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2册(全册)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2册(全册)
教学内容第一课七彩飞虹湘版小学美术
教学目标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画;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湘版小学美术七彩飞虹
课时安排一课时。湘版小学美术七彩飞虹
教学准备七色色标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平台等。
教学重点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七彩飞虹
设疑导入师: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学生:红、橙、黄、绿、青、蓝、紫。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分析理解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混色游戏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学生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通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欣赏感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你能正确并按照顺序表现彩虹的七种颜色吗?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其顺序印象。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加强知识的记忆并为激发思维做铺垫。湘版小学美术
自主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美丽的彩虹是降落伞的伞顶、美丽的空中河道------;请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学生绘画活动,表现自己的想象或则表现和彩虹有关的故事。运用语言激发思维,在绘画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总结评价教师总结。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二课飞旋的纸条
教学目标了解掌握纸条会飞、旋转的规律;学会制作会飞的纸条,并能进行装饰;学会在游戏活动中感悟自然规律与美术活动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剪刀、固体胶水、24k图画纸,彩色水笔等。
教学重点了解并制作会飞的纸条,并在交流活动中探索多种制作和飞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自然知识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小组活动交流成果引导学生小组活动:观察教材范图,自己探索制作飞旋的纸条。指导学生制作完毕后相互交流,并试飞。学生小组活动:观察教材范图,自己探索制作飞旋的纸条。交流制作经验、试飞并汇报小组活动成果。]自主活动,发现问题。
作品展示探究问题教师请一名制作较为成功的同学和一名制作不是很成功的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飞旋的纸条。你觉得哪一个最漂亮?哪一个能飞起来,哪一个飞不起来,为什么?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制作作品。学生观察不同的展示效果,并思考、交流为什么会这样?该如何改进作品?差异比较,明确要求。
欣赏范图激发思维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看一看哪一个纸条制作的最漂亮,哪一个比较特别。师:小朋友!你能想画出更美丽更特别的制作方法吗?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学生根据思维启发改进或者制作一个更有新意并且更漂亮的会飞旋的纸条。通过欣赏范图和谈话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体验成功飞纸游戏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试飞自己制作的美丽的飞旋纸条。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学生自主飞纸活动,体验纸条制作成功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结延伸教师总结。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让纸条非起来吗?学生互评:1.谁的纸条描绘的最漂亮?2.谁的纸条飞的最漂亮?3.谁的纸条制作的和教材中的不4.一样,5.有创意?学生思考并课后交流。总结全课,拓展知识。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三课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欣赏、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和色彩特征,启迪智慧;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体现对玩具制作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布老虎或者其他民间特色玩具、幻灯片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关于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从欣赏民间玩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民间艺术美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玩具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小组活动,一起看一看、玩一玩布老虎。(或其他民间玩具)多媒体或者挂图出示其他的民间玩具。学生小组活动,观察玩具的特点,并玩一玩。初步了解其他民间玩具。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并集中学生注意力。
赏玩具谈感受肥燕风筝。(出示幻灯片)产于北京,色彩鲜艳,造型简洁,而且左右对称,制作时主要有扎、糊、绘、放四个基本过程。请小朋友说一说看了肥燕风筝后的感受。用什么材料做?最深的印象?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并渗透学生比较欣赏的观赏方法,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意识。
请学生先欣赏泥沽沽。泥沽沽。(出示幻灯片)产于河南,中间圆两头尖而细,可做各种动物的形象,尾部有小孔,用嘴吹可发出呜呜的叫声。欣赏泥沽沽玩具,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这个玩具和肥燕风筝的异同点。
请学生讲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布老虎玩具。(出示幻灯片)产于陕西,神态威风、可爱,造型简洁而又有动感,头部纹样多样,寓意吉祥和健康,既可以观赏又可以作枕头使用。随机选派一名同学讲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如《武松打虎》。说一说布老虎的材料和寓意。
木马玩具。(出示幻灯片)产于云南昆明,可以在地上滚动,曾在民过年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造型与色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说出木马玩具的最大特点:可以滚动。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赏玩具谈感受蚂蚱玩具。(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在街上你见过这些蚂蚱玩具吗?除了这些蚂蚱你还见过什么动物也是用这些棕叶编织而成的呢?产于湖南,利用棕叶编织而成,我国南方各省都有棕叶编织的艺人。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在街上对棕叶编织的玩具的一些所见所闻。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并渗透学生比较欣赏的观赏方法,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意识。
总结交流师:小朋友,看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玩具你能思考并说出这些玩具的不同特点吗?(幻灯片)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觉得哪一个是最美丽的?哪一个又是形状最好看的?哪一个玩具最有意义?哪一个玩具你最喜欢?为什么?学生回答:
1、布老虎制作材料:各种各样的布。
2、泥沽沽制作材料:泥土。
3、木马制作材料:木头。
4、肥燕风筝制作材料:竹子和轻薄而
5、又牢固的纸张。
6、蚂蚱玩具制作材料:棕叶。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回顾欣赏玩具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玩具的兴趣。
课外延伸在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小朋友,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多去看,多去问,多去思考,你一定会认识更多的民间玩具,也一定能得到更多的乐趣的。提醒学生在课外的时候注意身边的民间玩具,如果你觉得特别有意思,可以带回学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外见过的好玩的民间玩具。做一个小玩具家,收集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自己感觉有趣的民间玩具。鼓励激发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并能积极了解关于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四课小小手
教学目标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在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范图等。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图片设疑导入教师多媒体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的手的图片,并请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手。教师设问:小朋友!你觉得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设问二:你觉得什么样的手是最美丽的手,什么样的手是最神奇的手呢?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自由思考,大胆地进行猜想和回答。欣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欣赏范图手形游戏出示手形想象画挂图。师:你能说说这些手形画中最喜欢的是哪一幅吗?哪一幅色彩最鲜艳,哪一幅想象最丰富,哪一幅花纹最好看?请几名同学上台,沾湿小手并在黑板上表达各种样子的手,看谁表达的手最有趣。学生观察范图,并比较范图的差别,自由的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学生上台大胆表现自己想表现的手形,并作大胆的联想。有认识手转入如何表现一双或者一只美丽并富有创意的手形画。
看示范讲步骤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业的全过程。动动小脑想一想;动动小手摆一摆;动动小手画一画;美丽神奇最重要。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的过程,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自由发言提问。熟悉手形创意画的整个表现过程,形成印象。
自主表现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自主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自主的表现手形想象画。表现练习,开发思维。
总结评价教师把学生的作业有创意的展示在黑板上并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或者互评,大胆自由的发表见解。自评互评,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五课月亮走我也走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教学范图、建议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等。
教学重点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和月亮相关的事。
教学难点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激发构思激发思维师:小朋友!你能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吗?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法。你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为月亮取个什么名字呢?学生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一个词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切身感受。学生大胆自主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为月亮取名字,说出自己问要这么取的理由。引入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欣赏感受拓展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1)哪一幅画的色彩最美丽?2)哪一幅画的内容最有趣?3)哪一幅画的月亮最新奇?师:小朋友!你想和月亮做游戏吗?你想和她做什么游戏呢?师:除了做游戏,你还想和月亮做什么呢?学生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对教材范图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且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有趣最生动。学会欣赏,并在欣赏他人范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创造出更多的自己的独特想法。
自主表现穿插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月亮与人的美好关系,并协助辅导。在学生表现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有独特想法的学生。学生大胆自主表现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地进行交流。大胆地通过实物投影设备介绍自己的想法。大胆实践,将独特思维转化成美术作品。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用实物投影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大胆提问,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体验成功,改进不足。
教学后记
第六课蝶儿飞飞(简案)
教学目标:、增强欣赏自然美的意识,激发儿童热爱创造活动;
2、了解蝴蝶的基本特征,感受和表现蝴蝶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3、制作一只能飞动的纸蝴蝶,并进行游乐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对称、设计蝴蝶外形并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添画花纹。
教学难点:设计一只新颖、色彩绚丽、能飞动的蝴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在美丽的花丛中,2.有许多可爱的蝴蝶,3.它们快乐的飞舞、你追我赶着做游戏,4.瞧,5.它们都飞到这里来做客了!”
拿出蝴蝶贴在黑板上;
让蝴蝶从室内飞过;
手拿蝴蝶晃动。
6.学生:感受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氛围。
7.师出示作品(纸蝴蝶):谁想和它们玩一玩?我们来比比看,8.哪只蝴蝶飞的最高!舞姿最优美!
9.学生:部分学生参与活动(配乐)
0.教师小结:这些同11.学表现真好,12.老师把这些蝴蝶奖给你们!谁还想来?
a)可是老师做的蝴蝶不b)够呀,c)怎么办呢?
3.教师出示课题:蝶儿飞飞。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找特点
i.那么一只美丽的蝴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看一看吧!(多媒体播放真实蝴蝶图片)
4.讲解外形:蝴蝶的外形要新颖,15.它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三角形、方形、园形、长方形„„
i.学生观看蝴蝶的外形,ii.并进行小组交流,iii.汇报观察结果。
6.讲解花纹:蝴蝶的花纹要美丽,17.颜色要漂亮,18.你们看!(播放并放大蝴蝶花纹的局部)
i.学生自由发言,ii.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9.讲解对称:
1、蝴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叫做“对称。”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播放蝴蝶实物图片)
a)
2、比如蜻蜓就也是对称的小动物!你们还能说出哪些对称的现象呢?
b)
3、引导学生说出多种对称现象。
20.师:现在我来考考你们,21.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
22.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23.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24.的制作方法。
三、加工蝴蝶:
.师:好吧!我们来动手试一试!每一小组都有很多材料。我用我的方法,2.你们也可以用你们的方法,3.注意外形的设计与颜色花纹的搭配!
4.师生用不同5.方法开始制作比赛。(配乐)
四、蝴蝶游戏:
.师:蝴蝶飞舞的样子最好看!怎样让我们做的蝴蝶飞起来,2.展示它的美丽呢?
3.学生大胆发言:用线拴着飞!用铁丝!让风吹------
4.师:好!同5.学们可以让你的蝴蝶飞起来,6.跳起来!(配乐)
7.现在请花儿姐姐来当裁判,8.(教师戴上花儿头饰)看看哪只蝴蝶最美丽!舞姿最动人!
9.师生共舞放音乐。
五、总结教学:
.师:今天老师感到很为难,2.因为“蝴蝶”(指3.学生)表现都很好,4.这些花朵奖给谁呢?只好请同5.学们帮忙了,6.你们认为今天哪只蝴蝶最美丽!舞姿最优美呢?
7.学生大胆自由发言,8.积极互评价。
9.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同10.学们完成的很好,11.都做出了美丽的蝴蝶!蝴蝶很美丽,希12.望你们以后要爱护它,13.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七课划划印印
教学目标1.刻划变化有趣的图形,2.培养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3.掌握刻划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4.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设备、教学示范用具等。
教学重点刻画图形并学会简单的印制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在刻画过程中用力轻重,色彩干湿的掌握;刻印过程中想象能力的激发。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范图引出课题教师多媒体出示刻印版画品,请小朋友说一说这些画是怎么画的呢?和我们平常画的有什么区别?教师揭示课题。学生观察刻印版画作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读一读教材中的话:纸板用力画,印时轻轻压,刻痕多变化,看看像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观察感受示范刻印教师多媒体介绍刻印用具:各种纸张、硬笔、水粉颜料、夹子、画笔等。教师引导学生摸一摸各种纸张,体验纸张的不同感觉。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刻印的方法。学生感受各种不同软硬的纸张的材质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体验感受。学生观看教师刻印师范过程。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不同特点并加强刻印的直观感受。
尝试体验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刻印绘画的方法。教师:小朋友,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尝试体验用刻印的方法大胆表现各种事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体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尝试体验,发现刻印的常见问题。
分析比较掌握技巧教师总结:(多媒体示范比较)1.刻印时硬笔的握笔姿势不同2.造成的不同3.结果的比较示范;4.刻印时颜料的干湿不同5.的不同6.效果的比较示范;学生观看教师的比较示范,并上台和教师一起比较不同方法刻印带来的不同效果。说一说自己观看后的心得和体会。解决刻印的常见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不同的刻印效果。
表现创造师:小朋友!你能用这种方法刻印有趣的图形吗?你想刻印什么呢?教师协助学生完成活动。学生自主发言,说一说自己想表现的新奇的事物。学生表现创造活动。用刻印的方法大胆实践,巩固教学,开发思维。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评展示作品。学生自我评价,展示作品等。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第八课踢踢腿弯弯腰(详案)
教学目标:、学会用纸条通过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方法。
2、对做运动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创作人形动态作品的偷悦。
教学重点:
掌握折、撕、拼、摆、贴的操作方法与要领。
教学难点:
人物运动动态的表现及人形姿态的合理、美观。
教具准备:
彩纸、胶水、示范作品、小星星、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人,揭示课题。
1、激趣: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星星吗?老师这儿有好多漂亮的小星星,准备送给那些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哪些小朋友想要?
2、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做运动有关,说到做运动,老师就想到了一首歌,谁知道这首歌是怎么唱的?
教师请两位小朋友上台来表演一下。(表演唱《健康歌》)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这首歌的歌名?这首歌告诉我们怎样才会健康?(经常做运动)
综合以上几位小朋友的发言,老师编成了一首儿歌--踢踢腿,弯弯腰,常做运动身体好。(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小朋友们以前都做过哪些运动?请上台来表演一下。(做操、踢球、跑步、跳绳„)
2、模仿其中的一位小朋友的姿势,老师贴出一个纸人,清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要点:①这个人在做操。②身体由头、身子、手臂和腿四部分组成。③头部所用纸条最短,其余部分较长。④弯曲的手臂和腿由两张纸条组成。)
3、有一位叫做小明的小朋友,特别爱踢足球,于是他照着自己的动作做了一副粘贴画,可他怎么看也觉得不像,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帮帮他。
(要点:①头部稍向下,①身子向前倾。③手臂和腿是弯曲的。改进办法,把纸条分成两部分)现在,这位小球迷就活灵活现了,小明要老师代他谢谢大家呢!
4、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一次小运动员啊?那好,当老师数到“四”的时候,请做好你最喜欢的一个运动姿势。(学生自由做姿势)
小朋友们的姿势真威风,你们愿意把这精彩的瞬间留下来吗?(愿意)好的,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模仿自己的动作做一幅粘贴画。
三、小组活动,自主表现。
四人一组制作,老师巡视指导,将较成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提醒注意坏境卫生)
四、展示作品,众评互议。
请四人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除了自己小组的作品以外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请两位学生上台带领大家律动一一《健康歌》
教学后记:
第九课纸拖鞋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上资源、各种色卡纸、纸拖鞋作品若干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点:拖鞋的立体造型,色彩、图案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拖鞋款式、图案、色彩的完美统一。
教学过程:
、欣赏与观察
教师:拖鞋是我国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我们每位同学都与拖鞋分不开。大家先欣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拖鞋作品。(演示网上拖鞋作品,播放优美背景音乐)大家在欣赏各种拖鞋的时候,能否说说拖鞋的款式、质地、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现实生活中,每位同学对拖鞋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有几双形状各异的拖鞋,对吗?那大家用铅笔把他们的形状画下来。
2、演示与分析
我们来看看!(屏幕展示学生作品)我们来了解一下拖鞋的结构与形式。(多媒体演示)拖鞋的结构主要分为鞋底与鞋帮两部分,形状各异。
3、设计与制作
现在我们运用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大家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可以手绘图案,可以剪贴,注意颜色搭配;可以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设计。
4、展评与欣赏
教学后记
第十课泡泡乐(简案)
教学目的:
1、体验出对玩吹泡泡游戏和学习活动的愉悦。
2、能为表现自己的感受选择恰当的方法。
3、能辨识泡泡的形状变化和丰富的色彩,认知印、画、撕贴泡泡的方法。
4、培养学生大胆随意撕纸的胆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求异能力。
5、大胆创作并表现出画面组织的美感。
教学重点:
体会印、画、撕贴泡泡的不同表现方式,利用学生自己或老师准备的材料工具尝试印泡泡、画泡泡和撕贴泡泡的方法,认识和运用六色。
教学难点:
印的和撕贴的圆形的重叠秩序和撕纸方法。对圆形、色彩的重复组合构成的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纸,图画纸,水粉,胶水,彩色笔,吹泡泡的工具。
教师:彩色纸,图画纸,水粉,胶水,彩色笔,吹泡泡的工具,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的情绪,看谁坐得比较好。
二、复习旧课:表扬上节课画得好的学生。
三、讲授新课:
1、让八个学生玩吹泡泡的游戏,全班同学共同欣赏泡泡的形和色。
2、教师提示学生在玩吹泡泡时发现了什么奥秘,找一找泡泡的形状和色彩。问学生:泡泡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圆形或球形。五颜六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
3、以吹泡泡的快乐感受为话题,进入泡泡形状与色彩知识的讨论与学习。请同学谈感想和感受,美在哪里?(形状美和色彩美)
4、以体验印、画、撕贴泡泡的不同表现方式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任务,问学生:想不想去表达出来?(想)
5、教师提示可采用哪些方式来表现泡泡,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己或老师准备的材料工具尝试印泡泡、画泡泡和撕贴泡泡的方法,采取谁出的主意谁尝试演示的方式,引发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讨论和教师示范,通过参与、讨论和示范,突出对圆形大小变化、常用六色的运用以及圆形、色彩的重复组合构成的了解。教师示范注重印的和撕贴的圆形的重叠秩序和撕纸方法的提示。教师示范三种表达方法:
①印的方法:可选用大小不同的瓶盖和不同颜色来印(红、橙、黄、绿、青、蓝、紫)
②画法:可用水粉颜料画,也可用单支水彩笔或油画棒来画。
③撕贴的方法:用手撕出各种大小的圆形彩纸,先粘大的,后粘小的,有顺序、分层次地贴出泡泡来。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印一印、撕一撕、画一画,表现对泡泡的感受。
1、印出气泡,彩色相间。
2、画出彩色圆形。
3、撕下几张圆形纸片,粘贴出气泡效果。
4、印、画、撕贴好之后,还可以添画人形进行装饰。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以自评为主,突出能用语言表达对泡泡感受的表现意图,画面泡泡的组合有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美观有趣。让较好的作业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评说自已的想法,添画的过程,说说是怎样想的,画的是什么?平时要关心身边事物的色彩,形状,乐于联想、寻求与他人不同的想法。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彩球滚滚(详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球体的特征。
2、利用废纸等材料制作彩球,并组织好活动。
3、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其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利用废纸等材料制作彩球。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个性的彩球。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件,彩球一个
学具:废报纸、彩纸、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准备情况和组织纪律。
二、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你们平时用完的废纸都是怎样处理的?
