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安装与维护教案

时间:2019-05-15 08:0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安装与维护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安装与维护教案》。

第一篇:计算机安装与维护教案

计算机维护教案

第一周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了解组装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组件 教学重点:主机的内部构造以及硬件中的常用术语介绍 教学过程:(2节课)

一、微型计算机主要部件简介

二、主机的内部构造

三、微型计算机的其他外部设备

四、硬件中的常用术语介绍 微型计算机主要部件简介 显示器

键盘(AT,PS/2)

鼠标(AT,PS/2)

主板(AT,ATX)

内存

硬件的组成 显示卡

主机

CPU芯片

硬盘

软驱

光驱

外设

主机的内部构造

1、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又称中央处理器,在整个电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主板:是主机内的一个重要部件,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一般有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用来连接计算机的各种内外设备。

3、内存:从广义的概念讲,它泛指电脑系统中存放数据与指令的半导体存储单元。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和辅存。

4、显示卡:是控制电脑的图形输出。负责将CPU送来的影像数据处理成显示器可以了解的格式,再送到显示器形成图像。

5、硬盘:是用来储存数据的外部设备

6、声卡:是计算机的发音设备。

微型计算机的其他外部设备

1、打印机:输出设备,主要针式、喷墨、激光打印机。

2、数码相机:输入设备,所照的图片分辨率高,图形清晰,方便易用。

3、扫描仪:输入设备,主要用于图像的输入。

4、游戏手柄:不用我多作介绍了。

5、数字摄像头:相当于数码相机、摄像机的部分功能。

硬件中的常用术语介绍

1、与CPU有关的术语:INTEL公司(PENTIUM4奔腾4 PentiumⅢ奔腾3 Celeron赛扬(面向低端应用的)Xeon至强(面向高端应用的)

AMD公司(Athlon速龙或叫阿斯龙、Duron毒龙或钻龙、第三代Athlon雷鸟Thunderbird

2、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比内存的速度更快的一种存储器。CPU内部的Cache分一级Cache和二级Cache

3、CPU访问数据的顺序:CPU――CACHE――内存――外存

4、时钟频率:CPU的外部时钟频率和内部时钟频率

5、超频:将CPU的时钟频率设置得比它的生产指定的时钟频率更高,但超频会影响CPU的寿命和系统的稳定。

6、OEM: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设计生产产品。

计算机维护教案 第二周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总线和接口的基本概念,以及总线的种类

教学重点:总线的分类、总线的主要参数、ISA总线、PCI总线、AGP总线 主要内容:

一、总线和接口的概念

二、总线的种类

三、总线的主要参数

四、常见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五、常见接口标准

一、总线和接口的概念

1、总线的概念:是连接计算机中CPU、内存、辅存、各种输入/输入控制部件的一组物理信号线及其相关的电路,它是计算机中用于在各部件间运载信息的公共机构。

2、接口的概念:是指主板和某类外设之间的适配电器,其功能是解决主板和外设之间在电压等级、信号形式和速度上的匹配问题。

注:目前的一些新型接口标准,如USB、IEEE1394等,允许同时连接多种不同的外设,因此也把它们称为外设总线。些外,连接显示系统的新型接口AGP,由于习惯上的原因(原来的显示卡插入ISA或者PCI总线插槽中),也被称为AGP总线,但是实际上它应该是一种接口标准。

二、总线的种类

1、按功能区分:

数据总线(DBbus):传送指令或数据,此类总线的条数决定了CPU和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一次能交换的数据的倍数,是判断CPU的速度和先进程序的重要依据。目前的CPU(奔腾III、奔腾

4、Athlon)都有64位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ABus):传送指令或数据在存储器中的相应地址。地址总线的条数决定内存的最大空间。目前的PC机具有32位地址总线,则内存空间可达到232=4GB 控制总线(Cbus):传送其他管理微机系统和总路线活动的控制信号

2、从系统总路线的角度分类

(1)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IBM公司为286/AT电脑制定的总路线工业标准。也称为AT标准(2)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IBM公司专为其PS/2系统开发的微通道总路线结构。

(3)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集团为32位CPU设计的总路线扩展工业标准。

(4)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组织按局部总标准设计的一种开放性总线。(5)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6)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加速图形端口。它是一种为了提高视频带宽而设计的总路线规范。严格说,AGP是一种接口标准。

3、局部总线:是在ISA总线和CPU总路线之间增加的一线总线或管理层。它可分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

三、总线的主要参数

1、总线的带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总线上可传送的数据量。

2、总线的位宽:是指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位数。即通常说的32位、64位。

3、总线的工作时钟频率:

四、常见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1、ISA总线

(1)24位地址线可直接寻址的内存容量为16MB(2)8/16位数据线(3)最大位宽16位(4)最高时钟频率8MHZ

2、PCI总线

(1)支持10台外设。

(2)总线时钟频率33.3MHZ/66MHZ(3)最大数据传输速率133MB/S(4)总线宽度32位/64位(5)与CUP及时钟频率无关

3、AGP总线

(1)数据传输频率为133MHZ即532MB/S(2)并行操作:允许CPU访问内存的同时,AGP显示卡访问APG内存。

五、常见接口标准

1、IDE/EIDE接口:硬盘标准接口。当前微机中应用的均是EIDE接口 IDE 支持2个外设,EIDE支持4个外设并且CD-ROM

2、SCSI接口: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3、IEEE1394:一种串行接口标准

4、USB:通用串行总线,主要应用在中低速外部设备上。第三周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CPU的性能指标,目前市场上的几款CPU介绍,CPU的降温方法;内存的分类及内存的指标。

教学重点:CPU性能指标,几款CPU的比较;内存的分类及内存指标 教学过程:(2节课)主要内容:

一、CPU的性能指标

二、如何识别CPU处理器的编号

三、怎样给CPU降温

四、内存的分类

五、内存的常见技术指标

六、几款内存的比较

一、CPU的性能指标

资料文章阅读 CPU主要性能指标有主频、外频、地址总线宽度、数据总线宽度、高速缓存、工作电压

1、主频:CPU的时钟频率,一般在700MHZ以上,最好的CPU的主频超过了2GHZ。

2、外频:即CPU的总线频率,是由主板为CPU提供的基准的时钟频率。

3、地址总线宽度:它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存储器物理地址空间。一般地址总线的宽度为32位。即CPU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GB的物理空间。

4、数据总线宽度:它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 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对于Pentium以上级别的CPU来说,数据总线的宽度为64位。

5、L1高速缓存:一般在32KB-64KB之间,少数可达到128KB

6、L2高速缓存:一般在128KB-512KB之间,少数可达到1MB,其时钟频率有半速和全速二种。

7、内存总线速度:指CPU或二级高整党缓 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8、扩展总线速度:

9、生产工艺:0.18微米、0.13微米、0.10微米

10、工作电压:CPU制造工艺越先进,则工作电压越低,CPU运行时耗电功率就越小。

11、插槽类型:Socket370、Socket423、Socket478、SlotA

12、IA-32和IA-64:即32位地址总线的CPU和64位的CPU

13、MMX:多媒体扩展,而SSE是MMX的扩展,SSE2是SSE的进一步扩展,在P4中使用。

二、如何识别CPU处理器的编号

CPU上面的编号代表了该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产品系列、主频、缓存容量、使用电压、封装方式、产地、生产日期,通过识别CPU编号,你可以初步认定CPU的工作频率、外频、属于何系列的,防止一些非法商家用超频的CPU冒充高频率产品。例:

(一)PIII Confidential编号格式

PIII Confidential编号格式:xxxEBkkkMMM2.0VS1 abcde abcdefgh-0123

Xxx::代表CPU工作频率

EB:E=采用0.18微米制造工艺;B=133MHZ FSB前端总线

Kkk:代表二级缓存的容量

MMM:代表CPU的外部频

2.0V:代表核心电压

S1:代表CPU的架构,S1=Slot 1

Abcde:规格号

abcdefgh-0123:序列号,其中第一位代表产地.0=Costa Rica(哥斯达黎加),1=Philippines(菲律宾),9=Malaysia(马来西亚),Y=Ireland(爱尔兰))接下来两位是代表第多少周生产。

例如: 533B5121332.0VS1 SL3E9 99360216-0094表示工作频率为533,133MHZ外频,512二级缓存,核心电压2.0V,SLot1架构;99360216-0094代表序列号;SL3E9代表规格号。

(二)PIII Coppermine的编号格式

PIII Coppermine的编号格式:RaaaaaHZmmmkkkEC abcde abcdefgh-0123

R:R=Socket 370架构

Aaaaa:代表采用的核心。80525=Katmai核心,80526=Coppermine核心

HZ:代表CPU的外频

Mmm:代表CPU的工作频率Hz

Kkk:代表CPU二级缓存容量

EC:代表ECC纠错

Abcde:规格号

abcdefgh-0123:同PIII Confidential 例如R80526PZ667512EC SL3T2 92383923-1845表示Socket 370架构,133MHz外频,工作频率667,512KB二级缓存容量,ECC纠错;SL3T2代表CPU的规格号;92383923-1845代表CPU序列号。

(三)Celeron编号格式

Celeron编号格式:FV524RX mmmkkkABCDEXXXXXL01234567-1234

FV524RX:保留

Mmm:代表CPU工作频率

Kkk:代表二级缓存的容量

ABCDE:规格号

XXXXX:产地,MALAY=马来西亚,COSTA RICA=哥斯达黎加

L01234567-1234:其中第一个L代表产地(0=Costa Rica(哥斯达黎加),1和9= Malaysia(马来西亚));接下来的123代表第多少周生产

例:Celeron处理器编号印制在处理器背面,编号FV524RX466128 SL3EH MALAY L0120199-0413表示的意义:其中的466代表CPU的工作频率;128代表代表二级缓存的容量(128=128KB);SL3EH代表CPU的后缀编号;MALAY是产地名(MALAY=马来西亚,COSTA RICA=哥斯达黎加);L0120199-0413代表CPU序列号

(四)Celeron II编号的识别方法与PIII Coppermine相同

(五)Intel PII编号格式:

W8065xhzmmmkkkEC ABCDE abcdefgh-0123

W:代表出售对象,x=零售商,空项=OEM厂商

8065:保留

x:代表采用的核心,2=Klamath核心即0.35微米制造工艺,3= Deschutes核心即0.25微米制造工艺

hz:代表采用的外频

mmm:表处理器的工作频率

kkk:代表二级缓存的容量

EC:代表ECC纠错

ABCDE:规格号

abcdefgh-0123:其中第一位代表产地,0=Costa Rica(哥斯达黎加),1=Philippines(菲律宾),9=Malaysia(马来西亚),Y=Ireland(爱尔兰));接下来的两位代表第多少周生产。

例如编号B80652PX300512EC SL2W8 92183923-1845表示Klamath核心的PII,0.35微米制造工艺,512KB二级缓存,ECC纠错;SL2W8是规格号;92183923-1845中的第一个9代表马来西亚产,接下来的21代表第21周生产。

(六)Duron编号格式:

例如PGA封装的Duron编号:AMD-D800AUT1B:

AMD-D:代表AMD DURON毒龙系列

800:代表CPU的主频

A:代表封装方式(M=卡匣式,A=PGA,其他为TBD)

U:代表工作电压(S=1.5V;U=1.6V;P=1.7V;M=1.75V;N=1.8V)

T:代表工作温度(Q=60C;X=65C;R=70C;Y=75C;T=90C;S=95C)

1:代表二级缓存容量(1=64KB;2=128KB;3=256KB)

B:代表最大总线频率(A=B=200MHz;C=266MHz)

(七)Athlon编号格式:

例如:AMD-K7 800MPR52B A表示的意义:

AMD-K7:代表AMD Athlon产品系列

800:代表CPU的主频

M:代表封装方式(M=卡匣式,P=PGA,其他为TBD)

P或T:代表工作电压(一般为1.03-2.05V)

R:代表工作温度(如果前面一个字母为T,那么R的最大值是70摄氏度)

5:代表二级缓存容量(5=512KB,1=1MB,2=2MB)

2:代表缓存分类(1=全速,2=1/2速)

B:代表最大总线频率(B=200MHz)

A:代表保留特性(前面有三个空格,A=0.18微米制造工艺,C=0.25微米制造工艺)。

(七)PGA封装的Athlon编号: 直接刻在CPU的内核表面上,例如AMD-A0850APT3B:

AMD-A0:代表AMD Athlon雷鸟产品系列

850:是CPU的主频

A:代表封装方式(M=卡匣式,A=PGA,其他为TBD)

P:代表工作电压(S=1.5V;U=1.6V;P=1.7V;M=1.75V;N=1.8V)

T:代表工作温度(Q=60C;X=65C;R=70C;Y=75C;T=90C;S=95C)

3:代表二级缓存容量(2=128KB;3=256KB)

B:代表最大总线频率(A=B=200MHz;C=266MHz)。

AMD K6-2编号格式:

AMD-K6-2/mmm xvC 2.2V CORE / 3.3V I/O A生产日期AMD

mmm:代表工作频率

x:代表封装方式,A=321针PGA

v:代表工作电压,F=允许波动范围2.1~2.3V Core和3.135~3.6V I/O

C:代表最高工作温度,R=70度

2.2V CORE:2.2V CORE=标准2.2V核心电压,3.3V I/O:3.3V I/O=3.3V I/O电压

A:代表修订版

生产日期:其中第三四个数字代表第几周生产,M代表Monday(星期一),PM代表下午。通常说来,时间越往后的产品,bug越少,性能也越好。

例如编号AMD-K6-2 /266 AFR 2.2V CORE / 3.3V I/O A 9903 MPM 1998 AMD 26351 N则表示为AMD-K6-2CPU,是266的工作频率,321针PGA封装,最高工作温度70度,第二行26351代表使用CXT核心(早期26050使用的是非CXT核心,26351使用CXT核心,AMD K6-2 400MHZ以上的CPU均用了CXT核心[允许更高的倍频],比早期的k6-2,较容易超频),N代表封装厂编号(有N和K两种)。

四、内存的分类

1、ROM存储器

2、RAM存储器

(1)DRAM(动态RAM):即通常所用的内存(2)SRAM(静态RAM):即Cache。

3、DRAM分类:SDRAM,DDR SDRAM,RDRAM

五、内存的常见技术指标

1、奇偶校验:注意8颗和9颗芯片的不同

2、PC100规范:总线频率可以上到100MHZ,10纳秒

3、PC133规范:其速率达到7.5纳秒

4、PC1600和PC2100 第四周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主板上的主要元件,挑选主板的方法,以及主板的分类,了解市场上几款主要主板的特点。

教学重点:主板的元件,主板的挑选。教学过程:(2节课)主要内容:

一、主板上的元件

二、主板的分类

三、选择主板

一、主板上的元件

1、CPU插槽:Socket423 Socket478 SocketA Slot 1

2、BIOS和CMOS芯片:主要的种类有Award、AMI、Phoenix

3、内存插槽:DDR SDRAM、SDRAM、RDRMA,其SDRAM是168线,其余都是184线。

4、I/O扩展插槽:PCI、AGP2X、AGP4X、ISA

5、主板电源插座

6、机箱面板批示灯及控制按键插针: POWER LED:电源指示灯 SPEAKER:扬声器

HDD LED:硬盘指示灯 RESET SW:复位开关

7、逻辑控制芯片组:它是提供主板上的核心逻辑,是负责指挥、调度主板上各个元件协同工作的怀念部或神经中枢。

8、南桥、北桥

9、后备电池

10、跳线插针

11、串并行接口插座:串口:COM1、COM2,并口:LPT

12、软硬盘接口插座:33针Floppy软驱接口、40针IDE硬盘接口

13、USB和PS/2接口

二、主板的分类

1、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类

2、按主板上使用的CPU插槽架构分类

3、按主板结构分类

4、按逻辑控制芯片组分类

三、选择主板

(一)主板优缺点

ATX主板:传统的AT主板的缺点:

