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设计
入学教育
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大的转折。幼儿园以保教为主,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在升入一年级对孩子的入学教学显得很重要,下面是沪江网为你整理的关于入学教育的几个教程。教材简析: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教师通过观察、说话、参观、演练等方法,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的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3、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教学准备:放大的课文图片。(幻灯片、课件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今天早晨来上学,是自己来的,还是家长送来的?
2、进一步导入: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可以说看见的人,也可以说看见的物,还可以说看见的事。)
(二)、仔细看图,指导观察。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联系实际说,也可以看图后比较说。)
2、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在说什么?
3、教师小结:小朋友来到学校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三)、说话演练,体会感情。
谈话:早晨,老师见到你们,说:“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样回答?平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放学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找小朋友进行演练。)
(四)教儿歌。上学校
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我笑。背上我的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第二课时
(一)出示图片2,引入激趣。
出示图片2,教师引导:你知道他们在上什么课吗?你怎么知道?你认识这些字吗?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1、观察图2:请你说说看到了什么?
2、整理:A、小朋友坐得很端正。B、小朋友听得很专心。C、桌上的学习用品只有铅笔盒。
D、一个小朋友正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下面。……
3、培养学习习惯。(1)、提出要求。(2)、教师示范。
(3)、学生演练,教师检查、指导。
(三)教学儿歌。上课了
丁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多动脑。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学习好。
第二篇:微课教学设计
运用混合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史海燕北戴河新区栅子里小学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3-54页。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计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的,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也喜欢探索发现新知识。学生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应用题,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特点,我制作了微课件,帮助学生有序地思维,明白每步求出的是表示什么意思。教学目标:
1、微课能引导学生有序地思维,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明白每步求出的是表示什么意思,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寻找题目中隐含的中间问题来解决问题。
3、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会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写出综合算式。难点:能通过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其中隐含的中间问题。教学设计:
一、自主探究
例4、1、学生讨论自学。(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什么信息?这些信息有什么联系?(2)找到所给信息中所隐含的信息。要求的问题和隐含的信息有什么联系?(3)把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说一说每步为什么这么做。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自学,把讨论的结果整理在练习本上,对个别情况进行指导。
1、小组汇报,点拨思考方法。师:你们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面包师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好了36个,每次能烤9个,问题是剩下的面包还要烤几次?
师:你能从中间找到隐含的信息吗?也就是解决问题必须先求什么? 生:隐含的信息是还剩下多少个面包没有烤?
师:通过已知信息,我们知道还有多少个面包没有烤,知道这个有什么作用呢?
生:要求剩下的面包烤几次,就要先求出有多少个面包没有烤。师:现在我们用图示把它们的关系都表示出来。(课件)
一共90个面包
已经烤了36个
还剩下()个
每次烤9个()次能烤完
师:谁能帮面包师傅解决这个问题?
生1:90-36=54(个)表示:还剩下54个面包
生2:54÷9=6(次)表示:54个面包每次烤9个,需要6次烤完。
3、学习列综合算式
同学们做的很好,为了书写方便,把这两道算式综合成一道算式吗?找三位同学来黑板书写。
引导学生明白:在写综合算式时,为了先计算90-36,要把它加上括号,再除以9。正确的算式是:(90-36)÷9 板书:(90-36)÷9 =54 ÷9 =6(次)
学生把正确的算式重新整理到练习本上,并口答。
二、总结
1、收获:学生掌握了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列综合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一共有90个面包
已经烤了36个
还剩下()个
90-36=54(个)
每次烤9个,()次能烤完
54÷9=6(次)
综合:(90-36)÷9=6(次)答:剩下的还要烤6次。
设计思路与意图: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学习方法上采用了:(1)运用迁移的规律、比较的方法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2)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抓解题思路。学生能积极活跃地投入到问题中,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总结出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的话,那就要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自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微课使用建议:本节微课所讲的知识点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在微课件中我把重要的信息以及所隐含的信息做了一些提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提示,根据学生汇总的信息利用图示把题目中的所有的数量关系列出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能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第三篇:匆匆微课设计
《匆匆》微课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2、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 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
出示本人照片简介,想想再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老师会发生什么变化?于是朱自清的散文 《匆匆》 便引起了我的共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匆匆》,板书课题,齐读。
2、简介作者。朱自清,著名散文家,清华大学教授,他的散文语言精 炼,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他的一生刻苦勤 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荷塘月色》 《背影》等。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勾画感受到时间匆匆而过的地方。
2、学生朗读自己勾画的句段。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特别关注刚才给你留下感觉的 地方,争取读懂一两处,有疑问的质疑问题好交流,感受深 的地方作好批注。
1、品读第一自然段。出示: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 a.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 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 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 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4 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可能在问自己,也可能是在问你、问他,问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 问句表达心里的疑惑,他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 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c.理解四个追问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 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学生谈感受,带着不同的体会与理解朗读。
