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评价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文教学评价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长期沿袭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导致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价上存在种种弊端。例如,在评价目的上,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在评价标准上,采用统一的应试作文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的作文;在评价方式上,大都是分数加空泛的评语;在评价主体上,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在评价过程上,往往只考虑学生作文本身的优劣,不考虑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是否获得了真实的写作素材,是否做到了独立构思,是否有写作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因素。针对这些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这些论述虽然是针对整个语文教学而言,但它也为如何进行作文评价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作文评价要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是指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是指作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要求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评价目的上,由甄别选拔转变为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衡量一个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的高低,决不仅仅看他所教的学生考试平均分的高低,或者班里几个“尖子”获奖多少,而应该看他所教的学生是否都喜爱作文,是否把习作作为一种享受。这正是作文教学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作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应该只是注重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情况和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而更应关注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掌握写作技巧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培优、提优,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情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
(二)在评价标准上,要软化“班级参照”,强化“个体标准”
传统的作文评价标准过分强调“班级成员参照”,而且往往以班级“尖子”学生的作文作为评价的参照,贬低或否定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这样严重挫伤了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因此,在作文评价的标准上,要软化“班级参照”,强化“个体标准”。“个体标准”是以每一个体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为依据所确立的适合个体发展需要的内差性评价标准。例如,对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严一点,让他们永不满足;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松一点,让他们不感到自卑。这种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因而具有个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能促使学生在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中增加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三)在评价方式上,由空泛的批评转向有效的激励
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变“揪错”为“觅优”,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作文的动机。如果所教班级的学生都爱上了作文,还愁作文考试过不了关?学生的作文能力是练出来的。要想帮助学生实现由害怕写、不愿写到乐意写、自觉地多写的飞跃,关键要看教师是否能正确引导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的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作文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作文档案,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发展的轨迹;可以汇编班级优秀作文集,并装订成册后发给学生,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园地; 可以鼓励学生汇编自己的作品集,由学生自己设计封面、版式,由学生自己请家长、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写序言。这样做,一可以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三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在评价主体上,由单向评价转向多向评价
作文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在于使自我教育的愿望成为每一个体学生的精神需要。可见,作文评价不光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并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评价、学会评价。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给自己的作文下个评语、打上等级,然后由教师参照学生的自评,写出赏识性的激励评语,还可以让学生互当小老师进行相互评价,促进他们共同提高。
(五)在评价过程上,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
新的作文评价理念要求从原来只注重作文文本的优劣转变为注重过程评价,也就是说,要把作文评价贯穿在作文的全过程。例如,作文前要考察学生是否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以及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到这些材料的;作文时,要考察学生是否做到独立构思,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作文后,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真正使作文教学的过程成为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和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过程。
总之,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文教学的评价对作文教学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标准、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式、评价的主体、评价的过程等各方面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成绩的提高。所以说,作文教学的评价观一定要从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中转变过来。
第二篇:创新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力争把工作搞得更好。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我班的卢昭,她就是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她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她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她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优势”、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第三篇:正确运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正确运用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佚名
录入时间:2006-4-14 阅读次数:1367
文章摘要提到学生的评价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考试和分数这是由于人们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造成的。其实评价是一门艺术它伴随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全过程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对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低估的贡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对评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本文就教师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教学评价
