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范文]
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重点: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难点: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教学准备:颜料 画纸 剪刀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
(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
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
第一次画一种形
第二次再画一种形
第三次再画一种形
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臵,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第二课 加一加 变一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 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 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臵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 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
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产生杂乱的效果。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
(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课堂小结,布臵下次美术课需准备的学具。
第三课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难点: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教学准备:剪刀 卡纸 胶水 颜料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导入。
1、让学生回想周围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
(1)从刚刚的讨论中你明白了什么?
(2)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植树)
3、揭示课题:猴子上树
4、提问: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月12日)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来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剪、撕树形。
1、回顾旧知。
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出示旧知课目)以前我们画过各种姿态的树,对树干和树叶有所了解,还用挂历纸撕过风景画,剪贴过村庄。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出示一张挂历纸。提问:
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
三、组拼、粘贴成“树林”。
1、拼摆树木。
(1)出示“树干”、“树叶”示范拼摆成一棵树。(2)提问:还可以怎样拼摆?(学生变换组拼方式)(3)教师演示展示相同的“树干”、“树叶”,不同的拼摆方式。(4)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树干、树叶进行拼摆。(两个同学上台拼摆)(5)小结: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摆方式。
2、树林的组拼。
(1)一棵棵的树拼摆好了,我们就该把它“种”到荒山上,组拼成树林了(出示组拼图1)
提问:你对这幅树林组拼图有什么意见呢?(没有层次、疏密变化)(2)(出示树林组拼图2)让学生明白组拼树林时要注意有远近层次和疏密变化。(3)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出示学生组拼情景)提问: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4)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
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出示集体作业纸)(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
第四课 帽子回来了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想象画出常见动物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重点:综合分析各种动物形象特征,能用拟人的方法画不同动物,引导设想动物在森林生活的情景。
难点:不同动物形象特征的捕捉和把握,画面的安排和布局。教学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想像平时从电视或是日常中见到过的动物形象并向同学们说一说,最后老师总结每种动物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外形特征。
二、图片欣赏,分析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演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它们的外形特征。兔子: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松鼠:尾巴大大的,…… 长颈鹿:脖子长长的,……
三、讲故事,揭示课题。
老师创编一个《帽子回来了》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多种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物,并有一定情节,将动物的生活拟人化,与儿童贴近,引起共鸣,激发兴趣,从而揭示课题。
板书:帽子回来了
四、欣赏范画,讨论。
1、书中的几幅作品描绘了小猪的什么故事?
2、画中的各种小动物是怎样画的?
3、这几幅作品的构图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4、如果你来画,还可以画些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
小猪(在干什么?)小猪戴帽子上学校 风吹帽子挂树梢 小猪急得蹦蹦跳 谁能帮它去取帽
森林(树、花、草、洞、石)
六、学生作业,教师个别辅导。作业要求:
1、内容新颖、有趣。
2、构图饱满,布局合理。
3、色彩鲜艳。
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35分钟。
一、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二、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第五课 《三个好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教学准备:纸张 颜料 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30分钟。1. 语言情景导入
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善良、热心的小朋友们肯定会说愿意帮忙,于是引出下一步)2.先请大家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拿出来,藏起来。(学生操作)3.现在红红、蓝蓝和黄黄已经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大家知道,颜色和颜色之间互相调和就可以调出另一种颜色,要大家帮的忙就是把其他这些颜色进行调和,看看能不能发现红红、蓝蓝和黄黄。好了,开始吧!4.学生开始操作,用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实验。根据色彩原理,同学们不可能调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这个游戏似乎有点残酷,注定同学们是不能帮其他颜色找到红红、蓝蓝和黄黄的。因为红、黄、蓝在色彩学上叫做“原色”。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为这三种颜色通过彼此的反复调和,可以调出其他各种丰富的颜色。而反过来用其他各种颜色通过调和的方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出它们这三种颜色的。同学们进行多次的实验,调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复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虽然没能帮助找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却得出了变化丰富的“复色”,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5.经过一段色彩调和的实践,我问大家:你们都调出了什么颜色?学生会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同学们调出的颜色都很漂亮,并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调色实验的心得: 比如某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等等。
6.教师小结:老师知道你们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不是大家不行,是因为这三种颜色根本不能被用其他颜色调出来的!因为他们是“原色”,意思是在颜色里原来就应该有的、最初的颜色,他们不能被调出来,但是它们三个相互调和却可以调出其他任何颜色!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对“原色”的理解就会很形象、很透彻,并在活动过程中不自觉地体验了“复色”的概念,为以后的色彩知识学习打下感性的基础。
7.接下来,我们就只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来做游戏,有两个游戏: ①分别把红、黄、蓝三种彩色水点在纸上用小管子(饮料吸管或圆珠笔的外管)从下向上吹,就会出现好像树一样的形状(教师示范),看看你的树会变成什么颜色。
②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自由想像画。
第六课《海底世界》教案
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与审美教育。
3.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来开发建设美丽的海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海底世界》。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
二、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孙悟空海底寻宝”、“美人鱼”等故事。
问:在美丽的大海中有些什么?同学们想亲手画画美丽的大海吗?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海底世界》。(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问:谁是大海的主人? 小结:鱼
鱼儿的形状像什么?它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身上长着什么?
小结:鱼儿的形状有椭圆形、三角形、长条形、以及一些说不出形状的;它们的身体由头、身、尾、鳍四个部分组成。
鱼儿是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有哪些颜色?鱼儿有哪些的朋友呢?
小结:鱼儿生长在蓝蓝的海水里,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是鱼儿的朋友。2.观赏学生优秀作品,评议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画面要饱满,布局要均衡”的构图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你想如何表现?让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完整的构图中应有鱼以及它的朋友们。如:我们上面所说的蓝蓝的海水、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
a.鱼儿的画法: ⑴画基本形。
⑵细节刻画。画出嘴、眼、鳍、尾等。⑶描上花纹。⑷涂颜色。
四、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本次作业以组为单位,分为三组,每一小组以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海底世界》。
2.分组讨论,组长分配任务。
3.学生合作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应饱满、丰富。4.每小组的组长上讲台谈谈本组对作品的一些想法,学生进行欣赏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总结全课。
我们今天学习《海底世界》,如今美丽的大海正在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需要我们共同来保护;在科学家眼中,我们的海底是一个安静的世界,水下生物不下万种,海洋是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还有数不清的谜需要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
第七课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臵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3、教师小结。
第八课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学习折扎昆虫的制作步骤、方法和要求,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2、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折扎的方法、步骤与要求。难点:制作精美而有创意。
教学准备:自制示范品 剪刀 彩纸。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1、创设动物王国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提问动物王国里都有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事先扎好的青蛙、乌龟、蛇各1只贴到黑板上。语言激发:动物王国里就只有这几个人他们好无聊又好孤单,他们好想有更多的朋友陪伴他们,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助这些动物找到更多朋友呢?那么就等着我们同学们这节课扎出更多的小动物好么?。
板书课题:蹦蹦跳跳
2、学生试扎。
本课内容较简单,可首先让学生按教材示意图试扎,培养其识图能力和学习上的主动性。
思考并试折:
(1)书中的斑马是怎样折出来的?(2)同一形状的纸可以从几种角度进行斑马?(3)怎样才能将折好的纸扎成动物?
3、教师点拨。
根据学生试折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指导点:
(1)构思:不同动物的结构不同。要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灵活折叠出新形状。(2)折法指导
4、学生完成作业。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点继续折扎或重新折扎。作业要求:(1)折扎方法正确。(2)操作耐心细致。
教师继续全面指导。
5、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1)学生把扎好的动物贴到黑板上,学生自评,师生互评,表扬奖励优秀作业的作者。
(2)教师出示自己扎好的动物扎物,启发学生课后用这节课学习的折法创造新的形象。
第九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
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8、生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师: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第十课 望远神镜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美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2、使学生学会制作方法,学习一些有关望远镜造型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望远镜的制作过程和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出各具特色、花样百出的望远镜。教学准备:剪刀 白纸 水彩 胶水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导入。
1、欣赏几张有关望远镜的图片资料。
2、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望远镜多么神奇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
来做一做望远镜呢?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出那样的“望远镜”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望远神镜》。(板书)
三、传授新知。
1、了解制作材料。
我们制作“望远神镜”的材料是剪刀、白纸和彩色水笔。(展示给学生看)
2、讲述“望远神镜”的制作过程。①设计“望远神镜”的形象。A、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喜欢的形状。
B、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其他同学在下面试一试。C、展示一些设计较好的作品。教师示范。
A、先估计整体轮廓(一张长方形的纸张)大小。B、上色。
C、裁剪,并将纸张卷成桶状,最后用胶水固定。
1、作业要求:动手制作一个有趣的色彩鲜艳的“望远镜”,可以分成小组制作。
2、教师行间辅导。
五、展评作业。
1、先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再自己评,然后让大家一起评。
2、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但训练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做出了很好玩的玩具,真有意思。
第十一课 看大夫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把握人物表情的能力。2. 加强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3. 消除学生对医生的恐惧和对身体的爱护。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人物表情的特点,并能用画笔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医生的道具、教学课件、视频展示台、示范作品。学具准备:铅笔、彩色水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穿着医生的服装,带上道具,扮演医生入场,先不说明身份。假装给学生看病,以制造一种看大夫的情境,在给学生看病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及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2. 交流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看病的经历,着重让他们表演,进行对比观察: 不同的表情。动作。场景。3. 欣赏动画
在动画中让学生了解到特写的概念及夸张的手法。4.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种类的病情,其他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围绕表情、动作两个重点。
5. 赏评范画
在这个欣赏的环节,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特征,以及对画面主次的把握能力。根据学生的反应,可捎带讲一点场景的概念。
6.学生画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对于作画材料不做硬性规定。
7.作业展示
就作业中比较典型的画面进行赏评、肯定。8.人文关怀
以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样的人不会对你说:欢迎下次再来。” 让学生自己揭示答案。寄予人类美好的愿望——永远身体健康。
第十二课 我爱我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家》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图片资料,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
2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5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二课时
一、组织谈话。
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漂亮的色彩。
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
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
2.上色步骤:
①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
②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
③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
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学生作业,表扬造型和用色较好的同学,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改进方法。
第十三课 堆 沙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堆出一座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的“沙工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沙土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制作“沙工程”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沙工程”。教学准备: 提前了解离学校最近的沙堆,并观察沙堆附近环境为教学做好充分的
准备。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集体整队,教师领队前往选择好的沙堆。
二、分析建筑结构,导入课题: 教师讲解“沙工程”的基本建筑模型。
1、引导儿童观察沙的基本性质。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我们自己的“沙工程”。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个别指导,师生共同作业。动手时就学生提出的或是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示范讲解。
四、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第十四课 花儿遍地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技能,促进学生指肌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通过拼花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拼图构思设计。
难点:怎样拼出新颖生动、有创意的图形。教学准备:剪刀 彩纸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些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花的形状。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彩纸拼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它象什么?想一想它是怎么做成的。
3、让学生猜猜这幅范画是怎样拼出来的?(学生讨论,请一位同学发言)
4、教师小结。
5、板书课题:花儿遍地开。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从拿出学具,并自己动手剪一剪各种花瓣的形状,并想一想让你剪怎样剪得快?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剪得什么样子会好看?什么样子就不好看?
