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信 小 传

时间:2019-05-15 08: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宣 信 小 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宣 信 小 传》。

第一篇:宣 信 小 传

宣引 言

信小传

许多读圣经的人,当他们研读基督的生平时,常常注意祂的身位和祂的工作。同样的,当我们来看任何一位主的仆人,我们也想认识这一个人,以及他做了些什么。我们很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生活经历塑造了这个人,又到底是什么异象,成了他为主作工的动力。

宣信(主后1843~1919年)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着名的基督徒工人,他是一个火热拯救灵魂的人,也是一个积极造就初信者并训练基督徒工人的人。他开始服事的时候,是一个长老会的牧师,因着在服事的过程中遭遇了种种的挫折,他就离职不做了。

他一生有超过七十本关于圣经以及基督徒生活的着作。他所作的许多诗歌和诗章,的确满了灵感和真理。他以传扬「四重的福音」而着名,其中包含基督是救主、是圣别者、是医治者、也是要来的王。宣信是宣道会的创始者。

这本小传说到这位着名主的仆人的生平以及工作的一些细节。

传统与培育

宣信(Albert Benjamin Simpson)于主后1843年12月15日,生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湾景(Bayview)市。他的出生,是主对他母亲祷告的答应,这件事发生在他母亲丧失了长子之后。

宣信的姐姐说过这样的话:「宣信就像撒母耳一样,从出生就被奉献给主了。我的母亲告诉我说,她把宣信奉献给主,让主来使用他,不计生死。如果主愿意的话,他长大以后,或许能成为一个传教士,到国外传福音。」在宣信出生不久,有一位传教士,作了他的教父,并且将他献给一个差会。

宣信的先祖来自苏格兰,并在他出生前六十年移民到加拿大。他的基督徒传统,来自于受逼迫的「约民(Covenanters)」那一条线。宣信的父母,雅各和珍,定居在西安大略省。他的母亲性情机敏、富有诗意,在爱里用许多书籍来栽培他。他的父亲是一位勤劳、敬虔且谨守规条的人。他是长老会一位着名的长老。他每一周都花时间用圣经教义课程教导孩子们,同时不允许他们在安息日玩耍或嬉笑。

虽然宣信一直不喜欢这种严谨的家教,后来他却对幼年时期这种严谨的锻炼和塑造,表示由衷的感激。他所受的规条保守他、训诲他,而把他引到基督那里。他曾说过,当他作为一个青年人,处于一个充满试诱的世界,他幼年的培育常常保护他并保守他,并且给了他全备的训练,也培育他有一种厌弃恶事的情操。稍后他提到,一个健康的家庭必须融和完整的家教,以及真实基督徒的自由和爱心。

宣信的母亲教导孩子们,学习将一切的忧虑藉着祷告带到主面前。有一次,宣信跪下祷告,求主帮助他找到一支摺叠式小刀,当他找到的时候,他非常的快乐;以后他说,这一件事在他年幼的心灵里,产生了一个很深的印象,叫他这一生有一种确信,那就是他可以藉着祷告,把每一件事带到神面前。在他一生中,主答应他的祷告不计其数。

宣信在长大的过程中,主的手一直保守他。在他年幼的时候,好几次神迹似的从死里逃生。有一次,他差一点从一个很高的鹰架上摔死。有一次他几乎溺死,还有两次他几乎丧生于玩马的过程中。他从这些经历里,认识了主的保守。

早年的奋斗

宣信从幼年就计画要学习一切传道的知识和技能,但父亲却选择他的哥哥去接受神职教育,因为父亲认为哥哥比他更有盼望。当时,宣信的家无法提供两个儿子同时上大学。当宣信恐惧战兢的告诉父亲,如果他不再从家里拿钱,他是否可以继续上学,他的父亲答应了。

当时,一个家庭能够有一个孩子当传教士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许多家庭把他们的长子奉献给主,就如同以色列人把长子奉献给神一样。

宣信和他哥哥也都想走传教的路。宣信的父母知道,如果这两个孩子要在主手里成为有用的器皿,他们在发展这两个孩子的事上必须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愿意出一个代价,让这两个孩子能完全从农场工作里分别出来,受好的教育和训练,好叫他们将来能服事主。

单纯的接受基督

在十四岁的时候,宣信同时遭遇了属灵和物质的危机。这个时期,他一直考虑他的前途。他在选择传道或是追求属世的兴趣上,实在是左右为难。他试着想在神面前摸索出一条路,结果他发现他所需要的是神的救恩。

那时候,他所认识的神,仅仅是一位可畏且严厉的神。后来他说:「我整个宗教培育过程,从来没有告诉我:耶稣的福音是这么的甜美简单。」在道理上,他知道只有神能以奥秘的方式叫人有奇妙的转变,这种转变称为新生或重生,但他本人从未有这样的经历。

宣信敏感的个性,随着他内心的冲突越发颓丧;更因着他体弱多病,他整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崩溃了,甚至惧怕自己会死去。当他颓丧到极点的时候,他在爱和温柔里恳求父亲为他祷告。但因着严谨的宗教,父亲并不知道如何来安抚他。后来宣信说:「当时没有人告诉我,要简单的相信神的应许,也要简单的接受神全备白白的救恩。」

不久,当他整个人恢复到某一种程度时,虽然他心灵仍然很苦恼,但他照常起来活动。有一天他看到一本书《成圣的福音奥秘》,作者是华特马歇尔(Walter Marshall)。书上写着:「你一生中第一个善行,乃是相信主耶稣基督。在这之前,你一切的行为,祷告、眼泪、甚至于坚强的意志力都是徒然的。相信主耶稣基督,就是相信祂能照着祂的话来拯救你,并且现在就能接纳你。『到我这里来的,我绝不把他丢在外面。』(约六37)」这句圣经的话的确喂养了宣信饥渴的心灵。他跪下祷告,全人满了安祥与安息,他确信他的罪已经得了赦免,他一切的惧怕也已一扫而空。神救了他,他已经蒙了重生。

后来,宣信描述他的经历说:「那时我这迷途的心灵所经历的,就像大数的扫罗在往大马色的路上,从天上有光四面照着他一样,当时我立即跪下,仰望主说,主耶稣,你说,『到我这里来的,我绝不把他丢在外面。』主,你知道长久以来,我多么盼望来到你这里,但我不知道要怎么作。谢谢你,现在我能藉着你的话来到你这里,我相信你会接纳我,并且拯救我。现在我是你的孩子了,因着我接受了你,求你赦免我,也拯救我。阿爸父,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

早期的成长和装备

宣信重生以后,尝到了救恩的喜乐,也在属灵上开始成长。这时期,他非常渴慕圣经,整个人浸透在主的话里,满了说不出来的喜乐。从前圣经对他是空洞的,现在却满了神圣的启示。他说:「神的应许,如奇妙之光,照耀我魂间。」

然后,宣信将自己奉献给主。他十七岁的时候,有一次整天禁食祷告,作了一份奉献书,将他所喜欢的诗歌和主的话写在里面。他求主赐他加倍的灵,好向外邦人传扬基督。他求主圣别他,并宣告他是十字架的战士,他说:「我只有一位王,就是耶稣!」然后,他向主有一个祷告:「主,把你的灵赐给我,也保守我,叫我一生饮于救恩的泉源,安歇在宁静的溪水旁,常常因神而喜乐。」

末了,他很慎重的在奉献书上签名。这是他一生事奉的根基。十九岁的时候,因着他经历了属灵的低潮,第二次写奉献书。三十四岁时,他第三次写奉献书。

宣信为了继续完成学业,在一个公立学校教书,赚取学费。多年之后,宣信对那段辛苦工作赚取学费的日子,满了感恩:「对我来说,五十多年前我开始经历苦难,但这些都成了祝福,直到现今依然如此。」藉着许多的教导、研读并奉献,这个满有目标的青年人成了合乎主用的器皿。在他十九岁生日之前,加拿大伦敦长老会评议委员,核准他进入多伦多凯拿斯大学(Knox College)。在那里,他研读希伯来文、希腊文、神学、召会历史、召会行政,他为主说话的恩赐也得到成全。在大学期间,他学会信靠主,并将他的需要交给主。他多次穷苦潦倒。几年后,他对一群年轻学生提起这段经历:「有好几次,我身无分文。在黑夜里,我躺在学校草地上,笼罩在自己的黑暗中。我求神给我学费,感谢神,那时祂没有离弃我-直到如今。所以,你们若愿意信靠神,你们也会知道祂不会离弃你。」

对宣信来说,在那段期间,并不是所有的日子都是那么荣耀。他说:「当我经历神所量给我的环境,我总是不住的祷告。那时,虽然我很敬虔,但对主那种甜美和珍赏的感觉却逐渐消失。原谅我这么说,乃是在成为一个福音传教士十多年后,我才真正得到了我所以为丧失的祝福。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必须在教会里担负主要的责任,但我里面缺乏喜乐,与主的交通也不够。换句话说,我的心还没有完全被圣别,我也还没有学会住在基督和圣灵里的秘诀。」

学习事奉

二十一岁那年,他完成了学业并申请成为一个传教士。当董事会审核了他的性格、属灵经历、信心度量,以及他蒙召的情形之后,他成为一个长老会传教士。那时,他和他母亲的祈求得到了主的答应,他一切的心愿都完成了。

年纪轻轻的宣信,就很显明是一个有恩赐的传道人。这位年轻的传教士,曾受到一些在圣经上颇有研究,也很会讲道的长老会人士所称许。然而,宣信并不要人夸赞他的口才或工作上的成就。有一次,一个传教士向他请教,如何在尽职的时候满有感力。宣信回答说:「你一切都非常好,但可否请你告诉我,基督在你身上到底作了些什么?」

这个年轻的传教士可以选择两个职位:带领小型聚会,或是带领大型聚会。最后他决定带领大型聚会。他的考量是:「如果我只服事一个小教会,那个需要是小的,而我所付出的也只有一点点;这样我会越来越放松,最后就不会有什么成长。如果我服事一个大教会,我就被迫起来应付一个大的需要,而这样的服事会使神在我里面的恩赐得着发展。小教会破碎我,而大教会成全我。」

之后,他和新婚妻子玛格丽特亨利(Margaret Henry),在汉弭顿(Hamilton)开始了新的尽职。他的妻子爱他,也信托他属灵的职分,但并不能完全体谅或同情他。他们育有六个孩子。宣信这一生,他的妻子成了他尽职莫大的帮助。

宣信在汉弭顿住了八年,他所带领的教会增长了七百五十人。他忠于他所看见的异象,也带领许多人成为传教士。在这八年期间,他藉着旅行和经历,在属灵上大有长进。之后,他开始在加拿大和美国各地传道。

到路易维尔市(Louisville)

不久之后,宣信开始有负担到一个新的区域去。经过一些祷告和考量,他接受了肯德基州路易维尔市的一个大教会的职位。

南北战争之后不久,他到了路易维尔市。虽然战争结束了,在这城市里,许多人仍然感到痛苦和挣扎,有些是美国南方的拥护者,有些是美国北方的支持者。其中最不能释怀的,正是这城里的基督徒,其中很多团体仍然标榜他们是「北方」或「南方」的教会。

宣信很清楚是神差遣他到路易维尔市。因着他是持中立的加拿大人,他成了把神的医治带给这些基督徒的最佳人选。

他用「不见一人,只见耶稣」这处圣经,开始他的第一篇信息。他先从自己的见证说起,「我来到你们中间,一点不觉得羞愧,我能说,这是我职事的目标,我的格言就是『只有耶稣』。」这个格言成了他一首着名诗歌的灵感:

惟有耶稣,永是耶稣,我们歌颂这耶稣,祂是救主、生命、大夫,祂是君王建国度。

(诗歌395首·副歌)

当他熟悉了当地基督徒的情形之后,他召集了全路易维尔市的牧师,共同讨论一个议题-复兴的重要性。陶恕(Tozer)在宣信的传记里提到:「他知道,如果每个人都要发言,他们会讲得火冒三丈,并使整个聚会落下去。所以,他建议大家都跪下祷告,求主复兴他们。」据说,「焚烧的火融化了每一个人,但有一个顽固份子,他气得牙痒痒的,将他的帽子丢在地上,他只希望维持现状┅┅,除此以外,其他的人都有了一个属灵的复兴。他们已经预备好为南北战争划上句点,从此后再也没有任何流血事件,他们也开始引人归主。」

接着,这些牧师们决定举行一连串全市的复兴聚会。丹尼尔怀特将军(Daniel W.Whittle)是一个很有恩赐的传福音者,他和慕迪(D.L.Moody)常常一同配搭,此次他也被邀请在聚会中传道。那时人们都很渴慕,有许多人相信接受主。宣信藉着接触怀特将军,叫他有了新的看见:每一个不信主的、不法的人都是神爱的对象。他对教会的事奉有了新的认识,他也看见神宝爱人,过于教会的事务、活动和长老会的规条。

认识基督的全丰全足

宣信在传福音的负担上越来越强烈,他感到寻回迷羊的呼召一直在催促他,要他成为一个传福音者。原来,宣信是一个自傲、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基督在他身上似乎只有一点点地位,他在生活和事奉中也没有彰显多少基督,所幸他接触了怀特将军,从他得到许多帮助。他也从柏曼(W.E.Boardman)所着的《更高的基督徒生活》(The Higher Christian Life)得着许多开启。有一天晚上,在一次复兴聚会以后,宣信和主办了一个交涉,当晚,他经历了主的十字架对付他的旧人,他也看见了全丰全足的基督。宣信说:「从那时起,一个新的秘诀成为我一生的吸引、荣耀和力量。」这位称他为义的基督,也要藉着圣灵来圣别他。现在他活在地上的确据,就是「一个奉献给基督,并钉十字架的一生。」然后宣信写了一首诗歌:

与基督同死何等的安适!

