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部不能错过的“时间循环”电影
12部不能错过的“时间循环”电影
每日小情书:每个人有过深夜痛哭的经历,可我们还是勇敢而热烈的爱着。
精彩小提示:点击最上方蓝色帐号名一键关注后,回复数字 0,查看十二星座深度解析;回复任意字母 a-z,查看星座爱情小测试!
大量电影为繁复的时空理论做出了声画俱全的诠释。用科幻专有名词,这种现象被称为时间循环(time loop),其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发源于古埃及的“永恒轮回”理论,在古希腊、古印度、古阿兹特克都有类似的表达,近代则经由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进一步发展和反思,再度复兴,并启发了大批科幻作家的思路,进而成为科幻影视中的一支分流。在这里,我们选出关于时间循环的佳作,让大家充分了解此理论的魅力。《明日边缘》:阿汤哥的杀戮轮回一个从未受过军事训练的新手,要如何生存下来?除非他像《明日边缘》的阿汤哥一样,拥有穿越时空回廊的能力。这个幸运的军官不断死亡,又不断轮回重返战争,随着每一次复苏,他对战争的本质、敌人的弱点和武器的娴熟使用也随之加深,最终,这个被命运之神眷顾的男人,终于拥有了扭转战局的能力,对于他特殊能力的来源,也有了答案。
影片改编自樱坂洋的2004年的小说《杀戮轮回》。预告片中展示的那些极度酷炫宏伟的战争场面,似乎暗示着在大量麻木感官的特效轰炸下,影片在智力层面也许并不那么刺激脑力。加上原著的流传让真相失去了惊奇效应。但谁能预料道格·李曼会出怎样的奇招呢?《土拨鼠之日》:永恒的一日《土拨鼠之日》并不是首部以时间循环为框架的电影,但它是首次将这个概念以纯商业化的手法包装、注入大众文化的尝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因此最具代表性。一个刻薄厌世又犬儒的气象播报员,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反感,整天得过且过混日子,当他前往小镇报道土拨鼠日时,被暴风雪困在当地,次日醒来,发现生活陷入土拨鼠日的死循环中,周而复始。
影片奠定了该类型电影的多个经典模式,也开创了时间循环命题的四大戏剧功用:错误来源于主角的消极性格,他努力逃脱循环,并在过程中意识到问题处在自己身上,最终传达一个阳光乐观的哲理:厌恶生活,生活就会惩罚你,热爱生活,生活就会奖励你。《蝴蝶效应》:翅膀、飙风、救赎《回到未来》的布朗博士曾经讲解,每一次改变过去,都会产生一条新的平行的时间线,而《蝴蝶效应》就是将此理论发扬光大的杰作。主角埃文具有一种罕见的超能力,可以通过改变记忆中的事从而影响现实,当他发现自己童年充满不堪回首的往事,就开始利用这种超能力纠正犯下的错误,但由于蝴蝶效应的存在,他的努力不断朝着失控的方向演进。
这里要提到另一个专有名词“抗连锁反应记忆”,当连锁反应被触发,新的时间线产生,他们仍能保留关于原来时间线的记忆。埃文的故事令我们明白,纵然天赋异禀,要想扭转命运,达成一个光明理想的人生救赎,也非得经历生与死的考验,并拥有一颗赤诚善良之心。《环形使者》:你好,30年后的我《环形使者》的别致之处在于,这是一个人与自己的抗争,只不过两个对手隔了三十年的光阴。作为一部标题包含“环”的科幻片,影片对时间循环理论的引述颇为出类拔萃,片中共包含了两层时间循环,第一个环是老年乔要被“封环”(即合法处死)之际,逃回到30年前,与年轻的自己厮杀,并最终死于自己之手,而青年乔由此可以多活30年,并走上同样的道路;第二个环与老年乔的穿越动机息息相关,他欲杀死少年造雨师的母亲,为亡妻复仇,此举却恰恰会使造雨师走入歧途,并在未来害死他的妻子。
影片遵循了命定效应的原理,一切都没有得到改变,只是以超出预期的方式一次次重演,并透着一种虚无的荒诞。《源代码》:在真实与虚幻之间作为一部娱乐性极佳的高智商悬疑片,《源代码》在传统的平行空间理论上开枝散叶,多条时空线并非从时间机器,而是由模拟程序整合而出,互相之间不但平行,还彼此嵌套,每一套源代码都足以发展出独立的世界。开放式的结局不禁令人遐想,堪称《土拨鼠之日》和《十三层杀人凶间》灵感的巧妙组合。
影片的光明结局逃脱了“人性必胜”的刻板,既有技术理论撑腰,又极具人性救赎的光辉,有水到渠成的高明。无论从故事结构、时间理论还是整体基调,《源代码》都是最接近《明日边缘》的一部,有如此家喻户晓的珠玉在前,给《明日边缘》立下了不低的门槛。《十二猴子》:抗争后的既定命运这是一则色调灰暗的反乌托邦寓言,沉重而悲伤。公元2035年,地球被致命病毒感染已经四十年了,幸存于地下的人类派出囚犯科尔回到当年,追查病毒扩散的原因,但穿越行动一次次出错,直到最后一次,科尔终于发现了病毒扩散的真相,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荒谬的玩笑。
影片犹如教科书一般生动诠释了“命定效应”在时间旅行起到的主导作用,将一切看似独立的因果都糅成一个又一个弄人的循环,令人发出意味深长的叹息。科尔在其他时代留下的痕迹,为他最终的行动增加了筹码,而他的所有行动,都直接或间接为病毒最终肆虐地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时空罪恶》:下一秒,杀手西班牙悬疑惊悚片是一绝,这部《时空罪恶》玩了一场时空交错的趣味智力游戏。一个居家男人被不期而至的美貌女郎所吸引,急欲一饱眼福,却被卷入一场自己杀自己的时空大混战中。全片成本极低,只有有限几个角色,但在细节上非常用心,人物行踪铺设得毫无破绽,家用小物件全部得到利用,前后伏应之缜密令人咂舌。
