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第3册教案

时间:2019-05-15 05:2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健康教育第3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健康教育第3册教案》。

第一篇:健康教育第3册教案

1、爱护耳、鼻、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一课,使学生们初步了解耳、鼻、口的主要功能。

2、懂得爱护耳、鼻、口的重要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耳、鼻、口的主要功能。教学难点:

懂得爱护耳、鼻、口的重要意义和方法。教学准备: 相关耳、鼻、口的资料。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讲解法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耳朵、鼻子和口腔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好它们。

二、学习新课

1、做到不挖耳朵,不抠鼻孔

2、不把异物含在口里

3、不把小东西塞到耳朵和鼻孔里

4、不扯别人的耳朵,不捏别人的鼻子

5、擦鼻涕要用干净的纸巾或手帕

6、让学生观察图片,判断对错

三、想一想

你平时爱护耳、鼻、口了吗?

四、议一议

图中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为什么?(学生看图)

2、保护眼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眼睛的重要性,从小懂得爱护眼睛。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眼睛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用眼卫生。教学准备: 相关保护眼睛的资料。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讲解法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保护眼睛。

二、学习新课:

1、眼睛的重要性。眼睛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有一双好眼睛,我们才能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分辨色彩和物件的远近、大小和光线,仪靠眼睛致病古籍和了解周围的事物。如果一个人的眼睛看不见或盾不清东西,应付以行动不便,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我们应当爱护眼睛,不让它爱到任何伤害。

2、良好的用眼卫生。爱护眼睛就像爱护生命一样重要,而要爱护好眼睛就人讲究用眼卫生。

良好用眼卫生包括:

一是注意眼睛本身的清洁卫生,平时不要用手,尤其是不干净的手去擦眼睛;洗脸用的毛巾、脸盆要专人专用,防止病菌的交叉感染。眼睛有毛病,要告诉家长,直快找医生治疗。

二是不要长时间看书写字和看电视,每次看书写字半小时砸碎不要休息几分钟。加为长时间用眼,使眼睛常处于紧张状态,有损于眼睛的调节功能,导致近视。另要注意读写姿势正确,因为长期近距离读书写字的人,他的眼睛会受到伤害,导致近视或余视。

三是坚持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的作用,是通过按摩刺激眼部周围的穴位和皮肤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迅速排除眼内调节活动的代谢产物,消除眼睛疲劳。坚持谭间须知眼保健操不仅对正常的眼睛有预防近社的作用,而且对已经近视的眼睛有控制近视加深,逐步恢复正常视和的作用。

三、介绍怎样保护眼睛

1、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去擦眼睛

2、看书、写字、看电视,姿势正确,距离要合适

3、“四不”,以免损伤眼睛

4、不长时间用眼

四、反馈检测

1、课本9页“想想”,保护眼睛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

2、课本9-10页“议议”,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五、思考题:

我们应该怎样去爱护眼睛?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如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学准备: 相关讲卫生的资料。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讲解法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究卫生很重要,从小养成好习惯。

二、学习新课

1、餐具一定要专用,分餐吃饭益身体。

2、洗漱用品不共用,脸盆脚盆要分清。

3、洗澡最好选淋浴,清洁卫生身体好。

4、学生看图: 晨饮一杯水 分餐习惯好

用自己的脸盆洗脸

三、议一议

他们这样做对不对?

1、同学在一起吃饭,筷子夹来夹去

2、爸爸与儿子一起洗澡

3、吃饭时,汤勺共用

四、小结

今天学习了这课,希望以后同学们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注意饮食卫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饮食卫生的要求,防止“病从口入”,保障身体健康。教学重点: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难点:

怎样防止“病从口入”。教学准备: 相关讲卫生的资料。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讲解法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饮食卫生。

二、学习新课:

1、介绍什么叫“病从口入”:有很多疾病是因为我们不注意卫生,吃了不洁的食物或喝了不干净的水而引起的,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病从口入”。

2、介绍病菌的传播途径:春夏季气温高,周围环境卫生差时,苍蝇、老鼠、蟑螂特别多,它们爬过了污物后,再叮爬在饭、菜、水果上,就把饭、菜、水果污染了。如果我们吃了这些食物,就把病毒或病菌带入体内而得病。有时候,食物是清洁的,但我们的双手很脏,没有洗手就抓食,结果把清洁食物污染了,这样吃东西也会患各种疾病。

三、注意饮食卫生,是预防疾病很重要的一关。①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要经常剪指甲。

②生吃瓜果、蔬菜最好用流动水洗干净,削皮或用开水浸烫几分钟后再吃。③不喝生水,特别是井水和河水。④饮食用具也要清洁。

⑤不买流动小贩出售的食物。

四、讲究饮食卫生---“四要、四不要”

1、认识“四要”

(1)认识“要吃前便后洗手”,为什么要这么做?(2)认识“要生吃瓜果先洗净,最好削皮”,问:你是这样做的吗?有没有因为没洗净就吃的经历?

(3)认识“要剩菜剩饭煮透后再吃”,分析利害。(4)认识“要防止苍蝇、蟑螂、老鼠叮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远离这些污染。

2、认识“四不要”

(1)认识“不要喝不洁净的水”。问:你喝过不洁净的水吗?(2)认识“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问:会有什么后果?(3)认识“不要生吃虾、蟹、毛蚶等水产品”,出示各种水产品图片,举例说明。(4)认识“不要吃街头摊贩的不洁食品”,举例说明。

五、反馈检测

1、课本17-18页“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2、课本18-19页“想想”,有无这些饮食习惯。

六、思考题:

1、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2、生吃的瓜果要怎样处理?

5、花草树木与人的健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绿化对环境的重要影响。

2、使学生知道绿化环境对人类的作用,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怎样进行绿化。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绿化对环境的重要影响。教学难点: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怎样进行绿化。教学准备: 相关环保的资料。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讲解法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前后,全国人民都要植树造林,广栽花草,为什么大家要这样重视绿化呢?

二、讲授新课

1、联系身边感受讨论植物对环境的重要影响。

2、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阅读课文第二到第七小节,讨论以下问题: 绿色对人的感觉有什么调节作用? 为什么称森林为“氧气工厂”?

绿化带和草坪为什么被称为是“过滤器”? 我国出现特大沙尘暴和特大洪水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4、学生阅读、讨论。

5、重点讨论:我国政府为什么提出以“推进林业建设,再造秀美山川”为主题的公益活动?

6、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为绿化工程作出哪些贡献呢?

7、评比、推荐我们班在这方面谁做得比较好?

8、如果我们不注重保护树木,会有什么影响?

三、反馈检测

1、课本23页“议议”,课文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2、课本23页“想想”,你平时爱护花草树木了吗?

6、预防溺水、触电和烧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预防溺水及溺水的处理方法。

2、让学生了解有关电的知识及如何预防触电。

3、让学生知道烧烫伤的现场自置和预防方法。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预防溺水及溺水的处理方法。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有关电的知识及如何预防触电。教学准备: 相关溺水、触电、烧伤的资料。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讲解法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紧急事故,该怎么办呢?

二、学习新课

1、不要私自到池塘、水库、江边、海边玩耍或游泳。

游泳要有大人带领和指导。若发生失足落水,应保持镇静并高声呼救。

2、要由会游泳的成人去抢救落水者,并打“120”急救电话。

3、水和金属能导电,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

4、不要在高压设备周围玩耍。

雷雨时不要在树下和电线杆下避雨。

5、不能用手直接去拖拉触电的人。

6、不要玩火和其他易燃物,注意开水、热汤、热油和蒸汽,预防烧伤或烫伤。

7、若发生较轻度的烧烫伤,应立即把伤处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水冲淋半小时以上,较严重的,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三、议一议

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学生看图,讨论 指名说。

四、说说

1、遇到溺水者怎么办?

2、你走在路上,遇到雷雨怎么办?