脱世界、自己、罪恶,与基督同活何等的超脱,祂生我里供应我。

(诗歌365首)

宣信提出一个所有基督徒都要有的秘诀:「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圣别的地位上,我们更要以基督自己为我们活的人位。」他说:「长久以来我一直祷告,求主圣别我,有时我也觉得我经历到了。我有了一种摸着,但怕它稍纵即逝,就想极力抓住它┅┅最后,我还是失去了,因为我没有抓住基督。」

因着他宝贝基督是他的全丰全足,他写了这首诗歌:

前要的是祝福,今要主自己;

前要的是医治,今要主而已; 前我贪求恩赐,今要赐恩者;

前我寻求能力,今要全能者。

(诗歌394首·第一节)

宣信希望能和其他城市的牧师一同作传福音的工作。他建议他们举行更多的福音聚会,好得着这城里一切失丧的人。宣信的建议简直是对牛弹琴。牧师们拒绝了他的提议,因为他们害怕这会影响他们自己的服事。但宣信并没有放弃他的负担,藉着在教会里一些人的帮助,他开始在主日晚上有享受福音诗歌的聚集。藉着这样的聚集,他们带领无数的人信入基督。宣信和他的同工们非常享受这种传福音的工作。

后来,他盼望有更大的场所来举行主日晚上的聚会,所以他租了一个剧院,这使许多人感到震惊,也招来许多的批评。他从这个事例学了一个功课:若他要在负担里来跟随主,他就要经历宗教团体的误会和逼迫。

除了传福音之外,宣信其他的时间都去看望人。有一次,他决定花一些时间等候神特别的充溢。虽然经过好几个礼拜的祷告,他仍然感到不满足。直到有一天,主向他说话,要他到某些人中间去,他里面才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当时他说:「当我在信心里来接受主,我就能寻见祂。然后,我进一步用我所得着的主,来成为人们的祝福。」

到纽约市

在路易维尔市几年后,宣信再次有一个负担,要到一个更大的区域,甚至到地极去服事。他知道海外宣教是一个更大的需要,所以他想要发行一份新的杂志,让信徒们知道海外工作的讯息。然而,他知道在路易维尔市从事这样的工作是很困难的,这种工作必须在一个大的宣道区域中心才能实行。当他收到纽约市某一个团体的邀请函之后,他就很清楚他要走什么路了。

当宣信开始在纽约市这个新的区域里作工,他的劳苦一如往昔,所以,在他的教会里有一些人开始有了复兴,许多传教士也加入他福音事奉的行列。

得医治

然而,宣信仍旧为了这些富裕的会众竭力奋斗,尽力让他们从封闭中走出来,向周围广大的需要敞开他们的心,但无论他怎么作,似乎没有什么果效。他为海外宣教的负担继续努力,也因此付上了代价。他原本身体就不好,到了纽约一年多之后,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只好被迫离职休息。一位着名的医生坦白跟他说,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这叫他陷入极度的沮丧。

在他去职修养的期间,叁加了一个传统形式的崇拜,听到一个单纯又属灵的黑人讲道,他的心灵「奇异的复苏了」,他觉得有某种程度的恢复,所以就回纽约继续服事。因着他的健康并没有完全恢复,虽然他才三十七岁,走起路来却像一个疲惫的老人。

毫无疑问的,当时北美许多风起云涌的属灵运动影响了他,包括芬尼和慕迪这些大布道家的福音运动,圣洁运动(the holiness movement),五旬节运动(the Pentecostal movement),现代宣道运动(the modern missionary movement),连许多城市也兴起街头聚会和救护职事(rescue missions)。

另一个着名的运动就是神医,其中一名大将是查理库利医师(Dr.Charles Cullis),他单单以信心的祷告来医治他的病人。宣信叁加了一次他所主持的聚会,对于他的教导有深刻的印象。在研读圣经之后,宣信确信医治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工作之一,这应是向罪恶苦难的世界所传递之福音的一部分。宣信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以道理为满足,他所要的是经历。经过一段时间的祷告,主亲自医治了他,拯救他脱离早逝的阴影,为此他写下这段话:

现今仍有一位大医师,祂手满有亘古能力,在祂的命令下,我们的苦痛逃窜

——我是医治你的神

因着宣信得了医治,他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神医支持者。他恢复健康之后,继续满有活力的服事主达三十五年之久。终其一生,他都宣扬神医,但是他还是将尽职的重心摆在比神医更大的真理-救恩以及基督徒生命的丰满-上面。

虽然宣信得医治之后,没有再经过什么治疗,但他并不坚持自己的看见和经历,他反而劝告别人,如果对神医没有信心,就应该去看医生。

宣信支持各种圣灵恩赐的表显,但不同意五旬节派的教导,他们认为说方言是得着圣灵浇灌的唯一证明。他对于五旬节运动的评语是:「我不能同意这个运动,虽然我承认五旬节派其中也许有一些神的工作。」

新起头

许多人对于宣信经历神医这件事,抱批评和怀疑的态度,有的人甚至明确的拒绝他这种所谓「有问题的教导」。当他接受浸礼以后,更激怒了宗教人士。除此之外,他越来越感到乏力,因为他所牧养的会众无法接纳在街头接受救恩的新移民。至终,他得着引导离开了牧师这个有保障、有名望的职位。

接着,宣信独自开始在纽约市传福音,他不但仰望主保守他的健康,也信靠主供给他每日的饮食。对他的妻子而言,这是一个很为难的试验,她很难跟随宣信这些「不切实际」的追求。

宣信和一个七人小组开始为纽约市的福音祷告。这个小组一直在成长,开头是周间在他家中聚集,至终租场所开始有主日聚会。这一群弟兄姊妹有一个负担,就是把失迷的人带到救主面前。他们在试验和错误中学习,主一直祝福他们的劳苦,因此人数就增加了。在他们中间,从低阶级到高阶层的人都有。宣信在带领的时候,脱离了从前阻碍他往前的保守传统,而建立起一个属灵的、满有能力的聚会生活。至终,宣信所要的工作中心建立起来了,从这个中心打发许多工人出去。

宣信对每个肢体都尽功用很有负担,他常常为此祷告,也鼓励许多人进入这个负担。藉着他对主的信心和奉献,许多人被主兴起来加入服事,但在服事之前,都必须要接受某一种训练。他们常常举行街头聚会,建立救护工作,在医院和监狱里传福音,为一些水手举行特别聚会,开办孤儿院和贫民诊所,也在儿童、青少年和移民团体中工作。宣信出版了《遍地福音》(The Gospel in All Lands),这是北美第一份有插图的宣道杂志。宣信本人也受邀到一些大的团体中,例如开西大会(the Keswick conventions),讲关于更深基督徒生活的一些信息。他所传讲的,包括生命的丰富,医治,家庭以及各地宣道的福音工作。

宣道会

宣信一面宣扬他「全备的福音」信息,一面受到许多基督徒的批评。在一八八七年,他和全地有同样看见的基督徒组成了基督徒联合会(the Christian Alliance),一同追求更深基督徒的生活。两年之后,因着某些国家的宣道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他成立了福音宣道联合会(the Evangelical Missionary Alliance),来应付这个特别的需要。

一八九七年,这两个联合会合并成为基督宣道联合会(the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简称宣道会)。

宣信成立宣道会的本意,不是要形成独立宗派,而是要产生基督徒中间的交通、结合、或是联合,盼望对于神更深的事物以及福音有相同的渴慕。宣信说:「我们是以世界性宣道工作为目的的基督徒联合会,这联合会是完全高举基督的,祂-昨日、今日、直到永远都是一样的。盼望这个联合会能带领神饥渴的儿女,来认识那为着他们灵魂体三部分之神圣祝福的产业。同时盼望这个联合会也能鼓励并激动神的百姓,在国内那些没有教会的地方,以及国外正在灭亡中的外邦地土上,作这个世代所忽略的工作。」

宣信盼望这个联合会只是提供一些交通,他非常小心,以免这联合会发展成一种组织工作。当人数增加之后,他们盼望初信者都有一个属灵的家,于是产生了普遍受浸、擘饼的实行。无论如何,宣信一面不让这个联合会发展成一个宗派;另一面,也提供了「监督」或牧人给各地方,来满足当地信徒的需要。

竭力奋斗到底

渐渐的,宣信的工作量增加了,并且也经常旅行。他这一生所力行的经节是:「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

这位劳苦的宣信,决心效法保罗,在福音工作上不收任何金钱,拒绝接受任何的薪水,防备不让自己有任何的贪心或欺诈。他也拒绝接受荣誉博士的头衔,他不要任何的荣誉,免得他被高举,过于弟兄中最小的一个。

祷告的服事

宣信虽然非常忙碌,他总是分别时间来祷告读经。他说:「我们的生活不能像坐快车、吃快餐一样,我们必须在至高者面前,持守安静而隐密的生活。我们必须在主面前等候,好叫我们从新得力,如鹰展翅上腾;好叫我们再回到生活里,就能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在祷告方面,宣信鼓励信徒们思考主如何回答门徒有关祷告的问题。主的回答很简单:「去祷告。」宣信说:「学习祷告唯一的路,就是去祷告。我们在祷告中学习如何祷告。越祷告,我们越知道祷告的奥秘。」

成全人去服事

宣信有一种恩赐,能带领人一起进入(福音的)服事。他许多的同工,都是他亲自传福音带得救的。说到服事,他说:「一个懒惰、游手好闲的人,是不能服事的;一个不结果子的基督徒,也是没有藉口的。凡是愿意为着神的事奉和神的荣耀,把自己交给神的,神的能力和工作就会临到他身上。」

宣信以及宣道会工作的焦点,是在为神得着许多的人。他们认定基督若要再来,福音必须传遍全地。

为此,他们在纽约州的Nyack成立了圣经宣道训练学校,好训练一批人到国外宣道,或是在国内学习服事。宣信是这个行动的监督,他不断的为弟兄姊妹祷告,也指导他们如何在当地服事。

服事与传福音

宣信宝贝这本圣经是基督的一幅图画,他说:「有一次,我看到一份美国宪法,很有技巧的刻在一个铜盘上,近看不过是一份文件,远看却是乔治华盛顿的肖像。文字逐渐的消失,华盛顿的面貌慢慢的浮现出来,过不久,我只看到这个人,却看不到文字,也看不到理念。这使我想到,当我们来读圣经,以及领会神的思想时,我们从其中所看见的不是理念,也不是道理,而是一个爱的脸孔照耀出来,这就是耶稣自己作了我们的生命、源头,以及扶持的同在。」

宣信对耶稣的那种热爱,实在能摸着人的心。慕迪说:「没有一个人能像宣信他那样摸着我的心。」他享受了内住基督的同在,他所活的,与他所教导的是一致的。陶恕说,宣信能使神学歌唱起来:「在他的口中,道理变得那么的温暖、那样的活泼。」

著作、诗歌

宣信创立一个出版社,发行了一份超过四十年之久的周刊,以及一份宣道报。他写了超过七十本的书籍,此外,还有许多福音单张和小册子。

宣信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他写了许多诗歌。他在这些诗歌中高举主的名、教导内住的生命、宣扬福音并鼓励人传福音。他藉着这些诗歌,带领人进入更深的生活。譬如,「主,求你向我吹圣灵」〈210首〉和「在旷野加低斯」〈202首〉。他写了一些对付己和过十字架生活的诗歌。还有,他的诗歌强烈的呼唤乾渴的人来到生命的活泉这里。他也写了一些关于属灵争战和主荣耀再来的诗歌。许多基督徒诗集都选录他的诗歌,在我们的诗歌中就包含了三十馀首。

宣信喜欢在信息的末了,用一两节诗歌作结束,来总结他的负担。他的诗歌,大部分是经文的传讲。他能用经文编写标语,也能使用或改编圣经用语,例如「唯有耶稣」,好作成标语让大家来唱。

息了他的劳苦

最后几年,宣信把大部分的工作转给一些年轻、刚强的弟兄们。在一九一九年春天,他有一次轻微的中风,但不久又好了。在一九一九年十月二十八日,当他为他所有的传教士祷告一段时间之后,他进入了昏迷状态。这一次,他再也好不了了。隔天早晨,他在主里息了他一切的劳苦。

四重的福音

(一)宣信根据他对主的经历,整理了四个要点,并且公开传讲这些要点,作为他工作的独特教训和信条。这四个要点就是:基督是救主、圣别者、医治者和要来的君王。基督是救主

宣信认识基督是他的救主,这成了他基督徒生活第一个柱石。带人得救是他一生的负担,正如他在一首诗歌中所表达的:

