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概论

时间:2019-05-15 08:2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哲学-概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哲学-概论》。

第一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

概论

一、中国哲学基本线索与内容

1、中国哲学是以儒学为骨架,儒释道三家并存并融的一种思想体系。(儒释道三足鼎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儒学,中国哲学最核心部分;中国哲学最基本特征—以儒学为主;中国哲学中的中国指“传统中国”-现存在于台湾,现代的中国是西化了的中国;中国本土哲学:儒、道)

2、线索

△起点:夏商周时期的礼乐文化,以“六经”为代表

(伏羲、黄帝、尧舜禹、汤、周文武王、周公-制礼作乐→礼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初建;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曰:《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礼经》汉代是指《仪礼》,宋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三字经》中:“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礼指《大礼》、《小礼》,后失传其一,并更名《礼记》。

六经浅说

《汉书·艺文志》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所谓“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文献,当时并没有称“经”,直到战国后期,庄子转述孔子对老子谈论这六部著作时,才开始有“六经”之说。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者们推崇孔子,才有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述《周易》,作《春秋》之说。实际上,这并不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

先说《周易》,这是一部渊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易》源于河图洛书,夏代称《连山》,商代称《归藏》,到周代才叫《周易》。“易”有三种含义,一是变化,即世间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二是“简易”,即以简单诠释复杂、“以六爻穷变化”;三是“不变”,即永恒不变。“易”为夏、商、周三代王室卜官所掌管。

《书》,又称《尚书》,这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件。《尚书》从内容上 1 可分为两类,祭祀类和战争类,即所谓“古之大事,惟祀与戎”。从文体形式上也可以分两大类,即上行的奏议和下行的诏令。《尚书》的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在命题谋篇上非常讲究,不少篇章文采飞扬。但由于时代久远,语言佶屈聱牙,古奥难懂。

《诗》即《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来源有二,一是王室派“行人”到民间“采诗”,二是公卿大夫给周天子的“献诗”。但无论哪种诗歌,最后统一由周王室设在家庙的“守藏室”(即国家图书馆)删定。春秋时期,诸侯宴飨、会盟,莫不赋诗,可见《诗》已普遍流传。《诗》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周南》、《召南》、《王》则是洛阳一带的民歌。雅、颂则是王室的祭歌和颂歌,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它的基本风格是淳朴自然,敢于描写现实,开启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

《乐》是隶属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有人说《诗》和《乐》实际上是一体的。《诗》为乐歌,“诗”记词,“乐”记谱。《乐》集夏、商两代音乐精华之大成,由周公在洛邑整理而成,周王室历代乐官修订。现《乐》已失传,无法知道其原貌。

《礼》,又称《周礼》、《周官》,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奠定周礼的基础。所谓礼,是天子、诸侯、大夫必须遵循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主要内容有建侯卫、宗法制、封诸侯、五服制;爵位、谥法、官制和吉、凶等礼。《周礼》被秦始皇彻底烧毁。西汉末年,刘向自称发现了古本并加以著录,这就是今本《周礼》,此事至今还令人生疑。(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之名,是先秦人们对史书的通称,除周王室外,各国也都设有史官。秦焚书后,各国国史皆亡。西汉时,学者们借口耳相传,整理成《左传》、《公羊传》等,汉儒以为以上各书是解释孔子所作的《春秋》的。它们究竟与孔子的关系如何,尚不能定论。

周代重视贵族教育,贵族子弟把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六艺”有两种,另一种为礼、乐、射、御、书、数),是必备的知识。而诗、书、礼、乐、易、春秋藏于周王室,至春秋末年,周王室大乱后,大量典籍散失。

因此,除《春秋》存疑外,其余“五经”皆应编修于洛阳。龚自珍《六经正 2 名》说:“仲尼未生,已有六经;仲尼之生,不作一经。”章学诚《校雠通议》说:“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尊太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太师,《春秋》存于国史。”清《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若其诗文根本六经,德业师模三代,蠕言螳动,俱无愧于汝南家法。” △先秦哲学(诸子学):(BC771-BC221,特指春秋战国,公元前 221年秦王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基本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人们称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哲学为先秦哲学。

简介

中国奴隶社会以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哲学。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哲学思维从原始时代人们对精神和自然界关系问题的两种自发的对立倾向,经过殷周奴隶社会的天命神权论和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之学,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形成了反映各阶级、阶层利益的各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派别。它们之间互相辩难,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的时代。

历史背景

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殷商和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中国奴隶社会保留了公社共同体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土地属奴隶主国家所有,强迫奴隶集体耕作,春秋至战国初,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产生了用个体生产代替集体耕作、用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公有制的经济条件,宗族奴隶制在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中逐渐瓦解。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了反复的斗争和较量,封建制终于战胜了奴隶制,先后建立了魏、赵、韩、齐、楚、燕、秦7个封建国家。秦国实行封建化改革最晚,也最为彻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一跃而为战国后期的强国,奠定了后来统一中国的基础。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先秦哲学随之产生和发展。

发展过程

先秦哲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中国哲学的萌芽、诸子前哲学和诸子哲学3个阶段:

萌芽时期

哲学的萌芽是同原始宗教相联系的,主要表现为相信灵魂不死和崇拜自然物的自发观念。在殷商奴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上帝神权观念,周灭殷后发展为天命主宰一切的观念,周公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以《易经》和《洪范》为代表的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尚未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表现了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幻想的一种联系。

诸子前哲学

西周末至春秋时期,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天命神权也发生了动摇。在《诗经》中出现了疑天、责天的思想。出现了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对自然界的变化作了某些唯物主义的解释,表现出无神论的倾向,同时发展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伯阳父、史伯、管仲、医和、子产、晏婴、史墨等人,可以称为先秦诸子前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诸子哲学

春秋末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是中国哲学进入诸子百家之学的开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中,先后出现儒、墨、道、法、名、阴阳等重要学派,围绕着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以及名实、礼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哲学论辩,学派之间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吸取,每个学派内部也不断分化和发展,使这个时期的思想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哲学的繁荣。主要派别

先秦诸子哲学的主要派别有

①儒家。这是创立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子思)、大学(荀子)

②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年的墨子,他的哲学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后,“墨离为三”。战国后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迷信成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③道家。传统认为老子是其创始人。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通过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稷下道家则提出“精气”说,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战国时期道家的一派还和名家、法家相结合,发展成为黄老之学,4 为后来的汉初统治者所推崇。

④法家。其先驱为管仲、子产,真正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论,他继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

⑤名家。是战国时期专门讨论名实关系和概念同异、离合问题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他们对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问题作了探讨,对古代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⑥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他把阴阳五行说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克的顺序来说明王朝的更替,提出“五德终始”说,为新兴封建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除上述派别外,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还有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学派。先秦哲学的特点及其演变

