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人幸福感的论文(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9:5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当代人幸福感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当代人幸福感的论文》。

第一篇:关于当代人幸福感的论文

关于当代人幸福感的论文

摘要: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

关键词:幸福感、民生、当代社会

正文:近些年来随着电视连续剧《幸福来敲门》和《幸福像花儿一样》热播,报纸媒体网络上关于幸福感的讨论热闹非凡,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同样广受欢迎,其影响力早已超越大学课堂,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淘课族”追捧的心灵教程。关于幸福感的话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

在手书的年代,人们收到的书信、贺卡和明信片上面,“祝你幸福快乐”是最常见的祝辞。如今,在节日漫天飞舞的手机短信里,“幸福”的字眼更是频繁出现。我们常常在影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情节,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忧的时候,会说:“你一定要幸福啊!”“幸福”就这样被我们随时随地使用着。然而,很少有人就其含义深究探寻。假如有人问道:“你幸福吗?”会不会有很多人不假思索地立即作出肯定回答呢?

作为伦理学的古老命题,哲学家一直在探讨幸福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按照通常的说法,人往往是依据快乐总量的多寡来判定是否幸福的。在一生中快乐多于烦恼,幸运多于磨难,这样的人生基本可以判定为幸福。可是,依据这一标准,真正幸福的人就会世间罕有,这也许就是面对是否幸福的提问时,被问者感到迟疑的缘由。自身经验和先人智慧都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顺利平安和快乐总是美好的祈望,没有人会毫无阻碍没有困难地度过此生。

对于幸福,我们很少会做出抽象的概括式的回答,想想我们曾经感受到的幸福,都是一些具体而微的瞬间——小孩子得到盼望已久的玩具,父母收到孩子亲手绘制的别字连篇的生日贺卡,失散多年的朋友意外重逢,到自然环境中重温宁静与淳朴。还有这样的情况,暂时失聪者突然恢复听力,从前令他烦恼不已的市井噪音在那一刻也变得可爱美妙。梁实秋在他的随笔中提到崂山挑夫在辛苦劳作之余,就着大葱吃干粮,再舀起一瓢冷水痛快淋漓地喝下去,那一刻自有一种怡然的幸福感,令旁观者羡慕。这些应当属于伊比鸠鲁学派所定义的幸福,即免于痛苦也是幸福之一种。

幸福是什么?穆勒答道:“幸福是快乐与痛苦的免除;不幸福则是指痛苦和快乐的丧失。”诚然,幸福与快乐都是需要、欲望和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但是,二者并非同一概念。他们的区别,正如伊丽莎白·特尔弗所言,在于对人生的意义的不同。莱布尼茨说:“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幸福可以说是通过快乐的一条道路,而快乐只是走向幸福的一步和上升的一个阶段。合而言之,幸福是人生的重大的快乐,是长久或巨大的快乐,是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幸福是一个统摄性范畴,它关注人的存在样式,反映对人现实欠缺的把握,它是人们对人生的反思中完满的存在,并且,幸福的内容在长远历史中有其公度性,它不仅仅是人的主观体验。幸福作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不是评价生活中某一偶然因素引起的暂时的愉快和满足,而是对生活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生活作出的总的评价,因而幸福的概念是和人的生活意义紧密联系的。可以说,人们对幸福的把握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说,幸福是主体在奋斗中的自我肯定,光有德行而无对德行的自我肯定意识与精神上的满足感,不能成为真正的善,幸福是自我完善的心理体验,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过程,就是自觉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一部自觉追求幸福的能动实践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未尝不可以说,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

幸福最重要的类型无疑是物质性幸福、社会性幸福与精神性幸福。所谓物质性幸福,亦即物质生活幸福,是物质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也就是生理需肉体欲望得到满足的幸福,主要是食欲和性欲得到满足的幸福。所谓社会性幸福,亦即社会生活的幸福,是人们社会性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主要包括自由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和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所谓精神性幸福,亦即精神生活的幸福,是人们的精神方面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主要包括认知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和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

每个人都可以在回忆中搜索到很多这样的瞬间,但是现在,仅凭这样的瞬间似乎难以支撑起人们的幸福感,反倒是那些不幸、不顺、不满足把一个人的内心完全填满。假如说物质条件满足之后,人就可以获得幸福的先决条件的话,问题的答案就会简单得多。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各种人群都在发出不满之声,包括那些不为温饱衣食操心甚至生活优越的人们。当然,有很多来自社会现实的原因,外部条件的不平衡或不公正,每个人都有充分理由诉说自己的委屈和无奈。批判性和不满足的确是改善和突破的前提,而另一方面,建设性的思维和自我完善也很有必要。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毕业后去卖猪肉、当油漆工,就会有很多声音指责社会浪费人才,而不是将其视作个人的一种选择,尽管这是基于对外部条件的考察后作出的调整。按照这种只从外部寻找原因的角度,写了《夏洛的网》和《精灵鼠小弟》的E·B·怀特,失业后在开往阿拉斯加的邮轮上做侍者和杂役就应当是一种美国教育的耻辱。在《厨房里的人类学家》里书写学艺经历的庄祖宜,放弃博士学位选择做厨师,就更加不可思议和令人惋惜了。

