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4 05:1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书报告》。

第一篇:《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书报告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书报告

19世纪是宗教研究的兴盛时代,尤其是人类学家对原始宗教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关于宗教起源的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各自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从个体意识的角度来解释宗教的起源的。涂尔干系统地批判了这些理论,于1912年出版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这一不朽名著。我读的是由商务印书馆社2011年4月出版,渠东、汲喆翻译的版本。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雷蒙·阿隆说:“这一本书无疑是最重要、最深刻、最具有独创性的著作。同时,在我看来也是作者的灵感表达得最清楚的一本书。”

全书共分成五个部分,分别是导言、第一卷先导问题、第二卷基本信仰、第三卷主要仪式态度和结论。这本书的写作思路可以用“先破后立”来形容,首先是对所研究的对象下定义,然后批驳前人的有关解释,接着系统地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的起源、性质和功能。

在导言部分,涂尔干指出社会学的主旨并不仅仅在于了解和重建业已消逝的各种文明形式,相反,它所要解释的是能够对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的现实的存在,即人。更确切地说,就是今天的人,因为这才是我们最想了解的东西。并且,涂尔干明确地交代了本书的宗旨,就是要研究实际上已经为人所知的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宗教,分析这种宗教,并尝试作出解释。其次探讨思想和范畴的基本概念的起源,对知识理论进行重新阐释。所谓已知的最原始的宗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应该能在组织得最简单的社会中找到它;其次,不必借用先前宗教的任何要素便有可能对它作出解释。《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作者选择了图腾制度,就是因为它比他所批判的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更基本、更原始,后两种宗教现象不过是图腾崇拜的衍生物。

第一卷共有四章,共分为宗教现象和宗教的定义、基本宗教的主导概念和作为基本宗教的图腾制度。这一卷主要明确了宗教的定义,接着批判了泛灵论与自然崇拜,并用详细的笔墨追述了图腾制度研究的简史。在第一章的结尾,作者对宗教进行了以下定义: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在界定宗教概念时,涂尔干主张首先摆脱所有成见,摒弃那种视宗教为对“超自然力”或神灵的信仰的错误观点。他指出,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只是宗教的表现形式,宗教的根本特点和真正本质在于它将世界区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其中神圣事物被赋予禁忌性和权威性,又是人们爱和理想的寄托;世俗事物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联系在一起,相对于神圣事物,它是卑下的、现实的和个人的。

第二卷基本信仰分为九章,浓墨重彩地阐述了图腾信仰和图腾信仰的起源以及灵魂、精灵和神的观念。涂尔干研究宗教的原始材料来自澳洲氏族社会的民族志。与以前的宗教学者不同,他注意到氏族与图腾崇拜之间的关系,并从这个角度出发解析宗教,这是他研究中的鲜明特色。涂尔干认为,某种特定事物成为氏族的图腾并非出于该事物本身,换句说,也非出于该事物在人们心中引发的感觉,因为许多图腾事物本身是卑微的,不足以引起强烈的宗教激情。因此,他认为图腾只是一种符号,只是另外某种无形东西的有形表达。这种无形东西是什么呢?那就是氏族本身。社会(氏族)对于个人而言是外在的,具有强制的力量。这种力量其实并不源自物质,而是因为其成为人们尊崇的对象而具有的道德权力。

第三卷则探讨了三种主要的仪式态度——消极膜拜、积极膜拜和禳解仪式。在对仪式的讨论中,涂尔干把它们划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两大类。消极仪式表现为各种禁忌,其功能主要是为了保证神圣和凡俗事物之间的区别,它从反面促进了宗教活动,本身并不直接表现出积极的作用。积极仪式则是人类正面建立的、有利于和宗教力沟通的仪式,主要有祭祀、模仿仪式和表现仪式。作者分析了大量的仪式个案,指出了宗教力如何在宗教生活中发挥作用。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功能是指一个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在维系和巩固集体意识和社会凝聚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在这里,社会现象的功能主要是就其社会意义而言的,不是针对社会成员个人的。这些功能所提供的不是人类生理的或物质的需要,而是集体生活的需要。对涂尔干来说,集体生活和集体意识对人类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是否可以为人类的生理机能提供享乐,而在于它能为人类提供思想道德文化体系,迫使其压抑动物本性,摆脱生物需要的决定论而成为社会的一员。例如,对于消极膜拜的功能,涂尔干就作了透彻的分析,他认为,消极膜拜是防止两个领域不恰当地混同的禁忌体系。消极膜拜的功能在于通过诸如禁食、守夜、静修、缄默等消极的方式使个人摆脱世俗世界的活动,逐步接近神圣世界,从而抛弃那些贬低其本性的卑贱琐碎的事物,以得到神圣化。消极膜拜起到的不仅是阻止行动的作用,它对于培养个体的宗教性和道德性也具有积极作用,像积极仪式一样可以提升人们宗教的品质。这也是它存在的根据。

在结论部分,作者对之前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对导言以及正文中的问题进一步思考,主要分成宗教依据的经验、宗教的永恒要素、社会成为逻辑思维的根源、范畴表达社会事物等,作者对每一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并深层次地探讨了更多的内容。

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作者使用了很多人类学的作品中的例子,所有的理论都是基于这些文献,论证得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作者对图腾的描写。在本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图腾,主要包括图腾制度、图腾的信仰及信仰的起源,在各种仪式也经常提到图腾。虽然本科时期在课堂上老师也曾多次提及图腾,从文学作品、影视剧中也曾见过不少,但通过这本书,我对图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图腾还有个人图腾和集体图腾之分。在我看来,个体图腾起到了类似于保护神的作用,它是个体独有的;集体图腾类似于一种划分标准,能够使一群共有同一图腾的人拥有归属感。平时我们所接触到的图腾都是集体图腾,是共有这一图腾的人群的集体信仰,无论这一图腾是起源于祖先、鬼神还是自然,他们都对这一图腾有崇拜、敬畏之心,他们会遵守一定的秩序,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也因为此,信仰同一图腾的人聚集而成部落,逐渐形成一个小的社会。