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作用或价值。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在学生、家长、教师心目中很容易地把对学生的评价同考试、分数联系在一起。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学生都应掌握必要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使学生智能和身心得到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 一 从人的发展理论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 发展的内因。正确的评价则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二 从人的心理发展看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通过 努力是能行的。三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 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践、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具体做法及效果
一评价要做到科学、准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非常严密的学科应把科学 性放在首位。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密、准确、精练、逻辑性强往往一字之差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数”与“数字”“增加”与“增加到”“除”与“除以”等。因此教师不但要保证自身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性的评价对就对错就错一旦评判失误又不及时纠正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的错误印象将难以抹掉。二评价的常用手段——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鼓励包括正确评价适当的表扬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精神等。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一来自于他人的肯定这是外在的激励二是来自于学习本身的成功体验这是内在的激励。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他们的学习激励是一个不断由以外在激励为主转变为以内在激励为主的学习动态结构。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和幽默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你真行”、“这个见解很独特”、“你的作业全做对了如果写得再工整些就更好了”„„这些尊重、期盼的语言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行的都有闪光点并不比别人差我也能学好数学。于是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浓求知欲也就更旺了。三评价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也要合理听取学生对评价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让学生通过对其的评价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关心自身学业的提高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每学期开学我都在全班同学中搞调查问卷让学生把希望老师对自己怎样评价以及对老师有什么更高的要求都一一写出来。之后我认真拜读每一份问卷并分类做好笔记同时进行自我剖析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就按照同学们提出的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实施。如作业分层任学生自主选择。又如分层测试卡的使用也是按学生讨论制定的评价方案进行评价即采用300分制每一层100分如有错误及时订正后还可得100分。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自然形成再也不需要天天追着学生要作业、改错题等。四评价的形式要多样 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要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变“教师评”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享有学习的主动权是被教育界所共识的。现在人们大力倡导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去获取知识甚至在作业的选择上也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却忽略了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总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如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坚持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断地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培养谦虚好学的良好品质。比如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应首先在学生间进行生生互评“我同意××同学的意见想再补充一点”或“我不同意××同学的观点我认为„„”这样通过听取别人的评价自己再进行自我评价既能把问题弄清楚同时增强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能力。师生互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而且更加接近了师生的心灵。比如在新授课上我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故意把问题“复杂化”。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评价很快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老师您的方法太麻烦太罗索了„„”等等。我高兴地装出好奇的样子问“噢还有什么方法更简便呢”顿时课堂上活跃起来同学们跃跃欲试“我的解法简便”、“我的„„”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实践证明由于平时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的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大大增强上完课、写完作业、测试完毕等同学们都会自觉地问问自己我今天表现的怎么样字写的好不好哪些知识还没掌握等等学习成绩也随之不断提高。通过互评学生越来越感到与同学相处的重要合作意识大大增强同时培养了学生取长补短、正确接受他人意见的好品质。
2、变单一性笔试为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测试与笔试相结合 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单一性的笔试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近几年来我们正尝试变单一性的笔试为分析能力测试、计算能力测试和笔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分析能力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由学生抓阄选择题目准备2分钟左右读题说出解题思路。学校对每一环节均有明确的测评标准。如读题是否准确流利思路是否正确是否有创新且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这样的测试基于日常教学过程中长期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计算能力测试以竞赛形式出现由教师提前出好100道题包括口算和简单的四则式题包括简算一般规定十到十五分钟根据年级不同以用时短且正确率高者为冠军。这种测试提高了学生口算能力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也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我们还仍然坚持笔试因为试卷上各种形式、类型的题目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上三种测试结束后我们综合每个学生的三项成绩为学生评定学习等级。这样的测试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传统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赞同和支持。五评价的层次性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造成学生很大的能力差别。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使分层教学全面展开这同时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展开。如计算419+78这道题时我问“谁会计算这道题”同学们纷纷举手。有学困生回答说“个位9加8得17十位1加7再加进位1得9结果是497。”我立即给予肯定说“很好你计算很准确。”对优等生答出一种简算方法我说“你的方法很简便再想一想还有别的更妙的方法吗”鼓励他们继续思考。对一时没有说对的同学我会睁大眼睛用期待的目光注视他“是这样吗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伤自尊心。这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会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信任下兴趣盎然充满学习欲望。
