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志摩短诗
■徐志摩短诗:
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
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 徐志摩短句:
1、曾经牵手的手指,夜里独自合十。
2、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
3、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闭上眼睛。
4、思念不需结果,它只证明在心里有个人曾存在过。
5、似乎习惯了等待,单纯地以为等待就会到来。
6、世界充满了我们相遇的几率,我却始终无法遇见你。
■ 徐志摩短诗: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徐志摩经典语录第二季:
徐志摩经典语录: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经典语录:我将于茫茫人海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经典语录: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 我不能没有你的爱。
徐志摩经典语录: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徐志摩经典语录: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徐志摩经典语录:生命薄弱的时候,一封信都不易产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写。
徐志摩经典语录: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我有的只是爱。
徐志摩经典语录:我将于茫茫人海寻访我唯一灵魂的伴侣得之,我幸不得
■ 徐志摩短诗:
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
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
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 徐志摩短诗: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
■ 徐志摩短诗:
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
爱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
这种叫**的情啊···
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 徐志摩短诗:
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你说你醉的时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转而,移情别恋,却太难,只顾心疼,我忘记了离开,一次一次,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 徐志摩短诗:
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变的那麼模糊,曾经那麼坚信的,那麼执着的,一直相信著的,其实什麼都没有,什麼都不是...突然发现自己很傻,傻的不行。我发誓,我笑了,笑的眼泪都掉了。
笑我们这麼傻,我们总在重复著一些伤害,没有一个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却还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 再期待,再失望...徐志摩短诗:
习惯,失眠,习惯寂静的夜,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想你淡蓝的衣衫。习惯,睡伴,习惯一个人在一个房间,抱着绒绒熊,独眠。习惯,吃咸,习惯伤口的那把盐,在我心里一点点蔓延。
习惯,观天,习惯一个人坐在爱情的井里,念着关于你的诗篇。
■ 徐志摩短诗:
谁的情感 无法张扬,谁在陌生的房故作勇敢,谁在夜晚 害怕腐烂,任呼吸突然变得野蛮,先爱吧 把这一副肩膀 挡掉一点遗憾,先爱吧 看似一双翅膀 躲啊躲已经黑暗,先爱吧 人们不懂这样 一旦欲求不满,先爱吧 之后感伤 之后再算,之后再算··· ■ 徐志摩短诗:
我习惯了等待,于是,在轮回中我无法抗拒的站回等待的原点。我不知道,这样我还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一个答案; 我不知道,如此我还能坚持的等待多久去等一个结果? 思念,很无力,那是因为我看不到思念的结果。
也许,思念不需结果,它只是证明在心里有个人曾存在过。是不是能给思念一份证书,证明曾经它曾存在过?
■ 徐志摩短诗:
