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

时间:2019-05-15 09:2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

第一篇: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

背景知识聚焦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小说家总是把自己的艺术视觉和艺术重心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鉴赏小说,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那么如何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呢?首先,要借助联想与想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头脑里“活”起来;其次,要以情节与环境为依托,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在全面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分析形象的艺术性和社会意义。

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从情节入手,看人物性格构成与发展变化。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在分析人物性格成长与情节关系时,一方面要抓住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看人物性格的内涵;一方面要关注重要场面和精彩细节中人物形象的热点。

从环境入手,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任务的思想性格。比如,《荷花淀》的开头描写水生妻子编席子的场面:“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诗化了的劳动场面,表现了主人公的勤快、利落。

从人物描写入手,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阅读鉴赏小说要善于细读文本中上述各类描写的相关内容,从中看小说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⑴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成功的肖像描写形神兼备。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对别里科夫传神的肖像描写,鲁迅在《祝福》里表现祥林嫂命运变迁的三次肖像描写等;也可以是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巴尔扎克《守财奴》中对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的眼神的描写:“瞪着金子的眼光”、“老盯着女儿和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看看金匣子,看看女儿”。从“瞪”“盯”“望”“看看”的眼神变化中,绝妙地反映出守财奴心理转化过程,为贪图更大的利益,他忍痛放弃了眼前利益。

⑵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的精神胜利,无不绘形绘色,跃然纸上。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守财奴》中葛朗台的一句独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的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对金钱的占有欲。

⑶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如《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一觉醒来,面对从没见过的沙发,只敢“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不敢坐”,足见他老实憨厚。交了五块钱的住宿费后,他的心态起了变化,一心想找回些什么,“他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也没有损坏。”这些行为举止的描写,表现出他的自私狭隘。

⑷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项链》里对玛蒂尔德的一段心理分析,让现实生活与她的梦想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现实与梦想的尖锐矛盾,揭示了玛蒂尔德一心想摆脱寒酸、暗淡的生活而挤入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而受人奉承的贵夫人的心理。

考点题型枚举

⒈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⑴ 一人物 例:(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林海音】)“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错答举例】负责任,宽容自信,忍耐善良。

【病因诊断】有观点,而分析缺席,未能紧口文本具体情节扼要分析;且未能分点解析,显得笼统。【解题指津】

分析“外省郎”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对“外省郎”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概括,包括时代、地域、职业及特征;二是分条归纳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根据小说内容举例说明。“外省郎”这一人物性格主要体现在围绕着老丈人的阻挠产生的一系列言行举止上。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受阻挠的爱情是很乐观的,对翁婿关系的改善也是有信心的,而且在长辈面前,表现出了善良的忍耐,在老丈人生病时,不计前嫌,大度豁达,勇于奉献。但这些性格需要从情节中归纳和概括。

【参考答案】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心态。⑵人物群像 例:(2009年辽宁卷《遗璞》【贾平凹】)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人物群像(某一类人)性格特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错答举例】从小说看,遗璞村人的性格特点主要有:淳朴厚道,有自豪感,观念保守,思想愚昧,顽固落后。

【病因诊断】题干问的是“哪些”,且要求“请作简要分析”,显然不可之堆叠几个形容词,而应该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此外,“思想愚昧、顽固落后”等的断语显然有悖文本内容。【解题指津】遗璞村人的性格特点要注意结合小说情节中对遗璞村人的行为、语言、心理等的描写加以概括。如他们对待省城老贾,对待“遗璞”,对待救济(粮食和凉鞋)以及对待蛮儿等若干情节。

【参考答案】①淳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处处照顾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便祖祖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他们胃嫩;③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拨救济。⒉赏析人物的描写手法 ⑴肖像描写 例:(2010山东卷《骆驼祥子》(第四章节选)【老舍】)第二段开头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肖像描写的作用的理解。【错答举例】承上启下,突出人物的个性。【病因诊断】脱离文本,笼统含混。

