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

时间:2019-05-15 08:3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

第一篇: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

从鸿门宴看性格决定命运

常言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代霸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从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性格的弱点导致的,这在《鸿门宴》一文中就可窥一斑。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鸿门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多侧面的悲剧性格。

首先,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自矜功伐,自大虚荣。

由于秦的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这使得项羽自矜功伐的骄傲心理更为膨胀。在《鸿门宴》中项羽“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的“大怒”,不是性格暴躁使然,而是因为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再者刘邦“谢罪”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时,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再其次帐中饮酒座位的安排,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座,亚父南向座,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一点都没把刘邦放在心上。最后刘邦不辞而别,他本该追究,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其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表现为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妇人之仁。

与刘邦对待告密者曹无伤“立诛杀”的果敢态度不同,项羽对待泄露军机的项伯却采取听之任之、不予追究的宽容态度。项伯并不奏请,擅自舞剑,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加制止。在宴会进行中,樊哙按理说资格进会场,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缓和气氛。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所有这些,表现出项羽的过分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如果说因为项伯是自己的叔父,他的泄露军机的行为可以原谅,他的不请舞剑之举可以默许,如果说因为樊哙的慷慨陈词中把自己看得比怀王更高,且有“求赏”之意,满足了自矜功伐、自大虚荣心理,便可以对樊哙格外宽容,优礼有加,那么,可以断定在项羽的心里根本没有原则性的概念。谁能相信,无原则立场的人能够成就一番功业呢?

再次,项羽的悲剧性格还表现为缺乏远见,谋事不深,迂腐呆板。

与刘邦入关之后为图谋霸业而克制“贪于财货,好美姬”之欲相比,与刘邦拉拢项伯、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屈居下座而安之若素的能屈能伸的性格相比,项羽缺乏远见、谋事不深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便“大怒”起来,想都不想就要下令发兵,尽管范增事先分析了刘邦“其志不在小”的野心,力主进攻,项羽终因项伯的从中调停、刘邦的卑词“谢罪”而取消了进攻计划,反而热情地招待起刘邦来。这就可以看出,项羽原先下令要“击破沛公军”的目的显然是不明确的,发兵与否在项羽那里如同儿戏一般,他行事是冲动的,他的决策难免有轻率之嫌。刘邦在宴会上不辞而别,脱身独去,项羽对此未加深思,也未加深究。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争夺天下的殊死斗争中,不多长几个心眼,目光不远,谋事不深,怎能成气候呢?就因为刘邦主动前来“谢罪”,就可以原谅对方,项羽的做法真是迂腐得可以了,他难道不知道放虎归山,遗患无穷的道理吗?

张良发觉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的意图后,私下来到军门找樊哙商量对策。樊哙进入宴会会场之后对项羽说的一番话与刘邦此前所说的话完全一个调子,即刘邦有功,应该奖赏。在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之时,刘邦借口“如厕”,“因招樊哙出”。刘邦独去之时交待张良,要估计他回到军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这里一方面看出刘邦的狡诈与精明,另一方面也看出刘邦与部下之间高度的默契,上下之间目的一致,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与刘邦不同,项羽在宴会上对范增的以目示意、举玉袂暗示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甚至项庄席间舞剑被项伯阻挠也听之任之。这里可以看出项羽与范增、项庄之间在行动意图上全然缺乏默契。彼此之间认识不致、思想不统一,焉能取得同一步调呢?这里不仅有项羽迂腐呆板的因素在,更有项羽才智不足、谋事不深的因素在。当张良献上白璧一双,项羽“置之坐上”之时,范增为痛失击杀刘邦的良机而恼怒不已,不仅当场将张良所献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且压抑不住失望与怨恨之情,脱口而叹:“唉!竖子不足与谋!”

正由于项羽有上述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缺乏原则性、过分仁慈软弱、缺乏远见、迂腐呆板、谋事不深、才智不足服人的悲剧性格,他的最终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便是势所必然的了。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

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而他的悲剧性格,无疑张扬了他的人格魅力。

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古人云:“义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谓之义”。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当,言而得体,便可称其“义”。然而,“义”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帮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夷,此举又谓之不“义”。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弑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妇人之仁”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可以说,项羽重义而轻理是他的性格的最大悲剧。

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始在项羽麾下,“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陈平效力于项王,“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此二人均有经国之伟,济世之才,然而却不为项羽所用。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是韩信;七出奇计,困项王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埋伏,逼项羽走江东的是张良;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故人”王翳。项王的刚愎自用,终于让自己饮下了“四面楚歌”的恶果。可以说,过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视智谋,也是造成项羽性格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驹不逝。驹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悲怆无疑已成为千古绝唱。假如项羽不固守那狭隘的“义”,假如项羽„„那么,意气风发,衣锦还乡,击筑高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的人,可能就不会是刘邦了。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古训。其实,一个人成功与否?跟他的能力倒是没有直接联系,很大程度上是性格左右了一个人的命运。能力我们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得来的,但是性格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讲,我们是很难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让他自己改正那都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性格从主观上来讲是由遗传基因造成的,但从客观上来讲跟后天成长的环境因素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将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性格就在我们人的内心深处根深蒂固了;根本就是没办法彻底改变的,至少是一件极为困难棘手的事情。即便是改变,那也只是皮毛罢了!本质上的人格特征变不了。这就印证了古人那句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错,改朝换代本来过程艰巨;但在人们看来也比不过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由此见得,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令一个人改变个性那比改朝换代还要艰难。其实,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是长相一样性格一样的,即便是有些类同那也是大同小异;总会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差异。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才显得金贵不是吗?显得与众不同对吗?但是我这里要说的是人有千种,种种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特行的性格这本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有些人的性格会助长一个人成功,然而有些人的性格确会让一个人从此跌入人生的低谷。不战而败,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正因为有了性格原因在这个社会上才会有等级制度,有贫富之分。才会有各个阶层的人士。这最终还是因为性格问题。直到后来我才发现,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而活还得为别人在乎别人的感受。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社会;这就是人间。因为性格,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好汉英年早逝。壮志未酬却抱憾终身。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但最终却因为一些小的细节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在这里我就来列举几个都是英雄却被性格所误和不是英雄却因为性格而成功的人!我们来做几个系统的比较和分

