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仰但不认同,读书报告
读《信仰但不认同》有感
看了一下老师给的书单,我对于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其实就是不理解什么是“信仰但不认同”,既然已经信仰了,那为什么还不认同呢?这是在看这本书之前的疑问。
看了这本书的序,了解了一些别人看这本书的想法,感觉“大家”不愧是“大家”,他们的思想层次远比我们要高的多,我们想问题只是比较表面,甚至“肤浅”的思考着,然而他们却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层次在阐述。首先看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的思想层次如果提高,那这本书所提到的信仰危机,人心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我们的信仰就不再是私人化的了。
信仰的私人化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每个人的信仰可以随意“挑选”随意改变,我们普通人的信仰无外乎是有利于自己的,信仰就像是一盏灯,我们在黑暗中总是在寻找光亮,当我们面临事情的时候总是希望从外界找寻安慰与解脱,这个时候信仰的力量不可小觑。可就是这样私人化的信仰使我们只注重自己而完全忽略了他人,即使他人和我们的信仰大致相同,可能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信仰但不认同。至于权利层次上的信仰还是与权利本身相关,权利本身就是一个信仰,是大多数想要成功的人所追寻的信仰。
信仰就是一种终极关怀,灾难过后以生命信仰为核心的社会交往模式。这是我看完第一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在中国信仰就如同一种终极关怀,在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的信仰会从心底涌现并支撑着我们如同关怀。还有身份和信仰的冲突。在《身份的证明》中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他的身份有了冲突,在这种时候我们是坚持信仰还是保全生活呢?我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我是主人公我还会为了我的信仰而去过那种不幸的生活吗?而且在那个年代我们的家人也会因为我们的身份而影响生活。信仰有时候是一个人活着的力量,是我们生活的准则或者原则,可是当信仰和身份冲突又该如何?这和信仰的私人化似乎有一些关联。我们的信仰依据我们的利益或者私人生活有关,当面临抉择的时候我们如何选择就应该是考验一个人信仰师是否坚决的时候,也是考验一个人一部分道德水平的时候。
我们中国人缺乏的不是信仰,而是和有相同信仰的人共享信仰,中国人缺乏的不是私人的信仰,而是无数私人的信仰整合成一个共同的团体。伯尔曼说过“法律不被信仰,就等于形同虚设”。然而他还有另外一句话“没有法律的宗教将失去其历史性和社会性,便成为纯属于私人的神秘体验。”宗教与法律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宗教与信仰的社会性,法律性,公共性缺一不可。正应为宗教与信仰的紧密联系,所以才产生了宗教与信仰的一系列问题。宗教不等同于信仰,但若是我们把私人化的信仰共享整合,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有属于我们的“宗教信仰”,只要是作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就会有信仰,各个方面的信仰都统称为信仰。我们重要的不是缺乏信仰,而是如何信仰,对于信仰如何抉择如何看待。以前我不会把宗教,信仰分开来看待,甚至不会考虑他们之间的联系,因为我不是学哲学的,对哲学又不是十分敏感。可是,读完这本书,我发现社会中的结构不是我们看到的和想到的那么简单,哲学家可以通过对宗教的研究来预测中国社会的基本变迁,足以看出宗教,信仰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只要是问题就需要有解决的方法,对于哲学我们从前是不喜欢,可那是因为我们的思想不够深入,所以本能的排斥深奥的东西,对于现在的我们是时候去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其实有一部分不是很明白,可能是我以前思考的深度从未达到过,很谢谢老师给我们这些“好书”,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
姓名:王琪
学号:2013432126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二篇:信仰读书报告
思想汇报 ——勿忘光辉历史坚定真理信仰传承时代精神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但是与崇拜还有不同。概括地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信仰》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九十年前,嘉兴游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六十二年前,在自己信仰力量的支持下,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呼声终结了曾经被奴役的历史,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东方巨狮再次挺起她那巍峨的身躯,发出她那震撼世界的咆哮。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留下我们壮丽无悔的步伐。
三十三年前,时代有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在自己信仰的支持下,中国人经过艰苦创业和改革开放,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那春天的故事也写下我们对时代无尽的探索,写下我们对祖国无尽的祝福,写下我们对明天的美好向往。
从鸦片战火到抗战的胜利,我们历经近一百年的抗争。从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过一百年的奋斗。从共产党诞生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近一百年的探索。再从伟人的呐喊到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现,我们同样将用近百年的岁月实现民族的复兴。这更需要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信仰。
时移境迁,沧海桑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我们从历史的坐标中,寻找着属于今天的方向在新时期让信仰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生命的动力,在无影无形间集聚着强大的力量。历史虽然远去,但人爱自己的历史应该像鸟爱自己的翅膀,是不可轻易折断的。继往开来,我们继续迎着曙光将春晖洒向长江黄河,洒向昆仑雪域,洒向复兴之路。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
