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死亡公开课读后感
《死亡》读后感之一
我是非常高兴的看到世界一流大学耶鲁、哈佛能把自己的公开课向全世界公开,这比起那些国内所谓的一流大学去旁听一节课也要用学生证的做法刚让我钦佩。从今天晚上起,我开始收看学习这些课程,并认真的做读书笔记,向这些世界一流名校的大师求教。今天听的是耶鲁大学的Shelly Kagan教授的课程,第一节课他主要介绍了这门课的内容——《死亡》,以及评分,最有意思的是结尾部分他列举的那些上过他课程对他各种有意思的评语,甚至一些比较严苛的批评。
我还看了第二节课《人是否能幸免与死》,关于这个问题,教授接着提出两个问题:人是什么,人活着的概念是什么。在这节课上,Shelly教授主要讲了人是什么,从而提出两个观点。一是二元论,人是有灵魂和肉体构成;二是一元论,人仅仅是由肉体组成,人是一种物质实体。在二元论的观点中,灵魂是非物质实体,存在于肉体的某一位置,灵魂可以只是和命令身体,身体可以输出指令,使得灵魂能够感知。从二元论的观点来看待死亡的话,死亡只是肉体和灵魂联系的终结,当肉体被摧毁时,灵魂可能能够继续存在。在这一基础上,更为严格的说,人即灵魂,只要灵魂不灭,人即存在,那么,从这个观点可推断出人可能能够幸免与死。但这一切都只是在二元论的观点上所推测出来的,我想这就是哲学的魅力所在,它可以引领我们进行无穷无尽的思考,扩宽自己的思维,打破思维局限性。
课后我对Shelly的话进行了思考,在看了其他人对Shelly的评论之后发现,有些人认为当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时,物质不断重组,生命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物质组成,思维意识都是依托肉体产生的附属物。就像喇叭吹了会响,当不吹时声音就归于沉寂,声音产生于喇叭的震动,思维意识产生于我们身体的脑细胞运动,当我们死后,身体脑细胞不再运动,思维意识随之消失,我们身体变了各种物质元素归于到大自然中去。当然每个人的观点都会有所不同,我更愿意相信二元论的观点,不过我觉得当肉体被摧毁时,思维意识即灵魂会保存下来,就像中国的神话传说一样,人是轮回的,更确切的说灵魂是轮回的,我们的肉体都由灵魂所操控,当一个肉体不复存在时,灵魂会离开,从而选择下一个肉体。但想到面前人口减少的情况,我想可以推断出,灵魂选择肉体的时间是一定的,如果在特定的时间灵魂找不到肉体的寄托则会消失,即中国神话中所体现出来的灰飞烟灭。从中可看出灵魂也存在着优胜劣汰,找不到肉体的灵魂会被淘汰,而存活下来的灵魂即会继续存活。我感觉我的这一观点有点像《自私的基因》中所体现出来的,灵魂类似于基因,我们的肉体或许只是灵魂想存在下去的一种依附。
刚刚接触哲学,我也不知道我的观点到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哲学太过深奥,许多伟人们穷其一生所探索的问题或许到现在都得不到解答。或许这就是哲学,并不像科学一样,任何问题都有其固定的答案,哲学就是只有问题没有回答的学科,每个人对待同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没有人会说你的看法正确与否,因为这就是哲学。
又是一次的学习报告,在看了《死亡》的第三课之后,对“什么是死亡”的概念又加深了一分。上次教授从二元论的观点谈了关于人是什么的话题,而这节课,教授是从一元论的观点来看的。
所谓一元论,就是指人只是单纯的由肉体组成,而不具有灵魂,这大多数是物理学家,即唯物主义者的观点。人是有特定能力的人,而不仅仅是肉体,那些能力则是指人可以思考,可以交流,可以恋爱等等一切可做的活动。从专业角度说,这些特定能力即P能力——PERSON-FUNTIONING。据教授所说,唯物论者也是相信心灵的存在的,虽然不相信灵魂的存在。心灵即使表述肉体各种精神能力的方式,并不是像灵魂一样是非物质的存在,心灵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就像微笑一样,它并不是一个实物,而是肉体某种能力的形式,笑可以是由嘴唇,牙齿等等构成,但它也不是一个真实的可以具体说明的东西。心灵也是如此,心灵因肉体的毁灭而毁灭。
这节课最有意思的是教授提出了一个“最佳解释推理”。如果我们要证明一个物体的存在,我们就得有一定的依据,像苹果,我可以闻到它,可以品尝它,那么它是存在的。而对于一些很难证实的东西,比如说原子,细菌,我们怎么证实它的存在呢,并不是说我们能看到它,而是它们的存在可以证明很多事实,很多特质。细菌的存在证实了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这件事,像以前的很多理论,比如说恶魔理论,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有恶魔作祟,而我们认为这个理论是错的,为什么呢?因为细菌存在说能更好的解释一些细节,从而使这个理论无懈可击。这就是“最佳解释推理”,对于某一事物的论证有很多说法,最符合的那个即是最佳的。从这一观点来看,如果我们要证明灵魂的存在,那么要找到灵魂存在能证明的某种特质,对这问题,我想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拥护者们能对此展开一场激烈的讨论。
对于一个人,似乎有一些其他东西没有的特质,比如说思考,恋爱等等,那么这些特质是怎么来的呢?希望下一次教授能给我更好的回答。
在柏拉图的《申辩论》中苏格拉底在审判自己的法庭上这样辩诉:“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于人来说是否是一种最大的幸福,但是人们害怕死亡,就像他们可以肯定死亡是最大的痛苦一样,这是一种应该受到惩罚的无知。假如我声称自己在任何方面比自己的邻居更聪明,那么我们也就和他们一样了。我不拥有关于死亡之后的真正知识,我也意识到我不拥有这种知识。”
