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我们应该做什么
面对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我们应该做什么
——浅析李晓东先生思想及作品
有人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中国俨然成了世界建筑的试验场,各位建筑大师纷纷来此实践或试验他们的思想与研究成果,而中方似乎也十分乐意于提供他们场地与完善的配套团队与设施。自然地,一些“地标性建筑”纷纷拔地而起,改变着中国城市的格局与面貌。我们的城市正在被同化、被吞并、被侵蚀。
这些建筑没有特定的地域性,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流派与建筑风格倾向。或带着些柯布、密斯、路易斯·康等等那些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痕迹,或透着些像赖特、阿尔瓦·阿尔托等将本国文化融于建筑设计的意象,抑或宣称完全不从任何流派的自我创作,这些建筑就本身而言,绝大多数是十分优秀的作品,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的。如:库哈斯的CCTV新大楼、保罗·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HM的鸟巢等等。但建筑师们往往会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它们建在了中国这片拥有七千年传统灿烂文化的土地之上。当这些现代的建筑遇到了中国这个本该极具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国度之时,现代与传统必然出现碰撞——是让这些外来的现代元素充斥我们的视野,还是强制保护与恢复传统,抑或是以一种中庸的态度泰然处之?正如鸟巢与水立方被可笑地冠以体现中国传统“天圆地方”思想之名而得以堂而皇之地在我们的北京城落地生根。面对这样的矛盾,我们该如何面对?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与现代对话、碰撞,以解决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这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的所长李晓东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在我看来,建筑师应该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这话并不是今天我为写而写,而是心中的真实体悟。作为一个中国人,老祖先们实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这些都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去传承、复兴与弘扬!但在今天,真的有太多人正被外来文化所侵蚀与同化,他们不曾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何去何从,不曾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在面临着怎样的冲击,也从不思考作为活在当下的一代,面对现代与传统碰撞之时,我们理应做什么,理应肩负起怎样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我认为,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因为我始终相信通过建筑空间对传统的演绎,定然能够感召国人心中那份尘封已久的对传统记忆与渴望。
带着这样一份共鸣,在李晓东教授的一些访谈与作品之中,我感悟到了这个乐于被称为“愤青”建筑师肩上的一份责任感与对中国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的一份思考,收获颇多。
案例浅析·桥上书屋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他在福建省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的“桥上书屋”。(如图1)这是李教授的一个公益项目,是一所建于溪水之上的希望小学,并没有什么甲方请他去做。这个项目缘起他两年前的一次土楼之行,他发现,溪水两边的两个土楼虽属同一个村,却因早年家族互为仇敌,便划渠为界,互不往来。于是乎,“桥上书屋”的概念油然而生。“土楼之间,溪水之上,桥与学校,舞台与场地,意在连接‘现在’、‘过去’与‘未来’。”这是他本人给予“桥上书屋”理念的阐述,我们不得不对这个时刻践行着社会责任的青年建筑师心生敬意。也正凭借着这个公益项目,李晓东先生获得了“阿卡汗建筑奖”(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是该奖项自1977年设立以来第一位获奖的中国人。我认为获奖的意义并在于这个荣誉或是物质性的东西,而在于这是对建筑师承担起必要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肯定,定然能够起到良好的积极引导作用。
