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意象

时间:2019-05-13 06:5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野草意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野草意象》。

第一篇:鲁迅野草意象

微探鲁迅散文诗《野草》中的传统意象

内容摘要: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常用术语,被评论界广泛地解释诗歌的文本特征。散文诗将诗歌与散文的特点相结合,在意象上具备了独特的美学特质:散文诗能够灵活、创造地使用语言,将散文美发挥得淋漓尽致。鲁迅文学核心有“吃人”、“沉默”与“荒原”三种意象,在《野草》中,也存在着三大意象:“美丽的精灵”、“冷硬讥诮的喜剧场”与“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

关键词:精灵 喜剧场 荒原之夜

一 “美丽的精灵”

作为散文诗的《野草》,是诗歌的激情与散文真切自由的结合,是最为恰当直接表现鲁迅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因此,在鲁迅的笔下,才有了“美丽的精灵”意象的存在。《好的故事》作为《野草》中独有的一篇暖色调作品,在这里鲁迅用抒情笔调描绘了一个诗化的世界,在这里有其它作品中少有的“许多美的人与美的事”,文章中多次提到“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等,这些都能够找到鲁迅故乡的影子。美丽的故乡,正是鲁迅笔下一个“精灵”般的意象。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幻想中原有的紧张消失了,灵魂得到了暂时的解放,如同在《社戏》中对童年记忆里豆子香味的回味。

《雪》是鲁迅笔下自然的“美丽的精灵”的集中表现的文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在这里,鲁迅将南北地域差异做了诗意化、心灵化的对比,而“雨”与“雪”两种在物理本质上相同的事物却产生了想象性重构。在南方的雪的世界里,有着“青春的气息”、“血红的宝珠山茶”等,这个雪的世界是温暖的、湿润的、美丽的,但也是易变的、不长久的,没有一个自由翱翔的生命气质的传达,最终那可爱的雪人,“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这是粗粝博大的灵魂与高傲快乐的精灵。这也是鲁迅心中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而这些雪又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雨是温柔的,而北方的雪是狂放的,然而无论是温柔还是狂放,都是鲁迅心中“最美的精灵”。

二 “冷硬讥诮的喜剧场”

“冷硬讥诮的喜剧场”是鲁迅作品中重要的组合意象群。在《野草》中,鲁迅不但在枣树形象等许多具体的意象之中,具有一种社会批判之感,他在《死后》、《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用故事性、形象性与梦幻般的场景,凸显出生命的荒谬与不合理。在《死后》中,鲁迅通过梦的结构,借用超现实的手法对自己死后的情境进行了预想,“假使一个人的死后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要比全死了更可怕。”为什么呢?怕“爱者”的伤心,更怕恨者的“快意”,怕自己成为“加添些饭后闲谈的资料”。在梦中,鲁迅虚构了一个多年前死掉的小伙子,跑到坟墓里向他推销明版的古书。这是一个荒诞的情节,无疑是喜剧的、冷硬的,在这里鲁迅将“死”也过程化与对象化了,毫无保留地坚持着自我批判性与他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于“影一般的死掉”,“连仇敌也不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这才宽心“快意”。这里我们看到了“我”与外部文化语境之间的紧张与焦虑感。

在《立论》之中,鲁迅将目光深入到了人类的怯懦与虚伪的内心深处,以“死”的冷硬反衬人类手忙脚乱的掩饰。同时,鲁迅以“哈哈哈”的喜剧表达方式展现了鲁迅对社会生活的无奈,道出了生存中的两难境地与对人的异化。《求乞者》中,“我”对求乞者“不见的悲戚”、“拦着磕头”、“追着哀呼”的厌弃与“决不布施”的决断,将布施者的慷慨与被施者的感恩,一同无情地化为一场“玩笑”。《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在一场闹剧般的“拆房子”故事里,聪明人、傻子、奴才的形象具有明显的意义对比,借以揭示出中庸哲学的虚伪性与逻辑上的狡猾性。《狗的驳诘》中,借助夸张拟人化的手法,借狗之口对人进行了变相的批判。在这些文章里面,鲁迅不仅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而且将无价值的东西施以浓妆重彩给人看,将批判的锋芒隐藏于众神狂欢的滚滚笑声中,以此揭示“反抗绝望”的大无畏勇气与蔑视一切的超越情怀。

