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第六篇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出: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爱劳动。
可是我们发现,有的同学们参加劳动时怕这怕那,怕脏怕臭,有的同学可以说是根本不爱劳动。据调查,现在的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他们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在家里一切都由爸爸妈妈帮着做,连上学放学时书包也是爸爸妈妈帮着背。可见,我们的同学参加的劳动太少了。多数原因是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可是,我们知道,不爱劳动的孩子,他们也很难爱学习;怕劳动,也会怕做作业,怕思考问题。人的能力是要靠培养的,劳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如果我们现在忽视了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忽视了学做人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机会。
读一读 故事
(一)有个男孩子,名叫丁丁。他非常喜欢画画,可就是不爱劳动。早晨,妈妈又要做饭,又要扫地擦桌椅,可丁丁趴在桌上只管画画,连头都不抬。妈妈招呼他:‚丁丁,来帮妈妈一下。‛丁丁说:‚不嘛,我正在画‘大家动手在劳动’的画呢!‛很快,画完了。他把图画拿给妈妈看。妈妈举起画,说:‚画得很好,不过这个擦桌子的小男孩儿是你吗?我可从来没见你干活儿呀!‛这番话说得丁丁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原来他画的是一家人劳动的场面:奶奶在炉前烧饭,爸爸在搬煤气罐,妈妈在洗衣服,丁丁在擦桌子,连家里的小花猫也在捉老鼠。妈妈见丁丁脸红了,便对他说:‚丁丁,你看所有的人都得劳动,连小花猫都要捉老鼠。不这样,大家怎么生活呀?你要记住:不劳动就没饭吃,没衣穿。所以要从小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做一个有用的人。‛
故事
(二)1961 年11 月,彭德怀回到了故乡——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他看着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看着阔别多年的父老乡亲,感到格外亲切。回想在战争年代,乡亲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承受了极大的牺牲,终于盼来了全国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想到这里,彭总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乡亲们该过过好日子啦!‛
彭德怀来到了响塘区南谷公社的陈蒲大队调查。午饭的时间到了,彭德怀没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锅饭,而是撇开随同人员,独自一人来到离食堂不远的贺老伯家里。刚跨进屋,迎面扑来阵阵烟雾,只见贺老伯正蹲在灶下烧火做饭。彭德怀关切地凑上去问:‚老伯,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饭?‛
老伯没好气地说:‚有什么饭吃!只因彭德怀要来调查,大队才开食堂饭的,还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凑这个热闹,真是打肿脸充胖子!‛彭德怀一听,话出有因,顺手将锅盖揭开,只见锅里蒸的是糠粑耙。彭德怀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涩的糠直刺喉头,确实难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窝里充满了泪花。
回到故居,彭德怀召开了社员大会,他说:‚我是讨过饭的,是饿怕了的,可那是旧社会。如今,我们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开荒种粮,生产自救,把穷队变为富队,不应该再有人饿肚皮了。我这次回来是当社员的,队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话,我就邀请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说干就干,从那以后彭德怀就与社员一起参加集体劳动,他特别提倡开田,在工余时间还动员侄儿一道去开田。侄儿望着两鬓斑白的伯伯劝道:‚你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还开什么田啰?‛彭德怀风趣地回答:‚年老骨头枯,正好做功夫!别说我年老,做起事来,还可以跟你们小青年比一比呢!‛说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手,挥锄猛干起来,像个标准的老农。
在彭德怀的带动下,家乡一块块新田被开发出来,种上了绿油油的庄稼。彭德怀欢欢喜喜地与乡亲们一道收棉花,种麦子,撒下了无数的汗珠。他说:‚从今年起,我每年回来参加劳动一个月,别的重活干不了,帮生产队看牛,看湖鸭。如果不能回来,就投资一百元交队上。‛就这样,彭德怀在家乡立了个不计劳动报酬的特殊社员的‚户头‛。
一种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同学们,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理应将它传承下去。
在我们的校园里,每天都有人在默默地打扫卫生,每天都有人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是他们共同创造了整洁的校园环境,让我们得以在清新的校园里快乐地学习。
从今天起,我们首先应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做事情,不能因学得慢或做不好而着急,更不能半途而废。其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收拾碗筷、择菜、洗菜等。有针对性地认识一些工具、蔬菜和生活常识等,同时通过自身的劳动来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体谅和关心他人。另外,还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公益劳动,如打扫公共卫生、帮邻居拿报纸、植树、种花等。在养成劳动习惯的过程中,除了要有耐心和恒心以外,还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劳动。
希望同学们在学校、家庭都要积极参加劳动。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的事情抢着做,家里的事情自觉做,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人人争做劳动小能手,“雁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
劳动好习惯(10条)
1、认真打扫室内外与包干区的卫生,并保持教室、校园的整洁;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家里的事情主动做;
4、别人的事情帮助做;
5、集体的事情大家做;
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
7、动脑筋把活干好;
8、劳动结束时整理现场;
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10、劳动中讲究质量、效率。想一想:
①谁是我们身边最爱劳动的同学? ②我们应该养成怎样爱劳动的好习惯? 记一记: 热爱劳动的名言
