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在别处读书报告
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用这样的一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怎样生活在现实之中,却又游离在生活之外。
小说主要讲述一位天才的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悲剧的一生。主人公雅罗米尔可以说是他母亲与父亲错误的相逢与错误的结合的产物。这错误已经预示了雅罗米尔的未来:他的出生不过是偶然,而终其一生也被他的母亲控制。他的母亲把儿子的诞生当作与另一个情人的相逢。她要抓牢这一切,因为丈夫已经叛离了。儿子是她的,她的世界。她把他的第一句话记下来,母亲如此的欢欣暗示他以后必须不断重复那些原始的重叠词或无意中的押韵的短句。未来的诗人由此定格。作者有意安排雅罗米尔从小有强烈的自省意识,而他的命运只是对母亲的迎合。后来雅罗米尔开始写诗,他的母亲一直是第一读者,画家为指导。母亲一直控制着儿子的一切,她因自己的身体自卑,却从与儿子的亲密中找到安慰和自信。儿子的生活就是梦,“他从一个梦渡到另一个梦,仿佛从一种生活渡到另一种生活。”他想逃避,去只是从一个梦逃到另一个梦。恋爱中的儿子成了真正的诗人,但老年人与死亡是经常的意象,虽然他一无所知。敏感的天才已经被证实,而母亲的畸形的爱是最大的绊脚石。之后就投身革命了,反抗现实,憧憬战斗,渴望荣誉,他浪漫而充满激情,认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与女人纠缠,与生活纠缠,诗是生活的载体。而他的死亡也缘于普希金式的决斗,卑微的自尊由此得到保护。母亲终于抓不住他了,而他逃避了一生,最终还是在她的怀抱睡着。
全书语言如诗,也引用了大量的诗歌。而诗句向来都是给人一种超然和缥渺的感觉。作者通过这样一种似乎是幻想的方式来真实地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作者意欲表现出我们对生活的奢望——我们永远以为生活并不是自己所投入的那种,逃避永远没有终点,期望也永远没有终点。所以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别处”。这个“别处”可能是我们幻想出来的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看到希望,这是我们对现实不如意时所期望的;也可能是我们过去的回忆,在那里我们也没有当前现实世界中的痛苦,这是我们在现实不如意时我想逃往的。诗人不仅仅是诗人,读《生活在别处》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好像小说里说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但又不全是,我想如果抽离了小说的背景,把现实的背景套上,那就应该是了。作者是暗暗在讽刺着的,讽刺生活,讽刺政治,讽刺诗人和诗本身,甚至颠覆了所有。这就是我们的痛苦所在。
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直生活在“别处”。他生命的激情从来没有停歇。他一直都是充满了激情地生活,即使现实残酷,他也能够游离在现实之外,为自己的思想找到一处落脚处。在描述雅罗米尔的心理成长特别是在《诗人在逃跑》这一章中,作者穿插描写了诗人雪莱、兰波、来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沃尔克、哈拉斯的故事或诗歌。历史的与虚构的诗人在本质上表现出令人惊异的一致。“我必须死吗?那就让我死于烈火吧。”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渴望激情。也正是这种激情让他在现实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精神找一种寄托。
但是这种激情却慢慢地耗尽了他的理性。米兰昆德拉讲过,那种没有灵魂的人。走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带着肉体和灵魂,以及肉体和灵魂割裂开来的伤口。那个伤口就一直在流淌着鲜
血,鲜血里是诗人的睿智和理性。直到有一天那个灵魂已经不堪世界的重负而黯然倒下。
可以说诗人最后的离去就是因为他一直以来的超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但是我们又不能没有激情没有幻想。诗人在母爱世界中意识不到现实世界的对立,而在诗的幻想中则又逃避着这种对立。那么,人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我们是应该在幻想中过生活,还是在现实中过生活?我想,应该是在现实与幻想结合的世界里生活。人类不可能不面对现实,但是如果丧失幻想,也同样是很可怕的。现实世界不可能尽如人意。而幻想在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算作是一种理想。人所幻想的世界总是自己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是理想可能是人们由现实往前进的动力,而幻想可能是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正如昆德拉在一次授奖会上援引过一句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以为的生活的真谛只是对某种状态任性的否定和另一种状态毫无缘由的向往。但是无论如何,幻想都是能给人精神上的鼓励的,人们只有相信理想世界的存在,才会拥有对于生活的热情,这种热情是我们不至于如行尸走肉般生活的必需品。而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沉溺于这种虚无的幻想,这样或许最后会落得如同书中诗人一样的下场。我们要做的是,让我们所幻想出来的世界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受到伤害时去到幻想出来的世界寻求心灵上的安慰,自己疗伤,重燃对于生活的希望。这样人才不至于因为挫折和打击而永远沉沦。
作者说,书名原为《抒情时代》,是对一个特定时代某种生活态度和青春的描写。全书语言如诗,却在轻松中向我们发问:而处在这样一种特定的青春时代的我们,看完后再思考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许就能找到答案,生活,就是它 现实的样子,掺杂着幻想,成为我们小憩的花园,但幻想永远是虚无的,生活还是现实。也即,生活在别处,也生活在现实。因为我们站在时光面前,无能为力。不管采取何种态度,时光不曾驻足,生活并不留步,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美丽的精神世界。篇二:诗性幻灭—《生活在别处》读书笔记
摘录作业开头和结尾
理论多很枯燥
题目:
欲望匮乏状态下的诗性幻灭