2、然后让学生将花瓣上色。
3、翻开书请学生欣赏教材中展示的范图和学生作品。
教师再展示一些范图,让学生欣赏、讨论、评价,告诉学生拼摆花只要美观,与别人不同就行。
4、再分别请两个学生上台拼图,教师要重点讲评拼图中的特别之处。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地移动上台学生所拼图形的某个部分,使之产生另一种形象,这样更能达到启发学生求异的效果。
5、讲述作业要求:先剪再上色,接着拼摆,最后固定在卡纸上。提醒学生注意拼摆要反复比较,选择一个最满意的贴。贴时要耐心细致,胶水揩匀,注意画面整洁,也可给作业命名。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发现拼得巧的同学立即表扬,提醒同学之间不要雷同,反对模仿教材、教师的范作。
2、对个别差生进行必要指点。展示作业,课堂小结
第二篇:湘版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影子大王
(一)教学目标:
1、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3、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重点:
1、让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观察后对影子进行更丰富的造型表现。
2、能进行一定的配色和创意造型与表现。
难点:影子的互相重叠以及想象和描绘。
处理方法:
1、教师的语言与直观示范的启发与引导;
2、带学生到操场上体验影子的不同变化;
3、把从网络中收集到的有关影子资料展示给学生。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教师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准备一些粉笔或者用水作画。
教 学 过 程
导入:
一、教师带学生到外面操场上,指导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
二、问题思考:如果把影子给重叠起来又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边观察边互相说一说。
学生观察与思考,边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学:
一、观赏与启发。
指导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自由观察,把观察到的感受在小组里说一说。
二、请每个小组同学用自己的小手在太阳光线投射下的不同变化。
三、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用已准备的粉笔或者水进行描绘。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四、看一看重叠后的影子有什么新的不同变化?
五、请你对所描绘的影子展开想象和联想。
六、让学生在的这一活动过程中,根据各自的所看到的、所感所想,进行有趣的描绘,并找到适合表现的方法。
教师作简单的作业布置
一、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人都要观察、尝试影子变化所带来的兴趣;
二、讨论并说一说对影子的了解和认识;
三、学生主要观察物体对影子所呈现的不同变化效果;
四、重点学习、观察影子重叠的变化。
五、学习运用对称的描绘方法进行联想、想象和创意。
六、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
①用粉笔或者水进行造型;
②有主题的所感所想,进行想象、联想、创作;
七、鼓励学生要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还可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创作。
八、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评价要求及标准。
要注意每小组要有距离,每小组要选出正、副小组长负责自己的活动。
提醒学生作业时注意环境卫生。
作业与评价
指导每个小组参观其他小组的作业情况,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简单评价每小组有创意的作品。
让学生作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选一选哪一小组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作业效果也比较好。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并把与众不同的作品拍照留作资料。
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须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对人物形态及变化的关注,通过让学生参与身体造型游戏激发他们的好奇和发现新事物形象的热情。将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和依形想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到我的成我是影子大王的自我情感之中,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态度表达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本课是带学生到操场上参与美术活动,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增强学生情感的流露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初步认识复杂的平面图形,发展形与色的想象力。融入到我是影子大王自我情感之中,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态度表达和学习能录的发展。
在操场上,学生们分组进行创作,并对影子的轮廓进行了设计,添加花纹,变成一个新的艺术形象,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体现了快乐教学的原则。
第二课 洒水成画
教学目的:
1、通过洒水游戏,让学生认识洒水成画的基本方法。
2、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绘画的基本知识。
3、培养兴趣,体验学习的愉快。教学重点:对线条的认识。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塑料瓶、并在瓶盖上中央处用钉打个小洞。上课前装满水。2.选定教学场地(最好是操场)。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你们看!
2、“变魔术”,往地上洒水。
3、提问:同学们,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象什么?
4、师:同学们也来变一变小魔术,把水洒一洒,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5、洒水游戏: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洒,要求边洒边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巡视。
6、集中,汇报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归纳:对!我们通过往地上洒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迹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象,可有趣了!老师这里还有更加有趣的!你们看!
二、讲授新课
1、师以瓶为笔,滴水作画。
提问:这一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自己试一试?你想画什么?好!拿上水瓶,你也来试一试!
2、生以瓶为笔,滴水作画,师巡回辅导。
3、师:同学们画得非常的不错,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控制水瓶里的水的?
4、生思考回答
5、师:听了其他同学的介绍,你一定学到了新的方法,赶快找到 你的小伙伴,再来合作画一画!
7、生小组合作作画
三、小结
教学反思:教学中我体会最深的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许多绘画基础知识不是很明显地摆在课本中,而是渗透到课本教学的各个活动之中,美术课不再是以绘画为 3
主的内容,而是综合绘画、手工、制作、活动、游戏等内容进行混合编排,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学中玩,目的是让学生们在愉快轻松喜悦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体现了课改的有关精神。这课体现了课改以来的精神,学生在上课时,不在教室里边,而是在室外进行,在玩中学,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
学生们自由大胆的在地板上作画,但是在小组上一些学生没有配合的很好,还有些没带齐工具的学生,他们便不参加集体活动,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应该要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当中。
第三课
自画像
综合绘画课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真地观察自己的脸部形象,并能用流畅的线条画出自己的脸部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教学重点:观察并画出自己的外貌特征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构图大气,形象有趣,特征明显 教学准备:镜子、彩色笔、油画棒、白纸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照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
1、将小朋友带到舞蹈教室
2、小朋友看一看自己长什么样?你的脑袋、你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和别人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你的长相。(一定要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4、小结:刚才我们看了自己的长相,并且也知道自己长得与别人不一样的区别在于小朋友的脸形和五官的不同形状,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自画像好吗? 二:讲解绘画方法
(1)、先画头的形状,如圆脸方脸瓜子脸
(2)、再画发际线,发际线指的是脸与头发交接的地方的形状,如男孩的头发与女孩的头发就不同
(3)、然后画五官,五官决定一个人长相的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眉毛如粗和细,弯和直,眼睛有大和小,双眼皮单眼皮,嘴巴有后和薄之分,画的时候要看清再下笔。
(4)、构图的大小分析
构图指的是画面在纸上的位置。我们画画的时候尽量把纸画满,三、学生尝试绘画
1、请几位长相比较有特点的同学上台到讲台上试着画一画
2、同学们评价是否画得像他们自己,你能上台来改一改吗?如果画得不像,那他们画得有意思吗?
3、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画的画很有意思,不管他们画得好不好,画得有趣就行了。记住画完以后要涂上与肤色相近的颜色。
四、学生作业
把自己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五、巡回指导
六、互相观赏,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这节课是画学生的自画像,由于准备不充分,没有带镜子来,观察不到自己,我便然学生试着观察下同桌。有的学生画面效果不错。教师板书头像的画法,清晰明了。不足之处,没有强调学生五官的画法的多样性,因此学生的思路没有得到拓宽。
第二课时 课型:剪纸生肖
教学目标:通过演示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学会简单的剪纸方法,为自己的生肖制作一枚剪纸作品,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剪纸生肖的方法以及对剪纸艺术的了解 教学难点:外形的准确性以及内部纹样的选择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幻灯片、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欣赏剪纸作品
1、展示剪纸作品原作,观察它的形象以及制作材料、纹样选择。
2、同学们可以上台近距离的观看,老师把作品拿到学生中间巡回展示。
3、提问:你看到的是什么?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好看吗?你想不想也制作一个?
4、小结:这些剪纸作品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工艺美术作品,它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好好继承和发扬光大。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学习这种民间艺术,为自己剪一枚生肖图案。
二、上新课
1、展示剪纸材料:剪刀、胶水、彩色纸
2、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来剪纸你会先干什么?有不同的意见说一说。
3、老师示范剪纸的方法步骤:(1)先剪出外形轮廓(2)再剪出生肖的五官(3)然后剪出有趣的纹样
4、学生辨认生肖的外形
老师准备一些生肖动物的外形,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到底是什么动物?(1)一些容易辨认的外形(2)一些不容易辨认的外形
小结:制作生肖的剪纸作品,首先就要把外形画准,要不然剪出来就不像了。
5、纹样的剪纸方法(1)随手剪(2)对称剪
三、学生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的属相,剪一个小动物形象,注意剪出它的外形与纹样。然后用胶水贴在作业本上。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互相交流,老师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让学生自选喜欢的生肖,对各生对生肖进行填充花纹,部分学生完成了任务,效果不错。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外形勾画不来。不过总体上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课时 课型:工艺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为自己制作一张有趣的信息卡,并能通过信息卡与别的同学愉快地交流沟通。达到信息卡的信息传达的目的,激发学生与别人沟通的欲望,培养学生互相了解的过程。
教学重点:信息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信息卡的独创性与个性表达
教学准备: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卡、剪贴画、色卡纸、油画棒、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演示导入课题
1、老师把自己不同的信息卡发给部分同学,让他们回答从信息卡中了解到了老师的哪些信息?
2、提问:信息卡是干什么用的?都有些什么形状?好看吗?你要是做一个信息卡你会做得和老师一样吗?为什么?
3、小结:信息卡是传递个人信息的,我们制作的信息卡能让别人很快了解你,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和你成为好朋友,同学们,你们想做一个吗?
二、上新课
1、说一说你的信息卡的组成部分,每个同学的信息卡肯定不同,说出你的不同之处。
2、讲解信息卡的基本组成部分:
(1)图形: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信息卡的外形可以是几何形,也可以是具象形,如人脸形、鞋子形、苹果形、卡通形铃铛形、花形、树形、叶形、冰淇淋形等等。图形还包括插图,插图可以小一点,要与外形相互协调。
(2)文字:主要指信息卡的内容。如姓名、年龄、爱好、格言、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等。
3、老师示范信息卡的制作步骤:(1)先画好外形,并将外形剪下来;(2)将内容写上去,文字可以装饰成纹样;
(3)在其他的地方画上装饰用的与外形相互协调的图案即可。
4、信息卡的色彩调配:
信息卡的外形与内容要以一个色调为主,如老师用的是黄色调,那么整个信息卡就必须多用黄色调,这样设计出的信息卡才会协调。如果是红色调你会用哪些色彩?
