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时间:2019-05-15 08:5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第一篇: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李红勋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例3】(03全国卷)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体分析如下:①分布范围:最大到最小的地区范围在哪;②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③凸凹变化(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④看极值——看等值线闭合情况,反映局部某地区的偏大(或偏小)状况。

【例4】(2013安徽卷)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10分)

【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例5】(2013浙江卷)读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回答下题。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例6】(2011山东卷)下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

三、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

描述角度:范围(方位)+面积(大小、面积的变化)+伸展方向+极值区的分布。

【例7】(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答案】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例8】(2011 上海)读下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的农业战略格局。

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雪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

【巩固训练】 1.(08天津)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分)

2.(08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3.(08广东卷)读图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5分)

4.(模拟题)比较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1.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2.分布特点: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北部山区(等降水量向西凸出)降水相对较多。成因: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北部山区多地形雨。3.分布特点:分布不均。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成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

4.相同点: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不同点: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a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第二篇: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00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体分析如下:①分布范围:最大到最小的地区范围在哪;②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③凸凹变化(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④看极值——看等值线闭合情况,反映局部某地区的偏大(或偏小)状况。

三、面状分布地理事物的描述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

描述角度:范围(方位)+面积(大小、面积的变化)+伸展方向+极值区的分布。

第三篇:我国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

我国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

摘要:本文基于专利的统计数据,分别采用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特化系数来评价我国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绝对指标评价的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而采用相对指标(单位人口的旅游业专利申请数量)评价的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与绝对指标评价结果相比,西部地区的排序明显升高;东部地区旅游业发明专利特化系数较高,如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海南均在1.1以上,但是全国大多数省市的旅游业专利还属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特化类,说明我国旅游业技术创新结构并不完善。

关键词:旅游业;技术创新;空间分布;专利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表现出显著的粗放式增长特征。旅游业的增长传统地依赖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自然禀赋资源和低水平的劳动力投入,且产业发展规模依赖于旅游者的多寡,属于典型的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和需求拉动的传统产业增长模式。在当今世界旅游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中国经济发展转轨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增长方式的变革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必然要求。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旅游竞争力报告中指出,技术创新水平的落后是中国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瓶颈,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旅游局提出了“科技兴旅”战略,国家“十一五”战略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科技水平”的目标。为了全面把握我国旅游业技术创新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从更加纵深的层次上推进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专利分析的视角,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区1990―2008年旅游业专利的统计分析,研究区域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优化我国旅游业技术创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2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2.1指标选择

虽然技术创新过程不仅包括科技成果的创新,还包括这些成果的市场应用,但国内外的多数学者在研究中,均以专利数量作为衡量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作为最先进技术的载体,专利是国家或地区科技资产的核心和最富经济价值的部分,专利数量反映了该国家或地区对科技成果的创新能力;第二,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专利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还折射出这些成果的市场应用潜能。鉴于此,本文以旅游业技术创新相关专利的申请数量来表征区域旅游技术创新水平。选择专利申请量而非专利授权量,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方面专利授权量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以其作为衡量指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专利申请量所包含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了专利授权量,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2.2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平台。我们根据专利申请时间确定技术创新年份,根据专利申请主体所在地确定技术创新所属省份,以“旅游”为关键词,以摘要为检索项,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为类别,对2000~2008年公布的中国专利信息进行检索,最后统计出各省市旅游专利数和分类别专利数等数据。各省市人口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鉴于本文从空间分异的角度对我国旅游业专利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所以按照传统的区域划分标准,将收集到的各省份的数据分为东、中、西部3个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

3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基于绝对指标的旅游业技术创新空间分布

采用绝对指标对区域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进行评价,主要通过31个省市区1990-2008年的旅游业专利申请数量总和来反映,在此基础上运用GIS技术绘制区域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布图(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业技术创新的产出――旅游业专利数量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并且东部沿海地区的旅游业专利数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北京、广东、浙江、山东、辽宁等省市旅游业技术创新的专利总产出数量居前5位。主要原因在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旅游业也相对发达,旅游消费层次相对较高,因此对旅游设施、管理及服务技术创新的需求较高。另外,东部地区旅游院校与科研院所分布较密集,技术创新资源较为雄厚。