整体而言,影片又与通常所说的“高智商电影”有所区别,虽将细节组接得天衣无缝,令人拍案叫绝,又能让观众看过一遍即能了然,并非许多好莱坞出品的烧脑之作,需要观众自行揣摩,甚至阅读分析文章才能完全理解。《恐怖游轮》:开放式的灵异杀戮影片独特之处在于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既可以理解游轮为一个时间异常区域,来自不同时空的同一批访客上演杀戮轮回,也可以理解为已经死去的灵魂产生的灵异幻境,颇有“濒死片”的意境。而同样是时间异常的大前提,又根据共有几个类型的主角、循环期限的长短,可以细分出更多的解释。
其实,也许这并非导演的初衷,毕竟官方还是提供了一种“标准解答”,但导演同时也强调,解答并非唯一,观众有天马行空的自由。《恐怖游轮》这一类双向的互动电影,其最大价值就在于每个观众可以不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自圆其说的过程中享受到思考的乐趣,这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观赏电影得到的收获。《死亡幻觉》:虫洞与死循环影片将时空逆转的情节表现得比较隐晦,甚至很多人第一次观看都意识不到这是一个关于时间循环的故事,片中的时间理论也非常独树一格,由于离线宇宙的毁灭和原发宇宙的重置,进入一个死循环,而丹尼通过虫洞终结了死循环。
其实,有别于大多数高智商穿越电影,本片的叙事手法非常简单直白,一直保持着顺叙,也没有抽象和含义丰富的画面。但当年25岁的导演理查德·凯利在影片结构上做了非常新颖的尝试,场景切换频率极高,制造应接不暇的节奏感,且充满年少叛逆的忧伤气质,是一部情感丰沛又消耗脑细胞的科幻杰作。影片还开通官方网站,邀请粉丝共同解谜,扩展世界观,在当时也是很酷的做法。《罗拉快跑》:马太效应与新世代影片中毫无对时间机器、时空怪圈、超自然力量的暗示,但与时间循环的故事样式完美契合,完全可以当做《土拨鼠日》的姐妹片欣赏。影片生动的诠释了小事件(比如罗拉如何越过楼梯上一个牵狗的人)如何左右人的整个命运,天堂地狱的归宿也许就由某一秒决定。
全片带着一种马太效应式的讥讽调子,第一次奔跑的结局:罗拉没借到钱,被警察误杀;第二次抢到了钱,却来不及拯救爱人;到了第三次,终于靠豪赌赢得钱财,男友也找回丢失的钱,双宿双飞而去。同时影片的先锋结构也反映出新生代导演的世界观,即生活不过是一场游戏,如果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只要次数够多,谁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赢家。《花月佳期》:徐克式的时间旅行早本片一年的《大话西游》首演华语片时空循环的桥段,一贯敢为人先的徐克怎肯认输,将穿越题材混合国人热衷的人鬼恋样板,以爱情和姻缘切入,采用漫画式嬉闹风格,将舶来的时间旅行原料调制成一道中式贺岁大餐。他将民国时期新兴的电力作为穿梭阴阳界和时空的载体,是徐氏电影从西方科技借桥,掺入民俗妙趣的一贯特色,新鲜设定令人耳目一新。
影片表面上是穿越闹剧,内含对传统文化中命运的探讨,起先主角见灾祸重演,以为命中注定,之后发现努力仍有可为,再然后恍悟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成就美好姻缘,与科幻中命定效应异曲同工,又有更多值得玩味之处。《大话西游》:喜剧下的苍凉《大话西游》不是科幻片,但片中的月光宝盒完全可以视作便携时间机器,就像《神秘博士》的蓝色警亭一样,它是主角逃离任何危险时空的秘密武器。不过片中最令人爆笑和难忘,也是最具无厘头效果的情节之一,是至尊宝数次逆转时间,试图阻止白晶晶自杀的那一组镜头。大概是对时间素材意犹未尽,2002年,刘镇伟又拍出《无限复活》,影片并未有太多令人费思的巧合安排,踏实讲了一个男人通过一次时间旅行完成自我拯救的故事,其中还有类似《死神来了》预知未来的桥段。之后他又拍了《越光宝盒》,虽已无甚创新,但至少可以证明,华语影坛中热衷穿越时空者,唯技安一人耳。《TIPS》:土拨鼠日环多年来,时间循环衍生出多种变体,在主流的科幻作品中,两种样式最为常见。一种被称为“土拨鼠日环”,名词来源于电影《土拨鼠日》,是指某个地理区域毫无征兆陷入一段固定长度的时间循环。每当一个循环结束,身处此区域的大多人记忆重置,对循环一无所知,只有一个或几个主要角色对此保留记忆,或通过似曾相识的感觉免遭重置,故事通常以他们为核心。
“土拨鼠日环”围绕以下几个层面展开:纠正某个错误,使角色意识到某个关键事实,展现角色逃脱循环的努力,或传达一个宿命的哲思。《TIPS》:命定效应另一种以角色主动的时间旅行为发因,以著名的祖父悖论(1)为准绳,制造出因果混淆的迷局,被称为“命定效应”。举例:张三为了调查神秘凶杀案回到过去,却无意中杀死了死者——结果变成自身的起因。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穿越过去什么也改变不了,因为发生的已经注定,回到过去的所有的努力都将成为起因的一部分,有点像古老的鸡和蛋理论,因和果构成难分彼此的循环。