5、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卡。
三、学生作业
画出信息卡的外形,经剪贴装饰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电话、属相等。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游戏:将做好的信息卡与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也可以与新朋友交换,让我们大家都成为好朋友。
六、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工艺设计课。在美术室上课,几个学生学具没有带齐,不过美术室有备用卡纸,同时采用的是以小组协助,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学生在制作信息卡的过程中,还算认真。学生们所做的信息卡也是各式各样!接近下课时,把学生的信息卡展示在黑板上,供其他学生借鉴!不足之处是强调了卫生,但是还是没有保持好及学生在展示自己的信息卡时,其余的学生注意力没有集中在老师这边。
第四课 《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
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能运用涂、拼、画、剪、贴、揉搓、纸制等表现昆虫。
增强亲近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活动:①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园。②回到教室,用图片、录像或幻灯的形式充分展示昆虫形态的多和花纹的美。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并口头描述昆虫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
二、讨论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昆虫的形态多和花纹美有何共性和不同特点 ? ②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师借助范画,强化视觉印象,帮助学生认识昆虫的共性和不同特点(昆虫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形成理性认识。
三、绘画表现:
学生活动:通过对昆虫的观察了解,直接用彩笔,画自己喜爱的昆虫。绘画表现时,构图要饱满,要多用对比色,注意两边对称。以学生的自主表现为主,在自己对昆虫特点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夸张和创造,最后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现,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制作形式,表现自己对昆虫的认识,可以不拘一格展示自己的个性。
四、制作表现:
学生活动:学生巧妙地利用不同纸材的质地和象征意义,大胆联想,发散制作出自己熟悉的美丽可爱的昆虫,体验创作的神奇力量。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夸张,提醒学生活学活用,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表现,避免机械地摹写,制作时应注意不同纸材的性质区别以及与操作相关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五、评价作品:
教师以主持人角色举办“我喜欢的昆虫”画展,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边,大家一起评出奖项。
肯定学生的精彩绘画和生动制作,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相互交流在此次活动中的感受,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是绘画课,应准备两种可以明显区分色彩的叫对比色,色相对比、饱和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明度对比!学生们对于结构的理解还是不够的,应准备好范图,讲解好胸腹头三个部分。对于学生色彩的运用上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有放开!(二)本课是手工制作,搓纸条、团纸团然后组成一个昆虫。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很熟练地搓纸绳。进行示范了好几次学生们还是弄不来,因此便个别辅导。由于我宣读有奖品,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了,卫生保持的也还不错,实行奖励这个办法还是很好的。在创设情境中,教师准备的范图还是不够大。不足:在示范的过程中不够详细,学生们大多数都弄不来。优点是学生们都乐于参与,有几个学生利用了不同材质的材料。体现学生材料是可以节约利用的,带回家,下次有用便带来。
第五课 神鸟变树
教材分析
临摹是美术学习中的一种方法,但运用的方法要适当,否则会严重束缚儿童的思维。本课试用小孩爱游戏的心理,借鉴音像效果充分利用临摹的借鉴功能,在“看着画”中保留“想象画”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
神鸟如何变树是本课的趣味中心,应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创造。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2、训练学生的连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4、色彩丰富的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学生欣赏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难点: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可视画面而生动的图形。
处理难点方法:
1、以鸟声为引诱学生、自己欣赏图片、强化丰富的色彩的意识。
2、鼓励学生不要机械地对图片的临摹,和与别人画得不一样更有创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各种鸟叫声的变化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想象、求知欲望。
(二)展示图片:“神鸟”并试图引导学生叫出鸟的声音。
(三)图片的简单介绍:(以学生的欣赏感受为主),强化师生互动,学生获得新知识。
(四)图片转换:以神鸟变成神树,鸟、树形象的比较,强化彩色羽毛变成彩色树叶。
(五)发展创造:学生自己心中的神树,特别是树形的丰富,手形变化的利用,与其它媒材的使用。
六、学生作业过程:作业可以绘画,亦可以用橡皮泥表现。
1、可适当强调画面的位置及物体的大胆表现,即必要的构图构思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设计学习和绘画表现!(通过表扬优秀作品中进行)
2、强调色彩的丰富表现,特别表扬有创意的同学,但更要鼓励根据自己感受来创作的作品,以避免向被表扬作业靠近(强调个性)。
3、橡皮泥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一张作品,(强调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评价过程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业或别人的作业,强调真实感受,鼓励实话实说。老师尽量用个人的看法鼓励学生自主想法,以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学习评价氛围。
八、课后拓展
收集类似的图片,可以借助于家长并用文字表现自己对图片的感受。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绘画课,课前分发上节课做好的学生作品,实施了奖励!这节课成效不错,但完成率降低了,有的学生画没有及时的完成,说要带回去画。下节课应及时的提醒学生及时交本节课的作业,不足之处还是在自评互评方面还是没有得到实施,应鼓励学生多说其他学生认真的听,及时表扬画的优秀的学生的作品。
第六课 《听听画画》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学生视听觉感官的联通,使其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认知)
2、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觉,并能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感受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的表现。(情感)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通过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具准备:各种与歌曲匹配的范画,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作业纸、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均可)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语:同学们,今天林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朋友,但是它们看不到,摸不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感觉,才知道它们是谁。而且这个新朋友一来就邀请我们同学伸出手来,和他一起动起来。
2、播放音乐《娃哈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思考:刚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同学有的唱,有的拍手,有的随着音乐舞动。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绘画)
3、导入新课: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听听画画。
二、讲授新课。
1、听音乐《小小的船》《火车开了》第一遍,好听吗?那谁听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呢?(拍手提示)音乐节奏的快和慢在绘画中怎么来画呢?请同学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们可要仔细想想。
2、第二遍听《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A、出示画:这两幅同样是画的小小的船,有什么区别吗?(一幅是画的具体的船,星星等,别一幅是用点,线,面画的)
B、听火车开来了,谁能说一说,这两幅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C、火车宝宝给咱们出了个问题,看同学们谁观察的最仔细: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节奏快的音乐,画面,色彩鲜艳、丰富,线条起伏大;音乐节奏慢的画面色彩柔和,线条起伏小。
三、学生听一听,画一画。
1、下面还有三首好听的音乐,这回可要听仔细,你喜欢哪一首音乐,怎么才能把它画下来呢?(放音乐)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3、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师点评。
4、小结:美的音乐加上同学们画,美丽极了,你们真是了不起。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这课,希望大家听着音乐,保持的愉快的心情走出教室,把你身边的纸屑带走,让教室和你的画一样美丽起来。
四、板书设计:
听听画画
节奏快
节奏慢
形(点线面)
线条起伏大
线条起伏小
色
鲜艳
丰富(对比色)
柔和(调和色)
教学反思:这节课课件准备很精美,学生们也很认真进行绘画,通过听声音学生们进行绘画,通过幻灯片播放一些图片,使学生们开拓了绘画思路的,不足之处是对课本上的图片上的画的学生偏多,总体上是上课效果有达到一点吧!在自评互评方面,还是缺少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还是会跑来跑去的影响大家。在备课方面应该都要像这次备课准备充分,这样上课就有底气了,在组织教学方面,应该有待加强。
第7课
小蝌蚪
教学内容分析:《小蝌蚪》是一节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绘画表现能力的科目。教材图片清新、生动、情境感强,以清晨小蝌蚪们排队出发开始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来展开故事,引导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情景中思考、想象,创造性地参与绘画和学习。以连环画的形式开展故事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在绘画中多个点状相似的形疏密排列、组合可构成美观有趣的图画。使得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故事和绘画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表达源自故事和绘画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能认识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2、能根据特定情景推理思考,在绘画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能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点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点的排列、疏密等基础知识。教具学具准备:学生:绘画工具
教师:图片、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谜语: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打一动物)师小结: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出示课题:《小蝌蚪 》
二、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课件出示)
1、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清晨,小蝌蚪们起床了。提问:小蝌蚪起床了,它们正在做什么呀?
师:哦,小蝌蚪起床后各自做着自己的事。那你们会画蝌蚪吗?
2、吃完早点后,他们决定以一起到小河里去旅行,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开始了!提问:小蝌蚪出去旅行了,他们的队伍是怎样的?
3、突然,不知从哪儿扔下一颗小石子。聚会的队伍被打乱了。提问:小蝌蚪们遇到了从天而降的石头,怎么办?
4、讨论:旅行的队伍被打乱后,小蝌蚪们怎么办呢? 提问:你猜猜,继续旅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三、畅谈构想,自主表现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1)这些小朋友的想法特别吗?
(2)画中的小蝌蚪,它们分别在干些什么?
2、想一想说一说
小蝌蚪们在旅行, 途中还会遇到什么情况?(说说自己特别的想法)
3、学生绘画创作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学生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学生。
四、作业展示反馈评价
出示《有趣的组合》、《奇妙的想象》两个池塘。
(1)自评(2)同学互评(3)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五、习题设计:想想小蝌蚪们在旅行中还会遇到什么情况?请你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六、板书设计: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1)圆圆头(2)细长尾巴。(3)身体像小小黑豆
教学反思:猜谜激趣的游戏形式让孩子没们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情景,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但创作中出现个别学生的作业里小蝌蚪像排队似的,比较呆板,故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入小蝌蚪的生活习性的强调,比如三五一群。在课前应该多准备多种荷花和荷叶的画法,还有一些青蛙的画法,供学生们参考。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回答完应该及时的表扬的。组织教学方面,课讲的不够连贯,有几个学生跑来跑去的。
第八课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通过折折剪剪画画,使小朋友手中的小纸片变成一个神奇的小画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画册的轮回绘画中变得丰富多彩有趣味。教学重点:画册的折剪添画过程与方法 教学难点:有新意的变化,变化的统一性 教学准备;自制小画册、白纸、油画棒、剪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将小画册贴在黑板上,请几个小朋友来翻翻看
1、你发现了什么?有趣吗?
2、请你来给它编个故事,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3、怎么样,这个小画册好玩吧,我们也来试一试
二、探究小画册的制作方法
1、看到老师的小画册,你来猜一猜,这个小画册该怎么做呢?
2、老师小结并示范:小朋友真是很聪明,老师没教,就能猜到小画册的制作方法。首先要用两张纸折成书本形状,然后在已折好的纸上剪一个缺口,小画册就剪好了,再在上面画出图形即可。
3、动脑筋:怎样才能使画面翻动后头和身子仍然会有机的连接起来?
三、欣赏有趣的学生作品
1、互相有关联的四张连在一起的小画册。
2、已经脱节的四张相连的小画册
四、学生作业
1、自己做一个神奇的小画册,然后画上有趣的形象。
2、你可以将自己的小画册的第2、3、4页给你的同桌继续添画,看他能不能将你的画册变得更加神奇。
3、当然,如果你不想给同学添画也可以。第2课时
一、学生继续作业
二、将做好的小画册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看谁的故事最奇特。
三、根据同学们的推荐请做得好,又讲得好的同学上台来讲一讲你的神奇小画册和神奇的故事。
四、总结评比 教学反思一
本课在导入时,我出示自己制作的小画册,迅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问学生这个画册的神奇之处在哪儿,学生们都会明白画面翻动后头和身子仍然会有机的链接起来。导入很顺利,同学们的兴趣都被激发起来了。在讲解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急于裁剪,在绘画时,忘记讲了故事的连贯性。下一节学生们是继续制作,主要是把你的小故事编的说出来。教学反思二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小画册,鼓励学生们对小画册讲讲有趣的故事,目标完成的不是很好,折剪画册方面没有很好的制作。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还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学生忘记本课要带小画册,导致一部分讲了很有趣的故事,其他小朋友便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很认真的倾听。不足之处有的学生基本制作步骤还不会,动手能力差。
第九课 大嘴巴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教学准备: 教师 — 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 — 彩色纸、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4分)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二、学习
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示、讲评
1、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
2、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学生制作
四、课堂小结
评选优秀作品放艺术角展出。表扬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小组。
反思:这是一课集手工、制作、装饰、玩为一体的课,目标基本达到,掌握了“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导入环节,由于太过于匆忙,没有对“大嘴巴”进行对话,在传授制作步骤时,有的学生会做,导致粘贴部分没有听就不会了!学生们没有做到自主探究方法!应该再次强调要认真先听讲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制作时用的是固体胶,而学生们带的是双面胶,在粘贴时,我也犯了错误,粘贴不上,后面经过认真研究,发现问题所在,便再次组织学生们听。在今后教学中应该要认真备课,做好作品,教师要先明白了才能更好的教学生,在卫生方面由于有奖励机制,因此学生们都很好的保持,以及打扫卫生。
教学目标:
第十课 童话屋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学生纸工表现的折、剪、贴技能。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
教学重点:通过折、剪、贴方法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学难点:房子形状的设计及粘贴过程中通过颜色区分房子的结构。教学准备:底纸、彩纸(整齐的小纸片)、剪刀、胶棒。教学过程:
1.童话导入(1分钟)-白雪公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吗? 生:知道
师:简要的讲故事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起战胜了恶毒的皇后以后啊,就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城堡里,一直到了现在,昨天,白雪公主就给我说想请我们帮她设计一座更漂亮的房子,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建筑师,来一起帮她的忙好不好?--好。2.房子的形状(3分钟)
那么要设计房子,我们首先得了解房子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形状呢?
①.一边讲解,看,这些房子有几十层的摩天大厦,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园别墅,有古老的欧洲城堡,也有现代的高科技小区,居民公寓等房子分为那两个部分呢?--房顶和房身 a.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还是不规则的…… b.屋顶什么样的:三角形、圆锥形、平顶、彩条状的?或者瓦楞形的……
②.下面老师来画一座房子,圆圆的屋顶,长长的身体……这个房子还少了点什么啊?--窗户和门,请一个同学来把它画上好吗?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的窗户和门。3.制作方法(5分钟)①.欣赏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七个小矮人帮白雪公主设计的房子漂不漂亮。
师: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房子和我们平时画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呢?---是通过用剪好的小纸片帖画完成的。
师: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用帖画的方法来帮白雪公主设计房子好不好?--好 ②.制作步骤
a、画--设计房子,用铅笔画在白纸,注意构图,注意形状,门、窗。b、涂—用胶棒涂要贴纸的部分,注意涂的面积要适当。
c、贴—把小纸块贴在底纸上,用手压一压,注意用颜色区分不同的部分,注意整洁。d、添—完善画面,变得更加漂亮。老师小结,发现问题,强调要注意的地方 a、贴的速度要快,贴牢 b、区分颜色 c、注意整洁
5.课堂练习。(音乐响起)(16分钟)
要求:运用帖纸的方法,帮白雪公主设计一座想象中的童话屋。贴完后贴到前面展版上。
两人合作设计制作,老师巡回辅导作业。贴完后作业贴到前面展版上。(2分钟)6.总结(2分钟)
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帮白雪公主设计了最漂亮的房子,它们设计新颖,创意独特,白雪公 18
主一定会很喜欢,很高兴的,把它们建到一起就变成了大大的城堡,我们一起把它送给白雪公主好不好?
