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
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民间体育游戏曾经给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带来欢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幼儿更多沉浸在电子产品的世界里,缺乏锻炼导致健康正逐步远离幼儿的生活,他们不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那些古老而又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民间体育游戏的传承迫在眉睫。因此,笔者所在幼儿园结合本园文化,依托主题教学,开展主题背景下幼儿民间体育游戏的探究的研究。
以生活为中心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因此,教师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体验的主题活动内容。如“可爱的家”“有趣的动物”“快乐的世界”等主题,预设主题后,教师要考虑什么样的民间体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教师又该如何在主题背景下实施民间体育游戏。问题在“可爱的家”的主题中找到了答案。“可爱的家”主题中讲到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笔者便以此为契机,向幼儿介绍中国的特色文化,如抬轿子、舞龙、划龙舟、卷炮仗等,幼儿非常感兴趣。有了兴趣之后,老师便邀请家长、幼儿共同参与,用纸盒做轿子,用饮料瓶和废旧的木棍做龙身,亲手装饰龙头等,幼儿在前期的准备中,对民间体育游戏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在后期的活动中,幼儿两两舞龙,三人合作抬轿子,用废旧的广告布卷炮仗,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在这样的主题背景下,幼儿既锻炼了身体,又在自由探索、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也极大程度地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偶发为契机
陈鹤琴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他的真世界”。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随机教育往往随处可在。如一次散步时间,笔者看见孩子们在讨论士兵的话题,还学习解放军走路,很神气。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笔者就生成了主题《我是小小兵》。在《我是小小兵》的主题中,笔者利用楼顶的草坪创设了军营的环境,提供望远镜、头盔、迷彩服、冲锋枪等材料让孩子们有切身的体会。并结合主题开展“官兵打贼”“走木桩”“地雷爆炸”等民间体育游戏,孩子们在这种开放性的主题环境中,尽情地享受民间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为他们积极探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以改编为突破
主题活动为民间游戏创设了特定的背景,而民间游戏为主题延伸、拓展与整合习得的知识和经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针对一些传统民间游戏,笔者所在幼儿园教师根据主题发展要求、孩子的兴趣点、年龄特点,将其内容进行改编。如中班的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与主题《夏天到了》相得益彰。但是这个游戏孩子们很喜欢玩,在其他主题里怎么有效地融合呢?于是,笔者做了改编,将花开的时节和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结合主题《春天到了》,笔者就将内容改变成“桃花、桃花几月开”。还有一些民间游戏需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增加游戏难度,改编游戏内容。如“水果蹲”的游戏,在中班可以用不同的水果进行游戏,到了大班则改编成“数字蹲”以增加难度,来满足幼儿的需要。努力将多元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改编的游戏中不断体验着游戏的乐趣。
以整合为平台
主题背景下的民间体育游戏有助于幼儿多个智能的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提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环境、艺术交流的机会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如在《有趣的动物》主题中,笔者和孩子玩了一个叫“老鼠笼”的游戏,在后期的游戏中,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摆出小老鼠在老鼠笼里奔跑的各种造型,还配上朗朗上口的民谣和音乐,显得生动极了。为了不被老鼠笼捉住,小老鼠们还商量设计“逃跑”阵形,给主题活动增添了不同的效果,同时,促进了幼儿各方面智能的发展。
主题背景下的民间体育游戏有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员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在民间体育游戏中,一般需要2至3名以上幼儿合作完成,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材料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比如,在主题活动《有趣的动物》中,老师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设计了老鹰捉小鸡,小动物拔河,母鸡智斗小狐狸的民间体育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幼儿需要分工合作,安排角色,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协调问题,安慰同伴,甚至忍耐,在规则中,形成自然的同伴关系,形成了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皮亚杰说:“儿童游戏包含着大千世界的一种缩影。”主题背景下的民间体育游戏正是教师向幼儿进行多元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幼儿的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翰林奥都幼儿园)