1、主板的横向宽度太窄,便利电脑后面直接从主板引出接口的空间太小。

2、主板上CPU和内存的位置不合理。

3、软硬盘控制器及软硬盘支架没有特定的位置,经常造成软硬盘线缆过长,增加了电脑内部连线的混乱,降低了电脑的可靠性。ATX主板的优点:

1、便于冷空气对流,帮助散热。

2、外围设备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

3、适应下一代高速周边的传输需求。ATX主板的几项技术指标:

1、支持CPU的能力

2、支持内存和高速缓存的能力

3、系统BIOS参数

4、系统I/O参数、总线类型和插座种类、数量

5、CPU电源调节器

(二)选用主板时可考察以下几点:

1、采用无跳线技术设计:这类主板的共同点是通过BIOS来设置CPU的类型、主频、总线频率和内外电压。一般情况下,用户只须插好CPU,开机启动,主板BIOS即可以自动识别CPU种类、型号、并自动根据识别的CPU设置工作电压。

2、对CPU及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可自动监测CPU温度、CPU风扇转动情况、系统电压、温度、内存、硬盘空间、信号、输入和病毒入侵等等。当有情况发生时,能发出警告信息并采取措施。例如当CPU温度过高时,在屏幕上显示警告信息并自动降低CPU运行速度。

3、支持能源管理:应能支持PC97/98设计指南中的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ACPI标准,待机模式下可自动停止风扇转动,关闭硬盘、CD-ROM、软驱等部件的电源,以降低耗电和噪音,并具备软件关机和调制解调器唤醒功能。

注:在安装主板过程当中,特别要注意主板的水平,否则将引起主板的扭曲,直接导致接触不良或无故的重起。另外还需注意,不要随便触摸主板背面的焊头,否则可能因人体静电的缘故,导致元器件被击穿。第五周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硬盘的技术指标,硬盘的存储结构和存储容量;硬盘的接口规范。

了解硬盘的市场,掌握如何对硬盘进行跳线。教学重点:硬盘的技术指标、硬盘的容量、接口规范、硬盘的跳线。教学过程:(2节课)主要内容:

一、硬盘的工作原理

二、硬盘的存储结构和存储单位

三、重要的技术指标

四、硬盘的接口规范

五、硬盘工作的三种方式

六、硬盘容量和实际容量的差异

七、IDE硬盘上的跳线

一、硬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作为一种磁表面存储器,是在非磁性的合金材料表面涂上一层很薄的磁性材料,通过磁层的磁化来存储信息。硬盘主要由磁盘和磁头及控制电路组成,信息存储在磁盘上,磁头负责读出或写入。硬盘一开机,其磁盘就开始高速旋转。磁关可以采用轻质薄膜部件,盘片在高转下产生的气生的气流浮力迫使磁头离开盘面悬浮在盘片上方,浮力与磁头座架弹簧的反向弹力使得磁头保持平衡。这样的非接触式磁头可以有效地减小磨损和由摩擦产生的热量及阻力。

当硬盘接到一个系统读取数据指令后磁头根据给出的地址,首先按磁道号产生驱动信号进行定位然后再通过盘片的转动找到具体的扇区,最后由磁头读取指定位置的信息并传送到硬盘自带的Cache中。

二、硬盘的存储结构和存储单位

1、硬盘包括一到数片盘片platters,其一个或两个面surfaces涂有磁性材料用于记录数据。每面有一个读写头read-write head用于读写数据。盘片有一个共同的轴,典型的旋转速度是每分钟3600转,高性能的硬盘转速可能更高。磁头可沿着盘片的半径移动,磁头移动加上盘片旋转可以使词头存取磁盘表面的任何一个位置。

2、磁盘表面通常被分为同心圆环,叫磁道tracks,磁道又被分为扇区sectors。用这样分来将磁盘定位,用于为文件定位磁盘空间。要在硬盘上找到给定的位置,可能说“3面5道7扇区”。通常所有磁道有相同的扇区数,但也有硬盘在外圈磁道放较多的扇区(所有扇区用同样大小的物理空间,这样在较长的外圈磁道可以容纳更多的数据)。一般一个扇区容纳512字节数据。磁盘不能处理比一个扇区更小的数据量。每个面以相同的方式分为磁道和扇区。这意味着当一个磁头在某个磁道时,其他磁头也在相应的位置,所有相同位置的磁道组成柱面cylinder。磁头从一个磁道(柱面)移动到另一个需要花时间,所以将经常要在一起存取的数据(如一个文件)放在一个柱面里。这改善了性能。当然不可能完全作到,文件被放在几个相分离的位置叫碎片fragmented。

3、磁盘的面(或头,实际是一样的)、柱面、扇区数各不相同,硬盘这些数目叫硬盘参数geometry。硬盘参数通常存在一个特定的、由电池供电的存储区中,叫CMOS RAM,操作系统在引导启动或驱动器初始化时可以从那里得到硬盘参数。

4、BIOS有一个设计限制,就是不能在CMOS RAM中定义大于1024的磁道数,这对大硬盘来说就太小了。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硬盘控制器在磁盘参数上做了一个欺骗,用地址转换translates the addresses使计算机接受。例如,一个硬盘可能有8个磁头,2048个磁道,每磁道35个扇区。其控制器可以对计算机谎称它有16个磁头,1024个磁道,每磁道35个扇区,这样就没有超过磁道数的限制,地址转换将磁头数减半,磁道数加倍后传给硬盘。实际的算法可能更复杂,因为数量可能不象我们在这里假设的这么好(但这不影响我们理解原理)。这个转换在操作系统来看产生了错觉,并可能影响操作系统对把所有数据存在相同柱面的企图受到影响。

5、计算硬盘容量的方法:

容量=面数*每面磁道数*每磁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

三、重要的技术指标

1、高速缓存

2、主轴转速

3、平均寻道时间:磁头找到该数据所在的磁道所需的定位时间。

4、平均潜伏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相应数据所在的扇区转到磁头下的时间。

5、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时间之和。

6、平均存取时间:磁盘在读写数据时,磁头从起始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稳定下来,并从目标位置上找到要读或写的数据的扇区所需要的全部时间。

7、连续无故障时间:(MTBF)

8、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四、硬盘的接口规范

1、Ultra-DMA/100

2、SCSI接口

3、USB接口

4、IEEE1394接口

五、硬盘工作的三种方式

1、NORMAL:正常方式,只能读取小于1024个柱面,即最大只支持528MB

2、LARGE:大方式,可读取2.48-4096个柱面,可支持最大8.4GB

3、LBA方式:能读取真实的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大于8.4GB。超过8.4GB的:(参考阅读资料)地址结构

硬盘地址(物理地址)实际被指定为相应的柱面,磁头,扇区。读写数据时,应用程序从文件系统得到指定文件的逻辑地址,再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物理地址---相应的柱面,磁头,扇区。并移动磁头到相应的位置开始读写。.ATA(IDE)接口地址定义

读/写数据时,数据的启始地址被写入如下图的地址寄存器: ATA地址寄存器: 柱面低位 8位

柱面高位 8位 扇区 8位 磁头 4位

柱面地址由柱面低8位,柱面高8位共16位构成,最大可寻址柱面数:2^16 = 65536,扇区地址长8位,因第一个扇区被定义为1扇区(无0扇区),所以最大可寻址的扇区数:2^8-1=255,磁头地址为4位,最大可寻址的磁头数:2^4=16 硬盘容量 = 柱面数ⅹ磁头数ⅹ扇区数ⅹ每扇区字节数(每扇区512字节)所以,理论上的最大可寻址容量为:65536ⅹ16ⅹ255ⅹ512 = 139,902,082,560字节,约为136.9GB.INT 13中断接口地址定义

INT 13中断激活BIOS磁盘服务,传输数据启始地址被写入如下图的INT 13地址寄存器:

ATA地址寄存器: 柱面低位 8位

柱面高位 2位 扇区 6位 磁头 8位

由上图可见,柱面地址位数为:2 + 8 = 10(位),扇区地址位数为:6位,磁头地址位数为8位。

所以,理论上的最大可寻址容量为:2^10ⅹ(2^6-1)ⅹ2^8ⅹ512(字节/扇区)= 8,455,716,864字节,8.4GB。

超过8.4G的硬盘在使用时有以下症状时:.报告操作系统的总容量为8.4GB或更少..加电自检时系统挂起(死机)..格式化硬盘时错误产生, 通常操作系统报告有坏扇区并试图恢复丢失的分配单元, 而事实上硬盘时好的.解决方法:.硬件: 升级系统BIOS, 采用增强IDE卡或BIOS扩展卡..软件: MaxBlast 9.06(可从下载)或相关软件.支持8.4GB以上硬盘的BIOS.Phoenix: 版本4修订版6或更高版本..Award: 97年12月以后或更新版本..AMI: 98年1月1日以后或更新版本

六、硬盘容量和实际容量的差异

我们购买的硬盘一般都说均比厂商提供的容量要小,比如说你购买了一块6.0GB的硬盘,但实际能用得起来得可能只有4.6GB,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明:

◆ 生产厂家一般按每兆1000K字节计算容量,而大多数主板的BIOS及测试软件是以1048K为一兆计算。这样一来二者间便出现了大约5%的差异。

◆ 硬盘容量又有纯粹由磁头数、柱面数等物理参数计算得到的物理盘容量以及在经过分区、格式化等操作后实际可用空间的逻辑盘容量之分,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硬盘的容量也不尽相同。

◆ 在CMOS中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NORMAL、LBA、LARGE),也会造成容量的不一致。

由于有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硬盘测试容量与标称容量存在5%-10%左右的差距应该是正常的。

七、IDE硬盘上的跳线

让我们看一下如何安装和设置IDE硬盘。硬盘上有标准电源插座和40针的数据线接口,连接数据线时请把色线和接口上的第一根针对应。

一般来说,硬盘出厂时默认的设置是作为主盘,当只安装一个硬盘时是不需要改动的;当安装多个硬盘时,需要对硬盘重新设置。

这是一种硬盘的设置说明,4个跳线的含义是这样的:

PK:当这个跳线短接时,磁头被固定在安全位置,防止运输过程中磁头的移动。

CS:Cable Select,此方式利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数据线来设定主盘和副盘,第28根数据线为选择线,有则为主盘,无则为副盘,这种方法很少见。

DS:当这个跳线短接时,硬盘作为主盘(Master)。

SP:当这个跳线短接时,硬盘作为副盘(Slave)。

硬盘的跳线一般不会超出这四种,有些硬盘只采用一个跳线来设置主盘或副盘,比如,当短接时作主盘,断开时作副盘。第六周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显示器的基本知识、各种指标;以及液晶显示器的与CRT显示器的不同点;显示器的选购与保养。显卡的结构,AGP规范、显卡的基本指标、显卡的选购。

教学重点:显示器、显卡的指标;显示器、显卡的选购。教学过程:(2节课)主要内容:

一、显示器的基本知识

二、液晶显示器

三、如何选购纯平显示器

四、显示卡的基本结构

五、显示卡的比较资料

一、显示器的基本知识

显示器按其工作原理也分许多类型,比较常见的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和液晶显示器(LCD),另外还有: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等,不过这些还未广泛应用。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在一个真空的显像管中由电子枪发出射线激发屏幕上的荧光粉呈现出彩色的光点,大量光点组成图像。不过同样工作方式的显示器,价格档次为何有如此多的区别?实际性能如何判断?这就要分析一些常用的技术术语和指标了。

1、显像管的外形直角平面、柱面、纯面镜面

早先显示器都采用球面显像管,这会产生画面扭曲且容易对外来光线产生不必要的反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一直追求近乎平面的显示器。但是由于生产工艺和工作方式的限制,一直很难做到。于是有了折衷的办法--“直角平面”显示器。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上既没做到直角也并非完全平面。所谓的“直”与“平”都是相对原来的球面显示器而言的。不过这一提高还是很有意义的,确实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现在15英寸以上的显示器大多采用了直角平面技术。

柱面显像管是索尼的“特丽珑”和三菱的“钻石珑”显像管专用的技术,这种柱面管不同于普通的荫罩式显像管,而采用荫栅式显像管。它的特点是外观?quot;柱状“,也就是垂直方向达到平面但水平方向仍有弧度。由于采用了荫栅管技术,画面显示的亮度和对比度有很大提高,色彩也更鲜明。因此柱面显像管受到广泛的好评。不过柱面显像管有一个美中不足,那就是显示屏幕上会有一到两条水平方向的暗线,在屏幕显示纯白时特别明显。简单的说,加入暗线是为了解决压力和胀力的问题,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笔者认为柱面显像管技术并不完善,在纯平镜面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推广的价值了。

刚才提到了”纯平镜面“显像管,这是一种最新的CRT生产技术。它的特点是做到了完全平面显示,没有任何弧度。画面没有了扭曲,因此更清晰和逼真。纯平镜面显像管已经成为各大显示器生产商开发的重点,不过目前的价格很高,性能也不够理想,要市场广为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看来目前最经济实用的还是采用直角平面技术的显像管,下面的介绍也都以此为主。

2、显像管的大小:实际尺寸、可视面积

显像管的尺寸很有讲究,不同尺寸的显像管价格差距很大。当然显像管的尺寸越大,显示的画面实际分辨率就越高(也不是绝对的)。显像管的实际尺寸是指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一般用”英寸“为单位。市场上常见的显像管尺寸有:14英寸、15英寸、17英寸、19英寸、21英寸,其它尺寸不多见。平时就直接把显像管的尺寸称为显示器的尺寸。14英寸的显示器算是最低档的了,一般也没有平面直角的,现在已慢慢趋于淘汰。15英寸和17英寸的显示器现在是市场的主流,价格适中。19英寸或更大尺英寸的显示器价格都相当高,一般都作专业用途。

要注意的是,显像管的尺寸并不等于可显示的画面尺寸,因为显像管的四边还有一段保留区。真正能显示画面的尺寸被称为”可视面积“,同样以对角线的长度为依据。一般15英寸显示器的可视面积在13.6英英寸到14.2英寸之间,而17英寸显示器的可视面积在15.6英寸到16.2英寸之间。了解显示器尺寸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可视面积的大小。

3、分辨率靠什么决定:点距、场频、行频、视频带宽、刷新率、逐行扫描

刚才提到了显像管尺寸越大其画面实际分辨率就越高,但是又说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决定显示器分辨率的因素很多,须要一一分析。从原理上讲,普通显像管的荧光屏里有一个网罩,上面有许多细密的小孔。因此才被称为”荫罩式显像管“。电子枪发出的射线穿过这些小孔,照射到指定的位置并激发荧光粉,然后就显示出了一个点。许多不同颜色的点排列在一起就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画面。由此可见,荫罩上有多少小孔是至关重要的,孔越多组成画面的点也越多,画面就越精细。荫罩上一共有多少个点,一方面是由显像管的尺寸所决定的,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17英寸比15英寸的显像管多30%的孔,也就提高了30%的画面精度。不过只要缩小荫罩上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提高单位面积的小孔数量,同样能提高画面的精度。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被称为”点距“。