关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书中明确地说到:“宗教明显是社会性的。“涂尔干认为宗教和社会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宗教的经验和神圣的观念是集体生活的产物,另一方面,宗教的信仰和仪式强化集体生活所依赖的社会联系。最初选择读这本书也是因为在我的家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氛围,虽然我本人并没有宗教信仰但它与我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宗教的兴起和人类社会的形成,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合,我重新认识了宗教的重要性,宗教团体确实存在的内部的团结和对外的排斥。例如在公园的游览车上,如果车上有维吾尔族人,那么就不会有汉族人再上车;但是,在我所支教的地区聚居的另外一个有同样信仰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就相对与汉族人更加亲近。这样因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还很有多,我就不一一列举。因此,在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混居的地区,社会稳定着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很大,但虽然这本书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也仍有一些批评的声音。人类学家埃文斯·普里查德指责涂尔干在书中犯如下过失:“选材不精,澳大利亚土著社会远非最为简单原始;以偏概全,氏族社会并不都有图腾信仰; 掩盖事实,对不利于其理论的资料视而不见; 五十步笑一百步,其“社会有灵论”与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同样虚幻等。其他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夸大了宗教的作用。涂尔干认为,一切文化,无论是道德观念和逻辑概念,还是科学和技术,都起源于宗教,它不仅制约着人类的精神活动,而且制约着全部人类生活。“几乎所有重大的社会制度都起源于宗教。如果说宗教产生了社会所有最本质的方面,即是因为社会的观念正是宗教的灵魂”。尽管他如此强调宗教的作用是为了显示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社会集体力量的重要性,但过分夸大宗教的作用,则有历史唯心论的嫌疑;第二,过于强调宗教的社会性。他在强调宗教的社会性的时候却否定了宗教中的神,而把社会当作神,甚至将宗教和社会等同起来,模糊了宗教神圣性和社会神圣性的差别,把所有具有神圣性的东西都视为宗教;第三,材料使用上的缺憾。他的材料多取自19~20世纪之交英国学者在澳大利亚的实地考察报告,还借助于美国学者对北美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考察资料。他本人并没有到过澳洲做过真正的人类学调查和研究,全凭二手资料进行研究,因此书中存在大量的逻辑缺陷和牵强附会的推论,以及仅凭常识或个人臆断而做出的让人难以信服的猜测;第四,过分强调宗教对社会团结的正功能,忽视了宗教所带来的社会冲突。

对于这本书的缺点也是见仁见智的,不同人关注不同的方面,就会对书中的理解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这本书对原始宗教的描述,对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的描述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除了作者表达的内容,作者的写作、研究方法也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篇:社会调研报告基本形式

社会调研报告基本形式:

标题

摘要

内容1

内容2。

结语

附上参考文献

注:关键词《5个,内容要客观事实+主观分析

以寝室为单位,两周内交调研报告,下周一会有人随机检查调研进度

第三篇:汉族的民俗宗教读书报告

《汉族的民俗宗教》读书报告

姓名:黄笛学号:200911081942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

《汉族的民俗宗教》是日本的渡边欣雄先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写成并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发行的一本关于汉族的宗教的专业书籍。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渡边欣雄先生在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对于各地的汉族民俗文化进行实地的调查采访,并记录多次的民俗仪式过程。但是由于上个世纪的“文革”的影响,渡边欣雄并没有到内地进行实地调查。在该书中,渡边欣雄通过实地记录民俗仪式活动的过程,从人们的现实利益出发研究该地汉族的民俗宗教具况。在下面,将会阐述该书中有关于庙宇文化和庙宇中供奉的对象的部分。

一、庙宇文化

对于庙宇的属性的定义,在该书把庙宇确定为玉皇上帝发出各位神灵的派出机构,即人与神明交流的场所。在该书中提到‚人世间的庙宇和小祠里面的神坛,或者家里面的祭坛,也都不过是接受玉帝之命的诸神的派出机关。在那里,他们才能与人相互接触。‛① 19 在瑞溪镇,每户人家都有专门拜祭天神的香炉,每次拜祭各种神明的时候都会祭拜天神。在瑞溪镇,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或是正月十五的时候,人们都会到五海公庙拜祭神明同时也会在拜祭什么都额时候祈求神灵的保佑。

庙宇的功能性,在该书中阐述,在一个寺庙会敬奉着不同宗教系别的神明。那么汉族所信奉的民俗到底是属于那种宗教? 渡边欣雄对于这个问题给予十分明确的答案。在该书中提到‚这些神祇对于人们的现世利益的信仰目的,它们分别承担着各种功能的整体,因此,寺庙乃是应人们的要求而设置的宗教性的‘市场’。‛② 22在瑞溪镇主要有五海公庙,在五海公庙里面一共敬奉着五海帝君、黄大将军、林大将军和三排境主光圣帝君。海南的民俗文化体系较为完整,在瑞溪镇和附近的村里面,主要供奉的是很久之前存在的祖先演变成的神明。海南在1988年建神之前,被广东省管辖。因此在海南的一部分寺庙里面祭拜的神明都是来自于广东省。瑞溪镇的境主传说是广州雷州人。

庙宇的功能性之二,在该书中提到‚人民所求的是平安,是生活的安宁。为了保护自身不受不期之灾害的危害,就不可缺少神明日常对他们的保佑。‛19由于瑞溪镇对于祖先崇拜的热枕,每逢正月十五和七月初七,人们都会从五海公庙出发,人们抬出神明的神像和扶着神明降身的童子走入每家每户,为每家每户祈福消灾。在平时人们在自家的祖宗室里面也会祭祀祖宗,以祈求祖宗的保佑。

二、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的属性,在《民俗学概论》一文中提到‚祖先崇拜是保证家长制和财产权之类社会组织之超之世代规则的的最基本的行为。‛④ 92 在瑞溪镇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祖宗室,也就是祭祀本家族的五代之内的祖先牌位的地方。每次每逢大年三十祭拜祖先时,同一个家族子孙都要回来拜祭祖先。其中包括分家的子孙和在外打工的子孙。

祖先崇拜的必要性,在《民俗学概论》中提到‚如果他有子孙后代,能不断享用子孙的祭祀,那祖先就是正面的存在,但如果祭祀中断,祖先就会变成负面的存在。‛⑤34祖先与如果等到子孙长期不断的祭祀,他就会变成神明。但是如果子孙的祭祀中断,祖先会变成鬼魂。在瑞溪镇的五海帝君庙里面,祭拜的神明都是有一定来源的祖先。比如,五海帝君相传是广州雷州人,但是海南在古代隶属于广东的一部分。所以五海帝君也是瑞溪人的祖先。

