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时间:2019-05-15 08:1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第一篇: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

一、理论准备

资料之一

高中记叙文的“三味”

从小学就开始写话、写日记、写作文,写到高中,记叙文已是再熟悉不过的文体了。但有时很困惑:许多学生的记叙文写得连初中水平都没了。究其原因,恐怕很大程度在于,这些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高中记叙文的档次,也未曾为跨上这一档次而真正扎扎实实地努力。什么样的记叙文才算上档次?高中记叙文应具备的“三味”。其一,“哲理味”。

说白了,就是文章要“有思想”。虽说记叙文写作的关键在于选材,但在多数学生生活面毕竟很窄的情况下,只强调选材的典型性还不能解决问题,还应当让他们学会“挖掘”,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高中记叙文,已不能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如果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一个过程,那么叙述得再清晰也是不够的。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其实,事无巨细,只要懂得去开掘,哪怕是最寻常的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有时甚至仅是微琐细节,也可以掘出有价值的主题来,使文章因为“有思想”、有深度而登上新的台阶。若写作时不会往深处挖一挖,即使有好的素材也会写得俗之又俗的。每每读优秀作文,都不难发现,大凡成功之作,其实都是小作者生活积淀中形成的独到见解的抒写载体,或是对自己参透的人生哲理的具体诠释。请看以下几例记叙文中的点旨之句:

1、懒汉不思成材,懦夫不敢成材,庸人不善成材,成材是强者的事业。

2、坚韧是什么?坚韧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多舛,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难,坚韧就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坚韧就是突破,就是追求,就是创造,就是希望。

3、我要学会忍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练出一颗又大又亮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

4、我一直感叹生活于我只是严酷的沙漠,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心里没有绿洲。

5、那一段充满阳光、鲜花和赞誉的日子已成为永久的历史。它已被我紧紧地收藏在心灵的最底层,因为我明白,它很难成为自己成功之路的一级级台阶,却往往会成为通往成功的一个个温柔的陷阱,使自己在享受心灵的满足时,不知不觉地一步步走向后退。人们读到这样的文章,犹如与小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一同品味生活,感悟人生,挑战命运,产生心有灵犀的共鸣。而这一点,小学生、初中生一般是无法企及的。高中学生就应该这样,发挥自己生活阅历相对丰富、知识积淀相对深厚,感悟能力较强的优势,有意识地从事件中提升出一些带哲理意味的思想,让它成为记叙文的灵魂而闪耀光彩。其二,“散文味”。

即文章读来韵味十足。韵味之一来自“真情实意”,优秀作文中,凭着它取胜的多乎其多。正如年幼时弹琴只能弹准音符,而长大后可以在音符中传达无尽的意味一样,高中记叙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叙说事件时,不能只是干巴巴毫不动情,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用“心”去写,用自己的动情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

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即使文学功底不是很强的学生,只要能将真情倾注于事件之中,渗透于字里行间,也能得到好的表达效果。韵味之二是语言的意味深长。高中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初中时准确通顺的要求之外,要力求“美”起来,力求蕴藉、凝练、含蓄,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与思考的余地。每一句叙述都不只是简单直白地交待事件过程,而是包含深意且伴有浓重的抒情。

请比较以下几组文章的起始句:

第一组:

1、我没有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

2、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第二组:

1、“路有点长,夜有点微凉,心情迷迷惘惘,和天空交换沮丧??”此时,也许只有这首歌能表达我因为考试的失败而带来的伤痛。

2、期末考试失败了,我心情很差。

第三组:

1、五年前那个云霞灿烂的傍晚,在我的一生中是那样暗淡无光――不幸的车祸降临到我的身上。

2、五年前的一个傍晚,我不幸遇到了车祸。

以上三组的每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却相差甚远。第一句的表达不仅给人一种文学韵味十足、语言优美的印象,而且能立时扣住读者心弦,激荡起读者的情感。

其三,“小说味”。

就是高中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虚构。也许有人要说,这不是鼓吹让学生来虚的吗?其实高中生的认识能力,远比初中时候强,他们已不再是只会就某一具体的事件认识点滴的生活真意,而是能以较为合理的、综合的、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生活。初中生可以不明白文学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的道理,可以不明白将张三的鼻子、李四的嘴巴、王二的额头、孙五的眼睛合成一个人的写法,高中生却必须明白,而且也能做到,这是对文学有深入认识的表现,也是具备了一定文学素养的体现。高中记叙文应当可以适当虚构,也许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句对话、瞬间情景,却可以加以想象,扩充成丰富而完整的事件;也许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却可以放到自我的生活中去抒写;也许是不同的人经历的事,却可以综合到一个人身上来表现。只要是不违背生活去瞎编乱造,只要是具备生活的真实,把存在的、可能的、甚至希望存在的现实写出来,未尝不是对生活有深刻认识与思考的体现,未尝不是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未尝不是语文功底深厚的体现。如此,高中记叙文的事件会更有典型意义,形象会更丰富,内容会更充实,主题也将更有现实意义。

高中记叙文若做到“三味”俱佳,就算到了“火候”了,这样的文章也一定会成为同龄人中的上乘之作。

资料之二

了解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

1记叙文选材的原则

要想写好文章,选材是关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材料,靠积累。要积累,靠观察,靠收集。占有材料,途径一般有三:

1、从生活中汲取。沸腾的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热爱生活,关注人生,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

2、从书籍中收集积累。人不能事事经历,书籍为我们体味生活,理解生活提供了又一渠道。

3、整合生活素材,或在原材料基础上,借假设推理而生发出新的材料。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

一、材料要真实。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

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要详写。

3、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三、材料要新颖。

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

写出好作文。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四、材料要切题。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剪裁”本来是裁缝行业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将布料依照需要尽量剪裁,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缝制成美丽的衣裳。写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剪裁,需要有依据。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舍。

记叙文选材四字诀

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都为材料的选择而苦恼:有的同学缺乏对生活的敏感,觉得生活平凡而枯燥,没啥可写;也有的同学有一大堆材料,却不知道从何写起;还有的同学积累了相当多的材料,但不知道哪些材料是可用的,哪些是不可用的;或者哪些材料用了之后效果更好,哪些材料用了之后效果正好相反。其实,材料的选择,是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的。但在材料的选择上,却有四个字需要特别注意,可以作为学生作文选材的原则来强调一下。

一是“小”

很多同学写作文,老想写大事,觉得小事不值得写,写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可是,我们都是些平平常常的人,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多“有意义的大事”可写。其实,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因为以小见大,本身就是文章最好的写作方法,几乎所有的大作家都是这样写的。朱自清写《背影》,那么大的作家,也只是写了一件父亲买桔子的小事。莫泊桑写爱国主义这么个大主题,也只是写了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与在学校上课的见闻(《最后一课》)。这些成功的例子不可能不给我们很多启发。

二是“真 ”

选材要真实可信,不能胡编乱造。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到了作文课上,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信笔写来。这些脱离了生活真实的“故事”,不要说不能打动别人,恐怕就是自己读了也要反胃,当然更不会以情动人了。比如有的同学写老师关怀学生,总是写下雨了,老师借雨伞雨衣给学生,自己淋着雨回家;或者在路上,自己的自行车坏了,过来一个老师,拿出工具修好了;或者自己病了,老师冒雨来给自己补课,自己很感动。其实,大家都知道,生活中这样的事是很少的,而且即使有,也并不见得就能深深的感动学生。任何时候都要牢记,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写作文时,不仅要有真实的故事,还要有真实的感情。当然,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三是“新”

首先,所写的人和事,必须是新的,别人没写过的,是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的。俗话说,“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别人写过的材料,自己再写,本身就有“瓜田李下”的抄袭之嫌;再说,原作者肯定对那个材料作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和挖掘了,要想达到人家那个水平,也许本身就需要花费好多功夫,万一弄不好,赶不上人家,岂不是费力不讨好(当然,如果

能超越原作者,也不是完全不能借鉴)?再说了,“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肯观察,用心去注意生活,就一定能发现有意义的、新鲜的材料。所以,要尽量写自己观察到的,别人没注意的事物——在平常的事物中有不平常的发现。因为只有这样的人和事,才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有阅读的兴趣。

四是“深”

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让读者明白所写材料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实现写作的目标。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当然首先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大师的作品都在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比如杨朔先生的很多作品,是很适合开始学着写作文的初中学生学习的。其次,要想写的深,还离不开自己的思考。任何时候作者都要对自己文章的思想、内容、材料、语言、形式等作科学的安排,反复推敲、反复斟酌,选用最合适的表现手法,选用最恰当的句式,选用最准确的词语。要能像唐朝诗人卢延让一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相信就没有写不深刻的材料了。

2记叙文组材的方法

1、截取精要法。

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剪裁方法即截取精要法。一幅完整的布料,需精心剪裁,才能做成得体的衣服。精心剪裁作文材料,截取精要,能使文章写得精彩扼要,中心突出。材料的截取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叙事的文章截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最紧张、最激烈的部分。(2)写人的文章选取人物经历中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思想,能多侧面表现人物的材料。(3)写景要截取景物状态最鲜明的片段。

