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意象与比喻性意象

时间:2019-05-15 09:1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描述性意象与比喻性意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描述性意象与比喻性意象》。

第一篇:描述性意象与比喻性意象

一、意象解读 1.比喻性意象

比喻性意象是诗人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其中,又分为明喻体形象和暗喻。

⑴明喻。即带有比喻词“像”“似”“如”等。例如,《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本为抽象概念,说不清道不明,但作者将其比喻为这眼前浩荡东去的江水,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再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作者将这飞流直下的瀑布,比喻(兼夸张)为银河,足见其气势之雄伟。

⑵暗喻。即没有明显的比喻词,但所选用的意象却起着比喻作用。如贺铸《青玉案》中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句中烟草、风絮和梅雨就是比喻性意象。烟草、风絮和梅雨分别存在于地上、人间、天上,可见愁思之多,无处不在。这一连串的暗喻,将作者的愁绪写到极致。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句中就是以千树万树“梨花”,比喻当时积雪覆盖大地的景致。

2.描述性意象

在诗歌中,作者为了营造某种意境或渲染某种情感,就会极力铺陈一些意象,以达到意境的完美和情感的强烈。所以,运用描述性意象,类似《诗经》中“赋”这一手法。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就运用了“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描述性意象,以动衬静,写出了春涧的静谧,使诗歌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给人以独特的美感享受。再如李白的词《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首词通过“平林”“烟如织”“寒山”“伤心碧”“暝色”“空伫立”“宿鸟”“长亭”“短亭”这些描述性的意象,表现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二、鉴赏方略

⑴抓住意象特点。如果是比喻性意象,就要抓住喻体形象的特点;如果是描述性意象,就要抓住这一组意象之间的共同点。

⑵把握意境情感。要有宏观意识,高屋建瓴,概括出诗歌的整体意境,以及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作答时,一定要紧扣意象,切不可空话套话连篇。

第二篇:纳兰性德词中的风意象

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风”意象

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代一位重要词人,他的词中有着丰富的意象群,这些经过构思之后的意象,渗入了词人的主观情意与审美趣味。“风”这一意象,在纳兰词中有着独具一格的哀伤之美,蕴涵了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关键词:纳兰性德;词;意象;风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纳兰性德本名成德,因犯太子保成的忌,改名纳兰性德。纳兰性德三十一岁便离世,这位才华横溢,影响深远的清代重要词人,将凝聚着其短暂一生的真挚情感留给后人。作为“清词三大家”之一的纳兰公子,拥有落拓不羁的性格,以及天生的超逸脱俗的禀赋,他才华出众,出身豪门,本是前程无限美好的,却因人间聚散、人情冷暖,始终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纳兰性德的词,清新隽秀,哀伤而又动人,具有独特的真情锐感,表相处此人敏感而又脆弱的内心世界,纳兰性德的词备受当时以及后世人们的好评。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梁启超赞他为“清初第一学人”,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许其:“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之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容若汲取汉文化的精华,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擅长书法,又精于书画评鉴,而又保持着自然纯真的本性,这种“自然”、“真”尽现于词中。纳兰留给我们的词存有三百四十余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又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以及四卷集《渌水亭杂集》等。一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独特的概念,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意象是中国历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古人体会到,要把心中的意思说出来,就要运用意象,也就是说具体事物。中国传统美学将意象是为艺术的本体,而意象的基本规律则是情景交融,由此构成一个包含着广阔的蕴涵于自身的完整的感情世界。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的产生首先有赖于客观的物象,只有当客观物象进入诗人的印象和记忆后,通过人的构思,带上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才形成染上诗人主观色彩的意象。一个成熟的,又个性的诗人,会将一些平常的事物,通过巧妙的的摄取、组接,形成自己的意象群体,纳兰性德就是如此。

刘勰在《文心雕龙·深思》讨论创作艺术构思时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匠心,窥意象而用斤。此盖驭之术,谋篇之大端。”他明确指出,作者构思及表达过程中,要努力追求声律之美与意象之美。胡应麟也说过“诗家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胡应麟所说的兴象,实即意象。纳兰词中的意象丰富,常常借物抒己之情,将自然风物为自己抒怀所用,每一首词都巧妙运用种种意象,这些意象融入了纳兰的独特生命体验与情感,构成了他词里的特殊意象群。在纳兰的词中,大自然中的夕阳、月亮、云、山、风、雨、烟、雾、霜、柳、落花、松、竹、梅、菊、梨花,生活用具中的灯、烛等以及其他的一些,例如梦、影、故园等,都带上了纳兰的风格,构成了他的独特意象。

细读宋词,我们会发现其中“风”这一意象频繁出现,深得每位词人的喜爱,且看:和风细雨,平和逸景的“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东风又做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晏几道《玉楼春》)表现了词人面对残花落而无计挽回的伤感苦闷。“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秋风一阵紧似一阵,词人衣单难御寒,漂泊的心渴望回归,面目的凄凉,秋风的横扫让人更觉心酸。“溶溶曳曳,东风无力,欲皱还休。”(范成大《眼儿媚》)用“风”这一意象,传神的描绘出了春慵这一生理现象,惟妙惟肖。“落絮无声风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吴文英《浣溪沙》)东风吹此夜,竟觉得还冷于秋,寄予了词人刻骨铭心的内心深情。李清照的《醉花荫》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卷起帏帘,人比菊花还要消瘦,充满了凄苦孤独之情。诸如上述的与风相关的词句,多不胜数,诗词作者或多或少的都会借用“风”这一意象来寄情托志。二

在纳兰性德诗词中,“风”意象出现较多,总共有261处,包括春风、秋风、东风、西风、朔风、轻风、阑风、斜风、凄风、好风、零风、晓风、惊风、霜风、晚风、恶风、四面风、玉兰风、二月风、竹林风、风兼雨。这些风或悲、或愁、或怨、或凉,传达哀伤、凄凉、悲伤、孤寂等情感。风,来无影去无踪,摸不着看不见,如烦恼、如思念、如悲痛,却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

