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版美术教材第3册第20课《打印纸杯变变变》说课稿
《纸杯变变变》说课稿
一、说教材:
《纸杯变变变》是湘版美术教材第三册第二十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指导学生玩玩做做,运用废旧纸杯“变废为宝”,制作各种可爱、有趣的动物形象,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造型设计创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创新能力强,已经具备了初步美术基础知识,本节课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符合学生这个学段的认知水平。
三、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将采用激情导入——引导探究——演示教学——直观教学等直观教学法。学生从好奇感知——乐中体验——观察探究——大胆创新,在玩中学,在快乐中体验和探索,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充分、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本节课学生通过剪切、粘贴、描画等方法学习利用纸杯制作有趣形象,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制作能力和废旧利用、装饰美化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通过利用纸杯制作有趣形象,使学生学习制作的各种方法和过程步骤。难点是充分利用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可爱有趣的形象。本节课的教具学具是:废旧纸杯、剪刀、胶棒、彩纸、彩笔等绘制用具。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老师通过纸杯变成小动物的魔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充满学习期待和向往。
2、观看分析、感受体验
趁着学习的热情,教师立即通过示范作品展示和图片欣赏来继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引导赏析作品的有趣形象特点和制作材料。这一环节教师主要运用提问、启发思维等教学法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对!我们这节课就是通过剪一剪、贴一贴、添一添、画一画,来把纸杯变成可爱有趣的各种形象。
从而揭示课题:纸杯变变变(板书)
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通过开放式教学,小组合作尝试探究纸杯制作的方法步骤、技法技巧。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提问: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 同学们尝试探究之后,得出制作方法和制作,教师充分鼓励和表扬同学们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并总结板书制作方法。
(板书)剪、贴、添、画
制作步骤,教师通过梳理同学们的思维,加以肯定和表扬,再通过示范演示强化具体的制作过程:演示制作。
板书:(1)构思
(2)画(3)剪贴(4)装饰
4、布置作业、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思维,积极创新,精心制作,并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和制作安全。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及时肯定和表扬同学们的创意,及时展示优秀的制作细节,鼓励大家相互借鉴、自主创新。
5.欣赏评价、拓展延伸: 利用小组内相互评价,指出每件作品的有点与不足与改进措施。再进行班内的作品展示,举办一个小小的魔术展演活动,看一看这些作品的创新、创意在哪里,讲一讲自己是如何制作的。毕业全班同学的制作精神、合作能力。
号召大家积极思维,继续创新,制作出更多精美作品,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布置收拾用具及打扫卫生。
6.板书设计:
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利于同学们学习和接受新知。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擦黑板。板书设计:
20.纸杯变变变
方法: 剪、贴、添、画步骤 :(1)构思
(2)画(3)剪贴(4)装饰
第二篇:湘版美术教案(第3册)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
第1课 影子大王 教学目标:
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 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二、读一 读课文中的短文
光照人或物体上,影子形态读变换,看一 看,想一 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三、欣赏学生作业
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 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 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 起照。)
3、用粉笔描一 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五、学生作画
第二课 洒水成画 教学目标: 用水瓶当笔,用水当线条在地上作画,.学习与同学合作, 体验绘画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 个水瓶,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言.3.教师:平时我们用水瓶装水喝,今天我们把水瓶当作笔来画一 幅画.二.看图片,了解水平作画的方法
1.图上的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房子.小动物等)2.读课本上的一 段话.想一 想: 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三.学生互相检查准备的作画工具.四.玩一 玩洒水游戏
1.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作画.讲明要求:遵守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画和学习.和同学说一 说,画的是什么。邀请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协力,用清水在篮球场上作一 幅大画。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 自画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 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第四课 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他们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通过观察了解昆虫和画画、做做的活动,我们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赏美丽的昆虫图片。
二、看看说说
1、看图片或者标本,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欣赏佳作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四、作品展览
互相评一 评、比一 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五、扩展活动
1、找出几张不同颜色漂亮的纸。
2、学老师用揉、搓、剪、贴等方法,用纸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虫。
3、和同学玩一 玩。
第五课 神鸟变树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天国之鸟》的故事。
二、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1、欣赏画家的作品《神鸟》,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精妙之处。2、将画倒过来,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 3、读短文
4、理解“神奇”,交流讨论:神鸟是怎样变成树的?
启发学生想象,利用感受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地创造性的表现。
5、欣赏学生作业、重点感受绘画者的联想、创意。
三、实践活动
尝试画一 棵七彩树,也可以用彩色纸剪贴。
第六课 听听画画 教学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
3、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热身训练
1、用多媒体播放声音。
2、让学生听了声音后猜一 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试着把它画下来。
声音媒体:鼓声、雨声、风声。
二、综合体验
1、播放一 些儿童爱听的歌曲。《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2、让学生随着音乐唱一 唱、演一 演、看一 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
3、边听边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
4、定格一 个画面,说一 说画面上的内容。明白画面要与音乐匹配。
三、创造表现
1、播放歌曲,学生先欣赏。
2、与同学交流感受。
3、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运动。)
第七课 乌龟滚下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 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八课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 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 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 画,翻一 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 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 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九课 大嘴巴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3、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自制的玩具“东南西北”。玩一 玩。
2、教师出示另外一 个玩具,并故意装出可笑的声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嘴巴。你想和我交朋友吗?”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自学方法
1、读一 读:大嘴巴,呱呱呱,一 张一 合笑哈哈。
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2、看图,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折叠。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折叠有困难的孩子。
4、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不要随地乱扔,要集中处理。
三、装饰
1、欣赏范图,让学生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让学生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学生拿出准备的彩色纸和糨糊动手装饰“大嘴巴”。提示:a、折边,角要对齐。b、糨糊不多也不少。
3、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
四、交流评析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五、游戏活动
把大嘴巴套在手上,玩一 玩。
第十课 童话屋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出示小诗:小红帽,灰姑娘,七个矮人说唱忙,打开大门往里看,童话屋里故事藏。
2、教师讲《小红帽》的故事。
二、认识童话屋的形
1、出示一 些城堡、房子、宫殿的图片。
2、讲一 讲这些房子的形状和构造。
3、激发学生有趣的想象,“你还能设计哪些漂亮的童话屋?”
