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周为民 陆宁

时间:2019-05-15 08:5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周为民 陆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周为民 陆宁》。

第一篇: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周为民 陆宁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 作者:周为民 陆 宁 字体: 【大 中 小】

根据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分配原则、基本分配制度。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已经合乎逻辑地被提了出来。现在的认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上,明确肯定按要素分配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由于基本的主张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因而很自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从理论上正确、充分地阐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迄今为止,虽已对这个问题作了不少讨论,但一个明显的不足是,长期以来在按劳分配理论上的一些模糊含混之处并未得到澄清,以至理论分析基础薄弱,因而难以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作出透彻的、逻辑一贯的说明。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分析传统,从对按劳分配的理论解释开始,逻辑地说明从按劳分配到按要素分配的问题。

一、马克思的方法:本质规定与现象形式

马克思在经济分析中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具体的经济现象出发去探求现象背后的“本质关系”,从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入手去把握过程中的“内在规律”。而他进行理论阐释的方法则是从抽象到具体,他从特定的理论前提开始,提出高度抽象了的关于事物本质规定的基本范畴,然后在基本范畴的逻辑展开之中,一步步阐述事物的抽象本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在什么样的关系中,通过什么样的具体形式,转化、表现为一系列现象形态的东西;阐述经济运行过程的内在规律通过什么样的条件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由此,马克思把那些现象形态的东西如价格、工资、利润等等称作是它们的本质即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或“掩蔽形式”。他认为,庸俗经济学只是在现象上兜圈子,不能从这些“掩蔽形式”中揭示经济关系的本质,这是由庸俗经济学的辩护性质决定的。但是,马克思所说的这种“现象对本质的掩蔽”并不是来自人为的欺骗,而是来自事物的矛盾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即事物的本质在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运动过程中,必然采取与其内在规定性不一致的转化形式,必然表现为掩盖了本质关系的那些现象。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如果事物的本质与现象是直接同一的,一切科学就都是多余的了。

因此,要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这种从现象探求本质、以本质说明现象,从过程揭示规律、以规律解释过程的经济分析,尤其是在要运用他的概念、范畴来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他的方法,理解其经济理论中的本质规定与现象形式的区别,着力研究从本质到现象之间的转化条件、转化过程和转化形式。然而很遗憾,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被简化为若干条“原理”、“论断”。特别是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马克思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被当作是可以与具体现象直接同一的东西,是可以在现象形态上直接观察、计算的东西,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经济学家们孜孜以求地研究如何按照商品的价值来制定正确的价格,按照什么样的劳动来制定正确的分配标准之类的问题。这种远离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和逻辑的做法如不根本纠正,我们就无法正确地提出问题,展开对问题的讨论。

二、什么是按劳分配:不可忽略的逻辑前提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其经典含义是,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劳动产品或者说集体劳动所形成的社会总产品,在为了维持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和满足共同需要等目的而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作为劳动者个人的消费资料,按照劳动者个人所提供的劳动量的比例,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在这里,劳动是决定个人消费资料分配的同一的、惟一的尺度,劳动者据此从社会领取与他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的一份消费品。

这里有几个关键问题是决不能忽略的。

第一,这种分配关系是并且仅仅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关系。在马克思所设想的这个“未来社会”中,“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这就是说,按劳分配是与马克思所设想的那种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相联系的,完全是由这种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实际就是这种生产关系自身的一个本质规定。

第二,社会在劳动者之间所分配的是作为个人消费品的劳动产品,而不是个人消费资料的价值,社会预先扣除的部分也是劳动产品,而不是这些产品的价值。这是因为,在这个“未来社会”中,个人的劳动已直接表现为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耗费在产品中的劳动已不再表现为产品的价值,就是说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已不存在,从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在马克思的分析逻辑中,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具备这个条件时,即只有在社会能够直接以劳动时间为尺度,准确计算产品生产上的社会总劳动以及包含在其中的各个个别劳动量,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的时候,直接把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具体的分配方式才是可能的,才能保证劳动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尤其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强调,这里的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必须贯彻于每个个别场合,而不能像商品关系中等价物的交换那样只存在于平均数之中,否则平等的权利就会出现原则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显然,惟有社会能够直接计量一切个人的劳动,才能在每个个别场合都保证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消费品。所以,在马克思那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价值已在现实中而不是仅在理论思维中还原为劳动时间,是实行按劳分配方式的一个严格的逻辑前提,决非可有可无。而且,在马克思的“未来社会”中,之所以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也是以此为前提的,是由于当任何个人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社会劳动能够直接计算和分配的时候,个人财产权已经与价值范畴一起失去了意义,没有独立存在的形式和必要了。

第三,由此决定,按劳分配这一“本质关系”的实现形式是,劳动者凭社会发给他的劳动证书(不是货币,而是“劳动券”,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这可以用个人劳动小时计。当然其中要扣除作为社会基金的部分),从社会领取相应的一份消费资料。这就是说,作为具体分配形式的按劳分配,绝不是按劳动的价值分配,而是直接按等量劳动(时间)领取等量产品。

三、计划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与实践的矛盾

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有它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实际目的,这是需要另作分析的问题,这里不论。然而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是把计划经济体制描述为在理论上来自马克思的思想,或者说,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计划经济作意识形态上的论证、支持的。但是,如前所述,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些设想有十分明确、严格的前提条件,是特定的理论前提下的合乎逻辑的结论。你可以认为它不现实,但那只不过是因为其前提在现实中尚不存在,而并非由于理论本身有什么错误。须知在“不现实”的假设下形成理论,是科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和基本方法。由此得出的“不现实”的结论也自有其理论意义和认识价值。问题是要正确地运用这样的理论,就需要在放松、改变其假定前提的情况下,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得出新的结论,而不能胶柱鼓瑟地直接套用原有结论。如果我们像传统政治经济学一样,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运用马克思的理论建立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同时指出,这正是一种脱离了一切前提和条件的错误的运用,结果是使一切都变得似是而非。

就“按劳分配”问题而论,尽管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再强调按劳分配是“必须”贯彻的原则,强调要充分“认识”贯彻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但计划经济的分配在长期中普遍表现出来的最显著的特征却是“大锅饭”式的、低水平的平均主义。原则与实践、形式与内容在这里显然发生了直接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之所以长期、普遍地存在着,原因就在于它既不是什么认识问题,也不是一般的政策问题,而是一种制度性的矛盾,是由于按劳分配作为具体分配方式的必要条件并未形成。

计划经济体制是在远未实现工业化的时代建立的。在这样的历史阶段上,根本不存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物质基础,不存在使商品货币关系自然消亡的社会条件。但为了达成特殊的国家发展目标,为赶超战略提供资本积累,计划经济只得在普遍推行国有化的同时,以超经济的强力高度抑制商品货币关系即市场机制的作用(它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恰是由于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使商品货币关系远未充分发展),其目的在于使国家最大限度地获得对社会经济资源及其配臵方向的控制权。计划经济中劳动者消费资料的“按劳分配”即由此而来,并形成其固有的特点。第一,劳动者消费品的分配长期固定在低水平上。这是由积累最大化目标所造成的;第二,长期实行平均主义分配。这与低水平分配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把分配压低到一定限度以后,普遍的低水平自然是普遍的平均。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计划经济虽然能够用强力抑制市场机制,排除价值或市场价格作为选择依据、分配标准的作用,却无法由此形成社会能够直接以劳动时间为惟一尺度,在社会总产品中准确计算每一个人所提供的劳动量的条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计划经济绝无可能像马克思所强调的那样,把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贯彻到一切个别场合,亦即它根本不可能真正实行按劳分配———社会没有提供为此所必需的组织工具和组织技术。其结果,由国家行政指令统一进行的分配便只能沦为从长期来看既无效率,又不能保证公平的“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此外,由于计划经济仍不得不在“外壳”上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因而这种分配与真正的按劳分配之间就连形式上的相似也没有了。

四、按要素分配:必然包含剥削吗?