3.2基于相对指标的旅游业技术创新空间分布

仅从绝对指标对我国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忽略了区域人口规模对旅游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可能会造成评价结果的偏差,因此,本文还采用相对指标对其进行评价,即利用区域人口数量对专利申请总量进行修正,计算单位人口的旅游业专利申请数量(专利件数/百万人)。在评价结果基础上运用GIS技术绘制出基于相对指标分析的区域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空间分布图(见图2)。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评价区域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结果存在差异,有22个省市区的旅游业技术创新相对指数集中在10~20之间,约占总数的70.97%,可见,采用相对指标评价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空间分异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各地区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普遍不高,导致采用相对指标进行评价时各省之间差距相对较小。因此,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技兴旅战略实施的政策引导下,通过加强对旅游技术创新的应用、变革和推广,推动旅游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应是当务之急。(2)与绝对指标相比,采用相对指标评价后的西部一些省份的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排名明显升高,典型的有新疆、甘肃、云南、陕西、重庆等地区,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创新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导致相对指标评价水平提升。

3.3基于专利结构的旅游业技术创新空间分布

专利结构主要反映不同类型专利间的比例关系,对旅游业各类型专利构成比例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可揭示出区域旅游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取向和原始创新能力的富集程度。目前,我国专利申请类型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形式,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最高,它可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因此,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及其在三种专利总量中的比重是衡量区域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专利结构的区域空间分布既是旅游业技术创新成果区域分布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旅游业技术创新水平及结构特征的具体反映。本文采用特化系数来研究我国1990-2008年各地区旅游业专利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然后基于特化系数对各地区进行分类,进而分析专利形成空间区域特化的原因。旅游技术创新的专利结构特化系数和专利类型特化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PQij=(pv/pi)/(pj/pi)

式中,PQij表示i地区旅游业J类型专利的特化系数;Pij表示j类型旅游业专利的申请数量;Pi表示i地区旅游业所有类型专利的申请数量;Pj表示全国旅游业所有j类型专利的申请数量;Pi表示全国旅游业各种类型专利的申请数量总和。当PQij=1时,说明i地区j类型旅游专利的分布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当PQij>1时,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地区,类型旅游专利的分布状态较相对集中,呈现该类型旅游专利的“特化”特征;当PQij

第四篇:人口空间分布解读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人口空间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口空间分布受到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第二,合理的人口空间分布也会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会阻碍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状况,并影响其动态分布特征。另一方面,人 口空间分布的不同特征也反映了不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所以,人口空间分布是否均衡合理对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区域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是探索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和其动态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地制订适合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政策,最终促进区域人口合理均衡布局,促进人口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区域人口空间分布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人口问题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因此,研究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成为当前人口问题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从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开始,我国就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我国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提出“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胡主席在报告中又提出新的人口发展战略要求,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跟之前研究相比较,有关人口分布合理性的学术研究并不多。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用经济承载力指标考量人口分布是否合理,探讨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己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重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直辖市之一,2014年总人口己达1732.76万人。重庆市的人口分布格局是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重庆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从人口容量和自然、经济承载力方面研究重庆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均衡合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对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人口分布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时期的人口研究还不是独立的研究课题,它只是在研究空间问题时被涉及的某一个相关方面。主要代表学者有伯吉斯、霍伊特、罗西等人类生态学派和新古典主义学派。1951年Clark以20多个城市的人口数据为依据,研究人口密度与距离的关系,研究表明人口密度呈指数式衰减趋势,也就是人口密度与距离的关系呈现负指数的关系;Sherratt和Tanner随后研究得出新的人口密度理论模型一正态密度模型,Smeed提出了负 幂指数模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受地理学发展思潮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有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此外还有人口分布的数量模式,人们的迁居行为和因人口集聚形成的住房链问题。主要代表学者有克拉克、西蒙斯、劳瑞、摩尔、贝尔、布朗等。1969年,Newling等深化了Clark理论模型,用二次曲线替代了一次变量,提出了二次指数模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主要以阶级关系、政治因素等社会结构深层原因为切入点来研究人口分布,研究人口分布的发展变化规律。代表学者有哈维、史密斯等激进地理学派。90年代,美国人口分布研究主要以国内国际人口迁移和人口特征的区域差异为主,此外还有人口政策研究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如RazinA和GhoShBN分别在1995年和1997年探讨了人口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96年B irkinM对零售业地址的选择是否可以以人口数据为依据进行了研究。之后,随着GIS和RS等新技术的应用发展,人口分布的研究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显著的进步。如1998年Kar1E和Ryavec等利用GIS技术研究了西藏放牧区的生态类型与当地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2003年QiuF等运用TIGERGIS软件,使用其中的遥感影象数据,分析了城市人口的发展模型。同年,LiuJJ等运用GIS和RS技术收集了巢湖流域的相关人口数据,并运用这些数据研究了当地的人口分布状况。1.2.2国内研究进展

