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8:3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遵义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遵义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第一篇:贵州省遵义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填写到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卸载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发人深省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

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语词破碎,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 这一代人手中走向何处?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A.汉语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2.下列有关“汉语,我为你忧心”的原因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

力严重退化。

B.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而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生活中已全然消褪了。

C.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的古老优雅的汉语,中国人使用起来却言不达意,书写语言失范,生活用词平庸乏味。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7题

子楚,秦诸庶孽孙(妾生、庶出的王子),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刻玉符,约以为嫡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

秦昭王五十年,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吕不韦贾邯郸 贾,做生意 .B.子又居中,不甚见幸 幸,宠幸 .C.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 行,送,使用 .D.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倾,倾诉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吕不韦善于投机的一组是:()(3分)①车乘进用不饶 ②曰“此奇货可居” ③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 ④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 ⑤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 ⑥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不韦认为,处境窘困的公子楚若被立为嫡嗣,就能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B.价值五百金的珍奇宝物加上种种溢美之辞,使子楚获得了华阳夫人的宠信。C.秦昭王、安国君在位时间极短,客观上使吕不韦在极短时间成为秦国的显贵。D.吕不韦效法四公子的手法招贤纳士,主持门客著书立说以壮秦国的声威。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1)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暗示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氓》(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诗人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短歌行》(3)、屈原直抒胸臆、表白心智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本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及其广泛,他的著作设计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竞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

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广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苦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的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决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

(选自《梁启超:趣味人生》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B、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C、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虎穴,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出他的大勇,也体现出他的大仁。

D、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E、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2)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的?(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2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一个集体中的人们都缺乏合作意识,各个二三其德,不懂得互相帮助,各怀心事,....只扫门前雪,怎么能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B.现年57岁的梁振英政绩突出,左右逢源,当选为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之后,就带领....民众探索了一条“稳中求变”的道路

C.一些贪官入狱后,铁窗之内,玩起了出书,但从所写的内容看,很多人都是借此回忆往昔人生的辉煌,真正悔过自新的却是凤毛麟角。....D.只有痛下决心,人才会有大无畏的勇气。为了抵达成功的彼岸,有的人敢于剖腹藏珠,....也有人屡败屡战,决不放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今日于美国上映的传记影片《胡佛》,讲述了执掌联邦调查局近50年并且创造了联邦调查局神话的传奇人物埃德加·胡佛,胡佛曾历经8位总统。

B.写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请大家不要有畏难情绪,只要“以我手写我心”注意细心观察,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就行了。

C.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

D.有人批评“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之嫌,但更多的人则赞扬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①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②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 ③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 ④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⑤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

⑥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

A.②④⑥①⑤③

B.④⑥①②③⑤ C.②④①⑤③⑥ D.④①②⑥⑤③

15.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故乡是一双手,我是风筝,那双手慈爱地牵挽着我; 故乡是一片天,我是云彩,那片天温柔地凝视着我; 故乡是一座山,我是小溪,那座山深情地呼唤着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图文转换(5分)

立冬过后,凛冽的寒风昭示着冬天已经到来,随着衣物的添加,同学们似乎也更愿意蜷缩于室内,不愿意运动。你可知,冰雪运动亦别具一番滋味,冬奥会就是能让我们感受冰雪运动魅力的一大盛会。

2018年07月31日,中国首次赢得冬奥会——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以“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为申办愿景的冬奥会图标随之面世。

请观察冬奥会标识,为此标识命名(1分),并用合适的语言表述其寓意(4分)。(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敢面对,抬起头,就会发现,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要求: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2.B(B项中把主观估计化为了客观实际)

3.A(B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4.D(倾,倾轧)

5.D(①表现的是子楚的生活状态 ⑥表现吕不韦对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高度自信)6.C(秦昭王在位时间并不短)7.(1)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就备了厚礼送给子楚,同时请吕不韦辅助他,子楚的名望声誉因此在诸侯中越来越大。(给分点“因”“傅”“盛”)

(2)吕不韦把《吕氏春秋》公布在咸阳的大门,并悬挂千金在上面,聘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如有能够增添或减少一个字的就赏给千金。(给分点“布”“延”“增损”)

译文:

子楚是秦国王室庶出别支的孙子,作为人质在诸侯国家,所以车辆马匹、费用开销都不富裕,居所处境相当窘困,很不得志。吕不韦到邯郸做生意,看见子楚而怜惜他,说“这真是稀罕的宝货,可以存积着卖大价钱”。于是前往会见子楚,说道:“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有机会立为太子。鄙人听说安国君宠幸喜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但能够决定选立谁为嫡子继承人的只有华阳夫人。如今您兄弟二十多人,您又排行居中,不太受宠爱,所以长时间当人质住在诸侯国家。一旦大王去世,安国君继立为王,您就没有机会能够跟长子及其余儿子早晚在父王面前争夺当太子了。”子楚说:“是这样。对于这种情况怎么办?”吕不韦说:“您资财贫乏,客居在此,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奉献给双亲和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也资财贫乏,但请让我用千金作资本使您西游秦国,以孝敬安国君和华阳夫人,促成他们立您为嫡子继承人。”子楚立即叩头而拜说:“您的计策果真如愿,就请让我与您共同分享秦国。”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给子楚,作为开销费用,去结交宾客;同时又拿出五百金购置珍奇宝物、玩赏佳品,自己带着西进游说秦国,把他带来的物品全部进献给华阳夫人。借机称说子楚贤能聪明,结交诸侯宾客遍布天下,还常常念叨“我子楚把华阳夫人当作自己的天。华阳夫人极为高兴,刻玉石符节为信物,相约以子楚作嫡子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就备了厚礼送给子楚,同时请吕不韦辅助他。子楚的名望声誉因此在诸侯中越来越大。(书村网.mcqyy)秦昭王五十年,子楚与吕不韦商量,送黄金六百斤给看守的官吏,于是得到机会返回秦国。

秦昭王五十六年,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即位为王,子楚立为太子。秦王在位一年去世,太子子楚即位,这就是庄襄王。庄襄王元年,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去世,太子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在这时期,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都礼贤下士喜好招募宾客来互相夸耀攀比。吕不韦认为秦国强大,以(在这方面)不如他们而感到羞耻,所以也招徕士人,给予优厚待遇,门下食客达到三千人。这时诸侯各国有许多工辞善辩的文人学士,如荀卿一类人,著书立说传布天下。吕不韦便让他的门客各人著录所见所闻,辑集纂论编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有二十多万字。吕不韦认为其中详尽论述了天上地下世间万物从古至今的事情,称之为《吕氏春秋》。公布在咸阳市朝的大门,并悬挂千金在上面,聘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如有能够增添减少一个字的就赏给千金。

8.这首词通过表现闺中人深切思念远方行人,又难以传达思念的抑郁之情,寄托了诗人内心悲苦难诉的感情。(2分)首句写景,景中传情。一方面,“红叶黄花”,是晚秋特有的景物,从空间角度渲染亲人远隔的背景色彩(或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晚”,从时间角度暗示别离久远。另一方面,红叶黄花,晚秋意绪,也是离愁别绪的形象写照。(3分)9.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3分)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3分)详细备考: “临窗滴”写临窗洒泪滴滴弹不尽,因为泪落砚台,并有相当积贮,所以“就砚旋研墨”,当即就砚研磨,为的是难抑思念之情,急于向离家行人倾诉。词里描摹的闺中人在动笔之前已经临窗弹泪,接着又和泪研墨,及至提笔写信,越发触动相思,细细写到别后情状,深情倾动之时,想必已涕泪纵横。倾盆雨般的泪水落到红色信笺上,泪水浸湿红笺,红笺因而褪去颜色。这一句表面写红笺褪了颜色,内里写泪如血红。由思泪到墨泪,由笺泪再到血泪,层层写出情感深化进程。10.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去日苦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1.(1)B C(答C项给3分,答B项给2分。A项原文中没有神态描写。D项梁启超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原文说“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响夸大了。E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惜的不是郑振铎,张冠李戴。)(2)①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②在劝龙济光反袁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③通达人生智慧,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④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绝不望风转舵。(答出其中3点即可,每点2分)(3)①表现了梁启超勇敢无畏、重人生趣味的特点(2分);②有助于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梁启超的精神特质(2分);③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2分)(4)“这种生活”指的是梁启超充满趣味的生活。主要体现为他兴趣广泛,学问涉及面广。

这种生活具有的好处:①有助于积极思考探索,有所成就。②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发现生活的可爱之处。③能够正确地看待成败,有不竭的奋斗动力。

这种生活的不足:①学问上,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但难以精深。②立身处世上,容易多变化,少常态,难以明白他的宗旨原则。12.B 二三其德: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应该为“离心离德”: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补一条心。

