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物叙事诗一组教学设计
《动物叙事诗一组》教学设计
石马小学
宋榕
一、课前诵读《我喜欢你,狐狸》
二、导入
1、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你们想用这样优美的诗歌来赞美它们吗?老师今天就要带领着大家畅游动物诗歌乐园。先了解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吧!(ppt:出示学习目标)
2、首先第一个与大家见面的是谁呢?(ppt:出示“老鼠”图片)
三、有趣童诗我来赏
1、看到“老鼠”你们会想起什么呢?(生自由说)
2、你们有曾想过小老鼠也会读书吗?(自由诵读《老鼠读书》,在请小组来读)
3、生自由说说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4、小老鼠咬坏东西只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作者为什么会把这件普通的事情写的这么有趣呢?(板书:喜爱)
5、学习《螃蟹走路》,读完童谣的感受?(生自由说)能把一些平常的小动物在诗歌里面展现的活灵活现,作者们还做到了什么呢?(板书:抓住特点、大胆想象)
四、同伴佳作我分享
老师这里有两首你们的小伙伴写的关于动物的诗,让我们一同来赏析。(ppt:出示《蜗牛》和《大熊猫》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由的赏析这两首诗歌,然后派代表发言)
五、奇妙小诗我来创
1、展开你的想象力,用几句话写一写你感兴趣的小动物或发生在它们身上的趣事吧!(ppt:出示一组动物图片)
2、当堂检测。生自由发言,并找人评价
六、板书
动物叙事诗一组
抓住特点
大胆想象
抒发喜爱
第二篇: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继续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课时:3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板书预设: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机灵──动作、心理描写
严监生:守财奴──动作、神态描写
王熙凤:泼辣精明──外貌、语言描写、正侧面描 课时目标:
学习“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体会人物的动作、心理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运用抓住动作特点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读好故事片段的题目
1、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舍己为人的老班长,勇武过人的武松„„他们鲜明的性格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久久难忘。
2、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
22、人物描写一组
3、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4、师小结:不错,我们第一次接触这样编排的课文,感觉挺新鲜吧。这三个片段分别选自我国古代和现代小说,都是文学描写的代表作。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一下这组课文讲了几个故事片段。
5、指导学生读好三个故事片段的题目: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字音:“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监”读四声。)
6、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的朋友。
板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检查预习:
qiān(1)朗读词语:精神抖擞(sāu)裆(dānɡ)挠(náo)拽(zhuài)公鸡鹐架似的
(2)默写词语:1精神抖擞 2破绽 3扳不动 4咕咚 5手疾眼快 6膀大腰粗(3)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破绽: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惯手:指惯于做某种事情的人。
公鸡鹐架:指小嘎子和胖墩儿已做好比赛摔跤的准备,就像两只即将争斗在一起的公鸡一样。
指名读文。
2.自由读课文读,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动作和心理)
板书——小嘎子:机警敏捷,聪明灵活,富有心计,好胜心强。反馈交流:
读懂“小嘎子”:最能表现小嘎字机警敏捷富有心计的句子是哪句?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A、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B、小嘎子机警敏捷,很富有心计,他认识到“单凭力气”是无法胜过“膀大腰粗、一身牛劲”的胖墩儿,他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不蛮干。
(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A、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B、“猴儿似的”充分表现了小嘎子的机灵。
C、“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说明小嘎子在比赛中肯动脑筋,不硬拼,富有心计。D、再读句子,从这句子中,你是否能发现小嘎子为什么会输的原因?(小嘎子认为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认为自己在身体的灵活程度上胜过小胖墩儿,想巧胜对手,结果在“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导致最后的失败。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写人文章往往是通过什么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写人方法很简单,言行神态与心理。
1、本文为了突出小嘎子的特点,作家重点刻画了小嘎子的哪个方面?
2、圈出写小嘎子的动作的词语。演一演动作。
读读这些动作词,作家为什么细细描写小嘎子的动作? 3.小结:阅读文章有方法,圈划品味为什么。
四、扳手劲比赛,分解动作,写写扳手劲片段。
注意人物的动作以及心理想法。评点。
五、课外延伸阅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节选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1980年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最近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第二个片段”《临时前的严监生》,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的作用,继续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小嘎子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22课“人物描写一组”,再来认识一个新的人物。
2、板书:临时前的严监生 提醒大家读好“监生”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文中的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检查读书效果,边读边指导,临死前,三个字,作家具体写了几句话?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3、反馈交流: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爱财如命)
三、品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想一想,最能表现严监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话?请划出来。为什么说是这句话?