20世纪20-30年代是我国人口分布研究的起步阶段,竺可祯教授在《东方杂志》发表的《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是我国第一篇有关人口地理学的文章;1933年胡焕庸先生绘制了第一张中国人口密度图,同时提出了著名的“胡焕庸线”;两年后胡焕庸先生又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中首次明确提出“暖环-腾冲”线。

20世纪50, 60年代受中国当时特殊国情的影响,人口分布的研究处于停滞阶段。70年代,人口分布的研究以社会结构的深层分析为研究重点,大多集中于区域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阶级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口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分布、人口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人口再生产与人口结构空间特征以及人口城市化。如1982年孙敬之论述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讨了我国城镇人口的分布。1983年李仪俊参照国外方法计算了我国人口分布的重心坐标及移动轨迹。1985年胡焕庸发表《中国八大区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圈规划》,将全国人口划分为八个大区,并总结了各大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人口与经济区规划的特点。1987年,陈冰、解书森研究分析了科技、经济和人口分布的交 互效应关系。并探讨了影响城乡人口分布的各种因素。

20世纪90年代,贺清云根据1949-1991年湖南省人口统计资料,研究了湖南省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程希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为出发点,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经济因素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周春山将广州市的人口变动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并对广州市的地域结构进行划分,并提出广州市人口空间变动的模式;1997年孙文生等研究得出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起着或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同年王桂新研究了影响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各种因素,最后指出影响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1999年陈彦光等使用分形测度方法,证明了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多分形假设。

2000年以后,随着GIS等新技术的发展,人口分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利用新技术手段。对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的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口益增多。2001年,王雯菲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北京市的人口分布现状特征,并研究了人口分布的演变规律,研究得出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分布的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2003年,冯建、周一星分析了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北京市人口数据,并与80年代的数据相比较,最后得出北京市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类人口的地域分布状况,并总结出最新变化情况;2004年周春山等依据全国人口普查中的广州市人口数据,详细地分析了近20年以来广州市的人口分布情况,并总结出其演变特征;2005年,张善余、俞路分析探讨了近年来北京市人口不断、聚的变化,文章中运用了空间统计方法;2006年俞路等对2000-2003年上海市的乡镇人口密度变化率进行研究;2007年谢守红研究了广州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001年赵军等运用GIS技术计算出各民族的人口重心坐标和移动轨迹,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相关人口数据库和图形库。2004年王春菊等依据福建省人口统计数据,对其进行空间化相关性分析,并在此过程中运用了GIS技术和SPSS统计软件。2008年孟向京选用人口潜力指数判别法,综合评价了我国人口分布是否均衡合理。曾祥旭、陈卓(2010年)研究重庆的适度人口规模,并研究人口的合理分布。余瑞林、刘承良、杨振(2012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研究武汉城 市圈的人口分布状况。1.3研究内容

本文依据人口地理学、人口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基于2010-2014年重庆市人口统计数据,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重庆市人口分布情况为切入点,结合人口密度分布,对重庆市总体的人口分布和各县区的人口分布现状特征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阐述。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指标进行简单分析,并运用人口容量判别法和人口潜力指数判别法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性的对策建议。

文章分析了2010年—2014年重庆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特点,并总结出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得出:(1)2014年重庆市38个县区总人口数差异明显;不同县域之间人口密度分布差异较大;(2)2010年以来重庆市各地市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的增长都十分明显,个别地区出现负增长;全市人口空间分布整体比较合理,人口分布趋同趋势逐渐减小,表现出逐渐分散的趋势。

