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0年代我们儿时玩的那些游戏
1
跳皮筋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由无数根橡皮筋结成的一根长长的皮筋来,而跳皮筋的花样也是一套套的,一般还都配着童谣,比如“小皮球,小小来,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绳子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这种游戏的运动量较大,跳、蹦的动作很多,双臂也要顺势摆动,还要保持身体平衡。
2
跳房子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地上画着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算盘珠儿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将算盘珠儿扔在“房子”里,单脚站立,站进房子,单脚将算盘珠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
3
丢沙包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找几块小碎布,缝成小口袋,中间装上细沙再封口,就是沙包了。玩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分成两组,一组站中间,一组分成两队分别站两边,朝中间这组人身上扔沙包。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中算“死”,直到同伴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一个沙包换一条“人命”,下场者才能够“起死回生”。有点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智斗勇。
4
挑棍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净。玩的时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别的棍儿算输,轮到对方抽。抽出的归自己,最后看谁的棍多谁就赢。
5
老鹰捉小鸡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一个游离的人当“老鹰”,其他人排成一列,队首当“母鸡”,后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鸡”了。“老鹰”的目标是抓“小鸡”,“母鸡”要展开与“老鹰”斗智斗勇的搏斗,以保护身后的“小鸡”。捉住的“小鸡”就“死”了,要等下次游戏开始,才能再上场。这是一项奔跑强度较大的游戏,各种角色都要拼命跑,特别是“小鸡”要保持不“掉链子”,否则就处于完全无保护状态。一场游戏下来,尖叫不断,笑得脸上肌肉疼,跑得筋疲力尽,摔倒爬起来喘口气还接着玩。
6
打弹珠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玩者多为男孩。在地上摁1—5个小洞,然后从起点将玻璃球滚向指定洞内,以最先完成规定洞数者赢。弹球有不同材质,最高档的是玻璃的,中间有彩色图案,低档的是铁的,最低档的是泥巴搓的,玩法基本雷同。高手玩家的准头很好,能手拿玻璃球几米之外击中地下的另一只玻璃球,甚至可以十米外一球进洞。
7
抓石子儿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到河边挑选指头大小的石子儿(白色晶莹剔透的那种最好),一共5粒(也可做成小的沙包)大小相当,谁有这么一副石子儿,够叫小伙伴们羡慕的。如果没有的话,就用瓦片蘸水来磨。那时候真有闲功夫啊,居然能把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碎瓦片儿磨成齐齐整整的圆形。两人席地而坐,玩时抛起一个石子,按规定抓取地上剩下的,先一次一个,再一次两个.....8
拍画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有些地方称“拍纸包”、“拍元宝”、“拍三角”等等,但玩法是一样的,就是用纸折成厚薄不同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纸包,扔一个在地上,另一个人也拿出自己的一个用力拍下去,靠产生的风或适当的角度把地上的铲翻个面,对方的这张就归你了,否则你的就归对方了。这个游戏当年时常会在课间休息和中午的课桌上、地上演绎得人仰马翻,狼烟四起。
9
攻城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需要一块较大的场地,一种玩伴需6人以上,另一种仅限8人玩。把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在地上划好“城”,一方攻,一方守。守城方只能在划好的通道里行动,进攻方必须一层层通过这些“要塞”,防守方可以用手、身体去接触进攻方,只要摸到身体,对方就“死”了出局,防守方踩线也要出局。最终只要有人胜利到达终点,游戏就结束。
10
摸瞎子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当“瞎子”的人,还要充分用耳朵来判断,练习听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动能力。
11
跳山羊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在奥运会体操项目里那叫“跳马”,孩子们叫“跳山羊”,当年普及率极高,几乎全中国的孩子都是高手。一个人当“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后,撑住“山羊”的背或双肩,双腿分开从“山羊”头上越过。“山羊”会越长越高,先是手撑脚背或小腿,然后手撑膝盖,再站直。
