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获奖作文

时间:2019-05-15 08:4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活在别处 获奖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活在别处 获奖作文》。

第一篇:生活在别处 获奖作文

生活在别处

■徐智宇

江苏省邗江中学

人们常说“一花一世界”,花之于世界犹如人之于生活,人之精神外寓于物并与之产生共鸣,便成就了“别处”的生活。

苏轼坦言:“此心安处是吾乡。”流寓于黄州的苏轼的心一端系着黄州,一端系着家乡。然而苏轼毕竟是宋人,能超脱感性一层,达到物我合一的知性境界。黄州又何妨?何必“把盏凄然北望”?仍旧“竹杖芒鞋轻胜马”,对月引觞,颓然就醉。这是别处的生活,亦是历代文人雅士梦寐以求的生活。

然而,“生活在别处”并没有想象得那样自如,琴棋书画诗酒花只能一时愉悦性情,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真正的烟火人生。生活与人是无法割裂的,生活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人的肉体,客观上来讲,无论是人的生活抑或人的思维注定要围绕物质层面展开,这便构成了哲学中的一对矛盾。

很多在自然领域唯物的思想家,一旦跨入人类社会就不免走上唯心的道路,这固然受哲学家个人素质的影响,但我想更多地与人的意识紧密相关。人的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我们亦不能低估意识的能动作用,“生活在别处”或许只是在两种极端间寻找中庸。

马丁·路德作为宗教改革的先驱,如是看待生活: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问题的逃避固然无济于事,但对“别处”的生活的追求则是对人类精神的珍视和关怀。

“生活在别处”与唯物主义的矛盾又存在同一性。在物质充裕的基础上,精神的转移不失为人生的拔节,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或许就因于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别处”的价值观念。

曲水流觞,兰亭修禊是文人们的“别处”;昆腔咿呀,别离惊变是富贾们的“别处”;薄幸荒唐,雅俗共赏是凡夫俗子们的“别处”。“生活在别处”是一种可贵的生活态度,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一种普世的精神向往,这是人类社会意识发展的至善境界。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在别处”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它如同镜中花,虽仍可窥其一斑,却再难静嗅其芬芳。

失却“别处”的生活是可悲的。这意味着人将碌碌无为,终其一生。洪应明曾言: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动时念想,预从静中密操持。我们的生活应是快慢有致,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摆弄着手机,电子书、电视剧充斥着日常生活。这不是别处的生活,我们看到了文明的进步,也看到了精神的颓丧,这样的“文明”无异于锦衣夜行。

展望未来,我们不希望“生活在别处”被嵌在石头、裱在画框里。“人人皆可为君子”应当生生不息地燃烧在每个人的心中,上升为时代的精神标杆,作为青年人,这样的责任不容推卸,我们的使命业已明确。青年人必须义不容辞地扛起时代大旗,引领精神的自我完善。

费孝通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其目的就在于引领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如今,“生活在别处”无异于从微观层面阐释了个人精神追求的新方向。作为青年——社会中的个体,难道没有责任与义务去“抚壮弃秽”,怀着湘累之莲佩,再次寻找那颗遗世之珠吗?

于是,“生活在别处”,却又不在“别处”,就在你我之间。

点评:这不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有随笔的自由,有杂文的思想,接近“漫谈”之类。但小作者对“别处”的认识、对“生活在别处”的思考,既开阔,又辩证,甚至比较深刻。尤其可贵的是小作者的高度的责任感,让评委老师感动:“青年人必须义不容辞地扛起时代大旗,引领精神的自我完善。”

触摸一个词语

■陈熙南

镇江第一中学

雨是多样的。烟雨也许是朦胧的,它蕴含着水与火的交融,火成了烟来包容的水,和火同存了。雨有时是润泽的喜悦,有时勾起了愁思。烟雨应当是一种愁思吧。我捉摸不定它,触摸不及它。

我并不喜欢淋漓的雨,但十分享受浸在小雨中,感受水利万物。它与我交心,予我启迪。它将我包围在一个独有的天地之间,它的气息抚触着我,我留不住它,但难道只有留住的才是美好吗?

烟雨是小雨,但它比小雨更有温度,就像有一颗搏动的心一样。我能感受那份温存,能听见那颗心的起伏。只不过那层烟的距离,我触摸不及。但距离亦是一种美好。

青少年转向青年的那几年岁月,常被形容为“雨季”,因其独有的一段情感时期。就像置身雨中才能理解雨是何种感受,雨季的印记是那样清晰,所以我更能理解烟雨是何种性情。

挚友喜欢《城南旧事》这一类书,其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雨日中的悲伤。英子单薄的心上一定是飘着雨的,但我想那伴随她的一定是烟雨,这样温和,令她的忧伤也变得有温度。这份温和的忧伤也许会在雨季后的“晴天”里消失,所以即使是在忙碌的时光里,也弥足珍贵。

