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哲学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10:3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哲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冯友兰中国哲学哲学读后感》。

第一篇:冯友兰中国哲学哲学读后感

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书:《中国哲学简史》,使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让我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在我为古代中国哲学家智慧的思考而惊叹不已时,它同时又给了我颇多感悟,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潜入意识中,对于孔子孟子的仁和义;墨子的兼爱;杨朱的隐忍;道家的“道无名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深邃高深,它们点燃了我对哲学的好奇,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反省。但在这儿我不想单论某一家,或某一学派给我的感想,我的感受很大一部分来自它们的整体,来自它们组合起来的中国哲学。

中西方从一开始对宗教就有不同的理解。西方“宗教”从一开始就已有了现在宗教的一般意义,即是神与人的结合,重视、小心翼翼地崇拜神灵。而在中国,佛教传入之前(即东汉以前),中国的各个教派,不论是儒家还是墨家,道家,他们都不存在什么神与人的关系,比如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它们都是对人与社会,人自身的修养的探索。这一阶段与古希腊时期很像,但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对神的态度。

中国的宗教除了道教外都是外来的。而中国的道教也不同于其它的宗教,它似乎淡化了所谓的绝对的皈依,它更接近于一种“修身”,强调个人的修炼能达到得道成仙的境地。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和道家在内涵上是有相同点的,道教来源于道家思想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而我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道教借用了更多其它宗教的东西,将那种哲学思想隐藏在宗教的外衣下,它给它加了更多的内容,更容易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宣扬了鬼神,成仙等外在的东西,其实我认为这些表面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理解接受,老百姓在信道教的得道成仙那一套时并不会思考,也无从思考哲学层面的问题。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超脱今生的方法,当道教告诉他们如何如何可以成仙,他们便会坚信不移去做。关于其起源,冯友兰先生讲得很透彻:“佛教在制度组织方面极大地启发了道教。在宗教信仰方面,道教的发展则是受到民族情绪的极大刺激,人们愤怒地注视着外来的佛教竟然胜利地侵入中国。有些人的确以为佛教是夷狄之教。所以道教是中国本地的信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取代佛教的本地宗教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它又从它的外来对手借用了大量的东西,包括制度,仪式,以至大部分经典的形式。”②因此我在想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中国会形成道教吗?或者说中国会形成宗教吗?

传入中国以后,及至发展延续至今,佛教俨然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但即使如此,在古代它的地位也不过是与儒、道二家并立,甚至是从属于儒家的。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但它并没有像西方的基督教那样获得独尊的地位,因为中国固有的各家的哲学思想已深入人心,融入社会和一般认知,中国人无法抛开他们古已有之的思想。中国的思想家,哲学家习惯于用他们自身的理论去解释佛学的经典。因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被同化的过程,它适应着中国人的心理,中国人的思想,不断地被中国的哲学家解释补充,发展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他的发展并没有动摇儒家在中国哲学文化的地位,它就像中国固有的“百家”一样丰富了中国的哲学,和文化。正如冯友兰先生说的:“中国的佛学”和“在中国的佛学”是不同的,前者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

虽然西方的思想领域被基督教统制了将近一千年,文学,艺术领域被神性笼罩了近千年,但我们看到了基督教对文艺,科学的摧残时,也同时应看到它给欧洲社会的深远的正面作用。正是它,给予了西方人探索的激情,向上的凝聚力。它是全欧洲社会的精神支柱。一旦文艺复兴的春风吹来,科学,艺术都曾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像冰封多时的大地,在一瞬间到处春意盎然。西方人的思想在基督教这个大前提下留同存异,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相比中国,虽然从古到今,科学文化都以一定的速度稳步发展,但却缺乏了一种凝聚力,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推崇西方文化,而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弃若草履,我觉得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社中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其实我也发现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从最近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视中国的“七夕”情人节,重视中国传统美德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努力。但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团结”,这是毛主席一向强调的一点。可是放到现在,似乎中国人已忘了这一点了。常听西方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是条虫,讲的就是这一点。同时我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现在的不团结的根源在哪儿?在冯友兰先生的书中我认为我找到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冯友兰先生联系了中国与西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及经济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来解释中国哲学的变与不变的问题,他说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从事农业生产,形成“上农”的思想,发展出一个建全完备的国家机器,而古希腊是一个海洋国家,不具备发展农业的条件,从而形成了地中海地区繁荣的商业贸易。而我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区别,使中国人局限在他的一方土地,往往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处极少地搬迁,也较少地与外界联系,从而使得信息的传播缓慢,邻与邻之间甚至还出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久而久之,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独立”思考的情况,这种形式便导致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普遍趋势,那就是个人的“修身”,这种思想反映在大部分中国哲学中,比如道家,阴阳家,都强调的是个人。因此我们可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这种“独立”使中国人淡化了对别人的关注,就像鲁迅先生批判的中国人“淡漠的劣根性”。这样想着,中国人的不团结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篇:冯友兰中国哲学研究