祖父悖论(1):最先由法国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René Barjavel)在他1943年的小说《不小心的旅游者》(Le Voyageur Imprudent)中提出,既你回到过去杀死祖父,你还存在吗?1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网易微博更多0美好的经典台词 公众号:mhdjdtc001 有的时候,一部电影,就是为了那一句扣人心弦的台词!让我们一起重温电影中那些经典的台词,总有一句能温暖你的心灵!
第二篇:杭州去英国留学申请时间 千万不能错过
杭州去英国留学申请时间千万不能错过
有同学爆料,自己留学申请全权委托某大机构,因错过了offer确认的deadline,最后钱财与前途两空,不过追根究底,不仅是因为大机构顾问手上申请case太多而不能清楚记得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还因为学生自己本身没有太留意留学这件大事。
真不吓你们,小编听过很多类似因为在留学申请时间规划上没有注意时间而导致延期一年入学的情况,延期还算是好的,有的上了不喜欢的专业,有的无奈去了排名非常靠后的所谓保底学校,有的甚至直接没有学上。
如果你正在或准备申请英国留学,请借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以下这些时间节点,你一定一定要了解:
1、备战雅思:不可过迟
除去少部分无雅思申请的学生,大部分都需要在申请之前准备语言的学习。一般雅思成绩单的有效期是两年,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一般在申请前一年进入紧张准备期即可。如果不是英语底子特别好,请不要冒着读语言班的风险不去重视。
2、实习安排:利用好暑假不要浪费
实习经验在申请大部分专业时都会有很多的加分,时间最好安排在申请前一年的暑假,一个月过少,英国校方也知道一个月的实习肯定只是打打杂,涉及不到什么专业的东西。过长的实习证明也显假,一般学生2-3月为佳。
3、材料准备:参考第三方时间,避免在假期准备
如果申硕士,一般学生大四开学的时候是第一批申请高峰,材料暑假准备就可以?NO!NO!NO!各种需要老师签字的材料(比如推荐信),在假期是基本搞不定的。找不到导师、找不到辅导员、学校行政楼空无一人,啥事都办不成。(有些院校每年6月就会开放申请,各种材料都齐全的往届生可提交申请。)
申请中的这段时间尤为重要
1、最佳申请时间:提前一年,9-11月申请
英国高校的申请原则是先到先得,如果你想申的专业是非常热门且招收名额很少,务必记得9月刚开放申请的时候就去申请。也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6月就开始抢学生,比如top30中的华威、拉夫堡、利兹、兰卡、曼大,爱丁堡、UEA等部分专业现在就开放了2017年入学申请了。
通过UCAS申请本科留学的同学,入学前一年也是9月开放申请,但一般5月底或6月初就可以注册UCAS账户进行填表等事项。
中国有新年,英国有圣诞,12月这段时间招生官是不会审理你的申请的。所以后面的申请越压越多,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那么,9月-11月是最佳的申请时间。
不仅如此,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成绩很难冲刺理想院校,那么即使被拒,你还有很多时间去准备二申。这样来说,如果申硕士,大三的时候就应该准备各项材料、定校、定专业、或者找中介。
当然,最迟最迟,有些9月开学的专业在当年的6月依然开放申请,是不是你喜欢的那就不一定了。
2、确认offer,换CAS:高度集中deadline,依然先到先得。
1)等待offer,几天到几个月,几家欢喜几家忧
如果你是提前一年,赶在刚开放申请的时候就递交了材料,要是到了圣诞之前还没有收到offer,后面再收到offer的概率相对就比较小了,就这样干等下去等来的可能就是拒信了(只是相对而言,圣诞之后也是有offer雨的)。这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之前定位有误,要换学校重做申请了。当然,也有出了名慢的学校,例如IC、Bristol、UCL 等等。
入学同年做申请的小伙伴,定要及时查看邮箱,同年的1月到4月是下offer的高峰期,下offer的快慢和学校相关,有的几天,有的会拖几个月。规律性的刷一刷邮箱很有必要,全托给机构的小伙伴可以定期沟通顾问询问offer情况,也可直接把邮箱及密码要过来自己留意。如果过了确认期你的offer再好也是废纸一张。
2)确认offer,换CAS,考虑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
如果你申请做得早,拿到的都是Conditional Offer(有条件录取通知书),不仅con的条件要看好,还要留意回复截止日期。很多offer附带有回复的截止时间,也有些offer直接给出了缴纳押金的最后时间,还有具体的押金缴纳及申请退还等方式。这些也是最容易出错和遗漏的部分。如果超过学校给出的deadline,很可能面临的就是offer被取消资格。
拿到offer也有上不了学的风险,尽早的换取CAS很有必要。之前有说到英国大学是先到先得原则,申请时间重要,更重要的在确认的时间,犹犹豫豫确认的时候,“offer机”院校的位置可能很快就满了。
行前准备,不要因小失大
1、签证,不止递签这一件小事