左右逢源:指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或者用来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可做贬义。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者物。此处用法不当。剖腹藏珠:剖开肚子来藏珍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13.D A.成分残缺。应该在“讲述了执掌联邦调查局近50年并且创造了联邦调查局神话的传奇人物埃德加·胡佛”后添加的故事。B.切忌不要——不合逻辑

C.“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与“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搭配不当 14.C 解析:本文段阐述内容为中国圣人的人格特征。第②句句首“但是”二字表转折,表示后面的内容由写中国圣人与佛、圣者的相同处转入论述中国圣人与佛、圣者的不同处,紧承段首,应置于开头;接着用概括性的句子交代中国圣人的人格特点,故第②句后面紧承的应是第④句;而第①句解释“内圣”与“外王”各自的着眼点,紧承第④句;第①句后面补充交代中国圣人“外王”并非一定可以为王,由剩下的句子各自的关联词可看出语序为⑤③⑥。15.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仿句一般从三个角度考虑:仿写的对象要明确,内容要前后连贯,修辞手法要与例句一致。原题要求重选对象,三句话必须用同一对象;采用“„„是„„,我是„„,„„我”的句式,三句话构成排比。参考答案:

父亲是一棵树,我是幼苗,那棵树坚定地荫蔽着我; 父亲是一眼泉,我是焦土,那眼泉及时地滋润着我; 父亲是一盏灯,我是归舟,那盏灯无声地指引着我。16.“墨舞冬奥(1分,符合图标意思即可)

北京的申奥标志则由一个运动的人物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组成汉字“冬”。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标识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标识彰显动感、时尚和现代,将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答案中需有对图标基本要素的解读:字形,数字,奥运会徽标,及整体的寓意解读,老师可酌情给分)17 立意提示:审题须抓住关键词“向前看”,且须明确“徘徊”“沉思”“落泪”等不是勇于面对人生的行为和态度。

立意参考:①人生尽管有坎坷和缺憾遗憾,但希望还在,不必彷徨、不必消沉、不必黯然神伤,勇敢地抬头仰望星空。②人生的命运在于把握,把握人生,方能青春无愧,而不在于忧伤踌躇„„因为,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月亮和星辰。③经受风浪的考验,学会积极面对人生,放眼前方,人会变得更坚强,人生会更精彩。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ū shù huá xiáng wǔ rǔ yōng dài

()()()()

tuí què pò zhàn jǐ liang lóng zhòng

()()()()

二.下面三组词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咀嚼(jué)B.疙瘩(da)C.放肆(sì)

B.拒绝(jù)B.擂鼓(lèi)C.酥软(sū)

C.媳妇(xí)B.祷告(dǎo)C.挑着旗(tiǎo)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0分)

兴致()()操纵()()入木()()

健步()()()瞪()呆 姹()嫣()

负()请()扶()济()

含辛()苦 百折不()()尽脑汁()黄一体

四.选词填空。(6分)

只有……才……不管……总……之所以……是因为……

1.()河道怎么拥挤,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2.()“我为人人”,()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

3.秦王()不敢进攻赵国,()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A.尊严 B.尊重 C.尊敬 D.尊称

4.村委会隔壁住着一位和善的老人,因为她以前在中学教过书,邻居们都()她为老师。

5.他这种不()事实的言论,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6.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法律的(),我们必须查办这些贪 污分子。

五.按要求写句子。(14分)

1.难道我的手艺是徒有虚名的吗?

改为陈述句:

2.一进校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

缩句:

3.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改为反问句:

4.他坚定地说:“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5.雨下得很大。

改为比喻句:

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1)晓明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衫。

(2)花园里,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鲜花竞相开放,真是百花齐放。

六.根据课文内容默写或填空。(11分)

1.有志不在年高。关公赴会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蕙。”句中的“甚”和“惠”的意思分别是

甚 蕙

3.曹操和武松分别是我国著名长篇小说 的人物。

4.《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台湾女作家

5.中儿正织鸡笼。,溪头卧剥莲蓬。。

6.,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七.阅读课文片段或短文,做后面的题目。(21分)

(一)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A)全村妇女,(B)打糕,(C)炮火,(D)硝烟,(E)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许多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这句话是()。(1分)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2.把下列五个表示动作的词还原到文中A、B、C、D、E五处,正确的一组顺序是()(2分)

○1送到○2冒着○3穿过○4带着○5顶着

A.○1○2○3○4○5 B.○4○2○3○1○5 C.○4○5○2○3○

13.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是:(3分)