一,冯友兰对什么是哲学的解释

冯友兰中国哲学。关于什么是哲学的解释,人类精神的反思。人类的精神生活主要部分是认识。哲学就是对人生生活的认识的一种再认识。人类精神的反思有两部分,认识的形式和认识的内容。

二,关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这里讲的逻辑是什么呢,写历史就是描绘本来的历史,但是描绘本来的历史只能是尽量的还原,这个还原的过程就是合理推理的过程,所以讲逻辑应该和历史相同一是哲学史编写应该遵循的道路。

历史中的逻辑的东西就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的表现。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马克思在讨论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时认为两者是不同的,而此处的叙述方法实为冯友兰编写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方法,这里讲的逻辑是指历史必然观念的显现。

历史学和其他学科不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的研究方法是有相似之处的。把个别的事件综合起来找到其中的规律是历史的研究方法,也就是从偶然中抽出必然性的东西。

辩证逻辑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规律。历史中的逻辑的东西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的表现。

三,哲学与世界观

理论思维是哲学的思维,要锻炼这种思维就要学习以往的哲学。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活动的结晶。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学习哲学的活动就是反思人的精神活动。这里对思维的反思是冯先生分析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有了反思之后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了解,也就是冯先生说的觉解,就是人能明白自己如此行事的原因以及在如此行事时以这个觉解为生命的依据于人生意义的体验。这就形成了个人的世界观,如此他才能够坚信不疑,他的精神世界就丰富了,他的行动就勇敢了,虽有困难也无所畏惧。

哲学的作用有两种,锻炼人的理论思维,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先生更近一步解释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就是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就是说哲学给人的这个境界使人可以心安理得,他的生活可以是平静,可以惊涛骇浪,但他都能安然自若的生活下去。

中国哲学说哲学是供人受用的,享受的,这就是说哲学是一种完

全的生活态度,这于西方哲学是有区 别的。

宇宙是一个统一体,一分为二。和人有关的宇宙统一体分为两部分,就是主观和客观,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是主观的一方面的表现,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客观。

动静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也是宇宙统一体的两个部分。四,研究中国哲学的特殊任务

外延和内涵的区别,外延表示抽象意义,内涵表示具体意义。相同之处二者都是用概念的形式来表示事物。但是汉语表示内涵和外延时从字面开看二者不是很明显,也就是说要讲清楚中国哲学首先就要把这些概念辨别明白。这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特殊任务。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第二个任务就是从过去哲学家的材料中恢复他们的思想体系。

五,中国哲学史研究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说清楚哲学家的体系,哲学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相通性的。

第二,把哲学家的理论思维与其思想结论说清楚,尤其是这个理论思维过程,第三,说清楚哲学家的世界观,描述他们的生活和个人风格。

第一章,商周奴隶社会

一,商周的社会性质中国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文化发达的国家。从夏代的王位世袭可以看出,这是财产私有和财产继承的反映。意味着贵族特权的加强,表示由原始共产主义进入奴隶社会,是国家产生的标志。

二,贵族的统治与宗教

宗教早期主要是反映自然,但是在夏代的奴隶社会中宗教反映奴隶社会。王权与至上的天神是对立存在的,有意志的上帝所发的命令称为天命,天命的概念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宗教反映的是奴隶主的利益。这是我们研究历史思想的一个基础原则,有了这个原则我们就能够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了。

三,商朝末期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思潮的反映

商纣王是奴隶主的代表,多次用兵使得奴隶的压迫更重是商灭亡的主

要原因。

四,周公对于奴隶制的巩固措施

周礼是维护奴隶制的上层建筑。礼之一,分封建国

一,冯友兰对什么是哲学的解释

冯友兰中国哲学。关于什么是哲学的解释,人类精神的反思。人类的精神生活主要部分是认识。哲学就是对人生生活的认识的一种再认识。人类精神的反思有两部分,认识的形式和认识的内容。