大约在5-8月,学生在收到校方的CAS(录取确认书)之后,存上足够的学费和生活费,就可以申请签证了。这段时间是签证的高峰期,当然签证中心会优先处理学生签,一般2-4周的时间,如果来不及,也可以办理加急。
签证,不止递签这一件小事,在预约缴费前,所需的资金证明必须要有28天以上,建议学生4-7月的时候提前准备存一笔钱到银行作为留学资金。(读语言的学生要相应的提早时间)
同样,在签证之前需要去指定医院做肺结核体检,体检有效期为6个月,建议提前2天甚至一周预约,如无异常当天可拿到结果,如体检结果异常,需要做痰培,8周左右可以出结果。所以,小伙伴最保险可以在签证前2个月去医院做肺结核体检。否则影响签证之前的申请都白费了……
2、住宿
尽管对所有的国际学生,学校都承诺可以保证第一年的宿舍。但是,如果比较晚才去申请的话,你就只能在学校剩下的宿舍里选择了。大部分学校都要求学生先接受学校的Offer后方可申请。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密切注意学校住宿申请的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一定要在截止日期前递交自己的住宿申请,否则学校不能保证给学生分配宿舍。
3、机票,越早越便宜的道理大家还是懂的
行话里有个词叫“垫舱”,越早买的机票越是便宜,可提前一到两个月,但我觉得还有一个词叫“补舱”才对,临近飞前1周左右,也会有价格的相应调整。
Ok,匆匆忙忙一年的准备时间很快就会过去,整个去英国留学的过程每个时间节点,都让人感觉急吼吼的,反正小伙伴们只要记住英国留学的一大特点,先到先得。只要哪个环节迟了一小步,悔的就不是一点点了呢。
第三篇: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
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
安妮是一个十一岁的孤儿,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整天枕于幻想,不断闯些小祸。假如允许你收养一个孩子,你会选择她吗?大概不会。马修和马丽亚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兄妹,他们也不想收养安妮,只是因为误会,收养成了即成遗憾的事实,故事从这里开始,安妮住进美丽避静山庄中这个叫绿山墙的村舍,她的一言一行都将经过老处女玛丽拉的科比挑剔眼光,-----以及村民们的保守 务实眼光的检验。形势对她十分不利,然而,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看到,安妮的生命热情融化了一切敌意的坚冰,给绿水墙和整个村庄带来了欢快的春意。作为读者,我们也像小说中的所有人一样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了她。正如当年马克吐温所讲的,加拿大女作家莫德.蒙克玛丽塑造的人物不愧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在安妮身上,最令人是那种富有灵气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如此健康蓬勃,到处绽开爱和梦想的花朵,几乎到了奢侈的地步。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新的惊喜。她不怕盼望落空,因为她已经从盼望中得到了一半的喜悦。她生活在用想象力创造的美丽世界中,看到五月花,她觉得自己身在天堂,看见了去年花朵枯萎的灵魂。请不要说安妮虚无缥缈,她的梦想之花确确实实结出了果实,使她周围的人在和从前一样的现实生活中品尝到了从前未曾发现的甜美滋味。
我们不但喜爱安妮,而且被她深深的感动,因为她那样的善良。不过她的善良不是来自某种道德命令,而是源自天性的纯净。她的生命是一条虽然激荡却依旧纯清的溪流,仿佛直接从源头涌出,即积蓄了极大的能量,又尚未受到污染。安妮的善良实际上是一种感恩,是因为拥有生命、享受生命而产生的感激之情。怀着这种感激之情,她就善待一切帮助过 她乃至伤害过她的人,也善待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怜悯、仁慈、修养相比,这种善良是一种更为本真的善良,而且也是一种更加令自己和别人愉快的。
所以,我认为,这本书虽然是近一百年前问世的,今天仍然很值得我们一读。作为儿童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今天的孩子们一定还能够领会它的魅力,与可爱的主人公发生共鸣孩子们比我聪明,无需我多言。我想特别说一下的是,今天的成人们也应该从中受益。在我看来,教益有二。一是督促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我们该知道,就天性的健康和纯净而言,每个孩子身上都藏着一个安妮,我们千万不要再用这种,种种功利的算计去毁坏他们的健康,污染他们的纯净,扼杀他们身上的安妮了。二是促使我们反省自己的人生。在今日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我们该反问,我们是否丢失了那些最重要的财富,例如的生活的惊奇感,使生活焕发诗意的想象力,源自感激生命的善良,等等。安妮曾经向从来不想象和现实不同的人的惊呼:“你错过了多少东西!”我们也该自问:我们错过了多少比金钱、地位、名声豪宅更宝贵的东西?