——以拉康精理论分析亚罗米尔的悲剧及困境形成过程 米兰·昆德拉几乎所有小说文本中都出现“镜子”这一意象,借此为人物情节提供契机。《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特雷莎经常独自面对镜子观察自己。《生活在别处》中,母亲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担心工程师的看法而在自信和怀疑间徘徊,《不朽》中,昆德拉正面提到了拉康的“镜像理论”。可见镜子在解读拉康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性,以文学理论与作品解读为切入点和视角,注重拉康学说的文化心理及对文学的影响,继而涉及其对人性的关照,以及对20世纪人的困境的解决。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人物的灵魂与肉体时常处于冲突状态,这一矛盾是理想,自我与现实的矛盾,灵魂与肉体一直在发生着的一切都在巨大的镜子里一目了然。《生活在别处》中亚罗米尔面对镜子时“只有真正的诗人才知道他自己是多么不愿意做一个诗人,他是多么想逃离这个四面是镜的房间„„”镜子是作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意象。本文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主要以镜像理论去分析《生活在别处》主人公亚罗米尔的主体的困境,悲剧的形成原因及过程。拉康建立镜像理论的用意不仅仅在于分析镜像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更在于指出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的虚幻性。这种镜像的实质是一种主体和现实的误认关系。这样的自我认同带有象征性,总是忽视镜子形象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动于衷必然造成自我的异化,当进入由固有文化规定的现实环境时,必然会重复的经历不可挽回的挫败。米兰昆德拉的自我虽然与精神分析中的自我有差异,但是他们的一致性在于,都带有强烈的想象和虚构成分。在主体尚未以一个自足的人的身份进入社会之前,异化的悲剧结局就已经昭然若揭了。由于镜像阶段母亲的摧毁性影响,亚罗米尔未能认清他所追求认同的那个自我是象征界的自我,是他者的欲望,即母亲的欲望的化身,并非真实原初的自我。革命也罢,女友也罢,不论和平或战争,不论是否有拥有爱情,他对自身的错误定位必然会导致悲剧。
正如作者所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原初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和兰波相似,诗人同样是在母亲压迫及周围平庸生活的压抑下选择诗歌。他们短暂而富有激情的一生是强盛情感迸发的过程。与兰波不同的是,亚罗米尔只能在文字符号中寄托自我,兰波不但选择精神放逐而且选择躯体流浪。兰波最终病死,可以说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诗人虽然也是病死,但源于一场无谓的打斗,并非自己选择„„兰波一直自信甚至自大,是主动的,而诗人却一直在自我认同的漩涡中挣扎,是被动的。相比之下诗人更痛苦。书中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客观意识流的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其他外在的战争,革命等只是为其激情迸发提供依托。依据拉康精神分析学,他们的激情来源于母亲的压迫控制,最终一个死于自我认同的极致,一个死于极度缺乏认同。雅罗米尔的死是主体在成长过程中主体被扭曲,欲望被搁浅的后果。他甚至连自己需要什么都不确定,只是面对周遭一个个“镜子”将虚幻的形象误认为自我,在虚幻的文字诗歌艺术中宣泄满足病态的自我,终究在虚妄无谓的激情中幻灭„„篇三:大学名著读书报告
《生活在别处》的情怀
“生活在别处”,记得很在以前就留意过这句话,只是当时我还不理解生活在别处的真正含义,只是知道它是米兰昆德拉的经典。后来在读许多作家的作品时,发现其中很多次提到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我便有了读完这本书的冲动。于是,这个暑假即将来临之际,我从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可是借回来以后很多次我都读不下去,可能因为我心不静。今天,在这个暴雨将至的夏日黄昏,我在这本书的伟大中,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有时候生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生活只是一种存在方式,它会隐形,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穿梭于精神所构筑的世界。在那里摄取含有的经验,在用文字字加上注释。而这种游离的亲历,便是别处的生活。
(一)诗人的诞生
诗人是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来到这世界上的,也许那时他的母亲对那位年轻的工程师只是出于盲目的仰慕或是出于对一切神秘东西的追求。为此,诗人的母亲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自从她生下雅罗米尔,这母亲的身份就注定了他的宿命。
在读这一节的时候我发现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这个人生命足迹的烙印,也许在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会抵触某些童年生活带来的阴影,例如在世人以后的生活里总是充斥着母亲的教诲,甚至这些母亲为诗人所安排的道路成了诗人自由生活的障碍。诗人对文字的敏感度让我觉得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始终对生活投以好奇和探索的眼神的 人才会将自己的生活交付于诗歌。其实,在很多时候将自己的生活封锁在自己对文字的承诺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在自己对生活无可交付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已经被自己背叛了。这种感觉很糟糕,他经常让我们陷入一个不可自拔的泥淖,在文字中折磨自己。很小的时候我也因为文字的出众得到了很多赞赏,可是随着你阿伦的推移,渐渐失去了对生活最初的那份激情,我不得不承认,但当我们对生活敏感度消失殆尽时,那时的绝望使他人无所体会的。那时的自己是孤独的,孤独到只有自己的脆弱能陪伴安慰。
(二)科萨维尔
一个梦套梦的世界,青年人科萨维尔在自己的一个梦中逃离,又从新回到另一个梦中,不同的人生在不停地交织在一起,也许吧,生活真的在别处。很多时候我们在幻想自己在世界的另一端享受一种非凡的经历,而这经历是我们在现实的条件下所无法完成的。
(三)诗人的自渎
很多时候诗人对母亲对自己的过分束缚感到很反感,诗人正值少年,他开又有了少年的情愫。他对女人有着非一般的敏感的嗅觉,但这并没有使他在社交场合与人交流顺利,相反,他对自己的每一次展示都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以至于每次和女孩子约会时他都要提前在自己房间里反复练习和女孩的对话。当然,期间诗人一直没有放弃写诗,在诗人的眼里只有诗歌能能给他绝对的自由,诗人需要一个自我释放的空间,他在外部世界收到 伤害时会用这样一种方式救赎自己,也许在现在看来那是不过是文人特有的矫情,可处在那个时代的革命者,那个**到大家都不在关注内心,的时代,诗人的情怀或许能给与世人不小的启发呢。但最重要的是,诗人必须达到自我的升华。否则,他就永远走不出自我的空间,那样的话他便不能在这世界生存。
(四)诗人的奔跑
此刻诗人奔跑也许只是纯粹地为了能解救自己,是的,诗人需要解救自己,他被母亲封印在所谓伟大的母爱的桎梏中,他甚至不能呼吸,母亲对诗人的占有欲让诗人的生活百般受阻,他不能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他甚至没有权力将自己的女朋友带回自己的家里约会,而这一切都拜他的母亲所赐。是人为此苦恼,他在奔跑。。逃离母亲生活中,他的生活。
(五)诗人嫉妒了
诗人为自己输给了自己强烈的占有欲,他自己也最终为占有欲所害,他唯一拥有过的女朋友在他的占有欲下,人生暗淡。。
(六)四十来岁的男人
他人眼中又会有怎样不同的生活呢,我们换个视觉会拥有怎样不同的人生呢?