拯救与服事是我们的标语; 为人而活并为祂而活; 亲爱的主,帮助我们对你有真实的信靠,好来服事我主并拯救失丧者。

关于基督是救主,宣信所强调的,乃是藉着简单的信,而有重生的经历,以及罪得赦免,而有喜乐的确据。在得救之后,所有的信徒都得着鼓励,无论在家中或在国外,都能过一个对福音满有托付的生活。基督是圣别者

因着当时许多人里面产生一种属灵的不满足,宣信就开始强调基督是圣别者。他带领人一同进入「基督在你里面成了荣耀的盼望」这个奥秘。

宣信说:「重生,就像人盖了一栋很好的房子。圣别,就像人住在这房子里,让整个房子充满了喜乐、生命与美好。」这圣别的教导,帮助了许多被传统宗教规条所束缚的信徒,叫他们过被圣灵充满的生活,而有一种满足的喜乐与自由。

宣信严厉驳斥当时盛行的完美主义。他强调圣化并非这主义所提倡的无罪,也不是指人的好道德、好性格或者其他的美德。他说:「圣并非人自身慢慢养成的一种性格,圣乃是与主耶稣基督的联结,这联结就如主在葡萄树和枝子的比喻里所描述的,是那么的完全,又是那么的亲密。」圣化是远离罪,是对神的奉献与降服,是与神的样式和旨意的一致。真实的圣化,产生对神并对人那超越的爱。

宣信说,圣化不是作出来的:「我们不需要慢慢的、痛苦的攀登那圣的高处,相反的,我们乃是接受那一位圣的自己。」他还说:「我们一定得看见耶稣就是圣别我们的一位。」「当我们被圣灵所占有,我们就一同有分神圣的性情。无论是谁,若是能与神有这样的关系,那是一件何等神圣的事。也就是说,一个卑贱的、最不引人注目的造物,竟然与神一同在宝座上,何等的希奇!」

宣信很享受奥秘派(如盖恩夫人和芬乃伦神父)的着作,也深受寂静教徒(Quietists)文字的吸引。他也很欣赏他们那种听祷(listening prayer)的训练,这是在读经时,向主的说话敞开的一种操练。他们深深觉得,人对圣别者的知识,乃是经历魂中那安息日的安息的转捩点。

宣信看见圣别一面来自于处理重大的危机,另一面,是一种日常生活持续的经历。他说:「我要学习每一秒钟都从主支取属灵的生命;当我呼吸时,我将祂吸入,也将我呼出;每时每刻为着我们的灵,每时每刻为着我们的身体。」

基督是医治者

宣信相信身体的医治,能藉着救恩的恩惠-信心而得着。他说:「从疾病里得释放,是在赎罪里的供备,也是根据以赛亚书五十三章4~5节,马太八章16~17节,以及雅各书五章14~16节,而给所有信徒的权利。」

因这教训,使宣信和一些更保守的福音派人士产生了很大的距离。有些人指控,他的教训使将来身体的得赎失去了该有的价值。有些人进一步指控,他带领年轻信徒罔顾对身体的正当照顾,并灌输他们反对医药的信仰。无论如何,宣信仍然持守对神医的确信,但他还是认为神医是次要的;最重要的乃是传福音给失丧的灵魂,并鼓励人过被圣灵充满的生活。基督是要来的君王

四重福音的第四面,乃是认识基督就是要来的君王。宣信和他的追随者一致认为,根据马太福音二十四章14节,关于主的再来,尚未应验的最大预言和条件,就是福音化全地。宣信说:「每一个人必须要有得救的机会,基督的新妇也必须是从各国、各族、各语言召聚一起的,这是外邦人数目的添满,也是迎接主再来的完满预备。」这样的信仰,乃是宣道会能在国内或国外推广福音工作的动力。

第二篇:何信恩小传

何信恩小传

何信恩:男,1949年生于绍兴。原杭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68年起在街道、农村、学校工作20余年。业余时间致力于地方文史研究,尤以人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1976年起在大学学报发表论文。1988年起专职从事地方志编纂工作,历任《绍兴市志》副总纂、《浙江省人物志》编委、浙江省地方志学会副秘书长等职。曾两次受绍兴市人民政府表彰与奖励,并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地方志、文史工作者。其任专职副总纂的《绍兴市志》(543万字)获全国一等奖。1996年调绍兴市政协工作,历任文史委副主任、市政协专职常委兼文史委主任。已出版《绍兴名人评述》、《绍兴文史漫笔》、《与鲁迅看社戏》、《与周作人乘乌篷船》、《绍兴名人传略》(教育家卷)、《爱乡楷模章传信》、《绍兴名士文化》、《绍兴名士丛谈》等专著8部。主编《修志文存》、《绍兴名人辞典》、《绍兴石文化》、《绍兴茶文化》、《绍兴旧影》、《辛亥革命与绍兴》、《诸暨乡情》、《越中名人谱》、《越中名人谱续编》及《绍兴文史资料》(11-23辑)、《绍兴文史资料集萃》(第一至五册)、《绍兴乡土语文读本》等文史类书籍50多部,约1500多万字。参编《文物之邦显辉煌》、《浙江省人物志》、《浙江乡村旅游志》、《中国文化世家》(吴越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大全》、《江南文化看绍兴》等10多种著作。代表性论文有《鲁迅的世界和世界的鲁迅》、《绍兴历代人才考略》、《试论越国兴衰的原因》等。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浙江省创意纺织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浙江省越国文化研究会理事、西泠印社出版社绍兴办事处特邀编审、绍兴市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蔡元培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绍兴市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周恩来研究会副会长、绍兴文理学院特约研究员、绍兴市政协文史委特聘委员、绍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绍兴市地方志学会、秋瑾研究会、稽山中学顾问、《乡土绍兴》主编。

第三篇:大隈重信小传

咸与维新的典范----大隈重信小传

大隈重信(1838-1922),明治维新的志士之一,明治时期著名的改革者、政治家及教育家。早稻田大学的创始人。曾两任内阁总理大臣。从一位侯爵。他是明治时期最有名的财政大臣,他主导的改革成功让日本建立了近代工业,巩固了财政的根基,不但挽救了刚成立不久的明治政府。还为未来日本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是 明治维新中为数不多的思想开放者之一,他同情中下层人民。坚持民主立宪的理念。和许多维新者抱有浓厚的旧思想相比,大隈是维新之士中难得一见的人物。堪称 内外皆新的新日本人。因而大隈为普通日本人民称颂,在他死后,有150万人参加了他的国葬,他留下来的早稻田大学,也成为日本最著名的学府,为日本提供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

一,藩政时代

大隈重信生于1838年3月11日。幼名八太郎。其父是佐贺藩士大隈信保,其母杉本三井子是佐贺藩士杉本牧太之女。大隈信保由于学会了著名的荻野流炮术,因而被佐贺藩藩主锅岛家聘为石火矢 头。佐贺藩是当时日本著名的强藩。在日本最先输入和仿制洋式军器。佐贺藩历代藩主都很重视兰学,即西方科学。甚至有专门传授西方科学的兰学寮。而且在军备 上与其他藩不同。较为重视火枪大炮等西方军器。因此作为炮术家的大隈信保在藩内很受重用,是一位石高300,实给120的上级武士。大隈重信作为家中的长男,倍受宠爱。

大偎重信的出生地,现为国家级保护建筑

非常明显的是,大隈日后的轨迹受到了父母的影响。由于大隈的父亲是一个炮术师,经常要接触兰学(即西方科学)方面的事物。所以大隈自小就对兰学产生了兴趣。后来成年进入藩校读书后则转入了兰学馆,以致成为佐贺的维新志士。大隈的母亲三井子是一位慈母和虔诚的佛教徒,在大隈幼年时,她几乎不用训斥和惩罚的手段来教育大隈。而是使用循循善诱的手法。后来大隈由于支持民权运动,因而被萨长派忌恨,在明治12年政变中下台,处于人生的灰暗阶段时,其母三井子为祈求去除儿子的厄 运,请京都西阵的名工织了四十八切的秀有安子观音图的织物,捐给四十八所寺庙。后来大隈遇刺,有生命危险时。其母不辞劳苦,不顾高龄。亲自到全国四十八所 名寺里祈求,并奉纳亲手所织的织物。留下了一段”育儿观音”的佳话。

特别是在大隈12岁时,父亲信保因病逝世,在巨大的变故下,三井子坚强的扛起了教育大隈重信的重担。由于家庭的变故和父母的熏陶。大隈从小思想相对开放,比较亲近西方思潮,而且同情下层人的遭遇。立志将来干一番大事业。

大隈7岁时,由于父亲的关系,进入了佐贺的藩校。被当作佐贺藩的将来的人才加以培养。而这时的佐贺藩正努力清除叶隐学的影响,以中国传来的程朱理学为理论基础创立的叶隐学因为藩内内斗的问题而成了气候,在在藩内势力强大,大隈入学的弘道馆藩校虽然是为了清除叶隐学而建设的,但是 反而受到了叶隐学的影响。早年受到父亲教导的大隈,视早逝的父亲为榜样,因此对叶隐之学很不感冒。1854年安政元年,大隈与几个同志合伙成立了藩内的改革派组织楠公义祭同盟。同盟的第一件事是向藩主锅岛直正申诉,要求改革藩校,这是大隈作为政治改革 者初露头角。

锅岛直正认为大隈甚具才干,颇为赏识。因此当保守派攻击大隈和他的同志江藤新平,大木乔任等人时,他施以保护且大加提拔,1855年,由于大隈等人急于求 成搞学政改革,使得大隈和保守派矛盾激化。结果在弘道馆发生骚乱,大隈因此退学,后来转而师从于国学家枝吉神杨。第二年,锅岛直正命令大隈转到兰学馆。正 式成为兰学馆的教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锅岛直正,锅岛直正是幕末著名的开明君主,出于经济和政治上的多重考虑,他继承和发扬了佐贺藩几代藩主的开明政策,对于西方科学非常欢 迎,不但鼓励学术,还开始仿造西洋军器。为此建设了日本第一个反射炉,这是划时代的创举,意义非常重大。反射炉预示着日本开始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尤其值得 一提的是,佐贺藩还开始制造蒸汽火车并成功完成了模型。还独力制造了几条蒸汽船。随着佐贺藩精炼方技术积累的逐步加深。到最后甚至可以成功仿造当时世界上 最先进的阿姆斯特朗炮。由于藩主的力挺,佐贺藩藩内学术兴盛,聚集了包括中村奇辅,田中久重,石黑宽次等技术名家和兰学者。由于输入洋式军器,佐贺藩兵强 马壮。在幕末的几场战争中都表现出色。锅岛直正因此名列幕末名君之中。他和大隈等人并称为佐贺七贤人。{#} 不久之后锅岛直正成功清除了叶隐之学的影响,在大隈进言之后,他决定把弘道馆和兰学墊合为一体。正式列为藩内的主流学术。大隈因进言之功而就任弘道馆教授。负责向锅岛主讲西方的宪法理论,因此倍受瞩目。

#: 佐贺七贤人: 因为看了帖子里有人说佐贺在幕末出来过什么人,所以把肥前出来的写一点。幕末肥前佐贺藩主要人物就是所谓的佐贺七贤,也有种说法叫佐贺八贤(加上枝吉神杨),这里简要写一下八贤和其评价。佐贺八贤是枝吉神杨(佐贺弘道馆教头,国学家,佐贺藩尊攘派的首要带头人和理论家)江藤新平(日本首任司法卿,日本近现代法律的奠基人),大木乔任(日本首任文部卿,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副岛种臣(外务卿,处理过多宗棘手外交事件。明治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枝吉神杨之弟),岛义勇(北海道开拓督务,人称北海道开拓之父),佐野长民(发明家,兰学者,日本红十字会创始人,自由民权运动的理论家和带头人之一),锅岛直正(佐贺藩主,首 任北海道开拓使,日本产业革命的引领者)和本文主角大隈重信。佐贺八贤都是文中楠公义祭同盟的成员。

二:咸与维新

1853年是日本史上新的一页。这一年由著名的黑船来袭事件开始。原本沉静的东方岛国日本开始了维新的狂岚。仁人志士们怀着奋发图强,救亡图存的理想,投身于维新的大潮中,着力建设新的日本。

自从黑船来袭之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惊恐,攘夷,开国,公议,尊王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大隈也积极投身于维新事业中,当弘道馆骚乱结束,大隈被迫离开之后,锅岛直正授意他转而师从当时弘道馆教师,国学家枝吉神杨。枝吉神杨一向鼓吹当时非常流行的尊王攘夷论,这点颇不对亲近西方的大隈的胃口。所以很快他就转入 了兰学馆里。