4、学生在纸上勾画出童话屋的概略外形。
三、准备材料
1、学生拿出准备的一 些材料:各种颜色的纸片、糨糊等。
2、把折好的纸条剪成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小纸片,在勾画的或剪贴的房屋外形的基础上,按照横列成行的组织方式。粘贴成一 种马赛克的效果。
3、在大致完成房屋主体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添画背景,增添画面的情意氛围。
4、学生可以单独贴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贴画。
四、赏析评议
1、小组间进行赏析评议。
2、按照自己的童话屋,编一 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说说童话屋里发生的事情。
第十一 课 摇滚小精灵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 玩。
2、欣赏图片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 个摇一 摇、转一 转、滚一 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游戏: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 吹,让它滚动。
4、比一 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四、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第十二课 红灯停 绿灯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 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 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禁令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 警告标志:注意危险 指示标志:步行 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等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 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 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②绿灯时过马路。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④过马路左右看。
2、小组的伙伴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3、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 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
画一 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1、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3、大家一 起玩一 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 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六、做一 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 本交通安全手册。
七、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二(2)班的小朋友一 起设计了一 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他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
第十三课 捏泥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以前学生的手工泥捏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讨论这些手工作品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二、了解动物的形
1、读儿歌,进一 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2、观看几种常见动物,讨论它们的形状特点。
3、学生想象出其他动物的造型。
三、手工制作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手工制作材料:各种颜色的橡胶泥或粘性强度大的泥土。
2、学习揉、搓、捏、粘接的基本功。让学生揉搓一 些简单的形象。
3、教师一 边示范一 边讲解,制作一 只小鸡,并告诉学生在小动物身上刻画些花纹。
4、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多种方式捏自己喜爱的动物,并适当进行添加装饰。
四、活动:开动物派对
把学生制作的小动物放在一 起,学生自编有趣的故事。第十四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 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 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 幅自己满意的画。
第三篇:湘版第3册小学美术教案
完成30课题:第1课 影子大王
活动一
教学内容:发挥想象,把影子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目标: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重点:发挥想象,把影子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难点:把影子的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谈谈假期最有趣的事情,谈谈新学期的打算。强调本学期要注意的事项。
二、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
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三、读一读课文中的短文
光照人或物体上,影子形态读变换,看一看,想一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四、欣赏学生作业
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
影子大王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内容:发挥想象,把影子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目标: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重点:发挥想象,把影子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难点:把影子的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排队集合到操场户外活动,讲活动注意事项。
三、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照。)
3、用粉笔描一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七、学生在地板上作画
教师注意辅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反映出来 板书设计:
影子大王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洒水成画 课型:绘画活动
教学内容:运用水笔完成一幅画 教学目标: 用水瓶当笔,用水当线条在地上作画,.学习与同学合作,体验绘画的快乐.教学重点:水笔的运用
教学难点:运用水笔完成一幅画 教学准备:一个打好孔的塑料水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水瓶,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言.3.教师:平时我们用水瓶装水喝,今天我们把水瓶当作笔来画一幅画.二.看图片,了解水平作画的方法
1.图上的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房子.小动物等)2.读课本上的一段话.想一想: 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三.学生互相检查准备的作画工具.四.玩一玩洒水游戏
1.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作画.讲明要求:遵守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画和学习.和同学说一说,画的是什么。邀请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协力,用清水在篮球场上作一幅大画。
五、教师小结,下课。板书设计:
洒水成画
教学反思
第三课 自画像 课型:绘画基础
活动一
教学内容:大胆表现自己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教学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小结 板书设计
自画像 特征
脸形、五官、发型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2、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教学难点: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教学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评上节课的作品
三、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四、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板书设计
自画像
教学反思:
第四课 美丽的昆虫
教学内容: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并绘画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激情导入
1、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他们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通过观察了解昆虫和画画、做做的活动,我们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赏美丽的昆虫图片。
二、看看说说
1、看图片或者标本,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欣赏佳作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板书设计:
美丽的昆虫
昆虫: 形态 花纹。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内容: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并绘画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1、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2、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的作品
三、作品展览
互相评一评、比一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四、扩展活动
1、找出几张不同颜色漂亮的纸。
2、学老师用揉、搓、剪、贴等方法,用纸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虫。
3、和同学玩一玩。板书设计:
美丽的昆虫
昆虫: 形态 花纹。
教学反思:
第五课 神鸟变树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复习巩固色彩知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导入:在讲课之前,我们首先听一段音乐,同学们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看哪个小朋友听的最认真。
(教师播放森林中各种鸟叫声和图片。)
2.同学们听的非常认真,回答的也很准确,这是鸟儿在快乐歌唱的声音,让我们的心情也十分愉悦舒畅。刚才我们欣赏到了鸟儿动听的歌声,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具有这么美妙的声音的鸟儿是什么样子的呢?(想),那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课本上画家笔下的神鸟儿,同学们看一下左边这幅画,是外国的一个大画家创作的壁毯画,也叫做装饰画,它既不是孔雀也不是凤凰,而是画家想象中的来自天国的神鸟。同学们认真欣赏一下这幅画。告诉我这幅画漂亮吗?漂亮,漂亮在哪里? A、画面构图:构图饱满,大方。
B、画面造型:由各种形状组成,(提问什么形状)。
C、画面色彩:背景为深蓝色,每一个形状里一种颜色,神鸟身上的花纹很明亮,与其他颜色对比起来很强烈,色彩鲜艳,五颜六色,非常漂亮。
3.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幅画倒过来会变成什么呢?
同学们看,课件演示将《神鸟》倒过来。鸟的各个部位变成了什么?(1)鸟头变成了什么?树根.(2)鸟的颈变成了什么?树干.(3)鸟的羽毛变成了什么?树叶(4)鸟的腿和脚变成了什么?树枝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神鸟变树。4.板书课题—神鸟变树
5、下面我们打开教材,看书上的小朋友把神鸟变成什么什么样子的树?欣赏教材范画,并请学生回答感受。这是一棵什么树?在这棵大树上还有什么?树下和周围还有什么?
6、活动:画一棵七彩树,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画呢?
步骤:(1)构思,想一下,你要把神鸟变成什么样子的七彩树,发挥想象力。
(2)起形,用铅笔轻轻的画。
(3)描边
(4)涂色。七彩树,五颜六色,色彩鲜艳。展示完成后的作品。一幅美丽的七彩树就这样完成了。
7、同学们想不想画出自己心中的七彩树呢?想,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七彩树,看哪个小朋友最有创意,画的跟老师和课本上的都不一样。
8、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9、展评。
10、拓展总结,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美化了环境,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做一名环保小卫士,爱护每一棵树,更要热爱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复习巩固色彩知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展示学生作品神鸟
2、引导学生从色彩特点谈感受。(教师总结)
提问:谁来说说画面中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师:对!这幅画在色彩处理上非常有特点。再深蓝色的背景衬托下,一只大鸟张开五颜六色的羽毛,画面色彩对比十分强烈。
二、创作表现
欣赏优秀的儿童画作品(色彩表现)
1、这幅画那部分最吸引你?为什么?