(七)诗人的死去
诗人爱上了死亡,在很久以前诗人就认为死亡是美丽而神圣的,只有死亡能成全这世界所有的不完整,所以此刻,诗人不再犹豫,他果决地拒绝了生活,诗人走向了别处的生活!!篇四:寒假读书报告
寒假读书报告
你好,人性
认识米兰·昆德拉——《帷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活在别处》 从一个同学那里知道了米兰·昆德拉。以前也是听说过他的,不过仅仅限于听说。那个同学擅长用细腻的文字表达细腻的情感,所以,她把她从米兰·昆德拉那里发现的美表达得很诱人。而我很欣赏那位同学的品味,所以买了米兰·昆德拉的《帷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活在别处》。
米兰·昆德拉代表一种思想体系,在他的这种思想体系里,你所相信的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将被解构。昆德拉是一位发现者,他关注的东西是现实,他把现实一点点解剖,摆在你面前,冲击你用幻想遮盖的视网膜。(毋庸置疑,这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甚至珍贵到每次遇见,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卑微的抑或高贵的形式——我们都会感动到流泪,这些美好,谁都没有能力解构。但也有一些美好,它们只是幻想与不成熟的代名词,只有从这些你所相信的美好中挣脱出来,人才能从不成熟进化到成熟。昆德拉所解构的就是这些幼稚的美好。而且,这些幼稚的美好有着众多的信徒——遍布各个年龄阶层、各个社会阶层。)
举个例子:当今的文坛,盛行着校园爱情小说,且读者非常多,当然,没有读者它也不可能盛行起来。可这些小说并没有输出任何有用的价值,它们输出的只是浪漫,且这浪漫被艺术化的程度太严重,达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这引起了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对爱情一种盲目的追崇与相信(扭曲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一直信仰的是什么(如果你问那些偶像剧的演员爱情是什么,他们会说:名车,豪宅,朦胧的暧昧,牵手,拥抱,接吻,等等。而这些答案,绝对不会被生活在一起几十年的老夫老妻所认同。因为让他们的爱情维系了几十年的不是上述的那些答案,而是包容,相信,让他们之间的爱一直活着。错误的东西被持续不断的输出,渐渐攻破人心灵的城防,直至完全占领。而对的东西,则被驱赶到城门之外,无力的敲打着城门,哭喊着“放我进来”。而昆德拉是一位将军,他统领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将一座座用幻象铸成的城堡击碎,在废墟之上,重建真实的城堡。在这真实的城堡里,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以人性命名。在这里,你可以看清自己,看清生活)。一位优秀的作家,必然能够挖掘出深刻的东西;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能够直击人性。在 这些优秀的作品里,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然后了解自己。正是由于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的累积,和生活中的各种经验,我们才逐渐成熟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价值观的指导下,活。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并不输出任何价值观——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应该这样,你从他的作品里得到的,都是你主动汲取的,且这汲取是无限制的。若不主动,你将一无所得。
一份感动——《三杯茶》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一个人,一个心愿,一段艰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兑现。——《三杯茶》序言
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一个人又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多少?葛瑞格·摩顿森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且这答案掷地如此有声。他用12年时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了60余所学校。他比美国军方看得更透彻:能阻拦拿刀枪的手的,不是另一只拿枪的手,而是握着粉笔的手。只有教育,才能帮助人们脱离贫穷与暴力,摈弃暴力统治论,接受文明世界的各种约束,使世界走向真正的和谐。
中亚地区绵延不断的高海拔的雪山固然是一种震撼性的美,但在这里世代生活的人们习惯了这一切(包括美、寒冷与贫穷)。而且,那些雪山,在当地人们眼里根本就称不上美。雪山对他们的意义,是食物的来源。文明世界里的东西,大都被雪山阻隔着,无法进来。饥饿与贫穷在这里世代被沿袭。很多文明世界的人曾来到这里,曾被这里的美震撼,曾因为当地人的帮助而免于葬身寒冷的厄运。出于文明世界的礼节,这些人也曾许诺,他们答应村长,离开之后不久就会带着一所学校回来,可他们一回到文明世界,就迫不及待的向人宣布他们攀登雪山的丰功伟绩(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的攀登是丰功伟绩),把他们对当地人带回学校,带回教育的承诺忘得彻彻底底。久而久之,村民就再也不会相信攀登者的承诺了。因为看见承诺实现(哪怕一个也好)比看见万能的安拉还困难。
可葛瑞格·摩顿森不是一个那么容易背弃承诺的人。虽然他回到文明世界之后也被很多东西诱惑过,但最后他选择了信守承诺,选择四处奔走筹款,选择回到那个叫做科尔飞的村子,为那里的孩子建一所学校,不再让他们在冬日的寒风中,在露天的冰雪地里跪着读书。我们知道一个苹果里有几粒种子,但我们不会知道一粒种子会生出多少苹果。三杯茶的热情种子,让摩顿森种下更多爱与希望的种子,借着这本书,让我们播下爱与希望的祝福。——卢苏伟
让和谐生长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吧,就从播撒你手中的爱开始,驱赶野蛮,驱赶暴力,每个人都可以。
关于逃避与认知逃避——《岛》
有多少人可以直面自己的过去,无论这过去如何不堪?我相信,很少。勇气每个人都是有的,只不过,如此大的勇气,只有很少人具备。
《岛》讲述了一位母亲由于自己的过去(被可怕的麻风病缠绕的过去)太过羞于见人,甚至诉诸于人之后会引来那人对她极大的误解(鄙视和远离),于是这位母亲选择背井离乡,将被麻风病充满的家族历史彻底尘封。直到有一天,对家族历史一直很好奇的女儿完全长大,在女儿的一再追问下,她才许可女儿去她已离开多年的故乡找寻自己的根。然后帷幕拉开,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在舞台上上演,所有的观众潸然泪下。