从土楼这种独特的集合住宅形式,可以读取到客家聚落历史上的宗族中心文化,强烈的内向防御性。这种内向的传统文化积淀给整个村留下了安静的韵味和丰厚的文化遗产。在其影响下以及两家存在世仇,整个下石村村落形成了两家封闭独立的格局。住宅之间的场地往往是泥地,平时难以落脚,整个乡村的社区缺乏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形成精神凝聚力的场所。一个希望小学或许可以为优化这种原发的空间系统带来契机。“一座桥”——这个地段给李晓东先生带来最初的灵感:“一座跨越溪水连接两个土楼的桥。”(图2)
这个希望小学只有两个班,功能非常简单:两个阶梯教室,一个小图书馆。建筑师将3个功能块全部安置在桥上,教室单侧的走廊通向中间的图书馆,两个教室在两端,分别朝向两个土楼。教室端头分别设计为转门和推拉门,使端墙外在课余时间成为两个可以为住民服务的舞台。上课时用作黑板和讲台,放学期间村里则在此举行木偶戏等表演性质的公众活动(如图3)。建筑从功能和形式语言上为两座土楼创造了连接,同时也联系并重新组织了周边的空地,为村落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广场,广场一边是圆形的带有粗糙痕迹的土楼,另一边是精致简练的舞台,对话双方的强烈对比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张力。(如图4)每逢傍晚和夜里,这里就聚集了村里自发活动的人群。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学校教室,解决了交通联系问题,而且为整个村子带来了交流的中心,使得两家的世仇得以消解。或许世仇已在成年人心中根深蒂固、难以化解,但孩子不同——当他们一同上学、一同玩耍的同时,这偏见与仇恨自然消解于无形之中(如图5)。
我们在再来看桥上书屋的选材,李晓东先生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当地的材料,而是试图通过谦逊而现代的技术语言寻求一种介于两种极端之间的方式。整个建筑采取钢桁架结构,桁架内部的整体空间作为主要的教室用途,两个教室中间设置公共空间(如图6)。教室外侧设置走道,在教室和表皮之间增加一道视觉通廊。外表面采用1 0 m m×1 5 m m、间距20mm的木条格栅,用钢龙骨固定(如图7)。如薄纱一般的表皮处理使室内的视线与行人之间不发生干扰,同时,远处溪水的风景又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到室内。下部用钢丝悬吊过河的公共桥梁,桥梁为Z字折线形,避开对两个端头广场的空间冲突,刻意避开了正对广场的方向(如图8)。没有“表演性”的体量和炫技式的细节,李晓东先生用朴素的语言、平实的现代技术语言对诗意空间的表述,使整个建筑在当地创造了恰当的空间对比,形成了宜人而又令人激动的气氛。
土楼村落的社区空间古老而又匀质,在这种长期封闭的传统秩序自我生长而形成的白板(Tabula Rasa)上,桥上书屋表达了一种点状介入的概念。其针对这种封闭体系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采取了犀利的“针刺疗法”,以现代语言的建筑置于传统的村落社区空间,以精确和时代感为充满自发性和手工性质的原生空间注入强心剂,试图通过刺激整个空间体系的问题关键点,使整个村落的整体空间问题与社会问题得到改善。
李晓东先生说:“建筑设计应有如中医的理念,调和系统以治疗有病的人,而非仅仅针对疾病本身”。中国的农村正处于新时代建设时期,关注正在广泛推行的新农村建设,不应止步于关注建筑本身,同时应该关注提高农村社区的空间品质,更新农村住民的生活方式。桥上书屋为聚落提供了有效的结构性的公共空间。这种以建筑实体来解决农村社区空间问题的案例,或许可以为中国当下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些思考
上述是对李晓东先生的“桥上书屋”这个作品的简要分析。李晓东先生做的项目不多,几乎都是在山间田野、远离喧嚣城市之处。在他的一次谈话节目中,曾谈及到他项目的这个特点,他解释说因为在城市里造房子的人太多,受限制也太多了,反而那些地方关注的人太少,但存在的问题有不少,这是我们应该去关注、去解决的。他的这番话引起了我内心的强烈共鸣,一份敬意油然而生。这并非阿谀奉承,而是我觉得作为建筑师乃至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我们理应有这个意识与担当去发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此外,结合他的另外两个作品——玉湖完小和淼庐,让我有了一些思考与感悟。
第一,当现代与传统发生碰撞之时,我们应当要做什么?答案很简单,让现代与传统对话。但这“对话”二字如何实现则是一个十分长远的命题,也十分值得我们思考。仅仅克隆传统的材料、结构、空间形式、坡屋顶等等元素就是对传统的一种保护与延续吗?显然不是。我想更为合理科学的应该是我们认真体验传统建筑中的空间,将能够表达出传统意蕴的空间或是元素抽离出来、提炼升华,从而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去。我们要复兴与重塑的并非传统建筑本身,而应该是它们背后的空间感受与文化底蕴。这样的话语恐怕谁都会说,但我相信至少应该要有这样的觉醒,而实践的过程相信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与完善。