能够和雨有一次美妙的邂逅,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其间音律犹有高山流水之美,抚琴而知琴声冷暖。遇雨又当遇此烟雨,触其灵魂亦是触吾灵魂。

只因我的心头也飘着那迷蒙烟雨。我将那迷蒙烟雨,不管何物,只视为有温度的雨。触摸的不仅是它心的一部分,也是我心的一部分。我将留不住的、美好的、心伤的时光都视为同等的珍贵,因为人生他处再难觅。

人生数载,当遇不同晴天雨日,不是一份晴朗才是一次快意的收获;不是一份忧伤仅是一种痛心的悔恨。我相信凡是其中抵及心灵的领悟,都意义不凡。就像挚友用“烟雨”二字直面自己一样。

“应当珍惜还会忧伤的岁月。”因为有这样单纯的冲动,我才毫不犹豫地去触摸它,我更想借着它去直面自己的徘徊。

我终于牵起它共舞了„„

点评:这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因为挚友喜欢的《城南旧事》,使得自己与“烟雨”有了一段复杂的心灵触摸。从单纯冲动到毫不犹豫地触摸,进而“直面自己的徘徊”,最终与“烟雨”共舞。行文在紧扣“烟雨”时,又与淋漓之雨、小雨进行比较,凸显烟雨是有温度的雨;继而又与青少年成长的“雨季”进行比较,感受着忧伤的意义,心灵的意义。虽略显单薄,但依然充满情趣。

触摸一个词语

■孙逸凡

海安县立发中学

起初,我是害怕在词典里遇上这个词的。

“死亡”这个词,太恐怖也太悲痛。恐怖至极,我害怕那些由“死亡”这个词联想到的一切灵魂、鬼怪的传说;悲痛至极,我担心日子慢慢过去,太阳上山又下山了,我的身边会开始少掉一些珍贵的人。

伤心到极点,会流泪。

所以我是拒绝触摸这个词语的。也是由于岁月流逝,春秋轮回,一次死亡却让我对“死亡”这个词有所触摸,有所了解。至此,也多了一些坦然,一些对“死亡”的领悟。

是2013年的11月28日。

我奔跑着到了那家迎来我出生的医院,爷爷已快不行了。我奔跑着,和死神比谁快。我若快一步,那我便可以见爷爷最后一面,再久久地看着他,也看着他看我。死神若快一步,那么迎接我的只有那冰凉的、面色如黄土的尸体。

很遗憾,我是慢的那一方。到了医院,我听见病房内那良久未断的哀哭,哭声拔凉,凉到刺痛着我的骨。

我蹲在医院的走廊上,空气里,酒精气味与药水味交织在一起,弥漫着恐怖的气息。我们不是神,无法预知下一个死去的是哪一个病房的病人。在死神面前,我只想说,每一个人都低到尘埃里。哭泣不是向死神求情的苦肉计,每个人只是等待审判和处决的罪人,死神是最大的判官。我们是无力反抗的。

无力反抗,那又何妨?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迎接的,我终于意识到。既然万物有生,则必有死。我不知道这世上是否有所谓的平行空间,这世界是几次元的,我们不得而知。

与其说死亡可怕可悲,不如说成是那种未知性的神秘。与其害怕死亡,不如敬畏死亡。这世上最失败也是最成功的事,便是死亡。每个人来到这世上,又匆匆走了。历史总是一页又一页地翻着,更新着。百年前这世上没有我们,百年后这世上也没有我们。我们出生时,来到这谜一样的世界,死了,又何去何从?

肉体深处是否又有灵魂掩藏?谁知道呢?谁知道时间到了,我们去了,那意识是否真的会毫无载体地永世长存着?

大千世界里,我们都是渺小的,低到尘埃里,各活各的精彩。有人害怕死亡,死亡意味着离别,有离别必有眼泪。感性的人其实也是害怕掉眼泪的,眼泪是心在流血的证明。谁又曾喜欢心痛呢?所以多数人是害怕死亡的。

死亡却也被人所坦然敬畏着。有些人,认为人生在世,便是渡河,每个人都是人生长河的摆渡人。人生长河偶尔波涛汹涌澎湃不定,这是难免的。挫折坎坷都挺过了,死亡又算什么呢?

我现在最敬畏的就是死亡了。也许在死亡面前,我会流泪,会心痛。难过至极,也许我也会睹物思人,翻看老照片,念念旧。不过泪水却是暂时的,流泪之后,我会对着蓝天白云思考:也许,也许他们去了天堂。

也许,也许他们在另一个空间流浪。我是真切地敬畏死亡,我对这些很好奇。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可以坦然地看见“死亡”这个词语,我不会总把死亡归于消极的一面,我不会盲目地害怕了。

或许有天,当我老了,皱纹也爬上了眉头。在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以后,我可以对死亡又多几层了解与领悟。“死亡”这个词语,太神秘太神秘。

