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时间:2019-05-15 09:1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第一篇: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从“今天气温60℃”谈起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之一就是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科学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发现自己苦心培养的科学习惯经不起实践的考验。本文中,笔者认为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应该是与实际生活相和谐的,并且需要多次反复训练才能逐渐养成。关键词: 科学素养

科学习惯

和谐生活

缘起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上级领导来检查我们学校的实验教学质量,抽了我班的几个学生。我自信满满,自以为在科学课上的每个实验还是扎扎实实在教的,不会出什么问题。但就是我班的那个女孩子,她一口咬定今天的气温就是60℃。检查的老师提示她:“你觉得今天的气温会是60℃吗?”她抬起头想了想,又疑惑地看了看自己温度计说:“是。”检查的老师又提示了几次,她就是不改口。

“今天气温60℃。”就成了笑话传到我的耳朵里。我有点生气,这个学生怎么连气温也测不出来!叫她过来一问才明白原因,原来,我上课的时候总是先测气温再测水温。今天检查老师让她先测热水的温度再测气温,结果刚测过热水的温度计液柱还没降下来她就读出了温度。

我说:“那你有没有奇怪今天的气温怎么跟我们平时测的不一样啊?” 她说:“有啊,可我不能改我的数据啊,您不是说做实验要实事求是,不能凭感觉,要用数据说话吗?”

看她那副认真的样子,我的气全消了。虽然气温测错了,但能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科学实验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看样子,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强调的科学习惯到是扎根在她心中了。于是,我放弃了批评,仔细地给她分析了气温测错的原因,又表扬了她实事求是的好习惯。

事后,我一直在想,学生如此不顾生活实际地迷信数据算得上良好的科学习惯吗?

一、什么样的习惯才是良好的科学习惯习惯,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新华字典解释为: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科学习惯则是有关于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学习为主的学科,科学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课,同时科学习惯也要在科学学习中逐渐地养成。

从很多公开的研讨课或示范课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科学教师都重视对科学习惯的培养。如有的教师会给小组成员分工,培养学生有效合作的习惯;有的教师会用温馨提示的方式提醒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有的教师会用适当的点拨培养学生合理的猜想习惯;也有的教师用小组讨论、互相质疑来培养学生互动交流习惯;还有一位老师干脆把教学的结束部分设计成整理实验器材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

多么好的想法和做法啊,要是这些习惯都培养好了,那我们学生的科学学习该多积极、多快乐啊!还有什么科学探究不成功呢?又何尝担心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提升呢?问题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学生走出小学大门的时候具备了什么样的科学习惯吗?就像这位坚持今天气温60℃的孩子,她这样明知数据与实际相悖,却选择相信数据的科学习惯算得上良好吗?

二、良好的科学习惯应该与生活相和谐

生活中,有时候一个共同的习惯会成为一个地方居民们整体素质的表现。曾听朋友说他的关于习惯的一件尴尬事。那次,他去香港旅游,在肯德基吃晚餐。吃完后就跟平常一样出来了,没想到在门口被服务员拦住了,并示意他留在桌上的餐盘。他有些不解,看看自己用餐的桌面上有很多食物碎屑,心想大概是服务员认为他们的餐桌不够干净吧?于是赶紧把桌面给收拾干净了。没想到,再走到门口的时候,又被服务员拦住了,还是示意他留在桌上的餐盘。这下,他彻底糊涂了,究竟是怎么了呢?只好坐下来,观察其他顾客的一举一动。这时候他才发现,这里的每位顾客用完餐后,会把桌子上收拾干净,并把餐盘拿到门口,把餐盘里的垃圾倒入垃圾箱才离开。他这才明白服务员为什么三番五次地阻拦他们离开。等他红着脸从肯德基餐厅里出来的时候,心里特别感慨:没想到平时习以为常的习惯竟让他出了这么大的一个丑!

科学课的教学中,一个共同的科学习惯也能够代表一个班级的科学素养。关于学生的科学习惯养成,我们其实也经常在出丑,只是我们自己没意识到罢了。偶尔,我们会听到一些不成功的公开课,在执教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的时候,该班学生的科学老师是否也应该反思自己对学生科学习惯的培养是否到位?当我们抱怨科学课学生的纪律太差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反思自己是否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