第二,中国建筑师的话语权有多少?有一个事实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中国建筑师的话语权并不太多,往往一个工程的参与度也很低。这里面既有部分建筑师的价值观错误的原因,也有中国目前社会环境所迫的原因。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中就有皇权至上的观念,中国人骨子里多少留有这样的观念,因此许多建设项目都是行政因素大过其他。此外,中国的人口基数如此之大,必然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与之匹配,因此我们建筑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方案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施工、监理等等。一个建筑的建造涉及的这些层面往往都是由不同家的单位承担,这必然存在解读差的问题。而在桥上小学这个项目中,李晓东先生的参与度就非常得高,因此,整个桥上小学的建造完成度非常高,它的品质得到了保障,而建筑师想要传达的理念也能够清晰地为人们所感知。建筑作品的完成度高低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师在建造过程中的话语权,桥上小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我们的古人营造过程中,也是系统地在进行全盘考虑的,如故宫、苏州园林等。这些传统建筑都是讲究建筑单体如何与环境相协调、单体之间又形成怎样的空间关系等等,没有说是一个设计单体,一个设计景观的。而反观我们当下的设计现状,一个系统的设计过程被弄得四分五裂,各方又存在难以协调与达成高度共识的问题,我想这就是导致中国目前很难出现由本土建筑师设计的轰动世界的建筑的原因。问题已经产生与发现,姑且不论社会压力与现实,但我想至少我们作为建筑师或是未来会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我们都应该要有这样的坚持与认知,这其实也是对传统建造方式的一种集继承与回归。
参考文献:
1.李烨,优雅的语言,犀利的语义——福建下石村桥上书屋,世界建筑 2010/01,90-95 2.罗劲、屈湘玲,从容做建筑——访著名青年建筑师李晓东 3.光明网,专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 现代与传统应该对话
班级:建筑082 姓名:陈 瑾 学号:3080622032
附录:本文涉及图片
第二篇:面对网瘾,我们教师该做什么?
面对网瘾之痛,我们教师该做什么?
江苏省宝应县韦镇初中 晨钟
内容摘要:网瘾,已成为万千家长苦恼的“多发病”。家长们尝试过各种手段,包括打骂、找心理医生、找网戒机构,但都收效甚微。面对孩子沉溺网络,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所作为:教育学生“爱自己”、“对自己负责”;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电脑,正视网络的作用;鼓励学生找回自己,重树学生自信心;引导家长改变一些教育方式。通过我们教师的积极作为让学生尽快戒除网瘾,走出网吧,回到教室,回到现实,学业有成。
关键词:网瘾 教育 引导 鼓励
2009年8月2日凌晨3时40分,广西年仅16岁的学生邓森山在“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戒网瘾时,被殴打致死。仅仅过了22天,福建泉州市发生一起命案,因怀疑对方偷了自己在网络游戏中的装备,17岁少年将对方杀死。
网瘾,已成为万千家长苦恼的“多发病”。家长们尝试过各种手段,包括打骂、找心理医生、找网戒机构,均莫衷一是,也都未取得良好的效果。面对孩子沉溺网络,家长心急如焚。家长们一次又一次的发出“关闭网吧,封杀网络游戏”的呼告,一次又一次的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虽然学校、政府、社会想了许多的办法,采取许多的措施,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 “挽救孩子”行动,但收效甚微。
谁能让学生戒除网瘾,走出网吧呢?这肯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努力。但是,我认为作为学思想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要有所为。因为“心病还要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消除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最主要的是从内心解开他们的心结。而这一方面是我们教师的专长和职责。
如何让学生自己从网上“走”下来,“心甘情愿”地走出网吧,回到教室;走出网络,回到现实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育学生“爱自己”、“对自己负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将自己创办的学校的校训确定为“请爱你的妈妈”。这位伟大的教育家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教育学生爱自己的母亲开始,如果一个人连生生母亲都不爱,那么这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地爱他人的,更不可能真正地爱国家的。在这里,我要说:人,应该先爱自己,对自己负责。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的话,那他就不可能真正地爱母亲,爱国家;一个人如果对 1 自己都不负责,又怎能指他对父母负责、对国家负责呢?问题是,怎样才算是真正地爱自己?