2、舍本逐末法。

它是选材中寻求新颖的反映角度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选取事物中似乎是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以反映事物的整体,表现深刻的主题。它贵在表达角度新、依材料“芥末”挖掘有价值的重大题材,常有三种方法。(1)避开过程的叙述,截取事情的开端和结尾。

(2)避开主体的记叙,选取事情的细枝末节。(3)避开本体的正面叙述,选取事件侧面的蛛丝马迹。

3、以小见大法。

即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小题材来表现大主旨的方法。谈身边小事而寄托深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世界。具体做法常有两种:(1)从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小事物中迸发出诱人的思想火花,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2)借助日常小故事、小场景烘托时代大背景,透视出本质意义。要注意的是挖掘材料内涵要适度,挖掘的思想不能游离材料蕴涵的本质。

4、移花接木法。

把别的事物、人物、故事转借到自己作品中,借别处的题材表现人物性格,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方法就叫移花接木法。材料不一定是生活素材的原版,但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它可借自己的直接经验,将体验过的事物特征转借到类似的事物上,使描写符合真实,以

假乱真。如范仲淹对洞庭湖的描写,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但他到过太湖和鄱阳湖,所以也能把洞庭湖景色描写得有声有色。

5、彩线串珠法。

即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众多材料用一线索贯串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方法。另外还有纵横对比法(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为纵比,将两个人的优劣等放在一起对比为横笔)、扇面结构法(用几个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段或事情情节片段组合起来)等。下面提供两篇写学校生活的例文,分析其选材和组材的特色。

例文一:

绿色雨篷下的灯光

小明原是班上的尖子,这次月考却落到第九名。

毕竟快要升高三了,班主任李展决定进行一次家访。

小明是从农村中学考上来的,以前一直住校。学校对面的学生公寓建好后,小明就开始租住学生公寓,他的母亲也一直陪着。

星期四下午,趁着学生上课的当儿,李展按照小明填写的住宿登记表上的房号,很快找到了小明的住处。

李展将来意告诉了小明的母亲。

小明母亲就有点着急:“前段时间,我也觉得儿子有点不对劲,白天看不出什么,晚上十点放了自习回来,他都要站在窗子前呆呆地望上几分钟,然后趴到桌上做作业,可捧起书本不到一刻钟,他就要睡觉了。老是这样子,怎能不影响学习呢?”

李展问:“以前,小明晚上自习回来几点钟睡觉?”

小明母亲说:“都要熬到夜里十二点多钟,有时还要我催促几次,他才肯睡。”

李展点点头:“都到高二下学期了,学习负担可能重了些,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原因?” 小明母亲停顿了一下:“别的原因倒是没发现,只是我们对面的那幢教师楼上,有户人家的灯光每晚都要亮到十二点多钟。我们住到这里后,小明受到这户灯光的激励,每晚看书都要看到前面那户人家熄灯为止。一个月前,不知什么原因,那户人家的灯光突然不亮了。开头,小明还埋怨了几天,但他仍然坚持到十二点睡觉。后来,他就缺乏自觉性了??”

李展听完小明母亲的叙述,来到窗前:“你说的是哪一个窗户?”,小明母亲手一指:“喏,就是我们正前方惟一一个装有绿色雨篷的那个窗户。”

李展沿着小明母亲手指的方向看去,那个绿色雨篷分外显眼。李展心里不由的一震,接着轻轻地点了点头,像是在思考什么。

告别小明母亲,从小明家出来,李展的脚步并不轻松,他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负疚感。

在小明母亲近乎责怪而又无可奈何的眼光里,对一个学生家长,说什么呢?能说什么呢?李展心里明白,那个绿色雨篷下的窗户正是自己家的,那个灯光是自己每晚备课而从窗户映出的,那个灯光之所以不亮了,是因为自己怕影响对面公寓里的学生夜间休息,而将备课地点转移到了客厅里。

“嘿,幸亏今天来了,如果不来家访的话,小明就有可能因为这个极易忽略的细节而被耽误了。现在,青少年的心理真复杂!看来,班里其他学生的背后还不知有多少未知数

呢!”李展边下楼梯,边这样想着。

李展决定,从今晚起,让绿色雨篷下的灯光再亮起来。

例文二:

坐着发言

班主任米老师是个非常尊重学生意愿的人,也是个乐意“改革”的人。

到了第三个学期,刚开学不久的一天,米老师就实行了两项“新政”:他把“委员”都改成了“部长”,这样“学习委员”就成了“学习部长”,“宣传委员”就成了“宣传部长”。我是“宣传委员”,我自然为自己成了“部长”而高兴。另一项“新政”是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说今后只要是米老师上语文课,米老师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行了。以后的几天,班主任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哪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班主任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

没想到这反而给学生带来了麻烦。有的同学觉得坐着发言好,等别的老师点他起来发言的时候,他也坐着发言,还理直气壮地说:“为什么我们米老师可以让我们坐着发言,而你却要让我们站着发言呢?”噎得别的老师眼睛瞪得很大。有一次,有个老师又遇到一个同学这样跟他顶嘴,他就突然发起脾气来,说:“米老师上课要求你们怎么样我不管,但我上课,你们都得老老实实地站起来!我希望你们中的某些同学,再也不要出现忘记站起来的事情了!如果是故意不站起来,那就小心我不让你听我的课!”

同学们就更是觉得米老师好了,有个别胆大的同学,仍然故意在被点的时候坐着发言。这就导致其他老师都对米老师产生了想法。我发现,我们米老师被孤立了,好几次,我发现别的老师都在一起说话,只有我们米老师一个人呆在一边。

我在想,看来这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弄不好要失败呢。

果然是以失败而告终。没过多久,米老师就在班上宣布:“考虑到老师们对站着发言的意见很难统一,为了不给同学们造成心理负担,影响其他老师在我们班讲课时的情绪,决定从今天起取消坐着发言的规定。”

不过米老师说,只要有机会他要去竞选校长,说只有当了校长,他才能要求所有的老师都让同学们坐着发言。”

二、满分作文举例

1《真爱》(2008年高考满分记叙文)

1、路小汶死的时候,才只有六岁。

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场几乎要波及整个中国的地震把这个像花朵一样的小女孩永远地掩埋了。她甚至还没能从那场甜美的梦中醒过来。

3、当妈妈劫后余生从单位赶过来的时候,幼儿园只有成堆的钢筋水泥。耳畔是同样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们如同疯子一样冲上去,用双手不停地搬、挖,鲜血淋漓。

4、那一刻,日月无光,天昏地暗。

5、救援队来了。不断有孩子从废墟中抬上来,但大多已成了尸体。残缺、变形甚至于血肉模糊。只有3个孩子幸存,但是没有路小汶。

6、妈妈像是失神了,她看到小汶穿着白裙子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走过来,甜甜地叫

着“妈妈,我们回家吧!”??书包?妈妈忽然看到小汶的花书包了。它在废墟里悄悄探着个头儿。妈妈于是飞一般地冲过去,双膝跪地,手忙脚乱地一边叫着“汶汶,妈妈来了。汶汶,妈妈来了??”一边把它挖出来。但等到妈妈真的把它挖出来的时候才真的明白,汶汶是真的不在了,不在了??

7、她抱着书包坐在那一堆残垣断壁上号啕大哭??

8、她的泪水一直没有断过,一天,二天??

9、直到有一天,她忽然做了一个梦:一群小天使在天堂里祈祷,每个孩子手里都拿着一支点亮的蜡烛,只有一个小女孩的蜡烛是熄灭的。她赶忙跑过去一看,那个女孩居然是汶汶。她泣不成声地问汶汶:“汶汶,为什么只有你的蜡烛是熄灭的?”汶汶委曲地说:“妈妈,每次他们帮我点亮蜡烛,你的泪水就把它浇灭了。”

10、她恍有所悟,却不再哭了。她做了救灾志愿者,匆忙地奔走。拯救每一个可能获救的生命,帮助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她不再悲伤了。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每个妈妈都是孩子的妈妈。

11、再后来,她收养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她叫他小川。她像一个真正的妈妈一样爱他,就像爱汶汶一样。

12、这晚,她又做了一个梦:看见小汶手里捧着最明亮的蜡烛,笑容甜甜地站在那些小天使中??