7、到户外活动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户外活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懂得开展哪些活动有益。

2、培养学生自觉、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户外活动与健康的关系。教学难点:

懂得何时进行户外活动和哪些活动。教学准备: 户外锻炼的计划。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讲解法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上了一节课后,到室外去活动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板书课题:户外活动好

二、新授。

1、户外活动有什么好处呢? 1)利用空气锻炼身体

人的生命活动是由本内各器官、系统的政党运转维持的。呼吸与血液徨是维持生命过程极为重的一环。呼吸的功能主要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血液循环的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以及代谢产物一氧化碳。

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在呼吸过程中排出二投送化碳,吸进新鲜投送气。二氧化碳在室内的积聚量取决于我倦室 内停留的时间和到内通风透气的程度。室内的空气随着人们的停留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污浊,也就是说,此时室内二氧化碳会计师增设而氧的含量减少,脑供氧不足,加快了疲劳的产生,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到头晕脑胀。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能力和学习效果下降。加外到内空气污浊,通风差,病菌。病毒在室内保留较多,疾病容易传播,如有同学患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通过污浊的空气传染给其他同学。所以,下课后或在室内一段时间后应该到室外活动一上=下,呼吸新鲜空气。这在冬春季节尤其重要。

2)利用日光锻炼身体

户外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可使儿童获和充分的氧气和日光照射。人体以常接触阳光,可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体内的分泌机能,刺激机能,使使人精神焕发,食欲啬。

睡眠良好,促进身体健康成长。户外的新鲜空气,使人保持清醒头脑、解除肢体疲劳,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增时健康,促进生长发育。

3)户外活动时眼睛看远处,可以使上课时眼睛看近处而造成的眼睛调节紧张得到放松,有利于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2、户外活动有哪些内容呢?

户外活动以散步、望远、游戏、跳橡皮筋、拍皮球、做体操、踢毽子、打乒乓球等为宜。

自我保护能力差,骨骼还未完全骨化而容易发生变形。所以,不宜进行举重、摔交等活动,可以进行跑、跳、投掷的活动和简单的体操动作,三、反馈检测

课本30页“说说”。

四、思考题

户外活动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8、在社区中找到伙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能够在社区中找到伙伴,互相帮助。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在社区中找到伙伴。教学难点:

懂得如何与伙伴相处。教学准备: 与人相处的故事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讲解法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远亲不入近邻。

在生活中,周围的邻居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邻里关系,可以让大家和睦相处,心情愉快;可以使大家互相帮助,更好的克服困难。

二、学习新课

1、我们应该从小学会主动找伙伴。

2、与小伙伴的交往有助于开朗性格的培养,3、与小伙伴的交流有助于知识的增长,4、与小伙伴的合作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5、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你找到小伙伴,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可以让你获得小伙伴,小伙伴就在你的身边。

三、说一说

图中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学生观察图

四、做一做

1、你认为下面的哪一些因素是成为好朋友的原因。()聪明能干、头脑灵活。()待人友好。

()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风趣、爱开玩笑。()喜欢帮助别人。()快乐,不知发愁。

2、游戏:找伙伴。

第二篇:第3册美术教案

1.《云儿朵朵》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画纸等常规用具和材料,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谈谈感受。

(1)请学生先说说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及有关云的一些知识。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云朵的感受。

(2)教师问学生:你平时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请学生上台演示)别人画的云朵与你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3)再次提问:想不想看看在大气层中云朵的样子?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2.引导欣赏,全新体验。

(1)出示课件,欣赏图片。结合书本中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范作,学生欣赏。

①看看一天当中云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从颜色、形状上观察。)

②看看在狂风吹动的时候,云朵发生了哪些变化。

③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2)提问: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云儿朵朵》。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请看看书中的几幅学生作业,你能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讲述、演示方法,教师帮助补充辅导。(提示:可以用油画棒来画云朵,也可以用水粉颜料来画云朵。可以改变云朵的颜色和形状。)

(3)提问:怎样对所画的云朵造型进行联想和表现呢?(提示:通过对形的想象,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添加、概括、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

(4)提问:怎样使云朵变得更可爱,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呢?(提示:可以编一个小故事,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等。)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有趣的云儿朵朵。

(2)出示课件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云朵的想象和感受,要有创意,造型要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教学反思:

2.《好大的向日葵》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用具、各种纸张等

(教师)课件或录像、范作和图片等

教学过程

猜猜谜语,进入情景。

(1)教师出示谜语,并说明猜出谜语就能打开向日葵王国的大门。例如:圆圆的脸儿围着太阳转。追到东,追到西,它的籽儿大家都爱吃。(答案:向日葵。)

(2)揭示课题:《向日葵》。3.出示课题,观察特征。

(1)出示实物照片或有关向日葵的录像,并提问:向日葵的花盘、叶子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也可以与其他花进行比较,把课题补充完整:《好大的向日葵》。)

(2)出示学生作品或教师范作:让学生认识色彩,寻找相似色,并告诉学生相似色彩的名称。

4.欣赏作品,互动表演。

(1)出示作品:凡·高、伍必端等画家有关向日葵的作品或者有关在风中的向日葵的录像等,让学生边看边想象,边做动作,再互相交流。

(2)播放课件:学生边看边想象向日葵的特征,也可想成故事,然后再交流。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提供想象的分类内容:夸张(变大、变小等);用途(一般、特殊等);结构(枝、叶、花等);拟人(或拟物等)。

(2)学生用彩笔把向日葵以实物写生或想象的形式画下来。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在涂色方面可告诉学生用点、线、面的不同形式及组合,同时在色彩的统一、相似色等方面做些指导)。

6.评价作品,课外拓展。

(1)提供评价的建议:从技法、构思、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2)请画好的同学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全班交流或者每小组抽一张来交流(教师运用语言来说明我们是参观最酷最前卫的向日葵创作展)。

教学反思:

3.《奇妙的字母》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奇妙的字母》。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3)播放录像或课件: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

教学反思:

4.《多彩多姿的课程表》

课前准备

(学生)课程表、颜料等,关注日常生活中图表设计与应用的情况,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展示

(教师)课件、各种图表资料、若干种课程表、颜料等

教学过程 1.动画引入。

(1)猜一猜: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的?

(2)看一看:欣赏远古人类绘制的洞窟壁画和岩画等,找出它们共有的特点。

(3)学一学:仿照远古人类的方法绘制几种代表不同事物的图形(如日月星辰„„)。

(4)小结: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便已经使用图像来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了 2.展开。

(1)继续欣赏各种手绘图像,逐渐地导出图表图片,进而出现现代的各种图表。同时,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图表资料。

说一说:现代生活当中,各行各业都在大量地使用图表,你发现了哪些图表?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如股市行情图、图表新闻、电脑图表设计„„)

说一说:这些图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如形象、直观、简洁、生动、一图胜千言„„)

说一说:这些图表有什么不同?(从外形、用途等方面说明。)

(2)比一比:文字填写的课程表与用图形表示的课程表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展示各种各样的课程表,让学生想一想:一张完整的课程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如表格、时间、课序等,并给设计好形状的课程表配上花纹图案。)

(3)设计制作用图形表示的课程表,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逐一解决用简洁的图替代文字的问题。

首先设计容易用图表表现的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再设计其他课程的图表。

3.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模仿或创作图表形式的课程表。

(2)学生大胆制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与小结。

(1)展一展:采用实物投影方式展示学生作品,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可先让其他同学辨认课程表中的各种课程,再让小作者作自我介绍。

(2)评一评:谁做的作品最简洁、生动、富有创意、容易识别。教学反思:

5.《小闹钟》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并准备好小闹钟实物,收集有关闹钟发展的资料,准备蜡笔、彩色水笔、画纸等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录像、小闹钟实物和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认识闹钟。

(1)师生共同讨论闹钟的发展史,出示闹钟实物。

(2)引导学生观察闹钟的特征。

(3)学生述说特点、外形、组成结构等(注意:闹钟的刻度是固定的)。

(4)教师小结并板书:形状、色彩、结构、用途。2.分析问题。

(1)提问:现在的闹钟在外形、结构上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汇报。

(3)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提出设计思路。

板书设计思路(或者出示课件):

外形:几何形、生活用品形、仿生形等。

作用:一般用途、特殊用途等。

想象:幻想未来等。

结构:外部、内部等(教师可以拆开一个小闹钟让学生认识内部结构)。3.欣赏作品。

(1)出示书本中的闹钟作品及范作,让学生说说设计上的优点、问题及可以借鉴的地方。

(2)小组互相交流。4.设计创作。

(1)主题:我心目中的小闹钟。

(2)建议:用绘画的形式设计闹钟,要注意钟面的造型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反面或正面的恰当位置,写上设计说明,也可以小组合作创作一张闹钟设计图。

(3)教师应在创意、造型、质地和着色等方面对学生做些指导。5.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可从珍惜时间等方面深化主题。