学生:烧掉,扔到垃圾箱里„„
老师:现在呢,让我们一同观看一段录相,看完之后,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2.放录相(废纸在大街上满天飞,环境受到污染)
3.老师:看完录相,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废纸也是一种污染,生活在那里的人成天跟废纸打交道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学生:废纸也是白色污染,那里的人们不爱护环境,随地乱扔纸屑,使得废纸满天飞,环境变得极为差,一点也不美。
老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要爱护。现在南昌正在创建美丽的花园城市,那么让我们变废为宝,把身边的废纸变成一个个精美的彩球,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揭示课题:彩球滚滚。
三、新授。
.出示一(不同的彩球)让学生仔细观察。
(1)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彩球有什么特点?(圆形、色彩鲜艳、设计不一)你最喜欢哪个彩球?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彩球的色彩、图形来讲)
(2)除此之外,你能设想出其他的彩球吗?(先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
2.指导学法。
(1)出示一个彩球,提问:大家想想这个彩球应该怎么做?
(2)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
(3)根据学生讲的情况,相应地出示
二(制作彩球的过程见书P14)
.先拿一张废报纸浸湿后挤干,反复揉搓成一个球体。
2.当报纸揉成球体时,再将其他报纸进行外包装(涂表一层)。
3.按自己的设想利用各种色纸进行最后一层包装,使其外表美观。
4.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练习时注意巡视:
(1)彩球的大小;
(2)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搭配;
(3)作业干净,胶水贴牢固;
(4)作品展示。
先小组里展示,再各派出最好的一位同学上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最后颁布一、二、三等奖并发奖品。
四、游戏竞赛《打保龄球》。
规则:将全班分成两组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距离水平线2米远的地方依次排列9个汽水瓶(见图)并标明得分。选手在比赛时,如果打倒了其中一个瓶都可以加分,累积分数最高者,为胜者。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制作彩球,同学们有的做了西瓜,有的做了葡萄,有的做了猪八戒„„大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都很出色,不仅做得好,而且都玩得很开心,使我们的学习活动充满了乐趣,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小树快快长(详案)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树快快长》是一堂工艺制作课。它要求学生以纸作为面材进行平面造型。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如折、剪、撕、贴,来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我认为通过平面造型不应该仅仅要求他们会用旧挂历纸剪贴小树,而是通过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根据对教材分析,我拟本课将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2、:在观察中学会欣赏美的事物,3、美的树林。在欣赏中尝试理解美。
4、实践目标
5、:①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造性树林图画设计,6、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②从撕、拼、贴的过程中,7、培养想象力,8、创造力,9、养成认真作业,10、细心工作的作风。
1、情感目标
12、:通过制作美丽的树林,13、激发学生热爱树木,14、保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各种基本图形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注意画面整体效果。如构图的美观,色彩的和谐。
[课业类别]
工艺制作课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课本、cAI、挂图、动物头饰数个、剪刀、胶水、挂历纸、彩纸。
学生:旧挂历纸、彩纸、胶水、剪刀、白纸。
[作业要求]
用已学过的几何形,做一棵自己喜欢的小树
[教学过程]
时间目标教师活动媒体学生活动
3分初步培养制作兴趣
1、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鸟在什么地方鸣叫?,现在,让我们一起到树林里看一看.2、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在美丽的树林里,到处可以见到高大挺拔的树干,郁郁葱葱的树冠,漂亮极了.林中小鸟欢叫,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在快乐地生活,花儿也张开了笑脸,引来了美丽的蝴蝶.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剪贴制作这些美丽的小树.录音机录像
1、学生听音乐.2、学生回答,激发兴趣.4分学习几何图形,抓住事物特征
2、拼贴练习
1、谈话: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基本图形,现在请看,问:①这是什么图形?②它们像什么?
2、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选图形,拼贴一棵漂亮的小树..3、问:同学们想一想,树林里还有什么?
4、出示动物头饰,请几位同学扮演小动物.5、多美的小树,现在老师就教你们做一棵美丽的小树.几何图形小动物头饰
1、学生观察回答①椭圆形、半圆形、梯形、长方形、三角形.②树干和树冠.2、学生拼贴小树.其余学生观察.3、小动物在树林里蹦来蹦去.5分演示作画步骤.巧妙利用挂历纸上的图案颜色.三、示范制作过程
1、构思:老师先想一想做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选材:根据挂历纸上的图案的颜色勾画出需要的图形.3、剪或用手撕.4、拼贴:在作业纸上拼贴一棵美丽的小树.挂历纸白纸剪刀胶水
1、学生讨论.2、学生观察.3、学生观察
4、学生观察评议.5分出示范例教材分析,欣赏作品,增强审美能力.3、教材分析,提出作业要求.1、出示范例.谈话:老师这里有很多小树,都是用挂历纸和彩纸做出来的,你们觉得漂亮吗?
2、作业要求:同学们,你们做的时候也要这样构图大方,色彩鲜艳.3、欣赏同龄人作品,打开课本16页.谈话:瞧,他们做的小树多漂亮,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出比他们做的还要美的小树来.范例课本
1、学生观察回答.2、学生归纳.5分激发制做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制作一棵美丽的小树.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1、谈话:老师把这些小树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茂密的树林,成为小鸟快乐的家园.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鸟建造更多美丽的家?成为小鸟的好朋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小鸟最喜欢做的又快又好的同学,现在请同学们手中的挂历纸或彩纸剪或撕出基本图形,制作出一棵美丽的小树,做完后放在小树林里做小鸟的家.2、要求:贴出一幅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3、巡视时及时鼓励能巧用纸的花纹和颜色的作品,并向学生展示.4、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录音机、民乐磁带、胶水、彩色纸剪刀等学生制作
5分鼓励,评价的过程
五、作业展评.1、学生将作业放到小树林里,请同学们评议自己喜欢的作品.2、教师从设计、色彩等方面进行全班性讲评.3、将小动物头饰送给优秀小设计师.学生作品
1、学生观察
2、学生评价
3分技能反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进一步启发.六、课堂小结.1、课外引申,思想教育.我们共同在这美丽的树林里欣赏到了美,又用我们的手创造了美.树林是人类的朋友,树林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树林能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我们应该保护它,爱护它.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比今天更美丽.2、想一想,能不能用废旧物品做出更多美丽事物呢?学生作品
1、学生发言
2、学生思考
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折纸动物(详案)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综合练习课,主要是以折纸为主,另外用剪、撕、贴,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制作小动物的练习。
2、以启发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特点和形体比例折出动物成为本课的要点。
3、折出小动物之后,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教材给予的制作方法较简单,难度不是很大,留给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空间很大。另外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目的:、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5、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
2、学会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教学用具:动物娃娃、范画、、折纸作品、各色蜡光纸、音乐带、水彩笔、黄色塑板、双面胶,若干树叶和花布头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分两排席地而坐。
2、教师将若干个动物娃娃挂在教室里,并将一张淡黄色塑板放置幻灯幕布下。
4、展示:(《折纸动物》的封面。)
一、导入:、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千纸鹤入场。(用千纸鹤引出一个小故事)。
2、展示:(动物王国中的选美大赛。)
3、老师提问:“动物王国中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回答)
4、投影仪展示:范画(天空、陆地,水中的小动物代表比美)。
5、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哪个小动物最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6、深入:“小朋友,你们还认为什么小动物的体形和颜色很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7、学生站出来,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态。(学生进行声音和肢体模仿练习。)
8、展示:(天上、陆地,水中的小动物图片。)
9、老师提问:“图片中的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互相有什么比例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二、新授:、故事接下去:“动物王国里这么热闹,我们的纸动物也想来凑凑热闹。”(再次提起学生的兴趣。)
2、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小动物。
3、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4、开始引导比赛:(学生准备动手制作折纸小动物)。
5、按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天上动物、陆地动物和水中动物),三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小组围成一个圆圈。
6、老师讲解折剪小动物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动物的各个部分。
三、练习:、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动物)(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将双面胶贴在学生作品后面。)
四、评议:、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将双面胶贴在所有学生的作品后。)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学生猜答)
4、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
5、老师奖励学生,学生去拿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娃娃,大家鼓掌表扬。
五、活动:
比赛结束,老师带学生放松小手。老师和学生一起跳舞。(音乐带《我有一双小小手》伴舞)。
六、延伸:、学生将自己的折纸作品贴在黄色塑板上,将作品全面展示。
2、老师提问:“小动物这么美,周围好象缺了什么?”(学生回答)
3、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水彩笔将折纸小动物四周美丽的风景进行添加。(天上、陆地和水中的风景)。
4、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动物王国。(放音乐)
八、尾声:、展示:(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向小朋友们说再见。)
2、老师带小朋友们向小动物们说再见。
3、老师和小朋友们互相说再见。
4、结束。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四课瓜果飘香
教学目标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的规则。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
教学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游戏引入揭示课题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揭示课题:瓜果飘香。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学生自主的形容其他吃到过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
品位体验教师拿出部分水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3.的香味;4.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5.口味。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说一说哪一种水果最美丽,为什么?让学生用眼、鼻、口去直观的了解水果的各种不同的特点,加强对水果的了解。
自主表现作业要求: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瓜果。教师巡回协助辅导。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自主表现;想象创造。
交流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总结。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五课由小变大的画
教学目标1.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2.丰富表现手段。3.画一副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4.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5.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6.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几个拆开的小纸盒。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儿歌导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认读教材中的儿歌。引导学生学唱教材中的儿歌。请学生先读一读儿歌再请学生欢快的唱一唱儿歌。激发快乐的学习情绪和兴趣。
小组探究教授样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书中的范画,设问“这样的画是怎样变大的呢?”并教师小结。■教师小结:三种样式:1.几张小纸片的拼合变大。2.将大些的画纸折小后从一小块开始画变大。3.从拆开的小纸盒反面的某一块开始变大。■请小朋友来评析一下范画: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学生小组自主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学生分析比较后汇报分析结果。■学生分组认真学习三种不同■的样式并说说自己学习的感受。■学习完三种样式后学生看范图说说自己的感受。了解从小画变大的方法。了解熟悉拼合的样式。
大胆设想自主创作教师明确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2.用接龙的方法,3.每一位同4.学在纸盒上续画一幅小画,5.最后变成一幅内容有关连的大画,6.内容自定。7.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想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设想并按照要求进行活动。练习巩固由小变大的作画方法,增强拓展思维能力。
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教材中学到的方法和自己探索得到的方法。作品展示。学生总结自主创作活动探索的方法并展示自己小组完成的作品。反馈教学情况为教师教学反思作准备。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六课蚂蚁搬家
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昆虫的外部特征,2.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3.树立集体意识,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几张白纸、有关蚂蚁的图片。
教学重点采用集体绘画创作,使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
教学难点相互协作进行集体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范画,引入谈话。出示课题。观察课本中的范画,说说观察的结果和感受。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学习讨论欣赏蚂蚁的有关图片,说说蚂蚁有什么特征。在欣赏图片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老师设问:除了这些搬法,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这时它们的动作会是怎样的呢?欣赏分析蚂蚁的外形特征。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如: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它们搬的是什么物品呢?用什么方法来搬呢?小组自由讨论,由代表来汇报自己组的意见。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大胆提出问题,自己或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
蚂蚁表演老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蚂蚁、昆虫等头饰给自愿参加的小朋友带上,一起来表演《蚂蚁搬家》的故事。学生有的当蚂蚁,有的当昆虫一起兴高采烈的模仿表演。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激发兴趣。
集体创作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造一幅《蚂蚁搬家》为题的创作画。能抓住蚂蚁基本特征刻画动态,能大胆想象描绘出蚂蚁采用什么方式搬东西及所搬的各种物品。学习集体创作,先确定画面主要内容,再安排个人负责的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创作的乐趣。
展示讲评老师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教学总结你从蚂蚁搬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七课鼓儿响咚咚
教学目标1.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学习的热情,2.体会制作与表演的乐趣。3.学习鼓的装饰方法。4.通过学习活动,5.初步感受不同6.艺术间相互交融与衬托所带来的美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小圆筒、剪刀、双面胶、彩纸。
教学重点学习鼓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做鼓时绷和扎的技巧。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感受引出课题用多媒体播放几种不同鼓的表演片段。揭示课题:鼓儿响咚咚学生跟着一起学敲鼓儿的动作。感受艺术带来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鼓的制作方法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几种不同的鼓,问:这个鼓是怎样做成的呢?教师总结:鼓的制作主要有以下的方法:绷、撕、剪、贴、画、扎。(出示范图)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制作鼓的基本步骤及鼓的装饰方法。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发扬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创造表现每人或每组制作一个鼓,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运用绷、撕、剪、贴、画、扎等方法制作一面好看的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自主表演老师播放音乐,采用集体表演和单独表演的形式来展示作品。学生随着音乐,自由的有节奏的进行敲鼓表演。增强学生的表演欲。
欣赏评析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鼓,教师总结。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的小鼓好看又好听。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八课办家家
教学目标1.认识餐具、食物的形状,2.发展形象思维的能力。3.掌握制作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能。4.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彩泥、《新年好》的录音带。
教学重点在生活情景中愉快的完成这次的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制作餐具、食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歌曲,听完后请说出这段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放音乐)揭示课题。学生自主跟唱歌曲并说一说歌名《新年好》,也可以说一说里面的歌词等。引入课题,引起兴趣。
回忆感受师:新年到来时,你们家都在忙些什么?新年里是这样,节假日你们家的情景又是怎呢?师:我们都有一个快乐的家,现在我们来玩办家家的游戏怎么样?学生:贴春联、逛花市、妈妈在做点心、包饺子,全家一起吃团员饭------学生: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我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引导学生回忆、感受生活。
师生合作创作活动师:现在你们可以自由组合“家庭”,你们的“家庭”成员既可以制做餐具、菜,也可制作家具、家庭用品等。现在老师来扮演“妈妈”,请其他小朋友来扮演“爸爸”、“孩子”,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组成一个家庭。其他小朋友自由组合成几组家庭进行活动。找“爸爸”、找“妈妈”、找“孩子”的游戏开始了,经过一阵的“乱”,孩子们自组“家庭”。各自“家庭”的成员在制作的过程中分工合作,制作出各种精美的菜以及各种不同的生活用具、器皿等。小组活动,自主参加和家有关的活动,并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展示解说总结评价教师指定一“家长”请他说一说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再挑出一道最美的“菜”,介绍制作方法。请制作有创意的“家庭”说明制作的意图。“家长”介绍家庭分工的情况,并介绍展示自家的作品。(可从菜的色、香、味方面介绍)。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意图。引导学生介绍作品提高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九课小动物小人物
教学目标1.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2.感受不同3.材质的美,4.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设计意识,5.让学生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动画。学生:彩泥、各色树枝。
教学重点用彩泥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在稳。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观察动画片中人物、动物的特点和可爱之处。加强学生直观感受。
观察感受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材料的不同特点。观察课本中的范作,老师拿出已把树枝部分换成彩泥的作品,让学生去比较效果。树枝在作品中适合做什么呢?不同的树枝有不同的用处。除了书中的所用之处还树枝可以用于什么地方?看一看、摸一摸树枝和彩泥,感受一下这两种不同材质的特点。比较老师的范作与课本中的范作,感受两种材料在作品中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又粗又短的树枝适合做大象的四肢,又细又长的树枝适合做老鼠的尾巴。树枝还适合做窗户、扫把„„获得丰富的感官印象,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好准备。明确两种材料的不同用处。
设计创作作业:回忆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或其他有趣的事物,用彩泥、树枝小组合作创作一组作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集体创作几组作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评说作品请小朋友自己或互相来说一说作品。学生自己或互相来说一说作品吸引人和不够的地方。增强学生说的能力
作品展示课后将这些作品展示于橱柜并引导学生欣赏和积极评价。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大胆自主的发言,对作品进行互评和自评。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和创作的兴趣。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二十课你的家我的家
教学目标1.记忆创造,2.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3.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4.掌握基本画法。5.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6.增进同7.学之间的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有关房屋建筑的录相
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录象回忆我家教师播放有关房屋建筑的录象,让学生仔细观察。师:这里面有你的家吗?你能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观看关于各种各样的房屋的录象资料。观赏录象完后从中找出与自己的家相象的房屋,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回忆、比较,找出自己的家的特征。
自主表现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引导学生用记忆、想象来描绘自己的家,并能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教师巡回辅导协助。学生自主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并用色彩进行装饰。及时发现提出表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大胆的想法。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和记忆创造能力。
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贴在老师已准备好的中间贴有学校的大纸上。师生一起讨论在学校的周围建造一条大路。学生按各自的方位把剪下的房子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小朋友再由自己的家门口造一条通向大路的小路。师生讨论,再在道路两旁添加上商店和其他场所。体验合作的快乐,训练学生的方位记忆能力。
游戏活动教师请较远的同学按就近原则从家到学校走一遍。看会不会迷路或绕远路。学生进行走路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后记
谢谢使用有染缸编辑的石河子市一小
第二篇:一年级音乐第2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音乐第2册全册教案
《音乐》第2册教案
第1课《我爱珠江》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翠亨村出了个伟人》,让学生了解我国伟人孙中山,并启发学生爱伟人,爱珠江,爱祖国的情怀。
2、通过学唱《落水天》,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感。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复习巩固“do
re
mi”三个音的音高及手号。
3、听赏《广东狮子锣鼓》,让学生感受广东民间鼓乐及歌舞,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等节奏型。
4、通过音乐情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材内容分析
《翠亨村出了个伟人》是一首根据广东民歌的风格写的歌。旋律优美,表达了人民对伟人孙中山的赞颂的喜悦心情。歌曲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歌颂珠江口香山岛翠亨村出了孙中山这个伟人,歌曲充满广东民歌的风味,节奏平稳,带有摇荡性。
《落水天》是流行于广东地区乡情味极浓的一首民歌。富于特色的节奏型贯穿全曲,歌词朴实感人,表现了旧社会穷人遇到下雨天没有雨伞的可怜情景,同时又具有风趣的内涵。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与练习:1.运用上学期学过的节奏乐器为歌曲表演作伴奏,让学生更生动地去表现音乐;2。为了进一步建立“撒”的相对音高概念,我们可以让学生随着音高变化打出相应的手号。
《广东狮子锣鼓》是广东过年过节举行盛大庆典的鼓乐,民间伴有舞狮活动,使节日气氛更浓,更喜庆。
重点:学生感受广东民间鼓乐及歌舞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同学交往。
难点:边听音乐边模仿舞狮子的动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听中设问。
播放高胡及广东民间乐器演奏的《翠亨村出了个伟人》旋律。提问:这首旋律美不美?教师讲解:美的音乐有其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讲故事。
教师播放《翠亨村出了个伟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方式讲述孙中山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以及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孙中山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伟人孙中山是广东的骄傲。
3、范唱。
在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范唱。因为这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完整的艺术形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生动的范唱,有可能给学生留下毕生都值得回味的印象。
4、听音乐,朗读歌词。
播放《翠亨村出了个伟人》音乐,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音乐中,教师的范唱中感受歌颂孙中山的情感,并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唱唱比比。
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比比谁模仿得最好。
6、结合表演。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可以女生问,男生答;或教师问,学生答等。让学生创编简易律动,边表演边唱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第二课时
学唱《落水天》
教学过程:
看中听。播放《落水天》,引导学生从广东民间风土人情中感受广东民歌的风格,情调。
2听中读。
播放《落水天》旋律,教师先有节奏的带读,再让学生读,让学生通过有节奏的读歌词,感受这首广东民歌风味的特色节奏型。
3听中画。
播放《落水天》旋律,请同学用老师发给的白纸临摹书中《落水天》的情景画。学生通过绘画,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听中敲。
启发学生,让学生听听用什么乐器表现雨滴比较合适?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吗?用什么乐器表现比较合适?
