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第3册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19-05-15 07:0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湘版第3册小学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湘版第3册小学美术教案》。

第一篇:湘版第3册小学美术教案

完成30课题:第1课 影子大王

活动一

教学内容:发挥想象,把影子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目标: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重点:发挥想象,把影子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难点:把影子的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谈谈假期最有趣的事情,谈谈新学期的打算。强调本学期要注意的事项。

二、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

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三、读一读课文中的短文

光照人或物体上,影子形态读变换,看一看,想一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四、欣赏学生作业

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

影子大王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内容:发挥想象,把影子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目标: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重点:发挥想象,把影子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难点:把影子的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排队集合到操场户外活动,讲活动注意事项。

三、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照。)

3、用粉笔描一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七、学生在地板上作画

教师注意辅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反映出来 板书设计:

影子大王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洒水成画 课型:绘画活动

教学内容:运用水笔完成一幅画 教学目标: 用水瓶当笔,用水当线条在地上作画,.学习与同学合作,体验绘画的快乐.教学重点:水笔的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水笔完成一幅画 教学准备:一个打好孔的塑料水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水瓶,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言.3.教师:平时我们用水瓶装水喝,今天我们把水瓶当作笔来画一幅画.二.看图片,了解水平作画的方法

1.图上的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房子.小动物等)2.读课本上的一段话.想一想: 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三.学生互相检查准备的作画工具.四.玩一玩洒水游戏

1.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作画.讲明要求:遵守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画和学习.和同学说一说,画的是什么。邀请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协力,用清水在篮球场上作一幅大画。

五、教师小结,下课。板书设计:

洒水成画

教学反思

第三课 自画像 课型:绘画基础

活动一

教学内容:大胆表现自己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教学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小结 板书设计

自画像 特征

脸形、五官、发型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2、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教学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评上节课的作品

三、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四、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板书设计

自画像

教学反思:

第四课 美丽的昆虫

教学内容: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并绘画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激情导入

1、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他们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通过观察了解昆虫和画画、做做的活动,我们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赏美丽的昆虫图片。

二、看看说说

1、看图片或者标本,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欣赏佳作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板书设计:

美丽的昆虫

昆虫: 形态 花纹。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内容: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并绘画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1、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2、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的作品

三、作品展览

互相评一评、比一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四、扩展活动

1、找出几张不同颜色漂亮的纸。

2、学老师用揉、搓、剪、贴等方法,用纸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虫。

3、和同学玩一玩。板书设计:

美丽的昆虫

昆虫: 形态 花纹。

教学反思:

第五课 神鸟变树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复习巩固色彩知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在讲课之前,我们首先听一段音乐,同学们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看哪个小朋友听的最认真。

(教师播放森林中各种鸟叫声和图片。)

2.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回答的也很准确,这是鸟儿在快乐歌唱的声音,让我们的心情也十分愉悦舒畅。刚才我们欣赏到了鸟儿动听的歌声,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具有这么美妙的声音的鸟儿是什么样子的呢?(想),那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课本上画家笔下的神鸟儿,同学们看一下左边这幅画,是外国的一个大画家创作的壁毯画,也叫做装饰画,它既不是孔雀也不是凤凰,而是画家想象中的来自天国的神鸟。同学们认真欣赏一下这幅画。告诉我这幅画漂亮吗?漂亮,漂亮在哪里? A、画面构图:构图饱满,大方。

B、画面造型:由各种形状组成,(提问什么形状)。

C、画面色彩:背景为深蓝色,每一个形状里一种颜色,神鸟身上的花纹很明亮,与其他颜色对比起来很强烈,色彩鲜艳,五颜六色,非常漂亮。

3.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幅画倒过来会变成什么呢?

同学们看,课件演示将《神鸟》倒过来。鸟的各个部位变成了什么?(1)鸟头变成了什么?树根.(2)鸟的颈变成了什么?树干.(3)鸟的羽毛变成了什么?树叶(4)鸟的腿和脚变成了什么?树枝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神鸟变树。4.板书课题—神鸟变树

5、下面我们打开教材,看书上的小朋友把神鸟变成什么什么样子的树?欣赏教材范画,并请学生回答感受。这是一棵什么树?在这棵大树上还有什么?树下和周围还有什么?

6、活动:画一棵七彩树,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画呢?

步骤:(1)构思,想一下,你要把神鸟变成什么样子的七彩树,发挥想象力。

(2)起形,用铅笔轻轻的画。

(3)描边

(4)涂色。七彩树,五颜六色,色彩鲜艳。展示完成后的作品。一幅美丽的七彩树就这样完成了。

7、同学们想不想画出自己心中的七彩树呢?想,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七彩树,看哪个小朋友最有创意,画的跟老师和课本上的都不一样。

8、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9、展评。

10、拓展总结,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美化了环境,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做一名环保小卫士,爱护每一棵树,更要热爱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复习巩固色彩知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展示学生作品神鸟

2、引导学生从色彩特点谈感受。(教师总结)

提问:谁来说说画面中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师:对!这幅画在色彩处理上非常有特点。再深蓝色的背景衬托下,一只大鸟张开五颜六色的羽毛,画面色彩对比十分强烈。

二、创作表现

欣赏优秀的儿童画作品(色彩表现)

1、这幅画那部分最吸引你?为什么?

2、学生涂色练习(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3、教师巡回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展示赏欣

1、展示作品

(1)说说你喜欢谁的表现方式?(2)想学学谁的本领

2、师生共同点评

四、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神鸟变树

色彩表现 色彩的搭配

教学反思:

第六课 听听画画

活动一

教学目的、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l、绘画

播放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课前分好小组)你们可以到黑板上的纸上面画,也可以跳舞,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分大组上来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和颜色表现感觉)

2、回味

让学生相互说说在作画时的感受,如: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速度、力度影响了线条的粗细、长短、转折等的变化)。

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不是很有趣啊?那我们今天就来听听画画,把我们对音乐的感受画出来。

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

二、综合学习活动

1、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鸟声等自然界的声音)请你们在纸上用线把你听到的感觉画出来,色彩不限。请你来说说,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线条来表现这些声音呢?(不同的音乐可以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直线表现平直的音乐,曲线表示有变化但是比较悠扬的音乐,折线表示起伏很大的音乐等)、除了用线,色彩能表示音乐吗?请小朋友用颜色来表现听到的曲子。说说为什么?(热烈的音乐用红色表示,清新的音乐用绿色,寂静的用蓝色等等)板书设计:

听听画画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的、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

教具准备:热烈的音乐、清新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音乐所代表颜色

如:热烈的音乐用红色表示,清新的音乐用绿色,寂静的用蓝色

三、听一听

1、原来音乐可以用文字来表现还可以用画来表现,你们听这是什么歌?(播放小白船)和学生一起听一起唱,这首歌可以用画来表现吗?书上有吗?看看,一起来欣赏书上的图画。

2、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谁能先找到和音乐一致的画。

播放音乐,学生根据歌曲寻找和歌曲一致的画!真能干,其实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我们可以边感受音乐边画画,把音乐用画面表现出来。

四、小结 讲评作品 展示绘画作品

板书设计: 听听画画

热烈的音乐用红色表示 清新的音乐用绿色 寂静的用蓝色

教学反思:

活动三

教学目的

1、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2、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作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2、选择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现的绘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表现工具不限,如用彩笔进行具象表达;用毛笔、水彩、油画棒进行抽象表达。

四、播放音乐,老师辅导

注意请学生注意听,认真感受,不要盲目的就下笔。可以直接用水彩笔,可以表现具体的画面。

五、展评作业

这些都是大家对刚才的音乐的感受,请你拿出自己的画上来谈一谈。一起跟着音乐跳舞,课堂在活泼的音乐中结束。

六、布置下节课带的材料 板书设计:

听听画画

教学反思:

第七课 乌龟滚下坡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板书设计

乌龟滚下坡

特征

小乌龟背上 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 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三、请生讲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四、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小结 板书设计

乌龟滚下坡

教学反思:

第八课 神奇的小画册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教学难点: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小白兔怎么变成了大灰狼了啊?好不好笑啊?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今天可以就剪一刀,变头和身体。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板书设计

神奇的小画册

添画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教学难点: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是所带的用具情况

二、评讲上节课未完成的作品

三、学生继续添画

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神奇的小画册

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反思:

第九课 大嘴巴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3、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教学难点: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自制的玩具“东南西北”。玩一玩。

2、教师出示另外一个玩具,并故意装出可笑的声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嘴巴。你想和我交朋友吗?”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自学方法

1、读一读:大嘴巴,呱呱呱,一张一合笑哈哈。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2、看图,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折叠。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折叠有困难的孩子。

4、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不要随地乱扔,要集中处理。

三、装饰

1、欣赏范图,让学生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让学生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学生拿出准备的彩色纸和糨糊动手装饰“大嘴巴”。提示:a、折边,角要对齐。b、糨糊不多也不少。

3、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板书设计

大嘴巴 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2、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装饰大嘴巴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作品

请同学们看书中的大嘴巴漂亮吗?小组讨论一下怎么装饰的呢? 个小组汇报装饰的方法和图案。

三、谈谈自己准备怎样来装饰自己的作品。

四、交流评析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五、游戏活动

把大嘴巴套在手上,玩一玩

六、讨论下节课所带的材料,分小组带,组长安排组员各自带什么材料。板书设计

大嘴巴

教学反思

第十课 童话屋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

教学重点: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教学难点: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出示小诗:小红帽,灰姑娘,七个矮人说唱忙。打开大门往里看,童话屋里故事藏。

2、教师讲《小红帽》的故事。

二、认识童话屋的形

1、出示一些城堡、房子、宫殿的图片。

2、讲一讲这些房子的形状和构造。

3、激发学生有趣的想象,“你还能设计哪些漂亮的童话屋?”