(1)

(2)

(3)

4.“唯一”是什么意思?由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1+2=3分)

(二)林巧稚少年时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她们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大家边玩边做,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的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不少同学答道椭圆的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她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短文4、5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下面加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B.:“。”。“。” C.,?:“。”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简单()称赞()结束()灵敏()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异口同声:

胸有成竹:

4.本文主要叙述了,告诉我们(4分)

八、经典诵读积累(8分)

1、(连一连)(4分)

触来莫与竟,花无百日红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偶然值林叟,事过心清凉。

人无千日好,谈笑无还期。

2、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书中自有千钟粟,(),积钱积谷不如积德,()。

(),恶语伤人恨不消。疏懒人没吃,()

A、利剑割体疮犹合 B、书中自有颜如玉

C、勤俭粮满仓 D、买田买地不如买书

九.习作。(35分)

题目:我不再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孤独”、“贪玩”、“糊涂”、“自卑”、“相信眼泪”……

2.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第三篇: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 在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采访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她无私无畏、扫黑除恶的hào① 然正气;一次次地感受到她爱民、亲民、敬民、为民的zhōnɡ② 肠柔情,也一次次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这样的好干部的拥dāi③。她是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公安局长的kǎi④ 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分)。

① ② ③ ④

2.根据提示默写。(4分)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关睢》第一节中写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的诗句是:

“。”

(3)在《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执着、炽列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

(4)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中国的成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请写出带十二生肖中动物名称的四个成语。(2分)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 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C.听了李学生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

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6.欣赏比较下面两首古诗,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甲】 【乙】

绝句 宋·志南

渭城曲 唐·王维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 甲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象。

B. 甲诗“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沾”字点出了纯雨的细小迷蒙。

C. 乙诗中的“客舍”是旅店的意思,古人又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所以诗中“客舍”、“柳色”点出送别的题旨。

D.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游春时的喜悦之情。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4分)

“座右铭”出现的历史比较久远。东汉书法家崔瑗(yuàn)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惹了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勉励自己、鞭策自己、约束自己的警言称为“座右铭”。

(1)根据上述内容拟一个标题。

(2)引用名人格言或自拟警句是常见的座右铭形式。请写一条警示或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8.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2分)

答: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①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②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9.①②两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10.第②段写鼎湖山树的浓密,与课题“听泉”有什么联系?(2分)

11.“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一句中,“此中精神”所指的内容是什么?(2分)

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鼎湖山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作者却单选无数山泉,且又只在一个“听”字上用足了功夫,单这选材,这角度,足以让人叹服。

B.文中多处运用衬托的手法,如用景物朦胧、视线模糊来反衬听觉的敏锐,泉声的清朗;用低处泉声反衬高处泉声的悦耳;用白天听泉反衬深夜听泉的清晰。

C.作者听泉听得如痴如醉;听泉,听得百感交集。读者读着这篇散文,也如同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流过心头,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与爱的升华。

D.文章最后说“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是由于作者听懂了鼎湖山小溪、滴泉、激流飞瀑那优美的歌声,山泉为他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

(二)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

又穷苦的脸,满脸的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3.“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4.“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2分)

15.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16.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2分)?

17.“我”在心里默念的话属于什么描写。你怎样理解文中“我”心里默念的话。(2分)

(三)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

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A. 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B. 贫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自己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C. 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

D. 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19.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3分)

20.第④段中“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分)

21.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瘦马”比喻。(2分)

22.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请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原有条件的。(3分)

(四)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23.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2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属于

描写,作用是:

2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2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四点)(4分)

(五)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2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惟一女远适他乡 B.老者暴卒 惟吾德馨 士卒亡者过半

C.乃俱归 D.仍牢守故宅 吾谁与归 彼竭我盈,故克之。

27.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

B. 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

C. 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

D. 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

28.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五.作文(50分)

29.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

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7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苏)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1:(1)浩(2)衷(3)戴(4)楷

2:(1)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4)羌笛何须怨杨柳

3: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马到成功 一马平川 鼠目寸光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4:A

5: C

6: D

7:(1)“座右铭”的由来(2)略

8:略

鼎湖山泉水声欢快清亮、悦耳动听,充满生命的活力

10写树的浓密,表现环境的幽静,突出“听泉”的特点。青翠碧绿,了无杂尘

12: B

13: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

14:出发时,全家人“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则“大家都不再说话。”(2分)

15: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当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

16: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答案合理即可)?