对影响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自然地理条件是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基础。各县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是形成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此外,地方政策鼓励农民进城,中小城镇化水平加强也是影响重庆市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对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现状的合理性分析,运用人口容量判别法和人口潜力指数判别法分别对重庆19个县区的人口数据进行计算,对空间分布进行合理性评价,并总结出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重庆市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发展较均衡,大多地区发展潜力较大,有些地区发展潜力适度,个别地区发展潜力较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现东多西少,南北均衡的特点,人口分布总体均衡合理,局部人口压力较大。最后为解决重庆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合理状况,提出促进重庆市人口合理分布的对策和建议。1.4研究方法 首先,文中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对重庆市人口分布的现状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简单分析了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并对各区县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做了评价。

其次,文中运用比较分析法,先后运用两种方法对重庆地区人口是否合理分布进行判断,并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方法是人口容量判别法和人口潜力指数判别法。

最后,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人口密度、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人口分布重心等指标,总结重庆市人口分布的现状特征和2010-2014年人口分布的动态特征;在分析人口分布理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判断重庆市的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与否。第二章 人口合理分布的理论基础

2.1人口空间分布的概念

人口空间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人口空间分布还可从地理位置角度划分成人口水平分布和人口垂直分布。人口水平分布是指人口按陆地面积投影的地理位置分布。人口垂直分布是指人口按海拔高度所在位置的分布,人口多数集中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人口空间分布还可分为静态分布和动态分布。静态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地域一定时间的人口变化过程和人口空间现象。动态分布是指一种变动情况,指人口空间分布现象随着历史时间不断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动的情况。人口静态分布的 研究能够得出某地区人口的分布现状特征,对动态分布的研究能够得出人口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对人口静态和动态分布的全面研究才能够完整地展现某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2.2 人口理论基础 2.2.1迁移理论一推拉理论

推力—拉力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迁移理论模式之一。1938年,R.郝伯尔首次提出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作用理论,他提出:某些因素构成的“推力”促使一个人离开迁出地,而另一些因素构成的“拉力”吸引他到迁入地,迁移过程的发生就是由于推力和拉力相互作用。某个迁移过程的发生,不可能只是某一方面因素的原因造成的。1969年,D.J.博格对引发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进行了概括。他指出推力作用主要是:资源的减少及其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的减少;各种原因导致的就业机会的减少;政治、宗教或种族歧视;企业破产或产业的地域转移;原住地就业、婚姻或发展机会的减少;自然和其他灾害等。拉力作用主要是:对迁入地更好的预期,发现更好的条件,对产品有更高的需求,相对更好的就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更适合的地点,对市场的预期等。虽然推拉理论仍然广泛应用,但其对迁移中相关的或与之有关联的问题却不能做出合理解释。2.2.2迁移理论—迁移七大定律

E.G.雷文斯坦较早系统研究并归纳了人口迁移规律,19世纪末,他在研究了20多个国家的人口迁移历史资料后,针对迁移模式、迁移距离、迁移动机和迁移特征等问题,在其著作《论迁移的规律》中第一次提出了“迁移七大定律”。他认为,人口迁移与距离远近存在很大相关性,多数人的迁移都属于短距离的短途迁移,长途迁移仅限于向比较繁华的大都市中心迁移;迁移人口随着距离城市中心越远而变得越少;并且人口迁移呈现阶段性,都市商业中心主要吸纳周边的乡镇居民迁入,而迁入大都市后留下的空缺由更远处村民代替,并依次类推逐步影响到更偏远的村庄;反之,大城市的人口向外扩散也是呈阶段性的,先是向城市周边扩散,再依次向更偏远的地方扩散。他认为人口迁移的流向同时也有反流向存在,城镇居民发生迁移现象较少,乡村居民较多;短途迁移一般都是女性人口为多数;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人口迁移现象的发生。他认为经济因素是发生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大多数的人口迁移现象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而发生的。

雷文斯坦的迁移定律对后来人口迁移流动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吸引了很多学者对迁移理论进行探讨研究。至今雷文斯坦的迁移定律仍能解释很多迁移现象。雷文斯坦奠定了人口迁移的理论基础。

在雷文斯坦的迁移规律基础上,E.S.李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他提出了有关不同条件下的人口迁移量、迁移流和逆迁移流、迁移者特征的规律。他提出在人口迁移中主要有四个相关因素在发挥作用,分别是:人口的原居住地的影响、迁入地的影响、迁移的距离影响及迁移者自身特征和认知程度等个人因素。2.2.3二元经济理论