12
木头人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限制在一个空间内,比画个大圆圈,或在教室里,一个人追,其他人跑,就在快被追到的紧急关头,马上喊出“木头”,然后就变成了“木头人”静止不动,必须有其他被追者摸一下,“木头人”才被解救恢复自由。如果被人追到,来不及喊“木头”,那就换你追其他人了。
13
斗鸡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不需要任何运动器具,把一条腿抬起来,放到另一条大腿上,用手抱着抬起的脚,单腿在地上蹦。玩的时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人,可以进行单挑独斗,也可以进行集体项目,以脚落地为输。
14
吹泡泡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把妈妈洗衣用的肥皂头用水化开,浓浓的,用小瓶装着,用细铁丝做个小圈,或用细竹杆或芦苇杆蘸着肥皂水吹泡泡,最喜欢站在楼上或高高的地方吹,比着看谁吹得大,肥皂泡在太阳下反射出童年的颜色,五光十色。
15
滚铁环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钩子也可以换成一根竹棍或别的,只要能推着铁圈滚就行。大家排在操场上,看谁滚得快滚得远。16
抽陀螺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选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棍,把木棍截成8~10厘米长,用刀把木棍一段削成锥形,整个锥体要对称、光滑,陀螺就做成了。再用布绳做一条鞭子,用布绳缠绕陀螺,突然拉动,陀螺就在地上飞速转动,为了保持陀螺继续转动,要不断用鞭子抽打。大伙一起玩时,各自把自己的陀螺拿出来,两人一组用自己的陀螺碰撞对方的陀螺,撞倒为失败。
17
弹弓
怀旧指数:★★★★ 生命力:★ 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对男孩子来说,弹弓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就好比布娃娃属于女孩子一样。无论农村还是城里,只要是男孩子,大概没有没玩过弹弓的。弹弓这种东西应该算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并非因为玩坏了,而是因为被没收了。家长没收过、教师没收过、街道大妈组成的侦缉队也没收过,还被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抢走过。可以说,每把弹弓都有挨批、挨揍的血泪史,也有打碎过人家玻璃、打死人家鸽子、老母鸡等“犯罪史”。每次疼痛好了后,总能迅速自制一把新的,继续玩。
18.丢手绢。“丢 丢 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面前,大家不要告诉他”。一首小时候做游戏的儿歌,现在回味起来都会让我们心头一暖。丢手绢估计没有人没玩过,蹲在地上,笑着看着小朋友在围着圈跑,那时的我们笑的那么肆无忌惮,那么纯真自然。19.叠飞机。这个可就。。。飞机的种类很多,每个人的叠法有时候也不一样,但是我们小时候还是要比一比谁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记得那时候,不是夸张,操场已经成了“飞机场”。
第二篇:儿时,父母亲手给我们做玩具
如今在城市里的广场,每天都有不少中老年市民在抽给罗(贵阳话中陀螺叫给罗)锻炼身体。这种给罗都是又大又圆的,每个人抽的给罗还都是一个样子的,一看就是批量性生产出来的产品;抽给罗的绳子也是又长又粗的尼龙绳,抽起给罗来噼噼啪啪的响,十分起劲。一看到这种情景,我就会想起我在童年时玩的我的父母亲手制作的玩具来。
我和我弟弟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和其他的玩伴一样,我们的童年时代正是处在荒诞的文革时期,我们又住在这个城市的工业区,父母亲们都是工厂的工人,工资就几十块钱,勉强够一家人极简单的吃用,而且街上的几家有限的国营商店也没有什么玩具卖,自然我们的玩具只能由父母自己来做。
我记得我和我弟弟最喜欢抽的给罗就是我们的母亲在工厂里请同事拿木棍用车床车成的,直径只有四五公分大,样子也很简单,只是给罗下面的木尖尖镶了粒小小的钢珠,这也是从工厂里找的轴承上面用的那种钢珠。抽给罗的绳子则是我们到离家不远的翻胎厂从废胎上抽下来的尼龙线,这种尼龙线很结实耐用,我们把好几根尼龙线编成一根尼龙绳,再把尼龙绳的一头绑在一根从山上拣来的小树枝上,抽起给罗来十分好用。
还有就是,父亲用菜刀把木板削成一支枪的样子,有步枪、也有手枪。我们这些男孩每人都有这种玩具枪。我们玩的梭镖(红缨枪)也是父母自己做的,就是用一根一米多长的树杆,用刀削成4公分粗细的长柄,在一头装上一样用木头做的两边有刃的尖刀,还刷上灰白色的油漆,尖刀与木柄相连的部位再装上红缨。
有了木枪和梭镖,我们就经常学着当时仅有的几部样板戏里的红军的样子,排队、冲锋、拼杀,玩得高兴之极。
父母们还给我们做小木车子,就是在一块木板下面装上两根木棍,木棍的两端再安上一样大的轴承当轮子,木板的一头还穿了一个洞,拿根木棍穿过木板,在木棍下面的那头安一个轴承,再在木棍上面的那头装上一个铁轮子当方向盘。因为做这种小车子比较麻烦,就只有很少几家男孩有。说实话,我已经完全忘了这种木车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
父母们自然没有忘记给自己的女孩子们做玩具。女孩子们最爱玩的当然是踢毽子。毽子的做法也很简单,用一小块旧的布把金属片(那时我们都是从厂里找现成的金属垫圈)及一根鹅毛管之类的比较粗的小管子包扎在一起作为底座,再在管子里插满鸡毛,一个像模像样的毽子就算做成了。与今天体育用品商场卖的毽子相比,这种自己做的毽子可能还要经用一点!
