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死亡和濒临死亡读后感
濒临死亡病人的最佳治疗师
摘要: 死亡是人人都恐惧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面临死亡时,我们心里的活动是怎样的呢?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会降临在我们自己身上。但是,当我们濒临死亡时,毫无疑问是最孤单无助甚至绝望的时刻,我们希望能够能到关怀,爱护。现代医学纵然发达,但是往往却忽视了医学中的人文精神。对人性的尊重,回归本真,那也许才是真正的治疗手段。
关键字:死亡 治疗 人文关怀
死亡-一个恐怖的字眼,对于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来说,死亡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无意识中,涉及自身的死亡永远都是不可能的。让我们的无意识去想象活得好好的现世生活一下子结束了,简直不可思议[1]。那么对于那些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当他们已经知晓死亡即将来临的时候,那么他们的内心想法是怎样的呢?《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中采访了多位濒临死亡的病人,探讨了他们的性格,人生以及需求等等。这本书最初的想法来源于四位芝加哥神学院学生的一篇关于“人类生活中的危机”的论文。
通过和濒临死亡的病人的谈话,研究濒临死亡的人的内心想法,大致归纳了几个阶段。他们的内心变化从一开始的否认和隔绝,到愤怒、交涉,再到抑郁再到最后的接受。研究这些过程,纵向地向我们展示了死亡的历程。
我想很多人都有兴趣知道人在濒临死亡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因为不可能有人愿意尝试去做这样的实验,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会这么做呢?不过在美国有位心理学博士雷蒙德穆迪他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了人在濒临死亡的感觉,从临死者听到自己即将死亡开始,他记录了150个案例后得到以下的观点。听到自己的死讯,当人听到医生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告诉他即将死亡,他的心理衰竭程度达到了极致。
感到从未有过的舒服,在心理衰竭程度达到极限后,会感受一种疼痛,但是时间很短,一闪而过,人会感觉自己悬浮在黑暗的思维中,有一种愉悦的从未有过的舒服感觉包围他,听到奇怪的声音,在一个年轻的女子身上雷蒙德得到了一条信息是,该女子说她听到一种曲子,非常的优美。感觉突然进入了黑暗空间,是被一种力量拉进去,那个空间没有边际,不清楚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感觉就像一个没有空气的圆柱体。我感觉我在另外一个空间看着自己的身体,我想伸手去抓,但是始终够不着。有一个女子说,当时我想给身边的人说话,但是他们好像都听不见我在说话,我感到很无助。临死的人此时感受不到时间的存在,自己不停的出入自己的肉体。感觉和视觉器官如此灵敏,就算以前是有视力障碍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而且非常清晰。感觉到从来没有如此的孤独,非常的无助,感觉自己很孤独。这时,周围出现了别的“人”。这个“人”,要么是来协助他们安然过渡到亡者之国,要么是来告诉他们丧钟尚未敲响,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时间。在这个人即将死亡的时候眼前会出现亮光,这些亮光据说是代表某种人性。临死之人会重新的体验一次自己这一路来的人生,和在他人生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这些事件会按顺序闪过,有的还会出现画面,做了一次自己全景式人生回顾。所有的人都会提到他们面前会出现一个界限,但是他们形容不出来着是什么界限阻碍了他们,有时候是一团雾、或者是一道墙。
最后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是这个临死之人被救活了,他们会希望马上回到自己的身体,但是由于濒死体验的深入,开始的时候他们拒绝回到自己的身体,当一段时间后会看见光,这种光就是引导他们回到自己身体的道路,于是他们就真的回来了。这些都是雷蒙德通过研究150个濒死者的案例之后得到的结果,他研究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开死亡的真相,以上情况都是按照濒死者的出现的情况先后顺序排列的。[1]
成人畏惧死亡犹如儿童怕进黑暗;儿童对黑暗之天然惧怕因妄言传闻而增长,成人对死亡之畏怯恐惧亦复如此。无可否认,对死亡凝神沉思,视其为罪孽之报应或天国之通途,实乃圣洁虔诚之举;而对死亡心生畏怯,视其为应向自然缴纳的贡品,则属懦弱愚陋之态。不过在虔诚的沉思中偶尔亦有虚妄和迷信混杂。在某些天主教修士的禁欲书中可读到这样的文字:人当自忖,思一指被压或被拶痛当如何,进而想死亡将使全身腐烂分解,此痛有当如何。其实死上千遭也不及一肢受刑之痛,盖谓系生命之重要的器官并非人体最敏感的部位。故那位仅以哲学和正常人身份立言的先哲所言极是: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呻吟与痉挛、面目之色变、亲友之哀悼、丧服与葬礼,诸如此类的场面都显出死亡之可怖。但应注意的是,人类的种种激情并非脆弱得不足以克服并压倒对死亡的恐惧;而既然人有这么多可战胜死亡的随从,那死亡就并非如此可怕的敌人。