5听中唱。
由学生跟随录音范唱进行学唱,并学习用广东客家方言演唱,让学生从客家方言语调中感受广东民歌风格。
6唱中动。
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表演。如:让学生拿着芭蕉叶,分小组表演小短剧或舞蹈。表演时一部分同学唱,一部分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乐器制造刮风下雨时的声响场景。
7感受音高。
熟唱歌曲后。请同学看看歌曲《落水天》是由哪几个音编成的,并打出手号。
第三课时
听赏《广东狮子锣鼓》
教学过程:
看看。
播放“锣鼓钹”打击乐器发出的节奏音响,引导学生看。熟读锣鼓经。
2想想。
请学生说一说,在什么日子里能听到锣鼓声和看到舞狮子?请学生表演一下印象中的舞狮子动作。
3做做。
请全班同学进行现场布置,来做个迎国庆的舞狮子活动。
4玩玩。
播放《广东狮子锣鼓》,请学生轮流表演。
5敲敲。
同学们在读读想想玩玩中对音乐越加熟悉后,教师可请坐在台下的学生边听音乐,边敲锣鼓。并鼓励学生用手中的锣鼓即兴创造鼓点敲击。
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验自主的学习,掌握了音的长短这一音乐要素,同时通过音乐剧的表演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对同学的友爱之情;本节课的唯一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活动气氛浓而导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第2课
和朋友在一起
一、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乐趣。体会友情的可贵。
2:让学生在歌曲中能用自己的声音唱出f、p不同力度并感知3/4拍。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背唱其中一首,并用体态律动进行歌表演。
4:通过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和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集体中的协调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拍皮球》、《“对不起”、“没关系”》、《生日歌》、《我们歌唱》、《当我们同在一起》,这几首曲子是从几个不同的生活侧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拍皮球》表现的是朋友在一起玩拍皮球相互关照的愉快心情,《“对不起”、“没关系”》表现的是朋友们在生活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很好地处理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生日歌》表现的是小朋友间衷心祝福生日快乐的愉快心情,旋律优美,充满深情,激发朋友发自内心的《我们歌唱》的欲望。《当我们同在一起》表现的是朋友们在一起悠闲游戏、歌唱、跳舞时快乐心情。激发了孩子们对朋友间友谊的珍惜,以及对同学们要团结友爱的感情。歌曲内涵着风趣、嬉戏。
重点: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乐趣,体会友情的可贵。
难点:在歌曲中用自己的声音唱出f、p不同力度并感知3/4拍。
三、教学过程:
一、《拍皮球》、《“对不起”、“没关系”》、游戏引入。老师准备一些花皮球,同学们五人一组进行玩皮球的游戏,伴有背景音乐《拍皮球》。游戏中,同学们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如:不小心撞到别人,不小心把别人绊倒等,老师改换背景音乐《“对不起”、“没关系”》启发学生用礼貌用语处理发生的事情。
2、听音乐读词。在前面五人游戏的基础上,请同学用拍接的方式传球并口念歌词。如:
花皮
球
真可
爱
拍接
拍
接
3、有拍律的歌唱游戏。游戏中熟听熟读后,同学们对歌曲很快熟悉,朗朗上口,最后,老师启发学生边歌唱边一拍一下玩拍皮球的游戏。
二、唱唱玩玩《生日歌》、《我们歌唱》。、创设情境。老师播放《生日歌》,这是什么歌?刚好今天是***同学的生日,我们全班为她庆祝生日好吗?请同学自己布置课室,老师准备一个生日蛋糕和蜡烛,全班为她过生日,插生日蜡烛、点燃蜡烛。启发同学们祝福***生日快乐时,若来不及买礼物或自制小礼物怎么办呢?可表演歌舞来祝福。
2、结合歌舞。先用听唱法熟唱《我们歌唱》再鼓励同学听音乐自创舞蹈或做律动祝福同学生日快乐。如:可以手拉手围个圈,高声唱时拉大圆圈举起手,轻声唱时缩小圆圈放下手。
3、巩固知识。请同学用已认识的f、p两个记号要求来歌唱。更好地表达自己衷心祝福的愉快心情。
4、选择小乐器伴奏。请同学们选择已学过的小乐器为《我们歌唱》伴奏。同学们边歌边舞,为***同学过生日,在一片和谐
欢快的气氛中***同学许愿、吃蛋糕,结束。
三、唱游《当我们同在一起》。、游戏。请同学按按老师的要求做“解开千千结”的游戏。做法:A、学生分成八人小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B、请学生记住自己的的左手牵谁的右手,右手牵的是谁的左手。c把手松开,听背景音乐《当我们同在一起》自由律动;D音乐停,学生停,不准说话。请学生按刚才牵手的顺序牵好手。(这时交错的牵手形成了“千千结”)E、请同学想办法解开千千结(要求不准讲话商量)走回以前的位置。
2、想想。请同学回忆一下刚才做游戏时的感受。如:同学间趣味无穷;同学间要配合默契;要有纵观全局的思维。
3、听音乐读歌词。教师有节奏地带读歌词。再请同学们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背唱歌曲。因为歌曲的旋律在前面的游戏中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已在听觉上有了初步的记忆,加上他们熟悉歌词内容,所以,用听唱法很快就可以掌握。
5、唱歌中律动。熟唱歌曲后,同学们可跟随歌词内容做律动。如:“当我们同在一起”互做拥抱动作;“在一起”互做握手动作;“在一起”互做拍肩动作;第二句、第四句重复第一句动作;“你对我笑哈哈,我对你笑嘻嘻”互做嬉笑动作。用动作帮助同学记忆歌词、表达情感。
6、歌唱中游戏。游戏做法:八人一组围二个圈,内圈3人顺时针走,外圈5人逆时针走,每唱完一句更换一次方向走,当唱到“你对我笑哈哈,我对你笑嘻嘻”互做嬉笑动作。
教学反思:
现在学生的心理需要,我认为要让学生学的好,不是要改变学生,而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现在的学生本身起步高,他不再言听计从,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想法。我更加明白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在不断创新,我似乎有些落后了。由此我得出:教师要求学生创新,务必自己先要创新,走在学生前面。
第3课《神奇的Do
mi
Sol》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三个音的音高。
2、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湖”三个音的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3、能用“大”三个音随意地组合成自己的歌。
二、分析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的《小铃铛》,《瑶家儿童爱唱歌》和《快乐的啰嗦》前半部分是由“打气”三个音组成。歌曲中节拍和音型组合的变化给三个音赋予了音乐风格和表现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和巩固三个音的音高概念,也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重点: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三个音的音高。
难点: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三个音的音高。
第一课时:学唱瑶家儿童爱唱歌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领学生走进瑶寨。
2节奏语言引入。
教师请学生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XX
X
X
小朋友
喽族
XX
X
X
去瑶寨
喽
3看。
播放多媒体《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学生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4唱。
请学生一起来唱,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如:教师唱词,第一组唱do,第二组同学唱mi,第三组唱soi师生共同配合演唱《瑶族儿童爱唱歌》,比一比,看哪一组唱得既连贯有准确。评出红旗组。
5动。
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跳;右左右,跳。
6忆。
启发学生思考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的。
7汇报表演。
请学生演唱自编歌曲。
第二课时:听赏《快乐的啰嗦》,唱《小铃铛》。
教学过程:
、玩玩,动动。
教师反复播放弹拨乐合奏《快乐的啰嗦》开头部分。请学生听到音乐分别向上向下挥手。
2、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从游戏入手。游戏后,再请学生比较什么音高什么音低。
3、学唱《小铃铛》。
播放《小铃铛》请同学跟老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三个音可以编出那么好听的歌。
4、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边表演;另一组同学唱唱名;还有一组同学打手号。
课后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图形谱教学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学习情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学生的表现更是出乎意料的精彩。因此我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图形谱,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实践中探索、领悟中创造。
第4课《动物世界》
一、教学目标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仿歌曲歌词创编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一开始就以唐老伯小农场的可爱的动物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生带进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和小歌舞剧《龟兔赛跑》的情景中。在音乐故事中,不同动物用不同的乐器来描写其特征,可以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同时,不同速度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另外,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重点: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合伴奏。
难点:模拟歌曲歌词创编动物新歌词,边唱边表演。
第一课时:唱唱玩玩《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三、教学过程:
.
看看。
播放《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2.听听
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如,教师可模仿迪士尼乐园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3.模唱。
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处处吱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4.玩玩。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跳尽情地玩。
5.敲敲。
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6.汇报演出。
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拿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在农场里,除了有小鸡,小羊,还有小牛,小鸭,小兔,小狗等很多小动物。鼓励学生即兴编词边唱边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表演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第二课时:听听,看看《小鸭与大灰狼》。
教学过程:
.
故事引入。
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2.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
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音乐是大灰狼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可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3.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4.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
第三课时:小歌舞剧《龟兔赛跑》
.
看看,讲讲。
播放《龟兔赛跑》,从音色上感受角色。请第一组同学读旁白,女同学唱小白兔音乐,男同学唱小乌龟音乐。
2.表演小歌舞剧。
其余同学吹奏运动会开幕式的礼号并扮演啦啦队的角色,教师旁白,进行小歌舞剧表演。
3.互评,他评。
同学们在表演过程中当听出小白兔的音乐速度时,应表演出较快的动作;当听出乌龟的音乐速度时,表演出稍慢的动作。请同学们听赏《乌龟》《蹦蹦跳跳的小白兔》的音乐并做律动。
4.用敲击乐器伴奏。
教师请出啦啦队,用教材指示的小乐器即兴敲击。
5.汇报表演。
在前面修改的基础上,再请出另外的同学扮演剧中角色,其它同学做啦啦队。
课后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指出:低段的教学目标以激发培养音乐学习兴趣为主。根据低段学生好奇、好强,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应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将教材化难为易,进行直观式教学。
第5课《和朋友在一起》
一、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歌唱,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乐趣,体会友情的可爱。
2:让学生在歌唱中能用自己的声音唱出f.p不同力度并感知3/4拍。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背唱其中一首,并用体态律动进行歌表演
4:通过音乐艺术的集体和表演和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集体中的协调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玩皮球》《对不起没关系》《生日歌》《我们歌唱〈当我们在一起〉,这几首歌是从几个不同的侧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拍皮球》《对不起没关系》表现的是小朋友在集体活动中团结合作的精神。《生日歌》表现的是小朋友间衷心祝福生日的愉快心情。《当我们同在一起》表现的是朋友们在一起悠闲游戏歌唱跳舞的快乐心情。教育孩子们要珍惜朋友间的友谊,要团结友爱。
重点:看图谱,感受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难点:用体态律动进行歌表演。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拍皮球〉〈对不起没关系〉
教学过程:
游戏引入。老师准备一些花皮球,同学们五人一组进行皮球游戏,伴有背景音乐〈拍皮球〉。游戏中,同学们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如:不小心撞倒别人等,老师改换背景音乐〈对不起没关系。启发学生用礼貌用语处理发生的事情。
2听音乐读词。在前面五人游戏的基础上,请同学用拍接的方式传球并口念歌词
3有拍律的歌唱。在游戏中熟读〈拍皮球〉后,学生对歌曲很快掌握且朗朗上口。然后,老师启发学生做边歌唱边玩拍皮球的游戏。
第二课时:唱唱玩玩〈生日歌〉〈我们歌唱〉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老师播放《生日歌》问学生这是什么个,引出话题,通过表演歌舞来祝福。
2结合歌舞。先用听唱法熟唱《我们歌唱》,再鼓励学生听音乐自创舞蹈或做律动。
3巩固知识(f~p)
4选择小乐器伴奏《我们歌唱》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唱游《当我们同在一起》
教学过程:
看中感受,播放《当我们同在一起》,让学生直观的感受
2听音乐读歌词
3用听唱法背唱歌曲
4在歌唱中律动
5在歌唱中做游戏
6创编游戏。老师指导学生创编解开“千千结”的游戏
课后反思:音乐课堂要注重声音美感训练和表现,从音乐要素出发,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美感训练,就如上面所述声音模仿环节,再如学生表演环节,学生动作的美感教师要进行相应有效的指导;还有在念歌词中也要体现歌词美(有强弱、节奏的变化)。
第6课《神奇的do
mi
soi》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
mi
soi”三个音的音高。
2: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do
mi
soi”三个音的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3:能用”do
mi
sol”三个音随意地组合成自己的歌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课的《小铃铛》《瑶家儿童爱唱歌》和《快乐的啰唆》前半部分是由do
mi
sol三个音组成。歌舞中节拍和音型组合的变化给do
mi
soi三个音赋予了音乐风格和表现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哈巩固三个音亽因故高观念,也为本课大教学提供了很大亽活动空间。
三、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2.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学生用这样大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3.看。播放多谋体《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学生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4.唱。请学生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还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如:教师唱词,第一组同学长do,第二组同学唱mi,第三组同学唱sol,师生共同配合演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比一比,看哪一组唱得既连贯有准确。评出红旗组。
5.动。熟唱后,播放多谋体请学生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跳;右左右,跳。
6.忆。启发学生思考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7.创。请同学用do、mi、sol创编歌曲。
8.汇报表演。请学生演唱自编歌曲。
9、小结学习情况,下课。
(二)听赏《快乐的罗嗦》,唱《小铃铛》
教学过程:
.
玩玩、动动。教师反复播放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开头部分。
2.游戏。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再请学生比较什么音高什么音低。
3.学唱《小铃铛》。播放《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筒易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编出那么好听的歌曲。
4.巩固知识。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边演唱;另一组同学唱唱名;还有一组同学打手号。
5、小结学习情况,下课。
课后反思: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并且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这点正是我欠缺的。教师评价可以从音乐的角度以描述性、鼓励性语言为主,尊重学生纵向的发展。学生自主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尽量让学生行使自评、互评的权利,尤其是在学生表演环节,针对表演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妨给他们这个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7课《动物世界》
一、了解编写意图
由于孩子们喜欢动物,教材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编写了动物世界,并将动物世界自第一册贯穿至第六册。此课通过带有情节性的音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利用听、唱、奏、视、动、写、忆、创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建立对动物的爱心,以及对人类、自然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教学中侧重爱心培养。
二、教学目标:、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拟歌曲、歌词创编动物新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即兴创编声响。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一开始就以唐老伯小农场中各种可爱的动物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生带进管炫乐曲《小鸭与大灰狼》,和小歌舞剧《龟兔赛跑》的情景中。同时,不同速度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速度的感受与识别。
重点: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合伴奏。
难点:模拟歌曲歌词创编动物新歌词,边唱边表演。
四、教学过程:
(一).
看看。播放《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2.听听。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
3.模唱。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
4.玩玩。熟唱歌曲后,请学生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跳尽情的嬉戏。
5.敲敲。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轻有重,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月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6.汇报表演。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那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
(二).
