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屈原之后
屈原之后
篇一:屈原对于中国文化之功过
屈原对于中国文化之功过
——试论屈原精神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
平瑭县克度中学姜胜勇
内容摘要: 屈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他的思想和精神,令后代文人无不推崇。以致后世文人在言行举止和行为准则上都烙有深深的“屈原印记”。可从后世历代文人的“屈原印记”中,我们看到屈原精神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矛盾和错位。本文就屈原的“避世”行为,屈原的“自沉”举动,屈原的“爱国”理念来谈屈原精神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屈原印记 “避世”行为 “自沉”举动 “爱国”理念
负面影响
屈原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成就非凡的人物,他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自屈原之后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犹如江水滔滔,源源不尽。同时,由于屈原的独特经历和爱国举动,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正由于此,屈原成了一个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他与关汉卿并列入世界100个历史文化名人,作为中国仅有的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两位文化名人之一。然而,在这些光环的背后,屈原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任何呢?笔者认为,在总的历史长河中屈原地位功不可没。影响甚为积极和深远。但在整个文化领域中,屈原精神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一
屈原的“避世”行为影响我国文人对改造社会的淡泊和冷漠
屈原生于“楚威王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①自认为是上古帝王颛顼氏的后代,属楚国公族。曾“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王甚任之”②由此可见,屈原起初深受楚王器重。且也雄心勃勃、励精图治,总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可后来却遭小人猜忌,楚王疏远即“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
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应该说,政治上遭排挤、事业上受挫折乃人之常情,不足为怪。然而,从“王怒而疏”后,屈原却选择了一条与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截然不同的道路。在生活方面,他流浪天涯、飘荡不定。思想上,他诅咒社会与现实。精神上,他将感情和理想都寄情在“天帝”、“美人”、“香草”等虚无飘渺的意象之中。
此后屈原的作品流露出的几乎是“放逐者的自恋和关于曾经拥有的‘辉煌’回忆。伟大的诗人到头来仍然是国王的附庸”。④自屈原这种“砥励不懈、独特立行”的节操出现后,以后诸多文人如“竹林七贤”、淘渊明、李白等因经历过与屈原相似的遭遇,或汲取屈原的精神力量,或深受其影响。都把屈原精神作为安顿自己痛苦精神的家园,相继走上一条名则不与统治阶级合作,实则依附他们。同时对人民生活处境不关注,对社会发展与时代潮流冷漠、淡泊的“仕子文人”之路。
当国家的前途与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民族的希望与民族精英的责任戚戚相关时。作为民族精英的这些封建文人士子却袖手旁观。现在看来,这实在是我国历史的悲哀。然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悲哀竞然是从屈原开始的。
二
屈原的“爱国”思想影响我国文人对爱国主义的错误理解和狭隘偏见
在屈原一生中,爱国情操占很大成分。可他的爱国却是以“忠君”为核心。在这种情形下,以其说是爱国情操,不如说是狭隘的爱国思想。且他的一举一动几乎围绕这一核心来展开。“‘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灵修之故也’”。④都是“心系怀王”的咏唱。诚然:“国君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象征,而且只有通过国君才能实现自己的兴国理想。”⑤但从辨证的观点来看,忠君显然并非爱国,何况屈原所忠之君③ 又是昏庸无能的楚怀王。当整个楚国内忧外患、人民水深火燃时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屈原却把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寄托于昏庸无能的楚怀王,这是多么的不正常啊!这种“忠君即爱国”思想的后果,屈原不会不知道,但他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此当所有的希望都破灭后,他才演绎那纵身一跳、葬于汨罗的一幕。
这种“忠君即爱国”思想影响着后世很多文臣武将:岳飞背负“精忠报国”的美誉,因忠于宋高宗而被勒死于**亭、文天祥在国破家亡后也以忠君报国成全美名,丁汝昌、邓世昌等的举动,无不映射屈原爱国思想的阴影。其实,“爱国”应是一个广泛的范畴,不管人们怎样界定它,反正与“忠君即爱国”是有根本区别的。正是屈原狭隘的爱国思想,使我们的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良莠不分。影响甚为深远:明朝灭亡后,“反清扶明”的口号喊了几十年。清朝灭亡后,遗老遗少的辫子总是剪不下来。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
当连自己的国家都无法拯救时,谈爱国就难免显得不伦不类了。但在马克思主义尚未到来之前,又有多少志士仁人能作过清醒的认识和反省呢?我想,这其中部分因素就渊源与屈原的影响。
三
屈原的“自沉”举动影响着后世文人对生命价值的看法
众所周知:屈原在所有的希望破灭后,身投汨罗,血荐轩辕。《史记》写到:“明以告君自兮,吾将以为类兮,于是怀遂自[投](沉)汨罗以死”⑤这一举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史记》记载:“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守。过湘水,投书以悼屈原”⑦ 屈原以死抱国、留名千古的举动几乎影响着历代文人对生命价值的独特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以自杀来成就自己忠烈的人。
此后,诸多文人都相继布入后尘。要麽隐姓埋名、与世无争。要麽用生命来换取芳名:如王国维、朱湘、老舍、胡河清、海子等都以自杀来完
成对社会的诅咒。而有些文人虽不是自杀,但都乐于以死换取芳名:如岳飞、文天祥等。虽然斯人已去,但警示和沉思却永远留给后人。用“死”来反抗现实的黑暗和诅咒社会的不平等,作用有多大呢?这种愚昧的方法只能导致人民群众听天由命,距离文明、自由、平等的理念越来越远,甘于作统治阶级的“顺民”。鲁迅说的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得不到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我想:可能部分根源就在于此吧!