【解题指津】小说中人物肖像描写不但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也会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回答此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讲,前者要从如何承上、如何启下两方面分析,后者则要从突出人物的什么性格这一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⑴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一段对刘四爷的概括叙述,引出虎妞这一形象。⑵内容上,突出刘四爷的虎气性格,使这一形象更加鲜明可感。⑵语言描写 例:(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语言描写手法的辨识及作用的理解。【错答举例】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喜爱。【病因诊断】赏析过于简单,画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所突出的描写对象的特点未能概括出。【解题指津】本题要求品味人物语言,可从所用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来赏析。这句话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反映了老丈夫的心理,赞美鸟笼是想买下鸟笼。

【参考答案】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⑶心理描写 例:(2011年山东卷《审丑》【严歌苓】)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揣摩与领会。【错答举例】体现了人物的犹豫、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心理。【病因诊断】分析欠具体,表述不够明确。【解题指津】回答此题,应立足于全篇,从无定对自己的审视,对他人的审视两方面去分析。从实质看,对人物的态度隐含着作者的态度。

【参考答案】反映了无定的复杂矛盾心理。无定对闲人的话感到意外,在同情老人的同时,哈市理解了他的一片苦心;无定憎恶小臭儿的不孝(或“忘恩负义”),却仍愿意为这个淳朴的老人隐瞒真相。⑷细节描写

(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宗璞】)按照下面的要求,分析这篇小说中的表现手法。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细节描写手法作用的理解。【错答举例】表现了董师傅生活的惬意安然,内心的平静、闲适。

【病因诊断】不够全面,只注意到了细节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而忽视了细节之于小说后文故事情节的作用。

【解题指津】分析人物细节描写的作用,大致可从细节与主旨、细节与环境、细节与人物形象特征、细节与情节结构的关系等方面入手。但相对于本文来说,该细节与主旨有一定的联系,但它的分量尚不足以表现主旨;与环境也未见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重心放在这一情节如何凸显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及与下文故事情节的关系来回答。

【参考答案】反映了董师傅淡定平和的情感世界,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或“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⑸侧面描写

(2011年山东卷《审丑》【严歌苓】)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物侧面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辨识,【错答举例】神态描写,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嫌弃、鄙夷之情。

【病因诊断】忽略了上下文语境,未把握住语段描写的重心在于“老头”。

【解题指津】赏析画线语句,可从语句所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以及该句所写内容,该句与上下文的关系等多个角度入手。该题画线语句写的是老头周围的人的神态反应,赏析时应联系上下文分析,指出写周围人的反应之于表现老头的关系。

【参考答案】侧面描写,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表现曾老头的丑陋(或,在“不少人”世俗的眼光里,曾老头做人体模特是丑的。)⒊探究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的关系 例:(2011江西卷《晚秋》【〖亚美尼亚〗埃·格林】)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卡萨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根据小说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探究小说的另一种结局的能力。

【错答举例】不会占为己有。因为文中有说“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并且自责说“真是鬼迷心窍了”,“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说明他虽然脑海里曾闪过一丝想将包占为己有的欲念,但良心、理智告诉他不可以那样做,这就突出了他的正直的人品。【病因诊断】分析不够全面,虽然能联系中年男人捡走钱包以后的“瓦萨卡”的一系列反映来分析,指出他良知中的正直的一面;但对之前情节却忽视了。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演变史,赏析高潮部分,也要注意它与前后情节的关联。

【解题指津】探究主人公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必须结合全文,说明理由;不可脱离具体情节,仅从概念出发,空洞说理。也不可只是罗列情节,而不说理由。阐释理由,应充分,有条理。【参考答案】

⑴不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卡萨的性格使然;②瓦卡萨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会自责;③瓦卡萨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④瓦卡萨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⑤瓦卡萨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卡萨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⑵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卡萨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节使然;②瓦卡萨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切;③社会不公平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④周围没人,为瓦卡萨摆脱窘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⑤当中年男人抢走小包之后瓦卡萨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卡萨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⒋探究人物形象塑造与环境设置的关系 例:(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宗璞】)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环境设置意图的理解。