第四篇: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英语学习路线图》
读书会
--主持人:嘟嘟妈
今天的读书会上选读的书比较特殊,群里很多家长朋友都听说过,甚至是安妮鲜花的忠实簇拥者,但我们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提倡在书中吸取营养,尽量避免盲目接受。所以我们要讨论、要思考!因此,我们这次读书的速度会比较慢。今天只读一章:中文环境下的英语启蒙误区。
对于这本书,我个人有很多感触,应该说这本书对我给嘟嘟做英文启蒙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对我本人教育思想的启蒙。回顾近两年对孩子的英语启蒙之路,可谓斑斑血泪,从当初的硬性输灌——孩子抵触——反感英语,到焦虑——学习——探索,到昨天晚上嘟嘟笑声朗朗地给我讲The Pop-up Dear Zoo。一路走来,多有感触。
可以说,博悦英语俱乐部的建立从源头上有这本书的影响。
我一直讲,我是个很笨很笨的妈妈,我给大家提供的是从自己和嘟嘟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教训的部分最有意义,替大家试错吧。我们都是中式英语的受害者,但在给孩子进行英文启蒙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试图用原来的方式进行:背单词-记句型—背语法,然后,然后就不会听也不能讲了。我本人是做过多年少儿英语培训的,当时在给嘟嘟做启蒙的时候信心满满:我自己能搞定。开始的时候也是强制式地逼迫孩子被儿歌、短句,导致嘟嘟在一年的时间里对英语敬而远之。
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安妮鲜花的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几乎可以说是醍醐灌顶!猛然发现我们的学习路径错了!
那么现在,我们就从第一章读起,看看在中文环境下的英文启蒙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安妮鲜花认为:哑巴英语不是输出的问题,而是输入环节中原汁原味的英语听力输入量不够!加上中英互译的思维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共同造成了情景对应障碍。逐一来看吧。
一、英语启蒙早有用吗?
这一部分主要在书中第二页到第三页,有书的朋友请自行阅读。
安妮鲜花从小安妮的经历中总结出一个经验:英语的学习,语感是关键;建立语感,辨音能力是关键。这恐怕是对我们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最大的颠覆。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那么学过来的,知道有问题,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本书的第一大贡献就是引领大家找到了突破的方向。书中列举了安妮的例子和其它一些研究数据,力图证明听音辨音的能力应该从小开始,越小的时候效果越好。
九个月以前形成的语音记忆会惠及孩子一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与生俱来的辨音能力会逐渐退化,有语言学家认为12岁是个分水岭,此后的外语学习将更多地受母语影响。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些泄气了?我们这个群里的绝大多数宝贝都过了九个月了,照这么说,咱们没机会了?当然来得及!一方面,这样的观点是一家之言,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绝对权威,尤其在教育方面,没有人比父母更权威;另一方面,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只要有正确的方向,找到科学的方法,早一点晚一点差别不会很大。如果机械的套用那样的年龄理论,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那些英语翻译大家都没有机会成功了。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早也不晚!小孩子是一张白纸,容易形成正确的语感。大孩子有大孩子的优势,思维更发达,所谓起步晚,只不过是要多费一点力气而已。事因难能方可贵。我们首先就要戒除焦躁的思想,不去在起跑线上争朝夕,否则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好处。
安妮鲜花的观点中最有价值的是对听音辨音能力的探索。她认为,学习英语的关键是听,只有足够的输入才可能有输出。回顾孩子们学母语的过程,印证了这一点。
我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处在语言环境中,他们一开始一定是听不懂的,但不妨碍他们海绵一样地吸收,经过1年多的吸收,才开始有了表达尝试。所以,英语学习的顺序也应该是听力辨音——听觉记忆——听力理解。听力辨音就是大量原汁原味的输入,力求质与量的同
步保证。心理学研究显示,同一条信息在重复输入七次后会形成听觉记忆。有了足够的记忆,再结合情节进行听力理解,这样的输入才是一个完整的有效输入过程。
由此,我们整理这一部分的观点:
1、尽快开始,尽早开始启蒙;
2、启蒙的方向——听力输入。但不能止步于听力输入,形成语言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大量阅读,因此,听力输入是为未来的阅读能力打基础的。没有听力理解能力,阅读就会停留在朗读的层面上,还是死记硬背。所以,听是开始;对“大孩子”而言,马上开始!