7.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卫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大部分学生都能进行纸工的折剪技能。学生们少部分才有进行合作,大部分学生都运用自己制作的形式,速度变慢了。不足:有的学生在排列是,十分混乱,折剪不工整。优点:有几个同学对于房子的外形有了比较大胆的创新,本班学生在卫生保持方面较好的,大多数都积极主动地收拾,不过还没有做到完美。备课时看似很完美,可在教学过程中,却乱了分寸,有的漏讲,可能没有记住吧。添画部分没有讲出了,遗漏了好多的知识点。
第十一课
摇滚小精灵
教学目标:课时一
1、学习制作滚动玩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制作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审美能力。
2、尝试强生活中的东西变成有趣的玩具,体验滚动玩具的乐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滚动灵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关图片、情境设置、制作方法演示、学生作业音乐等)
2、教师示范用工具材料(彩色纸,剪刀,双面胶)
3、范品(用各种材料制作的摇滚小精灵)
4、教室中间放一块斜板。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
1、今天一上课老师就看到同学们的桌子上摆了不少东西,都是些什么呀?(易拉罐、薯片筒等)
2、把你带来的东西放到教室中间的斜板上来玩一玩好吗?(3-4个)3-4个学生台前滚动 19
自己带来的物品。
3、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滚动?(生答)对了,能滚动的东西可多了。(课件图片1:能滚动的物体的图片,例如:球,轮胎,环等)
4、这些能滚动的东西都是什么形状的?(圆形)对。不是圆形的东西方便滚动吗?是的,剪刀,书本等都不方便滚动。观看一些能滚动的物体的图片。找出能滚动的物品的共同特点
5、杂技团的叔叔阿姨们根据圆的东西能滚动的原理编排了一个杂技叫滚动地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表演吧!(课件图片2)瞧!他们滚得多有意思啊!
8、杂技团要编排更多这样的节目,需要招聘一些会滚动的小精灵来表演,彩色纸知道这个消息后决定去应聘,这是怎么回事呢?
9、我们来看看彩色纸是怎样变成会滚动的小精灵的。(课件演示)先用剪刀剪出小青蛙的头部和身体,然后把头和身体粘贴起来,再剪出小青蛙身体的其他部分粘贴上去,这样一只小青蛙就剪贴好了。然后将一根纸条粘贴成圆环,将小青蛙粘贴进去。这样一个会滚动的小精灵就做好了。!(课件图片)这些会滚动的小精灵都是用这个方法做成的。瞧他滚动得多有意思啊!我们也来做一个会滚动的小精灵,和他们玩一玩好吗?板书课题:会滚动的小精灵
二、体验探索
1、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个小精灵好吗?首先做什么?请学生来卷贴纸条,然后呢?剪出中间的形象,老师准备剪贴一个太阳小子,我用绿色剪出太阳的外形,然后用黄色贴出太阳的脸。这个太阳的脸上还少了点什么?鼻子和眼睛,请一个同学来把它画上好吗?最后将太阳粘贴到纸环上,小精灵就做完了。
2、这些小精灵都是用这个方法做的。(出示范品)谁愿意上来玩一玩?(在玩耍中欣赏范品并开拓眼界)
3、刚才看了这么多的摇滚小精灵都是用彩色纸制作的,可不可以用别的材料,别的方法来制作摇滚小精灵?比如:这个卫生纸筒,可不可以让它变成摇滚小精灵?怎么变?你们手中的其他材料呢?
4、这里有薯片筒,易拉罐,一次性纸杯,圆形铁盒,卫生纸筒等制作的摇滚小精灵,老师把它们发给每个小组,拆开来看一看。(拆分范品,欣赏讨论制作方法)
5、你准备怎样做一个什么样的会滚动小精灵呢?用什么材料制作?(学生讨论:明确自己的想法,或从别人的想法中得到启发。)
三、创作表现
1、交代要求:制作一个和多个能滚动的小精灵,做得新颖,有趣,滚动灵活。
2、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
3、做完后可在教师中间的斜板上滚动玩耍。
四展示评价
1、展示,请放到讲台前的展示台上。
2、评价(自评,师评)(学生说说自己的小精灵有什么特点。)
3、玩耍,3个一批到斜板上滚动自己的小精灵。
4、总结:今天大家做出了很多有趣的能滚动的小精灵。真不错!从这堂课中我们知道了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和双手,去观察,发现,创造出更美的东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能摇一摇的小精灵。板书设计:
制作方法:(1)裁剪纸条、装饰
(2)卷贴纸条成纸环
(3)剪出中间的形象
(4)将形象粘贴到纸环上
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玩圆形方形物体发现流动的知识,猜猜纸是怎样滚动的讨论分析,师生合作,发现制作小精灵的自主学习环节,很感兴趣,再加上情境的渲染,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课堂气氛,学生作业效果都比较好。在作业的完成效率上,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未能及时完成。因此,在今后应该要让学生们抓紧时间完成,做到高质高效。学生们体验到了滚动玩具的乐趣。学生们还是很乐意完成作品,如何高效地完成所学的,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课堂卫生的保持上,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都是由于实施了奖励制度。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卫生情况了。
反思二:学生在制作摇滚小精灵时,速度普遍偏慢,我是倡议以两人合作的,但是有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合作,导致速度慢。本人也在课前制作过,不倒翁在制作上有一定的难度。本课一课时是完成不了的。第二课时继续,课将近结束时候,我便叫学生快点的收拾桌面,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习惯。
第十二课
红灯停 绿灯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点:
1、交通标志的识记与掌握
2、能表现出小朋友放学过交叉路口的情形与形态
3、在游戏中体会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
能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能识记交通标志,准确的理解交通标志的具体意思,自觉的遵守和维护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小朋友们,我们学校外面就是八都街,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我们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些地方。遵守交通规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师:你们知道一些什么交通规则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交通标志图片和安全过马路的小朋友照片)师:图中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画一画小朋友上学途中或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板书课题:红灯停 绿灯行
(二)过马路
二、欣赏感受 出示小朋友画的画。《过天桥》
1、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
2、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
3、有没有表现全部的马路和天桥? 师小结:对!否则场景太大,人物就小了。
《过斑马线》
1、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2、他们是在什么时候过马路的?(红灯把车子停下来的时候)
3、他们踩着什么过马路?(斑马线)
4、他们是不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呢? 《过马路》
1、这幅画画的是什么?
2、用什么“画”出来的?怎么只有两种颜色呢?
3、这里画了些什么动作的小朋友呢?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不错,红灯一亮,同学们不慌不忙排好队过马路。他们表现得真棒,你们平时就是这样过马路的吗?如果是那就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三、自主表现
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你能把自己遵守规则的场景画下来吗?
指导要点:
1、尽可能多地表现各种交通工具,可画出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交通工具。
2、画花、树、房子、人等布置在马路的两边。
四.交流评价:
1、说一说,评一评(自评、互评、点评结合)
师:如今我们的马路越来越宽阔,交通也越来越繁忙,小朋友从小就要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公民。
2、师生齐读儿歌结束本课 人和车,靠右行 过街要走斑马线 红灯停,绿灯行 交通顺畅好心情
五.习题设计:画一画小朋友上学途中或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六.板书设计:红灯停绿灯行;人和车,靠右行
过街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交通顺畅好心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合理,过多的占用了讲评的时间,导致本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因此,我便安排两课时的时间。
本课是让学生回忆自己上学、放学时过马路的情景,通过绘画表现出来,但是由于是在农村,因此很多学生没有体验过马路的情景,便让学生完成画作,参考书上的形式。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常用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手段表现学生安全通过交叉路口时的情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意观察、记忆表现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学生在绘画大多数都知道要红灯停、绿灯行,但是在表现上还是不足,因此,我便多强调。
反思二:第二课时我让学生继续完成上节课的图片。这节课主要以评价为主,让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师评。但是结果学生在自评方面声音太小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教学效果还是不太好,同时我犯了一个错误。收每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每一个都讲过去,但效果不佳,以后应该要收集优秀作品,评价是多以鼓励性语言为主!
自身在语言组织方面有待加强,鼓励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发现闪光点,多以师评为主!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第十三课 捏泥动物
教学目标: 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师展示课前制作好了的捏泥动物。教师板书课题: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捏泥动物
三、表现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动物运动会。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教师出示了用橡皮泥制作的动物,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了立体造型的能力。教师通过板书重点点出方法可以是揉、捏、搓、粘接等多种方法,做一个动物形象。最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我为四个小组分发了一张卡纸,作为运动场,学生们相互合作,把制作又好看 有多的就能获胜。通过比赛形式,学生们便更多的积极的投入了创作中,更加的喜欢上美术课了。教师通过复习旧课,学生们通过回忆知道了、揉、搓、捏、接的方法,并运用到这节课上。在纪律的控制上,学生们还是比较的安静,用小红旗的办法,学生们便没有过多的离开位置了。下次在讲课时可以尝试的站在中间讲的,在评价方面,由于时间关系,留在了下节课讲。反思二:这是这课的第二课时。本课我然学生们课前回去就想想编一个故事说给板上的其他学生听。有几个学生踊跃的说出了故事,每个都是也都是很好玩。这个班分成四个大组,每组上都有分一卡纸,学生们便把制作好的动物放在上面,组成动物运动会。让学生自愿上台来讲故事。我还多给些机会给学生们,鼓励学生踊跃的讲故事。在讲故事前,我把他们每一组制作好的作品在板上环绕一圈,然每个学生都观看其他组的作品,也就对这个运动会上的故事有很好的听的欲望。不过事实在台下其他学生认真听的不多,相比于之前的还是有进步吧。
第十四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画。
教学反思:本课我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们欣赏书上的范画,及其说说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培养学生们说话,大胆说画的能力,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达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课件展示儿童画,提高学生欣赏能力,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我让学生们自主表现,通过回忆、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儿童画,不足之处是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室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学生们通过欣赏儿童画,在第二课时可以回忆的画出来,并且自家有创作!今后应该多带学生去多媒体室的,提高学生的眼力。
湘版二年级(上)
美 术 教 案
花 观 完
小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全册教案(上)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学习习惯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有关美术基本知识一年多的时间了,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创作、设计等的技能,但有部分同学在绘画、动手制作过程中还缺少大胆想象的创造,还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创造。
二、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
三、教材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和工艺制作。
2、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
四、主要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内容
第一周 2月25日——2月28日
纸片插接
第二周 3月1日——3月7日
点、线、面
第三周 3月8日——3月14日
重叠的形状
第四周 3月15日——3月21日
鲜艳的包装纸
第五周 3月22日——3月28日
五味瓶
第六周3月
日——
4月
4日
得奖了
第七周 4月5日——4月11日
孔雀 翩翩
第八周 4月12日——4月18日
叶子上的小“血管”
第九周 4月19日——4月25日
漂亮的花边
第十周 4月26日——5月1日
奇妙的脚印
第十一周 5月2日——5月8日
蔬果变变第 小鸟的家
第十二周 5月9日——5月15日
故事画
我们班级的标志
第十三周 5月16日——5月22日
变了样
第十四周 5月23日——5月29日
我心中的老师
第十五周 5月30日——6月5日
会爬的玩具
电脑美术
第十六周 6月6日——6月12日
家
认识图形标志
第十七周 6月13日——6月19日
第十八周 6月20日——6月26日
复习考查 目录:
第1课 纸片插接 第2课 点、线、面 第3课 重叠的形状 第4课 鲜艳的包装纸 第5课 五味瓶 第6课 得奖了 第7课 孔雀翩翩
第8课 叶子上的小“血管” 第9课 漂亮的花边 第10课 奇妙的脚印 第11课 蔬果变变 第12课 小鸟的家 第13课 故事画
第14课 我们班级的标志 第15课 变了样 第16课 我心中的老师 第17课 会爬的玩具 第18课 电脑美术 第19课 娃娃家 第20课 认识图形标志
各课教学设计: 课题:1纸片插接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过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师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处)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学生回答、发现。)
3、观察范作:
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鼓励学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相互交流插接经验。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制作出来。课题:2《点、线、面》
课型:综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四.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五.拓展
1.欣赏: 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自行车》C.《雨伞》D.《建筑物》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 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
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课题:3重叠的形状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造型、表现、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教具准备: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
学具准备:彩色纸(两色以上)、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
师 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 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师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发展阶段)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2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强重叠的印象)
活动二:请2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
四.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归纳拓展
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3.拓展:展播电视风光片,让学生感受重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第五课《五味瓶》
学习领域属于设计*应用。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味道”。
3、审美目标: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5、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
三、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
四、学具准备:五味瓶、彩色纸、颜色、剪刀、胶水、糖、盐、醋、辣椒、药片、范图、多彩泥„„
五、教学媒体:KT展示板、实物投影仪、音乐„„
六、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它是美术课程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设计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灵活多变上,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采用了实验、游戏、分组活动等方法,从导入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对“五味”的语言和艺术表现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阶段过程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常识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表现自己的所感、所见、所闻、所尝、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在评价整理阶段,给学生作品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组互评,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方法而达到促进其自主的主动学习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教师活动: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识“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五味瓶”)
1、学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如:吃到的、闻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1、作用: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活动: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2、学生活动: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系。
2、作用:体会色彩给以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
3、教师活动: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学生分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形式,对彩色卡片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与味道对应的颜色是什么的答案。如:红-辣、绿-酸、白-咸、黑-苦、黄-甜、褐色-甜、紫-甜、紫-酸等不同的答案。
3、作用: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发展阶段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时出示实物和有关资料图片。
1、学生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1、作用:丰富其感性认识,将认识想理性漫漫培养,帮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总结。
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
2、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画颜色;做各种各样的瓶子。
2、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3、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味”的认识。
(三)评价阶段
1、教师活动:出示KT展示板(有五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指导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活动:做课中小结,引导学生欣赏相互评议、欣赏彼此的作品。
2、学生活动: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
2、作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整理阶段
1、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自己的作品。
1、学生活动: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1、作用: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八、课后拓展:
在这次课学习后,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进行联想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创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
九、板书设计:
酸甜苦辣咸
学
生
作
品
十、课后反思:
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创新教育由为重要,教师应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引导学生大胆地联想和创造。在生活中我们更注重的是“无味瓶”的实用性,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无味瓶”在造型设计上发生了变化。从形状、大小、材质、功能等方面千奇百怪。这些变化使儿童容易产生联想,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课以“无味瓶:为原型的设计方案,体现了学生在课改后的学习模式,主动、乐学、勤思、共进。课题:6得奖了
课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奖杯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奖杯的外形变化和大胆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录像)中国奥运健儿得奖的片段情景,解说:在雄伟庄严的国歌声中,中国运动员举起那沉甸甸的奖杯,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提出问题
(1)这是一个什么场景?