4、学生在纸上勾画出童话屋的概略外形。

三、准备材料

1、学生拿出准备的一些材料:各种颜色的纸片、糨糊等。

2、把折好的纸条剪成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小纸片,在勾画的或剪贴的房屋外形的基础上,按照横列成行的组织方式。粘贴成一种马赛克的效果。板书设计

童话屋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

教学重点: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教学难点: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教学过程:

一、复习童话屋的形状和构造

二、学生制作童话屋

1、在大致完成房屋主体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添画背景,增添画面的情意氛围。

2、学生可以单独贴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贴画。

三、赏析评议

1、小组间进行赏析评议。

2、按照自己的童话屋,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说说童话屋里发生的事情。

板书设计

童话屋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摇滚小精灵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教学难点: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玩。

2、欣赏图片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个摇一摇、转一转、滚一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板书设计:

摇滚小精灵

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③剪、画青蛙的形象。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2、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教学难点: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做“摇滚青蛙”的方法步骤。

三、学生继续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游戏: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让它滚动。

4、比一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五、、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板书设计:

摇滚小精灵

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禁令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警告标志:注意危险指示标志:步行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等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②绿灯时过马路。

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④过马路左右看。

2、小组的伙伴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3、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

画一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板书设计:

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四、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五、玩游戏

大家一起玩一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六、做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七、全课总结

今天、小朋友一起设计了一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他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板书设计:

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捏泥动物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学重点: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具准备:手工泥捏作品 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以前学生的手工泥捏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讨论这些手工作品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二、了解动物的形

1、读儿歌,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2、观看几种常见动物,讨论它们的形状特点。

3、学生想象出其他动物的造型

三、手工制作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手工制作材料:各种颜色的橡胶泥或粘性强度大的泥土。

2、学习揉、搓、捏、粘接的基本功。让学生揉搓一些简单的形象。

3、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一只小鸡,并告诉学生在小动物身上刻画些花纹。

4、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多种方式捏自己喜爱的动物,并适当进行添加装饰。板书设计:

捏泥动物 基本功 揉、搓、捏、粘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请学生讲述

三、展评上节课没完成的作品

四、学生继续完成作业,老师讲注意事项

五、分小组评出最佳作品

六、活动:开动物派对

把学生制作的小动物放在一起,学生自编有趣的故事。

板书设计:

捏泥动物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画

板书设计:

请你告诉我

教学反思:点、线、面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重点: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各类废弃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3.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

审美情趣。

4.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三.布置作业。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教后小结

板书设计:

点、线、面

教学反思:

小画笔的童话

教学目的:

1. 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人美版美术教案想象,并有绘画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2.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生活之美。人美版美术教案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美版美术教案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想象的能力。关于色彩的应用。教具准备放大范图若干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画笔是小朋友的好伙伴,我们常常用它描画心中的梦想。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画笔也有自己的梦想和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请小朋友说说,画画他们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小画笔的童话》

2,读画。书本上有许多美丽的图画其中小画笔的一家画的小朋友和小画笔快乐地玩耍。画笔和天上的小星星-----画笔像树木一样的生长。这幅画和画笔小树林画得有点相似,这几幅画都把画笔拟人化,突出他们的可爱和实用。欣赏范图:小画笔愁眉苦脸,原来它们抱怨主人不好好爱护它们,把它们弄得遍体鳞伤,有的还折断了。这幅画教育我们什么?人美版美术教案 生:…… 3,作画步骤:(1)先划出小画笔或小朋友的基本形。

(2)添画出画笔的花纹,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尽量表现出情节。(3)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

三、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人美版美术教案

四、进行小结。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指出不足之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爱的熊猫

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学习熊猫的画法。

教学难点: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具:熊猫范图。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经常在影视,书籍里看到有趣的珍稀动物熊猫。他们得样子十分可爱,小朋友们都喜欢他。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走入熊猫的世界里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读画。熊猫和我们中国的国宝。它们分布在中国四川地区。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们在中国的数量以及十分的稀少,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熊猫是的竹叶,所以画熊猫的时候要注意画出它的生活环境。书本上小朋友画的熊猫也10分生动有趣-----熊猫 在森林里快乐的生活。的那幅画熊猫一家在认真地下棋。熊猫妈妈还经常端来香喷喷的咖啡。我爱熊猫,把这些小朋友和熊猫快乐地在一起玩耍的样子画下来。熊猫还会作精彩的演出:他们会但秋千,将分。接下来老师要一下怎样来画熊猫:

3、作画步骤:(1)先划出熊猫 的基本形。

(2)在详细的画出熊猫 的头部躯干。

(3)添画出熊猫 身上的黑白花纹,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4)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

板书设计:

可爱的熊猫

作画步骤:(1)先划出熊猫的基本形。

(2)在详细的画出熊猫 的头部躯干。

。。

教学反思:

神鸟变树教学反思

异想天开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借助名画风格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大胆地想象,从欣赏角度了解《神之鸟》的美在于构图饱满,造型别致,具有装饰风格。背景深蓝色,衬托红色花纹的大鸟羽毛,通过转换角度变化形状,展开丰富联想,使得学生获得鸟头成树根,鸟颈成树干,鸟羽成树叶。神鸟变成神奇的大树。

第二篇:湘版美术教案(第3册)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

第1课 影子大王 教学目标:

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 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二、读一 读课文中的短文

光照人或物体上,影子形态读变换,看一 看,想一 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三、欣赏学生作业

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 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 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 起照。)

3、用粉笔描一 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五、学生作画

第二课 洒水成画 教学目标: 用水瓶当笔,用水当线条在地上作画,.学习与同学合作, 体验绘画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 个水瓶,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言.3.教师:平时我们用水瓶装水喝,今天我们把水瓶当作笔来画一 幅画.二.看图片,了解水平作画的方法

1.图上的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房子.小动物等)2.读课本上的一 段话.想一 想: 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三.学生互相检查准备的作画工具.四.玩一 玩洒水游戏

1.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作画.讲明要求:遵守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画和学习.和同学说一 说,画的是什么。邀请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协力,用清水在篮球场上作一 幅大画。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 自画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 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第四课 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他们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通过观察了解昆虫和画画、做做的活动,我们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赏美丽的昆虫图片。

二、看看说说

1、看图片或者标本,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欣赏佳作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四、作品展览

互相评一 评、比一 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五、扩展活动

1、找出几张不同颜色漂亮的纸。

2、学老师用揉、搓、剪、贴等方法,用纸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虫。

3、和同学玩一 玩。

第五课 神鸟变树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天国之鸟》的故事。

二、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1、欣赏画家的作品《神鸟》,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精妙之处。2、将画倒过来,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 3、读短文

4、理解“神奇”,交流讨论:神鸟是怎样变成树的?

启发学生想象,利用感受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地创造性的表现。

5、欣赏学生作业、重点感受绘画者的联想、创意。

三、实践活动

尝试画一 棵七彩树,也可以用彩色纸剪贴。

第六课 听听画画 教学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

3、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热身训练

1、用多媒体播放声音。

2、让学生听了声音后猜一 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试着把它画下来。

声音媒体:鼓声、雨声、风声。

二、综合体验

1、播放一 些儿童爱听的歌曲。《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2、让学生随着音乐唱一 唱、演一 演、看一 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

3、边听边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

4、定格一 个画面,说一 说画面上的内容。明白画面要与音乐匹配。

三、创造表现

1、播放歌曲,学生先欣赏。

2、与同学交流感受。

3、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运动。)

第七课 乌龟滚下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 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八课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 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 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 画,翻一 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 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 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九课 大嘴巴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3、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自制的玩具“东南西北”。玩一 玩。

2、教师出示另外一 个玩具,并故意装出可笑的声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嘴巴。你想和我交朋友吗?”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自学方法

1、读一 读:大嘴巴,呱呱呱,一 张一 合笑哈哈。

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2、看图,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折叠。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折叠有困难的孩子。

4、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不要随地乱扔,要集中处理。

三、装饰

1、欣赏范图,让学生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让学生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学生拿出准备的彩色纸和糨糊动手装饰“大嘴巴”。提示:a、折边,角要对齐。b、糨糊不多也不少。

3、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

四、交流评析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五、游戏活动

把大嘴巴套在手上,玩一 玩。

第十课 童话屋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出示小诗:小红帽,灰姑娘,七个矮人说唱忙,打开大门往里看,童话屋里故事藏。

2、教师讲《小红帽》的故事。

二、认识童话屋的形

1、出示一 些城堡、房子、宫殿的图片。

2、讲一 讲这些房子的形状和构造。

3、激发学生有趣的想象,“你还能设计哪些漂亮的童话屋?”

