大、自信努力的精神。

实践中,一、二课时内容几经修改,最终确定如下: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流利朗读课文,会写“抬、试、充、”3个生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实践证明,要挤进课外阅读,第一、二自然段必须于第一课时处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5.随文识字,书写“常”、“信”2个生字。6.利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7.在对比中体会巨人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心理,感受小蚂蚁坚持不懈的精神。8.课外同主题拓展阅读,练习照样子说句子。

三、说环节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了“211”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阅读教学20分钟,课外阅读10分钟,写字10分钟。具体环节分为五步:复习导入设问题——读句抓词说巨人——层层朗读感自信——课外拓展句式练——提笔写字好习惯。具体经过,俱已亲见,不再赘述。

四、说达成(含反思)

八次试讲,不同的教室,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感受,“简与繁”、“轻与重”、“收与放”、“多与少”、“快与慢”,常常令我手忙脚乱。然本人向来眼高手低,不亲历一番,怎知其中真谛? 经过细细思量,本人姑且将磨课感受概括为“非常6+1”。这其中6条针对教师,1条针对学生。

1.时间意识,首当其冲 经过前三次的校内试讲,无论思路怎么改,时间都显得不够。猛然间,想起周林老师说的话:时间是课堂的第一资源。痛定思痛后,我决定忍痛割爱,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将思路简化为三条线:“树高”、“巨人退”、“蚂蚁进”。2.课内外结合,兼得“意”、“言”

第三次试讲时,很有幸得到了专家廖爷爷的指导,廖爷爷指出应该加入课外阅读,这可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于是,我找到了《同步阅读》当中的两个文段《铁杵成针》和《青蛙看海》。经过浓缩修改,插入课堂,以“只要_______,就_________。”这个句式串起对课外阅读材料的阅读,这样一来,既“得言”又“得意”,可谓一举两得。同时,也意味着课内部分的时间更少了,更需要简洁明了,直指重点。3.主问设计,变牵为放

在第五次试讲时,我来到了电子科大附小,经叶旭老师、丁臣惠老师和王晓芳老师的悉心指导,我由主线设计转为开放性主问设计,学生自主质疑,提纲挈领,统领全文的问题是“为什么巨人高大魁伟却要连连告退,小蚂蚁很小很小却不停地爬?”以此串起对巨人懦弱和蚂蚁上进的理解。

4.层层深入,多项训练

搭建了大体轮廓之后,便是环节的设计。在巨人方面,着重从3——7自然段入手,以“巨人怎么说,怎么做”为小主问,抓住巨人的“言”与“行”体会巨人的内心。而巨人“怎么说”方面,又以“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为着力点,抓“摇摇头”、“好高哟”和“根本”三个词语感悟巨人心情,其中“摇摇头”是做动作加采访感悟巨人心情;“好高哟”是联系上下文,指导朗读来体会;“根本”则是通过句式对比来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样便做到了通过多种形式来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而巨人“怎么做”方面,是通过挖掘情境来理解词语“连连告退”的。这期间穿插着白胡子爷爷的鼓励,对于“鼓励”一词的理解,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的。

在蚂蚁方面,着重从8——13自然段入手,以蚂蚁的三句话为切入点,通过评价语的点拨来指导朗读,层层深入地理解蚂蚁的自信。这三句分别是“我能爬到天上去!”“我能行!”“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以三个“能”字体会蚂蚁的坚定与自信,创设情境抓“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体会蚂蚁的勇敢、坚定、坚持和不怕困难,最终将“自信、勇敢、坚定、不怕困难”的精神归结为单元主题“努力”。再以“努力”为话题,拓展到课外阅读篇目《铁杵成针》和《青蛙看海》。最后是书写“常”和“信”字。在书写方面,主要遵循的是“看——练——比——练”的顺序,注重良好书写姿势的养成和书写实践时间的把握,切忌讲得多,练得少。5.精雕细琢,设计评价

大体思路与具体环节都出来了之后,便是对具体环节的精雕细琢了。尤其是每一处的过渡,每一处朗读的有层次评价,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闪现时的及时评价等等,都需要掌握技巧和精心设计。由于全文是以对话构成情节,所以,在过渡的时候,多以情节性提问引出。而朗读的评价方面,则以形象化的语言加手势理解“充满自信”,以老爷爷相信小蚂蚁有多少来渲染学生体会“我能行”,以排比句创设情境理解“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实践证明,这样形象化、直观化、情境化的评价十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朗读。6.把握节奏,快慢有度