复仇之心可征服死亡,爱恋之心会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会渴求死亡,悲痛之心会扑向死亡,连恐惧之心亦会预期死亡;而且我们还读到,在罗马皇帝奥拓伏剑之后,哀怜之心(这种最脆弱的感情)使许多士兵也自戕而毙,他们的死纯然是出于对其君主的同情和耿耿忠心。此外塞内加还补充了苛求之心和厌倦之心,他说:思及长年累月劳于一事之单调,欲撒手弃世的不啻勇者和悲者,尚有厌腻了无聊的人。即使一个人并不勇敢亦非不幸,可他仅为厌倦没完没了地做同一事情也会轻声。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帝国那些凯撒们面对死亡是如何面不改色,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仍然故我。奥古斯古弥留时还在赞美其皇后,“永别了,莉维亚,勿忘我俩婚后共度的时光”;提比略危笃之际仍掩饰其病情,如塔西佗所言:“他体力已耗尽,但奸诈犹存”;维斯帕芗大限临头时兀自坐在凳子上戏言:“看来这有益于罗马人民”,一边喊一边阴颈就戳;赛维鲁行将易篑时照旧发号施令:“若还有什么我该做之事,速速取来。”此类视死如归之列,不一而足。毫无疑问,斯多葛学派那些哲学家为死亡的开价太高,而由于他们对死亡筹备过甚,遂使其显得更为可怕。尤维纳利斯说得较好,他认为生命之终结乃自然的一种恩惠。死之寻常犹如生之天然,不过在幼童眼里,出生于死亡也许都同样会引起痛苦。在执著追求中牺牲者之不觉死亡就如同在浴血鏖战中受创伤之暂时不觉伤痛;由此可见,于坚定执著且一心向善的有才有智之士,死亡之痛苦的的确可以避免,但尤其是要相信,最美的圣歌乃一个实现其高尚目标和期望之后所唱的那首“主啊,现在请让你的仆人安然离世”。死亡尚可开启名望之门并消除妒忌之心,因“生前遭人妒忌者死后会受人爱戴”。
那么在人们濒临死亡时,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就更为体现出来。“关心人,理解人,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是一种价值诉求。[2] 人文精神体现了一种恒常的价值理想,比如自由,博爱,大同世界,绝对和谐等思想。[3]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存在于医学行为之中的,实践人类内心医学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的、对象化的“物化”过程与结果,它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尊重与关爱。在现代医学模式
视域下,医学人文关怀可以延伸到生活的任何角落。在医护过程中,医学人文关怀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医学人文关怀具体表现为对病人躯体健康的关怀、心理健康的关怀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3个层次[4]。医学人文关怀始终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信念,体现“真善美”的统一。医务人员要牢记“以人为本”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①提高人文修养。通过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背后的故事萌生道德情感,并不断强化和提升道德情感;关爱病人,尊重病人的选择,与病人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②在为病人进行检查、治疗的过程中,讲求服务艺术。认真倾听病人的主诉,用温和的语言和病人交流,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感觉到医生的心与他们很近。适当的鼓励和称赞可增强病人的幸福感,进而冲淡疾病带来的痛苦。③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对病人服务的整个过程。不疏漏每一个细节,处处表现出对病人的热忱和尊重。如将听诊器放在手中捂热后再放在病人身上,做好这样的小事,能使病人在获得优质医疗的同时,心理上也得到满足。④大力加强科普宣传工作,让病人、家属更多地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信任感、安全感和依赖感,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总之,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既是医学源头的回归,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光大。2l世纪的医学,应当是一种公平的、关心人的,同时又是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更为完美的医学协1。作为医学工作者,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责任、义务和奉献,就选择了自己的人格取向。医务工作者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在同病人接触的过程中,不仅要治病,还要关爱和尊重病人,弘扬医学人文关怀精神。
参考文献
【l】《濒临死亡的感觉》
【2】邹光文,时代精神与大学理念,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孟建伟,科学与人文主义[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3)27 【4】王东红.人文关怀视野中的医院发展【J】.医学与哲学2005,26(8):47-48.