点距的单位是毫米(mm),显示器的点距一般不应大于0.28mm,否则画面的精度就很低了。工艺精良一些的显像管能达到0.26mm甚至更小,这当然就更清晰了。点距的测量有两种方法,各自测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一种称为”点距“,另一种称为”水平点距“。简单地说0.28mm的点距相当于0.243mm的水平点距,而0.26mm的点距相当于0.23mm的水平点距。如果看到0.243mm点距的显示器时可要注意这一定是指”水平点距“。除了高档的纯平镜面显示器以外,一般的显示器都只达到0.28mm到0.26mm的点距。

点距是决定显像管画面精度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全部。激发每一个点发光都需要电子枪发射光束,因此电子枪的性能是非常关键的。显示器的点距都差不多,而电子枪的性能差别可就大了。这也是同样尺寸的显示器价格有差异的主要原因。决定电子枪性能的指标包括:行频、场频、视频带宽。听起来挺复杂,原理其实很简单:电子枪一般同时发出三束射线分别控制红、绿、蓝三原色。电子枪只能一次激发一个点发光,然后是下一个点。我们之所以看到的是完整的图像而不是一个个闪烁的点是因为电子枪的速度非常快,超过了人眼反应的速度。电子枪先是在横向扫描完一排点,然后是下一排。全扫完了再回到第一排重新开始,如此往复。既然电子枪的扫描速度必须超过人眼的反应速度,那就要研究人眼到底有多快的反应。当电子枪每秒刷新画面的速度低于50次时,能明显感觉到闪烁。60次的话基本没有闪烁了,75次比较舒适,85次就很好了,高于85次便感觉不到什么有变化。每秒能完成多少次画面刷新被称?quot;刷新率”,单位是“Hz”,基本显示要求刷新率为60Hz,最佳效果为85Hz。如果需要扫描的点不很多,那么一般的电子枪是游刃有余的。但如果需要扫描的点成倍增加呢?那就需要更快的电子枪了。目前的显示器在640×480 60Hz的刷新率都不会有问题,但要达到1600×1200 85Hz可就太难了。当然也不是没有,不过价格非常贵。判别显示器的电子枪性能的标志是:行频--电子枪水平扫描的能力,又称水平刷新率;场频--电子枪垂直刷新的能力,又称垂直刷新率;视频带宽--电子枪每秒能刷新的点的总数。这三个指标都是越高越好。其实“场频”有100Hz就足够了,现在的显示器都没问题,最大的难度?quot;行频“,它决定了显示器可能达到的最大分辨率及刷新率组合的极限。1024×768分辨率和85Hz刷新率需要70KHz行频,1280x1024分辨率和85Hz刷新率就需要91KHz行频了。”视频带宽“当然也重要,不过一般都跟得上的。决定因素就是”行频“。

有了较高的行频、场频和视频带宽的支持就能使用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从而得到更加清晰稳定的画面。一般显示器的说明书和宣传资料上都写明可以使用的最大分辨率和最大刷新率,不过要注意:最大分辨率一般都是指60Hz刷新率下的分辨率,效果不会好。还有些更加过分的厂商竟然把非逐行扫描的分辨率也写上了。这里简单解释一下”逐行扫描“的概念,这是大多数显示器使用的工作方式,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电子枪一行一行扫描的方式。另外还有一种”隔行扫描“,顾名思义就是扫描一行就跳过一行,等单数的行都扫完了再扫描双数的行。一想就知道这样对电子枪的工作压力大大减少了,但画面质量也大大降低了。因此隔行扫描可以比逐行扫描至少提高一个分辨率档次,但这样的画面质量也没什么使用价值。了解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要确定是逐行扫描下的分辨率。

4、画面质量因何不同:聚焦、涂层、超黑显像管、摩尔纹矫正、色温、防磁

有了高精度的点距和强力的行频、场频、视频带宽,画面质量就有了基本的保证。不过如果把两台性能指标几乎一样的显示器放在一起并使用同样的分辨率和刷新率,会发现画面质量还是有明显的差距。这是为什么?其实决定画面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这些也须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聚焦“,解释电子枪原理时提到过电子枪一共发出三束射线控制三原色,如果这三束射线都准确地投射在一点上,那么就非常准确清晰。这三点的准确定位就叫”聚焦“。一旦聚焦不准确,就会产生各种画面问题,比如画面模糊、叠影、色彩分离、拖影等等。可见聚焦是否准确非常重要,而且也很难从性能指标上来判断。每家厂商都说自己的产品聚焦很准确,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完美的。即使是一家厂商的同样型号产品,聚焦的质量也有很大差异。这方面名牌大厂做得好一些,而一些小厂就比较马虎。

为了让显示器更好地抗静电、防止反光、减少辐射,一般都在显示器的玻璃表层镀上几层专用的”涂层“。涂层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显示器的画面质量和相关性能。不过涂层也会降低显像管的透光性能,从而降低亮度。这就和”视保屏“的功能类似,因此有良好涂层的显示器最好不要用任何视保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一般显示器的说明书和宣传资料上都会写明使用了什么涂层,会有什么效果,至于实际情况如何只有自己看了。另外有些显示器还使用了”超黑显像管“,这种技术是在两个发光点之间部分加入一些黑色的炭粉或类似物质使得画面的黑色更强烈,可提高画面的对比度。

有时显示器受到磁力、扫描频率、点距等各种作用的影响在某些高分辨率下会出现一种称为”摩尔纹“的扭曲纹理,这会明显影响画面质量,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使用”摩尔纹矫正“功能。这个功能可不是什么显示器都有的,一般都是比较好的显示器才提供。摩尔纹矫正分为”垂直矫正“和”水平矫正“,调节起来有些像无线电广播接收,调节到适当的范围摩尔纹就基本消失了。

显示器是以红、绿、蓝(RGB)三原色来调配出所有颜色的。而三原色的比例各使用多少是不固定的,如果红色多一些画面就偏于暖色调,如果蓝色多一些画面就偏于冷色调,这个比例被称为”色温“。常见的色温是6500K、7500K、9300K 这三类,6500K类似日光偏暖,9300K色彩偏冷所以很艳丽,7500K正好折中是比较好的方案。较低档的显示器不提供色温调节,只有默认的设定;好一些的显示器则提供两到三种的色温选择;较高档的显示器则提供红、绿、蓝三原色的独立调节,能配置出任何比例的色温。色温各有所好,因此最好能自由调节。

显像管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它还会受到外界磁力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地磁“。地磁的方向是不会变的,不然指南针就乱了。但显示器不喜欢它,搞不好会磁化显像管。显像管被磁化后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画面有局部区域严重偏色,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变成永久磁化而报废。一般把显示器旋转到不受影响的角度然后关闭几分钟就会好很多。不过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消磁“,一般有”手动消磁“和”自动消磁“两种方式,当然只有带防磁功能的显示器才能做到。所以最好不买无法消磁的显示器,否则磁化以后很麻烦。

5、显示器安全标准:EPA、MPR-Ⅱ、TCO

现在什么都讲究环保和安全,显示器也不例外。为此许多机构专为显示器制定了一些安全规范,最有名的是 EPA、MPR-Ⅱ和TCO规范。

EPA又称为”能源之星“规范,是一个节能的标准。支持这一标准的显示器能有效地节约电力,提供各种节能状态。此标准已经成为显示器的国际标准,普通显示器都应该支持。

MPR-Ⅱ是一个电磁辐射程度的规范,同样已成为国际标准。符合此标准的显示器可称为”超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大大减小。选择显示器时应注意此功能是否支持。

TCO是一个瑞典的环保组织,它也提供显示器的安全认证。TCO认证的监测范围最广,包括:环保、低辐射、人体工程学、节能等等。其要求最苛刻,是逐台监测的。TCO的认证分为:TCO92、TCO95、TCO99(见下图),是按制定的年份来命名的,当然是一个比一个严格。TCO95是目前最多见的TCO认证,而通过TCO99的显示器就很少了。而且要进行TCO认证需要许多工序,因此会提高显示器的成本。一般通过此认证的显示器要增加近300元的价格。许多显示器为了保证价格,将一部分产品提供监测,另一部分不监测。然后在零售时将TCO认证作为可选,需要的话价钱就要提高。其实花这么多钱认证TCO也没什么大意义,能通过MPR-Ⅱ和EPA就可以了。当然追求高品质的人还是会对产品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的。不过要注意,TCO认证虽然非常苛刻,但它与显示器的画面质量无关,有些通过TCO认证的显示器画面质量也很差。

二、液晶显示器

按照物理结构分,LCD可分为无源矩阵显示器中的双扫描无源阵列显示器(DSTN-LCD)和有源矩阵显示器中的薄膜晶体管有源阵列显示器(TFT-LCD)。

1、DSTN(Dual Scan Tortuosity Nomograph)双扫描扭曲相列,是液晶的一种,由这种液晶体所制成的液晶显示器对比度和亮度较差、可视角度小、色彩欠丰富,但是它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因此仍然存在市场。

2、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点都有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相比DSTN-LCD,TFT-LCD屏幕反应速度快、对比度和亮度高、可视角度大、色彩丰富厖,后者克服了前者固有的许多弱点,是当前Desktop LCD和Notebook LCD的主流显示设备。

3、LCD显示器特点

点距不同、分辨率不同、可视角度不同、高密度与对比度不同、瓜速度不同、色彩表现力不同、刷新频率不同、可视面积不同、显示效果不同、体积不同、国徽和能量消耗不同、平面显示。

4、液晶显示器和CRT显示器的比较(详见书本)

三、如何选购纯平显示器

纯平显示器的重要部件是纯平显像管,目前生产纯平显像管的厂家不多,只有SONY(索尼)公司的平面特丽珑(FD-Trinitron)、MITSUBISHI(三菱)公司的平面钻石珑(FD-Diamond Ron)、SAMAUNG(三星)公司的丹娜珑(DynaFlat)纯平显像管、LG公司的未来窗平面珑(Flatirons)、日本NEC(日本电气)公司的真视纯平显像管、PHILIPS(飞利浦)公司的飞利浦纯平显像管。这几家厂商生产的纯平显像管各具特色,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其他显示器厂商都是从他们那里采购显像管,然后生产自己的品牌显示器。例如美格、ADI、美雅达、CTX等采用索尼的特丽珑纯平显像管;优派、Decaview等则采用三菱钻石珑纯平显像管;国产名牌爱国者最新的17英寸纯平显示器则采用了三星、三菱等品牌的显像管。一般说来,采用特丽珑和钻石珑的显示器品质和性能要高一些,其中特丽珑图像显示一流,而钻石珑文本聚焦则要好一些。不过,珑管有一个大弱点:显示器上有两条黑色阻尼线。

1、选购要点之一:尺寸

显示器使用周期长(一般要用5年~10年)、价值高,一般很少升级,所有购买显示器应该一次到位。从目前的形势发展看,17英寸显示器已经成为主流。

从实际可视面积看,一般17英寸显示器对角可视尺寸为16英寸,而15英寸显示器对角可视尺寸不足14英寸,虽然对角尺寸只增加了2英寸,但是实际可视面积一般能增加近20平方英寸,增幅超过20%!从长远看,1024×768甚至更高的分辨率必将是游戏、字处理软件、应用程序发展的要求。15英寸显示器标准分辨率只有800×600,很难支持将来应用软件的发展要求。选择17英寸显示器肯定更划算、更经济。

2、选购要点之二:档次

在17英寸纯平显示器中,便宜的只要2500元,贵的高达5000多元,高中低档都有,如何选择?有人说,看口袋里的银子呗。当然,选购显示器要考虑经济实力,但是完全从经济实力出发也不对。只需要上网和文字处理的用户买一台高档显示器是一种浪费,而需要使用高分辨率进行图像处理的用户,如果因经济拮据而选购一台低档显示器也是一种错误。选购显示器,关键还是看应用需求。

对于通常只需要上网和文字处理的用户,一般只需要使用1024×768的标准分辨率,很少有机会使用更高的分辨率(不然字就太小了),而且经济实力有限,不妨选择价格在2500元~3000元之间的低档纯平显示器。虽然指标低一些,但是能够满足1024×768@85Hz的基本要求,同时可以体验纯平的感觉,价格也不比球面管显示器贵很多,还是划算的。

对经济实力稍好,并且有一定的游戏、图像处理要求的用户(如家庭用户、游戏玩家),虽然近期主要使用1024×768分辨率,但是游戏和图形软件发展速度很快,估计2年~3年之后将会有更多机会使用更高的分辨率。所以选购价格在3200元~3500元之间的中档纯平显示器要划算一些。带宽达到175MHz,则可以提供1152×864@85Hz,分辨率提高一档,就可以应付几年之内的应用需求了。

经济实力很强,对显示器的品质和分辨率要求很高,主要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工作的用户,应该选择带宽在202MHz以上的高档显示器,价格3800元~6000元不等,这样的高档显示器标准分辨率是1280×1024,是高端用户的理想选择。

3、选购要点之三:外观

第一,看外形设计。因为显示器是计算机的“面子”,天天要看,如果外观不喜欢,指标再高性能再好,心中都会有遗憾。

第二,看TCO标志和铭牌。在显示器右上角(或左上角)有一个红色的标志,写有“TCO’9X”字样,表示通过TCO认证,目前市面上纯平显示器基本都通过TCO认证,但有TCO'92/95/99的区别,从防辐射的角度看,这几个认证没什么区别,都可以接受。铭牌在显示器正后方,上面标有显示器型号、重要参数、产地、生产时间、认证类型等等。这里可以很容易看到显示器是国内组装还是国外组装,产地对显示器的品质是有很大的影响。从生产时间可以知道显示器批次,生产日期越靠现在的越好。

第三,看外观是否损坏。主要看显示屏是否有划痕(一旦有划伤,绝不能要),或涂层是否有脱落(涂层一般是涂上去的,容易脱落),外壳是否有裂痕和污迹。

4、选购要点之四:测试

外观合格的产品,就可以进行测试了。测试必备工具一般需要一张软盘和一块显卡,软盘装有最好的显示器测试软件DisplayMate,只需200KB,安装运行非常简单;显卡建议用自己最常用的,要求至少应该支持1028×1024@85Hz,32位色,否则难以测试显示器性能。

在安装显示器驱动程序之后,首先按使用说明书设置最高分辨率,查看显示器是否能够提供说明书中的标称指标,如不能提供,说明品质不可接受。然后设置常用分辨率(以17英寸为例,高档设为1280×1024,中低档设为1024×768),颜色为32位真彩,查看显示器最高刷新率,至少应该有85Hz,否则,说明带宽指标不够。在设置好分辨率、颜色和刷新率的情况下运行DisplayMate,测试显示器。

纯平显示器最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是:四角聚焦不准,边角几何失真、色纯度不够等,这在测试中要特别注意。四角聚焦不准就是在角落处文字图形显示模糊,看不清楚,所以聚焦不良的显示器不能要。几何失真是目前纯平显示器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几何失真一般表现为左右边不平行、上下边不平行、边线不直(弯曲)等等。对于左右边不平行的情况,通常通过枕形和梯形调节可以校正,而上下边不平行就很难调节了,即使是很多高档显示器也不提供四角几何调节这样的功能,所以尽量避免购买上下边不平行的显示器。

色纯度问题是另一个纯平显示器易出现的问题,现象为屏幕在纯白的情况下颜色不匀,有局部偏红或偏蓝的色块,一般在边角地带。这种情况几乎所有的纯平显示器都存在,只是程度不一。有时候色纯度问题可以通过消磁(适于旧显示器)和长时间拷机(适于新显示器)来改善,但没有办法彻底解决。