一堂课只有40分钟,然而在教学目标中综合了“识”、“读”、“悟”三个方面的理解。倘若一个环节费时过多,就会直接影响下一环节的实施,所以,在请人回答问题或指名朗读时,既要注意数量,又要注意质量,更要注意时间的把握,这是个非常高的要求。需要老师句句点拨精当,不多一字,不少一字。遇到临时情况时,需急中生智,巧妙地搭梯子、铺路子,处理生成。这也是对我挑战最大的一点。

以上6条是针对教师而言的,而下面讲的1条则是针对学生而言的。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无论教师的设计如何精巧,最终检验效果的是学生,学生才是课堂发展的主角,老师仅仅是配角,所以,处理生成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才显功力。教学设备的临时问题,学生的回答离期望有距离,处理环节的单位时间变长、学生和老师不太熟悉等等问题,这些也应该成为教师素质的一种。

此外,本人在处理课外阅读时,应该让孩子读有要求,读有目的,必要时可改编阅读材料以适应学情,这也是本人需要努力的方向。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为我这次课辛苦付出的领导和老师们,小苏受益良多。2013年11月21日

第四篇:蚂蚁和蝈蝈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蚂蚁和蝈蝈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1、朗读《新补充读本》上的本课助读文章《雨燕》。

2、复习巩固。

①我们先来说一说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吧?一起说。

(汗、由、洞、乘、冷、冬、粮、凉)强调粮与凉的边音鼻音。②你能把这些词语读好吗?

(搬粮食、乘凉、自由自在、躺着过冬、满头大汗、又冷又饿)

a指名读。【有谁愿意和他比一下,看看谁更好?】

b跟着老师读一读。

二、课文呈现

过渡:下面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去听一听蚂蚁和蝈蝈的故事吧。

1、听课文音频

①首先让我们先来一起听一听这个故事吧。(播放音频,学生可以跟着默读。)

②根据音频回答问题

a这个故事开始告诉我们发生在什么时候?(夏天)(板书:夏)

b夏天天气如何啊?书上怎么说的?

c大家都经历过夏天的,对不对?夏天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d夏天真热,你想干什么呢?(吃棒冰、洗澡、游泳、开空调)

小结:当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火辣辣的太阳烤着你的时候,你会说(夏天真热);当你热的只穿一件小背心的时候,你会说(夏天真热);当你们都想吃一吃冰淇淋,用它来降温的时候,你们会说(夏天真热)。

2、这么热的天气,一群蚂蚁在干什么啊?(搬粮食)①出示字条【搬粮食】,他们在干吗?【贴字条】

②他们热不热啊?第一小节有个词语告诉我们蚂蚁很热。请你快速的自读课文,待会告诉我,好不好。

哪个词语?(满头大汗)什么意思啊?(头上都是汗)【贴字条:满头大汗】请生开火车读。

蚂蚁们都热的(满头大汗)。

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蚂蚁搬粮食吗?在哪里见过?(地上,墙角边)他们是怎么搬的?做一做动作?(有的背 有的拉)有谁有另外的发现呢?(有的推)真的,观察的多仔细啊。④老师啊以前也去观察过,看过蚂蚁搬粮食,不过,你知道啊。蚂蚁很小。没办法拍下来,不过老师把他们劳动过程中唱的儿歌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小蚂蚁们,爱劳动,快来快来,搬青虫/大青虫啊,一起拉呀加把劲儿,用力推呀!/推不动啊,快来抬呀,抬完青虫,吃大餐啊。/小蚂蚁啊,爱劳动啊,暖暖和和,过寒冬啊。)我们一起来做蚂蚁,合作一次好不好?(师生配合)⑤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啊?(爱劳动、勤劳)【板书:勤劳】我们一起来读一下。⑥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赞扬一下这群勤劳的蚂蚁。

好,现在来看大屏幕,你看,如果你能注意这些老师用红点标出的字你会读的更好,谁愿意来试一试,一起来吧。

有的小朋友读的真认真,还加上了动作,夏天这么热,我们的小蚂蚁还在(搬粮食)。

2、那么蝈蝈们在干什么呢?

