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时间:2019-05-15 09:0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名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名人》。

第一篇: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篇一:中国历史名人排行榜

篇二:中国古代历史名人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 春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战国:

屈原(约公元前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汉族,出生于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并在夷陵(今宜昌)焚烧楚先王陵墓。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11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他创造的“楚辞”,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秦朝: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名政,姓赵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汉族。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登基,“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将影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

1.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2.废封国,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4.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5.焚书坑儒,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使得中国相当部分古文化断层、古代史断代,这点确是遗憾;

6.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7.修建长城,使其成为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8.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11

汉朝: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

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三国: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 11

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晋朝: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南北朝:

祖冲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刘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萧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父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学习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圆周率,天文历法和机械四方面。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隋朝:/ 11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隋京师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

/ 11

篇三:中国历史名人

圣贤名号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神农炎帝;中华蚕神——嫘祖;农耕文明开创者—后稷;文字文明开创者—仓颉;中华文明奠基人—黄帝炎帝夏禹;伟圣—王诩酒圣—杜康;法圣—商鞅;道圣—老子;儒圣—孔子;兵圣—孙武;商圣—范蠡;科圣—墨子、张衡;战神—白起;谋圣—张良;史圣—司马迁;木圣—公输盘(ban)(民间俗称鲁班,因为他是鲁国人)、马钧;医圣—张仲景;神医—华佗;武圣—关羽;智圣—诸葛亮;药王—孙思邈、李时珍;棋圣—黄龙士,吴清源(昭和棋圣),聂卫平;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怀素;茶圣—陆羽;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古代著名诗人:屈原、曹植、谢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李商隐、杜牧、苏轼、陆游;古代著名词人:李煜、柳永、周邦彦、晏殊、晏几道、秦观、李清照、辛弃疾、姜夔、陈亮、纳兰性德;古代文学家:庄周、孟子、曹操、陶渊明、刘义庆、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刘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古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高明、徐渭、汤显祖、洪升、孔尚任;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画圣—吴道子;画神—张宏;伟人—孙中山;领袖—毛泽东;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元老—何子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

近现代名人

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杰出科学家—沈括、宋应星、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茅以升;美术家: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王琦、华君武、朱宣咸、杨可扬、靳尚谊、刘开渠、吴冠中、陈逸飞、陈丹青、刘大为、吴长江。音乐家:聂耳、冼星海、阿柄、谷建芬、李劫夫、马思聪、贺绿汀、程懋筠等。文学家:梁启超、胡适、鲁迅、郭沫若、叶圣陶、茅盾、巴金、沈从文、金庸、钱钟书、铁凝、王蒙、邓友梅、林默涵、贺敬之、梁漱溟等。

另类的时代划分方式

炎黄纪。

一、铜石并用时代。部落联盟时代。神话传说时代。虞夏纪。

二、青铜器时代早期。分封制早期。陶唐氏,尧。有虞氏,舜。虞,采矿业。商周纪。

三、青铜器时代中期。分封制中期。齐楚纪。

四、青铜器时代晚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分封制晚期,开始进入帝制时代。尊王攘夷,田单复齐。秦汉纪。

五、铁器时代。帝制时代。大一统,书同文,史记、汉书、造纸术。魏晋纪。

六、亢龙有悔,黄巾起义,三国两晋,五胡乱华。十六国走马,南北朝并立。隋唐纪。

七、凤凰涅槃,盛世隋唐。隋文科举,大乘玄奘。天可汗,遣唐使。节度使,儿皇帝。宋元纪。

八、天下一家,地狱天堂。文明臻极,野蛮大成。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华夏之殇无尽痛,上帝之鞭惊启蒙。明清纪。

九、黄粱石头,南柯红楼。千载遗梦,百年屈辱。金粉帝国,千百毒瘤。极权桎梏瓜藤狱,十万成就皆嫁衣。共和纪。

十、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辛亥,北伐长征。民国共和,抗战翻身。此方式简约而不简单。三五百年一纪,具体年月可用多种划分方式,让各朝代有机结合,使人耳目一新。

第二篇: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赵佗: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

赵佗,河北省正定(真定)县人。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公元前204年,创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正式分封他为南越王。吕后时期,汉越矛盾激化,吕后发兵南下攻打南越。他发兵抵抗,并反攻到湖南一带。最后,即位称帝,号为“武帝”。他重视传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并融合越地社会,使岭南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下历史伟业,成为一代伟人。从任嚣、赵佗开始,岭南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发展冶铁业,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历史上许多赞颂赵佗的诗篇,表明了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由于他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接着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楚汉相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不久,任嚣病亡,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秦朝灭亡后,前203年[2],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南越国的疆土,北至南岭(今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带),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的大部),南至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都城在番禺,今广州市。