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不能保持我们党的纯洁性,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如何保持自己入党动机的纯洁性呢?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要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团结同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努力学习,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添砖加瓦。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的合格接班人。
第三篇: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陈晓晓:《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作
者:(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主编:方文 译者:高明华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专论社会群体:社会群体之间发生了什么,社会群体内部又发生了什么;群际行为和群体过程是怎样的;成为一名群体成员(即“归属”某个群体)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本书讨论了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方法,因而可以说这是一本教科书。目的是为了指出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方法的局限和缺点,并进而提出代替它们的社会认同路径。这本书对于社会心理学当中的社会认同路径提供了一种导论性和概览性的介绍。
P18社会认同是一种视角(perspective)和方法(approach),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理论类型(type),一种接近社会心理的独特方式(way)。同时,它也是一种理论(theory),因为它包含一系列相关联的命题,经验上可检验的假设就来自于这些命题。
本书精心总结社各认同论的主要概念基础:一是关注群际关景和积极特异性,此谓群际关系的社会认同论;二是关注群体作为整体和范畴化认知过程,此谓群体的社会认同论或自我归类论。
社会认同在社会影响、语言和沟通中的作用,尽在此书之中。时光流逝,社会认同论的权能且用且涨,魅力不减反增,全球学界从者云集。二十年来,社会认同业已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家思考群体和群际关系的方式为之一新。作者简介:
迈克尔·A·豪格(Mictlael A.Hogg),现任克莱蒙研究大学行为与组织科学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同时,他也是《实验社会心理学期刊》的副主编。他与本书的另一位作者阿布拉姆斯共同创办了《群体过程与群际关系期刊》,并任该刊物的编辑。
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Dominic Abrams),现任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群体过程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心理学会研究委员会主席,实验社会心理学欧洲协会执行委员。关于译丛主编:
方文,男,汉族,1966年生,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方向和宗教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08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宗教群体。主要内容:
一、社会认同路径:背景与内容
二、群际行为
三、从刻板化到意识形态
四、内群行为:群体内过程
五、社会在场和社会表现
六、从众与社会影响
七、语言、言语和沟通 重要概念:
1、社会范畴与范畴化P18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的发展进程中。社会认同被定义为:“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group membership)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Taifel ,1972a:31)。在这里,社会群体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体,这些人有共享的社会认同,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感知到他们这些人属于同一个社会范畴。”(Turner , 1982:15)认同,尤其是社会认同,和群体是不可分割的。
P24人们主要是从他们所归属的社会范畴那里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的自我感知和自我概念)。P25范畴化产生了一种增强效应(accentuation effect)(Tajfel,1957,1959)。个体属于许多不同的范畴,因而,他们潜在地有许多不同的认同资源可资利用。
P27当范畴对于个体来说是重要的、显著的、密切相关的、关乎个人价值的时候,增强效应更加明显。那些认为某一特定范畴更加重要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加刻板化——我们也可以说这些人是“有偏见的”。对人的范畴化很少(如果曾经有过的话)是以公正客观、不掺杂私人感情的方式进行的,中立的立场只有在鸟类学家对鸟进行分类时会存在。P40“范畴化”基于相对无意义和任意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两个群体。
人们倾向于根据他人与自我的相同与相异来对其他人进行分类;人们不断地将其他人或者感知为与自我是同一范畴的成员(内群成员),或者感知为与自我是不同范畴的成员(外群成员)。
自我范畴化过程的结果是自我与其他内群成员相似性的增强,以及自我与其他外群成员相异性的增强,这就是自我刻板化。确切地说,自我范畴化使自我感知和自我定义更加需要参照个体对群体或群体原型的定义性特征的再现/表征。
P28自我范畴化同时完成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它使某人认为自己与该范畴的其他成员是相似的,而且他们具有相同的社会认同,也就是说,自我范畴化将某人自身放置在相关的社会范畴里,或者将群体置入他/她的头脑当中;另一方面,自我范畴化会让个体在某些维度上做出与范畴相符的行为,这些维度就是划分范畴的那些刻板化维度。自我范畴化是将个体转化为群体的过程。