【错答举例】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要像董师傅那样热爱生活、亲近自然。

【病因诊断】阐述欠深入到位,语句欠连贯。【解题指津】题目要求结合背景来谈启示,答题的第一步就必须先吃透背景,也就是弄清“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这句话的隐含信息。“靠拢”一词透出这句话的主要信息是环境发生变化。本句另外两个隐含信息是校园的优美、校园的热闹。答题的第二步骤是准确理解“人物活动”,即有哪些人物,哪些活动。人物有董师傅、小翠及董师傅身边的游人、卖花女孩;主要活动是游湖,小翠的活动另有“找路”。答题的第三步是将每个人物及其活动放置在背景信息的每个点上。尝试推断作者的含蓄的用意,这种用意就是启示。

【参考答案】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答案不止一种。要求根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言之成理,语言流畅。)⒌辨识与探究小说的主要人物

例:(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第四章节选)【老舍】)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辨识,并探究如此设置角色的意图。【错答举例】主要人物是祥子,因为祥子是文中着墨最多的一个。【病因诊断】理由欠充分,分析不具体。

【解题指津】这是一道关于小说中人物角色设置意图的探究题。解答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答题的单一,就是围绕一个人物答题;二是答题要全面,要准确,可以分条作答。在分析时,既要点明塑造人物角色所用到的描写手法,诸如正面、侧面描写,语言、动作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也要说出人物的作用,即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出场与性格的展示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

示例1:祥子。祥子是作者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从正面,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从侧面,用刘氏父女来衬托祥子,用“别的车夫”与祥子形成对比;用“别的车夫”衬托祥子。

示例2:刘四爷。首先,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语言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其次,刘四爷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有了刘四爷才引出了人和车厂、虎妞、祥子等;再次,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突出刘四爷的性格。

示例3:虎妞。虎妞尽管是作者着墨不多的一个人物,但是性格鲜明,且她是联系刘四爷与祥子的关键人物。

⒍探究、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意图

例:(2009年全国卷Ⅲ《孕妇和牛》【铁凝】)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考点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意图的理解。

【错答举例】这样写让人感动。表明孕妇对识文断字的渴求,对孩子未来教育的关注。【病因诊断】理由表述欠充分。

【解题指津】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焦点在于人物形象的“写法”问题,其实就是要分析作者把笔下的主人公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的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应紧密联系文本,要言之成理。【参考答案】

示例1:这样写让人感动。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识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示例2:这样写有些做作。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的一块废旧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不识字,喜欢不喜欢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针对训练】

卖笑人

【德】海因利希·伯尔

每当别人问起我的职业,我总是窘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虽然别人都认为我是一个镇静沉着的人。我羡慕那些人,他们可以说:我是一个泥瓦工。我羡慕理发匠、会计和抄写员,他们可以坦率地说出他们的职业,而不需要加一长串解释。当我被迫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只能勉强说:“我是一个卖笑的人。”这样一个回答常常会引发出第二个我不得不回答的问题:“难道你就靠这个为生?”而我只能如实回答:“是的。”我确实是靠我的笑声过活,而且还干得不坏,因为我的笑声——用商业化的语言来说——供不应求。我是一个素质良好,富有经验的“发笑者”,没有人能笑得比我好,也没有人能像我那样自如地运用这门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避免作令人讨厌的解释,我总说自己是演员。但是在滑稽表演和口才上我实在太缺少天赋,以致我自己也感到这个称号太名不副实。我酷爱事物的真相,而真相就是:我是一个出卖笑声的人。我既不是马戏团的小丑,也不是舞台上的喜剧演员。我不逗人开心,只是装扮出快乐的样子:我放声大笑,像古罗马皇帝,或者像多愁善感的男学生,我采用十七世纪的笑声几乎和采用十九世纪的笑声一样多,有时我还被要求按照各个世纪、各个阶层、各种年龄的不同特点发笑。这只是我所掌握的手艺,就同修鞋的手艺一样。在我的胸腔里,储存着美洲人的笑声,非洲人的笑声,白种人、红种人和黄种人的笑声——而且只要报酬优惠,我就会根据导演的要求,响亮地放出我的笑声。

