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咨询师继续教育-发展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改革创新与多规合一试卷96分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德尔菲法一种利用函询形式进行的集体思想交流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的反馈函询法。
A.署名 B.匿名 C.命名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2.主体功能区中的开发特指()。
A.资源开发 B.农业开发
C.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D.科技开发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3.国家发改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要求,“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展望到()年。
A.2020 B.2025 C.2030 D.2035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4.总体规划具有()、纲领性、综合性的特征。
A.指导性 B.战略性 C.针对性 D.操作性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5.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开发和管制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严禁限制开发区域建设用地的扩张
B.限制开发区域着重提出严格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方向的产业发展的措施 C.优化开发区域用于城镇和工业建设的用地规模增长速度应高于重点开发区域 D.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和工业建设用地比重的增长速度可不予控制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6.我国第一次组织开展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哪一年()。
A.2003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8年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7.下列哪种理论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三个部分组成?()
A.社会控制理论 B.公共治理理论 C.自组织理论 D.社会公平理论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8.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层级为()。
A.国家、省、市县 B.省、市县 C.市、县 D.国家、省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9.我国最早正式提出主体功能区理念的是()。
A.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B.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党的“十八大”报告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10.属于主体功能区划分主要方法的是()。
A.分层划区法 B.指数评价法 C.主导因素法 D.判别评价法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发展规划成果的形式有()。
A.文本 B.附表 C.图件 D.专题研究 E.编制说明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4.00
2.在规划编制情况的评估中,对规划内容的深度要求达到()。
A.可监测 B.可评估 C.可分解 D.可考核
用户答案:[ABD] 得分:4.00
3.下列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主要内容的是()。
A.开展国土空间综合评价 B.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C.分析区域发展环境 D.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战略 E.制定区域政策与绩效评价方向
用户答案:[ABDE] 得分:4.00
4.按照评估时点的不同,定期评估可分为哪些类型?()。
A.年度评估 B.中期评估 C.终期评估 D.应急评估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5.下列属于省级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是()。
A.可利用土地资源 B.环境容量 C.生态系统脆弱性
D.人口集聚度 E.经济总量
用户答案:[ACDE] 得分:0.00
6.规划咨询质量管理职责中,下列属于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有()。
A.负责制定和批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主持管理评审,批准评审计划与评审报告 C.审批规划咨询项目负责人任职资格
D.负责规划咨询项目质量分类管理和成果质量审核及质量抽查 E.组织对客户投诉和不合格项目的分析、评审,督促落实纠正措施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7.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总体框架。请问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E.全面实现现代化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8.抽样方法主要有()。
A.就近抽样 B.目标抽样 C.简单抽样 D.滚雪球抽样 E.配额抽样
用户答案:[ABDE] 得分:4.00
9.目前我国发展规划按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哪几个大类。()
A.总体规划 B.专项规划 C.区域规划 D.主体功能区规划 E.城市总体规划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10.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是()。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E.依法行政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按开发内容,主体功能区可以分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2.对规划编制情况的评估主要对规划制订程序的正当性,以及对规划自身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价。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3.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4.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5.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第二篇:发展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改革创新与多规合一试卷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下列哪种理论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三个部分组成?()
A.社会控制理论
B.公共治理理论
C.自组织理论
D.社会公平理论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2.国家发改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要求,“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展望到()年。
A.2020
B.2025
C.2030
D.2035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3.工业区位论是哪位学者提出的?()
A.杜能
B.韦伯
C.克里斯泰勒
D.佩鲁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4.我国最早正式提出主体功能区理念的是()。
A.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B.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党的“十八大”报告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5.根据分层划区法,若某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目前还处于未开发状态,且属于当地的战略地区,应划分为()。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6.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般为()年。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统筹考虑的三大因素是()。
A.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B.发展潜力
C.产业结构现状
D.现有开发密度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8.差异化的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中,要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评价的是()。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9.在我国发展规划体系中,以国土空间为对象编制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空间规划为()。
A.总体规划
B.专项规划
C.区域规划
D.主体功能区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10.根据空间结构理论中的网络理论,网络的中心是()。
A.线路
B.节点
C.域面
D.通道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应()。
A.内容简明
B.数据可靠
C.任务明确
D.分析权威
用户答案:[ABD] 得分:4.00
2.总体规划通常包括了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A.文化
B.社会
C.生态文明
D.党的建设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3.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请问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A.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
B.结构调整阵痛期
C.重要战略机遇期
D.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期
E.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用户答案:[ABDE] 得分:0.00
4.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六个阶段理论,除了经济不发达阶段,还包括哪些阶段()。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E.知识经济社会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0.00
5.人类发展指数主要由哪三个指标构成?()
A.长寿指标
B.知识指标
C.体面的生活水准指标
D.人均GDP指标
E.人均收入水平指标
用户答案:[ABD] 得分:0.00
6.下列政策属于主体功能区区域政策的是()。