故事引入。播放管铉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2.欣赏音乐中动物的形象。喜爱小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但要表现小动物需要一定的观察力、表现力。
3.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协调合作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4.评价。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一和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数一数哪组红旗最多,评出最佳表演组。
(三)小歌舞剧《龟兔赛跑》
.
看看、讲讲。播放《龟兔赛跑》。请同学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
2.创设情景。学唱《龟兔赛跑》,从音色上感受角色。请第一组同学读旁白,女同学唱小白兔音乐,男同学唱小乌龟音乐。
3.表演小歌舞剧。熟唱各自扮演的角色音乐后,请出学生分别扮演主持人—大象,裁判长—小猴子,还有小白兔、小乌龟。
4.互评、他评。同学们在表演过程中当听出小白兔的音乐速度时,应表演出较快的动作;当听出乌龟的音乐速度时,表演出稍慢的动作。
5.用敲击乐器伴奏。教师请出拉拉队,用教材指示的小乐器即兴敲击。
6.汇报表演。在前面修改的基础上,再请出另外的同学扮演剧中的情景中。最后评出优秀表演者并颁发小红花。
课后反思:音乐课堂要注重声音美感训练和表现,从音乐要素出发,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美感训练,就如上面所述声音模仿环节,再如学生表演环节,学生动作的美感教师要进行相应有效的指导;还有在念歌词中也要体现歌词美(有强弱、节奏的变化)。
第8课《春游》
一、教学意图
本课以贴近孩子生活,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春游、划船等活动为主题大歌曲组成,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热情。
通过歌曲听辨、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提高感知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春天大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注重环保大美好品德。
2:从听赏乐曲入手,感知音乐中快与慢、强与弱的对比作用。
3: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演唱伴奏,并能即兴创编歌舞、律动表演。
三、教材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学唱两首歌曲;听赏两首乐曲,并随之律动。教材抓住了一二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千方百计调动各种形式,促使学生参与音乐体验活动。如:运用问答式歌唱方法学习歌曲《春天来了》;学会歌曲《划船比赛》后,组织学生创编唱游活动,欣赏乐曲《野蜂飞舞》中大律动,感受音乐力度的强弱变化;欣赏钢琴曲《郊外去》时随音乐跑跳,感受音乐速度的快慢对比等。
四、教学过程:
(一).
听中比。模范两种不同乐器大演奏方法;听音乐进行律动:钢琴曲采用小朋友跑跳节奏型。弹奏时快时慢,表现了小朋友们愉快的情绪;乐曲却用快速拉弓的集型节奏,模仿野蜂快速摆翅的动作,时强时弱,充分表现春天的气息。
2.听中动。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感知音乐中的快、慢、强、弱的情绪变化。自主探索音乐形象---野蜂振动上下飞舞,忽近忽远、时强时弱。以及到郊外去的高兴心情。
3.动中看。春天来了,你看到春天了吗?引入歌曲《春天来了》。
4.学唱歌曲。先听教师范唱,再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作一问一答的对白朗读。说话时,语气可以有多种,音乐中的语气也有多种。教师指导学生将朗读歌词的情绪注入到歌唱中。
5.唱中舞。鼓励学生创编舞蹈动作来表达音乐中的问答。
6.唱中敲。请学生边唱歌曲边自由地拍击身体的个部位,或敲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歌曲《划船比赛》
.
听中感受。播放《划船比赛》,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民歌风格。
2.跟读歌词。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教师可先范唱,然后学生再跟着录音唱,反复数遍。教师要关注有差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大胆的跟唱。
4.听中比。请同学听老师唱教材中第31页的歌曲,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3拍子与2拍子的特点。
5.动中创。“划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又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它既可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休闲娱乐。
6.汇报表演。让全班同学围成圈坐下,观看各组在“舵手”的指挥下,如何去拼搏、去争上游。各组推荐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会,选出冠、亚、季军并上台领奖。
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验自主的学习,掌握了音的长短这一音乐要素,同时通过音乐剧的表演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对同学的友爱之情;本节课的唯一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活动气氛浓而导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第9课
《练身体》
一、教学目标:
: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
3:通过即兴表演和自编歌词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精神。
重点:用愉快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难点:用愉快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二、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做早操》
歌曲《做早操》和《向前走》可采用先学唱、感受音乐,然后通过综合比较,初步感知固定的节拍、多变的节奏(长、段音)。
.
由生活引入。教师可请全班同学按原节奏做一次少儿广播体操(节选一部分)。
2.想想。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学校每天要做少儿广播体操?(课间操)做操和运动时为什么要配上音乐呢?
3.学学。播放音乐《做早操》,老师再次范唱后请同学们小声跟唱。教师可以编排几个简单动作边唱边带学生唱和做,利于帮助学生尽快记忆歌词。
4.做做。鼓励学生随着音乐歌曲,自创自编操。
(二)学唱歌曲《向前走》。
.
听中动。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室内原地踏步,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队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画画、涂色。首先比较两支铅笔,把长的笔涂上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书中节奏色块,听音乐比较音的长短。
3.听中读。听音乐朗读《向前走》的歌词。
4.学唱歌曲。学生把歌词按节奏朗读顺畅后,也提醒学生整首曲子要以进行曲的速度来演唱。
5.自编动作。请学生随音乐自编律动。
6.游戏活动。请学生扮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进行律动,在活动中体验走步时的节奏感,快步时的节奏感,跑步时的节奏感。
(三)歌曲《我的头和我的肩》
这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歌曲,充满快乐情绪和幽默感。儿童用自己的歌声唱出人体各大部分结构名称,通过自己的身体进行即兴动作表演,锻炼头、肩、胸、腰、膝盖、脚指头的位置,也是应变能力的反映,容纳感学生在快乐地玩和唱中感受生活乐趣,感受非洲南部歌曲的风格。
.
创设情景。播放非洲南部歌曲《我的头和我的肩》,让同学们在直观的画面中感受歌曲风格。
2.朗读歌词。先把重点词板书,认识头、肩、胸、腰、膝盖、脚指头等身体的各部位,再按节奏朗读歌词。
3.背唱歌词。聆听全曲若干遍,随着录音范唱,请学生准确地指出自己身体的各部分,直到学生熟悉全歌词,再让他们在友好交往中边唱边玩。
4.创编歌词。鼓励学生自编新词演唱歌曲,并随歌词摸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做创编新词的接龙游戏。
课后反思:现在学生的心理需要,我认为要让学生学的好,不是要改变学生,而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现在的学生本身起步高,他不再言听计从,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想法。我更加明白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在不断创新,我似乎有些落后了。由此我得出:教师要求学生创新,务必自己先要创新,走在学生前面。
第10课《唱游》
一、教学目标:
: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速度、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2:学一个新的音“la”
3: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选用的三首歌曲《如果你高兴》、《十个小印第安人》、《牧童谣》都非常生动有趣、贴近学生性格特征也易于以唱游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律动教学。歌曲旋律欢快流畅,易于儿童自主参与。能将学生带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中,领略各地儿童质朴、热情、活泼的情趣与不同的音乐风格,开括视野,愉悦身心。
重点: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难点:建立“la”音与“do、re、mi、sol”的相对音高观念。
四、教学过程:
(一)《如果你高兴》
.
听中动。听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听音乐有节奏地拍腿;听音乐有节奏地跺脚;听音乐有节奏地弹舌。全班做声势游戏。
2.听中读。
3.背唱歌曲。在前面的活动与朗读歌词中,同学们对歌曲已很熟悉。此时,教师可请学生跟着钢琴伴奏背唱歌曲。歌唱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范唱、手势、表情的提示,随时纠正学生唱歌是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姿势,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叫。
4.自编歌词。启发学生用身体的其他部分的名称编成歌词填入乐曲中演唱,并伴以相应的律动。
(二)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
.
游戏引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音乐自报编号进课室。
2.讲故事。看讲故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3.听唱歌曲。请同学们哼唱旋律、默唱歌词,然后跟唱歌词、学会歌曲。
4.背唱歌曲。请同学们边做跑跳步,边背唱歌曲。
5.与人文知识结合。介绍印第安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等。
6.创设情景。同学们用老师准备好的色彩小纸条化装成印第安人。
7.即兴表演。戴头饰的十名学生,随着歌词里的数字一个个出场,跳印第安人风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随音乐一个个退场,或者一个个躲藏起来。
8.接龙游戏。让十个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学生按顺序到同学中找其他人互换头饰和礼物,围着篝火多跳几遍,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小印第安人参与跳舞和活动,达到全班体验音乐律动的效果。
(三)歌曲《牧童谣》
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来抒发儿童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
感受歌曲。先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与音乐风格。
2.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曲中衬词,感受la的音高。
3.学新手号。学习新手号,做教材第41页的活动“唱唱”。
4.师生互动。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自选感受由四个音构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谣》的风格。
课后反思:为了复习巩固本学期学过的音高知识,每组请出小老师打手号,其余同学看手号唱唱名;反之每组请出小老师看手号唱唱名,其余同学打手号进行复习。
第11课《读读、唱唱》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语言感知三拍子;通过歌曲《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2:通过歌曲《咏鹅》的学唱,加深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感受音乐如何与诗歌相结合,体验音乐与古诗词融合后的魅力。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两首歌词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内容。
《小小的船》是一首儿童气息浓郁的三拍子歌曲,教材在第42页和43页运用语文常用的方格形式记录“小小的船”的歌词。运用同学们熟悉的一种记录文字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的将音乐的节奏展示其中,让学生在朗读歌词的同时感受三拍子的节奏。歌曲给人以小船在微波中荡漾之感,清新愉悦。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主人公坐着小船的月亮旅游天空的天真遐想,充分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探索宇宙奥秘的美好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课音乐与语文学习的第二项结合点,也是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古诗词内容。作曲者运用古曲“关山月“的韵律为古诗《咏鹅》配音乐,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的欣赏中,朗诵吟唱中,感受到《咏鹅》中那特有的华夏情韵,那栩栩如画的美境,那天真活泼的童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难点:在朗读歌词的同时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读、唱唱《小小的船》、有感情朗诵。边摇摆身体朗读,因为是语文课中学过的内容,学生会倍感亲切,复读时,要让学生似乎坐在船上,有微波中荡漾的感觉,既清新又愉悦。并要有激情,有快慢、强弱、声音的高低来表现词的意境,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读出心中渴望遨游天空的天真遐想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美好愿望。
2、配乐朗诵。在以上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边听音乐边朗诵,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如坐在月亮小船荡漾的感觉,自然地让学生体验强弱弱的三拍子,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动作配合音乐动起来,很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3、感受三拍子及歌唱歌曲。在玩中不断熟悉音乐,如做43页的练习:与同桌的小朋友合作,双手搭起,模仿小船,随歌声前后或左右摇动,小孩喜欢动、歌词又熟悉,很快会在听唱中学会这首歌。
4、选择小乐器伴奏。把学过的乐器拿来伴奏,让学生去敲、去摸索,并选出最好听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三角铁等,可在强拍上敲一下。也可自己创造乐器,或寻找音源,鼓励创造。
5、唱名的引入。在学生会唱歌曲的前提下,可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逐渐引入唱名概念。
(二)读读、唱唱《咏鹅》、赏画。请同学们朗诵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名作《咏鹅》,再欣赏一幅画,这是一幅唐诗《咏鹅》彩图。请讲讲看了这首诗和画有什么感受?
2、配乐朗诵。启发学生理解古诗意境,再根据诗词的情绪设计它的节奏、速度、力度、声音的高低及朗诵的方式。然后再配上乐曲朗诵,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对比一下有音乐和没有音乐配合朗诵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鼓励学生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律动,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3、与美术结合。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想在《咏鹅》短短的诗句中,诗人用了几种颜色来描写“水”与“鹅”的。反复放音乐,请学生边听边用彩笔在纸张上描绘他们心中的“水”与“鹅”的印象。
4、有感情地演唱、律动。同学们在吟诵古诗、配乐古诗、随乐律动、配乐画画当中对旋律越加熟悉,唱起来就朗朗上口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有力度,速度地唱出来,且说说理由。如:为什么这里用强,这里唱弱。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言演唱,增加趣味。做46页配本乐曲律动(踩脚拍手),感受二拍子。鼓励学生边唱边动起来,可以以优美的天鹅动作边唱边舞,也可象古人那样拿把扇子边摇边走边唱,也可蹲着唱,不限形式,鼓励创造。
5、配上乐器创设意境。让学生选择小乐器伴奏,有些同学舞起来,有些同学摇着扇子走起来,配上伴奏音乐,安排同学有感情地吟唱,让同学们如临其境。教师允许学生即兴创作,提倡用不同的风格进行表演,千万不要要求整齐划一。
6、巩固知识(大提琴、小提琴)。45页欣赏用大提琴与小提琴演奏的《咏鹅》,这两种乐器在一年级上册《小白兔乖乖》中第一次出现,各扮演了兔妈妈、小兔子。这里起到复习、巩固、认知乐器及其音色的作用。
7、认识作者。在同学们都喜欢上及非常熟悉该曲的时候,对本歌曲的所有都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可以介绍一下作者骆宾王的事迹及创作背景。这符合孩子的认识规律,若一开始介绍,小孩会感烦闷。
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验自主的学习,掌握了音的长短这一音乐要素,同时通过音乐剧的表演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对同学的友爱之情;本节课的唯一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活动气氛浓而导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第12课
《欢乐的节日》
一、教学内容:、钢琴曲《快乐的节日》之五《节日舞》。
2、歌曲《节日》。
二、教学目标:、感受《节日舞》中表现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健壮的音乐形象;能唱《节日舞》的主题,随强烈的舞蹈节奏动起来,充分张扬孩子的个性,表达孩子喜爱过节日的快乐情感。
2、能愉快而抒情地演唱歌曲《节日》和表现歌曲节日的意境,让学生学会唱《节日》这首歌,抒发自己高兴的情感。
3、能在老师的帮忙下开展自编自演的活动,人人参与,开个有趣的节日庆祝会。
教学重点:表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的美感。
三、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律动《节日舞》,学唱歌曲《节日》、导入。先请同学们说说印象中有哪些节日?过节时你的心情如何?然后实物投影展示有关节日的图片。
2、听中动。播放钢琴曲《节日舞》,指导学生随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情绪自由律动。
3、听中唱。指导学生反复听录音哼唱主题旋律。
34|5551|61534|5553|42117|6532|255|……
4、听中画。指导学生把听到的音乐情绪画出来。如:快速用~~~表示;慢速用~~~表示;强用ooo表示;弱用ooo表示等,为学唱歌曲《节日》做铺垫。
5、听中想。播放《节日》,请同学回忆刚才听到的钢琴曲《节日舞》与现在播放的歌曲有何异同。帮助学生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6、听中读。听范唱,用图片帮助解释歌词。这种方法对低年级克服生字多的困难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7、跟唱歌词。听录音轻声唱歌词,反复感受音乐中欢快的情绪。
8、学习知识。认识反复记号的形状并了解其作用,在学唱歌词中掌握反复记号的使用方法。
9、伴奏。请出一组同学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0、即兴表演。让学生即兴创编动作,边唱边跳,体验节日中欢快的情绪。
1、教材拓展。各民族儿童共同欢庆节日。启发学生学做各少数民族的简易律动来欢庆节日。
第二课时
我能行、唱一唱。通过看画忆唱,将《落水天》、《春天来了》、《做早操》、《小小的船》四幅精彩的画面重新播放,促使学生看画回忆并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歌唱表演。
2、选一选。看画听音乐,再次请小朋友欣赏乐曲《野蜂飞舞》以及钢琴曲《快乐的节日》之五《节日舞》。将先后听到的音乐编号选好后写在适当的画下。
3、找一找。边打手号图示边唱唱名,然后说出这是以前哪课学过的歌曲的第一句。为了复习巩固本学期学过的音高知识,每组请出小老师打手号,其余同学看手号唱唱名;反之每组请出小老师看手号唱唱名,其余同学打手号进行复习。
4、敲一敲。敲敲读读,本环节可以安排三人一组,边敲边读锣鼓点(dong).待分组练习后再全班敲打表演。
5、培养骨干。音乐老师有意识培养一批文艺骨干,让骨干发动同学为联欢会出谋划策,争当小小设计家。
教学后记:
现在学生的心理需要,我认为要让学生学的好,不是要改变学生,而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现在的学生本身起步高,他不再言听计从,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想法。我更加明白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在不断创新,我似乎有些落后了。由此我得出:教师要求学生创新,务必自己先要创新,走在学生前面。
第三篇:湘版第12册美术全册教案
湘版第12册美术全册教案
课目 第 1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一)
一|欣赏导入,了解包装重要性。
1.CAI课件导入,了解包装的重要性。小明和小强到超市里去买零食吃,超市新进了许多好吃的新品种,你猜猜,他们会选哪些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2.老师小结:物品包装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保护物品,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物品的名称、内容、属性以
及与其他物品的区别。
课件展示:许多种商品摆在货架上.有无包装、普通包装和绿色食品包装三类。
观察分析,认识绿色商品。
1.小明和小强买了许多物品,请你找一找他俩买的物品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回答。
3.教师小结:有绿色标志的为绿色商品,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商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4.举例欣赏一些绿色食品和物品。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你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包装。
课件展示:普通包装的物品和绿色物品包装两类,绿色标志明显。
课件展示:六到八种绿色食品和物品。
自主探究,掌握设计、制作方法。
1.基本要素
(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
(2)教师小结。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
2.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1)出示几种实物包装,学生观察并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教师归纳:简洁、醒目、美观。
(2)设计的方法
A.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运用抽象图形的设计可采取色块组合的方法,色块可分为点状、条状和块状,色块的形可采用几何形、随意形或简洁的自然形。运用具象图形的设计则可根据所要包括物品的形象、功能、属性等进行图形创意,要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
B.包装的装饰配色可采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组合,还可以采用渐变的形式,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
(3)制作
A.按照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需恰当合理。
B.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运用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
课件展示:呈现绿色食 品包装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
课件展示:呈现多种抽象图形和具象图形的绿色物品包装。
课件展示:图形、颜色、文字搭配合理协调的包装和与其相反的包装。
创造表现。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展示交流,拓展延伸。
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
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
3.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
4.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
课件展示:各种包装设 计。
课目
第 1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谈话导人
1.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观察和收集街边、建筑物或商场里的广告设计,你们能谈一谈你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设计吗?(学生回答、讨论)
2.CAI课件:展示精美广告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广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广告画的组成要素——图形、色彩、文字。
3.引入课题——广告设计。
课件展示:各种精彩广 告设计,并配有广告语 的声音。
课件展示:课题——广告设计
深人感知
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创意新奇,精美别致,视觉冲击力强。起到宣传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
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
(1)商品的图形精美,有代表性。
(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
(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
3.制作过程
(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
(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
(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
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
课件展示:旱现广告设计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
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尝试作业
反馈指导
1.尝试制作构思草图。
2.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
(1)版画形式的合理。
(2)文字大小、颜色、字体与画面的协调。
(3)图形、内容、颜色与商品的匹配。
3.教师小结: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相巨配合、对比协调、形式均衡。
4.欣赏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
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 品。
课件展示: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及相对应的版式结构示意图。
创造表现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评析交流
延伸应用
1.讨论评议
互评: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2.渗透环保意识,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3.鼓励学生布置绿色商店,进行模拟交易
学生作业。
课目 第2课城市灵光(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下册
欣赏导人
1.欣赏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影视片段。问:在这些画面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
2.画面定格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教师做简单介绍:中国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中国银行大厦都充分体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在迷雾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
3.导人课题。建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建筑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象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灵光”。板书课题。
课件1:香港和上海城市景色的录像片段。
课件2:图片显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课件3:以艺术字形式出示课题《城市灵光》。
交流感受
1.讨论交流。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前调查到的信息,分析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
2.交流欣赏。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喜爱的建筑。强调抓住建筑的造型特点。
3.教师小结提升。
课件4:展示学生所搜集到的标志性建筑的图片 资料。
绘画体验
1.提出作业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
(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
(3)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 构想。
2.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5:播放轻音乐。
展示评价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赏,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作业展示板。
课目
第2课城市灵光(活动二)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耿兴华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分析
1.学生通过课件欣赏各种形式以及各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问:建筑的基本形一般有哪些?这些建筑模型分别采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制作?你认为它们造型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讨论。)
2.教师归纳总结:建筑的基本形: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多面体等。建筑模型的制作材料:KT板、泡沫板、木材等。
课件l:各种形式以及各
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
课件2:图片显示:各种
基本形以及各种制作材料的图片资料。
课件3:课件出示课题 《城市灵光》。
交流体验
1.展示纸制建筑模型。其实,简单的纸材通过剪贴折压成型也能做出很多富有造型变化的建筑模型。
2.看一看、拆一拆、学一学。每一小组发给一座建筑模型,学生观察和讨论其制作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以拆开重组的方式更直观地掌握制作步骤。构思新的设计创意。
3.学生代表简单演示制作过程并总结制作方法:折——粘——剪——整理成型。
直观展示纸制建筑模型。
课件4:展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自主创作
1.提出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合适的纸张,集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制作一件或多件建筑模型进行组合拼装。
(2)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3)巧妙运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纸或其他小饰品进行点缀。
(4)制作的同时注意周边的环境卫生。2.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5:播放轻音乐。
展示评价
1.完成创作的小组同学将作品摆放至教室中央,和其他小组的作品组合成建筑群。
2.自由欣赏参观,引导学生从造型的独特性、色彩的搭配等方面来评价作品。
作业展示板。
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用易拉罐、包装盒等各种废弃材料制作成的建筑模型:告诉学生除了各种纸材,我们还可以运用生活中许许多多废弃的材料来进行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渗透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课件展示用各种废气物制作的建筑模型。
课目 第3课俯瞰山川(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张欣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情景导入
1.师生看课件(飞机起飞的情景),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
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
2.看课件(雪景视频),加深俯瞰的视觉感受。
多媒体播放两段视频
感受欣赏
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
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
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
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
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
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课件,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1.看视频,师生交谈感受。
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
多媒体展示视频.