爱自己,就要教育学生用对、用好这如金子一般的美好时光,给自己积累三种财富: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整天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游戏,成天泡在空气很不新鲜的网吧,熬长夜,吃泡面,视健康为儿戏,“拿青春赌明天”,这不是真正的爱自己,这是在拿生命开玩笑,会让自己身心受损、荒废学业,最终可能成为一个废人。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电脑,正视网络的作用。
电脑作为一种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研制电脑的目的,绝对不是拿来玩,而是拿来用的,拿来帮助人们更快、更好地工作的。所以,有人说:聪明的人用电脑,愚蠢的人才玩电脑;把电脑当工具的人会成功,把电脑当玩具的人必定会失败。本来,上网偶尔玩玩游戏是为了愉悦身心、放松自己,不能说都是坏事,可是,如果为了玩游毁了身体,荒了学业,误了前程,那可就会成为坏事了,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中小学生玩电脑,一般开始在一个“玩”字上,最终也还是停留在一个“玩”字上。要想弄出如硬件制造、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电脑维修什么的,还得上大学,还得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在和学生谈心的时候,我曾给学生说:老师我也很喜欢电脑,也懂得电脑的一些软硬件知识,但我却不沉迷电脑,一个人“要提得起,还要放得下”嘛!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嘛!而我们现在的最主要的任务是锻炼好身体,学好文化知识。
新学期伊始,笔者所在学校为了彻底杜绝学生入网吧现象,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1、组织教师收集有关“黑色网吧”毒害青少年健康的文章剪报,复印后,发给每个学生,并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阅读。
2、聘请法制人员到学校开设相关讲座,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上网的危害。
3、让曾经沉迷上网现在悔改的学生作报告,用真人真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4、举行“远离网吧”签名活动。这些措施,让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从而不再进网吧,不再沉迷于网络。
三、鼓励学生找回自己,重树学生自信心。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很多沉迷网吧的孩子都丧失了信心,心灵都很空虚,2 谈不上有进取之心,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因此,鼓励学生找回自己,重树学生自信心,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所以,我常对这类学生说:“其实你的头脑很聪明”、“你很有XX天赋”、“你是最棒的!”、“你会比任何人进步更快”、“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们要充分发掘、利用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让上网成瘾的学生在现实中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回成功的感觉,如:曾经有过的辉煌、特别有爱心、组织能力较强、记忆力出众、是出色的运动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闪光点,都可用来重树学生的自信心。
对待上网成瘾的学生,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一定要有耐心,一定不要“贴标签”,既不能怨恨、纵容,更不能鄙视、放弃。如果简单粗暴,或说话不慎,将招来学生的反感,导致无法沟通师生感情,前功尽弃。
四、丰富课余活动,让学生走出网吧。
对于学生迷恋网络不仅要“堵”,还要“导”。在一次关于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座谈会上,一位学生代表的话让许多人很受触动,“如果我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什么课余活动啊?”、“如果还有别的地方可去,谁还会专门去网吧呀。”
现在学生的课余活动的时间确实太少了,现在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太少了。现在大部分青少年活动场所,并不完全为青少年服务。这些场所在营业时间上安排不太合理。“学生上学他开门,学生放学他下班。”一些学生放学后无处可去,因此,我们教师应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引导他们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释放因学习而造成的紧张情绪。
在教育新政这个新的形势之下,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所作为,让大课间不再流于形式,扎扎实实的搞好我们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我们还可在节假日开发我们学校的一些资源,如学校的绿色网吧、图书室、体育馆等,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健康、安全的活动场所,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积极引导他们健康、有益的业余爱好,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家庭是天然的网戒中心”。根据青少年网瘾矫治专家、同济医科大学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沈鸿丽的说法:上网成瘾,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给网吧和游戏,而应该更多地反省家长的教育问题——调查发现,90%的小孩上网成瘾,都与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因此,我们还需帮助、引导家 3 长改变一些教育方式。让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多给与温暖和鼓励,帮助有网瘾者在正常生活中,发现和建立人与人的友情、找到自尊、快乐和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成就感。