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所有者提供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收入)由要素的市场价格决定,是为按要素分配。在市场关系中,人们的收入总是由要素报酬构成的,所以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而且,它本身就是市场配臵资源的作用方式或表现形式。市场之所以能够有效率地配臵资源,无非是因为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动机会使他们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受要素市场价格变动的指引,将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投向出价最高亦即需求强度和使用效率最高的竞争者那里。因此,按要素分配与市场配臵资源是同一个过程,市场按要素分配收益就是在执行配臵资源的职能。所以确立按要素分配的方式,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臵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这当然是不难理解的,然而,受高度简单化了的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条的影响,不少人认为按要素分配使“劳动者”(传统认识通常只是指生产工人)没有得到他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因而这种分配方式必然造成剥削。只是他们认为,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剥削”还是需要的,所以应当是“合法”的,值得肯定的。他们误以为这样的认识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具有改革开放的思想,其实大谬不然。

在马克思的“未来社会”中,劳动者也不会得到“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而要在经过若干项扣除以后才进行对劳动者个人的分配,只是由于社会能够以劳动时间为尺度直接计算、分配社会总劳动(这一点需要反复强调,我们将它称为商品货币关系消亡,实行按劳分配的“马克思条件”),因而扣除的部分也都以劳动时间计,而不再通过价值范畴表现为各种独立的存在形式,如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只要不具备这个“马克思条件”,价值范畴、市场关系的存在就是必然的、无可抗拒的。马克思只是根据他的理论逻辑,指出了商品、货币关系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消亡”,而从未认为这种关系可以人为地、强制地“消灭”。相反,在他看来,“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正是这样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人们一般都用现实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不发达来说明市场关系的存在根据,但这是不够的,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来看,问题的要领在于社会能否直接计算、分配社会劳动。如果不能,那就不论生产力如何发达,也无法消除劳动的两重性所包含的矛盾,就只能通过价值范畴、市场关系来解决这种矛盾,即为这种矛盾提供必要的运动形式,迂回地、间接地在各种用途上计算、分配社会劳动、社会经济资源。这就是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对市场配臵资源方式的经济合理性和历史合理性的基本解释。而市场迂回解决资源配臵的过程就使马克思所揭示的那种本质关系采取了它的各种转化形式、现象形式。这样,到马克思“未来社会”中会直接计算、扣除、分配的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各个部分,在市场关系中,就仍要通过价值范畴表现为各种独立的存在形式:作为生产条件的物化劳动表现为资本,用于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部分表现为工资,留给扩大再生产等项目的部分表现为利润,等等。而且,市场愈发展,资产愈是充分地票据化、证券化,要素的价值形式就愈是纷繁多样地衍生出来,各种要素的所有者即众多市场主体的独立财产权就愈重要。

基本的分配方式便因此而发生转化。产品的分配转化为价值的分配,劳动者仅仅获得消费品的分配转化为可获得财产的分配,按劳动时间分配转化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要素分配决不只是公有制经济范围以外的现象,它同时也是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因而是覆盖整个市场经济的。按要素分配决非必然地包含剥削。剥削既不是一般的市场现象,也不是一般地与私有制相联系。例如小生产条件下的私有制就是一种劳动者的私有制,是一种“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在这种私有制下,劳动者同时是自由的所有者,因而并不产生剥削。恰恰相反,这种私有制是保证劳动不受剥削,防止劳动异化的根本条件,“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什么是剥削?剥削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状态中,一部分人凭借对劳动条件的垄断权迫使被剥夺了劳动条件所有权的人无偿提供劳动(产品)的现象。尤其是当这种垄断权成为劳动的社会形式并被不断扩大地再生产出来的时候,剥削便成为普遍的现象,社会便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对所谓“两极分化”,也只能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这是与劳动的特定社会形式即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概念,而绝不是一般的市场现象;它仅仅来自特定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而并非市场的某种内在属性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揭示了隐藏在市场上的等价交换、按要素分配背后的资本主义剥削实质。但是,资本主义的剥削绝不是来自按要素分配的市场关系,而是来自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正在于,它是靠剥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财产所有权建立起来的、以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前提的少数人的私有制。仅仅是由于这种私有制的存在,由于劳动条件被少数人所垄断,而大多数人处于一无所有,以至不得不把自己的皮交给资本家去鞣的境地,等价交换规律才转化为无偿占有规律,按要素分配的市场方式才被赋予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内容。马克思说得很明白,共产党人要消灭的只是这种私有制。

概言之,生产力不发达是产生剥削的历史前提;靠剥夺劳动者的私有制(劳动者的财产所有权)而形成的非劳动者的私有制是产生剥削的根本原因。所以,认为按要素分配本身必然意味着剥削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它实际上倒与商品拜物教如出一辙,都把特定的社会关系当成了某种“物”的形式的天然属性。

五、进一步的论述:劳动者没有财产就不是社会主义

在市场关系由于不具备上述“马克思条件”而不可能“消亡”的情况下,资本、财产所有权范畴的存在与价值范畴的存在一样是必然的。因此社会主义的任务不是消灭市场、按要素分配,不是消灭资本、财产所有权,而是剥夺剥夺者。既如此,社会主义对剥夺者的剥夺就必须以劳动者重新获得财产所有权为依归,使劳动者重新成为有产者,而决不能变成对一切人的剥夺,变成反对劳动者自主拥有财产的权利。

进一步说,任何权利都是选择权,权利只有当它成为权利主体自主选择的条件时才是真实的权利。因此就本质的关系而言,劳动者的所有权必须从劳动者个人自主拥有并行使财产权利的意义上来理解。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劳动才能真正恢复自主劳动的性质,劳动者才能摆脱剥削,获得自由。因此,社会主义的实质就是重新确立被资本主义消灭了的劳动者的所有制,当然,这是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恢复的劳动者所有制,因而不同于小生产的私有制。毫无疑问,生产的社会化要求劳动的联合,也要求资本的联合(资本的社会化),但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即在于这种联合是劳动者的自由联合,是作为劳动者自主选择结果的联合,而不是强制的集中,不能以否定劳动者对劳动和财产的自主权利为前提。事实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为劳动者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实现自主权利,进而自主选择劳动与资本的联合方式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工具和组织技术(这本身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因而完全没有理由继续固守计划经济的那种强制集中的单一所有制形式,更没有理由把它当成什么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恰恰相反,尽管它曾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形式,但也只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一种很不完善的初始形式,只是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相适应的“低级形式”。而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更先进的、“够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应是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充分保障劳动者自主财产权利的劳动者所有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劳动者没有财产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保证一切劳动者都有平等的财产权利,即任何一个劳动者都有靠自己的劳动挣得财产并自主支配财产的不受禁止、不可剥夺的权利。

从这个根本原则来看,中国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即在于,通过改革、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市场化及随之而来的资本的社会化和资产选择形式的多样化,为民众普遍获得自主财产权利提供了物质的和制度的条件。尽管还是初步的,但改革的基本指向一直是越来越广泛地向民众开放在经济活动中自主选择的机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主创业,获得财产,成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这正是深具实质性的社会主义的进程,其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无可臵疑,因为这与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即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作用方向和过程正好相反,那种剥削制度是把财产日益集中在越来越少的人手里,而迫使越来越多的人丧失财产,一无所有。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问题,或许还有必要对劳动作一点讨论。什么是劳动?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劳动是在社会中创造、维护财富和文化的活动。而劳动的具体方式则是历史地形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和多样化。原始人用石块击毙野兽是劳动,镰刀铁锤代表的是劳动,信息时代的技术与知识活动更是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随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乃至对资源的组织、配臵难道不是越来越重要的劳动?因此,在现代经济中,视劳动仅为某种单一方式,视劳动者仅为某个特定人群的观念已经过时。而在劳动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条件下,确立劳动者作为不同要素所有者的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就是保证他们对劳动方式、职业、收入来源的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在这个基础上,劳动方式和资产形式的多样化就会使劳动之间、资本之间、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相互雇佣成为日益广泛的现象。一个能够自由地拥有财产而不是自由得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既可以选择以资本雇佣他人的劳动,也可以选择以劳动受雇于他人的资本,还可以选择以劳动雇佣资本,以及各种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方式。其具体选择将取决于各自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劳动过程本身的特点和市场配臵资源的组织技术。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一切从事创造、维护社会财富和文化的活动的人,即劳动者,通过市场方式(按要素分配)和非市场方式(再分配)进行广泛的劳动交换,并在这种交换中直接、间接地相互占有劳动的“剩余价值”,从而共同占有劳动的全部“价值”———这就是在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在这里,平等是就权利而言,就机会而言。只要充分保障一切个人自由获得财产的权利,劳动者的自主活动以及由此生长起来的社会自主管理机能就一定会在创造、维护社会财富和文化的同时,不断发展劳动的这种社会形式、社会关系。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本质上是群众的事业,是劳动者自主实践的结果。社会主义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性本就来自于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本就集中于此。