先秦思想的发展有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发生在殷周之际。对这次转变的性质问题,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大致认为这是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我以为,这是一场宗教批判运动。其实质,是摆脱传统宗教,开创人文精神。这不是宗教内部的变化,而是以人文取代宗教的过程。这场宗教批判运动的深层面的思想根源,应该归之于祖先崇拜。一方面,在先民的观念中,天帝的旨意是通过祖先神来传达的,而祖先神当然首先要保佑本族类,这使天命带有一定的任意性。另一方面,祖先神这个中介,拉近了人与天帝之间的距离,使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和性。所以,当一些特殊事件发生,如殷之代夏,周之代殷,便使人们比较容易地对天命发生怀疑并进而肯定人的价值。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特质是在殷周之际奠定的。由此看来,中国哲学史的开端问题需要重新考虑。过去,胡适先生从老子写起,冯友兰先生从孔子写起,影响很大。我认为至少应该从文王、周公写起。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春秋、战国之际。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先秦时期,儒家侧重于伦理说教,道家侧重于哲学探讨,这已成定论了。

但简本《老子》的出土,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讨这一成说。尽管简本《老子》中也有一些讨论形上学的段落,但其大部分内容,却是在阐述伦理价值,这正与《论语》相似。此外,这部《老子》的风格相当古雅、朴实,又与《论语》相合。这就是说,侧重伦理价值、风格古朴是当时哲学的共同特点。然而,进入战国,哲学之风大变。就哲学问题而言,人们已由对伦理价值的侧重,转向对天 5 道、心性等深层问题的侧重。其风格也随之由古朴转向高远玄妙。不管是儒家的子思、子思后学、孟子,还是道家的太史儋、关尹,抑或隐逸家的庄子等人,都是如此。因而,侧重天道、心性问题,风格玄奥,是战国哲学的主要特征。这个时期的哲学,更加抽象了,或者说哲学意味更浓了。这是中国人理论思维的一次大飞跃。

从古朴、简易到抽象、精致,符合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就进一步印证了本文对简本、今本《老子》时代和作者的推断。先秦哲学这种转向的转折点就是孔子晚年所创建的易学。老聃思想和孔子早期思想皆重人伦而鲜及心性及天道,孔子的易学基本上是一种天道之学。

而战国哲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填补并深入、广泛地挖掘了介于人伦与天道之间的心性这个环节。仅此一点,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就需重新评价。

历史地位

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它广泛地探讨了宇宙本原和自然规律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人性善恶问题、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等,把哲学研究伸展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已包含着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汉经学: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学说,并阐明其含义的学问。孔子晚年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的文献,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这六经被人们公认为宝典。汉武帝即位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使得经学日益兴盛和发展起来。汉代经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思想派别,后经相互争辩、互相渗透和整合,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汉朝是经学发展最为繁荣和昌盛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儒生通过对经学进行阐述发展的过程,使经学的思想深深渗透到普通民众之中。

西汉前期,以黄老之学为尊,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2000多年来封建主义的主导思想。儒学经董仲舒的加工,因此摆脱了原始阶段,成为阴阳五行化的、完全适合地主统治的西汉今文经学。某些汉儒把董仲舒当作孔子的继承者,因为他创造了今文经学。

董仲舒是西汉今文经学的创始人,是首先变朴学为西汉经学的大师,了解 6 了他的学说,也就了解了西汉今文经学的本质。下面叙述的今文经学的盛况,也就是这种本质的盛况。

汉武帝时官学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博士。后来博士逐渐增加,《易经》分四家,《书经》分三家,《诗经》分三家,《仪礼》分两家,《公羊春秋》分两家,共十四家。称为五经十四博士。

凡是博士教弟子的经书,都是用汉朝通行的隶书写的,因此叫做今(汉)文(字)经。阴阳五行化的今文经学是一种迷信的、烦琐的、穿凿附会很少有学术价值的学问。朝廷指定它作为士人求仕的道路,以便有效地控制士人,使他们戴着空虚昏暗的头脑,在利禄的道路上一辈又一辈地追求下去。

今文经学反映着统治阶级当权部分的政治利益;和它相对立的古文经学,反映着不当权部分的政治要求,就是要求古文经学也作为入仕的一条道路。

用篆文(战国时文字及秦小篆)写的经书叫做古文经。传授古文经的学说叫做古文经学。它的特点是:

(一)保持朴学的传统,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与烦琐的今文经学趋向不同。

(二)迷信成分极少或排斥迷信,与阴阳五行化的今文经学趋向不同。

(三)少数儒生私家自相传授,在政治上主张复古,与迎合世务的博士学——今文经学趋向不同。还有一个特点是两种经学相同的,那就是都缺乏进步性的思想。自然,古文经学在反对迷信这一点上,比起今文经学来,到底还是进步一些,东汉王充、南朝范缜的学说就是以古文经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魏晋玄学:(道家哲学在魏晋时期的再现)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扬雄也讲玄,他在《太玄?玄摛》说:“玄者,幽摛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汉末随着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另一个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间的改制运动,倡自何晏、夏侯玄。作为一种新思潮的魏晋玄 7 学,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对于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参考书目:《世说新语》、《论药、酒、文学的关系》

△隋唐佛学:佛教于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本土化佛教(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禅宗)

△宋明理学:(儒学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起源于唐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韩愈倡导读大学,李翺倡导读中庸;共同倡导读大学;宋五大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北宋初胡瑗、孙复、石介,称为“理学三先生”。

理学的产生原因

1.经学的发展瓶颈促使了儒学内部的改革

2.佛教、道教的冲击

3.三教合一的思潮

4.儒家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不完善 概述

然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至南 8 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

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至戴震著《孟子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宋明理学,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代: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价值体系和功夫体系都在《四书》。《六经》为粗米,《四书》为熟饭。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 9 的哲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由隋唐之际的王通发其先声,由唐代中期以后的韩愈、李翱、柳宗元诸人继其后续,而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学运动。在时间上,这场儒学运动持续到明清之际,影响直至当代;在空间上,这场儒学运动不限于儒学的故乡,还牵涉到受儒学影响的东亚诸国,以至于在这些国家,所谓的儒学主要就是理学(或称性理学);宋明理学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了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走上正统地位。

我们研究理学哲学智慧,不仅在于了解它对回应与解决当时社会与文化问题作了怎样的解答,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对其的分析来帮助我们思索一些诸如“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何正确回应外来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等对当代仍至为重要的哲学问题。从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主要学派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主条目:程朱理学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等。

陆王心学于程朱理学日趋僵化之际,而盛于明代中后期。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则于心学日趋式微之际,与事功学派 10 合流而盛于清代。

△现代新儒学:(宋明理学与西方哲学融合形成的哲学形态)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名理学为特征,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在现代化条件下的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参考书目:《中国哲学五十年》、《现代新儒学概述》

现代新儒学的自我定位:儒学的第三期

儒学的三期(牟宗三提出): 第一期:先秦至东汉末年

第二期:宋明理学,重点是“内圣”

第三期:现代新儒学,重点是从儒学的内在目的性开出“新外王”,即科学和民主。基本框架是“内圣而开出新外王”