20世纪中期,西方经济学家刘易斯创立了著名的二元经济理论。他较早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两种经济,即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工业。他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可以促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减。刘易斯作出一种平衡机制的假设: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劳动力也相应地发生迁移,最终实现两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都达到平衡。该假设强调了就业是导致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但是他的理论也具有局限性,没有考虑技术水平因素,也没有解决如何节约成本等问题。M.P.托达罗之后发展了刘易斯理论,创建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但他的模型是以城市失业角度为前提的,他指出应通过减缓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来达到稳定城市发展的效果。他强调城乡收入的不均衡影响了人口的迁移,某城市更高的工资水平,更多的就业机会,会吸引更多的迁入者。这一理论模型更好的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情况。

2.2.4适度人口理论

适度人口论(optimum population theory)主要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最优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时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适度人口规模是人口最合理的理想状态,既不是人口“过剩”,也不是人口“不足”。早期经济适度人口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埃德温·坎南、纳特·威克塞尔、卡尔·桑德斯等。坎南最早提出并系统阐述“适度人口”理论。他指出适度人口是在获得最大收益点时所具有的人口规模。之后维克塞尔又指出,一个国家的适度人口应该是国家生产率最大时所容纳的人口规模。后来道尔顿又深化发展了适度人口论,提出了人口失调度M的计算公式为M=A-O/O,其中M代表失调度,A代表实际人口数,O是适度人口数。他的计算公式只限于静态人口,具有局限性,他忽视了人口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不断变化的动态变化过程。之后桑德斯从更多的角度表述了人口失调度,指出一个国家的适度人口数量的实现以很多条件为前提。

20世纪中期后,适度人口理论从静态扩大到动态,理论研究的范畴扩大到社会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以及时期变化等因素。从“产业收益”细化到“人均收入”,从“适度人口规模”扩展到“适度人口增长率”,而且把经济适度人口扩展到非经济领域。之后,又出现了以索维为代表的现代的适度人口理论,相比之前的理论,现代的适度人口理论更加实用。2.2.5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人口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的发展给社会、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矛盾也口益加深,有些国家的人口问题甚至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越来越多人关注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麦多斯学派代表人物金(King)和中国学者田雪原都对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做了相关论述,都认为人口规模的发展应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因此,应积极改善人口发展问题,克服由人口问题对社会和资源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口的适度增长和素质提高的持续进行,并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2.3本章小结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五篇:分析重庆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分析重庆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2011级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城乡规划一班

邓茜2011062124

前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非均衡现象。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一般需要选择某一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各种统计方法来进行测算。本文主要依据人均GDP研究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差异。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了重庆市区县和三个经济区人均GDP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差、极值比率,可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位差异。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大部分位于主城区及其附近,交通较为便利,使得其与周边之间的联系畅通,同时也使得一小时经济圈内部之形间成了密切的经济联系网络。这样使得一小时经济圈成为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腹地。促使一小时经济圈内各个经济体能够发挥要素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促使内部经济飞速发展。

重庆市渝东南翼与渝东北翼由于偏离主城区,丢失了主城区对其的各种溢出效应。加上这些地区山川阻隔,交通不畅,这无疑阻碍了其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这些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为低下,难以接受其他地区的经济辐射,难以承接和传导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地区也难以大力发展其特色产业的优势,提升其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2、县际经济差异悬殊

重庆市共有区县40个,在反映县际经济差异的主要指标方面,首先,全市县际两极差异很突出。2003年全市人均GDP最高的渝中区达25517元,最低的是酉阳县仅为1977元,两者的绝对差异高达23540元,相对差异(极值比率)高达12.91倍,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的两极绝对差异为43115元,极值比率为12.97。重庆区县两极绝对差异低于全国,但相对差异接近全国水平。其次,区县总体差异也相当大。2003年全市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为6080元,反映区域总体相对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165,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两个指标分别为8163元和0.627。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低于全国,但加权变异系数高于全国水平,说明重庆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大的相对差异。