析。

在这里我们就先来说说这秦末汉初的楚汉之争当中的两个头目吧!当然一个是汉王刘邦,另外一个则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本是一方诸侯,贵族出身。刘邦只不过乃沛县一亭长官卑职小,出身卑微。就算论资排辈也轮不到刘邦做皇帝。却偏偏有形成了楚汉对立之势。这是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刘邦本不是什么英雄只不过是市井一地痞无赖。另带着一些小聪明却到处去坑蒙拐骗,干的尽是一些道貌岸然的事情。就因为这样的小聪明,这样的伪君子才骗了很多英雄豪杰;用尽卑鄙手段将那些英雄豪杰能人异士收入自己麾下作为己用。用完了再烹杀,古往今来的开国帝王大多如此。这样的骗术骗了很多人,亏得老百姓还将这样的皇帝奉为圣主明君。开国元勋是怎么死的?谁也不知道。皇帝说是病死的,老百姓当然大多也会相信是病死的。皇帝一龙颜大怒史官也只好按照皇帝的指示记载。所以,史书上的东西未必就完完全全是真实的。是真的历史真相。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捏造任何事实真相,有人说项羽是英雄同样也有人说项羽是暴君。无论是那种说法,都证明不了事实真相。在我看来只有成王败寇。刘邦赢了可以说项羽是贼子是暴君,但同样项羽赢了也可能说刘邦无德。这些都无历史依据,说不定正是稗官的扭曲。项羽此人,重情重义且妄自尊大。而刘邦看似君子实为卑鄙小人,人前当项羽是兄弟是盟友,背后却把他当成是自己最大的眼中钉肉中刺。就算是君子那也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就是因为性格而左右了这两个人的命运。在项羽的一生中共有两次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同样也是决定他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一次就是在鸿门宴上,谋士范增已经为他拟定好了对策要对刘邦下手。当时的项羽可以说是兵强马壮,能人异士多如牛毛。而刘邦的兵马粮草皆不如项羽。正是杀死刘邦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却因为他的优柔寡断,重情重义,妄自尊大自认为自己英雄了得霸气震天。就算让他刘邦逃脱又能怎么样呢?他一介迂人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就因为他的优柔寡断,最后让刘邦借上茅房为由得以从鸿门宴上逃脱。自负的项羽孰不知,由此一来他却犯下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人的大忌。谁也想不到这个项羽从来都没有放在眼里的人竟然会逼的自己乌江自刎。项羽被刘邦的兵马追至乌江,本已命悬一线。但是依然有生路,就因为他不堪受辱的性格要了他的命。项羽被逼退乌江后,一渡船人却劝他上船并逃离此地日后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没有想到的是,项羽并不听劝他输不起。把自己失败的人为因素归结为天意,并好像是受到了奇耻大辱这一刻起变的失去了信心,一蹶不振起来。但是他依然没有投降认输,毅然的拔剑自刎。他的死对刘邦来说并没有什么害处,虽然以前以兄弟相称但是刘邦一直只是逢场作戏。项羽的死他不但不会感到内疚,反而更加助长了刘邦称王称帝的气焰。正如后人评定这段历史的时候所说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没错,项羽失败的不是他的英雄气概他输的是自己的性格。所以说,他的自刎没有任何意义。说来也怪,在项羽死后四百多年的三国时期又出现一个与项羽相同遭遇的人那就是曹操。曹操在赤壁大败孙刘联盟后,被关羽的追兵逼至绝路几乎成了将死之人。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心,还是与关羽苦心周旋。抓住关羽重情义的本性逃过一劫。后来反省己过,总结赤壁失败的经验教训。后来变成了魏王魏武帝。要是曹操跟项羽一样那一刻放弃自己的生命,一心求死放不下面子还会有后来的魏国吗?三国对峙的历史吗?显然没有!这就是性格。当然导致项羽刘邦这种性格的成因,我们还是可以认为是后天因素。项羽从小就生长在达官贵族家庭,自己不会缺衣少粮,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锦衣玉食。就连洗澡更衣我想都会有下人伺候,自己没有受过什么挫折也输不起。是因为这种成长环境导致了他自恃的性格。所以才会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恃心。而刘邦虽然不是生长在极为贫穷的家庭,但也算是劳苦大众。也吃过不少苦,见过很多世面。对于人情世故他自然是了然于胸。所以,这样一来刘邦的忍辱负重的能力那要比项羽强上一百倍。项羽失败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不知道知人善用,不懂得人情世故。汉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韩信,之前本来投奔到项羽麾下。心高气傲的项羽并不把这个人放在眼里,最后只得痛失人才。要是项羽谦虚一点,广纳贤良。文有范增等人,武有韩信等人。天下未必就是刘邦的。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三国时期吴国大都督周瑜。周瑜此人也算是年轻有为,三国时期少有的人才将才。文韬武略无一不精,但是最后还是英年早逝。与其说周瑜是病死的,还不如说周瑜是得了嫉妒病死了的。虽然说生当作人杰,但是毕竟人海茫茫人外有人。你周瑜就算再怎么厉害,再怎么优秀也不可能做万万人之上的能人吧!不求最优秀,只求更优秀就好了。这还是因为他的心态没有摆好位置。临终前,还不忘撂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听着还真是一句笑话。诸葛亮也算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奇人异士,你周瑜也想盖过他不成。斗不过只能说自己无能,怎么就起了嫉妒之心了?说到底,周瑜性格的致命点还是因为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三国还有一个人也是因为自己的性格要了他的命,那就是关羽。关羽的确也是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武将之才,过三关斩六将英明神武。但是他的致命点就是犯了目中无人,视天下英雄为草贱的大忌。关羽奉刘备之命驻守荆州,孙权想要讨回荆州故而施计让自己的儿子迎娶关羽之女。没有想到,关羽连想都没有想一下就回了话“虎女焉能嫁犬子”,这话传到孙权耳朵里那无疑是受到了奇耻大辱、王威尽失。甚至在群臣面前,颜面荡然无存。吕蒙作为吴国大都督亲自上门拜访关羽,关羽却很不礼貌的称吕蒙为“吴下阿蒙”这话又没有给吕蒙留面子,怒气冲冲的吕蒙最后只得负气而走。这样一来,关羽也就树敌了。自认为自己的文治武功足以镇压荆州,没有想到最后痛失荆州不说,还弄得个命丧吴兵之手。关羽的死可谓惨也!还弄得个死无全尸、死无葬身之地。关羽的命运其实从他的性格中就已经决定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当年,像这样性格决定命运的例子我在这里也就不一一例举了。因为像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不计其数,不胜枚举。已是屡见不