选购纯平显示器时要注意,追求完美产品几乎不可能,因为纯平显示器的技术本来就不够成熟。只要聚焦、几何失真和色纯度三大要点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可以了,不必太苛求。另外,目前纯平显示器差异非常大,同一型号同一批次这台不行,换一台也许挺好,选购时也要注意,争取多试试。

测试纯平显示器时还要注意OSD菜单的功能是否齐备,除了基本的调节功能之外,色温、摩尔纹等功能也是应该注意是否提供。

5、选购要点之五:售后服务

由于纯平显示器本身技术不够成熟,在纯平显示器最初使用的几个月中出现问题是很常见的,所以售后服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般的商家对纯平显示器提供两周保换(少数是一月包换)、一年保修的承诺,建议用户到信誉比较可靠、货源充足的商家处购买,即使出了问题,可以及时退换修理。有的商家还在修理期间提供备用显示器借你使用,这就很周到了。购买纯平显示器不能只图价格便宜,一定要在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地方购买。

四、显示卡的基本结构

1、显示卡的作用

简单地说,显示卡的作用就是将CPU送来的图像信号经过处理后输送至显示器,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

一、CPU将数据通过总线传送到显示芯片。步骤

二、显示卡上的芯片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存放在显示卡的内存中。步骤

三、显示卡从内存中将数据传送到RAMDAC并进行数/模转换。步骤

四、RAMDAC将模拟信号通过VGA接口输送到显示器。

2、显示内存

显示内存是存放图像数据的地方,配属于显示卡,由该卡上的内存芯片提供,其容量与存取速度对显示卡的整体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将直接影响显示的分辨率及其色彩位数,容量越大,所能显示的分辨率及其色彩位数越高。

色彩位数是决定着显示颜色数的总量。而颜色数是由2的N次方来确定的,N代表为位数,如位数为8,那么显示的颜色种数为256种;16位显示的颜色种数为65536种之多。

显示内存同分辨率及其色彩位数的关系为: 显示内存 >= 分辨率与彩色位数/8的乘积

例如,若分辨率为800 X 600,色彩位数为32位(1字节等于8位),那么需要的显示内存最少为2M;若显示的色彩位数是16,那么1M内存就足够了。再如,若要使用16位真彩的1024× 768显示模式,则需要的显示内存就为: 1024×768×16/8=1.6M(通常取整数位后定为2M)

对于三维图形,由于需要同时对Front Buffer、Back Buffer和Z buffer进行处理,因此计算机公式应为:

所需显示内存 = 图形分辨率 × 3 × 色彩精度/8

例如,一帧16位,800×600的三维场景,所需的显示内存为800×600×3×16bit/8=2.88M,即需要4M。

若是3D显示卡,还必须增加一定的内存容量来做为纹理显示内存,否则当显示资源被完全占用时,计算机只有占用主内存作为纹理内存。所以,普通3D显示卡都配有8M显示内存,比较高档的则配有16M或32M显示内存。”纹理"是一种图形图象中处理过程。

显示内存的种类有EDORAM、MDRAM、SDRAM、SGRAM、VRAM、WRAM等许多种。目前除Voodoo、Voodoo 2仍采用EDO显示内存外,流行的显示卡大都采用了SDRAM或SGRAM。SGRAM支持块写和掩码,可以看作是SDRAM的加强版。VRAM与WRAM则属于双端口存储器,性能好、价格高,只有少数专业显示卡采用。

3、显示卡的基本指标 分辨率 色深

刷新频率 显示内存的三个重要指标:显存频率、数据宽度和显存类型。

4、显示芯片(见书本)

如何辨别TNT2 Vanta与M64

都是TNT2系列,Vanta和M64的价格却大不一样,那么,Vanta芯片和M64芯片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Nvidia公司在推广TNT II芯片时,将TNT II芯片从低到高划分了四个等级,即简化版的TNT II VANTA、经济版的TNT II M64、标准版的TNT II和至强版的TNT II ULTRA,每一个等级芯片的工艺和内核都有很大的区别。暂且不论TNT II标准版和TNT II ULTRA至强版的芯片,我们先来看一看Vanta芯片和M64芯片的区别。前面已经提到,Vanta芯片和M64芯片是两个不同等级的芯片,虽然同为TNT II芯片组,但功能上相差很大,就跟SAVAGE 3D和SAVAGE 4是换代产品的概念一样。从芯片最主要的衡量指标RAMDAC来看,Vanta芯片的值是250MHz,而M64芯片则和TNT II标准版的一样,同为300 MHz,在性能上差了20%!在显存频率方面,Vanta芯片仅为125 MHz,而M64芯片为150 MHz,同样存在20%的差距。而在芯片主频上两者的差距就更大了,Vanta芯片的主频为100 MHz,相对M64芯片的125 MHz,整整差了25%!由以上数据和事实可以看出,Vanta芯片和M64芯片完全是两个不同等级的芯片,无论是在3D游戏的贴图处理功能上,还是数据处理速度上,两者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虽然Vanta芯片和M64芯片在功能上差距巨大,但是,Nvidia公司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竟将两者的芯片封装成一模一样,甚至连输出针脚位置都一样,这就为不法商人的作假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这样,只要将Vanta芯片代替M64芯片的位置,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可称为M64显卡。

解释完了芯片的区别,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改完了芯片之后,是否还需要做其他的改动。据Nvidia公司给出的Vanta显卡改成M64显卡的公板,PCB文件完全一样,区别仅仅在于一个开关。无论是Vanta还是M64,芯片的脚位输出线中,都有两个通路二选一选择开关,选择开关的功能在线路板上是通过一个0欧姆的电阻实现的。也就是说,在相同的线路板上,如果你做的是Vanta显卡,你在其中一条通路的电阻位贴一个0欧姆的电阻,另外一条通路则不贴0欧姆的电阻,在电路上,意味着第一条通路是连通的,第二条通路是不连通的;而如果你做的是M64显卡,你只需要将第一条通路上贴的0欧姆的电阻贴到第二条通路上,在电路功能上,意味着第一条通路是不连通的,而第二条通路是连通的,这样所选的即是M64显卡。

综上所述,如果你是生产商,如果你要将Vanta显卡冒充M64显卡,只要将Vanta芯片贴在原来贴M64芯片的地方,将0欧姆的电阻从第一通路贴到第二通路即可。然后在显卡的BIOS做细微的改动,将原来的所有出现Vanta的地方代之以M64,并将时钟频率和显存频率上调一个等级,就大功告成了。而时钟频率的上调,芯片一样能工作;至于显存频率,由于一般显卡都采用-7的显存,意味着频率可上到143Mhz,完全可满足143Mhz的M64芯片的工作频率。如此微不足道的工作量,换取的是5个美金的暴利,难怪有超乎想象的大群显卡厂商们加入到JS的行列,其中不乏知名品牌。第十一周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声卡的原理和规范、声卡的结构和类型。了解主流声卡及选购。了解音箱的性能指标和如何选购。

2、掌握CD-ROM、DVD-ROM的各种技术指标。教学过程:(2节课)主要内容:

一、采样频率与解析度

二、声卡的结构和类型

三、各种声音文件的介绍

四、软、硬声卡

五、主流声卡和声卡的选购

如何诊断电脑故障

环境检查法

对于一些突如其来的硬件故障,如开机无显示等。我们先不要进行深入的考虑,因为往往我们会忽略一些细节问题。首先我们应该看看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如有没有接通电源?开关是否已打开?电源插座有没有通电?是不是所有的接线都连接上了?或许问题的根源就在其中。

CMOS还原法

有些用户往往会因为好奇而改动主板CMOS里的一些设置,而这恰恰是导致故障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电脑故障因此而起,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还原CMOS的设置来解决问题。方法非常的简单,开机后按下键盘上的“Delete”键进入主板的CMOS,选择其中的“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缺省设置),按“Y”键确认,保存退出CMOS即可(如图1)。

图1 载入主板CMOS的缺省设置

注册表恢复法

有些用户喜欢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达到对系统的优化设置或进行个性化设置,也有的用户在上网浏览时被恶意程序改动了注册表,一些故障就是因为对注册表不正常的更改而造成的。这时我们可以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MS-DOS方式下,在C盘根目录下输入并执行“scanreg/restore”进入注册表恢复界面,然后选择一个电脑完好时的注册表文件,进行“Restore(还原)”(如图2),即可实现对注册表的恢复。

图2 恢复注册表文件

精简启动法

部分计算机故障是在我们安装一些软件后出现的,如果此时计算机还可以进入操作系统,那么我们可以在开始菜单中,运行“msconfig”程序,关闭启动菜单里除“internat.exe、Scanregistry、Systemtray”之外的所有程序(如图3)。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如果故障不再出现,那么问题多半是由某个自启动的软件造成的。图3 关闭无关的启动程序

logged跟踪法

如果计算机已无法进入到Windows中或进入后不正常,那么我们可以采用Logged(Bootlog.txt)的方式启动计算机,这样所生成的Bootlog.txt文件能够记录下故障出现的位置。使用Logged方式启动的方法是,在系统启动时按下键盘上的F8键,会出现启动菜单,选择以Logged方式启动(如图4),故障出现后,用Windows启动盘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将C盘根目录下的Bootlog.txt文件复制到软盘上,在其他计算机上打开该文件,你会发现上面记录了Windows启动的整个过程,从中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如图5)。从图5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计算机的故障是由于没能正确载入显示卡的驱动引起的。

图4 以logged的方式启动计算机

设备替换法

所谓设备替换,就是当你怀疑哪个设备有问题时,用同样功能(最好是同一型号)的设备替换它,如果替换后问题消失了,那么多半就是这个设备出现了问题。

最小系统法

图5 Bootlog文件记录下了问题的根源

如果你不能确定是哪个硬件出现了问题,可以使用最小系统法来判断。最小系统法就是去掉系统中的其他硬件设备,只保留主板、内存、显卡三个最基本的部件,然后开机观察是否还有故障。如果有,则可排除其他硬件的问题,故障应来自于现有的三个硬件中。如果没有,则将其他硬件一一添加,查看在添加哪个硬件后出现故障,发现故障所在后,再针对这个硬件进行处理即可。

程序升级法

很多人对驱动程序重视不够,认为随便装一个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在购买硬件时已经有了驱动程序,为什么硬件厂商还要不停地发布新版本的驱动程序呢?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厂商自己的产品更加的完善。

由于现在的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大多数硬件厂商的硬件研发先于软件研发,因此与硬件配套的驱动程序在刚发布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小Bug,需要通过不断更新驱动程序来弥补这些缺陷。因此,升级驱动程序也是解决硬件故障的一项有效方法。

软件测试法

诊断硬件故障通常需要了解一些硬件方面的信息,但很多人没有记录硬件信息的习惯或不知该怎样记录。计算机出现故障后,可能会无法进入系统,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在DOS下测试硬件的工具,如HwInfo for DOS,(有关它的用法在我们2002年第2期13版《再给我一个家——安装身份不明的硬件》补遗一文中有过详细的介绍,在此就不重复了),它的大小只有582KB,放在软盘里可以随身携带,借助于它就可以随时诊断硬件故障了。

更改资源法

很多计算机故障都是由硬件间的资源冲突引起的,对此我们可以采用更改资源的方法来解决。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属性”一项,点击“设备管理器”,选择“按类型查看设备”,如果在列表中发现有设备被黄色的惊叹号标出,那么很可能是硬件间有了资源冲突。更改资源的方法是,用鼠标左键双击标有惊叹号的硬件,选择“资源”一项,去除“使用自动的设置”前的选勾,选择“更改设置”,将冲突的资源更改即可(如图6)。

图6 更改冲突的资源

第十五周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和处理计算机启动的故障。教学过程:2节课 主要内容:

1、第一阶段:电源工作,CPU复位时的故障。

2、第二阶段:硬盘检查与设置检查的故障。

3、第三阶段:读取分区记录和主引导记录的故障。

4、第四阶段:读取DOS引导记录的故障。

5、第五阶段:装载系统隐含的故障。

6、第六阶段:执行DOS的引导过程时的故障。

7、第七阶段:装入命令管理程序COMMAND.COM时的故障。第十六周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CMOS的设置 教学过程:2节课 主要内容:

1、CMOS功能菜单

2、标准CMOS设置界面

3、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置)

4、Power Management(电源管理模式)

5、PCI CONFIGURATION SETUP(PCI结构设置)

6、LOAD SETUP DEFAULTS(装入CMOS缺省值)

7、PASSWORD SETTING(口令设置)

8、IDE HDD AUTO DEFECTION(硬盘接口设备自动搜寻)

9、SAVE & EXIT SETUP(保存设置并重启计算机)

10、EXIT WITHOUT SAVING(不保存设定重启计算机)第十七周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微机一般性故障的判断与排除;了解软件一般性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教学过程:2节课 主要内容:

1、维修时应注意的问题

2、系统上电后无任何反应

3、打开主机电源后,机器不工作,面板显示全无

4、复位开关RESET不起作用

5、机器加电后,显示器不亮或无显示

6、显示屏上场场频或秆频不稳,字迹模糊,字符跳动扭曲严重

7、软盘驱动器读/写出错或不能进行读写或不能格式化

8、硬盘驱动器不能读/写或读/写出错,或不能进行格式化

9、光盘驱动器读操作出错或不能读操作

10、键盘的问题

11、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

12、鼠标不能正常工作

13、内存故障的检查

14、音乐播放、录放的故障

15、开机自检程序及信息

第二篇:局域网安装与维护教案

组建SOHO型网络(1)

计算机网络

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用一定的连接方法,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分类(按地理位置)局域网(LAN)是指覆盖范围在10公里之内的网络,如校园网,企业网等。为单位专用,高速,低误码率。

城域网(MAN)在一个较大的地理范围内分布(几十公里)。为一个系统拥有,如银行,城市的教育网等。

广域网(WAN)地理范围在几百至几千公里。如Internet。

数据传输方式

单工(类似传呼机)半双工(类似对讲机)全双工(类似手机)

以太网络通讯规则CSMA/CD  计算机发送数据前先侦听链路,若空闲则发送,若被占用则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再试。

 若两台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都发送监听包侦听网络,两个监听包在网络上产生碰撞,双方均放弃发送,各自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再试。 当在通讯量少时(40%),有很高的效率;当在通讯量大时,效率很低,造

成所谓的广播风暴,容易发生阻塞甚至瘫痪。

OSI参考模型通信

数据传输过程

TCP/IP协议族

以太网络通讯数据格式

关于IP 地址的说明

Internet上每台主机都必须有IP地址

IP地址是唯一的

一个IP地址不是用来标识一台特定的计算机,而是说每个IP地址用来标识一台计算机和一个网络的连接

如果一台计算机与多个网络连接(如路由器),那么它必需为每一个连接分配一个IP地址!