虽然在当时,攘夷的理论及其流行,举国上下一片攘夷的呼声。然而作为藩主的直正,和后继的藩主直大,却都是开国论者,因为佐贺藩的独特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 决定了佐贺藩的开国主义。佐贺藩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北部,数百年来日本唯一的对外开放港口长崎港就位于九州岛西北,负责长崎港警戒任务的正是佐贺藩。由于藩 长期和外国接触,而且通过外国取得了大量先进军备,还和外国展开贸易而获取了暴利。这些因素使得佐贺藩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日本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且,佐贺藩 因为领地内土地较为贫瘠,自然灾害频繁。不能单纯依靠土地的收入来支持藩财政。所以藩财政的收入依赖对外贸易甚多。于是佐贺藩人与其他藩的日本人颇不相 像,更多的带有商人气息。(锅岛直正因为积极参与贸易活动,而且锱铢必较善于聚财,所以得了个绰号叫算盘大名)不但欢迎新事物,而且喜欢投机。所以当日本 国内思潮迭起的时候,锅岛直正选择了最符合藩利益的开国论。因此对攘夷之事一向不甚赞同。随后他把大隈转入兰学馆任教授。负责培养藩内的人才。传授兰学。大隈因为能接触到自己喜欢的学术而非常高兴,兢兢业业的干起了教师工作,一干就是数年。这时候,国内政治气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安政五年,井伊直 弼掀起了安政大狱,攘夷派遭到清洗。接下来攘夷派发动反击。井伊直弼在樱田门外被攘夷派砍了,史称樱田门事变。樱田门事变导致国内矛盾激化。攘夷运动兴 起。长州等藩国借机要求尊王攘夷。内外交困的幕府受到各方批评。不得已同意限期攘夷。幕府的退让在全国掀起了攘夷的热潮。而这股热潮很明显的对佐贺藩影响 不大。因为一向以开国为主要政策,并且大量装备了西洋军器的佐贺藩对西方的强大认识的较早且较深,因此藩内对攘夷之事兴致缺缺。对于外界的压力,锅岛直正 采取面面圆的办法,让佐贺藩跟所有的势力都有一腿却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锅岛直正善于经营,所以佐贺藩本身实力强悍,经济发达,武器新锐,军备堪称日本 第一(佐贺藩士装备了七连发的西班牙式火枪,大炮队拥有阿姆斯特朗后装炮和臼炮。不光是兵器,藩士们的军装也大大领先。在戊辰战争时输入的黑色木棉制军 服,毛布、橡胶制雨合羽都是当时世界水准的最新装备。)。导致不管是攘夷派、尊王派、公武派还是幕府都不愿意跟佐贺藩翻脸,把这个强藩推到对立面去。而锅 岛受投机本性的驱使,使他不愿意随便表态要参加那一方(所以佐贺藩在幕末五强藩之中名声较小,政府内势力也弱,因为到了王政复古时才正式表态,一度被讽刺 为名不符实的倒幕强藩)。佐贺藩一面加强自己的实力,一面静观国内的乱战。这时候的大隈也没有闲着,锅岛直正从现实中了解到了西方的实力后。决心彻底清除 叶隐之学的影响而把兰学列为藩的主要学术,坚决改革藩政。亲近西方。重用大隈等改革派。于是大隈奉命开始筹划合并弘道馆和兰学馆,从此大隈一派正式登上了 政治舞台。权力开始增长。文久元年,大隈等人奉命做为佐贺藩的代表调到长崎地区处理藩内事务。在任职期间,大隈认识一个影响了大隈一生的人。他就是荷兰传 教士沃贝克(Guido Herman Fridolin Verbeck)。沃贝克当时是长崎济美馆的英语教师。(荷兰出生美国籍)济美馆是根据<<日美亲善条约>>而进来的美国人开设 的英语学校。目的是培养当时幕府急需的英语人才。因为幕府认识到了西方武器的强大,需要从英美等国输入军器。对西方抱有浓厚兴趣的大隈等人就学于济美馆。他的老师就是沃贝克。同样的,大隈也认识到了英美是西方诸国中最强大者,为了培养必须的英语人才,大隈上书锅岛,提议办英语学校。培养人才以接触英美。收 到大隈建议的锅岛则同意开设英语学校。于是大隈和他的同志副岛种臣一同就学于济美馆。从沃贝克的回忆中可以知道大隈等人在沃贝克手下非常努力,对新约圣经 和美国独立宣言非常感兴趣。,这些书籍对于大隈的启迪非常之大,平等的概念深深的触动了大隈。在长崎公干期间,大隈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倒幕,摧毁旧日 本。建设新日本的思想逐渐形成。大隈在济美馆完成学业后,已经和沃贝克建立了友情,于是当大隈邀请沃贝克去佐贺执教之后,沃贝克欣然前往。大隈一行人回藩 后受到锅岛直正的欢迎,锅岛为此特意腾出来一间大宅,更名为致远馆,成为佐贺藩的第一间英语学校。大隈任致远馆的教授,专门教授英语。现在,致远馆已经成 为了佐贺县致远馆中学,成为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外国语学校之一。

就在大隈修习英语,结纳沃贝克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樱田门事变之后,尊王攘夷派的形势开始险恶起来,首先出头的是萨摩。文久2 年,发生了寺田屋事变,尊攘派受到巨大损失。接下来萨摩军公开上京要求攘夷,首开外样大名上京纪录。大大损害了幕府的威信。幕府被迫让步,同意定期攘夷,志得意满的萨摩军在回国 途中路经生麦小村时,酿成了生麦事件。接下来长州借着幕府的定期攘夷令,炮击所有过往外国船只,这些举动都大大激发了攘夷派的热情,攘夷热推向高潮。高涨 的攘夷热潮迫使幕府宣布正式攘夷。文久3年,为了报复生麦事件,英国派出舰队攻击萨摩藩。萨英战争爆发。结果萨摩大败亏输。长州胡乱炮击的行为也遭到报 复,三国联合舰队抵达长州,大败长州军。攘夷热遭到极大挫折。幕府趁机发动八一八政变,重创京都上层的尊攘派。随后形势更加糟糕,元治元年,幕府首先动手,指挥手下的新选组发动了池田屋事变,沉重打击了尊攘派势力。为了挽回颓势,长州军发动禁门之变,结果为幕府军挫败。而后,四国联 合舰队抵达长州下关发动攻击,而幕府也聚集起15万大军攻击长州。史称第一次征长战争。长州藩在所有战线上均一败涂地。攘夷热陷入低潮之中。

内外交困的长州藩被迫向幕府投降。而跟幕府敌对的长州急需一个中人来做调停联络工作。这时候锅岛直正出面接下了这个活。正在长崎的大隈奉命奔走于长州和幕 方进行调停工作。大隈的工作卓有成效,给长州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在佐贺等藩的调停下,第一次征长战争结束。完成使命的大隈回藩筹备致远馆的相关事 宜。元治元年,佐贺致远馆开始授业。沃贝克任校长,大隈和副岛任教头。

在大隈细心培养人才的时候,日本国内的政治风云变幻。尊攘派发动了他们的绝地反击,就在致远馆成立的同年,高衫晋作在长州功山寺起兵,击败了藩内保守派,尊攘派重夺长州藩的政权。在遭受了现实的教训之后,萨摩和长州两藩决意联手抗幕。两藩成立了日本近代史上最有名,最强大的藩阀势力---萨长联盟。幕府对 此事恼羞成怒,发动第二次征长军。然而征长军为联盟军击败。加上幕府内部的权力斗争。第二次征长战争宣告失败。幕府军事上的失败导致了严重的统治危机,而 且改变了力量的对比。由于幕府军的战败,许多藩国开始倒向同盟军方向。而这正是大隈所期望的。大隈在长崎改变了观念之后,成为佐贺藩内倒幕思想的主要鼓吹 者。在他的努力下,佐贺藩也渐渐倾向于倒幕派。庆应3年,萨长土宇(宇和岛藩)四藩联手上京,策划倒幕。要幕府 “大政奉还”。四藩的行为刺激了许多志士。各藩倾向于尊王攘夷倒幕的藩士纷纷上京要求幕府 “大政奉还” 大隈做为一个倒幕派,也决心加入这个行列,由于藩主的态度尚不明确。心急的大隈和副岛合伙脱藩,上京加入请求幕府 “大政奉还”的运动中。但是,幕府不可能真正的 “大政奉还”,为了防止各地志士进京协助四藩给幕府施压。幕府下令捉拿那些参与大政奉还运动的人。大隈等人不幸被捕。被押送回藩,勒令谨慎。

就在大隈等人被差役押送走上回藩路的时候,京都内两派的矛盾开始激化了。新任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手腕高明,轻松的化解了倒幕派的兵库开港阴谋。兵库开港阴谋 失败让倒幕派认识到不通过战争手段是不可能摧毁幕府的。于是倒幕派公开打出旗号要求 “王政复古”,勒令庆喜 “辞官纳地”交出政权。而庆喜则干脆准备开战。打算用战争手段消灭倒幕派。于是萨长安尾越(安云藩,尾张藩和越前藩,三藩因为倒幕派力量增长,所以率先加 入倒幕军里)诸藩与公家召开了小御所会议。小御所会议的结果是以天皇谕旨的形式公开宣布 “王政复古”,勒令庆喜 “辞官纳地”。庆喜自然不从,在集结了忠于自己的军队后,庆喜挥军上京,然而倒幕军在鸟羽伏见地区一战击败了庆喜的军队。庆喜逃回江户。此战史称鸟羽伏见 之战。随后,倒幕派借着这个机会宣布成立新政府,改元明治。明治维新正式开始。

鸟羽伏见之战标志着新政府建立了军事上的权威,使得倒幕派的力量大大增长。随后,戊辰内战爆发。内战导致日本诸藩再不能选择观望的态度。于是各藩有的加入 幕府,有的加入新政府。此时的佐贺藩因为大隈等人的努力宣传,藩内舆论倾向于新政府。经过考虑之后,新藩主锅岛直大决定放弃观望态度,加入新政府一方。佐 贺藩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倒幕军的力量。而佐贺藩本身的强悍实力使得佐贺藩虽然加入倒幕派较晚,但却后来居上,超越了其他倒幕藩国,而与萨长土宇这些倒幕强藩 相提并论。接下来,佐贺藩积极参加内战,凭借自己的先进武器和强大军力在各处为明治政府作战,屡建功勋。新政府建立之后,着力取士,明治政府希望因此能提 拔一些思想开放的士人,淘汰陈旧的规章和势力。同时也利于倒幕藩国瓜分新政府的权力。虽然佐贺藩是后进者。但是作战积极,功勋卓著,本身又有强大实力。藩内藩士又都思想较为开放,所以政府不敢忽视佐贺。明治元年,政府下令在各藩取士。来建 立新的近代政府。大隈做为佐贺的改革名人,又曾经对长州施以援手。在调停长州的外交危机时表现很好,因此受命成为新政府的官员,出任外国事务局判事。走上 了建设近代日本之路。

三:外交初阵

大隈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任务是处理所谓的 “浦上教徒问题。”自幕府成立以来,都严禁在日本传播基督教。庆应3年6月,长崎奉行所逮捕了68名基督教徒并且将其判罪。西方诸国对此非常不满,提出强 烈的抗议。弄得幕府焦头烂额。这就是所谓的浦上教徒事件。幕府倒台之后,“浦上教徒问题”成为诸多幕府遗留的外交公案中最紧迫的一件。西方各国借着抗议浦上教徒事件,意图插手日本内政。因此公开要求新政府给这些日本基督徒平反。这件事情让新政府相当困扰。成为当时诸多外交问题中最棘手的一件。于是大隈做为事务局判事奉命去谈判此事。谈判地点设在东本愿寺的大堂。当时诸国中抗 议最厉者是英国驻日公使帕克斯(Sir Harry Smith Parkes)。帕克斯自恃英国强大,骄横跋扈,在以往与幕府的谈判中都以大喝一声开场。结果幕方的代表总是被这一声大喝吓倒,往往胆气自落,同意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这 回与大隈谈判时也毫不示弱,谈判开始时,帕克斯大喝一声,恫吓大隈道 “我不与大隈这种身份极低之辈谈判。”然而,大隈也不是省油灯。当时年满31岁的大隈年轻气盛,在众国公使和同僚面前以洪亮的声音反驳道 “如果阁下不愿意跟奉天皇御名而成立的新政府的代表交涉的话,(便不用谈了)直接就把您的抗议文书收回去吧!”见惯了奴颜婢膝的日本人的帕克斯大吃一惊,从而不敢小瞧大隈。接下来大隈和各国公使展开了长达6小时的辩论。精通基督教史和各国公法的大隈,在维护日本主权的问题上寸土不让,对于各国想借机干涉日 本内政的企图一一予以驳斥。以雄辩击败了所有对手。打破了西方国家企图干涉日本内政的阴谋,有效维护了日本的独立和民族利益。大隈的激情雄辩折服了列国公 使,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列国均放弃干涉打算。这是大隈做为明治时期著名政治家和改革者首次崭露头角。

由于在东本愿寺谈判中功勋卓著,大隈被委任兼职会计官副知事。做为日本方的首席谈判代表参加了接下来的高轮谈判。高轮谈判是在明治2年7月,新政府和五国 公使参加的旨在交涉如何处理幕末的劣币问题和如何导入西式币制,与国际接轨的问题的外交谈判事件。由于会谈地点设在东京的高轮地区。因此史称高轮谈判。