第二篇: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踩高跷
设计意图
踩高跷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踩高跷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动作协调性,发展团结协作和竞争的意识。根据我园的健康教育课题和我班子课题“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与创新”,我们开展了“踩高跷”的体育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大胆运用高跷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
2.促进平衡、弹跳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感受与他人共同游戏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自制高跷(用“旺仔”牛奶瓶做),每人一副;
2.划出足够的场地,确保幼儿足够的活动空间;
3.毛巾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带领幼儿用自制的高跷做“响筒操”热身,激发幼儿参与的活动兴趣,将幼儿带人快乐的运动状态。
2.探索活动。
(1)自由玩高跷。
幼儿自由探索高跷的玩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与几个小朋友一块玩,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创造出高跷的多种玩法,教师还可以请个别幼儿演示,并鼓励其他幼儿尝试这种玩法。
(2)踩高跷。两只脚踩在高跷上,两手分别抓住固定在高跷上的绳子,双脚交替往前走。请个别走得稳的幼儿示范,引导其他幼儿发现并掌握动作要领:用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双手要拉直绳子,眼睛向前看。
(3)在有间隔的物体上踩着高跷走。把小高跷在地上一字直线或曲线摆开,让幼儿在上面按顺序直线走或曲线走,锻炼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4)小兔子跳。
将高跷摆成两条宽度不等的平行线,学小兔子跳,尝试用立定跳远、跨跳的方式跳过高跷。活动后让幼儿总结小兔子跳的各种形式,引导幼儿说出不一样的跳跃方式,如前后跳、左右跳、单腿跳等,并让幼儿进行尝试。
此环节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并熟悉高跷的多种玩法,锻炼了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了他们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
3.协作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1)将幼儿分为红、黄两队,每队中的两名幼儿为一个主体,两名幼儿分别从起点的“岸边”抱起“小动物”,两人双手举起“小动物”,跳过“小水沟”,越过平行的高跷“小河”,将“小动物”运到终点的“小动物家”,此游戏可培养幼儿的互助协作精神。
(2)两队中的两名幼儿同时出发,比速度。通过这个游戏,促进幼儿平衡、弹跳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让幼儿感受到与他人共同游戏带来的快乐,培养其合作精神。
4.结束活动。
身体做放松运动,如听音乐做小鸟飞或小鱼游的动作。让幼儿整理各种材料、器械并带回。
放松活动,本是此次活动的结束。但是考虑到是室外活动,幼儿出汗多,应先让幼儿用小毛巾把汗擦干净,稍作休息,以防感冒。为了培养幼儿整理材料的好习惯,要让幼儿自己把材料、器械整理好,送回器械室。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所选内容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自制高跷激发了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活动围绕目标层层递进;幼儿注意力集中,主动挑战自我。最后,让幼儿合作送小动物回家,在成功的喜悦中结束整个活动,有利于消除幼儿身体的疲劳,也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都比较适宜。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民间体育游戏
幼儿园大班民间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尝试单双脚跳的快乐,锻炼腿部力量,有良好的动作协调性、灵敏性。
2、喜欢参与体育活动,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感受跳格子房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已掌握双脚、单脚跳的方法。
2、画有三种不同形状格子房子的场地一块。
3、录音机、磁带、小红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热身运动随音乐练习各种的动作.二、尝试练习跳房子
1、师:小朋友,请看场地上画有格子房子,你们会玩吗?请小朋友来跳一跳这些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幼儿:单脚跳、双脚跳、跨跳、分并腿跳、单双脚交替跳等。)
三.合作探索,创意玩法
1.教师出示新的房子,先让幼儿观察和平时跳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让幼儿分两组自由跳,探索新的跳法.3、请几个幼儿示范创意玩法。
4.教师示范跳法.(讲解连续跳的方法、技巧、规则和安全事项:从第一个房子起点开始,逐格双脚跳跃到终点跳到房顶才能走出房子.跃时,要求跳到格子中间,不能踩到边缘线)
5.幼儿分两组用创意新方法跳房子.(1)师:你刚才是怎样跳格子房子的?用的什么方法跳的房子.鼓励幼儿介绍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的玩法或一种方式多种玩法。
(2)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跳法来?
