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分析
论述题{我的版本的答案}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本身是一个美的人物,她的美不仅仅是完美迷人的外表,更重要的在于充溢的活跃的生命力还有优美高尚的激情。作为一个有高文化素养的贵族女子,她有丰富心灵、热情和灵魂,真诚的追求。
安娜是一个对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有觉醒,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美好贵族妇女形象。安娜和伪善僵化,醉心官场的“官场机器”卡列宁的婚姻是不幸的买卖婚姻,这种表面风光、实则不幸的贵族生活,让安娜那种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的本性被压抑和窒息。也正以为如此,当她与伏伦斯基邂逅以后,会义无返顾的投身于爱情——因为她在爱中看到了生命的意义,沉睡的爱的激情、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被唤醒,那是一种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而这种向往是有合理性的,是个性的解放。同时安娜是不屈服于自己认为不合理的环境,勇敢追求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的勇敢女性。安娜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狂热渴望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关系的追求,这与周围人当中比比皆是的谎言和虚伪是有着尖锐冲突的。当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觉醒之后,她不能再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她不愿意接受丈夫伪善的建议,不愿意像其他贵族一样虚伪的偷情,而是最终选择与丈夫决裂,冲破社会舆论压制,公开爱情。这种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表现出了他的性格的直率,正直,勇敢、不屈,是一种对平庸、死气沉沉的现实环境的顽强反抗。
安娜也是一个矛盾的形象。在短暂的幸福后,安娜被贵族社会抛弃谩骂攻击谴责,处境艰难。她一方面想抓住和保卫自己的爱情,另一个方面内心时时有“犯罪”的恐惧,这种矛盾与痛苦说明了其爱的追求的脆弱性,导致她精神分裂,走向毁灭的内在原因。
安娜是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其特征是“真正的人的生活”的追求,由此扩大到了对于贵族社会做人的标准的否定。她企图通过追求爱情摆脱虚伪的上流社会,但最后就连爱人伏伦斯基也用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冷酷无情,无力承受的安娜选择自杀。应该说,安娜的悲剧从根本来说是这个罪恶的社会造成。而安娜的死,是在用生命向罪恶的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控诉。这种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思想,在当时俄国贵族中有着进步意义。
玩偶之家
有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妇女形象。
(1)她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家庭,热爱劳动,为人善良,较为容易满足个人的小生活:婚前听命与父亲,婚后听命与丈夫,觉醒前是典型的“泥娃娃”。在家庭中,娜拉甘于奉献、牺牲自己、任劳任怨,这一点从她在事情败露后为保全丈夫的名誉,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可以看出。的确是一个资产阶级社会合乎理想的妇女。(2)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在假冒签名事件暴露后,娜拉面对丈夫虚伪无情的真面目,认清了自己的“玩偶地位之后,选择弃家出走。这是一种对不合理的社会法律制度、道德和婚姻制度的反抗,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是一个有反抗精神、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解放先驱者形象。(3)刚强勇敢,勇于追求人格的独立。对柯勒克斯泰的威胁恐吓,她没有屈服乞求,而是勇敢承担责任,正视现实,并且尖锐的谴责资本主义的法律的荒谬;过去庸俗、虚伪、自私的海尔茂不允许妻子有独立的人格,百般压抑娜拉的人格的发展,而觉醒的娜拉果断反叛传统的婚姻道德,走出不自由的家门,这都反映了她强烈的独立反叛精神。
(4)娜拉是觉醒的女性。作品通过娜拉前后的变化,不仅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夫妻关系的虚伪和妇女在家庭中人格不独立的状况,而且认识到了这个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等等都是不合理的。最后娜拉勇敢地出走。尽管她出走的目标还很不明确,但她出走的行动本身,足以显示出当时具有民主倾向的新女性的觉醒。娜拉骨子里那股反叛精神促使她敢地冲破资本主义的法律、宗教和道德习俗的枷锁,实行了“精神的反叛”,这是她主体意识的复归和对自我的寻找。
(5)娜拉形象的意义:娜拉这个为争取妇女独立人格而斗争的先进妇女形象,有着极大的鼓舞意义。其表现反抗维护男权主义时期的法律、道德、习俗,提出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震动着观众的心灵,激励着人们对资本主义当下存在的不合理性进行思考,唤醒人们为追求新型的生活而斗争。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宣言出现之前的最高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知名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其艺术特征有以下三点:
1·福克纳采用了多角度的叙事方法,即他让三兄弟,班吉、昆丁和杰生各自讲述一遍自己的故事,随后自己又以“全能角度”,以迪尔西为主线讲述剩下的故事。在小说出版15年后,福克纳在《附录》中又把康普生一家的故事作了补充。虽然从四个观察角度出发,讲述的都是同一个故事,但是却没有重复感,反而使得整个事件显得更有层次和立体感。故事虽然表面看上去乱,但实则有内在的秩序,正如同四个部分叙述者出现的时序固然是错乱的,采用了cabd的方式,但是他们讲的事倒是顺着正常的时序,而且衔接的颇为紧密。2·意识流是福克纳采用的另一种手法。在小说中,前三章是用一个又一个意识来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前三个部分根据三个叙述者精神方面的不同病态,采用了适应白痴,临终前精神崩溃着和偏执狂、虐待狂的不同的意识流手法,准确的解释了处于三种病态中的不同精神状态。第四个部分则以十分清醒的笔调来叙述,更能增强作品的客观效果。
3·再次,“神话模式”,是福克纳创作这部小说时所用的另一种手法。所谓的“神话模式”,就是在创作一部作品时,有意识的将其故事人物结构,大致与人们熟知的另一个神话平行发展。在小说中,三、一、四章的标题分别为1928年4月6日到8日,这三天恰好为基督受难日到复活日,而第二章的1919年6月2日在该年恰恰是基督圣体节的第八天。因此康普生一家历史中的这四天都与基督受难的四个主要日子相关。福克纳以基督的庄严神圣使得康普生家的子孙显得更加猥琐,也说明了现代人违反了基督死前对门徒的教导。福克纳这样的手法,除了给其作品添加了一层反讽色彩,更食故事从描写南方家庭的日常琐事,成为探讨人类命运问题的寓言
《百年孤独》
作为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充分表现出了“魔幻性”特征。