三 “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

“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是散文诗《野草》中最重要的意象,“地火奔突”形容灵魂异常激烈的战斗中最明丽的抗争,而“荒原之夜”则是鲁迅内心对社会、人生、世界最阴郁想象的象征。对于“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的意象,我们可以与鲁迅作品中的“缄默”与“吃人”意象一同理解。正如汪晖所指:“如果说缄默意象与吃人意象是鲁迅从他的价值角度、并通过经验和感性观察到的封建社会的精神实质,那么,荒原意象则体现了鲁迅与他笔下的先觉者力求把所有的外界感觉经验同时转化为内在心理世界的倾向。”这里的“缄默”与“吃人”就是鲁迅客观的行为经验,而“荒原”确实鲁迅对“缄默”与“吃人”的内心心理体验。这个体验,首先是一种先觉者的“孤独”,而后是由“孤独”所引发的体验与感受:思考自我与荒原的内在联系,进而进行一种灵魂撕裂似的拷问;心理上的复仇心理。具体来说,“缄默”与“吃人”是主体遭受的群体干预方式,而“荒原”则是主题内心绝望的心理体验。在“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中,“地火奔突”的抗争,却形成了对荒原上的“缄默”的行为与“吃人”的心理恶行的挑战,形成了一个两极悖反的、复杂化的文化想象世界。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窗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就以这样冷峻的开头讲述了“荒原之夜”的故事。在这个孤独的故事世界里,除了恶鸟的嚎叫之外都是沉默的,正是恶鸟的嚎叫使得世界的沉寂得到扰乱。这里,枣树形象很有意味,枣树以这样的中年战士的相貌,执着的向奇怪而高的天空挑战,使天空败退,月亮也脸色苍白。此外,那些深秋的“野花草”也是《秋夜》中最富有象征意味的,它从一个侧面强化了“荒原”的荒芜感。鲁迅以深情的笔触悲怆的写到:“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这里的“野花”,是整体的荒原意象的一个异质性的存在,是人生希望的代表。这个希望本身就是“细小”的,在冷的夜气里,它变得“更为细小”了。但是,它还是有“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这种“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更加形象化的表述,成为地火奔突的荒原中一个正面积极因素的存在,为“地火奔突”做了很好的铺垫。

如果说,《秋夜》中鲁迅侧重的是描写“荒原之夜”的“悲凉与伤感”,那么,《过客》则将“地火奔突”与“荒原之夜”的悖论性意象结合的更为紧密。在这片荒原上,存在着一个黑暗而强有力的主体形象,他便是在《失掉的好地狱》中的“撒旦”神的形象,也在《秋夜》、《过客》、《复仇》、《这样的战士》、《颓废线的颤动》等篇章中,变形为枣树、过客、复仇者、战士、被遗弃的衰老女人等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在这荒原之夜,撒旦对人类统治的地狱大为嘲弄,被遗弃的老女人以无词的言语悲号于天地,战士宁可死于无物阵中也不愿向那虚无投降,而复仇者就是那涌动而出的地火,他甘愿在与世人同归于尽中体会“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的快感。而与这些形象相伴随的却是“无聊的路人”、“猛兽”、“枭鸟”、“无边的黑暗”、“无物阵”、“荒凉而永无尽头的荒野”以及“内心无处不在的孤独”。在这些形象中,无疑过客的形象更为复杂深刻,也更全面揭示了“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的悲剧性抗争的全貌。“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莽,其间有一条似路斐路的痕迹。”在黄昏的荒原之中,从远方走来了一个过客。这是个中年过客,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神情疲惫,他的血甚至都是稀薄的,过客本身成了一种过程画化的人生态度,即中间物哲学意识的产物。追求的过程,就成了过客永恒的信念。这个过客不知何来不知去哪,在跋涉与追求中,所感受到的只有荒原般的冷漠与孤独,但是在未来的前进中他毫不退缩,不留恋任何地方。过客至高的精神追求,是他的方向永远向前,永不停下。无论是墓地还是鲜花,他都毫不犹豫的走先去,寻找着终极意义:过客的拒绝,拒绝了鲜花、掌声、满身伤病的困阻、坟墓的死亡威胁等,这种内心毫不妥协的坚守,顽强的奋斗精神,都是那奔突而来的地火,照亮了整个荒凉的荒原之夜。