赵佗从前219年作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一共参与治理岭南81年。其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生。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当时鸦片问题逐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使鸦片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严禁主张,决定禁烟。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最伟大之处,是一直坚持把武力推翻清廷当成头等重要的任务,毕生为之奋斗。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宣告成立,并迅速制定了指导各地武装起义的《革命方略》。孙中山和黄兴亲自领导了潮惠起义、钦廉起义、镇南关起义、马笃山起义、河口起义、萍浏醴起义等,但这些起义均因种种原因归于失败。在安徽,有1907年徐锡麟领导的枪杀巡抚恩铭的巡警学堂起义、1908年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起义中有不少合肥人参加。这两次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也极大地震撼了清王朝在安徽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河北燕山人(现今的涿州),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关于六祖的法号,历来志为“慧能”或“惠能”的均有。据说六祖本人不识字,但据六祖门人法海曾记载“……专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此外,六祖法体真身的安放地南华禅寺亦以“惠能”为准,可知“慧能”当是讹误。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惠能父亲名卢行瑫,早逝,母李氏,自幼以卖柴为生。《六祖坛经》中,惠能自述其籍贯为范阳(今北京大兴), 其父为范阳卢氏,后贬于岭南,故惠能为范阳卢氏后裔。但是五祖弘忍曾称他为“獦獠”(未开化的蛮人),惠能也自称“语音不正”。惠能父亲早亡,家境贫穷以卖柴为生。一次,惠能卖柴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便蒙生学习佛法之念。他去黄梅山拜谒五祖弘忍,由此开始了学佛生涯。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修炼水平。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勿】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听后亦诵一偈,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此时六祖,受命南归。神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偈(其他版本)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假拂尘埃。东山少爷原名廖寰,1983 年生,在广州生活了9年。6岁起喜欢唱歌,7岁开始登台演唱,高中在星海音乐附中学习民歌,现为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社会音乐系通俗演唱方向四年级学生,师从罗洪,所以他也是歌手周笔畅的同门师兄。2004 年曾获得广州羊城 新秀演唱大赛冠军.黄俊英

广东省肇庆市罗定县人(现已更名为罗定市,属广东省云浮市管辖),1936年10月6日出生。广东音乐曲艺团的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广东省曲协副主席、广东音乐曲艺团艺术指导。他从艺四十多年,早年曾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学习粤剧表演艺术,后为曲艺演员。他在相声表演上,功底深厚,说、学、逗、唱皆能,“捧”、”逗”兼佳,能编能演。观看他的演出,无不令人捧腹大笑,从笑声中受到教益,得到启迪。黄俊英在表演的相声、小品中,把各种各样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他至今上演过百多个相声段子、谐趣小品、谐曲说唱,并有大量音像制品广为发行。深受观众欢迎,成为家喻户晓的“笑星”,九二年在广东电视台成功举办《笑口常开黄俊英》电视晚会。他经常应邀赴港澳海外演出,曾被评为广东最受欢迎笑星,并曾获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黄俊英是相声方言化的拓荒者之一。他自幼喜欢广东戏曲,16岁开始从艺,曾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具有深厚的曲艺功底。1958年黄俊英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接触到北方人特别喜欢的相声。相声这一曲艺品种幽默、灵活多样的形式深深地吸引他,他下决心把这株北方的艺术奇葩移植到南粤大地。他对北方的相声本子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普通话和广州方言的音调、发音等都不一样,他和其他曲艺演员合作,对这些曲目进行必要的修改,再用广州话进行演出。他还根据广东地方特色和生活实际,创作出一大批符合广东人口味的相声作品。多年来,黄俊英和他的同伴在不懈努力下,使粤语相声在南粤大地深入人心,成为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黄俊英也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笑星”。他发起成立广州相声艺术团,亲自担任团长,20年来先后深入山区、农村、厂矿、部队、学校等演出3000多场,观众逾300万人次。1985年他第一次把方言相声带到香港、澳门,在当地引起巨大的反响。此后他又把方言相声带到新加坡等海外地区,深受当地华人的喜爱。笑声洒遍城乡千家万户,黄俊英的表演艺术在不断发展。台前是说、学、逗、唱,台后则能编会导。黄俊英还把相声语言、表现手法引入到小品中,成为别具特色的粤语相声小品。他编演的节目,题材源于生活,反映百姓心声,把各种各样的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往往人一出台,台下观众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演员要有演员的气质,也就是时代精神,演出节目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演出内容要与时俱进,绝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这是我从艺五十年所感悟到的一点体会。”黄俊英说,只要观众喜欢他,他将会一直留在舞台上。

张敬轩张敬轩(Hins Cheung),香港知名男歌手。祖籍北京,出生于广州,昵称轩仔。中学时在暑假期间经常到广州的酒吧唱歌,因此练就好歌艺。张敬轩签约环球唱片。2007年凭《酷爱》一曲在乐坛颁奖典礼上横扫多个歌曲奖,因而声名大振。2008年《他的故事》一曲成为首支四台冠军歌曲。2008年4月5日-4月7日成功于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他首个个人演唱会。

第三篇:历史名人故事

历史名人故事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王十朋苦学书法》

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

《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张三丰创太极》

张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时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当时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吧?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柔中带刚!你知道张三丰到底怎么创造的太极拳吗?本片要说的,正是这个故事。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皇甫谧浪子回头》

皇甫谧,魏、晋年间人,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第四篇:昆明历史名人

昆明历史名人

聂 耳

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其所谱《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为代用国歌。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严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趋共同之鹄的……

——郭沫若题聂耳墓碑文

聂耳(1912~193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1912年2月15日生于昆明甬道街一家医药店的楼上,那楼前至今还立着一块“聂耳故里碑”。

聂耳原名聂守信,母亲是傣族,聂耳4岁时父亲病逝,全家靠母亲挂牌行医生活。受母亲影响,聂耳十分喜欢民间音乐。聂耳在省立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了共青团,积极参加宣传进步思想的演出,后来遭到迫害,为躲避搜捕,不得不离家远走上海。

1930年,聂耳来到上海后,先在一家商号当店员,后来考进明月歌舞团担任提琴手。1933年经田汉介绍加入共产党,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提出“为大众呐喊”的主张,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聂耳创作歌曲30多首,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毕业歌》、《大路歌》、《新的女性》、《铁蹄下的歌女》等等,喊出了劳苦大众的呼声。其中《义勇军进行曲》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插曲,问世之后就广为流传,激励中华儿女为国赴死,抗日救亡,深受群众欢迎。