(2)调查研究:到本地市场实地调查与研究出售闹钟的情况。

(3)课外作业:按照4-6人的分组收集有关制作闹钟的材料,下节课准备制作。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或两面胶)及制作闹钟用的其他工具材料等

(教师)范作、实物小闹钟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汇报上节课调查的情况。

(2)谈谈珍惜时间等方面的问题。2.出示范作。

(1)出示范作:两类小闹钟(平面和立体的)。

(2)交流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己喜欢的闹钟。3.讨论制作。

(1)分组讨论闹钟的设计思路。

(2)指名说说设计闹钟的思路(可从形状、色彩、结构、功能、造型等方面来述说)。

4.学生创作。

(1)平面设计2人一组,立体设计3-6人一组。

(2)制作较新颖别致的闹钟。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对安全、构思、技法等方面做些指导)。5.拓展主题。

(1)调查闹钟的来历、分类。

(2)研究性学习主题:废旧的闹钟如何回收和利用、闹钟的未来发展等。

(3)讨论思考如何努力学习,紧紧抓住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6.《我的老师》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教学反思:

7.《爸爸妈妈真忙》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父母外形的特征(重点观察父母在工作、生活中忙碌的情景)、有关父母的照片、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美术工具一套、范作、课件、数码照相机、带有表演镜子的教室(如形体教室)

教学过程

1.演演、看看、猜猜、说说,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爸爸妈妈》。

(2)复习有关人物特征的旧知识: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父母的容貌特征,说说自己的模样什么地方像爸爸妈妈,并简单表演父母最有代表性的神情及有趣的样子。

(3)教师出示课件“我的父母相册”,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父母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父母。

(4)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2.出示课题,情景表演,观察感受。

(1)出示补充课题:《爸爸妈妈真忙》。请学生介绍父母忙碌的生活。提出问题:父母忙碌时是怎样的?

(2)请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忙碌的样子,并表演一下。

(3)学生分成4人小组,互相表演,并猜猜各自父母的职业,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夸夸自己的父母。

3.探究学习。

(1)学生出示自己所拍的父母工作或生活时的照片。

学生说说父母忙碌时有哪些特征。小组讨论如何表现父母忙碌时的情景。

教师可出示课件启发学生观察不同职业的服饰、工作环境、人物动态特征来进行人物动态造型。

(2)让学生通过欣赏继续探讨表现主题的造型方法。

①欣赏大师表现人物忙碌的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开拓视野。

②让学生欣赏各种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用线描、油画棒等方法自由表现主题。

4.自由创作表现。

自由选择绘画方法进行创作。教师辅导时应特别注意单亲家庭孩子的创作情感。5.评价交流,增进感情。

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总评相

教学反思:

8.《快乐的假日》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自己喜欢的假日照片等

(教师)课件、各种有关假日的图片资料、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稳定教学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感知引趣。

(1)了解学生的假日生活,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假日生活的图片资料。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假日画面或活动的录像资料等。师生共同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从而确定值得表现的内容。

(2)引导学生观察快乐的人物的体貌特征,利用课件由远及近地展示人物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人物快乐时的肢体与表情的主要特征。

(3)让学生走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大胆表现快乐,并让其他学生在黑板上把相应的动作与表情画下来。师生共同点评,解决人物动作与表情的表现难点。

3.欣赏激趣。

(1)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这一名画。

让学生谈谈对此幅画的感受:阳光灿烂、休闲„„

(2)欣赏学生的假日图片:阳光、快乐、活泼、欢笑„„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与真实的图片进行对照,鼓励学生表演作品中的人物神情,体会怎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并表现人物在眼睛、嘴巴、肢体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明晰夸张、想象在塑造人物神情等方面的作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表现自己真实感受到的快乐假日。

(2)把心中所构思的图形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巡视时及时给予鼓励与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主题欠明确、构图散乱、形象拘谨等,给以必要的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实物投影仪或数码相机、摄像机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2)教师评价时宜采用整体评价优点、点出存在问题的方法。不直接点评存在不足的作品,而是提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主要放在主题是否明确、构图是否饱满、造型是否夸张、色彩表现是否合理等方面。

(3)课后请学生再次搜寻并选择各种表现假日的图片资料等。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尽可能多地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料,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教师)课件,收集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料,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检查课前准备。

(2)欣赏第一节课的学生作业。从内容的选择、造型的夸张、神情的表现、色彩的运用、场景的安排等方面,让学生讨论、评述其得失,并大胆提出修改建议。

2.引导激创。

(1)审美欣赏:用各种材料表现的作品及图片资料等。

①仔细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独特的色彩表现技法、色彩的对比与渐变的排列方式、人物不同动态与前后关系的巧妙表现、场景的衬托与对比等。

②辨析同龄人的作品,从人物动态、表情、前后关系的表现,场景的安排,活动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③欣赏其他材料或形式的作品,开阔学生眼界。

(2)讨论:这些作品的表现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准备的材料,谈谈修改完善作品的基本设想。

3.探索表现。

小组互评,提出修改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设想,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加工装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4.展示评价。

(1)分小组展示作品,先小组互评,评出最佳作品,再全班展评。

(2)教师在黑板上划出“开心奖”、“美观奖”、“创作奖”三个展台,学生自评后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在相应的展台上。(开心奖——作品表现出快乐这一主题的均可获此奖;美观奖——主题明确又美观的作品可获此奖;创作奖——既美观又具创意的作品可获此奖。)

教学反思:

9.《泥娃娃》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泥娃娃的图片,准备常用的泥塑工具,收集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多种辅助材料

(教师)收集各种泥娃娃实物或图片、民间泥娃娃制作方法等动画、课件资料,准备泥塑工具一套、各种辅助材料及陶土

教学过程

1.探究式导课。

(1)教师出示一块陶土,让学生直观感受陶土。

(2)教师出示一个泥娃娃,提出问题:一块陶土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形成初步结论。

(1)分组讨论:陶土如何变成一个泥娃娃?

(2)学生得出结论:用团、揉、搓、捏、压、挖、堆塑等方法可以做成一个泥娃娃。

(3)欣赏民间泥塑制作过程(图片或课件),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人制作泥娃娃的方法,开拓思维。

(4)再分组讨论:怎么样的泥娃娃才是最可爱的?

(5)形成初步结论:如外形圆圆胖胖的,表情调皮、笑眯眯的,色彩醒目的等等。

(6)教师归纳。

3.欣赏感受,深入探究。

(1)交流欣赏师生收集的泥娃娃实物、图片或课件,开拓学生的思维。

(2)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感受及方法。

(3)出示各种综合材料,如各色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以及各种如铅笔小棒等辅助工具,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

(1)创设情境:如出示展示台,举办“泥娃娃的世界”展卖会。

(2)学生分小组,自由创作自己心中可爱的泥娃娃。教师个别辅导。

(3)学生上台陈列自己的泥娃娃作品,并可“展卖”。5.游戏、评价、交流,传递友谊。

(1)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2)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换。

(3)鼓励学生互相赠送作品给好朋友。6.拓展学习,激发持久学习的兴趣。

观看用泥塑方法制作的动画片片段:如《小鸡快跑》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思考陶土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教学反思:

10.《壶的聚会》

课前准备

(学生)陶泥、彩泥、牙签、小刀等

(教师)课件、有关各种壶造型的图片资料、陶泥、彩泥、牙签、小刀等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安定情绪,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欣赏激趣。

(1)欣赏壶的图片资料:动画播放古今中外的壶,充分感受壶文化。

(2)让学生谈谈对壶的感受:精致、灵秀、神奇、富有想象力„„

(3)揭示课题:《壶的聚会》。3.感知引趣。

(1)进一步了解壶文化,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壶的相关图片资料等。

(2)引导观察壶的构造特征,课件由远及近展示壶的特写镜头,充分感知壶的囗、颈、肩、腹、足、底、盖、纽、嘴、把等的主要特征。

4.尝试探趣。

(1)学生试制一把壶。

(2)学生相互评说与小结:设计一把壶,哪几个构件是必不可少的。

(3)学生欣赏书上壶的作品,把它们与自己试制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如何表现壶的主要特征,如何运用夸张造型、想象装饰等来美化壶。

5.完善固趣。

(1)作业要求:设计一把造型别致的壶。

(2)依据心中所构思的壶的形象进行大胆自由的造型表现。教师巡视时给予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给以及时的点拨、启发,帮助解决。