对于幸福的追求方式,从前现代时期主要表现为哲学家的思辨和人们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到现代时期出现了付诸社会运动和制度建构,这体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进步。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中国的奇迹”。然而,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国民的社会福祉、增进国民的幸福程度,国民幸福感应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已经显著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状态,但经济增长向国民幸福的转化依然存在着广阔的改进空间,而国民在生存需要有效满足之后也必将更加关注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满足。据此,单纯从经济增长维度去理解社会发展越来越暴露出狭隘性,我国在追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多关注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增进途径,着力探究经济增长向国民幸福转化的有效方式,而幸福感、幸福指数、幸福感排名等也已成为时下中国社会各界热烈讨论的主题。

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体验,是人们依据某些基准对自身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的结果。幸福感具有个体性和主观性特征,是因为居民因地域、年龄、性别、习俗、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差异而在评价标尺上通常存在明显差别,经济理论中“工资-闲暇”替代关系意味着不同处境下的人们对收入和闲暇的价值评估是截然不同的。幸福感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特征,是因为人们的财富获取状况与社会发展阶段和制度安排紧密相关,而居民的评价标尺也会受到社会标准和社会因素的显著影响。

正是由于幸福感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性,罗素在其名著《幸福之路》中才深刻地指出:幸福取决于个人心理和社会制度,通过心理调适和制度改进有助于增进国民幸福感,而要廓清国民幸福感也必定需要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支持。人们对幸福感的测度存在显著分歧,这种分歧可概括为“两种态度、两类方法”。“两种态度”是指围绕幸福感能否测度,有人从幸福感的主观性特征出发,认为测度幸福感是不可能的,此态度可称为“不可测度”论;但也有人强调幸福感具有客观性,只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工具则完全可以测度幸福感,此态度可称为“可测度”论。“两种方法”是指围绕具体的测度方案,有人强调应依靠对社会个体的问卷调查来直接获取幸福值,例如: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通过对社会公众的抽样调查,来显示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幸福指数;有人则认为应通过设计指标体系来测量国民幸福程度,例如:英国新经济基金通过预期寿命、生活满意度和生态足迹三者构成的指数,来测度143个国家和地区的“幸福星球指数”。

尽管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特征,但通过“信号显示”机制同样可以对这些主观因素进行观察,观察和计算这些可显性“信号”对于调适个人心理和改进社会制度均有积极意义,幸福感的“可测度”论相对于“不可测度”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显然,国民幸福感是可测度的,但现有的方法尚不能充分展示幸福感的内涵和外延,而不同学科的交叉和不同方法的整合应成为未来幸福感测度的发展方向。然而在当代却出现钱多了,幸福却越来越少的现象。有些人会说 “快乐、幸福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记得上学时,去校门口吃个麻辣烫,在地摊上买条牛仔裤都会高兴很久,但这两年,已经很少能找到那种幸福的感觉了。”生活中,像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事实上,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并没有保证国民幸福感的持续增长。

今年8月10日,在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9万参与者中,90%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46.9%的受访者对生活满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种种数据还表明,越是生活在大城市,越感到不幸福。

幸福是内心的充实自在感,不只是物质的发达程度。古代人物质的发达程度不及现代人的发达,但是他们的内心的充实自在感并不比现代人少。当代人在物质上确实进步了许多,但在精神层面上幸福指数下降,是什么让当代人不幸福?

在我看来,应该有如下几个原因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如,贫富悬殊拉大,两极分化严重;人与人交往密切却心距较远,缺少真诚、宽容和信赖;社会分配体制不合理,社会竞争不公平;人们的欲望与现实生活差距较大„„

近年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这种关注重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态势的判断。而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这一切极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本体安全感,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

现代社会的法律也正朝着人性化的一面发展和完善,法律再不是过去的只讲道理不看事情的真相。正是因为法律的道德性,人们的幸福感日益增加。再大力倡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物质条件的改善虽然带来了很多的新鲜事物,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人们的幸福感反而日渐减少,再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担心的事情太多,抢劫、偷窃现象屡见不鲜,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恐惧症。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国家对有关法律的完善。