鲜了!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我们每个人都有,性格成因通常是遗传因素外加后天环境因素。但是绝大部分还是来源于后天环境所致。所以,性格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根深蒂固的。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虽然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但至少可以从本质上去改变嘛。常听人说,成功之道在于取长补短。这里的取长补短其实就是性格上的互补。将别人身上好的人格特点汲取过来弥补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所以说,人总是一个逐渐蜕变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学习进步,最终才能获得成功。其实,性格每个人都是有的。一千种人当中就有一千种不一样的人格特征,这是不奇怪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绝对的个性和性格,那么这个人必然没有什么人格魅力。性格要有,但是有些性格确是致命的。因为有人的地方必然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然是人心的所在。或许你的这个性格会导致别人对你的猜忌、误会、嫉妒等等不良因素,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一旦有了这些人性上的邪恶力量,那么你必将有危险。这个危险可能是对你言语上的伤害,也许是对你心灵的攻击,还有可能是对你身体上的摧残,更有可能是对你名誉上的抹杀和对你致命的一刀。这些都是人性,保护自己的方法还是要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做人切不可盛气凌人、狂妄自大。这些都是造成自己受伤的关键所在。以前,听人说过会思考的人、经常思考的人不断取长补短才是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这里的思考,绝大部分还是对自己性格的思考。只有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性格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有个性、有性格不要紧,千万不要是致命的。一旦触碰到这颗定时炸弹就什么都晚了。

第二篇:人物性格分析

人物性格分析

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人形成不同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可能会是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性格呢?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心理面貌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区别的主要方面。所以一个人的性格好坏十分重要,例如张三,如果他是在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他的性格会变的比较自卑,不易相信自己,慢慢的将养成懦弱的性格,做事畏缩,没有信心。相反,如果他时常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慢慢的他将越来越自信,做事大胆。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在他做事说话中都表现的非常明显。

现在,我们假设张三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那么他在生活中时怎样表现出其内向的性格的呢?在学校中,他不爱说话,总是爱一个人静静的看书,听歌,吃饭,不愿意多结交朋友(其实,是不敢),他和同学老在一起的时候往往是最沉默的一个人,不愿意主动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当他讲话时也会不由的降低声音,他在一个人走路的时候会走的很快,从人群中穿过的时候他会不经意的把头低着,加快步伐„„他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也不积极的和同学探讨,当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会紧张,说话不流利,更有甚至,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不知所云,严重的手心会冒汗,脚不停的抖动。如果内向严重的,也有可能倾向于自闭,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甚至家人,回到家就关上门一个人在寝室,这种人特别爱写日记,他把日记已经当成诉说的一种最贴心的朋友而不是习惯。离开学校,他找工作可能会很难,因为他不愿意也不敢主动去找寻机会,不敢表现自己,工作中也总是处于被动,自然不会被老板看好,而这些他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恶性循环的使他更加胆小,不敢尝试,不敢表现自己,最终整天郁郁寡欢。