4、学生在纸上勾画出童话屋的概略外形。

三、准备材料

1、学生拿出准备的一 些材料:各种颜色的纸片、糨糊等。

2、把折好的纸条剪成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小纸片,在勾画的或剪贴的房屋外形的基础上,按照横列成行的组织方式。粘贴成一 种马赛克的效果。

3、在大致完成房屋主体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添画背景,增添画面的情意氛围。

4、学生可以单独贴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贴画。

四、赏析评议

1、小组间进行赏析评议。

2、按照自己的童话屋,编一 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说说童话屋里发生的事情。

第十一 课 摇滚小精灵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 玩。

2、欣赏图片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 个摇一 摇、转一 转、滚一 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游戏: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 吹,让它滚动。

4、比一 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四、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第十二课 红灯停 绿灯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 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 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禁令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 警告标志:注意危险 指示标志:步行 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等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 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 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②绿灯时过马路。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④过马路左右看。

2、小组的伙伴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3、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 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

画一 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1、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3、大家一 起玩一 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 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六、做一 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 本交通安全手册。

七、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二(2)班的小朋友一 起设计了一 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他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

第十三课 捏泥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以前学生的手工泥捏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讨论这些手工作品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二、了解动物的形

1、读儿歌,进一 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2、观看几种常见动物,讨论它们的形状特点。

3、学生想象出其他动物的造型。

三、手工制作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手工制作材料:各种颜色的橡胶泥或粘性强度大的泥土。

2、学习揉、搓、捏、粘接的基本功。让学生揉搓一 些简单的形象。

3、教师一 边示范一 边讲解,制作一 只小鸡,并告诉学生在小动物身上刻画些花纹。

4、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多种方式捏自己喜爱的动物,并适当进行添加装饰。

四、活动:开动物派对

把学生制作的小动物放在一 起,学生自编有趣的故事。第十四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 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 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 幅自己满意的画。

第三篇:第3册美术教案

1.《云儿朵朵》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画纸等常规用具和材料,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谈谈感受。

(1)请学生先说说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及有关云的一些知识。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云朵的感受。

(2)教师问学生:你平时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请学生上台演示)别人画的云朵与你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3)再次提问:想不想看看在大气层中云朵的样子?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2.引导欣赏,全新体验。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结合书本中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范作,学生欣赏。

①看看一天当中云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从颜色、形状上观察。)

②看看在狂风吹动的时候,云朵发生了哪些变化。

③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2)提问: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云儿朵朵》。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请看看书中的几幅学生作业,你能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讲述、演示方法,教师帮助补充辅导。(提示:可以用油画棒来画云朵,也可以用水粉颜料来画云朵。可以改变云朵的颜色和形状。)

(3)提问:怎样对所画的云朵造型进行联想和表现呢?(提示:通过对形的想象,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添加、概括、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

(4)提问:怎样使云朵变得更可爱,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呢?(提示:可以编一个小故事,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等。)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有趣的云儿朵朵。

(2)出示课件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云朵的想象和感受,要有创意,造型要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教学反思:

2.《好大的向日葵》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用具、各种纸张等

(教师)课件或录像、范作和图片等

教学过程

猜猜谜语,进入情景。

(1)教师出示谜语,并说明猜出谜语就能打开向日葵王国的大门。例如:圆圆的脸儿围着太阳转。追到东,追到西,它的籽儿大家都爱吃。(答案:向日葵。)

(2)揭示课题:《向日葵》。3.出示课题,观察特征。

(1)出示实物照片或有关向日葵的录像,并提问:向日葵的花盘、叶子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也可以与其他花进行比较,把课题补充完整:《好大的向日葵》。)

(2)出示学生作品或教师范作:让学生认识色彩,寻找相似色,并告诉学生相似色彩的名称。

4.欣赏作品,互动表演。

(1)出示作品:凡·高、伍必端等画家有关向日葵的作品或者有关在风中的向日葵的录像等,让学生边看边想象,边做动作,再互相交流。

(2)播放课件:学生边看边想象向日葵的特征,也可想成故事,然后再交流。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提供想象的分类内容:夸张(变大、变小等);用途(一般、特殊等);结构(枝、叶、花等);拟人(或拟物等)。

(2)学生用彩笔把向日葵以实物写生或想象的形式画下来。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在涂色方面可告诉学生用点、线、面的不同形式及组合,同时在色彩的统一、相似色等方面做些指导)。

6.评价作品,课外拓展。

(1)提供评价的建议:从技法、构思、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2)请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全班交流或者每小组抽一张来交流(教师运用语言来说明我们是参观最酷最前卫的向日葵创作展)。

教学反思:

3.《奇妙的字母》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

教学反思:

4.《多彩多姿的课程表》

课前准备

(学生)课程表、颜料等,关注日常生活中图表设计与应用的情况,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展示

(教师)课件、各种图表资料、若干种课程表、颜料等

教学过程 1.动画引入。

(1)猜一猜: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的?

(2)看一看:欣赏远古人类绘制的洞窟壁画和岩画等,找出它们共有的特点。

(3)学一学:仿照远古人类的方法绘制几种代表不同事物的图形(如日月星辰„„)。

(4)小结: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便已经使用图像来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了 2.展开。

(1)继续欣赏各种手绘图像,逐渐地导出图表图片,进而出现现代的各种图表。同时,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图表资料。

说一说:现代生活当中,各行各业都在大量地使用图表,你发现了哪些图表?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如股市行情图、图表新闻、电脑图表设计„„)

说一说:这些图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如形象、直观、简洁、生动、一图胜千言„„)

说一说:这些图表有什么不同?(从外形、用途等方面说明。)

(2)比一比:文字填写的课程表与用图形表示的课程表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展示各种各样的课程表,让学生想一想:一张完整的课程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如表格、时间、课序等,并给设计好形状的课程表配上花纹图案。)

(3)设计制作用图形表示的课程表,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逐一解决用简洁的图替代文字的问题。

首先设计容易用图表表现的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再设计其他课程的图表。

3.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模仿或创作图表形式的课程表。

(2)学生大胆制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与小结。

(1)展一展:采用实物投影方式展示学生作品,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可先让其他同学辨认课程表中的各种课程,再让小作者作自我介绍。

(2)评一评:谁做的作品最简洁、生动、富有创意、容易识别。教学反思:

5.《小闹钟》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并准备好小闹钟实物,收集有关闹钟发展的资料,准备蜡笔、彩色水笔、画纸等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录像、小闹钟实物和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认识闹钟。

(1)师生共同讨论闹钟的发展史,出示闹钟实物。

(2)引导学生观察闹钟的特征。

(3)学生述说特点、外形、组成结构等(注意:闹钟的刻度是固定的)。

(4)教师小结并板书:形状、色彩、结构、用途。2.分析问题。

(1)提问:现在的闹钟在外形、结构上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汇报。

(3)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提出设计思路。

板书设计思路(或者出示课件):

外形:几何形、生活用品形、仿生形等。

作用:一般用途、特殊用途等。

想象:幻想未来等。

结构:外部、内部等(教师可以拆开一个小闹钟让学生认识内部结构)。3.欣赏作品。

(1)出示书本中的闹钟作品及范作,让学生说说设计上的优点、问题及可以借鉴的地方。

(2)小组互相交流。4.设计创作。

(1)主题:我心目中的小闹钟。

(2)建议:用绘画的形式设计闹钟,要注意钟面的造型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反面或正面的恰当位置,写上设计说明,也可以小组合作创作一张闹钟设计图。

(3)教师应在创意、造型、质地和着色等方面对学生做些指导。5.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可从珍惜时间等方面深化主题。

(2)调查研究:到本地市场实地调查与研究出售闹钟的情况。

(3)课外作业:按照4-6人的分组收集有关制作闹钟的材料,下节课准备制作。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或两面胶)及制作闹钟用的其他工具材料等

(教师)范作、实物小闹钟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汇报上节课调查的情况。

(2)谈谈珍惜时间等方面的问题。2.出示范作。

(1)出示范作:两类小闹钟(平面和立体的)。

(2)交流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己喜欢的闹钟。3.讨论制作。

(1)分组讨论闹钟的设计思路。

(2)指名说说设计闹钟的思路(可从形状、色彩、结构、功能、造型等方面来述说)。

4.学生创作。

(1)平面设计2人一组,立体设计3-6人一组。

(2)制作较新颖别致的闹钟。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对安全、构思、技法等方面做些指导)。5.拓展主题。

(1)调查闹钟的来历、分类。

(2)研究性学习主题:废旧的闹钟如何回收和利用、闹钟的未来发展等。

(3)讨论思考如何努力学习,紧紧抓住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6.《我的老师》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教学反思:

7.《爸爸妈妈真忙》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父母外形的特征(重点观察父母在工作、生活中忙碌的情景)、有关父母的照片、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美术工具一套、范作、课件、数码照相机、带有表演镜子的教室(如形体教室)

教学过程

1.演演、看看、猜猜、说说,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爸爸妈妈》。

(2)复习有关人物特征的旧知识: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父母的容貌特征,说说自己的模样什么地方像爸爸妈妈,并简单表演父母最有代表性的神情及有趣的样子。

(3)教师出示课件“我的父母相册”,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父母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父母。

(4)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2.出示课题,情景表演,观察感受。

(1)出示补充课题:《爸爸妈妈真忙》。请学生介绍父母忙碌的生活。提出问题:父母忙碌时是怎样的?