二,关于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这里讲的逻辑是什么呢,写历史就是描绘本来的历史,但是描绘本来的历史只能是尽量的还原,这个还原的过程就是合理推理的过程,所以讲逻辑应该和历史相同一是哲学史编写应该遵循的道路。

历史中的逻辑的东西就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的表现。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马克思在讨论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时认为两者是不同的,而此处的叙述方法实为冯友兰编写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方法,这里讲的逻辑是指历史必然观念的显现。历史学和其他学科不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历史的研究方法是有相似之处的。把个别的事件综合起来找到其中的规律是历史的研究方法,也就是从偶然中抽出必然性的东西。辩证逻辑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中的逻辑的东西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的表现。

三,哲学与世界观

理论思维是哲学的思维,要锻炼这种思维就要学习以往的哲学。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活动的结晶。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学习哲学的活动就是反思人的精神活动。这里对思维的反思是冯先生分析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有了反思之后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了解,也就是冯先生说的觉解,就是人能明白自己如此行事的原因以及在如此行事时以这个觉解为生命的依据于人生意义的体验。这就形成了个人的世界观,如此他才能够坚信不疑,他的精神世界就丰富了,他的行动就勇敢了,虽有困难也无所畏惧。

哲学的作用有两种,锻炼人的理论思维,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冯先生更近一步解释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就是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就是说哲学给人的这个境界使人可以心安理得,他的生活可以是平静,可以惊涛骇浪,但他都能安然自若的生活

下去。

中国哲学说哲学是供人受用的,享受的,这就是说哲学是一种完全的生活态度,这于西方哲学是有区别的。

宇宙是一个统一体,一分为二。和人有关的宇宙统一体分为两部分,就是主观和客观,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是主观的一方面的表现,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客观。

动静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也是宇宙统一体的两个部分。

四,研究中国哲学的特殊任务

外延和内涵的区别,外延表示抽象意义,内涵表示具体意义。相同之处二者都是用概念的形式来表示事物。但是汉语表示内涵和外延时从字面开看二者不是很明显,也就是说要讲清楚中国哲学首先就要把这些概念辨别明白。这是中国哲学研究的特殊任务。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第二个任务就是从过去哲学家的材料中恢复他们的思想体系。五,中国哲学史研究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说清楚哲学家的体系,哲学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相通性的。

第二,把哲学家的理论思维与其思想结论说清楚,尤其是这个理论思维过程,第三,说清楚哲学家的世界观,描述他们的生活和个人风格

第一章,商周奴隶社会

一,商周的社会性质中国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文化发达的国家。从夏代的王位世袭可以看出,这是财产私有和财产继承的反映。意味着贵族特权的加强,表示由原始共产主义进入奴隶社会,是国家产生的标志。

二,贵族的统治与宗教

宗教早期主要是反映自然,但是在夏代的奴隶社会中宗教反映奴隶社会。王权与至上的天神是对立存在的,有意志的上帝所发的命令称为天命,天命的概念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宗教反映的是奴隶主的利益。这是我们研究历史思想的一个基础原则,有了这个原则我们就能够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了。

三,商朝末期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思潮的反映

商纣王是奴隶主的代表,多次用兵使得奴隶的压迫更重是商灭亡的主要原因。

四,周公对于奴隶制的巩固措施

周礼是维护奴隶制的上层建筑。礼之一,分封建国。

第三篇:冯友兰哲学简史读后感

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书:《中国哲学简史》,使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让我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在我为古代中国哲学家智慧的思考而惊叹不已时,它同时又给了我颇多感悟,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潜入意识中,对于孔子孟子的仁和义;墨子的兼爱;杨朱的隐忍;道家的“道无名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深邃高深,它们点燃了我对哲学的好奇,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反省。但在这儿我不想单论某一家,或某一学派给我的感想,我的感受很大一部分来自它们的整体,来自它们组合起来的中国哲学。

在这本书中提到了儒家并非宗教,孔子只是一个圣人,而非神。这使我想到了西方的中世纪,使我想到了基督教,使我想到了被神性化的耶稣。再深入思考,我发现中国宗教构成模式和西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似乎又直接影响了当代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即中国本土文化的流逝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我试图以探本求源的方法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线索,思考解决之道。基于这一想法,我在这儿甘冒离题的危险将它写出来,也算是我对时局的关注。