“路漫漫其修远”,让学生戒除网瘾,走出网吧,回到教室,回到现实,学业有成,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愿,更是社会、家长的期盼。以上只是笔者的在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和理解,要真正做好这一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探索。总之,面对网瘾,我们教师该积极探索、寻找良方,有所为,有所大为。
第三篇: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今天,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虎妈和狼爸教育方式有感
说到爱孩子,似乎没有比中国父母更“爱”孩子了,为了孩子,父母代办一切生活琐事,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决策他们人生的重大事项,升学就业成家等等;父母提防他们人生中所有可能的错误,以使他们顺利成长。父母排除一切干扰,督促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此以严格苛刻,甚至棍棒训斥等极端的教育方式,但是这样就是爱孩子吗?
2011年,两起典型的教育案例“虎妈”和“狼爸”在网络引发了一场育儿观念上的激烈纷争。华裔美籍的“虎妈”坚持严格教育,将两个女儿送进了名校和卡内基音乐大厅。香港籍商人“狼爸”用“棍棒”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与之相反的案例是另外一位著名的“猫爸”,他采取宽松的的个性化教育,将女儿也培养进了哈佛大学。这些 “成功教育”案例引发了中国家长及教育专业人士的热议,一些父母们聚焦于“哈佛、北大”等字眼,恨不得一棒子也把孩子打进这些高等学府,也有一些专家和家长在反思这种进入名校是否就是教育的成功,以及父母是否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规划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在国内某著名网站上有一个 “父母皆祸害”小组,这是一个拥有近3万多成员网络讨论小组,这些 80后子女用如此惊悚名字形容50后父母,认为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思维来规定子女的前途路线,过度束缚和控制,从而造成了80后子女的叛逆、焦虑以及紧张的家庭关系,因而认为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祸害”!
当然不能说虎妈和狼爸就是在害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走进了心仪的高等学府,享受到了付出的回报,体验了一种特别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成长历程。虎妈的大女儿曾在以公开信的方式为母亲辩护:“我承认我有一位不可违抗的母亲,但现在18岁了,即将离开老虎笼上大学,我很高兴你和父亲如此教养我们。许多人指控你只会培养不会自我思考的机械化小孩,但我的看法相反,我认为你的严格作风让我们更独立;每个人似乎认为艺术属于天分,但你却教育我们,即使是创意亦需努力;另一个我经常听到的批评,是指你造成子女视野狭隘,但事实上,你和父亲却教导我为求知而求知,不附带其他条件或目的。”但在一个针对虎妈
和狼爸教育方式的讨论会上,有一位女儿抱怨她的母亲没有像虎妈和狼爸那样用强制的手段督促她学习钢琴,或许她日后也会有一番成绩。她的母亲回答,是有父母这样做,可是孩子离家出走了,而你说你要跳楼。是的,在孩子的快乐和生命面前,学钢琴成大家,读名校得高薪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因此,狼爸和虎妈的做法是否可取?是让孩子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一帆风顺的去成长还是让他们在试错的过程中自主去抉择人生道路?对孩子的未来而言是快乐的人生重要还是成功的人生重要?是否培养成功的孩子才是对他们的爱,才是对他们的人生负责?中西方主流教育观念中有着迥然不同的观点,比如,中国父母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培养孩子成为成功人士,获得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名望,比如体面工作、高薪收入。西方认为要培养孩子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人。中国父母推崇学历教育,希望“授业”和“传术”,强调学会、学到、学以致用,结果导向。比如,在幼儿时期学习数数和加减法。通过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的训导式学习,避免错误和争论,千万不要行差踏错,悔悟终身。西方父母希望“传道”和“解惑”,强调理解、和体验,过程导向,比如,让孩子体验多与少,长与短。而西方的父母考虑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理念,提倡尝试,宽容错误,在课堂、家庭和社会,在与父母、老师、同伴的互动,甚至争执和冲突中学习,犯错才能让孩子成长。