四、游戏:“争夺红旗”
1、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跳房子,完成四种方法
(1.按红色跳 2.按黄色跳 3,按照单数跳4按照双数跳)在同一时间内速度快的一组夺得红旗获胜。
2、规则:“跳房子”的时候不能踩边缘线,踩到线的幼儿须退回起点重跳。一种跳法完后,依次从旁边绕开,接着队伍继续第二种跳法。
3、幼儿开始比赛。
4、教师小结比赛情况。
四、随音乐做放松运动结束游戏。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民间体育游戏跳房子
幼儿园大班民间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单双脚跳的快乐,学习单双脚连续跳格子房子,锻炼腿部力量,有良好的动作协调性、灵敏性。
2、喜欢参与体育活动,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感受跳格子房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已掌握双脚、单脚跳的方法。
2、画有四种不同形状格子房子的场地一块。
3、录音机、磁带、小红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练习各种走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脚尖走、脚跟走、脚内外侧走等)
二、合作探索,尝试练习
1、师:小朋友,请看场地上画有格子房子,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玩这些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
(幼:单脚跳、双脚跳、跨跳、分并腿跳、单双脚交替跳等。)
2、请几个幼儿示范创意玩法。(教育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要互相碰撞,学会保护自己和同伴,学会商量合作、交往,规则是不踩到格子房子的边缘线。)
3、教师小结:请幼儿轮流演示自己的玩法及分享合作的创意玩法。
(1)师: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样跳格子房子的?鼓励幼儿介绍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的玩法或一种方式多种玩法。
(2)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跳法来?你还能想出什么形状的格子房子呢?
4、教师为幼儿示范连续弹跳的技巧,然后组织幼儿集中练习1--2次。
(1)讲解连续跳的方法、技巧、规则和安全事项:从第一个房子起点开始,逐格单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二个房子起点,逐格双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三个房子起点,逐格跨跳到终点。走到第四个房子起点,逐格单双脚交替跳。跳跃时,要求跳到格子中间,不能踩到边缘线。
(2)幼儿玩“跳格子”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在连续跳的过程中不踩边缘线。
三、游戏:“争夺红旗”
1、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跳房子,完成四种方法,在同一时间内速度快的一组夺得红旗获胜。
2、规则:“跳房子”的时候不能踩边缘线,踩到线的幼儿须退回起点重跳。一种跳法完后,依次从旁边绕开,接着队伍继续第二种跳法。
3、幼儿开始比赛。
4、教师小结比赛情况。
四、幼儿擦汗,随音乐做放松运动“炒黄豆”结束。
五、活动延伸:
(1)在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继续练习跳房子游戏的多种玩法。
(2)在幼儿玩的过程中还可生成民间体育游戏如:踢沙包,夹沙包等。
第五篇:幼儿园民间游戏
关明姝教师:
1、挤“油渣”:
寒冷的冬天,几个幼儿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如果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
2、拉“大锯”:
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
3、“蚊子叮手”:
游戏者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4、“堆馒头”:
游戏者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5、“捉蜻蜓”:
参加者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附:《民间游戏集锦》
游戏名称:扎手绢
游戏玩法:几位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圆圈。甲乙两位幼儿在圈外相对的地方分别将手绢扎在圈上幼儿的手腕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往顺时针方向跑,将对方扎的手绢解下,扎在前一位幼儿的手腕上;扎好再往前跑去解前面的手绢……若另一位幼儿还未扎好被追上则为输者,与被扎幼儿换位,游戏继续开始。