2、学生涂色练习(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3、教师巡回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三、展示赏欣
1、展示作品
(1)说说你喜欢谁的表现方式?(2)想学学谁的本领
2、师生共同点评
四、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神鸟变树
色彩表现 色彩的搭配
教学反思:
第六课 听听画画
活动一
教学目的、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l、绘画
播放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课前分好小组)你们可以到黑板上的纸上面画,也可以跳舞,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分大组上来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和颜色表现感觉)
2、回味
让学生相互说说在作画时的感受,如: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速度、力度影响了线条的粗细、长短、转折等的变化)。
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不是很有趣啊?那我们今天就来听听画画,把我们对音乐的感受画出来。
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
二、综合学习活动
1、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鸟声等自然界的声音)请你们在纸上用线把你听到的感觉画出来,色彩不限。请你来说说,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线条来表现这些声音呢?(不同的音乐可以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直线表现平直的音乐,曲线表示有变化但是比较悠扬的音乐,折线表示起伏很大的音乐等)、除了用线,色彩能表示音乐吗?请小朋友用颜色来表现听到的曲子。说说为什么?(热烈的音乐用红色表示,清新的音乐用绿色,寂静的用蓝色等等)板书设计:
听听画画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的、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
教具准备:热烈的音乐、清新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音乐所代表颜色
如:热烈的音乐用红色表示,清新的音乐用绿色,寂静的用蓝色
三、听一听
1、原来音乐可以用文字来表现还可以用画来表现,你们听这是什么歌?(播放小白船)和学生一起听一起唱,这首歌可以用画来表现吗?书上有吗?看看,一起来欣赏书上的图画。
2、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谁能先找到和音乐一致的画。
播放音乐,学生根据歌曲寻找和歌曲一致的画!真能干,其实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我们可以边感受音乐边画画,把音乐用画面表现出来。
四、小结 讲评作品 展示绘画作品
板书设计: 听听画画
热烈的音乐用红色表示 清新的音乐用绿色 寂静的用蓝色
教学反思:
活动三
教学目的
1、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2、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作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2、选择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现的绘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表现工具不限,如用彩笔进行具象表达;用毛笔、水彩、油画棒进行抽象表达。
四、播放音乐,老师辅导
注意请学生注意听,认真感受,不要盲目的就下笔。可以直接用水彩笔,可以表现具体的画面。
五、展评作业
这些都是大家对刚才的音乐的感受,请你拿出自己的画上来谈一谈。一起跟着音乐跳舞,课堂在活泼的音乐中结束。
六、布置下节课带的材料 板书设计:
听听画画
教学反思:
第七课 乌龟滚下坡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板书设计
乌龟滚下坡
特征
小乌龟背上 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 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三、请生讲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四、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小结 板书设计
乌龟滚下坡
教学反思:
第八课 神奇的小画册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教学难点: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小白兔怎么变成了大灰狼了啊?好不好笑啊?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今天可以就剪一刀,变头和身体。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板书设计
神奇的小画册
添画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教学难点: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是所带的用具情况
二、评讲上节课未完成的作品
三、学生继续添画
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神奇的小画册
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反思:
第九课 大嘴巴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3、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教学难点: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自制的玩具“东南西北”。玩一玩。
2、教师出示另外一个玩具,并故意装出可笑的声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嘴巴。你想和我交朋友吗?”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自学方法
1、读一读:大嘴巴,呱呱呱,一张一合笑哈哈。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2、看图,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折叠。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折叠有困难的孩子。
4、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不要随地乱扔,要集中处理。
三、装饰
1、欣赏范图,让学生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让学生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学生拿出准备的彩色纸和糨糊动手装饰“大嘴巴”。提示:a、折边,角要对齐。b、糨糊不多也不少。
3、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板书设计
大嘴巴 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2、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装饰大嘴巴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作品
请同学们看书中的大嘴巴漂亮吗?小组讨论一下怎么装饰的呢? 个小组汇报装饰的方法和图案。
三、谈谈自己准备怎样来装饰自己的作品。
四、交流评析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五、游戏活动
把大嘴巴套在手上,玩一玩
六、讨论下节课所带的材料,分小组带,组长安排组员各自带什么材料。板书设计
大嘴巴
教学反思
第十课 童话屋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
教学重点: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教学难点: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出示小诗:小红帽,灰姑娘,七个矮人说唱忙。打开大门往里看,童话屋里故事藏。
2、教师讲《小红帽》的故事。
二、认识童话屋的形
1、出示一些城堡、房子、宫殿的图片。
2、讲一讲这些房子的形状和构造。
3、激发学生有趣的想象,“你还能设计哪些漂亮的童话屋?”
4、学生在纸上勾画出童话屋的概略外形。
三、准备材料
1、学生拿出准备的一些材料:各种颜色的纸片、糨糊等。
2、把折好的纸条剪成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小纸片,在勾画的或剪贴的房屋外形的基础上,按照横列成行的组织方式。粘贴成一种马赛克的效果。板书设计
童话屋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
教学重点: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教学难点: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教学过程:
一、复习童话屋的形状和构造
二、学生制作童话屋
1、在大致完成房屋主体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添画背景,增添画面的情意氛围。
2、学生可以单独贴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贴画。
三、赏析评议
1、小组间进行赏析评议。
2、按照自己的童话屋,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说说童话屋里发生的事情。
板书设计
童话屋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摇滚小精灵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教学难点: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玩。
2、欣赏图片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个摇一摇、转一转、滚一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板书设计:
摇滚小精灵
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③剪、画青蛙的形象。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2、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教学难点: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做“摇滚青蛙”的方法步骤。
三、学生继续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游戏: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让它滚动。
4、比一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五、、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板书设计:
摇滚小精灵
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禁令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警告标志:注意危险指示标志:步行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等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②绿灯时过马路。
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④过马路左右看。
2、小组的伙伴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3、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
画一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板书设计:
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四、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五、玩游戏