当我坐在阳光下,微风扬起我耳边的碎发,我终于可以坦然翻着词典,到写有“死亡”这个词的那一页。我也可以像个历经万事看透尘世的老者,平静地看着“死亡”,也平静地触摸着“死亡”„„

当然,也敬畏地,看待——死亡。

点评:触摸“死亡”是需要勇气的,更是需要理性与底气的。孙逸凡同学做到了,用她与“死亡”触摸的本能拒绝——不得不触摸——坦然与敬畏的独特经历,完成了这篇让评委专家称道的现场决赛作文。勇气不只体现在她的抉择上,也体现在她的冷静、平静的“触摸”中,理性体现在她的联想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和辩证上,而底气使得她的感性描写细腻到位、理性推演多元从容,而广泛扎实的阅读一定是此文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二篇:生活在别处经典语录

生活在别处经典语录

生活在别处经典语录1

1.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2.清净就是不被人注视的那种温馨感觉。人的眼光是沉重的负担,是吸人膏血的吻。

3.忌妒是对权力欲没有满足的忿忿不平

4.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5.朱光潜先生说,“现代人的毛病是勤有余劳,心无偶闲“。我深有共鸣。现在的我们总是很忙,忙着达成目标,忙着实现目标,忙着融入社会.身体、心灵、幸福、快乐,在无休止的奔忙中都走散了,健康生活成了一件,最简单却又最困难的事儿。

6.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7.他总是关注自己,想要审视自我,可是他找到的只是那个全副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审视自我的那个形象。

8.爱情意味着要么得到一切,要么全无。爱情是完整的,否则它就不存在。我在这里,他在另一边。你必须站在我这边,而不是站在中间。如果你同我在一起,你就得想我所想,做我所做。革命的命运和我的命运是完全一致的,谁反对革命就是反对我。如果我的敌人不是你的敌人,那么你就是我的敌人。

9.真的英雄,其实不问出处。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10.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11.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米兰?昆德拉

12.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13.远行。远到世界只缩成一个点。

14.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米兰?昆德拉

15.她觉得自己的灵魂尚很年轻,而身体已经可悲地老去了…体的衰老还是灵魂的年轻带来的爱情的毁灭。

16.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米兰·昆德拉

17.她的爱究竟值多少呢?几星期的悲哀。很好!那么,什么样的悲哀?一点挫折。一星期的悲哀又是什么样呢?毕竟,没有人能够一直悲痛。她在早晨忧伤几分钟,晚上忧伤几分钟。加起来会有多少分钟?她的爱值多少分钟的悲哀?他值多少分钟的悲哀?

18.殷殷之情俱系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家国。

19.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20.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

21.我们常说,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注脚。面对困境,我们也各有各的选择。“行到水穷处,坐观云起时”是选择,“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带上拳套,奋力搏击。

22.已经是梦的尾端。最美妙的时刻,是一个梦尚在持续…即不属于身体也不属于头的手。

23.在此,人被上天啐到地上,全无感恩之心踏入这尘世。

24.吾人行事,何者应为,抉择之间端在一心,那便是道德价值的运用。悲天悯人,民胞物与的精神,也正是道德的高度表现。

25.生活的本来面目与时间的本来面目相撞击,我们就把这种撞击称做无聊。

26.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米兰?昆德拉

27.回望历史问初心,千秋伟业谁扛鼎?壮志豪情应犹在,逐梦不止方年轻。

28.我们选择了这个方法正如你选择了你的命运…你所有可能的生活。

29.他的一生就是在被遗弃的电话亭里,在没有连线,根本无法接通任何人的听筒前的漫长等待。现在,他面前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从被遗弃的电话亭中走出来,尽快出来!

30.真正的`生活应当永远在别处,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生活就会展现它的另外一面,残酷—

31.山有顶峰,湖有彼岸,在人生漫漫长途中,万物皆有回转,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请你相信,一切终有回甘。

32.通常情况下,当某种不可逆转的事情在即将发生之际…的进程中我们还是有一点微小的决定权的。)

33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

34.一个国家的发展,越在风急雨骤时,越能展现底气、成色。

35.他总是回答,他爱她就像拳击手爱蝴蝶,歌唱家爱沉默…闪电爱宁静淳朴的屋顶。

36.你的眼光就像温热的尿,我的燧发枪瞄准你有如脆弱麻雀的愚蠢思想…扑通一声跃进你大腿之间浑浊的池塘....

37.我们常常困惑于,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每天脑海里都会冒出很多念头,那些不灭的才叫做热爱。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38.走过“万水千山”收获锦绣繁华,无限美好仍需“跋山涉水”来绘就。

39.到处都在说青春是一生中最丰富的时期。那么这份虚无,这份实实在在的生命的浪费又是从何而来?这空虚又是从何而来?

40.思考从来就不是阻碍自己进步的原因。

41.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

42.温情,是想建立一个人造的空间的企图,在这个人造的空间里,将他人当孩子来对待。

43.只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堕落!