(2)请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忙碌的样子,并表演一下。

(3)学生分成4人小组,互相表演,并猜猜各自父母的职业,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夸夸自己的父母。

3.探究学习。

(1)学生出示自己所拍的父母工作或生活时的照片。

学生说说父母忙碌时有哪些特征。小组讨论如何表现父母忙碌时的情景。

教师可出示课件启发学生观察不同职业的服饰、工作环境、人物动态特征来进行人物动态造型。

(2)让学生通过欣赏继续探讨表现主题的造型方法。

①欣赏大师表现人物忙碌的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开拓视野。

②让学生欣赏各种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用线描、油画棒等方法自由表现主题。

4.自由创作表现。

自由选择绘画方法进行创作。教师辅导时应特别注意单亲家庭孩子的创作情感。5.评价交流,增进感情。

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总评相

教学反思:

8.《快乐的假日》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自己喜欢的假日照片等

(教师)课件、各种有关假日的图片资料、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稳定教学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感知引趣。

(1)了解学生的假日生活,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假日生活的图片资料。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假日画面或活动的录像资料等。师生共同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从而确定值得表现的内容。

(2)引导学生观察快乐的人物的体貌特征,利用课件由远及近地展示人物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人物快乐时的肢体与表情的主要特征。

(3)让学生走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大胆表现快乐,并让其他学生在黑板上把相应的动作与表情画下来。师生共同点评,解决人物动作与表情的表现难点。

3.欣赏激趣。

(1)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这一名画。

让学生谈谈对此幅画的感受:阳光灿烂、休闲„„

(2)欣赏学生的假日图片:阳光、快乐、活泼、欢笑„„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与真实的图片进行对照,鼓励学生表演作品中的人物神情,体会怎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并表现人物在眼睛、嘴巴、肢体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明晰夸张、想象在塑造人物神情等方面的作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表现自己真实感受到的快乐假日。

(2)把心中所构思的图形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巡视时及时给予鼓励与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主题欠明确、构图散乱、形象拘谨等,给以必要的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实物投影仪或数码相机、摄像机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2)教师评价时宜采用整体评价优点、点出存在问题的方法。不直接点评存在不足的作品,而是提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主要放在主题是否明确、构图是否饱满、造型是否夸张、色彩表现是否合理等方面。

(3)课后请学生再次搜寻并选择各种表现假日的图片资料等。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料,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教师)课件,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料,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检查课前准备。

(2)欣赏第一节课的学生作业。从内容的选择、造型的夸张、神情的表现、色彩的运用、场景的安排等方面,让学生讨论、评述其得失,并大胆提出修改建议。

2.引导激创。

(1)审美欣赏:用各种材料表现的作品及图片资料等。

①仔细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独特的色彩表现技法、色彩的对比与渐变的排列方式、人物不同动态与前后关系的巧妙表现、场景的衬托与对比等。

②辨析同龄人的作品,从人物动态、表情、前后关系的表现,场景的安排,活动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③欣赏其他材料或形式的作品,开阔学生眼界。

(2)讨论:这些作品的表现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准备的材料,谈谈修改完善作品的基本设想。

3.探索表现。

小组互评,提出修改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设想,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加工装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4.展示评价。

(1)分小组展示作品,先小组互评,评出最佳作品,再全班展评。

(2)教师在黑板上划出“开心奖”、“美观奖”、“创作奖”三个展台,学生自评后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在相应的展台上。(开心奖——作品表现出快乐这一主题的均可获此奖;美观奖——主题明确又美观的作品可获此奖;创作奖——既美观又具创意的作品可获此奖。)

教学反思:

9.《泥娃娃》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泥娃娃的图片,准备常用的泥塑工具,收集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多种辅助材料

(教师)收集各种泥娃娃实物或图片、民间泥娃娃制作方法等动画、课件资料,准备泥塑工具一套、各种辅助材料及陶土

教学过程

1.探究式导课。

(1)教师出示一块陶土,让学生直观感受陶土。

(2)教师出示一个泥娃娃,提出问题:一块陶土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形成初步结论。

(1)分组讨论:陶土如何变成一个泥娃娃?

(2)学生得出结论:用团、揉、搓、捏、压、挖、堆塑等方法可以做成一个泥娃娃。

(3)欣赏民间泥塑制作过程(图片或课件),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人制作泥娃娃的方法,开拓思维。

(4)再分组讨论:怎么样的泥娃娃才是最可爱的?

(5)形成初步结论:如外形圆圆胖胖的,表情调皮、笑眯眯的,色彩醒目的等等。

(6)教师归纳。

3.欣赏感受,深入探究。

(1)交流欣赏师生收集的泥娃娃实物、图片或课件,开拓学生的思维。

(2)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感受及方法。

(3)出示各种综合材料,如各色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以及各种如铅笔小棒等辅助工具,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

(1)创设情境:如出示展示台,举办“泥娃娃的世界”展卖会。

(2)学生分小组,自由创作自己心中可爱的泥娃娃。教师个别辅导。

(3)学生上台陈列自己的泥娃娃作品,并可“展卖”。5.游戏、评价、交流,传递友谊。

(1)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2)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换。

(3)鼓励学生互相赠送作品给好朋友。6.拓展学习,激发持久学习的兴趣。

观看用泥塑方法制作的动画片片段:如《小鸡快跑》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思考陶土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教学反思:

10.《壶的聚会》

课前准备

(学生)陶泥、彩泥、牙签、小刀等

(教师)课件、有关各种壶造型的图片资料、陶泥、彩泥、牙签、小刀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安定情绪,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欣赏激趣。

(1)欣赏壶的图片资料:动画播放古今中外的壶,充分感受壶文化。

(2)让学生谈谈对壶的感受:精致、灵秀、神奇、富有想象力„„

(3)揭示课题:《壶的聚会》。3.感知引趣。

(1)进一步了解壶文化,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壶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2)引导观察壶的构造特征,课件由远及近展示壶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壶的囗、颈、肩、腹、足、底、盖、纽、嘴、把等的主要特征。

4.尝试探趣。

(1)学生试制一把壶。

(2)学生相互评说与小结:设计一把壶,哪几个构件是必不可少的。

(3)学生欣赏书上壶的作品,把它们与自己试制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如何表现壶的主要特征,如何运用夸张造型、想象装饰等来美化壶。

5.完善固趣。

(1)作业要求:设计一把造型别致的壶。

(2)依据心中所构思的壶的形象进行大胆自由的造型表现。教师巡视时给予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给以及时的点拨、启发,帮助解决。

6.评价延趣。

(1)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把学生的作品摄录,并展示于大屏幕上,让学生即刻获得成就感。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

(2)教师评价时宜采用整体评价优点、点出存在的问题的方法。不直接点评存在不足的作品,而是提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点主要放在造型是否别致、想象是否奇特、色彩表现是否生动等方面。

(3)课后请学生搜寻并选择有关各种壶的图片资料以及各种可以表现壶的材料等。

教学反思:

11.《手拉手,好朋友》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

(教师)课件(事先录制小朋友一起手拉手游戏、舞蹈的场面)、范例、彩色纸、剪刀、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播放和好朋友一起游戏、手拉手快乐舞蹈的录像。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好朋友以及对录像的感受。引出课题《手拉手,好朋友》。

(2)出示课件: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连续纹样的形式美和节奏美,感受拉手纸人的趣味性以及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2.问题研究,小组学习。

(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剪出手拉手的纸人?书中介绍了哪些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小组研究、讨论问题,尝试剪纸。教师巡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3.汇报交流,激发创意。

(1)请学生代表示范连续纹样的剪制方法。

(2)教师适当补充示范、讲解。

(3)欣赏作品,讨论:你想表现的好朋友是谁?如何解决拉手的问题? 4.布置作业,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用折、剪、添画的方法做“手拉手的好朋友”。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5.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品,互评作业。

(2)小组长介绍自己小组的作业情况,全班评,教师小结。6.课后延伸,启发创新。

(1)教师出示6个大小、造型相同的单个形象,提问:有没有办法让这些好朋友手拉手?(2)在学生讨论后,出示利用插接组合连续的范例让学生欣赏。

(3)建议学生课余时间尝试做用其他方法组合的手拉手的动物玩具。教学反思:

12.《手指玩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剪刀、小画纸等常规用品,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

(教师)玩偶范例若干、示范用纸、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展示手指玩偶,并绘声绘色地进行角色表演。学生欣赏、尝试玩耍并说说感受。

(2)教师揭示课题《手指玩偶》。2.小组讨论,自主研究。

教师将手指玩偶按小组发放,请学生拆一拆、折一折,研究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3.汇报交流,激发创意。

(1)请学生做小老师,结合书本中的步骤图,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

(2)教师适当补充并示范。

(3)比较“兔子”、“老虎”、“狐狸”等范例的不同表现方法,提问:你们还能表现其他的动物吗?

4.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用合适的纸学折手指玩偶,然后想象、添画成可爱的动物头像纸偶。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游戏表演。

(1)小组内展示作品,合作进行游戏。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全班评价。

(3)教师小结。

6.课后延伸,拓展训练。

教师出示一张50cm×50cm大小的正方形纸,请学生思考:这样的纸用手指玩偶的折纸方法可以折成什么?还能创作出怎样的作品? 教学反思:

13.《指印的联想》

课前准备

(学生)签字笔、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可自由选择)

(教师)红、黑、蓝等各色印泥(颜色越多越好)、全开铅画纸、范例、浅色卡纸(32开)、干净的抹布(在印完之后擦掉手上的印泥)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验感受。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来发现手指纹理,教师用手沾上印泥在纸上印出指印。

(2)在黑板上挂一张全开铅画纸,让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描述自己手指纹理的特征及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指印像什么,全班在一起的指印又像什么。教师板书课题《指印的联想》。

2.小组研究,自主学习。

(1)出示范例,请学生研究:指印变成了什么?