记得最近看一则记录片,我被美国总统布什为在伊拉克丧生的士兵作沉重哀悼所震惊,原来民主与专制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此:在民主制度里,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在专制制度中,人的生命可以忽略不计。
参考文献:
① 浦江清 :《屈原生年月日推算问题》,见《历史问题研究》1954年第1期。
②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1988年版。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
③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1988年版。④
余
杰:《压伤的芦苇》序,第11页
⑤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1 卷,第134页。
⑥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1988年版。
⑦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1988年版。⑧
鲁迅:《灯下漫笔》,选自《坟》。⑧ 篇二:屈原观后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五月初五日
行吟泽畔
楚国诗魂屈原
忧国宁死不屈
你把肉体献给了鱼虾
把《离骚》留给华夏
汨罗江的水啊
为你奔流汹涌……
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不会中止断流
今天是稳定和谐的节日
我们怀念你
为你投入竹叶裹米粽
请你享用,安魂 啊!不泯的屈原
你和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润泽大地,情暖人间
这是近日看见的为屈原赞颂的一首词,这才勾起了我对他深刻回忆。
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因报国受陷而投江自尽,老百姓驾着龙舟去打捞他,为了不让鱼鳖吃了屈原,大家纷纷往江中抛粽子,用粽子把鱼鳖引开。于是民间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由此我记住了屈原是个好人。
自古文人官场多失意。屈原在诗歌创作上独步千古,然而在官场上却屡遭排挤打击,最终自沉汨罗江。诗人余光中写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有龙舟竞渡就有人击鼓”;“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每当观端午龙舟竞渡,听桡声鼓声人声,把一条条江抬起,我就仿佛感觉,这龙舟是从千年的历史河道划来,是在文化的航道里竞渡。
龙舟――已成为一个民族纪念一位不朽精魂的恒久载体。无论粽子的清香、艾蒿的苦涩,已化作千年习俗,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屈原身后300年却并不见诸文字,几乎在史书上消失。其实这是不足为奇的:秦兵攻陷郢都,白起火烧夷陵,屈原以戴罪之身、亡国之民、“专政对象”,回天无力,抱石沉江,虽悲愤惨烈,却哪有资格“钦史”留名?他的著作,自然也在被禁被焚之列。直到秦亡汉兴,刘项皆楚,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楚国诗人才得以在太史公笔下“复活”,散失民间的诗章重见天日,屈原的传说在底层悄悄流行。正是黎民百姓保护了屈原及其诗作,使“哀民生之多艰”者得到了回报与慰藉!嗟呼,“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屈原——中国的爱民诗人!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让楚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和大臣们的叛国,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也表体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虽然 屈原离开人世已经二千二百多年了,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却一直在人间闪耀着晶莹夺目的光彩。
我反复读过屈原的诗,反复在咀嚼文字背后的政治意义。他对政治的思考相当精细,但他统筹不了整个背景,他还是回到单纯的文人世界。但是,屈原的文字支撑着中国一代代文人们的文学修养与人格,作为21世纪的我们,在沐浴了一代伟大文豪的光辉和荣耀之后,该做些什么呢?这并非吃几个粽子就够的。在擦干嘴唇的那一刻,有没有人能够感受到滞留于唇边的苦?有没有人能够咀嚼出那种无人替代的搅心的痛?端午节来了,当我们吃粽子的时候,更要翻出尘封的《离骚》,沐浴更衣认真诵读,让清新雅致的古韵沉淀到浮躁精神中,用清明坦荡的悠远精神敲打麻木的神经,用理想人性之光提醒曾有的迟钝,努力成为一个高雅谦逊、通情达理的精神君子,而不要成为“庸俗的赚钱机器和齿轮”。
当下社会精英,其实就是古之所谓“士”,不仅与世同浊、偕众而醉者比比皆是,甚至不少人还是“先天下之浊而浊”,愿意尽力争取的只是一己之名利。因此继续提倡屈原之“道”,引领社会精英们多些追求、多些承当,多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极有必要,极为重要。一个国家的强盛,必先强精神。
曾看见这一片报到,在屈原故乡秭归县徐家冲港湾,每年都要举行延续了千百年的“清晨祭江”仪式,秭归县县城还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但在徐家冲港湾的江边祭坛前,早已聚集了不少市民,他们等待着每年一度的 “清晨祭江”仪式的开始。祭坛处,高高的招魂幡在随风飘摆;招魂幡前,是三闾大夫屈原的灵位,灵位前,摆放着白、红、黄三种颜色的龙头及龙尾主祭向启良负责为龙舟披红。将大红缎子披在龙头上后,来到屈原灵位前鞠了一躬,口中念道:“端午佳节悼忠魂,大夫豪气世长存,移风雅俗今尚在,忠贞清冽日月同。”
“招回屈原其魂兮,天不可上兮,上有云层万里;地不可下兮,下有九关八极??”司歌者凄惨婉转的“歌魂赞”,饱含屈乡人民对于屈原的热爱。听着这朗朗上口的诗词,不由得又一次沉静在屈原的凄凉悲痛中?.愿端午节那万千竞渡的龙舟,能够多载回些屈原的精神,使更多人重新登临屈原遗留的那座精神岛屿。
昔日,古人报国无门,今日海阔凭鱼、天高任鸟飞,祖国为我们展现了广阔的报国机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发扬我们中国的伟大文化。篇三:屈原
第二篇:屈原
屈原《湘夫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三、讲解诗歌。
(一)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
(二)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三)内容评析。
1.师问: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生答:湘君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2.师问: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答: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3.师问: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答:幽怨 哀婉
