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必杀之名言警句(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5 09:2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面试必杀之名言警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面试必杀之名言警句》。

第一篇:面试必杀之名言警句

政府:

1、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诚信是公务员和政府的根本)

2、圣王以贤才为宝,不以珠玉为宝。(人才、民意的重要,要重视民意,吸纳民智,珍惜民力)

3、一沐而三握发,一食而三吐哺(周公对人才的重视,我们现在也要重视民意)

4、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的群众路线)

5、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忧患意识)

6、不能得鱼而忘筌,要始终牢记权为民所赋。只有服务人民,扎根基层,才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才能为…………(党的群众路线)

7、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作为公务员要谨慎,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把得住原则)

8、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民本)

9、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

10、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民本)

11、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谈从自身做起,发展自身实力,自然能吸引人才,自然能海纳百川)

12、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谈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忧患意识)

1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止(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该以民生为本,以民意为基。同时狠抓落实,形成长效机

制)

14、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党的群众路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5、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党的群众路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源)

16、十人树杨,一人伐杨,则杨不复也。(公务员的德育问题,不能因为一部分害群之马导致我们整个公务员队伍形象受损)

17、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发展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

18、硬实力的提升主要看投入,软实力的提升主要看态度 公正:

1、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2、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3、去私而就公,则民安而国治。

4、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5、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法律、道德:

1、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监管作用)

2、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私(法律的规范作用)

3、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律的公平公正)

4、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法律的规范作用)

5、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使民众统一和谐,不懂得法律是不行的;要搞好社会风气,没有德育教化也是不可以的)谈法律道德的双重监管作用

6、不法法则事无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依法治国,执法必严,法治社会)

7、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人者莫明于礼义(道德)

8、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9、扬汤止沸,沸亦不止,去其火则止矣。虽然法律的作用是强大的,但是暴秦的二世而亡也告诉我们,单方面法律刚性管理是不能长久的,只有法律道德刚柔相济,长远兼顾,一面削其表患,一面去其根由,才是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因此……

10、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道德教化的作用)监管:

1、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监督、听取批评意见,广纳民智)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民意对于政府就如苦口良药)

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为人民服务,民意的补充监管作用体现于此)

4、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政府要有这样的精神,寻求多重监管,寻求多种途径,广纳民智,广采民言)

转折:

1、说西施之美无益于容,道尧舜之德无益于治。说西施的美丽,无益于让自己变得漂亮,讲尧舜的德政也不能帮助我们治理好国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思考怎样解决问题才是我辈公职人员当务之急。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就此题来说,我认为,要解决题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政府、社会多个层面通力合作(转折)

2、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细小的水流,不堵塞,就将扩展为江河;微弱的火星不扑灭,也会酿成熊熊大火。同样的,一个小问题不及时解决,乘以13亿,则势必会成为心头大患。因此,在这里我们不但要发现问题,更要寻思解决之道。就题目而言(弊大于利或者全部是弊端题目谈解决措施的转折句)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现象的发生,但想要从根本上长远的、有效的解决问题,我想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社会:

1、缟素不能自分于缁墨,圣贤不能自理于乱世(环境给人的影响)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gdp10000美元以上的国家,欺诈行为较少,同时,一旦发生经济危机,也会导致类似事件发生(欧洲马肉**)

3、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问题类题目,深入谈)

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人的影响)

5、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

6、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也(学习的风气)

7、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互相帮助,互助互爱的社会风尚)

个人:

1、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

2、同己不予,异己不非(人际关系,谈如何与他人处理工作中的关系。和自己一致的不过分夸耀,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也不要背后非难)

3、丹漆不文,白玉不雕(艳红色的漆器不用装饰,莹白的玉璧不用过分雕琢。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人,人民一定能看到,党也一定不会辜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认真工作,努力付出)

4、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满瓶不动半瓶摇,要谦虚、谨慎)

5、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长逸者,则志不广。(居安思

危,忧患意识)

6、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勤奋、敬业)

8、圣可积而至,涂之人可以为禹(学习,积累)

9、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精益求精)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毅力)

11、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事不能两行而成。(专心)

1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勤能补拙)

1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行动、坚持)

1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常思己过)

15、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坚持原则)

1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扎根基层,不知道基层的艰辛)

17、天下者,难得而易失,难常而易亡(坚持)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9、无鞭策,虽造父不能调驷马。(方法的重要性)

20、顺风而呼者易为气,因时而行者易为力。(方法的重要性)

21、扁鹊不能治不受针药之疾(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不能固执己见)