“新儒学”的概念原来指相对于孔孟“原儒”的宋明理学(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现代新儒学发展的三代:

第一代:文化保守 梁漱溟(“新孔学”)熊十力(新唯识论—由内圣而新外王《破唯实论》)

第二代:融合中西方 冯友兰(新理学—客观唯心主义,“极高明而道中庸”)贺麟(新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第三代:反本开新 港台及海外新儒学

基地-香港新亚研究所 徐复观 方东美 刘述先 杜维明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四君子”牟宗三 徐复观 张君劢 唐君毅 合撰,海外当代新儒学的思想大纲

第三代之后发展多元化 大陆新儒学-蒋庆(政治哲学)陈明(佛儒复兴)现代新儒学的四大论题 1.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

2.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3.中国文化的宗教性内涵

4.直觉思维方式。要超越逻辑,扫除概念,排斥分析

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史纲》(冯天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中国哲学史》《新理学》(冯友兰)、《新唯识论》(熊十力)、《传习录》、《近思录》《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老子》《庄子》(陈鼓应)、《孟子》(钱穆)、《金刚经、坛经、心经》

第二篇: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

2010学年第一学期《老子哲学》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中国·重庆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

论知足常乐

【摘要】:本文综述了“知足常乐”的思想,阐述了“知足常乐”的含义以及“知足使人常乐”的例证,并且阐述了“不知足”的两种截然不同状况:一种是生活的过度追求,这种不知足致使人不快乐;一种是学业上的进取,这种不知足使人进步。最后对如何才能“常乐”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知足常乐 进取 感恩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机遇众多,但是私欲也迅速膨胀,很多人都想升官发财,都想一举成名,一夜暴富。这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另一方面又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因此,学会知足常乐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一、什么是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

也许这个解释并不生动形象,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古人如何解释知足常乐。古诗曰:他骑骏马我骑驴,仔细思是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上不足兮下有余。这是一种安于骑驴的生活态度。既不仰慕骑马之威武,也不为无马可骑而纷争,感恩自已无推车之苦,自得自享骑驴之乐。

知足常乐,这是一种心境: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布衣得暖胜似绵;早也香甜,晚也香甜,清茶淡饭饱三餐。知足赛过长生乐,不是神仙胜神仙。

知足常乐,又是一门哲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不如人千千万,人不如我万万千。

知足常乐,更是一门艺术: 感恩现在,放眼未来。以知足之心看待现在,以进取之心创造未来。

二、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诗】:人生原无病,不少因自作。想想病疾苦,无病即是福。

想想饥寒苦,温饱即是福。想想生活苦,达观即是福。

想想世乱苦,平安即是福。想想牢狱苦,安分即是福。

本是长寿人,自使命短促。奉劝世间人,知足便常乐。

世事无常,几千年前古人就明白了这一点,并提倡世人知足常乐。老子曾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并且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旨在教人“知足”。按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的说法,那么反言之则“福

4/9/2013

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

莫大于知足”。所以,老子便用肯定的语气说“知足者富”,并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常乐”是中国人做人的一种境界。知足心境才能平和,虽粗茶淡饭也能享天伦之乐,这种境界是整日泡在荣华富贵之中而又永远没有满足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并不只是老子一人这样认为,庄子也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他是说,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这句话多么形象,并且一语惊醒梦中人!值得现代忙忙碌碌,为争名夺利拼个你死我活的人深刻反思。

人生几十年转瞬既逝,一切皆如浮萍一朵,来去空空,竭尽一生,尔虞我诈,最终还是空手来,空手去,何必呢?知足常乐吧!

富可敌国,风光无限,还想更富,还想更风光,甚至想君临天下,傲视群雄。天伦之乐,认为理所当然;朋友之谊,毫不珍惜更加以利用;身心健康,不屑一顾。恐怕即便临死之时,惦记的也不是家人朋友,而是千里豪宅,张张钞票。试问:这样一个人,这样不满足,能不累吗?知足常乐啊!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的。如果胡先生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恐怕他早已痛苦不堪了,还使得家人都对生活持消极态度。那精神的痛苦岂不是比生活的艰辛更甚几百倍!那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有网友曾说:知足常乐吗? 钱不在多,够花就行!别人吃肉,我喝汤也行!我不富有,但是我自由,想躺着就躺着,想睡着就睡着!这也是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人生在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是那么几十年,匆匆忙忙。悲观也过了,乐观也过了,何必折磨自己,知足常乐,开开心心,足矣!

记得《士兵突击》里吴哲常说的一句话:“平常心,平常心”。我想这里面的意思也不过是知足罢了,古语里也曾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概的意思也可以和知足常乐扯上关系吧。无论是古语也好还是电视剧也罢,无非都在奉劝让世人少一丝贪欲,多一份些知足,自然也多一份快乐。

前几日在电话里和一个朋友聊天,谈起了过往一段时间的感受。他怨声载道,社团内部勾心斗角,学业繁忙时间太少,连生活费也不够用了,话语中不免流露出几分哀怨。于是我便说道,朋友你已经够好了,比起那些走街串巷的残疾乞讨者和学费也付不起的人,你也该知足了!朋友听了许久无语„„

既然世事不能如你所愿,那么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知足常乐吧。生活瞬间灿烂,为你精彩!

三、不知足者不常乐

【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得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足够,4/9/2013 2

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

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产少根基。

买得田园千万顷,因无官职被人欺。三品四品还嫌小,一品二品还觉低。一日当朝为宰相,又想帝王做一回。

做得君王犹不足,还把长生不老期。欲壑未满梦未醒,一棺长盖抱憾归。

知足常乐,人们把这句话几乎都挂在嘴边上,但是,真的能知足吗?其实,能知足者谓之明智者也,就现代而言,能知足者。实在少之又少的呀,德高则通达,意随境走也。然而,见利忘义者随处可见,这乃是社会的悲哀!不知足让他们尝到了无数苦果。

每当黄昏时分,一对卖烧饼的夫妻数着一天的收入,看到比昨天又增加了两块钱,夫妻俩都会开心地大笑,他们感到天地间没有比这个更加美好了;而也正在这个黄昏,另一对腰缠万贯的富翁夫妻仅仅因为所持股票面值下降了30个百分点而饮毒自杀。其实,仅他们留下的不动产折合成钱,也足够他们自己吃上几辈子„„

这是一个多么惨痛的例子啊,而世间的许多人不也正是如此吗?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穷尽一生?口袋里有了一块钱,还想着要两块钱;有了两块钱却想要十块钱、百块钱;最终连拥有千千万都不能满足。生前何必多要,死后还不是两手空空?与人生的快乐、健康、平安、和睦相比,功名财富实在是太易失去的东西。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曾留下了多少成功者志得意满的笑声,但如今还不是荒坟青草长、黄土埋枯骨?忙忙碌碌追名逐利不一定使人快乐;一长串阿拉伯数字的金钱符号,不一定代表着一个人的成功标志;惟有快乐的生活、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世人应该学学诗仙李白的豪放,珍惜现在,放眼未来。