我们母语的习得过程很类似。所谓大孩子是相对而言的,孩子大能大到什么程度?大家没必要纠结于此,只要开始,埋头耕耘,就会有收获。不攀比、不计较,早晚会有成果,开始就会有成果。要有牵着蜗牛散步的胸怀。
二、26个英文字母背后的故事
接下来探讨的是另一个启蒙问题,怎样学习。
我们习惯的是音标,但真正的英文母语环境下学习者习惯的是自然拼读。也就是每一个字母都有其对应的发音,记住了每个字母的发音,就能拼读出来;结合大量输入形成的声音记忆,配合场景理解,就形成了阅读能力。而我们国内的学习习惯于从音标开始,实际上,音标是语言学家们发明出来用以研究不同语言发音的工具,非常的专业,对普通非专业人士并不适用。一个个抽象的符号,配上陌生的声音,孩子们学起来会有乐趣吗?这是双重乱码啊!而且,从中文和英文的区别来讲,我们中文是象形文字,造字的仓颉是四目神,用眼睛学习,读成什么发音不影响理解,而英文是拼音表意文,字形必须与声音对应才有意义。英语文化的源头是荷马,我们知道他是个盲人,用耳朵听、用口传,从这个源头上来讲,英文的学习就必须重视听!读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的。听到的东西怎样从抽象的符号变成具体的东西呢?就用一个个字母拼成有意义的读音。我们看书上第6-9
页,讲的就是自然拼读。每一个字母都有letter sound,掌握了自然拼读规则,做到听音能写,见字会读,才是阅读。
我有一段时间特别困惑的就是如何让孩子掌握阅读英文的能力,最初希望从单词入手,后来发现不行:单词背不过来!接触了自然拼读才恍然大悟,要读得懂就要听得多!每一个字母的发音都是相对固定的,英语中有70%以上的单词符合自然拼读法则,比如A发作“艾”,C读作“科”,T读作“特”,大家试着连起来拼一下--C-A-T"科-艾-特',如果有cat的声音记忆,拼读出来就会呈现出猫。所以,我们也开始学习自然拼读。
暑假有计划开一个自然拼读课,集中学习自然拼读法则,帮助孩子们掌握自主阅读的能力。但是,学习自然拼读有一个前提,就是孩子有足够多的声音记忆,也就是经过足够长时间的输入才可以开始学习,否则机械地记忆一个个拼读法则,就变成了另一种音标学习了。学习外语的兴趣基础是理解,孩子听到的、看到的、要他们记忆的必须对他而言有意义,对任何人而言记忆乱码都是一件苦差事!
为了将来的拼读-阅读,大量输入吧!
三、磨耳朵要不要抠单词
安妮鲜花认为,没必要细究单词的意义,因为输入是整体的,意义也是完整的,所以不用追究每个单词的意义。我个人赞同这个观点。从孩子学母语的过程来讲,最初孩子不会完全理解每一个字的意义,只是在情景对应中模模糊糊地意识到大概是这么回事,后来是在多次反复的过程中逐渐印证了自己的猜想,然后才形成了字与意义的对应。像是砌墙一样,刚开始从一长句中听懂了一些片段,得到一些砖头,后来片段逐渐多起来,砖头积攒的多了,有机联系整合,形成了完整的储备。听的目的对孩子来说最初不一定是为了输入,他们就是想知道那个发音到底是什么,那个东西叫什么,后来多方印证后,形成了自己的词汇和句子的储备,然后才有输出。比如,孩子听到“宝贝,你把小手拿开,不然杯子里的水会烫到你的,会痛哦!”这句话,会有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地问“烫是什么?”“痛是什么?”吗?听得多了,情节积累起来,他们自然就理解了那两个字的意义。所以,对于小童的输入,不用费力气试图向孩子逐字解释。我们书馆的立体悦读计划中也有一个原则:不逐字翻译,避免破坏孩子对情景的整体理解就是这个道理。而且,中英文之间最大的区别不仅仅是发音的问题,而是思维方式根本不同。如果硬要孩子逐个去追究单个字的意思,破拆句子,一定会影响整体思维能力的形成。所以,听力输入的时候不用替孩子担心“听不懂怎么办”,听得多了、有情景对应,互相印证,孩子自己会解决的,要相信孩子;觉得孩子有了一些积累后,也不要考问孩子单个字词怎么说。苹果怎么说?香蕉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对语言思维没有太大的好处。而且,如果孩子还没有准备好输出,被大人们硬逼着追问每一个词的意思,他们会很紧张,搜肠刮肚地找每个词的意思以博大人一笑,这对孩子公平吗?