参考文献:

[1]王景科、李掖平、贾振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十六讲》,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丛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第二篇:关于鲁迅《野草》

鲁迅曾对人说过,他的哲学全在《野草》里。《野草》所表现的正是作为孤独个体的鲁迅的种种生命体验和认识。传统文化被冲击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构成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在极其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找不到希望的绝望;独自面对死亡而体验到的生命的荒诞和虚无„„。把主观心理体验作为思考的中心,并以此为出发点探求个体存在的意义。《野草》是鲁迅最个人化的著作。《野草》是鲁迅心灵的诗,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文学个人话浯的存在,相对多的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曾在作者心中酝酉良10年之久的《过客》,又可以看作是《野草》的“主将”。《过客》熔铸了鲁迅个人生活的痛苦经验和独异思考。鲁迅后来把这种永远向前走的过客精神概括为“反抗绝望”。

我对他的散文曾研究过,是浅的那种,一直处于朦胧感觉,但总感到鲁迅的笔像刀,锋利的刀,那东西不是写出来,是雕出来的,是刻出来的。无疑,他那激励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人们的热爱和尊重。

《野草》是鲁迅精神世界的集中体现。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学是鲁迅的精神内核。第二部分 ,鲁迅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存在主义作家。第三部分 ,鲁迅理解的进化论是怎样的 ?鲁迅在理智层面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在内在意识又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那么进化论与历史循环论形成了鲁迅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求出路的状态。鲁迅并没有根本肯定西方主流文化 ,这样 ,鲁迅既不可能根本上从中国文化中寻出路 ,也进入不了西方的信仰之路 ,这样发展到极端时 ,就处于一种分裂状态。那么《野草》中的分裂表现出来的虚无感有从佛教的虚妄向存在主义的虚无过渡的可能性。佛教的虚妄的灵魂与儒道主体的那种复合体所达到的虚无边界与存在主义的虚无有一定的相通处 ,这样鲁迅的生存体验就有一种存在主义的特色 ,但鲁迅没有进入存在主义的语境之中。这样鲁迅的进化论是一个没有找到真正出路的死结。鲁迅的精神世界没有跳出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大循环结构 ,于是产生了鲁迅那种黑暗 ,孤绝的灵魂。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由于当时的环境,很多意思难于直说,是采取了隐晦的表现手法,读起来比较难懂。

一.《野草》的产生。

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一些难懂的晦涩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语言,至今很难做出无可辩驳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到现在很难有人敢言,我已经把一本《野草》都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野草》已经成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

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于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五年后,鲁迅曾经这样说明自己写作《野草》时孤独寂寞而又不断求索的心境:“后来《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自述,包含了关于自己的《野草》、《彷徨》与他那时“荷戟独彷徨”心境之间的关系,它们所产生的思想情绪的根源,也说明了散文诗《野草》里那些小感触,隐含着怎样一种沙漠里走来走去的孤军奋战者的痛苦与沉思,它们是与叙事书写不同的内在情感世界哲理化了的结晶,一种深层情感意识的艺术凝聚与升华。《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二.《野草》的生命哲学。

我过去的“现代文学”老师川岛先生,是鲁迅的朋友,《语丝》杂志的创办者。他告诉过我:那时他常到鲁迅家里去取写好的《野草》稿子,很幸运是《野草》各篇的第一个读者。但对于《野草》许多篇,读起来觉得很美,可是大家看不懂,但又不好意思一篇一篇去问鲁迅先生,只好不懂装懂。《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这是70多年前的一条很有趣的材料。鲁迅的《野草》在《语丝》上还刚发表了11篇,经常出入鲁迅家里,并为《语丝》同人的章衣萍,通过《古庙杂谈

(五)》无意之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映,对鲁迅先生的《野草》,人们普遍都说不懂;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因为大都是针对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写作时间又拉得比较长,就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可以成为笼罩全书支配性的命题,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和爱憎与宽宥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它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

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这个思想。

《过客》中,具有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变成了一个倔强的拔涉者的动人形象。对于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用短小话剧形式写的《过客》,一致公认是《野草》的压卷之作,这里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或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或是愤慨于“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的声音,也都能在具体现实斗争事件的关注与介入中,进行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抒发和赞美了一种永无休止、永远举起投枪的生命哲学。