(2)奖杯代表了什么?(荣誉,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气)
(三)引出课题
除了在运动场上运动员有获得奖杯,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在座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各种的奖杯或奖状,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作文比赛,英语比赛,美术比赛等等,都有机会让你们脱颖而出获得奖杯。奖杯奖状是社会和群众对你们成绩或贡献的一种肯定,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也想在将来的某一天站在高高的颁奖台举起奖杯光辉形象,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啊!今天我们就来给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奖杯,并把他奖给未来的自己好不好!得奖了(版书)
(四)开拓思维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姚明是NBA选秀状元,你们希望自己是哪一行的状元呢?请举手说――-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工人,希望盖起最高的大楼,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奖杯,象大楼一样的,上面写“建筑最高奖”如果你是能工巧匠,就给自己颁个“鲁班奖”,爱炒菜,就来一个“金厨奖”爱画画的来个“艺术大师奖”有的同学说自己没有什么特点,上课老是爱讲话,就给自己颁个“相声大师奖”吧。
(五)学习设计
现在请大家来想一想,喜欢给自己颁一个什么样的奖杯,想不想自己动手给自己设计一个有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的奖杯呢?
分析奖杯的特点:奖杯一般由主体和基座组成,主体的材料和外形很多,我们来欣赏几种不同的奖杯(看书上的照片和作品)除了外形不同,材料也很多,有金属、石头还有玻璃的。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巧妙运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漂亮的奖杯呢?
(六)示范最简单的奖杯
(七)启发阶段:
其实主体可以设计出诸多不同的造型来。如:把瓶子进行各种分解、切割成新的形象。
(八)动手作业:
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合作或自己创作,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的奖杯。
(九)给做好的同学上台颁奖。
(十)课后作业:用纸或布设计奖旗或奖状。课题:7孔雀翩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2、学习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教具准备:六种立体孔雀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成品、彩色折纸、CAI课件、六个孔雀乐园(纸工)
学具准备:学生自主收集的孔雀材料(彩色卡纸、挂历、糖果纸等)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 配乐欣赏孔雀的录象、图片
2. 说说看孔雀的特点及你最喜欢孔雀的哪一部分。
二、传授新知
1、揭示课题《孔雀翩翩》
2、师导言:小朋友,我们都知道孔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是开屏以后。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色彩鲜艳、纹样丰富且有对称美)生答
3、探索研究:师将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灯下展示,并发到个小组中,学生带着问题讨论、研究。
问题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
问题三:老师在羽毛纹样上是怎样处理的?(对称或自由的图案)
4、总结:师把小朋友的意见总结,并示范一种立体孔雀的折法供学生参考。
5、欣赏书本作品,说说其他小朋友在孔雀羽毛上的做法和发表一下小朋友自己的意见。
三、作业:
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四、动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总结评价
1)评价: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组桌上的“孔雀乐园”里,分小组搭火车进行参观。
2)说一说:小朋友谈谈欣赏完孔雀乐园的感受,并说说哪个小朋友的作品最吸引人,为什么
比出收集图形标志最多,理解意思最全面的优胜组.
第四篇: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版二年级美术教案(第4册)
第一课 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难点: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教学准备:颜料 画纸 剪刀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
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
第一次画一种形
第二次再画一种形
第三次再画一种形
注意: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 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第二课 加一加 变一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 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 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 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播放音乐)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产生杂乱的效果。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
(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课堂小结,布置下次美术课需准备的学具。
第三课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难点: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教学准备:剪刀 卡纸 胶水 颜料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导入。
1、让学生回想周围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
(1)从刚刚的讨论中你明白了什么?(2)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植树)
3、揭示课题:猴子上树
4、提问: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3月12日)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来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剪、撕树形。
1、回顾旧知。
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出示旧知课目)以前我们画过各种姿态的树,对树干和树叶有所了解,还用挂历纸撕过风景画,剪贴过村庄。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出示一张挂历纸。提问:
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
三、组拼、粘贴成“树林”。
1、拼摆树木。
(1)出示“树干”、“树叶”示范拼摆成一棵树。(2)提问:
还可以怎样拼摆?(学生变换组拼方式)(3)教师演示展示相同的“树干”、“树叶”,不同的拼摆方式。(4)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树干、树叶进行拼摆。(两个同学上台拼摆)(5)小结: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摆方式。
2、树林的组拼。
(1)一棵棵的树拼摆好了,我们就该把它“种”到荒山上,组拼成树林了(出示组拼图1)
提问:你对这幅树林组拼图有什么意见呢?(没有层次、疏密变化)(2)(出示树林组拼图2)让学生明白组拼树林时要注意有远近层次和疏密变化。(3)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出示学生组拼情景)提问: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学生回答)(4)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出示集体作业纸)(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
第四课 帽子回来了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想象画出常见动物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表 现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综合分析各种动物形象特征,能用拟人的方法画不同动物,引导设想动物在森林生活的情景。
难点:不同动物形象特征的捕捉和把握,画面的安排和布局。教学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动物头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想像平时从电视或是日常中见到过的动物形象并向同学们说一说,最后老师总结每种动物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外形特征。
二、图片欣赏,分析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演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它们的外形特征。
兔子: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
松鼠:尾巴大大的,„„ 长颈鹿:脖子长长的,„„
三、讲故事,揭示课题。
老师创编一个《帽子回来了》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多种学生熟悉、喜爱的动物,并有一定情节,将动物的生活拟人化,与儿童贴近,引起共鸣,激发兴趣,从而揭示课题。
板书:帽子回来了
四、欣赏范画,讨论。
1、书中的几幅作品描绘了小猪的什么故事?
2、画中的各种小动物是怎样画的?
3、这几幅作品的构图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4、如果你来画,还可以画些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 小猪(在干什么?)小猪戴帽子上学校 风吹帽子挂树梢 小猪急得蹦蹦跳 谁能帮它去取帽
森林(树、花、草、洞、石)
六、学生作业,教师个别辅导。作业要求:
1、内容新颖、有趣。
2、构图饱满,布局合理。
3、色彩鲜艳。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35分钟。
一、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二、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第五课 《三个好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
教学准备:纸张 颜料 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30分钟。1. 语言情景导入
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善良、热心的小朋友们肯定会说愿意帮忙,于是引出下一步)2.先请大家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拿出来,藏起来。(学生操作)3.现在红红、蓝蓝和黄黄已经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大家知道,颜色和颜色之间互相调和就可以调出另一种颜色,要大家帮的忙就是把其他这些颜色进行调和,看看能不能发现红红、蓝蓝和黄黄。好了,开始吧!4.学生开始操作,用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实验。根据色彩原理,同学们不可能调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这个游戏似乎有点残酷,注定同学们是不能帮其他颜色找到红红、蓝蓝和黄黄的。因为红、黄、蓝在色彩学上叫做“原色”。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为这三种颜色通过彼此的反复调和,可以调出其他各种丰富的颜色。而反过来用其他各种颜色通过调和的方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出它们这三种颜色的。同学们进行多次的实验,调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复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虽然没能帮助找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却得出了变化丰富的“复色”,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5.经过一段色彩调和的实践,我问大家:你们都调出了什么颜色?学生会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同学们调出的颜色都很漂亮,并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调色实验的心得: 比如某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等等。6.教师小结:老师知道你们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不是大家不行,是因为这三种颜色根本不能被用其他颜色调出来的!因为他们是“原色”,意思是在颜色里原来就应该有的、最初的颜色,他们不能被调出来,但是它们三个相互调和却可以调出其他任何颜色!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对“原色”的理解就会很形象、很透彻,并在活动过程中不自觉地体验了“复色”的概念,为以后的色彩知识学习打下感性的基础。7.接下来,我们就只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来做游戏,有两个游戏: ①分别把红、黄、蓝三种彩色水点在纸上用小管子(饮料吸管或圆珠笔的外管)从下向上吹,就会出现好像树一样的形状(教师示范),看看你的树会变成什么颜色。
②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自由想像画。
第六课《海底世界》教案
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与审美教育。
3.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来开发建设美丽的海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海底世界》。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
二、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孙悟空海底寻宝”、“美人鱼”等故事。
问:在美丽的大海中有些什么?同学们想亲手画画美丽的大海吗?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海底世界》。(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问:谁是大海的主人? 小结:鱼
鱼儿的形状像什么?它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身上长着什么?
小结:鱼儿的形状有椭圆形、三角形、长条形、以及一些说不出形状的;它们的身体由头、身、尾、鳍四个部分组成。鱼儿是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有哪些颜色?鱼儿有哪些的朋友呢?