六、结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

现在我们可以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作出说明了。这两者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的问题,并不是可以相互替代或同时并用的两种具体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是由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关系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本质规定。而本质与现象同一的按劳分配,即直接的、完全的按劳分配,或者说按劳分配作为具体的分配方式和过程,需要严格的“马克思条件”。与此不同,按要素分配如等价交换一样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与市场配臵资源的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的具体分配方式。它本身没有社会属性,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反映不同性质的分配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那么,市场关系中基本的分配方式就只能是按要素分配。但由于社会主义劳动者所有制的存在和发展,按要素分配所反映的已不是剥削关系,而是自主拥有财产权利的劳动者之间按劳分配的关系。换言之,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本质是按劳分配,但在市场条件下,按劳分配不能成为直接的,具体的分配方式,只能通过市场的作用,在现象形态上转化为按要素分配的方式。这样,经过市场的换算,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不论是科技劳动还是管理、经营劳动,不论是生产物品的劳动还是提供服务的劳动,总之,一切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都分别在不同要素的价格上显示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劳动者既可以作为生产者,也可以作为投资者、管理者、经营者,获得其投入要素的报酬。就基本面而言,只要劳动具有自主性质,各种要素收入都可以在理论思维中分别还原为要素所有者的劳动收入,从而揭示出隐藏在各种收入形式后面的按劳分配本质。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而不是在同一层面上并列或“主辅结合”的关系。也不能将按劳分配中的“劳”仅仅对应于按要素分配中的“劳”,不能因此而误以为按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按资本等其他要素分配。这就如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本质表现为按要素分配的现象,而我们却不会认为这是一种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和按要素分配并存,或相结合,或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的分配关系。

在这样来认识问题,正确把握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关系的基础上,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建立完备的法律与制度条件,以充分保障一切劳动者的自主的财产权利,保障民众在经济活动中的自主选择,从而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所有制,同时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市场关系中确立按要素分配的方式。

七、余论:收入差距问题

改革迄今,旧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概括地说,当今中国的收入分配存在着三种状况。第一,与市场经济的大趋势相适应,按要素分配的市场化分配方式开始形成并在不断发展,在市场体制已经起主要作用的场合即是如此。第二,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点相联系,“按特权分配”即凭借源自计划经济的管制、垄断特权进行的寻租活动大量存在。第三,与旧体制的余留部分相依存,“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仍具有一定的影响。不过,随着发展战略的转变和整个经济的繁荣,“大锅饭”的水平已远非昔日可比。然而这主要不是来自旧体制自身效率的提高,而是由于政府的“补贴”,实质是在政府作用下,新体制部分所创造的财富向旧体制内转移的结果。

在表现为上述三种状况的分配格局中,一方面,民众的收入水平已普遍提高;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已显著扩大。尽管分配方式的市场化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效应,但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于市场化的充分发展,而是由于市场化还不够充分。这主要表现为:新旧两种体制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作用程度不同,也就是说,一些地区和部门由于改革滞后,旧体制还在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而在效率和收入水平上落后于其他地区和部门。此其一。其二,尚未得到足够削减的管制带来了如繁花盛开般的寻租活动,尚未打破垄断的一些部门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其三,为良好的市场运行所必需的法律与制度条件尚不完备,靠种种不正当手段发财的亦大有人在,同时民间经 济的进一步成长,民众自主创业的活动还缺乏制度安排上的足够支持。其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完备,国企改革中出现的下岗问题使一部分城市居民收入下降,甚至陷于贫困。其五,由于体制与政策上的若干原因,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降,农村贫困问题相当突出。

显而易见,造成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这些原因,集中反映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远未充分实现,按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远未普遍发挥作用。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是一种不公平的差距,因而这种差距的扩大会严重加剧一些社会群体的困境和不公平感。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必须看到,在自主决策,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过程和相应的社会调节与保障系统中,作为按要素分配的结果,收入差距乃至财产差距即便较为明显,通常也会得到人们的认可,而且对实现效率目标具有积极意义。但在收入差距来自机会不均等、竞争不公平的情况下,事情便大为不同,如果听任这种由反市场因素造成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就会严重损害社会公正,破坏社会稳定。所以,对待收入差距的扩大,需要区分不同性质的问题。市场带来的是收入不均,而由种种非市场因素、反市场因素造成的是分配不公,当前的关键是要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为此,深化市场关系,健全市场体制和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仍是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第二篇: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

作者:周为民 陆 宁

根据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分配原则、基本分配制度。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已经合乎逻辑地被提了出来。现在的认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上,明确肯定按要素分配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由于基本的主张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因而很自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从理论上正确、充分地阐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迄今为止,虽已对这个问题作了不少讨论,但一个明显的不足是,长期以来在按劳分配理论上的一些模糊含混之处并未得到澄清,以至理论分析基础薄弱,因而难以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作出透彻的、逻辑一贯的说明。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分析传统,从对按劳分配的理论解释开始,逻辑地说明从按劳分配到按要素分配的问题。

一、马克思的方法:本质规定与现象形式

马克思在经济分析中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具体的经济现象出发去探求现象背后的“本质关系”,从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入手去把握过程中的“内在规律”。而他进行理论阐释的方法则是从抽象到具体,他从特定的理论前提开始,提出高度抽象了的关于事物本质规定的基本范畴,然后在基本范畴的逻辑展开之中,一步步阐述事物的抽象本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在什么样的关系中,通过什么样的具体形式,转化、表现为一系列现象形态的东西;阐述经济运行过程的内在规律通过什么样的条件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由此,马克思把那些现象形态的东西如价格、工资、利润等等称作是它们的本质即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或“掩蔽形式”。他认为,庸俗经济学只是在现象上兜圈子,不能从这些“掩蔽形式”中揭示经济关系的本质,这是由庸俗经济学的辩护性质决定的。但是,马克思所说的这种“现象对本质的掩蔽”并不是来自人为的欺骗,而是来自事物的矛盾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即事物的本质在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运动过程中,必然采取与其内在规定性不一致的转化形式,必然表现为掩盖了本质关系的那些现象。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如果事物的本质与现象是直接同一的,一切科学就都是多余的了。

因此,要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这种从现象探求本质、以本质说明现象,从过程揭示规律、以规律解释过程的经济分析,尤其是在要运用他的概念、范畴来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他的方法,理解其经济理论中的本质规定与现象形式的区别,着力研究从本质到现象之间的转化条件、转化过程和转化形式。然而很遗憾,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被简化为若干条“原理”、“论断”。特别是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马克思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被当作是可以与具体现象直接同一的东西,是可以在现象形态上直接观察、计算的东西,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经济学家们孜孜以求地研究如何按照商品的价值来制定正确的价格,按照什么样的劳动来制定正确的分配标准之类的问题。这种远离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和逻辑的做法如不根本纠正,我们就无法正确地提出问题,展开对问题的讨论。

二、什么是按劳分配:不可忽略的逻辑前提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其经典含义是,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劳动产品或者说集体劳动所形成的社会总产品,在为了维持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和满足共同需要等目的而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作为劳动者个人的消费资料,按照劳动者个人所提供的劳动量的比例,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 配。在这里,劳动是决定个人消费资料分配的同一的、惟一的尺度,劳动者据此从社会领取与他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的一份消费品。