1935年,聂耳取道日本到苏联深造,7月17日在神奈川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不幸溺水逝世,年仅24岁。1937年,聂耳的骨灰安葬于西山碧鸡关旁,1980年5月又迁葬到西山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新墓的平面布局如聂耳生前最喜爱的云南月琴,墓园前松林中有聂耳雕像,并有聂耳事迹陈列馆。1988年,聂耳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9月27日,《义勇军进行曲》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郑 和

郑和(1371-1433年)云南晋宁昆阳宝山乡和代村人,回族。原名姓马,小字三宝(后又称三宝),故又称三宝太监。郑和是赛典赤的六世孙。郑和12岁时丧父,洪武十四年(1381年),被作为“秀童”,征召入京,入宫为太监。后投于燕王朱棣府内做宦官,曾多次随朱棣征战,立下了不少战功。

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1403年朱棣登基,史称明成祖。当时明王朝经济发达,国力雄厚,明成祖为打通海路,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因疑建文帝逃到海外,意欲出海寻找,于是次年正月初一,朱棣决定派“有勇有谋,知兵习战,屡立奇功的郑和为正使,出使西洋,便赐姓“郑”,改称郑和。于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

郑和一生七次下西洋,(1405年到1433年),历时28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七个国家,首次环绕地球一周,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开创了世界海的新纪元。

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哥伦布,达.伽玛和麦哲伦早很多年。(1405年郑和开始第一次远洋,西方哥伦布首航是在1492年。)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时不幸于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和科泽科德)病逝。郑和把毕生精力贡献于航海事业,享年六十二岁。其衣冠冢筑于南京牛首山麓。

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浏家港(今太仓市浏河镇),地处浏河与长江交汇处,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郑和船队在浏家港集结出海之前,每次必到镇上天妃宫进香朝拜,祭祀天妃,祁保出入平安。宣德六年(1431年)曾刻石立“浏家港天妃宫石颗番事迹碑”,因此,此处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迹。

兰 茂

先生本旷代逸才,但凭湘管一枝,率尔写性天风月;

此地是高人故里,倘来茅庐三顾,当不老空谷烟霞。

——清·罗竹铭 题兰茂祠联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医药著作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云南古代最有名的医药著作是兰茂的《滇南本草》。两部书都出在明代,但《滇南本草》比《本草纲目》要早142年。

兰茂(1397~1476)号芷庵,是昆明市嵩明县杨林人。兰茂精通中医药学,又长于经史、理学、诗文、词律等,富于才学,却不应科举,隐居家乡,以设馆教学、采药行医为生。

兰茂以数十年精力,编著《滇南本草》,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记载中医药物544种,占云南中草药半数以上,又列载中医药方710个,对前人谬误,多有订正,是云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药典,在全国中医药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也盛赞《滇南本草》的实用价值,特意收藏。

兰茂还著有《韵略易通》,将汉语传统的107个旧韵部缩编为20个。又以此为依据,编成《声律发蒙》,从明清到民国初年,这本书都是云南城乡学子必读的教科书。这两本书流传全国,得到现代语言学家的推崇。兰茂还著有南曲《性天风月》,为云南的第一部剧本,又留下《玄壶诗》97首,充满哲理,很有儒家风格。

兰茂逝世后,乡人立墓建祠,以为祭祀。祠在嵩明县杨林镇南街尽头,现在是兰茂纪念馆,包括兰芷庵祠堂和兰茂墓,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昆明城中昙华寺有兰茂园,相传兰茂曾在寺中完成巨著《滇南本草》。园中有一株枇杷古树,相传为兰茂手植,每年花开二度,结果二度,花、果、叶均可入药,堪称奇树。

杨一清

名世五百年,文武经纶,公真不朽;

故乡七十里,湖山俎豆,神其来歆。

——昆明翠湖杨文襄公祠联

古代昆明人在中央王朝出将入相、建功立业的只有一人,就是明代安宁的杨一清。

杨一清(1454~1530)生于云南安宁,长于湖南巴陵,老于江南镇江,因晚年又自号“三南居士”。杨一清从小文章写得好,读书过目便能背诵,被称为“奇童”,荐为翰林秀才,成化年间又考中进士,两次入阁担任首辅宰相,三次总制西北三边军务,名重一时。明正德年间,杨一清在朝中任首辅(宰相),拒绝依附大太监刘瑾,结果被迫退休。嘉靖初年,杨一清应诏再次入阁,和宦官张永设计除掉刘瑾,一时人心大快。后杨一清在任上病死,被追赠为“文襄”。

在安宁温泉的环云岩上,至今还有前清状元袁嘉谷所题“杨文襄公故里”六字。这个“杨文襄公”就是杨一清。明成化二十年(1484),杨一清回乡省亲,常常在螳螂川畔流连,行走环云岩下,把这里命名为“石淙”,题景为“石淙流韵”,自号“石淙”,将自己的诗集题为《石淙诗钞》,并建“石淙精舍”居住。当时到环云岩下拜访杨一清者络绎不绝,环云岩上又有“应接不暇”题书,形容当时景况。“石淙流韵”也成安宁“八景”之一,享名全省。

杨 慎

当年抗张桂廷争,一念不欺名教,扶持忠孝重;