(2)小组内学习书中的图解与提示,研究按印与添画的方法。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适当示范按印的多种方法(如指尖印、指腹印、侧印等)。

3.布置作业,启发联想。

(1)作业要求:用手指的正、侧、反面和指尖按印,并添画成一幅有趣的画。

(2)欣赏指印画,想象你能让指印变成什么。4.创作联想,大胆表现。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辅导。5.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1)学生介绍按印的方法,小组交流。

(2)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6.收拾整理,小结下课。

(1)学生擦干净手,整理课桌。

(2)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宣布下课。教学反思:

14.《刮出来的画》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教学反思:

15.《闪光的星星》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相应的厚纸、信封)、彩纸、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激趣引题。

(1)(课件)欣赏动画分解动作(如鸟的飞翔动作),分解画面展示。

(2)学生讨论分析原因后归纳出视觉暂留的原理。

(3)结合范作欣赏,揭示课题。2.探究新知。

(1)把范作分发到小组中去,小组研讨制作方法。

(2)分组汇报讲解每组范作的制作过程,教师举例,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理解制作原理:

①在一张对折的纸(或信封)上,分别画上星星及光芒,教师可以提出画出星星的多种样式的要求。

②在小棒的周围涂上胶水(或用双面胶),并固定于画纸的中间。

③转动小棒,星星就会发光啦!(3)分析作品,理解正面和反面内容应相互呼应,研究如何呼应的方法。归纳得出大小相配、位置对应等方法。

3.尝试制作。

学习建议:用“闪光的星星”这种玩具的制作原理做一个与别人不同的玩具。鼓励学生采用彩纸拼贴或薄的彩泥粘贴法来表现正反的图案。

4.展评。

随着乐曲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反思:

16.《转啊转,纸陀螺》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相应的厚纸)、彩纸(或相应的材料)、双面胶、纸杯、瓶盖、小棒(铅笔或筷子)等必要的工具

(教师)课件、陀螺

教学过程 1.引入。

(1)(课件)出示陀螺,介绍陀螺的历史。

(2)(课件)在陀螺专卖店,如果你是顾客,你最喜欢哪一个陀螺?为什么?

(3)揭示课题。2.分析。

(1)教师提问:这家陀螺专卖店新近打算开发一批新产品——纸制的陀螺,如果请你们帮忙设计几种产品,该如何做?

(2)小组讨论,归纳纸陀螺的制作方法。

①剪圆形,学生可讨论剪出圆形的方法。

②装饰陀螺,学生可讨论装饰陀螺的方法。

③试一试比较陀螺的图案在旋转与静止时的异同。

④在中心点上固定小棒。

3.欣赏优秀的纸陀螺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4.创作。

(1)设计一个漂亮的纸陀螺。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对作业中能利用剪贴、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5.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买卖陀螺”的游戏,并让学生说说购买纸陀螺的理由。(提示:从形、色、图案方面阐述,同时转动时要快、稳。)6.拓展。

教学反思:

17.《卷纸动物》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根据纸陀螺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其他玩 教学反思:

18.《自己做帽子》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旧报纸、挂历纸、包装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教师)有关帽子的图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帽子

教学过程

1.表演激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戴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帽子进行故事表演。

(2)揭题——《自己做帽子》。

利用神奇梦幻的童话故事表演,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兴趣。

2.图片欣赏,感受体验。

(1)展示各种帽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最喜欢哪顶帽子?为什么?

通过欣赏,丰富学生的帽子形象储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帽子的形状、色彩、装饰等。

3.学习步骤,掌握方法。

(1)让学生自己看步骤图,有困难的地方,请组内同学帮忙。

(2)老师讲解制作难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新的知识。

4.启发想象,鼓励创新。

(1)提问:你还能创造出其他形状的帽子吗?

(2)提问:你能把自己的帽子打扮一下,使它变得更美吗?你想怎样装饰?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精神。

5.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1)让学生戴上自己设计制作的帽子 教学反思:

19.《小画框》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质地较厚的挂历纸、彩色纸等)、画笔、自己的绘画作品一幅

(教师)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以课件的形式出示不同风格的画框和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给作品选配画框。

(2)导入新课,板书:《小画框》。2.想想、说说、画画,加深感知。

(1)请学生想想、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画框样式及其特点。

(2)让学生把见过的最喜欢的画框简单地画出来。3.赏析探究,学习制作方法。

(1)出示教师范作,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假如让你给这张作品设计一个小画框,你会考虑哪些问题?(提示:可以从框边的形状、色彩搭配来启发学生。)

(2)借助图示了解制作步骤及进行变化创新。

(3)欣赏书中学生作品,拓展制作方法。4.学生设计、制作小画框。

(1)提示:可以改变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和颜色搭配来设计与众不同的小画框。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引导学生互评互学。

(1)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6.拓展小结。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房间,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兴趣。进行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2)让学生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并在游戏中分析他人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借鉴、提高。具。

教学反思:

20.《小小建筑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胶水、剪刀、大小纸盒5-10个、各种制作材料(如铁丝、橡皮泥、橡皮筋、棉线、牙签、果奶瓶、彩纸等),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

(教师)教学课件、剪刀、胶水、大小纸盒、范作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出示课件:播放古今中外优秀建筑的图片。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2)揭示课题。课件演示,观看材料、工具,并思考其用途。

(3)提出本课目标:做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以纸盒子为主要材料来设计一幢房子。2.展开交流。

(1)观察分析。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和纸盒。利用现有的这些东西通过观察、联想,构思出一幢房子的大致造型。

(2)交流表达:把构思和大家交流一下,相互说一说。

(3)观看建筑师设计、建造过程的录像(或课件)。3.学习方法。

(1)交流制作的方法:接、剪、粘、插、折、弯、包、叠等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与学生合作把纸盒加工成一幢房子的模型。

(3)欣赏教材中学生的建筑作品,借鉴方法,发表看法。

(4)设计房子的广告或房产说明书。可以用绘画、文字或口头表述的方式。4.表现创意。

(1)设计一个独立的建筑物。

(2)造型别致、有创意,但不一定表现得很复杂。5.评价。

(1)作品是否合理、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特性和组合关系。

(2)作品是否有新意和创意,与众不同。(3)建筑作品的色彩及造型(门、窗、阳台、屋顶)等表现是否统一。6.课外拓展。

(1)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建筑及其历史。

(2)收集现代化小区房产的广告及宣传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工具及材料

(教师)建筑模型、课件、范作、全开的铅画纸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欣赏评述。

(1)展示自己的建筑模型作品。

(2)观看和欣赏别的同学的建筑作品。

(3)介绍自己的建筑。(提示:可以展示自己的房子广告。)(4)说说好房子的特点。(提示:坚固、美观、适用等,向学生说明的时候注意语言的浅显易懂。)

2.精心策划,组合构建。

(1)讨论一个规范化小区所要具备的条件和设施。

(2)说说在一个小区内除了住房外其他建筑物的特征。

(3)欣赏课件,并相互交流。3.精诚合作,共建家园。

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大组,把教室的空地划分成4块,每一组组合成一个小区。(提示:教师分发给每一个小组一张全开的铅画纸。)

(1)组建一个生活小区建筑模型。

(2)注意小区的交通、周围的环境及人们的活动。4.装饰美化,合理布局。

(1)注意建筑物的装饰手法:画、剪贴小饰物、用小东西戳洞等方法。

(2)注意主建筑物的摆放。用对折法表现汽车、人物、树木等风景。

(3)关注在小组中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的同学。(提示: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基础”较差或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不高,应进行鼓励、引导。)

5.集体展示,共享快乐。

(1)给自己的小区取名。

(2)展示自己的小区,参观别组的作品。

(3)合影留念,保存学生的作品。教学反思:

21.《底下的故事》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彩色水笔、画纸等常规用具(教师)教学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乘上通往地下迷宫的地铁,去游览一下地下的风光。”

(1)用课件或教师讲述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下的情景,并引出课题。

(2)课件或故事里可以出现一些如植物的根、住在地下的动物的家、小动物、地下矿藏、地下隧道、溶洞、人类的地下建筑以及神怪等内容。通过教师的描述或课件的展示,猜一猜那是什么。激起兴趣,引起联想。

(教学建议:可以模拟一些从地下发出的声音或观看有关地下的影片。)2.启发想象。

创设情境,以个别交流或小组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继续参与故事的创编,想想在地下旅行过程中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和看到的景象。

3.构图练习。

(1)出示教材中的4幅构图,说说这几幅画中哪幅画较好地表现出了地下的故事。为什么?

(2)教师小结:地下的故事应该主要表现地表以下的内容,但也要表现小部分地上的景物,以区分地上和地下。

(3)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进行简单的构图分析和表现内容的讲述。

(4)思考:地下的生物是怎么进出的?地下建筑是横向发展还是向地下纵深发展的?

4.创编故事。

(1)把创编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景物和事物写下来,把路线标出来。

(2)创作一些活动的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人物或动物。

(3)表现地下的泥土、沙石等。

(4)表现地上的景物、地下的入口处和忙碌的生命。5.展示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关注他人的作品。教学反思:

22.《下雪天》

课前准备

(学生)白纸、剪刀、胶水、各色彩纸或旧挂历纸(教师)教学课件、范作、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谈话。

欣赏课件《下雪了》,引导学生说说下雪天的情景和感受。

(1)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

(2)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评价建议: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发讨论,加强体验。

(1)天上为什么会下雪?

(2)为什么人们都说“瑞雪兆丰年”?

(3)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欣赏雪景图片,比较表现雪景的美术作品。

(2)雪花是六角形的,观察雪花的造型(从天空飘落的样子以及雪花堆积起来的样子来观察)。

(3)学剪雪花:折三折和折六折——剪随意形状——剪趣味造型。

(教学建议:教师通过课件的展示和示范随意撕、剪六角形雪花,传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表现雪景图。

(2)表现人物、动物等的活动。

(3)表现自己的心情。

(4)4人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大作品。5.展示作品,综合活动。

表演雪中的游戏、舞蹈,说说下雪天的童话、故事,唱唱有关下雪天的歌,朗诵有关下雪天的诗等,保存好学生作品。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1)天上除了下雪还下什么?