在落叶凋零的季节,秋风卷着黄叶,为秋日增添可积分凄凉。在寒冬,风夹杂着雪花袭来,让人顿时觉得寒冷刺骨。“风”是作者抒发个人感情的载体,风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被可以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入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表层之象与深层之意的渗透,是意象的构成机制。因此我们在诗词世界里遨游,面对缤纷多姿的意象行列时,一定要透过色彩、线条、声响、形态、质地、动作等,深入体味其内层意蕴。读纳兰性德的词,读他的故事,,才会懂得他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他丰富的内心。当人生的凄苦无法完美的宣泄时,当作者凝望远方思念爱人时,当词人远离家乡,仰望另一片天空的皓月时,清风拂过,似乎所有的哀思都随风而去,因此文人墨客总会“捕风”来抒发内心情感。纳兰词中的“风”,几乎没有和风、煦风、畅风、暖风等词,而尽是悲凉之味的风。按理里说,纳兰生长在一个富裕显赫的家庭里,衣食无忧,本应快乐满足的,就像其他的贵公子一样读书享乐,而他却步入了文字的世界,喜爱文字的人注定要变得敏感伤悲。纳兰容若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父亲的藏书楼里,他读《左传》《春秋》《史记》一类的历史著作,他也曾想长大后像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一样,施展文才武略,成就一番大业。满族人崇尚武功的传统在纳兰身上也不例外,他能文能武,十九岁中举,二十一岁通过殿试,成为皇帝侍卫队中的一员,在京城里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子诗人。但是出入宫廷,却让他目睹了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他对仕途感到失望,功名、荣誉、光宗耀祖、报效祖国,都成为虚幻的东西,他宁愿沉睡在自己的纯净世界里,静静的吟诗作词,抚琴而长叹,看月朗风清,度过清水般的一生另一方面,纳兰容若身为风流才子,多情重义,爱情路却坎坷崎岖,让忧伤的容若变得愈加悲伤。和他青梅竹马的表妹进了宫,红墙外的思念无处可寄,日夜思念,几多回忆,终于不敌他晚来风急„„或许唯有风才能够穿越过那座围城,才能回到心爱的人的身边。卢氏清理妩媚,像出水芙蓉般盛开在容若的世界里,容若重获新生,沉浸在夫妻情意浓浓的爱河里。可惜好景不长,卢氏在婚后三年后因难产而离开人世,将纳兰容若生命中的温暖再度抽离,孤影徘徊,只身守着回忆无限冰凉,才会写作那么多的吊亡词,感人至深。江南的汉家女子沈婉,多才多艺,深深吸引了容若,两个趣味相合的人,一见倾心,容若疲惫而又孤寂的心再次鲜活起来,却终因父亲明珠的反对,历尽苦难,沈婉回到江南,爱情的不幸再次挫伤了容若的心灵,于是他在爱情里思念,在孤寂中谱词,寄情于风,让风来吹散相思之痛。三

纳兰词中的风,寄予了作者无边的愁绪,赋予了其词悲凉无奈的韵味。风,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感情,而产生不同的风意象。从西风中可感受其纤柔很长,从中感受到西风阵阵,无比凄凉,令人添愁增恨。从朔风中,感受其肃杀凄冷的意境,用来表达悲哀、忧伤、抑郁和惆怅的情感。风可以调动人的感官,从外界感受到内心变化,都可以体会得到。首先来看纳兰性德的抒写爱情中忧伤、思念、以及惜别的饱含哀愁情绪的词作。“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菩萨蛮》)描写闺阁中丽人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孤寂无聊的情态,在微凉的东风里,泪流满面,这里的“风”是尽染离情别苦的风。“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菩萨蛮》)词中“西风”带着凋零的伤感,是思妻念旧时的惆怅之风,西风阵阵,络纬声声,不但难以入眠,而且更令人感到忧伤,引发对去年秋天的思念,西风凄紧,却已经无人关心冷暖,风似乎愈加吹得寒冷,心也愈加冰凉。“衰杨叶尽丝难尽,难雨凄风打画桥。”这是一首悼亡词,“丝”即是思,词人思念亡妻,心中悲凉,满眼的景物也显得那么孤寂,“冷雨凄风”风无定,雨无常,风夹杂着冷雨只能是更加悲哀,风成为了心中悲伤的载体,染上了作者的哀伤。“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无语。”(《秋千索》)这是一首怀思恋人的令词,充满孤寂之情,词人追忆往日欢乐,感伤今日孤独,柳絮梨花依旧,伊人却已不知去向,此处“东风”是词人心中情感的寄托,成为诉说的对象,东风带去思念,或许会吹到伊人耳边„„

纳兰词中的风不仅是抒爱情之愁,也充满与友人的离别愁思和同情之心。如“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离别间。”(《于中好》)这首词中纳兰容若表达了对诚挚友情眷恋和一往情深的伤别之情,“风”在此便是伤离别,以及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金人捧露盘》)词人观莲有感,荷塘里风轻露冷,故地重游,油然而起怀念友人的深情。“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霜天晓角》)这首词是与友人共酌而抒发的感慨,“风前柳”饱含不舍之情,下片又转入对事实人生的感叹,西风逼人瘦,风让人憔悴、哀伤,往事如风,日夜吹不尽。人生如风,匆匆而过,烦恼却不能如风一去无踪。风至情至性,吹醒心中的思念与哀愁,吹散知己各奔天涯。风也吹来了江南的美。“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浣溪沙》)江南的美,清新淡雅,本词哟偶那个白描,清丽简淡,描摹如画,这里的风多是温婉的,和煦的风,带着江南特有的柔美气息。又有抒发关塞行役的“边愁”,“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清平乐·弹琴峡题壁》)行役塞上,词人慨叹知音难觅,前朝如梦,边愁难写,伴随着“落雁”和“西风”,边愁月愈加浓烈。四

关于纳兰性德的词中感风伤怀的现象,以及风在词中所渲染的悲凉色彩,这些与词人心境的关联,基本可以将词人对风意象的反应模式划分为以下两种:

(一)愁怨满怀,遇风益悲:强化模式

此类型是说,词人心中愁怨已经堆积心中,外界的影响会使其更加伤感,纵使艳阳高照,词人心中也会阴雨绵绵,这个时候,遇见风起,只会更加悲伤,愁上添愁。例如:

“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乾。银灯飘落琐窗闲,枕屏几叠秋山。朔风吹透青缣被,药炉火暖初沸。清漏沉沉无寐,为伊判得憔悴。”(《河渎神》)

这首词作大篇幅绘景,述景而情在景中,上片之景从大景写到小景,从室外写到室内,都是肃煞凄凉之景,可见作者心中已是凄凉悲愁万分。下片从“朔风”写起,引发更深的悲伤,为“憔悴”作铺垫语,因相思而致多愁多病,即便如此也无怨无悔,在一片凄凉景色之中,风似乎更加忧伤的袭来。“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望云天。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浣溪沙》)

词人使至塞上,又于客中送客,满心伤感,西风微凉,吹开忧伤,由此词人联想到戍守边关的将士,于是不胜悲悯,由此写边关苍茫凄清之景,深发心中伤怀之感。“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清平乐》)重阳佳节,独自立于深宅秋雨中,在苍茫中风风雨雨更添孤寂之感,因此勃发隐怨长愁。这并非一般秋感,而是长久积郁心中的愁思,在这风雨交加的重阳日,终于无法抑制。