四、另一种“不知足”

不知足者不常乐,但是“知足”并不等于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人总是要有进取心的,对待学业永无“知足”可言;对待物质追求,则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知足”,实际上讲的是心理健康。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要有自制能力。无论周围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诱惑亦不为所动,以保持精神上的节制和坦荡。

第二,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对各种外界影响,不想入非非,不过度思虑,以保持人体的形与神统一。

第三,常使内心处于平衡的满足状态。当我们得不到所向往的东西时,必须爱我们现有的一切。快乐是由知足的心情之中产生的。达成愿望的路需要付出坚忍与耐性,用健康乐观的心情一步一步的去走,抱怨与悲观只能使我们消沉颓废,以致可以到手的东西也会错过,连既有的东西也会丧失。

对待学业必须得不知足。

4/9/2013 3

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

也许很多人听说过韩干画马的故事。韩干是唐代画家,尤以画马最为著名,和曹霸齐名。他原来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酒店紧靠大道,酒店门口,拴满饮酒客人的坐骑。他抓紧干活的空隙,用一根竹枝代笔,在泥地上练习基本功,勾勒马的骨架,外形,描摹马的各种情态。天天练,月月练,天长日久,他在地上能画出一匹匹体形优美,神态各异的马匹来,人们交口称赞。著名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发现了韩干的画马才华,尤其被他那种勤奋苦练基本功的精神所感动,特拿出两万文钱资助韩干购置画具。后来成名。

试问,如果韩干满足于当酒店伙计,满足于那几文小钱,他能名垂千史吗?也许他就在那个小店里当一辈子小伙计了„„

再来说说中国射击名将王义夫。他是中国射击队的老将,已经44岁了,还在射击场上拼搏不止。他一共参加了六次奥运会,取得了两金两银一铜的佳绩,雅典奥运会夺金牌仍无退役的打算。这种拼搏精神一直被众人称道不已。

试问,如果王义夫满足于一点点小成绩,数年之后他的光环一定很快被雄起的后辈小将埋没了,他怎么能被人们铭记?

又试问,梵高画了《夜晚的咖啡馆》、《星夜》,还要画《向日葵》?贝多芬创作了《英雄》、《命运交响曲》,还要创作《月光》?莎士比亚为什么要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还要写《威尼斯商人》?

只有学业上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社会才会进步,个人才会得到发展。用“不知足”的心态去学习,去工作,去创业,去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创造一个处处充满爱的和谐社会,为祖国繁荣富强,为家庭富裕安乐而共同奋斗!

四、怎么做才能常乐

那么,在生活中该怎么做到常乐呢?

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有对生活知足的心境。感谢上帝赐给我三餐;感谢家人给我温暖;感谢朋友给我关怀;感谢陌生人的笑容;感谢自己知道感恩。这会让自己拥有一颗幸福、自信的心,让自己觉得上帝眷顾自己,进而知足,并且常乐。

其次,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我们感谢上帝给了我们一次磨练的机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再次,以知足之心看待现在,以进取之心放眼未来。要常乐,还是得奋斗。不然没有物质基础的快乐是不会持久的,是空虚的。人生是由创造和享受两部分构成的,缺了哪一部分都是悲哀的。

还有,要凭良心做事。如果你是领导就要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如果你是老板就要知道哪些钱该挣,哪些钱不能挣;如果你是医生,就要知道哪些药该开,哪些药不该开;如果你是演员就要知道哪些戏该演,哪些戏不该演;无论你是职员、教员、公务员还是其他什么身份,都要知道怎么工作、怎么生话。凭良心做事,生活会变得轻松。

最后,以进取之心耕耘,以平常之心收获。人的发达是要靠天时地利人和的,既要奋斗又要机遇,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我们应该多多注重过程,将结果看淡。

4/9/2013

中国文化概论——老子哲学

总之,有多少人在感叹时代对他的不公啊,想知足,却难知足。这使我不得不发一声感叹,何苦呢?何必呢?只要不奢求太多,知足也不难做到啊!当然,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不赞同消极的态度,应鼓励积极进取参与竞争。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讲,有竞争才能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当竞争者在竞争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而令人烦恼时,千万不能糊涂和失去理智,更不做出不明智的蠢事,而是要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这样才会使自己失落的心灵找到新的平衡,使你尽快调整心情,冷静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使你放开包袱,重拾信心,开心快乐地从头再来,以利再战!希望人们能够真正的理解一下“知足”二字,如能读懂这两个字,那他的生活一定是幸福而阳光的。祝愿人们早日的走出累的生活状态,让愉悦的心情环绕在你的身旁。知足、进取者常乐也。

4/9/2013 5

第三篇:中国哲学概论超星尔雅

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

(一)秦汉时期,中国哲学称为: A、哲学 B、义理之学 C、道术之学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2 “科学不在远,就在猪圈旁。”这句话出自: A、朱自清 B、萧红 C、季羡林 D、郭沫若 正确答案: D 3 哲学中的“哲”是什么意思? A、哲理 B、学问 C、明智 D、智慧

正确答案: C 4 “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维得失”出自()A、《素问·上古天真论》 B、《荀子·哀公》 C、《汉书·张世安传》 D、《庄子·天下》 正确答案: C 5 哲学是论涉()的学科 A、思维智慧 B、人文情怀 C、物体法则 D、历史事实 正确答案: A 6()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正确答案: D 7 班固认为张安世具有使专精神。正确答案:√人类是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一个种类。正确答案:√宋明时期我国哲学叫义理之学 正确答案:√“哲学”一词历来就有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

(二)提出“天地之化日新”的哲学家是: A、王夫之 B、董仲舒 C、顾炎武 D、李贽

正确答案: A 2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中的“伐”是指: A、军阀 B、阀门 C、进攻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3 “外无劳形之事,内无思想之患”出自: A、老子 B、道德经 C、周易

D、黄帝内经 正确答案: D 4 “杨柳岸晓风残月”属于()A、塞外诗 B、思乡诗 C、山水诗 D、送别诗 正确答案: C 5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出自()A、《庄子·天下》

B、《素问·上古天真论》 C、《荀子·哀公》 D、《荀子·解蔽》 正确答案: A 6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是()A、《伤寒论》 B、《黄帝内经》 C、《金匮要略》 D、《温病条辨》 正确答案: B 7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出自《荀子》。正确答案:√穷理尽性出自《庄子》。正确答案:×中国文化曾经把心意当做道德的尺度 正确答案:√“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的“穷”是贫穷的意思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

(三)下列不属于南宋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是: A、朱熹 B、程颢 C、程颐 D、王安石 正确答案: D 2 王安石是()的宰相 A、唐朝 B、南宋 C、北宋 D、元朝

正确答案: C 3()不是宋代的理学家 A、朱熹 B、程颢 C、程颐 D、王阳明 正确答案: D 4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具备: A、思维的习惯 B、渊博的知识 C、高尚的情操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D 5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是谁的名言? 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王夫之 正确答案: C 6()用“道”来作为生成世界万物的母体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孟子