踢毽子之外,女孩子们还经常跳绳。跳绳用的绳子也是把设在附近的橡胶制品厂里制造橡胶垫圈等产品切除掉的部分而且还是圆型的那种橡胶圈(现在习惯叫它橡皮筋)一个一个的结在一起,结成七八米长的绳子,这种绳子使用和收藏都很方便。
不知不觉的,我已经在这里写出了四五种由父母亲手制作的玩具了。
第三篇:玩游戏
游戏规则
谁是卧底:七人参与者中六人为同一词语,剩下一人即为卧底,每人每轮用一句话描述手中词语,既不能被卧底发现又要给同伴暗示,每轮描述完毕要投票选出可疑的卧底,得票最多者出局,卧底撑到最后一轮则卧底获胜。
歌曲接龙:确定一人为主持人,其余16人,抽签分成4组,两两PK,抽签决定首轮PK对手,由主持人制定主题,例如“花”,则每组必须唱含有花字歌词的歌曲,哪队接不上,就为输。采用三局两胜的方式,决定最后胜利的小组。
快乐传真:确定一人为主持人,每组8人,背对主持人坐在椅子上听歌。第一个人找主持人看题目,看完后,主持人收起题目,第一个人拍第二个人的肩膀示意其转身站立,第一个人通过肢体语言把刚看到的题目表示出来。然后第二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同样把自己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给第三人,依此类推。传到该组最后一人时,这个人需要说出他理解的题目。如果与主持人的题目一致,则该组获胜。游戏过程中不允许有语言或者口型提示!成语接龙:根据指定的字说一个成语,第一个成语的尾字为第二个成语的首字,一直接下去,接不下去的那个人被淘汰,游戏重新开始,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则为获胜者。
心有灵犀:比赛分为两人一组,一个人比划一个人猜。在规定猜词的2分钟内,不许说出词条中包含的任何字,否则该词条作废,根据词条难度,有三次选择放弃的机会。最后以猜中词条的多少,决定一组为获胜者。
正话反说:确定一人为主持人,主持人事先准备好一些词语。说一个词语,参与者要反着说一遍,比如“新年好”,游戏者要立刻说出“好年新”,说错或者懵住的人即被淘汰。从三个字开始说起,第二轮四个字,第三轮五个字,以此类推。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即为获胜者。烛光爆破:每位选手在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时,运用爆破音进行吹蜡烛的游戏,每组10支蜡烛由工作人员先摆好并点燃,参赛者用爆破音发出气息吹灭蜡烛,直接用气息吹灭算失败,吹完10支蜡烛后,按照时间的快慢确定最后的胜利者。
yes or no:两个人面对面,每个人的头上放一个牌子,牌子上的字是大家要猜得人或事物,彼此先告诉对方一个大概范围。每人可以问对方问题,用一般疑问句来确定答案,自己只能回答YES /NO,直到最后猜出正确答案,猜对的人为获胜者。
官兵捉贼:用具:分别写着“官、兵、捉、贼”字样的四张小纸 人数:4个人 方法:将四张纸折叠起来,参加游戏的四个人分别抽出一张,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据其他三个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细节来猜出谁拿的是“贼”字,猜错的要罚,由猜到“官”字的人决定如何惩罚,由抽到“兵”字的人执行。终极密码:8个人先站成一排,然后由大家从0-9中间选择一个数字,第一个人在数字1-100中选择任意一个数字开始,其他的人只能顺着前一个人的数字增加1并且报出数来,但是当碰到大家选择出来的那个数字时,不能报出来,而需要通过蹲下来代替那个数字,如果报出数来,则被淘汰,游戏重新开始,直到剩最后一个人则游戏结束。
水果蹲:XX蹲,XX蹲,XX蹲完XX(另一个)蹲。说不上来或者蹲错就淘汰。
嘴巴手指不一样:说完嘴巴手指不一样后再说一个数,然后用手指表示一个数,手指的数不能与说出来的数相同。说出的数不能大于5。如果说出来的数大于5或者手指表示的数与说出来的数相同就淘汰。
第四篇:儿时游戏
我的童年游戏
童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美好的,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回忆,而这段回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或许就是我们童年时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游戏,我们将自己房子这游戏中,玩得忘乎所以,玩得热火朝天,玩得天昏地暗。无论多少次玩这些游戏,从来都不会觉得厌倦,总是会有无限的激情、无限的快乐充斥在其中。有时人或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和好朋友失去联系,渐渐缺少了对彼此的关心,渐渐大家都有了新的好朋友,渐渐在彼此的生活中黯淡下去,但是那段大家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总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不增不减。