(二)愁怀潜伏,因风感发:感生模式 这一类型是指,词人心态处于平静态势,虽然曾经的离别、伤心、失意已随时间隐藏于心底,或是暂时忘却。一阵凉风袭来,回忆夹杂着伤痛侵入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勾起层层涟漪,一时难以平复。例如: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好事近》)

秋夜寒风袭来,冰冷的被子多出一半,更显得凄凉,念起曾经在一起时的温暖,顿觉凄凉孤单,思念妻子的情绪高涨,泪流不止。因为风的到来突然唤起了作者不愿意想起的伤心,这伤心本就是潜伏已久。

“风灭炉烟残地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何人?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虞美人》)

词人本是敏感的,容易伤春悲秋,多愁善感,总会因为外界的变化引发心绪的波动。这是风将香炉里最后一缕烟吹尽,烛花也变冷了,此景勾起了词人的伤感,带来了不尽的孤寂之感萦绕心怀,一发便不可收拾,于是借填词来宣泄了。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山花子》词以景起,风中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丝丝萦绕不断。一切因风而起,忽然记起以前的事情,思绪万千,泪禁不住悄悄流下了。

综上所述,意象的巧妙运用,可以提升词作的感染力,用随处可见的事物填入词中,具有广阔的表达感情的空间,在抒情的同时,将自然物象为己所用,表己之意,与己同悲,情深意切。纳兰词中“风”这一多是表现思念与忧伤,就像一缕忧思,从纳兰的眼前飘过,飘到我们的心中,飘过了世事的纷扰,回归纯净与自然,这就是纳兰词的独特之美,无功利,不染尘埃,在诗词的广阔天地里开启了一片纯美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 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3】 纳兰性德(著)、张秉戍(笺注).纳兰词笺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4】 苏缨.纳兰容若词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5】 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第三篇:试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意象

试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意象

摘 要:纳兰性德的悼亡词历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悼亡词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意象,这些意象既秉承前代诗词的比兴传统,也与作者的身世经历和内心情感密切相关。理解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意象,对解读其悼亡词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纳兰性德;悼亡词;意象

自西晋潘岳创作《悼亡诗》三首以来,悼念亡妻便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题材,这种题材以追忆和伤逝为主要内容,其情感特别真实感人,句句出自真心,字字发自肺腑,历史上出现不少的佳作。悼亡诗以西晋潘岳的《悼亡诗》和唐元稹的《遣悲怀》、《离思》最为有名,词则以北宋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为代表。而在清代,以悼亡为题材,词作数量最多、历时最长、成就堪与前代悼亡作家作品相媲美者当推纳兰性德。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1]217。

悼亡作品的产生需要一种特殊的情感经历,那就是妻子的离世。纳兰性德在青年时代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残酷的生命情景,从词人二十三岁妻亡到其三十一岁病故,悼亡之作充斥了他的后半生,声泪俱随,令人唏嘘叹惋。况周颐说:“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1]152,张任政又说:“先生之待人也以真,斯所为词,亦正得一真字,此其所以冠一代而排余子也”[2]223,他的悼亡词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正源于作者不愿也无法矫饰的真挚情感。

纳兰性德悼亡词明确标有悼亡副题的只有六首,一首代悼亡,其余皆没有标注,因而他的悼亡词究竟有多少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据纳兰性德的同年进士叶舒崇在纳兰妻《卢氏墓志铭》中说:“于其殁也,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3]3,可知纳兰词中的悼亡词当不只这几首。历来都有不少的学者对其词作进行考证,但由于恨别与悼亡,思念与伤逝都是一种极为相似的情思,追悼亡妻与追忆昔日的恋人让人很难区分。据张秉戍《纳兰词笺注》统计,纳兰词中属于悼亡的词作除六首标明悼亡的之外,还有二十二首,共计二十八首。

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有着丰富的意象群,那些意象都是凝结了作者情思的物象,对于这些意象的理解将直接有助于我们去解读他的词作。如《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这首词作者选空阶、寒雨、葬花天气、魂、梦、人间、夜台、钗钿约、重泉、双鱼、湘弦、月、风、清泪、纸灰这一系列意象,幽咽缠绵,虚实相间,人间、黄泉层层深入。葬花天气即五月三十日,这天是落花时节,也是纳兰妻香消玉陨之日。在这样的时日,虽时隔三载,生者对死者的牵挂与思念却仍然如此真切和深沉。魂、梦、人间、黄泉、夜台这些意象是词人在失控交错中诉说着死别的痛苦与人间的孤独,诉说着对死者的牵挂。“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他多么希望能与亡妻互通书信,好知道她在另一个世界还好不好?“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他生知己的愿望都怕不能实现,情痴之极令人叹惋。寒雨滴空阶、更深、月零风里、清泪、纸灰等更让本首词由凄清悲凉归于惨淡幽咽。正如严迪昌《清词史》说:“此词纯是一段痴情裹缠,血泪交溢的超越时空的内心独白语。时隔三载,存亡各方,但纳兰痛苦难泯。结篇处尤为伤心动魄,为结个他生知己的愿望也难有可能而惊悚”,[4]68,解读这首词理解葬花天气、夜台、重泉、双鱼、钗钿约等意象是关键。