IP地址所包含的信息:

IP地址是采用层次方式按逻辑网络的结构进行划分的,因此在IP地址中包含了两部分信息:(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IP地址的类别:

为了根据不同的网络规模来合理分配IP地址,通常将IP地址分为三个基本类:A类、B类、C类。还有2个特殊类:D类和 E类。

为用户专网保留的地址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1.90---192.168.254.0 特殊地址:127.0.0.1回送地址(本机测试地址)

NAT

实验

详见实验指导书

构建办公网络(1)

集线器:

工作在物理层,用于实现网络的星型连接。普通的HUB仅简单的将一个端口送来的数据包,机械的传送到其他端口,工作方式仍然是广播式发送。

集线器的分类

按外形尺寸分:机架式(19in)、桌面式

按带宽分:10Mbit/s、100Mbit/s、10/100Mbit/s 按延扩方式分类: 可堆叠式、不可堆叠式

共享网络广播原理

交换机

交换机将源端口送来的帧进行地址分析(即MAC地址),然后,再依照分析情况,将帧转送到其指定的端口。使用交换机可帮助本地局域网实现分段,减少网络冲突,隔离网络交通;可为某些工作站提供独享10M/100M带宽,以满足一些特殊要求。

交换机基本功能

地址学习

帧的转发和过滤 环路避免

交换机的交换技术

存储转发方式 直通方式 无碎片直通方式

交换机的组成

交换机相当于是一台特殊的计算机,同样有CPU、存储介质和操作系统,只不过这些都与PC机有些差别而已。交换机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软件部分主要是IOS操作系统,硬件主要包含CPU、端口和存储介质。

交换机的存储介质

ROM相当于PC 机的BIOS,交换机加电启动时,将首先运行ROM中的程序,以实现对交换机硬件的自检并引导启动IOS。该存储器在系统掉电时程序不会丢失。

FLASH是一种可擦写、可编程的ROM,FLASH包含IOS及微代码。FLASH相当于PC机的硬盘,但速度要快得多,可通过写入新版本的IOS来实现对交换机的升级。FLASH中的程序,在掉电时不会丢失。

NVRAM用于存贮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该存储器中的内容在系统掉电时也不会丢失。

DRAM是一种可读写存储器,相当于PC机的内存,其内容在系统掉电时将完全丢失。

交换机的启动过程

交换机加电后,即开始了启动过程,首先运行ROM中的自检程序,对系统进行自检,然后引导运行FLASH中的IOS,并在NVRAM中寻找交换机的配置,然后将其装入DRAM中运行,其启动过程将在终端屏幕上显示。

构建办公网络(2)

交换机配置模式

IOS帮助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支持命令简写。比如enable通常可简约表达为en。可随时使用?来获得命令行帮助,支持命令行编辑功能,并可将执行过的命令保存下来,供进行历史命令查询。TAB键补充命令

交换机配置模式

用户模式: switch> 交换机信息的查看,简单测试命令 特权模式: switch# 查看、管理交换机配置信息,测试、调试

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配置交换机的整体参数

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f)# 配置交换机的接口参数 VLAN模式 Swicth(config-vlan)# 配置交换机的VLAN参数

显示交换机初始启动的状态

Switch#show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Switch#show interfaces

配置交换机管理IP地址

Switch(config)#hostname S2126G Switch(config)# interface vlan 1 Switch(config-if)# no shutdown 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nd

交换机端口参数的配置

Switch> enable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F0/3的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speed 10!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Switch(config-if)#duplex half!配置端口的双工模式为半双工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开启该端口,转发数据

交换机口令

配置交换机的登陆密码

S2126G(config)#enable secret level 1 0 star “0”表示输入的是明文形式的口令,1为分配等级

配置交换机的特权密码

S2126G(config)#enable secret level 15 0 Star “0”表示输入的是明文形式的口令,1为分配等级

测试命令

S2126G # show ip interfaces S2126G # show interfaces vlan1 S2126G # ping {IP address} S2126G# show running-config

配置文件的管理

保存文件: 将当前运行的保存到flash 中用于系统初始化。Switch#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Switch#write memory Switch#write

删除文件: 永久性的删除flash 中不需要的文件。

delete flash:config.text

删除VLAN数据库: 永久性的删除flash 中VLAN数据库文件。

delete flash:vlan.dat

查看配置文件内容:

Switch#more config.text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构建办公网络(3)

实验

详见实验指导书58页:配置和管理交换机

构建服务器的搭建

实验

详见实验指导书72页:配置Windows环境下FTP服务器

多办公区之间的网络连接(1)

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方式

交换机级联技术 交换机堆叠技术

交换机链路聚合技术

交换机级联技术

使用不同的网线,将交换机通过普通端口或级联端口(Uplink)连接在一起,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

扩充端口数量

远距离连接,可以扩展距离

级联端口(Uplink)通常比普通端口宽 交换机之间带宽小,100MBPS。

交换机堆叠技术

将几台交换机通过专用的堆叠模块,使用专用的堆叠线缆相连,可以成倍提高网络接入端口密度和端口带宽。

堆叠电缆带宽一般在2G—2.5Gbps之间。

堆叠电缆一般不超过2M,所以交换机必须在一起 主要为扩充端口数量,不是扩展距离。

交换机链路聚合

将交换机的多个端口在物理上分别连接,在逻辑上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拥有较大带宽的复合主干链路。

远距离连接,可以扩展距离

通过端口聚合,可大大提高端口间的通信速度。当用2个100Mps的端口进行聚合时,所形成的逻辑端口的通信速度为200Mps;若用4个,则为400Mps。

均衡负载

当链路聚合内的某条链路出现故障时,该链路的流量将自动转移到其余链路上。

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

冗余链路 广播风暴 多帧复制 地址表的不稳定 STP

多办公区之间的网络连接(2)

实验

详见实验指导书112页:多交换机之间的聚合链路

子网及子网掩码

子网

一个网络在内部裂分成若干个网络,而外部仍维持一个独立的网络.这个网络称为子网.建立子网不需要上级机构分配网络号.划分子网的理由

远程LAN互连;

为了有效利用一段IP地址; 增加网段;

减少网络广播。

划分子网的实现

IP=网络号+主机号

实际:IP=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网络号(new)=网络号+子网号

网络号(new)= IP地址 AND 子网掩码

子网的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确定所需的网络ID数,确信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②确定每个子网中最大的计算机数目,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③考虑增长计划的必要性:

子网划分

规则:将主机号借给网络号,作为子网号使用。公式:2n-2 其中n为主机号借给网络号的个数,2n-2的值为子网的个数。

示例1 有一IP地址为172.16.1.1,子网掩码255.255.255.0。说明它是哪一类IP地址,网

络号,主机号分别是什么? 解题:

A、因为172在128---191之间,所以此IP地址位B类地址。

B、网络号= IP地址 与 子网掩码

172.16.1.1 与 255.255.255.0=172.16.1.0 C、主机号= IP地址 — 网络号

172.16.1.1 — 172.16.1.0 =0.0.0.1

示例2 A计算机IP地址为172.16.1.1,子网掩码255.255.255.0。B计算机IP地址为172.16.2.1,子网掩码255.255.255.0。C计算机IP地址为172.16.3.1,子网掩码255.255.0.0。

D计算机IP地址为172.16.4.1,子网掩码255.255.0.0。

问:共有几个网络,给什么?如果把他们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他们能相互通信吗?

VLAN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通常简称为VLAN。它是将局域网从逻辑上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一种交换技术。

VLAN的作用

控制网络的广播,增加广播域的数量,减小广播域的大小。便于对网络进行管理和控制。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VLAN的分类

静态VLAN:静态VLAN就是明确指定交换机各端口所属VLAN的设定方法,通常也称为基于端口的VLAN 动态VLAN:是根据交换机每个端口所连的计算机,动态设置端口所属VLAN的设定方法。

基于MAC地址的VLAN 基于子网的VLAN 基于用户的VLAN

配置VLAN命令

创建VLAN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exit 划分接口到VLAN中

Switch(config)#int fa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显示VLAN信息 Switch#show vlan

交换机端口工作模式

Access模式:接入设备模式,该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也是交换机端口的默认模式。

Trunk模式:干道模式,可以承载多个VLAN,即可以属于多个VLAN。命令: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单交换机上划分VLAN实验

实验

详见实验指导书127页:单交换机上划分VLAN技术

多交换机上划分VLAN实验

详见实验指导书132页:多交换机上划分VLAN技术

全网络的互联互通

VLAN间通信的方法

VLAN间通信通过三层路由来通讯

三层路由器VLAN间通讯

多条链路连接多个VLAN,浪费路由接口

单臂路由解决思想

使用一条链路连接多个VLAN,在一个链路接口上划分子接口技术来解决。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no ip address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1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2 ip address 10.2.2.1 255.255.255.0

三层交换机进行VLAN间路由

使用三层交换接口实现VLAN间路由的通讯,交换接口成本降低。

在三层交换机上使用SVI虚拟接口技术,在功能上实现了VLAN间路由通讯功能。

三层交换SVI技术配置方法

第一步:分别在三层上创建每个VLAN对应的SVI端口,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 20 第二步:为三层上创建的VLAN分配路由IP地址:

Switch(config)# interface vlan 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第三步:将二层VLAN内连接主机的网关,指定为本VLAN对应的三层接口地址

三层接口(SVI)

Vlan 10 Interface f0/1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Vlan 20 Interface f0/2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Interface vlan 10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No shutdown Interface vlan 20 Ip address 10.1.2.1 255.255.255.0 No shutdown

三层接口(routed port)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No switchport(将交换机二层接口转换为三层接口)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No shut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No switchport Ip address 10.1.2.1 255.255.255.0 No shutdown

全网络的互联互通实验

详见实验指导书132页:多交换机上划分VLAN技术

INTERNET接入方式

局域网与Internet的互联常见实现方式

代理服务器: proxy、ISA、ICS、wingate、sysgate等

NAT/NAPT(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端口转换):路由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服务器

使用代理服务器共享上网,特点:

代理服务器具有缓存功能,可以加快对网络的访问速度。

代理服务器对每一种网络应用都是独立进行代理工作,所以对用户具有很强的控制管理能力。

对新出现的网络应用无法支持。

每个客户端的每种网络应用软件都需要进行配置。具有防火墙功能。

使用NAT与代理服务器共享上网 :特点:

减少IP地址浪费。

透明代理:客户端就好像一台具有真正连接互联网能力的机器一样

对客户机所使用的网络应用程序在控制管理能力上比Proxy类型就差了一些。具有防火墙功能

NAT/NAPT带来的好处

解决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 私有IP地址网络与公网互联; 非注册IP地址网络与公网互联;

建网时分配了全局IP地址-但没注册 网络改造中,避免更改地址带来的风险;

什么是NAT/NAPT NAT将网络地址,从一个地址空间,转换到另外一个地址空间的一个行为。

路由器与静态路由

常见网络设备-Rourter Router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网络设备 Router最少实现到了网络层的功能

Router能够识别数据包内的IP地址信息,选择一条到达不同网段的最佳路径,转发数据包。

Router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

路由器的组成

1.处理器 2.内存 3.接口

4.控制台端口 5.辅助端口

路由器的配置途径

路由器的配置途径与交换机相同,首次配置也必须通过Console口进行配置,在设置了路由器的IP地址后,也可通过Telnet登录的方式,来实现远程配置和管理。

什么叫路由? 路由就是将从一个接口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到另外一个接口的过程。

路由器完成两个主要功能: 选径 根据目标地址和路由表内容,进行路径选择

转发 根据选择的路径,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发到另一个接口(输出口)

路由信息

O

--路由信息的来源(OSPF)172.16.8.0--目标网络(或子网)[110 /20]

--管理距离(路由的可信度)--量度值(路由的可到达性)via 172.16.7.9--下一跳地址(下个路由器)00:00:23--路由的存活的时间(时分秒)Serial0

--出站接口

管理距离(可信度)管理距离可以用来选择采用哪个IP路由协议 管理距离值越低,学到的路由越可信

静态配置路由优先于动态协议学到的路由

采用复杂量度的路由协议优先于简单量度的路由协议。

路由分类

典型的路由选择方式有两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在路由器中设置的固定的路由表。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路由不会发生变化。

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的过程。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除了具有简单、高效、可靠的优点外,它的另一个好处是网络安全保密性高。

静态路由的一般配置步骤

1.为路由器每个接口配置IP地址

2.确定本路由器有哪些直连网段的路由信息

3.确定网络中有哪些属于本路由器的非直连网段 4.添加本路由器的非直连网段相关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配置实例

routerA(config)#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172.16.2.1 或 routerA(config)#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serial 0

缺省路由

缺省路由一般使用在stub网络中(称末端或存根网络),stub网络是只有1条出口路径的网络。使用默认路由来发送那些目标网络没有包含在路由表中的数据包。缺省路由可以看作是静态路由的一种特殊情况。配置缺省路由用如下命令: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转发路由器的IP地址/本地接口]

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如RIP

动态路由协议基础

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 ,网络中运行相同的路由协议 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

所有路由器每隔一段时间向邻居通告本机状态(路由更新)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RIP 路由信息协议 IGRP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OSPF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IS-IS 中间系统-中间系统 EIGRP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BGP 边界网关协议

路由算法设计目标:

⑴ 最优化:指路由算法选择最佳路径的能力。

⑵ 简洁性:算法设计简洁,利用最少的软件和开销,提供最有效的功能。⑶ 坚固性:路由算法处于非正常或不可预料的环境时,如硬件故障、负载过高或操作失误时,都能正确运行。

⑷ 快速收敛:收敛是在最佳路径的判断上所有路由器达到一致的过程。⑸ 灵活性:路由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适应各种网络环境。

路由信息协议RIP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路由信息协议)是由施乐(Xerox)在70年代开发的。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距离矢量(distance-vector)协议。RIP协议假定如果从网络的一个终端到另一个终端的路由跳数超过15个,那么一定牵涉到了循环,因此当一个路径达到16跳,将被认为是达不到的。

RIP协议每隔30秒定期向外发送一次更新报文。如果路由器经过180秒没有收到来自某一路由器的路由更新报文,则将所有来自此路由器的路由信息标志为不可达,若在其后240秒内仍未收到更新报文,就将这些路由从路由表中删除

RIP路由信息的更新

1、RIP协议每隔30秒定期向外发送一次更新报文。

2、如果路由器经过180秒没有收到来自某一路由器的路由更新报文,则将所有来自此路由器的路由信息标志为不可达。

3、若在其后240秒内仍未收到更新报文,就将这些路由从路由表中删除

配置RIP协议

1、开启RIP路由协议进程 Router(config)#router rip

2、申请本路由器参与RIP协议的直连网段信息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3、指定RIP协议的版本2(默认是version1)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

4、显示路由表的信息 Router#show ip route

5、清除 IP路由表的信息 Router#clear ip route

OSPF路由协议

OSPF是目前internet 和Intranet中采用最广泛的路由协议之一,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克服了RIP的两个致命弱点:

收敛速度慢(240秒以上)规模限制,只有15跳

RIP与OSPF比较

RIP: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收敛速度慢,传输数据量较大,适用较小规模网络。OSPF:计算复杂,对设备要求较高,收敛速度快,传输数据量较小,适用较大规模网络。

路由实验

实验

实验项目1:静态路由实现区域网络的连通 实验项目2:动态路由(RIP)实现区域网络的连通 实验项目3:动态路由(OSPF)实现区域网络的连通

详见实验指导书

路由器实现网内多台主机上网

NAT的类型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转换后,一个本地IP地址对应一个全局IP地址

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转换后,多个本地地址对应一个全局IP地址

NAT/NAPT的术语

内部网络 - Inside 外部网络 - Outside 内部本地地址-Inside Local Address 内部全局地址-Inside Global Address 外部本地地址-Outside Local Address 外部全局地址-Outside Global Address

NAT NAT(网络地址转换),局域网主机访问互联网时,网络出口设备根据特定的规则,将局域网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从而实现局域网多台主机利用NAT共享一条线路访问互联网。