此地合杨毛祠祀,九京可作《大招》,迎送主宾欢。

——赵藩题杨升庵祠联

对云南历史文化贡献最大的内地文人,当数明嘉靖年间被贬到云南来的四川状元杨慎。他在云南广集史籍,采访人事,整理文献,成书180多种,又开明清两代考据学先河,成为一代杰出学者,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存者有《滇程记》、《滇载记》、《滇候记》、《南中集》、《南诏野史》、《云南山川志》等,对云南地方文化贡献很大。后人研究云南,都离不开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24岁考中状元,做了朝官。后因“大礼仪”之争,杨慎抗拒明世宗旨意,两次在朝廷上受杖刑,几乎丢了性命,后被发配到云南。

与杨慎一起抗争致死的毛玉是昆明人,毛玉之子毛沂将杨慎迎到家中,修建了一座“碧峣精舍”供杨慎居住。杨慎在云南期间,足迹遍及大理、保山、开远、安宁等地,而住碧峣精舍最久,晚年更多在此读书、讲学、著述,与滇中人士讲学谈艺。当时前来拜师者不少,而以“杨门七子”最有名。杨慎还和乡民农人说书弹词,并题写了高峣十二景诗。杨状元的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杨慎在云南35年,曾经7次回到四川,又7次被押了回来,最后一次戴着枷锁回到高峣时,他已经71岁了。杨慎大病不起,第二年在永昌(今保山)逝世。

杨慎死后,昆明百姓在碧峣精舍修建祠堂作为纪念,民国重建时把毛玉也请进祠堂,称“杨毛二贤祠”,今改建为杨升庵纪念馆,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院中有香橼树一株,相传是为杨慎手植。正堂有杨慎坐像,并有杨慎事迹、著作等。

担 当

诗书画三绝,明季以还人少有;

侠儒释一身,滇南从来史所无。

——题担当上人像联

担当(1593~1673)俗姓唐,名泰,字大来,号担当,出家后法名普荷。担当出身晋宁士大夫家庭,33岁赴京应试,落榜后遍游名山大川,归来隐居乡里,拒不出仕,以诗、书、画自逸,但忧国忧民之心却挥之不去。明末天下大乱,遍地烽烟,似乎给了担当一个机会。正好沙定洲率兵南来,驻军晋宁。担当见沐府贪赃害民,腐败无能,政令不行,便策动沙定洲推翻沐府,再图大举,拯救明室。

然而,担当所识非人,沙定洲得手之后,野心暴露无遗,眼中只有沐府财富,一心劫财夺位,到处杀掳,残害百姓。担当事与愿违,大失所望。大西农民军杀来,沙定洲出逃昆明,担当进退两难,心灰意冷,于是到滇西出家去了。

担当遁入空门,先后在水目山、鸡足山、苍山为僧,后李定国拥南明永历帝入滇,召担当入府参政,担当却婉言拒绝。吴三桂进攻云南,永历帝出逃缅甸,担当以云游为名,出山追寻,因兵阻道路,不能如愿。永历帝被害死在昆明之后12年,担当在苍山感通寺逝世,终年81岁。留下一座灵塔,在感通寺大殿后山林中,今已整修一新,供后人凭吊。

担当出家之后,潜心诗、书、画创作,成就很高,被誉为诗、画、书法“三绝”僧。

担当的诗、书、画作品很多,但遗失不少。原来有《修园集》和《橛庵草》诗集行世。今又出版《明担当禅师诗书画册》和《担当书画集》等,都是精品。

钱 沣

身致富贵,躬守清贫。亦严履蹈,不苟笑嚬。

正色立朝,遇事直陈。戆章每上,权杵怒嗔。

公不为动,中心安仁。我瞻眉宇,咄咄逼人……

——清·施有奎《钱南园先生像赞》

清乾隆年间最大的宠臣是和珅,最能与和珅顶着干的是昆明人钱沣。

钱沣(1740~1795)号南园,清乾隆年间考中进士后步入官场,一生高风亮节,刚正不阿,极富传奇性,被誉为清代知识分子的泰山北斗。

当时朝廷内外贪腐成风,钱沣初入政坛,一反官场明哲保身之风,弹劾陕甘总督毕沅贪污之事,查实之后,毕沅被处分降级。钱沣由此声名鹊起,有“鸣凤朝阳”之誉。

乾隆帝宠臣和珅权倾一时,贪污受贿,无所不为。和珅的党羽国泰做了山东巡抚,竟敢贪污府库银两,被钱沣奏了一本。钱沣查到国泰写给和珅的信,知道二人准备借银填库,应付检查。将此信奏报乾隆帝。和珅探得风声,要收买钱沣,遭到拒绝。钱沣坚持封存府库,彻底清查。国泰被揭穿,终于伏法。钱沣名声,更震动全国。

钱沣此举得罪了乾隆帝,后来被乾隆找个借口降了官。一直到死,钱沣也没有得到重用。56岁时,钱沣又准备弹劾和珅,却突然病死在北京云南会馆。在钱沣枕下,发现了奏本底稿,写了几千字,开列了和珅罪状20多条。据说钱沣是被和珅用毒酒害死的。钱沣逝世后5年,和珅终于事发,被抄家斩首。

钱沣生于昆明银匠之家,年幼时家贫,无钱买书,就从水德庵惜字炉旁的废纸中拣出残篇断简,熟读深思。在外做官时,钱沣仍念念不忘故乡。昆明经常发生水灾,钱沣曾提出治理六河方案,并捐资家乡水利工程。钱沣死后归葬于昆明龙泉镇羊肠村北山,今墓已修复,被列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翠湖东畔旧时有钱沣祠,俗称“草公馆”,馆前小巷又称“学士巷”。1995年3月,钱沣逝世200周年之际,“钱南园纪念碑廊”在昙华寺中园落成。