这里有几个关键问题是决不能忽略的。

第一,这种分配关系是并且仅仅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关系。在马克思所设想的这个“未来社会”中,“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这就是说,按劳分配是与马克思所设想的那种由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相联系的,完全是由这种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实际就是这种生产关系自身的一个本质规定。

第二,社会在劳动者之间所分配的是作为个人消费品的劳动产品,而不是个人消费资料的价值,社会预先扣除的部分也是劳动产品,而不是这些产品的价值。这是因为,在这个“未来社会”中,个人的劳动已直接表现为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耗费在产品中的劳动已不再表现为产品的价值,就是说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已不存在,从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在马克思的分析逻辑中,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具备这个条件时,即只有在社会能够直接以劳动时间为尺度,准确计算产品生产上的社会总劳动以及包含在其中的各个个别劳动量,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的时候,直接把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具体的分 配方式才是可能的,才能保证劳动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尤其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强调,这里的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必须贯彻于每个个别场合,而不能像商品关系中等价物的交换那样只存在于平均数之中,否则平等的权利就会出现原则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显然,惟有社会能够直接计量一切个人的劳动,才能在每个个别场合都保证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消费品。所以,在马克思那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价值已在现实中而不是仅在理论思维中还原为劳动时间,是实行按劳分配方式的一个严格的逻辑前提,决非可有可无。而且,在马克思的“未来社会”中,之所以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也是以此为前提的,是由于当任何个人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社会劳动能够直接计算和分配的时候,个人财产权已经与价值范畴一起失去了意义,没有独立存在的形式和必要了。

第三,由此决定,按劳分配这一“本质关系”的实现形式是,劳动者凭社会发给他的劳动证书(不是货币,而是“劳动券”,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这可以用个人劳动小时计。当然其中要扣除作为社会基金的部分),从社会领取相应的一份消费资料。这就是说,作为具体分配形式的按劳分配,绝不是按劳动的价值分配,而是直接按等量劳动(时间)领取等量产品。

三、计划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与实践的矛盾

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有它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实际目的,这是需要另作分析的问题,这里不论。然而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是把计划经济体制描述为在理论上来自马克思的思想,或者说,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计划经济作意识形态上的论证、支持的。但是,如前所述,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些设想有十分明确、严格的前提条件,是特定的理论前提下的合乎逻辑的结论。你可以认为它不现实,但那只不过是因为其前提在现实中尚不存在,而并非由于理论本身有什么错误。须知在“不现实”的假设下形成理论,是科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和基本方法。由此得出的“不现实”的结论也自有其理论意义和认识价值。问题是要正确地运用这样的理论,就需要在放松、改变其假定前提的情况下,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得出新的结论,而不能胶柱鼓瑟地直接套用原有结论。如果我们像传统政治经济学一样,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运用马克思的理论建立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同时指出,这正是一种脱离了一切前提和条件的错误的运用,结果是使一切都变得似是而非。

就“按劳分配”问题而论,尽管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再强调按劳分配是“必须”贯彻的原则,强调要充分“认识”贯彻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但计划经济的分配在长期中普遍表现出来的最显著的特征却 是“大锅饭”式的、低水平的平均主义。原则与实践、形式与内容在这里显然发生了直接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之所以长期、普遍地存在着,原因就在于它既不是什么认识问题,也不是一般的政策问题,而是一种制度性的矛盾,是由于按劳分配作为具体分配方式的必要条件并未形成。

计划经济体制是在远未实现工业化的时代建立的。在这样的历史阶段上,根本不存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物质基础,不存在使商品货币关系自然消亡的社会条件。但为了达成特殊的国家发展目标,为赶超战略提供资本积累,计划经济只得在普遍推行国有化的同时,以超经济的强力高度抑制商品货币关系即市场机制的作用(它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恰是由于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使商品货币关系远未充分发展),其目的在于使国家最大限度地获得对社会经济资源及其配臵方向的控制权。计划经济中劳动者消费资料的“按劳分配”即由此而来,并形成其固有的特点。第一,劳动者消费品的分配长期固定在低水平上。这是由积累最大化目标所造成的;第二,长期实行平均主义分配。这与低水平分配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把分配压低到一定限度以后,普遍的低水平自然是普遍的平均。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计划经济虽然能够用强力抑制市场机制,排除价值或市场价格作为选择依据、分配标准的作用,却无法由此形成社会能够直接以劳动时间为惟一尺度,在社会总产品中准确计算每 一个人所提供的劳动量的条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计划经济绝无可能像马克思所强调的那样,把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贯彻到一切个别场合,亦即它根本不可能真正实行按劳分配———社会没有提供为此所必需的组织工具和组织技术。其结果,由国家行政指令统一进行的分配便只能沦为从长期来看既无效率,又不能保证公平的“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此外,由于计划经济仍不得不在“外壳”上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因而这种分配与真正的按劳分配之间就连形式上的相似也没有了。

四、按要素分配:必然包含剥削吗?

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所有者提供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收入)由要素的市场价格决定,是为按要素分配。在市场关系中,人们的收入总是由要素报酬构成的,所以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而且,它本身就是市场配臵资源的作用方式或表现形式。市场之所以能够有效率地配臵资源,无非是因为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动机会使他们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受要素市场价格变动的指引,将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投向出价最高亦即需求强度和使用效率最高的竞争者那里。因此,按要素分配与市场配臵资源是同一个过程,市场按要素分配收益就是在执行配臵资源的职能。所以确立按要素分配的方式,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臵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这当然是不难理解的,然而,受高度简单化了的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条的影响,不少人认为按要素分配使“劳动者”(传统认识通常只是指生产工人)没有得到他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因而这种分配方式必然造成剥削。只是他们认为,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剥削”还是需要的,所以应当是“合法”的,值得肯定的。他们误以为这样的认识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具有改革开放的思想,其实大谬不然。

在马克思的“未来社会”中,劳动者也不会得到“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而要在经过若干项扣除以后才进行对劳动者个人的分配,只是由于社会能够以劳动时间为尺度直接计算、分配社会总劳动(这一点需要反复强调,我们将它称为商品货币关系消亡,实行按劳分配的“马克思条件”),因而扣除的部分也都以劳动时间计,而不再通过价值范畴表现为各种独立的存在形式,如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只要不具备这个“马克思条件”,价值范畴、市场关系的存在就是必然的、无可抗拒的。马克思只是根据他的理论逻辑,指出了商品、货币关系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消亡”,而从未认为这种关系可以人为地、强制地“消灭”。相反,在他看来,“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正是这样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人们一般都用现实社会主义 的生产力不发达来说明市场关系的存在根据,但这是不够的,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来看,问题的要领在于社会能否直接计算、分配社会劳动。如果不能,那就不论生产力如何发达,也无法消除劳动的两重性所包含的矛盾,就只能通过价值范畴、市场关系来解决这种矛盾,即为这种矛盾提供必要的运动形式,迂回地、间接地在各种用途上计算、分配社会劳动、社会经济资源。这就是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对市场配臵资源方式的经济合理性和历史合理性的基本解释。而市场迂回解决资源配臵的过程就使马克思所揭示的那种本质关系采取了它的各种转化形式、现象形式。这样,到马克思“未来社会”中会直接计算、扣除、分配的社会总劳动时间的各个部分,在市场关系中,就仍要通过价值范畴表现为各种独立的存在形式:作为生产条件的物化劳动表现为资本,用于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部分表现为工资,留给扩大再生产等项目的部分表现为利润,等等。而且,市场愈发展,资产愈是充分地票据化、证券化,要素的价值形式就愈是纷繁多样地衍生出来,各种要素的所有者即众多市场主体的独立财产权就愈重要。