另外,安妮鲜花提倡孩子在输入的时候有意识地增加韵律训练。什么事韵律文?就是结尾押韵的句子组成的短文。比如cat hat mat,以t结尾押韵,这样的韵律文对培养英语语感非常有帮助。因为英语和中文的发音区别最明显的是语调和连读。我们中文的语调是四声固定,认字的人读错了音就不行,但英文的语调千变万化,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心情下说同一句话语调千差万别,似乎没有规则可言。有人说汉语的四声是外国人的天敌;同样地,英文的语调和连读也是我们学英文的障碍。英文实际上好学!因为语调虽然变化多,只要掌握了基本的韵律就能建立起语感。我现在上传的这个就是经典韵律文the cat in the hat,这句话就是押韵的。坚持听有韵律的声音资源,能有效建立孩子的听音能力,进而掌握语调,最初是听得懂不同的语调,进而会以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意思。韵律文训练的另一个好处是帮助分辨连读。a cat in a hat,这句话有两处连读,听起来会是 a cati-na-hat,不熟悉连读就会听成其它的意思。有朋友问,孩子听不懂,然后就不听了,怎么办?开着就当听音乐。书中第11页讲到安妮和小宝的例子,他们从小坚持听着根本听不懂的儿
歌,日积月累的结果是更加容易理解长难句。当然,磨耳朵也有具体的做法,这个我们以后会讨论。而且,韵律儿歌听得多的孩子,理解语速比较快的英文影片更加容易。这也是英语作为拼音表意语言的特点。
今天讨论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看待中式英语。
以前读汪培铤的时候,有家长提出过,中国人说的英文不地道会不会误导孩子。首先,在输入的过程中,尽可能找到原汁原味、正宗纯正的资源提供给孩子。因为孩子听到的是什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言,英语底子很重要。
所以在最初启蒙的一两年甚至两三年间,要尽力给孩子寻找最正宗的语言资源,等到有了基础,孩子能分辨出发音的差别了,给他们不同的发音来源也没关系了。毕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孩子接触的主要是中国老师,要让孩子建立辨别能力,有了良好的底子,孩子就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纠正别人的错误发音。
第五篇: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读书笔记
原文地址:《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读书笔记作者:凯兹瑞丁英文读书
书中作者以自己孩子在加拿大的学习为主线,介绍了国外的教育体系,并总结出了适合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路线和方法,从这本书中我不但学到了科学进行英语启蒙的方法,更看到了欧美国家充分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科学的开展教育的方法。
一、英语启蒙越早越好
1、人的辨音能力在婴儿期最强、以后逐年减弱,所以从孩子出生开始,越早输入英语语音信号,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就越强,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如果要等到孩子上小学后,才开始启蒙,一方面孩子的辨音能力在下降,另外孩子要学的东西很多,在英语启蒙上不可能投入太多时间。
3、如果等到孩子中文能力变强,孩子的思维模式已经和成人接近了,再进行英语启蒙,孩子会由于听不懂,对英语产生抵触,另外也会不自觉的要求对应中文意思,不利于英语思维的培养。
二、如何启蒙
1、基本思路:像学习中文一样学英语,从听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对应能力两个基本点入手。
2、通过原版的儿歌、童谣、动画片来培养语感,不用太关注听懂每一个单词,而在于熟悉英语的韵律节奏,培养语感。
3、在保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资源。
4、儿歌一般比较简单,它的韵律节奏往往能让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英语。
5、原版书和动画片的精髓在于它的情境对应,可以构成孩子的口语基础。
6、动画片和原版书的音频,提取出来,在孩子看过几遍动画片之后就开始只听音频,进行听力训练。在听音频的过程中,孩子的脑子里还会有画面浮现,能很好地起到情境对应的作用。
7、不要急于让孩子输出,输出是输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听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对应能力是输出的基础。
8、对于孩子的发音错误,也不用急于纠正,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修正和解决。
9、看什么,听什么,读什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
三、英语思维的培养
1、中式英语:在讲英语时,需要对应中文,进行翻译。主要原因是脑子里的储备不够用,没有储备足够多的英文场景。如果不翻译,我就说不出来。这是产生中式英语真正的原因。
2、中国人学习英语:背单词、句型、学语法,而语法的先入为主,恰恰剥夺了我们体会英语语感的机会。
3、解决中式英语的方法:尊重语言学习以及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按照母语的方式,用最自然的方法学习英语,从声音和图形、场景的对应来学习英语,才有可能摆脱中文思维的控制。
4、英语思维:我的理解就是见到英语,能不经过大脑的英汉翻译过程就直接反应出英文意思。怎么反应呢?这需要大脑中有与事件场景相对应的大量现成的英文表达。
5、动画片、原版绘本、分级读物中夸张有趣的图画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并且反过来让孩子体会单词的意思---用图画和场景而不是中文来体会句子、单词的意思,这正是锻炼英语思维的开始。
6、培养英语思维,没有捷径,只有大量地听、大量地读,这里说的量是指细水长流,积少成多的量的积累。
四、家长的作用
1、父母应该担起自己的责任,多花一些时间来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
2、父母最最重要的是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3、结合孩子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资源包括(儿歌、动画片、图书)。
4、在你不能确定和孩子说的是正确的英语的情况下,首先要自己和孩子一起去输入、去吸收,看看国外的动画片、国外的原版书中都是怎样表达的,找出对应场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后再遇到同类的场景时,和孩子一起把书中、动画片中的说法活学活用。这个办法比家长用设计出的句型和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对话,要有价值得多。
5、英语培训班只能解决30%的问题,其余的70%靠家庭,家庭才是教育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6、父母对儿童英语学习整体方向的把握,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有价值。