13、她忽然明白了:

14、原来爱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

【点评】首段简洁而震撼人心:“路小汶死的时候,才只有六岁。”文字简洁,同时,运用“才”“只有”“六岁”将惋惜之情也表达到了极致。这一段文字透露出小作者透过平静的叙述传达丰厚的情感的笔力。

2段“像花朵一样”“永远掩埋”“甚至没能从那场甜美的梦中醒来”仍用叙述表达惋惜。

3点面结合。用汶汶母亲的耳闻目睹的年轻爸爸妈妈,作为汶汶母亲活动的背景,使汶汶母亲这一形象具有普遍意义。

4段是写景,亦是抒情。

5段小如盆景,精致亦如盆景。“救援队来了。”简洁的语言恰好可以反映出“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急切而喜悦的心情。“不断有孩子从废墟中抬上来,但大多已成了尸体”,这一段先用“孩子”后用“尸体”,符合“爸爸妈妈”的心理,挖出来的都期盼是“孩子(暗示是活着的)”,验证后却都大多是“尸体”——这就将“爸爸妈妈”期盼与绝望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残缺、变形甚至于血肉模糊。”表现了“爸爸妈妈们”惨痛的心情。而“只有3个孩子幸存”,一起;“但是没有路小汶”,一落。叙事跌宕,波澜层起。”此段和首段是最能表现作者笔力的地方。6段使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用最典型的镜头展示生者小汶的可爱和鲜活,用“花书包”衬托小汶的漂亮可爱。渲染“汶汶真的不在了”带给妈妈的伤痛。本段中“手忙脚乱”应该放在“一边把它挖出来”一句中。

7、8段当简则简。使表达的主要内容有水落石出之效。“二天”改为“两天”更符合用词习惯。

9天使的蜡烛这一故事是借用,但是小作者借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这一情节使

“母亲”在极度的悲伤中清醒过来,如此合情合理,实属难能。表现了小作者超常的掌控情节的能力。

10满分作文往往并不仅仅表现在文字的功力上,还表现在思想深度上。“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每个妈妈都是孩子的妈妈”这句话所传达的博爱是震撼人心的。语句经典,博爱深厚。

11“小川”和“小汶”两个名字呼应,使我们看到作者在命名上的整体统筹能力。合起来,“妈妈”就有了“汶”“川”两个孩子。如此则妈妈是否可以理解为祖国?则简单的一个名字就赋予了文本更深厚的蕴含。

12“小汶”的笑容和前边的委屈构成情节上的呼应。又显示了一个道理:“生者坚强,死者自然安息。”

13、14两段看似模式化,但它的揭示很有必要:灾难来临,我们除了用眼泪表达伤痛外,更需要用坚强来面对和承担一切。

【总评】这篇文章在语言、内容、结构上都达到了相当高超的程度。满分当之无愧。

2诗意地生活(2007年湖南卷满分作文)

爷爷老了,七十多岁快八十了吧,奶奶呢,也六十岁了。他们的年代里,男子比女子大十来岁也属正常,总之,他们是到一起了,然后就有了爸爸,再然后就有了我们,一户生活在农村里的平凡家庭。

好像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一直是忙碌的。他背着锄头出去侍弄他的农田、土地;他在园子里种菜,栽果树;他去给人家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乐很自在地活着。奶奶呢,就在家里喂她的那群鸡,吆喝着两只狗,洗干净爷爷的衣裳,一边等着爷爷多年不变的“命令”:“老婆子,在干什么?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假装埋怨地说:“这么快就回来休息啦。”然后很认真地去为爷爷煎茶,端送到爷爷手中,与他坐着一边喝茶一边闲谈。

奶奶一直都勤俭朴素地持着她跟爷爷的家。虽然儿女们都早已长大成家,她不必再为吃穿而省吃俭用,可是她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些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枭枭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我不知道,爷爷奶奶是否也有爱情,也懂得爱情。奶奶曾告诉我,她是别人介绍给爷爷的。也许一开始,他们之间是什么也没有的。可是在时间的磨砺下,在相互的依赖与信任里,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超越了爱情的。有一次,爷爷很突然地病了,病得很重,奶奶背着爷爷偷偷流泪,我安慰她没事的,爷爷会好的。可是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几乎热泪盈眶。她说:“要是老头子死了,那我就随他一起去。”从那次以后,奶奶对爷爷就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从那时起,才知道,原来这世间真有永恒的存在。

我时常望着爷爷奶奶夫唱妇随的身影想,真正诗意的生活,就该是这样的吧,诗意,就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呀!

点评

作文题目刚出来网上就有议论,“湖南今年的高考题是给精神贵族挟带私货”,“农村的孩子背负着多重压力,气都喘不过来,遑说‘诗意’”,其实,境由心生,生活的“诗意”,当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在于个人的审美价值取向。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叙述农村家庭平凡生活的小事表现家庭的和睦和温情,诠释生活的诗意,表达自己对诗意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文章写的是身边小事,达的是真情实感,说者诚恳,读来亲切。文章语言朴质却又不失灵动,人物的语言形状描写都细腻真实,尤其是第三自然段两个“于是”后的描写表述,彰显画面,盈溢诗意,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想起朱熹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从生活的源头活水中来。

三、作文练习

岁月是一条不老的河。逝去的是时间,留下的是记忆。打开尘封的往事,总会有一些让你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人物。请以《与 一起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构思点睛】

写好这个题目, 关键是要写出你所填写在横线上的那个人物的个性,以及对你的影响。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前提条件是必须对所写的人物很熟悉。对于中学生来说,我们的人生经历还比较单纯。一般来说,我们最熟悉的人多是家人、老师或同学。在每个同学的心中,都会深藏着一两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影响过我们人生的人物。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举手投足,会永远地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甚至连我们的人格,都会深深地打上他的人格印记。

写好这个题目,必须仔细审题。“一起走过”当然不是单人独行,而是跟自己以外的人,是父母、同学、老师,还是另有其人?“走过的日子”,也不是指一天两天,而是有一段时间。而“走过”非“度过”,这“走”就含有不容易走过来的意思,是很值得回味,很值得珍惜的。因此,最容易想到的是父母,父母对自己过毕业这个人生大关,是怎样的“陪读”啊!教师又是如何“导读”啊!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又是多多少少,令人难忘啊!总之,“一起走过的日子”是在与人合作、帮助、关心、作过努力,同甘共苦、克服困难,以至经受挫折,才走过来的,在这些日日夜夜中,体会到亲情友情的力量和可贵。当然,不止这些,即使为了做好某件事,达到某个目标,比如参加某个比赛项目,取得成功,共同研究某个问题,得到解决,都可以写。如果扩而大之,不是写“我”跟谁一起走过的日子,从父辈那里听到曾经的艰苦斗争,艰苦创业的事例,你很受教育,也可以写成很好的作文。

本文适合写记叙抒情类的文章,本文的题材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具体的人一起走过的日子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日子,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教导;与同学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感受到的是那份真挚、纯洁的友谊;与长辈一起走过的日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给人会是一份留恋与怀念;与父母一起走过的日子,常常能感受到家的温馨,闻到一股家的气息,听到家庭的欢笑声。

(二)与抽象的感情一起走过的日子

抽象的感情可以指人的一些品格,如坚强、乐观、自信、微笑等,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写自己的人生感悟,会有较多的理性成分。

(三)也可以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想象写作,如可以写动物之间一起走过的美丽的日子,但现实却是环境遭到了破坏,一起走过的只是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

第二篇:高中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以写人、记事、写景或状物为主的一种文体。

一、选择记叙文的理由

1、容易选材;

2、容易表现真情;

3、容易展示个性;

4、竞争者少。

二、立意口诀:把话题转化成标题,把标题具化为思想,把思想演绎成故事,把故事形象地表达。

记叙文的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问题,即“写什么”。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都必须尽可能深地熟悉反映的对象,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

三、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记叙文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第一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能够触动人内心的片断或故事。

第二类是取材于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第三类取材是借物或借景抒情。

(一)第一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能够触动人内心的片断或故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心旷神怡,让人留恋忘返;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1、写流淌着情感热血的人和事。

2、写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人和事。

(二)第二类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三)第三类是借物或借景抒情。就是从自然界的景物的记叙描写中去领悟人生的哲理。

一、叫做化虚为实。

比方讲,一说,哎呀今天教室里安静极了,咱们同学一说安静,安静极了、很安静、十分安静、特安静,这个词用得太多了,怎么安静啊?是吧,只听见飒飒飒记笔记的声音,有的时候就有一点哗哗的翻书的声音,老师讲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窗外有的时候还传来两声鸟叫,有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把铅笔盒碰得掉在地下,大家很吃惊地回过头来看着他。

二、就是化显为隐。

写作文你要有中心思想,那个中心思想怎么让人感受到?怎么让人看出来?把它融在文章的字句段里面,不要直通通地说出来。直通通地说出来,我感觉到,这个味就不够浓,你要给看作文的人联想的余地、想像的余地。如果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话,要给读者二度创造的余地,直通通地说出来了就没意思

第四,就是化平为奇。化情为物。

其一,“哲理味”。说白了,就是文章要“有思想”。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高中记叙文,已不能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如果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一个过程,那么叙述得再清晰也是不够的。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其实,事无巨细,只要懂得去开掘,哪怕是最寻常的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优秀作文,都不难发现,大凡成功之作,其实都是小作者生活积淀中形成的独到见解的抒写载体,或是对自己参透的人生哲理的具体诠释。

请看以下几例记叙文中的点旨之句:

3、我要学会忍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练出一颗又大又亮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