我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人物。我在唱片上笑,在磁带上笑,电视导演们对我十分尊敬。我可以凄惨地笑,温和地笑,歇斯底里地笑;我可以笑起来像汽车售票员,也可以笑起来像杂货铺帮工;我备有上午的笑声,傍晚的笑声,深夜的笑声,还有黎明和黄昏时的笑声。简而言之,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样的笑声,我都能发出来。

不用说这种职业是令人讨厌的,对我这种具有富于感染力的笑声的人尤其如此,笑是我毕生唯一的专长。我的这个特长,使我对三、四流的喜剧演员来说也成为不可缺少的人。他们当然生怕观众对他们的连珠妙语无动于衷,所以,我常常作为一个不露声色受雇捧场的观众,在夜总会里消磨掉大多数夜晚。我的工作就是在演出效果不太好时,发出富有感染力的笑声。时机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我的真诚、宏亮的大笑不能来得太快,也不能来得太迟,一定要恰逢其时;在那事先约好的时刻,我爆发出大笑,然后全体观众跟我一起捧腹大笑。这样,喜剧效果就达到了。

而我却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到寄存处,穿上大衣,为终于交差而快慰。回到家里,经常有电报在等着我:“急需您的笑声,星期二录音。”几个小时之后,我又哀叹着命苦,坐进闷热的特快列车。

不用说,我下班后或休假时几乎不想笑:牧人和泥瓦匠只有在他们可以忘却牛和砂浆的时候,才会感到开心;木匠家里的门常常是坏的,抽屉也常常打不开;卖糖果的人喜欢吃酸菜;肉铺老板喜欢吃杏仁糖;面包师宁可吃香肠而不吃面包;斗牛士嗜好养鸽子;拳击手在看到他孩子流鼻血时会吓得面色苍白。我觉得这一切都很自然,因为在工作之余我从不发笑。我是一个表情严肃的人,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悲观者,也许真是如此。

在我婚姻生活的头几年,妻子经常会对我说:“笑一笑。”但从那时起,她就逐渐认识到,我不可能满足她的这个要求。只有在深深的静穆中,让紧张的面部肌肉和绷紧的神经松弛下来时,我才感到快乐。实际上,甚至别人的笑声也会使我心烦,因为它又使我想起了我的工作。所以,我们的婚姻生活安静、平和,因为我的妻子也忘掉了如何大笑。时不时,我会捕到她的微笑,我也报之以微微一笑。我们用轻柔的声音交谈,因为我憎恶夜总会里的嘈杂和那经常充斥了整个录音棚的喧嚷。不熟悉我的人都认为我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可能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我经常被迫张口大笑。

我一直带着一种冷漠的表情生活着,有时也允许自己微笑一下,我常常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大笑过。我想我没有。我的兄弟姐妹们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严肃的小伙子。

所以我大笑,笑得千姿百态,但我从来也没听到过我自己的笑声。

(选自《外国超短篇小说赏析》)【思考题】

⒈小说的主人公“卖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⒉小说塑造“卖笑人”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试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⒈小说的主人公“卖笑人”是一个为了谋生而违背自己本性、靠出卖笑声为业的人。他逆来顺手、隐忍苟活,精神世界充满忧伤、苦闷和绝望。

⒉小说塑造“卖笑人”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内心独白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相当平静的内心独白来娓娓讲述一个小人物为了谋生而不得不违背本性,出卖笑声的生活;以夸张的手法、平静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卖笑生涯,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满含辛酸与悲戚。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用意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笑本是内心高兴的自然流露,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笑被商品化、职业化,同内心的真实感情相脱离,表达了他对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

第二篇:《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高考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鉴赏

教案

教学目标: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明确地位

1、通过表格展示近三年全国卷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

三、常见设题模式

1、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4、分析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5、通过人物分析主题思想

四、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1、常见题型

(1)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请概括出某某的主要性格特点。(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某人物形象。

2、答题方法

第一,首先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三,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第四,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五、实战演练

1、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木笛》 明确: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明确: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1)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的人。这主要表现在:他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纪念碑前的吹奏表现出他出色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乐团录取也证明了这一点。

(2)朱丹是一位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人。这主要表现在:宁可落选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曲。小结:

答题格式1: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品质)

总评 答题格式2: 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总评+具体解说

2、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马兰花》 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

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六、作业布置

完成专题集训22的小说(1)

一、(2)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回娘家》)

二、(3)小说中的老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一盆兰花》)

第三篇: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教案(定稿)

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间案

【教学目标】

1、明确常见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2、掌握小说人物形象题的解题步骤;

3、学会运用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教学重点】

归纳解题步骤以及规范人物形象答题的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文言文阅读专题的复习,从这节课起,我们进入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引出考纲——小说——小说的人物形象

二、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得出人物描写的方法

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肖像描写 侧面描写:环境、对比、衬托等

三、高考真题展示(08浙江)《乌米》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作者是如何刻画“我”的形象,并分析其作用。(6分)

(2009年宁夏海南卷)《孕妇和牛》12题: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2010年安徽卷)11题: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5分)(2010年江苏卷)《溜索》13题: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的形象。(6分)

得出高考常考的题型:

⑴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⑶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四、作业情况分析

讨论学生答案得出答题步骤

1、审清题目要求(具体、概括、分值)

2、划出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全面)

3、根据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形容词)

4、合并同类信息(避免重复)

5、完成书写(分点、简明、通顺)

五、当堂巩固练习

六、比较两道题的答案 明确答题的两种模式 模式一:分点简析式

①„„表现了XX„„;

②„„表现了XX„„;

③„„表现了XX„„;

……

模式二:概括式

XX是一个()()()的人(职业、身份)。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板书:

小说人物形象

课后反思: 答题步骤 答题模式

第四篇:浅谈小说教学中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浅谈小说教学中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陕西省乾县二中)康鹏

小说是以写人物为中心的,是把人物性格的描写放在首要地位的。因此,细致、多方面刻画人物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形象,就成为小说的首要要素了。但是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藏在人物形象深处的,因此,鉴赏小说,重视人物形象尤为重要。下面我们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所选四篇小说为例,谈谈如何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一、抓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虽然是“这一个”,但是作者在观察生活中,不只是观察一个人,而是把一群人的性格特征通过典型化塑造成一个人形象。《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鲁迅把旧中国社会最底层,最苦难的广大农村劳动妇女的种种悲惨遭遇集中起来塑造的典型形象。《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就是在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勤劳淳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把对丈夫的忠贞爱情融会到崇高民族气节中的一群农村妇女形象的“组合体”。《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融像他那一类人古怪、胆小怕事、因循守旧、思想发动、害怕新事物、扼杀新思想、喜欢空想等性格于一身的“套中人”的形象。虽然他们都是一个人,却是集众人于一身的“典型体”。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必须通过“这一个”认识“这一群”,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社会意义。

二、抓住小说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的个性和特点。

小说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的介绍。”欣赏小说人物语言的过程,就是把握人物形象的过程。好的人物语言,共同的特点是高度个性化。如:《祝福》中祥林嫂同”我“的谈话,“你回来了?”“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等等语言,很符合她的身份、地位和时代的特征。《荷花淀》中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以及五女探夫时的对话将人物形象淋漓尽致的摆在读者面前。小说的叙述语言,是为描写人物形象做的铺垫。《祝福》沉郁悲哀的情调,预示着人物形象命运的悲剧性。《边城》的浓郁乡土气息,给我们一位纯真、温顺可爱的山城少女的形象。《装在套子里的人》幽默讽刺的风格,表现出人物形象的可恶。《荷花淀》的清新明快、简洁流畅,烘托出水生嫂的善良纯朴、勤劳勇敢。因此,欣赏叙述语言,就要把握语言的情调及风格,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迅速的鉴赏人物形象。

三、抓住小说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

作家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刻画性格的。鉴赏人物形象,离不开表现他们形象的事件。我们要从人物之间关系上,亦即从某些人与其他人或事构成的各种事件上去看他们的行为,并从他们的行为上透视他们的思想感情倾向。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勤劳、善良、愚昧,受封建宗法制度毒害而死去,这样的性格、命运就是在她与婆婆、鲁四老爷夫妇、鲁镇上以柳妈为代表的愚昧群众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冲突中表现出来的。《边城》中翠翠情窦初开,天真纯朴、聪明乖巧、温柔清纯,对感情纯洁真挚对爱无比执著的形象正是在她与爷爷、傩送、天保等人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冲突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在鉴赏人物形象时要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动作、内心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