可见,性格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但是,人刚出生时,并不具有某种性格,性格是通过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环境因素,特别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风尚习俗、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性格是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生活的反映。首先我们来看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因素,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大脑皮层的额叶与人的性格密切相关。“其中,英国学者Eysenck认为,大脑中存在网状结构—丘脑—皮层通路,这构成了内、外倾人格特征的生理基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有研究者发现,前扣带回是额叶中部内侧的一个组织,它在注意选择、行为控制、调节自动化的情感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将其作为调整人类行为、适应环境的重要脑区。”(《我国科学家发现三种脑内物质影响人的性格》)张三本来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意外事故后,脑部受到重创,这以后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他动静无常,无礼,有时爱说粗俗的下流话(他以前没有这种习惯),对伙伴很少尊重,不能容忍约束或劝告;时而极端顽固却又反复无常而犹豫不决;他为将来的工作设计很多方案,但由于其他似乎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很快又都被放弃了„„他的心完全变了。”(Rowe&Fulton,1979),我国的心理学家陈仲庚归纳说:作为一般的规律,脑组织的破坏易于使已经存在着的一些人格倾向更加明显或加剧。在脑组织后,一个一向有点多疑的人可以变为类偏执狂者。另在正常时一向敏感和有条理,病后却可以极端死板和易被激怒。除了脑组织外,身高,体重和体型外貌等特点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是家庭因素,一般来说,从出生到5、6岁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张三的父母如果对他采取关心、信任,合理的教育态度,张三就容易表现出行为积极、独立性强、态度友好、等性格特征;如果他的父母对他溺爱或拒绝、专制,那他就容易表现出消极被动、适应性差,独立性弱等性格特征。家庭气氛愉快,孩子在家就有安全感,而紧张的气氛往往是他感到紧张焦虑,如果家庭中父母离异也极易对他造成不良影响。第三是学校教育因素,不管是老师的言传身教还是班风、学风的班级角色对学生的性格都有重要意义。良好的风气会让张三在学习中表现的大胆,合群,有责任心,同时也会自动积极的参与班上的活动,和同学老师搞好关系。第四是社会因素,古有“孟母三迁”就是讲社会风气对性格的影响,孟母第一次把家搬到市场,孟子接受到的都是吆喝声,讨价怀旧声,明每天面对最多的事生意买卖,于是孟子开始爱好做生意;当孟母将家搬到坟墓附近时,孟子就开始整体哭喊,因为他现在所接触的最多的是哭丧的人,所以孟母明智的将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也就在学习的风气中开始喜欢上了学习,可见周围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张三如果生活的环境圈子是不好的,那么他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形成不好的性格。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起来就影响了他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其中后三个因素更加重要。

还是张三,就从他内心的性格来分析看。他在遇到事情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和表现呢?在学习中,不会积极的参加其他学校活动,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默默不语,如果突然叫他在很多人面前讲话,他会毫无主张,不知从何讲起,哆哆嗦嗦,不敢面对同学和老师的眼光,声音也小,很少有人能够听见他说的是什么,面红耳赤,手心出汗。其实是张三没有那个能力讲好吗?难道张三的智商比其他同龄人低吗?其实不然,可能他知道的比其他人还要多,还要准确,但由于他的性格内向,害怕胆小使他不能完全将他所知道的和心里所想的准确全面的表达出来。放了寒假同学都欣喜的等着迎接新年,而张三却还是那样沉默寡言,学科成绩又没有考到父母的要求,被父母狠狠的数落一番后,张三一个人默默的流泪,走亲戚的时候张三小声的对父母说“爸,妈,我不想去“”这孩子怎么这样,大过年的在家干嘛呢,出去走走也好啊?”“我想在家看看书”张三小声应对,其实他是不敢去,看书只是一时找的借口而已,他害怕再亲戚面前。因为他们会不停的问他在学校的事情,而他无法说出„„终于把书读完了,因为成绩不好也没有继续读下去,父母开始叫张三工作挣钱了,其实张三也想出去,他不愿意再面对父母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不愿听到那些抱怨,怀揣着梦想出发了,可是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由于性格内向,张三很难找到工作,后来好不容易进来一家公司,帮人打工。平日里张三也不和同事说笑,一个人把该做的做了,见到老板也不多说,有一次,张三和他合作的一个同事完成了一份工作,而这项工作张三是做了很大的努力,工作的成就70%可能都应该归功于张三。张三满以为这次能够得到老板的表扬了,课谁知子啊会议中老板却一直在表扬另外一个同事,对张三只是略带一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因就是张三只是做事,没有让老板看见他的才能,而另外一个同事平时幽默风趣,在老板面前也爱说一些自己的想法点子,深的老板和其他员工的喜欢,自然老板就认为张三和他比起来差的远了。

从张三的性格来看,他的很多挫折其实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可能有很多独特新奇的想法,他可能有很多精辟的见解,他可能很有才能,但为什么结果却是失败呢?就在于其性格的影响,但是,这种性格就真的一无是处,没有优点吗?其实也有优点,这种人心思缜密,观察比较仔细,做事认真,对待事情负责,兢兢业业,只要得到适当合理的培养,是非常好的。