基本的分配方式便因此而发生转化。产品的分配转化为价值的分配,劳动者仅仅获得消费品的分配转化为可获得财产的分配,按劳动时间分配转化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要素分配决不只是公有制经 济范围以外的现象,它同时也是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因而是覆盖整个市场经济的。按要素分配决非必然地包含剥削。剥削既不是一般的市场现象,也不是一般地与私有制相联系。例如小生产条件下的私有制就是一种劳动者的私有制,是一种“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在这种私有制下,劳动者同时是自由的所有者,因而并不产生剥削。恰恰相反,这种私有制是保证劳动不受剥削,防止劳动异化的根本条件,“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什么是剥削?剥削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状态中,一部分人凭借对劳动条件的垄断权迫使被剥夺了劳动条件所有权的人无偿提供劳动(产品)的现象。尤其是当这种垄断权成为劳动的社会形式并被不断扩大地再生产出来的时候,剥削便成为普遍的现象,社会便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对所谓“两极分化”,也只能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这是与劳动的特定社会形式即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概念,而绝不是一般的市场现象;它仅仅来自特定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而并非市场的某种内在属性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揭示了隐藏在市场上的等价交换、按要素分配背后的资本主义剥削实质。但是,资本主义的剥削绝不是来自按要素分配的市场关系,而是来自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正在于,它是靠剥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财产所有权建立起来的、以绝大多数人没有财 产为前提的少数人的私有制。仅仅是由于这种私有制的存在,由于劳动条件被少数人所垄断,而大多数人处于一无所有,以至不得不把自己的皮交给资本家去鞣的境地,等价交换规律才转化为无偿占有规律,按要素分配的市场方式才被赋予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内容。马克思说得很明白,共产党人要消灭的只是这种私有制。

概言之,生产力不发达是产生剥削的历史前提;靠剥夺劳动者的私有制(劳动者的财产所有权)而形成的非劳动者的私有制是产生剥削的根本原因。所以,认为按要素分配本身必然意味着剥削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它实际上倒与商品拜物教如出一辙,都把特定的社会关系当成了某种“物”的形式的天然属性。

五、进一步的论述:劳动者没有财产就不是社会主义

在市场关系由于不具备上述“马克思条件”而不可能“消亡”的情况下,资本、财产所有权范畴的存在与价值范畴的存在一样是必然的。因此社会主义的任务不是消灭市场、按要素分配,不是消灭资本、财产所有权,而是剥夺剥夺者。既如此,社会主义对剥夺者的剥夺就必须以劳动者重新获得财产所有权为依归,使劳动者重新成为有产者,而决不能变成对一切人的剥夺,变成反对劳动者自主拥有财产的权利。

进一步说,任何权利都是选择权,权利只有当它成为权利主体自主选择的条件时才是真实的权利。因此就本质的关 系而言,劳动者的所有权必须从劳动者个人自主拥有并行使财产权利的意义上来理解。只有在这个条件下,劳动才能真正恢复自主劳动的性质,劳动者才能摆脱剥削,获得自由。因此,社会主义的实质就是重新确立被资本主义消灭了的劳动者的所有制,当然,这是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恢复的劳动者所有制,因而不同于小生产的私有制。毫无疑问,生产的社会化要求劳动的联合,也要求资本的联合(资本的社会化),但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即在于这种联合是劳动者的自由联合,是作为劳动者自主选择结果的联合,而不是强制的集中,不能以否定劳动者对劳动和财产的自主权利为前提。事实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为劳动者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实现自主权利,进而自主选择劳动与资本的联合方式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工具和组织技术(这本身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因而完全没有理由继续固守计划经济的那种强制集中的单一所有制形式,更没有理由把它当成什么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恰恰相反,尽管它曾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形式,但也只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一种很不完善的初始形式,只是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相适应的“低级形式”。而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更先进的、“够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应是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充分保障劳动者自主财产权利的劳动者所有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劳动者没有财产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必须保证一切劳动者都有平等的财产权利,即任何一个劳动者都有靠自己的劳动挣得财产并自主支配财产的不受禁止、不可剥夺的权利。

从这个根本原则来看,中国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即在于,通过改革、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市场化及随之而来的资本的社会化和资产选择形式的多样化,为民众普遍获得自主财产权利提供了物质的和制度的条件。尽管还是初步的,但改革的基本指向一直是越来越广泛地向民众开放在经济活动中自主选择的机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主创业,获得财产,成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这正是深具实质性的社会主义的进程,其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无可臵疑,因为这与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即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作用方向和过程正好相反,那种剥削制度是把财产日益集中在越来越少的人手里,而迫使越来越多的人丧失财产,一无所有。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问题,或许还有必要对劳动作一点讨论。什么是劳动?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劳动是在社会中创造、维护财富和文化的活动。而劳动的具体方式则是历史地形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和多样化。原始人用石块击毙野兽是劳动,镰刀铁锤代表的是劳动,信息时代的技术与知识活动更是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随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管 理乃至对资源的组织、配臵难道不是越来越重要的劳动?因此,在现代经济中,视劳动仅为某种单一方式,视劳动者仅为某个特定人群的观念已经过时。而在劳动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条件下,确立劳动者作为不同要素所有者的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就是保证他们对劳动方式、职业、收入来源的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在这个基础上,劳动方式和资产形式的多样化就会使劳动之间、资本之间、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相互雇佣成为日益广泛的现象。一个能够自由地拥有财产而不是自由得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既可以选择以资本雇佣他人的劳动,也可以选择以劳动受雇于他人的资本,还可以选择以劳动雇佣资本,以及各种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方式。其具体选择将取决于各自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劳动过程本身的特点和市场配臵资源的组织技术。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一切从事创造、维护社会财富和文化的活动的人,即劳动者,通过市场方式(按要素分配)和非市场方式(再分配)进行广泛的劳动交换,并在这种交换中直接、间接地相互占有劳动的“剩余价值”,从而共同占有劳动的全部“价值”———这就是在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在这里,平等是就权利而言,就机会而言。只要充分保障一切个人自由获得财产的权利,劳动者的自主活动以及由此生长起来的社会自主管理机能就一定会在创造、维护社会财富和文化的同时,不断发展劳动的这种社会形式、社会关系。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 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本质上是群众的事业,是劳动者自主实践的结果。社会主义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性本就来自于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本就集中于此。

六、结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

现在我们可以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作出说明了。这两者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的问题,并不是可以相互替代或同时并用的两种具体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是由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关系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本质规定。而本质与现象同一的按劳分配,即直接的、完全的按劳分配,或者说按劳分配作为具体的分配方式和过程,需要严格的“马克思条件”。与此不同,按要素分配如等价交换一样是一种市场现象,是与市场配臵资源的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的具体分配方式。它本身没有社会属性,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反映不同性质的分配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那么,市场关系中基本的分配方式就只能是按要素分配。但由于社会主义劳动者所有制的存在和发展,按要素分配所反映的已不是剥削关系,而是自主拥有财产权利的劳动者之间按劳分配的关系。换言之,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本质是按劳分配,但在市场条件下,按劳分配不能成为直接的,具体的分配方式,只能通过市场的作用,在现象形态上转化为按要素分配的方式。这样,经 过市场的换算,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不论是科技劳动还是管理、经营劳动,不论是生产物品的劳动还是提供服务的劳动,总之,一切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都分别在不同要素的价格上显示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劳动者既可以作为生产者,也可以作为投资者、管理者、经营者,获得其投入要素的报酬。就基本面而言,只要劳动具有自主性质,各种要素收入都可以在理论思维中分别还原为要素所有者的劳动收入,从而揭示出隐藏在各种收入形式后面的按劳分配本质。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而不是在同一层面上并列或“主辅结合”的关系。也不能将按劳分配中的“劳”仅仅对应于按要素分配中的“劳”,不能因此而误以为按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按资本等其他要素分配。这就如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本质表现为按要素分配的现象,而我们却不会认为这是一种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和按要素分配并存,或相结合,或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的分配关系。

在这样来认识问题,正确把握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关系的基础上,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建立完备的法律与制度条件,以充分保障一切劳动者的自主的财产权 利,保障民众在经济活动中的自主选择,从而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所有制,同时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各种要素所有者的市场关系中确立按要素分配的方式。