祖先崇拜的对象,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祖先崇拜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对象,一个是“阳祖”,一个是“阴祖”。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提到‚‘阳祖’与‘阴祖’,都能够统合他们子孙的血统集团,都能够成为祖先祭祀和祖先崇拜的对象。‛⑥ 105 阳祖即祖先的牌位,而阴祖即祖先死后遗留在坟地的祖先。在瑞溪镇,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去祭拜坟地的祖先,表示子孙对祖先的崇拜。而每逢大小节日和遇到重大事件人们都会在祖宗室里面向祖先祈福消灾。

三、神明崇拜

神明崇拜的表现方式,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提到,人们为了表示对神明的崇拜,往往通过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此外人们会通过一定的媒介和神明交流表示对于神明的崇拜。在《民俗学概论》中提及‚这个仪式的目的是为了让受到祭祀的‘哪啅公’参加‘中元节’的庆典,以及使‘哪啅公’附体作为灵媒的‘乩童’身上,进而通过灵媒之口,了解未来的幸运与否。‛⑦ 222 瑞溪镇每年元宵节的时候,都会通过童子来与神明交流。童子即神明附体的媒介。最近几年,瑞溪镇的童子都已经换成年轻的一代。人们在元宵节的晚上,会在自家的屋里准备祭品祭祀神明,即此时被神明附体的童子。

神明崇拜的最高对象。在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提到,在台湾的汉族人们崇拜的最高神为‘玉皇大帝’,其他神都是由玉皇大帝派往人间。在该书中提及“玉皇大上帝为神界的总管,也是宇宙的本源。诸神都是由玉皇上帝任命的。”⑧ 19在瑞溪镇的每家每户都会设有天神的香炉,即前面提及的玉皇上帝。在瑞溪镇,天神的香炉无处不在,所以寺庙的外面都会设有一个供奉天神的香炉,以表示人们对于天神的崇拜。

神明崇拜的由来,在该书中提到人们崇拜的各种各样的神灵,每个神明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来源。比如说土地神崇拜来源于古代人们对于土地的崇拜。比如海南的神明大多的是来源于人们对于祖先的崇拜

神明崇拜的表达方式,为了表达人们对于神明的崇拜。人们往往会选择用多种方式表达对于神明的崇拜。一种是祭祀活动,一种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比如说各种戏剧,在《民俗学概论》中提到‚汉民族的许多戏剧,都是为了献给神的一种供奉。‛⑨ 187 在瑞溪镇,每逢军坡人们都会请戏班来镇里面表演琼剧。

四、礼仪

对于礼仪的定义,在《民俗学概论》中提到‚是汉民族的神灵观念得以统一,并沿着时间的脉络而分布配置的人们的一方的行为,便是礼仪。‛⑩ 237祭祀活动是由一连串的礼仪的活动组成,每个礼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

关于礼仪的功能的确定,在在《民俗学概论》中提到“通过人们的礼仪性的行为,宇宙的三界得以互相交流。”⑾ 237 礼仪是神与人和祖先三者交流的方式,通过这次方式三界的秩序得以平衡。

第四篇:社会主义与宗教 读书报告

《社会主义与宗教》的读书报告

从《社会主义与宗教》中,指出了必须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宗教教会干涉国家的政权问题,同样也反对国家资助一切宗教活动。使得宗教作为一件私人的事情从国家里独立出来,彼此不相互依赖,互不干涉,为社会主义科学道路扫清障碍。

邓小平同志说,“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言简意赅。讲“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对待宗教问题要采取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周密考虑的态度,不能简单化。但我们如何在充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又防止“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防止“宗教方面搞狂热”?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因此我们国家提出了一下方针: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明确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在列宁同志的正确指导下,除了要求宗教与国家完全分离,互不干涉政权外,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觉得应补充的是:社会主义与宗教互相尊重,和谐发展。

因此我建议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增进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他们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与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但是由于宗教具有国际性、复杂性、民族性等特点,所以国外敌对势力、反宗教组织从19世纪上半期开始,就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侵略和破坏。国外敌对宗教组织和敌对国家一直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宗教渗透及和平演变活动。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同我国爱国宗教组织争夺信教群众,培植地下势力,窃取我国各方面的情报,支持宗教界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进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杜绝一切外来宗教对我国的敌意破坏,正确处理宗教与国家的关系。

宗教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必然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求我们指导和支持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要求我们处理宗教问题必须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古洁萍

AS1010108

第五篇:生活在别处读书报告

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用这样的一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怎样生活在现实之中,却又游离在生活之外。

小说主要讲述一位天才的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悲剧的一生。主人公雅罗米尔可以说是他母亲与父亲错误的相逢与错误的结合的产物。这错误已经预示了雅罗米尔的未来:他的出生不过是偶然,而终其一生也被他的母亲控制。他的母亲把儿子的诞生当作与另一个情人的相逢。她要抓牢这一切,因为丈夫已经叛离了。儿子是她的,她的世界。她把他的第一句话记下来,母亲如此的欢欣暗示他以后必须不断重复那些原始的重叠词或无意中的押韵的短句。未来的诗人由此定格。作者有意安排雅罗米尔从小有强烈的自省意识,而他的命运只是对母亲的迎合。后来雅罗米尔开始写诗,他的母亲一直是第一读者,画家为指导。母亲一直控制着儿子的一切,她因自己的身体自卑,却从与儿子的亲密中找到安慰和自信。儿子的生活就是梦,“他从一个梦渡到另一个梦,仿佛从一种生活渡到另一种生活。”他想逃避,去只是从一个梦逃到另一个梦。恋爱中的儿子成了真正的诗人,但老年人与死亡是经常的意象,虽然他一无所知。敏感的天才已经被证实,而母亲的畸形的爱是最大的绊脚石。之后就投身革命了,反抗现实,憧憬战斗,渴望荣誉,他浪漫而充满激情,认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与女人纠缠,与生活纠缠,诗是生活的载体。而他的死亡也缘于普希金式的决斗,卑微的自尊由此得到保护。母亲终于抓不住他了,而他逃避了一生,最终还是在她的怀抱睡着。