钱沣的诗、文、书、画、联都很有名。被誉为“滇中第一完人”。其书法集诸家之长,尤其精于颜体,笔力雄劲。钱沣又特别善于画瘦马,笔墨凝重而傲岸有神。钱沣书联,结构严谨而刚劲清润,如筇竹寺中二联,都是珍品。其身后著作《钱南园遗集》、《南园诗存》、《南园文存》等行世。

孙髯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清·孙髯题大观楼联

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的作者是布衣孙髯,也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孙髯一生下来就有胡须,所以取名叫“髯”,字髯翁。孙髯是清康熙到乾隆年间人,祖籍是陕西三原,父亲到云南担任武官,便把孙髯也带到昆明来了。

孙髯从小就有名,古诗文写得极好。出游之时,随身总是带着书。看到科举考场要搜身,掉头就走,从此不问科举,终身为民。孙髯好梅花,曾自制一印章,上刻“万树梅花一布衣”。今天五华山北坡有大梅园巷,原来是一个梅园,相传就是孙髯居所。孙髯还曾溯流而上,考察金沙江,提出“引金济滇”的设想,又考察盘龙江,写成“盘龙江水利图说”。目睹官吏榨取民财,百姓流离失所,滇中深藏隐患,孙髯更忧国忧民,但登大观楼,心绪难平,激愤如潮,于是奋笔疾书,为我们留下了“海内第一长联”。长联尽摹滇池景象,极言千年滇史,状物则物势流转,辞采灿烂,文气贯注;写意则意气驰骋,沉郁顿挫,一扫俗唱。在文禁森严的雍乾之际,孙联一出,震聋发聩,四方惊动,昆明士民,竞抄殆遍,蔚滇中盛事。

孙髯晚年贫困落魄,寄居圆通寺后的咒蛟台上,自号“蛟台老人”,卜卦为生,三餐难继,后投靠子女,终老弥勒。其生前曾自撰挽联曰: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胡涂到底;

此番去正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

今弥勒还有孙髯墓,在弥勒城西,墓碑上的题书是:“滇南名士孙髯翁先生之墓”。孙髯的著作有《永言堂诗文集》、《国朝诗采》、《滇诗》、《金沙诗草》等,又修过云南县志,全都流失无存。幸而《滇南诗略》收有孙髯诗20首,近代又发现《孙髯翁诗残钞本》,还有《拟盘龙江水利图说》钞本等,都是研究孙髯的重要资料。

赵 藩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联

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是汉赋、唐诗、宋词,有人认为还应该有“清联”——清代的楹联。清代撰联的高手有不少出自昆明,撰大观楼长联的孙髯是一个,撰“能攻心则反侧自消”的赵藩又是一个。

赵藩(1851~1927)是滇西剑川的白族,号介庵,清光绪年间举人,做过四川按察史,因为营救反清志士失败,愤而辞官回乡。昆明重九起义得胜,赵藩在大理响应,担任迤西巡按使,后来出任广东革命军政府交通部长。1914年,赵藩回到云南,担任云南图书馆长和《云南丛书》总纂,潜心整理文献,直到逝世。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红灯教和白莲教在四川起事,新任四川总督岑春煊大举镇压。赵藩是岑春煊的启蒙老师,当时担任四川盐道使,他觉得岑春煊迷信武力,只能是火上泼油,于是借题发挥,写下武侯祠联。

赵藩学识丰富,诗、书、画造诣精深,时称“三绝”。他的书法博采百家,凝重端朴,典雅大方,川滇一带名胜,都有他的匾联。孙髯的大观楼长联,也是赵藩手书的,为孙髯长联增色不少。赵藩自己撰联也很多,收在《介庵楹句正续合钞》中的就有500多联。赵藩撰联擅长品题人物,吊古伤时,下笔数字,便入木三分,被称为奇人。

缪嘉慧

白萍风细鱼苗长;红杏花深燕子低。

——缪嘉慧书房室联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权倾一时,却好附庸风雅,常常弄一些御笔花卉扇轴,赐给大臣家眷。真正画花画草的,却是一个昆明淑女,叫缪嘉慧。

缪嘉慧(1842~1918)自幼学习书画,擅长画翎毛花卉,作品秀逸清雅,生动自然,书法也好,行、楷、隶诸体皆通,被称为钱沣之后昆明的又一大书画家。

缪嘉慧早年嫁到昆明陈家,不久丈夫早死,缪嘉慧回家守寡,从此没有再嫁,家境贫寒,便以卖画为生。清光绪十七年(1891),慈禧太后寻访精通书画的闺中秀女,缪嘉慧首先应征,得到地方官推荐,把她送到京城,成为慈禧的御用画家,在宫中绘制供奉作品,很受时人推崇。慈禧也很赏识缪嘉慧,赐给她三品服色,宫中都尊称她为“缪姑太”。缪嘉慧的画在北京名重一时,京都人士重金争购,有人仿制赝品赚钱,竟因此致富。

袁嘉谷

帝曰无双士,惭愧臣心,励此生古谊忠,窃比魏国书云,元之应雨;南潆洄梦乡,对当前画桥驿路,更愿长卿题柱,孟博登车。

——清·袁嘉谷题状元楼联

中国科举从隋唐开始,云南正式参加科举从明代开始。然数百年中,仅袁嘉谷一人考得经济特科第一名,民间称“状元”。

那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施行新政,为选拔新式“经邦济世”人才,开考经济特科。昆明五华书院学子袁嘉谷初试只得二等第七名,入京殿试之时,袁嘉谷下笔如有神,洋洋五千言,见解精辟,兼有一手好书法,终于首选夺魁,授翰林院编修之职。