44.在忘却速度时,也许我们正一步一步地走向速度。

45.我们惟一的自由是在苦涩与快乐之间选择,既然我们的命运就是一切的毫无意义,那就不能作为一种污点带着它,而是要善于因之而快乐。――米兰?昆德拉

46.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源于将她以隐喻的形式,留在大脑诗化记忆的一刻。

47.睡眠对于他来说不是生命的反义词;睡眠对他来说就是生命…就好像从此生命到彼生命。

48.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一旦有旁人见证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都得适应旁观我们的目光,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无一是真了。有公众在场,考虑公众,就是活在谎言中。――米兰?昆德拉

49.物质的洪流漫过心灵的堤防,容易使我们忘记了仰望星空,忘记了默观内心,忘记了真正的幸福。

生活在别处经典语录2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

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把自己的身子交给他人的眼光去评判,这正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

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

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

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

爱情意味着要么得到一切,要么全无。爱情是完整的,否则它就不存在。我在这里,他在另一边。你必须站在我这边,而不是站在中间。如果你同我在一起,你就得想我所想,做我所做。革命的命运和我的命运是完全一致的,谁反对革命就是反对我。如果我的敌人不是你的敌人,那么你就是我的敌人。

只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堕落!

承诺在哪里,背叛就在哪里。

我们选择了这个方法正如你选择了你的命运,你我的选择都同样是不可改变的。然而,每一个人都遗憾他不能过其他的生活。你也会想过一过你所有未实现的可能性,你所有可能的生活。

“你的此处很美,但你却浑然不知.......然后,继续寻找新的别处,永不满足。”

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怎样一种悲伤地精灵,我没有翅膀,但是请允许我有眼泪,请允许我有沉重的步履和苍凉的手势。

忌妒是对权力欲没有满足的忿忿不平

睡眠对于他来说不是生命的反义词;睡眠对他来说就是生命,生命就是一种梦。他从一个梦转到另一个梦,就好像从此生命到彼生命。

她想到艺术家的爱也许完全是出于误会,她老问他为什么爱她。他总是回答,他爱她就像拳击手爱蝴蝶,歌唱家爱沉默,恶徒爱村姑。他总是说,他爱她一如屠夫爱小牛胆怯的眼睛,闪电爱宁静质朴的屋顶。所以他爱她,是因为她与他不同,他破坏她,摧毁她,然后重新创造出一个他企望的她。

她的爱究竟值多少呢?几星期的悲哀。很好!那么,什么样的悲哀?一点挫折。一星期的悲哀又是什么样呢?毕竟,没有人能够一直悲痛。她在早晨忧伤几分钟,晚上忧伤几分钟。加起来会有多少分钟?她的爱值多少分钟的悲哀?他值多少分钟的悲哀?

他总是关注自己,想要审视自我,可是他找到的只是那个全副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审视自我的那个形象。

通常情况下,当某种不可逆转的事情在即将发生之际,人们会加速事件的发生(也许是为了证明在事件的进程中我们还是有一点微小的决定权的。)

温情只有当我们已届成年,满怀恐惧地回想起种种我们在童年时不可能意识到的童年的好处时才能存在。温情,是成年带给我们的恐惧。温情,是想建立一个人造的空间的企图,在这个人造的空间里,将他人当孩子来对待。温情,也是对爱情生理反应的恐惧,是使爱情逃离成人世界(在成人世界里,爱情是阴险的,是强制性的,负有沉重的肉体和责任)、把女人看作一个孩子的企图。

他看着她,心想他真是美丽,美得让人很难离开,但是窗子以外的那个世界更加美丽,而如果他为此抛弃他所爱的女人,这个世界则会因为他付出了背叛爱情的代价而弥足珍贵。

他的一生就是在被遗弃的电话亭里,在没有连线,根本无法接通任何人的听筒前的漫长等待。现在,他面前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从被遗弃的电话亭中走出来,尽快出来!

画家的责任并不在于再现事物的线条,而在于用自己的线条在纸上构筑一个新世界。

他说他爱她就像拳击手爱蝴蝶,歌唱家爱沉寂,强盗爱上了村里的小学老师,他说他爱她就像屠夫爱上小牛犊那惊惧的眼神,闪电爱上了屋顶的宁静。

他想把他的生命置于天平上,天平的另一端放着死亡。他想使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天,是的,每时每分都值得与终端——死亡一一等量。

她脸上有很多皱纹,这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却没有因此而显得苍老,反倒有一种超越年龄的青春气息通过皱纹被强调出来。

已经是梦的尾端。最美妙的时刻,是一个梦尚在持续,另一个梦已经临近的时候,这时他醒了。那双抚摸他的手,就在他一动不动地站在群山背景之中的时候抚摸他的手属于另一个梦里的女人,一个他即将要坠入其中的梦,但是克萨维尔还不知道,因此在此刻,这双手只是单独存在着的,仅仅作为手;在茫茫的空间里一双奇迹般的手;两段奇遇之间的手,两段空茫之间的手;即不属于身体也不属于头的手。