全书语言如诗,也引用了大量的诗歌。而诗句向来都是给人一种超然和缥渺的感觉。作者通过这样一种似乎是幻想的方式来真实地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作者意欲表现出我们对生活的奢望——我们永远以为生活并不是自己所投入的那种,逃避永远没有终点,期望也永远没有终点。所以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别处”。这个“别处”可能是我们幻想出来的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看到希望,这是我们对现实不如意时所期望的;也可能是我们过去的回忆,在那里我们也没有当前现实世界中的痛苦,这是我们在现实不如意时我想逃往的。诗人不仅仅是诗人,读《生活在别处》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好像小说里说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但又不全是,我想如果抽离了小说的背景,把现实的背景套上,那就应该是了。作者是暗暗在讽刺着的,讽刺生活,讽刺政治,讽刺诗人和诗本身,甚至颠覆了所有。这就是我们的痛苦所在。

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直生活在“别处”。他生命的激情从来没有停歇。他一直都是充满了激情地生活,即使现实残酷,他也能够游离在现实之外,为自己的思想找到一处落脚处。在描述雅罗米尔的心理成长特别是在《诗人在逃跑》这一章中,作者穿插描写了诗人雪莱、兰波、来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沃尔克、哈拉斯的故事或诗歌。历史的与虚构的诗人在本质上表现出令人惊异的一致。“我必须死吗?那就让我死于烈火吧。”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渴望激情。也正是这种激情让他在现实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精神找一种寄托。

但是这种激情却慢慢地耗尽了他的理性。米兰昆德拉讲过,那种没有灵魂的人。走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带着肉体和灵魂,以及肉体和灵魂割裂开来的伤口。那个伤口就一直在流淌着鲜

血,鲜血里是诗人的睿智和理性。直到有一天那个灵魂已经不堪世界的重负而黯然倒下。

可以说诗人最后的离去就是因为他一直以来的超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但是我们又不能没有激情没有幻想。诗人在母爱世界中意识不到现实世界的对立,而在诗的幻想中则又逃避着这种对立。那么,人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我们是应该在幻想中过生活,还是在现实中过生活?我想,应该是在现实与幻想结合的世界里生活。人类不可能不面对现实,但是如果丧失幻想,也同样是很可怕的。现实世界不可能尽如人意。而幻想在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算作是一种理想。人所幻想的世界总是自己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是理想可能是人们由现实往前进的动力,而幻想可能是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正如昆德拉在一次授奖会上援引过一句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以为的生活的真谛只是对某种状态任性的否定和另一种状态毫无缘由的向往。但是无论如何,幻想都是能给人精神上的鼓励的,人们只有相信理想世界的存在,才会拥有对于生活的热情,这种热情是我们不至于如行尸走肉般生活的必需品。而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沉溺于这种虚无的幻想,这样或许最后会落得如同书中诗人一样的下场。我们要做的是,让我们所幻想出来的世界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受到伤害时去到幻想出来的世界寻求心灵上的安慰,自己疗伤,重燃对于生活的希望。这样人才不至于因为挫折和打击而永远沉沦。

作者说,书名原为《抒情时代》,是对一个特定时代某种生活态度和青春的描写。全书语言如诗,却在轻松中向我们发问:而处在这样一种特定的青春时代的我们,看完后再思考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许就能找到答案,生活,就是它 现实的样子,掺杂着幻想,成为我们小憩的花园,但幻想永远是虚无的,生活还是现实。也即,生活在别处,也生活在现实。因为我们站在时光面前,无能为力。不管采取何种态度,时光不曾驻足,生活并不留步,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美丽的精神世界。篇二:诗性幻灭—《生活在别处》读书笔记

摘录作业开头和结尾

理论多很枯燥

题目:

欲望匮乏状态下的诗性幻灭

——以拉康精理论分析亚罗米尔的悲剧及困境形成过程 米兰·昆德拉几乎所有小说文本中都出现“镜子”这一意象,借此为人物情节提供契机。《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特雷莎经常独自面对镜子观察自己。《生活在别处》中,母亲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担心工程师的看法而在自信和怀疑间徘徊,《不朽》中,昆德拉正面提到了拉康的“镜像理论”。可见镜子在解读拉康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性,以文学理论与作品解读为切入点和视角,注重拉康学说的文化心理及对文学的影响,继而涉及其对人性的关照,以及对20世纪人的困境的解决。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人物的灵魂与肉体时常处于冲突状态,这一矛盾是理想,自我与现实的矛盾,灵魂与肉体一直在发生着的一切都在巨大的镜子里一目了然。《生活在别处》中亚罗米尔面对镜子时“只有真正的诗人才知道他自己是多么不愿意做一个诗人,他是多么想逃离这个四面是镜的房间„„”镜子是作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意象。本文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主要以镜像理论去分析《生活在别处》主人公亚罗米尔的主体的困境,悲剧的形成原因及过程。拉康建立镜像理论的用意不仅仅在于分析镜像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更在于指出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的虚幻性。这种镜像的实质是一种主体和现实的误认关系。这样的自我认同带有象征性,总是忽视镜子形象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动于衷必然造成自我的异化,当进入由固有文化规定的现实环境时,必然会重复的经历不可挽回的挫败。米兰昆德拉的自我虽然与精神分析中的自我有差异,但是他们的一致性在于,都带有强烈的想象和虚构成分。在主体尚未以一个自足的人的身份进入社会之前,异化的悲剧结局就已经昭然若揭了。由于镜像阶段母亲的摧毁性影响,亚罗米尔未能认清他所追求认同的那个自我是象征界的自我,是他者的欲望,即母亲的欲望的化身,并非真实原初的自我。革命也罢,女友也罢,不论和平或战争,不论是否有拥有爱情,他对自身的错误定位必然会导致悲剧。

正如作者所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原初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和兰波相似,诗人同样是在母亲压迫及周围平庸生活的压抑下选择诗歌。他们短暂而富有激情的一生是强盛情感迸发的过程。与兰波不同的是,亚罗米尔只能在文字符号中寄托自我,兰波不但选择精神放逐而且选择躯体流浪。兰波最终病死,可以说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诗人虽然也是病死,但源于一场无谓的打斗,并非自己选择„„兰波一直自信甚至自大,是主动的,而诗人却一直在自我认同的漩涡中挣扎,是被动的。相比之下诗人更痛苦。书中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客观意识流的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其他外在的战争,革命等只是为其激情迸发提供依托。依据拉康精神分析学,他们的激情来源于母亲的压迫控制,最终一个死于自我认同的极致,一个死于极度缺乏认同。雅罗米尔的死是主体在成长过程中主体被扭曲,欲望被搁浅的后果。他甚至连自己需要什么都不确定,只是面对周遭一个个“镜子”将虚幻的形象误认为自我,在虚幻的文字诗歌艺术中宣泄满足病态的自我,终究在虚妄无谓的激情中幻灭„„篇三:大学名著读书报告