小结:鱼儿生长在蓝蓝的海水里,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是鱼儿的朋友。2.观赏学生优秀作品,评议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画面要饱满,布局要均衡”的构图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你想如何表现?让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完整的构图中应有鱼以及它的朋友们。如:我们上面所说的蓝蓝的海水、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a.鱼儿的画法: ⑴画基本形。
⑵细节刻画。画出嘴、眼、鳍、尾等。⑶描上花纹。⑷涂颜色。
四、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本次作业以组为单位,分为三组,每一小组以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海底世界》。
2.分组讨论,组长分配任务。
3.学生合作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应饱满、丰富。4.每小组的组长上讲台谈谈本组对作品的一些想法,学生进行欣赏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总结全课。
我们今天学习《海底世界》,如今美丽的大海正在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需要我们共同来保护;在科学家眼中,我们的海底是一个安静的世界,水下生物不下万种,海洋是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还有数不清的谜需要同学们 长大后去探索
第七课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3、教师小结。第八课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学习折扎昆虫的制作步骤、方法和要求,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2、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折扎的方法、步骤与要求。难点:制作精美而有创意。教学准备:自制示范品 剪刀 彩纸。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1、创设动物王国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提问动物王国里都有什么动物呢?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事先扎好的青蛙、乌龟、蛇各1只贴到黑板上。
语言激发:动物王国里就只有这几个人他们好无聊又好孤单,他们好想有更多的朋友陪伴他们,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助这些动物找到更多朋友呢?那么就等着我们同学们这节课扎出更多的小动物好么?。
板书课题:蹦蹦跳跳
2、学生试扎。
本课内容较简单,可首先让学生按教材示意图试扎,培养其识图能力和学习上的主动性。
思考并试折:
(1)书中的斑马是怎样折出来的?(2)同一形状的纸可以从几种角度进行斑马?(3)怎样才能将折好的纸扎成动物?
3、教师点拨。
根据学生试折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指导点:
(1)构思:不同动物的结构不同。要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灵活折叠出新形状。(2)折法指导
4、学生完成作业。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点继续折扎或重新折扎。
作业要求:(1)折扎方法正确。(2)操作耐心细致。
教师继续全面指导。
5、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1)学生把扎好的动物贴到黑板上,学生自评,师生互评,表扬奖励优秀作业的作者。
(2)教师出示自己扎好的动物扎物,启发学生课后用这节课学习的折法创造新的形象。
第九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师: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第十课 望远神镜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美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2、使学生学会制作方法,学习一些有关望远镜造型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望远镜的制作过程和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出各具特色、花样百出的望远镜。教学准备:剪刀 白纸 水彩 胶水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导入。
1、欣赏几张有关望远镜的图片资料。
2、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望远镜多么神奇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做望远镜呢?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出那样的“望远镜”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望远神镜》。(板书)
三、传授新知。
1、了解制作材料。
我们制作“望远神镜”的材料是剪刀、白纸和彩色水笔。(展示给学生看)
2、讲述“望远神镜”的制作过程。①设计“望远神镜”的形象。A、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喜欢的形状。
B、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其他同学在下面试一试。C、展示一些设计较好的作品。教师示范。
A、先估计整体轮廓(一张长方形的纸张)大小。B、上色。
C、裁剪,并将纸张卷成桶状,最后用胶水固定。
1、作业要求:动手制作一个有趣的色彩鲜艳的“望远镜”,可以分成小组制作。
2、教师行间辅导。
五、展评作业。
1、先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再自己评,然后让大家一起评。
2、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不但训练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做出了很好玩的玩具,真有意思。
第十一课 看大夫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把握人物表情的能力。2. 加强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3. 消除学生对医生的恐惧和对身体的爱护。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人物表情的特点,并能用画笔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医生的道具、教学课件、视频展示台、示范作品。学具准备:铅笔、彩色水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穿着医生的服装,带上道具,扮演医生入场,先不说明身份。假装给学生看病,以制造一种看大夫的情境,在给学生看病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及体现一种人文关怀。2. 交流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看病的经历,着重让他们表演,进行对比观察: 不同的表情。动作。场景。3. 欣赏动画
在动画中让学生了解到特写的概念及夸张的手法。4.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种类的病情,其他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围绕表情、动作两个重点。5. 赏评范画 在这个欣赏的环节,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特征,以及对画面主次的把握能力。根据学生的反应,可捎带讲一点场景的概念。6.学生画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对于作画材料不做硬性规定。7.作业展示
就作业中比较典型的画面进行赏评、肯定。8.人文关怀
以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样的人不会对你说:欢迎下次再来。” 让学生自己揭示答案。寄予人类美好的愿望——永远身体健康。
第十二课 我爱我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家》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
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图片资料,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2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4 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5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第二课时
一、组织谈话。
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漂亮的色彩。
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
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2.上色步骤:
①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
②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
③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
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学生作业,表扬造型和用色较好的同学,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改进方法。
第十三课 堆 沙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堆出一座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的“沙工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沙土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制作“沙工程”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沙工程”。
教学准备: 提前了解离学校最近的沙堆,并观察沙堆附近环境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集体整队,教师领队前往选择好的沙堆。
二、分析建筑结构,导入课题: 教师讲解“沙工程”的基本建筑模型。
1、引导儿童观察沙的基本性质。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我们自己的“沙工程”。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个别指导,师生共同作业。动手时就学生提出的或是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示范讲解。
四、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第十四课 花儿遍地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技能,促进学生指肌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通过拼花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拼图构思设计。
难点:怎样拼出新颖生动、有创意的图形。教学准备:剪刀 彩纸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些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花的形状。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彩纸拼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它象什么?想一想它是怎么做成的。
3、让学生猜猜这幅范画是怎样拼出来的?(学生讨论,请一位同学发言)
4、教师小结。
5、板书课题:花儿遍地开。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从拿出学具,并自己动手剪一剪各种花瓣的形状,并想一想让你剪怎样剪得快?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剪得什么样子会好看?什么样子就不好看?
2、然后让学生将花瓣上色。
3、翻开书请学生欣赏教材中展示的范图和学生作品。
教师再展示一些范图,让学生欣赏、讨论、评价,告诉学生拼摆花只要美观,与别人不同就行。
4、再分别请两个学生上台拼图,教师要重点讲评拼图中的特别之处。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地移动上台学生所拼图形的某个部分,使之产生另一种形象,这样更能达到启发学生求异的效果。
5、讲述作业要求:先剪再上色,接着拼摆,最后固定在卡纸上。提醒学生注意拼摆要反复比较,选择一个最满意的贴。贴时要耐心细致,胶水揩匀,注意画面整洁,也可给作业命名。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发现拼得巧的同学立即表扬,提醒同学之间不要雷同,反对模仿教材、教师的范作。
2、对个别差生进行必要指点。展示作业,课堂小结
第五篇:g湘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影子大王
(一)教学目标
1、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3、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观察后对影子进行更丰富的造型表现。
2、能进行一定的配色和创意造型与表现。难点:影子的互相重叠以及想象和描绘。难点及其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
1、教师的语言与直观示范的启发与引导;
2、带学生到操场上体验影子的不同变化;
3、把从网络中收集到的有关影子资料展示给学生。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教师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准备一些粉笔或者用水作画。
教 学 过 程
导入:
一、教师带学生到外面操场上,指导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
二、问题思考:如果把影子给重叠起来又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边观察边互相说一说。
学生观察与思考,边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学:
一、观赏与启发。
指导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自由观察,把观察到的感受在小组里说一说。
二、请每个小组同学用自己的小手在太阳光线投射下的不同变化。
三、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用已准备的粉笔或者水进行描绘。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四、看一看重叠后的影子有什么新的不同变化?
五、请你对所描绘的影子展开想象和联想。本课教学设计须强调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对人物形态及变化的关注,通过让学生参与身体造型游戏激发他们的好奇和发现新事物形象的热情。将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和依形想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融入到我的成我是影子大王的自我情感之中,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态度表达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本课是带学生到操场上参与美术活动,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增强学生情感的流露和对事物的好奇心。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初步认识复杂的平面图形,发展形与色的想象力。融入到我是影子大王自我情感之中,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态度表达和学习能录的发展。
在操场上,学生们分组进行创作,并对影子的轮廓进行了设计,添加花纹,变成一个新的艺术形象,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体现了快乐教学的原则。
六、让学生在的这一活动过程中,根据各自的所看到的、所感所想,进行有趣的描绘,并找到适合表现的方法。
教师作简单的作业布置
一、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人都要观察、尝试影子变化所带来的兴趣;
二、讨论并说一说对影子的了解和认识;
三、学生主要观察物体对影子所呈现的不同变化效果;
四、重点学习、观察影子重叠的变化。
五、学习运用对称的描绘方法进行联想、想象和创意。
六、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
①用粉笔或者水进行造型;
②有主题的所感所想,进行想象、联想、创作;
七、鼓励学生要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还可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创作。
八、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评价要求及标准。
要注意每小组要有距离,每小组要选出正、副小组长负责自己的活动。
提醒学生作业时注意环境卫生。
作业与评价
指导每个小组参观其他小组的作业情况,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简单评价每小组有创意的作品。
让学生作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选一选哪一小组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作业效果也比较好。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并把与众不同的作品拍照留作资料。
板书设计;
影子大王 挂图
作品欣赏
第二课 洒水成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洒水游戏,让学生认识洒水成画的基本方法。
2、认识绘画及其工具材料的多样性,了解线条和线条绘画的基本知识。
3、培养兴趣,体验学习的愉快。教学重点:对线条的认识。教学难点:对线认识的理解 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塑料瓶、并在瓶盖上中央处用钉打个小洞。上课前装满水。2.选定教学场地(最好是操场)。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你们看!
2、“变魔术”,往地上洒水。
3、提问:同学们,你在地上看到了什么?它象什么?
4、师:同学们也来变一变小魔术,把水洒一洒,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5、洒水游戏: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到指定的地方自由地往地下洒,要求边洒边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巡视。
6、集中,汇报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归纳:对!我们通过往地上洒水,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迹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形象,可有趣了!老师这里还有更加有趣的!你们看!
二、讲授新课
1、师以瓶为笔,滴水作画。
提问:这一次,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不想自己试一试?你想画什么?好!拿上水瓶,你也来试一试!
2、生以瓶为笔,滴水作画,师巡回辅导。
3、师:同学们画得非常的不错,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控制水瓶里的水的?
4、生思考回答
5、师:听了其他同学的介绍,你一定学到了新的方法,赶快找到 你的小伙伴,再来合作画一画!
7、生小组合作作画
三、小结
第三课
自画像
综合绘画课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真地观察自己的脸部形象,并能用流畅的线条画出自己的脸部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教学重点:观察并画出自己的外貌特征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构图大气,形象有趣,特征明显 教学准备:镜子、彩色笔、油画棒、白纸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照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
1、将小朋友带到舞蹈教室
2、小朋友看一看自己长什么样?你的脑袋、你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和别人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你的长相。(一定要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4、小结:刚才我们看了自己的长相,并且也知道自己长得与别人不一样的区别在于小朋友的脸形和五官的不同形状,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自画像好吗? 二:讲解绘画方法
(1)、先画头的形状,如圆脸方脸瓜子脸
(2)、再画发际线,发际线指的是脸与头发交接的地方的形状,如男孩的头发与女孩的头发就不同
(3)、然后画五官,五官决定一个人长相的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眉毛如粗和细,弯和直,眼睛有大和小,双眼皮单眼皮,嘴巴有后和薄之分,画的时候要看清再下笔。(4)、构图的大小分析
构图指的是画面在纸上的位置。我们画画的时候尽量把纸画满,三、学生尝试绘画
1、请几位长相比较有特点的同学上台到讲台上试着画一画
2、同学们评价是否画得像他们自己,你能上台来改一改吗?如果画得不像,那
他们画得有意思吗?
3、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画的画很有意思,不管他们画得好不好,画得有趣就行了。记住画完以后要涂上与肤色相近的颜色。
四、学生作业
把自己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五、巡回指导
六、互相观赏,总结下课 板书设计;
自画像
作品欣赏
演示作品
第二课时 课型:剪纸生肖
教学目标:通过演示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学会简单的剪纸方法,为自己的生肖制作一枚剪纸作品,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剪纸生肖的方法以及对剪纸艺术的了解 教学难点:外形的准确性以及内部纹样的选择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幻灯片、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欣赏剪纸作品
1、展示剪纸作品原作,观察它的形象以及制作材料、纹样选择。
2、同学们可以上台近距离的观看,老师把作品拿到学生中间巡回展示。
3、提问:你看到的是什么?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好看吗?你想不想也制作一个?
