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麦哨教案
《麦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反复朗读、深入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单元训练的要求,设计适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倡导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究,学习语文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是这一节课里所要努力达到的。教学时,力求做到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要求,在目标的引领下朗读;让学生运用学习前面三篇文章的方法自读全文,品味语言,积累运用;让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在生活中去实践,去感悟。【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3、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难点: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乡村生活的欢快。【教学准备】
《牧童短笛》的音乐,课件。【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学习,导入本课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你学到了在阅读方面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内容,更重要是方法方面去总结)
2、这节课我们来读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麦哨》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质疑,理解“麦哨”,麦哨——它是一种用麦杆做成的哨子,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意识和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
二、阅读提示,明确目标
1、学生自读阅读提示。
2、总结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阅读要求。
3、交流阅读思路。【设计意图:明确了阅读的要求,自己设计挑选一个大的学习框架,这样阅读可以事倍功半。同时,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2、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3、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初步阅读中,初步感受乡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们的情感热烈活跃。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语言表达能力。】
四、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2、交流喜欢的部分
3、教师随着学生的阅读,随机课件出示句子:
⑴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⑵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⑶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4、在阅读交流中谈体会,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深入对文字的理解——
(一)欣赏乐与美的画面
孩子们衣服美:“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看图品味:碧蓝的湖水边,茵茵绿草地上,孩子们玩耍割草,就像是绿草地上盛开了无数美丽的花儿,好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随机板书:碧湖,绿田,孩子,色彩斑斓的画)田野里花果美:“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哪些颜色映入你的眼帘?(圈划: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这些颜色是一起出现的吗?(圈划:前几天、转眼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好一幅变幻无穷五彩纷呈的画。随机板书:油菜,蚕豆,稻花)田园里丰收乐:“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圈划:到处、密密的、一蓬蓬、丰满、齐刷刷。)重点品味“擎”。(与举、托相比,“擎”字更显出果实的丰满,突出麦子的自豪与献礼般的郑重。)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好一曲欢庆丰收的歌。随机板书:欢庆丰收的歌)
小伙伴游戏乐: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看图想象说话,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怎样快乐地游戏?(例:只见小牛来了个倒竖蜻蜓,还倒立着“走”起路来,两条腿在空中一颠一颠的,引得妞妞直拍手。哎哟,不好了,他手一软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草地上。不过,没事,那柔软的“垫子”让他乐得打起滚来。)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随机板书:翻跟头,竖蜻蜓,小伙伴们乐开花)茅茅针滋味美:“„„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草地是天然的垫子,那茅茅针呢?(是天然的绿色饮料)
(二)体会作者语言表达方式
一声呼,一声应 玩累了,喊渴了 密密的 鼓鼓的 嚼嚼,吮吮 你呼我应,此起彼落 一张张 一朵朵 一蓬蓬 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重叠与对称)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排比句)
【设计意图:在反复的朗读中指导学生摄入理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以及表达方式的美,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凸显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指导、交流、协作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五、总结全文,畅谈感受
1、学完课文,麦哨和吹麦哨的孩子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话对他们说吗? 2、自由谈谈感受。
六、为学生推荐田园诗篇,请学生积累背记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相关链接: 必做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脸蛋
()细汗
()月季花
()蚕豆花()萝卜花()油菜花
()哨声
()滋味
()土坡