首先,小说通过描写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表现魔幻性特征。在小说中,阿吉拉尔的鬼魂不断地出现在布恩迪亚夫妇家园,一直追踪他们,迫使他们离家出走。又如墨尔吉阿德斯,他是一个不受生死界限的约束,纵横来往于天、地、冥界的人物。《百年孤独》所体现的对于生与死、现世与来世的看法,就是拉美印第安人的看法。阿玛兰塔用全部时间为自己编织精美的裹尸布,她能预测自己的死亡时间,裹尸布织好时,死神果然前来把她带走。就这样生与死,人与鬼的界线完全被打破,生命在死亡中延续,死亡是无限循环的生命运动中的一环。生、死、再生是宇宙无止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其次,小说通过对生活中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事物的描写,显示魔幻性特征。如吉普赛人带来的飞毯可以载人在空中飞翔,他们的磁铁能把各家各户的铁锅、铁盆都吸走;鲜血流淌成的河能穿越大街小巷去报信等。
第三,小说通过运用神话、传说显示魔幻性特征。在《百年孤独》一书中,神话、传说的运用几乎到了出神入化得得境地。如从布恩迪亚“偷食了禁果”不得不离开家园让人想起亚当夏娃;吉卜赛人带来的飞毯能载着人飞翔,使人想起了阿拉伯神话等。有人说《百年孤独》是以《创世纪》开始,以《启示录》结束的一部拉丁美洲的《圣经》。
第四,作者采用了一些很有特色的艺术手法,加重了小说的魔幻色彩。比如:
循环往复式的叙事方法和结构,作品一反传统的叙事方法和结构,以某一将来时间为端点,从将来回到过去进行叙述。
象征与隐喻也是作品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其中一些看似普通的事物往往有一定象征意义,如黄色象征死亡,蝴蝶象征爱情,蚂蚁象征毁灭。
此外夸张、讽刺的手法也在作品中广泛运用,如上校发动32次起义;17个私生子一夜间均被杀等。《百年孤独》集中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扑朔迷离的魔幻神奇的世界。
第二篇:《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时代的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真实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的事实,成功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形象,她是 1 9世纪 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她勇敢争取个性解放,勇敢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压迫 ,敢于离经叛道,但最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她选择卧轨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短暂的生命,究竟是什么造成安娜的悲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原因了。十九世纪的俄国还处于现实和思想以及宗教混乱的时代,一方面,安娜追求爱情,追求内心的渴望是合乎人性的,但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安娜又是不被世俗所容忍的,她为了那种被上流社会视为‘不名誉’的爱情而背弃了自己的丈夫,又为了爱情而离开了爱子,这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属于离经叛道,是不可能被祝福的。要爱,就爱得真挚;要爱,就爱得大胆;要爱,就得敢于向世俗挑战。这,当然不为上流社会的虚伪所容,悲剧的帷幕由此拉开。
其次是因为出身和性格不同为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确实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象一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安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以的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而二人性格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也为后来安娜爱上浪漫英俊的渥伦斯基的相遇相爱埋下伏笔。
主观因素方面,安娜自身原因也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原因。在贵族妇女中,安娜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
渥论斯基的出现,他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她渴望投向他的怀抱,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两个人的爱情上,于是,她背弃丈夫,抛弃儿子,毅然选择了渥沦斯基。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也产生了那种因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使得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的有点神经质了,她总要渥伦斯基保证他还象从前一样爱她,只要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在那种特定的情境中,爱情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安娜的悲剧揭露了沙皇制度的腐朽、没落,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而安娜自身的弱点也加速了悲剧的过程。综上所述,我认为安娜的悲剧成因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造成,两者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导致她的悲剧是无法避免必然会发生的。
第三篇: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分析
浅析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作品反映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其中,婚姻与家庭、生死以及伦理道德的问题,构成了整部作品的主线,从而勾绘出了这一时代俄国社会的一幅真实、凝重而又发人深思的画卷。
这个作品是以安娜一卡列宁一渥伦斯基为主要线索的,其中主要展示了女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安娜是托尔斯泰笔下精心塑造的妇女形象。聪慧、美丽的安娜由姑妈包办嫁给了当地一个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这是反动官僚与地方贵族互相勾结的一桩交易,毫无爱情可言。卡列宁是一台典型的官僚机器,为人自私、虚伪、刻板、冷酷,一心追逐名利,根本不懂爱情。小说中的安娜已与卡列宁生活了八年,并生有一子。安娜秀外慧中,极有教养,才貌品德均高于当时上流社会一般女子。婚后她试图去爱丈夫,但发现两人的性格始终格格不入,无法对他产生爱情。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度渴望爱情的背景下,安娜遇见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一见钟情并且爱得十分执著。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抛弃家庭,地位和名誉,但最终却以卧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其实,如此浪漫的爱情,在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悲剧的结尾。
一、虚伪的宗教伦理观念是安娜悲剧爱情的催化剂