四、抓住小说中环境描写。

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空间和时间范围,也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所。作者描写环境,或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或烘托人物心境,或展示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条件。我们在鉴赏小说人物形象时,要注意作品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对人物的塑造起什么作用。如:《祝福》中祥林嫂生活在封建、迷信、落后、冷漠无情的社会。阅读《祝福》如果注意祥林嫂两次到鲁镇的外貌变化以及镇上各家预备”祝福“的情景和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情节描写,就能正确理解环境与人物形象命运的关系,正是这样的环境,才造就了这样的人物形象。《边城》里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翠翠的心理活动,展示了她纯洁美好的心灵世界。《荷花淀》中第一段用环境反衬出环境主人的勤快利落。文章最后对月光下的水乡风光的描写,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像“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像“监视白洋淀的哨兵”给我们形象的描绘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勇敢爱国的形象。总之,环境决定和影响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必须把人物放在典型的环境中去理解。

第五篇:·如何解答现代诗歌鉴赏题

·如何解答现代诗歌鉴赏题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是新《考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的热点考题是关于诗歌的鉴赏,而现代诗歌的鉴赏倍受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来解答现代诗歌的鉴赏题呢?从高考的命题实际来看,现代诗歌的测试多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如1999年高考语文第10题对艾青诗《我爱这土地》的赏析等。在具体的应试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一些解题技法。

一、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

例如: 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但作者决不会是在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作者显然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B两项都是错误在不懂得这种技法。C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懂得以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描绘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见答案应为D。

二、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与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

例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葬歌(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A、照 飘 树 B、弄 吹 片 C、拨 刷 伞 D、射 掠 团

细品全诗,可知:a处,主语是“阳光”,宾语是“眼帘”,“弄”字显然不当,据下文“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可知ab两处用的是拟人法,“照”和“射”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a处应选“拨”。“飘、吹、掠”也都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b处应选“刷”。c处,“团”字与“松阴”搭配不当,“树”和“片”与“撑”字搭配不当。只有“伞”字,既能与“撑”搭配,又能与“庇护”搭配。比较四个选项,答案当为C。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仍以闻一多先生的《也许(葬歌)》为例(原诗见上): ①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天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②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A.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C.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D.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第①小题考查的是对诗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有些考生知道闻一多是个民主主义战士,知道他的诗集《死水》内容多抨击黑暗现实,因而在做题时不加考虑地选择B项。这是不正确的。本题题干已经提示: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天折而作。即是为亡女而作,抒发的就一定是哀痛之情。所以答案应为A。

第②小题考查的是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依据上面对诗歌的分析,B项不正确。诗中有比拟,但不是这些事物都用于比拟了,A项以偏概全,也不正确。D项“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表现主旨偏离太远。只有C项与悼念亡女紧相联系,是正确的。

四、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象辩真伪。

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试时宜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来。

例如(1999年高考语文第10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艾青)

1938年11月17日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看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合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我爱这土地》一诗是艾青在抗战时期的名作,四个选项分别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等,其中C、D两项,一说“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一说“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构成明显的矛盾项,必有一误。答题时便可从此入手,细作分辨。读诗可知,“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的特点是“爱这土地”,诗题已很明确。至于诗中写到“鸟”,是对“我”拟物,以丰富“我”的形象,“鸟”不是全诗的形象。再说,这最后两句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根据这一形象特点,我们就不难判断D项为不恰当的了。

总之,在应试中,只要我们因题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技法、现代诗歌的赏析题就会自如应付了。

[巩固训练]1.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囱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1、2月间作 选自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

A.作者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一句“啊,我年青的女郎!”喊出了蓄积已久的眷恋祖国的热烈感情。B.这首诗,诗人把自己比作在炉中燃烧的煤,旨在比喻自己思念祖国的炽烈的感情。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是指诗人长期被黑暗社会压抑,到现在(写此诗时)才获得自由。D.全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了诗人的深情和热望,极富美感,令人感动。

