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初中各学科教师教学叙事(全)

时间:2019-05-15 08:1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华初中各学科教师教学叙事(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华初中各学科教师教学叙事(全)》。

第一篇:精华初中各学科教师教学叙事(全)

初中各学科教师教学叙事

数学老师

教师要用爱去打动学生

这是发生在我上班的第二年,当时是一名数学科任,我非常热爱教师这个行业,以前的老教师在我上班时送给了我这样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总是先接受你这个人再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会很快遗忘。但老师的关爱却会对学生影响很大,甚至一生。”所以下面便是我帮助一名迷恋网络的学生的事情。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家里条件非常优越。在我接班上的第一节课里上了不到二十分钟后他就开始睡觉,所以我第一个就认识了他,下课我就先找到他的班主任了解情况,才知道他以前就有爱打电子游戏的“癖好顽症”,而且从来不听课,家长老师说都不好使。我深知,这样的学生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就是课下找他聊天,千万别让学生有这样一种感觉:“老师找我就是我犯错误了,就是批评我。”所以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坐下来先告诉他,老师就是想和你谈谈心,这样他就会觉得老师与自己是平等的。接着我就问他对自己有没有什么要求,你心目中的数学教师是什么样子的?你希望老师应该怎么帮助你?他告诉我:“老师,你是第一个让我在办公室坐着说话的老师,其实我觉得您讲的很好,这学期我真的好想重新开始努力学习了,但是数学课

本身的特点是课程前后联系比较紧,前面的知识没有学好,影响到现在我想听也听不懂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只能睡觉了。”于是我告诉他:“这章与前面章节联系不是很大,如果你上课遇到不明白的先记下来,努力听,下课我给你讲,请你对自己有信心好吗?”这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谈话,至此之后的数学课他没有睡过觉,每天的自习课我都给他单独辅导,让他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学会,不过因为他以前的所有知识几乎都没学,所以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为我们的接触比较多,他把我当成了他的好朋友,对我无话不谈,经了解,他有一帮社会上的朋友,以前在一起就是上网打仗,他早就想脱离他们了,但是又不敢。有一天他的妈妈给我来电话说孩子十点了还没有回去,于是我和他家长找了很多的网吧,终于在一较偏僻的网吧找到了他,我站在他身后,一言不发地严肃地看着他正打得起劲,当他发现我时,大吃一惊,脸也红了,低着头和我一起回到家,我一路上也不说他,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回到家里,在老师和家长面前,他难过得低下了头。想到要挽救这个孩子,一就是让他没有时间和社会上的朋友接触,控制他的时间,二就是把他以前落下的功课尽快补上,让他能自己独立解决现在所学的知识,增强他对自己的信心。于是我坚持两个月天天和他一起放学陪他回家,晚上给他单独辅导数学,之后我们再一起学习,每天几乎都是十二点,早上再和他一起上学,就是这样,我几乎付出了我所有的精力,但是在此期间,我曾经真的好想放弃他,那时他上晚自习到九点半,每次我都是先去看看他是否在,然后回办公室备课等他,放学之后他来找我,有一次我中途去找他,居然发现

他不在,九点半他又准时来找我,我当时真的好难过,但是我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他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考上了我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在后来给我写的信中写到:“师恩浩荡,师恩难忘,老师的教诲指引我做人的一生。”当时我真的很感动也很满足。

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对后进生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缺乏内动力,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自我管理的能力差,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低,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方法不得当。

2)生活、学习习惯差,情绪不稳定,办事没有计划性,处理问题时时间观念淡漠,学习没有紧迫感,听之任之。

3)学习方法有问题,基础差,接受能力也差。4)受家庭环境影响,父母教育思想不一致。

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的,我们自己都要有信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正如上面所说的例子,抓住最佳机遇对其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坚硬的石头也可以被融化。

往往看似没有希望的同学中,有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无可救要,往往可能因为我们教育管理方法简单或者不当,使他们产生了某种逆反心理,离他们越远,对他们关心越少,他们留给我们的希望就越渺茫。对于他们我们做老师的首先要牢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的棍棒之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其次我认为就是理解,是换位思考,是心灵上的融通;不是放弃,不是失望。

一定要理解,正是有了理解,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冷静思考,才可能采取更妥善的办法去引导和帮助学生。

教师要用爱去打动学生,在我做学生的时期就应该深有体会到,学生喜欢的是亲切和蔼,威严但不专制的教师。教师使用委婉的语言,和蔼的语气去教育学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绩,因为这样可以使学生喜欢上教师,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全世界最伟大,最善良,最可亲的。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情感上依赖的感觉,这样能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并对知识产生兴趣,促使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和学生建立感情,不能只依靠语言的作用,还需要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将爱变成行动,学生在体会感受到这种爱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的和教师建立感情,并对教师付出相应的或者更多的爱。一次上课,一个女生睡着了,我当时想叫她旁边的学生叫醒她,但是我思考了一秒,选择了自己主动走过去轻轻的叫醒她,但她睡的太死,我不得不将叫改成拍了。我问她:你是不是不舒服,如果不舒服的话我给你请假,缺的课晚上我给你补。而他是真不舒服的,于是我便让他身边的学生陪她去看病了。她的病好了以后,主动的来找我补课,很认真的,而那专注的神情竟让我很感动。自此以后,她总是在远远的看见我后,便冲上来向我问好,她的这种‘多此一举‘总是给我带来快乐,从而让我更爱我的学生。我想,这就是作为教师的快乐吧,这种互相的快乐更是能促成新课程对德育的要求。虽然这个学生目前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相信她以后的成绩一定会好起来的,当然这也需要我更加的努力,因人施教,虽然很累,但那份美好的快乐将一直促使我去完成这一项崇高的工作。在教学外的时间里,教师也应该主动的去接触学生,特别是在对基层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中,这个尤其显得重要。在教学外的时间里,我主动带领学生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春游。在春游的时候,联系实际,给他们讲解一些生活知识和科学知识。或者分析附近的植被情况,和野生动物情况。如果他们不会的话,便很想知道,在这个时候教学生知识,学生是很感激你的,因为他已经把你当了最好的朋友,而不在是“教师‘。有的学生很喜欢唱歌,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投其所好,抓住这个机遇,利用这些学生的兴趣在课外教授他们一些英文歌曲,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用爱去打动学生,用教师的知识魅力去打动学生。只有在培养了良好的师生感情之后,才能符合课改的要求,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一个轻松、活泼、自由的环境中进行,从而才能使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化学老师

记如何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铃……”我拿着备课夹踏着铃声走进了教室,看着同学们没精打彩的样子,也难怪第七节课了吗,我也正发愁怎么上这课呢?

上课后,我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在屏幕上,利用课前五分钟

想复习、巩固并概括性地说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发现学生不仅概括得不好,而且回答问题时还有气无力的样子,引起了我的不满和烦躁,我耐着性子将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了讲解,对提问中同学们的表现作了点评,还话里话外地批评了某些同学,这时有些同学稍微好了

一些。

讲课开始了,教室里立刻漂荡起我抑扬顿挫的声音,这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因为这是一堂碳的化合物的复习课,它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处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因此,我设计有分层设疑、分层提问、分层达标训练,同时把每层问题和训练都用精彩的画面展示在大屏幕上,层层到位,自我感觉一定会异常精彩。五分钟过去了,教室里除了我的讲课声和偶尔一、二位同学的附和声之外,感觉特别的沉闷,“怎么搞的”,我的火气在心里生长,好像和谁赌气似的,草草地结束了第一层的讲解。然后,把训练打在屏幕上,要求同学们在五分种之内完成第一层次的十道小题。有的同学已经从我的语气中查觉到我的不快,于是,赶紧认真地做起题来,教室里仿佛结冰了,一阵凉意穿过我心,我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唉!怎样才是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情景呢?

我慢慢地巡视着,暗暗地告诉自己千万别发火,借以平息自己急躁的情绪。想着下面的课怎么上,调动不起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准备得再好,也注定会是一堂失败的课。边走边思谋着,忽然我发现一位同学桌子上放着一本“开心辞典大全”,立即,王小丫主持“开心辞典”的画面在我心头一闪。有了!我快步走上讲台,根据自己的备课笔

记,调整了一下思路,快速地将第二层次和第三次的设疑、问题及训练浓缩成了十个难易适度的多选题。我转身在黑板上奋笔书写起来。这时候,我感觉到有些同学的目光开始随着我的粉笔在移动了,听到有些同学们在窃窃思语了,我心中暗暗窃喜,我仍在黑板上快速书写着……我回转身,扫视了全班一下,面带微笑且大声宣布了我的规则:“下面两个层次共十道题,每小组任选二小题,由组长同学作为代表,上讲台选题和答题,请四位小组长拿着书和笔记上讲台”这时,同学们有点骚动,我没有理会,转身面对组长们说:“若回答不出,可以有二种求助方式,即求助书本和求助同组同学。请班长上来计时,每小题 2 分钟”我停顿了一下,这时,课堂上已经一扫刚才沉闷的气氛,我继续说:“开心辞典答题是有奖励的,我的奖励就是:今天的作业可以选作,我今天的身份是主持人”。这时同学们的脸上已不见了刚才的无精打采而变得神采飞扬,课堂上已不再是只有我的声音。选题,求助,作答,同组的同学那种热切地希望自己的组长是最棒的;翻书声,讨论声,被求助的同学响亮的回答声,在我听来是那么的动听,我的提示和点评又常常引起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讨论。不知不觉中,这堂课将原先预计的教学内容完全在活动中被触及并消化掉时,欢快的下课铃响了。但同学们仍沉浸于刚才的气氛中,围着我说着自己的想法……。走出教室时,我才突然发现自己的脸烧烧的,激动的心不能平静。这堂课令我记忆深刻,至今还回味着,因为我似乎很久没有遇到这么火热的师生同质疑、共探究的场景了。