夏桀有关龙逢这样的贤才,商纣有微子、比干但是都亡国了。告诉我们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22、恳言则辞浅而不入,深言则逆耳而失指(交流沟通方法、度的重要性,人际题目用)

2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学习、积累)

2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持)

25、志不强者智不达(坚持)

26、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自知之明,合理发挥自身的才能)

27、山峭者崩,泽满者溢。(谦虚、谨慎)

28、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积累,学习)

2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取长补短)30、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吸纳他人意见)帽子:

1、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帽子)

2、见一叶而知天下秋,尝一脔肉而知一鼎之肴(帽子)

3、天下之事,急之则丧,缓之则得(组织题帽子,谈周密的部署和详备的谋划是组织好活动的七点)

4、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组织题,领导让你做一件小事)

5、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日常工作中,我要做好领导交给我的每一件小事

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我刚到单位,其他同事不了解我对我有意见,也是很正常的(人际题,其他同事对你误

解)

7、(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噎废食;以偏概全;管中窥豹,不见全貌;

8、各位考官,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要以多种方法,多种视角,客观公正的看待它。决不能管中窥豹,不见全貌。只有深入思考,深入剖析表面现象背后的问题实质,我们才能公允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总结: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经过这次工作,我深刻的认识到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好。在今后的工作中……

2、知难而前行,善始而敬终。正如……所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3、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止于风骚。大抵圣人皆发愤于贫寒,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更要怎样?要勤奋工作、要懂得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要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觉悟。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止斯难,我坚信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工作,就要突出职位的特殊性(比如为人民服务,单纯的讲为人民服务太过单薄,如果能结合自身的职位,比如海关把好国门、做好服务、防好风险、带好队伍)。

总结: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经验、教训和启示。对今后的工作,我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我相信,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我一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工作的更好更快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人际、组织、应急的一个模板)

第二篇:面试名言警句之廉洁篇

面试名言警句之廉洁篇

廉洁奉公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招考原则之下,公务员面试考试非常重视对“廉洁”考查。然而,多数考生从未接触过政府工作,没有事例可以展示自己的廉洁品质,因此如何将自己廉洁奉公的品质表述到位就成了困扰考生的一个难题。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总结一些描写“廉洁”的名言警句,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使用,为大家的面试锦上添花。

一、名言警句列举

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资治通鉴》 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 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  正以处心,廉经律已。——《薛文清公公政录》 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 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地位的重要保证。

——胡锦涛

 只有廉正的人,才心安理得。——伊壁鸠鲁  物质上无止境的追求,其结果是对个人价值无止境的否定。——罗兰  无论学者博士圣徒,也无论圣明雄辩的人物,只要他一旦羡慕浮世的荣华,便是跌在蜜里的苍蝇,永难自拔。——萨迪

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二、例题

【问题】网上暴露出某官员抽天价烟的情况,你如何看待? 【试题分析】本题测评要素为综合分析能力。官员抽天价烟实际是官员高档消费问题,考生需结合公务员职责来正确客观分析这一现象,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解题思路】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解答此题应先客观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危害,然后再提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答案】

〖就事论事〗官员抽天价烟实质是官员高档消费问题,这种高消费与官员的工资待遇是不相符的。官员之所以能高消费,一种情况可能是其亲戚家人基于亲情感情提供的高档消费,1 或者花祖宗留下的钱。这虽然不违法,但是它与我们党的艰苦奋斗的一贯作风相违,是不值得提倡的。另一种情况可能就是官员借着在官位优势而谋取高档消费机会,这是绝不容许的,必须坚决查处、遏制。

〖就事论理〗(危害)这种行为,实际上是用官员的廉洁性为代价来换取各人私利,涉及廉政建设问题。对这一现象危害性不可小视。首先,公务领域的奢侈消费让控遏庞大公务支出化为泡影,其存在也挤压了本应加强的民生投入。其次,奢侈消费背后牵连着腐败,当公务员习惯了奢侈消费后,以其有限收入很难支撑无限的高消费,这时,为了满足奢侈消费的口感和心理优越感,很难保证他不会伸出不该伸的手。(对策)首先,更正误区,“吃吃喝喝是小事”的错误观念要扭转。公款消费、社会中以关系换权力的高档消费是很多腐败问题的诱因,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还得在管住一些人胡吃海喝的嘴这一方面有所作为。其次,要防止腐败还得从源头上入手,制度上严格规范。最重要的是建立官员礼品登记和财产审报制度,让官员的消费处于阳光之下,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正如清代朱舜水所说“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政府形象的建立需要所有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