没有人拥有死亡之后的真正知识,这实在是我们讨论死亡的一个条件。在讨论死亡时,死亡之后的话题又是无法回避的,不管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抑或教授shally,他们关于死亡之后的论述是人类理性思考的一种描述,不代表真实不代表真理。到底如何定义死亡,我觉得不应该在这个题目上纠结,不管死亡本质上最合适的定义该是什么,但是人类关于死亡的普遍的认同概念就是:心跳停止,血液循环结束,大脑不再工作,人体生理功能无法恢复。我也相信大家就是在接受这个普遍认同的死亡概念的条件下谈论死亡的,否则必须另行说明,不然概念就混乱了,沟通变得更困难。
和浩瀚的宇宙相比人类何其渺小,但是人类自己不会也不可能自卑的漠视自己的聪明理性,我们从未停止对一切未知的探索。对于灵魂存在与否,任何直接的论证似乎都不可能,人们根据“最佳解释推理”的原则,来论证灵魂存在的可能性,论证越充分灵魂存在的可能性自然就越大,在人类聪明理性范围内当论证无懈可击时,这种可能性也许就是真实事实。公开课中讲述了数个灵魂存在的论证。
第一个,1.我们有自由意志;2.任何服从决定论的系统都没有自由意志;3.所以纯物理系统都遵守决定论;4.我们不是纯粹的物理系统。公开课中教授以为随着科技发展机器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由意识,所以物理系统也可以拥有自由意志。这一点在科幻电影尤其是黑客帝国里有着突出的表现。
第二个论证,笛卡尔曾经讲过一个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故事:一天早上,我起床来到洗漱间,对着镜子预备洗漱,但是我惊奇的发现,镜子中并没有自己的影子,我看到了水龙头,正常情况下,水龙头是应该被身体挡住的。我伸手摸自己的脑袋,却什么也没有摸到,我往自己的胳膊腿上看,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身体消失了。
这是一个让很多人着迷的故事,假如人仅仅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肉体,意识信仰记忆等等仅仅是肉体的功能肉体的一部分,那么我怎么可能想象在所有意识还存在的情况下肉体已经消失了呢?就像你不可能想象“微笑“可以脱离身体而单独存在。一个东西不可能即存在又消失,要么存在要么消失。所以既然我们可以想象意识可以独立于身体之外而单独存在,也就说明,意识和身体在逻辑上是截然不同的,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在最后几节课中Shelly教授主要讨论了自杀问题,对关于自杀的一些草率观点进行了分析辩驳,对自杀是违反上帝一直的这个观点,教授认为若认同这种观点,那救人也是违反上帝意志的,另外自杀也可以理解为是上帝的意志,所以上帝意志论是一把双刃剑,不能以此来批判自杀。我认为上帝挂怒自杀应该会有明确意志的,只是作为人类,我们是无法确定肯定上帝意志的,所以在人类正常思维内讨论自杀时只能把上帝意志看做双刃剑。对于自杀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教授以为假如你收到的是一份糟糕的礼物或是现在变得糟糕的礼物,难道你还要强迫自己去接受它吗?送你的人难道要强迫你去接受一个糟糕的东西吗?除非这人是一个王八蛋,负恩之说教授认为也说不通。我认为自杀实际上是辜负了一番美意,没把握好机会,感恩说不如改成辜负论。从道德角度讲,教授认为也不能简单给自杀做评判,自杀的结果是好的自杀就是公道的,否则反然,教授认为结果论不能作为唯一标准,比如杀死一个健康人可以救活五个人,否则五个病危的人就会死掉,难道我们就可以杀死这个无辜的健康人吗?人都有生存权,任何人无权掠夺,除非别人自愿,即使别人自愿,也要看此人是否具备健全的判断能力思维意识。尊重个人权利、自愿、心智正常、知道后果、有理想担当。
在最后教授对一学期的课程内容作呕了简单回顾,并重申了自己的观点:灵魂并不存在,我们只是机器,但我们不是一般的机器,我们是神奇的机器,我们可以恋爱能够梦想、创造、制定计划等等,我们是人,但本质上我们还是机器,当机器坏掉,那就是终结。面对死亡我们不应该恐惧,而是应该感到幸运进而有感恩之心,不管是感恩上帝还是大自然。
一个人行善积德给自己制定价值观等等,目的只是想救赎自己的灵魂,得以终极解脱,带有目的性的行为甚至思维是否能让人终极解脱呢?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言行思维完全是出去本性,一切行善修行思维都是自然而然而非是有目的性的刻意,这才是终极解脱之道。让一种美德成为自己的本性,出了天生因素,后天的培养、自我努力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反复学习,并把握优秀的哲学思想,把它融进自己的血肉,才能提升维持高尚的人格。不仅用理性去解释,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当中去实践。”
不管怎么样,生命有限,我们应该小心、珍惜,尽量充实,集中精力做有限的事情。
最后一次的公开课,最后一次和SHALLY教授一起探讨死亡,原以为很深的话题,在教授的指引下变得如此的清晰。一件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关的事情,一件我们都必须经历的事。死亡对我来说并不可怕,至少现在我是这么想的。记得有人说过,其实我们并不害怕死亡,害怕的只是等待死亡的过程。当你知道明天就要死去时,那你今天会干什么?就想越狱中一样,每天都在和死神斗争,一次又一次的从死神的手中抢回自己的性命,他们别无选择。现在我们呆在温暖的教室,死亡这个话题对我们来说,离得太远太远,好像一个神话故事一般。现在我们还不会考虑这件事,因为我们还年轻。没有一个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会想只要活着就好,对于我们已经拥有的生命,似乎我们并不珍惜。对我们来说,还有比思考死亡这种遥远的话题更现实的事,比如说期末考试,比如说零花钱。20岁的生命还有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我们并不需要珍惜每分每秒,这不是我们该做的事。