我关注的是母亲最后的醒悟,是母亲关于爱的反思。是的,无论爱有多么一个不堪的背景(即使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犯的父爱),爱都不应该被看不起,原本应该接受这爱的人都不应该选择逃避(本质上,穷凶极恶的杀人犯的父爱和拯救世界的英雄的父爱没什么差别)。若选择逃避,我们逃避的仅仅是虚荣心,为了虚荣心而放弃爱,是价值认知上的误区。一个人的一生,多多少少总在逃避一些事情。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逃避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很擅长逃避,却对认知逃避所知甚少)。其实,如果我们看清了自己逃避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我们就已经有了直面这些东西的勇气:认知逃避,可以让我们不再那么急切的逃避。(如果你知道自己一直逃避努力学习——广义的学习——的原因是安于现状,明白安于现状的原因是懒惰,那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原先不如你的人现在比你优秀,你至少
可以明白他超越你的原因,他比你优秀在哪个方面,而不用一直迷惑纠结在“他为什么比我优秀”这个问题上。)
选择活得明白一些(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逃避的是什么)或者糊涂一些(快乐的活,躲开一切让自己不开心的,一种随心所欲的田园式生活),确是两难。选择两者中的哪个无所谓对错,但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明确的主旋律。谈判桌的两边——《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韩寒一直都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他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满,有太多的意见)。多年来,他一直积累着能和这个世界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两边的资本。时至今日,在很多人的眼里,韩寒已经具备了这个资格(我也姑且这么认为吧)。
当韩寒真的就这么和这个世界坐在同一张谈判桌的两边的时候,韩寒发问的力度让很多人都很满意,只是我一直觉得他的发问里还少了些东西。我们知道,世界从来不愿意去主动改变自己(历史一再证明,除非旧秩序再也无法维持,世界才会选择建立新的秩序)。韩寒一直大声吼叫着,向这个世界发泄着他的不满(其实韩寒自己的本意:他只代表着他自己,与其他任何人无关,他是一直这么标榜的。但很多人觉得这种对世界的吼叫很诱人,况且自己也没有这个资格,于是他们就把韩寒当成自己的代言人,于是韩寒不再是一个人,有了众多的追随者。虽然我并不知道他是不是乐意被追随)。但韩寒的吼叫里除了不满和愤怒还有其他的东西吗?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也是我一直找寻的东西)?我仔细地找了很久,很可惜(至少对我自己来说)我没有找到。
我找的是出路,是所有令韩寒不满的问题的解决办法。韩寒看到了问题,但他并没有看到这些问题的出路。在谈判桌坐着的时间里,是的,韩寒言辞犀利,令世界无言以对。可当谈判结束之后又怎样呢?世界依旧没有丝毫改变,它转身就把谈判时韩寒的所有不满忘掉,或者是不认账,而且理直气壮。为什么世界可以理直气壮?因为韩寒并没有和这个世界签订任何有约束力的条约。为什么没有条约呢?因为连韩寒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拟定这个条约。韩寒只知道对着世界的面无尽的发泄,吼叫(或许韩寒知道条约里应该写的内容,只是他不知道怎么将应该写的内容整理成逻辑通顺的语言或者文字。韩寒究竟知不知道,谁又能说的准呢?)。
但韩寒毕竟是有资格和世界谈判的人。希望有一天(最好尽快),这个世界,能因韩寒的存在,多少有些改变(向好的方面)。
结语:人对所有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至于是越来越深刻还是越来越肤浅就很难断定了),所以上述的文字所表达的观点只是我在现时对一些东西的认识。无所谓对错,无所谓是非,仅仅是一些个人的看法而已。人对事物的认识的改变总得由一些东西触发,这触发有很多的方式。但读书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不同的书里有我们自己不同的影子,看见自己人性中的黑暗面,然后积极改变。一点点的积累之后,我们就会蜕变成一个有着优秀人格的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篇五: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
——我对哲学的认识及体会浅谈
先在这里介绍一个人的经历吧:在他初中二年级的一节地理课上,老师朗诵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首诗;另外那个老师居然解释了半节课的“存在即合理”。从此,他与哲学和诗歌有了永恒的联系。初中时,他开始阅读哲学的通俗读物,高中时他开始读哲学的专著和论文。被高中政治老师称为:见过的所有人中接触哲学是时年龄最小的唯一一人!不幸的是,通过高考他未进入哲学系接受正规的教育。现在在广州大学中文系中,他虽然不那么专注于书籍的啃噬,那是因为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融进了他的生命存在中„„
一个人经历的复杂性与生活的丰富性是难以描述的。
其实,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其本身的定义也是很难的。哲学是什么,哲学应该是什么?哲学也不只是世界观、本体论、方法论、普遍规律那么简单。罗素说哲学是介于宗教和科学的一门学科(因为哲学有宗教同样的某些问题,如人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哲学也有和科学同样的理性的思维式)。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是“反思的反思”,是一种境界之学。与此类似的,有些人把哲学称之为“科学的科学”(这虽然看到了哲学对普遍规律的探索,但也太夸大其词了)。而更多的元哲学(研究哲学本身的哲学的一个分支)家们认为哲学既一部哲学史和以研究哲学问题为中心的一门人文学科。哲学发展至今已不是古希腊的“爱智慧”(phylosophy,由近代日本的西周先生翻译成“哲学”,我国最早引进和使用哲学这个词是清末的诗人黄遵宪)了,也许这是泰勒士,巴门尼德,苏格拉底他们意想不到的吧!