什么时候使用NAPT 缺乏全局IP地址

只有一个连接ISP的全局IP地址 内部网要求上网的主机数很多 提高内网的安全性

NAT/NAPT的配置

NAT/NAPT的配置有两种:静态NAT/NAPT,动态NAT/NAPT

静态NAT/NAPT 需要向外网络提供信息服务的主机,永久的一对一IP地址映射关系

动态NAT/NAPT 只访问外网服务,不提供信息服务的主机

内部主机数可以大于全局IP地址数 最多访问外网主机数决定于全局IP地址数 临时的一对一IP地址映射关系

静态NAT

1、定义内网接口和外网接口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2、建立静态的映射关系

200.8.7.3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7

构建无线网络

为什么需要WLAN

哪些场合需要无线网络

WLAN无线基本设备

STA(Station,工作站)Wireless LAN Card(无线网卡)AP(Access Point 无线接入点)Wireless Bridge(无线桥接器)

无线网络协议:CSMA/CA协议

802.11b 802.11a

无线安装模式第一种:Ad-Hoc(对等模式)

无线安装模式第二种:Infrastructure(接入模式)无线安装模式第二种:桥接模式

构建无线网络项目实施

安装无线网络(1)-安装无线网卡

安装无线网络(2)-安装无线网卡驱动程序 安装无线网络(3)--配置Ad-Hoc无线网络模式 安装无线网络(4)--配置AP无线网络模式

构建无线网络实验

实验

实验项目1: 构建无线网络实验

详见实验指导书

网络安全

交换机端口安全功能

利用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防止局域网内部攻击, 如MAC地址攻击、ARP攻击、IP/MAC地址欺骗等。

交换机端口安全的基本功能

1、限制交换机端口的最大连接数,控制网络的恶意扩展和接入

例:在学校宿舍网内限制端口最大连接数为1,可以防止学生随意购买小型交换机或HUB扩展网络,对网络造成破坏。

2、端口的安全地址绑定,解决局域网中IP地址冲突、ARP欺骗等问题

例:在学校宿舍网内端口地址绑定,可以解决学生随意更改IP地址,造成IP地址冲突,或者学生利用黑客工具,进行ARP地址欺骗。

交换机端口安全内容

如果安全端口收到不属于端口上安全地址的包时,一个安全违例将产生。当安全违例产生时,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处理违例:

Protect:安全端口将丢弃未知名地址的包(不是该端口的安全地址中的任何一个)。RestrictTrap:当违例产生时,将发送一个Trap通知。Shutdown:当违例产生时,将关闭端口并发送一个Trap通知。

端口安全配置示例

配置fa1/3端口安全功能,设置最大地址个数为8,违例方式为protect。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1/3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8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protect

验证命令

查看接口安全信息

Switch#show port-security 查看安全地址信息。

Switch# show port-security address

访问列表的组成

定义访问列表的步骤

第一步:定义规则(哪些数据允许通过,哪些不允许)第二步:将规则应用在设备接口/VLAN上 访问控制列表的分类:

1、标准ACL

2、扩展ACL

3、命名ACL(标准/扩展)

访问控制列表规则元素

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服务

访问列表规则的应用

访问列表对流经接口的数据包进行控制:

1.入栈应用(in)2.出栈应用(out)

ACL分类

标准访问列表: 根据数据包源IP地址进行规则定义

扩展访问列表: 根据数据包中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进行规则定义

标准列表规则定义

标准访问列表:只根据源IP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过滤。

1、定义标准ACL Router(config)# access-list <1-99> { permit |deny } 源地址 [反掩码] Switch(config)# Ip access-list <1-99> { permit |deny } 源地址 [反掩码]

2、应用ACL到接口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1-99>|{name} { in | out }

ACL分类-扩展访问列表

扩展ACL可以根据数据包内的源、目的地址,应用服务进行过滤。IP扩展访问列表的配置

1、定义扩展的ACL Router(config)# access-list <100-199> { permit /deny } 协议

源地址 反掩码 [源端口] 目的地址 反掩码 [ 目的端口 ]

2、应用ACL到接口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0-199> |{name} { in | out }

IP扩展访问列表配置实例

允许网络192.168.0.0内所有主机访问HTTP服务器172.168.12.3,拒绝其它主机使用网络。

Switch(config)# access-list

permit

tcp

192.168.0.0 0.0.255.255 host 172.168.12.3 eq www Switch # show access-lists

命名访问控制列表

1、定义命名的扩展ACL ip access-list extended name { deny | permit } protocol wildcard destination wildcard [ operator port ]

2、应用ACL到接口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name { in | out }

source

网络安全实验

实验

实验项目1:路由器中配置标准ACL 实验项目2:路由器中配置扩展ACL 实验项目3:路由器中配置命名ACL

详见实验指导书

复习

5-1 组建SOHO型网络(1)5-2 组建SOHO型网络(2)5-3 构建办公网络(1)5-4 构建办公网络(2)

5-5 构建办公网络(3)5-6 构建服务器的搭建 6-1 多办公区之间的网络连接(1)6-2 多办公区之间的网络连接(2)6-3 子网及子网掩码 6-4 VLAN(1)6-5 VLAN(2)

6-6 全网络的互联互通 7-1 路由器与静态路由 7-2 动态路由

7-3 路由实验 8-1 网络安全(1)8-2 网络安全(2)9-1 INTERNET接入方式

第三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案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人类进入科学计算的新纪元,进入了信息时代。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47年到1957年,近11年的时间。其主要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的逻辑元件。主要特点:存储量小,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功耗巨大,运算速度慢。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军事等方面。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58年到1964年,近7年的时间。其主要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的逻辑元件。主存储器还是用磁芯,外存储器开始用磁盘。主要特点:存储容量增加,运算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65年到1970年,近6年的时间,用中、小集成电路晶体代替分立元件晶体管。这时,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中的工业控制,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等各个领域。

4.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1971年直到现在,其特点为:集成程度更高,计算机更加微型化,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上亿次,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向高性能、多样化发展,软盘和硬盘得到推广。

二、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1.计算机的处理技术不断提高 2.计算机的体积不断减小 3.计算机的价格不断降低 4.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多媒体化

5.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结合进入“网络化”时代。

三、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在的应用领域可以说包含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它从存储器取出相应的控制信息,经过分析后,按照要求向其它的设备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中的各部件正常协调地工作。

2.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信息加工场所,相当于工厂中的生产车间。大量数据的运算和处理工作就是在运算器中完成的。其中的运算主要包括基本算术运算和基本逻辑运算。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放中间数据和程序运行结果的地方,并根据指令要求提供给有关设备使用。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辅助存储器(外存)和高速缓冲存储器。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把程序和数据等信息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编码形式,并按顺序送到内存。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计算结果等内部信息转换成人们所能识别的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并输出,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音箱等。

七、计算机的硬件结构

对于微型计算机的维修人员和用户来说,最重要的是微机的实际物理结构,即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PC系列微机是根据开放式体系结构来设计的,系统的组成部件大都遵循一定的标准,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灵活配置。

1.主板

从功能上讲主板就是主机,所以也称为主机板,有时叫做系统板(System Board),母板,它是一块多层印制电路板,按其结构分为AT主板和ATX主板,按其大小分为标准板、Baby、Micro板等几种。

2.CPU CPU(中央处理单元)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是包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的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称为CPU。衡量一个CPU性能好坏的指标有CPU所能处理数据的位

台。

2.应用软件:为解决某项具体问题而设计的程序。

课堂作业:

小 结: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3.硬盘规划 4.操作系统安装 5.系统调试

以上对计算机系统安装进行了一个整体介绍,下面的几节将要对以上几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读者认真阅读以下详细安装过程。

三、计算机硬件安装过程简介 1.准备工作

2.安装CPU和CPU散热风扇 3.跳线设置 4.安装内存条 5.连接主板电源

6.在机箱底板上固定主板 7.安装各种接口卡 8.安装软盘驱动器 9.安装硬盘驱动器 10.安装光盘驱动器

11.连接主板与机箱面板上开关、指示灯、电源开关等连线 12.连接外设

13.通电测试基本系统

四、准备工作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

1.阅读各个部件的用户使用说明书,并对照实物熟悉部件。2.准备好安装工具。3.释放身体静电。

五、安装CPU和CPU散热风扇 1.Socket型

十、安装各种接口卡

电脑主板上根据需要可安装各种接口卡,通过这些接口卡完成相应功能。如显示卡、声卡、网卡、内置Modem等等。

目前586主板采用的I/O总线插槽有ISA、PCI、AGP三类(中、低档主板一般没有AGP总线),相应的接口卡也分为ISA卡、PCI卡和AGP卡。

机箱后面板处有一个竖直条形窗口,可把接口卡尾部的金属接口挡板用螺丝固定在条形窗口顶部的螺丝孔上,通过挡板上的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联。

安装ISA、PCI、AGP卡的方法大致相同,只是各自均应安装在相应的扩展槽中,以下以安装PCI显示卡为例。

十一、安装软盘驱动器

连接软盘驱动器与主板软驱接口之间的数据线是一条34线扁平电缆。数据电缆线共有5个插头,其中右端电缆较长的一端连接主板软驱接口;左边的一大一小两个插头分别用于连接5英寸软驱和3英寸软驱,但仅使用其中的一个插头。与这个插头连接的软盘驱动器的编号是“A”。中部两只插头用于连接驱动器“B”。

十二、安装硬盘驱动器 1.硬盘的主从跳线及设置 2.安装硬盘 安装方法: ⑴设置跳线

⑵连接硬盘数据电缆: ⑶固定硬盘:

十三、安装光盘驱动器 1.光驱的主从跳线设置 2.安装光驱 ⑴设置跳线 ⑵连接光驱数据电缆

1⑵主板和机箱短路。⑶主板、内存质量不佳。⑷显示卡安装不当等等。

此类故障属严重故障,一定要小心、仔细的检查,查到故障原因并排除后方能继续通电,否则会损坏设备。

课堂作业:

小 结: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3大致说来,主板由CPU插槽(或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控制芯片组、外设接口、COMS和BIOS控制芯片等几个部分组成。

1.系统总线

在计算机工作的过程中,各部件之间要快速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通过微型计算机中的信息高速公路——系统总线实现的。

⑴数据总线DB(Data Bus)

数据总线用于CPU与主存储器、CPU与I/O接口之间传送数据。数据总线的宽度等于计算机的字长。

⑵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

地址总线用于CPU访问主存储器或外部设备时,传送相关的地址。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⑶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控制总线用于传送CPU对主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2.CPU插槽

CPU插槽是CPU在主板上的落脚之地,CPU需要通过CPU插槽与主板连接才能进行工作,CPU插槽可以分为Socket构架(针脚式)和Slot构架(插卡式)两种。

⑴Socket构架

Socket在英文里就是插槽的意思,也称之为零插拨力(ZIF)插槽,特点是通过一个小杠杆将CPU卡紧,安装拆卸CPU都很方便。它有以下几种:

Socket

7、Super 7(Socket7+AGP+100MHz外频)、Socket 370(主要支持的CPU有Celeron、CeleronⅡ、PentiumⅢ等)、Socket A(Socket 462)、Socket

423、Socket 478、Socket 775(Socket T)

⑵Slot构架(242个引脚)

它是一种插卡形式的接口,主要有以下几种: Slot1、Slot2、Slot A : 3.BIOS和CMOS芯片

6.内存插槽

内存插槽是指主板上所采用的内存插槽类型和数量。主板所支持的内存种类和容量都由内存插槽来决定的。目前主要应用于主板上的内存插槽有:SIMM、DIMM、DDR和RIMM四种。

⑴SIMM(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单列直插式存储器模式)

SIMM插槽是早期AT型主板上常见的内存插槽,主板的内存条里只有一则提供引角用来传输数据。SIMM可分为30Pin的16位内存插槽和72Pin的32位内存插槽(Pin为线)。

⑵DIMM(Dual-Inline-Menory-Modules,双重在线存储器模式)

内存条通过金手指与主板连接,内存条正反两面都带有金手指。金手指可以在两面提供不同的信号,也可以提供相同的信号。在内存发展进入SDRAM时代后,SIMM逐渐被DIMM技术取代。

DIMM内存为168Pin(金手指每面为84Pin)的64位内存插槽支持PC100和PC133,DIMM上有两个卡口,用来避免因错误插入而导致内存条烧毁;笔记本所用的DIMM为144Pin。

⑶RIMM RIMM是Rambus公司生产的RDRAM内存所采用的接口类型,RIMM内存插槽的外型尺寸与DIMM差不多,金手指同样也是双面的。RIMM有184 Pin的针脚(金手指每面为92Pin),在金手指的中间部分有两个靠的很近的卡口。

⑷DDR(Dual Data Rate SDRSM,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DDR内存插槽是最新的内存标准之一,DDR内存能够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即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称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7.总线

总线是指CPU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如果把主板上流动的信息,包括数据和指令比喻做血液的话,那么总线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血管,它的粗细决定着主板上的信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流量,即信息传递的速率。

从PC诞生到今天已经出现了三代总线标准,它们分别是:这是第一代总ISA总线;

7⑴AGP AGP总线只能安装AGP显示卡,它将显示卡同主板内存芯片组直接相连,大幅度提高了计算机对3D图形的处理速度,AGP扩展槽为棕色,其时钟频率为66MHz,传输率为256MB/S。目前的AGP工作模式有:AGP1X、AGP2X、AGP4X和AGP8X四种,其对应的数据传输率为266MB/S、532MB/S、1064MB/S和2GB/S。其中AGP4X的插槽和金手指与AGP1X、AGP2X都不一样。支持AGP4X的插槽中没有了原先的隔断,但金手指部分的缺口却多了一个。

⑵IDE接口

在主板上IDE接口一般标有PRIMARY IDE、SECONDARY 或IDE1、IDE2。⑶软盘接口

主板上的软驱插座一般为一个34针双排针插座,标有FLOPPY、FDC或FDD。⑷SCSI接口

SCSI接口的原义是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⑸串行接口

在早期的主板上串行接口为两个10针双排针式插座标有COM1和COM2。5 ⑹并行接口

在早期的主板为一个26针双排针式插座标有LPT或PRN。⑺PS/2 在586以后的主板上都做有PS/2接口以备扩充使用。现在所采用的PS/2接口是用来连接小口鼠标或小口键盘。

⑻USB接口

USB意思是“通用串行线”这是一种新的接口标准,是电脑系统连接外围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的输入/输出接口标准。现在的ATX主板一般集成了两个--六个USB口或更多。

USB有如下主要特点:①外设的安装十分简单;②对一般外设有足够的带宽和连接距离;③支持多设备连接;④提供内置电源。

92.按主板上的CPU插槽

按主板上CPU的插槽形式可分为插座式和插槽式两种。3.按主板的基本功能: ⑴PNP主板,即插即用主板 ⑵节能主板 ⑶无跳线主板 ⑷智能主板 4.按主板的结构分类 ⑴AT主板:

13英寸×12英寸,主板上内存被安在一个狭小而又不通风的角落,影响了内存的安装和升级散热。

⑵BABY AT 主板:

13.5英寸×8.5英寸,比AT主板长,但有些不负重荷一方面取消了主板上使用较少的零部件以压缩空间,另一方面将BABY AT 主板适当加宽,以增加使用面积。

⑶ATX 主板:

ATX型主板比AT型主板的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其优有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主板的长边紧贴机箱后部,使更多的外设接口可以集成到主板上; ⑵优化了内存及CPU的位置有利于安装和散热;

⑶标准的主板上有两个串行输出口、一个PS/2鼠标口、一个PS/2键盘口和一个并行输出口,有些主板还固化了声卡及游戏接口;

⑷优化了软硬盘接口位置;