有一天,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发现,美好的容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皱纹和浑浊的眼睛。从那张脸上我们可以找到岁月刻下的一道道年轮,就在我们的脸上,那么明显。这个时候的我们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乞求上天再多给我们一天,一分,哪怕只是一秒。没有人愿意自己死去,即使我们已经活了很久,我们将时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只要自己活着,什么都可以不要,这个时候,生命在我们眼中变得无比的珍贵。或许这个时候我们会懊悔,为什么以前没有好好珍惜这只有一次的生命,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这个就是我们在那个年老的时段该做的事,好好活着,每一分每一秒。
每个年纪会有每个年纪该做的事,我们不会再年轻的时候去体会活着的时间,也不会再快死去的时候担心自己的钱够不够花。挥霍时间,赚取金钱,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挥霍金钱,赢得生命,是我们以后做的事。看似很可笑,很没有意义,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这么活着,几千年来都如此。
但有件事是什么时候都应该做的,那就是认真过好每一天。不论你是在被窝里懒懒的呆了一整天,还是在自习室奋笔疾书了一天,这都是一天。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哪个好哪个坏,在上帝看来都一样,因为我们的大结局都是一样的。知道结局的书,故事还得我们自己去书写,是精彩动人,还是平平淡淡,这都是我们的人生。同样的开始,同样的结尾,唯一有悬念的就是过程。人生几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够我们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意外时有发生,没人能够想到,只希望在意外发生之前,我们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不管人生多么的成功或失败,每个人都会后悔,只希望后悔的事可以比较少……
第二篇: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
PHIL 176 Death Professor Shelly Kagan
(第一课没什么实质内容,可以略过)教授在第一课列举了这门课将要讨论的一些问题: 1. 人能否幸免于死 2. 人是什么?“我”是什么? 3. 有没有来生? 4. 自杀一定是恶的吗? „„ 然后他摆出了自己的观点: 1. 不存在灵魂 2. 永生并不是好事情 3. 对死亡的恐惧是很正常的 4. 自杀在特定情境下有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在道德上是正当的 „„
他希望通过这门课: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他不是要灌输给学生这些观点,而是要引导学 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些观点,都要有合理的根据,给出论证。
第二课
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我死后我是否还存在”,就需要先回答: “我”是什么?或人是什么? 什么叫“幸免于死”?什么叫“活着”? 一个人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是这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 „„
反驳: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是混淆概念造成的,根本毫无意义,因为 1. 如果“死亡”的意思是生命的结束的话,那么 2. “是否来生”就相当于“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这就好比“碗里的饭吃完后碗里 还有饭吗”,那么
3. “是否有来生”或“我能否幸免与死”的答案当然就是否定的(因为很明显这些提问自 相矛盾),这能从问题里直接得到答案。
△回应: 1. 如果,“死亡”指的是身体的死亡(即一系列的生理过程);那么,2. 之前的问题将变成“我的身体死后我是否还存在”,这和“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 不同,不能从提问中直接得到答案。YYets
3.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提问和回答“我能否幸免与死”是有意义的。
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在上面的那个理解下),就需要先弄清楚: “我”是什么?“我”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或者 人是什么?人由什么组成?