一个人的世界,很安静,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冷了,给自己加件外套 ; 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 ; 病了,给自己一份坚强 ; 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 ;
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 是啊,我总是一个人,你从来不曾来过,我也从来不曾出现在你的世界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第二篇:军训短诗
英雄梦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
或鹰击长空,大漠孤烟;或鱼翔浅底,浩瀚无边 但是,哪怕这英雄的光芒只停留一瞬 人生已未有遗憾
小小的我,心中的英雄梦是那一抹蓝 以战机为翅,与鹰同翔,嬉戏云间 沐浴金色朝阳,融进蔚蓝 划过如血夕阳,翩翩似燕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冥冥间改变 触摸不了白云,却可以感知到蓝天 只因——
军训,教官是天空中的另一种蓝,空军
离自己的英雄梦最近的21天 是高温暴晒、严格残酷的21天 烈日下,军姿、正步、打靶 身体已经脱离了意识
但是,每每看到那梦寐以求的蓝色 心中就又涌现勇气,似乎,连不断淌下的汗水也散发出香甜 是接近梦想的幸福吧
军训结束了,一切恢复
但我心中还是留下了些许不同,原来—— 英雄的背后永远都是不懈的努力 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你就是英雄
也许我永远无法驾驶战机翱翔天空 但是,军训时,我已经成为自己的英雄 或许没有想象中潇洒豪迈 但是,依然是我人生中的闪光,是的,英雄梦,我心中已经无憾
第三篇:校园短诗大赛
2014
中国海洋大学校园短诗大赛
策划书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司令及九风诗社
活动背景
大学生——一个时代青春的代表,潮流的风向标。诗歌是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拥有诗歌灵魂的人是幸运的,大学的四年正是生命中最富创造力的时光,那些隐藏在大学生体内的诗人之魂,应该被唤醒。中国海洋大学九风诗社携手校园司令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表现与交流诗歌的平台。
中国海洋大学将于2014年十二月15日举办校园短诗大赛(7行以内)。三行情诗在全国各高校风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过时了,而且诗歌在情诗之外有更广阔的空间。经研究决定,我们征集7行以内的短诗,表现的内容可以更丰富,主题不限,自由创作,展现诗歌的魅力与力量。
活动形式与步奏
宣传
线上宣传:全权交于校园司令。
线下宣传:由九风诗社画海报,张贴传单。
短诗投稿
直接发表在校园司令(九风专栏)
诗歌评选
根据在校园司令平台上的点赞数,选取前百分之30的诗歌,交由九风诗社(将请专业的诗人老师)评选出前20首,并写出入选理由。
前20首,发表在校园司令九风专栏上再次进行投票拉票,由九风诗社决出前10名(以点赞数作为参考)。
奖项设置
拍立得(最终大奖):(由校园司令填写)
参与奖项:由九风诗社提供。赞助及宣传
在大学这个文化氛围极其浓郁的环境中,以此种内容推出的活动将会受到学生广泛的欢迎,因而以其为载体的宣传必将有很大收益。我们将采取
(1)悬挂横幅。将横幅悬挂在醒目位置,对活动及赞助商家进行宣传。(2)绘制海报。海报将由我们诗社绘制,可添加商家主页的二维码,提高赞助商家的人气。(3)传单张贴及派发。我们将在人群密集处派发传单,在展板上张贴传单对活动进行宣传。(4)网络宣传。我们将在活动主页展示赞助商家。尽管这是第一次举办活动,但已经做了详细周密的规划安排,虽不能保证活动进行万无一失,但绝对能保证其顺利进行。
意义——
一、针对性强、投资少、效果好、短期宣传、长期有效。使得企业或品牌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提高公司的社会效益。
二、扩大公司在高校影响,通过全面的宣传,提高公司产品在高校的市场占有率。
三、增加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学习、发展和进步,为今后双方谋求更大的发展做好准备。
第四篇:台湾短诗鉴赏
台湾短诗鉴赏
台湾的抒情诗中,不乏像王禄松气壮山河般的《长城颂》,像罗门深沉悲戚的《梦坚利堡》,像痖弦和洛夫迷幻奇诡式的《深渊》和《石室之死亡》等长篇优秀之作。它们像一座座高山,峰峦叠翠,云雾缭绕。但是台湾抒情诗中更多,更迷人,更能抓住读者视线的是精品短诗。它们是沙中明珠,石中宝玉,浩瀚长天上的闪电,辽阔夜空中的灯光,以一点亮全局,以一光照天下。它们积小容大,形弱实强,高墙挡不住,语言装不下,含蓄无比,优美绝伦。这
种短诗有几个特点:
其一,庙小神多,不分主次。
文学是文化中的精品,诗是文学的王冠。因而诗,这里说的是真正的诗,而非伪品,就必须具有内容大于形式的特质。即在一个形式中含有数种可供想象分析的内容,亦即形式的恒定性和内容的异变性。古语说:诗含二意,不精而自精。而诗中精品,优秀的短诗,更是如此。现举例分析。如台湾诗人罗智成的《观音》:
柔美的观音已沉睡稀落的烛群里
她的睡姿是梦的黑屏风
我偷偷到她发下垂钓
每颗远方的星都大雪纷飞
首先是诗中的主角就具有文字的确定性和想象空间的不确定性两种。文字上的确定性是观音菩萨。她是专门做好事的,为人添子加孙的大善神,这是一个神话了的美好的形象。而烛群使人想象到无数善男信女到观音菩萨面前烧香祈祷,求子祈福的情景。但是从想象的空间看,我们可以把这个至美的观世音,看作一个绝色美女,把她从神降格成人,于是小伙子们就有了盼头,成了他们渴求和追慕的对象。“她的睡姿是梦的黑屏风”,这里面暗藏着一个不可知的世界。睡姿和梦是紧密相连的,那黑屏风掩盖的是什么东西呢?这个美女的梦是什么呢?她在想什么呢?我是不是她的梦中情人呢?主人公在思索之后,便不失时机地下手了。如不“该出手时就出手”,很可能错过时机。但只能偷偷地进行,不可太张扬。否则犯了忌,很可能把事情弄糟。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发下垂钓”。就是要顺着她的梦下钩。“垂钓”二字极准确而鲜活,因为还不知道对方是否上钩。这首诗最妙的是第四句:“每颗远方的星都大雪纷飞”,该诗句意象开阔博大,内容横竖百出,语意变幻不定,诗意张力无穷。这其中暗示着追求者成功后的疯狂和兴奋,但却顾左右而言他。无穷的诗,无穷的美,无穷的扩张着的想象,就从这顾左右而言他中爆发而出。想象的裂变和分解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又如
钟顺文的诗《山》:
憨直的傻小子
几度落发
几度还俗
诗人将山拟人化,把它比作一个憨厚正直的年轻人。在历史的大潮中,在社会的风雨中,沉沉浮浮。诗人以季节的冷热变化,引起山上草木植被的枯荣,暗喻人生的大起大落。该诗只有三句十四个字,容纳了人生广阔的巨大天地和人世变化无常的风高浪急。这首诗还可作其他方面的解释和引申,它所包括的内涵和美学含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文字和形式。这就是诗表现生活,含纳现实的特殊的功能和方式。它非直观直达,而是靠引申和想象,靠暗示和升华。就像一个人可以从一首诗中能找到一个巨大的世界,却找不到一座小城。再如白家
华的《两行》:
秋天是落叶殉情的季节
它们把位置让给明年早春的嫩芽
这是一首容量十分丰富的精短诗篇。美国有位华人诗人办了一个诗刊,专门发表一行诗,即一首诗只允许一行。还有一个美华诗人写了一首一个字的诗。他的诗的标题为两个字“生活”,诗的内涵为一字:“网”。他们将诗短到了极限。但弊端很多,不仅很难写,而且很可能将诗困死。我们做事不能走极端,走上极端就是死胡同。与一行诗,一字诗相比,这首两行诗虽然还不算最短,但它已是一般诗中最短的作品了。它虽然短,但它确能大容量地概括生活。它准确地概括了人世间和自然界新旧交替、新陈代谢和生生灭灭,这种最基本、最重大的发展演变现象,这是一首最精短的好诗。
其二,预留空间,收放自如。
一首短短的小诗,不允许诗人从容不迫地将诗中的各个角色和他们的行动内涵等交代得一清二楚,而必须将各种因素和内涵进行搓磨、锻打、交合、熔铸,进行巧妙的一体化的表现。而且要充分发挥语言的蕴涵功能,拉开文字和内涵之间的距离,为读者、研究者的再创作留下巨大的空间。台湾青年女诗人叶红有一组短诗《情欲记事》。诗人用含蓄而隐晦的手法,将男女情欲间不好表达、也不能直接表达的事,作了刻骨却脱俗化的表现。请看其中一
首《仙人掌》:
渴坏了
沙漠拥紧一棵仙人掌
吸吮
这首诗的指代内涵相当清晰。总标题是“情欲记事”而小标题为“仙人掌”。诗人将“仙人掌”拟人化了,诗的主角就是仙人掌。但诗人却故意卖了关节,将仙人掌的行为写成被动,让众多饥渴难耐的沙粒,撕着,拉着,抱着仙人掌吸吮。诗就那么三行,总共十四个字,但我们却能感受到无数无数尖尖的小嘴,钻入仙人掌的体内在吸吮,弄得仙人掌痒痒的,欲罢不能。读者读了这首诗很自然要与标题“情欲记事”联系起来思考。诗人并没有给你答案,从仙人掌到人的行为之间的桥是读者和研究者架起来的。这首诗的可贵之处是,写性而无性,脱去了一切黄色的、引人邪念的东西。再请看痖弦的《神》:
神孤零零的 坐在教堂的橄榄窗上
因为祭坛被牧师们占去了
诗人只在诗中写了一种现象。那就是该坐祭坛的神被移位在了橄榄窗上,而牧师们却坐上了神位。生活中这种鹊巢鸠占,喧宾夺主的事,实在太多了。谁都能把这种庙堂中发生的事,联想移位到人间。诗的容量大小和诗人在诗中预留的空间大小是成正比的。诗的容量越大,预留的空间就越多;诗的容量愈小,预留的空间也就愈小。诗中预留的空间大小和诗的生命力也是成正比的,预留的空间愈大,诗的生命力就愈强,否则便相反。再请看颜艾琳的《外遇》:
有时
句点之后
并非是结束
也许是个逗点
或
;
然后……
(另有文章)
诗的标题是《外遇》,诗的文字中没有半个字写到外遇,而是写的一种语法中标点符号的错置使用。句点之后本应是结束的,但这里并不是结束。在句点之后,反而又出现了逗点或分号。这是一个不该开始的开始,接着便在“然后……”的删节之后,出现了(另有文章)。这首诗的内涵,全靠读者由标题去展开想象。假如是一个不懂语法、想象力又差的人,那会是一片模糊。如果是一个想象力很强的人,那将是十分有趣的智力填空。台湾有个被称为十大诗人之一的后现代派女诗人夏宇,专门在诗中留空格,让读者去填,有如猜谜。那不是真正的预留空间,而是一种文字游戏,我们并不提倡。
其三,语言精美,不含瑕疵