中国和西方宗教的起源以及它们构成的不同

西方“宗教”一词(Religion)来源于拉丁文,这个词在拉丁文中有不同的意思。罗马修辞学家拉克汤提乌斯在《神圣制度》中和奥古斯丁在《论灵魂的数量》中将它理解为Religare,意为“结合,合并”指神、人的结合,其动词形式是Religere,原意为:“重复读,反复读”(指重视、小心翼翼地崇拜神灵)。而中国原先是没有“宗教”一说的,古代中国“教”为教化,教育,学说之意,“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宗”有祖先,宗族,本源,派别之意。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从一开始对宗教就有不同的理解。西方“宗教”从一开始就已有了现在宗教的一般意义,即是神与人的结合,重视、小心翼翼地崇拜神灵。而在中国,佛教传入之前(即东汉以前),中国的各个教派,不论是儒家还是墨家,道家,他们都不存在什么神与人的关系,比如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它们都是对人与社会,人自身的修养的探索。这一阶段与古希腊时期很像,但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对神的态度。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源头,而古希腊文学,艺术的源头却是神话。古希腊最早的著作均带有神话色彩,从《荷马史诗》到《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均成就于神话所带来的无限灵感。而这种情况在中国是不多见的,中国古代的文化深受出世和入世的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国哲学,文化的主线之一。中国有神,但是并不强调神,因为描写神的书籍不多。不谈后来佛教中传入的菩萨,罗汉等神祗,我所能记得的中国的神仅是伏羲、女娲之类,比起西方名目众多的神这已算是少得可怜了。

曾经在学西方文化史时,听老师讲,西方文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基督教发展的历史。西方社会长期受基督教的统制,强调政教合一,教皇的权利甚至比国王还大。基督教深入人们的生活,思想,政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神圣不能侵犯的圣地,特别是中世纪的一千多年,基督教更是达到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中国的宗教除了道教外都是外来的。而中国的道教也不同于其它的宗教,它似乎淡化了所谓的绝对的皈依,它更接近于一种“修身”,强调个人的修炼能达到得道成仙的境地。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和道家在内涵上是有相同点的,道教来源于道家思想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而我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道教借用了更多其它宗教的东西,将那种哲学思想隐藏在宗教的外衣下,它给它加了更多的内容,更容易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宣扬了鬼神,成仙等外在的东西,其实我认为这些表面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理解接受,老百姓在信道教的得道成仙那一套时并不会思考,也无从思考哲学层面的问题。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超脱今生的方法,当道教告诉他们如何如何可以成仙,他们便会坚信不移去做。关于其起源,冯友兰先生讲得很透彻:“佛教在制度组织方面极大地启发了道教。在宗教信仰方面,道教的发展则是受到民族情绪的极大刺激,人们愤怒地注视着外来的佛教竟然胜利地侵入中国。有些人的确以为佛教是夷狄之教。所以道教是中国本地的信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取代佛教的本地宗教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它又从它的外来对手借用了大量的东西,包括制度,仪式,以至大部分经典的形式。”②因此我在想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中国会形成道教吗?或者说中国会形成宗教吗?

传入中国以后,及至发展延续至今,佛教俨然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但即使如此,在古代它的地位也不过是与儒、道二家并立,甚至是从属于儒家的。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但它并没有像西方的基督教那样获得独尊的地位,因为中国固有的各家的哲学思想已深入人心,融入社会和一般认知,中国人无法抛开他们古已有之的思想。中国的思想家,哲学家习惯于用他们自身的理论去解释佛学的经典。因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被同化的过程,它适应着中国人的心理,中国人的思想,不断地被中国的哲学家解释补充,发展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他的发展并没有动摇儒家在中国哲学文化的地位,它就像中国固有的“百家”一样丰富了中国的哲学,和文化。正如冯友兰先生说的:“中国的佛学”和“在中国的佛学”是不同的,前者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