⑸对主板上的元件高度作了规定,且增强了电源管理。5.一体化主板

优点:减少了因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故障整体设计合理 缺点:不利于升级,一个部件的损坏会造成整个主板的损坏 6.按逻辑控制芯片分类

小 结: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3是CPU的内部频率与整个系统的频率(外频)之间的倍数。从486DX2开始,CPU的主频与外频就不一致了,而想让CPU更好的工作就要将整个系统的频率(外频)与CPU的内部频率以一定的倍数工作,即主频=外频×倍频。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常会出现“瓶颈”即CPU等外频送来数据,浪费CPU的计算机能力,早期的倍频一般为5—8倍,而现在P4机多为8—17倍,通过这样的设置CPU的性能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

4.地址总线宽度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大小,位数越大,则可以直接寻址空间就越大。例如,32位地址总线,可直接寻址4GB的内存空间。地址总线宽度也已由最初的8位发展到现在的64位。

5.数据总线宽度

数据总线宽度是CPU内部可以同时传输的数据位数,即一次性可传输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多,速度当然就越快,则CPU性能就越好。数据总线宽度已由最初的8位发展到了目前的64位。

6.L1 Cache:

即一级缓存,可达128KB,可提高系统性能的20%,现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两部份。

7.L2 Cache:

即二级缓存,可达1MB,目的是为了弥补L1 Cache容量不足的问题。8.生产工艺:

早期的CPU大多采用0.5µm的制作工艺,后来随着CPU频率的提高,0.25µm制作工艺被普遍采用。在1999年底,Intel公司推出了采用0.18µm制作工艺的PentiumⅢ处理器,即Coppermine(铜矿)处理器。更精细的工艺使得原有的晶体管电路更大限度地缩小了,能耗越来越底,CPU也就更省电。

5⑶ 猜测执行:通过提前判断、读取并执行有可能需要的程序指令的方式来提高执行的速度。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每条5次),采用的是“猜测执行”的方法。这样可使PentiumⅡ及以上的处理器超级处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升软件性能。被处理的软件指令是建立在猜测分支的基础之上,因此结果也就作为“预测结果”保留起来。一旦其最终状态能被确定,指令便可返回到其正常顺序。

第二节 指令特殊的扩展技术

1.MMX MMX(Multi Media eXtnsion,多媒体扩展指令集)是Intel公司于1996年推出的一项多媒体增强技术,共有57条多媒体指令。MMX指令集侧重于整数运算,2.3DNow!

3DNow!(机器码的扩展指令集)是AMD公司推出的一项CPU增强技术,共有21条指令。被广泛用于AMD的K6-

2、K6-3和Athlon(K7)处理器上。3DNow!指令集主要针对三维建模、坐标变换和效果渲染等三维方面,在软件的配合下,可以大幅度提高3D处理性能。(注:每个周期可执行四个浮点运算)

3.SSE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单指令多数据流扩展指令集)是Intel公司在PⅢ中率先推出的。共有70条指令,其中有50条用来提高3D图形运算效率,12条MMX整数运算增强指令、8条优化内存数据传输指令。SSE指令与3DNow!指令彼此互不兼容,但SSE包含了3DNow!的功能。

第三节 CPU的发展

76.80486 1989年集成120万,采用1微米制做工艺,内部集成8K的Cache和能进行浮点运算的NPU,并且CPU芯片与主板分开,是32位的地址和数据总线,分为80486SX和80486DX。486SX的工作频率为16/20/25/33,无NPU,486DX的工作频率为25/33/50,存在NPU。

7.Pentium/586 1993年3月Intel公司推出Pentium CPU 为第一代奔腾产品,采用0.8微米的制造工艺,核心为5V的电压,属于64位处理器,其主频为60/66MHz,集成310万晶体,具有2条通道。随后又相应推出Pentium PRO(高能奔腾)和Pentium MMX(多能奔腾)两款产品。

注:相同产品有AMD的K5、K6和Cyrix的6X86、6X86MX。8.PentiumⅡ

1997年5月,第一块PⅡ问世,同时PⅡ有众多的分支和系列产品。

⑴.第一代PⅡ:运行在66MHz总线上,主频为233、266、300、333四款,生产工艺为0.35微米,内含750万个晶体管,集成了32KB的L1(分为16KB指令缓存和16KB的数据缓存)和256KB的L2,包含57条MMX指令,采用Slot1构架击跨对手。

⑵.第二代PⅡ,1998年生产,采用0.25微米的生产工艺,880万个晶体管。同时推出高端工作站和服务器的PⅡXeon(至强)处理器,主频为400MHz,外频为100MHz。

9.Celeron(赛扬)

1998年推出低端市场的Celeron处理器,是PⅡ的简化版,早期内部无L2,但在Celeron300A以后加入了L2,并开始采用0.25微米工艺,此后相断推出CeleronⅡ、CeleronⅢ和Celeron4。

10.PⅢ/PⅣ

1999年推出第一款PⅢ采用Slot构架,外频为100/133MHz,0.25微米工艺,主

9的角色,一举将INTEL的XEON做为对手,进军网络服务器的市场。高速64位的系统总线接口(SLOT A)和高达200MHZ的系统总线,一举跨越了目前所有的CPU产品,比INTEL预计的下个世纪产品MERSED还略胜一筹。的确,AMD在K5与PENTIUM,K6与MMX,K6-2与PII相比仍然是有差距的,直到K6-3的出现,才有了超越INTEL-PII的整数性能的消息,但浮点性能弱一直是AMD的心病。这也一直是影响AMD的名誉的大事。

令人可喜的是,Athlon(K7)使用了全新的设计生产技术,而使得AMD继续保持整数方面优势,绝对的超越了INTEL-PIII。在浮点方面,因为AMD改进了技术,使用了先进的FPU,使得其性能将超越X86型处理器2倍以上,再配合AMD的专利技术3DNOW!的浮点性能大大提高,双管齐下,全面超过了INTEL-PIII的性能。

与此同时,AMD也将是第一个生产SMP能力的PC级CPU,将标志着AMD也可以设计生产出双CPU乃至四个CPU的系统!(这以前一直是INTEL的专利),为AMD进军高端的网络服务器奠定了基础。

Athlon(K7)的配套设备:

因为 Athlon(K7)使用的是全新的Alpha EV6技术,所以它标志着他与目前的所有芯片组、主板都不兼容,因为AMD独自研发了以适用于 Athlon(K7)的全新芯片组,并且将其授权给第三方芯片制造商及主板厂商,以全面开拓市场。这第一款芯片组是AMD-751和AMD-756,其结构型式类似于南北桥技术。而且CPU的接口插座也与PII/PIII类似,但不同的是,Athlon(K7)总线频率为200MHZ,所以采用的是SLOTA结构。所以 Athlon(K7)的主板即不能使用以往的K6-2/K6-3,也同样不能使用PII/PIII。反之,SLOT1的主板也不能使用 Athlon(K7),这将标志着,AMD首次研发新的接口技术与INTEL对垒,而不会再出现原来拼命嚼人家吃剩的馒头(由SOCKET 7过渡到SUPER 7)的经历了。

目前,据消息,芯片厂商VIA威盛,ALI扬智已获得AMD的芯片组授权,以设计生产兼容的芯片组,而微星、浩鑫等主板厂家也将在第一时间推出基于SLOT A芯片组结构的主板,以配合 Athlon(K7)的上市。为用户提供一个性能优异、价格低廉

1但是它并不像Celeron处理器那样完完全全是其父版处理器Pentium III的简化版——只缩减了128K二级缓冲内存。AMD对Duron处理器进行了专门设计,因此它的核心和Athlon处理器不尽相同。下面的表格记录的是市场上各种很有代表性的处理器的性能参数。

第四节 CPU杂谈

一、超频的原理

目前超频是很热门的一件事情,特别是某些DIY们,甚至把超频当成了DIY的主要内容了。但超频并非总能成功,有时超频会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大幅度下降,甚至导致烧毁芯片。

通常你只需改一些跳线就可以完成超频的工作,必要的时候,你也可能会添加一些配件,通常是一些风扇,散热片等冷却用的东西。在过去,我们超频的方法通常是将CPU的时钟速度加快,比如将P120芯片跳成P133的用。如今,我们可以使用改变主板总线的速度来实现超频。为什么不超频?尽管很多人说超频对CPU和主板上的元件是有害的,总的说来,超频对你的计算机是没有损害的,但你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你的CPU在超频的时候,可能会被一种电迁移所损害,这种损害并不会立刻降临到你的CPU上,只有当你的CPU在较高的温度下运行的时候,才会产生。通常,一颗CPU的寿命是10年左右,超频会缩短你的CPU的寿命。当你使用超频的时候,必须保证将CPU冷却到允许的温度,关于超频的一些必要条件:Intel公司生产的芯片的质量很好,所以它超频的成功率是所有CPU中最高的。确认你的CPU不是假的,如果你可以很轻易的掀开CPU上面的黑色外壳,那说明它已经被RE-MARK过了,这种CPU是不能超频的。主板你必须选择一块优质的主板,它在超频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正常的时钟信号,减少系统死机

3Pentium芯片超频奔腾处理器是最适于超频的CPU,而MMX型芯片正常的工作电压是2.8V,而在超频的时候,可以将电压提高到2.9伏,这样使超频后的CPU工作更稳定。被超频最多的奔腾芯片*P150它毫无疑问的可以跳成P166来用。

三、和Remark的战争

⑴开机测试,进行CPU的超频测试,可以超外频在20%,条件内存要速度。⑵可以查看BIOS,在Power Management电源管理找“Vcore”,核心电压为2.0V,Coppermine电压1.6-1.65V。

⑶虽InterCPU锁频了,但在CPU板上焊一个装置就可改变总线速度和倍频,电压在买封装CPU时,可轻轻摇动CPU听到有轻微的声音时,是由芯片此背后的带有4个小触点的装置发出的。

⑷另外鉴别办法就是看CPU的包装,印刷在CPU表面文字质量,而且还要看价格。⑸要用指甲乱盒装CPU的塑料薄膜封装上的水印标志。

第五节 通过CPU编号选购CPU

一、赛扬处理器的编号

例:FV524RX450 128 SL36C COSTARICA L12506650470 FV524RX450:其中450指CPU主频是450MHz 128: CPU采用的是128KB的二级缓存 SL36C:为CPU的后缀编号

COSTARICA:为CPU的产地 哥斯达黎加,MALAY为马来西亚。

L12506650470:是CPU的序列号,其中L125是CPU的生产日期为2001年第25周

二、赛扬Ⅱ、PⅢ和P4(Socket构架)

第四章 内 存

计算机的存储器由两大部份组成内存和外存,外存主要有硬盘、光盘等。计算机硬盘(或者是软盘和CD–ROM)就像是个文件柜,桌面就相当于电脑的内存,桌面越大,可以摆放的文件数量就越多,使用者就不必经常打开文件柜抽取或存放文件,这样它的工作效率也就会提高。同理内存越大,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

内存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临时存放数据,再与CPU协调工作,从而提高整机性能。内存作为个人计算机硬件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内存的容量与性能已成为衡量计算机整体性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在内存中最小的物理单元是位,从本质上来讲,位是一个位于某种二值状态(通常是0和1)下的电气单元。八位组成一个字节,这样组合的可能有256种(2的8次方)。字节是内存可访问的最基本单元,每个这样的组合可代表单独的一个数据字符或指令。

本章只介绍内存的相关知识,有关外存的内容将在下一章介绍。

第一节 内存的分类

内存(Memory)也称内部存储器或主存,按照内存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类。

一、RAM(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用来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其特点是存储的数据在掉电后会丢失。系统运行时,首先将指令和数据从外部存储器(外存)中调入内存,CPU再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和数据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存入内存中。它又分为两种。

71.PCB板

内存条的PCB板多数都是绿色的。如今的电路板设计都很精密,所以都采用了多层设计,例如4层或6层等,所以PCB板实际上是分层的,其内部也有金属的布线。理论上6层PCB板比4层PCB板的电气性能要好,性能也较稳定,所以名牌内存多采用6层PCB板制造。因为PCB板制造严密,所以从肉眼上较难分辩PCB板是4层或6层,只能借助一些印在PCB板上的符号或标识来断定。另外和PCB联系紧密的名词就是封装了。

2.金手指

这一根根黄色的接触点是内存与主板内存槽接触的部分,数据就是靠它们来传输的,通常称为金手指。金手指是铜质导线,使用时间长就可能有氧化的现象,会影响内存的正常工作,易发生无法开机的故障,所以可以隔一年左右时间用橡皮擦清理一下金手指上的氧化物。

3.内存芯片

内存的芯片就是内存的灵魂所在,内存的性能、速度、容量都是由内存芯片组成的。如今我们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内存,但内存颗粒的型号并不多,常见的有HY、KINGMAX、WINBOND、TOSHIBA、SEC、MT、Apacer等等。不同厂商的内存颗粒在速度、性能上也有很多不同。

4.内存颗粒空位

在内存条上你可能常看到这样的空位,这是因为采用的封装模式预留了一片内存芯片为其它采用这种封装模式的内存条使用。这块内存条就是使用9片装PCB,预留ECC校验模块位置。

5.电容

PCB板上必不可少的电子元件就是电容和电阻了,这是为了提高电气性能的需要。电容采用贴片式电容,因为内存条的体积较小,不可能使用直立式电容,但这种

9为线)。用5V电压,数据宽度为32Bit,奔腾以上数据宽度都是64Bit甚至更高,所以EDO RAM在586主板上必须成对使用。

2.SDRAM内存

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M,同步动态内存),168pin和144pin(其中144pin用于笔记本),用3.3V电压,其数据宽度为64Bit。其工作原理是将RAM与CPU以相同的频率进行控制,取消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存取速度。可分为3个阶段:

⑴PC-66规范:主板设计为4个72pin+2个168pin ⑵PC-100规范:主板设计为2-4个168pin ⑶PC-133规范:主板设计为2-4个168pin 3.DDR RAM内存

DDR RAM(Double Data Rage RAM,双倍速率SDRAM)。比SDRAM的速度高一倍,工作电压在2.5V,特点是在时钟周期内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输一次数据,为184pin。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DDRII内存,DDRII的工作电压由DDR的2.5V下降到了1.8V , 184Pin升级为232Pin ,内存总线为64位,现在的初期产品运行频率在DDR400~DDR533之间,能达到3.2-4.3GB/秒的带宽.4.RDRAM RDRAM(Rambus DRAM,存储器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由Rambus公司和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内存规格,184pin,使用2.5V电压,根据速度分600MHz、700MHZ和800MHZ三种,可在单个时钟内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输数据。

第四节 内存的技术指标与Cache

一、内存的技术指标

二、Cache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速度与CPU相当,CPU直接访问Cache可从计算机整体提高速度,并具有预测功能。

计算机中运行速度由快到慢为:CPU——CPU内部L1 Cache——CPU内部L2 Cache——主板上的Cache——内存——硬盘中的Cache(光盘中的Cache)——硬盘中的数据(光盘中的数据)。其存储量分别为:L1 Cache:16KB----64KB,甚至达到128KB;L2 Cache:128KB----512KB,甚至达到8M;主板上Cache:512KB----1MB;硬盘上:128KB----4MB;CDROM:64KB----256KB,甚至达到512KB。

第五节 从软件角度看内存

从软件角度看,内存可以分为常规内存、上位内存等,形式具体如下:

1.常规内存:只有640K 又称低端内存、基本内存、自由内存,即0—640KB 2.上位内存:UMA 指系统内存中第一个1M字节中保留的384K部分又称上端内存、保留内存、BIOS内存或适配器内存,即640K—1024K。

3.扩展内存:XMS 是1MB以上的所有内存

4.高端内存区:HMA是1024---1088KB之间的空间的64KB 5.扩充内存:在扩展内存中展开的16KB或64KB的空间

6.映射内存:(SHADOW RAM)也称影子内存是为提高系统效率而采用的一种专门技术,是将主板上的系统ROM BIOS和适配卡上的视频ROM BIOS中的程序拷贝到上位内存的部分空间。

7.虚拟内存:是在真实内存不够用时用硬盘来充当内存的一种方法。更改的方法:我的电脑—属性---性能----虚拟内存。

第六节 内存的选购

31.认准类型

现在市场上主要是以DDR为主,不过还有少数的SDRAM内存,SDRAM内存已经不在生产了,所以现在购买的大多数可以说是二手货,而DDR内存有184线和232线两种不同的形式,在购买时根据主板或其它情况实际购买所需要的内存。当然,最绝对的方法是看芯片的编号,什么类型性能都可以读出来。

2.芯片的品牌

不同的品牌的质量自然不同,很重要的就是内存生产厂商的品质管理方面的差异,一些品牌的内存芯片的检测比较严格,在质量和性能上留的裕度也比较高,而一些厂商可能由于品质管理或自身的技术条件限制了其产品的品质.这种区别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的使用,但在超频的时候就有比较大的影响。譬如就有用LGS的普通10ns内存(10K)勇超133MHZ的,相比之下,一些不知名的芯片厂商的内存就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3.芯片的品质

内存芯片上的标号只能是一个参考,芯片本身的实质并不会完全在上面体现出来,我们有可能会遇到名不副实的芯片。这里面又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芯片本身是次品,但通过不明途径流入市场;另一种情况是Remark的芯片,将低质芯片的标识打磨掉之后,重新打上标识,以冒充较优质的芯片。

⑴ 小心次品

这种情况使用的是原厂的芯片,芯片的外观一般比较完美,但在其它地方还是可以看出破绽。因为使用这类内存的价格一般都比较低,不过即使使用的芯片表面看来可能是不错,但内存的其它部份除了价格之外绝对不会让人感到高兴。在遇到芯片不错价格低谦的内存时大家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看看这根内存的印刷电路板是否做得比较简陋、粗糙。如果感觉印刷电路板比较差,那么这么好的芯片配这样不起眼的印刷电路板就非常蹊跷。再仔细看芯片,看看其上标的生产日期是否一致。如果有几个

5另外Remark的芯片还可能出现芯片表面有明显的磨损面其上的油印字迹却保持完好这等“怪事”。通常芯片的角上会有凹陷的小圆圈,侧光观察小圆圈的深度是否均匀。打磨过的芯片上的小圆圈可能还会出现某部分边缘缺失的情况。

上面这些办法其实还是很主观的,并不是绝对的,读者在多看一些内存后总能找到一些感觉,还是自己多体会一些为好--反正象运输和销售中的无意磨损和故意的打磨明人很容易就分辨出来的,并不是非常困难的工作.读者们也许会认为可以从芯片上标识的刻印形式看出一些问题来,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实际的,据笔者所见,许多厂商的同型内存芯片的不同批次的标识在笔画粗细、颜色等方面甚至封装的色泽上都会有区别。在散装条的市场上看到这种情况可能会给人真假难辨的感觉,如果在Kingston这些品牌内存上看到就不能有什么怀疑了。

不过同批次的芯片的刻印如果不同那就有问题了。例如同一条内存上同一批次的芯片上的字迹位置不一致,这颗的标识在中央,而另一颗的标识却靠边,见到这样的内存大家尽可嘲笑做假者的拙劣。当然,不管芯片上印刷标识的笔画、色泽如何,有激光蚀刻的芯片想来比较让人放心。现在恐怕又有人叫起来了,因为很多人觉得逛了这么久的电脑市场看到的内存在标识都是油印似的,没见过刻的啊。其实这只是大家没注意到而已,许多芯片是在蚀刻的字迹上再印平时我们所看到的标识的(恐怕是担心在黑色的芯片上刻的字不够清晰而已),平时大多数人看内存只是看一下芯片的正面,这很难察觉,如果侧光仔细观察经常可以发现在油印的字迹中间有刻痕(当然刻痕要与油印字迹要相符才行)。此个标识就是油印的低档芯片很容易改动,其中最可能的手段是用药水洗去原芯片的标识,然后再刻上或印上新的标识。被药水洗过的芯片颜色肯定偏浅,要么是标识附近的区域颜色不对,要么就是整颗芯片的颜色都发白。在现在内存条价格高水平的时期,发白的芯片大家可要小心。

二、内存芯片编号

以下分别列出了几种常见内存颗粒的编号,希望对您选购内存有所帮助。1.HYUNDAI(现代)

7于直接对应。

第6个X表示是第几人版本的内核,现在至少已经排到“E”了。第7个X如果是字母“L”,就是低功耗,空白则为普通。“T”为常见的TSOPⅡ封装,现在还有一种BLP封装出现,为“I”。

注:例如GM72V661641CT7J,这是64Mbit,16 位输出,4个Bank,刚达到PC-100的要求(CL=3)SDRAM。

3.SAMSUNG(三星)

三星的SDRAM芯片的标识为以下格式:

KM4 XX S XX 0 X X XT-G/FX KM代表是三星的产品。

三星的SDRAM产品KM后均为4,后面的“S”代表普通的SDRAM,如为“H”,则为DDR SDRAM。

“S”前两个XX表示数据位宽,4、8、16、32分别代表4位、8位、16位和32位。三星的容量需要自己计算一下。方法是用“S”后的X乘S前的数字,得到的结果即为容量。

“0”后的第一个X代表由几个Bank构成。2为2个Bank,3 为难个Bank。“0”后的第2个X,代表interface,1为SSTL,0为LVTTL。

“0”后的第3个X与版本有关,如B、C等,但每个字母下又有各个版本,在表面上并不能看得出来。

“T”为TSOP封装。

速度前的“G”和“F”的区别在自刷新时的电流,“F”需要的电流较“G”小,相当于一般的低功耗版。

“G/F”后的X代表速度:

注:例如KM416S4031BT-GH,是64Mbit(16*4),16,4个Bank,在100MHZ时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 》期末习题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指(C)。

A.网络中设备设置环境的安全

B.网络使用者的安全

C.网络中信息的安全

D.网络的财产安全

2.以下(D)不是保证网络安全的要素。

A.信息的保密性B.发送信息的不可否认性

C.数据交换的完整性D.数据存储的唯一性

3.信息不泄漏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指的是信息(A)的特性。

A.保密性B.完整性C.可用性D.可控性

4.拒绝服务攻击(A)

A.用超出被攻击目标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包消耗可用系统、带宽资源等方法的攻击

B.全称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C.拒绝来自一个服务器所发送回应请求的指令

D.入侵控制一个服务器后远程关机

5.当感觉到操作系统运行速度明显减慢,打开任务管理器后发现CPU的使用率达到100%

时,最有可能受到(B)攻击。

A.特洛伊木马B.拒绝服务C.欺骗D.中间人攻击

6.对于发弹端口型的木马,(A)主动打开端口,并处于监听状态。

Ⅰ.木马的客户端Ⅱ.木马的服务器端Ⅲ.第三服务器

A.ⅠB.ⅡC.ⅢD.Ⅰ或 Ⅲ

7.DDos攻击破坏了(A)。

A.可用性B.保密性C.完整性D.真实性

8.在网络攻击活动中,死亡之PING是(A)类的攻击程序。

A.拒绝服务B.字典攻击C.网络监听D.病毒

9.(B)类型的软件能够阻止外部主机对本地计算机的端口扫描。

A.反病毒软件B.个人防火墙

C.基于TCP/IP的检查工具,如netstatD.加密软件

10.局域网中如果某台计算机受到了ARP欺骗,那么它发出去的数据包中,(D)地址是错

误的。

A.源IP地址B.目标IP地址C.源MAC地址D.目标MAC地址

11.网络监听是(B)。

A.远程观察一个用户的计算机B.监视网络的状态、传输和数据流

C.监视PC系统的运行情况D.监视一个网站的发展方向

12.熊猫烧香病毒是一种(C)。

A.单机病毒B.宏病毒C.蠕虫病毒D.引导型病毒

13.计算机病毒是一种(C)

A.软件故障B.硬件故障

C.程序D.细菌

14.以下关于加密说法正确的是(D)

A.加密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

B.信息隐藏是加密的一种方法

C.如果没有信息加密的密钥,只要知道加密程序的细节就可以对信息进行解密

D.密钥的位数越多,信息的安全性越高

15.数字签名为保证其不可更改性,双方约定使用(A)。

A.Hash算法B.RSA算法C.CAP算法D.ACR算法

16.数字签名技术是公开密钥算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在发送端,采用(B)对要发送的信息

进行数字签名。

A.发送者的公钥B.发送者的私钥

C.接收者的公钥D.接收者的私钥

17.DES算法是一种(B)加密算法。

A.非对称密钥B.对称密钥C.公开密钥D.HASH

18.数字证书采用公钥体制时,每个用户设定一把公钥,由本人公开,用其进行(A)。

A.加密和验证签名B.解密和签名C.加密D.解密

19.在公开密钥体制中,加密密钥即(C)。

A.解密密钥B.私密密钥C.公开密钥D.私有密钥

20.为确保企业局域网的信息安全,防止来自Internet的黑客入侵,采用(C)可以实现

一定的防范作用。

A.网络管理软件B.邮件列表C.防火墙D.防病毒软件

21.下列关于防火墙的说法正确的是(D)。

A.防火墙的安全性能是根据系统安全的要求而设置的B.防火墙的安全性能是一致的,一般没有级别之分

C.防火墙不能把内部网络隔离为可信任网络

D.一个防火墙只能用来对两个网络之间的互相访问实行强制性管理的安全系统

22.(B)不是防火墙的功能。

A.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包B.保护存储数据安全

C.封堵某些禁止的访问行为D.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

23.防火墙技术可分为(D)等3大类型。

A.包过滤、入侵检测和数据加密

B.包过滤、入侵检测和应用代理

C.包过滤、数据代理和入侵检测

D.包过滤、状态检测和应用代理

24.有一个主机专门被用作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分界线。该主机有两块网卡,分别连接两

个网络。防火墙里面的系统可以与这台主机通信,防火墙外面系统也可以与这台主机通信,这是(A)防火墙。

A.屏蔽主机式体系结构B.筛选路由式体系结构

C.双网主机式体系结构D.屏蔽子网式体系结构

25.对新建的应用连接,状态检测检查预先设置的安全规则,允许符合规则的连接通过,并

在内存中记录下连接的相关信息,生成状态表。对该连接的后续数据包,只要符合状态表,就可以通过。这种防火墙技术称为(B)。

A.包过滤技术B.状态检测技术C.代理服务技术D.以上都不正确

26.设置Windows账户的密码长度最小值,通过(C)进行设置。

A.任务管理器B.服务管理器C.本地安全策略D.本地用户和组

27.有些病毒为了在计算机启动的时候自动加载,可以更改注册表,(C)键值更改注册表

自动加载项。

A.HKLMsoftware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

B.HKLMSAMSAMdomainaccountuser

C.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D.HKLMsoftware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tup

28.IDEA密钥的长度为(D)

A.56B.64C.124D.128

29.当感觉到操作系统运行速度明显减慢,打开任务管理器后发现CPU的使用率达到100%时,最有可能受到(B)攻击。

A.特洛伊木马B.拒绝服务C.欺骗D.中间人攻击

30.为了避免冒名发送数据或发送后不承认的情况出现,可以采取的办法是(B)。

A.数字水印B.数字签名C.访问控制D.发电子邮件确认

31.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是(A)

A.PKIB.SETC.SSLD.ECC

32.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B)

A.DESB.RSA算法C.IDEAD.三重DES

33.包过滤型防火墙工作在(C)

A.会话层B.应用层C.网络层D.数据链路层

34.在防火墙技术中,内网这一概念通常指的是(A)

A.受信网络B.非受信网络C.防火墙内的网络D.互联网

三、判断题

1)

2)

3)

4)

5)设计初期,TCP/IP通信协议并没有考虑到安全性问题。(√)目前没有理想的方法可以彻底根除IP地址欺骗。(√)GIF和JPG格式的文件不会感染病毒。(×)缓冲区溢出并不是一种针对网络的攻击方法。(×)DDoS攻击破坏性大,难以防范,也难以查找攻击源,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攻击手法。

(√)

6)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完成入侵检测任务的前提是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7)防火墙将限制有用的网络服务。(√)

8)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同时来自内、外两个方面。(√)

9)包过滤防火墙可以防御SYN式扫描。(×)

10)冒充信件回复、冒名Yahoo发信、下载电子贺卡同意书,使用的是叫做“字典攻击”的方法。(×)

11)当服务器遭受到Dos攻击的时候,只需要重新启动系统就可以攻击。(×)

12)在Outlook Express中仅预览邮件的内容而不打开邮件的附件是不会中毒的。(×)

13)木马与传统病毒不同的是:木马不自我复制。(√)

14)只是从被感染磁盘上复制文件到硬盘上并不运行其中的可执行文件不会使系统感染病

毒。(×)

15)重新格式化硬盘可以清除所有病毒。(×)

16)DES属于公开密钥算法。(×)

17)状态检测防火墙可以防御SYN式扫描。(√)

18)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指网络设备设置环境的安全。(×)

19)灰鸽子是传统木马,服务器端主动打开端口。(×)

20)文本文件不会感染宏病毒。(×)

21)IP过滤型防火墙在应用层进行网络信息流动控制。(×)

22)在混合加密体系中,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对要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其密钥则使用非对称

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23)一般来说,Window XP的进程中有4个以上的svchost.exe进程。(√)

24)PGP加密系统不能对磁盘进行加密。(×)

第五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实验报告

第八次实验:系统属性的自我更新

清除BIOS密码的方法

实验地点:电教大楼303机房 实验时间:2013年12月5日

指导老师:谌兰樱

下载计算机安装与维护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安装与维护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说课稿 【摘要】: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之机箱和电源》。一、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课是《计算机......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实训课教案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009-10-09 11:41:29) 转载▼ 标签: 分类: 实训教案 it 实训内容:拆卸主机,认识主要部件 实训课时:2课时 实训地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519......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8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序】:第8周 【课题】:内存储器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内存储器的分类、常见DDR内存储器的技术指标及物理结构。  思想目标: 从本章内存储器的学习联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18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第15周 【课 题】:打印机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打印机的基本知识。  思想目标:认识主要的常用输出设备。  能力目标:为以后操作打印机......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24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周序】:第19周 【课题】:GHOST进行主分区数据备份恢复(实训课)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GHOST进行主分区数据备份恢复步骤,从实验中我们所学 习相关知识。  思......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2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周 序】 :第18周 【课 题】 :计算机故障的维修【教学目标】 : 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基本维修知识。 思想目标:分析计算机基本故障的种类。 能力目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2章教案

    教学要求 1. 了解主板的基本功能 2. 掌握主板的分类 3. 掌握主板的组成结构及设置 4. 掌握主板的选购方法 第2章 主板的使用与维修 5. 了解主板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2.1 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6章教案

    第6章 显示系统 6.1 显卡 随着用户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显卡(Videocard)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卡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图象转换了,DIYer们对显卡的质量、速度、运算频率要求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