根据袁行霈的意象分类法[5]63,可将纳兰性德悼亡词中所使用的意象分为自然意象、社会生活意象、人的创造物意象三大类别。

一、自然意象

自然意象是外部事物呈现在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应。

在纳兰性德的这类意象中,植物意象非常丰富。如:梨花、蔓草、柳、花、秋莲、浮萍、芭蕉、莲、叶、高梧、红雨等。其中柳是出现得较多的,共十次,柳留谐音,它在我国传统的诗歌题材中是离别的象征。纳兰性德在他的悼亡词中多次使用这一意象,除了传统的文学意义外,柳更是凝结了词人无限的哀感和情思。“又到绿杨曾折处”(《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那里曾是他与爱妻分别的地方,杨柳见证着爱妻在世时与自己的分分合合,于是“衰杨叶尽丝难尽”(《于中好·其明日是亡妇生辰》),在凄风苦雨的夜晚,花被零落了,柳叶也被风吹尽了,可是词人对妻子的思念却是没有尽头的,“丝”即“思”。以前是短暂的分离,而今却是永别,看着杨柳,词人心欲碎肠欲断,于是杨柳便成为他的悼亡词里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如:“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百字令·人生能几》)“飞絮飞花何处是”(《临江仙·寒柳》)“风絮飘残秋草生”(《山花子·风絮飘残秋草生》)“垂杨那是相思树”(《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等等无不是词人对爱妻的思念与追忆。梨花,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它具有独特的含义,指美貌贞婉的妻子。“归来也,趁星前月下,魂在梨花”(《沁园春·代悼亡》)“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青衫湿遍·悼亡》),词人在卢氏亡故后感到无比的孤独凄凉,他回想卢氏在世时“小胆怯空房”(《青衫湿遍·悼亡》),与自己此时的心境对比,将心比心,对亡妻的愧疚思念之情更显淋漓。花,是亡妻的象征,表达一种伤逝的主题。葬花天气便是亡妻去世的时节,“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一宵冷雨葬名花”(《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爱妻卢氏姣妍美好却年纪轻轻魂飞天外,就像娇弱的花儿一样,冷雨凄风便将其摧残。红心草,指美人之恨。“心比秋莲苦”(《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秋莲,是词人哀愁、怅恨的集中体现。浮萍,指作者飘零的身世之感,作为一贵介公子,在爱妻死后竟然发出“半世浮萍随逝水”(《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的深沉感喟,实在令人费解,而妻亡后找不到情感的归宿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纳兰性德悼亡词中还有不少动物意象,如:燕、蝶、鱼、莺、么凤、飞蛾、啼鴂等。这类意象大都是成双成对的爱侣的象征,词人用这些意象,更显出他丧偶后的孤独和凄凉,悲感不禁更深一层。“燕子依然,软蹋帘钩说”(《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春丛认取双栖蝶”(《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此时此景不禁让词人“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沁园春·记绣榻闲时》)。然“梦好难留”(《沁园春·瞬息浮生》),词人孑然一身,看到燕子呢喃,蝶儿双栖,心中的凄凉更是无以复加。双鱼,指书信。《文选·古乐府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4]53,词人用这一典故表达自己的无限哀思。“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他对亡妻的牵挂无时不在,就算是生死相隔,词人也真心的想知道久赴黄泉的妻子是否还好,思念之深血泪交融。“怕听啼鴂出帘迟,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虞美人·绿荫帘外梧桐影》),啼鴂,杜鹃鸟,在此,词人用这一凝结着血泪的意象,表达自己刻骨铭心的思念和血泪交融的倾诉。杜鹃啼血,思念殷切,词人从自身出发想到亡妻在另一个世界对自己的思念,于是更加怅惘、断肠。

除了上述植物、动物意象,残阳、月、冰雪、风、雨、葬花天气、尘土、埋愁地、落花潮、秋河、朝暮、薄雾、夜、冻云、星、碧落、夜台、秋坟、玉钩斜路等在他的悼亡词中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月无疑是出现得最多的意象,共12次。词人笔下的月是残月、湿月、微月、冰轮,给人以无比凄清之感。传统的月是思乡、时光流逝甚至国家兴亡的象征。而在词人的笔下,月则是离别、思念甚至亡妻的化身。词人在《沁园春·瞬息浮生》的序里写到:“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时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尤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因而词人时时咏月,对月伤怀。“高梧湿月冷无声”(《浣溪沙·风絮飘残秋草生》),“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临江仙·寒柳》),词人深情呼唤:“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如果爱妻是那天上的月亮,他将不怕月宫的寒冷,夜夜为她送去温暖。词人对亡妻的爱始终不以生死异心,哀怜挽唱,令无数读者为之神伤落泪。埋愁地、夜台、秋坟、玉钩斜路都是指坟墓,在词人眼里,坟墓是“埋愁地”,是一种生的解脱。而寒夜、残烛、风雨再加上葬花天气,使得词作更显凄寒无奈,悲感更显深沉浓烈。“以悲为美”是自诗骚以来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的美学风尚[6],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承继了这一风尚,并把丧妻之痛与人生之悲抒发到了极至。他对月、柳、花的吟咏更是秉承了自《诗经》以来中国古典诗词在抒情言志上的比兴传统。

总的来说,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自然意象凄切惨淡,给人以萧索凄清之感,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凄清、冷凝。太阳原本是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但在词人的笔下是残阳、斜阳,“沉思往事立残阳”(《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总给人一种心灰意冷、死气沉沉之感。词人笔下的风是凄风,雨是冷雨、寒雨,云是冻云,雪是残雪,银河是秋天的银河,草是衰草、蔓草。尘土、埋愁地、夜台、秋坟,玉沟斜路都是指亡妻的坟墓。这些意象使得词人抒发对亡妻的伤逝与追忆之情更显幽咽惨淡,从而营造出一种幽咽迷离、悲凉顽艳的意境。词人一想到温婉贤淑的妻子年纪轻轻就被一抔黄土掩埋了,悲戚之情使之伤怀涕零。他的好友顾贞观说:“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

[2]36,可谓中肯之语。

二、社会生活意象

这类意象大多是词人触物伤情的一个集中体现。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这类意象也十分丰富。

首先是与亡妻相关的生活意象。如剪刀声、镜阁、春髻、缝、椒浆、锦字、香台、葡萄、酒、绣榻、上元、七夕、重阳、灯、素带、粉香、湔裙、眉、钗钿、衣、袖口、玉骨、玉钗、玉颜、犀奎、翠翘、凤髻、羽衣、钿合、罗袜、遗钿、纤腰、旧罗衣、素手、花骨、兰襟、银釭、纸灰、丹青、兰膏、粉、犀合、金泥蹙绣、蝉纱、春山、檀痕、翠影、菱花镜等。这类意象要么是亡妻的衣物及日常用品,像钗钿、旧罗衣、兰膏等;要么是他与亡妻共同生活过的地方,如:空房、回廊、疏窗、亭子等。细细读来不禁令人想起潘岳在他的《悼亡诗》里所说的:“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然潘岳终能以“庄缶犹可击”聊以自慰,而纳兰性德却情痴至极,难以自拔。“减尽荀衣昨日香,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沁园春·瞬息浮生》),他的风流神采早已在忧思中消损殆尽了,词人用奉倩妻亡,不哭而神伤,不久便死去的典故来抒发妻亡后自己恨不能随之而去的心情。无论是上元、七夕还是重阳词人总是在发抒悼亡之辞,那些钿合、旧罗衣、绣榻等总是词人哀歌的对象,而空房、回廊、亭子、灯等更是让词人睹物思人,时刻怀想与妻子的种种恩爱,到如今,人去楼空,只剩词人形单影只独对窗前明月,这等哀伤、孤寂唯有亡妻一人能知晓。然“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这是妻亡后,纳兰性德发自内心的悲鸣,妻子不仅是他的伴侣,更是他的知己和朋友。正如李嘉瑜在《试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说:“悼亡之作同时触及爱与死这两种人类生命表现的极端,当你目睹所爱的人死亡,其冲击性与悲剧性更胜于个人生命的消逝”[7]。是的,在卢氏亡故后,他总是郁郁寡欢,三十一岁便辞世了。