七、余论:收入差距问题

改革迄今,旧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概括地说,当今中国的收入分配存在着三种状况。第一,与市场经济的大趋势相适应,按要素分配的市场化分配方式开始形成并在不断发展,在市场体制已经起主要作用的场合即是如此。第二,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点相联系,“按特权分配”即凭借源自计划经济的管制、垄断特权进行的寻租活动大量存在。第三,与旧体制的余留部分相依存,“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仍具有一定的影响。不过,随着发展战略的转变和整个经济的繁荣,“大锅饭”的水平已远非昔日可比。然而这主要不是来自旧体制自身效率的提高,而是由于政府的“补贴”,实质是在政府作用下,新体制部分所创造的财富向旧体制内转移的结果。

在表现为上述三种状况的分配格局中,一方面,民众的收入水平已普遍提高;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已显著扩大。尽管分配方式的市场化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效应,但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于市场化的充分发展,而是由于市场化还不 够充分。这主要表现为:新旧两种体制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作用程度不同,也就是说,一些地区和部门由于改革滞后,旧体制还在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而在效率和收入水平上落后于其他地区和部门。此其一。其二,尚未得到足够削减的管制带来了如繁花盛开般的寻租活动,尚未打破垄断的一些部门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其三,为良好的市场运行所必需的法律与制度条件尚不完备,靠种种不正当手段发财的亦大有人在,同时民间经 济的进一步成长,民众自主创业的活动还缺乏制度安排上的足够支持。其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完备,国企改革中出现的下岗问题使一部分城市居民收入下降,甚至陷于贫困。其五,由于体制与政策上的若干原因,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降,农村贫困问题相当突出。

显而易见,造成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这些原因,集中反映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远未充分实现,按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远未普遍发挥作用。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是一种不公平的差距,因而这种差距的扩大会严重加剧一些社会群体的困境和不公平感。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必须看到,在自主决策,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过程和相应的社会调节与保障系统中,作为按要素分配的结果,收入差距乃至财产差距即便较为明显,通常也会得到人们的认可,而且对实现效率目标具有积极意义。但在收入差距来自 机会不均等、竞争不公平的情况下,事情便大为不同,如果听任这种由反市场因素造成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就会严重损害社会公正,破坏社会稳定。所以,对待收入差距的扩大,需要区分不同性质的问题。市场带来的是收入不均,而由种种非市场因素、反市场因素造成的是分配不公,当前的关键是要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为此,深化市场关系,健全市场体制和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仍是当务之急。

第三篇:按的技术要素获得分配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1、利息。

(1)利息的含义:利息是让渡一定期间资金或资本使用权的报酬或价格。

(2)利息的获得:向金融机构存款或向生产经营单位贷款,均可获得利息。债券有国家债券、银行债券、企业债券。购买是一种是一种投资行为,债券是要还本付息的,一般期限较长。

(3)利息率的界限:利息率通常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使贷款的接受者在正常情况下有利可图。单利息率应高于物价上涨率,如果低于物价上涨率,则利息为负数。

2、股息。

(1)股息的含义:股息是对购买股票而向股份企业投资的股东所支付的报酬。

(2)红利。股份企业在支付股息后,根据盈利情况,还可发给股东红利。

(3)股票的特征:发行股票是不还本付息的,但购买者可以自由转让。

3、利润。

(1)公有制企业:对公有制企业来说,利润虽然通过企业影响劳动报酬总额而影响职工根据按劳分配原则获得的劳动报酬,却不是职工按资本分得个人收入的形式。

(2)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利润则是企业主按资本分配而获得的收入,它是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

(3)买卖有价证券:社会上各类人员买卖有价证券、买卖期货等所获得的利润,也可以说是按资本分配的个人收入。

4、租金。

(1)租金的含义:租金是暂时让渡固定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建筑物、交通工具)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

(2)租金收入高低的决定:租金高低收入取决于出租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出租的时间长短。

5、技术转让费。

(1)技术转让要获得技术转让费:随着获得技术专利权的个人和单位增多,随着各行各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增的大,技术转让必然越来越多,以投入技术要素而获得的收入也将增多。

(2)技术上作出了贡献也应获得报酬:即使不发生技术转让,只要技术上作出了贡献,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其贡献者就应获得以适当形式支付的报酬。

简新很荣幸为你解答。

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说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或得的工资。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甲醛人去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等。按土地要素分配,是凭借土地去得的收入。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是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去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是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问题能解决请采纳,有疑问可以追问。

我国的分配制度2008-12-26 20:15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科

目]政治(高中一年级)

[课

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方式;

2、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以及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经济条件;(教学重点之一)

3、初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教学重点之二)

[教学方法]以目标教学法为主,辅之以问题教学法、导读法。[媒体应用]投影器。[教学过程](导入)请二学生谈谈家庭收入情况:

甲:父亲在某国有企业工作,月工资800元、奖金和津贴200元;母亲在某私营企业工作,月收入600元;哥哥是个体户,每月赚1000元,还爱好炒股,平均每月赚500元左右。乙:父母均务农,承包了十亩地,年收入约为8000元。

师:通过两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的来源有多种。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板书课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投影〉

1.在我国现阶段,主要存在着哪几种分配方式?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有何客观必然性?

(学生按照教学目标自学教材)师:在我国现阶段,主要存在着哪几种分配方式?

生: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和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

师:上述几种分配方式可分为哪几类? 生:可分为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两类。师: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生: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师:对于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我们要着重把握两点:一是“范围”:公有制;二是“尺度”:劳动,既要看劳动的数量,也要看劳动的质量。[课堂练习] 辨析题:〈投影〉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答题指导)本题考查对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的理解,主要是对分配尺度的完整把握。按劳分配的尺度是劳动,既要看劳动的数量,也要看劳动的质量。“不劳不得”是指“有劳动能力者”。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师:(板书)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设问)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呢?

生: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板书)(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师:除按劳分配外,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哪几种其他分配方式?(板书)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师: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主要有那些? 生: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主要有:(1)按资本要素分配;

(2)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3)按土地要素分配;(4)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课堂练习]〈投影〉

某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老王购买了本公司30000元股票,年终分红获得3000元。这3000元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所得 C.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D.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

师:(设疑)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呢?

(板书)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导读思考)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是什么?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讲解)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也必然成为分配方式的主体;多种非公有制的存在决定了多种非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讲解)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课堂小结] 本课时学习目标是了解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主要应了解在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哪些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决定条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等。[课后作业]〈投影〉

1.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有何区别?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有何客观必然性? [板书设计]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现阶段,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①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② 实行按劳分配的决定条件(2)几种非按劳分配方式

①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② 按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分配 ③ 按社会保障制度分配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终原因)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 构决定的。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教后记] 本课时教学中,采用目标教学法,围绕教学目标,通过设问导读、随堂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感到:(1)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2)总体看来,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杨老师您好:如果是转让自己的技术专利(知识产权),这里的转让就是出售自己的技术专利(当作无形商品),出售自己的劳动成果,其收入当然属于劳动收入。如果是采取技术入股方式,参与股份分红,这里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技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劳动收入是指我们的工资收入,非劳动收入包括按资本要素取得的收入,按技术、信息获得的收入,按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按管理获得的收入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这一篇写于2008年4月26日当时想写一组关于分配的文章,但因其他问题搁下来了。】

十六大以前,中共中央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十六大提出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现在,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按要素分配”,这个在改革中早已经存在的事实,在十六大上被作为原则确立下来,在十七大上成为制度。但是,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在十六大前后热炒了一阵子之后,便烟消云散,未见有任何深化,不过是一些人重新用一百多年来西方庸俗经济学的“三位一体的公式”来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引起的论争。“三位一体的公式”在理论上站不住脚,而剩余价值理论又与现行理念相对立,所以只能草草收场,不可能有任何理论成果。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参与分配作为市场经济所实行的分配制度,和马克思的劳动、劳动价值理论没有关系,用不着从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上去找根据。“按要素分配”不过是中国现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的一种需要,是生产要素分配的结果,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你要引进资金、人才、技术,不拥有这些要素的人好处,给的好处不比别处多,资金、人才、技术就不会往你这处流。它是实践问题,在一定情况下有存在的价值,不是理论问题,更绝对不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如果说要从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理论根据,那只会是翻新“三位一体的公式”,重新制造谬误。