4、我一直感叹生活于我只是严酷的沙漠,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心里没有绿洲。其二,“散文味”。即文章读来韵味十足。韵味之一来自“真情实意”,优秀作文中,凭着它取胜的多乎其多。高中记叙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叙说事件时,不能只是干巴巴毫不动情,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用“心”去写,用自己的动情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即使文学功底不是很强的学生,只要能将真情倾注于事件之中,渗透于字里行间,也能得到好的表达效果。

韵味之二是语言的意味深长。高中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初中时准确通顺的要求之外,要力求“美”起来,力求蕴藉、凝练、含蓄,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与思考的余地。每一句叙述都不只是简单直白地交待事件过程,而是包含深意且伴有浓重的抒情。请比较以下几组文章的起始句:

第一组:

1、我没有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

2、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第二组:

1、“路有点长,夜有点微凉,心情迷迷惘惘,和天空交换沮丧„„”此时,也许只有这首歌能表达我因为考试的失败而带来的伤痛。

2、期末考试失败了,我心情很差。

第三组:

1、五年前那个云霞灿烂的傍晚,在我的一生中是那样暗淡无光――不幸的车祸降临到我的身上。

2、五年前的一个傍晚,我不幸遇到了车祸。

以上三组的每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却相差甚远。第一句的表达不仅给人一种文学韵味十足、语言优美的印象,而且能立时扣住读者心弦,激荡起读者的情感。其三,“小说味”。就是高中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虚构。高中记叙文应当可以适当虚构,也许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句对话、瞬间情景,却可以加以想象,扩充成丰富而完整的事件;也许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却可以放到自我的生活中去抒写;也许是不同的人经历的事,却可以综合到一个人身上来表现。只要是不违背生活去瞎编乱造,只要是具备生活的真实,把存在的、可能的、甚至希望存在的现实写出来,未尝不是对生活有深刻认识与思考的体现,未尝不是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未尝不是语文功底深厚的体现。如此,高中记叙文的事件会更有典型意义,形象会更丰富,内容会更充实,主题也将更有现实意义。

记叙文注意:

一、以情动人。记叙文应当饱含情感。

二、细节描写。记叙文与主题相关处,体现作者深情处应当适当运用细节描写。但细节

描写不等于啰嗦重复,记叙文语言应简洁,有深意。

三、人称的运用。

四、记叙顺序的选择。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在高考中,一篇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第三篇:高中记叙文写作与讲评教案

记叙文教案

写作训练一 『教学目的』:以语言激发写作的自信;以文章了解学生学语文的感受和要求;在第一次作文中了解本班的写作状态,和能力的差异,选个例分类指导。差者力求达到文字通畅,表意较清楚。『教学方法』:限时作文。『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范文《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

2、布置作题

3、学生写作 『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对写作文有畏惧感,源于言之无物,下笔艰难,其实根源还在于缺少写作前的积累,包括语言词汇,生活体验,前者靠收集,后者要靠多思考,立意也好,表达也好,意在求新。了解同龄人所经历的和感悟或许会带来启发。其次,本次作文选择复杂记叙文,作为高一新生跨入新阶段的开始,了解他们在初中重点训练的记叙能力,也是一个小结。『教学程序』:

一、导入:鲁迅说“即使是天才,他落地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会是一首好诗”,技巧、经验固然重要,但离开了勤奋和执着这个基础,写作也就会成文一句空话。“书山有路勤为径,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师认为很好地体现了这四个字。有些同学谈到写作的苦恼,想提高,询问有什么方法,老师想送上这样一句话:关注生活,勤奋思索,常写常记。(板书)自己文思泉涌的体验。

二、写作训练:

1、朗读《好吃的苹果好看的脸》

限时15分钟左右

拿出纸笔(周记本)

听读要求:(1)记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主要描写了几个场面

(2)写下你所感悟到的:作者由此产生了怎样的感慨、思想?

2、命题作文,写在小黑板上,作为新生摸底测试。

导入: 《好吃的苹果好看的脸》中有这么一段话:“

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又何尝没有“衔过青橄榄”呢?在你克服各种各样困难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或者在你消除误会赢得信任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的过程中„„你不也有过艰辛、有过苦涩吗?不也尝到丝丝甘甜吗?

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以《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有内容、有中心的文章。字数在500---600字左右。

书写2--5分。

要求有:

1、有人物、有事件、有具体情节

2、用一个故事一组场面表达出一种思想

3、将思想蕴涵在描写之中,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不是满足于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

三、完成构思和文章。

45分钟左右。测试评分,挑选写作基础好的15个。

具体的标准:容易操作

1、卷面是否整洁:批语,卷面整洁,满分。酌情扣分,不超过5分。

2、看错别字有几个:标记

,写在批语处,写上正确的(该生自己还应在文中更正),轮阅力求找出所有的。2个一分,最多扣5分

3、看有没有病句。标记

,写成出病在何处。修改流畅

有几处病句,再在批语中写出有几处。一处1分,减至5分

(2、3项有人批,有人复查)

4、看标点有无明显错误(最易):一处1分,至5分。

各5分

5、看文章中心:①中心是否明确;

②中心是否集中;

③中心是否有新意、有深度——高要求,可加分

6、看文章选材:看三点,渐进

①是否围绕中心;

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③是否具有典型性

7、看文章结构: 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

②过渡是否自然

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④结尾是否呼应文题。

8、看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如《我也衔了一枚青橄榄》要求夹叙夹议是否做到了

散文:抒、叙、议结合,结合得怎样——是否运用;运用得好否

9、看语言:①简练

②准确

③生动形象——高要求,可加分

后5条,每条5分,酌情扣5分。

一、先按要求做前5项

二、再做全9项

三、熟练后,每人在本子上写出十个方面的具体批语。

作文讲评课

一、学生自改、互评一节课。方案如后

(周五第二节)

要重写者,构思明确要求:快速构思,想好一个故事,一个主旨,一组场面,可写下来

扩展成篇

二、准备:一人一只红珠笔,标记错别字、病句、佳句、衔接不自然的句段用什么记号,民主商量

主讲人明确评议作文的基本标准,先培训。在评议课中实践。向全班介绍简单扼要的方向:字词句修改;结构语言的形式;主旨是什么,明确与否。或者,向全班只明确,本次作文的标准。

本次作文:选择4、5、6、8评价标准

轮流传阅:组长负责请同学在组内轮流传阅各自的作文。

要求:

①首先,找出错别字。

(标记下来:)标记

②句子表达的语病(不流畅、不能达意、表达错误)(标记:商讨)

③标出好句、好词,(商量用一简单标记)

较难:

(写在修改意见内,可每次作文侧重

一、两点)

④主旨:是否明确,准确;高要求:有新意、有深度。“独立思考、独辟蹊径;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

能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材料是否一致、统一,是否由文而发。找出最有新意的思想。

⑤结构:是否完整和谐,衔接是否自然合理。它讲究匀称、均衡、变异,有起承转合等骨节。“作文当自结构始”。亦即思路是否流畅?

⑥语言:是否简明、连贯、得体。高要求:记叙、散文丰富、变化、词美;议论明确、简洁、达意、有力;说明准确、简要、生动

⑦文体的体例是否把握准确,如说明、记叙、议论的基本特点

⑧文面是否整洁:书写工整、不随意涂改、修改时用常规符号(语教/98/10/26)

互改完成:每人对阅读的文章形成修改意见(每人阅读了四---六篇)。传阅完后,组内对每篇作文统一修改意见,字好的同学执笔在作文本上写下修改意见,写下评语。交给本人改正错别字并修改。下课后,按小组收齐,交给老师。(老师会对小组评改的态度和优劣加以评价)

三、教师阅卷,分类。有可能,将佳作、佳句展示出来

老师收到作文后,很快批改、分类,争取两三天内交给学生。按小组进行。做:

一,看作者本人的态度是否认真;

(?好、中、差,按小组还是班)

二,看小组的评语是否合适。发现不合适的,赶快纠正过来。

三,将好文章,用小夹子挂在教室,让学生浏览。录下佳句,也挂出来。(鼓励大多数人)

作文评讲课

一、民主评议:下周四第四节。每大组佳作

二、方法:

全班交流。推荐在“三个一”(隐藏)要求下,从三方面评议:立意、选材、场面组接。说长道短,评选最佳构思。为下一次开始记叙文写作“三个一”快速构思成文的训练作准备。

学生民主评议。小组一主讲人(先由组长担任,后可轮流担任)。或大组派佳作所在组。

三、操作:最初方案,可随机而变。

①评出该次作文最好的和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

②鉴于时间和人数多寡,一节课评讲2---4篇。那么,分两大组,小组推荐各一篇,没有可弃权不送选;大组内各选1—2篇佳作。并推荐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也以大组为单位,如:主旨有创新,有思想深度的;结构有特色的;语言优美的,警人的;等等。

③大组一人主讲,一定要讲出理由,先准备好。并当场打分。若有争议,老师再引导统一认识。

?④然后,对剩下的作文,按分类标准给分,老师最后总结。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一段、一句、一词也好。

(?谁给分)