与前面韧性战斗哲学联系的,是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生的精神产物。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孤独时灵魂的自我抗战与反思。它的产生与内涵,都与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系。

《影的告别》是《野草》中最晦涩、最阴暗的作品。假托影与形的对话,它最痛苦也是最痛快的选择,是在黑暗中无声的沉没。《乞求者》抒发了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对奴隶式求乞行为的厌腻、疑心与憎恶。《希望》是将“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表现得最充分也最直接的一篇。

复杂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群众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升华与概括。鲁迅在《野草》里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将这一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创作的目的,前者是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后者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阂。

文学家对生命哲学的倾诉并不等于哲学家、政治家的哲学理论的阐发。它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与严密性。

三.《野草》的象征艺术

《野草》这部作品运用了一种与《呐喊》、《彷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这就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创造者的独特追求造成了艺术传达的幽深与神秘美,同时也造成并加大了作品与读者接受之间的陌生感。

有一篇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里面写了“我”的两段梦:第一个梦,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怎样忍着羞辱与痛苦,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养活自己两岁的女孩。妈妈看着女孩,欣慰于今天会有烧饼给自己的女儿吃了。她同时却为自己付出的代价时而“无可告诉地一看着破旧的屋顶以上的天空”。“我”被沉重的空中的旋涡呻吟着压醒了。“我”在一间紧闭的小屋里接着再续着残梦,但这已经是隔许多年以后了,屋的内外已经这样整齐,里面是一对青年夫

妻,一群小孩子,他们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个垂老的女人。男的气忿地说:“我们没有脸见人,就是因为你,你还以为养大了她,其实正是害了她。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女的说:“使我委曲一世的就是你”,还指着孩子们说:“还要带累他们哩!”。最小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玩着一片干芦苇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大声说道:“杀”,那个垂老的女人,口角痉挛,登时一怔,接着,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

比较流行的观点,如李何林所说,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散文诗,同《祝福》中祥林嫂一样,它的旨意,是在描写中国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我在重读中发现,这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义的散文诗。这个故事在一定的氛围中展开了一个多义性的象征世界。作者对于忘恩负义这种人类丑恶道德行为的愤激批判与复仇,才是这篇象征散文诗的最核心的意旨所在。

《野草》中的24篇作品,并不能说都是象征主义作品。但就其大多数来讲,就其整体艺术追求而言,它是一部运用象征主义方法创造的杰作。这种象征主义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体现:第一,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围,构成象征世界、暗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如《秋夜》、《雪》、《腊叶》等;第二,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如《求乞者》、《复仇》、《复仇(其二)》、《好的故事》、《过客》等;第三,完全用非常荒诞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故事”,传达或暗示自己的旨意,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死后》等,这一部分作品由于过分怪异和晦涩,往往难以弄懂。

鲁迅很早就接触过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2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又讲过并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里面就介绍和提倡广义上的象征主义。鲁迅还接受了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影响。80年代初发现了他在1919年发表的一组小散文诗,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学发生时期,鲁迅创造新的现代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是非常自觉的。鲁迅自觉而不留痕迹地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不仅使他的这本薄薄的《野草》,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性的珍贵果实,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珍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中一座难以超越的喜玛拉雅山峰。

第三篇: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内容摘要:

《野草》是鲁迅杰出散文作品,《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包含了鲁迅的思想,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残酷世界的批判,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野草》这部散文诗是成功的,它让我们更加了解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了解他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让我们向他的思想世界迈进了一步。

关键字:《野草》 意象 象征

鲁迅曾对人说过,他的哲学全在《野草》里。《野草》所表现的正是作为孤独个体的鲁迅的种种生命体验和认识。传统文化被冲击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构成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在极其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找不到希望的绝望;独自面对死亡而体验到的生命的荒诞和虚无……《野草》是鲁迅最个人化的著作。《野草》也是鲁迅心灵的诗,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文学个人话浯的存在,相对多的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在《野草》中,他将沉积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命体验寄寓于《野草》的意象世界,正是意象富于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为鲁迅渴望表达的生命体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诗化形式。而如何谈论与分析《野草》,应哲学、与象征艺术中论述。