自由并不始于双亲被弃或埋葬之处,而是始于他们不存在之处:在此,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谁把他带来。在此,人由一个被扔入森林的蛋来到世间。在此,人被上天啐到地上,全无感恩之心踏入这尘世。

他在另一段生活里,另一段故事里,他无法在他目前所处的生活中拯救他已经不在场的生活。但是窗外的那个世界更加美丽。而如果他为此抛弃他所爱的女人,这个世界则会因为他付出了背叛爱情的代价而弥足珍贵。

她就像一个旅者,面对着眼前无限美丽的风景却已疲惫之至实在无法欣赏;这爱没能让她感到一丝的愉悦,但是她知道这爱是伟大的,不应该失去。

在他(指雅罗米尔)看来,她让所有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掉在地上,只是为了腾出手来拥抱他。

你们以为过去的一旦过去就永远结束不可动摇了吗?啊,不,过去的外衣是用闪光塔夫绸做成的,每次回首往事,我们都会为它蒙上另一层色彩。

历史不仅仅会沿着到达生命的顶峰的路行进,它也会沉浸在日常生活的一潭脏水里。

到处都在说青春是一生中最丰富的时期。那么这份虚无,这份实实在在的生命的浪费又是从何而来?这空虚又是从何而来?

吻在空中搁置了,他只是凑近了姑娘。但是他的唇遥不可及;他只是说,不停地说,并没有拥吻她。

他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天平,而天平的另一端则是死亡。他要让自己的每一个举动,甚至每天每时每刻都经受死亡这一最崇高标准的考验。

你的眼光就像温热的尿,我的燧发枪瞄准你有如脆弱麻雀的愚蠢思想开火,肥胖的青蛙扑通一声跃进你大腿之间浑浊的池塘....

而文艺作品之内容,则为人生的写照,人性的发挥,我们不仅欣赏其文词,抑且受其内容的感动,有时为之逸兴遄飞,有时为之回肠荡气。我们纵然不问作者本人的道德行为,却不能不理会文艺作品本身所蕴含的道德意味。人生的写照,人性的发挥,永远不能离开道德。文艺与道德不可能没有关系。

吾人行事,何者应为,抉择之间端在一心,那便是道德价值的运用。悲天悯人,民胞物与的精神,也正是道德的高度表现。

他总是回答,他爱她就像拳击手爱蝴蝶,歌唱家爱沉默,恶徒爱村姑。他总是说,他爱她一如屠夫爱小牛胆怯的眼睛,闪电爱宁静淳朴的屋顶。

这是没有出口的爱情墙一般的爱情

雅罗米尔有时做噩梦:他梦见他必须举起一些非常轻的物体——茶杯,调羹,羽毛——但他举不动。物体愈轻,他就变得愈虚弱,他沉到它的轻下。

生活在别处经典语录3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1.他总是关注自己,想要审视自我,可是他找到的只是那个全副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审视自我的那个形象。

2.他在另一段生活里,另一段故事里,他无法在他目前所处的生活中拯救他已经不在场的生活。 但是窗外的那个世界更加美丽。而如果他为此抛弃他所爱的女人,这个世界则会因为他付出了背叛爱情的代价而弥足珍贵。

3.他看着她,心想他真是美丽,美得让人很难离开,但是窗子以外的那个世界更加美丽,而如果他为此抛弃他所爱的女人,这个世界则会因为他付出了背叛爱情的代价而弥足珍贵。

4.他的一生就是在被遗弃的电话亭里,在没有连线,根本无法接通任何人的听筒前的漫长等待。现在,他面前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从被遗弃的电话亭中走出来,尽快出来!

5.把自己的身子交给他人的眼光去评判,这正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 6.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

7.她就像一个旅者,面对着眼前无限美丽的风景却已疲惫之至实在无法欣赏;这爱没能让她感到一丝的愉悦,但是她知道这爱是伟大的,不应该失去。

8.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

9.睡眠对于他来说不是生命的反义词;睡眠对他来说就是生命,生命就是一种梦。他从一个梦转到另一个梦,就好像从此生命到彼生命。

10.自由并不始于双亲被弃或埋葬之处,而是始于他们不存在之处: 在此,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谁把他带来。 在此,人由一个被扔入森林的蛋来到世间。 在此,人被上天啐到地上,全无感恩之心踏入这尘世。

11.只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堕落!

12.她脸上有很多皱纹,这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却没有因此而显得苍老,反倒有一种超越年龄的青春气息通过皱纹被强调出来。

13.我们选择了这个方法正如你选择了你的命运,你我的选择都同样是不可改变的。 然而,每一个人都遗憾他不能过其他的生活。你也会想过一过你所有未实现的可能性,你所有可能的生活。

14.通常情况下,当某种不可逆转的事情在即将发生之际,人们会加速事件的发生(也许是为了证明在事件的进程中我们还是有一点微小的决定权的。)

15.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

16.她的爱究竟值多少呢?几星期的悲哀。很好!那么,什么样的悲哀?一点挫折。一星期的悲哀又是什么样呢?毕竟,没有人能够一直悲痛。她在早晨忧伤几分钟,晚上忧伤几分钟。加起来会有多少分钟?她的爱值多少分钟的悲哀?他值多少分钟的悲哀?