二、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2、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市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选做题(能力迁移):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乡村的童年总是那么多姿多彩,读一读,其乐无穷!)乡间记趣
小时候很会玩。跟着劳作的大人到了田间地头,就玩起了“官兵捉强盗”。满山遍野飞天老鼠般乱窜,大人们偶尔扯起嗓子大喊几声,可玩到兴头上的小东西们是扯着耳朵也听不进什么话的,而大人们喊那几嗓子,却似唱了几句田歌。
三四月份油菜花开时节,“小把戏”们偶尔也会勤快一把,钻进金黄灿灿的菜花垄里,扯几篮鲜碧水灵的嫩草,偷懒的小鬼会在田埂上呼呼睡上小半会儿,然后贼头贼脑地爬到伙伴们搁草篮的地方从这篮里抓一把,那篮里抓一把,又装腔作势往地里一钻扯几把,拼足了大半篮子,够了家中那三两只兔崽子三四顿的口粮,便又呼啦一下如鱼儿入海、小猴隐入丛林般失去了影踪。有的躲猫猫,田野里飘着“好了吗?”“好啦!”或是猫儿被揪出来时大伙的朗朗笑声。也有的赖在地头,拔下一个个油菜花蕊,吮着花根部的蜜水,虽然小伙伴们都晓得是丝丝甜的,但一个仍会打破另一个的沉醉:“嗨,甜吗?„„”男孩子总是调皮的,用手指撸一下鼻涕提一下松紧裤腰,大喊一声“呀――”用肥墩墩的小手立刀状朝油菜花头斩下去,多有被活生生斩断了的,那小东西便会不可一世地昂头瘪嘴,不忘吸溜一下淌下来的鼻涕,用挑衅的眼角余光瞄着同伴。在一小片油菜花惨遭肆虐之后,“刀功”最好的男孩子便会被尊为“头儿”,左呼又拥而归了。
1、乡间孩子有些什么乐趣,请你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抄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认真品一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记:
“麦哨”的声音是课文的线索,紧扣文题初读课文,能快速理清课文脉络。其后,让学生联系文中“和、应、欢快、柔美”等词对“呜卟呜卟”的麦哨声展开想象,能有效把握学习语言的本质性目标。同时,那欢快而柔美的麦哨声在课堂里吹起一股清新的风,使学生仿佛置
身于田园之中。
矿物绝缘电缆
http://www.xiexiebang.com
14316Zw9t31i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组 麦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4* 麦
哨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难点: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乡村生活的欢快。教学准备:音乐《牧童短笛》,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读课文 1、导入。
通过前三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很美,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亲切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乡村题材的文章——《麦哨》。
2、自由读课文。
课题很有意思——麦哨,文章是写麦哨的吗?
(是,不是,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看看文章写的是什么。)
OR(不是。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孩子们的乡村生活。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我们快到文中去找找。)
3、交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交流吧。
全班交流。4、存疑。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既然课文写的是乡村孩子的生活,为什么要以“麦哨”为题呢?这个问题咱们先留在这儿(板书:?)看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不能自己来解答。
二、品读课文
当你们在讲述这一群乡村孩子的生活时,我被他们这样的生活深深地吸引住了。你喜欢他们这种生活吗?请你找到你最喜欢的地方,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段落,把它用笔划下来,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读后交流:
A、麦哨
1、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呜卟,呜卟,呜……” 打节奏指导读,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麦哨的声音悠长且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2、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出示首尾两段)请大家读读这两段话,看谁能从中发现些什么?(意思相近,但却用了不同的表达方法,这两段可谓是前后呼应。)3、请第一行同学和最后一行同学分别读这两段,其他同学随着朗读来体会这前后呼应的麦哨。念好最后一句“传得很远、很远……”(体会那悠扬的麦哨声由近及远的在田野中荡漾开去,越传越远。)4、这么欢快、柔美的麦哨,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吗?选择其中一段进行背诵。
集体背诵。
B、田野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篷篷的种子。” 为什么这个句子读起来这么琅琅上口?(排比)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分号前后的三个分句句式相同,读出韵律美,读出排比句的气势。
“每根麦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把麦穗儿比作了什么?这样让你感觉的到什么?]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
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好一曲欢庆丰收的歌。)课文里的插图向我们展示了乡村孩子生活的一个场景,再去看看他们生活的天地吧。(播放乡村图景)
很多同学都发出了感叹,我们再来读一读,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
C、穿着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全文就这一句描写孩子们的穿着,文字精练简洁,念上去比较顺口。这样的句子多念几遍,记在脑海里。)
喜欢这一段的孩子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想象着这一群孩子的模样来读一读。
D、玩耍
“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斗,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你们平时在哪里玩?他们在哪里玩?你们平时是怎么玩的?他们是怎么玩的?
比喻句,理解“简直”。
自由自在地玩耍是男孩子最向往的了,不如请所有的男孩子来读读吧,读出他们的无忧无虑、读出他们的纯朴自然。
E、茅茅针
如果你玩累了,喊渴了,你都喝什么?(对比)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什么是茅茅针?味道如何?茅茅针老师也没吃到过,但还好作者将它的甘甜都用文字表达出来了,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品尝它的滋味吧!