这堂课有两点成功之处,一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真

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协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二是触发了学生们思考的激情,调动了教室里多种声音的存在,实现了师生、生

生的真正互动。

这堂课也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是突发事件,准备不足,造成课堂调控不到位;二是由于是专人发言,指定求助对象,所以部分同学浑水摸鱼,无法大面积互动起来。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像第七节课或下午第一节课(此时同学们饿了 , 困了)的情况。许多老师常常会抱怨上课没有效果,精心准备的内容根本无法落实。通过这堂课的经历,让我对新的教学理念突然有了更深的理解:什么才叫精心备课?精心备什么?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就是:备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备教法(传授知识的方法)、备学生(学生接爱程度)、备学法(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一切均是老师让学生怎么做,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的接受,主角是教师;而这堂课虽是突发事件,它让我真正无法忘怀就是: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学生探索规律、讨论方法的时间多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的需要。我想新课程新理念意义上的“备课”我想应该是:备“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备“创设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备“培养学生主动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里所谓“问题情境”不是教师一厢情愿设计好了一个框框,让学生跟着老师动,而是教师必须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氛围。

这不正符合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师生、生生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思考和建构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更离不开协作学习过程画龙点睛的引导。

通过这堂课不由得让我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教学,我针对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按照自己对备课的认识,凡是关于基本理论学习,或复习课,习题课等,基本上每堂课都精心设计出几个有质量的问题,如错题辨析型、或一题多解型、或思考讨论型等,课堂上极力营造质疑、探究的思维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开心答题,开心求助,我及时改变评价方式,或当堂鼓励,或给表现突出的同学特别成绩,或免做或选做当堂作业等,学生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踊跃参加,真正实现了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体验了真正的快乐学习。

思想品德老师

教学机智给课堂动态生成插上飞翔的翅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提升学生素质,实现多维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为了提高

教学效率,每位教师都会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步骤,但在实际的授课中,往往会因某些突发事件而影响教学预案。有的“意外”能生成生动活泼的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而有的却给教师带来意外的烦恼。的确,生成的未必都是有效的。对于生成出来的“意外”,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扰乱师生的视线,带来“散乱的活跃”,有的甚至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使学生陷入困境,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机智地修正偏差或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意义的方向上来,机智能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

在教学过程中,我曾经历这样一件事:

“你别拿我的钢尺!干什么呀?”我停住了书写黑板的动作,旋即转身寻找声音的来源处。原来坐在靠近教室窗户的一个女生正伸手阻止她的同桌男生拿走自己的钢尺,而那个男生执意拿着尺,并且将头压得狠低,几乎要埋进书桌下。“哎呀!别拉了!”紧接着她又出声劝阻那个男生在干着什么。由于距离稍远,其他学生纷纷抬起头,停止书写笔记的动作,本来安静的教室顿时唧唧喳喳起来。我快步走到那个拿别人东西的男生座位前,他似乎听到我的脚步声,察觉到了有人的逼近,迅速扔下右手中的尺,将左手快速藏于背后,眼睛低垂默不作声,而离他不远处坐着的一位女生几乎看到这种情景吓得趴在桌上,不敢面对这一突发情景。

在那一瞬间,我隐约看到他的左手腕有一道红痕┉┉“请大家将书打开到第三课,我们今天讨论一下‘生命与健康的权利’问题。”为了不影响他的情绪,引起他的连锁反应,同时集中课堂中学生的听讲精神,我在头脑中迅速做出决定,何不就利用一下这个突发事件,改变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地安排教学进程。

“他这是怎么了?”我在心里纳闷起来。“难道他有什么难言之隐?最近没有发现他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变化呀?上节课还在积极回答问题的他,怎么突然这样了?”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首先开口发问。“在我们的成长里程中,谁首先给予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父母!”学生争先回答。“当你累了、病了、受到伤害了,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回家!”“想爸爸妈妈!”“尽快好起来!”„„学生的回答此起彼伏。“作为孩子,我们当然需要保护,有我们的父母来依靠,哪怕有一点不好的反应,他们都会牵挂着我们的安危。那反过来,我们是不是也要多为他们着想,作为大孩子,多主动分担家庭的责任呢?”“对!”“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老师我知道。”一位女生自告奋勇地举起了手。“好,你说。”“因为我们彼此爱着对方。”“说得真好。有了爱,它能使我们坚强,能使我们排除任何困难。” “但是,老师,爱也未必能包治一切吧?”一个高个男生提出了疑问。“请举个例子?”“假如我病了,父母又不懂医,光有爱又不能使我尽快好起来。到时还是要上医院打针吃药呀?”“你这个问题涉及我们的健康权。因为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拥有健康才可能拥有一切。那如果没有了健康,乃至生命,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又会怎样?”“没有了家庭和朋友!” “一切都不存在了!”“再也不能吃好吃的了,再也不能穿新衣了!”一个胖嘟嘟的男生的一席话,逗乐了在场所有的人,也包括那个引起突发事件的男生。我这时看到了事情有了转机,于是决定乘胜追击,进一步加强话题的深入引导。“对,健康与生命都没有了,任何对于我们有意义的事情都不复存在了,我给大家写个公式,我们一起来探讨健康与生命的重要性。”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个公式

“1×1×1×1„„×1=1”,“如果我们将公式左边的‘1’分别代表亲情、友情、事业等等一切我们所拥有的美好事物,那么公式右边代表我们的一生追求的理想,即抽象为‘1’,现在这个公式是完满正确的。假如你的生命健康出现了问题乃至失去了生命,这个公式就会变成„„”我快速写下了“1×1×1×1„„×0=0”,转身又问学生,“同学们看一看会怎样?”“什么都没有了。”“人生没有任何价值了。”“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同学们请记住,我们并不孤独,处在如此精彩的世界中,在你的身边有家长、老师、朋友时刻关注着你的成长,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亲情、友情、师生情是你此生最大的财富。请珍视你的生命与健康吧!”

与此同时,我望着那个一开始拿别人钢尺的男生,多注视了他一会儿,他似乎感觉到了我对他的注意,默默地低下头,自己陷入了沉思„„

课下,我主动与他沟通,及时掌握了他的思想动态。原来是下课时与别人发生口角闹别扭,被他人奚落自己单亲家庭的状况,一时想不开如何发泄自己的情绪,导致上课时发生了不明智的举动。事后我及时通知了班主任与家长,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配合下,事件双方的二人互相进行了检讨,各自承认了相应的错误,特别是拿别人家庭开玩笑的学生更是体会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主动承担责任,及时道歉并做了深刻反省。那个突发事件的当事人,在不定期的教师开导与沟通下,情绪的调控能力得到了很大改善。

教育的作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成的。它需要当事人的积极配合,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同时尝试多种科学方法的尝试,不断地总结、实践、再总结、再实践,如此往复多次,顺利解决问题。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我及时找准学生的问题切入点,适时结合课堂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情感,运用移情、目标升华等方法增进彼此的信任度,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有效地开展,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的综合实现。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所以我们不该代替孩子思维,而应该走入孩子的思维空间,就像走进一个色彩斑斓的纯真世界,用一颗真心来和孩子们交流,以心换心,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样才会得到更多意外的精彩。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只要我们教师机智地抓住教育契机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意义的方向上来,就能给课堂动态生成插上飞翔的翅膀。

语文老师

常教常新的《背影》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关于这篇课文的学法、教法,也有很多很多的教案、学案以及分析文章,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语文教师,每次教完这篇课文,我都感触颇深。

上课之后,本来一切都照着老师安排的步骤进行,写作背景的介绍,作者简介,疏通字词,朗读课文,探究问题„„课正在按部就班地上下去。大约到了20分钟或者25分钟的时候,终于讲到了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段,学生朗读,然后讨论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等。学生讨论的结果与我以前的教学中遇到的大同小异,无须赘述。但下面的

课堂进程似乎渐渐地偏离了我原先的教学设计。

讨论告一段落后,学生发言,但我发现学生好像还是不愿意静下来,于是我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学生单伊崧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像父亲这样的人我们在生活中随处都可能遇到,我身边的人包括我的亲人也都是一些普通人,老师不止一次让我们写他们,但我从来没有写得这样动人,而作者只不过写了父亲的背影,为什么竟能写得这样让人感动呢?”学生张可欣:“你看看文章写得有多细致,父亲的穿着,动作,你看穿着的颜色,还有那些动词,走、探、攀、缩、倾,还有蹒跚、慢慢这样的形容词,这哪能不感动人呢?”学生单伊崧:“那他为什么要写得这样细致入微呢?”学生章佳琦:“好了好了,我来说。写得细致是因为观察细致,写得动人是因为在观察和写作时投入了真挚的感情。喂,这可是标准答案啊。”

这时有几个学生交头接耳了一会,其中的一个说:“不标准,我来补充一点。写作本文时作者自己也做了父亲,——后面不是说惦记着我的儿子吗?——他对父亲的理解比二年多以前深刻得多了,所以才这样动人。”学生可真行,一群毛小子,原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说起来倒是一套一套的。我想,到此为止这个小问题总该差不多解决了吧。