一、《野草》中的生命哲学,哲学可以归纳于三点,第一是韧性战斗哲学,第二是反抗绝望哲学,第三是向麻木复仇哲学。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这个思想。同时在《过客》中,具有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变成了一个倔强的拔涉者的动人形象。对于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用短小话剧形式写的《过客》,一致公认是《野草》的压卷之作,这里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与前面韧性战斗哲学联系的,是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生的精神产物。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孤独时灵魂的自我抗战与反思。它的产生与内涵,都与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系。在《影的告别》是《野草》中,假托影与形的对话,它最痛苦也是最痛快的选择,是在黑暗中无声的沉没。《乞求者》抒发了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对奴隶式求乞行为的厌腻、疑心与憎恶。《希望》是将“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表现得最充分也最直接的一篇。

复杂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群众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升华与概括。鲁迅在《野草》里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将这一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创作的目的,前者是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后者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阂。

二、《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艺术

《野草》这部作品运用了一种与《呐喊》、《彷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野草》是一个有机的意象的艺术世界,不仅各篇的喻体互相联系着,随着恋爱的进程,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且各篇的喻指也相互联系着,不断充实着新的意蕴。如:《秋夜》中的“火” 隐喻的是爱情,《死火》里的“死火”是鲁迅的自喻。《死后》里的“火花”是与《秋夜》里“他于是遇着了火,我以为这火是真的”遥相呼应的,“眼前仿佛有火花一闪”意象出诗人起死回生,他的爱情和美好生活也起死回生。《题辞》里的“地火”喻指诗人灵魂里萌生的爱情之火,爱情的火焰犹如熔岩般喷涌而出。《野草》是一个有机的意象的艺术世界,不仅各篇的喻体互相联系着,随着恋爱的进程,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且各篇的喻指也相互联系着,不断充实着新的意蕴。除了意象的运用以外,《野草》还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它反映了鲁迅内心深处的理想和渴望,表达了他在黑暗世界重压下的孤独、苦闷、失望、彷徨、求索和希望的情感。象征主义的基本情绪是对生活的悲观和绝望,而《野草》闪耀着理想的光芒。例如:《雪》这篇散文诗。《雪》的主题是《希望》的延续,如果说《希望》侧重于表现诗人自己对爱情的态度,是诗人生命意志战胜道德的宣言书,那么《雪》的侧重点是对她在爱情面前犹豫不前的不满。《雪》比较了以“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为象征的两种生命形态。散文诗一开头,用两句话描述以“暖国的雨”为象征的生命形态,作为以“江南的雪”为象征的生命形态的陪衬。在诗人看来“暖国的雨”虽然不受严寒的侵袭,生活一帆风顺,但是生命没有同严酷的现实搏斗过,就没有冰冷而坚硬的灿烂。“江南的雪”同严寒、严酷的现实生活搏斗过,比起“暖国的雨”,闪现出了“冰冷而坚硬的灿烂”,是诗人所赞赏的生命形态。“江南的雪”的美是阴柔的美,女性的美,是含蓄的象征她的美。诗中描述“江南的雪”都是诗人对她的美的赞赏。在雪里还出现了一组象征爱情的花朵的意象,如“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想象中的“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都是象征她热烈的爱情和旺盛的生命欲望。接着笔锋一转,写到“朔方的雪”博大而壮美的形象:“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的生光……”“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的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这些都象征着“朔方的雪”是诗人理想的生命形态、人格形态,也是诗人对自己的激励,对她的激励。在《风筝》中诗人描绘了北京“严冬的肃杀”和故乡“春日温和”的两幅情景,表面看来是写自然气候,实际上象征了诗人思想感受下的社会环境。这两种象征性的画面中,存在一种矛盾现象:当北京还处在严冬季节时,天空的“远处”却有象征春天来临的风筝在“浮动”,在故乡春日温和之中,又描绘了瓦片风筝的“憔悴可怜”。寒冬的威严、浓重的黑暗、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将诗人吓退,他相信春天必会到来。然而光明又在远处“浮动”令他感到渺茫。诗人运用形象代替抽象的象征手法来喻示自己的思想感情,把那些在前进道路上的追求、探索、矛盾的复杂心情,借用象征的形象巧妙的渗透到了所描绘的景物之中。

作为一部灵魂之书,《野草》开辟的境界,在中国的精神史和文学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珍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中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参考文献:

【1】 鲁迅:《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2】 胡尹强 著 《鲁迅:为爱情作证》 东方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3】 许寿裳 著《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精神》,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版