我们学习第一个片段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2、走进“严监生”内心世界
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还伸着两个手指头”?他想说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大侄子、二侄子、奶妈都猜不出两个指头的意思时,严监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作家有写出来了吗?写了什么?划出严监生的表现?师生对读,假如严监生能开口说话,他想说什么?
与大侄子的交流 伸出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与二侄子的交流 越发指得紧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与奶妈的交流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把眼闭着摇头
★赵氏猜出他的心思后,是怎样的表现?登时是什么意思?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赵氏说的话呢?他们为什么猜不着?
(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我们体会到了严监生焦急的加剧与吝啬。而通过其他人的猜测,通过对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描写,更能突出严监生在临时前不为别的,而只是为一茎灯草而不断气的守财奴的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就是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茎灯草,使得严监生耿耿于怀,难以断气。一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些突出严监生性格特点的语句随着事情的发展写得生动传神,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5、再读片段,学习方法。
短短的三百多个字就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特点的?(作者根据需要抓住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进行细致地描写,就能突出人物的特点,抓住读者的心。)作家为什么不抓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呢?
四、课阅读外延伸
1、推荐阅读《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他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这在当时是很难被社会所容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下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为熟悉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样就从个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转向对社会不满与批批判上来。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2、严监生只是世界四大吝啬鬼之一,那其余三个吝啬鬼各有什么特点呢?莎士比亚的夏洛克,莫里哀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的葛朗台。推荐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
作家是抓住什么来塑造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人方法很简单,言行神态与心理。阅读文章有方法,圈划品味为什么。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第三个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继续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红楼梦》的信息,注意搜集有关贾母、王熙凤的资料。教学流程:
一、导入
这段时间我们随着课文读了不少名著,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节选自四大名著《红楼梦》。请大家打开书,翻到134页。
二、揭题
今天的课题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初见就是——第一次见面。
初见林黛玉呢?——第一次遇见林黛玉。
三、初读。
1、学习阅读提示。
打开课文,我们就发现前面有一段阅读提示。读一读,说一说,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2、交流
3、理清人物关系,了解文章的背景资料。
是的,看过《红楼梦》的同学肯定知道,这部小说情节复杂,人物众多,为了能更好的读懂文章,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中的人物关系。请大家看(幻灯)
(介绍:《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到《红楼梦》开篇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都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贾母还在。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如今虽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给孙媳妇王熙凤主持,自己只带着孙儿辈寻开心,享清福,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被家族尊为老祖宗。黛玉的母亲贾敏因病去世,外祖母心疼黛玉年纪小没有人照顾,就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本文介绍的就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从这组人物关系图看,我们知道贾母是黛玉的——外婆,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王熙凤是黛玉的表嫂,(对,他们是同辈的),事实上他就是当时贾府的当家人。
四、初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来关注王熙凤,去了解作者笔下的这一人物。
课文采用古白话文的形式,比较难读,先听录音读(有点不一样)。请大家借助课文底下的注释读懂文章,看看王熙凤给你留下什么影响。
2、交流:王熙凤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热情周到、泼辣、美丽、放诞无礼 这是动作(语言、神态、外貌)描写
初次见面,王熙凤怎么就给黛玉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着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作者从黛玉的角度揭示了王熙凤的形象,用众人的表现来衬托王熙凤,这种描写,叫作侧面描写,课文还有一处也采用了侧面描写,你们看出来了吗?
对,从林黛玉眼中,我们见识了王熙凤的放诞无礼,从贾母嘴里,我们又得知王熙凤的性格放纵,不拘小节。
五、外貌描写的学习:
1、侧面描写是曹雪芹刻画人物形象的巧妙之一,人物外貌描写更是《红楼梦》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些描写。
这段话里有许多衣服首饰的名称非常难读,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用颜色标出来的断词,读好它们。
2、虽然没有见过这些服饰,但读了这些词语,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雍容华贵。遍体锦绣,珠光宝气。)
是啊!其实课文中已经用一个词,概括出王熙凤的这一身打扮了,你说是哪个? 对,作者就是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来介绍王熙凤的外貌的。而且服饰的介绍也按照了一定的顺序。
3、引读:先写„„头上戴着„„绾着„„项下戴着„„裙边系着„„身上穿着„„外罩„„下罩„„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顺序?