消息传来,滇中轰动,总督魏光焘在聚奎阁上立了块“大魁天下”匾额,民间就把这座楼称为状元楼。状元楼在今天的拓东路中段,现已拆除,只留下一个地名。

袁嘉谷(1872~1937)是云南石屏县人,20岁时应岁试名列第一,到昆明五华书院就读,1898年赴京应试时,曾参加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上书要求收回滇越铁路修筑权。结果那“书”连送都送不上去。袁嘉谷毅然回滇,重入五华书院,埋头潜修5年之久,终于有了大魁天下的一天。后来袁嘉谷兼任云南留学生监督,把许多青年送到日本留学,其中回国后不少人成为辛亥、护国起义的元勋。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建立学校,袁嘉谷主持图书编译局,成为中国主持编写大中小学教科书和参考书的第一人。袁嘉谷后任浙江提学使兼布政使,辛亥革命后回到昆明隐居著述,卖字为生。1921年,袁嘉谷出任云南图书馆副馆长,参与编刻《云南丛书》,1923年又到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担任国文教授。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占领东三省,袁嘉谷忧郁成疾,七七事变爆发,袁嘉谷更忧愤不起,在病中起草《责倭寇》一文,还没有写完就逝世了,终年66岁。逝世前,袁嘉谷召集子女说:“人知爱国爱家必以学问经验立其根本,处心积虑者久矣。我则人民知识犹浅,不暇自顾,以大国自豪。人侵我,我不备,战事起,人民涂炭,吾不忍见之矣。”袁嘉谷留下的著作主要有《滇绎》、《云南地理志》、《卧雪堂诗文集》等。

陈一得

云南以云为省名,彩云美观,多于名省。据陈刘德芳(陈一得夫人)记录,无月不有彩云……

——陈一得《大块文章》

云南气象事业是一位靠自修学成的专家开创的。这位学者是昭通盐津人,叫陈秉仁(1886—1958),通常都称他的号,叫陈一得。陈一得最早建立的“一得测候所”设在昆明钱局街他自己的家中,他自费购置简易观测仪器,拆去楼顶部分屋瓦,装好望远镜,就和夫人、弟弟一起观测气象,编制日报、年报,为全国气象测候提供依据了。

陈一得年轻时在北京求学,考取过比利时留学生,因为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活动,留学资格被取消,押解回昆。陈一得一边在中学教书,一边业余自修天文和气象学,1926年建起了自己的气象所,也是云南的第一个气象所。

1936年,陈一得主持修建了太华山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并担任所长。20世纪50年代后,陈一得担任云南气象学会主席、省博物馆馆长等,1958年病逝于昆明。

陈一得在天文学上最大贡献,是创制了观测星象的“步天晷”,并首次计算出云南各地的标准时和太阳出没、昼夜时分。陈一得还和云南大学合作,测定了昆明的经、纬度,设计制作了“标准时日晷”,在近日楼悬挂标准时钟,还指导当时“放午炮”报时工作。1934年,陈一得在云南大学体育场实测云南真子武线成功,建立了“云南大学天文点”,并立石标为记,这是云南的第一个天文点,已被列为云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私立一得测候所”旧址,在昆明钱局街上段民宅之内,是云南最早的气候观测站。现已不存。云南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旧址在西山太华山巅,云南省太华山气象站内,海拔2374米,旧“昆明测候所”尚存一楼,楼高3层,为西式别墅建筑,已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东有陈一得夫妇之墓,他和他的事业永远在一起

第五篇:山西历史名人

山西历史名人(百度转贴)

晋文公重耳、武则天、关羽、狄仁杰、裴度、卫青、霍去病、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司马光、裴秀、罗贯中、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白居易、柳宗元、元好问、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傅山、杨玉环、貂禅等。

史前(3人):尧、舜、禹

先秦(26人):傅说、叔虞、晋武公、荀息、重耳(晋文公)、狐偃、介子推、祁奚、赵盾、董狐、程婴、韩厥、士丐、魏绛(魏庄子)、师旷、羊舌肸、董安于、尹铎、赵鞅、智伯、豫让、赵毋恤、猗顿、尸佼、荀况(荀子)、赵雍

汉魏(15人):卫青、霍去病、班婕妤、温序、郭泰、郭大、卫觊、王烈、关羽、贾逵、毋丘俭、乐详、王昶、王沈、裴秀

两晋十六国(22人):贾充、孙楚、王浑、王济、裴頠、贾南风、郭璞、邓攸、温峤、鲁胜、卫铄(卫夫人)、孙盛、孙绰、郭澄之、慧远、法显、刘渊、刘聪、刘曜、石勒、石虎、慕容永

南北朝(18人):周续之、裴松之、王玄谟、裴骃、柳恽、裴子野、王僧辩、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王慧龙、王遵业、尔朱荣、贺拔岳、昙鸾、高欢、高洋、斛律光、王峻、裴让之、唐邕

隋唐(57人):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举、柳biàn(四声){字型:上“巧”下“言”}、裴蕴、裴寂、刘武周、王劭、裴矩、温大雅、王珪、裴世清、武士彟、王绩、尉迟恭、王方翼、王勃、窥基、裴行俭、薛仁贵、裴炎、武承嗣、狄仁杰、武则天、武三思、宋之问、薛稷、薛曜、薛讷、张守珪、王之涣、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维、王昌龄、薛嵩、王缙、卢纶、吕温、柳宗元、白行简、王播、王涯、裴度、白居易、张彦远、吕岩、柳冕、温庭筠、聂夷中、唐彦谦、司空图