大家一起玩一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六、做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本交通安全手册。
七、全课总结
今天、小朋友一起设计了一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他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板书设计:
红灯停绿灯行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捏泥动物
活动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学重点: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具准备:手工泥捏作品 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以前学生的手工泥捏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讨论这些手工作品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二、了解动物的形
1、读儿歌,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2、观看几种常见动物,讨论它们的形状特点。
3、学生想象出其他动物的造型
三、手工制作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手工制作材料:各种颜色的橡胶泥或粘性强度大的泥土。
2、学习揉、搓、捏、粘接的基本功。让学生揉搓一些简单的形象。
3、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制作一只小鸡,并告诉学生在小动物身上刻画些花纹。
4、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多种方式捏自己喜爱的动物,并适当进行添加装饰。板书设计:
捏泥动物 基本功 揉、搓、捏、粘
教学反思
活动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请学生讲述
三、展评上节课没完成的作品
四、学生继续完成作业,老师讲注意事项
五、分小组评出最佳作品
六、活动:开动物派对
把学生制作的小动物放在一起,学生自编有趣的故事。
板书设计:
捏泥动物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幅自己满意的画
板书设计:
请你告诉我
教学反思:点、线、面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重点: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各类废弃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5.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3.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
审美情趣。
4.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三.布置作业。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教后小结
板书设计:
点、线、面
教学反思:
小画笔的童话
教学目的:
1. 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人美版美术教案想象,并有绘画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2.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生活之美。人美版美术教案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美版美术教案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根据命题记忆,想象的能力。关于色彩的应用。教具准备放大范图若干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画笔是小朋友的好伙伴,我们常常用它描画心中的梦想。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画笔也有自己的梦想和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请小朋友说说,画画他们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小画笔的童话》
2,读画。书本上有许多美丽的图画其中小画笔的一家画的小朋友和小画笔快乐地玩耍。画笔和天上的小星星-----画笔像树木一样的生长。这幅画和画笔小树林画得有点相似,这几幅画都把画笔拟人化,突出他们的可爱和实用。欣赏范图:小画笔愁眉苦脸,原来它们抱怨主人不好好爱护它们,把它们弄得遍体鳞伤,有的还折断了。这幅画教育我们什么?人美版美术教案 生:…… 3,作画步骤:(1)先划出小画笔或小朋友的基本形。
(2)添画出画笔的花纹,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尽量表现出情节。(3)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
三、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人美版美术教案
四、进行小结。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指出不足之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爱的熊猫
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
2,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学习熊猫的画法。
教学难点: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具:熊猫范图。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经常在影视,书籍里看到有趣的珍稀动物熊猫。他们得样子十分可爱,小朋友们都喜欢他。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走入熊猫的世界里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读画。熊猫和我们中国的国宝。它们分布在中国四川地区。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们在中国的数量以及十分的稀少,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熊猫是的竹叶,所以画熊猫的时候要注意画出它的生活环境。书本上小朋友画的熊猫也10分生动有趣-----熊猫 在森林里快乐的生活。的那幅画熊猫一家在认真地下棋。熊猫妈妈还经常端来香喷喷的咖啡。我爱熊猫,把这些小朋友和熊猫快乐地在一起玩耍的样子画下来。熊猫还会作精彩的演出:他们会但秋千,将分。接下来老师要一下怎样来画熊猫:
3、作画步骤:(1)先划出熊猫 的基本形。
(2)在详细的画出熊猫 的头部躯干。
(3)添画出熊猫 身上的黑白花纹,还有四周的环境和背景。(4)将整幅图涂上鲜艳美丽的颜色。
板书设计:
可爱的熊猫
作画步骤:(1)先划出熊猫的基本形。
(2)在详细的画出熊猫 的头部躯干。
。。
教学反思:
神鸟变树教学反思
异想天开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借助名画风格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大胆地想象,从欣赏角度了解《神之鸟》的美在于构图饱满,造型别致,具有装饰风格。背景深蓝色,衬托红色花纹的大鸟羽毛,通过转换角度变化形状,展开丰富联想,使得学生获得鸟头成树根,鸟颈成树干,鸟羽成树叶。神鸟变成神奇的大树。
第四篇:第3册美术教案
1.《云儿朵朵》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画纸等常规用具和材料,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谈谈感受。
(1)请学生先说说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及有关云的一些知识。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云朵的感受。
(2)教师问学生:你平时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请学生上台演示)别人画的云朵与你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3)再次提问:想不想看看在大气层中云朵的样子?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2.引导欣赏,全新体验。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结合书本中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范作,学生欣赏。
①看看一天当中云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从颜色、形状上观察。)
②看看在狂风吹动的时候,云朵发生了哪些变化。
③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2)提问: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云儿朵朵》。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请看看书中的几幅学生作业,你能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讲述、演示方法,教师帮助补充辅导。(提示:可以用油画棒来画云朵,也可以用水粉颜料来画云朵。可以改变云朵的颜色和形状。)
(3)提问:怎样对所画的云朵造型进行联想和表现呢?(提示:通过对形的想象,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添加、概括、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
(4)提问:怎样使云朵变得更可爱,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呢?(提示:可以编一个小故事,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等。)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有趣的云儿朵朵。
(2)出示课件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云朵的想象和感受,要有创意,造型要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教学反思:
2.《好大的向日葵》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用具、各种纸张等
(教师)课件或录像、范作和图片等
教学过程
猜猜谜语,进入情景。
(1)教师出示谜语,并说明猜出谜语就能打开向日葵王国的大门。例如:圆圆的脸儿围着太阳转。追到东,追到西,它的籽儿大家都爱吃。(答案:向日葵。)
(2)揭示课题:《向日葵》。3.出示课题,观察特征。
(1)出示实物照片或有关向日葵的录像,并提问:向日葵的花盘、叶子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也可以与其他花进行比较,把课题补充完整:《好大的向日葵》。)
(2)出示学生作品或教师范作:让学生认识色彩,寻找相似色,并告诉学生相似色彩的名称。
4.欣赏作品,互动表演。
(1)出示作品:凡·高、伍必端等画家有关向日葵的作品或者有关在风中的向日葵的录像等,让学生边看边想象,边做动作,再互相交流。
(2)播放课件:学生边看边想象向日葵的特征,也可想成故事,然后再交流。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提供想象的分类内容:夸张(变大、变小等);用途(一般、特殊等);结构(枝、叶、花等);拟人(或拟物等)。
(2)学生用彩笔把向日葵以实物写生或想象的形式画下来。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在涂色方面可告诉学生用点、线、面的不同形式及组合,同时在色彩的统一、相似色等方面做些指导)。
6.评价作品,课外拓展。
(1)提供评价的建议:从技法、构思、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2)请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全班交流或者每小组抽一张来交流(教师运用语言来说明我们是参观最酷最前卫的向日葵创作展)。
教学反思:
3.《奇妙的字母》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
教学反思:
4.《多彩多姿的课程表》
课前准备
(学生)课程表、颜料等,关注日常生活中图表设计与应用的情况,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展示
(教师)课件、各种图表资料、若干种课程表、颜料等
教学过程 1.动画引入。
(1)猜一猜: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的?