诗的语言是各种文类中最精美的语言。像唐诗绝句中为了使语言达到精纯,常常把主语、连接词、形容词等去掉。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既没有主语,也没有明月和故乡之间的因果链条。但这是诗这种文体所允许的、所必须的。所以在诗中省略成分,藏头去尾,主体倒置是常有的。为了达到语言精美可以采用一切非常规手段。例如田运良的《单人床》:
一大块吸鼾的海绵
滋润。甫开发的一小处绿洲
竟是遗梦旧址
这是一首用语俏皮突兀,情趣鲜活的好诗。标题用了“单人床”,文中便以“吸鼾的海绵”指代,因为“吸鼾的海绵”比单人床更鲜活,更具有诗意。“滋润。甫开发的一小处绿洲”,很有生命力,给人勃勃生机之感,让人想起睡觉可以产生新的生命力。“竟是遗梦旧址”既是戛然结尾,又具有自嘲和调侃的意味。语言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再看女诗人颜艾琳的《早
晨》:
大地的惺忪
是被树叶中
筛下来的鸟
声所滴醒的
颜艾琳诗的语言以新奇突兀制胜,但这一首却以明朗清晰具有较强的穿透力的特色出众。尤其是鸟声将大地滴醒,具有润心泽肺之力,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些诗的用语是足可与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的名句相比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四,画龙点睛,神来之笔
诗要做到画龙点睛,神来之笔是不易的。但短诗的特点却要求诗人能够做到。这种神来之笔,靠苦思冥想是很难做出来的。多数是灵感触动,水到渠成。台湾女诗人蓉子和诗人罗门是台湾诗坛著名的诗人伉俪。蓉子被称为台湾诗坛上的“青鸟”,而且是台湾女诗人中起飞最早的青鸟。她是台湾女诗人中作品最多的诗人之一。蓉子的诗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丰姿多彩。但她诗的情感的主导特色却是轻柔和静美。而在轻柔和静美的诗中,她创造了许多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如她的名作《伞》这样写道:
一伞在握,开合自如
合则为竿为杖,开则为花为亭
亭中藏一个宁静的我
她从暴雨喧哗的乱世中,找到了一个可以自我保护的宁静的世界。“亭中藏一个宁静的我”。可以说是这种对衬写照的神来之笔。她写轻柔,也是无与伦比的。请看她在《晚秋的乡愁》中写道:
啊!谁说秋天月圆
佳节中尽是残缺
——每回西风走过
总踩痛我思乡的弦
台湾在东南,大陆在西北,蓉子日夜思念着大陆的亲人。因而每次西风走过,即从大陆方向吹过来的风,“总踩痛我思乡的弦”。这是乡愁诗中佳品,这句诗也是这方面作品中的神来之笔。读之,仿佛我们的心灵都在颤抖。
第五篇:中外短诗五首
中外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断章》、《错误》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一、教学设想
1、教材解读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就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即由此而来。通过两组意象,诗人表达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抒发了诗人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
《错误》一诗中,诗人主要用了“东风”“柳絮”“青石”“街道”“春帷”“窗扉”等意象,描写了一个江南女子倦守春闺,苦苦等候出远门的亲人,一颗心像江南小城一样寂寞,又像春帏和窗扉那样紧锁。这时候,一个游子从江南小城走过……但“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在“达达”前行的马蹄声中,一个哀婉而有几分伤感的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一般说来,诗中的“你”往往被理解为闺中怨妇的形象。
2、教学目标(1)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2)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诗歌的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
3、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体会小诗的意味和情趣。
(2)抓住诗歌所营造的瞬间画面和气氛,体会诗人的感情。(3)理解“明月”“美丽的错误”等意象的含义。
二、教学步骤