一般来说,有两种主流观点:
一、二元论(Dualism)◎ 1. 人是由 身体 和 心灵(灵魂)两部分组合而成 严格说来,人的本质是灵魂,它与某具肉身密切联系着;“我”就是指我的灵 魂,尽管与我的身体紧密联系着。2. 身体和心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身体是物质的,灵魂是非物质的(不是由 原子、分子构成的)3. 心灵指挥身体,“身体反作用于心灵” 4. 死亡就是指身体的死亡,灵魂离开肉体(?)
二、物理主义(Physicalism)○ 1. 人只有身体,尽管 2. 这个身体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3. 人就是一个物理对象,一个纯物质的存在 4. 谈论心灵,实际上就是谈论大脑(或大脑的功能),正如微笑就是特殊的肌肉 运动 5. 死亡就是指身体丧失了正常功能
第三课
二元论与物理主义的分歧: 是否存在灵魂?
证明事物存在的方法: 1. 通过五感获得的经验证据来证明 但是,灵魂是非物质的(如果二元论正确的话),我们无法通过感官来感觉到灵魂。所以 2. 对于无法通过五感感觉到的事物,需要通过“最佳解释推理”来证明其存在: 我们必须假设 a 存在,才能解释现象 P,而且能给出最佳解释。(例如:原子、X 射 线)注意:这里要求的是可能的“最佳”解释,而非任一看似可行的解释。
所以,二元论者要论证灵魂存在,就必须: 找到我们身上的某个现象或特性 F,只有通过假设灵魂存在才能给出最佳解释(物理主 义无法解释或者只能给出较差的解释)。
灵魂存在论证 ◎ YYets
根据 F 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论证。第一类诉诸普通的事物(情感、理性之类);第二类 诉诸不寻常的、超自然的现象(通灵、濒死体验)。
◎论证 1.1 F=身体运动 1. 人死后,(一般来说)身体仍然保存完好,但是已经不能动了 2. 如果人只是一具身体,那么物理主义无法解释完好的身体为什么不动了。所以,3. 必须假设灵魂存在,才能解释 F ○回应 1.1 人死后身体的部件虽然都在,但是坏了,无法正常工作,就像机器一样。物理主义,完 全可以解释,所以论证 1.1 不成立。
◎论证 1.2 F=身体运动的目的性 1. 人的身体运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目的性的; 2. 如果人只是一个物体,那么无法解释身体运动的目的性。○反驳 1.2 可以对 2 举出反例,追踪导弹、机器人都是纯物理对象,它们的运动就有目的性。所以 论证 1.2 不成立。◎回应 1.2 热追踪导弹、机器人有目的性的运动都来自于一个外来的命令源(人的编程)。那么人的 目的性运动,也必须诉诸于身体之外的某个东西才能解释,那就是灵魂。○回应 信徒可以诉诸上帝来解释目的性的外在来源;而物理主义者也可以假设一个能制造机器 人的机器人,通过 DNA 来编程,因而人的活动有了目的性,也不必诉诸灵魂就足以很好地解 释这一现象。◎回应 人有自由意志,而机器没有自由意志。见论证 1.6
◎论证 1.3 F=理性、信念、欲望 1. 纯粹的机器(物理对象)不可能有欲望、理性、信念„„ 2. 我们人由理性、信念、欲望„„ 3. 所以,我们肯定还有灵魂,这才能解释理性、信念、欲望„„ ○反驳 1.3 前提一是错的,复杂的电脑、智能机器人完全可以有欲望和信念等,比如下棋程序运行 时,就好像有信念、欲望、推理等等 ◎回应 1.3 拟人化的说法并不表示电脑真的有欲望、机器人有信念 ○反驳 这是偏见,凭什么不能说电脑有欲望?二元论者没有给出证据证明为什么机器不能有信 念、欲望„„ 机器和电脑程序的一些行为使人很自然地把信念、欲望归属给机器。◎回应 YYets