A.财政政策
B.医保政策
C.土地政策
D.人口管理政策
E.人才政策
F.环境保护政策
用户答案:[ABDE] 得分:0.00
7.刻画了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标是()。
A.可利用土地资源
B.人口集聚度
C.交通优势度
D.自然灾害危险性
E.生态系统脆弱性
用户答案:[ABD] 得分:0.00
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特征为(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E.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0.00)。
9.发展规划一般具有哪些特征。()
A.宏观性
B.动态性
C.预期性
D.统领性
E.层级性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10.规划的政策措施通常包括()。
A.体制机制保障
B.法制保障
C.要素保障
D.指标保障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个经济周期通常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2.在“十三五”时期,国家正在探索推进省级层面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3.区域规划是政府进行区域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弥补市场不足的重要功能。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第三篇:发展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改革创新与多规合一试卷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在哪个发展规划中,首次尝试将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思想()。
A.“十五”计划
B.“十一五”规划
C.“十二五”规划
D.“十三五”规划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2.国家发改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要求,“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展望到()年。
A.2020
B.2025
C.2030
D.2035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3.规划目标包括()主要目标、规划指标。
A.总体目标
B.基本原则
C.主要任务
D.指导思想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4.下列哪种理论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三个部分组成?()
A.社会控制理论
B.公共治理理论
C.自组织理论
D.社会公平理论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5.我国最早正式提出主体功能区理念的是()。
A.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B.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党的“十八大”报告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6.以下属于区域规划的是()。
A.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B.“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C.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D.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7.到2014年,我国已经编制了()个“五年计(规)划”。
A.10
B.11 C.12
D.13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8.根据十八大两个一百年的战略安排,我国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
A.全面解决温饱问题
B.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9.根据诺瑟姆曲线,如果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化的成熟阶段。
A.25%以下
B.50~70%
C.超过70%
D.超过80%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10.下列不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特征的是()。
A.综合性
B.基础性
C.战略性
D.约束性),则处于城镇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下列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主要内容的是()。
A.开展国土空间综合评价
B.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C.分析区域发展环境
D.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战略
E.制定区域政策与绩效评价方向 用户答案:[ABDE] 得分:4.00
2.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是什么?()
A.涉及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B.涉及重大利益结构调整的重大事项;
C.涉及社会关注度高且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事项;
D.规划审批机关认为需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规划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3.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请问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A.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
B.结构调整阵痛期
C.重要战略机遇期
D.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期 E.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用户答案:[ABE] 得分:4.00
4.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B.人口规划
C.区域规划
D.城市设计
E.交通规划
用户答案:[ABCE] 得分:4.00
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特征为(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E.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0.00
6.刻画了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标是()。
A.可利用土地资源
B.人口集聚度
C.交通优势度
D.自然灾害危险性)。E.生态系统脆弱性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0.00
7.2014年8月,国家多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这些部委包括()。
A.发改委
B.国土部
C.环保部
D.住建部
E.交通部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8.下列属于省级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是()。
A.可利用土地资源
B.环境容量
C.生态系统脆弱性
D.人口集聚度
E.经济总量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9.在规划编制情况的评估中,对规划内容的深度要求达到(A.可监测
B.可评估
C.可分解)。D.可考核
用户答案:[ABD] 得分:4.00
10.发展规划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A.综合协调功能
B.信息导向功能
C.直接分配资金功能
D.政策指导调节功能
E.引导资源配置功能 用户答案:[ABDE] 得分:4.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3.规划中的目标与指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指标的包容性更强、更有原则,而目标是对指标的具体化。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4.政府是规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公益性项目的建设。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5.发展规划衔接要遵循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下级政府规划服务上级政府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第四篇:注册咨询师发展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改革创新与多规合一试卷 92分
注册咨询师发展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改革创新与多规合一试卷 92分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工业区位论是哪位学者提出的?()
A.杜能 B.韦伯 C.克里斯泰勒 D.佩鲁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2.总体规划具有()、纲领性、综合性的特征。
A.指导性
B.战略性 C.针对性 D.操作性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3.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开发和管制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严禁限制开发区域建设用地的扩张
B.限制开发区域着重提出严格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方向的产业发展的措施 C.优化开发区域用于城镇和工业建设的用地规模增长速度应高于重点开发区域 D.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和工业建设用地比重的增长速度可不予控制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4.我国从哪个时期开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的“计划”调整为“规划”()。
A.九五时期 B.十五时期 C.十一五时期 D.十二五时期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5.我国第一次组织开展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哪一年()。
A.2003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8年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6.下列不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特征的是()。
A.综合性 B.基础性 C.战略性 D.约束性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7.根据诺瑟姆曲线,如果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则处于城镇化的成熟阶段。
