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本质与核心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本质与核心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首先,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其次,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三,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关键词加强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新要求提出来,同时也是我们党的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会议强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二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主义;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因为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群众思想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诚信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进而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国人的综合素质。只有当人们在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上都得到满足时,才能算是真正建成以人为本的小康社会。
三、加强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创新的灵魂,文化不仅具备震撼心灵、满足需求的精神力量,而且文化的能动性特征还使其可转化为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激发民族创造活力的物质力量。中国正在迈向民族复兴、走在现代化的征程中,文化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既是民生幸福的关键内容,又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社会的发展要依靠人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文化的发展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能动性的精神力量,不仅贡献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保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还能够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文化建设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必须出发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坚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
四、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是全面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加快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仅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有赖于文化的支撑,文化产品和服务直接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而且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经过改革开放36年来的发展,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正在把更多消费需求转向文化领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相对滞后,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实现“文化更加繁荣”。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落实好这些要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辅相成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者相辅相成,文化建设作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落实得越好,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诚信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法律意识才能提升的越快,只有当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都得到满足时,才能算是真正建成以人为本的小康社会。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
建设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两大根本目 标。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持续推动社会进步。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老百姓已充分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给物质生活改善所带来的巨大好处。然而,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步伐却相对滞后。因此,探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机制,建立与之相协调发展的渠道和机制,意义重大。我们应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不断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断显现出来。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进一步阐释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更长奋斗目标。要不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断加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及发展
市场经济不仅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最具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也是推动和实现现代民主政治的有效经济体制和动力。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是一对天生的共生体。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它是一切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特征。从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手段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姓“社”姓“资”的制度属性的区别。由于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实现,因而市场经济体制又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而独立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制度之下并同该社会基础制度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它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要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它本身没有姓“社”姓“资”之分。但是,市场经济又总是与各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因而又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联系的,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有根本的不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本配置方面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形式为辅。这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中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配。贯彻按劳分配,劳动是收人分配的最一般依据,收入在总体上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凭借私人资本参与分配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政府会通过自己的调节机制和社会政策,防止收人差距过分扩大,保证社会公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更加自觉有力。
宏观调控和政府于预并非社会主义所独有,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却因为其所有制特点和对社会公平的重视而更具自觉性、主动性,更加强而有力,并且排斥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往往受到垄断集团左右而形成国家干预的私利性。宏观调控和国家干预进行得科学、恰当,就有可能获得优越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效果。与公有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结构和与私有制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的多元政治结构相比,它的集中程度、计划程度和容纳公共决策的数量空前地增大了,国家的职能也空前地增多了,经济和政治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政 治发展既明显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更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相反,中国正在形成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把这种政治模式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理想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基础的重要表现形式,必然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巨大作用。市场发展促成了利益的多元化,导致整个社会由单维性和规定性向多维性和自发 性的转化,由静止和单调划一向动态和多样化转化。由于新社会在基本价值观方面还没有认同,还没有制定出协调各种冲突的机制,于是就可能出现混乱和无序状况,因为人民群众需要时间来消化吸收各项改革的成果和正在形成的新的政治文化因素。要不然,改革的进程就可能导致社会力量的急剧两极化,破坏政权的稳定。其后,推行改革的那些人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以后发生的事件就有可能会失去控制。结果,为了控制局面有可能建立起一种比开始改革之前还要强力的一种集权统治形式,而不是建立民主制度和民主的价值观。
总之,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辅相成,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条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我国的繁荣富强。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民主政治,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另外,我们要不断顺应社会的发展,加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他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既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又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中国传统文化成功融入其思想理论中。然而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可以说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社会精英都进行了苦苦探索,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批判改造传统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更多继承与发展的动力。
毛泽东是中国最后一代受过传统国学系统熏陶的知识分子,从《三字经》到“四书五经”,青少年时代,毛泽东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下走过了一条相当正规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历程。在24岁知道马克思之前,所读的书主要是儒家的经典,接受的基本上都是旧学的传统教育,毛泽东已经在传统文化的思想背景和精神氛围中,初步形成了一种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的文化心理,从而为他毕生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直到晚年,毛泽东还在不断扩大研读古籍的范围。有记载称他读过的一套线装本二十四史共850册,从头到尾都有批注、圈点和勾画,重要章节不仅自己读,还批着“送刘、周、邓、彭一阅”,送“陈毅同志一阅”。在他的房间里,满柜满架甚至满床都是线装古书。对传统文化如此了解,如此热爱,又长期浸润其间,思想不受其影响是不可思议的。