7、在孩子有了足够输入之后,再为孩子创造一个英语的互动环境,或者是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一起交流,或者是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老师交流。这个交流环境可以通过带孩子上英语班、和国外孩子音视频交流、或者上外教课来解决。
五、亲子阅读
1、读书不仅仅是认字,它应该是一种综合的人生体验。
2、亲子阅读,重要的不是读什么,更不是学了多少单词和句法,而是让孩子喜欢上书,并且有欲望通过读书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个动力不但会推动孩子的英语学习,更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而视野往往比知识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3、亲子阅读方法:
Ø坐在孩子身边,一手持书,一手搂着孩子;
Ø不要在乎发音是否标准,但是要充满感情,表情、语气夸张的读;Ø让孩子翻书页;
Ø读书时,可以用母语来解释,让孩子找到图片中的乐趣;
Ø每天的亲子阅读时间在15-30分钟;
Ø重点是情境对应,切记逐字逐句的翻译;但是一些固定的名词可以翻译帮助孩子理解。
Ø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问孩子一些问题,拓展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
六、关于国外教育
1、加拿大的小学是从学前班开始的,称为K年级,只上半天课,基本上全年都在学Letter Sound(26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2、北美孩子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大,大约是中国孩子的六倍。安妮(作者的女儿)小学二年级时的阅读量在一年200万字,每天30-50分钟;
3、北美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没有教材,老师的作用是选择各种读物中最精华的部分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
4、国外的老师会根据孩子的能力布置作业,例如阅读能力差的,老师会让孩子每天放学时带一本书回家,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读。阅读能力好的,则不会有要求。
5、老师定期会给学生做阅读等级评估,教室里的书也是按照等级分类的,便于孩子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 物。
6、国外孩子从小就学画画,不是学习如何画,而是学习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7、教育部的责任:不规定教材,但是要求学校按照正确的方法、次序去读,最终得到正确的阅读方法。
8、加拿大学校从二年级开始强调阅读理解,例如:读完绘本后让孩子复述喜欢的部分,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或动物,改编故事的结局。
9、培养演讲口才,从学前班开始,让孩子拿着自己做的,拍的,经历过的东西去介绍,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10、北美学校从不要求孩子跟读,也不要求背诵。但是对于朗读和流利阅读却要花费很多工夫。
11、国外的家长送孩子参加培训班,最关心的是孩子玩的开不开心,而不是学到多少东西。
12、蒙氏教育的核心:让孩子做主,父母的作用是观察孩子的敏感期,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13、国外教学思路:以Phonic(自然拼读法)为主线,在小学教育的最初四年(从学前班到三年级)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后,再通过它去完成今后的学科学习。
七、Phonics是科学阅读技能
1、Phonics 是针对儿童学习特点,适合儿童学习英语语音的注音系统。它的核心是建立字母(letter)与语音(sound)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用借助音标,看着字母就可以直接读出该词的发音,解决单词不会读,无法拼的问题。
2、学习Phonics的前提:大量地听原版儿歌、故事、动画片,进行韵律节奏、听力辨音能力的训练,培养孩子的语感。
3、Phonics教法是:先有阅读接触的基础,再系统梳理一下规则,然后通过大量阅读合适的读物来巩固强化。最终达到的结果是:一个规则不管在什么样的阅读材料中出现,孩子们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出来。甚至说,最后Phonics这种有形的规则变成了阅读中无形的感觉。而这种内化的过程,就是一种语言能力。
4、流利阅读是阅读的第一个目标,以Phonics为基础,通过Phonics拼读单词、熟练掌握那些占据阅读量50%左右的220个Sight Words(常用词),然后靠大量阅读来巩固,最终实现快速流利阅读。
5、先解决流利阅读的问题,然后才是阅读理解。
6、以Phonics的眼光来看,单词不是由字母组成的,而是由音组成的,而音是由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组成的。这和我们理解的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完全不同,在单词和字母之间多了一个“音”,正是这个多出来的音,让老外具备了见到生词会读、听到读音会拼写的能力。
八、Phonics阶段科学选书方法
1、选书不当,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能让孩子逃避阅读、逃避英语。
2、Five Finger Rule规则:找出书中有代表性的一页,让孩子出声地试读,如果有五个单词以上卡壳,那说明太难了。如果只有一个卡壳或没有卡壳,说明太简单。卡壳是指不会读,或者是读错了没有自己纠正。
3、I Pick原则:
Ø目的: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Ø兴趣:我喜欢这本书的主题吗?(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季节、节日、学校学习的内容,以及孩子的经历来选书。)
Ø理解:我能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吗?
Ø认识:我认识这本书里面大部分的单词吗?
九、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
1、两岁以前的孩子应把大力气花在听力输入上,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此时所进行的亲子阅读,重点应该是发展认知,学会把图形与简单的英文表达对应起来。
2、二至四岁的孩子应继续听力输入,同时加强情境对应的训练,通过动画片、原版书来建立对应模式。四岁之前的阅读,一般以绘本为主,辅以孩子喜欢的分级读物。
3、四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如果前期听力输入不够,情境对应训练不够,则需要继续。
4、四岁以上的孩子,在学习Phonics的同时,要加大自主阅读的阅读量,尤其要重视加大同一级别的阅读量。
5、如果四岁以上的孩子英语学习才刚刚起步,则可以几步同时进行,先加大听力输入,同时培养英语阅读兴趣,然后开始Phonics的学习,进入自主阅读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