〖就事论己〗(引经据典)最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牢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的古训,克己奉公,清正廉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三篇:面试名言警句之监督篇

面试名言警句之监督篇

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指引下,政府正在转变行政职能,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此过程中,群众对政府会有很多期待,而同时,政府行使权力必然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特别是党中央将反腐倡廉工作提到新的重要战略工作的今天,加强群众和社会监督尤为重要。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关于监督题目也经常出现,考生应该重视。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列举一些监督名言警句和例题,供考生参考。

一、名言警句列举

——李世民

 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毛泽东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  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

——周恩来

——邓小平——温家宝

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

 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这样能可靠地防止他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和追求自己的特殊的利益。

——马克思 ——杰斐逊

二、例题

【问题】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试题分析】综合分析题,权力和腐败问题是政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主要测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权力的认知还可以考查出考生潜在的追求和理想,考生观点必须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应当加以注意的。【解题思路】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权力与监督关系,一般来说有这样的规律,但凡事不能绝对,然后加扩展,表明自己的态度。

【参考答案】

〖基本陈述〗这句话有其合理性,对权力监督减少腐败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应过于绝对化,应该辨证的看。〖启示〗首先,没有监督的权力,不一定导致腐败。权力的运行是否合理要看拥有者如何去利用手中的权力,如果拥有者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贪污腐败,“朗如日月,清如水镜”,即使没有监督,也不见得会有腐败的产生。这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而不是被权力所累,这是得不偿失的,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所以公务员一定要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这是干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其次,有监督的权力,可以减少腐败的产生。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任何健全的管理体制都需要政府的监督,人民的监督,这是规范的做法。监督是对权力的一种约束,也是一个政府规范化和持续化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失去监督的权力在一定的情况下确实会导致腐败的产生。

最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阳光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建设对公务员的要求不仅仅是外在的监督约束,更看重公务员的自我约束机制,只有内在的警醒和约束才是根本的“监督”。而不能总是依靠监督的长效制约,要将腐败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事后解决。

〖表态〗所以作为政府的一个工作人员,我在往后的工作中会严格的要求自己,“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把群众的利益看得重些,重些,再重些;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轻些,轻些,再轻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 要有群众监督制度,如果党和政府不受监督,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

 要把群众的利益看得重些,重些,再重些;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轻些,轻些,再轻些。

 没有人民的监督,政府便会蜕化变质,人民是自己政府唯一可靠的看守人。

面试名言警句之节俭篇

温家宝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体系。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需要社会上所有主体的共同努力。从政府、企业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树立节约意识。我们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秉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以静修身,以俭养德。在公务员面试当中对“节俭”的考察多出现在综合分析题和组织化管理题中。让我们铭记下面的名言警句,践行勤俭的道德要求,用勤俭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美好,用勤俭让社会变的更和谐。

一、名言警句列举

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司马光《资治通鉴》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 礼与其奢也,宁俭。

——孔子

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仲

二、例题

【问题】办公室有不节约的不良习惯,且一直接领导晚上下班都不怎么关灯,你应该怎么办? 【试题分析】对策分析题,注重考生灵活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对这一现象作出表态,提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总原则,在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要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表态〗在办公室里有不节约的不良习惯,而且领导晚上下班不怎么关灯,说明在办公室里还没有养成节约的集体习惯。古人云,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我们应该在办公室里提倡节约,宣传节约理念的同时,又不伤害同事的感情和自尊心,不影响领导的威信。

〖原则〗因为目前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呈现日益短缺的现象,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赞同和支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节约应该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长期坚持下去。

〖处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首先我要做好带头作用,先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我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同事和领导看在眼里,留下印象。其次,我应该留意那些印有环保宣传标语的办公用品,以自己的能力,购置一些,分给同事和领导使用,并在同时宣传一些环保理念。这样就会在办公室内营造出关心环保的气氛。最后,再看到有同事或领导没有拧紧水龙头,就帮他们拧紧;同事或领导忘了关灯,随手帮他们关灯;回收还有利用价值的纸张使用,等等这些小细节,都会提醒他们并帮助他们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反思〗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仅自己要注意节约,也应该主动带动周围的人和我一起。更重要的是在带动大家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不要伤害别人自尊,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带动大家。

面试名言警句之专注篇

公务员面试当中通过自我认知和职位匹配类型题的考察来观察考生是否具备德才方面的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考生的个性品质。特别是公职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是未来做好工作的基础。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以专注为例,列举例题供考生参考,希望考生自己多归纳。