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我在童年时和好朋友一起玩过的游戏,和我一起回顾一下我的美好童年吧。
抓石子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个游戏,原因是我这个游戏玩的最好,和我玩的小朋友几乎没有能比得过我的。抓石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一般是准备五颗石子(也有四个的),将其中一颗扔向空中,在其落地之前得赶紧抓起桌上的其他任意一颗石子,同时得接住空中的石子。通常的玩法是两个人以同样多的石子比赛,看谁先抓完;或是在同样的时间里,看谁抓的石子比较多。还有一种高难度的玩法叫“下蛋”,就是在抓起新石子的同时得把手中原有的石子从手中漏下去,一抓一放,虽然难度很大但极具挑战性。
黑白配抓人即“警察与小偷”,这个游戏适合人多的时候玩。玩法是,一群人嘴里嘟囔着“一二三,嗨!”同时伸出手来,分手心手背,手心为白手背为黑,人数多的逃跑,直到决出最后一个人当“警察”,剩下的自然就是“小偷”了。大家四散逃窜,警察得捉住一个人来代替他完成捉小偷的工作才算告一个段落,如此周而复始。
踢毽子在农村很普遍,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玩,但是我不喜欢这个游戏,因为我踢毽子比赛从来都没有赢过,每次都是看别人玩的开心。踢毽子是女孩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偶尔也有男孩加入,相比之下,他们的花样可就少多了,除了最普通的单腿踢,能跳个“打拐”的就算是男生高手了。因为这项游戏运动量适中,除了普遍受到孩子们的喜欢之外,老师们也较为提倡,有的学校还会组织踢毽子比赛。比赛场上,小姑娘们个个身手不凡,有的居然一口气可以踢100多个,那水平真不是盖的!
踢毽子的花样很多,可以一个一个轮流踢,也可以分成两组打擂台。最简单的玩法就是比赛单腿踢,大家轮流踢,看谁踢的个数最多。比较复杂的踢法叫“八接”,顾名思义一共有8种花样,由易到难,有单腿踢、侧踢、穿花、钓鱼、打拐等,每种花式至少得踢8次,看谁能最快通过这8道关。适合人群:踢毽子是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部女生们的最爱。
跳皮筋基本上没有很严格的规则,一般都是些自己编的花样,玩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踩跳就是一只脚在皮筋上一只脚在皮筋下;勾跳就是越过靠近自己这边的皮筋,再用脚从下面勾另一边的皮筋;节节高就是从脚踝处开始,一级一级往上跳,双腿跳进圈中,一般腰部为最高,不过也有跳到头部的 跳橡皮筋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它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勾、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十几种基本动作,同时还可组合跳出若干个花样来。
跳房子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或沙包随时随地都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跳房子的方法有好多种,其中一种是:跳者先站在格外这一端向另一端格内扔一块小瓦片,瓦片不能出线,又不能压线,否则就算犯规或“输”。
老鹰捉小鸡是很小的时候就玩的游戏了。其中一个人当老鹰,一个人当母鸡,好几个人当小鸡。一个一个拉着前面人的衣服,一说开始,老鹰就左跑跑右跑跑,想办法捉到小鸡。当老鹰捉小鸡的时候,母鸡就张开双手当翅膀来保护身后的小鸡。大家一起玩总能玩到满头大汗,真的很带劲。
打陀螺需要技术,没有一定的技术是玩不好的。将木头削成一头尖、一头圆的陀螺形,再制作一个鞭子,最好是比较柔软的那种。玩时,将鞭子旋绕在陀螺上,迅速抽掉鞭子,陀螺就会飞快地旋转起来。在抽打时,一定要顺着陀螺旋转的方向抽打,而且要沿着陀螺的底部从下向上抽打,力度要适当,否则一鞭将会把“猴”抽“死”。如果在陀螺的底部再镶上铁珠,它将会达到旋转飞快而且耐磨之功效。
丢沙包是我们女生最喜欢的一个游戏之一,也是一种挺闹腾的游戏,能够训练个体的敏捷性。玩法很简单,两人分别站在两头丢沙包,其余的人就在中间躲来躲去。一般采取淘汰制,中间的人若被沙包击中就得充当“投手”,如果用手直接抓住了丢过来的沙包则要加上一次“生存机会”,游戏继续。这是不是有些像棒球中的“投手”?“常胜法则”只有一条:我躲,我躲,我躲躲躲!