17:

心理描写。对叔叔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不满。

18:A

19:(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

(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1)外部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材,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

(2)自身先天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

21.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 外部条件,或成长的环境;

“瘦马”比喻 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人。(2分)

22:例:我从小体质不好,体育成绩很差,但我不气不馁,寻找一切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今的我身强体健,在体育中考时三项成绩均获得了满分。

23:第一次:不愿上学时,或惧怕风雪时; 第二次:找不到工作时,或心情沮丧时。

24:属于环境描写;作用是: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25: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26: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27: A

27: C

28:①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

②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③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

第四篇: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命题人:徐志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钱穆先生说:“从秦到清两千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很简单的说它是专制政治了。”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西周分封制B、唐代三省六部制C、明代废丞相D、清代军机处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确立C、宗法制的确立D、三省制的确立4、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2011年11月27日落下帷幕,据国家公务员局统计,共有133万人报考,最终参考人数约为97万人。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袭制B、魏晋南北朝暑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C、唐朝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5、“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公民大会的辩论机制B、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D、人民主权的观念

6、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公布C、责任内客制的形成D、进行议会改革

7、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8、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9、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是()

①分权制衡思想②成文宪法

③联邦制④责任内阁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

10、右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结合大事年表,下列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11、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万英镑,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12、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清效力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

13、《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3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左”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好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14、若以诗句比喻1921年前后的中国政治状况,较为恰当的是()

A、柳暗花明又一村B、横扫千军如卷席C、万马齐暗究可哀D、无可奈何花落去

15、为纪念红军长征七十周年,中央电视台组织了《我的长征—重走长征路》的活动,下列哪个地点他们没有经过()

A、瑞金B、南京C、遵义D、陕北

16、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此役”是指()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7、1941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居里来华,路过香港时对宋庆龄说,他将警告蒋介石,如继续同共产党对立、玩弄手段是不成的。居里至重庆后,会见周恩来并表示:美国造成中国统一,反对日本侵略。分析当时的历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居里上述言论其实是假反蒋B、当时美国赞同国共一致抗日 C、在对华政策上,美国把国共两党同等看待D、居里考虑总的出发点是蒋介石集团的利益

18、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实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的一次伟大的制度创新,它们创建于()

A、解放战争时期B、1949—1956年过渡时期C、十年探索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20、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21、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22、《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一文写道:“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枫叶罢了”,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时代B、十月革命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现实 C、十月革命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D、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23、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影响和推动二战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西欧走向联合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C、不结盟运动兴起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4、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认为,“在相互信赖的世界上,美国所能做的就是带头,但不能主宰。”出现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A、美国放弃了霸权思想B、中国对美国的挑战 C、多极化世界已经形成D、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建筑,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材料二: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三: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后来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议事厅在实践中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丘吉尔概括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物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四: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自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患„„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大国崛起·美国》(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有哪些特点?(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并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借鉴的教训?(4分)

(3)根据材料三所透露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3分)

(5)上述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都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请综合评价这些政治制度的相同点。(要求不要分别叙述,要综合概括)(4分)

26、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学者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3分)

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

(2)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5分)

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4分)

(4)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历史学家在对世界近现代史进行整体化和多视角思考后,可以将20世纪一百年的历史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战争、危机和革命”的年代。第二个阶段是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这是“A”的年代。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21世纪的今天,这是“B”的年代。

材料二:几幅反映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图片资料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所示新中国外交活动与世界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8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想作解释。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7分)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答题卡

25、(1)(2分)

(2)(4分)

(3)(3分)

(4)(3分)

(5)(4分)

26、(1)(3分)

(2)(5分)

(3)(4分)

(4)(4分)

27、(1)(5分)

(2)(8分)

28、(7分)

第五篇:高一2017-2018学第一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一2017-2018学第一学期历史第三阶段阶段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在君权和相权的矛盾运动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但历史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反复的情况,相权出现反弹发生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殷之宗庙,以子能继父者为大宗,身死而子不能继位者,虽长于昆弟,亦降为小宗。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材料主要强调的是()A.宗法制起源于嫡庶之制 B.宗法制与周公制礼无关 C.宗法制商代已经存在 D.宗法制起源于宗庙祭祀制度