(2)看一看:欣赏远古人类绘制的洞窟壁画和岩画等,找出它们共有的特点。
(3)学一学:仿照远古人类的方法绘制几种代表不同事物的图形(如日月星辰„„)。
(4)小结: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便已经使用图像来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了 2.展开。
(1)继续欣赏各种手绘图像,逐渐地导出图表图片,进而出现现代的各种图表。同时,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图表资料。
说一说:现代生活当中,各行各业都在大量地使用图表,你发现了哪些图表?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如股市行情图、图表新闻、电脑图表设计„„)
说一说:这些图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如形象、直观、简洁、生动、一图胜千言„„)
说一说:这些图表有什么不同?(从外形、用途等方面说明。)
(2)比一比:文字填写的课程表与用图形表示的课程表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展示各种各样的课程表,让学生想一想:一张完整的课程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如表格、时间、课序等,并给设计好形状的课程表配上花纹图案。)
(3)设计制作用图形表示的课程表,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逐一解决用简洁的图替代文字的问题。
首先设计容易用图表表现的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再设计其他课程的图表。
3.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模仿或创作图表形式的课程表。
(2)学生大胆制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与小结。
(1)展一展:采用实物投影方式展示学生作品,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可先让其他同学辨认课程表中的各种课程,再让小作者作自我介绍。
(2)评一评:谁做的作品最简洁、生动、富有创意、容易识别。教学反思:
5.《小闹钟》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并准备好小闹钟实物,收集有关闹钟发展的资料,准备蜡笔、彩色水笔、画纸等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录像、小闹钟实物和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认识闹钟。
(1)师生共同讨论闹钟的发展史,出示闹钟实物。
(2)引导学生观察闹钟的特征。
(3)学生述说特点、外形、组成结构等(注意:闹钟的刻度是固定的)。
(4)教师小结并板书:形状、色彩、结构、用途。2.分析问题。
(1)提问:现在的闹钟在外形、结构上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汇报。
(3)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提出设计思路。
板书设计思路(或者出示课件):
外形:几何形、生活用品形、仿生形等。
作用:一般用途、特殊用途等。
想象:幻想未来等。
结构:外部、内部等(教师可以拆开一个小闹钟让学生认识内部结构)。3.欣赏作品。
(1)出示书本中的闹钟作品及范作,让学生说说设计上的优点、问题及可以借鉴的地方。
(2)小组互相交流。4.设计创作。
(1)主题:我心目中的小闹钟。
(2)建议:用绘画的形式设计闹钟,要注意钟面的造型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反面或正面的恰当位置,写上设计说明,也可以小组合作创作一张闹钟设计图。
(3)教师应在创意、造型、质地和着色等方面对学生做些指导。5.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可从珍惜时间等方面深化主题。
(2)调查研究:到本地市场实地调查与研究出售闹钟的情况。
(3)课外作业:按照4-6人的分组收集有关制作闹钟的材料,下节课准备制作。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或两面胶)及制作闹钟用的其他工具材料等
(教师)范作、实物小闹钟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汇报上节课调查的情况。
(2)谈谈珍惜时间等方面的问题。2.出示范作。
(1)出示范作:两类小闹钟(平面和立体的)。
(2)交流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己喜欢的闹钟。3.讨论制作。
(1)分组讨论闹钟的设计思路。
(2)指名说说设计闹钟的思路(可从形状、色彩、结构、功能、造型等方面来述说)。
4.学生创作。
(1)平面设计2人一组,立体设计3-6人一组。
(2)制作较新颖别致的闹钟。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对安全、构思、技法等方面做些指导)。5.拓展主题。
(1)调查闹钟的来历、分类。
(2)研究性学习主题:废旧的闹钟如何回收和利用、闹钟的未来发展等。
(3)讨论思考如何努力学习,紧紧抓住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6.《我的老师》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教学反思:
7.《爸爸妈妈真忙》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父母外形的特征(重点观察父母在工作、生活中忙碌的情景)、有关父母的照片、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美术工具一套、范作、课件、数码照相机、带有表演镜子的教室(如形体教室)
教学过程
1.演演、看看、猜猜、说说,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爸爸妈妈》。
(2)复习有关人物特征的旧知识: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父母的容貌特征,说说自己的模样什么地方像爸爸妈妈,并简单表演父母最有代表性的神情及有趣的样子。
(3)教师出示课件“我的父母相册”,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父母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父母。
(4)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2.出示课题,情景表演,观察感受。
(1)出示补充课题:《爸爸妈妈真忙》。请学生介绍父母忙碌的生活。提出问题:父母忙碌时是怎样的?
(2)请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忙碌的样子,并表演一下。
(3)学生分成4人小组,互相表演,并猜猜各自父母的职业,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夸夸自己的父母。
3.探究学习。
(1)学生出示自己所拍的父母工作或生活时的照片。
学生说说父母忙碌时有哪些特征。小组讨论如何表现父母忙碌时的情景。
教师可出示课件启发学生观察不同职业的服饰、工作环境、人物动态特征来进行人物动态造型。
(2)让学生通过欣赏继续探讨表现主题的造型方法。
①欣赏大师表现人物忙碌的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开拓视野。
②让学生欣赏各种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用线描、油画棒等方法自由表现主题。
4.自由创作表现。
自由选择绘画方法进行创作。教师辅导时应特别注意单亲家庭孩子的创作情感。5.评价交流,增进感情。
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总评相
教学反思:
8.《快乐的假日》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自己喜欢的假日照片等
(教师)课件、各种有关假日的图片资料、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稳定教学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感知引趣。
(1)了解学生的假日生活,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假日生活的图片资料。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假日画面或活动的录像资料等。师生共同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从而确定值得表现的内容。
(2)引导学生观察快乐的人物的体貌特征,利用课件由远及近地展示人物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人物快乐时的肢体与表情的主要特征。
(3)让学生走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大胆表现快乐,并让其他学生在黑板上把相应的动作与表情画下来。师生共同点评,解决人物动作与表情的表现难点。
3.欣赏激趣。
(1)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这一名画。
让学生谈谈对此幅画的感受:阳光灿烂、休闲„„
(2)欣赏学生的假日图片:阳光、快乐、活泼、欢笑„„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与真实的图片进行对照,鼓励学生表演作品中的人物神情,体会怎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并表现人物在眼睛、嘴巴、肢体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明晰夸张、想象在塑造人物神情等方面的作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表现自己真实感受到的快乐假日。
(2)把心中所构思的图形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巡视时及时给予鼓励与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主题欠明确、构图散乱、形象拘谨等,给以必要的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实物投影仪或数码相机、摄像机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2)教师评价时宜采用整体评价优点、点出存在问题的方法。不直接点评存在不足的作品,而是提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主要放在主题是否明确、构图是否饱满、造型是否夸张、色彩表现是否合理等方面。
(3)课后请学生再次搜寻并选择各种表现假日的图片资料等。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料,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教师)课件,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料,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检查课前准备。
(2)欣赏第一节课的学生作业。从内容的选择、造型的夸张、神情的表现、色彩的运用、场景的安排等方面,让学生讨论、评述其得失,并大胆提出修改建议。
2.引导激创。
(1)审美欣赏:用各种材料表现的作品及图片资料等。
①仔细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独特的色彩表现技法、色彩的对比与渐变的排列方式、人物不同动态与前后关系的巧妙表现、场景的衬托与对比等。
②辨析同龄人的作品,从人物动态、表情、前后关系的表现,场景的安排,活动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③欣赏其他材料或形式的作品,开阔学生眼界。
(2)讨论:这些作品的表现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准备的材料,谈谈修改完善作品的基本设想。
3.探索表现。
小组互评,提出修改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设想,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加工装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4.展示评价。
(1)分小组展示作品,先小组互评,评出最佳作品,再全班展评。
(2)教师在黑板上划出“开心奖”、“美观奖”、“创作奖”三个展台,学生自评后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在相应的展台上。(开心奖——作品表现出快乐这一主题的均可获此奖;美观奖——主题明确又美观的作品可获此奖;创作奖——既美观又具创意的作品可获此奖。)
教学反思:
9.《泥娃娃》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泥娃娃的图片,准备常用的泥塑工具,收集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多种辅助材料
(教师)收集各种泥娃娃实物或图片、民间泥娃娃制作方法等动画、课件资料,准备泥塑工具一套、各种辅助材料及陶土
教学过程
1.探究式导课。
(1)教师出示一块陶土,让学生直观感受陶土。
(2)教师出示一个泥娃娃,提出问题:一块陶土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形成初步结论。
(1)分组讨论:陶土如何变成一个泥娃娃?