在当今,学者们普遍对“无用”之为“大用”的哲学给予了“无定论”的“定论”(太强调一中论调了,其本身就是一种定论)。如武汉大学的已故哲学教授陈修斋所说:由于哲学自身所具有的“无定论”这一本质属性的规定,哲学的定义亦即哲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问题同样也是无定论的。因为一旦有了定论,那就成了科学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了。
我个人还是喜欢用雅哈斯贝尔斯的那句话来解释:哲学就是在路途中。哲学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面临的问题也将更多,而对哲学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也将更难回答,现当代的哲学已区别于政治学、宗教学、逻辑学、社会学、(现在,伦理学、美学与马克思哲学、西方古代哲学、西方近代现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现当代哲学均是哲学的分支)等学科,相信在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在哲学的路途中,我们的思维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推进了。其实,哲学并不是与我们遥不可及的,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哲学里的问题探讨都要通过生活实践来考察。虽然我们只在思维中对哲学问题进行思考,但我作为主体的存在(每一个人又是独立的个体)是必须参加具体的社会活动,我们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深度等都会影响我们的任何举动。正如费希特所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选择什么样的哲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哲学的功用及目的,既在确立一理想人生(冯友兰语)。哲学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使我们向着“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对宇宙、人生的觉解*近。我认为作为“即出世又入世”(冯友兰语)的哲学对社会也要有一种济世的作用,我们不能“穷则独善其身”。尤其在当今经济日益繁荣和意识形态转型的社会,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和广大的精英教授们应该启悟人们的思想素质的提升,而不是躲在书房里甚至打着学术的旗帜到处招摇。
在最初我已经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我个人的经历,然后也说了一点我对“哲学是什么”和“哲学之功用”的看法。那么如何进行哲学“修炼”呢?这一点我的体会实在是太深了,有时候简直都不知道怎么说好。我个人是通过读书。在最初接触哲学时,看的一般是术语较少的通俗读物和马克思哲学原理的书。在掌握了一定的常识后,就读专著和论文了。在读书时,最重要的是“思考”(或“反思”)。我记得高中有一次上课时间逃课去图书馆借叔本华的书看,那一次被班主任追究了(当时也
在班里担任班长),最后还是政治老师解救了我这个“劳苦大众的代表”。那次我借的是《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看了一点就看不下去了,因为根本在当时就读不懂。最后我把它扔进了江里(是长江的一支流沱江,而不是珠江),丢下一句:世界怎么会是我的意志呢?(叔本华说的那句经典是:世界是我的意志)。当然在高中时候,我还有点幼稚,可能是由于个人阅历不够吧。我那时,甚至有建立一个庞大的囊括哲学所有知识的终级体系。现在才发现自己只是“沧海一粟”,哲学的殿堂是多么的广阔啊!经过这么多年的“哲学洗礼”,反而更觉得自己无知。正如苏各拉底说的: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或我知道自己无知)。我想我总比那些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或无知)的人好吧。我中学时,周围几乎没有人看什么哲学之类的书,还真有点孤独敢和“高处不胜寒”。当时周围的人对我有有这么几种看法:
一、“高深莫测”,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哲学神圣性的看法;
二、“疯子,简直是疯子”(包括我们一个班主任都这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哲学无用而且还自寻烦恼,而且认为学哲学的都善于“诡辩”;
三、“喜欢沉思的有心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尊重哲学、也体谅学哲学的人的原因吧。那么我们学哲学的人对自己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我想这就有点难了,因为“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本来就是一个哲学难题!!只知道,哲学没有我无足轻重;而我没有哲学的修养,我就不能自信地向前迈步。
我个人觉得在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两个问题:
一、哲学基本知识的积累问题,比如文章中提及的哲学家和哲学观点或术语不知道。
二、逻辑思维问题,比如有会遇到文章中的话语方式不明或整篇的叙述中心不明,甚至有些句子都读不通顺。有许多人不喜欢读哲学类书,就是因为上面两个问题造成了他们的思维混乱。但当你走出了第一步后,你就会发现哲学家们的犀利思想紧紧地缠绕着求知、爱智的自己。
了解哲学也不一定要全*读书,“书中得来终觉浅”嘛,甚至并不一定要读书。哲学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就看我们有没有发现的眼睛和认真的思考了。我个人认为诗歌就是最接近哲学的文学表达方式(我个人一直对诗歌也比较喜欢)。诗人们要写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诗,要经过生活经历的磨练和丰富感情的培养,而且必须是一个有心人,当把题材内化加工后,还要经过精神的苦苦探求,使诗人自己对生命、对存在的深刻思考通过语言文字的具体形式显形出来。所以我觉得那些写庸俗诗歌和所谓的写“哲理诗”的人,是没有接触过哲学(或很浅薄)的诗人;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是很难得到一首自己的诗歌的,是写自己对生命、对存在深刻反思的诗人,是在灵魂中经过苦苦挣扎的痛苦的诗人(如荷尔德林、海子等),而不是只*感情爆发的灵感诗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个人认为诗人必须是哲学家,而哲学家最好也是诗人。
另外我再举个例子来说明哲学蕴藉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如漫画。台湾画家几米(jimmy),想必许多人都知道,而且他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几米的作品。在《月亮忘记了》里,有这么一句话: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这还真有点像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的划分,那么除了现实世界外,另外那个超感知的世界到底存在不存在呢?通过漫画,我们再次进入了沉默的思考中,再次进入了大师们经典的命题中。“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遗忘的,记住了。”在《月亮忘记了》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我们联想到了自己的那个“月亮”,自己的美好回忆和美好理想,想到了再见的或离开的亲人、恋人、朋友,想到了爱情、诗意,想到了逝去的美好童年和前方茫茫的路途„„在这里我们已经进行了人生的思索和憧憬,已经进行了哲学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世界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愈发空虚。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语),我们太需要思考了,我们太需要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语)。正如一百多年前黑格儿所说:对日常生活的平凡而琐碎的兴趣予以了太多的重视,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丰富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哲学史讲演录》)我们是人,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发展,我们需要关心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向“可能性”进行。(卡西尔说过人的生活根本特征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进行)。在忙忙碌碌的现实生活中,我太少进行“反思的反思”,以至于生活本身已经不在我们的身边了(捷克作者米兰.昆德拉有一本小说叫《生活在别处》),那它又跑到那儿去了呢?我们是否要寻找„„„„„„
(全文约3500字)
本文参考书目: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修斋:《关于哲学本性的思考》,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
几米:《月亮忘记了》,上海三联书店,2202年。
恩思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商务印书馆,1997年。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
是心灵和肉体的分离 0 |评论 2006-1-8 22:34 fcw_cat|二级
“生活在别处”是兰波的一句名言。
实际上人们无法知道生活的真实的一面是什么,真实的世界是什么,包括历史也是一样,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那样的,包括我们今天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探求它的真实性,这就是生活在别处。2 |评论 2006-1-8 22:35 chunhua75|七级
等着看作弊.0 |评论
2006-1-8 22:39 弓言长|二级
“生活在身边”才是真理。整个社会是互相联系的,生活当中所有的事物也是互相联系的。而生活是社会的一部分。人是社会当中的人,人也是生活当中的主角。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人无时无刻不在向社会索取,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贡献力量。“生活在别处”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思想,认为好的事物是在别处,不属于自己。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哦!1 |评论 2006-1-8 22:52 间苯三酚|二级 life is elsewhere, 表现出的是略带颓废色彩的向往.更加颓废的犹豫,在变化与不变之间让生命就这样的无声无息的流淌。
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生活在别处,即指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联系网上的各个结点,其状态是由许多与其相联系的事物共同影响而决定的。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生活在别处 的涵义。0 |评论 2006-1-8 23:55 我会伤了你的心|七级
这句话并不是捷克人的原创,他是在引用法国诗人兰波的话。
昆德拉在小说《生活在别处》中引用兰波的诗,目的是说明当时捷克青年的一种过度理想主义的普遍心态,“别处”即意味着远方,意味着漂浮于现实以外的人生理想。昆德拉的小说采用的是反讽手法,他对这种倾向是不赞成甚至批判的。
第二篇:若是生活在别处作文
若是生活在别处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若是生活在别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若是生活在别处。最近我常常想,若是生活在别处,我会生活在哪一个别处。
恩雅说,每个人都有一条根,它就在脚下,每离开故土一寸便会异常疼痛。可我固执地喜欢生活在别处的感觉。或许别处才是我的故土?又或许我现在的故土才是我的别处?