当然性格和素质不同,一个人的性格是很相对易变化的,只要在后天的生活中多加注意是完全可以培养和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也可以改变不好的性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改善张三的性格呢?有一下方法:

1;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张三的父母、老师在教育张三时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同时,以社会中有说服力的人加以引导,可以优化性格。

2;提供锻炼并积极肯定。张三的父母可以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能够更好的展示自我。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张三在活动中塑造坚强,沉着,勇敢的性格,同时要给予他肯定,不要全盘否定,那样会让他丧失积极性,变的消极。

3;要客观看待性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做的事将优点发挥,将缺点改变。不要一昧的批评指责他性格的不足,而要积极的看待它好的地方,再慢慢的改变不足。

4;自我暗示。要在心里暗示自己很棒,可以每天起床大声的说一声“张三,你真的很棒”,在做事情之前告诉自己,有能力能够做好并且会做好,但也不要太刻意要求自己,只要尽力就行,事情完成之后客观的分析优点和不足,不要盲目抱怨,不要因为失败就不再有勇气做其他的事情,要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常看名言警句,读名人励志故事,告诉自己,他们的成功也是一点点的积累出来的,也是一次次的失败后才做到的,总有一天,自己也会成功。

性格虽然对一个人的生活有很多的影响,但要知道,性格不能决定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且相信性格是能够改变和改善的,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才会有更积极的心态对待世界,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

下面是皮特斯托鲁普的四中性格含义,可以了解并根据每种性格的优缺点进行改善: 1.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直率热情,表里如一,情绪体验强烈,易冲动,有顽强拼劲和果敢性,但缺乏耐心,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具有外倾性。

2.粘液质。安静沉稳,喜欢沉思,反应缓慢,灵活性不足,比较刻板,注意稳定,不易习惯新环境、新工作,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坚韧执拗,具有内倾性。

3.抑郁质。敏锐稳重,情感体验深刻、持久、少外露,行动缓慢,胆小、孤僻、不善交往,遇困难或挫折易畏缩,有较强敏感性,容易体察到一般人不易觉察的事件,具有内倾性。

4.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思维灵活,但往往不求甚解,注意力易转移,情绪不稳定,感情易表露且体验不深,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做事粗枝大叶,具有外倾性。

第三篇: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

贾宝玉:反抗封建道德,但又趋于消极。

林黛玉:才华横溢,尖酸刻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薛宝钗:端庄从容,随分从时,城府极深。王熙凤:泼辣爽朗,为人狠辣。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三、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第五十六回中的探春,以处事的果断干练显示出了她卓超的才干,而宝钗的嬉言却引出了她政治性的言论,真是叫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五、薛宝钗

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种礼束的守卫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与人关系甚好,受众的喜爱。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

六、刘姥姥

封建、贫穷、可笑的形象通过作者的笔墨,全部体现出来。

七、晴雯

晴雯乃贾府内又一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天生的叛逆,直率,任性以及无所忌惮的言辞给读者呈现出了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晴雯并未因为宝玉是她的主子而谦虚,忍让他的无理大骂,而是以理辩驳。

八、平儿

《红楼梦》里丫环最漂亮的,还得是平儿,由于她被贾琏收了二房,所以地位也就不同于别的一般的丫环了,但她的出身低微这个事实却一生也抹不去,这也就决定了平儿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不会太高。

平儿天资聪慧,可偏与王熙凤成主仆关系,则显得有点儿“小巫见大巫了”,不过在日常事务处理上,平儿可是帮了凤姐的大忙了,所以说王熙凤对平儿也挺好。平儿还是比较善良的,当贾琏在外面沾花惹草,勾搭上尤二姐后,王熙凤假惺惺的去把尤二姐接回来,却在背地里使坏,使二姐已经成形的胎儿堕掉了,二姐也不堪忍耻辱而自缢身亡,在这期间,贾府里唯一对她好的便是平儿了,一直对他百般照顾,还把好死时将要交给贾琏的二百两银子一文不少的交给了贾琏。平儿在贾府没落后出家为妮,一生遁入空门,从此与世俗无缘,唉,1平地儿啊,可怜,可悲,可叹的平儿呀!

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香菱、金钏、司棋、抱琴。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住儿、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七尼:妙玉、智能、智通、智善、圆信、大色空、净虚。七彩:彩屏、彩儿、彩凤、彩霞、彩鸾、彩明、彩云。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四宝:贾宝玉、甄宝玉、薛宝钗、薛宝琴。四薛: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四王:王夫人、王熙凤、王子腾、王仁。四尤:尤老娘、尤氏、尤二姐、尤三姐。四草辈:贾蓉、贾兰、贾芸、贾芹。四玉辈:贾珍、贾琏、贾环、贾瑞。四文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四代辈:贾代儒、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四烈婢:晴雯、金钏、鸳鸯、司棋。

四清客:詹光、单聘仁、程日兴、王作梅。四无辜:石呆子、张华、冯渊、张金哥。四小厮:茗烟、扫红、锄药、伴鹤。四小:小鹊、小红、小蝉、小舍儿。

四婆子:刘姥姥、马道婆、宋嬷嬷、张妈妈。四情友:秦锺、蒋玉菡、柳湘莲、东平王。四壮客:乌进孝、冷子兴、山子野、方椿。四宦官:载权、夏秉忠、周太监、裘世安。文房四宝:抱琴、司棋、侍画、入画。四珍宝:珍珠、琥珀、玻璃、翡翠。