1、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2、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3、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高尔基
4、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卢梭
5、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第二篇:从小养成好习惯
临城实验小学四年级五班家长会材料
---谈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感谢临城实验小学为我们搭建教育孩子的交流平台、感谢班主任张老师、数学邵老师对我们孩子含辛茹苦的教育。孩子在校受教育就像小树苗一样需要浇水施肥需要修枝剪叶,方可成才,这正是学校里的园丁们所做的工作!张老师年轻有为,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不管是班级管理工作还是语文学科教学都十分突出,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数学邵老师工作兢兢业业,业务能力强,有耐心。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孩子非常成功的家长,其孩子张洪明现已考入清华大学!我们的孩子能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学习和生活对于我们家长和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福气!今天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学生的好习惯养成问题,不当之处敬请老师,家长批评指正!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具有很强的惯性。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启用自己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如此。可见习惯的力量——不经意会影响人的一生。
良好的行为要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往往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习惯,却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大小。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成才,但所做的只是对于考试分数的关注。换一个角度,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入手,定会收获多多。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纠正了一个不良习惯,就堵塞了一条孩子成长中的岔路;养成一个好习惯,孩子的一生就会从中受益。作为家长或许我们不能给予孩子学业上的实际帮助,但帮助他从小养成好习惯却是每一位家长都能做到的,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的一些小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在引导孩子的行为方式,都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因此,每位父母都可以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帮助孩子成才。好习惯养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从小培养,需要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存在不好的习惯,犯了错误,请家长不要替自己的孩子找借口,否则会助长他们一些坏习惯的养成,在学校,老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小朋友打架了,老师批评他们了,放学后,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不会打架,肯定是他先打我的孩子”,还有家长说:“他很爱打架,把我的孩子调开,别和他同桌了”这些大家都有体会吧。如果真爱孩子就先弄清什么才是真正为孩子好,我认为孩子犯错误就应该让他自己认识到自己不对,不要让大人的疼爱去助长他们坏习惯的养成。
下面从三个大方面谈谈学生的习惯培养:
习惯的力量:小习惯往往决定一生成就
一、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1.要掌控人生先掌控习惯 2.再小的坏习惯(如未经大人同意乱拿家里的钱、乱吃零食)也不能放纵 3.别把“点金石”扔到水里 4.教育就是要培养好习惯
二、好习惯一定要从小养成 1.从小养成的习惯坚不可摧 2.早期家庭教育要做好
3.慎始才能善终 4.从小培养习惯也要循序渐进
三、坏习惯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1.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 2.任性妄为的孩子难成才
3.畏惧挫折的孩子难以成功 4.嫉妒别人就是在伤害自己 5.别让孩子变成了“小霸王”
习惯的构成:好习惯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好习惯让学习变得轻松 1.做好预习才能掌握学习主动权2.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 3.勤思考才能有进步 4.潜心观察会有更多收获 5.复习一定要及时 6.自觉学习成绩才会更优秀 7.阅读能够开启智慧之门 8.学习还得要勤动笔
第二、为人处事需要好习惯 1.乐于助人孩子将得到更多 2.分享会让孩子更快乐 3.礼貌的习惯要从小养成 4.说话算数才能受人尊重 5.学会合作才能和谐共处第三、快乐生活需要好习惯 1.勤俭的习惯不能丢 2.独立,让孩子活得更精彩 3.珍惜时间才能走向成功 4.爱劳动就是爱生活 5.花钱切忌大手大脚 6.卫生习惯要从小养成 7.按时作息让你更健康8.健康从热爱运动开始
习惯的塑造:帮孩子培养一生的好习惯
一、与孩子沟通中传递好习惯 1.艺术的批评让孩子更诚实 2.做一对善于倾听的父母
3.拒绝也要讲方法 4.表扬是强化好习惯的妙方 5.与孩子的沟通要真诚且平等
二、父母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习惯 1.宽容才能教育好孩子 2.对孩子多一点尊重和信任 3.教育孩子的态度要一致 4.不要用比较来激励孩子 5.让孩子学着为自己负责
6.真爱孩子就不要溺爱孩子 7.打骂教不出好孩子
三、每个孩子都能养成好习惯 1.让孩子有“大人”的感觉 2.不要过多地支配孩子 3.放开手孩子才能独立自强 4.与人交往的习惯需要耐心培养 5.“成功教育”让孩子更出色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可以在百度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几点倡议:
走读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寄宿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仅评班主任个人之力终究有限,需加强与学生、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首先,家长积极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作为家长一定要理解并很情愿地与班主任老师配合。我认为其实这不只是支持班主任工作,更是帮助自己!