多媒体展示图片
欣赏评述
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欣赏教师制作的课件中的图片集锦,谈谈自己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图片。
拓展运用
将学生的思维引人到艺术表现的领域,通过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升华学生对俯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同一位作者的两幅作品,都是表现自行车,为什么拍摄角度不同?
2.动画作品欣赏:作者是怎么表现出俯视的感觉的?
3.绘画作品欣赏:如果这些画面采用平视角度来画,效果会怎样?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
多媒体展示摄影作品
多媒体展示动画作品。
多媒体展示绘画作品
课目 第3课俯瞰山川(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肖 华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感受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
2.师生看课件,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
师生看一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拍的吗?
师生交谈区分视角的方法,需要抬头拍的是仰视视角.需要低头拍的是俯视视角。
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
交流尝试
1.信息交流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
(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
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学生边说,老师边从课件的图片资料库中调出合适的图片借以激发艺术表现欲望。)
3.限时尝试绘画。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
1.找别扭
(1)欣赏几幅学生试画的作业,请其他同学为其找别扭。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
(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
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
(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 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
(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线条越多就越好。
多媒体展示图片
创作评析
1.学生继续作业。
2.作业观赏交流,展开自评、互评。
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
拓展运用
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场景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活动中经常变换的角度和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问:在生活中,你从俯视的角度看到过哪些有意思的场景呢?
2.几米漫画作品欣赏。问:作者为什么要用俯视的角度来画?如果用平视的角度呢?
3.影视作品(《后天》、《阿波罗十三号》、《星球大战》等影片片段)欣赏。利用俯视角度制作拍摄的这些影视作品又让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有仕么新发现呢?
多媒体展示摄影作品。
多媒体展示动画作品。
多媒体展示影视作品。
课目 第4课画坛巨匠(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尹红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赏画导人
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
课件:代表作品
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 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
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
l.关于画家你知道些什么?
2.关于画家的作品你知道些什么?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
课件:相关图片、解说
欣赏、描述
出示作品《格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进行直观描述。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
课件:《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赏析、评述
1.教师简介《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围绕“毕加索是怎样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进行分析评述。
提问: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为什么没有色彩?画家想表现什么?画面不同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牛代表什么?马的嘶鸣象征什么?地上的战士为什么手执断柄的剑?你能找出画中哭泣的母亲和从楼上跳下的人吗?画家借此表现什么?
3.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
课件:《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模仿、体验
尝试用立体派手法将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
相关范画数张
学习评价
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课目 第5课音乐会(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杨哲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尝试作业
1.一段节奏有起伏变化的乐曲中,学生随意用纸简进行排列组合,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3.学生提出创作难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什么方法来制作。
难点:纸筒怎样组合,才能既有起伏又美观?
怎样将纸筒黏合牢固?
录音机播放乐曲。
方法指导
1.教师示范
(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纸卷成纸筒。
(2)把准备好的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
(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
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
(1)制作单体数个。
(2)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3)黏结要牢固。
视频展示台呈现。
拓展思路
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
(1)一个基本形呈单一方向的反复排列。
(2)基本形像围棋盘一样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复排列。
(3)堆本形根据一定的数理比例的变化造成渐变的韵律感。
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
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
视频展示台呈现。
观赏教材
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分小组讨
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评述。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
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
再次作业
1.播放《茉莉花》的乐曲,学生利用纸筒或纸片制作立体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播放音乐。
评析作业
1.欣赏、评析作品。
2.学习迁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多米诺骨牌,申奥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
3.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图片欣赏。
课目 第6课我来玩电脑(活动一)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贺佳妮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导人
1.课件,出示一张风景图片,然后展示通过
Photoshop处理过后的其他四种效果图片(色调变化、纹理变化、水彩变化、塑料化变化),请学生通过点击放大欣赏。
2.问:这和原来的风景画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吗?
3.其实运用我们手中的电脑和合适的软件,就可以轻松地达到这样的效果。
4.教师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当场示范怎么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打开Photosh叩,二、打开图片,三、在色彩平衡中改变色调。)
5.小结:四个步骤,1分钟不到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张图片改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色调和效果。这就是电脑美术的优势。想不想一起来试试呢?
6.那我们就一起来玩电脑吧!出示课题——《我来玩电脑》。
教学课件:图片展示。
多媒体展示系统:教师演示Photoshop软件功能.
了解基本工具
1.学习打开、保存、退出的基本方法。
2.介绍下拉菜单中“图像调整”和“滤镜”两个部分。
3.学习撤销操作的方法。撤销一步可以用快捷键Ctrl+z,撤销几步可以打开右边工具控制面板中的“历史记录”。把“历史记录”向上移动就可以了。“历史记录”可以清除鞠步记录。
多媒体展示系统:教师演示photoshop软件功能.
尝试制作
1.选择一张图片,练习改成你喜欢的样子,并给新图片取一个名字。
2.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说说自己通过什么方法改变的。
教学课件:可供选择的风景或静物图片。
多媒体展示系统。
游戏
1.找一找书上的两个机器人,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一共有ll处,你能用铅笔把它们标注出来吗?
2.请最快的同学上台来标记给大家看。
教材。
学习制作方法 1.小结:后图是经过了Photosh叩修改变成的。通过修改,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图片改变得不一样。
2.学生讨论尝试方法:选取工具栏中的仿制图章工具.按住All键,点选图中需要复制的地方,然后放到另外的区域,按住鼠标移动进行复制.
3.学生尝试一个小图形,进行练习。
学生作业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供学生选择进行修改制作。
2.将自己修改过的画面和原画面一起上传到教师电脑中的共享文件夹中。
教学课件:图片.
游戏、评价
1.进行游戏:互相找找同学修改后的图片的区别。
2.说说你找到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谁修改得最精细。
课目 第6课我来玩电脑(活动二)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贺佳妮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游戏导入
1.古代神话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拔一把身上的毛,吹一口气就能变出很多很多小猴子来。这个神话在我们的电脑里面变成了现实。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猴子,你能在电脑中变出很多很多小猴子来吗?(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
2.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电脑里面最常用的什么功能?(复制,粘贴)
3.请一位学生上台来演示制作方法。(先选中小猴子,选择“编辑”一“复制”,然后选择“粘贴”。不断粘贴,可以复制出许多小猴子。)
多媒体展示系统。
探索方法
1.怎样让小猴子变高变瘦一点,或者变矮变胖一点呢?
2.学生回答并上台在教师电脑上尝试(选择图片以后,拉动图片周围的小方块就可以自由变幻了)。
3.教师演示,我们还可以对小猴子旋转、翻转,做出更多的不同样子的小猴子。
多媒体展示系统。
尝试制作
老师这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卡通人物,你们也来试试,用复制、粘贴、翻转等方法做出有趣的画面。
提出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2.小结问题:有底色的卡通形象,复制以后,底
色也复制出来了,不好看。怎么办呢?
解决问题
1.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法。
2.小结归纳:有两种办法。
(1)如果背景的颜色单一,点击“视图”一“工具栏”一“图片”。打开图片工具,选择设置透明色,可以把单纯的背景色去掉。
(2)如果背景的颜色复杂,选用魔术棒橡皮擦工具,可以擦掉一块块相似的颜色,再用橡皮擦擦掉多余的部分。然后保存成.JPG文档,插入PowerPoint就可以了。
多媒体展示系统。
比较、欣赏
1.比较三张图片,一张使用了背景,一张没有使用背景,一张背景比较花、乱。你更喜欢哪张呢?小结:有背景的图片更漂亮,但背景应该衬托主体图片,不能太花、太乱。
2.欣赏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和别的同学的作业。
教学课件:图片。
设计制作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音乐和优秀图像画面。
欣赏评价
介绍自己设计的图像,大家共同推选出最有趣的图片、最有创意的图片、最精美的图片。
多媒体展示系统。
课目 第7课兵马俑(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尹海瑛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情造趣
交流导入
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
2.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
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
(3)课件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
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课件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
么特点?
(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3.观察陶俑
(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
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
(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
课件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课件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
尝试制作
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
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
3.教师示范。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课件出示姿势不同的几种陶俑(将军俑、跪射俑、说唱俑、歌舞俑)供学生参考。
作品反馈
总结拓展
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关资料。
课件展示出土的艺术珍品。
课目 第7课兵马俑(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尹海瑛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情造趣
导入课题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当地出土文物中有哪些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珍品?
学生各说各自的见闻。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参观博物馆的艺术珍品吧!
观察赏析
描述评价
1.课件展示“彩陶舞蹈纹盆”的实物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彩陶盆形是什么样的?盆口与盆底有什么特点?
2.这个彩陶盆是制作于什么时代?想像彩陶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什么样的情景?
3.讲一讲它给你什么感受。
教师归纳总结:欣赏一件艺术珍品首先应了解其时代背景,观察其特点,再结合自己的感受做出相对准确完整的评述。
课件展示“彩陶舞蹈纹盆”的图片。
探讨研究
学习借鉴
1.课件展示四羊方尊(青铜器)、汉墓T型帛画(染织品)、玉凤(玉器)、彩绘陶鼎(陶器)等代表不同材质的珍品图片。
2.学生分组,结合课前查询的相关资料观察研究,分析每一种艺术瑰宝的历史年代、尺寸大小、造型设计、纹饰特点、材质用途以及艺术感受。
3.开小型报告会,小组长汇报各组的研究成果。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尊”是一种盛酒器。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尊的腹部四角铸有4只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体现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
T型帛画:画面呈“T”字形,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长205厘米。帛画可分上、中、下三部。整个画面布局对称,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显示了西汉高超的艺术水平。
玉风:高13.6厘米,厚0.7厘米。黄褐色,晶莹洁净。体扁,侧身回首状。可系绳佩带,造型优美传神,制作古朴简练,饰剔地阳纹,在商代玉器中罕见。
彩绘陶鼎: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灰陶轮制,子母口上承覆钵形盖.平底下附扁柱状足,通体以灰、红、白三种色彩绘三角纹、弦纹、圆点纹。色彩艳丽如新。
课件展示各种艺术瑰宝的图片。
观摩交流
相互评析
1.各组把四种艺术瑰宝的纹饰描下来,要求精细美观。
2.学生相互评价,师生一起讨论各种纹样的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品。
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
作品。
课后拓展
调查了解
1.上网查询书中三种艺术品的相关资料。
2.课后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认真了解各种文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课目 第8课光影变幻(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王娜丹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情景激趣
导入课题
1.课件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
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多媒体课件演示画家名作以及优秀的摄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揭示《光影变幻》的课题。
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
板书,图片、铅笔、纸等。
深入感知
巧妙联想
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
画板、铅笔、画纸及轻 音乐。
赏析作品
拓展思路
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
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
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效果。
作品、评分记录卡。
表现创作
总结评价
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展示板、作业,课件播放轻音乐。
课目 第 8 课光影变幻(活动二)
年级 6 年级下册
执教 王娜丹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玩一玩
1.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等描绘建筑物的画,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是由哪些立体形构成。
2.每小组分发积木玩具,分小组自由活动,用积木建房子,教师提出要求:
(1)建筑物要美观,有特色;
(2)建筑物要有稳定性;
(3)给建筑物取一个名字;
(4)观察建筑物各个方面的明暗变化。3.请小组派代表介绍“建筑物”。
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积木玩具、话筒。
看一看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4.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
石膏立方体.课件板书成角透视、明暗变化。
画一画
1.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左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3.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立方体、铅笔、纸。
说一说
1.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与经验。
2.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说说生活中的光影变幻。
录音机、话筒。
想一想
1.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2.课件:用三维动画演示,用一盏灯从不同角度照一个圆球,观察其明暗变亿。
课件演示圆球在不同角度光照下的明暗变化。
课目 第9课走向明天(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郭晓芳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畅谈感想
讨论方案
1.播放歌曲《上学歌》、《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前刚入学时的情景,谈谈即将毕业的想法、感触。
2.讨论: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活动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呢?
3.小结:可以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提供背景音乐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的有代表性的照片。
欣赏评述
探究方法
1.欣赏各种美术字。
2.欣赏设计独到、美观的签名。
3.小组讨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创意?
4.学生以“留言板”为例,尝试设计。教师点评反馈。
创意:是否有新意。
字体:是否美观。
字形:大小是否合适。
色彩装饰:是否具有艺术性。
提供美术字图片。
提供各式签名。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讲评。
延伸应用
设计制作
1.思考:你准备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关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样好的设计构想?