6.评价延趣。

(1)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把学生的作品摄录,并展示于大屏幕上,让学生即刻获得成就感。让学生自评、互评,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

(2)教师评价时宜采用整体评价优点、点出存在的问题的方法。不直接点评存在不足的作品,而是提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点主要放在造型是否别致、想象是否奇特、色彩表现是否生动等方面。

(3)课后请学生搜寻并选择有关各种壶的图片资料以及各种可以表现壶的材料等。

教学反思:

11.《手拉手,好朋友》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

(教师)课件(事先录制小朋友一起手拉手游戏、舞蹈的场面)、范例、彩色纸、剪刀、彩色水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播放和好朋友一起游戏、手拉手快乐舞蹈的录像。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好朋友以及对录像的感受。引出课题《手拉手,好朋友》。

(2)出示课件: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连续纹样的形式美和节奏美,感受拉手纸人的趣味性以及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2.问题研究,小组学习。

(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剪出手拉手的纸人?书中介绍了哪些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小组研究、讨论问题,尝试剪纸。教师巡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3.汇报交流,激发创意。

(1)请学生代表示范连续纹样的剪制方法。

(2)教师适当补充示范、讲解。

(3)欣赏作品,讨论:你想表现的好朋友是谁?如何解决拉手的问题? 4.布置作业,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用折、剪、添画的方法做“手拉手的好朋友”。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5.作品展示,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品,互评作业。

(2)小组长介绍自己小组的作业情况,全班评,教师小结。6.课后延伸,启发创新。

(1)教师出示6个大小、造型相同的单个形象,提问:有没有办法让这些好朋友手拉手?(2)在学生讨论后,出示利用插接组合连续的范例让学生欣赏。

(3)建议学生课余时间尝试做用其他方法组合的手拉手的动物玩具。教学反思:

12.《手指玩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剪刀、小画纸等常规用品,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

(教师)玩偶范例若干、示范用纸、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展示手指玩偶,并绘声绘色地进行角色表演。学生欣赏、尝试玩耍并说说感受。

(2)教师揭示课题《手指玩偶》。2.小组讨论,自主研究。

教师将手指玩偶按小组发放,请学生拆一拆、折一折,研究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3.汇报交流,激发创意。

(1)请学生做小老师,结合书本中的步骤图,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

(2)教师适当补充并示范。

(3)比较“兔子”、“老虎”、“狐狸”等范例的不同表现方法,提问:你们还能表现其他的动物吗?

4.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用合适的纸学折手指玩偶,然后想象、添画成可爱的动物头像纸偶。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游戏表演。

(1)小组内展示作品,合作进行游戏。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全班评价。

(3)教师小结。

6.课后延伸,拓展训练。

教师出示一张50cm×50cm大小的正方形纸,请学生思考:这样的纸用手指玩偶的折纸方法可以折成什么?还能创作出怎样的作品? 教学反思:

13.《指印的联想》

课前准备

(学生)签字笔、彩色水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可自由选择)

(教师)红、黑、蓝等各色印泥(颜色越多越好)、全开铅画纸、范例、浅色卡纸(32开)、干净的抹布(在印完之后擦掉手上的印泥)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体验感受。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来发现手指纹理,教师用手沾上印泥在纸上印出指印。

(2)在黑板上挂一张全开铅画纸,让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描述自己手指纹理的特征及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指印像什么,全班在一起的指印又像什么。教师板书课题《指印的联想》。

2.小组研究,自主学习。

(1)出示范例,请学生研究:指印变成了什么?

(2)小组内学习书中的图解与提示,研究按印与添画的方法。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适当示范按印的多种方法(如指尖印、指腹印、侧印等)。

3.布置作业,启发联想。

(1)作业要求:用手指的正、侧、反面和指尖按印,并添画成一幅有趣的画。

(2)欣赏指印画,想象你能让指印变成什么。4.创作联想,大胆表现。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辅导。5.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1)学生介绍按印的方法,小组交流。

(2)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6.收拾整理,小结下课。

(1)学生擦干净手,整理课桌。

(2)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宣布下课。教学反思:

14.《刮出来的画》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①创意: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东西,变废为宝)。

(5)教师示范: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进行示范,着重讲述制作的方法、涂色和刮画的注意点、构思和创意等(要求速度快、精讲和粗演结合、动作到位、抓住要点等)。

3.学生作业。

(1)确定主题:让学生分组说说或独自思考刮画的内容,主要选择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教师可以提供如开心一刻等为主题的有意思的内容)。

(2)提醒注意:大胆构图与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利用特殊工具创作;体会用不同材料制作底版和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感觉;适度地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创意(可合作完成作品)。

(3)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纸材;是否涂了和谐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刮画的技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

4.课外延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练习。

教学反思:

15.《闪光的星星》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相应的厚纸、信封)、彩纸、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激趣引题。

(1)(课件)欣赏动画分解动作(如鸟的飞翔动作),分解画面展示。

(2)学生讨论分析原因后归纳出视觉暂留的原理。

(3)结合范作欣赏,揭示课题。2.探究新知。

(1)把范作分发到小组中去,小组研讨制作方法。

(2)分组汇报讲解每组范作的制作过程,教师举例,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理解制作原理:

①在一张对折的纸(或信封)上,分别画上星星及光芒,教师可以提出画出星星的多种样式的要求。

②在小棒的周围涂上胶水(或用双面胶),并固定于画纸的中间。

③转动小棒,星星就会发光啦!(3)分析作品,理解正面和反面内容应相互呼应,研究如何呼应的方法。归纳得出大小相配、位置对应等方法。

3.尝试制作。

学习建议:用“闪光的星星”这种玩具的制作原理做一个与别人不同的玩具。鼓励学生采用彩纸拼贴或薄的彩泥粘贴法来表现正反的图案。

4.展评。

随着乐曲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反思:

16.《转啊转,纸陀螺》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相应的厚纸)、彩纸(或相应的材料)、双面胶、纸杯、瓶盖、小棒(铅笔或筷子)等必要的工具

(教师)课件、陀螺

教学过程 1.引入。

(1)(课件)出示陀螺,介绍陀螺的历史。

(2)(课件)在陀螺专卖店,如果你是顾客,你最喜欢哪一个陀螺?为什么?

(3)揭示课题。2.分析。

(1)教师提问:这家陀螺专卖店新近打算开发一批新产品——纸制的陀螺,如果请你们帮忙设计几种产品,该如何做?

(2)小组讨论,归纳纸陀螺的制作方法。

①剪圆形,学生可讨论剪出圆形的方法。

②装饰陀螺,学生可讨论装饰陀螺的方法。

③试一试比较陀螺的图案在旋转与静止时的异同。

④在中心点上固定小棒。

3.欣赏优秀的纸陀螺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4.创作。

(1)设计一个漂亮的纸陀螺。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对作业中能利用剪贴、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5.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买卖陀螺”的游戏,并让学生说说购买纸陀螺的理由。(提示:从形、色、图案方面阐述,同时转动时要快、稳。)6.拓展。

教学反思:

17.《卷纸动物》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动画):讲述人类与动物的生存关系,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出示范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卷纸动物》。2.范作欣赏,学习探究。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设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由哪些方法卷成的?

(2)让学生说说“卷纸动物”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基本形体的卷折方法。3.小组讨论,启发创新。

(1)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公鸡”的外形变化与表现方法,启发学生想象创新。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提示:不管怎样变化,都要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

4.学生练习,体验表现。

参照喜欢的一件范作,尝试卷折一只动物,教师个别指导。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剪刀、各种色卡纸或其他质地较厚的彩色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卷纸动物范作

教学过程

1.演示激趣,创新训练。

(1)教师演示两种基本形体的卷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像什么。

(2)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卷法表现不同动物的基本形体,进行创新训练。2.讲解示范,掌握步骤。

(1)提问:怎样制作一只形象丰富的动物呢?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制作过程。

(2)教师小结补充,让学生了解掌握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制作步骤(可借助课件演示)。

3.学生练习,表现创新。

(1)明确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只喜爱的卷纸动物。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交流,互评互学。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场、草地)布置一个动物“王国”。

(2)指导学生互评互学。

根据纸陀螺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其他玩 教学反思:

18.《自己做帽子》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旧报纸、挂历纸、包装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教师)有关帽子的图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帽子

教学过程

1.表演激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戴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帽子进行故事表演。

(2)揭题——《自己做帽子》。

利用神奇梦幻的童话故事表演,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兴趣。

2.图片欣赏,感受体验。

(1)展示各种帽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最喜欢哪顶帽子?为什么?