常常听借班上公开课的老师说自己很累,为什么会很累呢?公开的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心里紧张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不知道所借班级的孩子到底有哪些科学习惯。如果所借班级学生原本没有较好的科学习惯,而执教老师又想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时,要么课前化大量时间去教孩子学习该有的“习惯”,要么只好上成“作秀课”或“表演课” 了。不管是课前教的,还是课中表演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习惯”算得上是科学习惯吗?当然不算,这样的“习惯”只能算是习惯培养的开始。只有学生在日常的科学课中已经养成并自然流露的,才是真正的习惯。

笔者以为,关于学生科学习惯的培养,听课的老师其实不需要去考虑展示者事先教好的还是课中表演的,或者是自然流露的。我们只需要考虑那些科学习惯值得我们去培养,然后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持之以恒地培养,让自己的学生拥有良好的科学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良好的科学习惯应该是逐渐养成的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要重复很多次才能养成的。我们知道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我们都知道要设立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最容易检验,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把握的目标。科学习惯的培养被包括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教师很难把握。

公开的展示课中,可以是多种科学习惯的综合展示,如有效合作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合理的猜想的习惯,互动交流的习惯等等。执教老师仅仅是运用孩子这些已有的科学习惯来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其真正的科学习惯培养还得靠带班的科学老师日积月累的沉淀。

笔者以为,在日常教学中,每一堂课可以重点体现一种科学习惯的培养,也可以是对多种科学习惯的后续培养。扎扎实实,循序渐进,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出小学大门的时候拥有一些真正的科学习惯。结语

再来反思关于“今天气温六十摄氏度”:孩子没有错,她坚持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她为自己的实事求是而据理力争。教师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教给孩子在科学实验中重视数据固然重要,但与实际生活相符合更重要。愿我们在培养孩子科学习惯的同时,更记得让孩子与环境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第二篇: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科学论文

小学生科学习惯早养成

里庄小学 车皎玉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如:牛顿就是从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简单的单摆现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转的。所以,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观察品质主要包括:

(一)观察的客观性:“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应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观察的持久性:有价值的科学发现绝不是“走马观花”的结果。如: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物候记录,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达尔文也是经历了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观察与实验,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要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三)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伽里略就是从教堂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

(四)观察的全面性: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中对古代《受水型水钟》的观察,要将漏斗、水筒、浮标、齿轮、刻度盘、刻度尺等综合起来,进行全面地观察,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如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如果同时使用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其观察效果显然更全面。

(五)观察的选择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经常抓不住观察的重点,注意些不该注意的东西,如:用酒精灯加热物品时,本该观察被加热物发生的现象,但有些学生却只看到了酒精灯的火焰在跳动。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才能观察的准确、全面、细致。所以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方向,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

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惟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的进行下去?

三、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四、养成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分析出很多种原因,诸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小灯泡的灯丝断了;两节电池接反了;开关连接不对或开关接线处松动;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对待“失败”,学生收益非浅,因为强烈地自发地反思过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五、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舍得为孩子的学习投入,在家长看来,支持孩子学习科学,就是大量地购买课外科技读物或科技音像资料,而开发孩子智力,就只会采用购买智力玩具的途径。长此以往,孩子们养成了唯书本而学,唯现成用具而用的被动学习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更谈不上去开发生活资源学科学。

因此,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浇花喷水器的原理;家庭线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土电话、可以做听诊器、可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很多实验。还有小药瓶、饮料吸管、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丝、螺母、食品包装盒、袋、绳等,都可以用来做出精彩的科学实验。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任慧霞

来源:《新世纪教育导刊》2014年第03期

对于刚踏入小学校门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学生刚入学刚开始上数学课时不是急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其次,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一定要反复引导,耐心的予以提示,必要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第四篇: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界山小学校本培训材料——

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好习惯,方法,训练

内容简介: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好的学习习惯行成越早越有益。学生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好方法,要持久训练培养好习惯,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校配合,共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说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一、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与学生是否有良好学习习惯有关。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候,学生会自动地学习。好习惯包括: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通俗来讲,好的学习习惯就是,上课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复习,写字姿势端正,作业要干净,能够采取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包括借助多媒体自主学习。好习惯会终身受益,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这说明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越早越有益。

二、怎样科学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会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大脑神经递质的一种),它让学生处于一种极为放松,无压力的状态,并且想重复这种体验,因此学生便能自动自觉的学习。当学生得到肯定时,脑里又会释放出”多巴胺“,这是大脑奖励机制的主要元素,也是动力的来源。当学习没有兴趣时,我们往往没有在增加兴趣上下功夫,而是用压迫、斥责、否定、惩罚等方法驱使学生返回书本。这些方法启动了“痛苦—恐惧---逃避”的保护机制,于是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抗拒力,想方设法避开这些感觉的来源----学习。有位学者曾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比作撒在学生心田里的一粒小小的火种。当这粒火种在学生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风大了就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不透风,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湿了点不着,这时候,你要小心呵护这小小的火苗,要“哄”着它一点点,旺起来,最后成为熊熊烈火。产生兴趣的最佳方式就是在课堂中加入:神秘、新奇、节奏快、变化多、意想不到、挑战、比赛、证明有能力、可以帮助人、可以得到肯定等10种最容易用到的价值。