安娜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这时正是俄国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都发生着剧变的阶段,正是俄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一切都混乱了”,“一切都翻了个身”。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渗透,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尚受到广泛而强烈的挑战,西欧文化就大量涌入,两种文化的冲突、对立远远多于交流、对话。西欧文化以理性为中心,尊重人的独立、价值和自由,强调个人的作用;俄国文化以宗教为中心,重视群体主义,安娜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令人不安的时代。她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她希望有一种实际的生活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寻找的突破口就是争取爱的自由、被爱的权利。与渥伦斯基相爱后,她意识到生命因此而释放出全部的意义。后与渥伦斯基出走、同居,表面看是为了情感的满足,实质是对自由、自主的追求。虽然安娜的追求是正当的、合理的,但毕竟时代的条件还不成熟。当安娜抛弃丈夫和儿子,不顾一切地和渥伦斯基生活在一起时,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法。于是整个上流社会都轻视她、仇视她,把她看成是堕落的、不道德的女人,认为她大逆不道。
经历了种种痛苦之后,她开始知道,虽然她所需要的是纯真平等的爱情,然而她并未得到真正想要的,所以不得不承认“我不是生活着,而是在等待结局,这将愈来愈使人苦恼”。由于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对特定社会的迷惘与困惑,安娜挣扎于情感满足和宗教压抑之间,缺乏理性调节,这种特征显示出俄罗斯文化的分裂性,要么遵从本能欲望,要么遵从道德信仰,其本能和信仰处于对峙分裂状态。在重重的压力面前,她孤军作战,奋力抗争,但遭到了惨败,在理智与情感面前她难以适从。
二、冷酷的专制制度是安娜爱情悲剧的根源
19世纪的俄国,经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开始在俄国迅速形成,新的资产阶级思想进入了俄国社会,贵族青年男女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但封建统治仍占优势,他们无法同强大的封建专制势力相抗衡,更无力承受来自传统的封建道德制度的致命打击,使这种对自由的追求与无法完全摆脱封建传统的阴影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个特定的时代成为安娜成功的瓶颈,注定她只能上演悲剧结局。
当安娜不顾一切与渥伦斯基在一起的时候,社会已宣判了她这个胆敢破坏既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人不受法律保护,上流社会拒绝这个“坏女人”。以卡列宁为首的集团用法律责任、拒绝离婚、不准跟儿子见面等伪善的观念和冷酷措施来压迫、折磨她;以培脱西为代表的年轻贵族集团,则对安娜关闭了所有社交界大门,她们自己虽过着既有丈夫又有情人的生活,却骂安娜是“堕落的女人”,甚至在公共场所公开表示对安娜的轻蔑。安娜的处境也就十分严峻了,她一方面不顾一切地想保住自己得到的这种爱和幸福;另一方面,心底又时时升起“犯罪”的恐惧。随着时问的推移和爱情的逐渐变淡,恐惧感、危机感越来越强烈,最终导致了她精神崩溃,走向毁灭。
三、脆弱的爱情基础是安娜悲剧的导火索
安娜与情人渥伦斯基之间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使得他们之问的爱情不堪一击。渥伦斯基是彼得堡的一个花花公子,相对而言,他还算其中较优秀的人物。他爱上安娜,只是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他自以为是诚心诚意的珍惜安娜的爱情,其实他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安娜,因而,他从来没有像安娜爱他那样爱安娜。安娜为她牺牲了一切,他却始终在心灵深处藏着许多肮脏的念头:他舍不得功名,舍不得上流社会。淡薄的爱情和远比安娜低得多的付出使他无法理解安娜对她的爱和她极度痛苦、绝望的处境。最后当安娜完全绝望且完全摆脱了作为爱人的偏爱,在用清醒的目光去审视渥伦斯基基的时候,她看到了渥伦斯基对她所表现的爱情的实质:“他在我身上寻找什么呢?与其说爱情,不如说是要满足他的虚荣心”,“他以我为夸耀”。可以说渥伦斯基在安娜悲剧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成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摧残安娜的一个工具,他唤醒了安娜,又冷落了安娜,于是,安娜就失掉了活下去的勇气。正是这份没有牢固根基的爱情,从其开始就注定了它悲惨的结局。
四、安娜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是她爱情悲剧的潜在条件
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一方面,安娜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和爱情的权利。另一方面,安娜作为一个贵妇人,深受贵族思想的熏陶,是接受贵族阶级的教育成长起来的,耳濡目染了上层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她痛恨卡列宁八年来埋没了她的生气,窒息了她的生命,同时却又对卡列宁怀着负罪感,同情他的“痛苦处境”,责骂自己是个“堕落的女人”。另外,她深爱着渥伦斯基,却又将其看作是诱使自己堕落的罪人,将自己在生活中承受的痛苦归罪于他。这使安娜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她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的开卷语。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誓死不做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反抗社会压迫方面,她做到了在那个时代常人并非容易做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而当不顾一切追求的爱情如泡影般幻灭时,心灵的创伤怠来愈深,自身没有其他追求,没有赖以生存的希望,最后精神崩溃,绝望而死,不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主观个体,这一悲剧是必然的。
第四篇:《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0人们常说,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也可以是每个人,不一样时代、不一样阶层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我们应该要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只片面的赞美或是批判。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
安娜聪慧、典雅、质朴、活跃,是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孩。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草丛中的奇葩,单纯、沉静、从容、高贵,无论在什么样是场合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她活跃的精神世界,她悠闲恬静,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只是表现在言表,内心更好,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这样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很想得到解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描绘安娜体态和精神之美。安娜的美,对作品主题表达、情感抒发和故事情节的推动发展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就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 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源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这个跟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道德观念违背了。