2、“还原论”P16
一种阻碍我们正确理解事物或现象的元理论缺陷,倾向于以更低层次的概念或语言来解释某种现象。以我们的目的为例,分析的层次(从高到低)是社会历史学、社会学、小群体动力学、个体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也就是说社会历史学可以被社会学所解释,社会学现象可以被群体动力学解释,群体动力学可以被个体特征所解释,以此类推。这看起来意味着,到最后我们可以用物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原型)解释所有更高层次的现象。
许多传统的社会心理学都是还原论的,因为它以个体特质解释社会群体,也就是说它们是个体主义的。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心理学危机可以被归因于还原主义的理论化过程。
P17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欧洲路径能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变动关系,同时又没有将其社会学化和个人化,也就是说,欧洲社会心理学家的目的是要探求人类行为的社会维度。(Hogg 和Abrams,1985;Tajfel,1984)
P19社会认同论用社会范畴来表明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这一点与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视角有相同之处。
P21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受自我概念的调节,“自我”本身产生于生活中个体间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不断调整。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号性的(symbolic),因为行为不仅仅是实用的(functional),它更是表达的(expressive)。象征符号是在成员之间达成共识的或者是共享的(为了实现交流的功能,它们必须这样),因而通过以和他人相同的方式将自身符号化,或者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我们将自身建构为社会之物(social objects),或者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P22在我们、我群或内群与他们、他群或外群之间存在着分别。我群内部人之间的关系是和平、有序、规范、治理和互相帮助的。内群成员与所有外人或他群的关系是斗争或掠夺的,只有双方达成共识,状况才会发生改变。(Summer,1906:12)
3、社会比较P28 社会认同视角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社会比较而社会性地获得的,这其中包括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我们做社会比较的动机是为了要确认我们对于自身、他人和整个世界的感知是正确的。人们力争坚持他们自己群体的观点,并且以跟其他内群成员相同的方式看待这
个世界;内群感知被积极地评价,因为它们提供了“真实的”理解。事实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揭示出,人们通常倾向于积极评价内群的所有刻板化特质,因为这些特质将一个人所赞同的共识与他所不赞同的共识区别开来。
P66社会比较背后的动机是获得良好的自我感知,而实现的途径是偏好内群(即通过偏好内群而偏好自我),因而社会比较过程就会选择具体在哪一维度上增强/夸大相似性或差异。一般它会选择这样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内群比外群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它也会放大内群相对于外群的优越性和有利地位,或者说社会比较过程会最大化内群的积极特异性。
4、挫折——侵犯假说P45
5、相对剥夺P47
6、超然目标对降低偏见的作用P57-58
7、最简群体范式P60
8、刻板印象P83 刻板印象具有惰性,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只有在社会、政治或经济发生变迁时,刻板印象才会发生些许变化。当群体间的社会关系变得紧张时,刻板印象会变得更加显著,并且充满敌意。如果群体间不是敌对关系,刻板印象不会引发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群际间处于紧张和冲突的社会氛围之中,刻板印象就是有害的,并且也极难改变。
P84刻板印象是一种无根据的概括化推论,而向最坏处估计,刻板印象是一套完全错误的假定。
9、社会表征P99 社会表征是共享的认知构念,它们来源于日常的社会互动,对于个体在世界中的体验提供常识性的理解。
P101社会表征的出现经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社会过程:对熟悉现象的不熟悉的解释因为日常沟通而被同化(曲解、简化等),进而将不熟悉的解释变成了熟悉的,成为常识性理解的一部分。确切地说,由“合格的”的个体(即“科学家”——最广义上的)组成的小群体为熟悉的现象建构出了高度正式的、非显而易见的、不熟悉的解释。虽然这种解释可以通过正式的教育而得以传播,但是,它们传播的最主要途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朋友之间在咖啡馆里的闲谈等)。这就导致了系统曲解的产生,不熟悉的解释经过系统曲解之后就会与人们事先存在的常识性理解和解释框架相协调。这样,一种社会表征就形成了,一种正式的科学理论成为常识性理解的一部分。而无论社会表征还是常识性理解都是以简化和曲解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以世俗化和庸俗化的形式实现的。荣格清楚地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这样写道:“当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假设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认为它们是陌生而奇怪的,但是很快人们就会占有这种假设,并且把它们当做熟悉的概念来使用。”
10、意识形态P102 P103意识形态是一系列系统关联的信念、看法和主张的集合,它的基本功能是解释。当然,意识形态不仅仅“解释”,它也决定某种东西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也就是说,它设定了一个问题域。意识形态所提供的一套参照术语限定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使“打破”它设定的框架、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感知事物变得几乎不可能。意识形态会将一些矛盾和话题遮蔽起来(人们看不到它们的存在),原因就是这些矛盾和话题没有进入意识形态的具体范围。意识形态实质上是某种“思想体系”,具有正统共识的特征,因为意识形态设定了狭窄的解释框架,所以它阻碍认知替代物存在的可能(认知替代物,即能够代替既有社会安排的其他可能的社会安排)。