《生活在别处》的情怀

“生活在别处”,记得很在以前就留意过这句话,只是当时我还不理解生活在别处的真正含义,只是知道它是米兰昆德拉的经典。后来在读许多作家的作品时,发现其中很多次提到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我便有了读完这本书的冲动。于是,这个暑假即将来临之际,我从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可是借回来以后很多次我都读不下去,可能因为我心不静。今天,在这个暴雨将至的夏日黄昏,我在这本书的伟大中,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有时候生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生活只是一种存在方式,它会隐形,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穿梭于精神所构筑的世界。在那里摄取含有的经验,在用文字字加上注释。而这种游离的亲历,便是别处的生活。

(一)诗人的诞生

诗人是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来到这世界上的,也许那时他的母亲对那位年轻的工程师只是出于盲目的仰慕或是出于对一切神秘东西的追求。为此,诗人的母亲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自从她生下雅罗米尔,这母亲的身份就注定了他的宿命。

在读这一节的时候我发现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这个人生命足迹的烙印,也许在我们长大的时候,我们会抵触某些童年生活带来的阴影,例如在世人以后的生活里总是充斥着母亲的教诲,甚至这些母亲为诗人所安排的道路成了诗人自由生活的障碍。诗人对文字的敏感度让我觉得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始终对生活投以好奇和探索的眼神的 人才会将自己的生活交付于诗歌。其实,在很多时候将自己的生活封锁在自己对文字的承诺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在自己对生活无可交付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已经被自己背叛了。这种感觉很糟糕,他经常让我们陷入一个不可自拔的泥淖,在文字中折磨自己。很小的时候我也因为文字的出众得到了很多赞赏,可是随着你阿伦的推移,渐渐失去了对生活最初的那份激情,我不得不承认,但当我们对生活敏感度消失殆尽时,那时的绝望使他人无所体会的。那时的自己是孤独的,孤独到只有自己的脆弱能陪伴安慰。

(二)科萨维尔

一个梦套梦的世界,青年人科萨维尔在自己的一个梦中逃离,又从新回到另一个梦中,不同的人生在不停地交织在一起,也许吧,生活真的在别处。很多时候我们在幻想自己在世界的另一端享受一种非凡的经历,而这经历是我们在现实的条件下所无法完成的。

(三)诗人的自渎

很多时候诗人对母亲对自己的过分束缚感到很反感,诗人正值少年,他开又有了少年的情愫。他对女人有着非一般的敏感的嗅觉,但这并没有使他在社交场合与人交流顺利,相反,他对自己的每一次展示都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以至于每次和女孩子约会时他都要提前在自己房间里反复练习和女孩的对话。当然,期间诗人一直没有放弃写诗,在诗人的眼里只有诗歌能能给他绝对的自由,诗人需要一个自我释放的空间,他在外部世界收到 伤害时会用这样一种方式救赎自己,也许在现在看来那是不过是文人特有的矫情,可处在那个时代的革命者,那个**到大家都不在关注内心,的时代,诗人的情怀或许能给与世人不小的启发呢。但最重要的是,诗人必须达到自我的升华。否则,他就永远走不出自我的空间,那样的话他便不能在这世界生存。

(四)诗人的奔跑

此刻诗人奔跑也许只是纯粹地为了能解救自己,是的,诗人需要解救自己,他被母亲封印在所谓伟大的母爱的桎梏中,他甚至不能呼吸,母亲对诗人的占有欲让诗人的生活百般受阻,他不能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他甚至没有权力将自己的女朋友带回自己的家里约会,而这一切都拜他的母亲所赐。是人为此苦恼,他在奔跑。。逃离母亲生活中,他的生活。

(五)诗人嫉妒了

诗人为自己输给了自己强烈的占有欲,他自己也最终为占有欲所害,他唯一拥有过的女朋友在他的占有欲下,人生暗淡。。

(六)四十来岁的男人

他人眼中又会有怎样不同的生活呢,我们换个视觉会拥有怎样不同的人生呢?

(七)诗人的死去

诗人爱上了死亡,在很久以前诗人就认为死亡是美丽而神圣的,只有死亡能成全这世界所有的不完整,所以此刻,诗人不再犹豫,他果决地拒绝了生活,诗人走向了别处的生活!!篇四:寒假读书报告

寒假读书报告

你好,人性

认识米兰·昆德拉——《帷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活在别处》 从一个同学那里知道了米兰·昆德拉。以前也是听说过他的,不过仅仅限于听说。那个同学擅长用细腻的文字表达细腻的情感,所以,她把她从米兰·昆德拉那里发现的美表达得很诱人。而我很欣赏那位同学的品味,所以买了米兰·昆德拉的《帷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活在别处》。

米兰·昆德拉代表一种思想体系,在他的这种思想体系里,你所相信的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将被解构。昆德拉是一位发现者,他关注的东西是现实,他把现实一点点解剖,摆在你面前,冲击你用幻想遮盖的视网膜。(毋庸置疑,这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甚至珍贵到每次遇见,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卑微的抑或高贵的形式——我们都会感动到流泪,这些美好,谁都没有能力解构。但也有一些美好,它们只是幻想与不成熟的代名词,只有从这些你所相信的美好中挣脱出来,人才能从不成熟进化到成熟。昆德拉所解构的就是这些幼稚的美好。而且,这些幼稚的美好有着众多的信徒——遍布各个年龄阶层、各个社会阶层。)