首先表现在她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物品。安娜一再,卡列宁“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便是他灵魂中所有的东西!“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许多敲门砖罢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宁是个虚伪的人,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象鱼在水里游泳一样。”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升官的思想,他那种让人不喜欢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后“八年来”,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这一种无爱的家庭,由一开始结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机,而当“维特式”的热情的渥伦斯基一出现,安娜心中的压抑已久的感情就爆发了。她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宁式的“虚伪与欺骗”,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地与渥伦斯基结合了。
把安娜逼死的是整个上流社会而不只是卡列宁一个人。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是很多的。不同的是,她们能“单纯地甚至快活地” 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感到虚伪,可耻,无法忍受。培脱西怂恿渥伦斯基追求安娜,渥伦斯基的母亲也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当做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居然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在这个社会里,莉蒂亚自诩为“社会的良心”,淫荡无耻的培脱西们竟是这个社会的“精华的精华”,卡列宁是整个社会的“支柱”,这样的社会不可能给予安娜正当的生活要求的肯定与人格尊严的承认。安娜悲剧的根源就在这罪恶的社会。
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是悲剧内在因素。
一方面,安娜是勇敢的,她一直不后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惊人美丽的头。
另一方面,安娜性格自身就面对社会,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的要求。她变成了攀扶在渥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的灰飞烟灭。她渴望渥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当作朋友和知已,不是情妇。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切都被操纵在渥伦斯基的手里,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
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渥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愈是临近悲剧的结局,安娜的内心矛盾冲突就越是复杂,深刻,尖锐。她一会儿恨得那么深沉,一会儿又爱得那么热烈;一会儿她表现得那么坚强勇敢,一会儿又显得那么软弱怯懦;一会儿她觉得自己有一千个理由值得骄傲,一会儿又感到自己屈辱卑下;一会儿她期待得那么殷切,一会儿又失望得那么可怜;一会儿充满了生的欢乐,一会儿又幻想着死的恐怖--她的内心永远充满了惊涛骇浪,她爱得那样深切,却又爱得那样痛苦。她觉得自己酿造了一切罪过,又觉得一切罪过吞筮了她!如此一个丰满凸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成了作家笔下一种永远惊人的艺术力量。
安娜的矛盾还在于母爱与情爱之间的取舍抉择,她一生只爱两个人--谢辽沙与阿克历赛,她对杜丽说:“我只爱这两个人,但是难以两全,我不能兼而有之,但那却是我唯一的希望。”邂逅渥伦斯基之前,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谢辽沙的身上,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全身心地爱着谢辽沙,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爱情与母爱乃是一个女子正当的生活权利,冷酷无情的社会却把它们分裂对立起来,作为陷害安娜的工具,逼她走上悲剧的绝路。
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和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 中,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他带给她的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悲剧命运体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同时揭发和揭示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作家用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这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的。
第五篇:《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5篇)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
六年级刚开学时,李老师就推荐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就买了一本。
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还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中的其中一本。这本书的构思很精妙,条理简洁明了,文章很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记叙的是战争年代发生的故事。战争年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这本书也很好的反映了战争年代的不和平与残酷。
我体会最深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这位夫人。她是一个家境富裕,身世非同小可的人物。但是她从来都不开心,从来对自己不是很关心。她总是在关心别人,就算是一个陌生人出了什么事情,她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她很少需要别人的施舍,她凭借自己的顽强毅力,不断进步,事业最终蒸蒸日上。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地方。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人也是这样,她也有缺点,但是她的优点是常人无所能及的。她的亲姐妹有很多,当她堕落的时候,她们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从来没有在意别人的眼光。她也很少对别人品头论足。她的这个优点在她之后的事业上使她事半功倍。我们也要做到不对别人品头论足,争取把自己做到最好!