4.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师问:这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作,现在我们朗读第一段,看看诗人是怎样“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的? 生答:“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师问: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在表现情景关系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生答: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师问: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生答:“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
师问: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
生答:白薠 白芷 兰草 辛夷 薜荔 杜衡 杜若 石兰„„ 师问:“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多香草,为什么要采香草送给姑娘? 生答: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5.主题研讨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板书】 情景交融
歌颂爱情 追求理想
香草美人
第三篇: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平整的土地)。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苗族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主要作品:《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身份:诗人、政治家 品性:高洁、正直 信仰:黄老道家
人物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也称“骚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还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靳尚、郑袖、子兰)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仕途经历:左徒→三闾大夫(出使齐国)→流放江北(《离骚》)→返回郢都(劝阻怀王入秦。“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流放江南(《哀郢》《天问》)→投水自沉(《渔父》)
●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
●《离骚》:屈原代表作,长篇政治抒情诗,作于屈原被放逐之后。强烈地抒发了作者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斗争精神。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离骚”释义:①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②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③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屈平忧世多离骚。”
④文体之一种。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⑤曲名。(游国恩《楚辞论文集》)《楚辞 大招》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含义为今语“牢骚”。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母相同
结构:⑴“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对以往生活的回顾。⑵“女嬃之婵嫒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对美政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天问》(战国时期屈原楚辞作品)
《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除《离骚》之外的另一篇长诗,有浓厚的道家色彩。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天问》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诗篇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硕和战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天问》是中国古典诗坛上的一朵奇葩,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包含《礼魂》)。《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九辩》: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集《楚辞》中的一首感情深挚的长篇抒情诗,共有250多句。东汉王逸定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所作。从诗的内容来看,其基本思想是表达“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这种感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带有普遍性。此诗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的黑暗有所反映,并表达了诗人“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的志尚。在艺术上,《九辩》虽多模仿屈原《离骚》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善于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并且句法多变,能够巧妙地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抑扬顿挫,饶有音乐美,从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背面:文学史意义
第四篇:屈原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和通假字;正确理解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品味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梳理文章,学习并归纳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句。