①请你打开课文第二小节自己读一读。②同学们可以来看看大屏幕上这幅图,也可以看书上的图,蝈蝈们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啊?(在大树下乘凉)说的多完整啊。蝈蝈们在大树下乘凉。【帖字条:乘凉】 ③他们为什么要在大树下乘凉啊?或者说在大树下乘凉有什么好处?(绿叶成阴,不会热。太热会中暑,不会晒黑)

④你看看,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蝈蝈啊?(偷懒,悠闲,怕辛苦)书上也有个词语来写蝈蝈的,你们来读一读,找找看。(生自读)哪个词语是写蝈蝈的?(自由自在)【字条】自由自在还能换个什么词语啊?

⑤你们觉得他们快乐吗?他们高兴吗?他们的日子过得舒服吗?啊,这是一群自由自在的蝈蝈。请你自己读一读。谁来读一读这些自由自在的蝈蝈。

他们除了唱歌、跳舞,还能干什么啊?(休息、聊天、拉小提琴、打篮球【用叶子做的】、爬树)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小结:好,下面我们请女生来夸一夸这一群勤劳的蚂蚁,请男生啊来说一说对面会享福的蝈蝈,好不好?(生读)

3、过渡:你看啊,这几只在大树下的蝈蝈还笑话蚂蚁呢,他们笑话蚂蚁是什么啊?(傻瓜)

①他们觉得蚂蚁傻在哪儿啊?那么蚂蚁到底是不是傻瓜呢? ②我们一起来往下看看,请小朋友注意听?(播放呼呼的北风声)你听到了什么呀?(呼呼声)你有什么感觉?(冷、叶子掉光了)你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觉得冷么?我们一起啊来读一读这句话。【师范读,生自读】

③小动物们都躲到洞里去了,我们先去蚂蚁的家里看一看(图片)小朋友们,他们怎么样啊?(又吃又喝)你能用有的~~~~有的~~~~来说一句话吗?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呀? ④瞧,他们躺着了,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啊?(很舒服)(你来读一读)是的,蚂蚁的洞里装满了(粮食)此时此刻的蚂蚁,心情如何啊?(高兴、开心)

再来看一看蝈蝈吧。有小朋友笑了,此时的蝈蝈(又冷又饿)蝈蝈是又冷又饿,又冷又饿是什么感觉啊?(很难受,你来读一读)又冷又饿,没有力气。是的,他们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他们什么时候神气过啊?此时他们已经神奇不起来了,是(又冷又饿)

小结:夏天的蚂蚁在(搬粮食),到了冬天,蚂蚁(躺着过冬)【板书】夏天的蝈蝈在大树下乘凉,到了冬天,蝈蝈(又冷又饿)。

此时你想对蚂蚁说什么啊?对蝈蝈说什么啊?同桌先说一说。

想好了吗?好,这里有一段音乐,我想小朋友会在音乐中说的更好。你可以照着黑板上的来说哦。

3、课文总结:

好,我们知道蚂蚁是爱劳动的,他们躺在洞里过冬,他们很(舒服)他们很(快乐)他们很(幸福)。【板书幸福】 是勤劳创造了幸福。(跟师念)

刚才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老师也想说两句。第一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说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就是说蝈蝈你夏天不劳动不搬粮食,到了冬天就会又冷又饿了。来看下一句,有备无患防患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要有预见性,实现有了准备就不会有担心了,我想夸夸蚂蚁他们夏天搬粮食,冬天就躺着过冬,是多么的幸福啊,多么的舒服啊。

老师想吧这两句话也东给在座的小朋友,希望你们在学习中也能够想到。(齐读)

三、写字教学。

板书设计: 蚂蚁

蝈蝈

搬粮食

乘 凉

躺着过冬

又冷又饿

勤劳 创造 幸福

第五篇:教学实录

好大一个家

教材分析

祖国有多大。它包括祖国的疆域、领土面积、行政区划等教学内容,融合了热爱祖国的教育,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教材以中国行政区图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组材料:(中国行政区图、两段文字资料、地图周边的四幅小图和右下角小男孩的话),都是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的海域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进而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划分,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性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辽阔疆域和多民族统一大家庭的情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伟大祖国的幅员辽阔和民族的多样性。教师准备:

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

2.准备与祖国面积辽阔和民族多样性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课件。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主题,初步了解“家”。

1、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甜蜜的家,家里有舒适的房间、有可口的饭菜,更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充满了关爱。看,这是王老师的幸福甜蜜三口之家。你有一个怎样的家?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家庭。

2、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的家,它有960万平方公里,位于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你知道她的名字吗?