正当老师准备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坐在后排的一个学生突然站了起来:“那他为什么这样仔细地观察父亲的背影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钻牛角尖”。这怎么能成为一个问题呢?父子关系嘛,还用多说?但我没有这样简单化地处理这个问题,而是问:“你怎么会提到这么一个问题的呢?”该生顿了一会,冲着学生张可欣说:“在车站这样一个有许多人的地方,你通常会对什么人的背影观察得这样仔细呢?”学生张可欣被问得一时语塞。静了几秒钟,原先一直沉默旁观的学生于铁站都没站起来突然冒出一个词:“美女。”这一下全班立刻变得热闹起来了。有的学生觉得好玩;有的学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闹哄哄地说个没完;还有一些学生一边笑嘻嘻地说着话,一边还拿眼睛瞟老师一眼,看看老师的反应;有的学生对此非常不满„„这时女班长站了起来:“我们这是在上语文课《背影》,你们都说到哪儿去了啊,一点气氛都没有了。——老师你看我们的课堂成什么样了,你怎么不管一管呀。”其实从学生于铁说出“美女”二字到女班长发话,也就不到3分钟时间。我当然能够控制住时间的。只是我感觉到,这个问题并非毫无意义,但又一时没能想到一个恰倒好处的办法把它与课堂的主题联结起来。既然班长这么说了,我就示意学生静下来,并要求学生就刚才的问题谈自己的想法,但要求先举手后发言,有秩序,不重复。这时举起手来的学生并不多,还是班长抢先发言,她显得有些忿忿然:“父亲个子不高,长相不美,是个胖子,穿戴么,不是黑的就是青的,又不时髦,不幸他是父亲;这时他旁边还有一个美女,很是妖妍,我敢肯定,于铁的两只眼睛只会盯着美女,而不屑看父亲一眼了。”学生D被班长的一席话说得头都埋下去了〖注〗。奇怪的是,这回其他同学也没有哄然大笑,而是出现了近半分钟的沉默,倒是我先打破了沉默:“为什么都不开口了?”学生E:“我们想,父亲不美,为什么能这样吸引住作者的目

光呢?肯定是另有一种力量,这就是爱,世界上最无私的一种感情——父爱。”这时我看到不少学生在点着头,一个个表情严肃。我想,课上到这个份上,原先安排好的那些步骤和程序不要也罢,分析词句啦,讲解练习啦,如果这时硬拉进来,岂不扫兴?这时我要求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同时提醒,像读“大江东去”一样的语调合适吗?学生一致认为不合适。“那该怎么处理呢?老师不说,你们自己看着办。”结果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了这段话,几个女同学都读得有些结巴了。接着我让学生利用剩下不多的几分钟时间在学习小组内交流阅读本文后的感受。老师穿梭其间,听到学生这样一些交谈:现在我知道文章感人的力量哪里来了;有个音乐家曾说他用皮靴照样能够演奏出动人的乐曲,奥秘原来就是感情啊;美文靠做是做不出来的,我常常喜欢看那些辞藻华丽、语句扇情的文字,读过《背影》之后,觉得真是浅薄;„„

下课铃响,我既没有追问他们交流时说了些什么,也没有布置作业,只轻轻地道了声别,就离开了教室。学生在教室里还像上课时那样静静地坐着。

我认为这是一堂既十分闹腾又弥漫着感动氛围的课。备课时我没有想到课会上成这样,这是我梦寐以求但在近10年教学生涯中从未实现过的一种境界。在后半节课,我的备课教案已经完全作废,所有问题都是当堂生成,大部分活动都是学生自主组织,教师的作用只是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情感活动以及语言活动有序地持续下去,将其纳入到语文课堂活动中来,并且把这些活动不断地推向新的高潮,在课堂

上,学生与学生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达成了思想的碰撞,灵魂的沟通。起初我还抱着这样的态度:就算是浪费,也不过是一节课,下不为例就是了。没想到这么一放手,竟成就了一堂让师生都十分难以忘情的课。这样的课之所以难忘,还在于它很可贵,因为它很难重复。

这堂课值得回味之处在于:1.在课堂上要舍得“放”。不要囿于课的进度,怕耽误了课时,不敢放手,只怕完成不了原先安排好的那些内容。在这堂课上,当学生说出那句看起来十分俏皮甚至有些荒唐的话时,如果老师不予理睬或者干脆训斥一通,后半堂课的情景就不会出现,学生那些好戏怎么演得出来呢?2.要注意联络。学生在平时其实是有不小学习压力的,在课堂上难得片刻开心,给他们两三分钟谈一谈美女又有什么关系呢?问题是接下来要将这个话题适时地自然而然地联系到“父亲不是美女,却有着和美女同样大的吸引力,奥秘何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来,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课就有可能不但真的偏离主题,还可能会陷入庸俗。这,恐怕除了勇气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智慧。3.关于时间控制。实事求是说,由于课堂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不得不将《背影》这一课由原来的2课时增加到3课时,但这是值得的,因为这样的课对于激活学生的灵性和悟性,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其他课即使少上一课也无妨。

微机教师

探索中的意外收获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突破,怎样在三尺讲台上实践自身价值,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如何既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又能成为培养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引导者,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为此,我在新课程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运用管理艺术,化解课堂矛盾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科,课堂上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多,出现的异常情况也较多,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师生矛盾,影响正常教学进度。

一次上课,我发现坐在后排的一名男生在吃东西,当我正视时,他就闭嘴不动,转移视线,就大嚼起来。我提醒说;“上课不能吃东西,认真学习。”许多学生都顺着我的目光看着这位男生,而他却左顾右盼并说;“谁在吃东西?”我很气氛:“就是你”他却毫不认错地说;“不是我,上课怎么能吃东西呢?”„„结果我们发生了冲突,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我认识到教育是一门艺术,课堂管理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运用机智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善于化矛盾于无形中;首先要正确对待课堂中的师生矛盾,中学生处在身心急剧变化的特殊年龄阶段,自主意识强,自控能力弱,而且存在逆反心理,这使师生发后磨擦矛盾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对待。其次要提高化解师生冲突的技巧,师生冲突一旦发生,教

师对冲突走向起着决定作用,若教师的言行“出格”,会直接使矛盾激化,因此教师要控制住自己的“火气”,调控自己的言行,善于运用教育机智,与学生斗智而不斗气,巧妙地化解课堂上的各种矛盾,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利用突发事件,发展学生技能

记得有一次上信息技术课时,突然停电了,上课铃已经响过,学生已经就座,让他们回班级自习吧,别的班级都上课了,这么多人在走廊里走过,势必会影响别人。学生没带任何书本,干什么呢?学生开始交头结耳,我顿时也手足无措。学生好不容易一个星期盼来了一节信息技术课,就这样不了了知,他们会失望,再说,也不能让学生就这么白白浪费一节课的宝贵时间呀!突然看墙边摆着一排旧机器,我灵机一动,想必现在该轮到他们出场了。

我拍拍手让学生安静下来,笑了笑:“停电了不等于课不能上了,或许今天的课你们会更喜欢。”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们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我搬了两个机箱,又拿了些风扇、内存条,还有网卡、声卡、显卡等。对学生说:“我们在书上学过了计算机的硬件知识,看了很多图片,那么,你们见没见过真正的计算机零件呢?”大部分学生都在摇头。我打开一个旧机箱,让学生了解机箱内部的构造,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硬盘、内存、光驱、CPU的安装,每一位学生都全神贯注,兴致勃勃。

下课铃响了,学生兴奋的离开了机房,从他们的行动、神情看得出,这节课他们得到了很多。这样的一个偶然,给了我很多启迪,教师的创新型教学会给学生带来质的飞跃,教师的教法灵活了,也带动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形式多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但能从中学到科学知识的实践本领,而且也可以体验到追求真理的艰辛和乐趣,这有利于他们形成坚韧、顽强的意志,养成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性格。

三、组织各类竞赛,发展学习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本学期初二年级学习的是WORD知识,上课了,我布置的练习内容是进入“金山打字通”,进行打字练习,并且设置打字的时间为30分钟。讲完以后,看同学们的表情很是不情愿,有的同学不愿打字,觉得没意思;有的同学干脆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看到这种情况 我突然灵机一动:“同学们,我们来一次打字比赛如何?我用的输入法一直是五笔,今天我改用拼音,和大家赛一赛,看看我在你们班打字能排第几名?”有学生说:“打完以后,能不能玩软件中的打字游戏?”“当然可以!只要比我打的快学生就能玩打字游戏。”学生们骤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得到这些信息后,教室瞬间出奇的安静,片刻间只剩下击打键盘的“啪啪”声。

这堂课,我对初中学生怎样更好的接受信息技术知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课始教师的情景导入是很关键的。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我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

(二)运用游戏小软件,提高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对于单调的练习易厌烦,适当的采用一些练习鼠标和键盘的游戏小软件穿插在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们在忘情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到新知识。

(三)评价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与点评,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是完整的。我们可引导学生从几个要点展示评价,让学生针对课堂上提出的几个操作任务,从独立自主完成、同学帮助完成、没能完成中做出选择。这样的设计虽然简单,但可操作性较强。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不但要眼于书本,还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交流、掌握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在平时教学时不仅要注意信息技能的形成结果,更要进一步重视在具体的信息行为体验过程中学生良好信息道德素质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信息道德教育素材,善于发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不要让信息道德教育的契机被我们轻而易举地放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从而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以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之外的收获。“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终极理想,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如此,面对海量的信息技术知识,我们能做的不可能是穷尽其所有,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意识,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教师

有“问题”要先从自己身上找

去年我接手初一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工作10余年,无论是在林场作为一个班主任还是现在当一名科任老师,我都秉承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理念,不断鞭笞自己。毛泽东曾在《矛盾论》里这样说:“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一直以来,在我的所任教的科目中,无论是课堂纪律还是学生的成绩,出现问题时,我都会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进行反思,从而要求不断地改进。