游戏名称:跳房子
游戏玩法:先在地上画一个方格,表示房子。然后,把一块瓦投进第一个方格,参加游戏的孩子便单脚一跳,跳进方格,将瓦片依次向下一个方格踢去,直到全部方格跳完,这个游戏规则很多,脚踩线,脚落地,瓦片压线,都算“坏了”,参加游戏者立刻被罚下场。
游戏名称:木头人
游戏玩法:参加者两人念儿歌,儿歌念完后,立刻静止不动,不说不笑地对视,谁先忍不住动或笑了,就算输。
游戏名称:瞎子摸瘸子
游戏玩法:一个孩子用手绢蒙住双眼,扮做瞎子;一个孩子将手绑在腿上,扮做瘸子。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儿,瞎子和瘸子都在大圆圈里,瘸子不能出这个圈儿,由瞎子追摸,如果被摸住了或出了圈,就要对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游戏名称:“蚊子叮手”
游戏玩法:游戏者随儿歌,将做捏东西状的手叠放至另一人的手背上,依次叠高,直到无法够着为止。
游戏名称:夹粽子
游戏玩法: 用手拿两支筷子,夹住沙袋。从起点跑到终点。沙袋掉在地上重新用筷子夹起沙袋向终点跑去。谁先跑到终点谁就取得胜利。
游戏名称:划龙舟
游戏玩法:幼儿分成五个人一组,每组五个幼儿都蹲下,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的幼儿的衣服往前划,哪一组幼儿先划过去就算赢。
游戏名称:滚铁环
游戏玩法:孩子人手一个铁环一个铁钩,利于铁钩控制环在场地里滚动,控制的方法有多种,自主创造,但玩时一定要保持铁环滚动,铁环翻倒则视为失败,换人游戏。
游戏名称:跳皮筋
游戏方法: 方法有多种,可根据方法不同而取各种小名称,如“加减乘除”,至少三人参加,两人将皮筋套在脚上,各站一方,中间形成长方形,一孩子在中间边念儿歌边跳,以踩绳为失败。再换绷绳的孩子游戏。
游戏名称:“脚尖脚跟脚尖踢”:
游戏玩法: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尖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接着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游戏名称:“锤子、剪刀、布”:
游戏玩法:四人参加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走步人站在起点线上。猜拳双方相对而立,边原地跳边说“锤子、剪刀、布”,当说到“布”时,双方用脚做出想做的动作(“锤子”为两腿并拢,“剪刀”为两腿一前一后,“布”为两腿想两侧张开),以动作决出胜负,胜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大步。游戏反复进行,直至走步入到达终点,先到终点为胜方。
游戏名称:吹羽毛:
游戏玩法:在桌上放根羽毛,参加游戏的两个人各站在桌字的两侧,同时吹羽毛,将羽毛吹到对放的一侧落下为胜。
游戏名称:丢手绢
游戏玩法: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撒开手蹲下,选一名幼儿手持手绢,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绕着小朋友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唱到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幼儿将手绢悄悄地放到圈上某一个小朋友的身后),唱到: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时,如果被丢给手绢的幼儿还没有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捉住他表演节目或背诵儿歌。若在唱的过程中幼儿自己发现了手绢,就要拿起手绢,快速追逐丢手绢的幼儿,若追上就要请丢手绢的幼儿表演节目,若追不上,两人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名称:“堆馒头”
游戏玩法:幼儿边念儿歌,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直到最高处。
游戏名称:“捉蜻蜓”
游戏玩法:参加者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游戏名称:蜻蜓
游戏玩法:取一小竹片,磨光打平,中间钻一小孔,插上圆竹棍,就好了。双掌夹住竹棍,用力反复搓转,猛然松手,竹蜻蜓就在半空中旋转。
游戏名称: 弹球儿
游戏玩法:先在地上画个长方形的小格子,叫“锅儿”。离“锅儿”一丈多远画一横线,先往“锅儿”里续一两个球,而后在距离相等的地方往横线处扔球,按扔的远近顺序开始从横杠处向“锅儿”中弹去。弹出“锅儿”归己,掉在“锅儿”里的为“烧死”。玩的人弹出“锅儿”里的球可以接着弹,至弹不出为止。把“锅儿”里的弹完,这一盘就算终止。再玩下盘。在“锅儿”里的球没弹完之前,一方的球(叫老子儿)如被别人弹中,亦叫“死”,只得把自己从“锅儿”里弹出的球归胜者。
游戏名称:背缸倒缸
游戏玩法:两人背对被四臂相攀,一个弯腰把另一个背起,两人反复互背,一边背一边唱:背缸,倒缸,淹菜好香。两人互背互唱,直至没劲了,才告终。