2、研读课文,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课文简析】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也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读《屈原列传》,我们必会被屈原那种为了国家而置个人利益荣辱于度外、存君爱国之情生死以之的伟大爱国精神所深深感动,更会被他出淤泥而不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所深深折服。而这些正是当前的社会和青少年应继承和弘扬的。【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长,疑难字词较多,因此本文应在老师的指导讲读下进行;同时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解决力所能及的一些问题,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就屈原身上所体现的和被作者寄寓的一些精神和感情,着眼于建构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
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大段的夹叙夹议之文。【教学难点】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在文中作用以及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感情的理解为难点。【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讲读 【教学准备】
请学生提前预习并尝试翻译文句。【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1—3段,梳理文言字词句,理清该部分的行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
由曾学习过的《离骚》一文导入,请学生介绍屈原生平及作品,老师稍作补充。
二、结合课前预习,梳理文章,解决文言字词句。
(一)研习第一段: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封号得氏的。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
明于治乱 偏义复合词,偏在“治” 以(之)出号令 省略句
(二)研习第二段:(1)文言字词句: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
屈平属草稿未定 连缀,引申为写作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更改 屈平不与 同意
平伐其功 自夸、夸耀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认为
(2)行文思路: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正直的品格,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三)研习第三段:(1)文言字词句: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方正之人
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罹”,遭遇
人穷则反本 处境困窘,走投无路 通“返” 故劳苦倦极 疲困
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治乱之条贯 条理
靡不毕见 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 简约 含蓄精深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
举类迩而见义远 事物近通“现”,表现,表达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通“浊” 泥浆
蝉蜕于浊秽 名作状,像蝉脱壳那样 形作名,黑暗社会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洁净 同“涅”,名作动,染黑 污浊
(2)行文思路: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是主旨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最终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三部分所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四部分所写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最终自沉汩罗江。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尝试翻译下面的文章。
2、背诵第三段,思考: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4—13段,梳理文言字词句,理清该部分的行文思路。
一、导入。
二、检查背诵情况。
三、梳理文章,解决文言字词句。
(一)研习第四、五、六、七、八、九段:(1)文言字词句:
屈平既绌 通“黜”,罢免官职 齐与楚从亲 通“纵”,合纵
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状,用丰厚的礼物 通“贽”,见面礼 遂绝(于)齐 省略句 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快意
如楚,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靳尚 到„„去 省略句 而(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状语后置 顾反 通“返”
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烟
秦,虎狼之国 名作状,像虎狼一样 奈何绝秦欢 友好
亡走赵,赵不内 逃亡 跑 内:同“纳”,接纳,收留 复之秦 动词,到。
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眷念 挂念 通“返”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侥幸希望 一旦,一经 全部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思念 使动,使„兴 翻转过来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无论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忠、贤,形作名,忠诚的人贤能的人
自为、自佐: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动,使„灭亡,使„破败 连着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在朝内,在国外。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名作状,像客那样 表被动
(2)行文思路:四、五、六、七、八、九段写屈原被放逐后,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且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汩罗江。
(二)研习第十、十一、十二段:(1)文言字词句: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动,说短处,诋毁 被发行吟泽畔 通“披” 颜色憔悴 脸色