一、名言警句列举

 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无二》  学必专静,而后能有成。——明·海瑞《海瑞集》 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大学》  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则两不成。——《韩非子•功名》

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邹韬奋  始终全神专一的人可免于一切的困窘。

——[德]尼采

 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德]哥德

 在事业上,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

——[英]培根《论敏捷》

——马克·吐温

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胡锦涛

二、例题

【问题】“手表定律”的启示。一个手表能准确掌握时间,两个就不能掌握。

【试题分析】“手表定律”习惯被用在指导企业管理等方面,可从“一个准则”、“专注”、“ 不贪婪”等多个角度来谈,考生选取其中一两点答题即可,切记必须联系实际谈问题。

【解题思路】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如果知道此题的故事背景,可先介绍,点明其意义。再分别从一个准则、不贪婪等两个层次的意义进行展开。最后通过阐述其对人、对企业、对国家的意义对主题进行升华。

【参考答案】

〖就事论事〗(背景介绍)“手表定律”来自于猴子与手表的故事,讲的是森林里的猴王捡到了一块旅游者掉下的手表,学会了判断时间,得到了猴群的尊重,他认为这是手表带来的好运,于是他努力想拥有更多的手表,当拥有第二块甚至更多手表时却再也不能判断时间了,于是他的统治宣告结束。(全面辩证)不难看出,猴王有两个甚至更多时间准则时,他便没有准则可以遵循了。

〖就事论理〗(第一层)通过“手表定律”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准则只能有一条。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举例论证)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猴王所面临的尴尬,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自己从事的工作等等。选择多了,机会多了,迷茫更多了,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迟迟无法做出决定或选择。这时候如果只有一个准则,那么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爱你所爱,做你所想,按照你的准则去决定,总会有一个唯一的答案。其实,真真困扰人的不是有几块手表,而是你心里有几块手表,如果你心里认准一块,就算其他再多,也不会干扰你丝毫。第二层,手表定理还告诉人一个道理——不要贪婪。(举例论证)《圣经》就劝诫人们:贪婪是可怕的,也是可耻的。贪婪最终并不能带给你幸福,反而会让你一无所有。也许你时常不满足于你身边的“那块手表”,或许觉得它能给予你的幸福太少太少,你时刻在渴望更多的“手表”,可是当你一旦拥有时,也许连仅有的幸福都不会存在。(名言征引)尼采曾说过:“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要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会更容易些。”(总结归纳)由此可见,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专注于一个准则,生活中不要贪婪。

〖优化提升〗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一个人生目标,拥有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获得成功;一个企业只有专注于一个企业目标、宣扬一种企业文化、使用一种管理方式,才能取得效益;一个国家只有统一的奋斗目标、方针政策和精神文化,这样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紧紧抓住当前十分宝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面试名言警句之廉洁篇

廉洁奉公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招考原则之下,公务员面试考试非常重视对“廉洁”考查。然而,多数考生从未接触过政府工作,没有事例可以展示自己的廉洁品质,因此如何将自己廉洁奉公的品质表述到位就成了困扰考生的一个难题。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总结一些描写“廉洁”的名言警句,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使用,为大家的面试锦上添花。

一、名言警句列举

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资治通鉴》 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 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  正以处心,廉经律已。——《薛文清公公政录》 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胡锦涛

 只有廉正的人,才心安理得。——伊壁鸠鲁  物质上无止境的追求,其结果是对个人价值无止境的否定。——罗兰

 无论学者博士圣徒,也无论圣明雄辩的人物,只要他一旦羡慕浮世的荣华,便是跌在蜜里的苍蝇,永难自拔。——萨迪 ——居里夫人

二、例题

【问题】网上暴露出某官员抽天价烟的情况,你如何看待? 【试题分析】本题测评要素为综合分析能力。官员抽天价烟实际是官员高档消费问题,考生需结合公务员职责来正确客观分析这一现象,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解题思路】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解答此题应先客观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危害,然后再提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答案】

〖就事论事〗官员抽天价烟实质是官员高档消费问题,这种高消费与官员的工资待遇是不相符的。官员之所以能高消费,一种情况可能是其亲戚家人基于亲情感情提供的高档消费,或者花祖宗留下的钱。这虽然不违法,但是它与我们党的艰苦奋斗的一贯作风相违,是不值得提倡的。另一种情况可能就是官员借着在官位优势而谋取高档消费机会,这是绝不容许的,必须坚决查处、遏制。