(以“穿的是……长的是……玩的是……吃的是……”进行串读,整体感受孩子们的欢快。)
F、回到课题,解疑。
学习了课文,了解了乡村孩子们的生活,你怎样理解文章以麦哨为题。
(引导解疑,收束全文:麦哨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也一直贯穿于孩子们的生活中;孩子们的生活就像那麦哨声一样,欢快、柔美;麦哨声声,首尾响应,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三、积累词句
1、同学们,刚才我们品味着课文,仿佛看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情形,那快乐美好的田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细读读课文,一定会发现课文中的好多词句也像麦芒一样齐刷刷的,也是那样的美。学生自读,寻找有规律的词句,交流美的语句,诵读积累喜欢的词句。(通过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等形式读出句的节奏美,积累词句)
一声呼,一声应
玩累了,喊渴了 密密的,鼓鼓的嚼嚼,吮吮 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落 一张张,一朵朵,一蓬蓬 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重叠与对称)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排比句)
用心
爱心
专心 4 2、作者用极富诗情画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田园风光。其实那让人向往的田园景色何止这一些呢?课外作业:请同学们读一读选读课文《可爱的草塘》,尝试着仿照麦哨的写法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声音。
3、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出示最后一段,齐读下课)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麦哨》教案
四年级下册《麦哨》教案
教跋文:能感悟村降的甘愿容许、斑斓糊心,能有热忱朗读;体味村降糊心的甘愿容许、斑斓,战我们那些成天闲闲碌碌确当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实的糊心的家丁,是本人死命的家丁,是真正悲愉、幸运、自由的家丁。
2.感悟村降的甘愿容许、斑斓糊心,能有热忱朗读。
3.体味做者对故里糊心的背往与热恋。
教教重面:感悟村降的甘愿容许、斑斓糊心,能有热忱朗读。
教教易面:体味村降糊心的甘愿容许、斑斓,战我们那些成天闲闲碌碌确当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实的糊心的家丁,是本人死命的家丁,是真正悲愉、幸运、自由的家丁。
教教筹办:《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识字卡片
教教课时:一课时
、初读课文
.直没有雅不雅激趣
从文本背糊心拓展,使教死熟谙到“甘愿容许、斑斓的糊心”是竖坐正在必然的环境下战必然的根基上的,需供必然的条件,没有是每小我马草率虎便能过上“甘愿容许、斑斓”的糊心。
2.范读热忱
教师配乐范读齐文。要供教死闭目静听,齐身心肠感应感染课文的好美意境。
(1)教师陈述教死,有一名骚人读了《麦哨》那篇课文今后,冲动没有已,将村降的甘愿容许、斑斓糊心,用28个字回纳综分化一尾细好的小诗:
教死自由朗读课文,自教新词,读通课文,匹里劈脸感应感染课文大年夜意。
(2)指导教死反复吟诵,细细咀嚼。
互订交换死字进建状况,出示死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供每位教死最少选择一个死字(越多越好)筹办减进交换,多音字的阐收(战、应),形远字的比较(“俯”战“腑”)。阐扬教死主体性,指导教死从本人的真践解缆,讲讲本人曾睹过的字,本人简单写错读错的字,本人收现很特地、很有趣的字,(尽管做到字没有离词、词没有离句)
教死快速天朗读课文后,请同教们往猜一猜,看看谁是教员“心领神会”的好伴侣。
.步进“甘愿容许、斑斓”的讲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斑斓的散文,读起往很有情味,很有味讲,令人沉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地首要,只要我们捉住并真正理解了那两个关头词,便可以或许事理解了整篇课文,事实是哪两个词语呢?
2、感悟
2.理解“甘愿容许、斑斓”的样子容貌相貌外形
(1)教师板书“甘愿容许、斑斓”,然后问教死:“甘愿容许、斑斓”是甚么意义?课文中是谁正在甚么环境下“甘愿容许、斑斓”天干甚么?
(2)您喜悲那样的糊心吗?找出您喜悲的部分,讲事来因,朗读出感应感染。
(3)您仄时正在糊心中睹到过哪些人、正在甚么时分、正在甚么天圆、甚么状况下是“甘愿容许、斑斓”?
播放,没有雅观看村降糊心的场面地步,让教死对村降糊心的情味有一个直没有雅不雅的熟谙,有助于教死接下往理解课文的意境。
3.领悟“甘愿容许、斑斓”的内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师死一同齐读末端一自然段。
4.提降“甘愿容许、斑斓”的意境
(3)村降的糊心为甚么斑斓、甘愿容许呢?仅仅是果为村降风景怡人吗?