其次,和任课教师经常沟通,了解学生每一段时间内在各方面的表现,共同督促学生进步、改掉不良的习惯。
再次,经常和学生沟通、谈心,了解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进行教育,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再者 我们家长们也应该经常进行交流,探讨孩子的教育,和老师一道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最后再次真诚的感谢班主任张老师和数学邵老师对我们孩子的教育,感谢您们为孩子付出的一切,祝您们工作顺利,步步高升!祝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谢谢!
第三篇:从小养成好习惯
从小养成好习惯,争做环保小卫士
东故小学少先大队于10月15号发起“从小养成好习惯,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要求每个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自觉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塑料袋、纸屑要及时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不攀折花木,不睬踏草坪,不乱倒垃圾,见到有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要及时给予制止。每个星期总结表扬一次,对于做得好的及时给与表扬,对于做得差的及时指出并要求立即改正。
发稿人:骆永利
北宿镇教办东故小学
2013-10-15
第四篇: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都江堰市奎光小学
王一鸥
一、习惯的影响是真实存在且巨大的。(举例)
1、十指相扣,左母指在上和右母指在上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2、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象小是被链子绑住,长大了还被绑住则是被习惯绑住。
3、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了了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平静的回答,在幼儿园。
二、什么叫习惯。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象转动的车轮一样。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启用自己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如此。可见习惯的力量不经意会影响人的一生。
一般来说,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习惯必然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的形成,这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的根本区别。相对于其他习惯而言,不良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是十分困难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
我们知道了习惯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习惯本身的特点。那么,作为学生来说应该具备哪些好习惯,又该怎么去培养呢?因为习惯包含的种类太多,如文明礼仪,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等,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学习方面的习惯。
三、小学生应具备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1、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认真听取别人讲话是对讲话人的尊重,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盯住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能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评价,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人讲话。
2、学习卫生的习惯。
(1)读写时,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脊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连续看书一小时中间要休息一会儿。
(2)读写时光线要充足、适度,左侧采光;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3)不要在行进的车上看书;不要在走路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
3、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
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要科学安排学习、劳动、娱乐、锻炼、交往等活动。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包括每天的阶段性安排、每周的较大活动安排、考试复习和双休日、寒暑假的专题安排等。做到该学学、该玩玩,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学习,该活动时快快乐乐去活动。
4、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5、认真听课的习惯。
会听课是搞好学习、提高素质的关键。听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
6、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地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7、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上课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增长知识,有所创造,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8、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习惯。
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旧观点,敢于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声音要宏亮,表述要准确,逻辑要清楚,要先把问题想好。“想”是“说”的先导,只有“想”的周密,“说”得才有条理,才透彻。
9、协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要学会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研讨,使自己在叙述、解释、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调整看法,实现对知识的科学建构。
10、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11、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方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不迁就、不谅解,不拖延时间。
12、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可以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
13.、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的习惯。
观察对我们学习知识、发展智能起着重要作用。为此,要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变无意为有意。要养成观察兴趣,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设计观察程序,并且把所学知识与观察对象联系起来,做到边观察边思考。
14、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对每一个实验,每一件学具都要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既锻炼了手和脑,又能帮助理解,使知识记忆深刻。
15、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要做到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生活和实践中验证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16、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学习用品是学习生活必需品,来之不易,应当爱惜。对学习用品要珍惜、保护,小心使用,不乱扔、不故意损坏。要敢于向任意损坏学习用品的行为作斗争。
四、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下面结合习惯的形成规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整体发展,互相促进