四、结束语 总之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且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多采用鼓励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评价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善于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使学生的自主性进一步体现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第四篇:创新学生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学生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实施评价创新遵循的理念
1、科学的人才观
即:“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和“人人都能成才”的人才观,“行行出状元”,我们的社会需要数亿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 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能面向全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人人都能成才”,意味着使我们的学生都可以报效祖国,服务于人民,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要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正确的学生观
即学生的主体性,个体性和发展性。
主体性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激发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这个内因,而不仅仅是抓住“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外因;个体性要求我们既要了解学生共同的年龄特征,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发展性要求我们要善于辨证地、发展的看待每个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正确对待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给予正面的教育、矫正,使其获得新的发展。
二、确立评价体系的原则、评价体制的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爱党、爱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审美情趣。、评价机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各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三、评价实施的标准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改革的通知精神》我们确定以下两方面的评价标准:
1、基础性目标包括
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交流与合作能力,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有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2、学科学习目标:
各学科课程标准已经列出来,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四、评价的操作办法
(一)分类管理,动态追踪
要改革学生评价机制,除更新观念,制定制度外,还需深化对学生的管理,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建立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德,智,体,美,劳,技等方面,做到底子清,目标实),我们根据评功能的不同,探索,实施了四种了型的评价档案:一是将学生基本资料收集分类整理成一个个内容完备项目清晰的“文件型”档案袋;二是以评价为主,全方位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长处和不足的“评价型”档案袋“三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发现自我,张扬自我,注意档案制作个性化的”理想型“档案袋;四是以记录,评价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和表现为主要内容,着眼于学生提高自我合作精神,探究能力,以及良好的自学能力的”课堂型档“案袋袋。我们采用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实施动态跟踪,分层指导,分类推进,从分发挥评价的到向,激励作用,并且定期进行分类评比,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方面给予肯定鼓励,是每位学生在公平公开,竞争而有序的环境中得到历练,自强自立,学会自信,我们每月还将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的交流与合作,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统计,制作统计图,直观的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的表现,发现肯定自己的长处,看到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多元评价,全面发展
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单一,形式简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促使学生进步成长。我们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的多元话评价方式,针对学生在上课,作业,考试,家庭乃至社会的表现,根据每个学生的目标要进行衡向,纵向的主体比较,对其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价,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细微进步,并予以肯定和鼓励。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威信,每个学生都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因此,学生非常看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要充分利用评价这一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
过去老师评价学生主要看着成绩和错对,如今我们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运用,提高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尤其是要让学困生也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自信,不断进步,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或作业批改中,对不同学生的评价,我们老师就运用了这样的语言: ①对优等生:”学习没有终点,贵在坚持,向更高的目标!“(旨在提高要求);②对中等生:”其实你很有能力,只要细心认真,你也会是最棒的“(旨在鼓励信心);③ 对学困生:”你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看到了,为你高兴。加油!“(旨在发现闪光点)。
再如每学期末,在填写操行评语时,我们的老师都会写出一段富有感情的、充满期望的个性化评语,如这样一则评语:”你知道吗?操场上,你矫健的身影;歌咏会上,你那百灵鸟般清脆的歌声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一位聪明活泼的孩子。老师相信,只要努力,凭着你的聪明才智,你在学习上也会令大家刮目相看的!“假期中,这位学生自觉地复习了学过的课程,在第二学期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在自己的努力下,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样以来,在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我们还抓住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激励性的评价,实现了评价过程中过程与终结的结合,定位与导向的结合,充分的体现了评价的激励性原则。
2、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反思自省过程,是触动灵魂的自查、极易影响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这有利于打破以往的评价体系中以成绩论英雄的单一化评价标准和以教师视角为出发点的单相性评价标准,更能尊重学生情感和个性差异,使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正确客观评价自己。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以前是个比较内向、胆小的女孩,上课很少发言,我怕说错被同学们笑话,因此在期末考试时,成绩不理想。自从运用了'课堂型'挡案袋以后,课堂上我认真听讲,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也表扬了我,并鼓励我继续努力。这样我的档案袋就会在我的努力下被描绘得更漂亮了。我非常喜欢老师的这种评价方
式,这张评价表记载了我的点滴进步和收获,我从中找回了自信。“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评这一方式的作用。我们将这一评价方式引入到课堂上及学生的作业中。每节课最后,对于高年级学生,我们都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总结评价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如学生写道:”我专心听讲了!“"我发言最积极!”“我能遵守纪律!”“我思想开小差了!”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事先归纳概括学生的几种表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找出相应等次。对于中年级学生每次作业后,要求自己给自己写出评语。通过自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补短。
3、学生互评