生:中国

3、整体观察,初步感知“家”的形状。课件出示“中国政区图”,师:“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你们看,它的形状像什么?” 生:大公鸡 师:“是的,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先用心来聆听一首歌曲(课件出示视频歌曲《大中国》,师生同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 生:大中国。

师:是呀,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板书课题:板书好大一个家并给家字加引号。)。

4、师:你对咱们这个共同的家了解多少呢?” 学生根据已有认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56个民族、13亿人口)【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尽快进入主题,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祖国有多大 活动一: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结合山东地图,比较济南与山东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山东与中国的面积,以突出祖国之大。

【设计意图:在比较活动中,让学生在感知家乡济南以及山东的大小,通过换算比较,也就是直观的进行空间上的比较,从而感受祖国之大。】

活动二:“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一是认识图例和看地图的方位标示,让学生能看懂图,知道什么是图例,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以及一些图例符号的含义,认识部分省级行政区的大体位置,为旅行活动做准备。

二开始旅行活动,先从辽宁出发,(为的是分清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的长度)出发前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出发地——辽宁处于祖国的东部地区,经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来到上海,先沿着大陆海岸线,我们走到了浙江、福建、海南,到了海南停下问学生:广东在我国的哪边?(南部)它是不是我国的最南边呢?(不是的,我国的最南边在南海上的曾母暗沙。)走到这里,回顾一下大陆海岸线,问学生我国的大陆海岸线有多长?(板书:大陆海岸线 18400多千米)

继续旅行,来到了广西,这时我们走到陆地上的国界线了,到了云南,西藏,新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在祖国的哪边?(西北部)走到这,也就走到了祖国的最西边,在祖国最西边有个高原是帕米尔高原。

经过新疆,我们到了甘肃,内蒙古,内蒙古有全国最大的草原。我们到了祖国的北边黑龙江,这时让同学们看地图,找一找祖国最北边的城市在哪?(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最北边的城市.)在经过吉林、辽宁,咱们就要走完陆地上的国界线了。走到这里,再回顾一下国界线,问:我国陆地上的国界线有多长?(板书:国界线20000多千米)

师:我们不可能不吃不喝不睡地走。假设我们一天走8小时,平均每小时走4千米,按这个速度计算,走完一圈我们至少要花多少天? 生:至少要用1200天。

师小结:在没有遇到任何困难、任何阻碍的情况下,我们要花整整三年多的时间才能走完这一圈,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在模拟徒步旅行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的基础上,沿着大陆的边界走一圈,一是初步感受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组国的大体位置;二是通过引导学生计算,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祖国边界的漫长,由此感受祖国的辽阔广大。同时,初步认识图例,了解国界线和海岸线的含义,培养学生会看地图的能力。】

活动三:比一比,从与主要国家的比较中感受祖国之大

通过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出示世界主要国家的面积比较表,对比感受。

让学生知道全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只有俄罗斯、加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差不多同整个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面积相等,在和整个欧洲面积对比(1比40)充分感受祖国的辽阔。

(三)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1.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等图例。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23个省、五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板书:行政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看地图的能力,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有34个,并让学生记住其中的直辖市、自治区及两个特别行政区。】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资料大搜集——祖国有多大

1、我眼中的祖国

师: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许多关于“祖国有多大”的资料,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还有个小提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分类;(2)资料如有重复只保留一份;

(3)如果资料较多,只选择主要的进行汇报;(4)组长做好记录。

一会我们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汇报时语言最完整。怎么样,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学生拿出资料准备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前置性调查活动,学生能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准备。】

2、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在小组长的统一组织下,有序的汇报自己的资料,组长和其他成员注意倾听,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整理分类、作好记录,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