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如一个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到创造了条件: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惯了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长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总之,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与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就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管得住自己,你就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就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你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第五篇:国旗下的讲话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国旗下的讲话(4)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指出:所谓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现代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能够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学生要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就要自己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说,一个小学生如果能够自我教育,那么,他就得到了真正的教育,就能主动的健康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需要从现在开始,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形成心理上、行动上的定势,并把这个定势保持下来,在实践中巩固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少年儿童要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并想办法做好。慢慢的,就能养成自觉主动地去学做人、学做学问,练好自己的本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居敬小学礼仪规范要求》等为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在思想道德、纪律、学习、生活、礼仪、卫生、安全诸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如在学习方面,在方法上,未上的课先预习,上过的课要复习,课后要练习,平时要自习;在时间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分配好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任务;在态度上,碰到学习困难,不要畏难而退,而要迎难而上,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与同学合作,努力克服困难,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有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一个人,如果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就会很容易出现车祸;如果不讲究卫生,包括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衣服不整洁、随
地吐痰、乱丢纸屑,疾病就会很快地找上门来,既有损身体的健康又有损自己的良好形象;如果不注重礼仪,粗言秽语,动作粗鲁,行为放荡,就会影响自身给人在心中的好印象,也会妨碍取得做人、学习的成功。作为学生,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按法律法规、学校的准则、老师的要求严以律己,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爱、敬业奉献”,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新世纪,新视野,新舞台。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愿小朋友们在新的起跑线上,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奋勇争先,立志成才。
使自己的人生大放异彩,明天更加美好。
热爱科学反对邪教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曾说过:“生命是短暂的,科学是无穷的。”人类的全部劳动都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科学是真理,是埋葬形形色色旧思想的墓地。违背科学,悲剧也就无法避免。“邪教”的产生正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么,什么是邪教呢?简单地说:宣扬“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只有加入他们的组织才能就的是邪教;鼓吹入“教”能治病,能消灾避难的是邪教;说传统宗教过时了,要信新“神”的是邪教。
近些年来,在一些农村,出现了邪教活动。一些农村不时有类似这样的传言:“祈祷能治病,”“种庄稼没用,”“一切靠'神'的恩赐,信神就能过好日子,”“信了神就能消灾避难,”等等。
一些农民群众受骗加入邪教后,有田不种了,有学不上了,有家不管了,整天流窜在外参加邪教活动;有的把一年辛苦挣来的钱和收获的粮食送给了邪教;有的受到精神上的恐吓,肉体上的折磨,甚至被杀害。
因此,我们应该坚决反对邪教,以科学来武装自己。正如斯密所说的:“科学是针对狂热或迷信只毒的绝佳解毒剂。”不错,我们要坚信只有科学才能使国家富强,使人民的生活富裕,使人民健康。我国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各项研究成果的诞生;各项高科技政策的出台;国家对科技人员的重视。都无不体现了科学对社会的重要性。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必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必须掌握好各项科学技能,坚信:真理只有也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请关注你的心理健康
大家知道:人的健康有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过重使更多的人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我们周围就有一引起人情绪反复多变、脾气暴燥,有些人常感到孤独寂寞、自卑、自负等各种不良心理普遍存在。在平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同学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有的同学为了针尖大的小事闹意见,有的同学表现出一些不文明行为;或讲究哥们义气,拉帮结派,相互攻击,互相讲狠,甚至还出现冲动行为的现象。所有这些都与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密切相关。心理的健康会影响着一场考试的得失;影响着一场比赛的胜负;影响着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着班级、学校的和谐,社会的安定。
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自卑,不要自负,要自信,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存在差学生,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要正确面对挫折或失败,再漫长的路总有尽头,再绝望的事总有希望,要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饱经风霜、历经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能有所作为。
其次,要正确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自于对别人的爱心,来自于对别人的尊重。把你的爱心与老师、同学分享,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把你的意见与别人沟通,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忠告;与人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与人分担痛苦,痛苦会减半。多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送人鲜花,留已芬香,多尊重别人,多体谅别人,多听取老师、父母、同学的意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经常真诚地对人微笑,真诚地微笑充满着你的自信,表示着你的礼貌和对别人尊重。
最后,树立起自己的责任。我们要懂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不但享受着别人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而且我们自己也肩负着为社会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责任。一个不尽社会责任的人,是一个对人类无益的人。责任心增强了,就会更自觉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就会更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为自己负责,为家庭负责,为社会负责,成为一个别人信任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一起来关注心理健康,做一个全面健康的人,共同营造健康的校园、和谐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