2.比较欣赏:同一名字的几个不同效果的名字设计。
3.活动安排: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学一起来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4.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创作。
提供同一名字设计的不同效果。
呈现作业要求。
提供背景音乐。
展示交流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名字剪贴在留言板上,组成一块班级留言板:
1.谈谈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2.说说能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3.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
4.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
提供背景音乐: 《友谊地久天长》。
赠送体验
配合班主任开展“走向明天”的主题班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将“母校毕业纪念板”赠送给学校大队部。
课目
第9课走向明天(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郭晓芳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感受
导入新课
l.引导学生观看自己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毕业留言册。
提问:看完以后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
2.学生漫谈。
3.教师小结并回忆:这样一本留言册,我将它装饰得异常精美,我认为一本毕业留言册完全可以算是一件艺术品,而且是那种可以永久性珍藏的艺术品。每当我觉得生活中灰色的东西占了大多数时,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找到这样一本留言册来翻看一下。里面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行行真挚的话语,有些优美,有些朴实,甚至有些尖锐,但的确常常勾起我一些纯真而美丽的回忆。
呈现留言本的扫描图片。
提供背景音乐。
观察分析
探究新知
1.学生讨论制作留言册页的基本方法。
剪贴照片:将照片贴在自己满意的位置。
绘画装饰:运用“平面设计”的知识合理装饰。
文字书写:写出自己的毕业感言以及对同学的美好祝愿。
2.欣赏精美的毕业留言册页。
呈现基本方法的图片说明与演示。
创造表现
实践参与
活动安排:设计几张毕业留言册页,贴上照片,写上毕业留言。
呈现活动要求,使学生能更明确活动要求。
畅谈互赠
体验真情
1.整理装订毕业留言册,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装订方法进行装饰。
2.畅谈小学六年以来你印象深刻的往事。
3.谈谈对明天的期望。
课目 第l0 课小园艺师(活动一)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范 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导人新课
揭示课题
直入主题
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
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
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入新课学习。
教师小结
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
现代人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
人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
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
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建设它,还要学会去欣赏它,保护它。爱护园林景观,保护公共环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欣赏引导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CAI课件。
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
一般内容:
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
水:水池、小溪、喷泉„„
树木花草:独立大树、成行小树、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路桥:石桥、木桥、直路、弯道、梯„„
建筑、配景:亭子、走廊、路灯、坐椅„„
布局方式:中轴对称式、散点分列式、点线面结合。
板书要点。
示范提示
1.设计一幅园林全貌的平面图,须采用俯视图画法。
2.先总体布局,后局部细画,注意近大远小,3.先画近景,后画远景,注意画出一定立体感。
自主创作
1.自主选择为学校或为社区绿化地设计规划图。
2.注意要新颖独特,有创意。
3.可以为自己设计的园林命名。
评价活动
1.互相观摩。
2.学生互评,说说同学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或最有创意的地方。
课目
第10课小园艺师(活动二)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范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随堂欣赏
导入激趣
揭示课题
1.小结上一课,我们了解了园林建造的一般知识,并且尝试了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
2.与学生一起欣赏苏州园林,一起感受中国造园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活动积累素材,给予启示。
课件展示苏州园林图景。
感知材料
1.看看师生共同准备的各种材料,说说分别适合制作园林模型中的什么内容。
2.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做必要的补充、演示。
课件演示。
合作学习
尝试体验
1.分组: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
2.分工:分别设“艺术总监”、“建筑师”、“架桥师”、“花木造型师”等职务。
3.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补充给各组,带动大家,共享材料。
4.教师到各组与同学们共同解决造型、粘贴、拼合中的难题。
欣赏评价
1.共同欣赏合作学习的成果。
2.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作品的艺术特点和集体创意进行介绍演讲。
3.教师请各组同学在本组作品前拍照纪念,照片将贴在本班队角上,让这次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成果在队旗下,得到升华。
园林模型作业。
课堂总结
1.教师根据各组学习情况和作品进行总结评奖,分别授予“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制作奖”。
2.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恢复教室整洁。
课目
第11课给文章配画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侯凯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游戏导人
1.出示三篇文章《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的片段依次把文章片段展示在大屏幕上。
2.出示三幅画,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
4.揭示课题——《给文章配画》。
1.CAI画面出示<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三段文字。
2.出示三幅画面。
3.移动位置,相互组合。
4.出示课题。
启发引导
1.提问:请大家看这三幅画,你为什么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分别是哪篇文章的配画呢?
生:因为这些配画都画出了文章中的主要事物。
2.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中的形象化词语。
1.出示三幅画并放大画面的局部。
2.三段文字的形象化词语用红色的下画线打记标明。
教师示范
方法指导
出示文章片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
3.构图布局。
4.逐个画景物。
5.涂色
视频展示台,3、4、5依次用复合灯片的方法展示。
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
2.欣赏画家作品。
3.欣赏较早的文学插图及现代的连环画。
1.出示学生作品。
2.出示画家作品。
3.出示《西厢记》、《几米作品》、《三打白骨精》。
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作业要求。
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
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
3.看图说文与原文章的比较对照。
视频展示台。
总结下课
现在你们已经具有了在一个小小文学社工作的一门本领。如果有一天,能有一幅作品在某杂志上刊登出来,我会为你们感到骄傲。
第四篇:湘版第10册美术全册教案
湘版第10册美术全册教案
课目
第1课家乡美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王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湘版第10册美术 媒体运用 交流
1.课前信息收集:到长沙各个有特色的地方走一走,用文字、速写、拍照、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湘版第10册美术 2.知识抢答:下面指的是哪些地方?湘版第10册美术 a、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书院大门上有一副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并被誉为
全国四大书院之首。
c、山门额题为“古开福寺”,石联为“紫微栖风,碧浪潜龙”。
d、长沙第一泉并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e、长沙市最大的公园。3.交流感受:
a、欣赏《魅力城市》中介绍长沙的片段。b、家乡长沙发生了什么变化? c、你喜欢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4.教师小结:长沙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1.出示题目,答 对后再出现此处实景。2.播放电视《魅 力城市》片段。
3.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研究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教师总结: a、构图的处理。b、特定的内容。c、内容的取舍。
2.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a、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将家乡的主要特点表现出来,不必完全写实。
b、注意有主次,有取舍,注意构图的完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家乡的景色特点。c、绘画工具不限。展示作品 创作
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 评价
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视频展示台 拓展
欣赏录制好的学生快板表演《家乡好》。
课后通过网络、书籍或民间搜集有关家乡各方面文化的资料。展示
课目
第1课家乡美5年级下册 执教王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模拟情境 导入新课
1.模拟情境: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乡来“长沙一日游”,学生为他们当小导游。
2.为外国朋友安排这“一日游”的行程。出示课题 研究方法 设计制作
带外国小伙伴“长沙一日游”
1.选择旅游景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选画。2.景点介绍:各小组交流资料,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丰富
各景点的知识介绍,然后整理成简单精练的文字——突出特色。
3.品尝长沙特产和特色小吃。4.感受长沙的节庆活动。5.了解长沙名牌产品。
6.老师小结:长沙的历史文化、风景物产给外国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长沙一日游”结束了。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旅游观光、投资办厂、购买物品,让更多的朋友知道长沙,喜欢长沙,你们愿意为家乡做广告宣传吗? 7.制作宣传刊:8人一组,根据家乡的特点设计并制作宣传刊。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最佳设计奖或最佳导游奖。8.步骤方法和要求:根据书上制作步骤图的提示,将表现家乡的画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并结合美丽的图案,合作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a、用黑色或灰色厚纸托裱作品。b、配上简单精练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c、标题文字要美观醒目。
9.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回指导。1.展示各种长沙 特产和特色小吃。
2.展示长沙特色的节庆活动。3.展示长沙的名牌产品。4.播放优美的音乐。交流互动 升华情感
各小组在教室四周展示作品:
1.派代表按“风景、建筑、特产、人物”的顺序夸夸家乡。2.演一演:小组自己确定小品的节目,如:带外国朋友参观;给在乡下的奶奶讲讲城里的变化;给在外地的姑姑说说长沙特产等。并表演。3.旅游咨询。
a、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成立旅游咨询小组。b、走下座位向其他小组咨询,也可邀请同学到自己小组咨询。
4.教师小结:我们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通过咨询你最想说什么话?为了明天家乡的更美好,我们该做些什么? 深入调查 拓展思考
1.查找家乡的爱国名人,将他们的事迹摘录、图片收集,整理成资料卡片,可上当地图书馆、文化馆找地方志之类的书籍或上网搜索。
2.参观、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遗址、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这一组宜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准备好相机、录音机、笔、纸,并要精心设计好采访提纲。老师要注意提醒学生记录和拍照,引导学生体察自己的心境,深入思考。
课目 第2课逛大街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杨哲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游戏导入
1.教师设置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环节,逐一出示四张范画。
立式广告牌的几何形。平面的立式广告牌。立体的立式广告牌。
添画了细节的立式广告牌。最后出示这张立式广告牌的摄影照片。
2.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从平面到立体,从简略到细节的过程。
师生交流
师生之间交流所见街边的小设施。在记忆和叙说中唤起学生对美丽街市的留恋,以及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
欣赏、发 现与交流
1.分小组欣赏各自带来的街边小设施的图片。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及造型可爱之处。
2.说一说所带来的图片哪一张你认为最难画?难在哪里? 3.学生互相交流,再师生交流。视频展示台呈现 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 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
根据拍摄的照片或自己的记忆,画一画街头的小设施,要求用线流畅,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并能进行一些细节描绘,可以适当地填上一些色彩。
作业完成后沿轮廓剪下来贴在作业展示板上。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评议作业 小节全课
用线描的形式画一条宽阔的大街,让学生把所画的小设施贴在合适的地方。
说一说哪一段街道“设施”最完善。
看一看这条“大街”,你有什么感受?还可以增添什么设施?使之更具人文性。
课目 第2课逛大街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侯凯彭敬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cAI工作模式 声音导入 1.听声音 2.提问:
刚才你们听到什么声音? 通过听到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地方? 这些声音会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大街上,你能看到些什么? 1.播放大街上的人声。2.出示四个问题。图片欣赏 1.欣赏图片 街头小设施 建筑物 人物 街市图片
2.总结:街头小设施 街市:建筑物、人物 1.出示街头小设施的图片组: 2.出示建筑物图片组; 3.出示人物的图片组; 4.出示街市图片组; 5.出示总结文字。介绍相 关知识
1.认识不同视角及构图类型 2.透视知识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 遮挡关系
1.出示三种视角的图片。2.三种构图类型的转移。画法指导
1.确定内容:突出重点 2.定好构图:灵活、新颖
3.大胆描绘:先画近处的,再画远处的。近处的画大一些。远处的画小一些,近处的物件总是遮挡远处的一些物件。1.出示两个动画人物由近到远的变化图。2.出示遮挡关系的图片。欣赏作品 1.欣赏学生作品 2.谈感受 出示学生作品 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 4.总结、拓展 出示作业要求
课目
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年级5年级下册 执教彭海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动画欣赏认 识机器人
1.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出示: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认知结构 尝试训练
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机器人的类型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3.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
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
学生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出示:机器人的分类图片。出示:机械手的图片。创意设计
1.机械手功能探讨。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样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3.学生作业。
展示创意
学生自评,将设计意图和机械手的功能进行设计发表。学生习作
课目
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彭海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感受 认知造型 特征
1.欣赏感受,认识特征。
引导提问:通过观察,机器人在造型上都像人形吗?都有哪些外形特点呢? 学生自由交流。2.欣赏机器人模型。
出示机器人模型的图片,感受模型制作的材料和有趣的造型,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机器人模型制作。出示:各种机器人 图片。
出示:各种机器人模型图片。范式分析 获得方法
1.拆分模型,发现制作材料与方法。分小组分发机器人模型,让学生直接把玩模型。
引导思考:这些机器人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学生讨论与发现,分组进行总结发言。
小结:运用了各种纸张、泡沫、纸盒、蔬菜瓜果等材料。运用了卷、折、贴和切制、削制、插接等方法。2.材料选择。
分析教材多用途机器人的模型制作,并与原型图片比较。这件作品的制作是怎样巧妙利用材料来制作的? 自主学习说说它的制作过程。
小结:机器人的不同部分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3.方法的训练。
对刚才了解的方法.尝试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做机器人的形体组件。学生自由尝试练习。4.小组策划机器人模型制作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画示意图,派代表发表模型制作的构思,说明小组内的分组方式。出示:机器人的分类图片。出示:机械手的图片。分工制作 小组组装
1.提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
2.小组分工,完成个体制作任务。
小组内由小组长布置分工,依照小组集体策划盯方案,依计划分工合作。3.学生作业。
4.教师巡视,协调各组制作情况。
5.小组内合作将机器人模型各部分部件进行整体组装。
作品发表
小组各自展示模型作品,分小组分别进行自我评价,表达设计意图和功能特点。学生习作 学习拓展
科技发展很快,需要我们去发现与学习,通过今天的美术学习活动,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会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
课目 第4课欢乐陶吧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蔡青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媒体展示陶文化 赏陶
1.欣赏彩陶文化: 半坡型 庙底沟型 马家窑型 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媒体出示黑陶图片
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 玩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
媒体出示作品及相对应的文字 媒体出示手捏法步骤图及文字 媒体提问
媒体展示盘条步骤及文字媒体提问 媒体展示提示制作方法及文字 媒体提问
媒体出示各种陶艺作品及装饰方法,任意拖动文字放在作品下
媒体展示学生作品 用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媒体展示
课目
第4课欢乐陶吧年级5年级下册 执教郭小红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用各种方法做成的陶艺作品 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 作品 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装饰——方法不限; 烧制。
制陶工具和泥巴 教材赏析 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2.教师巡回指导。教材
制陶工具和陶泥 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2.教师小结全课。学生作品
课目
第5课同一幅画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彭海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讨论
1.欣赏《向日葵》。
2.引导提问:你见过这幅画吗?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3.导出新课,板书课题:同一幅画。
出示:凡·高的《向日葵》。
探索体验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观察与识色。
提问。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体验l:根据教材提示,用大红与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出示:从画面提取出 的颜色排列。
出示:调色的色彩效
果图。
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体验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结: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
体验3: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学生自由交流。
体验4: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这一格是由24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
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分工合作
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组合,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的《向日葵》。
1.画格。
2.选择与分工。将横排A—j与竖排l一5交叉组成编号,如Al、A2……j4、j5,选择你喜欢的一块。分工要有协调,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
3.临摹涂色。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涂色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
4.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出示: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
选择方式与临摹要求。
组合展示
1.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
2.引导学生眯眼看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学生集体组成一幅大画习作。
教学拓展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之一,研究色彩,表现五彩的世界是画家特别关注的,像修拉的点彩作品就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建议同学们也去试试,你会有更多创造性的发现。
出示:修拉的点彩作品。
课目
第6课团扇年级5年级下册
执教王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设置情境,感
受中华民族古
老的扇文化
1.教师演示。
2.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教师板书课题。
多媒体:古诗、古画欣赏。
板书。
讨论交流,了
解团扇的制作
工艺及特点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继续演示,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多媒体: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1.继续演示,提出活动要求:
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多媒体:活动要求。
教材。
制作团扇,根
据扇面的形状
合理安排画面
1.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
2.观察教材小训练中的两个扇面,说说哪个扇面更美?为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
4.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教材。
背景音乐。
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自评、互评。
3.多媒体欣赏折扇的扇面画。
多媒体:齐白石扇面画欣赏。
课目
第7课我的藏书票年级5年级下册执教冯卫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活动一:感
受与欣赏
1.提问: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书?对你最喜爱的书你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你有没有想过给你喜爱的书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
概念:藏书票作为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贴在书籍扉页上,通常是小幅版画形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装饰性,增添了书的珍贵和美感。其作用如同中国传统的藏书印章,有“纸上宝石”、“版画珍珠”之誉。
2.在解释藏书票概念的同时给学生播放一些藏书票的欣赏图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展示一些藏书票图形。
交流与探讨
1.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藏书票,你认为一张小小的藏书票有什么作用?
作用:是夹在珍藏的书籍里的小纸片,既是书主人的凭据,也是对书本的美化,它体现出藏书者的性格修养与审美品位。
2.这些藏书票上面的图形与生活中见到的形象有什么差别?
区别:藏书票上面的图形概括、简洁、单纯,构图灵活多变,是藏书者审美趣味的综合体现。
3、通过以上观察与学习,你认为藏书票有哪些特点?
特点:藏书票大小不超过一个手掌,正面一般由图画与字母构成。
利用提出问题:
1.作用
2.区别
3.特点
尝试与设计
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对它进行藏书票的画稿设计,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图形简洁、构思新颖、能代表自己的个性偏好。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
互评与反馈
1.把刚才设计好的图形草稿与同学交流,首先介绍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特点,然后同桌之间进行相互点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2.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藏书票草稿进行适当修改。
多媒体:在评价时可利用实物展示台进行草图展评。
活动二:探索与方法
1.学生根据藏书票草稿进行版画的制作探索活动,让学生尝试去使用一些方法进行吹塑纸版画的制作,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2.根据探索学习总结如下:吹塑纸版画藏书票的制作首先要把工具和纸张准备齐,纸版拓印时的颜料要尽量少掺水,保持颜色的纯度。
3.拓印欠佳,还可以视情况加以补救,可揭起拓印纸观察效果与进行分析。
多媒体:展示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帮助与指导
1.EX—UBRIS是国际通用的藏书文字,要在藏书票上有所体现。
2.文字的处理:可用薄纸上写好后背面朝上印画到吹塑纸上,这样拓印出来时才是正确的。
3.在拓印过程中拓印纸与底版吹塑纸之间不能随便移动,如果拓印时产生移动,拓印效果会很不理想。
多媒体:出示几个学生范例让学生分析与理解。
创造与表现
运用制作吹塑纸版画的方法。为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制作一套藏书票。要求构图内容以书中的主人公、情节或自己喜好而定,在藏书票上标上“XX藏书”和“EX—LIBRIS”。
多媒体:出示制作要求,播放轻音乐。
评价与扩展
1.学生的藏书票作品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对学生的藏书票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我的藏书票”可以采用学生谈构思、作品观摩、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共同完成。
2.小结:同学们学习了藏书票的设计,可以把藏书票贴在自己喜爱的书籍扉页上,以后,当我们每次看到喜爱的书籍、心爱的藏书票时,心里一定会很高兴。同时,我们不仅要设计好属于自己的藏书票,也要学会爱惜自己的书籍,更要学习怎样看书与读书,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情操修养。
多媒体:在评价时可利用实物展示台进行作品展评。
课目
第8课大地飞虹年级5年级下册
执教何娟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立交桥欣赏
1.欣赏桥:水面有桥,沟通隔水两岸;陆地有桥,连接四面八方的立交桥,方便了往来,繁荣了经济,也可沟通心灵。
2.揭示课题:立交桥。
cAI呈现古今有名的桥梁。
立交桥分析
1.提问:
你能想像一下,在城市中建造一座立交桥需要什么条件吗?