A.25%以下 B.50~70% C.超过70% D.超过80%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8.在我国发展规划体系中,以国土空间为对象编制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空间规划为()。
A.总体规划 B.专项规划 C.区域规划 D.主体功能区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9.以下属于区域规划的是()。
A.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B.“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C.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D.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10.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集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优化开发区域的下风下水区域,要尽可能保留一定范围的限制开发区域 B.位于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下游河段的相邻区域不宜设置重点开发区域 C.考虑对老少边穷区域的政策扶持,有一定数量的重点开发区域可以分布在条件适宜的相对欠发达地区
D.重点开发区域要与国家和省(区、市)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布局相协调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发展规划的实施,需要有一批实体化的载体作为支撑,主要有()。
A.重点工程 B.重点园区(基地)C.科技专项 D.政策文件 E.土地指标
用户答案:[DE] 得分:0.00
2.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是什么?()
A.涉及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B.涉及重大利益结构调整的重大事项; C.涉及社会关注度高且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事项; D.规划审批机关认为需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规划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3.下列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主要内容的是()。
A.开展国土空间综合评价 B.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C.分析区域发展环境 D.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战略 E.制定区域政策与绩效评价方向
用户答案:[ABDE] 得分:4.00
4.规划的政策措施通常包括()。
A.体制机制保障 B.法制保障 C.要素保障 D.指标保障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5.发展规划的监测评估制度有()。
A.统计监测制度 B.实施情况评估制度 C.规划中期评估制度 D.规划实施后评估制度 E.评估结果的应用制度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4.00
6.按照评估时点的不同,定期评估可分为哪些类型?()。
A.评估 B.中期评估 C.终期评估 D.应急评估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7.发展规划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
A.规划委托方 B.受影响的政府及部门 C.受影响的企业及机构 D.受影响的居民 E.第三方机构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8.发展规划成果的形式有()。
A.文本 B.附表 C.图件 D.专题研究 E.编制说明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4.00
9.目前我国发展规划按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哪几个大类。()
A.总体规划 B.专项规划 C.区域规划 D.主体功能区规划 E.城市总体规划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10.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是()。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E.依法行政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2.“十一五”规划,首次将有50年历史的“计划”改为规划。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3.发展规划衔接要遵循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下级政府规划服务上级政府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4.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5.规划中的目标与指标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指标的包容性更强、更有原则,而目标是对指标的具体化。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第五篇:2018年咨询师继续教育发展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改革创新与多规合一试卷(88分)
发展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改革创新与多规合一试卷(88分)1.单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在哪个发展规划中,首次尝试将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思想()。
A.“十五”计划
B.“十一五”规划
C.“十二五”规划
D.“十三五”规划
2.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开发和管制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严禁限制开发区域建设用地的扩张
B.限制开发区域着重提出严格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方向的产业发展的措施
C.优化开发区域用于城镇和工业建设的用地规模增长速度应高于重点开发区域
D.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和工业建设用地比重的增长速度可不予控制
3.根据诺瑟姆曲线,如果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则处于城镇化的成熟阶段。
A.25%以下
B.50~70% C.超过70%
D.超过80%
4.下列哪种理论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三个部分组成?()
A.社会控制理论
B.公共治理理论
C.自组织理论
D.社会公平理论
5.我国最早正式提出主体功能区理念的是()。
A.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B.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党的“十八大”报告
6.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集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优化开发区域的下风下水区域,要尽可能保留一定范围的限制开发区域
B.位于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下游河段的相邻区域不宜设置重点开发区域
C.考虑对老少边穷区域的政策扶持,有一定数量的重点开发区域可以分布在条件适宜的相对欠发达地区
D.重点开发区域要与国家和省(区、市)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布局相协调
7.到2014年,我国已经编制了()个“五年计(规)划”。
A.10 B.11 C.12 D.13
8.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9.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0.总体规划具有()、纲领性、综合性的特征。
A.指导性
B.战略性
C.针对性
D.操作性
2.多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发展规划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
A.规划委托方
B.受影响的政府及部门
C.受影响的企业及机构
D.受影响的居民
E.第三方机构
2.在规划目标评估中,指标选择必须坚持哪些原则?()
A.数据可获得性
B.时间纵向可比性
C.空间横向可比性
D.系统整体性
E.易于操作性
3.目前我国发展规划按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哪几个大类。()
A.总体规划
B.专项规划
C.区域规划
D.主体功能区规划
E.城市总体规划
4.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请问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A.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
B.结构调整阵痛期
C.重要战略机遇期
D.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期
E.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5.人类发展指数主要由哪三个指标构成?()
A.长寿指标
B.知识指标
C.体面的生活水准指标
D.人均GDP指标
E.人均收入水平指标
6.根据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实现的过程,存在着哪两种不同的运动和效应?()
A.回波效应
B.扩散效应
C.极化效应
D.涓流效应
7.刻画了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标是()。
A.可利用土地资源
B.人口集聚度
C.交通优势度
D.自然灾害危险性
E.生态系统脆弱性
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特征为()。
A.科技含量高
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
D.环境污染少
E.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9.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是()。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E.依法行政
10.时间序列预测法主要包括()。
A.历史引伸预测法
B.简单序时平均数法
C.加权序时平均数法
D.指数平滑法
3.判断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提出规划目标是发展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
Y.对
N.错
2.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个经济周期通常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
Y.对
N.错
3.在“十三五”时期,国家正在探索推进省级层面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
Y.对
N.错
4.发展规划衔接要遵循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下级政府规划服务上级政府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
Y.对
N.错
5.规划咨询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意识培养和职业素质培训。
Y.对
N.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