正确答案: A 7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在强调生命易逝。正确答案:×宋代理学家的“二程”指程颢、程颐。()正确答案:√“朝闻道,夕死可矣”是道家思想的“道” 正确答案:× 10 艺术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构造而成的意象世界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

(四)下列关于汉语描述“理性”的概念错误的是: A、事物法则之“理”

B、世界万物的本源之“理” C、人际社会生活的“理性”

D、不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道理” 正确答案: D 2 歙砚出自哪个省份? A、广东 B、福建 C、安徽 D、浙江

正确答案: C 3 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是: A、商汤 B、商宣 C、商纣 D、商敬

正确答案: C 4 帝辛是()最后一任君主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正确答案: B 5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正确答案: D 6()不是观念形态的文化 A、艺术 B、文学 C、化学 D、哲学

正确答案: C 7 中国哲学是论述中华民族理性智慧的思维之学。正确答案:√寿山石是广东有名的章石。正确答案:×《论语》为中文“哲学”概念的名称奠定了语言基础 正确答案:×《墨子·所染》中用染布来比附国家政治善恶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概论绪论

(五)下列人物中,认为“道”是世界本体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正确答案: C 2 下列关于义理之学描述正确的是: A、论究言论文章及其内容道理的学问 B、普遍皆宜的学术道理

C、讲求经义与探究明理的学问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D 3 中国学术界中“哲学”一词源于: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韩国

正确答案: C 4()不是“道术之学”的代表人物 A、老子 B、孔子 C、朱熹 D、庄子

正确答案: C 5 范成大是我国()著名诗人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元代

正确答案: C 6 “哲学”一词是黄宗宪从()引介到中国学术界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正确答案: D 7 18世纪时,哲学就已经成为了一级学科。正确答案:×汉代司马迁认为,聪明就是参前视远、知事穷理。正确答案:√事物及人的价值是由对立面规定的 正确答案:√老子和孔子的“道”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的思想从黄帝时期发端

(一)摩尔根认为人类社会的三个阶段中第二个阶段是: A、蒙昧期 B、制度期 C、野蛮期 D、文明期 正确答案: C 2 下列关于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A、建立在人们共同的物质生产基础之上 B、建立在文化创造活动基础上 C、是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联合体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D 3 中国哲学肇端的形式是: A、战争夺权 B、神话传奇

C、关乎天文,关乎人文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4 中国哲学发端于()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正确答案: A 5 半坡遗址是()文化的代表 A、老官台文化 B、仰韶文化 C、龙山文化 D、红山文化 正确答案: B 6()不是摩尔根提出的人类社会的阶段 A、蒙昧期 B、野蛮期 C、过渡期 D、文明期 正确答案: C 7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正确答案:√中国哲学思想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发端的。正确答案:ד社”在我国古代是土地神的意思 正确答案:√黄帝生活在旧石器晚期时代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的思想从黄帝时期发端

(二)1 下列关于“四民”分工描述错误的是: A、贵族 B、士 C、农 D、商

正确答案: A 2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 A、老子 B、大学 C、周易 D、中庸

正确答案: C 3 下列关于哲学思想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各民族成员的观念自觉与思想意识而形成的 B、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C、是社会生活的时代精神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D 4 “观乎天文,观乎人文”出自()A、《论语》 B、《道德经》 C、《周易》 D、《尚书》 正确答案: C 5 人的社会生产力经历了()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正确答案: B 6 “四民”分工中不包括()A、士 B、农 C、工 D、庶

正确答案: D 7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历史生活里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正确答案:√思想是社会人的一种不自觉的意识。正确答案:×哲学思想在民族成员的物质生活和文化创造中形成 正确答案:√“观乎天文”中的“天文”是指天文气象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的思想从黄帝时期发端

(三)下列不属于周代官置中六官的是: A、天官 B、地官 C、春官 D、风官

正确答案: D 2 黄帝用什么来命名国家官员的名称? A、动物名称 B、植物名称 C、云彩名称 D、地名

正确答案: C 3 下列不属于黄帝开创中华文化的是: A、修养德行 B、探索自然现象 C、振兴兵力

D、大力发展宗教 正确答案: D 4 轩辕指的是()A、炎帝 B、蚩尤 C、黄帝 D、伏羲

正确答案: C 5()提出“聪则参前视远,明则知事穷理” A、范仲淹 B、苏轼 C、王安石 D、司马迁 正确答案: D 6()不是黄帝开创中国文化的内容 A、广泛外交 B、修养德行 C、振兴兵力

D、探索自然现象 正确答案: A 7 犬和狗属于同一成长阶段。正确答案:×黄帝导向初民,开创了中华文化。正确答案:√“观乎天文,观乎人文”中的“观”是参观、观看的意思 正确答案:ד治五气,艺五种”中的“艺”是培植之意 正确答案:√

中国哲学的思想从黄帝时期发端

(四)下列不属于“三皇”的是: A、伏羲 B、神农 C、黄帝 D、秦始皇 正确答案: D 2 作梁是下列哪种谷物的别称? A、水稻 B、小米 C、高粱 D、玉米

正确答案: C 3 马铃薯是从下列哪个国度引进的? A、埃及 B、墨西哥 C、法国 D、印度

正确答案: C 4 “顺天地之纪”中的“纪”是()的意思 A、法则 B、纪律 C、纪要 D、纪传

正确答案: A 5()不是“三皇”中的人物 A、伏羲 B、神农 C、炎帝 D、黄帝

正确答案: C 6 唐代学者()在其《周易正义卷首》中论述黄帝的变化移易思想 A、张遂 B、孔颖达 C、韩愈 D、李翱

正确答案: B 7 蓝田玉要比和田玉更加名贵。正确答案:×距今七千年前,浙江余姚就有水稻种植。正确答案:√丝绸的发明可追溯到黄帝时期 正确答案:√黄帝发明创造了“八卦” 正确答案:×

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

(一)下列不属于儒家“六经”的是: A、诗经 B、仪礼 C、老子 D、春秋

正确答案: C 2 国际学术界所谓的“历史的轴心时代”是指: A、公元1世纪 B、公元前 1世纪 C、公元11世纪 D、公元前11世纪 正确答案: D 3 《周易》中经部包括: A、封符 B、封辞 C、爻辞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4()被列为“六经”之首 A、《尚书》 B、《诗经》 C、《春秋》 D、《周易》 正确答案: D 5()不是希腊代表人类古典文明的元初文本 A、《伊索寓言》 B、《荷马史诗》 C、《理想国》 D、《物理篇》 正确答案: A 6()不是《周易》中“经部”的组成部分 A、《卦符》 B、《封辞》 C、《说卦》 D、《爻辞》 正确答案: C 7 移易变化是周易中的核心思想。正确答案:√《周易》是一部辩论性文典。正确答案:×《周易》由经和传两部分构成 正确答案:√公元10世纪前被称为“历史的轴心”时代 正确答案:×