(2)雪的种类有多少?

(教学建议:正逢下雪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南方很少下雪的地区,如没下雪,可让学生多欣赏一些雪景的作品。)教学反思:

美术万花筒

《美术万花筒》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课外阅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结合本册的学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知道民间剪纸的特点吗?你了解民间剪纸的内容吗?你能说说剪纸的题材吗?你能辨认“相关链接”中的剪纸题材吗„„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具体课例,向学生详细介绍有关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如怎样把画笔洗干净、如何使用胶带纸等。总之,本栏目的学习是灵活的,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老师不可越俎代庖。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等。

第四篇:美术新教材第3册教案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我爱老师 课题名称:第1课 我为老师画名字

 知识要素

感悟策划构成的形象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将文字变成画的乐趣

实践与创造:在字体变形的基础上借形想象,使它成为想象画 欣赏与评议:把对老师的情感表达在画面中,并能自评作品

 教学重点

了解文字变形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

 教学难点

借用字体变形的结构进行想象添画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简介象形文字是从图形变化而来的,如“日”是从“⊙”的图形演变过来的。2.提示学生中文字形也能变成画。

3.出示文字想象画让学生欣赏,用游戏比赛的方法,看谁先找出画中文字的内容。4.教师讲解,分析每个文字的变形(不脱离原来的结构)。

5.整体欣赏示范作品,体会在文字的基础上如何变成一幅想象画。

二.感受与尝试

1.按教师出示的步骤图,体验作品的创作过程。

2.教师重点演示名字变形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理解文字的笔画可以拉长、缩短、变弯,使画面饱满,但不能脱离文字原来的结构。

3.可选用一种颜色来写名字,其他颜色添加想象。

4.局部上色和整体上色都可以,自己寻找画面的最佳效果。

三.展示与评价

1.学生可用步骤图的方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理解,展示和介绍。

2.在作品展示的同时,让学生发现同伴的优点,发现与众不同的创造。3.在互评中寻找对老师爱的创意与想象。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我爱老师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 知识要素

体验色块的构成与镶嵌效果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制作布艺画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美。实践与创造:通过制作布艺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欣赏与评议:通过欣赏,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 教学重点

对各色对所选形象用各色布料作色块性的表现布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

 教学难点

把裁好的布料镶嵌平整,剪裁布料,镶嵌。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本课题分二课时完成,第一课可选一些简单的图案,做一些简单的练习,着重讲清

制作的过程与方法,加强审美的体验。第二课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提高作品的难

度,使画面更丰富。

二.感受与尝试 想象与创作

1.感受镶嵌画的艺术效果,尝试镶嵌画的各种技法。

2.把一个简单的形象,通过想象,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法,创作出更高艺术魅力,更

具个性化的作品。

三.展示与评论

把学生作品按类型组合起来,进行新的创作体验和评价。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 走近大师 课题名称:第4课 我学大师来画画

 知识要素

根据作品外形,添加形和色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大师作画的情感 实践与创造:根据感受描绘作品

欣赏与评议:欣赏大师作品独特的风格,发表自己的感想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 教学难点

独特、有创意地表现形象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媒体展示大师多幅作品,欣赏。

2.以一幅为重点请学生讨论后谈谈对大师作品的感受,作小结。3.印发学生和大师一起画画的愿望。

二.改变与创造

1.用投影出事掩去内部结构,只剩外形的画面。2.引导学生第一次作业(草图),进行添加,要求与原来的内部造型比较有所变化。3.学生谈草图的构思。4.提出不同的想法或建议。5.师生在黑板上完成添加改变。

三.想象与表现 1.在草图基础上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重新组合内形,使它具有个性化和独特化。2.色彩搭配知识。

四.欣赏与评价 1.展示并评价。

2.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3.作者谈设计构想,评价标准:

① 对大师作品了解多少?

② 大师作品打动你的地方?

③ 能否有个性化独特性的表现?

④ 搭配的颜色是否漂亮有特色?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线条的故事 课题名称:第6课 有趣的线绕画

 知识要素

学习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形象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在绕线活动中,发现有趣的形象。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

 教学重点

按机器人的某一部分延伸设计

 教学难点

设计一个新型的功能性机器人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出示不同特征的机器人玩具、图片,让学生看看、动手玩玩,提高设计的兴趣。2.谈谈机器人的不同功能特点及造型。

3.出示一张机器人的图片,从中分头、身、腿三部分的基本结构。

4.通过机器人为主题的卡通片欣赏,图书阅读等渠道,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机器人的功能、特征。

二.实践与创造

1.理解机器人是机械制造,从线条上的表现是刚直、有力的。

2.从图例、玩具以及书籍资料上,取机器人的某一局部临摹,然后按自己的设计思路,利用延续想象的方法,设计一个有功能有现代意识的机器人造型。3.能用文字表达说明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有什么特点功能。

三.展示与评论

1.展示全班作品,讨论机器人的设计意图。2.综合机器人的优点,做为课后的集体创作。

3.展开学生自评、互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并即使点拨。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线条的故事 课题名称:第8课 设计自行车

 知识要素

学习用圆中带方的线条表现形象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自行车的造型美,发现各种形状的组合 实践与创造:想象并设计未来新颖的自行车 欣赏与评议:交流设计构思提出建议

 教学重点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实践与创造:用有疏密的线条把手表变化成新的形象 欣赏与评议:欣赏不同的手表造型,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

 教学重点

对手表的仔细观察和表现

 教学难点

在写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欣赏分析手表的造型特征。

2.要求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看着实物来描绘,看一眼画一笔,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3.把手表放在桌上,转动不同的家度启迪想象,告诉同学通过写生,开展想象创作的方法,为写生想象。

4.写生想象是要在原来写生的实物上进行添加,使写生作品产生新的主题。

二.想象与创造

1.启发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实物写生。2.按自己联想的内容进行添加创作。3.按自己联想的内容进行添加创作

4.在创作中可选用不同的线条表现方法进行绘画,以体现画面不同的效果。5.给自己的作品取个主题。

三.展示与评价 1.学生自评:

自我介绍自己的作品,手表有哪些特征和功能,从什么角度开展联想,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2.学生互评:

挑选最有创意的作品,相互评价,充分发表意见。3.教师按作业要求小结:

寻找用特殊线条表现画面的作品,从而启发全班同学绘画的创意。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线条的故事 课题名称:第10课 树的联想

 知识要素

学习用柔美与厚重的线条表现形象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让学生感知不同点线体面的组合和不同色彩搭配可塑造出各不相同的蛋糕

造型

实践与创造: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思考,提高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 欣赏与评议:欣赏同龄人的作业特色,能表达自己对此的见解

 教学重点

运用叠加等方法学会蛋糕的立体制作

 教学难点

较好的运用泥制作的基本方法,设计一个有新意的的“蛋糕”造型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图片式媒体展示各种蛋糕造型,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展示作品造型与色彩特点。2.进一步了解,形成各种蛋糕特色之中,点、线、体、面组合的特色。3.重点分析有创意造型的体面,整体处理其新意所在。

二.认识与制作

1.用按、压、搓、团、叠加等方法,先制成各种点、线、体、面。

2.把所制成的基本形,富有创意地给予组合,注意颜色的搭配,调节整体效果。

3.喜庆蛋糕除大圆形以外,还可制作丰实的,外沿不规则的蛋糕造型,从层次上也可有创意,有想象。

三.展示与评论

1.自评:作品特点,介绍设计意图。2.他评:欣赏感受与启发。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 奇妙的组合 课题名称:第12课 半圆的想象

 知识要素

学习半圆体的组合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尝试剪出不同半圆体

实践与创造:从单半圆体制作,发展到组合设计

欣赏与评议:相同与不同作品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表达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如何利用废旧材料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欣赏传统的中外面具雕塑,抓住面具的特征,展开自己的想象。2.提出要求在这些形态上加上废旧材料,塑造一个奇特的任务头像。3.让学生感受塑造变形人物头像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的乐趣。

二.构思与制作

1.让学生首先掌握各种基本形,及拉长、压扁、扭曲、堆、压的表现手法。2.制作过程,要求学生边构思,边整理修改。3.把握大的形的变化,大胆夸张。

4.废旧材料运用要合理,发挥点缀装饰效果。

三.表演与评论 1.相互欣赏观摩。

2.对一致认为的好作品,当场对大轮廓进行演示,并讲解,以此影响更多的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

3.发现不足,自己及时修改弥补。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 多彩的大自然 课题名称:第14课 小鸟的家园

 知识要素

学习渐变,接色的方法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渐变,发现涂色规律

实践与创造:加深色彩的认识,喜欢用色彩表现 欣赏与评议:通过评价欣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教学重点

将手指变化和想象

 教学难点

知道简单的相邻色彩关系

 教学过程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4.画出同学们喜欢并熟悉的一组动物。

二.感受与尝试

1.根据对动物原有的印象,给所描绘的动物涂上新颖的有深浅、对比变化的颜色。2.用拟人化的手法、夸张的色彩对比搭配,突出形象的鲜艳、美丽。

三.展示与评价

1.相互欣赏比较,谁画的动物最可爱、最生动。2.哪一张画色彩最漂亮?