我们发现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来自同学、伙伴、朋友的评价,因其往往能客观地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上去观摩、理解和判断,评价较符合学生实际,所以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于是,我们定期通过问卷调查、投票、座谈会等方式,从学习、纪律、卫生、劳动、安全等各方面,在学生中开展互评活动,并将互评结果整理归档。如:定期召开班队会时各小组记录推选学习,纪,卫生,安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让学生通过互评的方式评选出心目中的“学习小博士”纪律小督察“、”环保小卫士“、”安全小标兵“。使学生获得自尊感的满足,提高鉴别和判断是非的能力,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促进自己的提高。
4.家长参评
家长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地位是客观存在的,把家长纳入学生评价之中,完善了学校教育,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是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必须把家长评价真正纳入每学期的学生综合素质总体评价之中。为此我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并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和他们一起学习教育局有关”梯次式动态目标管理“的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向家长介绍新的学生评价机制。同时,我们还大力推广”家校联系本“的使用,老师把学生在校请况及时通报给家长,家长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如实反馈给老师。如:一年级一位家长在家校联系本上这样写道:孩子在家作业写的特别乱,我让他重写,孩子不情愿。我说:那么,我要把你的表现如实地写在家校联系本上,你想,老师看到了会怎么想。最后,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孩子终于重新写了一张,而且写的特别漂亮。家校联系本真不错,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消除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学期末我们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最后综合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评选出优秀生、文明生、进步生、特长生等。家长参与了对学生的评价之后,学生在家中更能听从家长的教导,家长也更重视学生的教育了。
五、实施的效果
通过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创建理理念先进、内容丰富全面、形式多元的新学生评价体委,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学校学风浓了,教风正了,学校面貌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六年级质量检测成绩连续两面年位居全县前列,学校先后被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学校“和”优胜学校“称号,04、05年还分别被县人民政府授予”绿色校园“和文明校园”称号。
作为学校教育的导向标,我们创建的学生评价体系,发挥了其有的导向作用,带动我校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这个评价体系的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在今后的工作中,随着梯次式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将继续的探索和实践,使其日趋的科学和规范,从而更好的发挥其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带动我校的教育质量的长足发展。
第五篇:改革学生评价办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学生评价办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而学生评价又是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关键,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作用和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被评价者虽然在评价的时间和空间上介入不多,但对测评成败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被评价者的心理状态如何,对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评价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等,都产生直接的影响。
日本女子大学教授梶田叡一认为,评价对在接受教师评价的学生身上实际产生的影响往往超过教师的期望或意图。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实践中,我们更多地从教师教学的需要出发来设计评价方案,但被评价学生对评价是怎么看的却往往被忽略。我们经常忘记认真倾听他们对评价的看法,对学生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往往采取漠视和忽略的态度。对教育评价中小学生主体的缺失、对学生被评价心理的忽视与我们“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作为教育质量的主要载体,作为教育最本质的意义所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教育评价要真正得到改革,就必须扎根于学生的需要。评价仅仅依靠教师的热情是没有用的。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缺失,是制约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的内在因素之一。评价与学习具有不可分性,两者相辅相成。当我们在进行评价改革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怎样的评价对学生是最有效的?评价如何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想获得这些答案,就必须了解被评价者的心理,因为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的真实心理感受、需要和满意度对评价效果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如果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都没有紧紧扣住学生这个主体,那么一切的评价改革都只是专家学者或教师们心中的理想蓝图而已。要想真正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感受,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把学生需要和评价改革统一起来。我校自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在深入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改革的对策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一、更新评价理念,确立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新课改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发挥评价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功能。
实践中,我们结合有关教育评价理念的学习,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分析原评价中的不足和问题。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识到,以往评价存在的问题:如评价过于强调选拔和甄别功能,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不灵活等等。所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学生评价策略。具体操作中,我们遵循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使评价不再是“应试”的工具,而是真正围绕学生发展服务。
二、实现评价转变,积极探索评价改革之路
为实现评价改革的转变,真正落实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六个转变。
1、转变评价功能。
改变评价过于甄别选拔的倾向,强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注重通过正确的导向、激励、诊断、反馈、反思总结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具体评价过程中,我们考虑学生的过去,注重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把学生看做是成长的,即使有错误,也应该积极引导纠正。另外,我们淡化学生间的横向比较,注重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活动手段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自己的成长。
2、转变评价内容。
原评价内容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自信心不强,学习动力不能持久。针对于此,我们实现由知识技能的单维评价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元评价,本学期我校制定了《学生发展评价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学科评价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积极的学习情感、学会对学习的反思、个性特长等纳入评价内容,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指导,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3、转变评价标准。转变评价标准单