在这些年的英语教学中我有很多的困惑,也遇到了很多的不易解

决的教学难题,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学校几年前学生的英语基础之差以及范围之广,出乎我我的意料。在一个班级中优生几乎是屈指可数,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不断地想办法,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自我反思,下面是在我的教学过程当中至少是我认为是值得一说的其中的两个例子。

因为又要从初一开始教起了,我也给自制定了一些计划,设想如何让我的英语课堂更有趣,更有效,怎样培养优生,怎样提高差生等。我记得在上学期中有一节课,上的是unit4 I'm watching TV 的内容,我认为这是一节直面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当中的很多单词,例如cleaning,watching TV,eating dinner....,都是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或者学生做动作来加深认识的。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当中,我为了活跃气氛,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来,我设计了一些游戏和看图说话等环节。并特意把这些单词的有关图片打印出来,这也是我的第一次尝试。面对着这些图片,我发现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很多学生一看到图片,马上就能说出了图片的单词以及懂得看图片做对话,当时我觉得我辛苦的劳动没有白费。比如,当我拿出“小狗扫地”的图片时,他们马上就会说:“cleaning”,当我问:“What is it doing?”时,他们就会马上说:“It is cleaning”。经过不断地操练,学生熟练地把握了这节课的内容,而且随便任我抽一张,一看到图片,他们上就能说出对话,这些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尝试着把更多的有关课文的图片打印出来,不好找的图片就自已亲自画,当学生们看到我画的这些图片时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一篇课

文的图片都能打印出来,有时也来不及去画。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课文内容配备有教学插图的话,这样,讲起课来应该会更生动,更有趣,学生也会更有兴趣,学校不妨考虑一下这个建议。当然以往我们也有一些挂图,但这些图都是在一张大纸上,效果十分不理想。

但可惜的是,这一节课当我进行到游戏环节的时候,两个班级中,除了有一个班有两三个学生在我的点名下极不情愿地走上讲台外,在另一个班级中,全班基本是沉默的。就算是我主动点名,点到名字的学生也极不愿意走上讲台来做这个游戏。当时我就觉得不大能理解学生的这些反应,我认为这可能是学生对英语没兴趣所产生的一种抗拒。课后,我和其他老师讨论这件事时,才了解到,在其它科目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原因是初一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中,一般情况下对于这种在全班同学当中的“抛头露面”感到难为情。所以,在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后,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对于游戏环节的设计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所以在设计游戏时,我又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游戏要具有可操作性。

二、游戏必须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三、游戏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游戏形式必须健康。

五、设计游戏必须注意其安全性。

还有在另一次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我采取了强制学生背书的方式,并强调会以抽查的方式来检查学生背书的情况。但当我第二天抽查时,我碰到的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两个

班中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回家背书!看来是没有学生把这当一回事了,我当时就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同时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扣分?很多人不当一回事。惩罚?该如何去惩罚呢?先别说这样做不对,再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算惩罚他们,他们也不会当一回事,反而遭到他们对你的反感。没办法,只能抓紧一个是一个。所以,我就点名叫一些学生站起来背书,他们说得不错,即使我叫的是一些平时较听话,听课较认真的学生,但站起来后,答案几乎都是一样:“不会”。当时,震惊之余的我还是作出了让步,我的要求是:你就算不会背,读也要把它给我读完。因此,一些学生没办法,只能把它读完,而且都能顺利的把它读完。

这样一次两次后,终于有学生把它当一回事了,而且两班的班主任也帮助我监督,在两位班任的大力配全下,这回学生可把它当回事了。回家就把它背熟了。就这样,我抓紧了机会,对会背的学生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后来,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我又想了一个办法——激将法。比如说,在(2)班中,我会故意说:“在(1)班,有多少多少同学会背了喔,我看一下我们(2)班有多少个同学会背,看一下我们(2)班会不会超过他们班”。果然,很多学生为了争一口气,就拼命举手,背完了还不忘可爱的问一句:“老师,是我们班的多,还是他们班会背的多?”这时我就会说:“当然是我们班的多了,我们班还有男生踊跃站起来呢,他们班就没有"。这时,她们就会很开心了。所以,到下一次检查背书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会更积极地举手了。通过这样的激励,背书所收到的效果渐渐明显。虽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参与进来,我也已经觉得很开心了。因为我觉得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按照我们学校的情况,能让大部分学生坚持下去,就应该很难得了,其余的几名学生,我给他们降低难度,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至喜悦。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因此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普通教师,对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要用心去揣摩,教学无小事,小事也是大事。我一直这样认为,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教育教问题都要认真分析,沉下心来解决,更重要的是要多从自已身上找答案。

以上就是在我的教学过程当中所发生的其中两件小事情,有做得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多多加以指导。但我自认为我自从教英语以来,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我确实想过了很多的办法,但都收效甚微,甚至有些是以失败告终的。经课后的反思来看,除了与我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经验有关外,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的不配合。但无论如何,教学工作在继续着,那我对教学的改进也要继续着。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送自己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希望自己能不断地努力,下一次能积累到更多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写出一篇好的教学叙事给大家看。

生物老师

每个学生都需要关爱

新学期开始,第一节生物课上有一个女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长得十分清纯,很引人注目,但当与她目光交接时总是感觉到她很忧郁。那种空洞的眼神,给我疑惑、给我不安。我真的很想知道这是

为什么,我故意提出一个问题让她来回答,可是当她站起来的时候,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她的脸刷地红了,头埋得低低的。看到这一幕,我立刻明白了,这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在班级里属于“弱势群体”。

下课后,我找班主任老师了解到:她叫刘欣,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小缺少关爱,缺乏自信。由于父母离异,因此在同学面前有很强的自卑感,上课不喜欢回答问题,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 我刻意主动接近她,在走廊里或者是校园内遇到她我总是会询问一些生活上的细节,课堂上尽量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鼓励她。慢慢地,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多了,她也逐渐变得自信了,与我的关系越来越近。课间她喜欢到我的办公室和我聊天,顺便让我帮她讲解几道习题。就这样,她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觉得我的生物学得越来越明白了”、“老师,生物是我学得最好的一科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有一次生物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遗传题,并且说“这是一道中考题,有一定难度,我们大家比比赛,看谁能最快做出来的?”只听得同学们的钢笔在纸上一片沙沙声,2-3分钟后,有人开始小声议论了,又过了2-3分钟,听见有人惊讶地说:“老师,刘欣做出来了”。一下子,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全投向了刘欣,我高兴地走过去,刘欣的眼神是紧张的,大概是不能确定解题是否正确的缘故!我看了她的解题,微笑着对她说:“你真棒!”。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时刘欣的脸是生动的,我终于有机会看到了一双充满智慧和自信的眼睛,我知道我已经成功了。从此,生物课上刘欣更加认

真,经常积极地回答问题,还认真地在书上作记录,在一次考试中,她的生物考出了90分的好成绩。成绩出来后,刘欣找到了我,拉着我的手说:“我就是想和您说声谢谢,是您的关爱改变了我。”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激动的泪水。从与刘欣的沟通中我总结了经验和方法,使我和班级的其他学生的关系也更密切了,学生期盼着上生物课,他们课下经常收集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资料与我讨论,有的学生家里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有问题也来询问我,有的学生自己在青春期有困扰也偷偷地与我交谈,这样即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也丰富我的阅历,同时新课改也让我体验到生物教师工作的快乐。

有人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确实,在学校中有这样一批“弱势群体”——学困生,他们都有很深的自卑感和孤独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在集体中缺少表现自我的资本,好像比别人矮了半截,平时少言寡语,不愿合群。这些学生缺少老师及家长的关爱,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表扬、希望得到老师与家长的肯定与认可,老师的一两句表扬可能在他们的心里激起许多浪花,甚至会改变学生的人生,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使他们品尝获得成功喜悦的滋味,体验到自尊、自信,从而逐步培养起乐观进取的心理素质。同时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消除自卑感的心理障碍,迈出前进的步伐。

记得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时,第一天上课就发现有个孩子很特别,上课不举手,也不发言。数学不会做,语文读不成句。一天天寂寞地、孤独地坐着。怎么会是这样呢?课后学生告诉我,说他什么也不会,从来不参加考试。回到办公室,同事告诉我,他连小学的题都做不明白,是旁听生,不算成绩的,不用管他。听到这些,我心中有太多的不忍,这孩子太亏了。

每次上课,他都老老实实地坐着,从不扰乱纪律。别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发言,他从不参与,只是静静的坐着,完全把自己隔离在外。但是每到需要擦黑板的时候,他都赶紧站起来,把黑板及时擦干净,还对我不好意思的笑笑。这时,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渴望进步,需要关爱。这个孩子不能就这么完了。

在一次劳动中,当别的孩子都在嬉闹时,他却默不作声,继续埋头干着,头上都浸出了汗水,也没停下来。劳动结束后,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还把精美的粘贴送给他,做为奖励。当他接过粘贴时,我发现他的眼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烁着。第一次发现他能与我平视了,而且是那样真诚,里面包含着太多的复杂的情感。我也真切地体会到孩子那颗孤寂的心灵是多么需要老师的关爱。这孩子基础实在太差了,差得不能太差了,大多数都听不懂。我们的许多老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给后进生的学习加负,加班加点,剥夺了孩子正常的玩乐时间。还对后进生极尽严厉,结果孩子变得唯唯诺诺,很自卑,每天看着老师的脸色,在惶恐不安中度过。每天的生活是灰色调的,这种做法太伤孩子了。我尽了最大的努力让孩子能学多少就学多少,从不去指责他。学生物时,我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他,让他有一些成就感。讲完课我再单独给他讲一遍。读课文时,别人读大段的课