第二篇:《论死亡和濒临死亡》读书笔记孙莉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读书笔记
《论死亡和濒临死亡》这本书是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对病人临终前的状况和心理活动的研究基础上所著。这本书,乍一听名字大家都觉得好像是本很恐怖的书。因为一般而言,我们对于死亡都是避之不谈的,而这本书却要告诉人们一些关于死亡的事。但是,看完之后,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值得你用一个礼拜的时间把它看完的书。是的,看完这本书,我用了一个礼拜,除去上课、睡觉、吃饭和其他必要活动以外,在这一个礼拜的时间里,日夜兼读。其实并没有觉得自己这种读书的态度是值得称赞的,并不是在短时间内看完一本书就是好的。我觉得自己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没有很认真。首先,这是态度问题。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本身的态度是有问题的。因为有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在里面。但在好几处,我都是看了两遍的,因为看过一遍之后觉得自己跟什么都没看一样。这一点,可能是自己这几年书看的比较少的缘故。而且,在看外国人所著的书时,也不太习惯他们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停下来想想他们在上一段说了些什么。这样看偶尔会觉得有点烦。但,这是态度问题,一开始就没有端正好看书的态度。不过,在看到一半的时候,自己好像已经习惯了无时无刻都捧着这本书了。所以,耐着性子,还是很快的把它看完了。
“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死亡仍然是可怕的,令人畏惧的。即使我们以为在很多层面上已经征服了死亡恐惧,但他依然普遍存在。”
这句话是作者在第一章中关于死亡恐惧的一个强调点。在看这本书之前,在我尚且年幼的时候,我有想过关于死亡的事。常常在入睡前或是清晨醒来时挣扎在这个问题里:“我死后会怎么样”。在很多个失眠的夜里望着天花板想着自己死后是否还会有知觉;死后这个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自己是否还能看见死后的自己?我会自己给自己答案,死亡如同深度睡眠,只是睡眠有一个期限,而死亡是恒久。是恒久不醒的睡眠。所以就像睡觉一样,不会有明晰的知觉和意识来感知周遭,就更加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而自己的身体会化作一堆白骨,继而是一抷黄土,而身体的腐烂过程在脑海里被刻意屏蔽了。相对于白骨和黄土而言,身体慢慢腐烂发臭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而这个世界将再不会有我的存在。想到这里,总是会陷入深深的恐惧里,但那个年幼的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恐惧死亡。只觉得脑海里一片茫然,心都揪在了一起,然后立马打断思考,转移注意力,最后不知什么时候在空洞的黑暗里睡去。次日清晨想起昨夜在黑暗中挣扎的自己,呵,原来是个“怕死鬼”!但,这是对死亡的本能的恐惧不是么?但在这本书里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多年前自己对于死亡的浅思
涌现在了脑海里。不太深刻,也不透彻。但却是自己在那个年纪里对于死亡的思考。随后的几年,我总是在提醒自己“死亡并不可怕,你是个勇敢的人,不用惧怕死亡,毕竟,现在的你,还好好的活着”!也不是什么富有积极色彩的心理暗示,但却相随多年。庆幸自己是个乐观开朗的姑娘。我不否认现在的自己仍对死亡有恐惧,尤其是听到重大灾难事故的伤亡数字时。但,相较而言,比刚开始产生的恐惧要浅淡的多了。所以才耐着性子,把这本直面“死亡”这个禁忌话题的书看完了。但起初,我只是想知道,罗斯要怎么写这本书,这本书里,在这本书里又是怎么写关于死亡的。但,看完书之后,发现,她并不是将过多的笔墨用在如何描述死亡上。而是着重在于对那些病人或者濒危病人在医院里或者是他们自身的感受和他们面对死亡的反应和态度。通过这些感受、反应和态度,她分析了病人面对死亡时的大多数普遍的状态。并就她与她的团队从病人那里了解的来的绝症期间病人的应付机制做了一个总结。