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

(二)《周易》中“移”的意思是: A、客观性变化 B、规律性变化 C、形质性变化 D、法则性变化 正确答案: C 2 下列哪个是就事物的基本性质而言的? A、不易 B、变易 C、容易 D、简易

正确答案: A 3 下列不属于周易“易”的含义的是 A、简易 B、不易 C、变易 D、容易

正确答案: D 4 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是指()A、曹操 B、曹植 C、曹丕 D、曹渊

正确答案: C 5()不是《周易》的三层义理 A、简易 B、便易 C、变易 D、不易

正确答案: B 6 康德是()唯心主义哲学家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意大利 正确答案: A 7 移易变化的主观性昭示事物本质及其法则使然的变化。正确答案:×古代先哲创作《周易》确实起到了给国家和民俗探索吉凶祸福、事业成败的目的。正确答案:√小米产于我国黄河流域 正确答案:√“移易之变”中的“移”代表法则性变化 正确答案:×

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

(三)1 周易中的卦种共有多少个? A、48.0 B、60.0 C、64.0 D、66.0 正确答案: C 2 宋代朱熹将“亨”解释为: A、开始 B、通达 C、正确完成 D、成长

正确答案: D 3 象征事物成长中的幼弱困难的卦种是: A、《乾》 B、《坤》 C、《屯》 D、《蒙》 正确答案: C 4()二卦象征事物成长中的幼弼困难与蒙昧 A、乾、坤 B、屯、蒙 C、无妄、大畜 D、井、革 正确答案: B 5 “元亨利贞”是()提出来的 A、王安石 B、王明阳 C、程颐 D、朱熹

正确答案: D 6 《周易》有()卦 A、十六 B、三十二 C、六十四

D、一百二十八 正确答案: C 7 教育是一条人们摆脱蒙昧,走向明媚的必由之路。正确答案:√哲学上所说的矛盾是事物自然携带的差异。正确答案:√《人间词话》的作者是王国维 正确答案:√“乾”以顺的实力气象体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纯阳至健的事物和时代 正确答案:×

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

(四)中国最早的社会改革是在: A、1978年 B、辛亥革命 C、商周时期 D、秦始皇时期 正确答案: C 2 矛盾问题需要用变革的方式来解决的卦种是: A、革卦 B、坤卦 C、屯卦 D、蒙卦

正确答案: A 3 《周易》中表明社会生活除旧革新的三卦是: A、革卦 B、鼎卦 C、井卦

D、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D 4 《周易》中涉及革新除旧的卦不包括()A、井 B、革 C、鼎 D、乾

正确答案: D 5 鼎是()时期国家王权的象征 A、商周 B、汉代 C、南宋 D、秦

正确答案: A 6 井卦是《周易》的()卦 A、四十七 B、四十八 C、四十九 D、五十

正确答案: B 7 集市贸易中心的发展和城市的形成都得益于水井的带动。正确答案:√革卦的意思是变旧。正确答案:×大畜的卦意为“止与聚” 正确答案:√“时”是无妄卦的要义 正确答案:√

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

(五)《周易》64卦是以哪两种卦为门户的? A、革卦 B、鼎卦 C、屯卦 D、乾坤

正确答案: D 2 连山易出现在哪个时期? A、黄帝时期 B、伏羲时期 C、神农时期 D、颛顼时期 正确答案: B 3 下列不属于三皇五帝中的五帝的是: A、黄帝 B、颛顼 C、顺 D、禹

正确答案: D 4()中以“山之出云”比喻变化移易的永恒连续 A、《道德经》 B、《连山易》 C、《归藏易》 D、《周易》 正确答案: B 5 《归藏易》的作者是()A、黄帝 B、炎帝 C、伏羲 D、神农

正确答案: A 6 “五帝”中不包括()A、尧 B、舜 C、帝喾 D、伏羲

正确答案: D 7 《周易》中含有周延、完备的含义。正确答案:√《归藏易》出现的时间要早于《连山易》 正确答案:×《周易》揭示了变化移易的永恒性 正确答案:√《周易》的生成要早于《归藏易》 正确答案:×

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

(六)《周易》变化移易的真理性结论体现在: A、既未 B、革鼎 C、乾坤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2 《周易》64卦中最后一挂是? A、既济卦 B、未济卦 C、屯挂 D、井卦

正确答案: B 3 既济卦中“济”的含义是: A、接济 B、济南 C、渡水 D、抚慰

正确答案: C 4 《四库全书》的编撰者是()A、纪晓岚 B、和珅 C、张廷玉 D、龚自珍 正确答案: A 5()两卦是《周易》的结尾 A、无妄、大畜 B、井、革 C、既济、未既 D、乾、坤 正确答案: C 6()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赫拉克利特 正确答案: D 7 《既济卦》的含义和爻义都蕴含着无患思患与思患防患之义。正确答案:√《周易》中的内容不具有对社会经济的指导意义。正确答案:×有断裂的爻是阴爻 正确答案:√既济卦表达了事物终不可穷的一种概念 正确答案:×

完整版答案请打开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帮帮ING 并回复

哲学概论

本公众号提供210门尔雅视频课选修课答案和高等数学同济第七版答案等大学350门课后答案

第四篇:简谈《中国哲学概论》读后所感

简谈《中国哲学概论》之读后所感

其实真正接触哲学这一词是在初一的时候,记得那是第一次上哲学课,老师问哲学是什么?那时的我们很懵懂,压根不知道有哲学这一词。后来通过上政治的哲学一课才渐渐懂得了一点点,原来简言之——哲学就是智慧之学,到后来老师又叫看《中国哲学概论》,更是对“哲学”一词有了更理性更感性的认识。

那么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呢?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

“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原始定义,philosophy,它源自希腊文,叫做“爱好智慧”。三个层次,首先,感受或接受到信息,感知,比较感性,这是感觉。第二,把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变成知识,比如现在的学生们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古人无法了解的。但是这种知识是分而不合,每种学科都有不同的知识。第三叫做智慧,融会贯通且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从信息、感觉到知识、智慧是三个层次,到智慧的时候代表完整而根本。所以,谈及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因为牵扯到反省和根本。人们一定会说这样讲太抽象了,但是它会落实到自身的生命里,所以看任何事情不只会看现在,他一定会看未来、既看现象又洞察本质。教育者施教时不也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无他,教育规律使然。

哲学又有“三史六论”之说史分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印度哲学史;六论分为:逻辑学,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论,价值哲学,哲学总论。下面我主要从认识论和价值哲学这两方面谈谈我读后的一点感想。

首先说说认识论。有一句话说得好——“你要懂人生的道理,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每个人从出生到死,每一天都在不断认识不断思考,看待人和事物的见解也日益变化,最后形成自己的一个比较固定的看法,这就是一个人形成的认识论。其是一个方向,一个标杆。它决定着一个人在今后锝人生中对一个人以及一件事的评论及所做的决定。而这对一个人的人生来是极其重要的。由此看来哲学是人在早或者晚一定要碰到的题材。在生命的阶段,尤其是遇到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痛苦、罪恶或者是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特别需要能有一个方向让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对的,或者给自身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让自身可以改变生命不同的路线。“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再来谈谈价值哲学。价值观是人们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影响决定着人的一生,始终贯穿着人的一生。价值观在人生中就好像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罗盘就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许多人因生活环境从小就在责骂声中长大,形成了气质自卑,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都是黑暗的。然而难道人生就真的只有这短短二十、三十年就可以决定了吗?林肯曾为人刷盘子,低人一等的生活非但没有让他屈服,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信念。人只要还没有进棺材,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要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生命。只有完整的看待,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这就是哲学教给人的智慧!