1、要善于将个体的幸福转变为社会的幸福。社会生活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理论上讲个体幸福应该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幸福主体的多元化,主体间的幸福追求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各种矛盾和冲突,个体层面上的幸福似乎很难被“传播”为群体或社会层面上的幸福,相反,个体层面上的不幸倒是很容易“传染”到群体和社会层面,幸福的提升和拓展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的确,个体幸福不等于社会幸福,社会幸福是包含社会每个成员的幸福,但又不是每个成员个人幸福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一集体的“公共幸福”。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追求个体自身的幸福而不惜破坏他人或社会的幸福。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可能把个体层面上的幸福转化为社会层面的公共幸福。因为社会幸福既属于每个个体,又是在保障社会整体幸福的前提下所实现的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是“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实现。

2、要善于将客观的幸福转变为主观的幸福。幸福就其形式和样态来说是主观的心理体验,但就其内容和内在本质来说,则是对重大需求的客观满足。因此,幸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在客观条件上已经到达了构成某种“幸福”的标准,但实际上却因为他没有感觉到而并不被认为是“幸福”的,许多本应该产生幸福的却因为主观感受缺失就成了没有“幸福”的了。因此,如何将客观存在的一些幸福尽可能让人们主观感受到,而且是真实地感受到,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3、要善于将虚幻的幸福转变为真实的幸福。幸福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体。但当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不一致时,人们所体验到的幸福实际上是一种虚幻的幸福。这种虚幻性体现不是说幸福体验本身是虚假的,而是幸福体验的内容和实质是不存在的,是非真实的。人们虽然有了主观的幸福感,但他的需要并没有得到真实的满足。因此,这种虚幻的幸福是难以长久的和可持续的,一旦被唤醒,其挫败感将会非常强烈。而且从这个意义上说,虚幻的幸福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人们更多的是应该去追求真实、可靠的幸福,尽可能把虚幻的幸福转变为真实的幸福,使幸福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统一起来。

4、要善于将相对的幸福转变为绝对的幸福。幸福会因为主体的不同体验而有所不同,这是相对幸福,但也存在不依主体不同而普遍存在的绝对幸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幸福是不依主体的不同而转移的,它对任何主体而言都是幸福的,这就是普遍的、绝对的幸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需要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之分,而普遍性需要不会因为不同主体而有所不同,因此,普遍的、抽象的幸福因为其满足了不同主体的普遍需要而表现为一种绝对性。在现实工作中,要善于将相对的幸福转变为绝对的幸福,深化幸福的内涵和层次,拓展幸福的覆盖面。

中国幸福学研究认为,幸福就是人的渴求被满足后的愉悦感觉。所以,感情的付出也是会为人带来幸福的感觉的。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对幸福涵义的理解因理想,追求的内容不同而不同。无产阶级把幸福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认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于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更不仅在于个人的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创造和斗争因为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 都存在有一个前提,即渴求。渴求就是人们希望实现某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的愿望。仔细体会一下不难理解,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报刊文章,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状态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

有钱未必是幸福,无钱未必不幸福。幸福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幸福来源于生活的轻松与满足,以及对于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而言,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穷有穷的幸福,富有富的幸福。正所谓“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穷的幸福就是知足常乐,富的幸福就是乐善好施。富有并不一定都幸福。生活中许多东西远比金钱重要,许多东西是用钱买不来的,其中就包括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人的幸福感觉是和生命的需要、精神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息息相关的。心灵上有了满足的感觉,便是最大的幸福。

总之,幸福是可以引导和拓展的,甚至是可以生产和制造的。当然,这种引导和制造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为前提的。而学会发现、引导和拓展幸福,不仅是一种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和体现。

第二篇:大学生幸福感调查论文

当今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到底有多高你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摘要:

根据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大部分学生主要受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个人价值等观念的影响,认为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前追求幸福的主导因素。我们经过分析,将提出一些建议有利于大家对幸福的把握。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 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 阳光的幸福是镶一身金黄; 而我们所拥有的幸福却是五彩缤纷的小时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许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幸福。这种幸福虽然平淡、简单,但是却很充实。

而现在呢?一个个独生子女,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的大学生面对了来自父母,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正处在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将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对大学生幸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本组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分析我校大学生在社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健康关注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调查,提出提升我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一、调查研究内容、对象及方式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专业等,其它情况如生活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当前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调查对象:瘦西湖校区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附加主观题一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对于即将迈人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追求幸福是大家的主要目的,大家在大学里的奋斗拼搏就是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来说,大学生是否幸福决定着他们能否更好的学习生活,能否很好的为将来奠定基础,据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总体感觉。1.就总体感觉来说,8.25%的人选择了对生活质量非常满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选择了比较幸福,39.18%的人选择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选择了不幸福2.就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来说,3.09%的人选择了非常满意,38.14%的人选择了比较满意,19.59%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4.02%的人选择了比较不满意,6.19%的人选择了很不满意,3.就人际交往环境来说,6.19%的人选择了比较不融洽,16.50%的人选择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选择了比较融洽,12.37%的人选择了很融洽。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幸福状态,值得我们关注。