两大不同世界中宗教对哲学的影响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宗教的最大不同,在于多元和单一。中国的道教是在外来的佛教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结合了道家,阴阳家的一些观点,以及佛教的仪式。它与佛教相抗衡着,形成了中国的多元性。而西方基督教,特别是在中世纪时期,是毫无疑问的“独裁者”。它强调耶稣的神性,和上帝的权威。宗教的不同,信仰的不同是无法调和的。比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来源于它们共同有一个圣地——耶路撒冷,他们谁都无法忍受异教的东西出现在他们的圣地,因而在12世纪的时候相继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意为保护圣地。③又如,在中世纪,一个国家征服另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它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统一信仰,让被征服者信仰基督教。像是查理曼大帝征服日耳曼人中的萨克森人时就颁布法令迫使萨克森人改信基督教,接受洗礼。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基督教统治下的思想统一是靠血腥和战争达成的,它为其它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而中国以一向的“百家争鸣”的传统来接纳了宗教的介入。不管是什么教派,在中国总能找到其适于生长的土壤,中国的哲学家也惯于从不同的学派去“借鉴”出不同的东西。这就是中国哲学家的折中主义,他们试图通过融合各家的优点来找到一个真理。在此过程中他们会批判,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因而中国的思想领域总是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文明的传承并没有停滞不前,不像西方的中世界,整个被笼罩于宗教的阴影下,科学,哲学,文化的发展几乎停滞,而中国虽然董仲叔也罢免百家,但是百家从不曾“销声匿迹”,它们仍有其追随者将其发展、提高,仍时时可以听到对儒家的批判。但这种批判到后期更多的是求同存异似的学术交流,并不是一味地说什么不好,就这家的思想最好,而是你有你的思想,我有我的看法。如果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会提出来,而你又不同意,便拿出理由反驳。正是这种交流模式避免了儒家成为一个绝对的权威,避免了儒家成为一个像基督教那样的宗教,也避免了孔子的神化。孔子不是神,他只是一个圣人,也只是一个圣人,这和西方将耶稣的神化大不相同,如西方的中世纪所示,当耶稣变成一个神时,他原本的对人生的哲学,对生存的看法统统被抛弃,而将其和上帝连在一起,成为宗教的一部分,并且这种宗教是排外的,不允许存在不同的信仰,不允许有不同的看法,一旦你有了怀疑,并有“叛逆”的行为就被认为是异教,甚至还

要处以死刑,这点我们可以从中世纪的“猎巫”运动对所谓“巫婆和巫师”的屠戮窥其一斑。在西方的中世纪,科学文化基本上停滞不前,人们在解释自然现象时处处受教会的约束,教会成了“唯一”来源,教会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故而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被活活烧死,教会说神创造万物,因此第一推动力的学说横行。中世纪被称作是黑暗的时期,神的光芒吞噬了科学,文化,以及人性的美好。庆幸的是中国古代并不存在如此大范围的漫长的中断,科学文化以稳定的速度向前发展,从而成就了如四大发明,地动仪,圆周率等一系列的重大发明以及创造。

得到的几点启示

虽然西方的思想领域被基督教统制了将近一千年,文学,艺术领域被神性笼罩了近千年,但我们看到了基督教对文艺,科学的摧残时,也同时应看到它给欧洲社会的深远的正面作用。正是它,给予了西方人探索的激情,向上的凝聚力。它是全欧洲社会的精神支柱。一旦文艺复兴的春风吹来,科学,艺术都曾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像冰封多时的大地,在一瞬间到处春意盎然。西方人的思想在基督教这个大前提下留同存异,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相比中国,虽然从古到今,科学文化都以一定的速度稳步发展,但却缺乏了一种凝聚力,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推崇西方文化,而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弃若草履,我觉得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社中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其实我也发现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从最近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视中国的“七夕”情人节,重视中国传统美德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努力。但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团结”,这是毛主席一向强调的一点。可是放到现在,似乎中国人已忘了这一点了。常听西方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是条虫,讲的就是这一点。同时我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现在的不团结的根源在哪儿?在冯友兰先生的书中我认为我找到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冯友兰先生联系了中国与西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及经济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来解释中国哲学的变与不变的问题,他说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从事农业生产,形成“上农”的思想,发展出一个建全完备的国家机器,而古希腊是一个海洋国家,不具备发展农业的条件,从而形成了地中海地区繁荣的商业贸易。而我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区别,使中国人局限在他的一方土地,往往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处极少地搬迁,也较少地与外界联系,从而使得信息的传播缓慢,邻与邻之间甚至还出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久而久之,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独立”思考的情况,这种形式便导致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普遍趋势,那就是个人的“修身”,这种思想反映在大部分中国哲学中,比如道家,阴阳家,都强调的是个人。因此我们可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这种“独立”使中国人淡化了对别人的关注,就像鲁迅先生批判的中国人“淡漠的劣根性”。这样想着,中国人的不团结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如此,但历史上也不乏中国人团结的典范,它们告诉我们:中国人团结起来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在抗战中统一战线的形成直接导致了抗战的胜利,在新中国建立前期,百废待新,众志成诚地建立新中国。分析这些时期,都是国家动荡不安,民族危机四伏的时刻,因此我觉得要使当今中国人团结起来关键之一是,要使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存在危机感而不是优越感,必须让他们了解到虽然中国现在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保障机制慢慢健全,国家正逐步兴旺,但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仍是非常艰巨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强化他们的“民族危机感”,同时开展团结统一的工作。