4、师:对,描写得非常有条理,读起来朗朗上口。写容貌的语言,也非常有意思。大家拿起书,咱们合作读一读。
引读: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吗?两句两句对应的。
5、读了这段话,你的眼前又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
美丽。长得很匀称,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婀娜多姿。倾城倾国。美若天仙。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六、学习语言,感受人物性格
1、王熙凤不仅长得美丽,还能言善辩,在《红楼梦》中,有“语言学家”之称,贾夫家丁冷子兴是这样评价她的:“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她说的每句话都深有用意,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三段,划出王熙凤的话。体会她话里的用意。
2、你来读读她的话。
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说得可真是巧妙啊!出示
请一个同学读读这句话,同学们认真听听,感受这句话的巧妙之处。
你们听出这句话的巧妙之处了吗?(理解嫡亲,嫡亲是什么意思?林黛玉是贾母嫡亲的孙女吗?那她为什么说他是嫡亲的孙女,是为了跟黛玉套近乎,讨好黛玉。因为她知道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我明白了,她真正的目的是奉承贾母,博得贾母的欢心。是啊!王熙凤就是这样善于奉承,才深得贾母的宠爱,当上一个大家族的管家。(板书:善于奉承)
你们再看看,他还有那些话说得特别巧妙。(板书:使权弄势)
七、感受神态动作,了解人物形象。
王熙凤这段动情的语言总伴有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从文中圈出描写王熙凤神态动作的词,看看通过这些你对王熙凤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书,和老师一起读读第三段。老师读课文,同学们接读描写王熙凤神态动作的词(周到热情,殷勤,见风使舵、机变逢迎)准备好了吗?
(板书:神态动作
通过这些神态动作的描写,我们对王熙凤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交流)
八、归纳总结写法,观看影片,加深对人物形象的印象。
你看,作者曹雪芹抓住王熙凤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运用自己高超的语言艺术,从侧面介绍,和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这些正面特写,塑造了一个善于奉承、使权弄势,见风使舵的贾府大管家的形象。
《红楼梦》真不愧是18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巨著,它不仅是中国文学之林的珍奇瑰宝,而且也是世界文学海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代艺术家们不断地用其他艺术形式来再现《红楼梦》的魅力,下面让我们看看演员们是如何用自己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现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
九、拓展作业
感受了《红楼梦》语言的魅力,又欣赏了演员逼真的表演,我们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感受更加深刻了。其实,在《红楼梦》中,作者还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下面布置大家一个作业。
大家看屏幕:据说《红楼梦》一共涉及975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732人,没有称谓的243人。许多人物的塑造都是独具匠心,大家课外再好好读读这部传世之作,感受作者的刻画人物的语言技巧。
第三篇:儿童诗一组教学设计
第1周精读课题:《儿童诗一组》
主备人:云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组儿童诗。
2.通过主题式阅读体验,初步了解儿童诗,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阅读兴趣。
3.学习写儿童诗的几种方法,初步会用简单方法写儿童诗,并能够对同学的儿童诗作出初步的赏析。
【教学重难点】初步品味“浅语的艺术”。用简单方法学写儿童诗。【教学方法】
诵读法、方法辐射法。【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他们是天生的诗人!而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四年级的孩子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而从简单易懂的儿童诗入手,能激发起他们的创作乐趣。【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纽约一条繁华的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但并没有多少人给他施舍。有一天,一个诗人路过乞丐的身旁,乞丐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改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乞丐又碰到诗人,便很奇怪地问:“你究竟给我写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出了牌子上所写的句子。
2、你想知道是什么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读:“春天快要来了,可我却看不到它。” 为什么换了一句话,效果变得好多了呢?
3、学生畅所欲言。
4、引出课题。是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句的力量,正是这诗意的语言:“春天快要来了,可我却看不到它”让人们对乞丐产生了更多的同情。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儿童诗的世界。
二、阅读实践。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2页,我们来读读这个单元的导入语。
2、请你拿起笔,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3至7页的诗。
3、在刚刚读过的儿童诗中,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喜欢?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4、你觉得儿童诗是怎样的?(相机介绍儿童诗)
儿童诗,是儿童的诗,是适合儿童的诗歌。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预设:诗是分行写的,每行都很短。
经常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有时很押韵。诗有丰富的想象。诗能把平凡的事物变得活泼、有趣、生动。
三、理解诗意。
1、《沙发》中“请坐请坐”和“让我抱抱你”,你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什么?你能试着也选择一种生活中的事物来用一用这种表达方式吗?