她把这个应付机制分为五个阶段:否认与隔绝、愤怒、交涉、抑郁和接受。在描述这五个阶段之前,她先给我们分析了人们对待死亡和临终的态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日新月异并没有减少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新的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福音,解决了很多人们从前无法抵御的病痛。但是,也正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专业化。“人们关注的对象有个体转移到群体,这一点在人际交往的其他领域里表现的更为显著。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在近数十年里发生的变化,就能够发现这种转变无处不在,从前,一个人敢于直面他的敌人,能够正大光明地和一个看得见的敌人进行个人接触。而如今,不论士兵还是平民都必须严阵以待、提前预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袭击。它不给任何人提供公道,甚至在来临时都不为人察觉。这种毁灭可以像晴天霹雳一样从天而降,如同广岛的原子弹那般,夺取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也可能以毒气或者其他化学战的隐蔽形式,无形中侵害人体,致人死地。人们不再是由个人为自身的权利、信念、家族的安全和荣誉而战,而是变成整个国家、包括妇女儿童都卷入战争,每个人直接或间接的被牵动,丧失生存的机会。科学技术就这样促成我们对毁灭、也由此对于死亡的愈来愈变本加厉的恐惧。”科学技术在造就福音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于突然变故的恐惧。所以“如果我们无法否认死亡,就会试图去征服它。我们会加入高速公路上的飙车行列,会一边为全国节假日期间的死亡人数震惊、一边庆幸不已——“死的是别人,又不是我。我没事。”人们会抱着这种态度来面对周遭的死亡而不是虔诚的感谢自己还活着。“认为现实受苦能换来天堂回报的信念早就不复存在了。苦难失去了意义。”人们会通过各种可能的方法来延续自己的生命。然而,那些冰
冷的机器,维持的仅仅是心跳,却不去考虑那样拼命维持的意义。“如果科学和技术的用途不是错误的导向增加破坏性、使生命苟延残喘而不是使之更富人性,如果与科技相伴随的是为个体的人际交往释放更多的空间,那么我们真可以说这个社会是了不起的”作者在这里谈到很多她对于当下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度思考。医学的发展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机械的延续人类的生命而让其没有价值没有尊严没有意义的苟延残喘。在她的访谈过程中,所有的病人都给她传达了将心比心的重要性。我想,作为一个社工专业知识的学习者,我们也要深刻的意识到将心比心的重要性。用专业知识来说就是所谓的“同理心”。“临终关怀”是我们专业知识中的一部分,对于它的理解要在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更加深入。也算是提前接触一下“临终关怀”。
在其后的五个阶段叙述中,她给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病人之间的谈话内容,从这些谈话中总结出了病人和濒危病人对于死亡的反应,由最初的不愿接受和极力否认到中间的愤怒,然后是内心的挣扎和上帝讨价还价以及随后的抑郁,最终不得不面对死亡的事实,接受上帝即将带他离开人世的现实。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体会的不是病人与死亡相持不下的折磨,而是他们对于信仰的坚持,到死都还一直坚信上帝的仁慈。有一个病人是这样说的:“以前我就像一个机器人,相信别人告诉我的东西。我被教育成那个样子。我以前并不是真正的在崇拜上帝。我一直觉得我崇拜上帝,可如果有人说我不相信上帝,我一定会觉得受到了侮辱。但现在我知道了其中的区别。”这个病人是一个修女,一个一直信奉上帝的修女,然而从前她的那些崇拜都是别人教给她的。而在病后,她从另一个病人那里更加坚定了她对上帝的信仰。还有一个病人的家属在访谈中说道:“坚信圣经里说的,上帝无所不能”。“我确实认为,如果他真的不能好转,如果他的生命真的走到了尽头,那么我坚信这一定是上帝的意愿”。在她的丈夫生命垂危的时刻她依然没有崩塌她内心对上帝的信仰,甚至没有责怪上帝要带他离开她。这种信仰的坚定在这本书中处处可见。真让我觉得震撼。我想,这也是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吧?只是,我欣赏他们对于上帝,对于信仰的执着与坚定不移。很多时候,人是需要信仰来支撑意念的。