◎论证 1.4 F=感受性、感质(qualia)1.机器在行为方面也许和人一样,但没有感受性的方面(如,机器不能知道花闻起来怎 么样,咖啡尝起来什么味道„„)2. 物理主义者不能从纯物理的角度解释感受性,所以人不仅仅是物理的,还有灵魂。○回应 物理主义现在不能解释,不代表不可能解释,也许将来科学发展之后可以解释。◎回应 不公平,物理主义解释不了的就说将来某天能解释,那岂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明明 二元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就不接受呢? ○回应 目前为止,二元论对于解释所要求的细节也只是语焉不详,算不得真正的解释。所以,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只不过打成平局。
◎论证 1.5 F=创造性 1. 机器、电脑这些物体只能按照指令行事,没有创造性。2. 而人有创造性,人的创造性从纯物理的角度无法解释,必须诉诸灵魂。○反驳 前提一错误,已经有作曲程序、下棋程序、数学定理证明程序,能够表现出超凡的创造 性。所以这个论证不成立。
◎论证 1.6 F=自由意志 人有自由意志,而纯粹物理对象没有自由意志。所以我们不仅仅是物体。1. 人有自由意志 2. 服从决定论的东西不可能有自由意志 3. 所有的纯粹物理系统都服从决定论 4. 人不是纯粹的物理系统 所以,要解释自由意志,必须假设灵魂存在。(第四课结束)○回应 上述论证要成立必需三个前提同时成立,而对每一前提都可以提出合理的质疑:
对前提一: 自由意志也许只是错觉,我们认为我们有自由意志,但实际上没有。支持自由意志的 人也没给出令人坚信不疑的证明。也许人就是服从于决定论的物理对象。对前提二:
相容论是可能的。对前提三: 根据量子力学,在基础层面物理现象(如原子衰变)是盖然性的而不是遵从决定论。YYets 人的欲望、信念等等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而机器没有这些情绪伴随着它们那些被认为 有欲望、信念的行为。
(第三课结束)○回应
(第四课)机器也有情绪,比如太空漫游 2001 里的 Hal
综上,论证 1.6 的要求相当苛刻,需要许多准备工作才能可行。
第二类论证 ◎论证 2.1 F=濒死体验 1. 许多人报告自己有过濒死体验,有特殊的见闻 2. 对这些体验,只有诉诸灵魂才能给出最佳解释(用两间房的类比)△反驳 1. “濒死”体验名不副实,这些人根本就没死,谈不上是濒死体验 2. 或者说,这些人并没有永远地死掉 所以,这些人并不是在报告来生或阴间,濒死体验不足为证。◎回应 在教室里的人不出教室也知道走廊上发生了什么;去法国只暂住过一段时间的人,当然 有住在法国的经验。所以上述反驳不成立 ○物理主义的反驳 2.1 对于这些体验,物理主义者完全可以从生理学、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所以论证 2.1 不成立。
◎论证 2.2 F=通灵 1. 许多人报告自己能够跟死人交流 2. 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除非假设灵魂存在 ○ 物理主义不知道,但表示没有压力„„
◎笛卡尔的论证 3.1 1. 如果 A 和 B 是同一个东西(“ A”“ B”是不同的说法),那么不可能 A 存在而 B 不存在。
2. 如果 A 存在而 B 不存在是可能的,那么 A 和 B 不是同一个东西
3. 通过叙述的故事可知,可以想象我(我的心灵)存在而身体不存在。4. 可以想象的,就是可能的。5. 我的心灵存在而身体不存在,是可能的。
6. 由 2、5 可得,心灵和身体是不同的东西,心灵不是身体的另一种说法 所以,物理主义不成立,二元论成立。
(第五课结束)○反驳 3.1 上述论证不成立,因为对同类论证可以提出反例: 1. 如果 A 和 B 是同一个东西(“ A”“ B”是不同的说法),那么不可能 A 存在而 B 不存在。
2. 如果 A 存在而 B 不存在是可能的,那么 A 和 B 不是同一个东西
3. 可以想象昏星存在而晨星不存在 4. 可以想象的,就是可能的。
5.昏星存在而晨星是可能的。YYets
6. 由 2、5 可得,晨星和昏星不是一个东西。7. 事实上,晨星就是昏星,而且都是金星。
8. 6、7 矛盾,所以上述论证不成立。同样,可以质疑论证 3.1 也不成立,因为两个论证的形式是一样的。
问题出在哪里?