玩“东南西北”。玩的时候,参与者首先要选择“东”、“南”、“西”、“北”中的一个,然后再选择开合几次。比如选“西”,开合三次。于是翻动的人把纸套子横向纵向开合3遍,翻完以后露出靠“西”的那一格写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弄手影。很简单,就是不断变换着手型和手势,转移着灯光照射的方向,渐渐的,墙壁上出现了鸭子、老鹰、猪、兔子、狼和狐狸等等,看谁弄得罪有难度,谁弄得最好看。
石头、剪刀、布。如果出现一个人是手掌或手背,那么这个人就获得了某种优先“资格”。我们玩的时候基本上拿吃的零食来作为赌注,谁赢了谁就可以吃好吃的零食,或许也正因为这样,大家玩起来会更加想赢,就更喜欢玩了。
折纸飞机、降落伞。纸飞机是男孩子爱玩的,在教室的上空自由地飞来飞去,无论飞机上有没有被偷偷地写上名字,但总是有秘密的~;降落伞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纸片,中间撕开,到大概一半位置,做成Y,然后从楼上放飞。
倒背人。她俩背对背站着,四臂勾在一起,然后一人弯腰把另一个人背起,放下后,另一个人又把对方背起。
丢手绢经常是以整个班子一起玩,这样能够增加班级之间的深厚情谊,有助于班级团结。开始前,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歌谣“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时蹲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讲故事等。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歌谣唱完后仍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而让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后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轮丢手绢的人,他的位置则由刚才丢手绢的人代替。
摸瞎。用红领巾把双眼蒙住就成了瞎子。扮演瞎子的人张开双臂四处摸人,摸到谁就由谁接替他做瞎子。
五子棋。玩这个是一个脑力活动,可以训练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没有一定的智商是不会那么容易就能赢的。其实不但是小孩,如今还有很多成年人热衷于此,只要去联众的五子棋室看看就知道了,天天爆满。玩法简单但变化多样,棋盘就是方格纸,每方各执一色棋子,只要有五颗成色的棋子连成一条直线就赢了。没有棋盘棋子,在纸上画些格子,一个用蓝笔一个用红笔玩起来同样有趣。
吹肥皂泡。吹肥皂泡的东东可不是可以像现在这样简单到处都有的卖,小朋友是要自己做的,有的时候也会用洗衣粉弄,很好玩,一吹就会有很多很多气泡,在阳光的照射下真的很美丽。现在大了,有的时候也会想玩,但是害怕别人笑话。
玩橡皮泥。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种各样的东西,那时觉得特有趣。在小时候,橡皮泥算是奢侈的东西,不是那么随便就能买的,所以有时候会用胶泥来代替它,其实效果是差不多的。
放风筝。几根竹纤一张报纸,再加一卷棉线,做一做就能放飞了。大多数时候风筝都是买来的,因为自己制作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的,做的不好的话放一次就坏了,还不如买的实在。
第五篇:儿时谜语
【儿时谜语】1.朝天一个洞,里面热烘烘,进去硬邦邦,出来软绒绒。答:烤红薯。2.毛对毛,肉对肉,一宿不挨就难受。答:眼睛。3.一物七寸长,小姐带他上绣房;半夜里来流出水,只见短来不见长。答:蜡烛。4.两人对着站,脱了衣服干,为了一条缝,累出一身汗。答:锯木头。想歪了的请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