〖就事论理〗(危害)这种行为,实际上是用官员的廉洁性为代价来换取各人私利,涉及廉政建设问题。对这一现象危害性不可小视。首先,公务领域的奢侈消费让控遏庞大公务支出化为泡影,其存在也挤压了本应加强的民生投入。其次,奢侈消费背后牵连着腐败,当公务员习惯了奢侈消费后,以其有限收入很难支撑无限的高消费,这时,为了满足奢侈消费的口感和心理优越感,很难保证他不会伸出不该伸的手。(对策)首先,更正误区,“吃吃喝喝是小事”的错误观念要扭转。公款消费、社会中以关系换权力的高档消费是很多腐败问题的诱因,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还得在管住一些人胡吃海喝的嘴这一方面有所作为。其次,要防止腐败还得从源头上入手,制度上严格规范。最重要的是建立官员礼品登记和财产审报制度,让官员的消费处于阳光之下,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正如清代朱舜水所说“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政府形象的建立需要所有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

〖就事论己〗(引经据典)最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牢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的古训,克己奉公,清正廉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地位的重要保证。

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面试名言警句之治国篇

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 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 我不配做一盏灯,那就让我做一块木材吧。——巴金 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 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 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

 有错误要逢人便讲,即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周恩来  例外恰恰证明了规章的合理性。——拜伦  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林肯 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 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法国寓言诗人) 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 权力失去监督是祸害,私欲失去控制是灾难。——当代  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当代  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 轻诺必寡信。《老子》 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战国策》  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  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宋•朱熹  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 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 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 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  人惟一可以自我夸耀的只有职责。——培根

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

 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雨果 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

 要使周围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应该像蜡烛那样燃烧。——高尔基

 上天从没有赋予一个人任何权力,若非同时让他肩负相对的责任。——赭罗德·约翰逊  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约翰·肯尼迪  承受个人生命责任的意愿即是自尊自重的泉源。——珍·迪迪安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诸葛亮 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 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明•吕坤

面试名言警句之修身篇

 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罗曼·罗兰  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歌德 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谢榛(明代诗人) 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苏联谚语  看不上自己地位的人肯定也配不上这种地位。——谚语 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古罗马哲学家)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不是气力。——雨果 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

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 与其隐己之短,不如隐己之长。——费尔巴哈  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很谨慎的。——卢梭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谚语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劝兴》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 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民谚

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 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 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却所向无敌。——苏联  知识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埃德蒙·伯克 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荀子 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孟子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朝·朱柏庐《朱子家训》 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司马光·资治通鉴 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面试名言警句之社会民生篇

社会公平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2、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4、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5、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

6、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7、对他人的公正就是对自己的施舍。(孟德斯鸠)

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

9、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10、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11、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西塞罗)

12、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13、缺乏公正,则无道义可言。(西塞罗)

民生问题(就业、社保、教育)

1、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2、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魏子)

3、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清·陈天华)

4、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

5、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孟子)

6、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

8、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9、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10、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11、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1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1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李世民)

14、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15、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宋·欧阳修《偃虹堤记》)

16、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面试名言警句之齐家篇

1、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2、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富兰克林

3、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4、誉之不喜,毁之不怒。——司马光

5、管理者的最基本功能是发展与维系一个畅通的沟通管道。——巴纳德(美国管理学家)

6、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

7、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

8、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9、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10、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刘安

1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12、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西塞罗

13、加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萧伯纳

1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1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尽欢颜。——唐•杜甫

17、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英国

18、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尔泰

19、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20、家庭是文明的核心。——杜兰特 仁慈始于家庭,但不应当止于家庭。——福 莱

21、祈求三样事物吧:一个好妻子,一个好胃口,一个好梦。——犹太格言

22、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蒙泰格尼

23、勤劳的家庭,饥饿过其门而不入。——富兰克林

24、你只要有一件事对你所爱的人保守秘密,你不久就会无所顾忌地把什么事物都对他保守秘密。——卢 梭

25、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26、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

27、勇敢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英国剧作家 菲利普.M.)