我想去一个临海的小城。
我想去一个临海的小城,找一家可以看见海景并且干净舒适的酒店住下。拉开房间的窗帘,可以透过落地窗看见阳光洒满海面,浅蓝色的海水随风轻轻拍击着海边的礁石,白色的浪花一次次涌上沙滩润湿海沙上人们留下的足迹。每天清晨我都会早早地起床,带着DV或是相机到海边看日出和潮水涨落,然后在海滩上跑一会儿步;每天傍晚的时候我都会端着咖啡杯站在落地窗前静静地看着落日的余晖染红海面和天空,看着漂亮的`海鸟们扑闪着巨大的翅膀盘旋在海面上,看着沙滩上的人们一个个离去,一直看到太阳那张通红的脸完全浸没在海平线以下,月亮为大海披上银色的新装。
白天,我要走遍这座海边小城的大街小巷,听着当地的人们用我并不怎么听得懂的语言闲话家常,我要拍下所有别致的风景;夜晚,我要在酒店里整理一下白天所拍的照片,写一些文字,然后洗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再然后坐在被子里一手握着遥控器飞快地换台,一手拿着电话和家人或是朋友聊天分享我一整天的收获。最后我调好IPOD上的睡眠计时器,关上灯,听着自己喜欢的歌,睡着。
我想去西藏,这个想法或许有些庸俗,有些过时,但我真的想去那里。
我想去看看那里终年积雪的大片雪山无瑕的纯白;我想去看看那里清澈干净的天空令人窒息的湛蓝;我想去看看那里五颜六色的经幡随风飘扬;我想看看那里虔诚的人们一步一朝拜;我想看看那里的寺庙外一排排转经筒轻轻转动;我想看看苍山上寂寞盘旋的孤鹰怎样飞翔。我要在布达拉宫前拍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做成明信片寄给朋友,我要尝一尝酥油茶和青稞酒的滋味,我要虔诚地低下头待藏族老阿妈将纯白的哈达系在我的脖子上,我要听那些脸蛋通红的小孩害羞地唱那些古老的歌谣。
白天我要拿着我的相机,四处游赏,四处拍照,听当地的人们用生疏的普通话回答我哪个地方该怎样去然后热情地对我说“扎西得勒”;夜晚我要用热水泡着脚,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与远处苍山上的白雪交相辉映,听着楼下房东一家用藏语说说笑笑,慢慢进入梦乡。
我想去江南。我不是江南的人,可是我却总觉得江南才是我的故土。
或许去绍兴,或许去周庄,总之,我要去的是一个古风犹存的江南小镇。江南,一个承载了太多东西的地方。承载了太多文人的爱,也承载了太多墨客的闲愁;承载了太多才子的传奇,也承载了太多红颜的眼泪;承载了太多历史的繁华,也承载了太多繁华后的苍凉;承载了太多人的乌托邦世界,承载了太多人的向往。所以我想去江南。我想去触摸那江南的山山水水,在那山水中寻找江南的过往,寻找那些悲欢离合,那些爱恨情愁,那些如烟繁华,那些古老而温婉的故事。
我要住在临河的吊脚楼上的客栈里,清晨,听着江边姑娘们捶洗衣裳的声音醒来,看着青石板街上渐渐热闹起来。江边洗衣姑娘们用木棒有节奏地捶打着衣服,不时溅起晶莹剔透的水珠;江面上薄薄的晨雾润湿了初升的太阳,阳光柔和地慢慢洒开。傍晚,看着夕阳缓缓落下,隔江的小村落中炊烟袅袅升起,千家万户都泛出温暖的灯光。
白天我要租一只乌篷船在江上泛舟,或是在一条条老街长巷中徘徊,我要用瞳孔收集阳光下屋檐的棱角,我要用脚步丈量青石板街的宽度。夜晚我要站在吊脚楼的阳台上,看江面上来回穿梭的乌篷船碰碎水中月亮的脸庞,听着远处谁家庭院里传来的笛声,看着老城墙上上残缺的砖块想象那里是否也曾经站过多少穿着不锈的铁衣的战士。想着江南春天会不会满城飞絮,想着江南雨后会不会有一个身着罗裳的女子轻叹怨曲,想着想着,想到迷迷糊糊地睡着。
一个人旅行/在别处生活/用行囊作伴/听风从耳边掠过/看太阳又升起了
相信我会找到/那一个/春暖花开的别处
第三篇: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战火硝烟的年代,到处是被法律所迫害的人们,生活在别处读后感。残破的躯体,残破的灵魂,在那些战火里灼烧,焚化。而文人作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也已经被涂抹了很重的时代墨彩,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浓妆艳抹的扮演了各种角色,完全沦为了历史的工具。虽然诗人在努力的挖掘自己的精神价值,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却并不能掩饰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大背景下的时代气息。诗人的母亲也同样在战火中激情、疯狂、沉默、而后渐渐的麻木、失落,在悲剧中衰老,伴随她的仅仅只有她不愿被人看到的“褶皱的肚皮”和那垂死的激情。诗人的父亲在战火中死亡,而他和母亲却依然遭受着社会的精神压迫,这种压迫让人疯狂,让人窒息,比那些刀枪子弹更让人难以忍受。
尽管诗人成功的让画家和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却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诗人的自由抒情,仅仅是在这个疯狂的文学时期留下点不一样的东西,而那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是么?不重要?那诗人又为什么想留下东西呢?终究是条不过那文化的长河,在河水中肿胀、腐烂、而后消失。
政治依然在继续,那么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没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经令他发狂、出众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没有头的女体画像,或者是一些类似“石头的腿,穿上了沙的长袜”的诗句。那些残留着他疯狂思想的东西,遗留。只有这些,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为了,安心的倒在历史的黄土里。
那些如“在手术台上邂逅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就是美。”以及“睡着了,一只眼里有月亮,一只眼里有太阳。”的晦涩语言,伴随诗人深埋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而我们一样,在这个政治的背景下疯狂,死亡,然后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仅此而已。
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只不过没有人能够解答。人类从远古的洪荒走来,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里,一切问题都围绕着生存展开,怎样追捕猎物使自己免遭饥饿,怎样采集火种使野兽不敢侵袭。第一问题是生存,而不是生活。但是人类的所谓高出一般动物的智慧使我们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时代里,人类的悲剧就是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这是一句非常玄妙的诗句,就像海子的那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样令人捉摸不透,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永远的期待,也同样可以认为是一声绝望而无奈的叹息。