在总结了病人对于死亡的反应机制后,她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告诉人们病人们是怎样面对死亡的,而是要告诉我们,这些健康的人该怎么做才是对病人最好的看护;该怎样不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路途中感到悲伤和愤怒;该怎样让他们富有尊严没有遗憾满足而平静地离开人世。对于医护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在日后的实践工作中提供经验与借鉴。也让我们有了一个缓
冲的心态来从容的面对我们每个人的最终归宿——死亡。
在本书中,有很多富有深思的句子穿插在作者的叙述和病人的谈话间。这些句子所告诉我们的不仅仅只对于病人而言的,在我看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很多话一针见血刺到了我的心窝里。
“在你无法给予的时候,你就更加需要别人了”、“死亡,意味着有价值的活动的终止”、“我想说只要我还活着,就总有生的希望”、“接受并不意味着幸福”、“保持尊严,直到生命的尽头”、“或许,当我们接近生命的尽头,在奋斗过,也付出过,笑过,也悲恸过之后,我们又回到了我们起始的地方,终点亦是起点,人生的旅途就此结束。”
“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价值观去判断某件事情对某人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因为坦率,因为真诚,因为,不逃避问题,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听到来自每一个人的声音”
······
这本书,读完了。感受,也写完了。对于死亡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向着死亡更加靠近下去。
第三篇:死亡之旅读后感
死亡之旅读后感
一、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对死亡之旅项目的起因给出了崭新的理由,深刻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并系统地讨论了项目参与者所面临的所有关键问题:政治、人员、过程、项目管理,以及工具,为我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指南。本书不但有助于快速识别死亡之旅项目,而且能够大大提高自己从中生还的概率。无论是开发人员、项目领导、直线商务经理还是CxO,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现实而适用的解决方案。本书的主角并不是在“教科书一样规范的”模范公司中那样组织完美的项目。它所描述的正是你在自己公司中所面临的项目。但通过本书,你不仅会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残酷现实,还将会学会如何应付它们。
二、个人读书点评、读后感 成功无须赘述,但我们必须明了自己的失败、挫折和疑问。人们很容易忘记以往的困境、错误开端和痛苦摸索。我们总把过去的成功归功于一往无前的决心,而把当前的困境归咎于这种决心的消逝和减弱。
——Eric Hoffer
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因此才决定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内容。但通过阅读才明白这是一本关于软件项目管理的书,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告诉你理想世界里的做事方法——理智的人们会针对项目的预算、进度和资源做出冷静和明智的决策。
我们每个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理想世界之中,而且事实往往恰恰相反:虽然有些人毫无理智,所做的决定一点都不冷静和明智,但为了工作或项目我们也不得不同他们打交道。换句话说,你正在为一个“死亡之旅”项目工作。本书如此命名有一个巨大的优点:无须对它进行任何解释。因为每当向工作在一线的人提起这个名称时,他们都会带着会心的微笑说:“噢,没错,你一定是在说我的项目。”现在,它既有可能是你的项目,也很可能是你和其他任何人的项目——我们都正在或即将为各种死亡之旅项目工作,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就以下问题扪心自问(尽管你往往在项目结束时才会这么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陷于这样的项目之中?”第1章中首先讨论这个问题,这是作者根据自己作为咨询顾问研究和观察了大量此类项目的经验,但是假设你无法避免参与这种项目,比如,由于没有其他工作可做,或者由于和雇主之间存在着某种形式的“金手铐”关系,而使你无法离开,此时你就面临下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挺过这个项目并且无损自己的健康、理智和尊严?”