28、明智者四海为家--地球是他的壁炉,蓝天是他的客厅。——爱默生.R.W.29、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培根 30、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歌德.J.W.31、无论何时何地家永远是向游子敞开大门的地方。——罗伯特.F.32、逆子无情甚于蛇蝎。—— 莎士比亚

33、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这是以往有涵养的大人明智的做法。这种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来,和大人赠给孩子们的那些最精致的礼物一样珍贵。——华盛顿

34、我父亲总是说,一个孩子需要四样东西--充分的爱、富于营养的食物、有规律的睡眠、大量的肥皂和水--这些完了呢,他最需要的是一些明智的放任。——普里斯特.I.B.35、科学的博爱精神把分散在世界各地、各种热心科学的人联结成一个大家庭。——罗斯福

36、家庭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之一。——桑塔亚那.G.37、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劳伦斯.D.H.38、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自己的孩子为自己争光。——罗素.B.39、每个人的家对他自己都像是城堡和要塞。——科克.E.40、越早把你的儿子当成男人,他就越早成为男人。——洛克.W.J.41、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萨克雷.W.M.42、要使婚姻长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拜伦

43、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比沏

44、他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因为他的家庭和睦。——(德)歌德

45、家庭乃主人之城。——(日)中江兆民

46、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里耶

47、你要尽其所能把你的家庭造成一个生活中心,在这里面,一切良好的事物会被抚育培养起来;在这里面,你的忠诚、热望、同情,以及整个你生命中高贵的东西,会被发扬光大起来。——阿瑟·米

48、一个美满的家庭,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涌出宁谧和安慰,使人洗心涤虑,怡情悦性。——兰尼

49、舒适的家庭生活,是帮助一个男人成事立业的要素。——雅科硕

50、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英)萧伯纳

第四篇:国考面试名言警句之创新

国考面试名言警句之创新、纳谏、合作篇

创新与实践篇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

4、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5、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6、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7、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8、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9、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振宁)

10、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狄德罗)

11、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爱因斯坦)

12、创造力是最珍贵的财富,你有这种能力,能够把握生活最佳的时机,缔造伟大的成就。别忘了你是导演、编剧兼演员。

13、创造力是人类最变通的工具,创造机会和创造性问题比比皆是,关键是我们能否学会使用这一工具,能否发现这机会和问题。

14、创造力是可以传递的。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学完一轮创造课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几乎成倍增长。

15、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16、新的研究表明,智能包括大量的使普通人也能大显神通的技能。

17、知识本身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活用知识。活用知识和经验来寻找新点子、新创意,就是培养创造性思考所需的态度。

18、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1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创造力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展的一种能力。把创造力限制在少数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多产创作上是一种陈腐的观念。„„创造性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都具有天赋潜能,它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出创造性。

21、应该让每一门课程都有助于培养创造性。就是说,教育道德应该有助于造就一种更佳类型的人,这样,附带地也自然会使他在生活地各个方面更有创造性。

合作与团结篇

1、你的钟声只有在齐鸣时才能听见,在单独鸣响时——只会淹没在那些旧钟的一片响声里。(苏联高尔基)

2、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光,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雷锋)

3、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印度 泰戈尔)

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5、团结就是力量。

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众人拾柴火焰高。

10、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11、人心齐,泰山移。

12、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纳谏篇

1、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释: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2、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释: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释: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4、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5、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审时适变篇

1、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氾论训》)释: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

2、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释: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廉洁清正篇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明•黄绾)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墨子)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唐•陆贽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汉书》)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劝戒全书》)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唐•柳宗元)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16、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

17、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18、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19、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唐•杜荀鹤)

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20、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宋•林逋)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

21、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孔子)

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

2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唐•陈子昂)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

23、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汉•陆贾)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

24、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末•黄宗羲)

释: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

25、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线薄,赠尔春风几笔兰。(清•郑燮)释:官被罢免后我没攒下钱财,是两袖清风,只是凭着卖画来糊口,最惭愧的是女儿出嫁我没给置办嫁妆,只能赠给你我画的几笔兰花。

26、贪爱沉溺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重订增广》)

释:沉溺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

27、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重订增广》)

释:不要私下给人小恩小惠而影响大局,不要借助公论而解决私情,不要以个人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别人才能。不要仗势凌辱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而随意杀害牲畜和飞禽。

为政篇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刘昼)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清.程祖洛)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唐.陆龟蒙)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

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荀子)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

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战国策》)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诸葛亮)

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

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清.梁佩兰)

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

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

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

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宋·杨时)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

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宋.林逋)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明.方孝儒)

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明.瞿式耜)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

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31、政贵有恒。(《尚书•毕命》)释:恒,长久不变。

32、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释:弗,不。为wéi,做。

33、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释: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34、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释: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35、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释: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

严格执法篇

1、出政施教,赏善罚暴。(墨子)

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

2、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宋·林逋)

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明·张居正)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

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

5、杀人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宋·李觏)

释:对杀人的处以死刑,以后就没人敢杀人了;对伤人的处以刑罚,以后就没人敢随便伤人了。

6、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

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

7、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宋·苏舜钦)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知道躲避开;大火虽非常猛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

8、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

释: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

9、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唐·元结)