这个年代是一个战火弥漫,混乱的年代,是一个法西斯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年代。贫穷的人家,上一顿饭吃饱了,下一顿饭都不知道在哪里。我们现在吃穿住行根本不用愁。这本书和我们现在的时代有着明显的对比,我们不能挥霍自己的人生,不能随意糟蹋金钱,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正当的地方。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
巨大的车轮碾压过你的身体,那一刻你是否会后悔。眼看着你抛却幸福,变得自私、无理取闹,一步步坠入痛苦的深渊,穿着黑天鹅绒长裙卧轨的那一刻,像被恶魔啃噬过的躯体,遍体鳞伤。
而我始终是心疼你的,对你以及你的儿女,依然心有不甘,不甘你如此放任自流。但仍然对爱情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也许你还存有丝毫的理性,不然当谢廖沙说“再也没有比你更好的人了"你不会选择留下。
穿着黑色天鹅绒长裙,光鲜亮丽的你遇见了他——渥伦斯基,心花怒放,热情而不知所措。面对丈夫的无情和憎恶,你决定跟渥伦斯基离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你想要的生活吧!无奈“人到情多情转薄”,逐渐对你冷淡,而你也慢慢变得无理取闹。“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你和渥伦斯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终你放弃了他,也放弃了生活。当你穿着黑色天鹅绒长裙卧轨的那一刻,你的心早已千疮百孔、了无生机。
我相信你是解脱的。安娜,你从不曾失去过什么。我相信你一切的美好,勇敢追寻爱情,哪怕代价是生命也无悔。列文和凯蒂的生活平淡、安宁,却一家人幸福安和。与你而言,这样平淡的生活也许不是你想要的吧!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那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而你,一直在这里。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想这大概是安娜最想要活成的样子!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3
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
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和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是她独特的个性。她的感情真挚强烈,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醒了她长期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激情。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安娜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她用她的高傲和勇敢的抵抗上流社会的诋毁和侮辱。她的独特的个性是把爱当作生命,她的生是为了爱,死也是为了爱,她想以死唤回爱的生,这是她的性格决定的。
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外在因素,是虚伪的上流社会和冷酷的官僚世界。在上流社会只要表面上保持“体面,即丈夫和妻子保持虚伪的正常关系,就算合乎体统和常规。她不愿也不想过这种虚伪和欺骗的生活。卡列宁为了折磨她,拒绝离婚。爱情的破碎使安娜失去了生存的精神依据,上流社会通过渥伦斯基的手杀死了她。她看透了那个社会和那个社会的人,对它不在留恋了。
托尔斯泰揭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愤怒地谴责了压抑她、摧残她并造成她惨死的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势力。安娜的悲剧结局,既体现了她性格发展的逻辑,也体现了俄国生活发展的逻辑,体现了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的力量。她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4
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原来看过多次,今天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非常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一定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是为
社会所不容的。她其实是个非常聪,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为却无法为主流社会所接受,最后卧轨自杀。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现实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难相处,并不太受大家欢迎,可在文学上的价值却非常高。当然年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女权主义,为女人的独立竖起了一面旗帜,现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可那个时候的她们就不一样,她们的生活空间还是很狭隘的。就拿安娜来说,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为社会中的人,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虽然爱情一直存在,但她总是无端的猜疑,恐惧。这让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标,需要一种东西支撑着你走下去,让她的生活Moveon。为了爱情,她离开了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可她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回自己的儿子。一个没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会唾弃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呐?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5
六年级伊始,李老师推荐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