你还能想像一下,真正建造一座立交桥需要做些什么吗?
2.图片欣赏:立交桥的种类:
一、跨线桥;
二、地道桥。
3.欣赏跨线桥,提问:你能将这座跨线桥用绳线表现出来吗?
cAI呈现视频展示台
了解本地交通现状提供设计指导
1.我市某地交通拥挤,是交通事故高发地段……
2.你们能为此地设计一架立交桥,舒缓其交通压力吗?
1.你们能尝试先用手中的绳线来设计吗?
2.教师巡视指导。
cAI呈现
音乐
设计立交桥
提出要求:将用绳线设计的立交桥雏形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音乐
课目
第8课大地飞虹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何娟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确立、完善
方案、欣赏上节课优秀作业,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小组成员、设计方案。
方法指导
教师模拟桥梁设计师的身份,示范、讲解制作立交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根据方案,各自分工完成桥面、桥墩、附属设施等的制作。
根据方案。齐心将各部分粘贴合成。
根据方案和实际情况,对立交桥模型进行修整。
实物和视频展示台
制作立交桥
学生们动手制作立交桥,教师巡视指导。
音乐
作品评析
1.将学生的作品陈列在展台上,由小组推荐1—2位组员对自己的作品作简单的陈述。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座立交桥?说说你的理由。
3.同学们设计和制作的每一座立交桥都有各自的特点,课后让“小车”在上面跑跑,检查检查你的设计合理吗?如果存在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
实物
课目
第9课编花篮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魏璇炫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回忆导入
1.欣赏上节课制作的纸条编织的方形小花篮。
2.展示、欣赏一个圆底小花篮。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美进行延续和扩展,做一个可爱的圆底的小花篮。
展示编织条作品和小花篮实物。
对比激趣
1.同时欣赏蜘蛛编网和手工简易篮筐编织的录像。
2.从刚刚见过的录像里你发现了什么?两种编织的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学生讨论交流。
3.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方法,但要做成一个立体的小篮,还需要一些小技巧。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呢?
演示编织过程。
晋级游戏
我们一起进入编织竞技。游戏规则:每学到一定程度顺利过关就可以获得升级机会。
1.开始的级别为杂工。编织篮筐从哪一部分开始?各组欣赏自己带来的筐篮的底面。底面编织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它与侧面编织有什么关联吗?试试看,还有没有新的编织方法。全体编织完篮底,过第一关。
2.升级为制造工人,回主菜单——花篮。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侧面编织。你们先用2分钟时间试试编侧面。有什么问题吗?如何才能让侧面竖立?说说你们各自的方法。教师小结:底面剩余材料弯折缩编、纬线圈按从小到大顺序套起……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篮。怎样才能做出特别的造型来?教师小结:纬线圈的形状变化、借助外物造型……修改你的设计。
3.升级为设计助手。回主菜单——花篮。一个好的设计师不光要了解制作方法,还应该掌握多种可用材料及其用法,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篮筐。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来编织篮筐?教师小结:纸条、纸藤、枝条、软铁丝、软家用电线、细麻绳、彩泥……这些材料各自有什么特点呢?怎样更好利用?师生交流、讨论。师:非常棒。祝贺你们再次升级——设计师。
4.进入主菜单——花篮。这一关会有什么展现给我们呢?作业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集体制作一个花篮,看谁的造型独特有创意。
学生组内制作。
:
展示游戏规则。
展示花篮。
点击花篮底面进入第一关。
展示底面最基本编织方法
的示意图。
点击花篮侧面进入第二关。
展示各种材料制作的花篮。
点评小结
展示各组成果,学生评点出最美的花篮。
祝贺通关成功!升级为首席设计师!
通过共同的努力,同学们终于成功地通过了游戏最后一关,这些美丽的花篮要是再装上鲜艳的花朵,不知道会多美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为花篮添上更美的插花装饰!
:屏幕上礼花四射。
课目
第9课编花篮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刘菲菲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交流信息
主动学习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插花资料,在课堂上采取各组之间相互问答的方式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2.简要了解插花艺术的历史和种类。
多媒体呈现学生收集的资料和教师准备的资料。
命名游戏
感知归纳
1.欣赏一组插花作品,感悟花的语言。在欣赏过程中:
比较插花作品中的花器,了解到花器有深浅之分。
比较插花作品中的花枝的整体造型,了解到插花造型有直立式和横卧式的区别。
了解到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
2.学生讨论,根据花的数量、色彩、疏密、姿态等变化给作品命名,赋予插花以生命色彩。
展示插花作品。
演示观摩
拓展思维
1.出示一个深度适中的花篮和一束花,请学生上台试摆造型。
花束首先以未经造型的形象出现,和刚才欣赏的插花作品形成视觉反差,使学生产生动手欲望。
请学生上台试摆各种造型。
试摆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花泥的妙用,并启发学生寻找其他能固定花枝的替代材料。
教师小结:每枝花的高低错落、疏密、斜正、俯仰姿态都会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
2.出示一个矮花篮,请学生上台试摆各种造型。
用花泥等材料固定花枝,做出直立造型的插花作品。
用花泥等材料固定花枝,做出横卧造型的插花作品。
先将花枝包装成束,再和花篮组合造型。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教师小结:花篮的形状特点各异,插花的方式也有相应变化。
3.小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各自所带花篮的结构和特点,适合设计哪种造型,选择哪种花材?
展示同一组花篮和花
枝的各种造型。
结合观看相应的插花
步骤图。
展示更多的插花方法。
小组合作
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选择合适的花材,制作1—2个造型独特的插花作品。小组内材料可以共享。
固定花枝的方法可以自由选择,但是要注意巧妙地隐藏花泥,尽量不要让花泥裸露出来,影响整体的美感。
2.小组合作利用材料,学生自主表现。
3.教师巡视指导。
显示作业要求。
教师用相机拍下优秀作品。
师生共评
展示个性
1.请摆出生动造型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向同学们讲述创意。
2.师生共同评议优秀作品,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美化教室。
课目
第10课生命的甘露年级5年级下册 执教夏红专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情境导人
1.教师设问:同学们,下雨是自然现象,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描述一下雨天上学的情景好吗? 2.看下雨的影像。
3.小结:烟雨朦胧,湿漉漉,空气清新,到处像洗过一样很漂亮。下雨的DV影像 深人理解
1.下雨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2.你注意到雨点落下来时是什么样子? 3.下雨时你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后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下雨了,雨点从天上争先恐后往下落,风把雨点吹得往一边斜,所以,人们打伞总要斜一点。
有时雨越下越大,好像一串串银珠从天上掉下来,雨水把地面淋得透湿。人们打着伞、穿着雨鞋、披着雨衣,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走着。当乌云密布时,大地变得阴暗,景物也失去了光彩。每当下雨了,很多同学就有一种好奇、兴奋的心情,有的还喜欢在雨中行走玩耍。大人们也不例外,在炎热的夏天,若是下一场大雨,人们会觉得非常舒畅。美国影片《雨中情》中的男主角在雨中手舞足蹈,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情绪。雨,原来也是欢快的。
教师:怎样画雨景呢?请大家把课本翻开。雨景的照片和电视、电影 中有关雨景的片断 方法指导
1.介绍画雨的表现方法:勾法、刷法、刮法、蜡笔水彩法。2.教师着重介绍蜡笔水彩法。示范并讲解: 先画好雨中的人物、景物; 用浅色蜡笔点线画雨,注意用线;
最后用重色水彩涂画天空地面和空白处。乌云、闪电、树、飘落的雨点、人们打着伞在雨中行走,还有映在水中的影子等等的表现,使画面线条模糊,给人感觉好像是画中景物被风吹得在动。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方法。画雨方法的,多媒体演示 作业观摩
1.教材上的三幅学生作业,内容情景不尽相同,工具材料各不相同,表现形式方法也不相同,但都是非常优秀的作业。2.本校同年级学生的优秀作业若干。作具体的情景与形式美评价分析。投影仪 自由表现 1.布置学生作业:画一幅雨中行或雨中景的画。2.学生动手作业。
3.教师巡视、协助、提示。
提示:把雨天见到的印象最深的场面画下来。表现雨不一定就是画雨,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态、衣物在雨中的形态等来表现雨;雨点不像雪花,要注意用线。有些颜色调不出,如蓝黑色、蓝灰色、蓝紫色等,教师可趁机把方法告诉给学生。放音乐《雨中即景》 教学总结
1.作业完成情况的简要评价。2.课堂学习态度的评价。3.未完成的作业的后续安排。
课目
第10课生命的甘露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张艳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讨论主题
1.组织教学,巡视纪律和学具准备等情况。
2.导入新课。问:地球是个水球,为什么又缺水呢?我们怎样来节约用水?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和爱惜水? 3.让学生针对在网上查的资料进行讨论,怎样开展保护水的宣传活动。
4.小结:地球虽然被水包裹,但90%以上是海水,加上雨水分布极不平衡、河流污染、可利用淡水很少,造成水资源匮乏。保护和爱惜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为让更多的人爱惜和节约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设计招贴画。板书课题:保护生命之水 cAI出示相关思考问题 cAI出示相关图片影像 探究方法
1.要设计好招贴画,首先要了解招贴画最基本的形式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有:
广告语:简单、明了、意义贴切。画面: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2.欣赏各种招贴画,对照要素进行分析。3.步骤与方法学习。
第一步:构思好了开始画草图。要求:图形不要太复杂,突出主题。如:《请珍惜一点一滴》中以水龙头的外形和水滴结合,配以文字说明,画面起到衬托作用,警示人们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二步:草图定好了开始绘制。可用水粉、水彩笔、剪贴等工具材料进行,也可直接利用计算机制作。今天我们就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制作。在网上选出图片,再利用图形应用软件进行处理并制作。可运用windows中的绘图工具或从程序中找到图画工具并进行绘制;也可运用金山画王绘制;还可运用photoshop制作。
第三步:用软件中的文字工具打出主题广告语。cAI出示表现形式多样的招贴画 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
windows中的附件/图画或金山画王或photoshop 自主作业
1.将自己的构思、构图和同学展开交流讨论。允许学生交谈。
2.学生作业:直接运用计算机进行作业。
3.教师巡行、个别指导,及时解决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问题。4.教师可随时调出不错的阶段性学生作业效果给全体同学观看。
cAI出示相关的图片资料并进行提示 总结评价
1.学生把作业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教师调出画面,学生互相欣赏。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简评。
3.总结:今天,我们不仅认识到了水的珍贵和水资源的匮乏,懂得怎样保护、节约生命之水,而且运用计算机进行了招贴画的设计创作。同学们的作业从设计到制作都各有特点,效果很好。怎样将自己的作品真正起到招贴画宣传的作用呢?大家可在网上发布给网友或打印出来在社区张贴宣传…… 展示学生的作品
课目 第11课飞天畅想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王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引入
1.展示充满无穷无尽奥秘的太空
2.教师小结: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充满无穷无尽奥秘,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今天我们也一起去太空看看。.出示神奇美丽的太空,然后出示课题。交流
1.游太空前的准备——资料交流,参观了解。
资料收集:课前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讨论怎样游太空。e突出“游”的方法)a、坐上各种飞行器。b、穿上太空服。去航天发射中心。
a、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航天发射中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b、了解长征系列火箭。
c、了解“神舟”号系列飞船和各种卫星、探测器。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靠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d、观看“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发射遨游太空的精彩片段。2.乘坐飞船游太空——指导构思,引发奇想。一乘坐“神舟”六号飞船游太空
说说在太空见到什么?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说说在太空出现什么情况? 3.画太空——欣赏作品,评价学习。展示多幅学生作品。
说说这些小朋友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1.展示我国三个航天 中心的图片。2.展示长征系列火箭 图片。
3.展示各种飞船、卫 星、探测器图片。4.播放“神舟”五号飞船 升空发射、邀游太空的精彩片段。5.出示一艘宇宙飞船
慢慢升空,在美妙的音乐中游览神奇美丽的太空。6.出示宇航员在太空
行走时失重的各种不同动态和在睡眠、饮食时失重的有趣状况。
7.展示学生作品。创作
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图片。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评价
表扬想像奇特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视频展示台。拓展
了解卫星是怎样传送电视节目的——外国的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是通过卫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展示。
课目 第11课飞天畅想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苑伟红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趣导入
1.在神秘的夜空中,除了点点繁星,有时还可以看到在慢慢移动的小星星,那就是人类在太空中的好助手——人造地球卫星。
2.揭示课题:飞天畅想二
出示太空与卫星背景,一颗卫星由远处运行而来。出示课题。欣赏认识
1.自主学习、认识各种不同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卫星。2.展示欣赏:地球的守护神——神奇的卫星。
3.总结卫星的基本结构——主体部分与展开部分,它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形态变化。
展示有许多星星的太空动画,点击星星可以出现各种不同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卫星介绍。
画面展示卫星的主要部分及各部分的不同形态变化。探究制作
1.初步感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颗真正的“人造卫星”——模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2.认识材料:分组探讨易拉罐的不同处理制作方法。认识易拉罐的结构:罐身、罐口、罐底,怎样运用不同的部分? 易拉罐的处理方法。用易拉罐可以做成怎样的立体形? 思考:怎样巧妙地利用易拉罐罐身上的图案? 注意:工作时戴上手套,以免易拉罐划伤手。想一想:怎样连接各个部分? 教师总结说明。3.分组合作。
讨论设计:讨论设计本组将制作的卫星其功能与外形,画出简单的草图,明确主要结构与形状。合作制作:各组分工制作卫星不同的部件。
组装完善:将各部件进行组装,添加细节与装饰完善。4.教师指导帮助。展示范图与制作方 法。赏评展示
1.各组介绍自己制作的卫星的名称与功能。2.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拓展升华
1.视频欣赏:卫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气、通讯…… 2.学生畅谈对将来的构想,设计制作更多先进的卫星帮助人们的生产生活。视频展示。
课目
第12课我们去旅行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侯凯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发兴趣
1.教师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旅行笑话,说明旅行前物质准备的重要性。
2.学生说说自己最希望到哪里去旅游。
3.细心思考出行前的物质准备。根据当地的天气、地理环境、自己的生活需要进行准备。展示要准备的物品 观赏背包
1.出示背包,引导观察、思考: 旅行使用的包应该有哪些功能、样式? 这些产品的结构、材质、构成、各部分的比例是怎样的? 2.了解背包的结构。
背包的结构:圆柱体、圆球体、立方体、三角锥体。
第五篇:第2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五彩的烟花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教学过程
1.印象中的烟花。
(1)学生说说过节时放烟花的感受。(2)学生表演放烟花时的感受。2.图片中的烟花。
(1)欣赏有关烟花的作品(注意烟花的色彩、造型和变化等)。(2)师生共同欣赏作品。(3)教师小结。3.创作中的烟花。
(1)出示烟花的创作步骤。提问:怎样表现五彩的烟花?(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注意画出对烟花的感受。(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主题:节日里的烟花。建议用油画棒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方法画出自己对烟花的感受;内容可以是图案、主题性形象、连环故事和想象画等。
(5)作业讲评:学生自评和教师总评结合。
1(6)评价建议:是否表达了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能巧妙运用油画棒、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烟花的美;是否富有独特创意。
4.历史中的烟花。
收集有关烟花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烟花的历史,探索烟花色彩变化的秘密。
第二课
水彩游戏
教学目标:
1.了解染、吹、淌、滴这些不同水彩技法产生的效果。
2.初步学习运用染、吹、淌、滴这些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
难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1)让学生观察水彩游戏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水彩游戏》。2.观察范画,学习技法。
(1)出示范画,让学生思考这些画的表现方法,并请学生来说说。(2)教师归纳:染、吹、淌、滴。
(3)教师举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例子进行示范。3.学习创作,提供主题。
(1)提出创作要求:尝试染、吹、淌、滴等多种形式的水彩玩法,并对效果进行联想、添画,创作出一幅有主题的作品(主题自定),并为自己的画取个名字。
2(2)提出创作建议:构思新颖、独特,有创意;用多种方法尝试水彩的不同效果,水彩玩法尽量多样化、与众不同,呈现出自己的特色,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情感;突出主题。
(3)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提出建议,作品讲评。
(1)提出评价建议: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2)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5.本课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解决学生疑问。
(2)课后要求学生动手尝试其他玩法,和家人一起创作(还可以用作品布置装饰自己的房间)。
第三课
缤纷花布
教学目标:
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
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1.欣赏花布。
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
揭题:《缤纷花布》。
3.知识传授。
(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
(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4.学生创作。
(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5.课外拓展。
(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
(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
第四课
美丽的盘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
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
(1)欣赏盘子的实物,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
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
(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4.欣赏范作。
出示范作及师生的优秀设计稿,师生共同评议,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5.示范操作。
教师边演示边讲制作步骤(以纸盘子为例子,示范制作):做盘面(有的学生没有现成的纸盘子,可以把卡纸剪圆取代);用所熟悉的技法(添画、彩泥拼贴等)来装饰花纹等。
6.学生创作。(1)学生创作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盘子。
(2)学生合作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提醒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制作工具,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调动他们的创新能力,能利用添画法或彩泥粘贴法制作出美观而又与众不同的盘子)。
7.作业讲评。
互相欣赏作品(从技法、工艺、构思等方面来欣赏),并把作品送给同伴。5.课外拓展。
(1)装饰自己制作的盘子。(2)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盘子的资料。
第五课
粘贴小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泥塑的一般特点和小动物的不同种类。
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贴出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从小树立爱护小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粘贴小动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创造性地制作自己心中的各类小动物。教学过程
1.播放课件。
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认识动物名称,熟悉外形特征。2.知识竞赛。
分组进行知识讲座的比赛,说说动物的知识和小动物的故事(注意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等)等,学生评分,教师总评(提示学生注意:可以用树枝、牙签等进行创作、添加、刻画等,同时告诉学生泥塑的不同形式,可以 制作平面的,也可以制作立体的,还可以挖空,本课以平面为主,最后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创新意识及与动物和睦相处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3.欣赏动物。
(1)教师带几只小动物供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说说特征。
(2)教师出示各种范作(有浮雕、圆雕、透雕等作品,以浮雕为主),学生欣赏。
(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彩泥小动物。4.方法传授。
讲授操作方法,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注意它的头、眼、嘴、耳、身体、尾巴等特征(形状、色彩、结构等)。
5.作业指导。
(1)学生创作时,教师及时巡视指导。(2)学生展示作品。
(3)师生互评,为自己的小动物编小故事或诗歌等。6.课外拓展。
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做一系列美术作品。
第六课
船儿出航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船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能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3.使学生从小热爱航海事业,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航行中船的特点的表现。难点:描绘航行中的船,体现学生的想象和创意。教学过程
1.认识航船。
出示:航行中的船。思考:航行中的船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现航行中的船? 2.欣赏范作。
(1)欣赏美术作品,体会各种各样的船和航行中的船的特点等。思考: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构图、造型、技法、情感、创意)?