2、读完《最难得单词》后,对于你来说最难的单词是什么?为什么?
3、《进城怎么走》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4、《稻田》一诗中作者把稻田、风、太阳比作什么?诗中的“熟”有什么含义?
四、朗读指导。
1、读出诗中的童真童趣。
2、个人展示读。
五、写法指导。
过渡:刚刚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儿童诗,并且知道了喜欢的理由。那么怎样写儿童诗呢?让我们先来回忆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四种方法:比喻、拟人、假设、排比。本学期我们再学习几种新的方法:
疑问:诗人都是在思考,然后问为什么,这种方法叫疑问。例如《进城怎么走》
重叠:你发现了吗?《最难的单词》中每一节开头的第一句话都是一样的,这种方法叫重叠。
六、自由创作。(配乐)
同学们想不想试着写一写?自己来写一写儿童诗吧!出示写诗步骤:
1、想想自己对生活中什么事物感兴趣?
2、试着用以下方法来写写诗。(比喻、拟人、疑问、假设、阅兵、重叠等)
3、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4、老师范写一首小诗送给亲爱的小朋友。(配乐朗诵)我希望
我希望 我们班的孩子们 能够走出语文书 来到少儿图书馆 读读小诗 看看故事
我希望
我们班的孩子们 能够走出校门 来到森林公园 听听鸟语 闻闻花香 „„
七、欣赏同学的诗。
你觉得他的诗写得怎样?好在哪里?如果让你当一回大诗人,你会怎么帮他修改?
七、总结延伸。
1、出示诗集:这是五年级的哥哥姐姐的诗集,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课后来我这里借着看。这是其中一个姐姐的诗,这位姐姐不仅写了很多诗,还给每首诗配了插图,非常棒!其实写诗并不难,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诗,只要你善于观察,大胆想象,一定也可以写出很棒的诗。
2、我们也来编诗集。教师布置孩子利用一周的时间编一本自己的小诗集,在下一次课前展示、评比。评选出优秀诗集给予奖励。
【读书布置】
1、阅读《我的声音会去旅行》。
2、阅读积累《我是谁》。【教学反思】
开课说明:本课是一组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充分的朗读来让孩子感受儿童诗的美妙;其次简单理解诗意;接着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最后让孩子们进行自己的儿童诗创作。
第四篇: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
新拨小学
吴敬文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同学们,在第五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古典名著中许多摇曳多姿、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你们最喜欢的是谁?能说说你们喜欢他的理由吗?
作者是如何写出他们的风采的?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人物描写一组》。
2.你们看过《小兵张嘎》吗?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
板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在准备阶段,同学们已经做好了课前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成果。
2.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指导生字词的书写以及记忆。
3.学生自由读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4.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三、深入研读,感受形象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两人的优势和劣势。
2、默读,思考: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样体会的?用笔把相关的句子或词语画出来,并写批注。小组内讨论
3、学生汇报,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选择了于自己有利的方式,富于心计)
想像:小嘎子在作选择时是怎么想的?(人物特点)引读——(语言表达)
(2)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机灵敏捷,争强好胜)
点拨:小嘎子在围着胖墩蹦来蹦去的过程中心里会想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
(3)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身处劣势,仍不忘想办法,有智谋,好胜)
比较:把“推拉拽顶”这几个动词去掉,换成“任你怎样使劲挣扎”,体会动词的妙用。
4、如有学生提到胖墩,再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学生自悟人物特点(沉稳、老实,以实力胜对手)
四、反思形象,感悟写法 过渡:是啊,一个蹦蹦跳跳的总想获胜的小嘎子和一个沉稳老实的小胖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源于作家成功的描写。作者又是怎样将如此鲜明个性的人物,为大家刻画出来的呢?