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这本书构思精巧,条理清晰,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我们从未经历过战争年代,这本书很好地反映了战争年代的不和平和残酷。
书中我最了解的人是安娜卡列尼娜夫人,她是个很有钱的人,但她从不快乐,从不为自己着想。她总是关心别人,即使是一个陌生人发生了什么事,她的心情也会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她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番事业,她很少需要别人的施舍,她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断取得进步,她的事业终于越来越好,这也是我非常敬佩她的地方。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安娜卡列尼娜也有缺点,但她的优点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她有很多姐妹,当她摔倒的时候,她们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神。她也很少评论别人,这一优势使她在后来的事业中加倍成功。我们也不应该评判别人,要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
那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混乱的时代,穷穷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而现在的我们在吃穿方面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本书与我们现在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应该随意浪费我们的生命或金钱,而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花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是美好而幸福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6
《安娜·卡列尼娜》是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是个悲剧人物,她是个文化修养极高的贵族女子,在当时上流社会中以她惊人美丽高贵聪慧在任何场合出类拔萃,美丽迷人。虽然生活舒适无忧无虑,可是身处虚伪的列子 和虚伪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使她疲惫不堪,同时又极力想摆脱一切。当遇到渥伦斯基爱后,她毅然勇敢离开列子甚至牺牲自己家庭和爱子,追求自己幸福,可是当她放弃一切后,让她意想不到是渥伦斯基是个伪君子,又无情抛弃她,迫使她坠入痛苦深渊,最后导致安娜卧轨自杀悲剧,现实生活中,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纵使爱情一直存在,没有保障的爱情让人恐慌让人累。
我欣赏安娜的勇气和勇敢。她活的很真,很纯粹,我喜欢她的真。渥伦斯基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去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认识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以他觉得以前就好像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面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因为“她除了聪明、文雅、美丽之外,她还非常诚实…”我爱安娜,她是一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
无奈,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只能压抑我们的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7
什么叫家?什么叫温暖的家?什么叫和睦的家?这个在我脑海中念念不忘的话题,长期来在我心中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读完了《安娜。卡列尼娜》才有所领悟。
安娜是一位心灵无比善良真诚的俄罗斯女性,具有温柔的性格和贤惠的天性,不幸在17岁时嫁到了卡列宁家。卡列宁则是个思想保守,虚伪的丈夫。安娜的生活热情被他扑灭了。在火车上与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士沃伦斯基邂逅,并让她怦然心动。
后来,安娜对他交往越来越多,为了弥补以前的感情过失,她和渥伦斯基不顾一切坠入爱河,并不惜抛家别子,和渥伦斯基私奔。
但纯真的安娜从未停止过对渥伦斯基的爱慕,直至有一天发现自己被抛弃了,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过是被这个社会所唾弃的女人,这种被侮辱的感觉燃烧着她的心,最后连亲人也不理解,她走向了铁轨,决定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美好的家庭,在一个不可逆转灵魂的社会里,就这样变得支离破碎了……
家每个人都有,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的家。我们处在一个美丽和谐的社会,可是家庭也有硝烟弥漫之时,不过都是由于我的学习而引起的,我与妈妈时不时就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爸爸也参与进来,或火上浇油,或以水扑火,都免不了怒气冲冲地展开一场对决战。把我弄得每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心神不定……
是啊,首先我要做好一切,爸妈也不要太冲动,太焦虑,大家少一点怒气,多一点静气,相互嘘寒问暖,让温暖的阳光洒满家庭。
一个家庭的和睦是多么重要,有家才有爱,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
我第一次仔细认真的阅读一本名著,就献给了《安娜》,接下来我就写一下读后感。
几天前就读完了这本书,但一直拖着没有写读后感,这本书我是利用在大一下学期的空闲时间读完的,说起了还很感谢我一个师姐一直强调我应该要有一个阅读的习惯,还给我列了书单,让我抓紧时间一点点看完,而且不能是走马观花的看,必须认真,细致,有自己的思考,那下面我就写一下读后感。
这部小说,列夫.托尔斯泰高度还原了俄国当时的生活百态,上层贵族对于下层劳苦人民的无视,并且压榨他们。但是却有像列文这样的地主主动走到劳苦人民中,为他们发声,联系作者本人,托尔斯泰也是贵族,但他也一直为劳动人民争取他们的利益。还提到了俄国当时的农业的发展情况,一些先进的地主已经意识到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味的剥削雇农,而且要引进农耕工具。