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会出乱子。

10、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孙武)

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能树立威严。

11、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清·唐甄)

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从重,对地位低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地位低的宽容。

12、鞭朴不可驰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宋。李觏)释:鞭打的惩戒不能在家庭中松驰,刑罚不能在国家废除。

1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

14、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释: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

1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诸葛亮)

释:为国尽忠、对时代有益的人就是自己的仇人也必须奖赏,违犯法律、懈怠懒惰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人也必须惩罚。

16、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北齐·刘昼)

释:惩罚必须实施到有过错的人身上,奖赏必须给予有功绩的人。

17、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宋·张孝祥)

18、奖赏如果不能与所立的功劳相当,就不如不进行奖赏;惩罚如果不与所犯的罪过相当,就不如不进行惩罚。

19、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宋·欧阳修)

释:说的话多变人们就不会相信,下的命令频繁改动人们就不会服从。20、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唐·周昙)

释:管理国家没有多大难处,也要象管理军队一样,关键是军队的法令是非常注重遵照执行的。

21、赏不足劝善,赏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宋·欧阳修)

释:奖赏不能够教育人们做善事,惩罚不能够禁止人们为非作歹,这样政权就保不住。

22、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明·张居正)

释:形似禾苗的害草不铲除掉,真正的禾苗就不会茂盛;人们的冤愤不使之宣泄掉,暴戾的气氛就不会消除。

23、上下不合,令乃不行。(管仲)

释:上下之间不团结和睦,命令就不会得到贯彻执行。

24、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晏婴)

释:不因为个人高兴了就随便赏赐下面,不因为个人生气就随意惩罚下面。

25、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汉·司马迁)释:职位不能没有功绩就取得,刑罚不能因为高贵有势力就免除。

26、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清·唐甄)

释:国家难以治理,人们往往以为是难在百姓难于管理,不知道难于管理的并非民众而是官吏。

27、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汉·荀悦)释:赏罚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赏要公正合理,罚要坚决果断,要慎重对待自己的信用和命令。用赏来激励人们做好事,用罚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

28、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即不便民矣,其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清·严复)

释:治理国家的法律,是为人民制定的,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力求方便百姓。而乱国的法律,是为统治者而立的,它在执行过程中也必然力求为保护统治者,而不方便于人民。这种为少数人而立的法律大多数都违背天理人性。违背人民利益的法律既使制定了,而这个国家也一定不会安定。

29、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淮南子主术训》)

释:所谓法律,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是非的标准,也是国王治理国家的准绳。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制定奖赏条例,也是为了赏赐那些应该给予奖励的人。30、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于其德智力者废。(清严复)释:一个政策的制定,一项法令的实施,如果符合民德、民智、民力的就能存在下去,违背民德、民智、民力的就会被废除。

31、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永在。(战国·慎到)

释:当君王的人不过多地听那些空泛无益的议论,而应根据法律制度来评判时政的得失。不合乎法律的话不要听,不合乎法律的辛劳不给以赏赐,没有功劳的亲属不能任用他们作官。当官的人不能因亲徇私,法律对所爱者也不应有特殊的施舍。因此,上下级之间没有别的,只有法律是永存的。

第五篇:面试常用名言警句

面试常用名言警句 廉洁清正篇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汉•桓宽)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明•黄绾)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汉•韩婴)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墨子)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古对联)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唐•陆贽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汉书》)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劝戒全书》)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唐•柳宗元)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16、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

17、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18、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朱舜水)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19、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唐•杜荀鹤)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20、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宋•林逋)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

1、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孔子)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

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唐•陈子昂)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

3、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汉•陆贾)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

4、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末•黄宗羲)释: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

5、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线薄,赠尔春风几笔兰。(清•郑燮)释:官被罢免后我没攒下钱财,是两袖清风,只是凭着卖画来糊口,最惭愧的是女儿出嫁我没给置办嫁妆,只能赠给你我画的几笔兰花。

6、贪爱沉溺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重订增广》)释:沉溺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

7、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重订增广》)释:不要私下给人小恩小惠而影响大局,不要借助公论而解决私情,不要以个人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别人才能。不要仗势凌辱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而随意杀害牲畜和飞禽。

为政篇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1、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2、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刘昼)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3、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清.康熙)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4、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5、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宋.林逋)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3、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明.方孝儒)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

4、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明.瞿式耜)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

5、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清.程祖洛)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唐.陆龟蒙)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说符》)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荀子)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2、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3、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

4、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5、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战国策》)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诸葛亮)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

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清.梁佩兰)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