(2)学生得出结论:用团、揉、搓、捏、压、挖、堆塑等方法可以做成一个泥娃娃。
(3)欣赏民间泥塑制作过程(图片或课件),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人制作泥娃娃的方法,开拓思维。
(4)再分组讨论:怎么样的泥娃娃才是最可爱的?
(5)形成初步结论:如外形圆圆胖胖的,表情调皮、笑眯眯的,色彩醒目的等等。
(6)教师归纳。
3.欣赏感受,深入探究。
(1)交流欣赏师生收集的泥娃娃实物、图片或课件,开拓学生的思维。
(2)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感受及方法。
(3)出示各种综合材料,如各色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以及各种如铅笔小棒等辅助工具,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
(1)创设情境:如出示展示台,举办“泥娃娃的世界”展卖会。
(2)学生分小组,自由创作自己心中可爱的泥娃娃。教师个别辅导。
(3)学生上台陈列自己的泥娃娃作品,并可“展卖”。5.游戏、评价、交流,传递友谊。
(1)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2)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换。
(3)鼓励学生互相赠送作品给好朋友。6.拓展学习,激发持久学习的兴趣。
观看用泥塑方法制作的动画片片段:如《小鸡快跑》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思考陶土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教学反思:
10.《壶的聚会》
课前准备
(学生)陶泥、彩泥、牙签、小刀等
(教师)课件、有关各种壶造型的图片资料、陶泥、彩泥、牙签、小刀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安定情绪,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欣赏激趣。
(1)欣赏壶的图片资料:动画播放古今中外的壶,充分感受壶文化。
(2)让学生谈谈对壶的感受:精致、灵秀、神奇、富有想象力„„
(3)揭示课题:《壶的聚会》。3.感知引趣。
(1)进一步了解壶文化,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壶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2)引导观察壶的构造特征,课件由远及近展示壶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壶的囗、颈、肩、腹、足、底、盖、纽、嘴、把等的主要特征。
4.尝试探趣。
(1)学生试制一把壶。
(2)学生相互评说与小结:设计一把壶,哪几个构件是必不可少的。
(3)学生欣赏书上壶的作品,把它们与自己试制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如何表现壶的主要特征,如何运用夸张造型、想象装饰等来美化壶。
5.完善固趣。
(1)作业要求:设计一把造型别致的壶。
(2)依据心中所构思的壶的形象进行大胆自由的造型表现。教师巡视时给予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给以及时的点拨、启发,帮助解决。
6.评价延趣。
(1)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把学生的作品摄录,并展示于大屏幕上,让学生即刻获得成就感。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
(2)教师评价时宜采用整体评价优点、点出存在的问题的方法。不直接点评存在不足的作品,而是提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点主要放在造型是否别致、想象是否奇特、色彩表现是否生动等方面。
(3)课后请学生搜寻并选择有关各种壶的图片资料以及各种可以表现壶的材料等。
教学反思:
11.《手拉手,好朋友》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
(教师)课件(事先录制小朋友一起手拉手游戏、舞蹈的场面)、范例、彩色纸、剪刀、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播放和好朋友一起游戏、手拉手快乐舞蹈的录像。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好朋友以及对录像的感受。引出课题《手拉手,好朋友》。
(2)出示课件: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连续纹样的形式美和节奏美,感受拉手纸人的趣味性以及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2.问题研究,小组学习。
(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剪出手拉手的纸人?书中介绍了哪些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小组研究、讨论问题,尝试剪纸。教师巡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3.汇报交流,激发创意。
(1)请学生代表示范连续纹样的剪制方法。
(2)教师适当补充示范、讲解。
(3)欣赏作品,讨论:你想表现的好朋友是谁?如何解决拉手的问题? 4.布置作业,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用折、剪、添画的方法做“手拉手的好朋友”。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5.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品,互评作业。
(2)小组长介绍自己小组的作业情况,全班评,教师小结。6.课后延伸,启发创新。
(1)教师出示6个大小、造型相同的单个形象,提问:有没有办法让这些好朋友手拉手?(2)在学生讨论后,出示利用插接组合连续的范例让学生欣赏。
(3)建议学生课余时间尝试做用其他方法组合的手拉手的动物玩具。教学反思:
12.《手指玩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剪刀、小画纸等常规用品,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
(教师)玩偶范例若干、示范用纸、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展示手指玩偶,并绘声绘色地进行角色表演。学生欣赏、尝试玩耍并说说感受。
(2)教师揭示课题《手指玩偶》。2.小组讨论,自主研究。
教师将手指玩偶按小组发放,请学生拆一拆、折一折,研究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3.汇报交流,激发创意。
(1)请学生做小老师,结合书本中的步骤图,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
(2)教师适当补充并示范。
(3)比较“兔子”、“老虎”、“狐狸”等范例的不同表现方法,提问:你们还能表现其他的动物吗?
4.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用合适的纸学折手指玩偶,然后想象、添画成可爱的动物头像纸偶。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游戏表演。
(1)小组内展示作品,合作进行游戏。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全班评价。
(3)教师小结。
6.课后延伸,拓展训练。
教师出示一张50cm×50cm大小的正方形纸,请学生思考:这样的纸用手指玩偶的折纸方法可以折成什么?还能创作出怎样的作品? 教学反思:
13.《指印的联想》
课前准备
(学生)签字笔、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可自由选择)
(教师)红、黑、蓝等各色印泥(颜色越多越好)、全开铅画纸、范例、浅色卡纸(32开)、干净的抹布(在印完之后擦掉手上的印泥)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验感受。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来发现手指纹理,教师用手沾上印泥在纸上印出指印。
(2)在黑板上挂一张全开铅画纸,让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描述自己手指纹理的特征及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指印像什么,全班在一起的指印又像什么。教师板书课题《指印的联想》。
2.小组研究,自主学习。
(1)出示范例,请学生研究:指印变成了什么?