3.哪一张画有个性,有进步,有新意? 4.找找画面上还有哪些不足?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 多彩的大自然 课题名称:第16课 色彩的感觉

 知识要素

认识色彩的冷暖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实践与创造:通过色彩的搭配,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创作欲望

欣赏与评议:欣赏在成千上万大自然的冷暖变化的色彩,发表自己对色彩的独特见解

 教学重点

冷色和暖色的渐变

 教学难点

主色调的运用

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1.展示自然界中变幻无穷的色彩图片,介绍冷色与暖色的变化及特定的含义。

2.欣赏自然界中的冷暖变幻图片,学生讨论图片中的色彩特点,并指出图片中的主色调。3.教师介绍冷色与暖色的不同搭配效果与运用方法,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激起创作欲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丰富色彩的热情。

二.体验与构思

1.给作品决定冷暖色调,以及暖色和冷色的渐变,整幅图要求只用一个色调来进行变化。2.运用生活中的各种图案来进行自己新的创作,完成一幅具有主调的作品。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多的创新。

3.教师总结特点,肯定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学生,表扬学生在画面中的与众不同之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 我眼中的景物 课题名称:第18课 形象大特写

 知识要素

仔细刻划全部特征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脸部特征,发现人与人之间的长相不一样

实践与创造:通过用基本形概括形体并能对相应的比例引起关注,对背景作适当的添

加处理

欣赏与评议:仔细刻画,并对描绘人物加以说明

 教学重点

用基本形概括,画准外形

 教学难点

仔细刻划人物脸部特征表情

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发现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头部的明显特征。每个人的长相不一样,特征也有明显的不同,不同在哪里?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等都有不同的特征。

2.仔细观察,人物的脸部代表性的特征,学生讨论,这些特征的不统一性。

二.观察与尝试

1.观察人物的头部整体外形,并画准外形。

2.仔细刻画人物脸部特征,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3.对背景作相应的处理和添加相应环境。

4.色彩运用大块面的方法,运用随意的线条,来夸张人物的表情。

三.展示与欣赏

1.学生自我介绍作品的任务特征及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2.欣赏他人的作品,提出感想,肯定别人作品的可学习之处。3.教师总结,肯定学生成绩。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 欢乐新年 课题名称:第20课 有情的贺卡

 知识要素

知道贺卡的制作方法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设计贺卡的乐趣,发现设计的规律 实践与创造:设计制作贺卡,体现创意

欣赏与评议:欣赏有创意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 教学重点

贺卡的制作

 教学难点

有创意的贺卡设计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列举每逢节日送贺卡时所面对的一些问题,请学生思考怎样才能送给亲人、师长、朋友一张特别而有纪念意义的卡片。2.引出课题:有情的贺卡。

3.交流对贺卡的了解(种类、内容、折法、意义)。

二.比较与发现

1.观察比较桌上的贺卡与平时所见的贺卡有什么区别?

2.师对每组的贺卡进行小结:可以运用创新技法进行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并利用一些废旧材料进行变形组合就能设计出有创意的贺卡。

三.操作与实践

1.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尝试构想。师先示范。

2.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进行变形、组合,构成有创意的贺卡。3.写上祝福的话语。

四.欣赏与评价 1.展示并评奖。

2.选择自己喜欢的贺卡并说明理由。3.设计者谈设计构想。4.互赠贺卡表达情谊。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 欢乐新年 课题名称:第22课 开开心心画花灯

 知识要素

知道民族花灯特点的形象与色彩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知道民族文化的特点,形象与色彩,使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知道中国的传统民间的色彩

实践与创造:表现各种外形,做(画)出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灯 欣赏与评议:知道强烈的外形与色彩

 教学重点

设计独特的花灯外形

 教学难点

运用独特的民族纹样、色彩

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构思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的民族特色之一花灯,让学生发现美,从而创造美。

2.仔细观察花灯,让学生说说花灯的民族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意识。3.学生讨论花灯的各种形状特点——圆、菱形、三角形、动物形等。

二.想象与创作

1.观察花灯的外形、种类,设计一个有趣的花灯外形。

2.按照花灯的外形,设计花灯的图案,运用点、线、面的设计原理。3.做(画)出一个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灯。

4.运用有中国特色的红蓝民族色彩,装饰花灯,培养学生的民族豪情。

三.展示与欣赏

1.学生自我介绍作品的特色之处,设计的构想,思路等。

2.欣赏他人的花灯,提出感想,指出同学设计的花灯有何特点之处及可改进之处。

3.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对不够理想的作品,指出其特别的地方加以表扬。

单元主题:第八单元 我与电脑交朋友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2.让学生评选最目光的作品,挑选佳作打印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鼓励有条件的同学继续尝试,并将作品保存。

单元主题:第八单元 我与电脑交朋友 课题名称:第24课 连续的图形

 知识要素

学习电脑的快速复制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发现连续的图形可以美化生活环境 实践与创造:运用多种线条组合成连续的图形

欣赏与评议:能发表不同的见解,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 教学重点

图形设计,色彩搭配

 教学难点

对特定的用途有着不同的设计思想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欣赏有关生活中连续图形的图片(花布、地毯、彩色马路、蛋糕等)。2.讨论:

① 生活中哪里有连续图形?

② 家中哪里有连续图形?

③ 不同的事物,连续图形的颜色、形状是不是有差别?

二.体验与构思

1.教师演示电脑复制的过程,学生边观察边讨论。2.由直线、弧线组成单一方格图形,填充色块。

3.通过移动,合理、准确的多种组合、复制而成,课本范例中完成1/4圆后组成半圆,整体复制成整圆连续,也可直接排列。

三.尝试与合作

1.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临时家庭”,讨论一个家居方案,明确分工,完成一整套连续图形。

2.个体尝试:明确连续图形的命题(桌布、地毯、墙纸)思考相应的构思,完成一个连续图形。

第五篇:3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课题:魔幻的颜色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3.能否调出预想的颜色。

4.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2.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纪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可以做一些笔记)。然后交流。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 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3.收拾与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第2课

课题万花筒

领域 设计、应用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4.如何引导学生在设计、应用领域学习。

5.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制定设计方案。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臵。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臵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果更佳。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3课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领域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画片,电影等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学具:学生将自己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积木,汽车,厨具……)带来。带齐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提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2.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3.收拾与整理

4.学生的创作往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在第一课时结束的时候,教师可将作业收起来。

三、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第4课

课题前前后后

领域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

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4.三年级的学生怎样学习透视知识。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3.学生准备学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2.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3.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三、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第5课

课题天然的斑纹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

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

3.能否总结出做作业过程中的一些好的方法与同学共享。4.能否表现至少一种肌理效果。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收集到的一些石块,木块,各种质地的布料,树叶,纸张,皮革,皮毛标本,蝴蝶标本等有不同纹理的材料。水粉笔,毛笔,调整色盘等。2.学生准备学具:收集到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

二、引导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可以这样说: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

2.发展阶段

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建议用两课时,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3.收拾与整理

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三、课后拓展

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有些纹理,例如,树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来印。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6课

课题校园里的花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3.能否尝试用各种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在教室里摆几盆盆栽,再准备一些用不周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2.学生准备学具:绘画工具材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2.发展阶段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三、教学拓展

1.出示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学生欣赏。2.启发深长用纸和其它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第7课

课题最受尊敬的人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3.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

2.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能否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3.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儿童人物画的欣赏与研究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1> 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2> 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

出示范作,猜猜“这是谁”?“为什么”?“他为什么受尊敬?” 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2.发展阶段

带领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点入手,并能进行描述。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制作品。

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3.收拾与整理

4.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

三、课后拓展

1.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2.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

第8课

课题今天我值日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通过回忆,观察,描述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特征。2.在欣赏过程中,能否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3.在画的过程中,能否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

4.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各种绘画材料,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一、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回忆学校,班级的值日情景,并作简单的描述。

2.教师几幅供学生欣赏用的不同绘画材料工具和不同风格所表现的学生正在值日的作品。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值日时做些什么事?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2.发展阶段

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能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等等。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三、教学拓展

1.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

2.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

第9课

课题有趣的鞋

领域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解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试尝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2.学生能否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3.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4.简单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尝试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5.学生的造型能力与形象思维之间的联系。

6.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和学生课前分别收集一些广告纸,旧的挂历纸,包装纸;零碎的布;旧毛线,钮扣;彩泥等等。

2.学生课前准备剪刀,胶水,水粉颜料,油画棒或水彩笔等。

3.课前教师收集虎头鞋,凉鞋等别致有特色的鞋子,制作几双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做范例。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的来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 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2> 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赤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3>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三、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泥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第10课

课题团包手工

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发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的构建方法及简单的构建原理。2.能否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3.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闪趣。

4.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5.各种材料在组合使用效果的分析。

6.如何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的拓展。

一、课前准备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2.课前老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

3.教师和学生在课收集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便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 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 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 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臵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教学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第11课 课题巧巧手

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过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如石头,树叶等加工成各种画面。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创新再造能力。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想表现的事物,并找到了相应的材料。2.能否发挥想象求新求异,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造。3.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4.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5.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

2.带领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并能对各种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描述,并想象其表现那些事物。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深长观察所收集的材料,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材料可以表现出什么事物。

启发学生可以利用材料天然的颜色和造型进行创作,教师可以示范几种基本的制

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教师还可通过示范单项材料制作和多项材料组合的方法,鼓励学生求新求异。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利用或打破材料的原有形态和色彩,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构思奇妙,造型美观的作品。“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求异,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三、课后拓展 1.通过交流,自查作品中的表现材料的方法,看看能找到更好的材料的方法吗? 2.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画面。