(二)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

20世纪50年代初,心理学研究新领域——主观幸福感在美国兴起,一直无法量化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可操作、评估、实证研究的科学指标体系。主观幸福感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研究检视人们在情意与生活品质方面的整体评价,探讨包括正向情意、负向情感以及生活满意的认知评价。关于主观幸福感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对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而大学生人群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渐展开。根据此次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经济状况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见当前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这跟现在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时代特征有关。

(三)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校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家庭情况、心理问题、恋爱问题、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约着我们的心理状况,对我们的幸福指数产生一定影响。1就业压力方面,11.34%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很大,因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因为担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觉得就业压力不大,因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觉得没什么就业压力,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2恋爱问题方面,20.6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34.02%的人认为谈恋爱能增加幸福感,但不是很多,27.84%的人认为还可以,17.53%的人认为不能3心理问题方面,就对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评价来说,3.09%的人很满意,43.30%的人比较满意,29.90%的人一般满意,22.68%的人不满意。可见就业压力对大学生来说是主要的,因为这是大家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恋爱等问题只是附加因素,个人观点不一。

三 建议

针对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

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变自己,有目标,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学习,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找个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寻找生活激情,充实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强与人沟通能力,保持心态年轻……总的来说,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综上所述,从对瘦西湖校区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大都满意现在的生活,主观幸福感较强,这归功于当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完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家长管理能力的增强等等诸多因素。整个学校的主氛围是爱好学习,勤奋上进,虽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风,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学术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在课外活动方面,爱好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多数学生通过做家教一方面减轻家庭负担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迹可循的,今后的大学生活将是以积极健康,幸福舒适为主旋律。

第三篇:当代人写古诗词

临江仙•赠复读学生

人生路上无坦途,困难磨砺英雄。失意困难笑相迎,云帆重挂起,轻装上征程。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事竞成功。书山有路勇攀登,天道酬勤日,花开别样红。

江城子•岁末雪夜感怀

一朝浮沉两入海,空自哀,难释怀,十二寒暑,一念转成败。常思壮志凌云节,雄赳赳,气豪迈。

梦里不知身所在,腊梅开,飞雪盖,琼枝无声,任凭风刀快。须知难得扑鼻香,冻彻骨,红日来!

江城子•夜思

一度春秋事事休,仰天求,泪空流!暗思年年,红豆何时丢?忆想昨日共山盟,情脉脉,已难留!今宵漫漫哀更久,轻挽袖,披貂裘,独游红楼,阅尽凡尘谬!试问人间多少事,对亦错,谁能纠?

江城子•无题

月隐寒纱风细细,夜凄凄,花满地。槐香漫道,怎奈伊人泣。前朝记忆今复现,临此景,思密密!梦里常绎红尘事,青石壁,雨淅淅。四目初对,转瞬却离弃。倩影消逝似灰飞,欲轻拭,泪成溪。

江城子•大三的思考

三载瞬逝愁满肠,苦冥想,总茫茫。收获得失,自觉非明账。常忆昔日志踌躇,到如今,难想象。

深夜卧床思犹长,探前方,心彷徨。光阴似箭,绝古无能挡。唯效霸王当破釜,学夸父,赶朝阳。

渔家傲-重来

天接云纱接日幕,西陆欲来蝉声舞,去年今日此时节,闻此曲,凌云壮志正有数。仰望蟾宫蹲坐处,桂枝遥遥何人折,九霄外风云又起,我欲斗,乘风直飞象牙去。

江城子-矛盾

风牵清袖入园来,玉兰白,富贵开,桃笑柳闹,驱逐数瓮哀。何时苍降玲珑雪?杨花舞,正悠哉!

旧景一去新景代,思眉黛,更无奈,日随云去,空留人自待。仰天狂笑如钩月,欲斩桂,嫦娥在。

卜算子•迎接立冬

昨日树头繁,今朝枝头少,绿褪花残黄叶尽,冷风携冬到。风冷又何妨,我辈迎风傲,待到来年春妙时,醉卧康庄道。其三:晴空将至

寒雾漫秋晨,冰露浸肤深。

宁神待正午,晴云万里奔!

(希望找工作和考研的同窗好友,静心宁神,努力去收获属于自己的晴空!加油吧!)

其二:蝉

气寒叶黄时,秋蝉孤鸣密。

云深又何妨,声剑劈天地!

其一:主沉浮

独立寒秋览苍穹,雨盖万籁势正宏。

为破黑云得晴日,仗剑倚天斩黄龙!