2、品读第二自然段。“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 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 a.“八千多个日子”是指作者从 1898 年出生到写作本 文的 1922 年,一共是 24 年,八千多个日子。b.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 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 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c.“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 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d.“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 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 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 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 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学生谈感受,指导朗读: 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3、品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 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 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 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 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 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了。” 体会写法: 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的从身边“溜走”的。②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 默”等,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 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读出时间流 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③仿写句子。
四、小结
通过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同学们,时间老人提示我们短暂的 40 分钟马 上就要结束了,最后老师想对大家说,请把握好生命中得分 分秒秒吧,就从现在起开始抓紧每一天吧,因为抓住了今天,你将赢得明天!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摘抄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六、板书
匆匆
时间一去不复返
珍惜时间
第四篇:《老王》微课设计
《老王》微课
《老王》选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四篇。
该文以平淡的语言回忆了“我”和老王的交往几个生活片段,表达 “我”对老王的愧怍之情。
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本文的内容,明白了杨绛先生对老王的情感是:愧怍。下面,我们通过仔细品味文章中人物的行为,来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情。
一、感析“老王”(4分钟)学生圈点勾画
老王是如此的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在与“我” 交往的过程中有什么行为表现呢?请同学们指出来。(3分钟)
对“我”述说他的隐私;愿意给“我”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所送之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送默存看病坚决不肯拿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我们”看病钱不够;病后还扶病到“我”家来;来不了还托人代他传话。临终前硬撑着送鸡蛋和香油上门感谢“我”。
二、剖析“自我”(9分钟)学生探究讨论
老王如此对“我”,而“我”是如何对待老王的呢?请小组内讨论。(3分钟)
“我”认为老王对“我”述说的隐私是“闲话”;“我”从未真正去了解过老王,关于老王的一切“我”都是听说的;几年来,“我”从未真正关注老王住那里,情况怎么样。“我”始终用钱来和老王对“我们”的好交往着;“我”对老王得病并不关注;“我”对老王最后一次到我家来的形象先觉得可笑,后觉得害怕,“忙”着让他离开;并且对老王并不关心,仅有“抱歉”。“我”对老王的死也“没多问”,仅是在“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在探讨交流中发现我对老王的距离感和不真正关心。
三、感受“愧怍”(2分钟)提炼升华
通过对前面探究的老王对“我”及“我”对老王的行为的对比,你能发现“我”为什么会产生愧怍心理吗?(2分钟)
“我”愧怍的原因是:老王真心对“我”关心而“我”对老王却保持着距离,从没有把老王当作朋友,当作亲人,从未真正从内心、精神上去关心老王,所以“我”感到愧怍。
在教学中,学生亲自走进文本,探索、发现自己需要收获的结果,从而养成自我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并且学会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第五篇:微课教学设计
遵义市第三十七中
初中英语-if引导的两种从句
教学设计
【参赛单位】遵义市第三十七中学 【参赛教师】 毛玉婷 【课 题】初中 英语 科 if引导的两种从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正确掌握if所引导的宾语从句与条件状语从句。2.能力目标
能让学生熟练地运用本堂微课所学知识来进行解题。3.情感目标
给学生们加油鼓气,鼓励他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祝愿他们能考上理想的大学。4.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围绕if引导的两种从句展开,能让学生正确掌握由if引导的宾语从句的主从句时态与位置以及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主从句时态与位置。通过本节课的进一步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解题。
【教学重点,难点】
1.If引导的宾语从句与条件状语从句之间的区别。2.含有if引导的从句的时态。
【教学过程】
Step 1.Lead in.三道中考考点链接
【设计意图】
用学生们熟悉试题形式作为导入,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本课的氛围中。遵义市第三十七中
Step 2.If引导的第一种从句--宾语从句
当if引导宾语从句时,意思是“是否”。Eg1.I don't know if he will come on time.I'd like to know if he visited china before.My mom asks if I am doing my homework at this moment.Eg2.He asked if I had any ideas My mom asked if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at that time My mom asked if I had finished my homework 位置:
If引导的宾语从句都是跟在谓语动词know,know,asks的后面做宾语,这种从句我们称之为宾语从句。时态:
当主句为一般现在时,从句需要什么时态就可以是什么时态。
当主句为一般过去时,从句得用相对应的过去时态。
【设计意图】
对if引导的宾语从句进行一个知识讲解,和学生一起总结,让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点的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Step 3.if引导的第二种从句--条件状语从句。
当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时,译成“如果”。“主将从现”原则
如果我们努力学习,我们会通过考试。We will pass the exam if we study hard.如果明天天气晴朗,我们去野餐吧。
If it is sunny tomorrow,we will go for a picnic.时态: 主将从现 位置:
从句可以放在主句前,也可以放主句后,但放在主句前面要加个“,”把主从句隔开。
【设计意图】
和学生一起总结与解题,让学生参与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遵义市第三十七中
Step 4.Practice.1.Do you know if ____ back next week? If he ____ back I ‘ll ask him some questions A.he comes, will come B.he comes, comes C.he will come, comes D.he will come, will come 2.I am sure I will do if well ____ you give me this chance A.though B.if C.but D.so 3.(2017广东)Johnson won't answer the phone if he ______ the number.A.knew B.doesn't know C.will know D.didn't know 答案:C B B 【设计意图】
在掌握知识点后,给出一些中考真题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来实战演练,检验学生们是否已经掌握。Step 4.知识拓展。
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 please go upstairs.需要学生们自主总结这句话的用法。
【设计意图】
通过一在开放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及其它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