(二)教给学生好方法

空姐在训练微笑时要露出8颗牙齿,因为露出8颗牙齿的微笑最灿烂。对理解力差的学生,要求更应该非常明确。比如

①及时改错的习惯。

让学生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改正,加深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改正过的错题收集起来,以提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教师明确规定改正方法,检查时间,可以通过展览的方法加强学生的交流学习,逐渐形成及时改错的习惯。

②高效学习的习惯。

不少学生,学习“磨”得很,心不在焉,边学边玩,事倍功半。学生往往不会掌握时间,教师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时玩。可以教学生定时定计划,自己跟自己比赛,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最重要的是教学生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教师及时给以检查和鼓励。

(三)培养好习惯要持久训练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初步形成一个习惯,如果坚持90天,则可能养成一个稳定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只有养成了习惯,好行为才会稳定,甚至自动化。“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因此培养学生好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决不能给他们讲一番大道理,然后撒手不管。而要始终如一,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习惯养成的必要步骤要不断的强化,不断地让学生实践。特别是自觉性较差的学生,由于多种原因,他们有时表现看起来还可以,稍加放松,他们又会反复出现不自觉的坏习惯。我们可以在作业内容及作业量上适当调整,区别对待学生,善待学生,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千万不能一出现坏习惯就采取极端的措施去伤害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伤害他们,这样会让他们自暴自弃,情况将越来越糟。理智地爱学生,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地训练,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多赞扬,少批评。但是赞扬中只简单的说;”好、很棒、很乖、这样才对”,和只强调学生的成功,也会带来问题,在赞美中要直接说出学生受到表扬的原因,要强调学习的过程比成绩更重要。很多学生没有耐性把事情做好,但同时又渴求老师的称赞,这样的学生容易养成“走捷径’的行为模式,甚至采用不老实的方法。这种学生长大后往往追求侥幸,没有耐性,做事华而不实,只要能取得效果,甚至愿意做违规的事情。那么,怎么的赞美才有成效呢?例如,学生默写得了95分,在称赞他的话中要强调“你的默写得了95分真是太好了,我看这是因为你昨天晚上专心练习,没有看电视,这样专心集中精力把书读好,真好,真有价值。”这样有智慧的赞美有针对性,能够培养学生努力把过程做好的能力。

(五)家校配合,共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妈妈看韩剧一集又一集,时常因为剧情哭的稀里哗啦,却别过头来告诉孩子好好学习。孩子惧怕家长的权威,表面服从,但是他心不在焉,竖着耳朵听电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清茶,端坐书桌前,伏案写作,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在培养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但同时家长需克服以下的问题:

1、不可以有劲全往孩子身上使。很多家长,尤其做妈妈的,自己停止成长,不努力提升自己,而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这不是爱,这是转嫁自己的焦虑。

2、不可以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证明自己的工具。

3、不要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债主,甚至逼着孩子还债,从而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亲情关系变得紧张。老师与孩子最终的关系是学习关系,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爱。不要让爱迷失。家长要让孩子把自己当成朋友,能把心里想的及时和家长交流。这期间学校老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面积极配合,互相沟通,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在每个学生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学生的心同你的话发生共鸣,你自身需要同学生的心灵对准音调。”我们要努力地寻找到开启不同学生心灵与智慧的钥匙,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经常反复地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在科学的教育过程中各方面行为潜移默化地得到强化,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慢慢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篇: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都把注意力放到经济效益上,随之也就在社会上出现道德的沦丧和文明礼仪的缺失的现象。特别是新一代文明礼仪的缺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文明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他是一个人教育程度和素质高低的标尺,是一个人、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文明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是传统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仪与道德具有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文明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道德规范总要通过文明礼仪表现出来,讲文明礼仪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而道德则是 礼仪的灵魂,良好的道德素养也要求人们更加自觉地按照礼仪的要求行事。礼仪与道德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自觉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貌举止总是伴随着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长期积累的道德素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既符合由表及里的认识顺序,也有助于学生感悟可见可行的礼仪所蕴含的道德意义,进而提升学生的 道德品质;又是中学生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也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所以说,从礼仪教育入手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人的道德精神属于内心 世界,要通过礼仪等行为表现出来。通常讲“行为心表,言为心声”,“诚于中则行于外”,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儒雅的风度,只有有道德、有 文化、有修养,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体现其个人修养的重要方 面,恭敬有礼的话语温暖人心,能提高交际效能;语言粗野、恶语伤人,就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冷淡、刻薄起来;诙谐幽默的言语,能够增加欢快的气氛。可见言谈举 止、仪容仪表这些最基本礼仪内容需从平时教育中去养成。那么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呢?