如果你是乐天派,或许你还会考虑如何克服自己所面临的障碍,并以低于预算的成本准时完成项目。但如果你已经历过大量这种类型的项目,你可能已经很清楚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能够挺过去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作者在软件业30多年的工作中,发现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们对死亡之旅项目的反应非常有趣。软件业的部分人员(特别是在硅谷)把这类项目美化成对勇气的测试,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赤足攀登珠穆朗玛峰。只要技术像一生中所经历的那样不断迅速变化,这种有趣的观点可能就会永久存在。我们的软件业还并不成熟,每年都有新的“珠穆朗玛峰”出现,而同时也会有一批充满自信的新程序员被说服,相信自己能够赤足一直攀上顶峰。然而,软件业另一部分人员的看法却截然不同,他们认为死亡之旅项目是令人困窘的失败。在各种各样的统计中,人们满眼都是进度延期、预算超支、充斥着错误的软件、不满的用户和完全失败的项目。而咨询顾问、权威和方法学家们不厌其烦地反复告诉我们导致这种恶果的原因包括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工具或项目管理技术。换句话说,出现死亡之旅项目完全是因为我们愚不可及或者缺乏能力。如果你同业界中久经沙场的老手交谈,他们经常会这样说:“嗨,我并不是傻瓜!我当然也想用正确的方法、工具和管理技术,但我的上级经理和最终用户不允许我这样做。这个项目的进度如此荒谬完全是因为从一开始它就是被强加给我们的,而那时我们连项目要干什么都根本不知道!”结论:出现死亡之旅类型项目是因为资深管理层都是不择手段的混蛋,而用户们不但幼稚可笑而且不切实际。
三、读书心得
毫无疑问,书中所有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确实犯了很多愚蠢的错误,资深管理层确实沉迷于荒谬可笑的政治游戏,而最终用户们也确实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我深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快速变更、新生代对老一代的意见常常不尊重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为什么要尊重老一
代的意见呢?毕竟现在这一代主要使用面向Java的编程技术,而我们这一代的编程经验却仅仅来自于30年前的自动编码器与汇编语言。对今天的商业用户而言,即便考虑到前辈们要求使用基于主机、字符界面、具备傻终端接口的在线系统,这对搞清楚自己应该使用哪种基于Web的应用又有什么作用? 无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什么,我们得到了一个令人清醒的结论:死亡之旅项目的产生非常正常,根本不是意外情况。我认为如今的软件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十分聪明,而且非常乐于用理智的方式来管理项目,不仅如此,我还认为如今的商业用户和高级管理人员比上一代更加精通计算机,而且他们对软件开发人员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按时交付成果的期望也更加现实。即使这样,也不能让这两类聪明人停止启动新的死亡之旅项目——因为商务压力和新技术要求不断启动新的此类项目。也许商务经理很清楚新系统的开发至少需要12个月,但他们仍然会向你强调:如果在6个月内不能交付新系统,竞争对手就会用他们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抢走全部市场份额。与此类似,也许技术人员非常清楚采用新技术(例如因特网)的风险很大,但他们还是会告诉你:如果这种技术最终获得成功,你就能获得战略上的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是值得冒险的。换一个角度来说,根据Standish的行业问卷结果,以及由测量权威
Capers Jones,Howard Rubin和Larry Putnam等人所收集的统计数据,项目不但平均落后进度6~12个月,而且平均超出预算达50%~100%。虽然情况根据项目大小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严酷的现实往往是项目情况会导致项目经理及其技术人员在死亡之旅项目中出现的行为。如果项目一开始便伴随着很多高风险因素,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大量加班现象,人员也很可能会在项目结束前身心俱疲。