2.下面对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从不青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合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923年8月27日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诚挚的心愿。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3.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喝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941年12月8日

A.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叙事诗,诗人通过对“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等对象的歌唱,抒发了对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B.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他深情的歌喉。C.最后一节,诗人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两相呼应。D.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充分显示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

4.对下列短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坚壁(田间)

1943年6月作 狗强盗,来,我告诉你: 你要问我么: “枪,弹药,“枪,弹药,统统埋在我的心里!” 埋在哪儿?” 注:“坚壁清野”是抗战时期,我军民对付日军“三光”政策的方法之一。指把粮食、枪弹等埋藏起来,不让敌人得到。

A.开头直呼“狗强盗”,三个字把“我”烈火般的愤怒和仇恨倾泄无遗。B.“你要问我么:/枪,弹药,/埋在哪儿”这个设问表示“我”已把敌人看透了,突出了“我”的自信,敌人的气急败坏。C.“来,我告诉你”几句,是“我”面对敌人搜查时的嘲弄斥责之词,也是全民抗战的真实写照。D.全诗采用虚拟手法塑造了“我”的形象,而对敌人却有意冷落,不费笔墨,表现了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蔑视和仇恨。

5.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D.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6.阅读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乡愁》一诗,完成后面赏析题(1)一(2)。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甲/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乙/我在这头,她在那头。

(1)诗中甲、乙两处是诗句的位置,下面选填甲、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乙、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 B.甲、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乙、乡愁是一条浅浅的海峡 C.甲、乡愁是一条漫长的小路 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D.甲、乡愁是一条漫长的小路 乙、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

(2)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附:参考答案]

1、C(诗人以煤的形成历史作比,主要隐喻自己长久积蓄心中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2.B(“直接点明”之说有误,作者在此并未明白说出,而是设置了悬念。)

3.A(主要是“叙事诗”一说有误,应为“抒情诗”)

4.D(未句分析有误。一是这里的敌人指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国民党反动派;二是作者这样剪裁的目的,主要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广阔天地,强化诗作的表现力。)

5.C(正面的角度应指嗅觉和触觉,无有视觉。)

6、(1)B(甲处应填“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这是因为诗人成人后在大陆娶了新娘,是船票情系夫妻二人,而不是一条小路。乙处应填“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而不应填“深深的”。因为“浅浅”比“深深”一句更具感情色彩。那么浅浅的一湾海峡竟分裂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共同的爱。)

(2)A(“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

下载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解答古诗鉴赏题

    如何解答古诗鉴赏题 一、答题须知。 1、 看清题目要求。 一定要按题目的具体要求作答,绝不要谈与题目无关的内容。 2、 注意诗歌标题。 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有......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

    【教案背景】 我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宝库,可以说,初中生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可是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还是比较茫然的。那么,如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技巧(最终定稿)

    高考语文这门科目会涉及到各种题型,其中诗词歌赋题就是考生比较难以掌握的一种题。这类题型解答,不仅需要解释诗词,诗句所包含的感情考生要需要表达出来。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

    高考小说阅读形象鉴赏解题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类试题应答指导 背景知识聚焦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小说家总是把自己的艺术视觉和艺术重心放在人......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教学案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教学案一.教学目标 ①熟悉小说的文体特征及高考设题类型; ②通过训练归纳答题技巧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小说的能力。二、命题判断 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诗歌、散......

    小说的人物形象 学案

    小说阅读专题·人物形象鉴赏淄博十一中高三语文组 高考小说阅读专题 ——人物形象鉴赏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2.能够准确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路遥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目 录 ①论文提纲„„„„„„„„„„„„„„„„„„„„2——3 ②内容摘要、关键字„„„„„„„„„„„„„„„„4——5 ③正文„„„„„„„„„„„„„„„„„......

    小说第一讲---人物形象

    教学内容:小说阅读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提问方式及答题技巧 难点重点:三要素 一、 小说常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细节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