中秋节游蒙山有感

其一:

蒙山游

青山脚下天门开,青石路畔竹九排。

林荫小径潺潺水,晓月潭中鱼儿白。

连理塔前怀千古,大佛脚下念如来。

胜景依旧名匠殁,今朝能降几人才?

其二:

蒙山大佛

依山擎天坐千载,慈目凝神迎客来。听尽众生虔诚愿,大道禅机变黑白。

其三:

山与佛

青山碧水清云天,神造金佛现人间。

净土净心山是佛,净心净土佛是山。

《无题》

金兰粉颊披玉绸,迎风一笑艳溢眸。素妆数月悄无声,只为今朝香满楼。

望江南.夜思

梦一场,昨夜再重逢。望眼欲穿容难辨,如隔轻纱,千万层,心雨又蒙蒙!

惜春

柳芽初翘春风闹,鹊筑新巢喜上梢。又是一年黄金时,黑发应知勤学早!

游中北大学二龙山有感

岁寒青松立二龙,独战风刀胆从容!时间淘尽虚和假,真心永驻玉壶中!

第四篇:幸福感

关于提升员工幸福感的研究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他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并不是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状态,而是基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反省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感受。是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财富视为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转型都预示着企业员工的工作性质有了巨大的进步。随之幸福感的追求方式也发生变化,而不是一味的通过增加财富来增加幸福感。

那么,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是什么呢?

标准的消费理论认为,越多的选择意味着越高的生活质量,消费者通过选择来获得更多的幸福;更高的收入也意味着更高的福利和强烈的幸福感。大量的数据和研究表明,在某一时点幸福感与收入成正比关系,但是从其他的一些方面来看,幸福感与收入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不是越富有就越幸福;富裕的人不见得比一般人更幸福,关键是看怎样去使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有研究表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收入对不同收入水平阶层的员工幸福感有不同的影响,在收入较低时,绝对收入与幸福感强相关,当收入较高时两者的关系弱化。对企业员工来说,增加相同的薪酬,对企业的高层员工和企业的底层员工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底层员工相对于高层员工来说相对贫穷,对提高收入具有迫切的需要,而高层员工薪酬相对较高,相应提高收入作用往往没有提高底层员工收入来得多,他们更多的需要是一种地位的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睡眠以外,工作占据了人们大多数的时间,这不仅是属于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个人收入的重要依据,影响着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着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所以工作中的各个方面的因素对员工的主观幸福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工作当中许多因素都在潜移默化这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比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业绩、企业文化和晋升空间等等,这些方方面面都对员工满意度和幸福感有不同的影响。实践表明,良好的工作环境,优秀的工作业绩以及合理的晋升空间,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反过来幸福感的提高也能够促进工作业绩的增长,同样快乐的情绪和良好的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

从家庭角度去看,首先,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在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的影响下,都是极其注重家庭因素,一个完整的家庭以及家庭的和谐性都对员工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近十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类型、准则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女性教育水平增加,家庭结构随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到工作之中,使我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正在不断改变,加上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失业率高和离婚率高造成工作和家庭二者之间的矛盾突出,从而对员工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极大影响,使员工工作效率下降。

而现代的员工价值观中,更多的采纳了平衡家庭和工作关系的概念,也就是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考虑如何协调好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关注工作和家庭积极方面的东西。使得现在更多的员工当他们在选择新的工作时,甚至会把他们个人和家庭生活产生的影响、因素看得比薪酬和晋升机会更为重要,有些员工为了能够和孩子在一起,或者说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可能会放弃晋升机会。总得说来,家庭因素和工作因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家庭会对工作产生影响,同样,工作因素也会对家庭关系产生影响,研究显示,良好的家庭支持对员工的幸福感影响很大,家庭的和谐也极大地影响了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满意度,因为,如果员工在企业受到的压力比较大,把产生的负面情绪带入家庭关系中,而家庭关系受到影响,在家庭中的情绪又带到工作中,这样容易产生恶性循环,这样,给员工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所以,企业可有什对性的采取措施,选择适当的方式帮助员工改善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增加员工的幸福感。

在企业当中,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都对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因为,在社会当中人不是相互独立的,是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每天都要和别人沟通和交流,不同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一个人沟通交流的需要,不论是同事、亲戚或朋友,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对员工造成极大影响,会感到孤独、失落,带来负