文中还提到了俄国的经济,教育,宗教(宗教色彩浓厚,__、新教等等)艺术(包括绘画,音乐,戏剧,书籍)的情况,新势力和旧势力的对抗,读后感·例如教育,新派认为我一个个鼓励女人去上学,鼓励慈善学校,但旧势力还是固执己见的认为只有少数的上流社会的贵族能接受教育。
安娜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当她在火车站卧轨自杀的时候,不仅是对伏伦斯基的惩罚,也是对那个社会的控诉,一个女人,面对自己的木讷的丈夫,平稳的家庭,在她的情夫身上找到了激情,但是却不被所有人接受,而且她的情夫还喜欢上别的女人,反映了当时的俄国对女性的歧视,而女性却难以反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9
终于看完了号称世界名著的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看后没有特别的感触,与我的期望值相差太远。
唯一的感触就是:女人都差不多,男人都一样。或者再进一步说:世界上的女人都差不多,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样。为爱燃尽热情甚至毁掉生命,惮精竭虑,不管不顾,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可是却忘记了人是社会人,需要交往需要亲情,亲情是融入血液中,难以割舍更割舍不了的,人间没有世外桃源,没有纯粹的脱离现实的纯洁情感,不管当时怎样火热,怎样一见钟情,现实的寒冷温暖不了爱情的温度,特别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爱情,也只有这种爱情才配称作爱情吧,加入太多元素的只能叫婚姻,于是爱情只有死亡才能永恒,这也就是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喜剧让人在一笑之余心酸的原因吧。
也许我悟性太低,我不想去弄明白在那种大的环境下俄国的政治、人文等诸如时代背景之类的东西,我只看到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为情所困为情痴狂最后为情毁灭的心路历程,她只有死才能最终彻底解脱,即使她离婚成功与沃隆斯基结婚又如何?只不过是人间又多一具行尸走肉,打着爱情的幌子,背负着婚姻的沉重责任与义务,为别人活着,只为对得起母亲这个人世间最伟大的称呼的怨妇。这样的怨妇已太多,少一个反而是女人的幸事。敬佩她卧轨自杀的勇气,只为这种勇气,也该向她敬礼!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
花20多天的闲暇时间,看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对列文和基蒂的印象要比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印象要深。安娜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所限制,如果摆在现在,是不至于有那么悲惨的结局的。或许就像现在的大多数婚外情一样,会离婚结婚,也会对原来打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重新结婚之后也未必一定会很幸福!相反列文和基蒂哪种平凡琐碎也很热烈的幸福,让人觉得多么切近生活,自己也可以这样热烈平凡地幸福着。列文的各种矛盾的想法和自身的反省以及做法,对于还处于思想波动期的年轻人也是恰当的一个例子:矛盾又有独立,想融入大众,又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努力并骄傲地保持自己的特点,并追求和达到了自己的幸福。总得来说,觉得他是一个很可爱的人,有天真执拗的孩子禀性,又能独立和坚持自己的立场,让人又气又爱。只是基蒂的理解和爱,最终让他能够很幸福,一对可爱的人儿。
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阅读习惯,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是真正地喜欢阅读或写作,正如列文一样,是想通过阅读,能够寻找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的问题的答案。但即使找到或者未能找到,找到之后又推翻,依然主要还是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该做的,去过自己的生活。而把文学或写作当成自己的爱好或特长,那还有很遥远的路。或者本身就不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走的路,并不会花特多的时间去阅读,去写作,更多的是生活本身的琐屑,并努力把周围能做的做好。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1
这本小说有几条不同的故事线,正如它的开头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
主人公安娜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是近乎完美的,有着美丽又充满朝气的容貌,善于社交,在各种社交场合与人交流游刃有余,嫁给了一个地位很高的高级官员卡列宁,有着一个可爱的儿子,过着幸福美满的贵妇生活。
这大抵是许多人眼中艳羡的生活。
假如没有遇到伏伦斯基,安娜或许也会安宁的生活一辈子吧。
正是这个生命中突然出现的爱情,让安娜越发觉得自己的丈夫不顺眼,以致于她离开丈夫,与最心爱的儿子分别。追求个性解放,却始终挣脱不了贵族社会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当她为了伏伦斯基与全世界为敌时,伏伦斯基却没有把她当成全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变得患得患失,最终落得卧轨自杀的结局。
朵莉在发现奥布隆斯基出轨家庭教师后十分的气氛,在奥布隆斯基请来妹妹安娜当说客,安娜劝朵莉原谅她丈夫的出轨,朵莉的一再忍让,却始终没有等来丈夫的改过自新。
这似乎是隐喻着安娜日后的.选择。
朵莉的妹妹吉蒂曾与伏伦斯基交往密切,在渐渐倾心伏伦斯基时,拒绝了前来求婚的列文,但伏伦斯基自从见到安娜后便不再与吉蒂交往,吉蒂伤心不已,却错过了列文。
最终发觉列文还爱着她,便嫁给列文,婚后,列文虽对她百般宠爱,但不知最终嫁给了合适的她是否是真的幸福。
正如开篇所说,不幸的家庭确实各有各的不幸。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一定也演绎着许许多多安娜卡列尼娜式的悲剧,在看过故事后,望能规避些许。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2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每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想。当带有阶级斗争有色眼镜看这部名著时,对官僚——安娜的丈夫亚历山大·卡列宁和反动军官——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有的只是严厉的批判,而对安娜·卡列尼娜则给与无限的同情,现在再读却有了不同的认识。