文,他读小段的课文。让他积极参与,让他感受到这时一个集体,大家没有抛弃他,不让他游离于集体之外。渐渐地,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是啊,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不正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吗?也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爱是互惠的,你给予了,你就有收获,你在走进学生心灵的同时,学生也一定在用心地爱你。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欣赏、鼓励性的话语、发自内心的一个微笑或者是一个关爱的手势,都会使学生获得巨大的鼓励和支持。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甘露,能滋生万物;爱是春风,能抚慰心灵;爱是桥梁,能沟通情感。爱,是教师的全部财富!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让我们把爱镶在举手投足间,嵌在一颦一笑中,为贫困的学生送一句安慰,为自卑的孩子送一份自信,为偏激的学生送一份冷静,让学生时刻生活在温暖中。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让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

数学老师

情感交流与兴趣培养的必要性

在素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是激发学生学产兴趣的前提。在兴趣的驱动下,人的意志得以培养,学习态度也会发生好的转变。得出这样的结论,还要源于以下几件小事。记得去年开学不久,由于初一孩子刚刚脱离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初中的生活习惯还不太适应,特别是面对陌生的群体,陌生的教室,陌生的老师,脸上总表现出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对于知识的解读不发表任何看法,课下我经常走入同学中间与他们交流,认真倾听他们说的每件事,课上,我放松紧绷的脸颊,带着微笑面对他们。一但有同学举手回答,我会马上说:“这名同学第一个想到了,大家快加油,看还有谁想到了。”有的时候提出提出问题后,针对学生的思考情况,我会说:“这组同学思考问题的人数较多,其他各组要快点赶上。”渐渐的,课堂上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多了,甚至会争先恐后的回答,强烈的求知欲,使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学习气氛浓了,爱提问题的同学也就多了,在讲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当我把式子写完,对照着式子来讲解运算的基本步骤时,我的话还没说完,班里单金山就站起来说:“老师,我这样、这样做,你看行不行?“接着,董超又问:“如果遇到什么什么情况,该怎么办?”对于他们打断我讲话的行为我有些不满,但是,看到他们天真无邪的脸,和那双求答案的眼神,我笑了,对他们说:“把我的话听完,或许你就得到答案了。”轻轻的一句话,我发现他们的脸红了,而学习的热情却依然不改。因为有了这些爱提问题的孩子,所以带动了全班同学来提问题的热情。只要有一点疑惑,马上就起来问,往往这些疑问也是其他同学心中所想的,所以其他同学也会认真倾听,获取答案。有的时候,他们提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实在是太简单,太容易了。这时,你会觉得

“怎么这么笨呢?”“是不是故意的呀!”其实,我们不应该把所有孩子都看得那么聪明,并且,他们只是孩子。我们站着是老师,蹲下与孩子是一样的。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不但体列了我们的人格魅力,也会获得孩子的尊重。你的冷言冷语是一种回应,你的严训斥是一种回应,你的耐心讲解也是一种回应,我们何不做出最好的选择呢? 王猛、关键、佟志则、姜鹏、王云辉等这些班里的学困生,底子薄,基础差,又无上进心。在初一刚接触新生时,对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不够了解,所以,在授课中被那些学会的同学的热情蒙住了双眼,忽略了学困生的感受。一次月考后,我发现这么多学困生的存在,于是,我把视线全部学困生的身上,讲课时把视线入在他们身上,提问时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渐渐的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下课也知道问题了,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走入学生身边,拉近彼此的距离,学生喜欢什么?了解什么?都要掌握,这样,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你的学科,记得,曾教过的于淼同学,是一位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孩子,天天笑呵呵的。初一上学不久,一次在路上相遇,那一次的长谈,让我们的关系变得很近,从此,她喜欢上了数学。上课时,听课的状态变得专心了,当我把目光投入给她时,我发现:“她的信念更加坚定,从此拼命的喜欢上了数学,数学成绩也一跃成为班级的姣姣者。学习成绩也成为班级的中等生。于是,我又与她进行了第二次谈话,主要目的是用数学的优秀成绩,去带动其他学科,她答应了。从此学习变得更加的刻苦,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还有一位邢舟

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因家庭变故,变得有些自闭,从同学们的口中得知这些后,我把更多的目光投到了她的身上,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问她,可她一言不发,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次体育课,我和她在班级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谈了谈我小时候的不愉快的经历,谈了谈我学时的 辛劳,要了她的电话号,请她上我家做客。渐渐的她向我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痛苦的回忆,那一次,我俩都哭了,也从那一次起,我看到了她灿烂的笑容,看到了她坚定的目光,自信的面容,数学课上,积极举手发言,课下主动来我这问疑难问题,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改变,由40分进步到了及格,现在毕业了,虽然没能考上理想的高中,但她整个人变得自信了,活得轻轻松松。所以说,走近学生心里。对她的学习性趣是很有帮助的。作为家长,我们为了让自已的孩子努力学习,想了很多的办法,作为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努力学习,我们也要想尽办法,这不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良心的一种解读。凡事贵在坚持,对他们的观注要不断的坚持,这种爱心的自然而然的流露,他们是有体会的,都说师生间会有代沟,其实这种代沟是可以逾越的,只要你走近他们,倾听他们,就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虽然这些小事不足为奇,但在处理的过程中,一些微妙的细节,让我们的心贴近了,所以沟通起来更容易了,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气氛变得更加浓厚起来。相信,在我们的不断付出后,一定会获得收获的喜悦!用爱帮助学生点一盏灯,给学生指引方向,为学生寻一把钥匙,开启心锁,送一些鼓励,帮他们

找回自信认识自我。也让自己拥有一个无悔青春。

语文老师

提升自我,快乐教学

一、期望:

我心目中的好课该具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勃勃生机,然而最近我的语文课堂却逐渐变得“清风乍起”,“水波不兴”。我想改变教学现状!

二、实况:

“看了社戏,老师重又拾起久违的童心;于是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大家一起来分享„„”这是我上鲁迅的《社戏》时的情境导入

教室前上方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了“耍肥皂泡”、“打仗”、“偷果子”等一系列图片,有漫画手法的活泼,又具工笔描绘的细腻,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极富童趣的场景,画面淡淡的色调仿佛是童年记忆的痕迹。这是我精心制作的《社戏》第二课时的课件,尽管我对这些图片已经很熟悉,但在课堂上播放时却另有一番投入之后的感官享受;我看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听课的五六位老师对此也颇感兴趣;更何况是四十几位天真烂漫的初一学生呢?

“同学们,欣赏完图片,你有什么新发现?”

我希望一只只小手能够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为这一节公开课添点

活力和光彩;我不希望同学们都回答得多么头头是道,只需简单地说“这些图片唤起了我对童年生活的记忆,童年是美好的”就够了;只要学生能大胆举手,我就会无比欣慰。

然而,希望如屏幕上的肥皂泡泡一般,顷刻间破灭:低头的,观望的,皱眉的;学生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就是没有一人举手。在我的再三鼓动下,还是没有一位学生敢举手,于是点名叫两位优秀学生回答,答案很是圆满,有情有理有据,“恩,感悟真挚,角度独特„„”我在微笑着尽力夸奖这两位学生的同时,内心却无法笑出来,我预感到:新学期出现的新烦恼仍将登门造访,我将如老牛拉破车一样地去调动这群逐渐变得“深沉”、含蓄,下课活生生,上课死沉沉的学生,45分钟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自我感觉我上课不算枯燥乏味,能够较为广泛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但是今年新学期第一节课,就发现学生们的发言积极性远不如上学期,据说其他科目的老师也有类似的感受。我曾经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一课时,留了一道题目:老师也遇到了一个小烦恼,希望同学们每人能写一封信帮老师分析以求解决烦恼。学生即刻就知道我的烦恼是他们上课举手不活跃。仔细阅读54封信后,我总结出大致有六条绳索捆绑了学生的手:

1、是真的不懂无法回答;

2、没十成的把握所以犹豫;

3、怕出现什么情况而招同学嘲笑;

4、怕同学们说他爱出风头;

5、怕回答错误会挨老师批评;

6、少数学生觉得没必要举手。于是我想过许多点子:有苦口婆心跟全班同学讲道理的,有在家长会上摆事实给学生父母听的,有单独召开班干部或合作小组

长会议的„„在我不断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努力下,大多学生对发言的重要性,而且好多同学也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会胆大一些。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却总难如我意,班里上语文课的氛围如人的情绪周期一般会出现波动起伏。这不,我准备得很充分的一堂课,学生们又将“冷眼旁观”了!

“文中的‘我’随母亲归省到平桥村的外祖母家小住几天,有了与在鲁镇、三味书屋迥乎不同的感受,你觉得哪句话最能总括这种感受?”