就整个民族来说,我们或许应该借鉴一下西方,树立一个全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不一定要拘泥于是用儒家思想,还是用法家思想,或是道家思想来引导这个社会。将这一切融合在一

起建立一个有法制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一条明智的选择。

第四篇: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读后感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页码:302 页

内容简介: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正文:

读《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有感

郭训财

一直对中国哲学很感兴趣,人类文明的历程,进入了多元化时期。有人预言,未来世界将是基督教、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三足鼎立”和互相冲突的时代。这一看法是否成立,尚待斟酌;但它说明了一个事实: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不仅在东方世界继续发挥作用,而且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这是文明发展的事实。人们都承认,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的问题和它涉及到的各个层面。在当今科技和工具理性支配一切的时代,这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个问题愈发凸显出来了。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 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 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 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

一、儒家的思想的精髓及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就是说,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儒家 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为主宰,我们就 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干日常的事业。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 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 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 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站 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先秦儒学的精神,首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天地最伟大 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易》以天地为准则,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变化无 穷的功能。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的,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也应该据此而自 强不息。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先秦儒学的 “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 于天上、地上、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 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先秦儒学在汉唐时期演变为汉唐经学,在宋明时期又演变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把汉 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 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明理学对 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 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 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与特征 儒家有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奋 发立志”与“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宣扬那种孜孜不倦、临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事 不惧、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把个人完成的社会责任作 为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育与修养手段。儒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逻辑、哲理。它内涵丰富的知识,但它超知识;它有自身的逻辑,但它超逻辑;它有很深的哲理,但它超哲理。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 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处,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 智慧。对于传统儒学的精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 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生命去呼应与契接,以安身立命的角度去体会。读圣贤书,所学何 事?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守住心性,守德勿忘,行善为本,助人为乐,弃恶扬善,真正做 到:平心如性,苦苦修炼,从幼到老,从生到死,遇事做到大公无私,为人做到心品纯正,待物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我们才能抵制欲念,克服软弱,战胜邪魔,达到清静平和的境界,才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合拍、沟通、感应。儒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兴慈运悲,不舍众生”的理 解态度,没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意识,没有长期刻苦的修炼体验,是很难把握其思想义理之真 髓的。只有坚持真实修炼的人,才能逐渐使自身与外界绝对地统一与协调,决不为个人自身 狭隘的利益考虑,与天地同乐,也与天地同悲,而又能积极地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伟大潮 流,彻底地超越自我,从而消除了心灵中一切邪恶自私的颠倒妄执,净化了心灵,那么他的 生命才不会徒劳地消耗在欲念和烦恼之中,而是通向宇宙生命的永恒。