(2)小组内学习书中的图解与提示,研究按印与添画的方法。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适当示范按印的多种方法(如指尖印、指腹印、侧印等)。
3.布置作业,启发联想。
(1)作业要求:用手指的正、侧、反面和指尖按印,并添画成一幅有趣的画。
(2)欣赏指印画,想象你能让指印变成什么。4.创作联想,大胆表现。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辅导。5.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1)学生介绍按印的方法,小组交流。
(2)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6.收拾整理,小结下课。
(1)学生擦干净手,整理课桌。
(2)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宣布下课。教学反思:
14.《刮出来的画》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教学反思:
15.《闪光的星星》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相应的厚纸、信封)、彩纸、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激趣引题。
(1)(课件)欣赏动画分解动作(如鸟的飞翔动作),分解画面展示。
(2)学生讨论分析原因后归纳出视觉暂留的原理。
(3)结合范作欣赏,揭示课题。2.探究新知。
(1)把范作分发到小组中去,小组研讨制作方法。
(2)分组汇报讲解每组范作的制作过程,教师举例,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理解制作原理:
①在一张对折的纸(或信封)上,分别画上星星及光芒,教师可以提出画出星星的多种样式的要求。
②在小棒的周围涂上胶水(或用双面胶),并固定于画纸的中间。
③转动小棒,星星就会发光啦!(3)分析作品,理解正面和反面内容应相互呼应,研究如何呼应的方法。归纳得出大小相配、位置对应等方法。
3.尝试制作。
学习建议:用“闪光的星星”这种玩具的制作原理做一个与别人不同的玩具。鼓励学生采用彩纸拼贴或薄的彩泥粘贴法来表现正反的图案。
4.展评。
随着乐曲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反思:
16.《转啊转,纸陀螺》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相应的厚纸)、彩纸(或相应的材料)、双面胶、纸杯、瓶盖、小棒(铅笔或筷子)等必要的工具
(教师)课件、陀螺
教学过程 1.引入。
(1)(课件)出示陀螺,介绍陀螺的历史。
(2)(课件)在陀螺专卖店,如果你是顾客,你最喜欢哪一个陀螺?为什么?
(3)揭示课题。2.分析。
(1)教师提问:这家陀螺专卖店新近打算开发一批新产品——纸制的陀螺,如果请你们帮忙设计几种产品,该如何做?
(2)小组讨论,归纳纸陀螺的制作方法。
①剪圆形,学生可讨论剪出圆形的方法。
②装饰陀螺,学生可讨论装饰陀螺的方法。
③试一试比较陀螺的图案在旋转与静止时的异同。
④在中心点上固定小棒。
3.欣赏优秀的纸陀螺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4.创作。
(1)设计一个漂亮的纸陀螺。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对作业中能利用剪贴、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5.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买卖陀螺”的游戏,并让学生说说购买纸陀螺的理由。(提示:从形、色、图案方面阐述,同时转动时要快、稳。)6.拓展。
教学反思:
17.《卷纸动物》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根据纸陀螺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其他玩 教学反思:
18.《自己做帽子》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旧报纸、挂历纸、包装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教师)有关帽子的图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帽子
教学过程
1.表演激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戴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帽子进行故事表演。
(2)揭题——《自己做帽子》。
利用神奇梦幻的童话故事表演,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兴趣。
2.图片欣赏,感受体验。
(1)展示各种帽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最喜欢哪顶帽子?为什么?
通过欣赏,丰富学生的帽子形象储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帽子的形状、色彩、装饰等。
3.学习步骤,掌握方法。
(1)让学生自己看步骤图,有困难的地方,请组内同学帮忙。
(2)老师讲解制作难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新的知识。
4.启发想象,鼓励创新。
(1)提问:你还能创造出其他形状的帽子吗?
(2)提问:你能把自己的帽子打扮一下,使它变得更美吗?你想怎样装饰?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精神。
5.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1)让学生戴上自己设计制作的帽子 教学反思:
19.《小画框》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质地较厚的挂历纸、彩色纸等)、画笔、自己的绘画作品一幅
(教师)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以课件的形式出示不同风格的画框和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给作品选配画框。
(2)导入新课,板书:《小画框》。2.想想、说说、画画,加深感知。
(1)请学生想想、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画框样式及其特点。
(2)让学生把见过的最喜欢的画框简单地画出来。3.赏析探究,学习制作方法。
(1)出示教师范作,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假如让你给这张作品设计一个小画框,你会考虑哪些问题?(提示:可以从框边的形状、色彩搭配来启发学生。)
(2)借助图示了解制作步骤及进行变化创新。
(3)欣赏书中学生作品,拓展制作方法。4.学生设计、制作小画框。
(1)提示:可以改变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和颜色搭配来设计与众不同的小画框。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引导学生互评互学。
(1)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6.拓展小结。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房间,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兴趣。进行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2)让学生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并在游戏中分析他人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借鉴、提高。具。
教学反思:
20.《小小建筑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胶水、剪刀、大小纸盒5-10个、各种制作材料(如铁丝、橡皮泥、橡皮筋、棉线、牙签、果奶瓶、彩纸等),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
(教师)教学课件、剪刀、胶水、大小纸盒、范作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出示课件:播放古今中外优秀建筑的图片。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2)揭示课题。课件演示,观看材料、工具,并思考其用途。
(3)提出本课目标:做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以纸盒子为主要材料来设计一幢房子。2.展开交流。
(1)观察分析。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和纸盒。利用现有的这些东西通过观察、联想,构思出一幢房子的大致造型。
(2)交流表达:把构思和大家交流一下,相互说一说。
(3)观看建筑师设计、建造过程的录像(或课件)。3.学习方法。
(1)交流制作的方法:接、剪、粘、插、折、弯、包、叠等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与学生合作把纸盒加工成一幢房子的模型。
(3)欣赏教材中学生的建筑作品,借鉴方法,发表看法。
(4)设计房子的广告或房产说明书。可以用绘画、文字或口头表述的方式。4.表现创意。
(1)设计一个独立的建筑物。
(2)造型别致、有创意,但不一定表现得很复杂。5.评价。
(1)作品是否合理、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特性和组合关系。
(2)作品是否有新意和创意,与众不同。(3)建筑作品的色彩及造型(门、窗、阳台、屋顶)等表现是否统一。6.课外拓展。
(1)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建筑及其历史。
(2)收集现代化小区房产的广告及宣传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工具及材料
(教师)建筑模型、课件、范作、全开的铅画纸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欣赏评述。
(1)展示自己的建筑模型作品。
(2)观看和欣赏别的同学的建筑作品。
(3)介绍自己的建筑。(提示:可以展示自己的房子广告。)(4)说说好房子的特点。(提示:坚固、美观、适用等,向学生说明的时候注意语言的浅显易懂。)
2.精心策划,组合构建。
(1)讨论一个规范化小区所要具备的条件和设施。
(2)说说在一个小区内除了住房外其他建筑物的特征。
(3)欣赏课件,并相互交流。3.精诚合作,共建家园。
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大组,把教室的空地划分成4块,每一组组合成一个小区。(提示:教师分发给每一个小组一张全开的铅画纸。)
(1)组建一个生活小区建筑模型。
(2)注意小区的交通、周围的环境及人们的活动。4.装饰美化,合理布局。
(1)注意建筑物的装饰手法:画、剪贴小饰物、用小东西戳洞等方法。
(2)注意主建筑物的摆放。用对折法表现汽车、人物、树木等风景。
(3)关注在小组中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的同学。(提示: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基础”较差或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不高,应进行鼓励、引导。)
5.集体展示,共享快乐。
(1)给自己的小区取名。
(2)展示自己的小区,参观别组的作品。
(3)合影留念,保存学生的作品。教学反思:
21.《底下的故事》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彩色水笔、画纸等常规用具(教师)教学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乘上通往地下迷宫的地铁,去游览一下地下的风光。”
(1)用课件或教师讲述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下的情景,并引出课题。
(2)课件或故事里可以出现一些如植物的根、住在地下的动物的家、小动物、地下矿藏、地下隧道、溶洞、人类的地下建筑以及神怪等内容。通过教师的描述或课件的展示,猜一猜那是什么。激起兴趣,引起联想。
(教学建议:可以模拟一些从地下发出的声音或观看有关地下的影片。)2.启发想象。
创设情境,以个别交流或小组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继续参与故事的创编,想想在地下旅行过程中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和看到的景象。
3.构图练习。
(1)出示教材中的4幅构图,说说这几幅画中哪幅画较好地表现出了地下的故事。为什么?