第三篇:《生活在别处》读书笔记

《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拉的其中一部代表作,相对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来说,可能影响力要差一些。但是,整部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却是非常发人深省。就像米兰昆达拉的一贯的写作风格一样,整篇作品的阅读其实并没有很多的难点,但是想要真正读懂总是觉得少了一些什么。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仔细回味,总是能够引起很大的感慨。因为不论是怎样的生活,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体验是不完整的。就好像彼岸花一样,最美的永远是在那个看起来很近但是又很远的地方。那样的美丽是最动人的,同时也是最难得到的。因为这份美丽永远都是停留在那个触手可及但又永远得不到的地方。

生活在别处其实也是一种人生追求的感悟。正是因为生活还在别的地方,所以我们的人生应该是不能够永远停留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想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对于别处的人生也是应该有一个体验的过程。这份体验不是对于自己人生的消极躲避,而是一种积极面对。

只有拥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在不同的地点留下了自己存在的足迹,整个的人生才能够得到最适当的解说词。而且,别处的人生其实有的时候就是别人的人生,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加入更多的一些作料,自己的人生才会更加的精彩。这样的人生阅历的丰富也是一种荷尔蒙旺盛时期的冲动,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学会承受更多。

生活还是要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延续着。人总是在挫折中学着长大,思想也会伴随着忧伤潜滋暗长、慢慢成熟。尽管过去的都已成了永久的回忆,但是,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又何曾远去!茫然、无助、黯然神伤正悄悄得趁虚而入,有时,太多太多的感伤纠结在一起,让人始终无法逃离,连每一次的呼吸都显得异常的无力,就这样沉浸在悲伤中,犹如迷失了方向的羔羊找不到归途。突然感悟到了一些人生的真谛:生命是帆,它带领着人们在穿越险滩的同时,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和无助;生命是桨,让人们在摇摆中感受到人生的起起落落;生命是船,承载者人们乘风破浪,在浪尖上领略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生命是歌,唱响了生活中所有的喜怒哀乐。

但是,回首过往,一切都成了过眼的云烟,也无所谓痛,也无所谓伤,也无所谓喜,也无所谓忧。所有的所有也都成了我们人生的财富。人生如风,悲欢离合,岁月如风,浮浮沉沉,往事如风,起起落落。时间的演变,承载着记忆的画卷,如冰冻的水晶,轻轻的一碰,碎成了一地的晶莹。行走在红尘,回首已是淡定;笑立在风中,看尽风景。伸出手,想握住眼前的一切,殊不知,手握得越紧,得到的却是满手空;放开手掌,眼前的一切却是那么真实,我们可以和虚空同在,心纳须弥,量周沙界。笑看人间的千年故事,采撷一缕清晨的幽香,给自己一季的芬芳,放下所有的过往,以零状态的心情迎接那即将升起的朝阳。

第四篇: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看完《生活在别处》,我突然的不想去思考任何的问题,只是放松的去回忆书中的只言片语,回忆那些片段带给我的惊奇,生活在别处读后感。那些毫无掩饰的文字,带给我的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战火硝烟的年代,到处是被法律所迫害的人们。残破的躯体,残破的灵魂,在那些战火里灼烧,焚化。而文人作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也已经被涂抹了很重的时代墨彩,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浓妆艳抹的扮演了各种角色,完全沦为了历史的工具。虽然诗人在努力的挖掘自己的精神价值,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却并不能掩饰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大背景下的时代气息。诗人的母亲也同样在战火中激情、疯狂、沉默、而后渐渐的麻木、失落,在悲剧中衰老,伴随她的仅仅只有她不愿被人看到的“褶皱的肚皮”和那垂死的激情。诗人的父亲在战火中死亡,而他和母亲却依然遭受着社会的精神压迫,这种压迫让人疯狂,让人窒息,比那些刀枪子弹更让人难以忍受。

尽管诗人成功的让画家和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却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诗人的自由抒情,仅仅是在这个疯狂的文学时期留下点不一样的东西,而那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是么?不重要?那诗人又为什么想留下东西呢?终究是条不过那文化的长河,在河水中肿胀、腐烂、而后消失。

政治依然在继续,那么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没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经令他发狂、出众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没有头的女体画像,或者是一些类似“石头的腿,穿上了沙的长袜”的诗句。那些残留着他疯狂思想的东西,遗留。只有这些,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为了,安心的倒在历史的黄土里。

那些如“在手术台上邂逅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就是美。”以及“睡着了,一只眼里有月亮,一只眼里有太阳。”的晦涩语言,伴随诗人深埋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而我们一样,在这个政治的背景下疯狂,死亡,然后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仅此而已。