三、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今世界的教育 传统和现代化是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都是片 面的。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失败或不大成功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单向运动的过程,现代因素简单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所摧毁。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改革的阻力,尤其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革新的动 力。当前中国正面临外来思想大量涌入的新时期,我们应从世界发展新趋势着眼,清理我们 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要素,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外来新要素整合,所以我们面临着对 传统文化(包括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任务。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土壤,主要是: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 与社会体制,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些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已不 具备必然性,但不能由此而否认儒学的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家族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 本的关系,农耕社会可以说是人类最为简单的生产方式,正因为这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原 始的,因此也最接近人的本性,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基 本逻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浓烈的人性气息和人情味的儒学原理也许是以最简朴、最 原始的形式体现了人性的本来面目和人类生活的基本原理。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最基本的东西往往是最稳定、最具有恒定价值的。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漫长的社会历史中,儒家探索并实践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做人”的原理,形成了深邃的人文智慧。人类的人伦秩 序和价值体系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之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中总还是有某 些不变的基因作为稳定和支撑的力量,因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远离自己的本性和根基。可以说,儒学的基本精神与特质就在于发现并体现了这个基因和根本,而且人伦原理与其他文化形态 相比,具有更大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体现了民族精神、民族生命的连绵不断,根本不可能 全盘“化”掉,这说明民族传统事实上是既离不开、又摆不脱的,人伦原理的价值具有相对的 性质。现在人们有感于道德的滑坡,道德的沉沦,在当今商潮澎湃、人必曰利的氛围中,我们 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金钱至上、贪污、腐败的挑战。一个人,一个民族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要有“家”可归的。然而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带给当代人的病痛 就是精神上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在钱权交易、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巧取豪夺的追逐中,人的心灵方寸之地,人的良知是良我之所,已告沉沦,失去了心灵的归乡与故园,因此儒学所 讲求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而且 还有普遍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一个民族糟蹋道德生命、文化生命,同时 也就等于糟蹋了民族生命。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不可摧残太甚,一个民族是经不起这样摧残 的,真正的有识之士所考虑的是应如何回复人的本位,保持人的尊严,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挺立自己的道德人品,调治当下的人文环境,孕育出能够托起中国未来现代化所需要的德业 俱健、素质极佳的跨世纪的人才。就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来说,不借重于自己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传统美德,是根 本不可能成功的。西方现代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精神和近代人文主义作为自己的 源头活水,东亚现代化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宋明理学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中国的现代 化必定不可能将传统优秀文化弃之如敝屣。否则那就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人们在当今的现 代化建设中,已开始惊呼中国物质资源的匮乏,然而还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精神资源由 于近世以来片面地践踏传统所造成的严重匮乏。物质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有形的问题,精神资 源的匮乏则是一个无形的问题。无形的问题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所以,当前重新发现、挖 掘、回采儒学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有重大意义的。西方的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确实应该 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范例。我们之所以对西方教育加以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 19 世 纪以后,西方教育已成为很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性,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 史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来看,研究西方教育也是对 19 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共性的认识。然而,西方文化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只限于“民主”与“科学”,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其中 有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制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轻老溺幼的社会风气,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不但未必能适合于其他国家,而且也已引起西方人自己 的深刻反省。从西方国家来看,现代化在某一阶段就需要重新调整人与物、人与人、人的自身与内心 的关系,所以他们要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儒学、道家、佛学学习,追求道德理 性,追求和谐,追求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要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寻找重新调整 他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人类与宇宙自然关系的方法原则。比如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子女 与父母的沟通问题,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问题,老年人的养育和精神上的孤独问题,环境 污染与生态失衡的问题等等,这些西方现代化社会的焦点问题,他们觉得中国的一些社会伦 理和家庭教育原则可能有用,他们从中国家庭伦理教育进而检讨到社会伦理教育和社会人际 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和中国社会形成一个相反的潮流,当代中国青少年刚要肯 定自我,从家庭里面走出来,提出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一个是从东往西,一个是从西往 东,时间在这里发生了错位。现在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化的要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 统教育可以提供的;在中国社会里出现的现代化的要求刚好又是西方文化和科技教育可以提 供的。这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很自然的趋势,虽然它是多源头的,但最后总要统合在一起。也 就是说从一个整体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来看,要把一个现代化的要求与一个后现代化的要求整体化。现代社会要关心人的问题,肯定人的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西方的“工具理性”不能完 全代替“价值理性”,因此我们应深深挖掘儒学丰富的思想资源,这对于加强现代人文主义思 潮和影响,遏制科学主义片面发展“工具理性”所造成的种种现代弊病,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 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并不是完全没有现实意义的,不是只有观赏价值的博物馆中的 陈列品,而是可以给予现代人以相当重要的启迪。越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儒学的 人文关切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对人类的启迪和警示作用则越大。20 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以空前速度提高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经受到各种各样困扰的时 期。当前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不论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何,都普遍认识到人 如能源大量需求,资源日益耗竭,环境加剧污染,类社会发展到 21 世纪必然会遇到几大难题: 不治之症不断出现,人口恶性膨胀,生态严重失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与自然的同盟关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系遭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难题如不及早重视解决,势必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难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为了改善 21 世纪 科学、文化和人类生存发展,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受机械规律硬性制约的,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于是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求助于东方儒学传 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是最大的生命整体观。儒学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 21 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以及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 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新的发展模式和 方法论有重大意义。所以挖掘儒学有价值的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是很有帮助的。儒学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还更应强调道德 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 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 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所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代替的。这对于人类、国家与人的自身来说,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 界的提扬。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

中特4班郭训财物理学 2013111168 读后感——读《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有感

一定的高度,对人类心 性的关怀,才是终极的关怀,最根本的关怀。当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吸取各国 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统合起来,为创建现代世界文明,维护世界和平和生态平衡,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论教研员的人生境界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奉贤区教育学院 庄骏

2009的盛夏至今,光阴何其匆匆!在学院一个又一个的日子,不知不觉快存满七年。高中语文教研员,这个常被戏称为“替人做嫁衣”的角色,在经历摸索、提炼,在尝遍酸甜苦辣之后,似乎走完了从喧嚣到平静的宿命。