一主三仆:史湘云--翠缕、笑儿、篆儿。贾探春--侍画、翠墨、小蝉。贾宝玉--茗烟、袭人、晴雯。林黛玉--紫鹃、雪雁、春纤。贾惜春--入画、彩屏、彩儿。贾迎春--彩凤、彩云、彩霞。

《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史,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另一主人公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三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小说中性格鲜明的人物足有数十个之多,如和蔼的贾母,干练的探春,温柔的袭人,可怜可爱却尖刻厉害的晴雯,憨厚善良而又不入流的刘姥姥······总之,大到皇家贵妃,小到丫头村妇,全书中的人物,各具个性。难怪鲁迅先生赞叹《红楼梦》中“都是活的人物”。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亲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反之,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成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这个以叛逆思想为内核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按曹雪芹原来的安排,林黛玉将泪尽而逝,贾宝玉将在她去世之后与薛宝钗结婚。薛宝钗的性格和婚后的生活使他彻底绝望,他终于弃家出走,回到渺茫的虚无之中。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他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最初也带有一些腐朽、邪恶的成分。秦可卿 4 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使他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从此他对两性关系逐渐表现出严肃态度,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表现了深一层的反感。他曾以为天下女孩子的眼泪都要送给他。他爱林黛玉,但遇着温柔丰韵的薛宝钗和飘逸洒脱的史湘云,却又不能不眩目动情。为着他感情的游移不明,林黛玉以血泪和生命对他不断地施加影响,使他从苦痛的体验中逐步摆脱社会势力和贵族恶习对他的纠缠和吸引,使他的性格趋于纯化,头脑趋于清醒,思想感情趋于稳固与坚定。

此外,丫鬟的品格和遭遇也影响着他,使他领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他对女孩子们一般是温存和顺的,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的事所遭到的父亲的毒打,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不但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也使他的叛逆思想大为加强,认识更加深刻。从此他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而且在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认识加深的基础上,对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史湘云,对于晴雯和袭人、麝月,心里有了亲疏的区分。以这种思想认识为基础,才有“诉肺腑”的情节,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从此成熟巩固,生死不渝。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他们;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藉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第四篇: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

我读《红楼梦》中的几个女性人物性格

张桂琴

【内容摘要】

人物是小说组成的主要要素,人物言行思想是小说的血肉,正因为有了栩栩如生人物性格的塑造,才让小说活灵活现,有了生气。我国古代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更是堪称一绝。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是首屈一指。其中以妙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为典型。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史,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妙 玉:恃才傲物、特立独行、清高自持、特立独行。林黛玉:才华横溢,尖酸刻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薛宝钗:端庄从容,随分从时,城府极深。王熙凤:泼辣爽朗,为人狠辣。【关键词】红楼梦,女性,人物性格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一部小说,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还有一部《红楼梦》”。由此可知读小说而不读“红楼”,是无法穷千里之目而小天下的。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笔下有一种灵气,他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几笔就勾出其音容笑貌,三魂六魄。《红楼梦》塑造了许多年龄、环境、生活相同或相近的女性形象: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贾探春、袭人、晴雯、鸳鸯、妙玉、迎春、惜春、刘姥姥、王夫人、贾母、赵姨娘、李纨等主要人物,个个神采飞扬,给人以不灭的印象。这里,我仅谈谈对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妙玉的一己之见。

一、“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的王熙凤

王熙凤是一位嘴巧心辣、精明奸猾、颇具才干的贵族大家庭当家少奶奶,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很多悲剧的产生都是她一手炮制的,这是一个塑造得极其成功的、复杂的、饱满的反面人物。不过,我认为她也有可取之处。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是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哪里有这样禽兽的人”,也多少带有维护女性尊严的“自卫”性质;她的“协理宁国府”,反映了“裙钗一二可齐家”,是对于歧视和压抑女性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的一种曲折的挑战;她设计赚尤二姐入大观园,可以看作是对那种要求女子“从一而终”、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封建婚姻制度的变态的报复,也是对于女子低下社会地位的不甘心,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反对一夫多妻,何罪之有?若说有罪,那便是不该把满腔不平发泄在同是受害者的尤二姐身上。

此外,王熙凤虽不识字但很欣赏有才能的人。怡红院里的颇不得志却有几分才干的小红受到了王熙凤的赏识,将之调到自己身边予以重用;对于“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贾探春的,她是存有几分畏惧之心的;对于寄人篱下“才比青娥素女”的林黛玉,她也是极赏识的;对于“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遭到迫害,王熙凤也是心存不忍的;还有她支持“大观园”里的文学活动等皆与“协理宁国府”一脉相通,反映了她不满足于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要求“德、容、工、貌”。

泼辣能干,巧于算计的王熙凤,“一令二从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最终短命而死。“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五熙凤身上“好”的人性因素被毁灭,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故王熙凤也属“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悲剧人物行列。

二、“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的薛宝钗 薛宝钗追求“淡极始知花更艳”的生活情趣、“任它随聚随分”的胸怀,“随分从时”、“装愚守拙”、“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整日“只愁我人人跟前夫于应候”。在人事关系复杂、矛盾重重的荣国府中能得到众人的欢心,连赵姨娘都说她“很大方”,“会做人”,被很多人认为是封建社会的标准淑女。对此,我不敢苟同。

