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趣的对联故事集】历史上有趣的对联大全
1、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过年,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2、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前程金修
3、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4、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5、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6、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7、混、球联句。
湖南军阀谭延铠一生的处世哲学集一混字,最后混到了国民党的行政院长,由于处世圆滑,又得了一个水晶球的绰号。他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副对联:
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
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8、上下凭等。
针对封建社会上尊下卑官气十足,有人戏一联:
上司开口才半句,早已是是是,对对对
下级陈词达千言,始终嗯嗯嗯,噢噢噢
横批是:上下凭等
9、王毅之接对联。
一年除夕,王家大门口对联几次贴出几次被人揭走,王心生一计,贴出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对联不吉利就没人揭了。第二天凌晨,他让儿子献之给对联添了个尾巴,为: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10、明代戏联。
男无假,女无真,为何无人嫌假
你不来,我不来,怎么不请自来
11、不如不说与何必多说。
清初,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主事听了心理不服,针锋相对答一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12、贪官受辱。
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13、三国名人入对。
四川内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联说景,实则谐音含三国六个人名: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狠关羽不得张飞
14、乾隆出谜联。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与群臣猜谜,出一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摸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在场的纪昀道出谜底,为猜谜。
15、老字没一点。
有个农民欠财主的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借新账,还旧账,借账还账,账还账
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横批只写了一个老字(没有里面一点)。
财主上门讨债见联,不觉诧异,自语道:这横批的老字,说考又不象,说老又没有一点?话音未落,只听农民说:**(字)要是有一点,早就还你了。
16、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薪的一幅佳作: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则传说的本事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到五代时才出现第一副春联。
但故事很有趣,对联亦不乏有艺术性,颇值一赏。
17、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
12岁那年,一位师爷命他以磨面为题做联一副,王禹偁即道:
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满座宾客对答不出,次日消息传开。王禹偁知道后,当即对出下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18、不如不说与何必多说。
清初,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主事听了心理不服,针锋相对答一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19、针砭人情冷暖。
清代浙江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
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
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20、混、球联句。
湖南军阀谭延铠一生的处世哲学集一混字,最后混到了国民党的行政院长,由于处世圆滑,又得了一个水晶球的绰号。他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副对联:
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
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第二篇:有趣的对联故事
有趣的对联故事
有趣的对联故事(2009-11-15 17:52:06)
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哑联兴味
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老地主袭改旧楹联
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帐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于是,让帐房先生把上联改为:
天增日月妈增寿;
老地主看了很得意。不过,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该相应改动才算工整。他又叫帐房先生把下联改为:
春满乾坤爹满门。
帐房先生听了,真有点哭笑不得,惊讶地问:”东家,这么改可不行呀!“老地主一本正经地说:”你懂个屁!'爹'对'妈'不是十分工整吗?“ 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
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手舞足蹈。这时,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联一看,写着: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呢?“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 纪晓岚释对
相传,纪晓岚一次南行来到杭州,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照例少不了连句答对。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晓岚则不以为然,说道:”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起?“友人道:”先时我曾北游,出了一联,人人摇手不对。“晓岚半信半疑,问道:”老兄的出句竟如此之难?“友人道:”一般。“接着,念了上联:
双塔隐隐,七层四面八方;
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他们不屑回答,即以摇手示对!“友人不解地问:”那,他们的下联是什么呢?“晓岚道:
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友人听后,恍然大悟。斗鸡山上得绝联
相传,古时有一位秀才来游桂林名胜之一――斗鸡山。他在山上纵目观望,觉得处处可爱,连山名也觉得新奇可亲。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词,不知不觉地哼出一句对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但是,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苦思冥想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秀才定睛一看,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因而高兴万分。师生二人叙礼之后,秀才说出内心的苦衷。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说罢,念道: 龙隐洞中洞隐龙。
秀才一听,极为兴奋,感叹地说:”此乃天赐绝对矣!“ 昆明大观楼对联