计,四节课虽形成连续思考,但恐学生产生厌惧心理,试验后看。

方案2:先安排用一节课构思,连排课行文和修改。或,连排课,一节构思,一节成文

一个阶段后,再在连排课,半节课构思讨论,一节半课完成

一个阶段后,借竞争法,提高成文时间,达到:一节课构思成文即方案3

方案3:基础好,或快速作文才可调为三节课,构思成文为一节课,自改互改一节课,下周评讲一节课。

四、小结:

一个文题会演绎出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用心去观察了自己的生活,这个社会的过去、现在,体味生活,会发现其中蕴涵了许多启人心智的话题和哲理。我们用一个文题可以演绎出许多人生故事,散发出许多启人心智的思想主旨,也会编织出许多创意优美的场面组接。相信自己,一样能写出文辞精美的文章,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就要去写,常写,常思考,常修改。

在全班交流鉴赏,能够长善救失,好文章,好文段,小到好句都能登堂共赏,每个同学都会有机会,我们自己更要多多地创造这样的机会,让自己的文章出采。

课后记:

学 生自批、互改、评议方案

一、学会自改、互批的阶段:费时要长些。

1、操作:

(1)两节连排的作文课,一节构思:写什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不必统一,课堂交流

什么主旨——评价最优和最下的什么材料——选择适当的材料表达主旨

什么思路——各人讲述一遍,听者找漏洞,帮助分析

(2)第二节,各自行文

(3)第二周的作文课用第二节,学生自改、互改,下课后交给老师。

主讲人: 第一次作文发现几个写作基础好的同学作为组长,并加以培训,如何评改一篇文章,即明确作文评价标准,以领导其他学生评析。他们还要在下次课堂交流时做主讲人,据经验,一个学期的训练就会有效果。字,一月既有效果。

准备:每人准备一只红圆珠笔,老师明确作文评价标准和此次作文评价的具体要求。发作文本给小组(一、三、五向后转,形成自然的4---6人组)。

轮流传阅:组长负责请同学在组内轮流传阅各自的作文。

要求:

①首先,找出错别字。

(标记下来:)标记

②句子表达的语病(不流畅、不能达意、表达错误)(标记:商讨)

③标出好句、好词,(商量用一简单标记)

较难:

(写在修改意见内,可每次作文侧重

一、两点)

④主旨:是否明确,准确;高要求:有新意、有深度。“独立思考、独辟蹊径;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

能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材料是否一致、统一,是否由文而发。找出最有新意的思想。

⑤结构:是否完整和谐,衔接是否自然合理。它讲究匀称、均衡、变异,有起承转合等骨节。“作文当自结构始”。亦即思路是否流畅?

⑥语言:是否简明、连贯、得体。高要求:记叙、散文丰富、变化、词美;议论明确、简洁、达意、有力;说明准确、简要、生动

⑦文体的体例是否把握准确,如说明、记叙、议论的基本特点

⑧文面是否整洁:书写工整、不随意涂改、修改时用常规符号(语教/98/10/26)

互改完成:每人对阅读的文章形成修改意见(每人阅读了四---六篇)。传阅完后,组内对每篇作文统一修改意见,字好的同学执笔在作文本上写下修改意见,写下评语。交给本人改正错别字并修改。下课后,按小组收齐,交给老师。(老师会对小组评改的态度和优劣加以评价)

(4)老师收到作文后,很快批改、分类,争取两三天内交给学生。按小组进行。做: 一,看作者本人的态度是否认真;

(?好、中、差,按小组还是班)二,看小组的评语是否合适。发现不合适的,赶快纠正过来。

三,将好文章,用小夹子挂在教室,让学生浏览。录下佳句,也挂出来。(鼓励大多数人)

(5)下周作文课,学生民主评议。小组一主讲人(先由组长担任,后可轮流担任)。

做:①评出该次作文最好的和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

②鉴于时间和人数多寡,一节课评讲2---4篇。那么,分两大组,小组推荐各一篇,没有可弃权不送选;大组内各选1—2篇佳作。并推荐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也以大组为单位,如:主旨有创新,有思想深度的;结构有特色的;语言优美的,警人的;等等。

③大组一人主讲,一定要讲出理由,先准备好。并当场打分。若有争议,老师再引导统一认识。

?④然后,对剩下的作文,按分类标准给分,老师最后总结。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一段、一句、一词也好。

(?谁给分)

计,四节课虽形成连续思考,但恐学生产生厌惧心理,试验后看。

方案2:先安排用一节课构思,连排课行文和修改。或,连排课,一节构思,一节成文

一个阶段后,再在连排课,半节课构思讨论,一节半课完成

一个阶段后,借竞争法,提高成文时间,达到:一节课构思成文即方案3

方案3:基础好,或快速作文才可调为三节课,构思成文为一节课,自改互改一节课,下周评讲一节课。

写作训练二 『教学目的』:学习写复杂的记叙文 『教学方法』:限时作文。选个例分类指导。差者力求达到文字通畅,表意较清楚。『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要点』:

1、写作前的讲评

2、命题、提示

3、学生写作 『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对写作文有畏惧感,源于言之无物,下笔艰难,其实根源还在于缺少写作前的积累,本次作文仍然选择复杂记叙文,但以课文《廉》为材料,既可再次熟悉课文,又可以训练复杂记叙文的写作。『教学程序』:

一、导入:鲁迅说“即使是天才,他落地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会是一首好诗”,技巧、经验固然重要,但离开了勤奋和执着这个基础,写作也就会成文一句空话。讲评:抓住记叙的问题来讲,以求让学生在这次的写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切实改变一到两个写作瓶颈 优点:

1、写作态度认真,正如老师给你们的座右铭——西方格言“态度决定一切”。从书写看,字有好坏,但尽自己的能力一笔一划地写了。

2、大部分都能详细记叙一件事情。尤其是详细写了从生活中嚼出的“苦”——被误会的苦:朋友误会自己是小偷;朋友误会自己对他的感情;老师误会自己是舞弊;父母误会自己早恋等等。——考试失败的苦:消磨时间、学习不用功。——军训的苦——不被老师和父母重视信任的苦——家庭不幸的苦——以小说的形式写主人公生活艰辛的苦。

问题:

1、练字很有必要。看过第一篇文章后,我赞同班主任的意见:要练字。百日就可见成效。上次,有个同学拿着手上修改的一篇文章跟我说“老师,我看不懂”。90篇文章,老师看起来会有怎样的感受?因此,字写得好,就是对老师最大的体谅。

2、记叙事情时语言啰

:是存在较普遍的问题。(1)13组彭芳(走路一段),交代得繁琐,如同记流水帐

(2)重复表达:称呼—“我和我的好朋友”已出现,第二次简洁表达:我们。惊喜三次

3、叙事时描写场面的能力差:(1)缺少细节描写:《军训》对训练中感受最艰难的场面应着力描写——写军训的环境、同学们的表现,重点写“我”的表现。

(2)缺少场面描写后的抒情:应扣住题意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感受。

“被误会”后很痛苦,可详细写了经过,没有以真实的描写突出“苦”,只是简单交代一句“苦”,读者又怎么能从字面上了解到了。如写母女矛盾,打翻了粥,写到了自己的委屈、埋怨、恨。而而未能用细腻的描绘刻画心理活动,通过语言或行动描写表现你的委屈和母女冷战的痛苦。被误会和军训的苦还是较易让人了解的。反而是其他的选材,如不被信任和重视的痛苦是带给你的自己内心的感受,你不运用心理描写出来,别人又怎么能有鲜明的印象呢?

(3)缺少对嚼出甘甜的人生体验的细节:因运用一个细节场面的描写来写你获得的轻松、快乐和感悟

如被误会——和好之后你们有什么样的行动和语言让你感到友谊的珍贵或信任的重要,或真情是要经历风雨的。(补写这段感悟的阐述)

(4)详略不当:一样的笔墨写;或“甜”太简略了,只在文尾借题目交代一句即可。

4、缺少对嚼出甘甜的人生体验的阐述:准确体会文题蕴涵的写作意图:“也”如范文要写出“人生的苦涩”和“苦涩之后获取的甘甜”。结构应有两部分,而且要结尾要扣住文题议论抒情。

二、修改达成讲评的目的:

三、命题、指导:

1、命题作文。“廉颇小传”。

2、提示指导:

(1)回忆小传的写作要点,以求有个清晰的思路:

板书:年代、地点、背景环境:战国后期赵国,七国争雄,秦强赵弱

身份:赵国人,闻名于世的大将

重要业绩:阳晋大捷 ——善于用兵、作战勇敢

渑池会——30日之约、陈兵边境:忠心爱国、深谋远虑、有大将之勇和谋略

将相和——— 宣言进逼,欲侮辱蔺:负气好胜、心胸狭窄——性格缺陷;

负荆请罪,知错就改:直爽坦诚、勇于改错、深明大义——良好道德情操

对后代的影响: 良好情操三个相关情节——阳晋大捷、陈兵边境、将相和,选取一个情节重点写,要求:“陈”要有和蔺和王的最少两次语言描写和一次调兵遣将的记叙;交代发生的背景和事件的经过和结局。重点写“将”有多次语言和动作描写。(2)要求:A、按时间顺序来写。要有交代时间的过渡语言。以求条理清楚