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中她横插一脚,夺人之爱,这有悖于封建社会的“礼、义、仁、智、信”之“义”。即使以现今的观念来看,也是做了一个不光彩的第三者。身为大观园中的“女博士”,她不会不知道“君子有成人之美”之德吧。第二十八回中,当着王夫人的面,薛宝钗笑道:“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吧”(按:此处的“他”即为贾宝玉),这明明白白是在告诉王夫人贾宝玉受制于林黛玉,从而激起王夫人对林黛玉的不满,这恐怕不是“宽厚待人”之举吧。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被污称“流荡优伶”“表赠私物”的贾宝玉和蒋玉菡之间是清清白白的真情朋友。与此相反,一向端庄贤淑的薛宝钗却将元春所赐的仅她与贾宝玉一样的红麝串子,迫不及待地“羞笼”在左腕上,且当着贾宝玉的面褪下红麝串子,并借机露出雪白一段酥臂,以及其后竟关心起宿敌林黛玉来,不能不令人怀疑其动机是否纯正。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薛宝钗偷听了小红和坠儿的谈话后,连施“金蝉脱壳”、“借风吹火”二计,将这难缠的糊涂官司踢给毫不知情的林黛玉,日后如有麻烦也与己无关了,心机何其深、何其毒矣。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薛宝钗《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一诗,既借白海棠,极写自己豪门闺秀端庄矜持的仪态(“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又以花自赞,讽刺林黛玉、贾宝玉之多愁缠绵(“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一回中,林黛玉在《问菊》中发出的疑问“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在贾宝玉的诗中得到了响应“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当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时,怡红公子喜得手舞足蹈,其后二人吟和《螃蟹咏》以示庆贺,面对此情此景,一向稳重持成的薛宝钗再也按捺不住了,讽和了一首众人皆称讽刺世人太毒的食蟹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大观园内众人悲感之时,她自得于在贾府人际关系中取得的胜利(“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抄检大观园之后,人人深感自危之时,她却施小巧抽身而去,等待着“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连一向对之赞不绝口的史湘云也禁不住埋怨“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

对贾宝玉没有爱情,却与林黛玉争个不休的薛宝钗,虽然最终在贾府掌权人物的支持下登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但是并没有得到幸福的生活,陷入了“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殊寂寞林”的尴尬境地。

薛宝钗之为人,乃“皮里春秋空黑黄”也。

三、“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的林黛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一曲《枉凝眉》,唱出了千千万万个少男少女的同情之泪,宝黛爱情悲剧不知让多少才子佳人对月迎风长叹息。

如“风露清愁”的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处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是个“神仙”似的才貌双全的绝代佳人。

与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相对,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追求的是与别人不一样的风流别致,充溢着对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她的《咏菊》、《问菊》、《菊梦》打动了心如槁木、一向推宝钗诗有身份的李纨,以致魁夺菊花诗,可见其才情之非凡。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才貌俱佳的少女,寄居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虽然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意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却仍然被人看作是“小心眼”、“尖酸刻薄”、“专爱挑人的不是”。也正是这样一个势利、肮脏的环境,培育了“自矜自重、小心戒备”、清高自傲、不随俗流的纯洁个性和敢于用“比刀子还利害”语言讽刺、揭露荣府丑事,在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下大胆地与宝玉相爱的叛逆性格。

林黛玉与贾宝玉相爱,薛宝钗、史湘云中途插入,周围环境的险恶,封建势力的强大,又使之产生了忧郁、伤感的软弱性格,常于潇湘馆内临风洒泪,“秋闺怨女拭啼痕”,“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醒时弦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不知风雨必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眼空蓄泪泪空垂,闲抛暗洒却为谁”„„以致于志同道合、深爱着黛玉的宝玉时时牵挂,与朋友相聚酒面唱新鲜时样曲子都不能相忘(“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哀叹“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晓风”句宝玉借以自况,“宿雨”句喻黛玉)。

林黛玉的不谙世情,不愁“人人跟前失于应候”;和宝玉的叛逆的爱情,与四大家族的利益有着尖锐的矛盾,贾府当然不会要“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具有叛逆思想的少女作为自己利益的继承人,这些都是有先兆的,只不过颦儿不能预知罢了。如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贾宝玉勾着贾母原为赞林黛玉的,不想一向最疼外甥女的贾母反倒赞起薛宝钗来;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里,赵姨娘手提宝钗送给贾环的东西,走至王夫人房中大赞薛宝钗;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中,王夫人欲迫害晴雯时云“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林黛玉不为贾府所容,宝黛爱情必然以悲剧结局,这在贾宝玉悼晴雯之《芙蓉女儿诔》中已有所暗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林黛玉支持宝玉的叛逆行为,将厌倦仕途经济的贾 宝玉视为知己,对自由婚姻大胆追求,敢于公开表露自己对婚姻爱情的见解(看《西厢记》不忍放手,听《牡丹亭》不忍离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封建势力以死相拼,“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直至“焚稿断痴情”泪尽而死。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叛逆的爱情,引起了大观园中众多有反抗精神的女儿的同情和支持。身处封建社会末世,“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黛玉,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必然归宿,她的《葬花吟》唱出了封建社会的哀歌,成了《红楼梦》的主旋律。