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都有过渴望抑或至少是幻想过“生活在别处”,就像小说主人公雅罗米尔一样,创造了一个叫泽维尔的人物,作为他在幻想世界中的替身。泽雅尔的生命是一个梦,他睡着了,做了个梦,在梦中他又睡着了,又做了个梦,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前一个梦里,梦的边沿模糊了,他从一个梦过渡到另一个梦,从一种生活过渡到另一种生活,不存在任何障碍。唯一不同的是,雅罗米尔在泽维尔身上否定了梦与现实的分界,而麻木的人们只能固守在现实的围城中不敢动弹。
每个人对于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期待,期待的生活往往像彼岸之花,美艳而朦胧,正是因为朦胧的不真切感产生了空间上的扭曲,人们往往憧憬于花的美感而忽略了那些尖锐的刺,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距离模糊了现实,花不是作为现实中的形象出现,而是成为一种形而上的理想概念存在于人的视线中。生活永远在别处,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的未来,当你被对面朦胧的美好而吸引,进而打碎玻璃的时候,生活残酷的一面也许就在你准备靠近的时候瞬间赤裸裸地呈现在你面前。不断地期待,不断地面对,理想与现实,巨大的矛盾被统一在生活的过渡之中,无论怎样追寻,生活依然在别处。
那么,到底哪里才是生活的真正出路?
小说的主人公雅罗米尔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雅罗米尔的一生就是逃离与背叛的一生。在他发现母爱变成限制现实行动的枷锁时,他对母亲说:我不得不背叛你。然而他已经一辈子都无法逃脱母爱世界所施加给他的束缚。他的一生就在理想与现实的裂谷深渊中挣扎,他渴望进入现实生活,但诗人的特性使他无法舍弃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他渴望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情,他向往的生活是理想世界的生活。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分裂是现代人无法逃脱的厄运。诗人成了这种厄运的象征和化身。雅罗米尔究其一生辗转于两个世界的边沿。
诚然,雅罗米尔的一生是一幕悲剧。但他的人生给予了我们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我们是应该在理想中过生活,还是在现实中过生活?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绽放出生命最为美好的一面?
我的回答依然是诗人兰波的这一句话:生活在别处!
寄居在繁华城市中的人们有着同样对生活的困惑。难道钢筋水泥森林里的生活就是每天面对不断重复的单调,每天沿着既定的冰冷轨道匍匐行进,每天在物欲的混水中拼命捞取所谓的幸福,最后忘记自己。所有人叫嚣着人类工业革命的伟大,对物质顶礼膜拜,所有的家长都用同一种姿态教育孩子:读书!挣钱!然后幸福。的确,无可否认,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的时代,然而,又有多少人在物欲横流的漩涡中迷失了自我?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真正杰出的人物生前都贫困不堪,有些甚至甘愿自己放弃富裕的生活。这种情况并非完全出于偶然。我始终相信,物质当然是必要的基础,但若是把物质当作生活的最高追求,难免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物质的奢华是没有尽头的,不断膨胀的欲望是人性中难以驾驭的劣根性。因此,自古以来圣贤之人就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们洞悉了生活的真相,也为世人指出了一条相对明确的生活道路。就像孔子所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注重精神的智者必然无意物质生活的奢华。同样的,用淡定的态度面对奢华的人终将找到精神的归属。精神上的简朴不是一种刻意为之的造作,而是一种追求更高境界的生活态度。
所以,现代人生活所需的可能只是一种突围——精神上的突围。带着像雅罗米尔一样决然逃离的勇气,带领精神从物质的围城里突围,保持灵魂的自由,然后去往一个更高的地方审视远处的生活,你将收获一个和以往截然不同的美丽世界。这可能才是“生活在别处”的积极意义,也是简朴生活的真正意义。
pS:其实这是这次寒假征文的作业,一开始写的时候言语比较偏激,写到后来发现和征文主题相差十万八千里,好在地球是圆的,所以绕着赤道狂奔一圈终于绕了回来,不过感觉忒虚伪……悲哀啊……
第四篇: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看完《生活在别处》,我突然的不想去思考任何的问题,只是放松的去回忆书中的只言片语,回忆那些片段带给我的惊奇,生活在别处读后感。那些毫无掩饰的文字,带给我的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战火硝烟的年代,到处是被法律所迫害的人们。残破的躯体,残破的灵魂,在那些战火里灼烧,焚化。而文人作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也已经被涂抹了很重的时代墨彩,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浓妆艳抹的扮演了各种角色,完全沦为了历史的工具。虽然诗人在努力的挖掘自己的精神价值,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却并不能掩饰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大背景下的时代气息。诗人的母亲也同样在战火中激情、疯狂、沉默、而后渐渐的麻木、失落,在悲剧中衰老,伴随她的仅仅只有她不愿被人看到的“褶皱的肚皮”和那垂死的激情。诗人的父亲在战火中死亡,而他和母亲却依然遭受着社会的精神压迫,这种压迫让人疯狂,让人窒息,比那些刀枪子弹更让人难以忍受。
尽管诗人成功的让画家和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却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诗人的自由抒情,仅仅是在这个疯狂的文学时期留下点不一样的东西,而那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是么?不重要?那诗人又为什么想留下东西呢?终究是条不过那文化的长河,在河水中肿胀、腐烂、而后消失。
政治依然在继续,那么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没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经令他发狂、出众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没有头的女体画像,或者是一些类似“石头的腿,穿上了沙的长袜”的诗句。那些残留着他疯狂思想的东西,遗留。只有这些,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为了,安心的倒在历史的黄土里。