因此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死亡之旅项目不可避免,你怎样才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应如何做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你应该在哪些方面准备好妥协?一旦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你应该准备好在何时辞职?本书就是关于这些问题的的理解和研究都给与了我无限的认同感。以上这些问题不但涉及负责项目的经理,与进行设计、编码、测试和撰写系统文档等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息息相关。
如果你正在为一个死亡之旅项目工作,几乎可以肯定在被分配的进度和预算之内,你将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或特性。你将不得不做出一些冷酷的决定——确定哪些特性需要放弃,以及哪些特性需要集中资
源予以保证。实际上,由于一些琐碎的特性永远都不会用到,因此最好让它们自己消亡。其他特性虽然重要,但实现起来却相对简单,例如它们就是用户所提供类库或者你当前所用CASE工具的副产品。根据“分类”在医学上的寓意,这些特性是否能够得以幸存完全取决于自身。死亡之旅项目的成败往往取决于项目团队对系统关键特性的定位能力——因为如果缺乏充足的资源和精力投入,这些关键特性必将消亡。
当然,要想在死亡之旅项目中幸存下来,仅仅靠分类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注意人件、“过程”、工具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同时,作者也鼓励我们不断收集来自实际项目团队的意见,这些项目团队往往会针对最佳实践、最坏实践和“酒醉测试器”问题给出一些实用的技巧。
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和日益激烈,几乎每一位软件从业人员都面临着残酷条件下的死亡之旅。虽然企业和组织可以通过采用各种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质量保证体系来提升项目绩效,但越来越多的软件项目往往不得不接受通常情况下被视为不切实际的条件:人手短缺、资源匮乏、资金不足、工期奇紧。这时,项目经理仅仅利用软件项目管理的常规方法已经不能再保证项目的成功。作为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经理,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种情况呢?我想《死亡之旅》恰恰为此时的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可以预计,每个项目最终都将具有死亡之旅的特点。如何让死亡之旅项目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获得良好的效果,必将是每个项目人员都将面临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对于初涉这个领域的人员,还是对于那些“饱经摧残”的资深人士,本书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相信,本书不但是对我国的软件行业项目管理的一大贡献,而且对各行业项目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的提升也将有极大帮助。
无论我们将来毕业后会面临什么,决定怎么做,我们都希望在下一个死亡之旅项目中能有好运。而且,请记住Samuel Beckett的话:
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但这没有关系。再来一次,虽然又失败了,但情况却好多了。
第四篇:《死亡医生》读后感
《死亡医生》观后感
先不谈这部影片的医学意义,单就杰克本人而言,他是一个坚持自己意见的铁汉子,可是性格上的缺点让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就像珍妮所说,“站在他身边他的人越来越少”,等到妹妹、珍妮去世后,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可是无论是被拘禁还是被游行的人包围,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或许是一种疯狂,但在我看来人生就应该有着一种疯狂,整天为这种疯狂而努力,充实并快乐着!