我期待着扫视整个教室,心里琢磨着这问题应该有6成的学生能够回答,终于一只手缓缓地升起,还没完全摆直,我就如抓着救命稻草般地喊了那同学的名字。

“但在我却是乐土。”学生回答得很干脆。

“回答得非常好!这位同学为我们作了榜样。同学们不必紧张,把后面听课的老师当成小白菜。”“小白菜?”有学生喃喃着我这个老掉牙的比喻。我知道,公开课杜绝生硬的调动气氛的话语,而应该用课堂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和老师的注意。但,在那种情况下,我不自觉地使用了如此拙劣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根本没起到任何效果,听课的老师听了肯定觉得不是滋味。怀柔政策不成,高压政策更不能尝试。烦恼挥之不去,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公开课仍在继续,所以我暗暗自我叮嘱要相信自己和学生。

“同学们,不必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那么可以做哪些‘我’感兴趣的乐事?”原本设想仍是让学生自己回忆,请个别学生单独回

答,但是在那形势下,我绝得此路不通,于是引领着全班同学对照着图片一起说乐事:钓虾,放牛,看戏,偷罗汉豆„„声音渐渐放开,许多同学的表情也明显舒展。

到了看“社戏”的高潮部分,需要同学们小组讨论,品读人物和夜景,然后集体交流,这时也终于有了点热烈的气氛,不过举手学生仍是寥寥,所以我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临时穿插了分角色朗读“六一公公”内容这一环节。总算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明白了感知文本的人情美、江南水乡的自然美和文豪鲁迅的语言美的目的。

课后,有的老师关切地问我:“课上得怎么样? 学生发言积极吗 ?”“学生拘谨,自我感觉还好;觉得内容处理,上课表现都不错,但是学生就是胆小,真拿他们没办法,不过回答得也还好。”我仍是那么一种无可把握的无奈。一个调皮的学生如是评价:“上上下下,很是活跃,不错不错,很有活力。”我会心地一笑,但那种无奈在期待中继续,那种烦恼依然存在。

三、思考:

新课程大课堂下,老师们呐喊着要让学生们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主体性”教育的口号也有震耳欲聋之势。然而,目前的教学实践尚未能完全打破教师是“僵师”、学生是“僵生”、管理者是“僵官”的僵局,教学景象暮气昏昏、管理氛围死气沉沉,以致于学生主体性还在一潭“绝望的死水”中漂浮。学生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应该说仍是教学中的一个极其富有共性的难题。

其实,我所任教的初一(5)班学生上学期有许多同学发言挺积极,但这一学期在我提问时,同学们却时常出现了瞻前顾后的心理、“欲饮琵琶半遮面”的神情,仿佛只有在集体回答时才有足够的底气。我曾多次由此而责怪学生,但效果适得其反。诚然,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学生整体的性格和班级的氛围有关,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看教师的调度能力。初中生毕竟是有很大的可塑性的,教师的雕刻水平如何,就直接影响到了艺术品的质量。

如何才能让几十位学生一个个都成为课堂、课后的教学主体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现在深刻地感悟到,惟有教师自身先成为教育事业的主体才有可能达成目标。提升自我,烦恼不再!

体育老师

体育教学叙事

培养兴趣 发展潜能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当代学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使师生耗费最少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最优化要求全面考虑教学和教育的规律、原则、形式、方法、现有条件及所教班级和个别学生的特点,井在此

基础上,使教学教育过程能按既定标准发挥最有效的(最优的)作用。最优化不是某种特别的教学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师在按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教育过程,自觉地、有科学根据地(而不是自发地,偶然地)选择具体条件下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

案例描述

今天我上的是初中二年级体育课,原本的教学计划是弯道跑和迎面接力跑游戏,在上完弯道跑练习后,我准备组织上迎面接力跑的游戏时发现了各组人数不均匀,而且迎面接力跑的几次过程中,总是那两个组胜利,胜利的组兴致勃勃,可那经常输的组队员不高兴,互相报愿,有的同学总拖后腿,有他们肯定会输,真没意思,我看了一下,如果再这样下去,还是同样的效果,胜利总胜利,失败的还是失败,使一部分同学失去了运动的兴趣,自然向后退缩,我把大家整队到一起,下面我还有20分的时间,我想让你们自由组队,只要有一定的秩序,有目的,你喜欢怎么做就去怎么做,做课堂上的支配者,下课前老师要检查让你们说出为什么喜欢做这个练习,大家一齐同声说:“可以”。全班同学一下子乐开了,笑得十分开心,学习的热情立刻高涨,大家都开始讨论,接下来做什么游戏,有的说要玩打口袋,有的要玩跳绳,还有的要打篮球,同学们都开心的去投入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去,经过大家的活动,每个人玩得是那么的开心,练得那么带劲,似乎忘自己这是在课堂中,是那么的随意,孩子们的天真,好动都展现

在眼前,在下课前的几分中里,我让他们回答了练习的目的,一个个都能认真的回答上来,而且回答的都十分出色,有的我还对他们的回答进行了补充说明,以后要多加练习。

分析与思考

原来的打算被学生的情绪给打乱了,我临时改变了主意,当时我在想通过他们的自由练习来了解一下上学这么长时间来学生掌握了多少内容,设想到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活动,发现了他们自身存在的潜能,抓住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会有更好的效果,通过自由活动使我感受到。第一要把课堂45分钟还给学生,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格和交际关系、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问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或是因为体育成绩不理想,而没有人愿意与他们一组。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上阵,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

培养起良好的性格,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让他们去创造,去开发新的爱好,引起个自的兴趣,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乐趣,发现特长,再为他们引路,锻炼去学习。第二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已去练习,自已去学习,就给了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原来不愿动的学生也有想表现的空间,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勇于尝试,共同学习,培养兴趣与能力,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有助于成长,教学中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满足所有同学的兴趣和需要,有时我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多种运动处方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处方,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自由结合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教学内容。各小组在完成运动处方的内容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的组织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一片生机盎然。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

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大胆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要在教学上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使一个学生通过丰富创新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不断获取新方法,提高体育成绩。

体育老师 体育教学叙事

理解学生 收获快乐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自己的特色,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题”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本课教材内容,围绕五个学习领域,紧扣三个目标创设意境,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练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到在运动中做主人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在学练中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主动参与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增进团体合作意识。案例描述

预备铃声一响过,学生到体育课的集合地点围着我七嘴八舌的问:“老师,今天我们玩什么?”,“老师,今天我们做什么游戏?”“老师,我们跳绳好不好?” “我们打口袋!”“要不我们打排球?”„„

“今天我们看谁最聪明最快乐!”我回答。“好啊!好啊!”学生都拍手叫好。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主动的排队,而且比以前更快更整齐更安静,之后我宣布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体操中的技巧课《前滚翻》,学生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非常高涨。然后将学生带到场地,我带领学生做体操的准备活动,为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

学生们分组进行着前滚翻练习,我来回穿梭在各小组之间,耐心地指导着。大部分学生掌握得都比较好,只有一位协调性较差得学生在练习中遇到了些麻烦,我用了三五分钟反复地给他讲解示范,终于看到了效果。正准备再去巡回看看其他各小组的练习情况,不料却看到了一幕令我火气大增的情景,只见有一小组的男生趴在地上,看到我转身快速地从地上爬了起来,并将什么东西藏到了口袋里。我一口气冲到他们面前,让他们把口袋中的东西交出来,一看原来是他们下课常玩的卡片。我狠狠地用目光盯着他们,并用反语问道:“你们动作掌握得很好了,是吧?”看到他们一个个默不作声的低下了头,全然一付知道自己错了的样子,我的火气慢慢降了下来。沉默了片刻,其中的一个学生终于开口对我说:“老师,请你原谅我们,我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玩卡片,可是我们太喜欢玩这个东西了。”听了他的话,不知怎地使我想起了小时候对玩玻璃球的热衷与痴迷,那时的我也常常禁不住它的诱惑,上课时在课桌里玩它。想到这里我笑了,同时也原谅了他们。“啹”的一声口哨将所有的学生集中到了一起,我拿出其中一个卡片问他们喜欢玩这个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大声喊道:“喜

欢!”。于是,我清了清嗓子说:“老师这里有一个决定,如果接下去大家的表现出色的话,明天的体育课我们就来玩这个卡片,看看谁是玩卡片的高手。”学生们“嘢!”地叫了起来,那几个没有受到批评的学生听了半信半疑,于是我又大声说道“老师说话算话!”。当得到我这肯定答案时,他们乐得嘴都合不拢了。我接着说:“卡片中的人物你们熟悉吗?”学生一口同声的说:“熟悉”,“你们也想成为像卡片中的人物那样可以闪展腾挪吗?”,“想”学生高声答到。“好让我们从最基础的动作学起”。接下来学生们在井然有序、认真投入的氛围中愉快地上完了这堂课。我根据学生们地表现也实现了我的承诺。在下一次的体育课上组织他们开展了玩卡片的小比赛。分析与思考: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学校体育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据调查了解,社会上很多家长,一方面崇拜象李宁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由于受这种观

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又由于学生思想和心理都尚未成熟,往往会做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事情,教师在解决学生的这些出格举动时,应该学会用宽容之心、理解之心去处理,学会站在学生的层面和角度上去思考、去对待。如果在处理以上事件时我不能平静自己的情绪,将心比心地理解学生,而一味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指责批评学生,是肯定不会达到那和谐的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从而使学生不敢亲近教师。我很庆幸作出了那个小小的决定,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更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了老师的宽容以及对他们的理解。人非草木,当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时,他们也会以行动来回报教师。这一点从以后课堂中学生学练的态度,以及我和学生情感的融洽上得到了验证。

新课标指出: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是的,在那一次玩卡片的小活动中,学生们思维活跃,创造了多种新的玩法,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极高。学生们个个情绪激昂,课堂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谐。我在其中感受着学生们的快乐,体验着收获的快乐。