【4】 孙玉石:《〈野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 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四篇:鲁迅野草研究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论《野草》的革命性

野草一词,原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著名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被人广泛引用,形容不屈不挠,顽强坚韧的精神。

鲁迅的《野草》是一本散文诗集,其中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做散文诗23篇,包括《秋叶》、《影的告白》、《复仇》、《墓碣文》等。1927年由鲁迅本人作题辞后发表于世。书名之所以定名“野草”,鲁迅先生在题词中写道:“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言下之意,用野草这一形象象征坚贞的革命精神。此外,鲁迅先生在题词中还有一句: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看似矛盾的一句话,结合当时五四运动的背景,实则深深的表达了作者对54运动结束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顺利的烦恼。那时的心情很烦恼颓废,沉默的时候心里满是事情,涨涨的,所以才会觉得充实,而要开口了,却不知道说什么好,明明有如此多的话想说,对当时的事情也好,对实况的感慨也好,可发现却不知道如何说出来,革命不顺,反动政府到迫害先进知识分子,自己感到了空虚,那是一种没有知己,没有志同道合在身边的人,失望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鲁迅先生渴望彻底的、完全的革命。至此,鲁迅先生短短几百字的题辞便奠定了《野草》全书的革命性。

《野草》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野草》一书中,颇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大量艺术上的象征手法的运用 , 深刻地多层次地揭示了鲁迅内心深处的许多难于直说的苦闷, 渲泄了对社会的愤慈与对国民的哀怨, 反映了鲁迅在人生追求中的徘徊与困惑, 也透露出“希望”的光泽。其中《死火》、《秋叶》、《复仇》、《过客》等文,通篇贯穿着象征主义手法。如《死火》一文,讲述了一个虚拟的不可能发生的故事。鲁迅用死火这一形象象征一种惨遭迫害但永不屈服的战士情怀,歌颂了一种身处人生逆境但永不沉沦的的奋斗精神。文章一开始便写道“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我忽然坠入冰谷中”,此处用冰山冰谷、形容当时社会的黑暗、与革命的孤立无援。而死火与“我”的对话,则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先进革命分子内心的斗争,但是最后还是在冻灭和燃尽中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燃尽,寓意人生活于黑暗的世界中,与其坐着被动地被黑暗冻灭吞噬,但不如迎着黑暗力跃燃烧的昂扬气质。此文充分显露了鲁迅对身处逆境备受摧残但仍在不断进取的勇士的鼓舞与激励。

而《秋夜》同样也是以象征手法抒情,通过描述两刻枣树遍体鳞伤却仍直指天空这一意象形容当代革命者抗击黑暗,不克敌战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并且文中用“鬼睱眼”一词形容天空,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被压迫,从而使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凸显彻底革命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野草》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北京大学教授孙玉石先生曾经针对鲁迅《野草》的战斗性说过这样一段话: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

鲁迅看到了中国革命者软弱性,所以他在《这样的战士》一文中描绘了一个战士的形象,他写道“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他以无物之阵比喻反革命势力,因为革命者的软弱,禁不住这种无形的压力,最终导致了革命的流产。鲁迅借此文提醒革命者们提防反革命分子的糖衣炮弹,并敦促他们坚定革命决心。

另一篇文章《过客》,全文由三个主人公的对话构成,过客、老翁、小女孩,三个不同的任务设定,不同的性格。小女孩懵懂无知、老翁半途而废,只有过客,坚定的向着前方行进,无论一路有都么艰辛,尽管对前方的道路一无所知,但仍然一直向前、永不停歇。鲁迅刻意塑造了这么一位过客,或许是用来自喻,或者是象征某些革命者,但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永远坚定信念,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哪怕前方荆棘丛生,却依然不抛弃、不放弃。这篇文章更多笔墨放在了对“过客”的歌颂上,相对浅白的文字,更多的表达了一种真情实感,歌颂革命者的坚定与执着,从而呼吁更多知识分子投身革命事业,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

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野草》一书从头到尾无一不表露着鲁迅本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革命的期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文中充斥着大量歌颂革命精神、批判现世黑暗的文字。在那样一个黑暗并且残酷的时代,革命者不断被迫害、被打压,鲁迅也对中国出路深感迷茫,但是,他深知,革命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彻底的推翻反动政府,进行彻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才有希望,人民才有未来可言。