所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完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每种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工具,它们适用于自身的问题域。对于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的支持者来说,他们之间的充分交流是异常困难的,不说其他,单是下面这两点就足以对交流构成障碍:对于要解释的现象没有一套共享的假设,双方有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术语、概念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封闭的系统,意识形态也界定社会群体,这样一来它就在某种程度上
与群体资格紧密相连。
11、群体盲思P139
12、领导P140
13、聚众P171与从众P199
14、群体极化P223
15、语言P235,包括第二语言习得P255
内容总结:P105 人们不仅需要对世界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通常以一种有利于自我感知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和给世界划分范畴,这样就促生了一个异质性的社会:它包含许多社会群体,这些群体为争夺支配地位和承认而斗争。个体的范畴化认知过程会导致对群体的认同、群体在心理上的形成以及一种增强效应。在群际背景下,增强效应是一种刻板化行为。之所以说它是刻板化的,是因为它极尽可能地增强或夸大内群的一致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这体现在信念、态度、价值、归因和行为等方面。整个过程在不同程度上都贯穿着这样一种需求:偏好于内群而不是外群,维持或获得一种社会支配地位(或者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支配地位,或者是相对于某些他群的支配地位)。每个群体自身的规范行为和信念,以及他们对内群和他群所持有的刻板印象,都植根于群际关系的动态变化当中,群际关系的变化是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具体地说,社会群体被社会表征或意识形态所形塑,它们同时也构成了社会群体存在的背景,社会表征和意识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满足解释事物本质的需要。大规模的复杂事件促生了服务于事件自身的社会解释或意识形态。它们可以是新形成的解释,或者是对既有解释的改变,也可能是那些长期被压制或者处于休眠状态的解释。
理论进展:P273
社会认同路径深化了我们对一系列现象的理解,它对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独到的分析,这一分析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大部分理论主张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群际关系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下列因素而得以解释:人格特征、心理动力机制,或群体成员的个人态度。群际关系也不能以群体之间的客观利益冲突来界定。伴随着群际行为而产生的刻板印象也不仅仅反映对经验事实错误的认知理解。相反,只有诉诸集体对群体资格的主观感知,群际关系才能被理解,群际关系可以被解释为心理上的冲突、差异等。刻板印象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群体,同时,与大部分群际行为一样,它并不总是直接有利于单个的群体成员。
其次,群体凝聚力、群体内的行为、对群体规范的遵从和集体性的群体行为,所有这些现象都不能以个体之间因满足需要或寻求信息而产生的互依来解释。群体被认为是一个心理实体,对于那些被吸引进入群体的人,群体会告诉他/她什么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应当遵循哪种规范,集体行为的恰切目标是什么。将自我范畴化为某一群体成员的过程会引导信息的寻求、与他人情感纽带的建立以及自我在规范中的融入。
P274最后,不能认为语言和沟通的本质是稳定的和限制性的,相反,语言和沟通是一个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认同才能成为他人的象征;同时,语言和沟通过程也界定了群体间的关系。社会不能被当做是一个仅仅提供背景的外生变量,这种主张贯穿我们分析的始终。
社会认同路径正充满着勃勃生机,它不断为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理论和研究注入令人振奋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现象可以应用社会认同路径来进行解释(如群际接触、少数人影响、领导研究、个体间吸引、第二语言习得、权力、多元群体背景、服从和显著性等)。
第四篇:教师职业认同报告
关于教师职业认同报告
在这学期的实践周中,我们有幸聆听了学院聘请的校外专家为我们做的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专场讲座。我从讲座里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性。这次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职业认同是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而教师职业认同就是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和认同。教师职业认同度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过程起着重要的,甚至是主导作用。而教师对于自己职业的认同程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明确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社会环境因素和教师个体心理因素两个方面。教师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其心理状况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社会的因素主要是尊师重教的气氛。社会支持度的高低,对于教师职业心理有一定的影响。社会支持度是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社会尊重程度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感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同时,在这些因素之外,社会对教师的激励制度也是社会环境影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一个方面。除了这些社会因素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还受其内心各方面的心理特性影响,这些个体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职业态度,人际关系等。