B、详略得当。三件事,你要重点写某一件事,其他略写。(将相和)与主题有关

C、表现人物思想风貌。写出他的缺点和长处,重点突出长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D、技巧恰当。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他的性格和才能。语言要简洁,概括性强。

第二课时

写作 课后记:

写作训练三 『教学目的』:继续学习写复杂的记叙文,重点是训练细腻的描写。『教学方法』:限时作文。选个例分类指导。差者力求达到文字通畅,表意较清楚。『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要点』:

1、写作前的讲评

2、命题、提示

3、学生写作 『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缺少写作前的积累,就让他们去了解自己的父亲、母亲,然后再写成文章。本次作文仍然选择复杂记叙文,了解父母亲或祖父母的经历,为他们写一篇传记。继续训练如何写传,掌握写作此类文章的要素。『教学程序』:

一、讲评:抓住记叙中要求的想象拓展和细腻描写来讲评,以及评改作文的情况。改变一个写作瓶颈

(一)优点:

1、写作态度认真,正如老师给你们的座右铭——西方格言“态度决定一切”。从内容看,有的同学写了有重写,有位同学开头就写了三次。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老师评出来的。虽然开始写得较混乱,但交上来的文章就好了很多,其一结构清楚,思路明了了很多,抓住了写作小传的要素。

2、大部分都能详细记叙“将相和”这件事情。有大部分文章在第一二个情节事件中能发挥想象,虽有好和一般之分。有几篇文章不仅有较充分的想象,语言还合乎古人说话的语体规范。例文。

语体:称呼,大王,自称

不合规范的语言举例:

(二)问题:

1、详略不明。对完壁归赵不知如何处理?评改同学也出现了理解错误,认为要较详细地写这一情节,对没有写的还写上了批语。其实要么交代简单几句,或干脆省略。

2、不知如何想象,从什么角度来扩展呢?如第一个情节,将战场上的交战场面的细腻描绘;或战后的欢庆场面的描写,侧重于一个即可。第二个情节,将廉颇和赵王的对话,以古人说话的规范再增加一些语言表述完整;还有陈兵边境会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可想象仔细描绘一下。第三个情节,对廉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行动,还可增加一些能突出人物个性特征的描写。这不就有了。

3、不更正错别字和病句

二、修改达成讲评的目的:补充写作和更正错别字修改病句。

1、描绘第二个情节,将廉颇和赵王的对话,以古人说话的规范再增加一些语言表述完整;还有陈兵边境会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

2、第二个情节,将廉颇和赵王的对话,以古人说话的规范再增加一些语言表述完整;还有陈兵边境会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

三、批改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不署名,怕什么、报复?

2、没有按项目给计分;

3、字迹潦草得很:要一个字一个格子。

四、命题、指导:

1、命题作文:学生的生活圈子虽然很狭小,但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我们每天都生活着,接触着同学们、老师、亲友、生活的学校、家庭、社会,还有网络打开了世界的窗户、信息奔涌而来,只要用心去想去思考去了解,总会有新的感受。紧张热烈的课堂学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新鲜有趣的自然景物,神奇快速的网络„„,什么东西不能进入我们的作文呢?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掘生活中的美的因素,在交作文的时候,就不会“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破钢笔杆”了。

因此,希望大家回家,了解父母亲的经历,写两个小故事,突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事业成就,写下这些品质和生活态度对你的影响,即你的评价。

2、提示指导:

(1)回忆小传的写作要点,以求有个清晰的思路: 板书:年代、地点、背景环境,生平、职业、身份。

有价值的生活故事,重要成绩;

对后代的影响: 良好情操;

(2)要求:A、按时间顺序来写。要有交代时间的过渡语言。以求条理清楚

B、详略得当。三件事,你要重点写某一件事,其他略写。(将相和)与主题有关

C、表现人物思想风貌。写出他的缺点和长处,重点突出长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D、技巧恰当。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他的性格和才能。语言要简洁,概括性强。

第二课时

写作 课后记:

作文(两课时)『目的要求』:掌握立论文章的一般写法,能熟练地运用论据证明论点,从正面提出论点 『重点难点』:重点:从正面提出论点

难点:阐述论点 『教

法』:先指导后写作。教具和参考书:中学作文例选 『教学程序』:

一、解题:

“不积小流,元以成江流“意即不一点一滴的积累,流水就没有可能形成大江大海,写此题目,就要弄清题目里面后包含的意思,不要从字面意义去作文,这个题目它含的意义就是“积累“的问题,言论积累的好处,譬如,知识是靠一点一点积累的,只要积累,只要积累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历史上很多成功的经验,教师平时的积累而来。

课堂提问:1、议论文分为哪两类?

2、不积小流,元以成江海的比喻意义是什么?

二、指导:

1、格式

第一部分:结合学习或工作实际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围绕论点进行阐述,主要是从正面论述积累的好处。

⑴只有积累

才能„„

例子:比喻(港海为喻)

正文

比喻论证

⑵不积累

就会„„

例子 第三部分:结论

2、清同学读一读积累知识的长处:A渊博同靠积累

B丰富的经验靠积累

3、着重讲一政论证方法,即如何安排材料的 A只有积累,才能„„(讲道理证明论点,然后打比方证明论点,再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人正面论述(重点)B如果不积累,就会„„谈不积累的劣处,了可打比方,举例)———人反而简要述(略写)

三、作文

题目: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要求:⑴从题目中引出论点,然后围绕论点进行阐述 ⑵字数500左右

四、板书设计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根据题意提出论点——积累:知识的丰富,经验的丰富等等

(二)阐述论点

正面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反面论述:不积累的坏处

1、名人名言

讲道理

2、典型事例

(三)1、强调论点

2、提出要求

第二课时:作文

教后记:完成情况:学生习作都能弄清题目的比喻意义,阐述积累的重要性,但文章评议不够理想

第四篇:高中记叙文写作学案

高中作文训练学案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

学习目标:

1、学会记叙文审题立意,使记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2、提高作文审题立意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记叙文审题立意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审题:

【要义点拨】

审题是作文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步,这一步的好坏,将决定全篇文章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要看到题对文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可以叫做“戴着镣铐跳舞”。有限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可以用来规范立意和选材的大致范围,从而激活我们的写作动机和愿望,并迅速进入构思状态;不加限制,则又给我们以独出心裁,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为丰富文章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两个方面考虑得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闭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

文题:以“家乡的”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审题要点分析:

(1)明白要你写什么抓住文题所蕴含的意义。

(2)确定要你写什么抓住文题中的一两个关键词。

(3)思考你要怎么写如何来组织文章。

文题分析:

(1)题目的定语是“家乡的”所写的内容必须体现家乡特色,因此横线上填入的必须是家乡所特有的东西;想象的内容广泛,但必须紧扣横线上自己填入的内容;不能就所填内容论所填内容,要由此生发开去,但又要落在所填的内容上。

(2)关键词是你要填的内容,那么这一事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历史、文化、哲理、故事、神话、传说? 1

可以引发哪些联想?如:与文题中提到的类似的内容。可以写这一事物的特点,写它的历史沿革,写由此而引发的有关故事等。

【方法点津】

审题时应注意的主要点有:

1、把握题目的含义

有些题目的含义比较丰富,如《网》、《明天》,它们绝不仅仅是现实意义上的“网”和“明天”,只有细细琢磨出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的含义。审清题目含义必须紧扣题眼(题目中透露出的重点的、有寓意的字眼),把握住题目中关键性的有效信息。如《我为_________而陶醉》、《老师,让我悄悄地告诉您》,其中“陶醉”、“悄悄地”便是必须把握住的有效信息。只有把握了题目含义,才能抓住文章应该突出的重点,才能避免在行文中步入误区。

2、要把握题字面上的重心,作细致而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它的含义

比如“我更喜欢这一幅漫画”这样的作文题目。命题者的意图是要让大家对所给的漫画加以比较、评论,从欣赏的角度说出自己喜欢其中一幅漫画的感受和理由。如果仅仅根据某一幅漫画的寓意提炼观点加以议论,就偏离了中心。本题的重心就在于一个“更”字。

3、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如“难忘的教诲”这个题目,虽限定写教诲,但并未限定写哪一个人对你的教诲,你甚至可以写一件事对你无言的教诲。而“难忘”一词的限制,反而可以启发你注意选材的严格与主题开掘的深度。

4、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

限制条件有两个以上,就要仔细分析。如“我的第一次野外生活”,它要求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且是野外生活的经历,还要求是第一次的经历。如果注意了这样一些限制,就不会出错了。

此外,如果遇到材料作文(含“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意图,万万不可草率动笔。

二立意:

【要义点拨】

有人说,立意居一篇文章之要津。要津,即是指关键的地方。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评价文章可以有许多尺度,但决定文章质量高低、影响好坏的,主要是立意。好的立意,能给文章以灵魂,使文章活起来,从而富有感人的魅力。

立意要点分析:

(1)确立你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2)这一主题是否在你审题范围之内。

(3)这一主题所能选取的事例你是否熟悉。

(4)这一主题别人会用否?别人会用,我是否比他们更胜一筹。

【方法点津】

1、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2、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

3、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的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毋庸置疑,全面、准确、深入地捕捉题目信息,深刻、鲜明、新颖地确立文章主旨,这是优秀考场作文的基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题立意的成功便是作文成功的一半。

文题分析:

(1)文题给予的内容是“家乡的”,它的涵义是要表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这种情感决不能泛泛而谈,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将它表现出来。所以,选好事物十分重要,它必须是最具家乡特点的。

(2)因为要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抒发出出自内心的热爱,因此所选的又必须是自己熟悉的。例文

家乡的碧螺春

父亲爱喝茶,去杭州、黄山等地,从不忘带几罐好茶。于是家里的茶罐也就多得很,连房间里都带着些茶的味道;客厅,就更用说了。

父亲喝茶自是很讲究的,除了上好的茶壶器皿外,茶叶是最重要的。苏州卖龙井的不少,但大多是些囤积在仓库中卖不出去的品质欠佳的茶,所以龙井是不常喝的。

三、扣题:如何把审的题意表现出来。

扣题的重要性:扣题,是密切材料和中心的重要纽带,是突出中心的重要手段。

1、如何扣题:

A.开头、结尾、段首要尽量扣题,最好出现文题字眼。

B.开头应尽量做到化大为小,力避平淡的抽象议论,尽可能快地奔向主题。

C.文章要常注意或明或暗地点文题。

D.结尾点题,最好能与文章的开头照应,并且能点明或深化你要表达的内容。

2、扣题方法: 如以“难忘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抒情式扣题。这种方式多用于以第一人称叙写的与“我”关系密切的、感受较深的片断材料中。如:某同学在写看到父亲手的抒情

我猛然回头,看到父亲的手停在半空中,干枯、皱巴、无光泽。那一瞬间,我惊住了:不,那不是父亲的手,父亲的手原本是那么漂亮,我怀疑我的视觉出了问题。但那双手的确是父亲的。我抬起头,从上到下打量了以一下父亲,以往的帅气荡然无存,有的只是他那饱经沧桑的脸庞。那一瞬间,那一双手已深深地,永远地烙在我的记忆里,令我终身难忘。

再如:门开了,露出了他的脸,令我惊讶的是,他竟是嘴角弯弯地微笑着的,一刹那间,我只觉得阴沉的天空被捅出了一个窟窿,光芒四射的阳光瀑布般地倾泻而下,整个世界忽地亮堂无比,暖人心腑。我紧张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也许太出乎意料,那一刻,就定格在我的脑海,成为一种永恒,使我至今仍可栩栩如生把它再现出来。

②议论式扣题。大多用于以第三人称叙写的片断材料中。

如:某同学作文的开头:

昙花因为它那瞬间的美丽而得到人们的青睐,流星靠它那瞬间的光辉而拨动人们的心弦,烟火凭它那瞬间的光彩而使人们惊呼。是的,瞬间的美往往更令人难忘。

③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式扣题。当作者叙写了一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的片断之后,往往不满足于冷静的议论揭示其优秀品质,需要渗透强烈的感情,这就需要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来扣题。

如:某同学作文中间部分

昭君,在你说出“我去”的那一瞬间,整个朝廷都被你的刚毅与勇敢而震撼,历史也因你而改写。

3、点题注意点

①点题巧妙,既要恰倒好处地点题,水到渠成地议论抒情,不能牵强附会或以空洞的议论和抒情冲淡记叙和描写。

②用语贴切,不能过分做作,③衔接自然紧密,让“扣题”真正成为联系材料与中心的纽带。

佳作欣赏:

难忘瞬间

太阳快落山了,可我却久久地站在夕阳的余辉中不愿回家,手中捏着的是那份惨不忍睹的成绩单,我无法面对妈妈那充满希望的眼神。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但又不得不回去——妈会担心的!

迎接我的,照例是妈妈的笑脸,未等我开口,妈妈便拉我进门,兴奋地对我说:“囡囡,妈妈给你做了你最喜欢的红烧肉!”

妈告诉我,这是用卖鸡蛋的钱买的,高三学生要补补身子。听到妈妈的这番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妈妈不断地给我夹肉,自己却不尝一口,妈妈说她已经在烧饭时吃过了,说完,还故意咂一下嘴,好像在回味刚才的味道。

碗很快见底了,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厨房,到房间里学习,突然想到成绩单。

当我回厨房打算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时,我却看到了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幕:妈妈在啃我吃剩的肉骨头。妈背对着我,手里拿着骨头在使劲地啃着,瘦弱的肩膀也随之颤抖着,昔日的青丝已多了几根白发,在白色的日光灯下,不安地颤动着。

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妈妈的苍老,原本不富裕的家因为要供两个上高中的孩子已日益显得拮据,爸爸又在相隔千里的北京打工,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妈妈身上,但她毫无怨言,她说她虽然苦,可孩子们懂事就行。

妈依旧站在那里在啃着骨头,而我却不敢出声,我怕妈妈被惊动,我不敢面对那份尴尬。泪就这么顺着我的脸颊肆意流淌,无声无息地滴落在手中的那份成绩单上,一滴一滴,一片一片,慢慢地润湿了纸,也淋湿了我的心。

我默默地回到房里,手里捏着的是那份成绩单,那一瞬间,我怎能忍心告诉她,她的这么不争气,不,我不能!

坐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那一瞬间妈妈的背影,我看到了妈妈的辛苦,妈妈的苍老,也看到了我的不懂事,无知的我竟真相信妈妈已经吃过„„

妈妈你知道吗,当女儿看到那个瞬间,心里是多么的愧疚,我感受到了你的爱却辜负您的期望,在那一瞬间,我就决定,一定不负你的厚望。

四、练一练

以“我的生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主题明确,注意运用描写手段;字数不少于800字。

1.请作审题分析:

2.请作立意分析:

第五篇: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但肯寻诗便有诗

257447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 刘增群

学生作文:

雪花依旧在飘

山东省利津县第二中学 2008级16班 张玉玲

雪花零零星星地,飘了整整一天。(开篇的景物描写为全文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桌上挤满了好吃的。(“挤”动词的运用非常富有表现力,不止是表现了食物的丰盛,联系内容来看更是为了表达对即将离家外出打工的父亲依恋和不舍,亦是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张本。)

馋嘴的她又问:“娘,爹咋还没回来?要不咱先吃吧!”母亲只是看了她一眼,把爹出门穿用的衣物一件件整齐、叠好,摞成摞,打好包裹。一会儿又解开,再添几件,包好,又解开,实在没得添放了,目光就定在那儿出神。(此处有关人物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即将出门打工的“父亲”的牵挂、不舍等复杂的情感。)她知道父亲要到城里打工了。难得今天一下子有这么多好吃的,她实在忍不住了,咽着唾沫,盯着满桌的菜,心中不停的想:“爹,你快回来吧!”(看似随意的一笔,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背景、本文中心情感的缘起,也写出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的心理表现,读来真切、真实。)

“咳,咳……”熟悉的声音,她马上听出是父亲回来了。噌的从座位上跳起,冲着里屋的母亲大喊:“娘,爹回来了!”(“噌”拟声词的运用、“大”形容词的运用,所表现的不是“我”动作的迅速而是“我”内心的急切,也为下文的“我”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母亲像没听见似的,继续手上的活。(此处有关母亲的动作神态描写也非常传神、真切,把一个农家妇女对即将出门的丈夫满腹牵挂但又涩于表达的形象真切的描摹了出来,可见小作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也可以看出作者描写功夫的老到。)

这时父亲已经推开了门,她像鸟儿一样飞到父亲面前(比拟修辞的运用,恰切的表现了我对父亲回家的期盼,尤其是动词“飞”不止写出了女儿内心的急切还有父亲平时对女儿的宠爱),接过父亲的帽子,兴奋的拍打着父亲帽子上的雪。“爹,帽子上咋这么多雪?你咋才回来……”她唧唧喳喳的问个没完,父亲只是“嗯,嗯”的回答着。父亲将手放在烧得通红的火炉旁烤了又烤,脸被炙热的碳块映的发亮。回头望了望桌上的菜,从脸上挤出一丝儿微笑,(此处的动词“挤”也很有表现力,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即使生活举步维艰、前路渺茫也要挺住,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从一个成年读者的角度看来感觉是多么的真切啊!由此也展现了小作者不凡的写作功力。)忙说:“先吃饭。”那晚的屋里变得安静了,静的能听到三种频率不同的呼吸声。(此处的场景描写突出表现了即将分别的一家人的万千情感:说不尽的不舍与无奈,说不尽的依恋,说不尽的嘱咐叮咛……真是“无声胜有声”啊。)

“爹明天就要走了。”

她想着、吃着,却吃不下了,父亲母亲也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饭吃的很慢很少,菜几乎一动未动,一桌子都菜成了摆设。(寥寥数语运用动作描写、场面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极富表现力、感染力。不是饭菜不好,是情感使然。)