一、从小培养,从严要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基本的礼仪首先在家庭生活中养成,家长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服装饰物得搭配等都会潜移默化成为孩子内心的标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家长良好的礼仪素养无疑将给自己的孩子传递较好的道德养分,虽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从中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品格和审美情趣。一个人如果讲究服 饰礼仪,穿戴得体,就会赢得别人的喜爱和尊重。反之,如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修边幅,或穿戴的不伦不类,则会大大损害自己的公众形象。谁不想让自己的孩 子将来出人头地、有所作为,那就让我们每一位家长成为文明礼仪的践行者,孩子的榜样。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做好表率,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更和谐,我们的 孩子更优秀。

二、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文明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乐于接近;粗俗的言谈举止,会使他人疏而远之。一句得体的问候、一次 善意的交谈更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会影响我们的交往活动。许多学生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合乎礼仪规范的处世态度、习惯动作、口头禅,而使自己处于尴尬或被动 的局面。因此,学生每天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作为对学生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规定严格要求。因为这不仅是严格简单的上课下课时间问题,同时更反映了 一个人坦诚守信的素质修养。遵守时间的人,一向为人所尊重,因为这不仅是对时间的尊重,更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遵守时间是培养一个人责任心的有效方法之 一。对学生就要从最简单的遵守上课、下课时间做起。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培养对他人的尊重,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三、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要真诚待人,与人为善,要允许他人有独立进行自我判断和个人行动的自由,要容纳不同的观点、看法 和行为,做到求同存异。要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相互间的尊重。在平时要教会学生:善于接受对方,即善于接纳对方,容忍对方,要平等相待,不轻易对对方的言行进行是非判断,不可居高临下,也不可卑躬屈膝;不求全责备,不让对方难堪或不舒服;要努力去适应对方。善于重视对方,即对自己 的任何交往对象,都要认真地对待,主动照顾,使对方感受到尊重和友好,切实体会到他们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善于赞美对方,即要善于发现交往对象的长 处,并恰到好处及时地给予肯定,表达钦佩或赞美。这是对交往对象表现尊重和友善的三大途径。

四、顾全大局,求得和谐。“人际交往,贵在和谐。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他人正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尊重他人的正当利 益,顾全大局,团结友善,和谐相处。比如,学校举行运动会、报告会、文艺演出、升国旗仪式等都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活动的秩序和纪律,不能出现有损学生形 象的言行。在课堂上、宿舍里、餐厅里,每一位同学都会遇到与同学、老师及其他人员的交往问题,任何做到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与人友好相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应礼貌的打招呼,进入办公室要经过老师允许、离开时应向老师告辞;在宿舍要遵守作息制度,保持宿舍的整洁,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样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会养成。

五、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如果判断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力不强,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就根本谈不上践行文明礼仪。学校必须利用政治课、时事讲座等形式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明白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控制力,逐步克服一些影响成长的不良习惯,才能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需教育训练,持之以恒,需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如果出现反复,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真真实实,坚持不懈。特别是学校要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 的,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以此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下载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常红芳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 一、制订计划习惯 1、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订清单式的生活、读书、实践活动计划,制订切合个人实际的每周、每月、每学期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计划......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自觉性 1、也许您很忙,也许您应酬多,但是,在您忙碌的时候,您忽视了孩子,孩子也养成了不认真的习惯。陪孩子,并不是要家长每天放学跟着孩子,只是在开始......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倡议书

    XX市实验小学 一年级(4)班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行为习惯养成的起步阶段,也是好的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

    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一、学习计划 每一位学生都要在学期初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计划要简洁、明确、易行,包括目标、要求及时间安排三个方面。 二、预习 根据预习的时间和内......

    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 日期:9.10 班会目的:通过各个事例和同学们周边的事情,讲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和文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行为习惯的偏差......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练习题 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 - 一、基础知识题 1、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后不易改变的_____和_____。 2、学习习惯是在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