很巧的是,大隈在高轮谈判的对手,正是帕克斯。帕克斯因为明治初期严重的货币混乱行为导致的英国商人利益受损一事,不断向明治政府施压。事情的来由是这样 的。幕末由于金银外流严重,幕府被迫铸造成色恶劣的金银币充数,结果外商怨声载道,幕府被迫签订改税条约,同意在不会继续降低金银成色,并在将来引进西式 货币制度,但是,随着征长,戊辰等战争的爆发,幕府以及其他各藩都被迫继续铸造劣质金银币来支付战费和武器购置费用。而倒幕军一方也铸造劣质金银币来支付 开销。加之各藩过去本来都有铸造劣币的传统。所以劣币四处横行。二分金的仿造尤其厉害(有外面铸金中间铸银的,有用铜铸造外面镀一层金的,不一而足,达十 二三种之多)。而当维新之后,新政府由于种种情况导致财政基础不稳定,于是偷偷摸摸的继续铸造违反了改税条约的劣币。帕克斯发现了新政府的这种行为之后极 其恼火,要求新政府必须改革币制。当时因为劣币横行,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国内外的商人都受到巨大损失。在明治2年1月7日,帕克斯伙同法美意德四国公使发 出正式声明,以内战已经结束为由,要求新政府立即拿出驱逐劣币的方案。终止各种损害外商利益的事情。新政府接到声明后大吃一惊,急忙开始组织谈判团队。本来是确定让外国官副知事小松带刀领队,准备和五国谈判。但是小松因为中途生病。推荐大隈接任。于是大隈率迎来了其外交家生涯的第二次考验。

然而这时大隈面临的问题,不只是来自国外,还有来自国内的巨大压力。为了化解帕克斯的攻势。在明治2年2月5日。大隈和外国官知事伊达宗城合谋发送了一份 声明给帕克斯,声称政府将在2月5日发布关于将来发行新货币的声明。帕克斯识破了大隈的缓兵之计,大怒。立刻发表了一篇措辞强硬的声明,要求新政府说明事 情经过。伊达宗城无奈之下只好在2月30日向五国发布署名声明,在声明中,伊达承认新政府制造劣币并承诺杜绝此事。声明还正式承诺政府将发行足量的新货 币,而新币将与当时发行的纸币太政官札实现等值兑换。除了政府本身之外,严禁任何私人或藩私铸金银。伊达宗城的声明虽然暂时平息了西方的质疑。但马上引发 了激烈的内斗。首先的抵制来自于萨土两藩阀。萨土因为是维新的首要功臣,在政府内部势力强盛。因此我行我素私铸劣质金币而无人敢问。而其他各藩见状则把政 府的禁令当作耳旁风,私铸金银不停。而此时的明治政府仍然实力不济,内部既无力量可以制约萨土两强藩,外部尚无足够实力镇压其他藩国。而这个方案政府内部 也有不满声音。首席财政大臣。会计官由利公正坚决反对这个声明。由利公正是太政官札的始作俑者。但是他认为太政官札应该是不可兑换纸币。对于伊达宗城声明 中声称的等值兑换一事,由利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无谋的举动。会导致政府财政破产。为了反对此事,由利放话说如果非要按照外交上的需要就要实现货币等值兑 换,他便辞职不干。就在政府内部争论不休的时候,发生了横滨等地的外商联合抗议,要求政府赔偿因为劣币造成的财产损失的事件。这个事情很快变成了投机材 料,各地的投机商闻风而动,蓄积劣质金银币以求暴利。经济的混乱大大加剧,政府遭到质疑,面临巨大的危机。

随后,争论进一步激化。先前大隈和伊达的提议,只是暂缓了各国的压力。为了应对即将来临的各国的谴责。政府必须迅速拿出对策。在当时,大隈还兼任会计官副 知事。所以政府下令大隈负责准备一个关于如何处理劣币和假币的方案。大隈的方案则基本上根据伊达的声明一样。于是政府决定要吞下这枚苦果,宣布接受大隈的 意见。然而萨土等藩阀,由于率先宣布 “版籍奉还” 势力大大增长。气焰滔天。藩阀派以大久保利通为首,极力反对大隈的方案。3月30日,冲突白热化。大隈等人刚刚得到太政官令宣布同意大隈的举措,连飞脚(负责邮政传递的人都派了出去。结果飞脚被大久保利通的人抓回。大久保利通直接上书太政官三条实美,指责大隈等人是 “商人之辈” “见识浅薄”。坚决要求停止任何的货币改革。大隈闻讯大怒,一气之下干脆向中央递了辞呈。从此大隈对萨摩为首的藩阀势力及其厌恶。高轮谈判之前的争斗,是大隈和藩阀派首次结怨。从此,大隈的立场开始 逐步倾向于反藩阀。实际上,大久保的目的还是为了一藩的私利。因为萨摩在铸造劣币上受益良多。因此大久保生怕失去财源。而这种赤裸裸的损公肥私的意图事实上分裂了政府,由于 生怕政府分裂,造成维新功败垂成。因此木户孝允决定出面调停两派,由于木户的出面,加之承诺藩阀派即便是货币改革之后也能享受利益。最后两方均同意让步。于是大隈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但是这一回大久保的行为,给木户留下了很恶劣的印象,做为维新中思想较新的志士,木户认为一藩的利益不应该置于一国利益之上。因此他对大隈很赏识。所以在 木户的授意下,政府宣布出于谈判的需要,将大隈升为专职的会计官副知事,7月6日,大藏省成立。由于先前由利公正因为太政官札的问题而垮台。大隈则被选为 替补,出任大藏大辅。正式成为大藏省的高级财政大臣。大隈的升职揭开了日后被称为大隈财政改革的序幕。

当内斗平息下来,大隈开始准备迎战老对头帕克斯。首先从4月6日开始,大隈连续发出一系列的布告,通过了数条新法,成功稳定了金融秩序,预示着货币改革行 将开始。但是在另一方,帕克斯对于政府的压力也随之变的更加紧迫。因为现在经济秩序稳定了,所以帕克斯认为政府的货币改革也要提到日程上来。而且帕克斯对 于大久保的一系列做法已有耳闻。因此帕克斯生怕明治政府借着版籍奉还(版籍奉还是6月17日)的由头借故赖账。因为诸藩不但制造假币,还有向外国借款。特 别是萨摩,在幕末期间为了筹集军备和战费而向英国大量购置军火和借款。如果明治政府借着版籍奉还的理由赖账,就会有很多英国商人破产。所以帕克斯会同四国 公使,联名要求政府必须马上拿出解决方案。为了谈判具体细节,7月10日,以外务卿泽宣嘉为首,大隈重信为首席代表,伊藤博文为副代表的代表团出发,7月 12日正式召开高轮谈判。

谈判时的具体情况由于相关资料的缺失已经不太明确了,从已知的材料中显示,高轮谈判非常艰难,问题集中两条上,一是如何赔偿损失,二是如何改革币制。帕克斯在谈判之前收集了大堆的关于政府和诸藩制造劣币的证据,并在在谈判中一一展示。这让日方窘迫不堪。帕克斯占尽 先手。最后政府不得不承认诸藩确实有大量造劣币现象(但是坚决否认政府本身有制造过劣币)。并且同意对现有的各藩的劣币和假币予以封存和统计,取缔私铸劣 币的现象。关闭所有制造劣币的部门。并且进行通货改革。随之出示的大隈的改革方案在会议上也获得帕克斯等人的赞同。被认为是有效的改革方案得以推行。临会 末,帕克斯伙同法国公使借助机会要求政府对现有劣币对外商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但是此要求被大隈的巧妙策略所化解。最后高轮谈判结束,因为大隈的努力,政 府没有因赔偿的要求而付出一大笔足以导致襁褓中的明治政府破产的费用。大隈以其出色的外交能力成功的挽救了政府于外来压力造成的财政危机之中。特别是又制 定了明治时期第一份货币改革方案,因而做为改革派的领军人物备受瞩目。木户孝允对大隈很是赏识,认为大隈是难得的人才,于是放手让大隈做为少壮派首领来统 合少壮派官僚。当时大隈在东京的筑地地区建了新家,因为大隈为人好客,常常在家中设宴款待宾客。于是大批的少壮派官僚经常光顾大隈的家。包括伊藤博文,井 上睿等人都是大隈家的常客。少壮官僚们往往在席间就高谈国事。毫不避讳。因此大隈的家被反对派送了个绰号叫 “筑地梁山泊”*。从筑地梁山泊走出来的大隈,雄心勃勃,决心肩负起时代赋予他的使命,引领日本的变革,把日本建设成为世界上的文明国家之一。

*梁山泊: <<水浒传>>传入日本后,一时间成为风靡全日本的流行小说。因而梁山泊之名也为人所知。但是因为文化的不同,日本人认为梁山泊是贼窝。不象中国人认为梁山泊是义士的聚集地。所以梁山泊渐渐就成为贼寇的窝点的代名词。

第四篇:信宣活动采访稿

信宣“感恩月”,两大活动首次争鸣

2011年11月,又迎来了新一年的信宣“感恩月”,为此校团委学生信息宣传中心相继开展了与这个“感恩月”主题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以活动的形式去传达“感恩”的真谛。11月8日,在这个月的初起之际,信宣首先举办了“一分感激,十分暖心”录音征集大赛和“思尔之心,遥寄彼端”家书征集大赛这两项大型活动。11月8日,信宣的广播站和编辑部的干事便在旧食堂楼下展开面向全校学生的报名工作。

其中,“一分感激,十分暖心”录音征集大赛是由信宣广播站承办。此活动的内容宗旨是通过声音,传达心意。参赛的同学可通过自己一分钟的录音,把内心最真心的话,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我们信宣广播站将会为你们传情达意,本次活动参赛方式可通过OA公告贴,海韵广播节目或在8,9日旧食堂前现场咨询获知。天公不作美,在活动当天,天空一直下着小雨。在现场采访海韵广播站的工作人员时问道:“下雨天怎么还在继续展开报名工作?”他们的工作人员只回答了一句话:“要发扬信宣精神,风雨无阻。”

在风雨中展开报名工作的还有信宣的编辑部。这个月,信宣编辑部主要承办“思尔之心,遥寄彼端”家书征集大赛。此次家书征集大赛主要以“感恩亲人”为突出主题,去叙写一封最真挚的家属,以传达笔者最真实的感受。在去年信宣举办的“一封家书抵万金”系列活动中取得了令人相当满意的效果,也重点突显了“感恩月”的主题思想。同学们可以通过电子版或者纸质版的稿件进行投稿,亦可以到现场处咨询详情。

“感恩”永远都是人性中最光辉的特点,懂得感恩,也就懂得去回报。在本月月初,学校信息宣传中心首先展开的录音征集大赛和家书征集大赛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感恩”是一个永不断续的话题,我们期待更多感恩的心加入我们的队伍,从活动中去传达你的感恩情意。

关注我们,关注精彩!以上由校团委信息宣传中心组稿发布。

文:李著林

第五篇:母亲小传

母亲小传15篇

母亲小传(一):

母亲出在改革开放不久的时期,家里贫困,能省的几乎都省。母亲小时候生活十分艰苦,那在她的眼中却十分欢乐。她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常听母亲讲述她的往事,听来使我每每动容不已。

小时候,母亲经常跟邻居家的小孩子一齐玩耍。正月,街上喧闹,叫卖声络绎不绝。母亲和小伙伴跑向街道,眼巴巴的看着小商贩的食品,馋儿极了。母亲她说,还记得那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街上都好热闹,有钱人家都去买瓜子嗑儿,像我们这种穷人家的孩子,只能看着吃。然后等人都散了后,就去捡别人掉在地上的,然后带回家再炒着吃。

一年,十二个月,仅有正月才有肉吃,母亲只能眼巴巴地盼着正月的到来,因为这样,才能尝到肉的味道。

闲来无事时,母亲也会拿铜钱做毽子玩,先准备几根大小不一的鸡毛,然后再拿几个铜钱,再把那个鸡毛插进那铜钱的眼儿里,母亲她可会踢呢!一连踢下来能有一百多个。听母亲叙说这些往事时,她眼神里藏不住的童真的乐趣都溢了出来!

转眼间,母亲长大了,正到了读书的年纪,她每一天早上清晨起床,帮外公外婆去放牛,然后七点多回家吃饭,就背上书包上学了。

学校环境不好,教室里没有灯,也没有桌椅。仅有用泥巴搭起来的“桌子”,连凳子都是自我带过去的。

每当午时放学后,母亲都要牵着牛到田里吃草,傍晚时分,母亲就牵着牛回家。

她放下牛绳,便到屋里看书了。

家里没有灯泡,仅有煤油灯。母亲就在煤油灯昏暗的光线下,读着书。不知过了多久,吃饭了,母亲赶去吃饭,匆匆忙忙的吃了几大口,又回房间里看书去了。正是这样艰辛的环境,母亲却依旧勤奋刻苦地汲取知识的养分!