另外,民本主义的政治理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是儒家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之一。青年毛泽东曾相当真诚地信奉过儒家传统的民本主义政治哲学。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信念,几乎伴随了毛泽东的一生,它相当深刻地体现出“天人合一”,天道人道同是一道的精神传统。毛泽东日后一再强调的群众路线,与这种传统的民本王道观念在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开始由传统民本主义向近代意义的民主主义转换。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毛泽东的政治哲学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也更具有了系统性和实践性。其一,政治理论与历史哲学的高度统一。同“人民就是上帝”的政治信念相一致,毛泽东在社会历史观上也牢固地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其二,政治主体与权力本源的统一。建国后,毛泽东已不再是一般性地肯定人民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而且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群众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其三,在政治价值观和道德观上,毛泽东形成并反复强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全新的价值观。毛泽东不仅长期致力于建构一种彻底的系统的民主政治理论,而且执著于实践其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虽然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几经变化,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未能割断同传统民本思想的精神联系,尤其在晚年,毛泽东由于对官僚制管理体制的不满,从而引发对政治制度化的一种不信任感,因此,不知不觉中,毛泽东又按照民本主义的运作思路,为民做主,扮演起“平民天子”的角色。另一方面,建国后毛泽东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基本上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主权在民”、“人民是上帝”之类的抽象性原则上,而忽视了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这与传统民本思想仅是作为一种价值理想,一种道德精神有惊人相通之处,文化上的承继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
纵观毛泽东的思想,走出传统文化的藩篱,创造新型文化,是毛泽东文化思路的基本脉向。但由于和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农民在价值情感上具有强烈共鸣,而又一心致力于最广泛地动员农民的政治家、革命家,要真正完成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和扬弃,无疑是很困难的
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是内在的、深刻的、丰富的;毛泽东对于传统文化的否定和超越也是一贯的,其中的冲突与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是近现代中国曲折发展历程和民族文化心态变迁的缩影。他不仅代表了一个人,而且代表了一代人,甚至一个民族对待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和无奈选择,其贡献遗惠于今天,其失误也警醒于当世。其一,晚年毛泽东诚然掀起过一场反儒的思想政治运动,但他在批儒的同时又崇法,并以秦始皇加马克思作为自己的人格注脚。法家、秦始皇同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晚年毛泽东批儒时,同样流露出相当浓厚的传统观念意识,他不仅神往于“兼相爱”、“交相利”的墨家大同理想,而且津津乐道于张鲁式的所谓“社会主义作风”。其反传统的思想实质不过是以传统反传统,即以墨反儒,以褒扬墨学思想以及社会底层的反主流文化,贬低儒家正统思想来实现传统的重建,完成对民族文化传统内部正统文化与反正统文化在地位上的根本置换,建立起以墨家文化、“老粗”文化、受压迫者文化为主流的与其理想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秩序。其三,严格地讲,即便是对于儒家正统文化,晚年毛泽东的反传统也仅仅停留在显意识层次,就潜意识层次的思想和文化心态而言,那根深蒂固的“内圣外王”的思维模式,那浓厚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恰恰表明了毛泽东在相当程度上对传统文化复归的倾向。因此,从总体上看,在理性上、主观上,毛泽东是反传统的,但在感情上、客观上,却不自觉地回归传统,尤其在晚年,毛泽东的人格悲剧就在于传统文化性格的日益凸显、膨胀,最终导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出现重大偏差。
第二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奔小康的新理念,赋予了科学发展观更为丰富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框架。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因为,人是科学发展观的承载者,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科学发展观既不能产生也没有价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诠释科学发展观的新的执政理念,赋予了科学发展观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与时俱进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已经超越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特别是扬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人看成实践的人,把人的本质属性理解为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强调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活动的,有需求、有思想、有观点、有血有肉的社会的人。离开了人的实践就谈不上观念,因为观念无非是人的感官直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而形成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科学发展观是人通过实践形成的进步观念,反过来指导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思维模式。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进步的观念,如科学发展观一旦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就可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活动改变客观对象,对客观对象进行有效的分解与组合,从而创造出体现认识目的的新对象。这个新对象最初是观念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可以转化为现实的。从观念的对象到实在的对象的转化过程,就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过程,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强化过程。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在实践中表现为“人的能力”。是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顺利地完成一定使命的本领。
显然,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实践的人,社会的人,有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实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体现。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致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需求。这里不仅包括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即吃、穿、住、行等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通过建设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即精神解放、思想交流和文体娱乐活动等;还包括通过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发展需要,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个人权利的实现、自由发展的空间以及参与国家事务的自主性;也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够和谐相处;等等。显然,只有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需要。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只有满足一定的需要,才能体现一定的价值。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体现。在这里,动机、手段、目的三者的区别只有相对的意义,它们在人的本质中达到了统一,在科学发展观中实现了共同的价值。也就是说,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本身既是人的需要,也是满足需要的手段和目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也是为了推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需要,就是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追求。
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包含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一种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利益都包含在公众的利益之中,是一个以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因而,马克思主义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定位于“解放全人类”。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既不能代表一己的私利,也不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更不能代表小集团的利益,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一种新的境界。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所以,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始终不能迷失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本质目标,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切切实实为群众谋利益。可以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拓展人的个性自由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说,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为人的聪明才智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的创造才能搭建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正确处理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妥善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缩小差别,扩大就业,维护稳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谐辽宁的建设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三篇:最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精品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论的深化,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论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二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的。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是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入的潜能的发挥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主体性前提和保障。科学规定以人为本的内涵,并把它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这在党的正式文件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还是第一次。以人为本把发展同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传统的发展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深化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认识。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按社会发展过程的性质,发展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革命变革的发展观,一是和平建设的发展现。革命变革的发展现,主要是研究旧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的一般规律的。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视社会关系中的两极对立和两分法,重视利用社会的矛盾斗争,促成社会内部结构的无序和不平衡,加速社会向对立面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而和平建设的发展观则相反,主要是研究事物自身发展壮大的一般规律的。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视社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重视社会要素之间、层次之间的有序结构和相对平衡,重视社会内部各方面间的“和谐”,重视社会发展的层次性、阶段性,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现念,从革命变革的发展观转变到和平建设的发展现上来,按照和平发展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搞好“五个统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道路的具体化;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要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就要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优势,也要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加强社会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把合理保护开发和节约自然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把提高人的素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中,统筹规划。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在一定意义上讲,实现了“五个统筹”,就是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全面发展和重点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片面畸形的发展而言。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我们要把握的重点。比如三农问题就是我们当前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所以我们党把它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要处理好协调发展与非平均发展的关系。讲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发展。再次,要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现阶段有所作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等于我们现阶段就无所作为。最后,要处理好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科学发展现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强调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全社会范围来说,要真正做到比较充分地实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要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和平发展理论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