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影响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自觉性。教师职业认同程度高就意味着对教师职业价值认识深刻,在职业活动中情感体验是积极的,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把握是恰当的,能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把教师职业当成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需要,为师从教有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了以教育为信仰的境界,自然就能催生出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自觉性。教师职业认同程度影响教师完善自身素质。教师职业认同程度还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和教师角色冲突的缓解。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创设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言传身教的教育者,越来越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在全社会范围提倡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创设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二是建立健全教师岗位激励制度。激励是调动人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由于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合理因素的存在,教师的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设立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的机构。教师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但是教师又同时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健康有效地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求知创新、育人为本、以身立教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也是教师的师德内涵。我们对教师职业观的认识决定了我们对事业的投入和热情,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教师即奉献。走上工作岗位,就应该积极向上、努力进取,自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认真学习理论,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处为学生学习设想,言教身传,一心扑在教学上,辛勤工作。
第五篇:职业认同开题报告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
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与其是否适合和喜欢从事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关系[1]。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而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职业认同感的高低则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成败兴衰。从知网数据库搜索1979-2011关于师范生的研究大约有3896篇,涉及到师范生各个方面,对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有24篇,可见已经有人认识到研究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并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对于职业技术师范师范生的研究仅6篇,也仅是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涉及面非常狭隘。而对于职业认同的研究,则空空如也。
面对这一空白研究,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使我感到进行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职教教师将决定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但是,新时期的职教师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强调教师职业人对该职业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作为职业教育建设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是否认同直接关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兴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虽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职业院校的教师职业是否得到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建设的效果。因此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力图以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探寻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特点,反思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1]程巍,王在勇,王瑶.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5):45—48.