提示:请同教们展开设念,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和邻居,他们战人们的“甘愿容许、斑斓”有干系吗?
(2)教死“甘愿容许、斑斓”天自由朗读课文末端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应感染人们的“甘愿容许、斑斓”。
3.初读感应感染
碧湖,绿田,孩子;浑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降日西下,幸运人,乐开花。
4.互助识字
(3)末端陈述教死那尾小诗的做者便是教员本人,期视同教们展开设念,课后也写一尾细好的小诗。
板书:(简笔划:一副村降图)
教教方针:
.熟谙“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死字,能细确认读。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班级:四年级()班 教学时间:2007年()月()日 备课人:郭剑
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小数点对齐(2)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 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 教后记:
练习一
教学班级:四年级()班 教学时间:2007年()月()日 备课人:郭剑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出示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二.总结: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练习二
教学班级:四年级()班 教学时间:2007年()月()日 备课人:郭剑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4、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5、提高解题能力。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二、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 元)
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3。课
型:新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二、新课:
2、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3、小组合作要求: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4、汇报。
(1)483.4―(39.5+98.8)
= 483.4―138.3 = 345.1(千米)(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3)483.4―39.5―98.8 = 443.9―98.8 = 345.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8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第104页例5和例6。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口算:(投影片或口卡)0.35+0.5
0.26-0.16
0.25+0.17
5-2.5
7.2+6.8
8.5-5
3.6-1.6
2.1+7.9
13.5-2.4
6.7-2.3
4.8-2.8
7.1-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
120-75-25
430-121-79 36+11+64+89
85-(15+64)
3、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2)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 17+17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三、复习巩固
1、练一练
4.36+14.8+5.64+5.2 38.2-7.09-20.6-2.31 ⑴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⑵指名汇报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简
算 8.42+8.46+8.54+8.58
8.42+8.46+8.54+8.5 = 16.88+8.54+8.58
=(8.42+8.58)+(8.46+8.54)
=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第105页练习十八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 8-2.5
9+3.6
10-2.4
8-1.6
二、简算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三、解决问题
1、P105 4 2004年春季运动会 田径 思念机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
(见书)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2、P106 5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3、P106 7(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4、P106 8 ⑴ 通过观察图、计算,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⑵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5、P106 9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
四、作业:第134页7题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 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
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练习: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
2.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1).9.26-3.96+8.905=(14.475 14.205 13.809)(2).9.09+11.1-19=(20 1.1 1.19)(3).40-9.05-(3.8+6.02)=(21.13 33.35 20.95)3.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8.43+2.87+0.57+0.13
4.列式计算:(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
二.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第五篇:(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Unit 3(20) 第六课时
(人教PEP)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Unit 2 What time is it 第六课时B Read and write.教学目标
(一)知识
1.词汇:skirt, shirt, jacket, dress 和T-shirt.2.句型:What color is it? It’s white.(二)能力
1.能够四会掌握单词:skirt, shirt, jacket, dress 和T-shirt.2.能够正确书写句子:What color is it? It’s white.3.能理解并朗读对话。
(三)情感
能得体穿衣,让自己的精神状态更好,更有朝气和活力。
教学重点:Read and write 中的单词和句子在四线格中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分析元音字母e的发音规则,拼写单词English和Chinese以及在四线格中书写句子:It's time to …。
教具准备:
1.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声音、图片等媒体素材
2.教师准备相关的词卡。
3.学生准备一个纸碟,一张硬纸和彩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吟唱歌谣,边唱边舞。
2.听故事,请准备好的学生上台表演。
3.学生拿着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到讲台上,选择其中一个时间做动作,并说:Tick, tock, tick, tock, says the clock.It's 7:30.其他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如:It's time to go to school.以此导入课文。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听录音,理解句子内容。教师可就该部分对话设计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理解程度。
2.学生跟录音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3.利用课程表玩游戏。学生A: Tick, tock, tick, tock, says the clock.It's 12 o'clock.学生B: It's time for lunch.4.教师指导学生在四线格中书写四会单词和句子。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Pronunciation
建议教师先示范分析一个例子,再让学生仔细听录音后分组讨论。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评价并指正。
2.Task time
这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建议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充分发挥想象力,给钟面设计新颖独特的图案。教师特别需要鼓励学生在描述自己制作的钟表时使用本单元学过的语言。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1.书写本课时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2.利用自己制作的小钟,用英文和其他学生进行对话。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