其次,纳兰性德悼亡词里还有其他类社会生活意象如:泪、萧关、天涯、行役、金字经、经声、佛火、青衫、烛花、孤衾、雕鞍、短发、霜、琵琶等。其中,泪是纳兰性德悼亡词中出得较多的一个意象,共出现11次。正如词人在《岁晚感旧》里说:“短梦分今古,长愁减岁年。平生无限泪,一洒烛花前”[4]20,一生的愁绪与哀愁化作血泪使得词人形损神伤,壮年辞世。古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纳兰性德身为御前侍卫,文武双全,他并不是故作女儿态之人,不痛极焉能如此?“盼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青衫湿遍·悼亡》)“几回偷拭青衫泪”(《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山花子·风絮飘残秋草生》)“清泪尽,纸灰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赢得更深哭一场”(《沁园春·瞬息浮生》),情痴至此,几令人断肠。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说:“纳兰词如寡妇夜哭,缠绵幽咽,不能终听”[2]126,虽有把纳兰性德说成女儿态之嫌,但其悲戚之情却与寡妇之痛极为相似,真可谓凄凄惨惨戚戚。无论是在天涯、塞上,还是在家中、佛前纳兰对亡妻的忆念总是绵绵不绝,他在极度的痛苦中原想借佛教来缓解自己生之痛苦,然他仍感到“经声佛火两凄迷”(《望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最终注定了自己一生的憔悴和愁绪。所以他年纪轻轻便有“料短发,朝来定有霜”(《沁园春·瞬息浮生》)的人生感喟,伤怀无奈之情更甚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尘满面,鬓如霜”。

三、人的创造物意象

这类意象是词人内心情感的喷发与对“来生知己”的寄托,是词人对阴阳两隔的怅恨与无奈。

首先是典故。纳兰性德的词作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明白晓畅、易懂。这并不是说他不使用典故,而是他把那些典故巧妙的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使之看起来自然贴切,没有生涩和雕琢的痕迹。如:荀衣、雨淋霖、红心草、蘅芜、青菱蝶梦、断带、鸾胶、萼绿华、赌书泼茶、湘弦、奉倩、道韫、兰成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有几个常用的典故,这些典故深含着词人对亡妻的牵挂和无限眷恋,同时也饱含词人的无奈与辛酸。词人善于化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典故入词,像“信得雨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泣尽风檐夜雨铃”(《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据《碧鸡漫志》载:“唐明皇,幸蜀,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4]52,这种死别之恨总是让词人愁肠百结无处排解。词人借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来表达自己想与亡妻相会而不得的悲戚之情。“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沁园春·代悼亡》),《抬贵记·前汉上》载:“(汉武)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犹著衣枕,历月不歇” [4]43又《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至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子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4]43。这两个典故都是爱得极深,痛得极切的阴阳两隔的范例,词人对妻子的爱决不以生死异心。在词人的心中妻子是姣好而有才华的,就像西晋才女谢道韫“林下荒台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山花子·林下荒台道韫家》)。词人更用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典故来比喻自己与亡妻生前的种种乐趣,如今物是人非,唯有感叹“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伤逝之情更显浓烈。总之,在这些典故的运用中,没有一丝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感人至深。

除典故外,词人更用魂、梦、幽泉、天上人间、重泉、尘缘、他生、缘、浮生等意象来构造出一种真与幻、虚与实的迷离世界。梦是词人对与亡妻相见的一种寄托,和对无情现实的一种逃避。魂、梦是凝结在人类头脑中的虚构物,在词人的笔下显出一片深情。“一天凉露,芳魂此夜偷接”(《百字令·人生能几》)“窗前月几翻空照魂销”(《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沁园春·代悼亡》)词人将对亡妻的思念和爱寄托在梦里、天上人间甚至是他生。而对来生有所寄托的他更是相信尘缘和轮回宿命,如“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沁园春·瞬息浮生》)等将他的一片深情和盘托出。词人更时时用黄泉、幽泉等意象来渲染出一种惨淡迷离的意境。

综上所述,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有着丰富的意象群,对其悼亡词中意象的感知和理解是解读其悼亡词作的关键,同时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深藏在词人内心的绻绻深情。纳兰性德悼亡词中丰富的意象,不仅秉承了《诗经》以来中国古典诗词在抒情言志上的比兴传统,而且更能真切生动地展现作者独特的身世经历与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况周颐.人间词话 蕙风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2]陈水云.明清词研究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黄天冀.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序[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83.[4]张秉戍.纳兰词笺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5]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7.[6]徐承红.纳兰性德悼亡词的悲剧意蕴[J].名作欣赏,2001(3).[7]李嘉瑜.试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4).

第四篇:纳兰性德词意象与其风格之关系

从意象看纳兰性德词艺术风格

樊蓝燕(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一个诗人的作品能否流传千古,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是否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在诗词中风格很大一部分由意象来体现,因此纳兰词至今是研究界的热点的原因之一也是在于他的意象,及由此意象形成的艺术风格。本文试借助纳兰词意象的研究为切入点,来分析纳兰性德诗词风格形成原因。关键词: 意象艺术风格哀感顽艳

一个诗人有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建立了自己的意象群。纳兰性德之所以到现在仍然广受欢迎,意象的丰富多样性和独创性是其原因之一。纳兰性德研究无疑是清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近年来,涌现了很多研究纳兰词的论著和文章,但大多数都从其词的内容、分类、身世等方面入手,从意象角度来研究纳兰性德的文章比较少。本文写作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想借助读纳兰词意象的研究为切入点,来分析纳兰性德诗词风格形成原因。

古往今来,评论纳兰性德词的风格不乏其人,如陈廷焯“情词凄婉,似韦端己手笔”、“一片凄感,笔笔凄艳”、“凄凄切切,不忍卒读”[1],谭献“以成容若之贵,项连生之富,而填词皆幽艳哀断,异曲同工,所谓别有怀抱者也”[2]、谢章铤“纳兰容若深于情者也”[3]、唐圭璋“不假雕琢,似此真不愧大雅矣,古今艳词亦不多见也。[4]”况周颐“容若承平少年,乌衣公子,天分绝高,适承元明词弊,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白受采,进于沉重浑至何难矣。”[5]等等评论不一而足,都一语中的,道出了纳兰词的风格特征。

一个人的作品能否流传千古,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是否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在诗词中风格很大一部分由意象来体现。意象在诗歌艺术创作中往往带有艺术家强烈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诗人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通过意象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即“立象以尽意”,还可以创建新颖的艺术形象,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意象属于美学范畴,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十分重要的诗学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象(诗歌中人、景、物)与意(作家情思)的组合。意象具有确定性,如菊花寓意傲霜坚强、隐逸高洁、清高脱俗;杨柳代表惜别之情思亲之意、怀乡之思;