4.古代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D.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如图所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克利斯提尼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利斯提尼为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了陶片放逐法 ④伯利克里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他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雅典是城邦小国 C.国家发放参政津贴 B.雅典公民高涨的参政热情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7.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英国国王在(光荣)革命前保证“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文件”,而革命后保证“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这主要表明 A.崇尚法治是英国一贯的传统

B.革命前后英国民主制度无实质性的变化 C.革命后国王成为可有可无的虚君

D.革命前后英王权力来源发生了重大改变

8.2016年11月9日在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击败了希拉里赢得了选举。下面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统不能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第1页,共5页 B.总统可以任免大法官,而且大法官任职终身 C.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D.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9.因为欧陆的各国革命只是一些起义和随之而来的权力调整而已„„实际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改变不大。若以调整大的政治格局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而言,并不能和英国的(1832年)议会改革相提并论。这意味着1832年议会改革对英国的影响是

A.英国完全的改变了政治制度 C.较大改变了议会议员的组成 B.君主立宪制被彻底改变 D.工人农民得到更多席位

10.一年前,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不敢说已是衰世;一年后,严复却在《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救亡”的口号,自这时起的半个世纪内,“救亡”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导致这一剧变的重大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1.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据此反映了()

A.孙中山认为反革命的专制阶级是皇帝势力 B.孙中山认为资产阶级主动采取了灵活措施 C.孙中山找到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真正原因 D.孙中山分析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12.史学界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的开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主要表现在 A.中国的政治制度开始趋向民主化 B.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取代

D.中国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重要的一员 13.1838年6月,英国外务大臣巴麦尊在给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训令中写道:“关于鸦片走私贸易,英国臣民破坏他们前去贸易国家的法律,女王陛下政府不能够为此进行干预。这些人(鸦片商)遭受的损失,必须由自己承担。”这反映出当时 A.英政府承认鸦片贸易的非法性 B.英女王支持立即发动战争 C.中英两国军事实力差距不大 D.林则徐多次挫败英军进攻

14.有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文中的“这个方向”是指()

A.借用西方的基督教和儒家大同思想发动群众 B.坚持将反封建与反侵略结合起来挽救民族危亡 C.发展资本主义,追寻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D.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

15.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A.提出了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它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D.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

第2页,共5页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6题20分,17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百度百科

材料三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为了使新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有章可循”,惯于专断的普鲁士首相竟然像签发公文一样,将他拟定的宪法草案送给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强行通过。故而有人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著作”。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是在这样一部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体现的政治制度的实质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是什么?(4分)说明这一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的?(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形式和内容的特点。(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对于正在酝酿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是取美国式的总统制还是取法国式的内阁制,同盟会内部存在着分歧和争

第3页,共5页 议。经多次讨论,孙中山同意行内阁制,并拟议以黄兴为内阁总理。12月下旬,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多数代表赞成总统制,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维持总统制。清帝逊位(1912年2月12日)后第二天,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月11日正式公布参议院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

材料三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6分)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有何目的?(6分)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评价辛亥革命。(10分)

参考答案

第4页,共5页 1--5 ACDCA 6--10 ADDCD 11--15 DBACB 16.(1)唐朝君主专制制度;美国民主制度

(2)特点: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

确立: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两个法案(3)形式上不是制宪会议或国民议会民主讨论的结果;

内容上带有深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17.(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6分)

(2)焦点:政体之争(或总统制和内阁制之争)

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4分)

(3)进步性:

①政治: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定的民主和自由;(3分)

②经济:制定颁布了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局限性

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4分)

第5页,共5页

下载贵州省遵义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遵义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1、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试题主要从字词句段、古诗等方面命题,基本技能则是从识字写字,字词运用,阅读理解等方面考查,无论是......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义 , ;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29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溃.退(guì) 舀.水(yǎo) 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C ) (2分 ) A.溃退(guì) 舀水(yǎo) 白洋淀(d......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 文科综合 一、单项选择 12.2017年1月,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探索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在量子世界里......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搭讪(shàn) 瘐毙(yǔ) 打烊(yàng) 油腻(nì) .... B.寒伧(Chen) 蹩进(Bì) 丛冢(zǒ......

    五寨一中高一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万重班)

    五寨一中高一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政治(万、重班) 一、最佳选择题(第小题2分,共60分)。 1、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

    2018初三政治第三次月考试题

    线号考名姓封级班校密学 2018年哲觉中学九年级文综第三次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题时请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卷面整洁。 2.考生答题时可参考思想品......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数学试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7分)。1、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2、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3、棱长6厘米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