4、小结:这些剪纸作品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工艺美术作品,它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我们要好好继承和发扬光大。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学习这种民间艺术,为自己剪一枚生肖图案。
二、上新课
1、展示剪纸材料:剪刀、胶水、彩色纸
2、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来剪纸你会先干什么?有不同的意见说一说。
3、老师示范剪纸的方法步骤:(1)先剪出外形轮廓(2)再剪出生肖的五官(3)然后剪出有趣的纹样
4、学生辨认生肖的外形
老师准备一些生肖动物的外形,同学们猜一猜它们到底是什么动物?(1)一些容易辨认的外形(2)一些不容易辨认的外形
小结:制作生肖的剪纸作品,首先就要把外形画准,要不然剪出来就不像了。
5、纹样的剪纸方法(1)随手剪(2)对称剪
三、学生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的属相,剪一个小动物形象,注意剪出它的外形与纹样。然后用胶水贴在作业本上。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互相交流,老师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课型:工艺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为自己制作一张有趣的信息卡,并能通过信息卡与别的同学愉快地交流沟通。达到信息卡的信息传达的目的,激发学生与别人沟通的欲望,培养学生互相了解的过程。教学重点:信息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信息卡的独创性与个性表达
教学准备: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卡、剪贴画、色卡纸、油画棒、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演示导入课题
1、老师把自己不同的信息卡发给部分同学,让他们回答从信息卡中了解到了老师的哪些信息?
2、提问:信息卡是干什么用的?都有些什么形状?好看吗?你要是做一个信息卡你会做得和老师一样吗?为什么?
3、小结:信息卡是传递个人信息的,我们制作的信息卡能让别人很快了解你,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和你成为好朋友,同学们,你们想做一个吗?
二、上新课
1、说一说你的信息卡的组成部分,每个同学的信息卡肯定不同,说出你的不同之处。
2、讲解信息卡的基本组成部分:
(1)图形: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信息卡的外形可以是几何形,也可以是具象形,如人脸形、鞋子形、苹果形、卡通形铃铛形、花形、树形、叶形、冰淇淋形等等。图形还包括插图,插图可以小一点,要与外形相互协调。
(2)文字:主要指信息卡的内容。如姓名、年龄、爱好、格言、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等。
3、老师示范信息卡的制作步骤:(1)先画好外形,并将外形剪下来;(2)将内容写上去,文字可以装饰成纹样;
(3)在其他的地方画上装饰用的与外形相互协调的图案即可。
4、信息卡的色彩调配:
信息卡的外形与内容要以一个色调为主,如老师用的是黄色调,那么整个信息卡就必须多用黄色调,这样设计出的信息卡才会协调。如果是红色调你会用哪些色彩?
5、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卡。
三、学生作业
画出信息卡的外形,经剪贴装饰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电话、属相等。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游戏:将做好的信息卡与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也可以与新朋友交换,让我们大家都成为好朋友。
六、总结下课
第四课 《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
1、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能运用涂、拼、画、剪、贴、揉搓、纸制等表现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教学难点:能运用涂、拼、画、剪、贴、揉搓、纸制等表现昆虫。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活动:①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园。②回到教室,用图片、录像或幻灯的形式充分展示昆虫形态的多和花纹的美。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并口头描述昆虫形态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
二、讨论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昆虫的形态多和花纹美有何共性和不同特点 ? ②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师借助范画,强化视觉印象,帮助学生认识昆虫的共性和不同特点(昆虫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形成理性认识。
三、绘画表现:
学生活动:通过对昆虫的观察了解,直接用彩笔,画自己喜爱的昆虫。绘画表现时,构图要饱满,要多用对比色,注意两边对称。以学生的自主表现为主,在自己对昆虫特点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夸张和创造,最后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现,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制作形式,表现自己对昆虫的认识,可以不拘一格展示自己的个性。本节课是绘画课,应准备两种可以明显区分色彩的叫对比色,色相对比、饱和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明度对比!学生们对于结构的理解还是不够的,应准备好范图,讲解好胸腹头三个部分。对于学生色彩的运用上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有放开!
四、制作表现:
学生活动:学生巧妙地利用不同纸材的质地和象征意义,大胆联想,发散制作出自己熟悉的美丽可爱的昆虫,体验创作的神奇力量。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夸张,提醒学生活学活用,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表现,避免机械地摹写,制作时应注意不同纸材的性质区别以及与操作相关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五、评价作品:
教师以主持人角色举办“我喜欢的昆虫”画展,师生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边,大家一起评出奖项。
肯定学生的精彩绘画和生动制作,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相互交流在此次活动中的感受,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本课是手工制作,搓纸条、团纸团然后组成一个昆虫。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很熟练地搓纸绳。进行示范了好几次学生们还是弄不来,因此便个别辅导。由于我宣读有奖品,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了,卫生保持的也还不错,实行奖励这个办法还是很好的。在创设情境中,教师准备的范图还是不够大。不足:在示范的过程中不够详细,学生们大多数都弄不来。优点是学生们都乐于参与,有几个学生利用了不同材质的材料。体现学生材料是可以节约利用的,带回家,下次有用便带来。
第五课 神鸟变树
教材分析
临摹是美术学习中的一种方法,但运用的方法要适当,否则会严重束缚儿童的思维。本课试用小孩爱游戏的心理,借鉴音像效果充分利用临摹的借鉴功能,在“看着画”中保留“想象画”为学生开拓一个创造的境地。
神鸟如何变树是本课的趣味中心,应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感受学习所获
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创造。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来探秘、表现自己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2、训练学生的连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4、色彩丰富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欣赏图片,构思、构图、表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怎样引导学生把激发起来的感受转化为可视画面而生动的图形。
处理难点方法:
1、以鸟声为引诱学生、自己欣赏图片、强化丰富的色彩的意识。
2、鼓励学生不要机械地对图片的临摹,和与别人画得不一样更有创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各种鸟叫声的变化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想象、求知欲望。
(二)展示图片:“神鸟”并试图引导学生叫出鸟的声音。
(三)图片的简单介绍:(以学生的欣赏感受为主),强化师生互动,学生获得新知识。
(四)图片转换:以神鸟变成神树,鸟、树形象的比较,强化彩色羽毛变成彩色树叶。
(五)发展创造:学生自己心中的神树,特别是树形的丰富,手形变化的利用,与其它媒材的使用。
六、学生作业过程:作业可以绘画,亦可以用橡皮泥表现。
本节课是绘画课,课前分发上节课做好的学生作品,实施了奖励!这节课成效不错,但完成率降低了,有的学生画没有及时的完成,说要带回去画。下节课应及时的提醒学生及时交本节课的作业,不足之处还是在自评互评方面还是没有得到实施,应鼓励学生多说其他学生认真的听,及时表扬画的优秀的学生的作品。
1、可适当强调画面的位置及物体的大胆表现,即必要的构图构思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设计学习和绘画表现!(通过表扬优秀作品中进行)
2、强调色彩的丰富表现,特别表扬有创意的同学,但更要鼓励根据自己感受来创作的作品,以避免向被表扬作业靠近(强调个性)。
3、橡皮泥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一张作品,(强调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评价过程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业或别人的作业,强调真实感受,鼓励实话实说。老师尽量用个人的看法鼓励学生自主想法,以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学习评价氛围。
八、课后拓展
收集类似的图片,可以借助于家长并用文字表现自己对图片的感受。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学习习惯。
第六课 《听听画画》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学生视听觉感官的联通,使其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认知)
2、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觉,并能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感受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的表现。(情感)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通过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具准备:各种与歌曲匹配的范画,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作业纸、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均可)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语:同学们,今天林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朋友,但是它们看不到,摸不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感觉,才知道它们是谁。而且这个新朋友一来就邀请我们同学伸出手来,和他一起动起来。
2、播放音乐《娃哈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思考:刚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同学有的唱,有的拍手,有的随着音乐舞动。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绘画)
3、导入新课: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听听画画。
二、讲授新课。
1、听音乐《小小的船》《火车开了》第一遍,好听吗?那谁听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呢?(拍手提示)音乐节奏的快和慢在绘画中怎么来画呢?请同学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们可要仔细想想。
2、第二遍听《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A、出示画:这两幅同样是画的小小的船,有什么区别吗?(一幅是画的具体的船,星星等,别一幅是用点,线,面画的)
B、听火车开来了,谁能说一说,这两幅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C、火车宝宝给咱们出了个问题,看同学们谁观察的最仔细: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节奏快的音乐,画面,色彩鲜艳、丰富,线条起伏大;音乐节奏慢的画面色彩柔和,线条起伏小。
三、学生听一听,画一画。
1、下面还有三首好听的音乐,这回可要听仔细,你喜欢哪一首音乐,怎么才能把它画下来呢?(放音乐)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3、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师点评。
4、小结:美的音乐加上同学们画,美丽极了,你们真是了不起。让我们在
美丽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这课,希望大家听着音乐,保持的愉快的心情走出教室,把你身边的纸屑带走,让教室和你的画一样美丽起来。
四、板书设计:
听听画画
节奏快
节奏慢
形(点线面)
线条起伏大
线条起伏小
色
鲜艳
丰富(对比色)
柔和(调和色)
7、小蝌蚪
教学目标:
1、能认识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2、能根据特定情景推理思考,在绘画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渗透点的基础知识。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
教学过程:谜语: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打一动物)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这种猜谜激趣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形成初步的适时造型意识。(课件出示)
提问:小蝌蚪起床了,它们正在做什么呀?
师:哦,小蝌蚪起床后各自做着自己的事。那你们会画蝌蚪吗?
2、吃完早点后,他们决定以一起到小河里去旅行,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开始了!提问:小蝌蚪出去旅行了,他们的队伍是怎样的? 提问:小蝌蚪们遇到了从天而降的石头,怎么办? 提问:你猜猜,继续旅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说说蝌蚪的外形特征,并尝试画蝌蚪(学生画,教师提示蝌蚪的画法。)学生回答(很有团队精神的,小蝌蚪聚在一起,队伍很整齐,没有掉队的,离队的)
往不同的方向逃避,队伍散开了。
看见了荷花,小蝌蚪会游到荷花的周围;看见了鱼,会和鱼交谈,游戏等,学生自由想象。
以连环画的形式开展故事,让学生在情与景的意境感染中展开想象为学生的绘画和想象提供特定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畅谈构想,自主表现
一、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
二、想一想说一说 , 小蝌蚪们在旅行, 途中还会遇到什么情况?(说说自己特别的想法)
三、学生绘画创作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学生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学生。学生回答(独特)一群小蝌蚪在(),另一群在(),还有几只在()。大胆想象,互相交流
表现出自己想象的故事情景。
学生欣赏找到了联想的立足点,擦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美、点缀美好生活的兴趣和欲望。出示《有趣的组合》、《奇妙的想象》两个池塘。让学生将自己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池塘里 个别学生将自己的画以讲故事的形式说出来。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8、神奇的小画册
一、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融制作、绘画、活动为一体的课。制作比较简单,把几张大小相同的白纸对折后,再巧妙地剪为上、下活页,然后在上面进行适当绘画,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房屋、生活用品等,注意每幅图中合页处要衔接巧妙,绘画完毕,可以随意翻动上页,画面内容将会随翻动的活页而产生有趣的变化。
本课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与感受小画册的“神奇”,体验与领略它的魅力。为了使学生能制作出更神奇的小画册,本节课安排了一个巧妙的添画比赛,不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想像力更加丰富,而且热情饱满地把教学推向了高潮!