《野草》中的文章大都写于鲁迅最苦闷的时期,鲁迅曾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写道:“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研读《野草》, 我们仿佛是走进了一个鲁迅精心营造的苦闷的世界, 一个生命力被压抑后, 喧嚣、骚动、抗争与进击的世界。

第五篇:鲁迅《野草》读后感

读鲁迅《野草》有感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题辞 对于鲁迅的文章,我想没有人会感到陌生的。从最初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孔乙己》到后来的《阿Q正传》,这些文章都是曾经出现在我们学习的课本上,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们所熟知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出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特色,将读者深深地吸引到他的文章中,感受着他的浓厚的内心感情。

鲁迅先生本在日本学习,但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拿起手中的笔描绘出了那些在残酷的压榨下变了形的肉体和灵魂,并且想借助它为苦闷、彷徨中的灵魂指出一条新生的道路。在当时他写出了许多震撼广大中国人民的文章,唤起了一群一群的青年人投入到革命斗争中。鲁迅先生带给中国人民的精神上的鼓励,始终激励着这群有志青年为国家的前途和未来而奋斗。我是很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特别是他的散文——生动、泼辣而且深情。最近看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有着很深的感触。读着那一段段生动的文字,一句句活泼的话语,一个个尖锐的字眼„„让即使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我,心中也自然地升起一股股在翻滚着的热血,渴望站起来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总之,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身处在战争年代的人们的心情,它是寄托着当时人们生存的希望,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食粮,这也是让我崇敬的!

《野草》是鲁迅先生写于1924年至1926年,它是对现实景象和梦境的交错描写,把一些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想象、意识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有着丰富的内涵。书中的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矛盾心情,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思想内容和复杂变化的感情色彩,既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状态,同时体现鲁迅先生在思想大改造前夕所作的严肃的自我解剖。在《野草》中鲁迅先生树立了许多标志性的形象,“独战的战士”、“人之子”、“真的猛士”„„他们就象真的存在一样,是众多青年志士中的一部分,是革命事业的先驱。

我想鲁迅先生将书籍名取为“野草”也是有一定的寓意的。众所周知,野草是渺小的,不为人们所知的,但鲁迅先生仍然将名字取为“野草”,是因为他看到众多的中国人民就如同这遍地的野草一般,渺小却拥有着巨大无比的力量。就像白居易的诗歌中所写到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的野草在经历了熊熊烈火的烧毁后,在来年的春天,依然能够再次地生长出来。古老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她的子民也如野草一样的坚强,战争不能烧毁我们的民族热情,在困难之后我们仍然可以重新的站立起来,去建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在这里可以说“野草”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寄托着人们的信仰和追求。它的不畏困难,勇于磨练,永远乐观的可贵精神,是值得我们去歌颂的。当野草这种象征精神的存在物与水、露、先驱者的血和肉融合在一起时,肉体与灵魂将达到最极致、最完美的统一。然而鲁迅明白这和谐的统一的短暂,它将死亡、朽腐,地火、熔岩将之顷刻消灭得完全:“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但是“我”认为它是死于火热的激情,于是“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他渴望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包括灵魂存在的价值,而对那有如僵尸一样地生存着,然而又仿佛仍然存活着的地面,报之以讥讽和憎恶:“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鲁迅先生认为这地面是假借了精神来充作自己肉身的装饰,但当地火退却之后便冷却、僵硬。而他又渴望在火热的激情之后,能够从这僵硬的地面上成长出另一批新的野草来,它们会拥有更顽强的生命