通过欣赏,丰富学生的帽子形象储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帽子的形状、色彩、装饰等。

3.学习步骤,掌握方法。

(1)让学生自己看步骤图,有困难的地方,请组内同学帮忙。

(2)老师讲解制作难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新的知识。

4.启发想象,鼓励创新。

(1)提问:你还能创造出其他形状的帽子吗?

(2)提问:你能把自己的帽子打扮一下,使它变得更美吗?你想怎样装饰?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精神。

5.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1)让学生戴上自己设计制作的帽子 教学反思:

19.《小画框》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质地较厚的挂历纸、彩色纸等)、画笔、自己的绘画作品一幅

(教师)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以课件的形式出示不同风格的画框和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给作品选配画框。

(2)导入新课,板书:《小画框》。2.想想、说说、画画,加深感知。

(1)请学生想想、说说生活中见过的画框样式及其特点。

(2)让学生把见过的最喜欢的画框简单地画出来。3.赏析探究,学习制作方法。

(1)出示教师范作,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假如让你给这张作品设计一个小画框,你会考虑哪些问题?(提示:可以从框边的形状、色彩搭配来启发学生。)

(2)借助图示了解制作步骤及进行变化创新。

(3)欣赏书中学生作品,拓展制作方法。4.学生设计、制作小画框。

(1)提示:可以改变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和颜色搭配来设计与众不同的小画框。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引导学生互评互学。

(1)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6.拓展小结。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房间,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兴趣。进行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2)让学生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并在游戏中分析他人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借鉴、提高。具。

教学反思:

20.《小小建筑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胶水、剪刀、大小纸盒5-10个、各种制作材料(如铁丝、橡皮泥、橡皮筋、棉线、牙签、果奶瓶、彩纸等),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

(教师)教学课件、剪刀、胶水、大小纸盒、范作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出示课件:播放古今中外优秀建筑的图片。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2)揭示课题。课件演示,观看材料、工具,并思考其用途。

(3)提出本课目标:做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以纸盒子为主要材料来设计一幢房子。2.展开交流。

(1)观察分析。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和纸盒。利用现有的这些东西通过观察、联想,构思出一幢房子的大致造型。

(2)交流表达:把构思和大家交流一下,相互说一说。

(3)观看建筑师设计、建造过程的录像(或课件)。3.学习方法。

(1)交流制作的方法:接、剪、粘、插、折、弯、包、叠等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与学生合作把纸盒加工成一幢房子的模型。

(3)欣赏教材中学生的建筑作品,借鉴方法,发表看法。

(4)设计房子的广告或房产说明书。可以用绘画、文字或口头表述的方式。4.表现创意。

(1)设计一个独立的建筑物。

(2)造型别致、有创意,但不一定表现得很复杂。5.评价。

(1)作品是否合理、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特性和组合关系。

(2)作品是否有新意和创意,与众不同。(3)建筑作品的色彩及造型(门、窗、阳台、屋顶)等表现是否统一。6.课外拓展。

(1)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建筑及其历史。

(2)收集现代化小区房产的广告及宣传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工具及材料

(教师)建筑模型、课件、范作、全开的铅画纸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欣赏评述。

(1)展示自己的建筑模型作品。

(2)观看和欣赏别的同学的建筑作品。

(3)介绍自己的建筑。(提示:可以展示自己的房子广告。)(4)说说好房子的特点。(提示:坚固、美观、适用等,向学生说明的时候注意语言的浅显易懂。)

2.精心策划,组合构建。

(1)讨论一个规范化小区所要具备的条件和设施。

(2)说说在一个小区内除了住房外其他建筑物的特征。

(3)欣赏课件,并相互交流。3.精诚合作,共建家园。

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大组,把教室的空地划分成4块,每一组组合成一个小区。(提示:教师分发给每一个小组一张全开的铅画纸。)

(1)组建一个生活小区建筑模型。

(2)注意小区的交通、周围的环境及人们的活动。4.装饰美化,合理布局。

(1)注意建筑物的装饰手法:画、剪贴小饰物、用小东西戳洞等方法。

(2)注意主建筑物的摆放。用对折法表现汽车、人物、树木等风景。

(3)关注在小组中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去的同学。(提示: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基础”较差或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不高,应进行鼓励、引导。)

5.集体展示,共享快乐。

(1)给自己的小区取名。

(2)展示自己的小区,参观别组的作品。

(3)合影留念,保存学生的作品。教学反思:

21.《底下的故事》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彩色水笔、画纸等常规用具(教师)教学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乘上通往地下迷宫的地铁,去游览一下地下的风光。”

(1)用课件或教师讲述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下的情景,并引出课题。

(2)课件或故事里可以出现一些如植物的根、住在地下的动物的家、小动物、地下矿藏、地下隧道、溶洞、人类的地下建筑以及神怪等内容。通过教师的描述或课件的展示,猜一猜那是什么。激起兴趣,引起联想。

(教学建议:可以模拟一些从地下发出的声音或观看有关地下的影片。)2.启发想象。

创设情境,以个别交流或小组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继续参与故事的创编,想想在地下旅行过程中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和看到的景象。

3.构图练习。

(1)出示教材中的4幅构图,说说这几幅画中哪幅画较好地表现出了地下的故事。为什么?

(2)教师小结:地下的故事应该主要表现地表以下的内容,但也要表现小部分地上的景物,以区分地上和地下。

(3)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进行简单的构图分析和表现内容的讲述。

(4)思考:地下的生物是怎么进出的?地下建筑是横向发展还是向地下纵深发展的?

4.创编故事。

(1)把创编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景物和事物写下来,把路线标出来。

(2)创作一些活动的有简单故事情节的人物或动物。

(3)表现地下的泥土、沙石等。

(4)表现地上的景物、地下的入口处和忙碌的生命。5.展示评价。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关注他人的作品。教学反思:

22.《下雪天》

课前准备

(学生)白纸、剪刀、胶水、各色彩纸或旧挂历纸(教师)教学课件、范作、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谈话。

欣赏课件《下雪了》,引导学生说说下雪天的情景和感受。

(1)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

(2)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评价建议: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发讨论,加强体验。

(1)天上为什么会下雪?

(2)为什么人们都说“瑞雪兆丰年”?

(3)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欣赏雪景图片,比较表现雪景的美术作品。

(2)雪花是六角形的,观察雪花的造型(从天空飘落的样子以及雪花堆积起来的样子来观察)。

(3)学剪雪花:折三折和折六折——剪随意形状——剪趣味造型。

(教学建议:教师通过课件的展示和示范随意撕、剪六角形雪花,传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表现雪景图。

(2)表现人物、动物等的活动。

(3)表现自己的心情。

(4)4人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大作品。5.展示作品,综合活动。

表演雪中的游戏、舞蹈,说说下雪天的童话、故事,唱唱有关下雪天的歌,朗诵有关下雪天的诗等,保存好学生作品。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1)天上除了下雪还下什么?

(2)雪的种类有多少?