(2)教师小结:地下的故事应该主要表现地表以下的内容,但也要表现小部分地上的景物,以区分地上和地下。
(3)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进行简单的构图分析和表现内容的讲述。
(4)思考:地下的生物是怎么进出的?地下建筑是横向发展还是向地下纵深发展的?
4.创编故事。
(1)把创编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景物和事物写下来,把路线标出来。
(2)创作一些活动的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人物或动物。
(3)表现地下的泥土、沙石等。
(4)表现地上的景物、地下的入口处和忙碌的生命。5.展示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关注他人的作品。教学反思:
22.《下雪天》
课前准备
(学生)白纸、剪刀、胶水、各色彩纸或旧挂历纸(教师)教学课件、范作、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谈话。
欣赏课件《下雪了》,引导学生说说下雪天的情景和感受。
(1)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
(2)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评价建议: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发讨论,加强体验。
(1)天上为什么会下雪?
(2)为什么人们都说“瑞雪兆丰年”?
(3)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欣赏雪景图片,比较表现雪景的美术作品。
(2)雪花是六角形的,观察雪花的造型(从天空飘落的样子以及雪花堆积起来的样子来观察)。
(3)学剪雪花:折三折和折六折——剪随意形状——剪趣味造型。
(教学建议:教师通过课件的展示和示范随意撕、剪六角形雪花,传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表现雪景图。
(2)表现人物、动物等的活动。
(3)表现自己的心情。
(4)4人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大作品。5.展示作品,综合活动。
表演雪中的游戏、舞蹈,说说下雪天的童话、故事,唱唱有关下雪天的歌,朗诵有关下雪天的诗等,保存好学生作品。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1)天上除了下雪还下什么?
(2)雪的种类有多少?
(教学建议:正逢下雪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南方很少下雪的地区,如没下雪,可让学生多欣赏一些雪景的作品。)教学反思:
美术万花筒
《美术万花筒》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课外阅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结合本册的学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知道民间剪纸的特点吗?你了解民间剪纸的内容吗?你能说说剪纸的题材吗?你能辨认“相关链接”中的剪纸题材吗„„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具体课例,向学生详细介绍有关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如怎样把画笔洗干净、如何使用胶带纸等。总之,本栏目的学习是灵活的,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老师不可越俎代庖。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等。
第五篇:中班美术:纸杯变变变
中班美术活动:纸杯变变变
组织者:陆凯嘉 活动目标:
1、能用纸杯进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提高自己的创造和动手能力。
2、通过废弃纸杯再利用渗通环保意识和环保意识。
3、享受制作的乐趣,感受亲子合作的乐趣,体验创造的魅力。活动准备:
剪刀、记号笔、彩色卡纸、固体胶、双面胶、纸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纸杯,他有一个很大的烦恼想让你们来帮帮忙。原来它的主人用完就把它扔了,说他没有用了,它真的没用了吗?小朋友想想办法帮帮它吧。(幼儿出主意,教师随机评价)
师:原来只要动动脑筋,动动手,纸杯能做出这么多的东西呀。这此活动我们就来试着用纸杯做小动物。小朋友想做什么动物呢?(幼儿回答自己喜欢的动物)
二、激发兴趣,探索方法
1.出示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来一个超级变变变,看看老师把这些纸杯做成了什么,看清楚,我要变了。(拿出提前做好的动物)你看看老师变了一些什么出来?
——请幼儿来说一说 2.探索制作方法
师:这些小动物都是用哪些材料做的?你有没有发现我是怎么制作这个漂亮的纸杯小动物的? ——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示范制作方法
(1)选择一个纸杯,让后现在上面画好自己想要做小动物的眼睛。(2)选择需要制作小动物部位颜色的彩纸和卡纸,在上面将需要的形状剪下来。(3)将剪好的形状利用双面胶和胶水在纸杯上进行固定,纸杯动物就做好了。
4.展示各种不同的纸杯动物图片,开阔幼儿思维。
利用幻灯片呈现各种各样的纸杯动物,开拓幼儿的创作思路。
三、亲子合作,自由创作
1.提出制作要求,开始进行制作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利用这些纸杯创造出更多漂亮的小动物。
要求:幼儿自己设计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和爸爸妈妈分工合作,你来画和贴,爸爸妈妈来剪你需要的形状。最后我们来比比比看谁做的棒!
2.亲子创作,教师随机指导
3.评价:教师,小朋友手真巧都已经做好了,接下来我们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小朋友来当小评委来评一评。
四、拓展延伸
(1)做好后,这些小动物还可以怎样进行美化,改进?
(2)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利用一些废旧纸杯,制作出精美可爱的小动物,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废物都可以被再塑造,只要通过大家的奇思妙想,他们都可以变得很美丽,(出示废旧制作的作品的图片)课后去试试看,用你的作品来装饰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