力,因为它们战胜了作为肉身的地面,而成长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象《希望》中写的“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andor的希望之歌。”“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向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微距的迟暮。”正是有了这种希望,“野草们”才会愿意为了革命的胜利而不断的拼搏,不断的抗争,以至有可能的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人们在地狱的边沿,将生命和战斗相连,在战斗中“夺取生存”,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的心,呐喊出自己内心最纯洁的希望。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到处充满着硝烟的环境中,每一棵“野草”都有可能因为战争而消失,生命就是如此的脆弱,脆弱到承担不起一丝一毫的重力。战争之后,生命虽然消失了,但是他们的灵魂还在,根还在,在春天来临的那一刻,灵魂和意念便会交汇,产生新的希望。这就是将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希望在有一天,在这已经没有燃烧过的痕迹的广阔的土地上会重新“开”出一片青翠。重生的野草站立在新生的土地上,继续着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野草”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同时也是鲁迅先生的希望,他希望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辛苦的中国人民可以生活在阳光下,享受自由的呼吸。但同时,我也从《野草》一书中,看到了鲁迅先生的那种苦闷和彷徨。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深厚文化内容的国家,同样的她也是一个有着深厚的封建思想的国家。旧社会的中国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压迫和文化专制后,已经造成了“主人”的凶残怯懦,“奴才”的巧猾、势利,“奴隶”们及弱者的麻木苟安以及求自保而不能的难堪处境。这些在《复仇》、《狗的驳诘》、《立论》中都遭到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复仇》中写到“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蚂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颈子,要鉴赏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豫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而《淡淡的血痕中》、《失掉的好地狱》则把矛头指向当局者的罪行,点燃了深藏在百姓心中的怒火。就象《失掉的好地狱》中所写的“有一伟大的男子站在我面前,美丽,慈悲,遍身有大光辉,然而我知道他是魔鬼。”还有《颓败线的颤动》中写的“她于是择眼睛向着天空,并无词的言语也沉默尽绝,惟有颤动,辐射若太阳光,使空中的波涛立刻回话,如遭飓风,奔腾于无边的荒野。”所以人们正视黑暗的态度,勇敢地面对而不是逃避现实的黑暗,成了鲁迅先生所希望看到的现象。

现实的压力使鲁迅先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的肉身受到太多因素的限制,他无法用行动去完成。那么只有将自己的意愿寄托于思想,让思想穿梭在约束和自由之间。“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假使一个人的死亡,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就比全死了还可怕。”这些都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当时的苦闷和彷徨,他自己也如同一棵野草一样,心中的压抑无法得到释放,只有寄情于文章,写出自己的宣泄。

只是一棵任人残踏的小草,无人注意的小草,它却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去推翻压在身上巨大的力量,渴望着钻出地面,呼吸自由的空气。无论面对多么巨大的困难和不幸,只要能够做到坚持不懈,生活中的阳光我们会看到的,这就鲁迅先生书中所表达的感情。一句、一段、一篇终了,然而却是言尽而意永。他从彷徨、颓唐中走出来,欢呼“地火”的到来,“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下载鲁迅野草意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野草意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迅《野草》读后感(范文)

    鲁迅《野草》读后感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多次为鲁迅所称引,不妨看作是《野草》全书的大纲,倘置换为鲁迅自己的说法,则是: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

    鲁迅《野草》读后感

    鲁迅《野草》读后感 这些看似短小,而确短小深涵的文章,让我来不及变化表情,一百多页的墨洒开我心中点点疑团,对生活,以及对曾以往在我身边或未来抑或鲁迅年代的种种变迁,心灵的变......

    鲁迅野草读后感

    鲁迅野草读后感 篇一:鲁迅野草>读后感野草,在我们周围处处可见。但是毫不起眼的它,却拥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 鲁迅先生笔下的《野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本书收......

    鲁迅野草读后感[推荐五篇]

    《野草》是夏衍早期的一篇很有名的散文。夏衍是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野草读后感鲁迅的散文诗集......

    野草——纪念鲁迅有感

    野草——纪念鲁迅有感 野草 生命力顽强的野草长在枯黄的土地里野草 尽管风吹雨打也不会屈服野草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为大地奉献自己他— 那位有着 浓眉大眼 高耸的鼻梁 就......

    4.鲁迅 野草5篇

    野草鲁迅 1. 秋夜 秋夜中的各种意像:天空是黑暗势力,枣树是富有斗争精神的战士,小红花是百姓,小青虫是有志气的青年。表明了作者对这些对象的态度。2. 影的告别 文章是鲁迅对自......

    回应鲁迅《野草》的追问

    回应《野草》的追问 1924年到1926年,鲁迅先生在被其称作“实在黑暗得可以”的社会背景下用尖锐的笔触写下了23首直触心弦的散文诗,并将其收录在散文集《野草》中。它是鲁迅哲......

    鲁迅《野草》读后感[共5篇]

    《野草》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他借种子的力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借此来启发和鼓舞当时的人们去抗战。学了这篇文章后,我也受到了强大的鼓舞。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