动作描写,写出了小嘎子的机智、敏捷;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嘎子的争强好胜。点拨: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5.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作者怎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这一意义上说,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
动作描写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重笔特写凸现人物的个性,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监死前“伸”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又一吝啬鬼的典型。至于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时的得意,浓墨泼写体现人物性格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浓墨泼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刻划人物的一项基本功,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这篇短文采用的是内心自白法。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句心理描写。
四、创设情境,读写迁移。
1、扳手腕比赛。
要求:仔细观察,不得喧哗
2、指导观察的方法。
要求:仔细观察“扳手腕”的过程,观察选手全身的各个动作以及表情。3.学生进行片断习作,师随机指导。4.习作汇报,学生评价。
注意结合课堂总结的写人文章的写法、人物特点、语言词句等多角度进行评价,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六、激发兴趣,拓展阅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节选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后来又改编成电影,1980年,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最近又改编成了电视剧。同学们,赶快把这本书找来看看吧,你会有更多精彩的发现。
第五篇:送别诗一组教学设计
送别诗一组
安阳市宗村小学
王秀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五首送别诗,积累诗句,学会运用送别诗名句。
2、通过五首送别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送别诗的四个特点。①题目有特点。②人名、地名交待送别背景。③送别方式不同。④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重点:
通过五首送别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送别诗的四个特点。①题目有特点。②人名、地名交待送别背景。③送别方式不同。④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难点:
2、了解送别诗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准备:PPT 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中华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送别诗是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产生了这么多的送别诗呢?这是由于古时候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好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真是“一别生死两茫茫”,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所以才写下了这么多的送别诗。庞大的送别诗家族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送别诗一组,一起研究它的特点。
二、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为例,研究送别诗特点。
师:首先来读这两首送别诗。
1、出示两首诗。生齐读。
2、先来看看题目有什么共性?(指生交流)
3、是的。送别诗通常在题目上就暗示读者这是一首送别诗。(依次出示其他题目)板书:①题目有特点。
4、再来看这两首诗,出现最多的是什么名和什么名?(依次出示人名和地名)这些人名和地名都起什么作用呢?(出示作用)板书:人名、地名交待送别背景
5、送别诗除了这两个特点,还用诗句暗示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送别方式。(板书:送别方式)古人的送别方式是各有千秋。最常见的有折柳相送。一者因为“柳”与“留”谐音,折柳相送有挽留不舍之意。二者因为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送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之意。还有设酒相送。“酒为钓诗勾”,千言万语尽在酒杯之中。还有以歌相送。画面上出示的是踏歌相送。踏歌就是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边唱边踏步。汪伦送李白就采用了这样的送别方式。这两首诗暗示了我们什么送别方式呢?我们来研究一下。(指生交流,完成表格)看来,送别诗的送别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板书不同)
6、送别诗仅仅这三个特点吗?当然不是。写诗是为了表达诗人心中积聚的情感。可是表达出离别时复杂的情感谈何容易?清代诗人袁枚就曾说过:“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再难诗人也有妙招,这招就是——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景?抒发的什么情呢?(指生交流,完成表格)
7、学习到这里,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送别诗的特点: ①题目有特点。
②人名、地名交待送别背景。③送别方式不同。④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试着用填表格的方法,了解其它三首送别诗的特点。
1、其他的送别诗是不是也有这三个特点呢?请大家拿出学习资料,按自学要求去学习另外三首送别诗。
2、生自学。(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
3、组织交流《赠汪伦》 ①齐读。②指生汇报。
4、组织交流《芙蓉楼送辛渐》 ①指几名生读。②齐读。③指生汇报。
④不仅抒发了依依惜别的情感,还告慰友人,表白了作者的心迹,表明自己光明磊落的性格。⑤指导感情朗读。
5、组织交流《别董大》 ①指一生读。
②交待古诗背景。董庭兰,当时著名的琴师,擅长弹奏七弦琴。最欣赏他的人是当时的宰相房琯。有诗为证:“七条弦上玉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房琯被贬之后,董庭兰也离开了房府,四处漂泊。所以,高适在这首送别诗的最后,鼓励劝慰友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③指导感情朗读。
④指生汇报,集体完成表格。
五、生朗读背诵最后两首古诗的名句,指生展示。
六、课堂小结
指生交流送别诗的特点。
六、运用送别诗。
1、出示送别场景。
2、生填写诗句。
七、作业
中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文化中,送别诗不愧是瑰丽的奇葩。仅仅这五首送别诗符合这四个特点吗?请同学们课下去搜集更多的送别诗,用填表格的方法自己学习,验证是否符合这四个特点,会不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