面的情绪,若是没有良好的上下同事关系,在工作上很容易受到排斥和孤立,不仅对自身的工作造成很大影响,也对自身业绩和工作情绪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而没有良好朋友关系,则员工会感到与社会脱离,没有归属感,产生不良的消极情绪,如果带入到工作中,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与亲人的关系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说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些良好沟通环节,以及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帮助企业,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对通过节日活动等措施,加强员工之间互动,创造员工与亲人之间的互动,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通过对影响企业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企业员工幸福感低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本身的问题,这和企业管理制度、工作性质、员工工作兴趣、薪酬、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工作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员工个人问题,包括员工的人际关系,家庭婚姻关系、以及个人性格、能力和心态等自身素质。从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造成企业员工幸福感低的原因非常的多,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从幸福感的定义及特点出发,我们不难发现造成幸福感低的原因是有一系列的相关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而员工通过自身的主观评价去对幸福感进行体验,就像是一个天秤,但是一系列降低幸福感的因素的重量超过提高幸福感因素的重量时员工便会感到不幸福,而在一系列降低幸福感的因素当中,必然每个因素的重量都是不一样的其中,一些影响最大的关键因素往往是造成天秤失衡的重要原因。

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是现代企业的热门话题,也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最根本的是要顾客的满意度,顾客满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的立足根本。而顾客满意度来源于员工的满意度,所以怎样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无论是对企业的未来还是现在,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呢。

一、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推动员工身心健康,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努力提升员工的的思想素养和艺术修养,大力推广普及各类艺术兴趣活动,寓教以娱、寓教以乐,陶冶员工情操,让员工业余生活乐有所好,各取所需,有效释放工作压力,增进同事友谊,营造稳定、和谐、乐观、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全面提高员工业务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不断引导广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在文明舒适上下功夫,一是把员工发展放在首位,拓宽员工成长成才渠道,搭建员工干事创业平台,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进步。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绩效管理,推行精益生产,抓好节支降耗,提高和改善员工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充分发挥工会职能切实保证员工福利待遇和企业发展提升。加强基层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整体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在效率优化,注重公平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方式,缩短收入差距,保证员工合理分享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员工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努力为企业发展尽责出力。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员工民主权利。

四、从安全生产入手,利用事故分析会、安全活动日等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启发和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安全铸就品牌,安全营造幸福”等思想观念,切实增强员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进而把“我要安全稳定,我要幸福生活”的安全幸福意识渗入到生产的全过程,落实到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和效益、效率的关系。自觉养成用安全生产制度约束和规范自己行为的良好习惯。遵守规章制度,卡控安全源头、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获得健康财富,提升员工幸福感。

五、把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作为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重要保障,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学习规划,创造学习环境,多渠道创造学习条件,创造和巩固职工发展愿望和动力,激发和激励员工主动学习知识,练就过硬本领,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储备,更好的适应企业的改革发展需要,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幸福感的研究有长足发展,幸福感这一概念也被人们所提及和重视,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主观因素,也包括客观因素,企业也有关键因素和次要因素,总之,在企业提升员工幸福感时,应具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幸福感,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幸福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发展与享受、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从主观到客观,从个人到集体,形成未来幸福感的脉络。一方面幸福感不能脱离幸福的生活状态而存在,另一方面幸福的生活状态只有被自我觉知的时候才对个人有意义。

第五篇:幸福感

读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有感

【摘要】自古以来,关于幸福的说法和定义众说纷纭。这个人类最终的追求却不停地被问到什么是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从其含义阐发。开篇讲到幸福即善,幸福不是种品质,及阐述幸福是合德性的生活,这种合德性的活动是沉思等。引发我的些许感想和思考。本文通过描述合德性的生活如为我们带来幸福,及沉思这种活动对生命意义幸福意义的直觉体悟。无一不展现了亚里士多德这位伟大哲学家阐述的幸福观带给我们对幸福以明晰的真理。最后,联系所学知识谈到获得人生幸福与中道的关系,也启示我们学会如何幸福生活,做个有德性之人,并应将个人幸福同社会全人类幸福紧密结合。

[关键字] 幸福、德性、沉思、中道。

现在的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的幸福感,且主要为个人幸福。尤其在中国而言,很少有人会把个人幸福和国家、社会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在古希腊则多数强调城邦的幸福。达林·麦马洪《幸福史》中总结了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年来,每个时期的幸福观:“在荷马时代,幸福等同于幸运;在古希腊哲学所处的时代,幸福等于智慧和德行;在中世纪,幸福等于天堂;在启蒙时代,幸福等同于行乐。”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多数人不太考虑这个问题。仅仅当幸福是一种感觉,或是一种快乐,对此并没有什么明晰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他首先认为幸福是至善。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开篇提到善的概念,并也将幸福将其等同。我们无论追求什么,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目的的求索,最终没有人会说我不想追求幸福或获得幸福。善是最终目的,幸福就是这样的东西。在我看来,将善看成最终目的,那这里的善必定是万物达到最和谐的美好及自身也达到最平衡的状态。像老子的上善若水就是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那么如此之水是幸福的吗?我想我若是水应感到幸福。此幸福非我一人因男朋友说能给我的幸福或因其说声爱我而心生感的幸福,而是一种伟大名状的幸福。因为如水般滋润万物的同时让更多的生灵获得生命的洗,让它们得到幸福并自身得到价值的实现。至于老子强调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认为若有人真正做到这样的境界,也没什么好争的了。因为他已达到真正的幸福,达到至善,这已是最终目的,无可厚非。