-------------------

为什么生命不能有多种可能?让我有充分的选择,并一一实践他们从而挑出比较好的?昆德拉让想象变为现实,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人在小说里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做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创造不同的世界,体会他们,分析他们,感悟。他的思想在跳跃不定,像是交响乐有不同的主题,按照一定的节奏或调子在不同章节之间行走。这有时让我迷路。

《生活在别处》是人寻找伟大的自己的历程。主人公在逃离。从现实中。因为现实的自己是母亲的、父亲的,不是自己的自己。于是挣脱,挣脱别人期望的围城,寻找内心期望的自我。但自己期望的自己需要舞台,需要别人眼光的赞美,期望认同。别人毕竟是别人。不一样的。别人就像一面哈哈镜,在这个镜子里他找不到自己真实的影象。但是“他的视野无法穿越镜墙,他总是处在镜子的包围当中。”

也许生活当中有的人期望在空间上逃离以达到心灵逃离的目的。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人如昆德拉所说的都是一条栓着皮带的狗,即使你走的很远,你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条皮带。这条皮带让我想起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有的皮带是临行密密缝过的,是自己想要的关心和爱护,这束缚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真实的生活在别处,永远在他不在的地方。梦想是现实,现实是梦想。

但是也许有时我们经过实验会痛苦的发现自己所寻找和摹仿的理想人物也许根本与自己格格不入。于是贝多芬的《英雄》只能给一个死去的人,一个永远不存在的人。嘲笑别人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是在嘲笑自己,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因为我们思想里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被自己嘲笑的家伙----我们认为自己是想象中的自己,高贵的家伙。

我该去哪里生活?最后一位老诗人的感悟也许揭示了真谛:只有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死神朝夕相处,而死神是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的,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的话,做他喜欢的事。

第五篇: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战火硝烟的年代,到处是被法律所迫害的人们,生活在别处读后感。残破的躯体,残破的灵魂,在那些战火里灼烧,焚化。而文人作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也已经被涂抹了很重的时代墨彩,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浓妆艳抹的扮演了各种角色,完全沦为了历史的工具。虽然诗人在努力的挖掘自己的精神价值,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却并不能掩饰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大背景下的时代气息。诗人的母亲也同样在战火中激情、疯狂、沉默、而后渐渐的麻木、失落,在悲剧中衰老,伴随她的仅仅只有她不愿被人看到的“褶皱的肚皮”和那垂死的激情。诗人的父亲在战火中死亡,而他和母亲却依然遭受着社会的精神压迫,这种压迫让人疯狂,让人窒息,比那些刀枪子弹更让人难以忍受。

尽管诗人成功的让画家和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却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诗人的自由抒情,仅仅是在这个疯狂的文学时期留下点不一样的东西,而那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是么?不重要?那诗人又为什么想留下东西呢?终究是条不过那文化的长河,在河水中肿胀、腐烂、而后消失。

政治依然在继续,那么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没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经令他发狂、出众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没有头的女体画像,或者是一些类似“石头的腿,穿上了沙的长袜”的诗句。那些残留着他疯狂思想的东西,遗留。只有这些,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为了,安心的倒在历史的黄土里。

那些如“在手术台上邂逅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就是美。”以及“睡着了,一只眼里有月亮,一只眼里有太阳。”的晦涩语言,伴随诗人深埋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而我们一样,在这个政治的背景下疯狂,死亡,然后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仅此而已。

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只不过没有人能够解答。人类从远古的洪荒走来,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里,一切问题都围绕着生存展开,怎样追捕猎物使自己免遭饥饿,怎样采集火种使野兽不敢侵袭。第一问题是生存,而不是生活。但是人类的所谓高出一般动物的智慧使我们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时代里,人类的悲剧就是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这是一句非常玄妙的诗句,就像海子的那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样令人捉摸不透,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永远的期待,也同样可以认为是一声绝望而无奈的叹息。

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都有过渴望抑或至少是幻想过“生活在别处”,就像小说主人公雅罗米尔一样,创造了一个叫泽维尔的人物,作为他在幻想世界中的替身。泽雅尔的生命是一个梦,他睡着了,做了个梦,在梦中他又睡着了,又做了个梦,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前一个梦里,梦的边沿模糊了,他从一个梦过渡到另一个梦,从一种生活过渡到另一种生活,不存在任何障碍。唯一不同的是,雅罗米尔在泽维尔身上否定了梦与现实的分界,而麻木的人们只能固守在现实的围城中不敢动弹。

每个人对于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期待,期待的生活往往像彼岸之花,美艳而朦胧,正是因为朦胧的不真切感产生了空间上的扭曲,人们往往憧憬于花的美感而忽略了那些尖锐的刺,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距离模糊了现实,花不是作为现实中的形象出现,而是成为一种形而上的理想概念存在于人的视线中。生活永远在别处,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的未来,当你被对面朦胧的美好而吸引,进而打碎玻璃的时候,生活残酷的一面也许就在你准备靠近的时候瞬间赤裸裸地呈现在你面前。不断地期待,不断地面对,理想与现实,巨大的矛盾被统一在生活的过渡之中,无论怎样追寻,生活依然在别处。

那么,到底哪里才是生活的真正出路?