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中西方社会的文化交汇和融合,教育观念在不断的碰撞和发展,但上述迥然相异的教育观念在中西方得到普遍认可,都认为这样的方式才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孰优孰劣之分。首先,从一个社会整体上讲,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首要是让孩子能在未来社会中生存、被社会需要和得到尊重,中西方社会环境的差异使得父母要按照社会实际来培养孩子。比如,在过去的中国,封建社会重仕农轻工商,因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革期间打倒臭老九,手艺人吃香,“有艺在手,生活不愁”,所以辍学当学徒工比比皆是;现在科技兴国,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如果反其道而去培养孩子,父母觉得那真是在害孩子。在当下的国内环境中,当孩子进入学校和成年后,学习和工作的自主权限是非常有限的,标准答案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已定好的,不容许太多的质疑和异议的,特立独行
是高风险的个体行为,所谓枪打出头鸟。宽松和包容的家庭教育氛围可能培养出老师眼里不听话的学生、上司眼里不懂事的下属,反而影响其对学校和社会的适应,造成孩子与他人的冲突,社会认同感差。而聪明、勤勉、谦恭的品行是能得到赞扬的,成绩好的孩子会受到追捧,也促进了孩子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积极向上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固然过于残忍,但不论是否闯过这桥,何尝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关于成功和失败的最佳体验呢?而在西方,西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给了西方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多的自主选择,家庭教育中的宽松和包容能锻炼孩子的自主决策能力,因此当孩子进入学校和社会后,面对学业和工作的自由选择,包括升学、就业、交友、成家等这样重大的人生路口,孩子们也能独立作出决择。但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宽松包容的成长氛围以及价值多元化的渗透,也导致西方教育的“反智主义”在中小学比较盛行,成人文化中的毒品和性对于教育也是很大的干扰。
其次,从孩子的个体上讲,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要让孩子在成长历程中感受到爱、关怀和尊重,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营造未来幸福而不仅仅是成功的人生。父母应该按照契合孩子个性的方式去培养他们。比如,对于服从型性格的孩子,应以主导式为主,如果采取放任的方式,孩子反而无从选择,甚至容易受到不良事物的影响;而对于叛逆型性格的孩子,则应该以宽松的方式,协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施以威权,有可能在表面上压服了孩子,一旦孩子可以独立自主时,他们就会做逆反的事情。再如,对于一些资质平常的孩子,严格要求和较多知识的传授对于保证孩子的成长有高度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基本的教育质量和水准,让这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切实的进步,获得自信。而对于一些创新能力强的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则尤为重要,约束和管制会使得他们的才能被抑制甚至扼杀。即便是同一个孩子的不同成长时期,“爱”的教育方式也得因时而异,比如在婴幼儿期期,自由宽松的方式促进儿童自我发展,在少年期,适度的民主和约束有助于培养自信和自律,而在青春期,则科学引导和平等对话才能彼此尊重减少亲子冲突。父母还要意识到避免不恰当的抚育方式对孩子未来造成的影响。一些心理学观点认为成人的一些心理或行为问题都可以从幼年经历上找到根源,比如成年人焦虑和自卑可能源自于幼年时期严格管控和过度批评等,责任感缺失可能源自于父母疏于照顾和自由放任等。
“子不教,父之过”,子女的教育责任被沉甸甸的压在父母的肩上。在今天这个社会,如何教育孩子确实是一个很让父母头疼和困扰的问题,父母在子女教育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西方式民主还是中国式专制?导师式指导还是朋友式引导?作为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才不是害孩子?这个话题没有标准答案,虎妈和狼爸的方式也不具备普遍意义,即便是“虎妈”,在对她两个孩子的教育选择上,也并没有把对第一个女儿的教育方式全部复制到第二个女儿身上,大女儿比较乖巧,二女儿比较叛逆,所以她对大女儿相对专制,对二女儿相对民主。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爱孩子的父母,一方面要了解社会环境和发展需求,去引导孩子学会必备的生存技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得到社会需要,体现社会价值,培养社会适应性强的孩子;另一方面要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以及不同成长时期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施以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行和精神面貌,实现个人的价值,培养幸福感强的孩子,而不仅限物质生活的成功。这才是最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第四篇:洽谈会中我们应该做哪些礼仪性准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求职礼仪常识,仅供参考!