成年后,母亲认识了我的父亲,那时的生活依然窘迫,但年少时养成的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种子深埋于母亲心中。她和父亲齐心协力地努力工作,使我们的家庭状况日益变好。

其实母亲开始的工作并不稳定,收入低可谓“波澜起伏”,母亲却常常鼓励自我,即使困难再大也要努力的克服。母亲曾给人打过工,因为打工的地点离家里很远,所以母亲总是披星戴月,骑着已经破旧不堪的脚踏车,向工作地点奔去,但母亲还是因为一次迟到而被辞退。可她没有为此气馁,有前车之鉴,母亲更努力地打拼着。

几年后,母亲最终有了自我的一家小店,母亲是店长,店里生意不算惨淡,也不简便,母亲依旧勤奋努力的工作。我们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自我记事起,母亲依旧早出晚归,依旧忙碌。她就像钟一样,走了一圈又一圈,始终不停歇。每当我遇到难题时,她常常以自我的点滴,对我言传身教。正因为如此,所以此刻我也学会了坚持不懈、知难而上。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生中走过很多路,做过很多选择,但总是朝着目标努力前行。和很多伟大的人相比,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对我而言,母亲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母亲小传(二):

一·引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写一些东西保存下来,用来在闲暇之时细细品味。前前后后倒也写过几篇,但大多都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杂文”罢了,在旁人眼中可是是无病呻吟。

这次给母亲作传,着实成为了我第一次尝试,尝试回忆,直面那些落满尘埃的过往……

二·冬日

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鹅毛般的大雪在北国辽阔的大地上尽情的撒野。70年代的街巷上空无一人,却总能听到或远或近的鞭炮声突然炸响,常让人打个激灵。

1975年2月11日大年初一天气:未知

每一天,都会有成千上万个婴孩降临世间,带给无数家庭欢乐与幸福。今日于大多数人而言,并没有什么特殊,无非是大年初一,是崭新一年的开始。但对我来说,却意义非凡。

济南的某家医院,产房外,一个男人正焦急的等待着。不知过了多久,那第一声啼哭最终从产房内传了出来,母女平安的消息让他悬着的一颗心最终放了下来。至于是失落还是欣喜,我无从考证,也不愿去询问。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问题,大概是不需要答案的,或者说我不愿明白。

三·童年

由于父母都是工人,不可能每一天都在家陪她,便将她送到了爷爷家生活。那个几年前还在牙牙学语的小女孩,早已成为了一个合格的“跟屁虫”。

她曾跟我说起她的爷爷。那是一个有些胖的老人,热爱运动可是饭量却大的惊人,晚上总是睡得极早,然后在日出前就动身去爬千佛山。

我从未见过这位老人,也只是每年祭祖时能看到老人的照片。小时我总指着照片问她这是谁,她说这是她的爷爷。我好奇的把脸贴近相片去看那位老人,却总也记不住到底长什么样。

曾听她说起小时跟爷爷爬山的故事。

她常哭闹着说要跟爷爷去爬山,于是常常凌晨3、4点就被叫起来出发,所以常能看见她一脸哈欠的跟在爷爷身后被带着走,时不时还眯上眼睛补一会儿觉。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每次在山脚下,她总是信心满满,爬到山顶还学着大人们的模样喊山。可等到下山的时候,便开始耍赖,累得一屁股坐在路边,大呼“我不走了!要走你一个人走吧!”所以最终往往都是爷爷把她背下来。这么折腾了两三趟后,爷爷说什么也不肯带她再去爬山了。可每次等到出门时,总会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跟屁虫”。这样的场景不知重复了多少日子。

之后,她上了小学,家中也多了一个弟弟,身为姐姐的她自然而然的承担起了一部分照顾弟弟的职责。她变成了一个在弟弟受欺负的时候挺身而出的姐姐,成为了一个坐错车一边哭一边找家,进门前还偷偷擦去泪花的倔强的女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她也在一天天的长大

四·青春

有次,我看她收拾东西,一本破旧还有些“落伍”的本子落在我面前,但她似乎并没发现。我随手拾起来,“这是什么?”我问她。她循声望来,“哦,那个是我毕业时候的同学录!”说着便不由分说的从我手中抢过本子,陷入了自我的回忆。“哎!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啊!哎,你看!这个是我当时的同桌,她当时啊……”我早已记不清那时的她究竟说了些什么,只记得那小小的同学录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祝福。她说这叫青春,我问她什么叫青春,她却笑着说我不懂,不肯告诉我。

五·初遇

2000年7月4日六月初三天气:雨

那一天是我与她的初次相遇,很遗憾我根本不明白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至今我都很感激她把我带临这个世界。

她就是我的母亲。

之后听她说起那次相遇,我似乎有些“高冷”,不哭也不闹,就一个人缩着睡觉,她拖着虚弱的身体看着我,纳闷我为什么不和别的孩子一样哭闹,然后疑惑的无法入睡。

对此,我总笑她太操心,她也只是笑笑,一脸幸福。

世上有一种职业最难,那就是母亲。

六·昨日

在认识她之前,她就是一位公交车驾驶员,连我也不明白她到底工作了多长时间。但我明白,常年的工作给她带来了一身病,她的腰变得越来越差,有时在夜里疼的甚至难以入睡。但小时候陪我玩的时候,却仿佛看不到她的那份疼痛。大概每个母亲都曾是我们心目中最初的超人吧。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唯一一个发音相同的单词就是妈妈,我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人会开口说话后说的第一个单词,这包含了全世界对母亲这一称呼至高无上的敬仰。

我的母亲在这十六年的光阴中成为了我生命中最为不可或缺的人。

母亲她学历不高,早早地便开始了工作,可她却从未停止过想要学习的心。曾有段时间,她白天下班后还要去上课,晚上回家后还要背书。常常凌晨时分,我被那书房的灯光照醒,而母亲还在纠结书上那些难懂的地方。

母亲没有高学历,却总能给予我人生指引,成为我精神财富的来源。

不一样于胡适先生笔下的母亲,我的母亲从未体罚过我,仅曾因为我沉迷游戏而狠狠责骂过我。多年后我才明白她当时的心境,是该有多么痛心,可惜我荒废青春时光。当然,这些都是当时的我所无法理解的。

七·今日

16岁的我,进入高中已经1年多了,能够说离开了身后那温暖的港湾,开始独自一人去应对生活。

母亲不常给我打电话,她早早便说男孩子要独立,不能依靠父母,独立对一个人来讲是好事。

也许是她身上的那股倔强有很大一部分遗传给了我的缘故,我的身上也有了那份莫名的坚持。

八·明天

读过龙应台写的《目送》。

每读一遍,心中便加一分惆怅与担忧。书中说,父母与儿女之间,可是是一场场的目送,年少的外出求学,青年的在外拼搏……一切的一切,都是不断的目送彼此消失在视野之中,并且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有些害怕,害怕时间究竟会带给母亲怎样的改变。也许是几道皱纹,或许是几根白发。可不管是什么,我都不想去应对。而事实残酷,时间无情。应对着岁月的流淌,谁都束手无策。我所能做的,可是是让成功的速度快过母亲老去的速度,快一点,再快一点……

时间是吝啬的,从不予世人一丝停留,而人又恰恰不珍惜手中所拥有的,直到失去才会去后悔。

不奢求瀑布的水能够逆流而上。不渴望蒲公英的种子从远方飞回,聚成伞状。也不幻想太阳能从西方升起,东方落下。

只愿时光善待你,不要在你的身上,留下衰老的痕迹。

九·尾言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之所以能够久久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与其敬养父母,尊长的文化传承是密不可分的。可中国人含蓄的处事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对亲人、朋友传递情感的途径。

不妨扪心自问,有多久没向父母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了?又有多久没有好好地坐下来聊聊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时光尚早,多为父母做一些事吧,别让自我留有遗憾。

也许我们将拥有各自的生活,但总会连在一齐,不可分离。

十六年,不知不觉日子过得真快。

最终愿您命如南山石,身体康且直。

母亲小传(三):

有机会能够生长在这个世界上,我第一个要感激的人就是母亲。为什么呢?因为她陪伴着我度过了16年,为我的起居生活劳苦奔波。

最重要的是,没有她,我们根本不能够生存到此刻,甚至不能活在这世上。生命是她赋予我的,而我们就应当去尊敬她,了解她,回首她39年来的甜酸苦辣。1966年10月12日,她诞生在一个生活比较艰苦的家庭中。由于母亲、奶奶都是农民,而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父亲去维持(其父亲在容奇水利会当工程师,薪水较高),使其生活才仅仅满足了衣食,到达温饱的状态。小时候,她并没有我们此刻新时代的孩子那么幸福,而是要去耕田种植,从早忙到晚,而能否收获也只是一个未知数。

1973年,在她大约7岁时,她最终能够“退耕还学”了,她并没有我们此刻每一个人规定的校服,连红领巾也都是家中剩余的布料织成的,生活显得十分坎坷。虽然说能够“退耕还学”了,可是“伴随”他多年的田地仍被她所依恋。所以,她每一天放学后就到地里帮忙父母种菜植树。就这样,她就“熬”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向青少年生活走去。1978年,她从小学生升上初中。其实,她的初中时期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据了解,她在一次上学的路上因天雨路滑而连人带车一齐冲进了水塘中,使她顿时满身泥泞,如同在水中的“泥人”。

经过3年的初中生活,因为当时家境不好,而她又有两个兄妹,使她无法再升入高中去读书。所以,她凭着初中文凭走到了社会上(因为当时初中毕业也算是一种高学历),得到了一些企业老板的聘请,让她成为了一名出纳。之后,因为得到老板的赞赏,她被送到大良党校去读会计班。半年后,她从出纳变成一个会计员,使她不再依靠母亲对她的照顾。1989年3月12日,她与我的父亲结婚了。一年后,她最终在容奇医院生下了我,最终有了自我的继承人。2004年,她再次得到老板的推荐,让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党中的一份子。

此刻,她的生活越来越完美,她最终找到他心目中梦想的工作了,最终摆脱了昔日贫穷的生活,向完美的未来迈进。

母亲小传(四):

我的母亲是伟大的,她是家中的大姐,往下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也就是外婆生了两个“好”。母亲读书还不错,读到高中毕业,在当时的社会来说已经不错了,并且母亲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外公外婆在外工作。以前读书是早上读书,午时上山下田干活,但学生们都很爱读书,所以以前半日制学校也能学习得很好。

母亲生了三个小孩,姐姐,弟弟和我。我和姐姐相差比较远,姐姐大我五年,而我大弟弟一年。自从弟弟出生以后,妈妈便不用再投入到工作中。妈妈以前是在橱柜厂工作过的,每一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哪像此刻有摩托车和小车那么方便。虽然母亲不用在外头工作,但也有内在的工作,父亲是一个自我起家的人,很多事都要自我处理,一手一脚把事情搞妥当。母亲辞去橱柜厂的工作就能够在家帮忙父亲处理一些杂碎的事务,有时看见母亲很空闲,有时却看见她很忙,她忙的时候房间会很乱,因为母亲要在房间里处理很多的单据,整天按着计算器。如果这些单据给我处理的话,想必会很烦吧,并且我的数学很差,对数学没缘分,那时我肯定会乱脚步的。

小学时候,我的成绩还能够,但也避免不了一些小学生所认为的难题,还好母亲不多不少也能够教我一点吧,异常是数学。母亲喜欢在夜晚洗衣服,可能白天她很忙而我不明白吧。我有时候做作业会做到很晚的,母亲晾衣服的时候会看见我做作业做到睡着的时候便会叫我起床,继续把作业完成。母亲有时候白天会到父亲的工厂里去帮忙,有时候会与亲戚们去逛街。但每一天都不会忘记准时去接我和弟弟上学和放学。

当我成为一个初中生的时候,我是一名住宿生,宿舍会异常想家,毕竟还小。但母亲每个星期总有一两次给我送汤来,一碗充满爱的汤,喝起来异常甜。在我还未搬家到大良的时候,家离学校也挺远的,但母亲还是会风雨不改地给我送汤来。有时候同学们会羡慕我,我也发觉到给别人羡慕着的感觉是如此的甜蜜。母亲有时候送汤来还附带着一些小食,与宿舍的人一齐分享着,感觉真的很好。

爱的汤水从来没有断过,每个星期都会准时送到,说母亲是伟大的,这是毫无疑问。感动每个星期都会上演,但总有一次异常的感动吧。那一次,母亲说好六点四十五分送汤到学校来,因为临近中考,送来的补品越来越多,那天不是学校的家长开放日,所以家长不准进学校来,我唯有在学校门口等她。那天的天气异常的不好,雨下得异常得大,虽然我的课室在校门口附近,但我也不愿意在雨中走多两步,并且天雨路滑,我唯有在课室等着妈妈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雨一滴一滴不断地下着。在不耐烦的时候最终等到了母亲,发现母亲在风雨中冲到了我的课室里,母亲为了方便,没有打伞。母亲把汤送到我手上,说了几句,那几句说了什么我没有听清楚,我只是在不断的点头,因为当时我是注意着母亲的衣裳,有一点一点的雨珠,头发上也有挂着小雨珠,我呆呆的注视着。我又再一次地看着母亲再风雨中奔跑的样貌,旁边的同学对我说:“你怎样不拿伞送你母亲到校门口呢?”对哦,我怎样不拿把伞送母亲到校门口呢?我真是一个笨蛋,可惜太迟了,母亲已经上了车走了。看着这一切,我的心在流泪。

我佩服我的母亲,我崇拜我的母亲。我长大以后我也要做一位像我母亲那样好的好母亲。

母亲小传(五):

母亲小时候生活在贫困人家,甚至能够说她的一生都是苦的。小时候她上小学,母亲天不亮就跟着外婆到深山里割胶。她弱小的身躯背着硕大的胶桶,构成鲜明的比较。母亲说小时候异常怕蛇,晚上割胶时,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她就会联想到时恶心的蛇在爬。那时候山区里还没有电灯,母亲每次都跟着外婆带上油灯去割胶。等母亲风尘仆仆地赶到学校时,学校已经上课到一半了。中午母亲回家,又赶忙把上学的衣服换下来,换上破烂的衣服,背着小箩筐,去捡柴来烧火和贴补家用,连饭也顾不得吃。再等到晚上,她赶去上晚修时,太累了,就趴着睡着了,根本没听课。