2003全市人均GDP

渝中区 GDP 25517 绝对差异 23540 极值比率12.91

酉阳县

31个省市

1977 4311512.73、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圈层分布格局

根据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指数,还可将重庆所辖区县划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人均GDP指数高于全市平均值的1.5倍,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双桥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北碚区,除双桥外,其余皆属于重庆市主城区。该圈层是重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2.7%和12.6%,但创造了全市33.6%的GDP,为全市经济核心区。第二圈层,指数在0.75—1.5之间,包括涪陵区、巴南区、渝北区、江津市、壁山县、长寿区、永川市、合川市、铜梁县、南川市、万盛区、大足县、万州区、綦江县、武隆县15个区县市,除万州、武隆之外,其余均围绕主城区连片分布。该圈层区位与交通条件较好,工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面积、人口分别占全市的36.7%和44.8 %,GDP占全市的43.9 %。第三圈层,指数在0.75以下,包括荣昌县、黔江区、潼南县、垫江县、梁平县、丰都县、开县、石柱县、忠县、秀山县、彭水县、巫山县、城口县、云阳县、巫溪县、西阳县17个县,除荣昌、潼南属于渝西地区外,其余15个县在渝东地区连片分布。该圈层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61.1%和42.6%,但GDP仅占全市的22.5%。重庆市三个圈层的人均GDP由内向外递减,内、中、外层人均GDP分别为19125元、7047元和3800元,人均GDP之比分别为5.03:1.86:1(以外层为1),人均GDP随着与主城区距离增加而递减。另外同一圈层内部的区县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呈现出这一特点。例如,第二圈层的万州、綦江低于更接近于主城区的巴南、渝北等区县;处于第三圈层最边缘的巫溪、酉阳、城口等县也低于第三圈层的其他区县。重庆市区县发展水平成圈层分布,符合区域经济中的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也说明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第一圈

第二圈

第三圈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指数 GDP指数 33.60% 43.90% 22.50% 面积占全市的比例 人口占全市的比例 2.70% 36.70% 61.10% 12.60%人均GDP 19125元 44.80% 7047元 42.60% 3800元

4、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呈扩大之势

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1997—2003年,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由3818元上升到6068元,上升了

1.6倍,三个经济区的标准差2014元上升到5273元,上升了1.8倍。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1997年区县人均GDP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04,此后在波动中略有上升,2003年上升到0.717;三个经济区域的加权变异系数则基本上呈逐年上升之势。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1997年最高的与最低的人均GDP之比为12.35倍,2003年上升为12.97倍。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1997年以来都市经济区增长比较快,与渝西经济、三峡经济区差异扩大。1997年都市经济区与渝西经济、三峡经济区人均GDP之比分别为2.14倍和3.53倍,2003年分别上升到2.32倍、3.68倍。1997年,都市经济区、渝西经济和三峡经济区占全市GDP的比重分别为37.2%、32.4%和30.5%,2003年变化为39.4%、30.5%和30.1%,都市经济区上升了2.2个百分点,渝西经济和三峡经济区分别下降了1.9和0.4个百分点。

5.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演进的差异性。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实现了较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地方政府放松了对经济的管制,改革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与经营管理制度,实现了以市场经济为主体资源配置功能体系;渝东南翼与渝东北翼内部之间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内部之间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并不频繁。

下载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二、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Fpg 寫作 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 一、教學目の與要求 1、通過本次作文教學,使學生明白什麼是事物特徵和怎樣抓住事物特徵。 2、能抓住特徵對事物進行說明。 二、教學重點:怎樣抓......

    黔西县旅游资源概述及空间分布

    黔西县旅游资源概述及空间分布 一、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 位于黔西、大方两县交界处,距黔西县城32千米,距大方县城45千米。百里杜鹃西起大方县百纳乡、普底乡,经黔西县金......

    水灾概要及我国水灾空间分布

    一、 水灾概要(概念、类型、发生条件、影响因素) 水灾泛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而言。一般所指的水灾,以洪涝灾害为主。而洪水是河湖在较短时......

    办公空间设计特征论文

    1办公空间设计的基本理念和设计过程例如,对于办公空间设计的种种方式和方法,技巧性的和细节性的指引等等。还有我国从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对办公空间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列举了一大......

    天津饮食文化的形成分布特点

    天津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摘要:饮食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的形成与分布有很多的因素,地理因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本文以天津这一区域内的饮......

    泥石流的分布特点手抄报内容

    泥石流的分布特点手抄报内容 泥石流的分布特点手抄报内容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特别是在地形条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1)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

    说明事物的特征作文教学案

    说明事物的特征 备课时间执教时间教案总序号:教学目标 1 、了解说明文的基本写法,培养初步说明能力。 2 、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抓住事件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