其次,他认为幸福是合德性的生活,不是消遣。亚里士多德首先强调幸福不是品质。因为品质无法区别人与其他生物的活动性质,幸福是人的一种自身就值得欲求的。这其实就是强调了幸福是属人的幸福。而他找到了合德性的实践似乎就具有这样的性质。因为高尚的行为自身就值得欲求。但同时令人愉快的消遣也是这样,但是后者却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并且在现实中结果经常弊大于利。比如,对有钱有势的人进行消遣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外在的物质和他们沉浸的愉快的消遣并带不来他们内心的踏实和幸福。他们大多数很少感受到幸福,尤其在中国不仅是富人很少说自己幸福,现实中无论什么阶层什么职业的人似乎考虑金钱和工作比幸福更多。他们更多的认为,连基本上等生活得不到何来幸福。亚里士多德阐明德性与奴斯的实现活动并不取决于是否占有权势和金钱或沉浸于肉体非纯净的快乐不应该被我们视作最值得欲求的。因此,只有适合他的品质的那种现实活动最值得欲求。这句话应当深有感触,就像佛家慧海禅师说:“肚子饿时就吃饭,身体困时就睡觉。就是我修行的密宗了。”对我们常人而言,越平凡的事越难以做到。人们总是浮躁于自己的工作、学习甚至吃饭睡觉。按照自己的品质生活,对人而言就要按照人的品质生活即按照德行生活。我们需要负责严肃地对待自己人生所经之事。心无杂念地做事做人。想必活在当下,春风拂面绝非易事,是我们一生的修行课。其次他论证,我们的目的若是消遣,那是荒谬的。谁会劳碌奔波一生就为了消遣,消遣只是休息,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所以,如前面所说只有幸福以外是我们选择每种事物是为了别的事物,因为幸福就是目的。第三,幸福的生活是合乎德行的,那自然就是要求我们严肃生活,而非消遣。那么如何严肃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本心很难显露,有的人无法认识到其本心,也就无法做出合德行的事。有的人认识到了但是未做出。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被现实束缚永远无法摆脱只能挣扎,这是这却也是人最独特之处。海德格尔论述人的沉沦时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把此在当作与其他存在者类似的存在者。以此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约束,甚至被后者吞没这样就成了非本真的存在。这种状况即为沉沦。那么如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需要严肃对待时,是做卑鄙者还是高尚者更为幸福呢?第四,他认为较好的人较有能力者的严肃工作比纯消遣更具有幸福性质。这点我们都有体会。谁也不会真的愿意只是消遣而不创造价值,因为真的这样做了就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了,别人给足了食物和衣物,那只能叫被圈养。因为人的尊严和自尊是要靠自己的实践活动赢得的。就像奴隶也可以得到肉体快乐,但是没有人会同样让奴隶分享幸福。所以,幸福是合德性的生活,幸福和沉思。亚里士多德找到了一种东西来说明那种合德性的现实活动就是沉思。沉思是最高等的一种实现活动,因为它最为连续,幸福中必定包含快乐,而沉思是合乎智慧的活动就是所有合德性的现实活动中最令人愉快的。且沉思中有最多的自足,也是唯一因自身故而被人们享受的活动。我们喜欢沉思,也应该学会沉思。事实上,在浮躁的环境下我们很少沉思,很少真正让心灵回归净土,对话与自己的奴斯。我们需要认识到神赐予我们神性的奴斯和沉思的力量。沉思本意是认真、深入地思考,在寂静和孤独中对某个中心意念或意象的深沉思索。沉思,不是单单地指用理智去思考推理。但是维特根斯坦的神秘主义中就有强调,理智推理和语言表达都没有把握住伦理原则的实质。人们的伦理行为只服从意志的支配,意志不通过理智和语言直接把握住了伦理的原则。人们可以因行善而感到欢乐愉快,因作恶而惶恐不安,感情和意志已经向他们揭示了什么是善或恶,什么是人生的价值。他这里所讲的意志,我们可以理解为意志的沉思。沉思如中国哲学所讲的一种直觉体悟,在主客二分融合中去获取生命的意义。追求幸福的意义。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不是以他的人的东西,而是以他的自身中的神性的东西,而过这种生活。”所以合乎奴斯的实现活动才是最幸福的。而合乎其他德性的生活只是第二好的。奴斯与其他公正、勇敢这类属人的事务不同。奴斯的德性是分离的。其次,像神这样的存在,我们所说的属人的事务不属于他。但是它的创作又最伟大,那么它的活动除了沉思还能有什么?且低等动物不能享有幸福,而神的生活全部都是幸福。因为神是至善因而是最幸福。人的生活因为与神相似的那部分就能享有幸福,所以幸福与沉思同在。有句话写给大学生的是:“别让自己过得平庸。”如果真的对于我们而言大学的意义就是找份工作,看待一个人的价值就是用金钱衡量。这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真的幸福吗?人类生来就与孤单为伴,很少有人能彼此理解思想,这才构成了人类复杂又独特的一面。面对生活种种,只愿不忘与沉思为伴。孔子云:“每日三省吾身。”不一定需要反省自己的种种检讨自己种种,但我们真的需要沉思。需要奴斯带领我们与神对话,接受超越时空的一段洗礼。学会沉思的人不会孤单,更不会内心空虚,不被外物所累。其内心定是自足而幸福的。