四、“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的妙玉

红楼新曲《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写出了妙玉的为人及其一生的不幸遭际。

从“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回林之孝家的与王夫人的对话中,读者得知妙玉将进贾府始,全书中,妙玉露面的机会并不多,但只要她一露面,贾府中的众多女儿(包括林黛玉、史湘云和薛宝钗)都黯然失色。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贾母带着刘姥姥等到栊翠庵喝茶休息,妙玉给他们喝的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余者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妙玉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领着她们去吃五年前她在玄墓蟠香寺收的梅花上的雪水茶,宝钗、黛玉用的是稀世之宝。贾母离庵时,妙玉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并不远送。妙玉不巴结权要、不趋炎附势由此可见一斑矣。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林黛玉与史湘云联诗至“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被赏月旁听的妙玉止住,云“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随后她将黛玉、湘云二人邀往栊翠庵,续完联诗。所续之诗,林、史二人皆赞赏不已,说:“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可见妙玉“才华阜比仙”是得到公认的。林史二人起身告辞,“妙玉送至门外,看她们去远,方掩门进来”。对才情不凡、“清雅异常”的林黛玉、史湘云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尊重。

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迷”,连一向老实的李纨都说“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罚宝玉去取梅花,由此可知,妙玉是“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

别人取梅花不能得,贾宝玉去取不仅能得且妙玉送众人每人一枝梅花;贾宝玉过生日,妙玉以“槛外人”自称下贴“遥叩芳辰”。有果必有因,贾母等去庵中弄脏了她的地,宝玉欲命小幺儿打几桶水为她洗庵;她以“槛外人”自称,宝玉即以“槛内人”相对应,若她以“畸人”自称,则宝玉也必将以“世人”之称谓与之相对应(在刑岫烟的启示之下),一切皆因宝玉之为人行事合了她的意。当然,在贾府中,妙玉的知音还有林黛玉。第五十回书中写到贾宝玉将要去庵中取梅花,李纨欲“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世外高人妙玉的下场较之林黛玉更惨,“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以上便是对于《红楼梦》中几个女性人物性格的粗浅分析。作者正是用了一管史笔,一管神笔,入木三分地把一个个活跃在十八世纪生活舞台上的重要演员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让读者在某种程度上认识了封建社会。【结语】

小说中性格鲜明的人物足有数十个之多,如和蔼的贾母,干练的探春,温柔 的袭人,可怜可爱却尖刻厉害的晴雯,憨厚善良而又不入流的刘姥姥······总之,大到皇家贵妃,小到丫头村妇,全书中的人物,各具个性。难怪鲁迅先生赞叹《红楼梦》中“都是活的人物”。这些丰满的人物的塑造可见作者的匠心独具,也足以见得我国古代小说的魅力。细细品来如此回味无穷,犹如静静地沐浴阳光品一杯香茗如此醉人。【参考文献】 《红楼梦人物论》

---------------王昆仑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上下卷

---------------刘心武

第五篇:关于人物性格分析

《关于人物性格分析》研究性学习报告评价推荐理由

——指导老师冯俊亮

一、研究的意义

通过这次对三国演义人物的探究,希望当代青年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品尝中国的文化韵味。而且,关羽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探究关羽这个人物的性格及对今天人们的影响 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还可以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推荐理由

本组成员分工明确,每个同学人负责,特别是王兵同学跑前跑后,负责报告总结、打印,非常认真,付出了很多。其他同学认真查阅资料,积极开会讨论,所形成的报告质量较高,对人物的性格的分析把握很准确,抓住了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进行历史性的分析,能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分析,更好分析了关羽人物对中国的影响,也探讨了研究这个人物的现实意义。总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即锻炼学生,有增长了见识,更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将受益终生。

三、存在问题

由于资料有限,由于初次尝试,所以显得有些不太得法,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上,缺乏独到的见解,还是有些肤浅。但对于学生来说,已是难能可贵了。

2013-4-10

下载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林冲人物性格分析

    林冲的人物性格分析 金圣叹曾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

    简爱人物性格分析

    简·爱性格分析 简•爱的多重性格主要表现在她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及对现实及命运的坚强抗争,她渴望得到自由的生活、渴望追求真理的精神影响了诸多读者。但简·爱另有诸多美好......

    水浒传-人物性格分析

    水浒传 人物性格分析 宋江(及时雨) 《水浒传》的中心人物,梁山泊一百单八将的首领。是个具有非常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攻读经史,胸怀大志;身在公门,清明练达,深通谋略;又仗义疏财,广结......

    《西游记》人物性格分析

    (二) 功利憨厚的猪八戒提起《西游记》中猪八戒,人们总是将他与“好吃懒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的确,猪八戒也干过“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堂吉诃德人物性格分析

    堂吉诃德人物性格分析 “读《堂吉诃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 看过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不禁对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情。堂吉诃德的种种......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

    【贾宝玉】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

    鸿门宴人物分析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 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 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心眼很多,能随机应变。 项羽任人惟亲,致使谋臣不能......

    花荣人物性格分析

    花荣,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首。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长枪,一张弓射遍天下无敌手,如西汉“飞将”李广,人称“小李广”。清风寨正知寨刘高陷害其挚友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