一、绝对的倾向,是评价标准实现共性化与个性化的结合,即评价标准既要反映特定年龄段的学生的共性和基本要求,又要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速度、轨迹和目标有针对性的确定每一个体的评价标准。具体操作中我们实施课堂分层次教学,作业分层次布设,考试A、B卷自选等形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有效解决了评价一刀切的弊端。结合课改我校还建立了学生月评价反馈单,每月月初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给每位学生提出本月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确定,内容既包含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又包含习惯、方法和情感方面的要求,下发给每一位学生家长,由家长完成学生在家的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这样,教师、家长共同评价,既注重了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发展,又使个性评价落到实处。
4、转变评价方法。
改变过分重视期末终结性评价的倾向,加强质性评价,探索口试与笔视相结合,日常教学与期中期末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使评价方法多样化。具体实践中,我们采用激励式口头评价,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评价中多鼓励,少批评,多让学生参与体验,少理性说教,勤与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评价后的状况,灵活调整下一步的评价目标。通过口头即时评价,把教师的关爱送到每个学生心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敢于超越的自信心,融洽了师生关系,整个学校营造出积极向上、和谐平等的氛围。结合评价我们还开展了激励式口头评价优秀评语征集,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加,总结自己的亲身做法,学校结集出版了《评价心语》,让每一名教师都充分享受到集体的智慧,合作的成果。
我们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分专题成长记录袋和综合成长记录袋。采取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形式,专题成长记录袋主要是记录学生在某一方面成长过程中的轨迹,内容搜集学生最初的作品、过程中的作品、专题结束时的作品等,让学生通过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作品,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学会评价自己,认识反思自己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综合性成长记录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目录(2)学生自我描述(3)发展性材料,每学期每学科至少选择一份材料:如认为最满意的作业、最有创意的书画作品、最成功的试卷、最理想的制作、最喜欢的一次的录音、最让自己有所感悟的一件事等等(4)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活动获得的获奖证书,发表的作品等(5)学年末的自我发展总结。5.转变评价主体
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的评价要有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因为它们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基础,是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反思意识,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自评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评价不准,自信心不强等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们通过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闪光的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学互评中,我们淡化横向比较,强调每一个学生的纵向发展。另外,我们引导家长参与评价,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端正家长正确的评价观念,加强家校联合。家长评价的主要领域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要求家长与学校的评价保持一致,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当然,在学生的评价上教师起主导作用,不但要给学生一个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更要协调好其他评价主体的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优点与特长,促进孩子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6、转变评价过程。
改变过分注重短期、集中的终结性考试评价的偏向,强调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与期末评价的有机结合。
注重评价的过程性是本次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注重搜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数据和材料,通过学生平日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有的学生受到老师平时的激励,很有感触,记录下来,我们将其收集到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这就是很好的过程性材料,它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成长的足迹,更是珍贵的人生财富。
三、评价改进带来的积极变化
1、确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以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改革,蕴涵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育人观。评价改革工作促使学校管理向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已经从理论层面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教学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生活。学生之间的差异被理解、关注。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取代了以往封闭、被动的学习方式。
(2)逐步建立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使教师密切关注学生每个方面每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他们用理解和真诚为学生营造了充满真情和挚爱的评价氛围,用尊敬和信任为学生架起了通往自尊和自信的桥梁,师生之间关系密切、宽松、和谐。
(3)学生自主精神、个性特长得以培养和发挥。学生真正得到解放,可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多了,为学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参与实践创造了条件;考试分数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
3、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教师不再为了学生得分数斤斤计较,从而使教师的眼光转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上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之能主动探索地进行学习。教师的潜能得到开发,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疑惑
对学生评价进行改革,我校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不足,但更多的是在改革中还存在许多困惑。
困惑之一:淡化甄别选拔与学生之间客观差异的困惑。评价改革改变过去的过重于选拔甄别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模糊量化,分等级给予学习评价,但是学生的阶段性评价总要有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如果是用等级,也需有个分等级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分数,还是评价主体(教师)心中自己把握的标准。
困惑之二:评价标准的共性与个性的困惑。评价标准在传统的评价中是统一的,教师易于操作,而现在,评价标准要体现出共性与个性的结合。该年龄段学生要达到的共性(基本要求)难以科学界定,即使界定出来,对于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学生如何评价?评价标准的个性问题上,对于同一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如何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即使提出了,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标准,评价结果如何? 困惑之三:评价中充分运用成功激励与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困惑。评价革命要求我们多鼓励,多运用正面引导的方法,这固然是正确的,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但一味地表扬,缺少必要的批评,学生是否会陷进盲目自大,听不进反面意见的泥潭,是否会面对教师的正确批评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评价中应如何把握好这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