和平崛起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在同一历史事实中总结出与权力政治思想截然不同的思想方法,并寻找出一条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强国合作共荣的发展道路。和平崛起理论吸纳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强调机构、规则和认同在国家行为及利益形成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和平崛起理论以“和而不同” 的世界观为核心,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为前提,以国家利益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相结合的利益观为基础,构建了和平、发展、合作、进步、包容、公正的战略新理念。和平崛起理论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从客观条件看,无论是国内条件还是国外环境都决定了中国能够而且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和平崛起的基础;从主观条件看,中国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战略选择都牢固地根植于和平理念,这是和平崛起的保证;从目标结果看,和平是为了发展,发展反过来又使和平更有保证,从而使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和平崛起的目的。
第四篇:大学生_毛概_科学发展观_论文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难发现过去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出现的若干偏颇:重经济增长,轻社会进步;重发展速度,轻生态效益;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等等。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决纠正这类偏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在考察和处理发展问题时,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也要重视社会进步和生态发展;不仅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也要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重视发展速度,也要重视社会公平和人的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实际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而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澄清在发展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也具有制约和反作用。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增长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我们应该学有所专,识有所长。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所学专业,而忽略其他相关知识的接触。要真正做到知识结构合理,博专相兼,就要求我们个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
在学习途径上,我们更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安排我们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要重视课堂环节,更要扩展到平时的实践活动中,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素质拓展项目的平台,锻炼自己,把专业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巩固专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奉献奋斗、团结协作精神,明辨是非的水平。
在人格培养上,社会的进步对我们青年的要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精专的专业知识,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健康矫捷的身体素质,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健全完美的人格。要做一名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就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乐观地接受自己,勇敢地超越自己;也能够从容地应对周围发生的变化,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更要利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就业。认清当前形势,准确定位自己,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分析问题,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就业,要敢于面对,敢于接受,敢于创新。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必须要结合自我的生活实际,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我们的自身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能够做到“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第五篇:毛概 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执政为民。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良好的作风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当好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社会要进步,学校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学校领导下,在各部门和老师的支持和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多媒体教学工作。
知道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那是远远不够的,知道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要想树立这样的意识和进一步提高认识还需要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与所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等相结合。我认为,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仔细研究和分析提炼。
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那么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呢?以前讲过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做一个四有新人,这些具体的标准在今天看来并不过时,它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细化。那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国家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好处呢?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国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的文明在不断进步。
二、怎样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好经济建设是第一要务,只有国家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够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充分的思考人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事实证明,我们正在探索的这条经济建设道路方向没有错,取得的实效很明显。
三、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回答这个问题,不管是一名普通公务员还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抓住“公仆”的涵义,只有你树立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并且是这么去做的,你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够理解到位,看得见、摸得着。
四、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阐述得很清晰。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在认识中要搞清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做好五个统筹,要想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诚然,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学习一遍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都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这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身就能够与时俱进,同时也说明只有不断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够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其次再谈一谈如何在行动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相对于传统的发展观,是宏观经济管理指导思想的一次飞跃。实现这种认识上的飞跃实属不易,但更难的是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政策法规中和工作行动上。下面对如何在行动上落实科学发展观谈几点体会: 建立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制定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但各级政府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对经济发展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需要我们怎样做呢?我认为,首先是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其次是在行动上要坚决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做到以上两点,必然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那么,如何在思想上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如何在行动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呢? 先谈一谈在思想上如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个人,他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将对他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的世界观决定了他要走的人生道路;同理,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过去,我们国家在发展问题上也走过一段弯路,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中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和教训说明了一个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认识过程、都有一个实践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因此,要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应该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呢?简而言之,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它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姓名:刘大千
学号:1020030211 班级:嵌入式10-2
2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