五代(15人):李克用、李存孝、荆浩、郭崇韬、李存勖、安重诲、李嗣源、史匡翰、石敬瑭、武漳、刘知远、刘崇、刘承钧、李筠、毋昭裔

宋辽(32人):王全斌、党进、王溥、刑抱朴、杨业、杨弘信、刘继元、呼延赞、毕士安„文彦博、郭若虚、杨延昭、杨文广、高克明、狄青、孙复、刘羲叟、司马光、司马池、司马康、王掘、王居正、王诜、王彦、马远一家、萧照、赵鼎、杨存中

金元(41人):胥持国、郝天挺、胥鼎、高汝砺、杨云翼、陈规、雷渊、冯廷登、冯妙真、孙威、宋德芳、刘祁、刘郁、元好问、段克己、段成己、麻革、李俊民、张存惠、张德辉、陈赓、郝经、薛景石、许国祯、许扆、关汉卿、姚天福、孙拱、白朴、溥光、高克恭、察罕、同恕、刘致、乔吉、贾鲁、吕思诚、石俊宝、萨都刺、邓光祖

明朝(29人):高巍、侯琎、罗贯中、薛瑄、常伦、韩文、陈卿、乔宇、王琼、李瀚、周鈇、任环、杨博、孔天胤、王崇古、张四维、王国光、禇鈇、刘东星、王家屏、张养蒙、麻贵、张铨、曹于汴、张凤翼、孙传庭、韩爌、鲍承先、张慎言

清朝(48人):白胤谦、贾汉复、程康庄、朱之俊、傅山、于成龙、于准、戴廷栻、阎若璩、吴雯、吴琠、张泰交、范鄗鼎、陈廷敬、田从典、李毓秀、裴幰度、刘璋、任举、孙嘉淦、宋廷魁、徐昆、宋鉴、宋在诗、张佩芳、康基田、祁韵士、李銮宣、安清翘、张敦仁、曹顺、栗毓美、祁贡、仝卜年、张穆、李镕经、祁世长

重耳---前697~前628 初因晋室内乱被迫流亡19年。62岁返晋,锐意改革,晋国实力大增。城濮之战大败楚军后,会盟诸侯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为春秋五霸第二位霸主。

师旷--山西洪洞人 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他艺术造诣极高,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秦乐的神异故事。

李悝---魏国人 前455~前395年 战国法家之始祖。魏文侯时为相,在魏推行变法,创立封建法制,使魏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所著《法经》成为秦以后法律的蓝本。韩国人申不害,是法家“术”派始祖,慎到是“势”派始祖,韩非子(韩国人)综合三家集法家大成。

张仪---魏国人(今山西万荣县)?~前310年 纵横家,初期游说诸国,后入秦。曾以献商于(今陕西商县至河南内乡一带)之地六百里为诱饵,破坏齐楚联盟,使秦乘机夺楚汉中(今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之地。秦武王即位,入魏为相,不久病死。

荀况---赵国人 约前313~前238年 即荀子,儒家八派首领之一,主性恶说。曾在齐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讲学,三任祭酒。到燕游历,去秦考察政治,晚年任楚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终老于此。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其学术源于儒家,但又吸取各家之长,是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关羽--河东解州人 ?~219年 三国时蜀汉名将,受封汉寿亭侯。为刘备镇守荆州,兵败被杀。为人忠义,事迹为后人推崇神化,影响民俗至深。

裴松之--河东闻喜人 372~451年 著名史学家。刘宋时奉文帝命为《三国志》作注,一改过去作注偏重训释文义的传统,重点在史实的增补与考订。参考各家史籍140余种,注文史料丰富,文字超过正文三倍,价值不亚于正文,开创了作注新例。另有《晋纪》行世。

王勃--绛州龙门人 650?~676年 初唐四杰之冠。在他27年的短暂生命中,遭遇坎坷,怀才不遇,但其即席所赋的《滕王阁序》历代传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千百年一直脍炙人口。

武则天---并州文水人 624~705年 中国惟一的女皇帝。14岁入宫,初事唐太宗为才人。31岁时为高宗皇后,66岁时称帝改唐建周。实际执政的近半个世纪中,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对祖国统一也做出了积极贡献。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

王维---山西永济人 701~761年 别号“诗佛”。唐开元进士,曾官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因对李林甫擅权不满,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安史之乱后,避世隐居,拜佛念经。其作品主要是田园

山水诗,大多吟咏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艺术上颇见功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兼通音乐、绘画。有《王右丞集》。

柳宗元---山西永济人 773~819年 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永贞革新时积极参与,失败后贬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曾提出“文以载道”、“辅物及时”,提倡文章为刷新政治、补救时弊服务,与韩愈同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存世的400多篇散文,文笔生动,思想性强,说理透彻,有很高的成就,又工诗,风格清峭。学问广博,儒、道、佛不研究,哲学上属朴素唯物主义,有《天说》、《天对》等论著。

白居易---祖籍太原 772~846年 晚唐著名诗人。晚年寓居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其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在艺术上具有形象生动、纯朴自然、通俗晓畅的独特风格。与元稹同倡新乐府运动,并称“元白”。其作品以组诗《新乐府》和《秦中吟》为代表,《长恨歌》和《琵琶行》为传世名篇。

荆浩---五代后梁沁水人 唐末五代后 唐末五代山水画第一人。后因隐居于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过着隐士兼画家的生活。他博通经史,精于儒学,又善书法,对美术理论造诣颇深,撰有《笔法记》和《山水诀》各一卷。一生进行了大量丰富的创作实践,留下来很多作品,为历代名家所叹赏。著名的有《寒林图》、《匡庐图》等。