从以上的事例中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只有用心了解学生,想学生之

所想,乐学生之所乐,才能真正达到师生感情上的共鸣。

英语老师

静与活的思考

从当学生到现在变为老师,一直都有很多人在提醒着我——上课时,教师必须严肃,课堂必须保持安静!不静则意味着驾驭不了课堂,不静则代表着学生不喜欢你,不静也预示着不会取得好的成绩。勿庸置疑的是就学习而言,良好的安静环境是一个因素,因为安静下来就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担任两个班的任课教师,课堂上两个班的学生课堂表现是不同的。由于是班主任的缘故,在上本班课时,上课学生特别的安静,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往往设计好的一些环节,因为同学“静”的可怕,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另一个班完全不同,我不是班主任,又不必保持威严而装出一副凶脸孔,上课时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可以说是活而不乱。一些课前设计好的有趣环节都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一次上级要来送教下乡,我们都认真做了准备。我在本教研组老师无私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些“出彩”的环节。上课时,开始的导入,设问,课文的语言点讲解都很顺利,可是到了学生活动时间就出了问题。由于是小组活动,四个小组分别准备四个不同的任务,编对话,采访,相互提问等形式正是这节课出彩的地方。和平常一样,遇到学生活动时,班级学生仍然很静,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有几个一直“活跃的

分子”站起来回答了问题,之后陷入了沉静,这节课幸亏没有听课。第三节课铃响,我的情绪有些差,很忐忑的走进另一个班级。和上节课一样,开始我的部分达到了课前的效果,在我安排任务给时间准备的时候,教室终于“乱”了,我会心地笑了,我感觉我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时间到,同学们积极踊跃,我注意到,最后排的X同学眼神中充满了跃跃欲试,平时的英语课做观众的他今天也当成了优秀的演员。这节课在我班“圆满”的完成了教学进度,可是在这个班虽然还有一个进度没完成,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此广泛地调动起来,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从学生课后所做的巩固练习情况,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同样一节课,在“静”的班级和“乱”的班级上出了不同的效果,这让我反思课堂中“静”最重要吗?安静不等于投入,有时学生很投入,却不一定安静;或者学生很安静,但并没有投入。学生在该安静的时候安静不下来,原因不仅仅是缺乏自控能力,还与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有关,比如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缺乏变化或者教学节奏不当,这些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比如当教师总给“好学生”机会里,那些“差生”就会不自觉地用“捣乱”的方式吸引别人的注意,以此来肯定自己的存在。好的老师很容易从学生的神态中觉察到学生是否投入,并相应地调整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区性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即便是学生缺乏自控能力,教师善加引导也会产生积极的结果。要让学生在该安静的时候能安静下来,光提要求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一些

具体的方法。这个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自我控制和尊重他人。当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时,教师也会从学生发亮的眼睛、兴奋的神情中而得到激励而把课讲得更好。不言而喻,这样的课堂会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革命》一书中他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课堂中可以观察的五种品质: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自主性——学生做出恰当地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教师,没有对抗和拒绝;觉察——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会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以来,为了体现“学生主体”理念,我们提倡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发挥思维的主动性、活跃性和创造性,结果却造成有些课堂气氛显得特别“活跃”,学生之间或争夺发言机会,或为了某个问题无休止地辩论,或闹哄哄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有的时候要声嘶力竭地呼叫,才能够使课堂安静下来。这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气氛活跃,至少是对这个要求的误解。人在学习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宁静环境的,这是学习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之间通过对学习问题的平等自由的交流而实现 的,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认真地倾听以及有秩序地谈论、质疑和辩论。

由此可知,要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课堂上需要纪律,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但若过分强调纪律的约束而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就必然扼杀学生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犹如一个天平,控制和自由就是两个托盘上的祛码,无论是哪一方过重,这个天平都将失去平衡,课堂教学也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既不能一味地以控制为主而忽略了自由性,也不能毫无控制地随意自由,而忽略了控制性。正确的做法是,既要注重课堂的控制,也要注重课堂的自由,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也就是把握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的平衡。

在新闻专业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干练的教师应当是一名艺术家,他们教育学生如同琴师操琴一样触动着人们的心弦,刺激之兴奋之鼓励之”。所以,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灵活合理地实施好课堂控制的策略和课堂自由的策略,把握好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两者之间的平衡。当然,把握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两者之间平衡的理想境界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无痕性”,即无论是实施课堂控制的策略,还是实施课堂自由的策略,都要做到像一只无形而有力的手,不留痕迹地牵引学生共同学习,有条不紊地去实现教与学的目标。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之间的平衡,并达到理想境界,关键是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锤炼教学基本功,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和应变能力。

地理老师

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记得我在07年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叫姜博文的同学让我印象颇深。新学期开学后,全班四十多名同学,我是最后一个认识他的,他平时很少与同学交往,即使同桌也很少说话,上课不点他名他就不回答问题,与各老师之间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发现这个同学的问题后,我也曾经试图主动去沟通,但是效果非常不理想,几乎是我问什么他回答什么,并且我还发现他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从来都是低这头。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一个学期。

事情发生转变还是在学期末。临近元旦,我班组织迎新春联欢会,我就主动找到姜博文,让他出一个节目,他开始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在我的一再鼓励下终于说自己会玩空竹,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说:“行,联欢会上你就表演空竹。”

到了联欢会那天,气氛非常热烈,节目按照事先的准备一个又一个演着,当我宣布到姜博文要给大家演一个节目的时候,全班同学都感到惊讶,因为事先班级同学谁也不知道这个节目,而当姜博文开始表演时,大家都被惊呆了,小小的空竹在他的手上上下翻飞,每个人看的都眼花缭乱,简直就像电视上的杂技表演。这时候似乎所有的人都忘记了是姜博文在表演,等表演结束,整个班级一片寂静,随后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从姜博文眼睛里看到了从来没有过的自信!

第二篇:初中各学科教学建议(历史)

历 史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落实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要求,保证我市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特制定本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更新课程理念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教学民主(学生主体)理念、多元评价理念、教即“导”的理念(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督促者)、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开放的教学理念、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共进理念。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同学的伙伴,“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新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更新教材观念

教师要更新教材观念,突破传统的“历史教材即历史知识仓库”的陈旧观念。“教材即传授知识技能的事实,它是位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中介媒介”。历史教材只是历史教学中教师授课的素材,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学习和自主处理的素材。引导学生明确教科书只是一种工具或资料,而非学习目标和最终归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教教材,而是要使用教材进行教学。

三、树立新课堂观

1.由“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三维的历史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课堂成为真正的“生命课堂”。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来获取知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2.教材“开放”。寻求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历史教材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教学功能。

3.教材运作中的师生角色。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是开放的。教师可以突破历史教材限制,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教材、开发教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是历史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学生是学习历史教材活动的主人。

四、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要适应新课程标准,进行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在实际的教学中,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转变中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坚持开放性原则,注重学生团结协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增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创设合作环境,使学生参与互动,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创造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形成集体观念,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交往与情感的发展。

2.增强趣味性原则,体现学生的积极性。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体现课堂教学的能动性,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主演转为导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上。

4.以“授之以渔”为关键,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仅仅做到“授人以渔”还不够,还要授之以渔场,也就是说要给学生留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只有给学生留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实就是在想的过程中,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越是对遇到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学生的思维活动越是积极,一旦问题解决,他们的思维也就得到了令人惊喜的发展。

历史课的学法指导,应遵循科学、实用、有序的原则;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训练。教师只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自学、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并多与社会现实中的热点相联系,做到持之以恒,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5.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知识需要记忆,但更需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历史教学的关键并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教材和社会生活素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发掘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6.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国家的命运,要以时政背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知识,要史论结合,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在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的运用要有,引导学生联想想像也要有。

教师要上好历史课,除了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在教学资源和资料的寻找、开发、制作、使用等方面狠下功夫,尤其要加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什么都直观了,语言文字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学生就无法由美妙的文字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更无法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所以,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应该追求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束缚学生的思维,应该追求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不是形式的变换。

2.鼓励赞扬要有,评价导向也要有。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更好的改进教学。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点,我们应该给予赞扬与鼓励,也要有明确态度,让学生明辨是非,做细致入微的引导,深刻到位的点拨,甚至一针见血的指正和批评。

3.小组活动要有,读书的时间也要有。

小组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但是作为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生更需要用静静的阅读来深入课文,获得较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4.学生讨论要有,老师指导也要有。

讨论是多向信息的交流活动,在提倡开放性教学的今天,讨论法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但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拿来讨论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意义的。二是讨论不能信马由缰,老师在学生讨论的时候,不能袖手旁观,教师必须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讨论中,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给学生设置一定的讨论的问题,如果有些问题学生讨论起来难度很大,或者说学生无法解决,教师还是应该给予适当的点拨与指导的。

六、各年级具体问题及教学进度 七年级:

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尽快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集体、新的学习目标、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方式、依托历史学科特点,创设历史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改变学习方式、养成左图右史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以线串珠形成完成教学。

上学期完成《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下学期完成《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

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平等善待各类学生,抓好查漏补缺,学会科学记忆历史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后果、影响、作用等的方法,初步建立知识体系框架,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适当延伸、迁移,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抓好单元内综合过关练习,注意克服负面积累,防止两极分析,争取不让每位学生掉队。

上学期完成《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下学期完成《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三篇:初中音乐教学叙事

撰写教学叙事的流程

(1)选取课例

学员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根据选定的研修主题,选择与之相应的讲授课例。

(2)介绍授课情况

利用这次国培中学习到的理念或方法进行授课后,将实施的课例教学与以前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前后差异。