△有三种可能的分析:
一、前提 3 有问题 看似能够想象的东西,其实并非真正能够想象;你认为你在想象那个东西,其实并不然。例如:方的圆、最大自然数„„
二、前提 4 有问题 能够想象的并非一定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例如:方的圆,也许有人真能想象出来,但方的圆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三、前提 1 有问题 A 和 B 相等是偶然的,A 和 B 的同一关系在某些可能世界(现实世界)成立,并不一定在其 他逻辑可能世界成立。在现实世界 W0中,A=B;对 W0来说,不可能 A 存在而 B 不存在。但是,在一个可能世界 W1中,A≠B;对 W1来说,A 存在而 B 不存在是可能的,尽管在现实 世界 W0中 A=B。YYets
第三篇:死亡之旅读后感
死亡之旅读后感
一、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对死亡之旅项目的起因给出了崭新的理由,深刻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并系统地讨论了项目参与者所面临的所有关键问题:政治、人员、过程、项目管理,以及工具,为我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指南。本书不但有助于快速识别死亡之旅项目,而且能够大大提高自己从中生还的概率。无论是开发人员、项目领导、直线商务经理还是CxO,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现实而适用的解决方案。本书的主角并不是在“教科书一样规范的”模范公司中那样组织完美的项目。它所描述的正是你在自己公司中所面临的项目。但通过本书,你不仅会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残酷现实,还将会学会如何应付它们。
二、个人读书点评、读后感 成功无须赘述,但我们必须明了自己的失败、挫折和疑问。人们很容易忘记以往的困境、错误开端和痛苦摸索。我们总把过去的成功归功于一往无前的决心,而把当前的困境归咎于这种决心的消逝和减弱。
——Eric Hoffer
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因此才决定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内容。但通过阅读才明白这是一本关于软件项目管理的书,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告诉你理想世界里的做事方法——理智的人们会针对项目的预算、进度和资源做出冷静和明智的决策。
我们每个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理想世界之中,而且事实往往恰恰相反:虽然有些人毫无理智,所做的决定一点都不冷静和明智,但为了工作或项目我们也不得不同他们打交道。换句话说,你正在为一个“死亡之旅”项目工作。本书如此命名有一个巨大的优点:无须对它进行任何解释。因为每当向工作在一线的人提起这个名称时,他们都会带着会心的微笑说:“噢,没错,你一定是在说我的项目。”现在,它既有可能是你的项目,也很可能是你和其他任何人的项目——我们都正在或即将为各种死亡之旅项目工作,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就以下问题扪心自问(尽管你往往在项目结束时才会这么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陷于这样的项目之中?”第1章中首先讨论这个问题,这是作者根据自己作为咨询顾问研究和观察了大量此类项目的经验,但是假设你无法避免参与这种项目,比如,由于没有其他工作可做,或者由于和雇主之间存在着某种形式的“金手铐”关系,而使你无法离开,此时你就面临下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挺过这个项目并且无损自己的健康、理智和尊严?”如果你是乐天派,或许你还会考虑如何克服自己所面临的障碍,并以低于预算的成本准时完成项目。但如果你已经历过大量这种类型的项目,你可能已经很清楚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能够挺过去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作者在软件业30多年的工作中,发现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们对死亡之旅项目的反应非常有趣。软件业的部分人员(特别是在硅谷)把这类项目美化成对勇气的测试,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赤足攀登珠穆朗玛峰。只要技术像一生中所经历的那样不断迅速变化,这种有趣的观点可能就会永久存在。我们的软件业还并不成熟,每年都有新的“珠穆朗玛峰”出现,而同时也会有一批充满自信的新程序员被说服,相信自己能够赤足一直攀上顶峰。然而,软件业另一部分人员的看法却截然不同,他们认为死亡之旅项目是令人困窘的失败。在各种各样的统计中,人们满眼都是进度延期、预算超支、充斥着错误的软件、不满的用户和完全失败的项目。而咨询顾问、权威和方法学家们不厌其烦地反复告诉我们导致这种恶果的原因包括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工具或项目管理技术。换句话说,出现死亡之旅项目完全是因为我们愚不可及或者缺乏能力。如果你同业界中久经沙场的老手交谈,他们经常会这样说:“嗨,我并不是傻瓜!我当然也想用正确的方法、工具和管理技术,但我的上级经理和最终用户不允许我这样做。这个项目的进度如此荒谬完全是因为从一开始它就是被强加给我们的,而那时我们连项目要干什么都根本不知道!”结论:出现死亡之旅类型项目是因为资深管理层都是不择手段的混蛋,而用户们不但幼稚可笑而且不切实际。
三、读书心得
毫无疑问,书中所有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我们确实犯了很多愚蠢的错误,资深管理层确实沉迷于荒谬可笑的政治游戏,而最终用户们也确实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我深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快速变更、新生代对老一代的意见常常不尊重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为什么要尊重老一