杨业---河曲一带人 ?~986年 北宋抗辽名将。曾以轻兵击败辽十万大军于雁门,被辽军誉为“杨无敌”。宋二次北伐时,任西路军副统师,曾收复云、应、寰、朔四州,后因东路军兵败,被迫撤退。由于统帅潘美指挥错误,他陷于孤军作战,重伤被俘,拒不降辽,绝食三日亡。其夫人及子孙在以后的抗辽战争中都立下赫赫战功,后人把他们的事迹演义成故事、评书等,广为传唱。司马光---山西闻喜县涑水乡人 1019~1086年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退居洛阳,奉命设居专事修史,邀集范围禹、刘恕、刘侵入等主要助手,历时19年书成,神宗赐名《资治通鉴》,为我国第一部分编年体通史。哲宗继位后,入朝掌政,废新法、复旧制,任相八个病死,封温国公,谥文正。

关汉卿---山西解州人 生于金末,卒于元 杰出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他长期生活在大都(今北京)下层人民中间,一生从事戏剧创作,而且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比莎士比亚早两个世纪,作品比莎氏多一倍。留传下来的《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195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罗贯中---太原清徐人 约1330~约1440年 元末明初杰出的戏曲、小说作家。成年后离乡外出漫游,曾入张士诚幕府。一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全传》、《隋唐两朝全传》、《残唐五代史演传》、《粉妆楼全传》等长篇小说,《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剧本。他的小说作品,开拓和确立了中国古代白话长篇章回小说的新体制,使“小说”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与诗、词、散文等雅文学形式并驾齐驱的重要一翼。

傅山---山西阳曲人 1607~1684年 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和书画艺术家。明亡后,曾出家为道士,故以朱衣道人为号。一生为反清复明而斗争,与顾炎武、屈大均等著名反清人士交往很深。康熙时受清廷礼遇,但他不为所动,表现了坚定的遗民气节。学术思想不重视理学,独辟蹊径研究子学,是清之后研治诸子的开山祖。主张诗文应该“生于气节”,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

为衡量标准,其画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书法更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医学造诣颇深,尤以妇科为最。

杨深秀---山西闻喜县人 1849~1898年 清末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光绪进士。博学多识。梁启超称他为“山西通儒”。为官刚正清廉。甲午之耻,促使他走上变法维新之路。发起关学会,以言官身份屡请变法。新法失败的前夕拒绝出走,在狱中写道:“久拼生死一毛轻,臣罪偏由积毁成”,“缧绁到今终不怒,未知谁复请长缨”,慷慨赴死。

渠本翘---祁县城内人 1862~1919年 山西第一票商和最早的实业家。光绪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后以外务部司员驻日本横滨任领事一年。他目睹清政府日趋腐败,对政界十分冷淡,把一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兴办实业和教育上。曾创办山西省最早的民族工业双福火柴公司(今平遥火柴厂的前身)。他还领导了山西人民收回矿权的斗争,任保晋矿务公司第一任总经理。他创办祁县中学,曾任山西大学堂监督。民国以后,寓居天津,专门从事书画收藏和著述,1919年病故。

赵树理---山西沁水人 1906~1966年 贫农家庭。在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开始接触“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捕。出狱后开始创作生涯。抗战期间入党,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他创作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及一些戏剧、曲艺作品,在实践文学大众化方向上影响深远。“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赵树理的创作和文学主张,指出了一条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大众化风格的道路,影响着一代文风,尤其在著名的“山药蛋”流派中起着领军作用。高君宇---静乐县人 1896~1925年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山西党组织创始之一。曾参加中国共产党“二大”、“三大”和国民党“一大”,赴苏联参加了共产党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各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终因积劳成疾,29岁时病逝。其女友石评梅(平定人,文学家)在其墓碑上镌刻了高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诗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辉光,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形象地概括了高君宇光辉短暂的一生。

刘胡兰---文水县云周西村人 1932~1947年 8岁时就为八路军站岗放哨,13岁担任村妇救会秘书,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从事地下工作。1947年刘胡兰为救助群众遭阎匪军逮捕。在敌人威逼利诱目睹六位同志被残酷屠杀时,给敌人以响亮的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员!”,最后在敌人的铡刀下壮烈牺牲。毛泽东题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下载历史名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名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州历史名人

    德州历史名人 1、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广川(德州汉时属广川)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胶西王相。汉武帝元元年(公元前......

    新疆历史名人

    《新疆历史名人》读后感 10级电信(1)段维俊201058072 前几天读了《新疆历史名人》这本书,读过之后给了我很大感触,以前虽然在历史课上了解过一些关于新疆的历史,但读了这本书之后......

    重庆历史名人

    重庆历史名人:刘伯承 我是来自山城重庆的姑娘,我想介绍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 1:生卒年月 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开县赵家场,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

    姜堰市历史名人

    姜堰市历史名人: 姜堰自古人文荟萃,叶甸仓场为汉朝吴王刘濞粮仓所在;宋朝岳飞、文天祥抗金均曾驻足姜堰;明朝抗倭名次唐顺之在姜抗倭直到病逝;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之一王......

    生肖历史名人

    生肖历史名人有哪些 生肖历史名人有哪些?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华文化的魅力势不可挡。而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民俗文化,那就属十二生肖了。十二年一个轮回,有着......

    历史名人颁奖词

    历史名人颁奖词 孔子 〔颁奖词〕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统,寰球世......

    8.历史名人

    8、历史名人 【教材简析】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材中所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朝代不同,专业领域和成......

    历史名人孔子

    历史名人孔子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播放录像:关于山东曲阜孔庙的介绍 (教师过渡,引入主题):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其中包括历代封建统治者。孔子死时只有三间小屋,经历朝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