(3)总结反思

反思这次教学过程,并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

注意事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

启迪和回味。

根据提供的主题确定您的研修主题:从某一方面(讨论法,演示法,多媒体、实验法、参观法、陶冶法、探究法、自制教具、教学语言、讲授法、谈话法等等)来阐述研修主题

教学叙事—音乐的自由教学

我觉得音乐课应是一种很美的享受的课程,学生都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是很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学生的素质、还是我们音乐教师本身的原因?(步骤一:选取课例:课例的教学内容或选课原因)

近日看了有关美国孩子学歌唱的一些文章,觉得有所感触。有报道说美国孩子所受教育相当开放,相当有时代感。就拿他们的音乐风格来比较,美国的孩子大多崇尚自由、激情的音乐风格,想唱就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从原始的乡村音乐到爵士乐,从摇滚乐到现在流行的说唱乐,他们的音乐风格日趋自由化;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大以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为准,相对规矩化,这也是与我们的总体教条有关。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愉人的东西,总是拘于书本上的几首歌对于现在的时代少年来讲已经远远不够了,甚至孩子们已经不愿接受传统与教本上的歌曲。

这样我就根据中学生特点,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当中来享受音乐的快乐。我拿《非洲赞歌》这一课作为例子说一下。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那么就是先介绍非洲历史,地域特点,非洲文化,人民生活情况等,然后给同学们听《非洲赞歌》,最后分析一下歌曲

特点。这样的一堂课无疑很乏味,同学们很难一直注意力集中,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听众,没有发言权。

步骤二课上实施过程描述,新的教学方法下的课堂效果,记录结果。

那么我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让同学们都参与音乐活动中,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学习愿望的。首先我没有先去介绍非洲的历史等情况,也没有过多的说明歌曲特点及含义,只是让学生先去仔细聆听,当学生初听后,他们反映比较强烈,觉得这是什么音乐呀,好难听呀。然后我再把这里的主旋律唱给大家听,也让同学和我一起唱直到大家记住主旋律(很简单的一句,反复唱)。这时大家已经掌握了旋律,然后我拿出一个鼓来,我边敲打着边唱着主旋律,这样一来,大家发现这个音乐原来可以这样,原来是很好听的。然后我找几个同学也让他们边敲着鼓边来唱着主旋律。这时全班同学注意力很集中,兴趣也很浓厚,都想来敲着鼓唱着歌。这样一来同学可以参与进来,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我才开始介绍关于非洲,接着再来欣赏一遍音乐,做一下简单的分析。最后全班敲打着节奏,根据非洲音乐特点自创音乐节奏,分小组比赛,用这样的方式把教学目标完成好,得到学生的喜爱,从而喜欢上音乐课。这也体现了自由教学。步骤三:反思与改进

我们这两年前实施了新课程,新课程中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以人为本。音乐课我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吗?每节课留下一点时间,听听学生对你的这节课的评论对我们是一个帮助;每节课

留下一点空间,让学生回味你的课程,期待下节音乐课的快快到来。这样我们上课就不会太难了,学生也对你挺服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本!

(步骤四:感悟:研修过程的收获,教学思想的改变。)

音乐自由教学的“自由”是建立在严格的自我控制和对于学生强烈的责任心之上的,它需要音乐教师对于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以及教师自身永不停息的自我学习和思考。引用一位音乐教育者(赵洪啸老师写作的)的话:音乐的世界是大海,有着无限的风光和丰富的内涵,我们音乐教师不是拴在一个固定地方的灯塔。我们要学会冲浪或者远航,在音乐的海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有自己定位作一个优秀远洋船长的勇气,这样会在丰富我们自己的同时带给我们学生同样丰富的世界。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船长,不可能培养出一批眼界开阔胸怀坦荡的优秀水手。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叙事

课堂应变技巧

一堂成功的物理课中知识的传播,技能的培养,都有赖于该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虽然起着重要作用,但教师教学的应变能力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说过:“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导语必然会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能不听,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课若一开始就没有上好,学生就会感到意兴索然,下面的课就难以进行。

记得在一次教学设计中,我先设计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怎样传播的吗?然后在按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操作,让同学们认识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然而,由于学生们从课外阅读中,大约有一半的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同学们在我提出问题后,声音响亮的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还没等我实验,学生们马上知道了结论,顿时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如果我还按原来设计的方案再去演示实验,学生会觉得平淡乏味,我马上 想到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于是我先让同学列举了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然后把实验的重点放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上,我出示了一杯染了颜色的糖水,用光源照射,演示光线在不均匀的糖水中并不沿直线传播,这样从实验中得出了 推翻学生经验中的无论什么时候光都沿直线传播的错误认识,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对已有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这样虽然调整了本节课设计的重点,但仍使课堂气氛活跃,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认识到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一点是设计的再周密,在实践中仍需我们教师机动灵活,随机应变,投入最大的教学激情,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叙事

初中物理教学叙事

液体沸腾现象是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对于沸腾,学生在生活中有充足的感性认识,也能说出很多现象,但由于对沸腾缺少细致的观察,所以他们的有些描述会相互矛盾。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水沸腾时温度一直升高,而有的学生会认为温度不可能一直升高,而且他们只能描述从水面上看到的现象。如果问: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就会一时答不上来。在课堂上怎么实施教学方案,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呢?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实施教学方案的。

1、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

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听来的故事:很久以前,一个农户家中住着父亲和儿子两人。有一天,父亲要下田干活,为了让顽皮的儿子在家里看门,他想了一个有趣的办法:他把儿子领进厨房,将盛有冷水的水瓢放在一锅沸腾的水里,他对儿子说:“大锅里的水不能烧干,你把小锅里的水烧开,就可以出去玩了。”儿子一听很高兴,赶紧向炉里加柴,使火烧得旺旺的,可一直到父亲回来,小锅里的水也没有被烧开。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听到这里,大部分学生开始在热烈地讨论了。此时我笑着看着学生,学生们也都看着我,在焦急地等我答案。我知道这已经激起学生的探究欲,使他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自认为熟悉的沸腾现象其实对其认识并不全面。

2、以实验的形式验证现象。

师:平时我们在家中烧开水时,水烧开之后,水壶中的水会逐渐

减少,这是怎么一回事?

生:水变成水蒸气了,所以水壶里的水减少了。

师:水烧开后,水就会沸腾了,这也是汽化的一种现象,这种汽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生1:水沸腾时温度不变。生2:水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生3: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气泡。

……

大家在积极的猜想着,我对同学们说:“别急,我们一道来做‘探索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为让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尽量缩短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以下方法可大大加快实验进程,节约时间:(1)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但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水中加一些色素,也可以用小号烧杯(50ml)盛水做此实验;(2)实验时可用热水进行加热;(3)从开始加热到95℃左右,必须在烧杯上加上一个纸盖,达到95℃以后可以拿掉纸盖;(4)拉长酒精灯灯芯,在灯芯中插入一根细铜丝,使火焰比较猛烈;(5)调整酒精灯的火焰,使用外焰加热。

实验结束后,我向学生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水什么时候沸腾,水沸腾时,从水中和水面各看到了什么现象?气泡从哪里来的?

(2)、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讨论,我在巡视,及时点拨学生,最终可得:

(1)温度达到沸点,水沸腾时水中和水面上同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水中的气泡是水汽化成大量的水蒸气形成的。

(2)水沸腾时要继续吸收热量,但水的温度不变。

3、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

师:现在大家能否帮助刚开始上课时讲的故事中那个小孩解决问题了。

生:能(大部分学生自信得回答)师:什么原因呢?

生:(1)水沸腾时,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故事中虽然给大锅加热,大锅中的水能达到沸点,当大锅中的水温高于小锅中的水温时,大锅中的水把热传递给小锅中的水,使小锅中的水温升高,直到温度都达到水的沸点。

(2)要继续吸热。当两个锅中的水温都达到沸点后,由于两者之间没有温差,他们之间不会再发生热传递,小锅中的水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无论小男孩烧多长时间,只要大锅里的水不烧干,小锅里的水永远不会沸腾。

师:学生回答得很好!能否解决一下下面这个问题:“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烧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没想到大部分学生都能举手回答问题,这使我兴奋不已!我几乎是立刻对学生们的积极回答表示欣赏,并给予高度赞扬。学生们感受到了巨大的成功,高兴极了!

反思心得: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更注重从实际生活出发,也更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本节课以学生原有生活认知为基础,以趣味故事为调味品和润滑剂,使课堂更鲜活,更生动,再加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参加了探究活动,同学们自己动手经历了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时在探究中让学生找到自己想要解决身边问题的“钥匙”,所以他们是快乐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对学生而言,通过给学生设计问题,教师设置情境,引领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实验,让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方法,学生通过对结果的反思、讨论,从相互的启发中将灵感放大、升华,达到学习中的飞跃。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再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物理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下载精华初中各学科教师教学叙事(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华初中各学科教师教学叙事(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

    初中数学教育叙事 ——让每位学生不再孤独 亳州市第九初级中学 蒋振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性在于它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点燃起学生探究智......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 《余角和补角》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第四中学向盛梅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各种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引入,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的深刻......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 新的课程标准着重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的学习权力,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远远没达到以上所要......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全等三角形》 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应该注意让学生观察物体,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时,培养学生认识方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制作模型,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一次函数的概念》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一次函数的概念》 孙凤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在教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大。......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

    初中数学教学叙事 创新教育是指更新观念,把创新素质的养成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叙事

    初中英语教育叙事 农村中学因为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所以很多孩子在学习英语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他们的英语基础、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的重视......

    初中政治教育教学叙事

    初中政治教育教学叙事 2017年4月5日 初中政治教学叙事 涡阳实验中学魏东 关键词:趣味化 辩论 剪报 处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做回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