懵懂不再,激情褪去,与“教研”的那份恩情是不是也会遭遇“七年之痒”?老实说,前一阵子,不能说心中没有倦怠。虽然一样在动口、动手、动脑,但动情的瞬间委实是少了、又少了下去。你的努力成全了别人的光芒,或者叫喊于众人之间,众人还你以敷衍甚或冷漠,那么,教研员们,我们的自我在哪里?当这些心灵的微光在脑海中划过的时候,我触碰到了自己的无助感和不高尚。

最近,有机会重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感觉居然一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而要深入理解之,阅历、契机皆不可或缺。很幸运,去年年末,在北京清华园的洗礼以及在南京师范大学后山流连时的诸多顿悟,已经为我从《简史》中获得精义设好了铺垫。于是,在儒家“内圣外王”的哲学世界里,获得了自我检省的最好机会,在道家乃至佛家在精神开释之下,也似乎找到了一条重新振作的道路。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氏的这句话对我们理解哲学有帮助,对我们借助哲学成为大写的人则得益更大。比如他所提炼的“内圣外王”四个字,可以启迪我们去准确进行教研员的身份定位。很多时候,我们要么冲得太前,要么退得太后,或者亢奋,或者萎靡,别人看不懂,自己的内心更是惶惑。实际上,中国历代圣哲都非不食人间烟火而终日山林漫游,独善其身的。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于前者,教研员要明白学习研究以及内涵提升的价值,话语权决定自你的人格魅力和学科素养;于后者,我们要懂得管理、指导之方法策略的重要性。两者一体两面,不分轩轾,不可或缺,我们要学习真正的圣人,不以处理日常事务为苦,相反地,正是在这些事务中陶冶性情,以培养自己接近圣人的品格。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对于教研员来说,“内圣”最关键的,是要养成仁爱之心。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道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品德完美便是“仁”一词的基本内涵。教研员常常躲在幕后,他之仁的实践首先要包含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然而,教研员之“仁”难在不仅“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一方面,可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忠”和“恕”乃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头,也是它的完成。作为老师的老师,我们的内心要有衡量行为的一把尺,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实施“仁”,做一个忠恕有道的教研员其实不难,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内圣”的路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具体指引。《大学》所教导的自我修养方法,第一步便是“格物致知”,即对外界事物调查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第二步是“用敬”,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现在,学院给教研员们创设的“格物”机会越来越多,但层出不穷的干扰和诱惑导致“用敬”越来越难。平衡两者关系,对所格之物善加取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对“内圣”的绵韧,“外王”因其刚性,最难坚持。当你刚刚从事教研工作时,会不知所措而处处有措,时间久了,挫折多了,渐而气馁,渐而无为。这种懈怠,与老庄之流的“无为”有很大的境界落差。我突然理解,道家名以“无为”,实则“有为”,而情绪低落者往往将“无为”做到表里如一,其实是很可悲的。

那么,坚持的动力从何而来?我想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我在砌砖。”第二个砌砖工人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说,“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

也许你会艳羡于第三个工人的梦想与成就,也许你会鄙弃前两者的低俗和短浅,实际上三者之差别,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境界层面。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四等境界: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在这四种人生的境界中,前两种都是人的自然状态,后两者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前两个境界可以说来自天然,后两种境界则是人自己的心灵所创造的。哲学的任务是为了帮助人达到后两种境界,特别是“天地境界”,因为唯有经验哲学给人的宇宙情怀,人方始可能达到天地境界。当你进入“天地境界”,亦慢慢接近了“内圣”,不仅自信满满,激情洋溢,而且面对“砌砖”的枯燥,既可以心无旁骛,也能够拾级而上,从而“世上最美丽的房子”就在你的手上一层又一层地耸立起来,你的人生境界也就高在天地之间了。

读书亦是行路,借《中国哲学简史》,我对教研员的身份认识突破滞涩,顺利地抵达了又一个彼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以“内圣外王”为训示,格物、用敬,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下载冯友兰中国哲学哲学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冯友兰中国哲学哲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大全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作者:(中)冯友兰 著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总体感觉 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最近花了些时间读了这本书,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说不清的感慨,不能说读懂读透这本书,但从书中能有所收获,下面是我自己在这本书中的感想......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从哲学看中西方文化发展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以现代的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语言通俗易......

    中国哲学智慧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是中国最早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也是道家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一、 本书简述这本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背景、方法论进行了分析;第二部门按照时间顺序对先秦诸家开始到新道家、新......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有言:“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 假期阅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觉得受益匪浅,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