代的意见呢?毕竟现在这一代主要使用面向Java的编程技术,而我们这一代的编程经验却仅仅来自于30年前的自动编码器与汇编语言。对今天的商业用户而言,即便考虑到前辈们要求使用基于主机、字符界面、具备傻终端接口的在线系统,这对搞清楚自己应该使用哪种基于Web的应用又有什么作用? 无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什么,我们得到了一个令人清醒的结论:死亡之旅项目的产生非常正常,根本不是意外情况。我认为如今的软件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十分聪明,而且非常乐于用理智的方式来管理项目,不仅如此,我还认为如今的商业用户和高级管理人员比上一代更加精通计算机,而且他们对软件开发人员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按时交付成果的期望也更加现实。即使这样,也不能让这两类聪明人停止启动新的死亡之旅项目——因为商务压力和新技术要求不断启动新的此类项目。也许商务经理很清楚新系统的开发至少需要12个月,但他们仍然会向你强调:如果在6个月内不能交付新系统,竞争对手就会用他们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抢走全部市场份额。与此类似,也许技术人员非常清楚采用新技术(例如因特网)的风险很大,但他们还是会告诉你:如果这种技术最终获得成功,你就能获得战略上的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是值得冒险的。换一个角度来说,根据Standish的行业问卷结果,以及由测量权威
Capers Jones,Howard Rubin和Larry Putnam等人所收集的统计数据,项目不但平均落后进度6~12个月,而且平均超出预算达50%~100%。虽然情况根据项目大小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严酷的现实往往是项目情况会导致项目经理及其技术人员在死亡之旅项目中出现的行为。如果项目一开始便伴随着很多高风险因素,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大量加班现象,人员也很可能会在项目结束前身心俱疲。
因此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死亡之旅项目不可避免,你怎样才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应如何做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你应该在哪些方面准备好妥协?一旦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你应该准备好在何时辞职?本书就是关于这些问题的的理解和研究都给与了我无限的认同感。以上这些问题不但涉及负责项目的经理,与进行设计、编码、测试和撰写系统文档等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息息相关。
如果你正在为一个死亡之旅项目工作,几乎可以肯定在被分配的进度和预算之内,你将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或特性。你将不得不做出一些冷酷的决定——确定哪些特性需要放弃,以及哪些特性需要集中资
源予以保证。实际上,由于一些琐碎的特性永远都不会用到,因此最好让它们自己消亡。其他特性虽然重要,但实现起来却相对简单,例如它们就是用户所提供类库或者你当前所用CASE工具的副产品。根据“分类”在医学上的寓意,这些特性是否能够得以幸存完全取决于自身。死亡之旅项目的成败往往取决于项目团队对系统关键特性的定位能力——因为如果缺乏充足的资源和精力投入,这些关键特性必将消亡。
当然,要想在死亡之旅项目中幸存下来,仅仅靠分类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注意人件、“过程”、工具和技术方面的因素。同时,作者也鼓励我们不断收集来自实际项目团队的意见,这些项目团队往往会针对最佳实践、最坏实践和“酒醉测试器”问题给出一些实用的技巧。
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和日益激烈,几乎每一位软件从业人员都面临着残酷条件下的死亡之旅。虽然企业和组织可以通过采用各种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质量保证体系来提升项目绩效,但越来越多的软件项目往往不得不接受通常情况下被视为不切实际的条件:人手短缺、资源匮乏、资金不足、工期奇紧。这时,项目经理仅仅利用软件项目管理的常规方法已经不能再保证项目的成功。作为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经理,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种情况呢?我想《死亡之旅》恰恰为此时的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可以预计,每个项目最终都将具有死亡之旅的特点。如何让死亡之旅项目不但生存下来,而且获得良好的效果,必将是每个项目人员都将面临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对于初涉这个领域的人员,还是对于那些“饱经摧残”的资深人士,本书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相信,本书不但是对我国的软件行业项目管理的一大贡献,而且对各行业项目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的提升也将有极大帮助。
无论我们将来毕业后会面临什么,决定怎么做,我们都希望在下一个死亡之旅项目中能有好运。而且,请记住Samuel Beckett的话:
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但这没有关系。再来一次,虽然又失败了,但情况却好多了。
第四篇:《死亡医生》读后感
《死亡医生》观后感
先不谈这部影片的医学意义,单就杰克本人而言,他是一个坚持自己意见的铁汉子,可是性格上的缺点让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就像珍妮所说,“站在他身边他的人越来越少”,等到妹妹、珍妮去世后,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可是无论是被拘禁还是被游行的人包围,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或许是一种疯狂,但在我看来人生就应该有着一种疯狂,整天为这种疯狂而努力,充实并快乐着!