第五篇:朱熹哲学概论教案

朱熹哲学教案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

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向李侗求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朱熹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

(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

(二)罢黜和议;

(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朱熹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后因得罪王淮,其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为“伪学”,朱熹被解职加乡。解职后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成为全面地控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今赣县)、江州(今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的事务。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二、朱熹哲学主要观点

一、“理在气先”的本体论

朱熹把“理”作为宇宙的最高存在,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朱子文集》卷七十)“末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此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物,无该载了。”(《朱子语类》卷一)朱熹和二程一样,认为“理”是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理”是生物之“本”,取物之所以形成的道理,也就是物之本质(“性”);“气”是生物之“具”,即形成物的材料。朱熹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乃至人类的产生,都是“理”和“气”、“性”和“形”的统一。但是,他同时强调一者的区别,指出“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理”是所以为是器者,不会造作,而“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

朱熹对“理”作了具体分析,他在们‘学或问》中规定了“理”这一范畴的涵义:“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其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是皆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也。”“理”有三层意思: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为是物者”一是物之“所当然之则”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已”者。朱熹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即人的有目的的行动应当遵循的准则、规范,首先是道德准则),而人的活动的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当然”、“所以然”、“必然”三者,在朱熹那里是统一存在于人的活动和自然界之中的。朱熹反复讲“不容已”、“不可易”,说事物的“理”,“皆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这在强调“理”的客观必然性。

“理”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一是指儒家的伦理道德。朱熹说:“五常是理”。(《朱子语类》卷九十四)“理便是仁义礼智”。(《朱子语类》卷三)另也指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他说:“凡事固有所当然而不容已者,然又当求其所以然者何故,其所以然者,理也。”(《朱子语类》卷十八)这里,朱熹不仅把儒家的伦理道德夸大成宇宙的最高本体,而且把要求人们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这种“当然之则”与客观事物的“必然之理”合为一体,都当成“理”,实际上是把儒家道德规范也当成了一种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必然之理”。“理”与“气”的关系如何?朱熹认为,就具体事物来说,“理”与“气”不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朱子语类》卷十八)然而,归根结蒂,他认为:“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同上)“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卞”。(《答王子合》)理气浑沌不可分,不可说先后,如果一定要推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朱子语类》卷十八)就“理”和天地的关系来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同上)就“理”和各种事物的关系来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朱子语类》卷九十五)朱熹这种“理在气先”的观点,属于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二、“理一分殊”与“物无无对”的思想

朱熹说:“一气五行,天之所以赋授万物而生之者也,自其末以缘本,则五行之异本二气之实,二气之实又本一理之极,是合万物而言之,为一太极而已也。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而小人之物莫不各有一定之分也。”(《通书解·理性命章》)这所谓的“本”是指“理一”,即“太极”;所谓的“末”是指“分殊”,即“阴阳”、“五行”、“万物”、“万理”。朱熹以为,“自其末以缘本”则万物归结为五行,阴阳,最后归结为太极,即是万理归于一理。“自其本而之末”,则万物分有太极以为体,即是一理摄万理。朱熹认为“太极”与“万理”的关系是,太极包含万理,万理分别完整地体现太极,用程颐的话说,就叫做“理一分殊”。

应该要注意的是,“分之以为体”,并不是说万物在太极里而各取一部分,把太极分割了,而是说万物各有一定之分而又同具有太极的整体,所以说“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朱子语类》卷十八)“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朱熹还借用佛教“月印万川”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这样的“理一分殊”显然不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朱熹在阐释张载《西铬》的“明理一而分殊”时,提出了“物无无对”的学说,这是朱熹“天理”观的又一基本内容。朱熹以前,王安石讲“耦之中有耦”,张载讲“一故神,两故化”,程顾讲“无独必有对”,朱熹吸取了这些人的思想,其特色是人讲“对”字。

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

朱熹认为人的存在由“理”和“气”两个方而构成,“理”使人具有仁义礼智、孝弟忠信的本质,“气”使人具有知觉、运动和生命的一切自然属性。由此,朱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指人得自于“天理”的本性。他说:“末有形气,浑然天理,未有降付,故只谓之理;已有形气,是理降而在人,具形气之中,方谓之性。”(《朱子语类》卷九十四)朱熹认为“天命之理”是人的本性,而“天命之理”的内容是仁义道德,是纯粹至善的,因此朱熹认为人性为善。“气质之性”是理与气相结合而形成的人的另一种本性,实际上是指来自人自身的自然本性。由于“气质之性”不是“天理”的本性,它往往蒙蔽“天命之性”,所以朱熹要求人们克服“气享所拘”,他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大学章句》)所以,朱熹把人得之于“天理”的那种形而上的东西作为人的本质,而人自身的“气质之性”则成了需要依照这种形而上的本质来克服、改造的对象。

这里朱熹继承了一程的“性即理”的观点,认为“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孟子·告子上》)同时,朱熹又采用了张载的思想,也将人性分而为一:即“天命之性”(亦称“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但两人的理解有区别。张载的“天地之性”是指物质性的气的根本的本性,朱熹则认为“天地之性”就是“理”,或者说,是从作为世界本源的“理”得来的。

在人的思想意识上,朱熹区分了“道心”与“人心”。他说:“心一也,方寸之间,人欲交杂,则谓之人心;纯然天理,则谓之道心。”(《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道心”与“人心”的区别在于:“知觉从耳日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朱子语类》卷七十八)朱熹认为“道心”和“人心”是人人都有的。他说:“道心,是义理上发出来底”“虽小人不能无道心,如恻隐之心是”。“人心,是人身发出来底,虽圣人不能无人心,如饥食渴饮之类。”(《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在朱熹看来,虽然“人心不全是人欲”,(《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但不从义理出发的人心便是“人欲”,由于“人心”从人本身出发,倾向人的“利害情欲之私”,人欲横流是十分危险的。而“道心”看到的是“道理之公”,纯粹至善。因此,朱熹卞张“道心”卞宰“人心”,要求“使人心听命于道心,不被人心胜了”。(《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由于“人心”是指基于人自身并以满足人自身为日的思想意识,“道心”指来自“天理”的形而上的道德意识,朱熹主张“道心”战胜“人心”“道心”主宰“人心”,实际上是要求超越自身,以道德纲常作为思想的出发点和行动标准,使自己完全归入至高无上的道德纲常。