二、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大胆绘制小画册。
2.在欣赏、制作、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掌握折、剪、画等制作方法。2.教学难点:画册内容的发散。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电教媒体、教学课件、剪刀、彩色笔等。2.学生用具:剪刀、彩色笔等。
3.座位安排:分为六组,每组五人。这样分组是为了安排好添画竞赛这个教学环节。
五、教学方法:发现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小画册神奇之处)1.欣赏小画册,并分析其制作的特殊性。2.板书课题:神奇的小画册
(二)探究质疑,尝试了解折制方法。(探究性学习。第一部分:师生探讨;第二部分:学生实践研究)1.讨论:神奇小画册是怎样制作的呢? 2.请学生上台来尝试折。3.运用媒体直观了解折法。
(三)教师示范,解决折剪处添画、衔接问题。师生互动制作小画册。
提示:剪部位与小画册变化中的联系。(出示例图进行说明)1.头与身体的变化。
2.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变化。
(四)拓展思维发散,分组进行添画比赛。(通过讨论、比赛、欣赏,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同时巩固衔接问题)1.讨论:小画册除了画人物之外,还能画什么? 2.分组比赛:各组同学按座位顺序逐个上台轮流画。3.评析作业,解决衔接问题。板书:巧妙衔接。4.欣赏画册,巩固知识。
(五)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指导。(明确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创作表现)1.作业要求:运用折、剪、画等方法制作一本神奇小画册。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六)相互赏析评价,总结下课。(通过相互赏析评价,满足学生表现欲望)1.师生开展评述交流活动。2.教师总结。
七、教学后记
1.欣赏导入时学生的兴奋:
当屏幕上播放出课件中小画册翻动的场景,学生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哇!老师,这本画册真有趣!”“这本画册,我知道它是怎样做的啦!”……
2.添画比赛时热烈的场景: 比赛开始了,只见每组的第一个同学拿着笔冲上了讲台,台下顿时热闹地叫了起来:“快点画”、“加油”等。第五组的第一个同学最先添画完,第二个同学急忙接过笔,第一个同学还叮嘱道:“要记得衔接好!”第二个同学点了点头,就埋头画了起来,由于气氛过于热烈和紧张,我发现他拿笔的手边画还边发抖呢!
第九课 大嘴巴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玩具“大嘴巴”的折叠和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大嘴巴”形象的构思及剪贴装饰。教学准备: 教师 — 示范作品、方形彩色纸
学生 — 彩色纸、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4分)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二、学习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示、讲评
1、请已完成作品的同学上台表演。
2、学生评一评、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
二、启发学生讨论:用“东南西北”的基本形还可以折什么?
欣赏用基本形折出的其他形象。(如:小狗、桌子、衣服等)
三、学生制作
四、课堂小结
评选优秀作品放艺术角展出。
表扬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小组。
第十课 童话屋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学生纸工表现的折、剪、贴技能。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
教学重点:通过折、剪、贴方法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房子形状的设计及粘贴过程中通过颜色区分房子的结构。教学准备:底纸、彩纸(整齐的小纸片)、剪刀、胶棒。教学过程:
1.童话导入(1分钟)-白雪公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吗? 生:知道
师:简要的讲故事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起战胜了恶毒的皇后以后啊,就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城堡里,一直到了现在,昨天,白雪公主就给我说想请我们帮她设计一座更漂亮的房子,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建筑师,来一起帮她的忙好不好?--好。2.房子的形状(3分钟)
那么要设计房子,我们首先得了解房子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形状呢?
①.一边讲解,看,这些房子有几十层的摩天大厦,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园别墅,有古老的欧洲城堡,也有现代的高科技小区,居民公寓等房子分为那两个部分呢?--房顶和房身
a.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的,三角形的?还是不规则的…… b.屋顶什么样的:三角形、圆锥形、平顶、彩条状的?或者瓦楞形的……
②.下面老师来画一座房子,圆圆的屋顶,长长的身体……这个房子还少了点什么啊?--窗户和门,请一个同学来把它画上好吗?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的窗户和门。
3.制作方法(5分钟)①.欣赏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七个小矮人帮白雪公主设计的房子漂不漂亮。
师: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房子和我们平时画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呢?---是通过用剪好的小纸片帖画完成的。
师: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用帖画的方法来帮白雪公主设计房子好不好?--好 ②.制作步骤
a、画--设计房子,用铅笔画在白纸,注意构图,注意形状,门、窗。b、涂—用胶棒涂要贴纸的部分,注意涂的面积要适当。
c、贴—把小纸块贴在底纸上,用手压一压,注意用颜色区分不同的部分,注意整洁。
d、添—完善画面,变得更加漂亮。
老师小结,发现问题,强调要注意的地方
a、贴的速度要快,贴牢 b、区分颜色 c、注意整洁 5.课堂练习。(音乐响起)(16分钟)
要求:运用帖纸的方法,帮白雪公主设计一座想象中的童话屋。贴完后贴到前面展版上。
两人合作设计制作,老师巡回辅导作业。贴完后作业贴到前面展版上。(2分钟)6.总结(2分钟)
今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帮白雪公主设计了最漂亮的房子,它们设计新颖,创意独特,白雪公主一定会很喜欢,很高兴的,把它们建到一起就变成了大大的城堡,我们一起把它送给白雪公主好不好?
7.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卫
第十一课
摇滚小精灵
教学目标:课时一
1、学习制作滚动玩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制作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审美
能力。
2、尝试强生活中的东西变成有趣的玩具,体验滚动玩具的乐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滚动灵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关图片、情境设置、制作方法演示、学生作业音乐等)
2、教师示范用工具材料(彩色纸,剪刀,双面胶)
3、范品(用各种材料制作的摇滚小精灵)
4、教室中间放一块斜板。
一活动激趣
1、今天一上课老师就看到同学们的桌子上摆了不少东西,都是些什么呀?(易拉罐、薯片筒等)
2、把你带来的东西放到教室中间的斜板上来玩一玩好吗?(3-4个)3-4个学生台前滚动自己带来的物品。
3、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滚动?(生答)对了,能滚动的东西可多了。(课件图片1:能滚动的物体的图片,例如:球,轮胎,环等)
4、这些能滚动的东西都是什么形状的?(圆形)对。不是圆形的东西方便滚动吗?是的,剪刀,书本等都不方便滚动。观看一些能滚动的物体的图片。找出能滚动的物品的共同特点
5、杂技团的叔叔阿姨们根据圆的东西能滚动的原理编排了一个杂技叫滚动地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表演吧!(课件图片2)瞧!他们滚得多有意思啊!
8、杂技团要编排更多这样的节目,需要招聘一些会滚动的小精灵来表演,彩色纸知道这个消息后决定去应聘,这是怎么回事呢?
9、我们来看看彩色纸是怎样变成会滚动的小精灵的。(课件演示)先用剪刀剪出小青蛙的头部和身体,然后把头和身体粘贴起来,再剪出小青蛙身体的其他部分粘贴上去,这样一只小青蛙就剪贴好了。然后将一根纸条粘贴成圆环,将小青蛙粘贴进去。这样一个会滚动的小精灵就做好了。!(课件图片)这些会滚动的小精灵都是用这个方法做成的。瞧他滚动得多有意思啊!我们也来做一个会滚动的小精灵,和他们玩一玩好吗?板书课题:会滚动的小精灵
二体验探索
1、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个小精灵好吗?首先做什么?请学生来卷贴纸条,然后呢?剪出中间的形象,老师准备剪贴一个太阳小子,我用绿色剪出太阳的外形,然后用黄色贴出太阳的脸。这个太阳的脸上还少了点什么?鼻子和眼睛,请一个同学来把它画上好吗?最后将太阳粘贴到纸环上,小精灵就做完了。
2、这些小精灵都是用这个方法做的。(出示范品)谁愿意上来玩一玩?(在玩耍中欣赏范品并开拓眼界)
3、刚才看了这么多的摇滚小精灵都是用彩色纸制作的,可不可以用别的材料,别的方法来制作摇滚小精灵?比如:这个卫生纸筒,可不可以让它变成摇滚小精灵?怎么变?你们手中的其他材料呢?
4、这里有薯片筒,易拉罐,一次性纸杯,圆形铁盒,卫生纸筒等制作的摇滚小精灵,老师把它们发给每个小组,拆开来看一看。(拆分范品,欣赏讨论制作方法)
5、你准备怎样做一个什么样的会滚动小精灵呢?用什么材料制作?(学生讨论:明确自己的想法,或从别人的想法中得到启发。)
三、创作表现
1、交代要求:制作一个和多个能滚动的小精灵,做得新颖,有趣,滚动灵活。
2、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
3、做完后可在教师中间的斜板上滚动玩耍。
四展示评价
1、展示,请放到讲台前的展示台上。
2、评价(自评,师评)(学生说说自己的小精灵有什么特点。)
3、玩耍,3个一批到斜板上滚动自己的小精灵。
4、总结:今天大家做出了很多有趣的能滚动的小精灵。真不错!从这堂课中我们知道了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和双手,去观察,发现,创造出更美的东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能摇一摇的小精灵。
板书设计: 制作方法:(1)裁剪纸条、装饰
(2)卷贴纸条成纸环
(3)剪出中间的形象
(4)将形象粘贴到纸环上
第12课、红灯行 绿灯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教学准备:各种交通标志 范画课件等。第一课时
一、儿歌导入:
“红灯红 红眼睛 眼睛眨一眨 车子停一停
绿灯绿 绿眼睛 眼睛眨一眨 车子向前进 车子向前进 ”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拍手唱一唱。二.谈话
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那我们除了会唱,还从这首歌学到了什么? 学:“红灯停,绿灯行” 师板书 标题。
小朋友们,我们学校外面就是宽阔的八一路和韶山路,上面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我们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些地方。遵守交通规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随意而行,那我们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也会给交通带来阻塞。问一问,平时都遵守交通规则了吗? 三.认一认
那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首要的是你们认识多少交通标志,会看交通标志的孩子才是真正懂的交通规则的好孩子。出示多媒体交通标志。提问的方式进行。(扫描教材图片,用灯片出示)
师板书:红色的标志————禁止标志
例如:禁止机动车通行等
黄色的标志————警告标志
例如:警告标志,注意信号灯。警告标志,注意危险。
蓝色的标志————指示标志
例如:指示标志:不行,指示标志:人行横道。
总结:多认识一些标志 遵守的交通规则更好。四:忆一忆
下面我们有个机器人,想让同学们看看他做的对不对? 导入多媒体 机器人片段(一分钟)问:机器人为什么被撞倒了? 学回答 师总结
大家都很棒,大家多说自己遵守交通规则了,那老师想问问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倒入班级四人的例子。谢志鸿和爸爸过马路,红灯还亮着,爸爸就拉着 志鸿过马路,这时候谢志鸿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星宇和同伴们一起过人行横道,同伴们没有看车,一边玩一边过马路.这时周星宇说”__________________” 曹一鸣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爸爸开车超速,曹一鸣是这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刘龙飞和妈妈过马路,妈妈每次都拉刘龙飞走天桥,龙飞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学生自己来判断对错,其他同学补充说明。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互相学习。相信一定会做的更好,师总结。
五、作品欣赏
欣赏别的小朋友的画,自主发现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
1、过天桥: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小朋友们放学回家过天桥,他们不追跑打闹,按照顺序一个个通过天桥。)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油画棒画的)有没有表现全部的马路和天桥?(只是表现了天桥的一小段和桥下马路的一角,没有表现全部。否则场景太大,人物就小了。)
2、过斑马线: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过马路)他们是在什么时候过马路的?(红灯把车子停下来的时候)他们踩着什么过马路?(斑马线)他们是不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呢?
3、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之下过马路)用什么“画”出来的?怎么只有两种颜色呢?(刻纸作画)这里画了些什么动作的小朋友呢?
启发回忆
1、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你能把自己遵守规则的场景画下来吗?先和同学讨论然后再答。
2、用正反范画启发学生:画面要饱满,突出主体。尽量完整,颜色鲜艳。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第十三课 捏泥动物
教学目标: 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 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师展示课前制作好了的捏泥动物。教师板书课题: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捏泥动物
三、表现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动物运动会。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第十四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