举个例子:当今的文坛,盛行着校园爱情小说,且读者非常多,当然,没有读者它也不可能盛行起来。可这些小说并没有输出任何有用的价值,它们输出的只是浪漫,且这浪漫被艺术化的程度太严重,达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这引起了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对爱情一种盲目的追崇与相信(扭曲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一直信仰的是什么(如果你问那些偶像剧的演员爱情是什么,他们会说:名车,豪宅,朦胧的暧昧,牵手,拥抱,接吻,等等。而这些答案,绝对不会被生活在一起几十年的老夫老妻所认同。因为让他们的爱情维系了几十年的不是上述的那些答案,而是包容,相信,让他们之间的爱一直活着。错误的东西被持续不断的输出,渐渐攻破人心灵的城防,直至完全占领。而对的东西,则被驱赶到城门之外,无力的敲打着城门,哭喊着“放我进来”。而昆德拉是一位将军,他统领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将一座座用幻象铸成的城堡击碎,在废墟之上,重建真实的城堡。在这真实的城堡里,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以人性命名。在这里,你可以看清自己,看清生活)。一位优秀的作家,必然能够挖掘出深刻的东西;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能够直击人性。在 这些优秀的作品里,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然后了解自己。正是由于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的累积,和生活中的各种经验,我们才逐渐成熟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在这价值观的指导下,活。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并不输出任何价值观——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应该这样,你从他的作品里得到的,都是你主动汲取的,且这汲取是无限制的。若不主动,你将一无所得。

一份感动——《三杯茶》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一个人,一个心愿,一段艰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兑现。——《三杯茶》序言

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一个人又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多少?葛瑞格·摩顿森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且这答案掷地如此有声。他用12年时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了60余所学校。他比美国军方看得更透彻:能阻拦拿刀枪的手的,不是另一只拿枪的手,而是握着粉笔的手。只有教育,才能帮助人们脱离贫穷与暴力,摈弃暴力统治论,接受文明世界的各种约束,使世界走向真正的和谐。

中亚地区绵延不断的高海拔的雪山固然是一种震撼性的美,但在这里世代生活的人们习惯了这一切(包括美、寒冷与贫穷)。而且,那些雪山,在当地人们眼里根本就称不上美。雪山对他们的意义,是食物的来源。文明世界里的东西,大都被雪山阻隔着,无法进来。饥饿与贫穷在这里世代被沿袭。很多文明世界的人曾来到这里,曾被这里的美震撼,曾因为当地人的帮助而免于葬身寒冷的厄运。出于文明世界的礼节,这些人也曾许诺,他们答应村长,离开之后不久就会带着一所学校回来,可他们一回到文明世界,就迫不及待的向人宣布他们攀登雪山的丰功伟绩(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的攀登是丰功伟绩),把他们对当地人带回学校,带回教育的承诺忘得彻彻底底。久而久之,村民就再也不会相信攀登者的承诺了。因为看见承诺实现(哪怕一个也好)比看见万能的安拉还困难。

可葛瑞格·摩顿森不是一个那么容易背弃承诺的人。虽然他回到文明世界之后也被很多东西诱惑过,但最后他选择了信守承诺,选择四处奔走筹款,选择回到那个叫做科尔飞的村子,为那里的孩子建一所学校,不再让他们在冬日的寒风中,在露天的冰雪地里跪着读书。我们知道一个苹果里有几粒种子,但我们不会知道一粒种子会生出多少苹果。三杯茶的热情种子,让摩顿森种下更多爱与希望的种子,借着这本书,让我们播下爱与希望的祝福。——卢苏伟

让和谐生长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吧,就从播撒你手中的爱开始,驱赶野蛮,驱赶暴力,每个人都可以。

关于逃避与认知逃避——《岛》

有多少人可以直面自己的过去,无论这过去如何不堪?我相信,很少。勇气每个人都是有的,只不过,如此大的勇气,只有很少人具备。

《岛》讲述了一位母亲由于自己的过去(被可怕的麻风病缠绕的过去)太过羞于见人,甚至诉诸于人之后会引来那人对她极大的误解(鄙视和远离),于是这位母亲选择背井离乡,将被麻风病充满的家族历史彻底尘封。直到有一天,对家族历史一直很好奇的女儿完全长大,在女儿的一再追问下,她才许可女儿去她已离开多年的故乡找寻自己的根。然后帷幕拉开,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在舞台上上演,所有的观众潸然泪下。

我关注的是母亲最后的醒悟,是母亲关于爱的反思。是的,无论爱有多么一个不堪的背景(即使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犯的父爱),爱都不应该被看不起,原本应该接受这爱的人都不应该选择逃避(本质上,穷凶极恶的杀人犯的父爱和拯救世界的英雄的父爱没什么差别)。若选择逃避,我们逃避的仅仅是虚荣心,为了虚荣心而放弃爱,是价值认知上的误区。一个人的一生,多多少少总在逃避一些事情。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逃避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很擅长逃避,却对认知逃避所知甚少)。其实,如果我们看清了自己逃避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我们就已经有了直面这些东西的勇气:认知逃避,可以让我们不再那么急切的逃避。(如果你知道自己一直逃避努力学习——广义的学习——的原因是安于现状,明白安于现状的原因是懒惰,那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原先不如你的人现在比你优秀,你至少

可以明白他超越你的原因,他比你优秀在哪个方面,而不用一直迷惑纠结在“他为什么比我优秀”这个问题上。)

选择活得明白一些(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逃避的是什么)或者糊涂一些(快乐的活,躲开一切让自己不开心的,一种随心所欲的田园式生活),确是两难。选择两者中的哪个无所谓对错,但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明确的主旋律。谈判桌的两边——《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韩寒一直都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他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满,有太多的意见)。多年来,他一直积累着能和这个世界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两边的资本。时至今日,在很多人的眼里,韩寒已经具备了这个资格(我也姑且这么认为吧)。

当韩寒真的就这么和这个世界坐在同一张谈判桌的两边的时候,韩寒发问的力度让很多人都很满意,只是我一直觉得他的发问里还少了些东西。我们知道,世界从来不愿意去主动改变自己(历史一再证明,除非旧秩序再也无法维持,世界才会选择建立新的秩序)。韩寒一直大声吼叫着,向这个世界发泄着他的不满(其实韩寒自己的本意:他只代表着他自己,与其他任何人无关,他是一直这么标榜的。但很多人觉得这种对世界的吼叫很诱人,况且自己也没有这个资格,于是他们就把韩寒当成自己的代言人,于是韩寒不再是一个人,有了众多的追随者。虽然我并不知道他是不是乐意被追随)。但韩寒的吼叫里除了不满和愤怒还有其他的东西吗?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也是我一直找寻的东西)?我仔细地找了很久,很可惜(至少对我自己来说)我没有找到。