马克思说,“三位一体的公式”即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是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对于局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当事人的观念,教条式地加以解释、系统化和辩护。

“三位一体的公式”换成今天的说法就是:资本产生利润,因此贡献资本的资本家就分配得到利润;同样,土地产生地租,贡献土地的地主就分配得到地租;劳动产生工资,贡献劳动的工人就分配得到工资。当然事物总是与时俱进的,“三位一体的公式”深化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除了表述不同外,还荒谬地把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排除出去,准确说是隐藏起来了,同时把技术和管理从劳动或资本中划分出来,独立地与劳动和资本相对立。这个“深化”是适应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生产形式和中国土地国有的特点。

我不来具体阐述马克思对“三位一体的公式”的批判,网友们可以直接去读《资本论》第三卷第四十八章“三位一体的公式”。我只是指出,利润和地租不过是剩余价值的两个特殊组成部分,并不是资本和土地生产或贡献出来的,工资也不是劳动生产出来或贡献的(可以拿工资而不劳动);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也就是维持和再生产这个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部分,即叫着必要劳动的那个部分;无论是利润、地租、工资,它们所分配的,都是劳动者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都是劳动者贡献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这个“三位一体的公式”,不过是庸俗经济学家把实际存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解释为某种表面上合理的教条,掩盖资本家及地主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剥夺。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反映了“现代企业”即股份制企业改革的要求和中国土地国有的特点。

“现代企业”理论有产权理论,代理理论及人力资本理论等,如它的开创者科斯所说,“在根本上很大程度是研究私有制的”,在西方也被资产阶级“引而不用”,张五常、张维迎等人把它从西方带进来,作为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指导理论。关于“现代企业理论”,以后有机会专门写文章来谈,这里只是指出它的核心是“两权分离”,关键是“培育”了一个“企业家”阶层。“企业家”阶层属于知识阶层中的一个部分,在社会主义企业中,属于劳动分工管理的阶层,是脑力劳动者,他们和体力劳动者一同按劳分配;在资本主义企业中则是职能资本家,与货币资本家同是资产阶级的不同的阶层。“现代企业理论”称企业家是“人力资本家”,称金融资本家是“非人力资本家”,有说非人力资本雇佣人力资本,有说是人力资本雇佣非人力资本,总之,是“人力资本家与非人力资本家特别合约”,进行雇佣劳动生产,共同分配企业利润。用“现代企业理论”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公司改造,就是通过“两权分离”,把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改变为与劳动者对立的资本,把社会主义企业中分工负责管理的脑力劳动者,改变为“人力资本家”,成为资本的化身,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也就成为资本股份所有制企业。

中国的土地属于国家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土地本身没有价值。改革前国家使用国有土地和资源,集体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和资源,自己使用自己的土地,当然不用交地租;改革后赋予了土地所有权“价值”,实质就是有了地租。“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把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排除在外,显然既荒谬——没有土地,其他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都无用武之地,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也不符合改革后的实际。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如果除去“贡献”二字,加上土地,是对现在分配制度的实际表述,“贡献”二字是画蛇添足,既不符合实际,在理论上更是谬误。

首先,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所分配的都是劳动的产品,都是劳动贡献的价值;属于资本“贡献”的那部分价值已经作为生产成本扣除了,它再参与分配,就是重复分配,是对劳动创造的剥夺。

再说,劳动所表现的是人(的劳动力)和自然的交换活动,它的贡献是用生产资料即土地和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生产产品,创造价值和保存价值,换句话说,全部社会产品都是劳动和自然交换物,都是劳动的产品。劳动作为人的劳动力和自然的交换活动,不可能成为参与分配的主体或主体之一。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作为生产要素,也只是一定社会的生产中的生产要素,按照生产技术要求的比例投入生产;而在生产完成之后,它们都消耗掉了,全部转化成产品。所以,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只能是按产品的生产需要按比例配置,决不是生产要素本身会对产品“按贡献参与分配”。

所谓“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中的“生产要素”,实际并不是生产要素,而是它们的化身:劳动的化身是劳动者,资本的化身是资本家,技术和管理不是一般的技术员和管理者,而是“知识产权”所有者和企业家。“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说明白点是,工人、资本家、“知识产权”所有者和企业家,按他们各自创造的价值进行分配。但是,如果工人、资本家、“知识产权”所有者和企业家,都按他们分别创造的价值进行分配,资本家就只能收回他投入的资本,不能占有一点利润,因为利润是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就应该归劳动者所有。显然中国社会现在已经不能再建立这样的分配制度。因为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就没有资本家,资本家不会到中国投资了。

我认为,把“三位一体的公式”表述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是弄巧反拙;最好还是不要讲什么理论,讲什么理论都是谬误的,就如实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工资,资本家(“人力资本家和非人力资本家)——利润,国家——地租。这种分配的“三位一体的公式”不存在公平不公平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里,是不公平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制度里,则完全是公平的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只是,在这种“三位一体的公式”的分配制度里,工劳动者只能拿工资,即只能维持自己的劳动力的再生产,要共同富裕,肯定是不能够的。

求教:转让技术是不是劳动收入?

某甲在外资历企业工作,年薪5万,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购买股票分红2万,出租住房1万,转让一项技术收入3万。某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C10万 D7万。

还有按管理要素分配是劳动收入吗?

这是《经济常识》教学中,大家都比较关注且存在困惑的一个问题。你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C,也就是说,转让技术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本人在教学中是这样解释的: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人们对属于自己的技术专利,有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在签定劳动合同时,要求用人单位承认自己的技术专长,给予合理的劳动报酬。二是转让自己的技术专利(知识产权),这里的转让就是出售自己的技术专利(当作无形商品),出售自己的劳动成果,其收入当然属于劳动收入。三是采取技术入股方式,参与股份分红,这里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技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同理,按管理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因管理属于生产要素——管理也有劳动的付出,但管理作为生产要素,不能简单地视为劳动行为,因为它主要的是一种经验、能力、智慧的运用,对责任、风险的承担——故属于按生产要素(管理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央在国有大企业尝试30万元年薪制了。(据我看,还不如把那些灰色收入都去掉,让那些CEO心安理得的拿上年薪50万、100万的!只要他把企业利税,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搞上去了。对企业、对国家来说,值!看到一个材料,有专家说,不能太高,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凭借自己的资本办企业,企业、资本是国家的;再说,他们也不是真正竞聘上岗的,是国家委派的,国家给了他们机会,凭什么要比别人拿得多呢?说得也是。不过,我还是觉得理由不充分,国家给这种机会的人多了,怎么那么多人把国企硬给搞破产了?他们自己倒没少贪。你想不给他不行啊,他自己想办法拿。我们需要太多的世界级的超大企业的CEO啊!要按管理贡献大小分配,是经济规律使然。——这是题外话。)

谢谢您的回答!

不过,答案七万!转让技术说不属于劳动收入!我也觉得转让技术属于劳动收入!

想起了有一道高考题所提供的材料——“在1992年大学生实用技术成果拍卖会上,上海油墨厂以200万元竞价买下华东化工学院某学生的“高档超细磁粉制备技术”,创下本次拍卖技术最高记录。”可见,我上帖表达是不全面的。人们对属于自己的技术专利,应该有四种处理方法,而不是三种,即,拍卖也是一种处理方法。

回头再谈“技术转让”这个概念。我在上帖中说,“这里的转让就是出售自己的技术专利(当作无形商品),出售自己的劳动成果,其收入当然属于劳动收入。”我把“转让”解释为“出售”,还是不够精确的。因为市场上(包括国际市场上)转让或出售技术专利,有一次性的,类似那道高考题材料中的拍卖一样,这项技术专利就属于别人的了,你不能再拥有、使用或处理了。但事实上技术转让也可以是多次性的,即专利权还是属于我自己的,你要采用我的技术,可以,你给多少钱;另外一个人要采用我的技术,也可以,但要给多少钱。应该说,这两种技术转让方式是有明显区别的。

我给您回帖的说法,我想与一次性的转让技术专利,是不矛盾的。至于第二种技术转让方式,我想恐怕应该是属于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如果我们的答案与原创试题答案不同,那就是各自对“转让技术”理解不同造成的。如果我说的理由均不是,我只能断言,不是试题原创者对概念表述不清,就是他对“转让技术”是什么性质收入理解不正确。我可能说话张狂了点,我真的不知道这道试题的出处。

回复: 求教:转让技术是不是劳动收入?