(2)师生共同讲讲有关航行中的船的故事。(3)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
(1)创作主题:船儿出航。(2)学生提出创作意向。
(3)教师建议:可以以故事单幅的形式画出航行中的船,也可以画触礁或风浪中的船,还可以画各种形态各异的航行中的船。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品名称、创作过程、想法等)。(2)采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5.回家作业。回家修改自己的船。第七课
“蘑菇”家园
教学目标:
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
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有自己特色的“蘑菇”家园。
难点:综合创作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1.交流特点。
(1)播放录像:蘑菇的生长过程。思考:蘑菇是怎么长大的?
(2)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分组交流课外了解到的蘑菇知识(如说说蘑菇的造型特点、写蘑菇的观察日记、讲述有关蘑菇的故事等)。教师小结。
2.作品分析。
(1)出示:蘑菇作品。提问: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2)提供欣赏意见:画面整体的处理,蘑菇的造型、色彩特点,作者的情感。
(3)学生当小老师上台尝试分析作品。(4)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蘑菇”家园。
(2)提出创作建议:用绘画的方法进行创作,可以联想、想象、夸张,融入自己爱家园的情感。
(3)学生创作,同桌互相帮助,指出存在的问题。(4)作业讲评: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4.回家作业。
回家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
第八课
各种各样的树
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结构、外形和种类等知识。
2.运用绘画、拼贴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树的特点,并进行添加、想象的训练。
3.培养热爱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表现树的特点。
难点:表现不同季节中的树所具有的特点。教学过程
1.交流认识。
(1)师生交流有关树的知识(如树的结构、外形、种类、色彩等)。(2)播放课件:大森林。提问:课件中的哪些树是你认识的或喜欢的?请为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展示树的结构图(抢答激趣)。2.树的变化。
(1)出示:不同季节中的同一组树。要求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2)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3.欣赏范作。
(1)出示:画家眼中的树。思考:这幅画哪里画得最好?(2)教师小结:强调画面中艺术家的情感处理和树的精神品质。4.学生创作。
(1)创造主题:各种各样的树。可以画一棵树或一组树在不同季节下的变化,也可以画树的生长过程,还可以画各种各样的树。
(2)学生说说创作思路。
(3)教师提供创作意见:注意树的形状、特点、色彩、肌理,可以结合速写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5.作业讲评。
(1)师生互评作业(从树的特点、形状、色彩、肌理、构图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来讲)。
(2)课外调查树的作用。
第九课
卡通宝宝
教学目标:
1.认识卡通的类型和特点。
2.学习用水彩笔等作画工具制作卡通形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把自己喜爱的物品设计成鲜明的卡通形象。
3.培养学生对卡通的热爱,为创作富有特色的中国卡通形象而努力。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等拟人手段,把自己喜欢的物品设计成卡通形象。难点:形象的创意性与生动性。教学过程
1.欣赏作品。(1)播放当前流行的卡通作品。提问: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3)教师小结,揭题:《卡通宝宝》。2.分析特点。
(1)出示可爱的卡通人物。提问:这些卡通宝宝有什么共同点?你觉得哪个最可爱?为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描述板书其中特点,并小结。3.设计形象。
(1)教师示范设计一个卡通宝宝,强调将宝宝的头画大,身子画小,宝宝就会显得更可爱。
(2)师生共同欣赏其他卡通形象。4.学生创作。
(1)学生拿出自己的小物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提出创作建议:设计一个或多个卡通形象;可以用连续的故事形式作卡通设计;可以设计一个卡通的多种形象。
(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5.评价作业。
(1)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2)教师小结。6.课外拓展。
在班里举办一个卡通形象展览会。
第十课
信封纸偶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封纸偶的不同形式,体会其艺术魅力。
2.学习运用不同手法制作有趣的纸偶,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和设计能力。
3.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学生制作纸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养成变废为宝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不同的制作材料,把信封巧妙地设计成纸偶。难点: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1.欣赏纸偶。
(1)教师出示信封纸偶数个。提问: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2)猜一猜这些纸偶是怎么做成的。(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信封纸偶》。(4)思考:各种形状的信封适合做怎样的纸偶? 2.设计制作。
(1)出示雄狮纸偶。提问:你能说说信封纸偶的制作过程吗?
(2)教师总结:先完成纸偶的头部,再把信封口朝下,接着,把头部和信封连接起来,最后完善纸偶,进行细节处理。
3.学生创作。
(1)提出创作建议:制作一个或一组纸偶,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布料、纸张、毛线、橡皮泥等)进行创作。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3)师生互评。4.表演活动。(1)分组合作,为所做的信封纸偶创作一个小故事。(2)小组上台配音表演纸偶故事。
第11课“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1.认识纸材可以折成不同造型。
2.能独立折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南北”,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的立体造型的“东西南北”。3.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用彩纸折一个有趣的“东西南北”,初步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难点:对“东西南北”进行夸张的再创造,使它变得更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1.作品欣赏。
(1)教师出示“东西南北”的范作供学生欣赏。(2)提问:其中的制作方法怎样?(3)揭题并板书:《“东西南北”》。(4)部分学生玩“东西南北”,其余学生欣赏。2.讲授新课。
(1)介绍我国折纸的悠久历史。
(2)讲述“东西南北”的生动性和艺术魅力。
(3)播放“东西南北”的制作过程,教师示范,学生欣赏,注意第四步的折法
(主要步骤有:一是将正方形的纸沿斜角对折两次后打开;二是分别将四角往内向中心的交叉点折;三是将纸翻过来,再将四角往内折一次; 四是再将纸翻过来,把四角拉开;五是插入手指,“东西南北”就会动了;六是发挥想象,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做成头像)。
(4)想象、添画或拼贴:让学生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小动物头像或其他形象来装饰,并交代要求形象生动、巧妙、富有情趣,并注意卫生、安全。
(5)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作业讲评。
(1)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2)个别玩、同学互玩。
(3)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拿用“东西南北”制作的纸偶表演纸偶剧。4.课外拓展。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展其他折纸活动。(2)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玩。
第十二课
纸拎袋
教学目标:
1.学习纸拎袋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一个实用新颖的纸拎袋。
2.通过纸拎袋的设计、制作和装饰美化,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巧手美化生活。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学习制作过程的有序性,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表现。
难点:制作拎袋的底部及拎带的牢固度,形式及装饰的多样性。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学具,调查:你们的美术学习用品是用什么东西装来的?(2)出示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里拿出剪刀、胶水、绘画用具等物品,展示袋子:“漂亮吗?”“这是老师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吗?”
(3)揭题。
2.引导欣赏,分析讨论。
(1)你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它们有什么用途?
(2)出示:作品欣赏(服装、酒、保健品等纸拎袋)。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说说最喜欢的袋子。
(3)分析纸拎袋的特点及基本形的制作方法。3.选材识图,激发创意。
(1)自主探究:你认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表达。
(3)你认为纸拎袋的外形可以有哪些变化?怎样变?袋子里面如何设计与制作?(如各种几何形、仿生设计的水果形、卡通形象形等)
(4)怎样装饰?用什么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5)拎带的制作:①确定形式;②选料、制作绳子;③对称式打孔或取点;④串、粘带子(注意带子的牢固度,可在内侧绑一根小棒)。
4.独立制作,装饰美化。
(1)提出作业要求:用不同的纸制作一只漂亮的小拎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美化。
(2)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并使设计的纸拎袋实用、新颖。(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业,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6.整理打扫,保存作业。(1)保存学生作业,整理打扫。(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3)在拎袋内放一些小礼物或花草作为礼品赠送给好朋友。
第十三课
热带鱼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2.运用夸张等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手法绘画或拼贴出美丽的富有情趣的热带鱼形象。难点:创造性地表现热带鱼的形象。教学过程
1.播放录像。
(1)播放录像《海底总动员》。提问:热带鱼有什么特点?(2)播放课件:热带鱼与普通鱼。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3)师生共同小结热带鱼的特点。2.欣赏范画。
(1)出示热带鱼的作品。提示:热带鱼整体造型独特,线条流畅,身体表面图案自然和谐,色彩鲜明。
(2)教师小结并指出作画要点。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热带鱼。
(2)提出创作建议:创作一条或几条热带鱼,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3)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并进行热爱海洋的教育。4.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热带鱼的分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资料。
第十四课
神气的大公鸡
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表现出公鸡神气的样子。教学过程
1.猜谜揭题。
(1)听听(鸡叫的)声音,猜猜是什么动物。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形象。
(2)揭题:《神气的大公鸡》。2.欣赏提问。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各种公鸡的图片。(2)提问:从外形上看公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小组分类研究。
(1)每组自主选择鸡的一部分,研究鸡神气在哪里(但每个部分至少有一个组研究)。(2)提示:头——顶上有锯齿状的大红肉冠,眼睛圆圆的,嘴又尖又利,嘴下有肉髯,特别威武。颈——长又圆,长满了美丽的羽毛。身子——胖又肥,背上有短短的翅翼,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尾巴——特别美丽,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脚——金黄的色彩,粗短有力,脚上生爪。
(3)每组选代表交流,组员补充。4.听听图画里的声音。
(1)首先让学生观看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和陈大羽的《雄鸡图》,提问:“这两幅画中有什么景物?”“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这种声音?”
(2)请学生表演。
(3)老师讲述两位画家画公鸡的历史背景及画面表达的意境。5.欣赏比较。
欣赏课件中古今中外艺术品中的公鸡形象,并同真实的公鸡进行比较,体会艺术品之美。
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作业赏评。7.课后研究、拓展。
收集鸡的有关素材,如鸡——吉——吉祥,属十二生肖之一。
第十五课
剪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及色彩的选择与排列。教学过程
1.启发思考,自主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条纸带。演示: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或者像橡皮筋一样能变长呢?
(2)学生相互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不同造型的拉花,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2)展示拉花,分送给各小组,引导观察:教师的拉花是如何剪制的?并请学生将教师的范作装饰到教室的一角。
(3)拉花可以美化我们的教室和居室。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拉花的方法。揭示课题:《剪拉花》。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拉花?用什么工具和材料?
(2)学生思考教材中拉花的剪制方法,尝试用各种纸张剪制。提示:①可以进行小组讨论;②尝试比较用折一折、折二折、折三折后的纸剪制的拉花有什么不同。
(3)寻找拉花制作的规律,探求新的剪制方法。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4)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讲述并补充。4.剪制拉花,巡视指导。
(1)尝试制作花样,并互相交流。
(2)变化各种拉花,可以将拉花连起来,也可以变成另一件装饰物。(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美化教室。
(1)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将自己剪切的拉花组接起来美化教室的四角。(2)用拉花打扮一个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3)教师小结。在视频展示台上投影出各种形式的拉花,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新花样。
提出评价建议:能否与他人愉快地合作;拉花变化出的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是否能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尝试制作其他样式的拉花,并用拉花美化及装饰环境。(2)课后探究拉花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剪制。
(3)想想有哪些物品和拉花很相似及拉花的其他用途。
第十六课
彩旗飘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形的变化。
2.能用绘画或者剪贴的形式制作一面小彩旗,并能用制作的彩旗美化环境。3.在了解彩旗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高对形的联想能力和基本的设计制作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彩旗形状的变化、美化及设计制作。难点:各种形的认识及组合、表现。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说说在生活中、电视电影里、画报图书资料上见到过的古今中外的各式各样的彩旗。
(2)说说你见过的旗子有哪些形状和颜色。(3)说说这些彩旗的用途。2.观察比较,欣赏评述。(1)展示古今中外的各式彩旗。
(2)教师范作,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小结。3.分析特点,学做彩旗。
提问(供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
(1)彩旗由哪些部分组成?(一般由旗面、旗穗、旗套等部分组成。)(2)旗面的形状特点是什么?(3)形状与用途有什么联系?
(4)旗面图案设计与用途有什么关系? 4.交流讨论,创作表现。
(1)提问:彩旗的形状还可以有哪些变化?
(2)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绘画或拼贴)制作一面小彩旗。
(3)小组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创作一组或一面彩旗。提示:一组彩旗可以是一个活动主题的内容,如2008北京奥运会、国际服装节等;一面彩旗指可以四人创作一面旗帜,如小队旗、小组旗、童话王国旗等,旗帜可稍大些。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作业展示,点评布置。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把彩旗挂在吊绳上或粘在小木棒(或筷子)上,全班评,教师小结。(3)创作小队旗的小组,还可举行简单的升旗仪式。(4)整理场地,保存学生作品。6.课外拓展,探求新知。
(1)收集、观察生活中的小彩旗。
(2)了解中国国旗的含义及其他国家的国旗图案等。(3)考证一下古代旗子的种类和作用。
第十七课
面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多种不同风格面具的艺术特色,参与美术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学习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体验设计制作纸面具的乐趣,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展美术视野。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用课件播放藏戏或傩戏录像,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它叫什么?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面具》。2.感受体验。
(1)讨论: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播放面具课件。课件演示不同地域的面具,重点指出夸张、特点突出的部分。
(2)引导学生欣赏书中范例。四人小组内交流:在这些面具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自主探究。(1)出示教师范作,请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假如让你做一个面具,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2)借助图示了解制作步骤,小组交流:如何找准面具上眼睛的位置?(3)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拓展制作方法。4.设计制作。
(1)提出作业要求:小组或两位同学合作,做有特色的纸面具。(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提示:做好后想想用什么办法把面具戴在头上?建议参考教师范作的制作方法。
5.展示表演。
戴着自己做的面具与好朋友一起玩,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6.课后拓展。
用课件展示其他表现形式的面具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可以试一试、画一画。
第十八课
画画亲近的人
教学目标:
1.初步进行人物的绘画练习。
2.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3.通过欣赏和表现最亲近的人,增进对最亲近的人的感情,从中认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亲近的动作和表情。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形象感受,力求生动。
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很难要求他们像成人或高年级学生那样边看,边分析,边表现。虽然有照片作为参照,但他们创作时仍以记忆为主。作为教师应该了解这一阶段学生观察物象及表现人物的特点,便于正确引导。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帮助回忆。
提问:你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是谁?他(她)长什么样?喜欢做什么事? 2.引导欣赏,观察评述。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父亲》。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提问:画面表现的是谁?画中的人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表现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悄悄话》中的小女孩在讲什么呢?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
(3)欣赏课本中小朋友的画,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及原因。(4)提问:你能用别的方式表达你对亲近的人的思念或爱吗? 3.捕捉特征,激发创意。
(1)明确学习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最亲近的人。(2)传授方法。
(3)引导学生尝试色彩也能表达人物的情感。
(4)要求学生把自己画进去。思考:自己在画中干什么?安排在什么位置?
要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视觉符号表现,教师不要示范五官的具体画法。4.选择形式,表现“亲人”。
(1)学生用线描或色彩的形式表现想要表现的人(可以参考带来的照片)。(2)提问:怎样表现你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心呢?(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说说你表现的是谁,你是如何喜欢他(她)的。(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有爱心,是否与众不同;线条、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1)把画好的画送给最亲近的人,请他们收藏并评价。(2)做一件小礼物,写上一句“知心话”,送给最亲近的人。(3)回家画画另几个同样亲近的人,告诉他们:“我爱你。”
第十九课 夏日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一般知识,认识冷暖色调的基本特征。
2.通过引导学生对夏日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讨论与创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夏日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运用色调表现夏日的特点。
难点:抓住对夏日景色的感觉,创造性地表现夏日。教学过程
1.感受夏日。
(1)让学生听夏日的各种录音(或观看录像)。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提问:你眼中的夏日是什么样子的?(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夏日》。2.欣赏范画。(1)出示范画的课件,并提问: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这幅画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日的主题?
(2)出示教材中的学生作业,说说这些画是怎样表现夏日的。(3)欣赏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作品,师生互评。3.表演夏日。
分组表演对夏日的感受,师生小结。4.学生创作。
(1)提供主题:我心目中的夏日。
(2)提出创作建议:在现实基础上可以适当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夏日的感受;在作品的恰当位置或反面写上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边听轻音乐,边创作,教师指导。5.作业讲评。
(1)出示一段本地夏日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夏日的感受。(2)讲评作业,提出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夏日的特点;色调是否和谐、统一;是否表达了一定的感受和心情;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3)教师小结。6.课外拓展。
(1)记录夏日的天气温度变化。
(2)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画几幅有关夏日的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