培养模式,从而在完善教师教育理论的同时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实践的指导。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本研究尝试以量表的形式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的维度进行相关界定,借鉴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认同理论对其职业认同进行调查研究,提供了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这个特殊群体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
2、本研究在综合认同理论和职业认同发展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师范生职业认同概念的基本内涵。以实际调查和访谈为依据,把握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在师范教育下职业认同的现状现况,考察影响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探讨促进职业认同的可能途径。这无疑拓宽了师范生职业认同研究的领域,不仅从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而且较之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和特殊政策下的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使得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这一不容忽视的群体在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中得到体现。
(二)实践意义
1.提高职教师资教育培养的成效
职教教师将决定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但是,新时期的职教师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强调教师职业人对该职业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教师教育者在计划和实施最初教师训练和继续专业发展的时候,需要愈识到教师认同的潜在影响(Jones, 2004)。”[1]因此,研究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现况,归纳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能够为培养职教师资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对促进培养职业院校教师这一特殊的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提高职教师资教育培养的成效上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促进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对于教师专业成长而言,教师身份认同是其内在组成部分,研究其形成机制,揭示其形成规律,对于教师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2]
师范生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职前期,研究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对于促进师范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及角色定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师范生尤其是将要面对较为复杂的学习群体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他们对职业院校教师职
[1] Jones, Phyllis., "Ihey are not like us and neither should they be': issues of teacher identity for teachers of pupils with profound and multiple learning difficulties.Disability 8c Society, 2004, 19(2): 159-169.[2] 李彦花.中学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9:18.业认同,会促使他们思考,促进他们制定适合职业发展的专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明确专业学习任务,发展方向,自主为职业发展做准备。
3、有利于对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开展
教师职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方式、职业发展以及对待教育变革的态度并且对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3]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直接影响到其在将来工作过程中教学的积极性,是对其能否积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一个反映。就目前来看,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同时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如果对职业院校教师认同感较低的师范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将很难与学生和谐相处,很难融入职业学校这个复杂的环境群体中。反之,对于那些准备充足,对职业院校教师认同感较高的师范生来说,在进入岗位之后自己的师范技能将得到充足的发挥,更好地传授专业知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可谓功不可没。
四、理论基础
职业认同感是所有求职人员对拟进入的职业应具有的起码的心理品质。[1]职业认同感水平是从业个体身心健康状况和职业角色发展的基础。[2]
把教师职业认同作为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已近20年,但目前对教师职业认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研究者较为一致地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 “过程”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3]也就是说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定义教师职业认同。从动态上来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其教师角色的学习、确立、发展的过程;从静态上来说,是指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认知、情感、意志、期望、价值观及职业行为倾向的现状。[4]
薄艳玲在《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中提出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的6个维度:即教师职业认知、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意志、教师职业期望、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行为倾向,高师生教师职业认同即为这几个维度的综合。王鑫强,张大均等人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中采用静态的角度来考察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界定为师范生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和目前自身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将职业认同分为职业效能、职业意志、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价值四个维度。而赵宏玉、张燕等人在编制免费师范生教
[3] 赵宏玉,张燕.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2):143~148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方明军,毛晋平.我国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7):56—61.
[3]左平良,钟华,范毅.论本科法律实践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6 91-93
[4]武旭召,孙卫,杜田.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师职业认同量表时“从外在价值认同、内在价值认同和意志行为认同三个维度编制初始问卷。其中,外在价值认同是指对教师职业外部特点的认同;内在价值认同是指对教师职业内部特点的认同;意志行为认同是指在内、外在价值认同的驱动下表现出的行为倾向。”[5]
本文作者认为职业意愿与期望是对未来从事教师职业时的意愿和对职业发展的期望。职业行为倾向是目前为教师职业做准备的行为表现,两者一个属于情感维度,另一个是从动作行为上分析,所以不能合并。因此在参考薄艳玲和张大均和赵宏玉、张燕等人的基础上,从职业行为倾向、职业效能、职业意志、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价值五个维度来研究现阶段职技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
五、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科在校师范生为样本,取样时尽可能使专业(文科、理科、工科)、性别和年级的人数均衡。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现状,了解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等学生的共性问题,并进行梳理分析、理性思考,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
2、文献研究法
从图书资料或电子期刊上检索和搜寻大量有关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师范教育、师资建设和范生职业认同的文章,为论文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3、访谈法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访谈以及与对职业教育有较多研究的教授学者的访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整体把握及更深层次的理解等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可以补充调查问卷的机械性,更加全面地了解访谈对象的主观想法。
七、研究内容
(一)问卷编制
1、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
2、影响因素的问题设置
(二)职业认同现状
[5]赵宏玉,张燕.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2):143~1481、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一般状况。
2、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在不同性别、年级、学科类型上的特点
(三)影响职业认同因素的分析
1、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认同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2、探究影响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
(四)分析讨论与建议
1、对调查结果的讨论
2、促进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建议
八、研究与写作计划:
20121年10月15日——10月31日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12年10月31日——11月12日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13年3月1日——3月30日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 2013年4月1日——4月30日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2013年5月1日——6月10日论文修改、定稿、打印、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