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

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宋·杨时)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1、政贵有恒。(《尚书•毕命》)释:恒,长久不变。

2、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释:弗,不。为wéi,做。

3、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释: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4、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释: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5、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释: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严格执法篇

1、出政施教,赏善罚暴。(墨子)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

2、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宋·林逋)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明·张居正)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

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

5、杀人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宋·李觏)释:对杀人的处以死刑,以后就没人敢杀人了;对伤人的处以刑罚,以后就没人敢随便伤人了。

1、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

2、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宋·苏舜钦)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知道躲避开;大火虽非常猛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

3、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释: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

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唐·元结)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会出乱子。

5、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孙武)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能树立威严。

1、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清·唐甄)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从重,对地位低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地位低的宽容。

2、鞭朴不可驰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

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

4、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释: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

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诸葛亮)释:为国尽忠、对时代有益的人就是自己的仇人也必须奖赏,违犯法律、懈怠懒惰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人也必须惩罚。

1、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北齐·刘昼)释:惩罚必须实施到有过错的人身上,奖赏必须给予有功绩的人。

2、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宋·张孝祥)

3、奖赏如果不能与所立的功劳相当,就不如不进行奖赏;惩罚如果不与所犯的罪过相当,就不如不进行惩罚。

4、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宋·欧阳修)释:说的话多变人们就不会相信,下的命令频繁改动人们就不会服从。

5、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唐·周昙)释:管理国家没有多大难处,也要象管理军队一样,关键是军队的法令是非常注重遵照执行的。

1、赏不足劝善,赏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宋·欧阳修)释:奖赏不能够教育人们做善事,惩罚不能够禁止人们为非作歹,这样政权就保不住。

2、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明·张居正)释:形似禾苗的害草不铲除掉,真正的禾苗就不会茂盛;人们的冤愤不使之宣泄掉,暴戾的气氛就不会消除。

3、上下不合,令乃不行。(管仲)释:上下之间不团结和睦,命令就不会得到贯彻执行。

4、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晏婴)释:不因为个人高兴了就随便赏赐下面,不因为个人生气就随意惩罚下面。

5、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汉·司马迁)释:职位不能没有功绩就取得,刑罚不能因为高贵有势力就免除。

1、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清·唐甄)释:国家难以治理,人们往往以为是难在百姓难于管理,不知道难于管理的并非民众而是官吏。

2、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汉·荀悦)释:赏罚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赏要公正合理,罚要坚决果断,要慎重对待自己的信用和命令。用赏来激励人们做好事,用罚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

3、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即不便民矣,其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清·严复)释:治理国家的法律,是为人民制定的,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力求方便百姓。而乱国的法律,是为统治者而立的,它在执行过程中也必然力求为保护统治者,而不方便于人民。这种为少数人而立的法律大多数都违背天理人性。违背人民利益的法律既使制定了,而这个国家也一定不会安定。

4、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淮南子主术训》)释:所谓法律,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是非的标准,也是国王治理国家的准绳。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制定奖赏条例,也是为了赏赐那些应该给予奖励的人。

5、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于其德智力者废。(清严复)释:一个政策的制定,一项法令的实施,如果符合民德、民智、民力的就能存在下去,违背民德、民智、民力的就会被废除。

6、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永在。(战国·慎到)释:当君王的人不过多地听那些空泛无益的议论,而应根据法律制度来评判时政的得失。不合乎法律的话不要听,不合乎法律的辛劳不给以赏赐,没有功劳的亲属不能任用他们作官。当官的人不能因亲徇私,法律对所爱者也不应有特殊的施舍。因此,上下级之间没有别的,只有法律是永存的。

下载面试必杀之名言警句(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面试必杀之名言警句(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面试350条名言警句

    面试材料:350条名言警句爱国篇 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清·陈璧)释: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什么官爵。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

    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

    一、名言、警句的概述 名言:着名的言论或话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 警句:能够陈述深刻的道理,并且能够时刻给予我们提......

    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

    国家公务员面试紧张、激烈,同时竞争中也充满神秘和挑战。公务员面试考查的是考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工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全面的知识体系。想在公务员面试这短短的大约半......

    面试必备名言警句

    面试必备——百大名言警句 成功 1、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 ——冯梦龙 2、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 3、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于小......

    面试必备名言警句

    面试必备名言警句 爱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明代思想家) ○○○天下兴......

    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

    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 政府层面 群众篇 1.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

    面试名言警句大全

    面试名言警句大全。 名言警句之改革创新篇 改革 1、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

    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

    爱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奉献: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奉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