鸿雁象征游子羁旅思乡、恋人孤独怀人等等,这些意象及其涵义说明意象的意义有其确定性,意义也都是确定的,且为社会所公认的,具有社会属性。意象具有多义性,即一个意象会引发很多个引申含义,如“月亮”,本身是团圆之意,然而在团圆之夜却有很多难以团圆的游子、行人,因此它又有思念、怀乡等涵义。意象的多义性使诗歌更含蓄,更有跳跃性,从而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联想的空间。而由意象组合形成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同时也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词人在创作过程中,总会有自己主观的情绪渗入其中,因此好的诗词的意象及其形成的意境总是个性化的,如一说到菊花,大家马上就想到陶渊明,因为陶渊明诗歌中有大量咏菊之句,而诗人本身也种菊,菊花就自认成为他的专属个性意象。再如一提到月亮,也很自然的想到李白,他是古代写月亮最多的诗人,很自然的就把月亮与李白联系起来,这不仅是一种条件反射,更加说明了拥有个性意象的重要性。而纳兰性德也有自己创作的意象,如对“梦”的描写,有近100多处之多,主要有梦凄迷、远梦、魂梦、幽梦、秋梦、残梦、吹梦、春梦、轻梦、断梦等等,可谓是完全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袁行霈说“意象,首先必须呈现为物象,否则很难为人理解。”[6]物象是客观的,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中,就会或多或少带有、染上诗人主观的色彩,经过了诗人思想情感、心理状态、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综合的侵染之后,就成为意象,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很显然经过诗人加工过的意象带有了诗人的个性特色。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一,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转化为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的具象,让作者的情思得到具体可感的表达。作用之二,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代抒代言,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由于诗的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能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作用之三,就是借助意象,作委婉的表达,将涵义隐藏于意象中,不做讽喻而讽喻之意毕现。纳兰能成功调遣、构思意象,意象的这些作用在纳兰词中均有体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7]王国维认为阅世与作者性情关系密切,阅世多了,经历的多了,个性气质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变得复杂,感情也就不那么纯粹了。而主观诗人则不必多经历社会,因为经历越少,性情越真。纳兰也是完全符合王国维的要求。纳兰生于富贵家庭,身世显赫,是康熙朝权相明珠之子,纳兰也为康熙帝所宠幸,没有国破家亡的杜甫的经历,也没有李白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种家庭环境可谓得天独厚,羡煞旁人的。然而陈廷焯却对其评价“一片凄感,笔笔凄艳”、“凄凄切切,不忍卒读”,就连其好友顾贞观也说“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8]

纳兰词哀感顽艳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容若的悼亡之作中。纳兰作词,可谓古往今来最为哀感顽艳,令人柔肠寸断,如:《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任认取双栖碟。”观其通篇无一哀悼之词,哀悼之意,却又句句都在诉说,字字哀痛。《词苑萃评》中,顾梁汾也认为:“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正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余最爱《临江仙》‘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言之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容若词义亦以此为压卷之作。”[1]在悼亡词中,纳兰调集了很多意象,共同形成哀感顽艳的风格。如在《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中“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这首词中运用到的意象有 雨、花、魂梦、双鱼、清泪等,弥漫了哀伤、凄婉的心情,而“魂梦”是爱妻逝后作者生活状态的写真,词人在卢氏逝后浑浑噩噩、似梦非梦当中度过了三年,伴随着词人的是凄楚的天气“雨”天,凋零的花朵,想象亡妻亲手写过的信笺,词人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只有流不尽的思念的泪水。再如《沁园春》“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这首词也是词人怀念亡妻之作。词中运用了诸多意象:绣榻、斜阳、春花、秋月、笛声等,绣榻是妻子曾经歇息过的地方,斜阳代表消沉、对生命消逝速度之快,对生命意识的体验,春花象征妻子美好的年华。词人回忆与亡妻生前的点点滴滴琐事,这些在现在看来都是美好的,然而现在只能对着妻子遗容大哭痛哭,对着象征美好青春的春花心情只能“触绪还伤”,而此时从邻居飘来的阵阵笛声更是加重了词人沉重痛哭的情绪。这一系列的意象组合无一不加重了词人愁怨的郁结。

纳兰性德词风格情调低沉、情思凄婉,哀怨缠绵,这是由于其词中大量运用了“残”、“冷”、“寒”等词语,如:残翠、残月、残花、残阳、残雪、残香、残红、残星、残灯、冷香、冷画屏、冷眼、冷烟、冷雨、冷红、梦冷、玉炉寒、嫩寒、寒愁、薄寒、寒窗、新寒、晓寒、寒沙、夜寒等等,这些意象之前若是没有“残”、“冷”、“寒”的修饰,就会呈现事物本来的样子,如翠翘,这是妙龄佳人的饰物;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雪,洁白无瑕。然而这些物象一旦与它们结合,无不渗透了一股衰败、残缺、孤独之感,这些物象与词人情感的结合物充斥着整部《饮水词》,也是导致纳兰词风格哀感顽艳、凄楚伤感的重要原因之一。纳兰故意把时间选择在黄昏、斜阳、落日等时段,选择的天气多为雨、风、霜,且多为深秋季节,意象颜色多为暗淡、萧瑟,如暗钟、黄叶、乍黑、黄茅等,呈现萧瑟、衰败、颓废的画面。不仅如此,纳兰还全面调集味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如“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啼鴂”、“啼莺”、“黄芦苦竹孤舟泊”、“凉云石叶”、“一例冷清清”、“冻云一树垂垂”等,不一而足。

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人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7]纳兰出身贵族之家,没有染上汉人作诗雕琢的习气,因此他的创作特色是以清淡朴素的语言书写真情,他的词作天然去雕饰,清淡朴素,情感真挚自然。如《望海潮·宝珠洞》“汉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白日、空山、童子牧牛、一片荒沙、一线桑乾、一道炊烟、三分梦雨、斜阳、两三行归雁等等意象均是极目所见,纳兰完全写自己看到的景物,毫无雕饰,只是白描,故能真切自然。又如《江南好》“江南好,何

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避风沙。”这首词跟之前的悼亡词格调完全不同,也是纳兰词中少有之作。通篇清丽自然,一扫凄婉、哀怨的阴霾,取而代之的是对江南美好风光的赞赏。江南有翠帘、水、绿叶、红花,没有塞北的风沙,没有闺阁的缠绵哀怨,地理条件优越,环境宜人,清新自然的轻快都是通过一个个江南美景传达的。而词人此时又与江南才女沈婉交好,怎能不生出如此清新明快之作呢?