3、全班汇报,教师适时评价。

师:同学们,刚才交流的热火朝天,想必收获一定不少吧!能把你们的信息展示给同学们吗?在汇报之前老师还有几个小要求:

(1)汇报时每个小组先给一次机会,可以先说自己收集的一个方面的资料,其它小组可作资料的补充。然后,进入抢答阶段,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多。我们就把它评为优胜小组。(2)交流时还要注意小组之间不能重复。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学生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都争先恐后,准备大显身手。第一小组展示: „„

教师适时组织小组互评:你们认为这位同学汇报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第三小组展示: „„„

教师适时评价(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学习方法,第三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好,表现非常出色,这才是做大事者的胸怀)(君子不夺人之美)(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了)(你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祖国有多大:我国的海域、我们的邻国、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行政区的名称、我们生活的区域属于哪个行政区、祖国的南北差异。

评价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每个小组,如:第()小组回答的问题最多,第()小组听得最认真,第()小组最会整理资料等方面,对每个小组的成绩予以肯定。让每个小组都真实地感受到,合作的力量最伟大。

教师小结: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只要处处留心,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知识,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是我们学习、了解祖国有多大的第一手资料。收集资料的方式也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让我们为自己鼓掌!【设计意图:交流资料时,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小组汇报时,采取“这一个小组先说,其它小组还有补充的吗?”方式,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作必要的补充,而不是重复别人的汇报内容,让学生的汇报更准确,有顺序、有梯度。】

4、教师展示收集的资料。

教师深情地诉说:从刚才同学们展示的资料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辽阔,真的让我们非常自豪,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吧!相信你们观看后会有更多的话要对祖国妈妈说„„ 播放课件:著名的风景区、祖国南北、东西不同民族生活等图片资料并配有音乐及视频

课件制作说明:(此处可插入祖国各处的著名的名山大川图片,三亚落日,黄山风景区、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不同民族的居住、服饰、生活等图片,学生对可以看得见、听到的东西,这样对学生才更有影响力)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课件或图文的形式,及时补充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资料,如三亚的热带风光、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不同民族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从分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5、祖国妈妈我想对您说„„

师:资料我们看完了,从同学们高兴的表情中,我感觉你一定有话想要对祖国妈妈说吧!

学生从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中受到了震撼,感受到祖国的大和美,深情地对祖国妈妈说„„(此时已经达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功效。)

师及时对学生给予评价:你真是一个有爱心有上进心的孩子,祖国妈妈为你感到欣慰。

【设计意图:以材料为佐证,以交流为途径,以呈现画面为感染源,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学习,联系实际,感受祖国幅员辽阔的辽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效。】

四、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谁来评价自己或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哪位同学这节课表现有特别优秀的地方,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表示祝贺。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共同爱护、建设我们的祖国吧!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设计意图:多元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课后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达成,又要关注学生体验。通过谈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和找哪位同学有最出彩的地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反思的能力,获得了成长体验。】

下载书里的蚂蚁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里的蚂蚁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实录

    《浣溪沙》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学习古诗 二、学习《浣溪沙》 1、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

    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1、板书“最好的——老师——我”,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师: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最好的,“最好的”是什么意思?生:最理想的,......

    教学实录

    《夹竹桃》第一课时 青岛太平路小学 王冬宇 一、交流预习内容,梳理疑难问题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先看老师板书课题。 谁来读一读。 生:夹(jiā)竹桃 师......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书里的蚂蚁教案 长春版

    书里的蚂蚁 教学目标: 1、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像力与创造欲望. 2、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

    蚂蚁教学设计

    《蚂蚁》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师生一起寻访了小动物,观察了蜗牛,蚯蚓后的又一次观察活动。本着‘科学探究始于细致的观察’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注重着力培养学生科......

    蚂蚁教学反思

    蚂蚁教学反思 蚂蚁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1、在手膝着地爬的游戏中,平稳地控制自己的身体。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3、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

    教学设计:《蚂蚁》

    《蚂蚁》教学设计 贾佳(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十二中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 2.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3.体味作者理性的思考,借助文章......

    《蚂蚁》教学反思

    《蚂蚁》教学反思 《蚂蚁》教学反思1 《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