(教学建议:正逢下雪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南方很少下雪的地区,如没下雪,可让学生多欣赏一些雪景的作品。)教学反思:

美术万花筒

《美术万花筒》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课外阅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结合本册的学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知道民间剪纸的特点吗?你了解民间剪纸的内容吗?你能说说剪纸的题材吗?你能辨认“相关链接”中的剪纸题材吗„„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具体课例,向学生详细介绍有关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如怎样把画笔洗干净、如何使用胶带纸等。总之,本栏目的学习是灵活的,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老师不可越俎代庖。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等。

第三篇:美术新教材第3册教案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我爱老师 课题名称:第1课 我为老师画名字

 知识要素

感悟策划构成的形象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将文字变成画的乐趣

实践与创造:在字体变形的基础上借形想象,使它成为想象画 欣赏与评议:把对老师的情感表达在画面中,并能自评作品

 教学重点

了解文字变形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

 教学难点

借用字体变形的结构进行想象添画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简介象形文字是从图形变化而来的,如“日”是从“⊙”的图形演变过来的。2.提示学生中文字形也能变成画。

3.出示文字想象画让学生欣赏,用游戏比赛的方法,看谁先找出画中文字的内容。4.教师讲解,分析每个文字的变形(不脱离原来的结构)。

5.整体欣赏示范作品,体会在文字的基础上如何变成一幅想象画。

二.感受与尝试

1.按教师出示的步骤图,体验作品的创作过程。

2.教师重点演示名字变形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理解文字的笔画可以拉长、缩短、变弯,使画面饱满,但不能脱离文字原来的结构。

3.可选用一种颜色来写名字,其他颜色添加想象。

4.局部上色和整体上色都可以,自己寻找画面的最佳效果。

三.展示与评价

1.学生可用步骤图的方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理解,展示和介绍。

2.在作品展示的同时,让学生发现同伴的优点,发现与众不同的创造。3.在互评中寻找对老师爱的创意与想象。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我爱老师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 知识要素

体验色块的构成与镶嵌效果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制作布艺画的乐趣,发现生活中的美。实践与创造:通过制作布艺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欣赏与评议:通过欣赏,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 教学重点

对各色对所选形象用各色布料作色块性的表现布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

 教学难点

把裁好的布料镶嵌平整,剪裁布料,镶嵌。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本课题分二课时完成,第一课可选一些简单的图案,做一些简单的练习,着重讲清

制作的过程与方法,加强审美的体验。第二课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提高作品的难

度,使画面更丰富。

二.感受与尝试 想象与创作

1.感受镶嵌画的艺术效果,尝试镶嵌画的各种技法。

2.把一个简单的形象,通过想象,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法,创作出更高艺术魅力,更

具个性化的作品。

三.展示与评论

把学生作品按类型组合起来,进行新的创作体验和评价。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 走近大师 课题名称:第4课 我学大师来画画

 知识要素

根据作品外形,添加形和色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大师作画的情感 实践与创造:根据感受描绘作品

欣赏与评议:欣赏大师作品独特的风格,发表自己的感想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 教学难点

独特、有创意地表现形象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媒体展示大师多幅作品,欣赏。

2.以一幅为重点请学生讨论后谈谈对大师作品的感受,作小结。3.印发学生和大师一起画画的愿望。

二.改变与创造

1.用投影出事掩去内部结构,只剩外形的画面。2.引导学生第一次作业(草图),进行添加,要求与原来的内部造型比较有所变化。3.学生谈草图的构思。4.提出不同的想法或建议。5.师生在黑板上完成添加改变。

三.想象与表现 1.在草图基础上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重新组合内形,使它具有个性化和独特化。2.色彩搭配知识。

四.欣赏与评价 1.展示并评价。

2.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3.作者谈设计构想,评价标准:

① 对大师作品了解多少?

② 大师作品打动你的地方?

③ 能否有个性化独特性的表现?

④ 搭配的颜色是否漂亮有特色?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线条的故事 课题名称:第6课 有趣的线绕画

 知识要素

学习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形象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在绕线活动中,发现有趣的形象。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

 教学重点

按机器人的某一部分延伸设计

 教学难点

设计一个新型的功能性机器人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出示不同特征的机器人玩具、图片,让学生看看、动手玩玩,提高设计的兴趣。2.谈谈机器人的不同功能特点及造型。

3.出示一张机器人的图片,从中分头、身、腿三部分的基本结构。

4.通过机器人为主题的卡通片欣赏,图书阅读等渠道,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机器人的功能、特征。

二.实践与创造

1.理解机器人是机械制造,从线条上的表现是刚直、有力的。

2.从图例、玩具以及书籍资料上,取机器人的某一局部临摹,然后按自己的设计思路,利用延续想象的方法,设计一个有功能有现代意识的机器人造型。3.能用文字表达说明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有什么特点功能。

三.展示与评论

1.展示全班作品,讨论机器人的设计意图。2.综合机器人的优点,做为课后的集体创作。

3.展开学生自评、互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并即使点拨。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线条的故事 课题名称:第8课 设计自行车

 知识要素

学习用圆中带方的线条表现形象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自行车的造型美,发现各种形状的组合 实践与创造:想象并设计未来新颖的自行车 欣赏与评议:交流设计构思提出建议

 教学重点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实践与创造:用有疏密的线条把手表变化成新的形象 欣赏与评议:欣赏不同的手表造型,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

 教学重点

对手表的仔细观察和表现

 教学难点

在写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欣赏分析手表的造型特征。

2.要求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看着实物来描绘,看一眼画一笔,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3.把手表放在桌上,转动不同的家度启迪想象,告诉同学通过写生,开展想象创作的方法,为写生想象。

4.写生想象是要在原来写生的实物上进行添加,使写生作品产生新的主题。

二.想象与创造

1.启发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实物写生。2.按自己联想的内容进行添加创作。3.按自己联想的内容进行添加创作

4.在创作中可选用不同的线条表现方法进行绘画,以体现画面不同的效果。5.给自己的作品取个主题。

三.展示与评价 1.学生自评:

自我介绍自己的作品,手表有哪些特征和功能,从什么角度开展联想,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2.学生互评:

挑选最有创意的作品,相互评价,充分发表意见。3.教师按作业要求小结:

寻找用特殊线条表现画面的作品,从而启发全班同学绘画的创意。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线条的故事 课题名称:第10课 树的联想

 知识要素

学习用柔美与厚重的线条表现形象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让学生感知不同点线体面的组合和不同色彩搭配可塑造出各不相同的蛋糕

造型

实践与创造: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思考,提高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 欣赏与评议:欣赏同龄人的作业特色,能表达自己对此的见解

 教学重点

运用叠加等方法学会蛋糕的立体制作

 教学难点

较好的运用泥制作的基本方法,设计一个有新意的的“蛋糕”造型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图片式媒体展示各种蛋糕造型,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展示作品造型与色彩特点。2.进一步了解,形成各种蛋糕特色之中,点、线、体、面组合的特色。3.重点分析有创意造型的体面,整体处理其新意所在。

二.认识与制作

1.用按、压、搓、团、叠加等方法,先制成各种点、线、体、面。

2.把所制成的基本形,富有创意地给予组合,注意颜色的搭配,调节整体效果。

3.喜庆蛋糕除大圆形以外,还可制作丰实的,外沿不规则的蛋糕造型,从层次上也可有创意,有想象。

三.展示与评论

1.自评:作品特点,介绍设计意图。2.他评:欣赏感受与启发。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 奇妙的组合 课题名称:第12课 半圆的想象

 知识要素

学习半圆体的组合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尝试剪出不同半圆体

实践与创造:从单半圆体制作,发展到组合设计

欣赏与评议:相同与不同作品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表达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如何利用废旧材料

 教学过程

一.体验与发现

1.欣赏传统的中外面具雕塑,抓住面具的特征,展开自己的想象。2.提出要求在这些形态上加上废旧材料,塑造一个奇特的任务头像。3.让学生感受塑造变形人物头像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的乐趣。

二.构思与制作

1.让学生首先掌握各种基本形,及拉长、压扁、扭曲、堆、压的表现手法。2.制作过程,要求学生边构思,边整理修改。3.把握大的形的变化,大胆夸张。

4.废旧材料运用要合理,发挥点缀装饰效果。

三.表演与评论 1.相互欣赏观摩。

2.对一致认为的好作品,当场对大轮廓进行演示,并讲解,以此影响更多的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

3.发现不足,自己及时修改弥补。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 多彩的大自然 课题名称:第14课 小鸟的家园

 知识要素

学习渐变,接色的方法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渐变,发现涂色规律

实践与创造:加深色彩的认识,喜欢用色彩表现 欣赏与评议:通过评价欣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教学重点

将手指变化和想象

 教学难点

知道简单的相邻色彩关系

 教学过程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4.画出同学们喜欢并熟悉的一组动物。

二.感受与尝试

1.根据对动物原有的印象,给所描绘的动物涂上新颖的有深浅、对比变化的颜色。2.用拟人化的手法、夸张的色彩对比搭配,突出形象的鲜艳、美丽。

三.展示与评价

1.相互欣赏比较,谁画的动物最可爱、最生动。2.哪一张画色彩最漂亮?