那些如“在手术台上邂逅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就是美。”以及“睡着了,一只眼里有月亮,一只眼里有太阳。”的晦涩语言,伴随诗人深埋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而我们一样,在这个政治的背景下疯狂,死亡,然后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仅此而已。
-------------------
为什么生命不能有多种可能?让我有充分的选择,并一一实践他们从而挑出比较好的?昆德拉让想象变为现实,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人在小说里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做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创造不同的世界,体会他们,分析他们,感悟。他的思想在跳跃不定,像是交响乐有不同的主题,按照一定的节奏或调子在不同章节之间行走。这有时让我迷路。
《生活在别处》是人寻找伟大的自己的历程。主人公在逃离。从现实中。因为现实的自己是母亲的、父亲的,不是自己的自己。于是挣脱,挣脱别人期望的围城,寻找内心期望的自我。但自己期望的自己需要舞台,需要别人眼光的赞美,期望认同。别人毕竟是别人。不一样的。别人就像一面哈哈镜,在这个镜子里他找不到自己真实的影象。但是“他的视野无法穿越镜墙,他总是处在镜子的包围当中。”
也许生活当中有的人期望在空间上逃离以达到心灵逃离的目的。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人如昆德拉所说的都是一条栓着皮带的狗,即使你走的很远,你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条皮带。这条皮带让我想起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有的皮带是临行密密缝过的,是自己想要的关心和爱护,这束缚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真实的生活在别处,永远在他不在的地方。梦想是现实,现实是梦想。
但是也许有时我们经过实验会痛苦的发现自己所寻找和摹仿的理想人物也许根本与自己格格不入。于是贝多芬的《英雄》只能给一个死去的人,一个永远不存在的人。嘲笑别人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是在嘲笑自己,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因为我们思想里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被自己嘲笑的家伙----我们认为自己是想象中的自己,高贵的家伙。
我该去哪里生活?最后一位老诗人的感悟也许揭示了真谛:只有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死神朝夕相处,而死神是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的,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的话,做他喜欢的事。
第五篇:《生活在别处》读书笔记
《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拉的其中一部代表作,相对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来说,可能影响力要差一些。但是,整部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却是非常发人深省。就像米兰昆达拉的一贯的写作风格一样,整篇作品的阅读其实并没有很多的难点,但是想要真正读懂总是觉得少了一些什么。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仔细回味,总是能够引起很大的感慨。因为不论是怎样的生活,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体验是不完整的。就好像彼岸花一样,最美的永远是在那个看起来很近但是又很远的地方。那样的美丽是最动人的,同时也是最难得到的。因为这份美丽永远都是停留在那个触手可及但又永远得不到的地方。
生活在别处其实也是一种人生追求的感悟。正是因为生活还在别的地方,所以我们的人生应该是不能够永远停留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想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对于别处的人生也是应该有一个体验的过程。这份体验不是对于自己人生的消极躲避,而是一种积极面对。
只有拥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在不同的地点留下了自己存在的足迹,整个的人生才能够得到最适当的解说词。而且,别处的人生其实有的时候就是别人的人生,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加入更多的一些作料,自己的人生才会更加的精彩。这样的人生阅历的丰富也是一种荷尔蒙旺盛时期的冲动,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学会承受更多。
生活还是要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延续着。人总是在挫折中学着长大,思想也会伴随着忧伤潜滋暗长、慢慢成熟。尽管过去的都已成了永久的回忆,但是,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又何曾远去!茫然、无助、黯然神伤正悄悄得趁虚而入,有时,太多太多的感伤纠结在一起,让人始终无法逃离,连每一次的呼吸都显得异常的无力,就这样沉浸在悲伤中,犹如迷失了方向的羔羊找不到归途。突然感悟到了一些人生的真谛:生命是帆,它带领着人们在穿越险滩的同时,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和无助;生命是桨,让人们在摇摆中感受到人生的起起落落;生命是船,承载者人们乘风破浪,在浪尖上领略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生命是歌,唱响了生活中所有的喜怒哀乐。
但是,回首过往,一切都成了过眼的云烟,也无所谓痛,也无所谓伤,也无所谓喜,也无所谓忧。所有的所有也都成了我们人生的财富。人生如风,悲欢离合,岁月如风,浮浮沉沉,往事如风,起起落落。时间的演变,承载着记忆的画卷,如冰冻的水晶,轻轻的一碰,碎成了一地的晶莹。行走在红尘,回首已是淡定;笑立在风中,看尽风景。伸出手,想握住眼前的一切,殊不知,手握得越紧,得到的却是满手空;放开手掌,眼前的一切却是那么真实,我们可以和虚空同在,心纳须弥,量周沙界。笑看人间的千年故事,采撷一缕清晨的幽香,给自己一季的芬芳,放下所有的过往,以零状态的心情迎接那即将升起的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