我的一个同事说: 劳动收入有三种:

1、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2、按个体者劳动成果分配取得收入。

2、按劳动要素分配取得收入。

您的同事的理解原则上没错。但不够精确。

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肯定是劳动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也肯定是劳动收入。但这通常是指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的雇佣劳动者所取得的劳动报酬。(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虽然二者名称都叫工资,则有质的不同。)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取得的收入,情况则比较复杂。首先我要声明,我对中央文件和教科书把这种分配方式划归按劳分配方式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是完全赞成的。但在进行概念界定时,用“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样的词组语言表达方式,觉得并不准确而明了。教师不易讲清,学生也不易得要领。其实这儿的成果,不完全是劳动成果,而是既有个体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劳动创造,还有投入的资本的运作成果、管理的效益、承担风险的效益、甚至还有少量雇工创造的姑且叫“剩余价值”等(这里有少量剥削)。可见,不能把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取得的收入一概说成是劳动收入。这也是我不赞成“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个语言表达方式的原因之一。但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怎样表达更好呢?

第四篇:“按比例分配”教学课例与反思

自主探究,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放飞 ——“按比例分配”教学课例与反思

平陌镇牛岭学校

康巧红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图片出示王阿姨的画面)

老师:对,是(王)阿姨。他刚刚从外面出差回来,还带来了一些礼物(20本图书)。

老师:现在王阿姨要把20本图书按照3:2分配给张华和李伟两位小朋友,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分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问题一提出,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静静思考,有的动手写写。(学生激情高涨,兴趣盎然)

师:如果(王)阿姨把20本图书平均分配给张华和李伟,他们每人各分到多少本?

生:用20÷2=10(本)师:这种分法叫做什么分配? 生:平均分配。

师:谁能说出两位小朋友分得的本数比? 生:他们分得的本数比是10:10=1:1 ⊙学生激情高涨,于是我继续提问。

师:对。平均分配就是按1:1去分配,像这种分配方法就是按比例分配(揭示课题)。

师:谁能说出什么叫“按比例分配”?

生: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师:好,回答得真好、真流利、真完整!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让学生复述出画面中的题意。

师:你们个个都是爱思考的好学生。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里的问题(小黑板出示,可参照课本第58页内容)

⊙学生边思考、边看书,逐自尝试练习,然后由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个别汇报,相互启发。

生1:张华和李伟分得的本数比是3:2,就是说,在20本图书里,张华占3份,李伟占2份。

生2:张华分得的本数占总本数的 生3:李伟分得的本数占总本数的3。

52。5生4:可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别求出他们各分得的本数。

32生5:张华分得的本数是20×,李伟分得的本数是20×,55师:你们的回答得很准确,你们都是爱动脑筋、善于合作的好学生。

师:下面谁能说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一般题型特征和解题方法? 生:老师,我认为这种题型的结构特征是:告诉要分配的量与各部分量的比,求各个部分量。

师:你真聪明,总结得很好!

师:你们不妨再研究讨论一下吧,看看“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讨论异常激烈。)

生:其解题方法是:先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出各部分量。

师:你们分析总结得太对了,真让人佩服。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小正方体模块),各学习小组按老师的指定要求去分配。

⊙学生迫不及待地拿出小学具,很快地按要求摆放好,并热烈地讨论。⊙然后要求各学习小组分派一位成员互相检查对方的情况 ⊙最后让学习小组自由汇报(老师不指名)师:谁能编出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生:(流利快速、准确地编出)

师:编得好,现在你们就按(远鹏)同学编的题试做一下吧。(不久,学生都举手,抢发言。)

师:现在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否真正理解了。

⊙出示题目: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长与宽的比例是3:2,长和宽各是多少?(全班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练习,或交流讨论)

⊙学生自由汇报:

生:老师,我一开始把这道题做错了,但后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我弄懂了该题的解题方法。

师:(笑着说)你真是个诚实的学生,把你一开始做错的思路说一下,把你讨论后正确的解法也说出来。

32生:我当初把“30厘米”看作被分配的量,长:30×,宽:30×

后来通过合作讨论,让我弄明白了 被分配的量应是“30 ÷2=15厘米”,32所以长应是:15×,宽是:15×。

55师:真好!真好!分析得太妙了,你们的讨论真有成效。

⊙最后,指导全班同学做了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反思]:

1、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习的兴趣

故事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我根据教学内容,从情境图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沿着暗栅逐步徒行,竭力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如课的一开始,通过老师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2、自主探究,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感受合作中的快乐

蔡元培认为:“最好使学生去研究,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这节课,我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如本节课中,在处理“怎样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怎样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发表每个个体的意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间的交流,得出综合完整较理想的结论,让同学们感到合作的力量,得到成功体验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在疑惑

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合作中恍然有得的快感。

3、实践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感受活动中的乐趣

现代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动”起来。这节课,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究中、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如:在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摆学具、做游戏,探究按比例分配的集体方法,使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让学生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学会了新知,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感受到学数学并不难,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坚持认为“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本节课,我通过创设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习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我还充分发挥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话语。如:“你说得真流利,你分析太精妙了、你真让人佩服、你们讨论真有成效„„”,这些话让学生甜在心里、乐在心里,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放飞。

第五篇:比和按比例分配整理与复习教案

比和按比例分配整理与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2.沟通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复习回忆,再现知识。过程与方法

师生合作交流完成 情感态度

培养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

【教学重点】

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

一、引发整理复习需要

首先,请学生归纳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可能说到: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等。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都属于比的知识,此外,我们还学习用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对知识进行自主梳理

1.学生自主整理。

请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梳理知识的办法对知识进行梳理。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怎样?把其中比较好的经验可以做介绍。

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它们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归纳:化简比可以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其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而求比值则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商即是比值,其结果是一个数。

4.沟通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比与其它知识间又存在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1)学生同桌进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整理归纳:

联系区别

比前项比号后项表示两数相除的关系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一种数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一种运算

5.巩固练习。

整理与复习第1题。学生完成此题关注三点:

(1)比的前项、后项是否是对应的量。

(2)是否化成最简整数比。

(3)求出的比值应写成什么数。

通过练习再次沟通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6.按比例分配。

(1)同学们都知道,比和其他知识一样,也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出示例题:朱小丹居住的院内3家合用一个水表,上月共缴水费36元,其中张阿姨家2人,李奶奶家3人,朱小丹家4人,怎样分摊水费比较合理?

(3)学生分析信息,口头讲出自己的解答思路,然后再独立解题。

教师:如果说按比例分配是合理分摊水费的最好方法,那应该按怎样的比例来进行分配呢?

(人数比2∶3∶4)

指名按比例分配的解答方法,并板演过程:

2+3+4=9

2=8(元)9

336×=12(元)

936×

36×49=16(元)

7.想一想、做一做。

第2题: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三道小题。然后逐题汇报。第(1)小题要关注,学生有没有用分数方法解答的,如果有,就请学生阐明思路,如果没有,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4∶5还可以看成什么?(男职工的人数是女职工的+

4)那么此题还可以列式:36÷(1544)求出女职工的人数是20人,男职工人数就是20×=16(人)。

5由此引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还可以转换成分数计算的问题。

(2)请学生观察这三个小题,看看在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试着说说。

教师归纳: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可以用比、分数的形式,两者是互通的。但要注意的是以谁为单位“1”,这三道小题的单位“1”都不一样,第(1)小题的单位“1”是女职工的人数,第(2)小题的单位“1”是总人数,第(3)小题的单位“1”是男职工人数,因此,每一个比和分率都是不一样的。

三、复习总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复习你发现自己前面的学习有什么不足吗?你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还有什么疑问?

四、课后巩固

练习十六第1~4题。

下载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周为民 陆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周为民 陆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