在常人眼里,风、月、梧桐、芭蕉、柳、塞草、落日等意象可能是一种无情无性、没有任何情思意味的自然现象,但当它进入到词人的世界里,就带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和情绪意味,具有了某种生命情调和哲理意味。如《古北口》“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杨柳本身只是树木,且是美好的春天的代表,无任何情思可言,然而杨柳的枝条在风的吹拂下如同一条条手臂,似乎在说“别走,别走”,代表送别、留恋、伤感等意绪,词人来到岸边送别友朋,表达了对友朋的依依惜别之情。又如《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筵。黄花时节碧云天。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词人远在塞外,看到大雁南飞,希望鸿雁给亲人传达思乡之情。在这里鸿雁象征游子羁旅思乡。当这些物象与词人的伤感情绪结合之后,自然而然也就具有了诸多涵义,成为一种情感的代表与寄托,也就具有了某种生命情调与意味。

意象的运用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诗人的艺术风格,在诗歌艺术创作中往往带有艺术家强烈的感情色彩。纳兰性德的意象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独创性,这些经过词人加工过的意象带有诗人情感、个性特色,形成了哀感顽艳、清新自然、毫不雕饰的艺术特色,是纳兰词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1]陈廷焯,《白雨斋诗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谭献,《复堂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唐圭璋,《纳兰容若评传》[J],《中国学报》, 1994年第1期

[5]况周颐,《蕙风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冯金伯,《词苑萃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樊蓝燕(1987—)女,安徽合肥,安徽大学文学院 硕士研究生 元明清

详细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大学龙河校区305#404室

联系电话:***

第五篇:成长 比喻性作文题

成长,伴一路芬芳

我行走在成长之路上,路边的花朵开的正艳,一股芬芳之气迎面扑来···

亲情之花

“现在立冬了,天变凉了,记得多带一些衣服,唉,要不然把棉袄也带上吧···”你这孩子,怎么不听我的话呢,从家里多拿些苹果,少买零食,每天都得吃菜,甭管多贵,都得打一份,听见了吗···”

唠叨似乎是妈妈的专利产品,每次我放假回家,这都是我的一项“必修课”虽然我已经听了N+1遍,但妈妈仍然乐此不疲,每次都要提醒我一遍,恐怕被我遗忘了。

我轻轻的摘下这朵亲情之花,深深的埋在心间,让他伴我成长···

师生情之花

考试!考试!上了初三以来,这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每当我这腔埋怨无处倾倒时,我就在日记里发泄,而语文老师就像一位心理医生,每次都能对症下药“别担心,甩掉包袱,否则会压力过大···”“没关系,老师相信你,你永远是最棒的···”老师那温暖的话语好像一缕春风,吹进我的心扉,驱开重重浓雾,让他洒满光明。

我小心翼翼地采下这朵“师生情之花”,牢牢的攥在手心,让他伴我一路前行。

友情之花

“谁有衣架,借我一个!”小A拎着湿淋淋的衣服问道。“我有!自个在厨子里拿吧。”“奥THANK YOU!”小A喜出望外。

“如今我已囊中羞涩,哪位大款可以资助一下?”“我借给你,不过可有利息的,200%!”“什么人啊,敲诈勒索啊?”“开玩笑啦,给你,接着!”

我们八位大仙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已经2年多了,我们相处融洽,互帮互助,虽然也有不愉快的小插曲,但他对我们坚不可摧的友情毫无影响!

我缓缓地摘下这朵“友情之花”,轻轻的放在胸前,让它陪伴着我成长。

成长,伴一路芬芳,我在这些花朵的滋润下,欢乐着,成长着···

最值得关注的全国中考比喻义作文题

(一)一、命题类(24题)

1、题目:心中的彩虹

提示:你见过天上的彩虹吗? 每当雨过天晴,赤橙黄绿青蓝紫,常常会有一道色彩缤纷的天桥架在空中,那便是彩虹。她的艳丽,她的娇美,引发了我们多少美妙的遐想。你心中也会有美丽的 “彩虹”吧?如果有的话,她会是什么呢?是你的一种美好回忆,还是你的一种珍贵的体验?是你的一种坚定信念,还是你的一种向往境界?是你的一种青春企盼,还是你的一种不懈追求?„„

无论她是什么,她都是伴随你年轻的生命走向成熟的一种精神食粮,一种精神支柱,一种精神力量。你曾经为她激动、为她付出,请你以满怀的深情和流畅的文字,把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吧! 

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准确对应,而且还有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名字。让我们看看春季的几个节气:“立春”还带着残冬的余寒,但天气变暖,送来了春的气息,是一种转折,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标志;“惊蛰”就像一个故事,一声春雷把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春分”这一天,太阳正当赤道

3、阳光收集在瓶子里,瓶子便有了温暖;阳光收集在心里,内心便有了爱。如果经常收集阳光,我们的内心也便有了阳光的普照,滋润着爱的土地。请以“收集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4、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作文。

记忆中, 总会有一些东西撞击你的心灵, 在你的心海里激起朵朵浪花。这些浪花或许是一位朋友、一件往事、一处风景、一段情感„„它们不仅仅让你难以忘怀, 更多的是让你深思, 让你回味。请你以“心海里的那朵浪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题目: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5、07年中考江苏省南京市卷上方,它将自己的光一丝不苟地均分给了地球南北,显示出一种公正。

请从“立春”、“惊蛰”、“春分”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6、07年中考江苏省苏州市卷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是美好的,是充满希望的,也是富有活力的,更是要好好体验和珍惜的。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光在晨,一生中最生气勃勃的日子也在“晨”„„

请以“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以外题材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7、07年中考江苏省南通市卷 题目:带着微笑出发 8、07年中考安徽省池州市卷

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9、07年中考河南省郑州市卷

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 10、07年中考湖北省潜江、仙桃、江汉油田卷 以“人间何处无风景”为题作文。11、07年中考湖南省永州市卷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的确,风景,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有艺术的也有文化的、历史的,只有与人相得益彰,才能融为一幅和谐的画。个性的生命会赋予风景以灵动。

请以“我的风景”为题作文。 12、07年中考广东省广州市卷

红灯亮时,表示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亮时,指示车辆行人可以通行。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心中总要有盏“红绿灯”。

请以“心中有盏红绿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13、07年中考广西区来宾市卷

题目:请以“我的风景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14、07年中考广西区平果县卷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惕,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来自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的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15、07年中考广西区河池市(非课改区)卷

感动中国2006年人物之一的阳光少年黄舸,7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记录仅为18岁。为了能当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不顾自己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如今,父子俩已走过了 82个城市,行程1.3万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实现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梦想。其实,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都有许多美好的“梦”。请以“为了心中的梦”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要写自己或身边的人物,不能照抄“感动中国” 人物黄舸的事迹。16、07年中考宁夏区课改区卷 以“目光”为题作文。17、06年中考浙江绍兴卷