小说的主人公雅罗米尔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雅罗米尔的一生就是逃离与背叛的一生。在他发现母爱变成限制现实行动的枷锁时,他对母亲说:我不得不背叛你。然而他已经一辈子都无法逃脱母爱世界所施加给他的束缚。他的一生就在理想与现实的裂谷深渊中挣扎,他渴望进入现实生活,但诗人的特性使他无法舍弃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他渴望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他向往的生活是理想世界的生活。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分裂是现代人无法逃脱的厄运。诗人成了这种厄运的象征和化身。雅罗米尔究其一生辗转于两个世界的边沿。

诚然,雅罗米尔的一生是一幕悲剧。但他的人生给予了我们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我们是应该在理想中过生活,还是在现实中过生活?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绽放出生命最为美好的一面?

我的回答依然是诗人兰波的这一句话:生活在别处!

寄居在繁华城市中的人们有着同样对生活的困惑。难道钢筋水泥森林里的生活就是每天面对不断重复的单调,每天沿着既定的冰冷轨道匍匐行进,每天在物欲的混水中拼命捞取所谓的幸福,最后忘记自己。所有人叫嚣着人类工业革命的伟大,对物质顶礼膜拜,所有的家长都用同一种姿态教育孩子:读书!挣钱!然后幸福。的确,无可否认,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的时代,然而,又有多少人在物欲横流的漩涡中迷失了自我?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真正杰出的人物生前都贫困不堪,有些甚至甘愿自己放弃富裕的生活。这种情况并非完全出于偶然。我始终相信,物质当然是必要的基础,但若是把物质当作生活的最高追求,难免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物质的奢华是没有尽头的,不断膨胀的欲望是人性中难以驾驭的劣根性。因此,自古以来圣贤之人就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们洞悉了生活的真相,也为世人指出了一条相对明确的生活道路。就像孔子所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注重精神的智者必然无意物质生活的奢华。同样的,用淡定的态度面对奢华的人终将找到精神的归属。精神上的简朴不是一种刻意为之的造作,而是一种追求更高境界的生活态度。

所以,现代人生活所需的可能只是一种突围——精神上的突围。带着像雅罗米尔一样决然逃离的勇气,带领精神从物质的围城里突围,保持灵魂的自由,然后去往一个更高的地方审视远处的生活,你将收获一个和以往截然不同的美丽世界。这可能才是“生活在别处”的积极意义,也是简朴生活的真正意义。

pS:其实这是这次寒假征文的作业,一开始写的时候言语比较偏激,写到后来发现和征文主题相差十万八千里,好在地球是圆的,所以绕着赤道狂奔一圈终于绕了回来,不过感觉忒虚伪……悲哀啊……

下载生活在别处 获奖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活在别处 获奖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活在别处好词好句

    篇一: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好 词 乐趣 兴趣 兴奋 回味 留恋 童趣 幼稚 稚嫩 纯真 调皮 撒娇 戏闹 戏弄 追逐 奇特 设想 执着 固执 怄气 捣鬼 哭闹 敏捷 浪漫 失望 喜爱......

    生活在别处读书报告

    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用这样的一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怎样生活在现实之中,却又游离在......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800字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800字原创: 清华李鹏辉博士米兰。昆德拉是我很早就知道的捷克作家,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经盛极一时。我这次偶遇的是他的另外一部小说《生活在别......

    纪录片《生活在别处》影评

    纪录片《生活在别处》影评 去年下半年,导演张扬在人民路的九月酒吧举行了一场小型的首映会,放映他的新作《生活在别处》。在介绍这部作品时,主持人用了“纪录片”这一标签。影......

    全国作文一等奖生活在别处[推荐]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出自法国诗人兰波笔下,如同一句跃纸欲出的响亮口号,是这位十九世纪的天才诗人甘愿以其一生时间去为之努力的梦想。兰波以此筑诗;米兰:昆德拉亦以其为小说的......

    读书笔记之《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用这样的一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怎样生活在现实之中,却又游离在生活......

    诗性幻灭—《生活在别处》读书笔记

    摘录作业开头和结尾 理论多很枯燥题目: 欲望匮乏状态下的诗性幻灭 ——以拉康精理论分析亚罗米尔的悲剧及困境形成过程米兰·昆德拉几乎所有小说文本中都出现“镜子”这一意......

    童年在别处

    童年在别处 在湘西那个美丽的小镇凤凰,总能看见一个矮小的身影沿着大街小巷游逛。他有时拎着书篮,过小溪的时候就将它顶在头上,有时干脆就把那多余的篮子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