安乐死,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几近冰冷的词。我知道,有些病人需要解脱,或者他们从内心深处不想给自己的亲人带来巨大的负担,但是通过一些手段来提前结束他们的生命,对于理智时的我而言始终是不能接受的。我知道,病人正在承受身体以及心灵上的痛苦,但是我始终不能接受让他们就那样走,提前结束他们应该存在的生命。哪怕是一只宠物,我也宁愿多一份负担,而不会选择让它在我眼前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生命。
我父亲于六年前身患偏瘫,大约一年之后就失去了自理能力,到最后眼睛也因血栓失明了,但不能本来身体就不好的父亲完全成为了家里的“负担”。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希望父亲能早早的走了,这样对于他自己和有精神病的母亲以及正在上学的哥俩都是一种解脱。可是,我不忍心看到父亲就这样离去,哪怕是自己多吃一点苦,也要父亲活下去,这算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人有的时候总是这样子,自己给自己找了很多的矛盾心理。生前也常常说:“就让我快点死吧,这样就不用给你们增加负担了······”可是,我知道父亲心中有一种强烈的生存欲望,就是这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让他一直在坚持。可是内心的“负罪感”让他一直自责,试图安抚我们生活的艰难。杰克安乐死理念的对象应该就是像我父亲这样的一类
人吧,但我知道,如果可以选择,我的父亲是不会选择杰克那样一种方法的。我不知道杰克的理念是否能在未来得到绝大部分人的支持,但我知道哪怕是父亲还在,我也不会让父亲那样恐惧且无奈地面临死亡。人有生存的本能,这样一种本能有时比自己后天的道德观念都要强烈。我不知道,影视里的那些人为什么能如此从容地面对死亡,或许病痛让他们已经无所畏惧了。我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名医生,可是当自己面对身患不可治愈重病的患者时,我会劝他们做出怎么样的一种选择?我不知道,最起码现在安乐死在我脑海里还是那样的冷冰冰、毫无人性的一个词。
现在,中国不乏那些需要杰克那样的死亡医生去“拯救”的人,可是有多少亲属同意病人那样提前走向天堂呢?我认为生命不在于能有多长时间可以快乐,在于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有自己的责任尽到了之后,才可以仰不愧天、俯不怍地。也可能是这样一种原因,让更多的重症患者家属有砸锅卖铁的决心,来救护、服侍家里没有希望的病人。
我不希望安乐死最后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可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选择,而我会尊重他们认为正确的选择。
第五篇:《预约死亡》读后感
《预约死亡》读后感
《预约死亡》,毕淑敏以自己的视角出发,写在临终关怀医院的各种感受。临终关怀医院,以缓解患者身体上的痛苦为主要目的一种医院。接收的大多数是即使全力治疗也无法治愈的,已到了疾病晚期,不久将死亡的癌症患者。因其大多数患者在普通医院中都已接受了最为先进的治疗,所以,临终关怀医院中无需用于大型手术等大型医疗的设备和专业治疗科。除了设立内科、外科以外,还必须设立类似麻醉科那样可以缓解患者疼痛的相关科室。晚期癌症的患者多受到疼痛的困扰,因此,临终关怀医院中,止痛门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是成立于1987年的松堂医院。现今,有很多大城市都设有临终关怀医院。
死亡,是人人不可回避的事实。虽然中国人向来忌讳甚至拒绝谈论死亡,但仍然要面对这如同生一样令人无法抗拒的最终结局。我们民族崇尚的是壮烈的死,惨烈的死,贞节的死,苦难的死,蔑视平平常常的死。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我们就不由自主地以为世上只有这两死法。其实大多数人的死,说不上太重,但也不至于飘起来。
而大多数人死在哪里呢?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死在医院洁白的病床上,他们大部分是年轻人或是高干。一直到死,都有人服侍他们。普通的人就没有这番待遇了。三分之一的死在急救车里,家里的人发现不行了,赶快往医院运,铁皮的救护车就成了最后的归宿。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死在家里。
关于死亡的方式,书中提及了一个很争议的方式——安乐死。安乐死指对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安乐死,可以让濒危的患者,不需再继续遭受因患病产生的无法忍受而又无谓的痛苦的命运;可以缓释或者消除死亡时他们精神上的恐惧与肉体上的痛苦;可以让他们保持着人的尊严平静地迈向死亡。
目前支持安乐死的人正日益增多,我也赞成安乐死。但安乐死合法化在现今实施还是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