3.哪一张画有个性,有进步,有新意? 4.找找画面上还有哪些不足?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 多彩的大自然 课题名称:第16课 色彩的感觉

 知识要素

认识色彩的冷暖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实践与创造:通过色彩的搭配,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创作欲望

欣赏与评议:欣赏在成千上万大自然的冷暖变化的色彩,发表自己对色彩的独特见解

 教学重点

冷色和暖色的渐变

 教学难点

主色调的运用

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1.展示自然界中变幻无穷的色彩图片,介绍冷色与暖色的变化及特定的含义。

2.欣赏自然界中的冷暖变幻图片,学生讨论图片中的色彩特点,并指出图片中的主色调。3.教师介绍冷色与暖色的不同搭配效果与运用方法,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激起创作欲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丰富色彩的热情。

二.体验与构思

1.给作品决定冷暖色调,以及暖色和冷色的渐变,整幅图要求只用一个色调来进行变化。2.运用生活中的各种图案来进行自己新的创作,完成一幅具有主调的作品。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多的创新。

3.教师总结特点,肯定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学生,表扬学生在画面中的与众不同之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 我眼中的景物 课题名称:第18课 形象大特写

 知识要素

仔细刻划全部特征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脸部特征,发现人与人之间的长相不一样

实践与创造:通过用基本形概括形体并能对相应的比例引起关注,对背景作适当的添

加处理

欣赏与评议:仔细刻画,并对描绘人物加以说明

 教学重点

用基本形概括,画准外形

 教学难点

仔细刻划人物脸部特征表情

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发现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头部的明显特征。每个人的长相不一样,特征也有明显的不同,不同在哪里?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等都有不同的特征。

2.仔细观察,人物的脸部代表性的特征,学生讨论,这些特征的不统一性。

二.观察与尝试

1.观察人物的头部整体外形,并画准外形。

2.仔细刻画人物脸部特征,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3.对背景作相应的处理和添加相应环境。

4.色彩运用大块面的方法,运用随意的线条,来夸张人物的表情。

三.展示与欣赏

1.学生自我介绍作品的任务特征及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2.欣赏他人的作品,提出感想,肯定别人作品的可学习之处。3.教师总结,肯定学生成绩。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 欢乐新年 课题名称:第20课 有情的贺卡

 知识要素

知道贺卡的制作方法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设计贺卡的乐趣,发现设计的规律 实践与创造:设计制作贺卡,体现创意

欣赏与评议:欣赏有创意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 教学重点

贺卡的制作

 教学难点

有创意的贺卡设计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列举每逢节日送贺卡时所面对的一些问题,请学生思考怎样才能送给亲人、师长、朋友一张特别而有纪念意义的卡片。2.引出课题:有情的贺卡。

3.交流对贺卡的了解(种类、内容、折法、意义)。

二.比较与发现

1.观察比较桌上的贺卡与平时所见的贺卡有什么区别?

2.师对每组的贺卡进行小结:可以运用创新技法进行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并利用一些废旧材料进行变形组合就能设计出有创意的贺卡。

三.操作与实践

1.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尝试构想。师先示范。

2.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进行变形、组合,构成有创意的贺卡。3.写上祝福的话语。

四.欣赏与评价 1.展示并评奖。

2.选择自己喜欢的贺卡并说明理由。3.设计者谈设计构想。4.互赠贺卡表达情谊。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 欢乐新年 课题名称:第22课 开开心心画花灯

 知识要素

知道民族花灯特点的形象与色彩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知道民族文化的特点,形象与色彩,使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知道中国的传统民间的色彩

实践与创造:表现各种外形,做(画)出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灯 欣赏与评议:知道强烈的外形与色彩

 教学重点

设计独特的花灯外形

 教学难点

运用独特的民族纹样、色彩

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构思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的民族特色之一花灯,让学生发现美,从而创造美。

2.仔细观察花灯,让学生说说花灯的民族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意识。3.学生讨论花灯的各种形状特点——圆、菱形、三角形、动物形等。

二.想象与创作

1.观察花灯的外形、种类,设计一个有趣的花灯外形。

2.按照花灯的外形,设计花灯的图案,运用点、线、面的设计原理。3.做(画)出一个具有装饰意味的花灯。

4.运用有中国特色的红蓝民族色彩,装饰花灯,培养学生的民族豪情。

三.展示与欣赏

1.学生自我介绍作品的特色之处,设计的构想,思路等。

2.欣赏他人的花灯,提出感想,指出同学设计的花灯有何特点之处及可改进之处。

3.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对不够理想的作品,指出其特别的地方加以表扬。

单元主题:第八单元 我与电脑交朋友

二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2.让学生评选最目光的作品,挑选佳作打印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鼓励有条件的同学继续尝试,并将作品保存。

单元主题:第八单元 我与电脑交朋友 课题名称:第24课 连续的图形

 知识要素

学习电脑的快速复制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发现连续的图形可以美化生活环境 实践与创造:运用多种线条组合成连续的图形

欣赏与评议:能发表不同的见解,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 教学重点

图形设计,色彩搭配

 教学难点

对特定的用途有着不同的设计思想

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欣赏有关生活中连续图形的图片(花布、地毯、彩色马路、蛋糕等)。2.讨论:

① 生活中哪里有连续图形?

② 家中哪里有连续图形?

③ 不同的事物,连续图形的颜色、形状是不是有差别?

二.体验与构思

1.教师演示电脑复制的过程,学生边观察边讨论。2.由直线、弧线组成单一方格图形,填充色块。

3.通过移动,合理、准确的多种组合、复制而成,课本范例中完成1/4圆后组成半圆,整体复制成整圆连续,也可直接排列。

三.尝试与合作

1.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临时家庭”,讨论一个家居方案,明确分工,完成一整套连续图形。

2.个体尝试:明确连续图形的命题(桌布、地毯、墙纸)思考相应的构思,完成一个连续图形。

第四篇:湘版美术教案(第3册)

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

第1课 影子大王 教学目标:

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 幅有趣的画并命名。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幻灯机照手影在屏幕上,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3、学生自己上台来玩手影游戏。

二、读一 读课文中的短文

光照人或物体上,影子形态读变换,看一 看,想一 想,影子大王啥模样。

三、欣赏学生作业

看看,小朋友在作品中的影子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户外活动

1、这么好的阳光,你们也玩玩影子大王的游戏吗?

2、学生自由组合,与同学一 起做影子大王的游戏。(可以一 个人照,也可以几个人一 起照。)

3、用粉笔描一 描阳光照射下的人或物的影子外形,看看想想说说,这些影子像什么?

五、学生作画

第二课 洒水成画 教学目标: 用水瓶当笔,用水当线条在地上作画,.学习与同学合作, 体验绘画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教师出示一 个水瓶,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学生发言.3.教师:平时我们用水瓶装水喝,今天我们把水瓶当作笔来画一 幅画.二.看图片,了解水平作画的方法

1.图上的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房子.小动物等)2.读课本上的一 段话.想一 想: 瓶盖上的钻的孔大,出水量多,画出的线条粗;孔小时,用力挤压瓶子或慢速移动,会怎样? 三.学生互相检查准备的作画工具.四.玩一 玩洒水游戏

1.教师带领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作画.讲明要求:遵守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画和学习.和同学说一 说,画的是什么。邀请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

2.大家同心协力,用清水在篮球场上作一 幅大画。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 自画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 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第四课 美丽的昆虫 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的形态和花纹的基本特点。

2、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绘画表现。

3、运用多种方法用纸制作昆虫。

4、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感情。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昆虫,他们为大自然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生机,通过观察了解昆虫和画画、做做的活动,我们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赏美丽的昆虫图片。

二、看看说说

1、看图片或者标本,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花纹。

2、和同学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三、欣赏佳作

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在作业纸上画画你喜欢的昆虫,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四、作品展览

互相评一 评、比一 比,交流作画的感受和收获。

五、扩展活动

1、找出几张不同颜色漂亮的纸。

2、学老师用揉、搓、剪、贴等方法,用纸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虫。

3、和同学玩一 玩。

第五课 神鸟变树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色彩知识。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天国之鸟》的故事。

二、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1、欣赏画家的作品《神鸟》,让学生感受作品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精妙之处。2、将画倒过来,观察:神鸟变成了什么? 3、读短文

4、理解“神奇”,交流讨论:神鸟是怎样变成树的?