安乐死,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几近冰冷的词。我知道,有些病人需要解脱,或者他们从内心深处不想给自己的亲人带来巨大的负担,但是通过一些手段来提前结束他们的生命,对于理智时的我而言始终是不能接受的。我知道,病人正在承受身体以及心灵上的痛苦,但是我始终不能接受让他们就那样走,提前结束他们应该存在的生命。哪怕是一只宠物,我也宁愿多一份负担,而不会选择让它在我眼前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生命。
我父亲于六年前身患偏瘫,大约一年之后就失去了自理能力,到最后眼睛也因血栓失明了,但不能本来身体就不好的父亲完全成为了家里的“负担”。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希望父亲能早早的走了,这样对于他自己和有精神病的母亲以及正在上学的哥俩都是一种解脱。可是,我不忍心看到父亲就这样离去,哪怕是自己多吃一点苦,也要父亲活下去,这算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人有的时候总是这样子,自己给自己找了很多的矛盾心理。生前也常常说:“就让我快点死吧,这样就不用给你们增加负担了······”可是,我知道父亲心中有一种强烈的生存欲望,就是这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让他一直在坚持。可是内心的“负罪感”让他一直自责,试图安抚我们生活的艰难。杰克安乐死理念的对象应该就是像我父亲这样的一类
人吧,但我知道,如果可以选择,我的父亲是不会选择杰克那样一种方法的。我不知道杰克的理念是否能在未来得到绝大部分人的支持,但我知道哪怕是父亲还在,我也不会让父亲那样恐惧且无奈地面临死亡。人有生存的本能,这样一种本能有时比自己后天的道德观念都要强烈。我不知道,影视里的那些人为什么能如此从容地面对死亡,或许病痛让他们已经无所畏惧了。我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名医生,可是当自己面对身患不可治愈重病的患者时,我会劝他们做出怎么样的一种选择?我不知道,最起码现在安乐死在我脑海里还是那样的冷冰冰、毫无人性的一个词。
现在,中国不乏那些需要杰克那样的死亡医生去“拯救”的人,可是有多少亲属同意病人那样提前走向天堂呢?我认为生命不在于能有多长时间可以快乐,在于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有自己的责任尽到了之后,才可以仰不愧天、俯不怍地。也可能是这样一种原因,让更多的重症患者家属有砸锅卖铁的决心,来救护、服侍家里没有希望的病人。
我不希望安乐死最后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可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选择,而我会尊重他们认为正确的选择。
第五篇:《预约死亡》读后感
《预约死亡》读后感
《预约死亡》,毕淑敏以自己的视角出发,写在临终关怀医院的各种感受。临终关怀医院,以缓解患者身体上的痛苦为主要目的一种医院。接收的大多数是即使全力治疗也无法治愈的,已到了疾病晚期,不久将死亡的癌症患者。因其大多数患者在普通医院中都已接受了最为先进的治疗,所以,临终关怀医院中无需用于大型手术等大型医疗的设备和专业治疗科。除了设立内科、外科以外,还必须设立类似麻醉科那样可以缓解患者疼痛的相关科室。晚期癌症的患者多受到疼痛的困扰,因此,临终关怀医院中,止痛门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是成立于1987年的松堂医院。现今,有很多大城市都设有临终关怀医院。
死亡,是人人不可回避的事实。虽然中国人向来忌讳甚至拒绝谈论死亡,但仍然要面对这如同生一样令人无法抗拒的最终结局。我们民族崇尚的是壮烈的死,惨烈的死,贞节的死,苦难的死,蔑视平平常常的死。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我们就不由自主地以为世上只有这两死法。其实大多数人的死,说不上太重,但也不至于飘起来。
而大多数人死在哪里呢?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死在医院洁白的病床上,他们大部分是年轻人或是高干。一直到死,都有人服侍他们。普通的人就没有这番待遇了。三分之一的死在急救车里,家里的人发现不行了,赶快往医院运,铁皮的救护车就成了最后的归宿。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死在家里。
关于死亡的方式,书中提及了一个很争议的方式——安乐死。安乐死指对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安乐死,可以让濒危的患者,不需再继续遭受因患病产生的无法忍受而又无谓的痛苦的命运;可以缓释或者消除死亡时他们精神上的恐惧与肉体上的痛苦;可以让他们保持着人的尊严平静地迈向死亡。
目前支持安乐死的人正日益增多,我也赞成安乐死。但安乐死合法化在现今实施还是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