四、“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颐的“格物致知”的学说。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而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人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人用无不明矣。(《大学章句·补格物传》)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肯定人的心或精神里有天赋的知识,有“明德”、“天理”,这是认识的出发点。朱熹认为,人心如一而镜子,它之所以昏暗,是由于气享所拘,为“人欲”所蔽。人的认识活动无非就是唤醒心中的“天理”,把“人欲”去掉,也就是把心灵这而宝镜擦拭干净,使它重新明亮起来,所以认识的最后完成就是“复其初”。

第二,“致知在格物”,这是回答怎样唤醒“天理”的问题。按照朱熹的解释,“致知”,是推及吾心之知而无不尽,“格物”,是穷至事物之理而无不到;“致知”是由内向外,“格物”是由外向内,_者是合一的,因为内外一理,物我一理。格物虽是求事物之理,但事物之理即我心中之理,求事物之理,是为了明我心中之理;致知虽是致吾心中之知,但吾心中之知不能无蔽,只有格物中才能推致。

第三,朱熹提出了“豁然贯通”说,认为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积累过程,就会忽然觉悟到最根本的“理”,即人们心中的“天理”。何以能够出现“豁然贯通”的境界呢?这是因为“一心具万理”,“人人有一太极”。即是说,人人心中既包摄万理,又具有“理”全体。借助于格物的启发作用,“心”能够一下子把握它自身固有的理的全体,即把握了绝对真理。于是“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人用无不明”,也就是成了圣人。“豁然贯通”与“顿悟成佛”,两者相较,极其相似。

在知行关系上,朱熹认为,“知行常相须,如日无足不行,足无日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又说:“夫泛论知行之理而就一事之中以论之,则知之为先,行之为后,无可疑者。”(《朱子语类》卷四)朱熹继承了程颐“知先于行”的观点。朱熹的知行是在“穷理”与“涵养”的关系中讲的,所以朱熹所讲的“知”并不完全是指科学的知识,而是指体认或唤醒心中的“天理”他所谓的“行”,也不全是指科学意义上的实践,而是指封建道德的践履、修养。在讲到“穷理”与“涵养”的关系时,朱熹说:“涵养中自有穷理工夫,穷其所养之理;穷理中自有涵养工夫,养其所穷之理。”(《朱子语类》卷九)“穷理”是“知”,“涵养”是“行”,一者是“常相须”,即交互作用的。朱熹认为“知”与“知”一者不可偏废,主张知行统一,特别是指出“行”的重要,这是有合理因素的。但是,他断定知先行后“无可疑”,实质上是把“知”与“行”割裂开来。

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朱熹说:“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必其表里精粗无所不尽,而又益推其类以通之,至于一日脱然而贯通焉,则于天下之物皆有以穷其义理精微之所极,而吾之聪明睿智亦皆有以极其心之本体而无不尽矣”。(《大学或问》)朱熹方法论包括几个基本环节:

第一,由博反约,在博学的基础上获得规律性知识。朱熹强调博学多闻,是因为他看到形而上的“理”(道)内在于事物之中,“形而下之器中,便各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朱子语类》卷六十一)朱熹要求在“博”的基础上做到“约”。他说:“学之博未若知之要;知之要未若行之实。”“开阔中又著细密,宽缓中又著谨严”。(《大学或问》)这里所说的“要”、“细密”、“谨严”,都是一个意思,即要认识事物的本质,抓住学说的要旨。朱熹讲的“博”与“约”的关系,虽不完全是讲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但多少接触到这个原理。

第二,“严密理会,铣分毫析”。《中庸》里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学之博然后有以备事物之理,故参伍之以得所疑而有问。问之审然后有以尽师友之情,故能反复之发其端而可思。思之谨则精而不杂,故能自有所得而可以施其辨。辨之明则断而不差,故能无所疑惑而可以见于行。行之笃有则凡所学问思辨而得之者,又皆必践其实而不为空言矣。”(《中庸或问》)朱熹的分析方法强调:一是在博学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参伍之”)从而提出疑问:一是对疑问进行反复讨论以促进思辨;三是通过思辨解决了疑难,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见之于行动。第三,“推类以通之”。在朱熹看来,只要善于把握“类”的本质,并拿它作样子,就可以进行类推。人们运用这个方法,可以认识新事物,发现新原理。而朱熹的“类推”,又有演绎与归纳、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意思。一方而要看到“众物比类之同”,即一般道理相同;另一方而又要看到“一物性情之异”,即注意到各自的特点。所以,朱熹的“类推”超出了形式逻辑的范畴,带有辩证思维的因素。

五、朱熹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朱熹的哲学思想,远承孔孟,吞吐诸儒,并吸收佛老哲理方法,形成儒家思想的成熟理论形态。朱熹去世后,从南宋理宗开始,程朱理学的地位逐步上升,至元代而下逮明清,朱熹学说实际上成为地卞阶级的国家学说,《四书集注》朱子经注成了太学与府县官学的法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朱熹的学说虽以庞大精密而使儒学臻于成熟,但作为一种封建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之成熟同时就意味着僵化与腐朽,顶峰即是衰落之始。朱熹思想的地位与作用亦复如此。封闭的逻辑体系已与生动活泼的思维方法及辩证法成分发生了尖锐矛盾,成了阻碍思维进一步发展的僵死外壳。特别是天理人欲的绝对对立,存理灭欲的修养目标,“饿死事极小,失事极大”的强烈观念,“天不生仲尼,万占民如夜”的蒙昧主义,三纲五常终变不得的伦理教条,已变成扼杀人性、阻碍历史发展的枷锁。如何历史地对待传统儒学,科学地继承改造这一文化历史遗产而又不沉溺其中,以至于阻塞中国文化从古代步入近现代之门,这实在是一个极有意义而又复杂的重大问题。

下载中国哲学-概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哲学-概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哲学概论复习资料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

    《中国哲学智慧》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 (2005年制定) 课程编号:310061 英文名:The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 学分:2学分 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谢树放 选定......

    哲学概论读后感[优秀范文五篇]

    哲学概论读记 台湾辅仁大学,邬昆如(哲学系教授)等著绪论: 人生问题导向到哲学思考。 人:个别性:顶天立地---独善其身 社会性:出人头地---兼善天下 天道福善祸淫(书经-汤诰): 善和恶才......

    中国哲学智慧心得

    《中国哲学智慧》心得体会 11071107 冯剑波 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盛世,出现了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繁荣。三教包括:佛教、道教、儒教,九......

    中国哲学简史心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法学1203 苏珊 2120120692 一直以来都觉得哲学是一门很复杂、深奥的学问,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冯友兰先生在站在......

    中国哲学智慧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中国最早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也是道家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从哲学看中西方文化发展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以现代的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语言通俗易......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最近花了些时间读了这本书,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说不清的感慨,不能说读懂读透这本书,但从书中能有所收获,下面是我自己在这本书中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