有一次,母亲去捡柴时,看到了一条青竹蛇,她吓得浑身颤抖,随即本能捡起一块石头往蛇头上打。那蛇发出“呲呲”的声音,露出长长地舌头,实在是可怕极了。当母亲跑到家时,她已经吓得浑身冷汗,屁滚尿流了。外婆看到此情景,也吓得不轻,连忙安慰母亲。

就这样,母亲度过了几度春秋,直到嫁到我家,她艰苦的命运才被改写。

母亲刚来时,我家可真的能够说是一穷二白,家徒四壁。爸妈从最基本的农业干起,一点一点地积攒家业。到2000年,在妈妈的进取鼓动下,爸爸才开始买了辆拉沙子的车,奔波于四面八方。当然妈妈也不闲着,她在家里带着哥哥(当时我还没有出生),自耕自种,硬是把三亩地都种上辣椒,那年辣椒的长势异常好,母亲几乎全部的精力都花在椒棚上,守住了三亩辣椒。辣椒的价格很高,但我家苦于没有人摘,母亲不忍三亩的辣椒就这样浪费。母亲拿着袋,一个人在田里忙活了一天,硬是把辣椒都摘齐了。晚上回到家时,母亲俨然虚脱的样貌,嘴唇干裂,满脸疲惫。自从这件事后,母亲就被称为我们村的“女强人”。她就像一台上了皮条的机器,整天不知日夜地干活,挣了家底,为我们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到十年后我出生,母亲变得更忙了,当时年仅十岁的哥哥早早背上了家庭的重担,帮忙浇水,整理家务,给我喂饭……都成了他的任务。

母亲性格坚强,在做人教育方面,她既是我的恩师,又是慈母。

小时候,我成了全村人尽皆知的“小疯狗”,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我跟小朋友玩,玩着玩着就打架了,把人家的脸抓伤了。母亲明白后,把我拎回家,关在房里用尼龙绳绑住我的手脚,然后用电线一向猛抽我,我全身都布满了血青色的伤痕。之后,母亲哭了起来,她边哭边说:“你这么大,还不懂事,你这是要把我气死么?”我被问得无话可说,只是低声地啜泣。自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跟别人打架了。

有一年秋天,我因到同学家做作业,惹他家的黑狗一向冲我叫。我从小就怕狗,见到狗吼我,掉头就跑。黑狗见我这样,更是猛追不止。我边跑边哭。年幼的我,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的狗。在一片哭声中,我被狠狠咬了一口,母亲闻声跑来,看到我的腿流着血还有伤口。母亲直接凑上去,用嘴吸我伤口上的血,吸了又吐,直到把血吸得没有黑色,她才肯罢休,然后直冲冲地抱我去医院。

母亲小传(六):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题记

我的母亲是实实在在的农村人,她出生于1974年的秋天。8月8日。一声啼哭宣告了她的到来,可迎接她的是外婆的一声叹息。在70年代的农村重男轻女思想还是比较严重。亦或是我的外婆期望母亲的天空永远没有阴云,所以给我母亲取了戚彩云这个名字。母亲自小在乡间生活,学会了乡下人特有的节俭和朴实。因我的舅舅身子较弱,而我的外婆忙于照顾他,而疏忽了我的母亲,所以母亲长期没吃早饭导致她早早的就有了胃病。当时的我很为母亲抱不平,还为此和外婆怄了一天气!最终母亲说了一番话:“外婆毕竟怀胎十月才有了你的母亲,而你外婆生我时,也经历了很大的痛苦,我生你的时候也是啊,做了别人的妈妈才明白母亲伟大!”我为母亲的这番话震撼了,此时才觉得自我在母亲面前的幼稚和渺小。

在1996年这天,是母亲这辈子最美的一天。她与父亲结婚了。我本以为他们的感情是轰天裂地,可母亲与父亲的相识就如哪个年代大多数的年轻人样经先媒人介绍,然后就是结婚。毫无新意!可他们却乐在其中,母亲说:女人不就是想找个对自我好的男人嘛。况且生活是柴米油盐。要那些虚的干什么。那时的我一度认为母亲不懂风月,毫无情趣。此刻的我才明白平平淡淡的感情才能永久。就如父母;结婚几十年,磕磕绊绊,小吵小闹是家常便饭。可他们总是床头吵架床尾和!平时的母亲是很和蔼的,可一旦我们做错了事,她会原谅我们。和父亲的政策完全不一样。每次父亲都是骂我们到哭,母亲总会护着我。所以在我眼里母亲就是天使的化身!可母亲平时对我也很严厉,早上绝不能赖床。5点几就起床给我煮早餐!我在母亲的呼唤下一齐床,母亲就会变戏法样变出一盘盘美味佳肴,宛如厨娘班神气!

母亲生活之余也会与邻居等打下小麻将,放松下心境。或去买些福彩:不中就说是不好运,中了就皆大欢喜!记得一次母亲中了7000块,那几天脸带笑连走路似乎都带风!我很少看到母亲生气或悲痛,因为她常说:“人生很短,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还不如开开心心!”母亲虽来自农村,可她的话字字让人深省。对我更是言传身教!曾几何时:年少无知的我让你费尽了周折,让你愁白了头。母亲,我在那里向你道歉。对不起,你辛苦了!

母亲小传(七):

母亲生于1972年7月15日,是老历。也听母亲说她出生那天是鬼节,所以每当母亲生日那天最是被家人记得清楚。

母亲总是感叹自我读书太少,不能很好地修改我的作业。但在我的心里,母亲是优秀的!她用自我的一言一行来教育我们,为人之道,做人之本最是母亲对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也有些随了母亲的个性,待人接物有礼有让,有始有终!母亲很爱文学,异常是古今名着,母亲明白得还真不少。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母亲就要求我去看中国的四大名着。母亲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中国的四大名着都没看过,那就不配做中国人!于是,我也在空闲中努力去看或是去听母亲讲。

母亲是个生意人,却没有人们常常所说的生意人的如何奸诈,如何的爱钱,如何的势利,如何的坏。母亲很善良,对老人和孩子更是爱护。我就看见过母亲卖给老人物品没收钱的时候。还有,如果母亲接待我的同学时,真的就象大家的母亲,关爱备至!母亲是个小人物,却在做我认为最伟大的事情,她把自我的遗体捐献作为最好的归宿!

母亲很有亲和力,在她的同学和朋友中有着很好的口碑。我最喜欢阿姨叔叔们说我象母亲了。因为母亲被公认是聪明可爱的!我喜欢母亲陪我们嬉戏玩闹的时候,那时的母亲更象个孩子般,也和我们一样弄得灰头土脸的,幸福得让我们开心极了。

对于我的学习,母亲虽然是一再鼓励,但我还是在母亲移开视线的一刹那间,看见了母亲的欲言又止。我也很难过的!有次和母亲一齐坐车回黄石,我就对母亲说,在母亲面前很自卑。母亲惊异地望着我,询问是为什么。我说我有个十分聪明的母亲,而母亲却没有个象她那样聪明的女儿!母亲牵过我的手,很肯定地说:相信有个比母亲更聪明的女儿,因为她最能看见女儿的优秀!健康第一,做人第二,成绩第三,是母亲对我最实在的要求。所以我生活得很开朗,很明亮!

母亲也有脆弱的时候,也会流眼泪,也会不说话,也会叹气!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很迷茫,很无助。母亲就会很快地意识到了,虽然立刻也会笑。但那样带着眼泪的笑是我最不喜欢的母亲的笑!我的母亲笑起来应当是最灿烂最美丽的!这就是我的母亲,是我无法写出来的母亲。对于母亲的好,母亲的所有,也许我真的写不出来,但我很清楚我对母亲的依靠,对母亲的敬爱!

母亲是辛苦的,是很累的,更是不容易的!

母亲小传(八):

母亲在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十八出生于东阳的一户农家,原名叫徐凤芳,之后因为乡里的什么的风俗,说是和姨婆的名字撞到了,外公就帮妈妈改名叫少芳,意思为:少有的芬芳。可是去登记户口的时候没有仔细,少芳变成了“小芳”。

母亲是一个十分温和、朴实的人。眼睛大,嘴巴大,鼻子也大,光从外表上看,她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再加上母亲从不化妆,素面朝天,也不戴首饰,整一个家庭主妇的样貌,任谁也想不到,她是我家的半边天。

母亲说话和风细雨,做什么事情都是慢条斯理的。初中毕业后,母亲学了一个月的裁缝,之后到了江西做了一年的女红。从江西回东阳后,跟着阿姨卖脸盆、手套、眼镜……之后才转业干了这行。因为母亲性子好,和客人降价不伤和气,客人乐意与母亲交谈,阿姨胆大嘴利,负责进货,不出一年,齐芳、小芳这两朵姐妹花就卖出了名气。

母亲20岁认识的父亲,那时候父亲还在读书,而母亲的生意却越做越大了。两年后,父亲与母亲结了婚。——说是结婚,其实只是注册登记了一下,母亲拿了两套换洗的衣服,抱了一个纸箱子,拖了一辆自行车就跟着父亲走了。刚到父亲家,母亲就蒙了——家境比娘家不知差了多少!若母亲是小家碧玉那么父亲就是落魄秀才。母亲暗暗发誓,要让家境好起来。母亲拿了娘家七万块钱,白手起家。早上没命地干活,晚上偷偷地抹泪。有时,母亲还要遭受到本地人的冷嘲热讽和爷爷无端的责骂。

一切的一切,母亲都忍了下来。她生气,她委屈,可是身边却没有一个能够诉苦的人。

最终有一天,母亲受不了爷爷过分的斥骂,说道:“你别忘了你儿子的每一毛钱里都有一半是我徐小芳的!”严把,抱着嫁过来的纸箱子就走。父亲赶快跑出门去追人。从村口一向劝到荷叶塘(大约有5公里),好说歹说才把母亲劝了回来。可是母亲与爷爷的冷战还没有结束,一连三天没搭理爷爷。爷爷气疯了,逢人就说母亲虐待公公。

话传到母亲耳朵里,母亲又和爷爷大吵了一架。再加上那时母亲在村里已经获得了不错的口碑,爷爷战败。于是爷爷说:“我这儿媳妇儿,人挺好的。可是一发起火来,还真不是一般得厉害。”

解决了家务干商务。开始头两年,一向没赚钱。可是母亲没有泄气,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第三年,生意好转,竟赚了二十万!直到家境有了好转,母亲才生下了我。

我的出生,也给母亲带来了不少麻烦。天生一个病胚子,三天五天往医院里跑,母亲急得华发早生。一向过了三年,动了手术,我的身体才慢慢好转,母亲也暗暗了口气。

随后几年,在父母的共同努力下,生意蒸蒸日上。弟弟的出生,又给家中添了一份喜庆。

世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前年的一单韩国外贸,让家中亏损了十多万。再签合同前,对方打了一个漂亮的擦边球,母亲为人老实,没有起疑心,签订了下来。谁知,正是上工时,一个又一个原先没有的条件都冒了上来。布料换了三次——从涤纶换成绵纶又换成冰丝,做工一升再升。之后母亲才得知,对方是以名牌产品的要求来要求我们的,而价格被压得低得可怜。

大冬天,寒风刺骨。母亲和工人们一齐连夜赶工。冰丝这个名字不是白叫的,冰得彻骨。母亲就把工人们叫到办公室去,开着暖气,再让大家做。又让奶奶定时送些热水和夜宵过去。母亲七天七夜没合眼,最终把货赶了出来。

虽然亏了十多万,母亲也毫无怨言。她说,就把它们当作是交学费吧。因祸得福,工人的技术含量都提高了不少,母亲也敢接欧洲的订单了。

因为有了先前的经验,母亲谨慎许多。父亲说,母亲是潜力股,她经商的潜力正一点一点地被开发、挖掘出来。

老实人有好报,傻人有傻福。意大利的一家跨国公司与母亲签订了三年合约,每次金额都在数十万左右。今年又有一家荷兰的公司愿意与母亲长期合作。

是的,母亲的外表朴实无华,母亲的口才不及父亲的万分之一,可是她的坚韧、淳朴,不屈不挠最终成就了父母在事业上的成功。母亲不是女强人,可是她有比女强人更好的品质,母亲不是家庭主妇,但她却是一位标准的贤妻良母。如今的小本经营已经让母亲大放光彩。

父亲是成功的。但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女人。我父亲背后的那个女人,便是我的母亲,我朴实无华的母亲。

母亲小传(九):

我的母亲,和大多数母亲一般,平凡,名不见经传。

她,长得并不是倾国倾城,光彩照人,只是一张普通的面孔。甚至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使她看起来更加地没有活力。

她穿的并不是名牌。什么华贵之类的词,永远不能用来形容她的穿着,很平常的衣服,裤子,鞋。甚至有的时候穿着很庸俗。

她说的话并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也没有多少水准。甚至有时候让人发笑,有时候又让人觉得没有文化。

尽管这样,但有的时候……

过年,换季的时候,买衣服花钱的永远是我和姐姐,妈妈顶多买件T桖,外套,在我看来是好长时间没换过了吧,相反,我和姐姐的却着实不算少。我明白,不是她不爱穿漂亮衣服,而是因为她是一个母亲,她宁愿把自我买衣服的钱,拿来给孩子置办点新衣。