游戏玩法:天下太平
游戏玩法:一般两个孩子玩。每人在地上画一个四方“田”字,然后两人相对站立猜拳,每赢一次在方格内写一笔,四个方格内最后被“天”“下”“太”“平”四字填充,先填满的为胜。
游戏名称:吹泡泡
游戏玩法:玩法:将肥皂液灌入小瓶,然后用吸管,沾肥皂水用嘴轻轻吹。吹出的泡泡在周围飘飞,孩子们追着捕捉。
游戏名称:打水漂儿
游戏玩法:玩法:孩子们在河边或池塘边,捡一块块石块或瓦片儿,用力朝水面投出,让它旋转着飞出去,就会在水面上一跳一跳地抛出很远;水面上即出现一个一个的水圈,既有趣又动人。
游戏名称:撞撇拐
游戏玩法:玩法:是锻炼平衡和耐力的一种游戏。弯起一腿来,北京人叫做拐起腿来。这个游戏,就是一条腿向前拐着,可用手搬住,以另一条腿跳动行走,用那条拐着的腿互相碰撞,谁被撞得失去平衡,拐着的腿放下来了,谁就输了。
游戏名称:降落伞
游戏玩法:多为孩子自制的玩具。把一块手绢四个角用细线拴住,然后将四根等长线束一起,并拴缀一块小石头,降落伞旧制做成了。玩时,只要攥住手绢向上抛出,降落伞便在空中张开,飘摇徐缓地落下来。
游戏名称:抓子儿
游戏玩法:用五个小石子或小桃核,抛洒在地上,捡起其中的一个向上抛出,尽快抓起地面上的一个子儿,再接住从空中落下来的那个子儿,这是抓一,接着是抓
二、抓
三、抓四。如果没有抓起或没有接住上抛的子儿,就算“坏”了,由其他伙伴接着玩。
游戏名称:编花篮儿
游戏玩法:参加游戏的幼儿,将小腿向后弯曲抬起,彼此将抬起腿的脚搭在另一个人的膝弯里,同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站立,手搭在前一人的肩上。这样,搭好后自然就成一圆圈,靠外侧的另一只手叉腰。动作做好后,大家一块唱(站在原地不动),“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儿,蹲下去,起不来”(做蹲下去的动作),然后开始单腿绕圈跳着唱:“一五六,一五七,一八、一九、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零一”,数到一百零一时,游戏告一段落。
游戏名称:游戏棒(金箍棒)
游戏玩法:第一步:将所有游戏棒握在手中; 第二步:松开手掌,让游戏棒自然地洒落在桌面; 第三步:找到容易取出的一根游戏棒,用手指轻压边缘,使另头翘起;
第四步:可用另一只手,辅助取出翘起的游戏棒,不能碰到任何一根游戏棒,否则为失败,换对方玩; 第五步:最后,看谁手里的分值最高,为胜方。
附注分值: 黑色:8分 金色:6分 黄色:5分 蓝色:4分 绿色:3分 红 色:2分 白色:1分
游戏名称:摇到外婆桥
游戏玩法:“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两个人唱着儿歌,手臂相扶,对坐在对方的脚面上,合着儿歌的节拍作伸屈摇摆,朝一个方向移动前进。
游戏名称:劈劈啪打大麦
游戏玩法:“一箩麦,二箩麦,三箩打大麦,劈劈啪,劈劈啪……”,两个人唱着儿歌,并合着儿歌的节拍,按规定的动作,相互击掌,不许把顺序搞错。
游戏名称:踢纽扣串
游戏玩法:用线把几颗纽扣拴于一端,用手牵住线的另一端,然后抬腿,用脚去踢纽扣,要求手脚动作协调。
游戏名称:挑花线
游戏玩法:把一根两头系结的长线,用两只手撑开,经手指挑绊成一定的花样。另一个人要用手掌把线接过去,而且在接的时候要用手指使花样改变。如此两人轮流交接,花样不断翻新。将花样搞散、搞乱者为输。
游戏名称:转得快
游戏玩法:用三根峡长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套接,收紧成螺旋状。把它放在一只削尖的铅笔头上,拿着铅笔向前走动,它便会飞快地旋转。
游戏名称:抬轿子
游戏玩法:两个人四只手在腕部交错相握,将跨坐在上面的另一个人抬起来走动。
游戏名称:摸瞎子
游戏玩法:一人蒙住眼睛,探索着去抓他周围来回躲藏的人。被抓住的人便替换做“瞎子”。
游戏名称:背手扯绳
游戏玩法:两个人相隔一定距离对面分腿站立,各将右手放在背后,握住一根绳子的一端,然后使劲拉扯绳子,迫使对方移动站立的位置。先移动位置者为输。
游戏名称:抽贱骨头
游戏玩法:“贱骨头”就是“陀螺”。用绳绕上,然后拉或用鞭抽打,使它在地上不住地旋转。
游戏名称:踢毽子
游戏玩法:把鸡毛插在铜钱眼里扎成毽子,用脚踢着游戏。
游戏名称:掼刮片
游戏玩法:“刮片”是经过折叠后增厚了的方形纸块。玩时,一方将刮片方在地上,由另一方将刮片掼下去,把地上的刮片反个面。如果成功,可吃掉对方的刮片,还可以连胜连掼。如果失败,便要改由对方来掼。
游戏名称:拗手劲
游戏玩法:两个人面对面个伸右臂(或左臂),肘部支在桌上,下臂斜立,两手相握,双方运用臂与腕的力量,使劲相扳,将对方的手臂扳倒,压至桌面者为胜。比赛时,双方的肘部不得离开桌面,另一条手臂不得相帮。
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好吗?(跟音乐进行热身)
基本部分:
一、感知《晒网》的基本玩法。
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民间游戏吗?你们还记得晒网的游戏是怎么玩的吗?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二、引导幼儿玩晒网的创新玩法。小朋友,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再换一种 新玩法好吗?