获得幸福要履行“中道”。中道即中庸之道。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做个幸福的女人》中有句话:“做个中庸的女人,幸福很难把握,应该时刻记得握沙如握幸福的故事。学会摊开掌心,让幸福永远停驻,勿失分毫,而不是让幸福在紧握的指缝中慢慢流失。首先学会中道,在大是大非面前不乱不忙,懂得收方自如随处而动。按人情做事,按世故做人。无论到了何种境遇都要随处而安更要在新的环境中创造自己的价值;其次,中道要求我们为而不争。为而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其实这还是要求我们勿被外界扰乱心境。我们需要努力但不是为了将所取成绩炫耀或比较,而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富足和幸福。我想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哲理还是中国哲学、诗人等描绘的幸福。都少不了自己内心最真切的那种高于快乐之上且持久存在的东西。而那,便是幸福。与世之争不是消极不为。幸福当然需要外物,但真正的幸福并不需要太多的外物维系。不管那些物质富足的有钱有势之人是否真的幸福,我们只需要知道生活和事实才是真实的镜子。毕竟幸福是因人而异的。幸福毕竟是凝聚着人们的三观并在现实活动中得以实现的。每个人的世界都有其界限,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自我,并通过自我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不同理解。就像你无法要求一个杀人如麻的罪犯说他杀人时不幸福。因为他本身与我们所论述的常人所体悟的世界就不一样。最后,学会中道,不是要人圆滑世故,墙头草倒。而是要坚持自己的内心的准则,怀一颗信仰之心。每个人都将个人幸福同社会全人类的幸福相联系,这看似不切实际,看似太过高远。事实上,我们都在努力。认真上好一堂课,做好一份事,都是在坚持我们的准则做人做事,都是在为自己的幸福,社会的幸福尽到自己的责任。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加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幸福。虔诚教徒做好事,因为他们被教育为这样才可以处在最好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中道,因为他们相信这样为上帝所爱。并且这样做也是智慧的、高尚的事。自身也会快乐,最终收获幸福。这也是全人类最大的幸福!

参考文献

《做个幸福的女人》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尼各马可伦理》(第一卷和第十卷)《中国哲学史》

《听冯友兰说中国哲学》 参考论文

《浅论<尼各马可伦理学>与<道德原则研究>伦理思想的几点比较》 《尼各马可伦理的幸福观》 《佛语禅心》

下载关于当代人幸福感的论文(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当代人幸福感的论文(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幸福感指数论文(小编整理)

    论提高企业基层员工幸福指数的方式与途径长春邮区中心局分拣科:杨丽微2012年6月12日论提高企业基层员工幸福指数的方式与途径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拥有职业幸福......

    师德论文--教师的幸福感[范文大全]

    师德论文--教师的幸福感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

    当代人对老年人的看法调查

    当代人对老年人的看法调查您好!我们是广药的学生,这是我们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所设置的问卷,旨在了解当代人与老年人的之间的关系与老人的生活状况,非常感谢您的参与!请放心填写,您的......

    幸福感研究

    幸福感研究【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认知评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影响因素 【正文】Dodge的幸福理论提出已有70年的历史,关于个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的研究亦是心理......

    教师职业幸福感

    找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幸福的指数也会不同,浮躁的我多了一份思考,我们老师的幸福感是什么呢?工作至今,在教师这一职业中有没有找到幸福感?而......

    教师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关注和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而......

    幸福感指数

    幸福感指数量表 幸福感指数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此量表包括两个部分: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

    员工幸福感

    员工幸福感、心理资本既是组织和谐的基础,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2010/07/27 10:30)记第五届中国EAP与职业心理健康论坛 【编者按】不确定性日益增强是当今全球面对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