启发学生想象,利用感受学习所得的知识进行自由地创造性的表现。

5、欣赏学生作业、重点感受绘画者的联想、创意。

三、实践活动

尝试画一 棵七彩树,也可以用彩色纸剪贴。

第六课 听听画画 教学目标:

1、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绘画中的情感表达相匹配。

3、在学习中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热身训练

1、用多媒体播放声音。

2、让学生听了声音后猜一 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3、试着把它画下来。

声音媒体:鼓声、雨声、风声。

二、综合体验

1、播放一 些儿童爱听的歌曲。《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2、让学生随着音乐唱一 唱、演一 演、看一 看,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

3、边听边想象歌词描绘的意境。

4、定格一 个画面,说一 说画面上的内容。明白画面要与音乐匹配。

三、创造表现

1、播放歌曲,学生先欣赏。

2、与同学交流感受。

3、把自己的感受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运动。)

第七课 乌龟滚下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乌龟和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乌龟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乌龟:背上有厚厚的硬壳,能把头和爪子、尾缩到身体里。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团滚下山坡。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乌龟滚下山坡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 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

把《乌龟滚下坡》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八课 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 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 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 画,翻一 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 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 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九课 大嘴巴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3、培养细致、耐心和整洁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1、教师出示学生自制的玩具“东南西北”。玩一 玩。

2、教师出示另外一 个玩具,并故意装出可笑的声音:“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嘴巴。你想和我交朋友吗?”请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这个玩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自学方法

1、读一 读:大嘴巴,呱呱呱,一 张一 合笑哈哈。

我是你的好朋友,快来和我说说话。

2、看图,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折叠。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折叠有困难的孩子。

4、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纸屑不要随地乱扔,要集中处理。

三、装饰

1、欣赏范图,让学生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让学生了解剪贴装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学生拿出准备的彩色纸和糨糊动手装饰“大嘴巴”。提示:a、折边,角要对齐。b、糨糊不多也不少。

3、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

四、交流评析

1、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五、游戏活动

把大嘴巴套在手上,玩一 玩。

第十课 童话屋 教学目标:

1、掌握排列组织和色彩搭配的简单方法。

2、锻炼纸工表现的折、剪技能。

3、发展创造思维,促进情感内化。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出示小诗:小红帽,灰姑娘,七个矮人说唱忙,打开大门往里看,童话屋里故事藏。

2、教师讲《小红帽》的故事。

二、认识童话屋的形

1、出示一 些城堡、房子、宫殿的图片。

2、讲一 讲这些房子的形状和构造。

3、激发学生有趣的想象,“你还能设计哪些漂亮的童话屋?”

4、学生在纸上勾画出童话屋的概略外形。

三、准备材料

1、学生拿出准备的一 些材料:各种颜色的纸片、糨糊等。

2、把折好的纸条剪成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小纸片,在勾画的或剪贴的房屋外形的基础上,按照横列成行的组织方式。粘贴成一 种马赛克的效果。

3、在大致完成房屋主体的情况下,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添画背景,增添画面的情意氛围。

4、学生可以单独贴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贴画。

四、赏析评议

1、小组间进行赏析评议。

2、按照自己的童话屋,编一 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说说童话屋里发生的事情。

第十一 课 摇滚小精灵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

2、在游戏中感受平衡的观念,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

3、培养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教师把课前自制的摇滚玩具拿出来给同学们欣赏,并给学生玩一 玩。

2、欣赏图片中的摇滚玩具。

3、激趣:各式各样的摇滚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 个摇一 摇、转一 转、滚一 滚吗?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观察发现,做摇滚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纸条、木头、易拉罐、塑料瓶盖等。

三、学习做“摇滚青蛙”

1、看图了解步骤:

①剪切纸条。注意纸条不能太窄,太软。

②卷贴成形。注意胶合面不要太窄,要胶牢固。卷成圆形。

③剪、画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圆稍小。④粘贴完成。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游戏:把摇滚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 吹,让它滚动。

4、比一 比,看谁的玩具滚得最远。

四、制作更多的摇滚玩具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摇滚玩具。

第十二课 红灯停 绿灯行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有人曾经说过,动荡的年代最可怕的是战争,而和平年代最可怕的是交通事故。

二、与思品课结合起来,复习:

1、交流信息,说一 说你认识的交通标志。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种标志?

三、认识一 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1、看书中的图片认识:禁令标志:禁止机动车通行 警告标志:注意危险 指示标志:步行 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等

四、了解身边的危险

1、欣赏学生作品,并读一 读儿歌,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说一 说:画中的小朋友做得怎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①走天桥过马路。②绿灯时过马路。③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手牵手过马路。④过马路左右看。

2、小组的伙伴交流: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3、小结:生活中经常有一 些细小的隐患,常见的易出危险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具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

画一 幅小朋友放学回家安全通过交叉路口的画

1、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2、说说自己的画,谈谈自己的想法。

3、大家一 起玩一 个“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做一 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六、做一 本交通安全手册 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为一 本交通安全手册。

七、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二(2)班的小朋友一 起设计了一 本交通安全手册,老师将他挂在教室里,希望大家常来看看,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健康成长。

第十三课 捏泥动物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基本形态,培养立体造型的能力。

2、掌握捏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教学过程:

一、实物欣赏,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以前学生的手工泥捏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讨论这些手工作品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二、了解动物的形

1、读儿歌,进一 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2、观看几种常见动物,讨论它们的形状特点。

3、学生想象出其他动物的造型。

三、手工制作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手工制作材料:各种颜色的橡胶泥或粘性强度大的泥土。

2、学习揉、搓、捏、粘接的基本功。让学生揉搓一 些简单的形象。

3、教师一 边示范一 边讲解,制作一 只小鸡,并告诉学生在小动物身上刻画些花纹。

4、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多种方式捏自己喜爱的动物,并适当进行添加装饰。

四、活动:开动物派对

把学生制作的小动物放在一 起,学生自编有趣的故事。第十四课 请你告诉我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儿童画的特点、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2、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能表现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准备:

让学生从儿童读物、报刊上寻找一 些自己认为好的儿童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让学生出示自己从儿童读物、报刊等上找来的儿童画,小组中互相欣赏。

2、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画的理由,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画。

二、欣赏感受

1、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一 些作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感受和体会。

2、教师重点介绍《斑马》

《斑马》形态各异,以黑白两色为主,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场景,用红色作底更突出了画面的形象,画得虽然稚拙,但可以感受到小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讲述评价

对以上作品,学生能作出正确有见地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

四、自主表现

创作一 幅自己满意的画。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第3册教案甘肃版

小学信息技术 第3册甘肃省迭部县电尕学校

小学信息技术第3册教案 <甘肃版>

目录

第五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村

第一课走近神奇的网络世界

小小阅览室---因特网的神奇功能远程医疗

第二课网上指南针---IE浏览器

小小阅览室---了解域名地址

第三课网中寻宝画

第四课留下多彩的信息

第五课神奇的电子邮件形

小小阅览室---电子邮件的发展历史

第六课给朋友发邮件格

小小阅览室---网上论坛BBS

第七课电子邮件的收发图

小小阅览室---预防来自电子邮件的病毒

第八课当个网络小卫士报

小小阅览室---地震暴露互联网脆弱性

第五单元知识检测站

综合实践争做环保小卫士

第六单元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世界

第九课了解多媒体大家庭界

小小阅览室---电影特技大师

第十课声音的录制片

小小阅览室---第一台MP3问世

第十一课图片的采集来

第六单元知识检测站

综合实践制作毕业留念卡

下载健康教育第3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健康教育第3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湘版第3册小学美术教案

    完成30课题:第1课 影子大王 活动一 教学内容:发挥想象,把影子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目标:在阳光下照照自己的影子,发挥想象,画成一幅有趣的画并命名。 教学重点:发挥想象,把影......

    3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课题:魔幻的颜色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三原色。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2. 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

    2018山东教育信息技术初中第3册教学计划

    2018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以打造“自主、合作、探索、高效”的优质课堂为目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变革教学方式,......

    小学健康教育第11册教案

    小学健康教育教案 一 心脏和血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心脏在人体的位置,重要性。 2、 了解肝脏的功能,以及保护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心脏、肝脏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三、教......

    第3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1课 我和昆虫 教学目标: 1、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知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通过观察,学会抓......

    苏教版第3册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第3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安排了2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3~5......

    第3册人音版音乐教案汇总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音乐教案 徐怡婷 小学音乐第三册教学进度表 音 乐 课 程 总 目 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

    人美版第3册《茂密的花》 教案

    《茂密的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茂密的花》选取学生熟悉的花作为教学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教材中还选择了两幅自然界中花的图片,教学中教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