1、《晒网》创新玩法
(一)先请4名幼儿两人一队当渔民,站在一条直线上,随之捕到的小鱼便当渔网,随着渔网越来越多,小鱼会被一网打尽。
2、《晒网》创新玩法
(二)选出四组渔民,给每一组渔民扎上相同
颜色的绸带,分别站在方形场地的 四角,交待新玩法,小鱼在场地四周游动,依次钻过四张网,渔民捞到小
鱼后,用石头、剪子、布;小孩、老虎枪等方法争夺小鱼,看哪组渔民捞
到的小鱼最多。
三、两种游戏自然结合,由于渔民捞出了四组
小鱼直接引导玩民间游戏《鸡毛翎》,来比较哪组小鱼的力气大。
1、《鸡毛翎》的创新玩法
(一)让幼儿站成一个正方形队,对面为一组,两组交叉选人,玩《鸡毛翎》的 游戏,冲跑。
2、《鸡毛翎》的创新玩法
(二)将四组幼儿合并为两组,两组交替请多人冲跑,继续玩《鸡毛翎》的游戏,比一比哪组小鱼力气大。
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表扬获胜队,鼓励失败队。
听音乐做放松运动,结束本次活动。
基本部分:基本玩法的感知:
1、《老狼几点了》的基本玩法:
小朋友,做的可真棒,咦,看这是谁?(出示老狼的头饰)今天我们要玩一个与老狼有关的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你们想玩这个游戏吗?
2、交待角色及场地:
老师先来扮演“老狼”,老狼最喜欢吃什么?小朋友来扮演“小羊”,那里是小羊的家。小羊快回家吧。
3、师幼共同玩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传统游戏玩法:
一名老师或幼儿扮演老狼在前面走,其他的幼儿扮演小羊在后面跟着走,小羊在后面边走边问 :“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1点了”“2点了”„„直至“天黑了”,当老狼的回答不是天黑了的时候,小羊可随意的在老狼身边走动,老狼不能去抓小羊,当老狼说“天黑了”的时候,小羊要赶快回到家里,在家的外面被老狼抓住,由他来扮演老狼重新游戏。
小朋友这个游戏好玩吗?咱们换一种新的玩法好不好?
二、创新游戏玩法:
(一)改变逃跑方式为造型,并与民间游戏《炒黄豆》相结合:
小羊手拉手围成一个圈,选两名幼儿扮演老狼站在中间,小羊一边转圈一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1点了”“2点了”„„直至“天黑了”,当老狼说“天黑了”的时候,小羊要进行造型(变成老狼不爱吃的东西,如大树、石头、房子等)不能再动了,如果动了要去老狼的家里帮助老狼“炒黄豆”。(结合器械帮助老狼“炒黄豆”)重复游戏时,可多人进行合作造型,老狼并提问你的造型是什么?如果造型是老狼喜欢吃的东西,也要帮老狼去“炒黄豆”。
(二)民间游戏《炒黄豆》的创新玩法:
1、两人借助拉力器翻身来炒黄豆,老狼家的黄豆可真多,咱们都帮助老狼炒黄豆,两人一起炒好不好?(幼儿两人一组玩炒黄豆的游戏)你们还会炒什么?
2、四人一组借助拉力器翻身创新儿歌玩,咱们四人一组炒小菜好不好?(幼儿四人一组玩炒小菜的游戏)小朋友炒的可真棒,你们还会炒什么?