安娜·卡列尼娜嫁给了大她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是爱着安娜的,安娜出轨并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在她分娩时,由于产褥热而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去调查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宽厚,原谅了她和渥伦斯基的背叛。安娜死后卡列宁还参加了安娜的葬礼,并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抚养,这一切不都说明了卡列宁是深爱着安娜的吗?卡列宁还是一个很成功的政府官员,他一帆风顺,短短8年时间,就当上了内阁部长的高位,成为“彼得堡最重要的官员”。只是安娜既想过上层贵夫人丰厚的物质生活又想要丰富的感情生活,全然不懂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安娜还羞辱卡列宁,公开承认自己与渥伦斯基同居,并说“我爱他……我憎恶你……”,最后抛夫弃子而去。请问那个男人能大度容忍?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3
在看电视剧《父母爱情》中安杰和她女儿的对话,引起了我对安娜的想象,因为我也想要领略书中安娜的美。于是便翻开书,读了起来。
初读时,很不理解安娜的做法,明明己为人妇,却还要有婚外情。虽然安娜是极其的美丽,高雅,但我在心中仍不免对她产生一丝丝的同情。但随着安娜爱情悲剧的发生,这时的我在细细品味安娜这一路来的心路变化,不由得对她产生敬仰之情。反顾安娜生活的时代,妇女根本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于是乎安娜的满怀热情之心一点点地被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给扑灭。碰巧这时,沃论斯基的不顾-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此时的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她勇敢地离开了卡列宁,但不得不忍受与儿子的分离、想要离婚就意味着身败名裂,不离婚则需要承受流言蜚语
但她仍然选择自己的坚持,她蔑视世俗成见,却被社会冷酷抛弃。她勇敢地追求爱情,却引来了贵族社会的反感。但这些并没有击垮她,与沃论斯基的结合刚开始是幸福的,但激情过后的冷淡却为她带来了致命一击,对她来说,她白已所坚持的信仰已陷入无尽的黑夜之中,。于是她以卧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安娜的一生犹如昙花一现,虽然短暂,却无比灿烂,因为她勇敢地追求。反观历史,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虽然追求的理想、信念有所不同,但精神却大同小异,在当时可能不被理解、接纳。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人不得不对这些人竖起敬意。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使得茫茫黑夜布满了点点繁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4
那支她曾经用来照着阅读那本充满忧虑,欺诈,悲哀和罪恶之书的蜡烛,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把原来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接着烛光发出轻微的哔剥声,昏暗下去,终于永远熄灭了。
三月,微冷。台灯下《安娜·卡列尼娜》翻到了最后一页,没想到重读这本书会有这么大的触动。我仿佛看到一八七七年列夫·托尔斯泰老先生落笔时的那份沉重,我阅历尚浅,很多东西我都不是很懂,但仅有的这份感触我还是想写下来。
那年冬天的莫斯科很冷,像冰冷铁轨上的安娜,我曾无数次幻想过一个美好的结局,可是没有办法,准确的说,是毫无办法。安娜·阿尔卡迪耶夫娜,卡列宁,伏伦斯基,三者的性格,及他们对待爱情与婚姻的观念,选择,决定,注定了这场悲剧。
正如托尔斯泰在开篇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大抵悲伤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头。车站的相遇,舞会的邂逅。安娜永远是那么优雅美丽,妩媚动人。不是吉娣的玫瑰花有了皱痕,也不是打扮不够漂亮雅致,只是对于安娜来说,任何装饰在她身上从不起眼,她所有的魅力在于她本身。
伏伦斯基被深深地吸引了,尽管她是卡列宁夫人,一个八岁孩子的母亲。一个眼中闪烁着光辉,因为人家对她倾倒而陶醉。一个顺从和惶恐,像极了一条聪明伶俐的猎狗。
识人不准,遇人不淑。伤了吉娣,伤了列文。离开了彼得堡,暴风雪的车站,摇曳的灯光下,他们面对着站着。她不必问他怎么会来到这里,这一点她知道的那么确切,就像他亲口对她说:他来到这里,是因为她在这里。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5
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伏伦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伏伦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伏伦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而吉蒂最后与列文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伦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陶丽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陶丽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贷款,于是和好如初……
合上书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总觉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长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长的缩影吧。
安娜和伏伦斯基因为爱情,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这样,值得吗?究竟爱是什么?
我欣赏为爱,义无反顾;但不赞同。一切以爱的名义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负责。爱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