第12课

课题变废为宝

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2.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3.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4.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5.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6.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一、课前准备

1.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三、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第13课

课题梦幻中的城堡

领域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通过对动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敢于说出自己对设计作品的感想。2.是否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3.是否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4.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研究。

5.如何突破常规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方式进行创作。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提供给学生的彩纸,线,橡皮泥,KT析,像塑板等各种材料,及欣赏用的动画艺术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废旧盒子和其它材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扮演国王与王后,王子与公主,并且分别夸张地描写自己城堡的外形,他们想对自己的城堡进行改造请“大臣们”(学生)为他们出谋划策。让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大臣们”(学生)根据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设计想法和表现的形式。2.发展阶段

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地创造和表现。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剪,镂,折,贴,画等制作或表现的方法,表现一幅较抽象的画面。

在作业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的形式要与使用的材料相适合。

展出制作完成的深长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收拾

和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1.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动画片中的城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2.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有趣的内容,采用变形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也可以收集各种材料尝试作,学做小艺术设计学。

第14课

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

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2.能否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3.自行车的造型是否美观,其功能是否有创意。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2.学生准备学具: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在学生设计自行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些自行车的图片,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最好能向学生介绍一下自行车的发明过程。要求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在边讨论边构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发展阶段

启发学生从自行车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构思,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体的外形进行改装,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导学生在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使设计的草图更完美。当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指导学生在制作自行车时,注重自行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让学生体验造型的艺术魅力。3.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将各种不同类型材料归类,放回原处,收拾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清洁。

三、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找各种材料,如:丝带,毛线,铅丝,铅笔,碎花布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美观的自行车。

第15课

课题星空的联想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刮蜡的绘制技法和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2.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能运用好新的技法作画。3.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研究。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提供学生欣赏的科幻片作品,示范用的材料。学生准备学具:绘画工具材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分成甲与乙两组,相互交流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比一比甲乙两方谁了解的知识多?谁的想象力丰富?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表现它的设想。

让学生欣赏科幻片作品,进一步了解星空的特点,揭示它的秘密。2.发展阶段

通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设计一张刮蜡纸,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创作。

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点,线,面表现形式创作一幅较有新意的画面。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构思,描述自己在星空在的形象与动态,肯定学生的自由的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表现。

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与构思进行交流 3.收拾和整理

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积极指导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运用科技知识更好的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第16课

课题新颖的电脑

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帖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2.是否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3.是否对想象创意,设计制作表现出高昂的热情。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卡纸,彩色纸,废旧纸盒,彩泥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彩色纸,彩泥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述,了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特点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饰美化。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将完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作业指导要点:

1.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尽量利用身边收集到的材料来进行构思和创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找到材料的特点和相适应的制作装饰方法。

2.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它资料,无形中会产生一定的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示范作业的构思和现有装饰美化的手法,要求学生做出构思独特的电脑模型。

第17课

课题电脑美术

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备。2.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施。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优秀作品。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忸曲等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和*作。

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作。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作,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3.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作业指导要点

1、上机打开电源,*作电脑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

2、用左侧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先画一个矩形,再用画笔等工具在矩形中进行简单的纹样创作,点取油漆桶,刷子等工具进行上色*作。

3、点取选取工具在画面上选择对象,接着在编辑菜单中点击复制,便可复制对象到系统剪贴板。教学参考资料

电脑绘画的彩色输出:

在电脑在完成了绘画作品后,除了让其在屏幕上显示外,恐怕我们最想做的还是

把作品变成一幅活生生的彩色图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电脑输出设备,目前常用的彩色输出设备有以下几种:

1、彩色喷墨打印机:这是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喷墨”这个词清楚地解释了这种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一束极细的墨水喷到介质上就是一个像素。喷墨打印机不公有墨,还有喷头。喷墨技术使用很广泛,从小型彩色打印机到大型彩色喷绘机都可以应用。喷墨设备的优点是经济,迅速,适合在平面介质上打印。

2、热蜡打印机:热蜡打印机使用有彩色的色带把颜料转移到输出介质上。成像头产生的热量使蜡熔化到介质上,形成鲜艳明亮的色彩。这种热蜡打印机一般为专业图像或广告商的设计输出使用。

3、彩色激光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用迅速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图像输出。这种打印机使用激光和干颜料生成图像。激光把颜料加热固定在输出介质上。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太高。

第18课

课题会响的玩具

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设计。

2.是否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3.是否对想象创意,设计制作表现出高昂的热情。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竹筒,木片,毛笔杆,塑料小瓶,彩色纸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竹筒,木片,毛笔杆小瓶罐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2.发展阶段

1> 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 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4>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5>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

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如何引导深长以材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作业指导要点:

1.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玩具发声的原理。要让学生结合手中的材料找到合适的发声方式,并设计出美观的造型。要加强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这是本课教学的核心所在。

2.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他资料,无形中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这些框框,鼓励学生做出有独特创意的玩具。第19课

课题美术小记者 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进行拍摄和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是否能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访内容,有初步构图意识的作品。

3.是否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2.学生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器材。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做好深长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2.发展阶段

教师讲述简单的摄影知识,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怎样进行摄影,怎样进行采访活动。要注意消除学生对摄影实践的惧怕心理。

要讲清照相机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钮的名称及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先模拟使用一下照相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和摄影活动。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照片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3.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第20课

课题迷人的动画片 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发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发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对本课的内容发生兴趣

2.是否了解动画片的主要类型以及最主要的特征。3.能否简单说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4、中外动画片对学生影响的研究。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应了解动画片的种类,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动画片艺术表现的主要特征。

2.教师收集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也可以收集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甚至电影片等各种教学媒体,以供学生欣赏用。3.课前也可预先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供上课时讨论,欣赏用。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教师把收集到的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欣赏,也可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甚至电影片等各种教学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便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得来的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欣赏。

2.发展阶段

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和所喜爱的动画片,说说这些动画片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让学生归纳一下,动画片有那些类型,以及动画片要经过那些工序才能完成。

三、课后拓展

1.让学生调查一下,班级中有多少人喜爱在国动画片,有多少人喜爱外国动画片。说说明理由。

2.临摹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教学参考资料 1.动画片

动画片,英语称为“卡通”(Cartoon),含义是活动漫画,我们中国也称“美术片”。动画片,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豪华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动画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电视领域中更受重视,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动画片由于用绘画方法来表现角色的每个动作,因而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一般说,一部10分钟的短片,片长900英尺,等于1.44万格画面,以每张动画拍摄2格计算,大约要会制七千多幅图画。一部90分钟的长片,就要绘制六万多张图画,需几十个画家进行一两年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完成动画的中间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画片的摄制能力。动画片的绘画形式,基本彩“单线平涂”的方法,即在单线画的形象上,涂上各种均匀的色块。有少数动画片,为了保持某种绘画风格,如水彩画,炭笔画,蜡笔画等,画面具有浓淡色彩和明暗层次的效果。但绘制这样的动画片是十分艰巨的。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爱E.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1878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获奖。1879年他对活动视镜又作了改进,根据动画片的基本原理,利用一只饼干筒,发明了活动视镜影戏机。可以使连续画的画带无限地延长,能够表现更长的活动图画。雷诺绘制了《喂小鸡》,《游泳女郎》,《猴子音乐家》等二十多个动画小节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动画片。

随着后来幻灯放映机的发明,1888年10月,雷诺运用幻灯机的技术,制成了光学影戏机。分绘制的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成为在电影发明以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此片描绘一个游客在乡下一家小酒店里胡闹的故事,共有700多幅画面,画带长32米,以每秒3个画面的速度放映,1892年10月,雷诺将这些片子在巴黎格雷万蜡像公工演出,获得成功。雷诺以他非凡的创造,成为世界动画片的创始人。

电影发明以后,动画片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而发展。1906年,美国的J.S.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从此动画电影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明动画艺术家,1923年,他拍摄了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从此走人了动画艺术的道路。他的大量作品,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很大影响。

下载湘版第3册小学美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湘版第3册小学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3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1课 我和昆虫 教学目标: 1、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知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第3册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第3册教学设计 第1课 云儿朵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同学初步感知自然景观中云的不同变化,了解有关云的知识。 2.引导同学大胆地对天空中的云朵进行丰......

    湘版小学美术第11册教案全集

    湖南版小学美术11册教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 《第1课 外国绘画作品欣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开扩艺术视野, 培养......

    湘版第6册美术教案

    1、 森林王国 第 周 森林王国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森林王国,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想象森林王国画出常见动物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

    湘版美术教案第11册

    第1课 祖国在我心中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能从某个角度或某部分形象来对主题进行表现。 教学重点:学习整体设计的方法,了解均衡变化的审美原......

    小学信息技术第3册教案甘肃版

    小学信息技术 第3册甘肃省迭部县电尕学校 小学信息技术第3册教案 目录 第五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村 第一课走近神奇的网络世界 小小阅览室---因特网的神奇功能远程医疗 第二课......

    湘版美术教材第3册第20课《打印纸杯变变变》说课稿

    《纸杯变变变》说课稿 一、说教材: 《纸杯变变变》是湘版美术教材第三册第二十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指导学生玩玩做做,运用废旧纸杯“变废为宝”,制......

    健康教育第3册教案

    1、爱护耳、鼻、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一课,使学生们初步了解耳、鼻、口的主要功能。 2、懂得爱护耳、鼻、口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耳、鼻、口的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