3、多人一同炒大菜:创编新儿歌,加入多种菜名,尝试多人合作围大圈炒大菜感受面向圆心与背向圆心的乐趣。
咱们一起炒一锅大菜好不好?(幼儿围成一个圈炒大菜)小朋友还会说“炒大菜的儿歌吗?咱们一起大声的说出来好不好?
结束部分:师幼共同说放松运动的儿歌:《小朋友,爱运动》进行放松活动。
1、贴树皮:全体幼儿围成双人圆圈(两人一对),面向圆心站好,找出两个幼儿追逐跑,跑得幼儿在被追到之前要贴到内圈小朋友的前边,后边的幼儿成为被追者,追上则两幼儿互换角色,游戏反复进行。
2、炒黄豆:二人为一组面对面手拉手战好,一边说儿歌一边向里外晃手,儿歌结束时两个人一块翻成背对背。然后游戏继续进行,再侧翻成原来的面对面,这样反复进行。
3、织手巾:两人一组,边说儿歌边做游戏。说儿歌的同时两个幼儿手拉手身体侧对面站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儿歌说完后两个幼儿转换转动方向,重新开始做,游戏反复做。儿歌:织织织手巾,谁会织,娘会织,花花绿绿倒回去织。
4、盘脚莲:3—5人一组,围成圆圈做好,脚也围成一个圆,一个幼儿开始边说儿歌,边用右手从拍自己的一只脚开始顺时针转,按儿歌的节奏拍打每个幼儿的脚,儿歌结束时,拍到谁的脚,谁的这只脚就要收起,收起脚的幼儿再说儿歌继续做游戏,直到所有的脚都收完为止。儿歌:盘盘盘脚莲,脚连花二百八,公鸡、母鸡、小小母鸡,咱看谁是个臭脚丫。
5、冰糕化了:全体幼儿自由在场地上跑,一名幼儿做追逐者追场地内幼儿,被追幼儿要在被追到前说“冰糕”,随即站在原地不动,追得幼儿再去追其他幼儿。等追得幼儿追其他幼儿时这个幼儿可以说“化了”重新泡,没说冰糕被捉到的幼儿要跟追逐者互换角色。
6、丢手绢:全体幼儿围成圆圈蹲下,一幼儿拿手绢围圆圈转,全体幼儿唱《丢手绢》歌,拿手绢者要偷偷的把手绢放在圈上的幼儿后面,蹲着的幼儿知道后拿手绢追丢手绢者,丢手绢者要快跑绕圈一周到被丢者处蹲下,如被捉就要到圈内表演节目,如被丢者没发现手绢没丢手绢捉到也要到圈内表演节目。游戏反复进行。
7、系系铃:幼儿分成两组,拉开距离面对面站立。两组交替说儿歌,儿歌结束时,有结束方点名要对方来撞两个幼儿拉紧的手,如闯开则,领一幼儿到他原先的组,如未闯开则留下,游戏反复进行。儿歌:系系系铃,跑马城,马城开,芝麻街,干草垛,水里摸,问问红旗要哪个?
8、拾棉花:全体幼儿围成一圆圈,一幼儿在圈外绕圈行走,全体幼儿说儿歌,儿歌结束时,圈外幼儿就近坐在一圈上幼儿的背上。然后圈上幼儿问:“你是做什么的?”圈外幼儿答:“我是赶路的。”圈上幼儿问:“我怎么听着你的肚子里咕噜咕噜叫阿?”圈外幼儿答:“吃了个包子打了个碗。”后拍圈上幼儿的屁股快爬,圈上幼儿追。圈外幼儿要快跑绕圈一周后到原圈内幼儿处,若被捉则要到圈内表演节目。后圈上幼儿再做圈外幼儿。游戏反复进行。儿歌:拾拾拾棉花,拾到天黑害了怕,找个座位坐下吧。
9、老鹰捉小鸡:幼儿站成一列互相拽紧,最前边的做老母鸡,另外一单独幼儿做老鹰,老鹰要想法把母鸡后所有幼儿捉到,母鸡则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被捉到的幼儿站在一边等新一轮游戏开始。
10、占圆圈:把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的圈比幼儿少一个,教师说:“1、2、3”孩子快速抢圈,未抢到幼儿要表演节目。游戏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