1、创设情景(幻灯片显示两首当代短诗)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而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2、齐读交流感悟 导入话题 教师点拨: 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两首诗,当我读着《断章》和《错误》时,这两首诗就在眼前晃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其中的原由?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一代人》中的“黑夜”在这里指十年浩劫给中国大地笼罩一片乌云,是社会现实的折射,“黑色的眼睛”就有了双重寓意,一是指这双眼睛曾被“黑夜”所欺骗和熏染,一是指这双眼睛在被欺骗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它在黑暗中渐渐培养起了一种觉悟,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它具有全新的品质,最终成为“黑夜”的叛逆,成为“寻找光明”的生命意志的象征。“我”寻找光明,加大了“光明”与“黑夜”的差异,体现了那个时代在恶势力的挤压下不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的精神。“黑夜”、“黑色的眼睛”等意象成为了解读该诗的关键。
《一棵开花的树》则通过“求”“盼望”“颤”“等待”等表现抒情主人公心理的关键词语,让我们浮想联翩,“树”这个意象所代表的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纤弱、柔美的她羞怯地守侯在路旁,祈祷着,激动着,渴望着,她所钟情的人会注意到她。诗人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祈求的心情、被动的等待。
3、师生互动
学生出示在课前熟读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发言解答,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4、品读《断章》,讨论小结: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
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再“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风景”“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6、品读《错误》,讨论: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情境?你认为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等意象,思妇形象。
这首诗意境优美,教师可请同学用散文化的语言对诗中情境进行描绘。
(示例:一个江南女子倦守春闺,苦苦等候出远门的亲人,一颗心像江南小城一样寂寞,又像春帏和窗扉那样紧锁。这时候,一个游子从江南小城走过……但“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在“达达”前行的马蹄声中,一个哀婉而有几分伤感的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讨论:品味“美丽的错误”。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可提供几首思妇诗加深理解,幻灯片显示)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温庭筠《梦江南》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会,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小结:诗歌中依次用了“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来写思妇的痴情的等待。
那么,这位思妇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来?没有。
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误在何处?在于那骑马的男子,第一人称的“我”,只是个陌生的过客,不是她的丈夫归来。
既然是错误,又何谈美丽呢?说它美丽,是因为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时光流转,春秋代序,那美丽、纯洁如莲花的思妇的容貌,也在痴情地等待中衰老啦!这美丽中蕴涵着多么深沉的悲哀呀!
我们在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柳词的“误几会,天际识归舟”中一样读到了那“美丽的错误”。不同的是,温词、柳词中的过客都是乘船;而郑诗中的过客是骑马。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诗歌,注意体味思妇等待丈夫归来的痴情和落寞。
7、总结:诗是诗人从心灵绿洲流淌出的甘泉,世事纷繁,尘世喧嚣,踏进泉水,心灵一片晶莹。无论古诗还是新诗,情感和意象都是鉴赏的重点,只要我们细心品读,总会获益。
三、布置作业
以“生活的误会”为主题,试写一首简短而富含意味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