洽谈的礼仪性准备,是要求洽谈者在安排或准备洽谈会时,应当注意自己的仪表。预备好洽谈的场所、布置好洽谈的场所、布置好洽谈的座次,并且以此来显示我方对于洽谈的郑重其事以及对于洽谈对象的尊重。
在准备洽谈时,礼仪性准备的收效虽然一时难以预料,但是它绝对必不可少。与技术性准备相比,它是同等重要的。
我方正式出席洽谈的人员,在仪表上,务必要有严格的要求和统一的规定。男士一律应当理发、剃须、吹头发、不准蓬头乱发,不准留胡子或留大鬓角。女士应选择端正、素雅的发型,并且化淡妆,但是不许可作过于摩登或超前的发型,不许可染彩色头发,不许可化艳妆,或使用香气过于浓烈的化妆品。
在仪表方面,最值得出席洽谈会的商界人士重视的是服装。完全可以这样讲:由于洽谈关系大局,所以商界人士在这种场合,理应穿着传统、简约、高雅、规范的最正式的礼仪服装。可能的话,男士应穿深色三件套西装和白衬衫、打素色或条纹式领带、配深色袜子和黑色系带皮鞋。女士则须穿深色西装套裙和白衬衫,配肉色长统或连裤式丝袜和黑色高跟或半高跟皮鞋。
有时,在谈判桌上,常常会面对这样一些人:男的穿夹克衫,牛仔裤、短袖衬衫、t恤衫,配旅游鞋或凉鞋;女的则穿紧身装、透视装、低胸装、露背装、超短装、牛仔装、运动装或休闲装,并深身上下戴满各式首饰,从耳垂一直“武装”到脚脖子。这身打扮的人,留他人的印象,不是不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不重视洽谈、自以为了不起,就是没有一点教养
第五篇:我们应该做狼一样的人四辩稿
首先,我要再次陈明我方论点:我们应该做狼一样的人。
很多人都觉得,狼是凶狠的。原因无非是我们个人的主观看法。这样是不科学的,就像以貌取人,如果我们不了解狼,凭什么否定它们呢?
而事实是,狼不仅不是我们憎恶的对象,反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没错,确实有像“狼子野心”、“狼心狗肺”这样的成语,可是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就不难看到像“授狼以渔”、“众狼一心”这样的词。
可以说,狼是出色的军事专家。狼群每一次捕猎,都会把军事战略、集团会工、团体作战、服从指挥等特点发挥到极限。在与狼的长期斗争中,人发现了狼的这些特性,于是,有些民族就开始拜狼为师,狼图腾也因此而产生。但是作为农耕民族的我们,却只有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慌。而狼凶残的形象,也是在恐慌中被塑造出来的,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一个团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少了狼这种角色,相信这个团队、国家、社会都会面临一个缺少竞争、缺少学习而懒散成风的团体。
回想历史上中国最辉煌的时期,无非是唐朝,元朝。元自是不用说的,以游牧民族为建立者的它以狼为图腾,塑造了伟大的历史。而唐朝强大的原因,则跟重视军事发展和国家上下的凝聚力密不可分。仔细想想,这不也是狼最重要的精神吗?因此我们可以说,所有中国历史上辉煌的阶段,都与狼精神密切相关。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们得像狼一样有团队意识,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职而又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因此,我们要做狼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