当我犯错时,她苦口婆心地教育我,貌似永远没有词穷的时候,一句一话里没有什么修饰词,却是直指人心的最朴实的话。当我表现好时,她会把一肚子的好话好像放水一样,汹涌而出,只怕自我给孩子的鼓励太少。

她在家时,姐姐说给她做面膜,她却一向说,老都老了,还有什么用呢。是啊,一天天只是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再便是期盼着在外奔忙的丈夫、孩子早点回家,在厨房里做好饭菜等着。这二十多年,就这样,也就过来了。

她会为孩子的种种好事坏事,时而欣喜异常,时而担忧不已,时而悲痛痛哭。她会自我一个人为孩子担心,她会冲动的找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她甚至会自我去解决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只因为,她想用生命去守护自我的孩子,并且她会。

我的母亲,她很平凡,没有伟大到万众瞩目,可是对于我来说,却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会问自我,世界世界上完美的东西那么多,为什么要把那个平凡的她,放在心里最珍惜的位置?答案仅有一个,因为她是我的母亲。

母亲小传(十):

是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首先在我头脑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我爱我的母亲,在我心中她永远是第一位的。母亲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里,从小就负责家务活和照顾弟妹。白天上学,晚上放学后要做家务活和照顾弟妹。没有一天能够专心致志地读书,弄得她此刻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她读书只读到初中就没读了。

母亲已有40多岁了,瘦瘦的脸上嵌着一对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下头长了一张嘴巴。一笑,就露出了齐而光亮的牙齿。由于长年操劳,脸上开始有些细细的皱纹,但目光却始终炯炯有神。我的母亲是一个爱唠叨的人,但她也很关心我。每当母亲明白我考试考差时,她第一时间就找我做思想工作,询问我考差的原因,并且讲了许多道理。惨了,惨了!今次不明白她会唠叨到多久才不会唠叨下去。最惨的就是她每次都会说出同样的话。我的母亲不会觉得耐烦的,只要她一看见我,她就会接二连三地教育我一番。但我每次受到她的教育时,总是把她说的话当作耳边风。

又如,此刻已经是冬季了,我一齐床衣服穿少了,被母亲看见了,就说:“女儿,早晨的天气有点冷,起床后多穿几件衣服,当心受了冷,感冒。”如今,每到这时候母亲总是如此唠唠叨叨这番话。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逐渐走向成熟。不断地回忆母亲以往对我的唠叨,一下子明白了母亲当时对我的所作所为,是发自内心的,她教育我的同时,也是关心我。这一切事,母亲都是为我好的,她不想将来后悔的人是我,怨恨她的人也是我。我小时候,很喜欢母亲。但不知怎样,我渐渐地长大了,开始与母亲不再亲近了。有话也不愿与母亲说了。母亲善口婆心地为我做思想工作,结果她并不如意。她开始悲观、悲痛。难道我真的变了吗?

我的母亲既是一个爱唠叨的人,又是一个勤俭的人。那一次,仅有我和母亲在家,因天气较热,我向母亲要钱买汽水喝。谁明白,母亲怎样也不答应。我想,这也太小气了吧,买一罐汽水都舍不得!真是小气鬼!那我只好喝几口开水。我有时为母亲感到自豪,因为她的话虽然多,但都说的是关怀我的话,有时又为母亲的唠叨感到心烦。母亲的勤俭,让我感到挣钱的辛苦。我母亲的前半生是在工作的忙碌中度过的,而此刻她的工作减轻了,不会太忙碌了,她能够享清福。

母亲小传(十一):

我的母亲,70年代出生于小城中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童年是在父母的温暖的呵护和宠爱下欢乐度过的。

母亲10岁那年,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了——她的母亲因食道癌而踏上了外出求医的漫长道路。就这样,幼小而瘦弱的她便早早地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其他孩子放学之后四处玩耍或依偎在父母怀里撒娇时,她却要匆匆忙忙赶回家,买菜、做饭、洗衣服、缝被子、照顾妹妹……父母不在的半年里,她变得独立自主、稳重成熟,从最初的茫然无助逐步成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少女家长”。

大学毕业后,母亲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众所周知,妇产科专业是一个高风险、要求有高度职责心的职业,所以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一接到电话,她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十几年里,她从未有过一次失误,不知有多少新生命是经过她的手来到这个世界,又不知有多少患者经过她的精心治疗身体恢复健康。那时的母亲是一个成功的妇产科医生。

2005年母亲遇到了她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父亲硕士毕业后到开封任教,母亲也带我一齐来到了开封,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由于专业不对口,一切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应对这个巨大的落差和挫折,母亲没有垂头丧气、怨天尤人,她瘦小的身体里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她又开始了对新的奋斗目标的追求。她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白天去听讲座,晚上在家里自学,很快母亲成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完美地完成了从一名妇产科医生到心理咨询师的成功转型。从此,她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母亲是我最敬佩的人,在生活中,她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让我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在学习时,她严厉要求、督促我认真完成作业,让我能够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但母亲自立、坚强、认真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却是我最为欣赏的。我为我能拥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自豪!

母亲小传(十二):

1972年3月24日,随着一声婴啼,一个女孩出生了。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她给了我幸福与欢乐,她就是我的母亲。

虽然母亲相貌平平,放进人群中3秒钟便会找不到,可是在我心中,母亲只能用羽泉的《最美》来形容。我最喜欢母亲那深邃的能够和列夫·托尔斯泰相媲美的黑宝石般的眼睛。这只眼睛中包含着严厉、慈祥以及关心,使人能透过眼睛看到母亲的心灵世界是怎样一番景象。来自:作文大全母亲小时侯家里很穷,虽然外婆外公很努力地工作,但在那个年代养活5口人实在不容易。经过生活的打磨,母亲变得很懂事,经常帮家里做事,还照顾弟弟。虽然生活地很艰难,但当母亲给我讲小时侯的事情时,总是乐呵呵的,就像看了一场不好笑也不悲伤的电影,没有什么能够值得耿耿于怀的。来源:作文网zw.86.当她想起她只理解了中专的教育时,总会告戒我说:“如果当时我有机会继续读书,就不用这样拼命干活收入又低了。此刻你们的条件比我好多了,必须要努力学习!

妈不要求你好出色,只要以后不要整天为生活而劳累就行了。”妈妈的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

在很多父母当中,我父母算是很开放的了,并不限制我的自由。由于从乡下搬到了城里,年龄也在增大,学习任务很重,没有了玩耍的空间与时间,父母为了让我能多接触大自然,还不辞辛劳地每星期陪我骑车出去欣赏大自然的景象。每次母亲出去时,总是把我护着,叫我靠边点,使我不受伤害。但她可否想过,她正处于危险当中?亲爱的母亲,在世人的眼中,您是渺小的,但在儿子的心中您是至高无上的。在我的星空,您是一颗明亮的星星,永远照耀着我,永远都不会在漫漫的夜空中消失。来生我仍然愿意做您的儿子。

母亲小传(十三):

我的妈妈“望女成凤”、爱赶时髦,还是个“女强人”呢!你不信,嘿嘿,就听我慢慢道来。

“望女成凤”篇

“喂,书写要端正。这计算要仔细。英语要多看、多读读、多背背。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是重点,必须得学好……”这一句句都是提醒我努力学习的“金玉良言”。这些“金玉良言”总是在不断地重复着,就像复读机一样重复着。这台“复读机”便是妈妈,这“复读者”自然是我喽!可怜啊,这几句话,我听得耳朵都快磨出老茧了。我可真佩服妈妈,竟然也不嫌烦!

妈妈总是把我看得很“高”。每当我有负她的期望时,她都要把我好好数落一番,有时甚至会“大打出手”。那时,我脑子里竟闪出一个念头:她不是我的亲生母亲,她必须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娶回来的凶恶的继母,必须是!

然而,当我取得好成绩时,她又“囡囡”“宝贝”的叫个不停,还天天让我吃香的、喝辣的。于是,先前的念头被彻底推翻了:不,妈妈是我的亲生妈妈,是我嫡亲嫡亲的妈妈!

追求时尚篇

妈妈个子高高的,就是身材不太好———胖。今年她39岁了,却偏爱穿些大红大紫的衣服。去年,见小阿姨染了个“黄头”,挺洋气的,她也去染了头。呵,不染不明白,一染吓一跳:妈妈至少年轻了10岁!我夸她漂亮,妈妈为此整整乐了好几天呢……

“成功人士”篇

妈妈是位“女强人”,干什么都棒。爸爸常说妈妈是颗“能豆豆”。

妈妈在水泥厂工作过,去了不久就被选上当了厂长。妈妈在大酒店工作过,几个月的工夫,就成了酒店的副经理。告诉你,妈妈还是一位共产党员呢!每当谈起自我的“成功历史”,妈妈总要摆起电视里成功人士的架势:胸挺得笔直,一手放在背后,一手放在胸前,两眼则向前望去……好有气质啊!

我的妈妈就是这个样貌。也许你觉得她只是一位极普通、极平凡的女人,而在我的眼里,她却是最好的。因为,她给了我人世间最伟大的东西———母爱!

母亲小传(十四):

外婆生了五个孩子,妈妈排行老三。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学会了洗衣服,作饭,带妹妹。至于外公,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他,听说,他是军人,死在了越南战场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妈妈和哥哥妹妹们百家务活做得井井有条。妈妈到此刻还十分爱干净,我想,应当是从小做家务的原因吧。

妈妈读书的时候,数学成绩十分糟糕。就因为这,她才没有上成初中。这成了她永久的遗憾。

没书读了,妈妈就在家里帮外婆做农活。16岁的时候,妈妈想到城里去打工。就这样,妈妈离开了生她养她16的家乡,踏上了她的打工之路。

在打工的时候,妈妈认识了爸爸,然后他们就恋爱,结婚。没多久,就有了我,从那一刻起,妈妈就成了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彻底的告别了她的少女时代。

爸爸很聪明,又肯干,没多久就有了自我的事业。爸爸的辉煌预示着妈妈的不幸。就在我9岁那年,爸爸和另外一个女的有了孩子!这是妈妈最大的不幸!

母亲小传(十五):

1972年8月某日,她诞生在一个生活比较艰苦的家庭中。由于全家都是农民,所以使其生活才仅仅满足了衣食,到达温饱的状态。

小时候,她并没有我们此刻新时代的孩子那么幸福,而是要去耕田种植,从早忙到晚,而能否收获也只是一个未知数。

1979年,在她大约7岁时,她最终能够“退耕还学”了,她并没有我们此刻每一个人规定的校服,连红领巾也都是家中剩余的布料织成的,生活显得十分坎坷。虽然说能够“退耕还学”了,可是“伴随”她多年的田地仍被她所依恋。所以,她每一天放学后就到地里帮忙父母种菜植树。

1983年,因为当时家境不好,而她又有3个兄妹,从此她又过着耕田种植的生活了。

1993年某日,她与我的父亲结婚了。2年后,她最终在容奇医院生下了我,最终有了自我的继承人。此时的家庭状况还不是很好,生活的过的很艰辛。我的爸爸为了我和母亲的生活,跟我的爷爷吵了一架,从此,我们就搬出去住了。

此刻,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全家人都过着高高兴兴的日子。

母亲经常给我讲她小时侯的故事,我也听着她,和着她。

· ·

· ·

· ·

· ·

· ·

· ·

· ·

· ·

· ·

· ·

下载宣 信 小 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宣 信 小 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小传

    朱琳,女,汉族,1990年12月9日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现就读于浙江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

    母亲小传

    母亲小传 1972年3月24日,随着一声婴啼,一个女孩出生了。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她给了我幸福与快乐,她就是我的母亲。 虽然母亲相貌平平,放进人群中3秒钟便会找不到,但是在我心......

    母亲小传

    母亲小传 我一直很敬佩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妈妈,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她老是用她的经历告诫我和妹妹,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母亲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市的一个小乡村里,由于家里贫......

    牛顿小传

    牛顿小传 牛顿(Isac Newton,1642—1727)与伽利略去世那年——1642年(儒略历)的圣诞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伍尔索普村一个农民家庭,是遗腹子,且早产,生后勉强存活。少年牛顿不是神童,成......

    个人小传

    个人小传第一篇 邵战军, 男,1976年9月出生,1991年5月加入共青团,1997年7月毕业于滁州师范,同年8月分配到章广初级中学(原胡集中学)任教。在教学之余,我参加合肥教育学院的函授学习,于......

    个人小传

    个人小传我叫XX,19XX年X月X日出生于XX省XX市的一个普通家庭,2003年加入中国共青团,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就读于XXXXX大学XXXX班。 本人1997年至2002年就读于XXXXXX小学,2002......

    演员小传

    演员小传 斯琪,女,55岁,已婚,短剧中的妈妈,丈夫在很久以前便出去打工至今未回,弟弟从小便是很不懂事,让她感到很伤心欲绝,反倒是成绩优秀的却因家庭原因导致辍学的姐姐一直与她相依......

    个人小传

    个人小传 十三年前,吾以未来女高音之势,携如歌剧2之声匆匆降临人世,啼哭一声即震惊产房。吾母紧紧抱吾,喜极而泣,遂未经吾同意即给吾安上一名。嘻,吾名乃机密也。因吾母乃一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