我找的是出路,是所有令韩寒不满的问题的解决办法。韩寒看到了问题,但他并没有看到这些问题的出路。在谈判桌坐着的时间里,是的,韩寒言辞犀利,令世界无言以对。可当谈判结束之后又怎样呢?世界依旧没有丝毫改变,它转身就把谈判时韩寒的所有不满忘掉,或者是不认账,而且理直气壮。为什么世界可以理直气壮?因为韩寒并没有和这个世界签订任何有约束力的条约。为什么没有条约呢?因为连韩寒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拟定这个条约。韩寒只知道对着世界的面无尽的发泄,吼叫(或许韩寒知道条约里应该写的内容,只是他不知道怎么将应该写的内容整理成逻辑通顺的语言或者文字。韩寒究竟知不知道,谁又能说的准呢?)。

但韩寒毕竟是有资格和世界谈判的人。希望有一天(最好尽快),这个世界,能因韩寒的存在,多少有些改变(向好的方面)。

结语:人对所有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至于是越来越深刻还是越来越肤浅就很难断定了),所以上述的文字所表达的观点只是我在现时对一些东西的认识。无所谓对错,无所谓是非,仅仅是一些个人的看法而已。人对事物的认识的改变总得由一些东西触发,这触发有很多的方式。但读书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不同的书里有我们自己不同的影子,看见自己人性中的黑暗面,然后积极改变。一点点的积累之后,我们就会蜕变成一个有着优秀人格的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篇五: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

——我对哲学的认识及体会浅谈

先在这里介绍一个人的经历吧:在他初中二年级的一节地理课上,老师朗诵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首诗;另外那个老师居然解释了半节课的“存在即合理”。从此,他与哲学和诗歌有了永恒的联系。初中时,他开始阅读哲学的通俗读物,高中时他开始读哲学的专著和论文。被高中政治老师称为:见过的所有人中接触哲学是时年龄最小的唯一一人!不幸的是,通过高考他未进入哲学系接受正规的教育。现在在广州大学中文系中,他虽然不那么专注于书籍的啃噬,那是因为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融进了他的生命存在中„„

一个人经历的复杂性与生活的丰富性是难以描述的。

其实,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其本身的定义也是很难的。哲学是什么,哲学应该是什么?哲学也不只是世界观、本体论、方法论、普遍规律那么简单。罗素说哲学是介于宗教和科学的一门学科(因为哲学有宗教同样的某些问题,如人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哲学也有和科学同样的理性的思维式)。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是“反思的反思”,是一种境界之学。与此类似的,有些人把哲学称之为“科学的科学”(这虽然看到了哲学对普遍规律的探索,但也太夸大其词了)。而更多的元哲学(研究哲学本身的哲学的一个分支)家们认为哲学既一部哲学史和以研究哲学问题为中心的一门人文学科。哲学发展至今已不是古希腊的“爱智慧”(phylosophy,由近代日本的西周先生翻译成“哲学”,我国最早引进和使用哲学这个词是清末的诗人黄遵宪)了,也许这是泰勒士,巴门尼德,苏格拉底他们意想不到的吧!

在当今,学者们普遍对“无用”之为“大用”的哲学给予了“无定论”的“定论”(太强调一中论调了,其本身就是一种定论)。如武汉大学的已故哲学教授陈修斋所说:由于哲学自身所具有的“无定论”这一本质属性的规定,哲学的定义亦即哲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问题同样也是无定论的。因为一旦有了定论,那就成了科学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了。

我个人还是喜欢用雅哈斯贝尔斯的那句话来解释:哲学就是在路途中。哲学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面临的问题也将更多,而对哲学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也将更难回答,现当代的哲学已区别于政治学、宗教学、逻辑学、社会学、(现在,伦理学、美学与马克思哲学、西方古代哲学、西方近代现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现当代哲学均是哲学的分支)等学科,相信在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在哲学的路途中,我们的思维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推进了。其实,哲学并不是与我们遥不可及的,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哲学里的问题探讨都要通过生活实践来考察。虽然我们只在思维中对哲学问题进行思考,但我作为主体的存在(每一个人又是独立的个体)是必须参加具体的社会活动,我们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深度等都会影响我们的任何举动。正如费希特所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选择什么样的哲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哲学的功用及目的,既在确立一理想人生(冯友兰语)。哲学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使我们向着“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对宇宙、人生的觉解*近。我认为作为“即出世又入世”(冯友兰语)的哲学对社会也要有一种济世的作用,我们不能“穷则独善其身”。尤其在当今经济日益繁荣和意识形态转型的社会,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和广大的精英教授们应该启悟人们的思想素质的提升,而不是躲在书房里甚至打着学术的旗帜到处招摇。

在最初我已经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我个人的经历,然后也说了一点我对“哲学是什么”和“哲学之功用”的看法。那么如何进行哲学“修炼”呢?这一点我的体会实在是太深了,有时候简直都不知道怎么说好。我个人是通过读书。在最初接触哲学时,看的一般是术语较少的通俗读物和马克思哲学原理的书。在掌握了一定的常识后,就读专著和论文了。在读书时,最重要的是“思考”(或“反思”)。我记得高中有一次上课时间逃课去图书馆借叔本华的书看,那一次被班主任追究了(当时也

在班里担任班长),最后还是政治老师解救了我这个“劳苦大众的代表”。那次我借的是《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看了一点就看不下去了,因为根本在当时就读不懂。最后我把它扔进了江里(是长江的一支流沱江,而不是珠江),丢下一句:世界怎么会是我的意志呢?(叔本华说的那句经典是:世界是我的意志)。当然在高中时候,我还有点幼稚,可能是由于个人阅历不够吧。我那时,甚至有建立一个庞大的囊括哲学所有知识的终级体系。现在才发现自己只是“沧海一粟”,哲学的殿堂是多么的广阔啊!经过这么多年的“哲学洗礼”,反而更觉得自己无知。正如苏各拉底说的: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或我知道自己无知)。我想我总比那些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或无知)的人好吧。我中学时,周围几乎没有人看什么哲学之类的书,还真有点孤独敢和“高处不胜寒”。当时周围的人对我有有这么几种看法:

一、“高深莫测”,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哲学神圣性的看法;

二、“疯子,简直是疯子”(包括我们一个班主任都这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哲学无用而且还自寻烦恼,而且认为学哲学的都善于“诡辩”;

三、“喜欢沉思的有心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尊重哲学、也体谅学哲学的人的原因吧。那么我们学哲学的人对自己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我想这就有点难了,因为“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本来就是一个哲学难题!!只知道,哲学没有我无足轻重;而我没有哲学的修养,我就不能自信地向前迈步。

我个人觉得在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两个问题:

一、哲学基本知识的积累问题,比如文章中提及的哲学家和哲学观点或术语不知道。

二、逻辑思维问题,比如有会遇到文章中的话语方式不明或整篇的叙述中心不明,甚至有些句子都读不通顺。有许多人不喜欢读哲学类书,就是因为上面两个问题造成了他们的思维混乱。但当你走出了第一步后,你就会发现哲学家们的犀利思想紧紧地缠绕着求知、爱智的自己。

了解哲学也不一定要全*读书,“书中得来终觉浅”嘛,甚至并不一定要读书。哲学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就看我们有没有发现的眼睛和认真的思考了。我个人认为诗歌就是最接近哲学的文学表达方式(我个人一直对诗歌也比较喜欢)。诗人们要写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诗,要经过生活经历的磨练和丰富感情的培养,而且必须是一个有心人,当把题材内化加工后,还要经过精神的苦苦探求,使诗人自己对生命、对存在的深刻思考通过语言文字的具体形式显形出来。所以我觉得那些写庸俗诗歌和所谓的写“哲理诗”的人,是没有接触过哲学(或很浅薄)的诗人;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是很难得到一首自己的诗歌的,是写自己对生命、对存在深刻反思的诗人,是在灵魂中经过苦苦挣扎的痛苦的诗人(如荷尔德林、海子等),而不是只*感情爆发的灵感诗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个人认为诗人必须是哲学家,而哲学家最好也是诗人。

另外我再举个例子来说明哲学蕴藉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如漫画。台湾画家几米(jimmy),想必许多人都知道,而且他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几米的作品。在《月亮忘记了》里,有这么一句话: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这还真有点像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的划分,那么除了现实世界外,另外那个超感知的世界到底存在不存在呢?通过漫画,我们再次进入了沉默的思考中,再次进入了大师们经典的命题中。“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遗忘的,记住了。”在《月亮忘记了》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我们联想到了自己的那个“月亮”,自己的美好回忆和美好理想,想到了再见的或离开的亲人、恋人、朋友,想到了爱情、诗意,想到了逝去的美好童年和前方茫茫的路途„„在这里我们已经进行了人生的思索和憧憬,已经进行了哲学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世界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愈发空虚。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语),我们太需要思考了,我们太需要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语)。正如一百多年前黑格儿所说:对日常生活的平凡而琐碎的兴趣予以了太多的重视,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丰富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哲学史讲演录》)我们是人,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发展,我们需要关心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向“可能性”进行。(卡西尔说过人的生活根本特征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进行)。在忙忙碌碌的现实生活中,我太少进行“反思的反思”,以至于生活本身已经不在我们的身边了(捷克作者米兰.昆德拉有一本小说叫《生活在别处》),那它又跑到那儿去了呢?我们是否要寻找„„„„„„

(全文约3500字)

本文参考书目: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陈修斋:《关于哲学本性的思考》,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

几米:《月亮忘记了》,上海三联书店,2202年。

恩思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商务印书馆,1997年。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

是心灵和肉体的分离 0 |评论 2006-1-8 22:34 fcw_cat|二级

“生活在别处”是兰波的一句名言。

实际上人们无法知道生活的真实的一面是什么,真实的世界是什么,包括历史也是一样,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那样的,包括我们今天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探求它的真实性,这就是生活在别处。2 |评论 2006-1-8 22:35 chunhua75|七级

等着看作弊.0 |评论

2006-1-8 22:39 弓言长|二级

“生活在身边”才是真理。整个社会是互相联系的,生活当中所有的事物也是互相联系的。而生活是社会的一部分。人是社会当中的人,人也是生活当中的主角。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人无时无刻不在向社会索取,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贡献力量。“生活在别处”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思想,认为好的事物是在别处,不属于自己。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哦!1 |评论 2006-1-8 22:52 间苯三酚|二级 life is elsewhere, 表现出的是略带颓废色彩的向往.更加颓废的犹豫,在变化与不变之间让生命就这样的无声无息的流淌。

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生活在别处,即指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联系网上的各个结点,其状态是由许多与其相联系的事物共同影响而决定的。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生活在别处 的涵义。0 |评论 2006-1-8 23:55 我会伤了你的心|七级

这句话并不是捷克人的原创,他是在引用法国诗人兰波的话。

昆德拉在小说《生活在别处》中引用兰波的诗,目的是说明当时捷克青年的一种过度理想主义的普遍心态,“别处”即意味着远方,意味着漂浮于现实以外的人生理想。昆德拉的小说采用的是反讽手法,他对这种倾向是不赞成甚至批判的。

下载《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宗教执法检查报告

    永兴县人大常委会 关于我县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和《湖南省宗教事务条例》执法检查情况的汇报 永兴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我县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8月6日至......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报告

    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有感 毛泽东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书报告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书报告 自小便是听着毛主席的故事长大的,可是故事的背后,关于毛主席的读书生活却一直不甚了解。今次,在老师的推荐了,我读完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这本......

    《社会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社会学与生活》读书报告 《社会学与生活》一书作为社会学的入门教材,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社会学的一些理论视角,涵盖了大量的社会学科学研究以及我们身边的诸多社会现象,鼓励我......

    大学生宗教报告心得体会

    一、现状分析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一部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宗教,始终居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顶端,它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宗......

    爱读书,爱生活

    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做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爱读书、爱生活!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你们为什么来上大学?大家有没有好好......

    假期读书生活

    假期读书生活寒假我读了《走出院子的母鸡》、《爱上读书的妖怪》和《小豆豆动物剧场》三本书。 《走出院子的母鸡》讲的是一只叫叶芽的母鸡不想再生蛋了,她想抱蛋。可是因为......

    读书与生活

    读书与生活 初一(6)班 王振东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生活离不开读书。读书是生活的精神家园,它使我们进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