形容枯稿 形体容貌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变化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尔 通“长”,长流即江水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表反问,怎么„„呢?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作动,效法,模仿 言语举动适度得体(2)行文思路:前两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三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三)研习第13段:(1)文言字词句:
悲其志 痛惜 适长沙 到、去
同生死 意动,认为„相同
轻去就 意动,以„为亲轻,轻视
被贬在野 在朝为官
(2)行文思路:(关于司马迁的政治遭遇)全文中的议论部分都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而以这段议论最突出。
四、小结。
五、作业。
1、总结本文的文言现象,理清本文的层次脉络。
2、找出文中出现的一些成语或典故。
3、背诵第11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梳理文章层次脉络;
2、研读重点语段,了解屈原的志向,品味作者寄寓的情感。
一、导入。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1、背诵。
2、总结文中出现的一些成语或典故。
a、怀瑾握瑜: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b、博闻强志: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c、随波逐流: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d、弹冠振衣: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e、与世推移: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二、梳理文章层次脉络。
1、文章结构:
课文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简介屈原以及楚王对他的信任。
第二部分(2—3):英才遭谗被疏,穷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第三部分(4—9):屈原遭罢黜后楚国日衰。
第四部分(10—12):屈原的放逐和自杀,以及屈原死后楚国被秦所灭。第五部分(13):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
2、感受文章,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第一部分(1)任 第二部分(2—3)疏
第三部分(4—9)黜——迁 第四部分(11)投
3、重点研读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段(11)。
【明确】 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而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对比,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A、承上启下,紧承“顷襄王怒而迁之”, 也为后面屈原的投汩罗江自尽埋下了伏笔。
B、表现屈原“志洁行廉”.三、艺术特色。
和前面刚刚学习地《高祖本纪》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后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附:关于史传“变体”:
我们读完《屈原列传》之后总觉得和一般的传记不同,这篇传记用了大量的议论,和前面《高祖本纪》相比较就能明显地感觉得到,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来写呢?
A、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士”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矢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
B、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焚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四、小结。
五、作业。
1、就屈原的最后地自杀发表自己的观点,写一篇小文章,要求言之成理,2、预习《项羽本纪》,划出疑难字词句,尝试翻译。
第五篇:屈原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王的后代。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开创了新诗体——楚辞(即楚地的歌辞,“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意大利的但丁。)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与《诗经》中“国风”并称“风骚”。“风”“骚”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离骚》名句:
日月忽(迅速)其不淹(久留)兮,春与秋其代序。
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和秋天依次更替。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现了一种执著的追求和探索真理的精神。
汩(形容像水流一样迅疾)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流年似水我好像赶不上啊,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亦余心之所善(所向往喜欢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宁溘死以流亡(随水流而消逝)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表现其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为动用法)直(正道)兮,固前圣之所厚(推重zhòng)。
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爱美,比喻修身养性。)以为常(认为是常规)。
表现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其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其中所蕴含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进步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志向)之所惩(受创而改变)? 表现其忠贞不渝。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指楚怀王)之迟暮(晚暮,指衰老)。看到草木也有凋零之时啊,便害怕美人也将衰老。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其人其事: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jìn)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
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