已躺在被窝中的她久久不能入睡。她听到父亲穿鞋的声音、走路的声音……(此处的描写表现了“我”关注着父亲的一举一动,“声声入耳”所展现的是女儿对父亲依恋之深情感之切。)

父亲最终推开了她的房门,她立刻闭紧眼睛,装成熟睡的样子。父亲轻轻地把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把书摆了又摆。她悄悄地将眼睛眯成一条线,窥视着父亲的一切。她真想跑下床,搂着父亲跟他说:“爹,你别走了,我想你.……”但她知道,她不能,她得睡,还得睡得很熟,可是,那泪是忍不住的……

父亲时不时地回头望望她,吓得她用力闭上眼睛,心咚咚直跳。

“这么大了,睡觉还是不让人省心。”父亲边说边将被褥揪了揪,又小心地擦去她眼角的泪,轻轻地拍着,拍着……(这几段中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既表现了“父亲”浓浓的舐犊之情、浓烈的父爱,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依恋与不舍,还有我的懂事……)

本没想睡的她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此处的“不想睡”与“睡着了”运用矛盾的写法,正反两个角度所书写的都是爱,温柔的父爱,温暖感人。)

似乎刹那间,天就已亮了,雪光把她屋里照得亮亮的。(幸福的时光似乎总是那么短暂……)

她第一眼就发现父亲不见了,她竭力去找,包裹不见了,连院子里父亲的大脚印也都模糊不清了……(父亲不声不响地走了,已走了很久了。)

雪花依旧飘着,纷纷扬扬的,天地都模糊了,白茫茫一片。(此处的场景描写,融情于景,把“我”对父亲的爱与情感熔铸入无边无际的雪景,雪无尽则情无限,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与感动。)

上面这篇文章是学生张玉玲的一篇习作,不失为一篇非常优秀的习作。文章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小作者的浓烈的真情实感、真切的生活体验;更在于多种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语言一旦依附于思想就有了无限的表现力。借此总结一下记叙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见的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等修辞手法,写作时适当的加以运用,既可以增强文章的文采,又极大地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

如本文:

1.“噌的从座位上跳起” “冲着里屋的母亲大喊”,“噌”拟声词的运用、“大”形容词的运用,所表现的不是“我”动作的迅速而是“我”内心的急切,也为下文的“我”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

2.“她像鸟儿一样飞到父亲面前” 比拟修辞的运用,恰切的表现了我对父亲回家的期盼,尤其是动词“飞”“像鸟儿一样”不止写出了女儿内心的急切还写出了父亲平时对女儿的宠爱,浓浓的亲情跃然纸上。

3.“桌上挤满了好吃的。” “挤”,动词的运用非常富有表现力,不止是表现了食物的丰盛,联系内容来看更是为了表达对即将离家外出打工的父亲依恋和不舍,亦是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张本。

其他的多见于对文本的点评,在此就不加赘述了。

其次,对于记叙类的文章,最能增强文章表现力就是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等多手法恰切运用,既可以使文章变得曲折多姿,又有利于思想主题的传达表述。文似看山喜不平,讲求的就是多种手法的运用。

如本文:

1.场景描写的运用。“雪花零零星星地,飘了整整一天。”开篇的景物描写为全文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结尾“雪花依旧飘着,纷纷扬扬的,天地都模糊了,白茫茫一片。” 此处的场景描写,融情于景,把“我”对父亲的爱与情感熔铸入无边无际的雪景,落雪无际则亲情无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与感动。

2.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的运用。“母亲只是看了她一眼,把爹出门穿用的衣物一件件整齐叠好,摞成摞,打好包裹。一会儿又解开,再添几件,包好,又解开,实在没得添放了,目光就定在那出神。” 此处有关人物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母亲对即将出门打工的“父亲”的牵挂、不舍等复杂的情感,也说明了小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真切的体验。

3.多种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她想着、吃着,却吃不下了,父亲母亲也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饭吃的很慢很少,不少的菜几乎一动未动,一桌子都菜成了摆设。” 寥寥数语,运用动作描写、场面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极富表现力、感染力。不是饭菜不好,是情感使然。“父亲最终推开了她的房门,她立刻闭紧眼睛,装成熟睡的样子。父亲轻轻地把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把书摆了又摆。她悄悄地将眼睛眯成一条线,窥视着父亲的一切。

她真想跑下床,搂着父亲跟他说:“爹,你别走了,我想你.……”但她知道,她不能,她得睡,还得睡得很熟,可是,那泪是忍不住的……

父亲时不时地回头望望她,吓得她用力闭上眼睛,心咚咚直跳。

“这么大了,睡觉还是不让人省心。”父亲边说边将被褥揪了揪,又小心地擦去她眼角的泪,轻轻地拍着,拍着……” 这几段中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既表现了“父亲”浓浓的舐犊之情、浓烈的父爱,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依恋与不舍,还有我的懂事……

第三,讲求文章的结构章法,培养布局谋篇意识。好的文章必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本文的首尾两段“雪花零零星星地,飘了整整一天。”“雪花依旧飘着,纷纷扬扬的,天地都模糊了,白茫茫一片。” 遥相呼应,从内容上来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女儿对父亲无尽的思念,彰显了主题;从结构上来讲,首尾呼应,使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虽然这是作者所预先设计好的,属有意为之,但读来自然真切,是因为这样的描写都是作者依据所表达的主题所精心谋划的。写文章之前要预先谋划好文章的结构,本文所选用的就是常见的首尾呼应法,但常而不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把浓浓的亲情融于无尽的雪景,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第四,讲求平中见奇,追求独到新颖。亲情是最常见的话题但也是很难写、很难写好的话题,动不动就是“千人一面”。这就需要平时多多思考自己的表达思路,借鉴但不沿袭他人。“有得忌轻出,微瑕须细评”(陆游诗:《戏题稿后》),有了创意还需多加修正,追求独到,不落俗套。本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作者把亲情熔铸于浓重的雪景,笔墨不多,但情意无限,可谓别具匠心。

第五,少说话多描写,多客观少主观。很多同学认为记叙文就是多运用语言描写、多让人物说话,这其实是陷入了一个误区。人物的语言必不可少,但不宜多,说得太多会让读者丧失思考的机会,反而会是文章失去意味。如本文人物的语言寥寥几句,其中“我”话语不过四处,而父亲的话仅是“先吃饭。”“这么大了,睡觉还是不让人省心。”简单的两句,作者把无尽的情谊都熔铸于情景、场景的塑造描写上,客观地描写反而给读者思考回味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第六,学会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如本文的评点中指出的,文章中很多的精彩、动人之处都是与作者的生活体验、作者对生活细致观察分不开的,没有生活的体验是很难做到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写作不是生活,作品中的生活是经实际生活的加工提炼而成的。如本文有关父亲外出打工的事件绝不是一个晚上的事情,原原委委可能要好多天,但作者就把好多天的事情浓缩在了一个雪夜,使得文章主题突出思路清晰。不加提炼的实际生活是难以成为感人的艺术作品的。

诚然,各种手法的运用确实可以提高学生文章的表现力。但同学们还需注意以下几两点: 1.要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去选择恰切的表达方式,不要为了表现而表现。不能仅单纯的为了所谓的表现力,而一味地堆砌运用各种手法。

2.语言依附于思想才有生命力。无论什么样的表达技巧如果脱离了文章的思想,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也就是说,要想写好记叙类的文章,同学们更需要注意的不单是技法、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去发掘自己的生活,抒写自己真切的生活体验。“情动而辞发”,感情蓄积足了,表达的主题明确了,胸有成竹了,抒发的时候再稍微讲求一点儿技法,好文章也就成了。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的《遣兴》诗),当然,好的文章绝不是一日之功一时之力,还是千锤百炼的结果。上述例文《雪花依旧在飘,勤于思索,多加练习,相信每个人都会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但肯寻诗便有诗”。

下载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学生从小学开始训练记叙文,到了高中仍停留在以前的水平,甚至觉得越写越困惑,越写越没档次。究其原因,普遍存在选材幼稚、老套,情节没有吸引力,语言乏味等问题......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一) 一、优秀记叙文的标准 1、描摹形象细腻。2、情节曲折起伏。 3、立意深刻新颖。4、感情真挚热烈。 5。多样的结构6、语言准确生动。二、记叙文的描写之......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记叙文写作前要有必要的构思 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

    高中写人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高中写人记叙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记叙文种类,了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步骤。 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基本技法写作写人记叙文。 情感目标:体会写人记叙文的真实性、生动性......

    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记叙文的一般方法 3、重点掌握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 4、写作练习教学重点: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写作技巧......

    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 生动的描写——让你的人物丰满亮丽 写作目标 1.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神态) 2.锤炼语言,提升作文意蕴(修辞手法、细节、正面和侧面、想......

    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人物描写) 生动的描写——让你的人物丰满亮丽 写作目标 一.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神态) 二.锤炼语言,提升作文意蕴(修辞手法、细节、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