十六岁的你,已经走出童年的幼稚;十六岁的季节,是多梦的季节;十六岁的天空,也许是阳光明媚,也许是星光璀璨,也许是„„

请以“十六岁的天空”为题,写一篇文章。18、06年中考江苏无锡卷

在生活中,很多门其实是开着的,只是表面上看去像关着。许多人之所以没有跨进门,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亲自去推一推,哪怕敲一敲的行动或勇气。很多人因此走了许多弯路,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会。同学们,要敢于去开启生活中的门,很多看上去关着的门,其实是虚掩着。请以“门其实开着”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②文体自定。③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19、06年中考湖南岳阳卷 生活中的第一朵浪花 友情提示:“浪花”的本义是“波浪互相撞击或拍击其他物体溅起的水点或泡沫”,“感情浪花”就是用的比喻义。“浪花”在这个题目中可以是广泛的比喻义,或喻事,或喻景,或喻物,或喻情等等,但应与“浪花”相关相似。20、06年中考河南卷

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21、05年中考山西卷

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亲人的笑脸;翻过山,观赏到美丽的风光、奇异的景观。这里的山,是自然的山。生活中还有另外的山,它会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会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山”虽然无形,但在成长的路途中常常与我们为伴。躲避它,会一生遗憾;翻过它,将风光无限。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22、05年中考吉林卷 题目:清晰的面孔 23、04年中考上海卷

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 请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题作文。要求: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最值得关注的全国中考比喻义作文题(二)

二、话题类(18)1、07年中考重庆卷

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翅膀,那是友情的翅膀,那是信念的翅膀„„

当然,文学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

请你以“翅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7年中考山西省卷

每棵树都有年轮,每过一年,树干上的年轮就会增加一圈,每一圈年轮都记载着一段故事。人生也是这样,我们成长的每一段经历,其实也是在扩充着我们生命的年轮,每一圈年轮,也记载着我们自己的故事„„ 请以“年轮”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3、07年中考辽宁省大连市卷

说起走路, 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如何走, 却大有学问。有人说:“走上坡路要低头; 走下坡路要抬头;走崎岖路要向前看;走荆棘路要高抬脚。” 其实, 不同的路, 人有不同的走法。人生的路何尝不是这样呢? 请以“走路”为话题定一篇文章。4、07年中考江苏省镇江市卷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在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能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羚羊,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著朝阳跑去。

同学们,读了上面的材料,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生活就是这样,每当太阳升起之时,我们就应当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奔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07年中考福建省龙岩市卷

地球、月球„„篮球、乒乓球„„球的故事真多,有忧也有乐„„ 请以“球”为话题写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5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6、07年中考湖北省黄冈市卷

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和进击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徘徊顾盼,但只用力前行!

请以“深深的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7、07年中考湖北省孝感市卷

一次送茶送水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荐能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

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7年中考广西区来宾市卷

读高尔基的《母亲》,你一定感悟到母亲的伟大;读父亲那张沧桑的脸,你一定明白生活的艰辛;读大自然的清风明月,你一定品味出世界的美丽多情„„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请以“读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9、07年中考四川省达州市卷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按要求写作。

有一对双胞胎姊妹,在屋子里玩耍,看到屋子外面的院子里有许多阳光,姐姐说“我们去扫点阳光吧。”于是姐弟俩就拿着扫帚、撮箕到院子中去扫阳光,可是他们把撮箕端进屋子时,阳光又不见了。这时妈妈说:“傻孩子,你们为什么不把窗子打开?打开窗子,阳光不就进来了吗?” 是啊,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就是因为心灵之窗的紧闭,才产生矛盾和不和谐,打开心灵的窗户,人与人就能和谐相处。请以“打开心灵之窗”为话题进行写作。10、06年中考江西赣州卷

以“亮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亮点”一词解释有二:①比喻有光彩而引入注目的人事事物;②比喻突出的优点。就此二义即可引出许多材料和立意的选择点。可以回顾历史,可以审视现在。既可以写历史人物,也可以写身边的人。既可以叙述描写,以可以议论抒情。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可以纵横捭阖,一去五千年;也可以小桥流水,尽述眼底繁华。11、06年中考河南卷(非课改实验区)

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状态是瘟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是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零度以下,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持平常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一百度的炽热,那么他就会变成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请以“心灵的温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12、06年中考陕西卷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座山峰,甚至一种精神„„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激起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伟大的形象,还有那难以磨灭的记忆就会从心底涌起„„ 请以“仰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13、06年中考河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财富。金钱是财富、知识是财富、时间是财富、健康是财富、信誉是财富、亲情是财富、朋友是财富、成功的经验是财富、失败是教训也是财富„„拥有财富,我们才可以拥有真正的人生。

请以“财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4、湖北仙桃、天门、潜江、江汉油田卷 以“乐园”为话题作文。15、05年中考湖南长沙卷

青春是无价宝。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物质营养滋养身体,更需要良好的精神养料——心灵鸡汤,来滋养自己的心。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不少精神养料:理解是养料,鼓励是养料,善意的批评也是养料„„ 请以“心灵鸡汤”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16、05年中考陕西卷

古人称天鹅为“鸿鹄”,它展翅翱翔于蓝天,是志存高远的象征。但它要实现拥抱蓝天的

理想,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滑行加速,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助跑线。你有鸿鹄之志吗?你想领略更为高远的人生风景吗?那么现在起,你就必须为自己铺设足够长的助跑线。

请以“助跑线”为话题,自拟题目,选择你得心应手的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若写成诗歌,不得少于20行)。17、05年中考浙江杭州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月1日,风和日丽。杭州某景点游人如织。人们泛舟于纵横的河道,穿行于青翠的丛林,倘徉于碧绿的田野,陶醉于这优美的自然风景。游人之中,一对父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拿起塑料袋,不时地拾捡着路旁被人丢弃的食品包装袋、废纸、果壳„„人们见了,不禁驻足,纷纷弯腰拾捡废弃物。啊,好一道亮丽的风景!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18、05年江苏南通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灿烂一片心地,增添一抹温暖时,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芳香!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下载描述性意象与比喻性意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描述性意象与比喻性意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意象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一) 草木类: 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

    意象 总结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菊:隐逸、高洁、脱俗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竹:气节、积极向上 兰:高洁、君子、与世无争梧桐:凄凉、悲伤 牡丹:富贵、美好柳......

    诗歌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调整,加大主观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试题选的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

    诗歌意象

    (第一课时) 一、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还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

    诗词意象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

    诗歌意象

    诗歌意象 风霜雨雪 1、烟雾:忧愁、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2、细雨:细雨蒙蒙,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3、风雨:人生的挫折。 4、小雨:春......

    诗歌意象与意境

    诗歌意象与意境 一、意象与意境 1.意象: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2.意境: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

    比喻性作文写作教案

    比喻性作文审题教案 (淄川区教研室 田福深) ●课前五分钟: 一、名句填空(检查《国学诵读》的部分名句) 二、成语理解及应用(从《国学诵读》部分篇章中积累) ●文章赏析: 1、赏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