作者是清代康乾时诗人孙髯,著有《永言堂诗文集》,三原县人,后迁居云南。他厌恶清朝官场的黑暗腐败,不参加科举,终身贫困潦倒,晚景更惨。他写的大观楼联寓意深刻,为人所爱。联云: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里就凤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阳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却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半副对联慑群魔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举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怕惑不安,头晕眼花。这里,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公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它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秀才写对联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秀才人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秀才写完之后,洋洋得意,谁料对联贴出去后,被一位财主的穷亲戚摇头晃脑地念成:(因为古代不加标点)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人多病,少财富。” 秀才改对联
从前,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不可一世。有年春节,他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进士的家门,看见了这副对联。他先是露出鄙视的神态,接着,又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大堆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改得好!改得好!”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连忙打开大门,一看,立即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了。原来,进士门前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第三篇:历史上妙趣横生的有趣经典对联
1.王洪是明代的闽中才子,幼时即善属对。一日有客登门,见王家正在庭院中建楼,便出上联让王洪对答:
地楼之上起楼,楼间无地
王洪见一群雇工正在院中掘井,便对曰:
天井之中开井,井底有天
2.明人曹宗七岁时去海滨玩耍,一渔夫以沙马鱼为题出联索对:
沙马钻沙洞,沙生沙马目
曹宗举目见近处有一头水牛洗澡,即对曰:
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
渔夫很高兴,便赠一条大鱼给曹宗。
3.明人陆容任浙江布政使对教授(学官名称)陈震友善。在一次聚会饮酒的过程中,二人以属对相戏。陈震年少发秃,陆容嘲曰: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法可施
陆容长着一脸络腮胡子,陈震抓住这一特征反唇相讥:
陆大人满面髭须,何须如此
这副属对妙在每句的后半部分:在浙江方音中,“茎”、“栉”难辨,“施”、“梳”不分、“何”、“胡”相近,因此“数茎头发”即谐音“数栉头发”,“无发可施”即谐音“无法可梳”。“何须如此”也就是“胡须如此”。陆容接着又以猿猴截木为话题出句: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能对锯(句)
陈震应声对曰:
一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
对毕,二人抚掌大笑。这副属对亦极为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谐音手法,而且较前一副更令人解颐。不过这种比较“过头”的玩笑只宜于在关系亲密无间的友人之间一开。
4.乾隆帝南巡到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他突然想到河北也有一个通州于是出了上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大臣们对不出来,查资料、找县志也对不出来。乾隆帝很不高兴。
一天他和小随从外出游玩,看到街上有许多当铺,小随从灵机一动,对出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乾隆一听很高兴,连声叫好,给小随从连升三级。
5.从前,有一个贪赃枉法却又喜自我标榜清廉的县官,大年三十晚在县衙门上贴了一副对子: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
六慾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九(久)居德范,十分廉明
横批:福荫百姓
谁知,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就在他的红对子上贴上了白对子。白对联写道:
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
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
横批:苦煞万民
贪官本想用民众所喜欢的对联粉饰自己,却被人用妙联反击,嘲弄。
6.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7.“混”、“球”联句
湖南军阀谭延铠一生的处世哲学集一“混”字,最后混到了国民党的行政院长,由于处世圆滑,又得了一个“水晶球”的绰号。他死后,有人给他写了一副对联:
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
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8.上下“凭”等
针对封建社会“上尊下卑”官气十足,有人戏一联:
上司开口才半句,早已是是是,对对对
下级陈词达千言,始终嗯嗯嗯,噢噢噢
横批是:上下“凭”等
9.王羲之接对联
一年除夕,王羲之家大门口对联几次贴出几次被人揭走,王羲之心生一计,贴出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对联不吉利就没人揭了。第二天凌晨,他让儿子献之给对联添了个尾巴,为: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10.三国名人入对
四川内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联说景,实则谐音含三国六个人名: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狠关羽不得张飞
11.乾隆出谜联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与群臣猜谜,出一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在场的纪昀道出谜底,为“猜谜”。
12.“老”字没一点
有个农民欠财主的债无法偿还,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对联是:
借新账,还旧账,借账还账,账还账
拆东墙,补西墙,拆墙补墙,墙补墙
横批只写了一个“老”字(没有里面一“点”)。
财主上门讨债见联,不觉诧异,自语道:“这横批的“老”字,说“考”又不象,说“老”又没有一点?”话音未落,只听农民说:“老子(字)要是有一点,早就还你了。
13.明代戏联
男无假,女无真,为何无人嫌假
你不来,我不来,怎么不请自来
14.“不如不说”与“何必多说”
清初,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有人将此事上告,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并忿忿道一上联: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主事听了心理不服,针锋相对答一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15.贪官受辱
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16.缺衣少食,没有东西
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17.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便请王来一起用饭。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一个佳句,比如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没想出下联。”王琪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久,这一联句被晏殊写入他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18.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
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友无句答对,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友皆齐声喝彩。
19.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20.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21.一日,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曰:
小妹窗前捉半风
按:“双月”谓“朋”,“半风”(“风”繁体作“風”)指“虱”。
22.一天傍晚,苏东坡对苏小妹说:“我出一上联,请你花一夜工夫对出下联。”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对出。因为“水仙子”、“碧玉簪”和“声声慢”俱为词牌名,下联亦须以词牌名为对,同时还要描绘出一幕情景,难度确实是很大的。正在搜肠刮肚之际,忽见女仆在月光下端酒菜送来,苏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按:“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是词牌名。
23.苏东坡任职杭州期间常外出游山赏水。一日便服出游至莫千山时来到庙中稍息,庙中老道人见他衣着简朴,便视为普通游士,态度冷漠地说了声:“坐!”又对道童喊:“茶!”在谈话之间,道人发现来客颇有学识,便请进厢房叙话,并道:“请坐!”又呼道童:“敬茶!”当最终得知来客是苏东坡时,老道士连连作揖打恭并请他到客厅“坐坐!”。进了客厅,道人躬身示礼:“请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临别时,道人再三请东坡留下“墨宝”。东坡含笑挥笔书就一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阅后,羞惭不已。
24.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苏东坡一向友善,两人相遇常常互开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长江之上,船小风轻,对月饮酒,十分畅快,酒过三巡,佛印向东坡索句,东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语。佛印循指望去,但见岸上一农夫荷锄归村,身后一条黄狗正边走边啃一截剩骨。佛印顿悟东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将自己手中拿着的一把题有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视微笑。原来他俩用“形体语言”合做了一副精致诙谐的双关“哑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东坡出句)
水流东坡诗(尸)(佛印对句)
25.一日,佛印对东坡大谈佛事,躺在帘子后边的苏小妹见佛印把佛法说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这位和尚一“默”,遂题一上联并吩咐女仆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接过一看便朗声大笑,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东坡把上联交给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对出了下联: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这是一副“析字联”,对得十分巧妙。
26.据传,宋人梁皓(一作灏)屡考不中,仍不泄其气,奋发读书,终于在82岁时中了状元。在给皇帝的谢表中,梁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对联:
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
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此联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汉代传授《尚书》的伏生成名时已90岁,姜尚(太公)辅佐周文王时年整八十。作者以此表达自己老迈得志的心情,十分贴切。
27.宋人洪平斋喜欢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某年,他给皇帝上书弹劾当朝宰相弄权纳贿,奏章中有这样的句子:“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结果不仅未能“扳倒”宰相,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闲置了十年。洪平斋忿慨不已,遂在家门上书写一联: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闲
28.明人解缙小时就善对句。九岁时,父亲携他到长江边洗浴,父子把衣服脱了挂在江边一老树上。父亲即景出句曰:
千年老树为衣架
解缙随即对句曰:
万里长江作浴盆
29.某日,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对弈,开局之前,友人吟道: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解父一时语塞,站在一旁的解缙应声替父解围: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30.解缙住的村子前有一座竹山,属同村的乡绅所有。有一年春节时,解缙在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乡绅见了心中老大地不高兴,乃命家丁把竹梢全都砍掉。缙知乡绅用意,便于上下联尾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乡绅见了更为气恼,再命家丁把竹子连根挖掉,缙闻知,在联尾再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乡绅没“辙”,只好自生闷气。
31.一秀才不服解缙的才华,找到解缙,振振有词地道出一副“佳对”: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鸡飞鸭飞飞难比鹰
解缙对这种浅薄的人十分反感,遂笑着对那位秀才说:“我也送先生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32.明代程敏政极有才华,十多岁即被荐入京。宰相李贤欲招之为婿,便在一次宴会时手指案上的果品对程说: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明白李的心意,便答道:
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于是决定把女儿许配给程。
33.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34.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35.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36.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春节,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37.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前程金修
第四篇:有趣的对联故事
有趣的对联故事
一、这是清朝大学者—纪晓岚的故事: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其二、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麼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什麼字啊!」「你姓苏的『苏』字怎麼写法?」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 「禾」字。」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 呢?」 苏东坡说:「那还是念「苏」啊:」佛印按著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 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裏。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麼?」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裏卖的什麼药。於是不动声色的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裏有鱼(余)啊!快,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裏把鱼拿出来了。
其三、于谦小时候,束发两髻,有个和尚笑他:
「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于谦回家之后,告诉妈妈,妈妈马上帮他梳成三角;于谦出门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于谦就回答说:
「一秃似擂槌」
和尚听了无言以对。
其三、嫦娥原爱绿衣郎
从前,有一幕僚家有一个天姿国色的闺女,其上峰多次向其示意娶她为妾。这位幕僚既不敢违拗他,又怕委屈了女儿,正与妻子踌躇不定,愁眉不展时,女儿前来问安,见状便问二老有何心事?父母只好据实相告。
女儿聪慧过人,又孝顺父母,便灵机一动对二老说:“我有三个条件,一是不光有父母之命,还得有媒妁之言,应请王公大人作媒;二是聘礼要有玫瑰宝石、黄色宝珠等珍品;三是入洞房前,还要对一副对子。三者缺一,我决不和他成婚。” 父亲连连点头说好。次日禀复那位大官,他一一应允。迎亲之日,那豪华气派自不待言,待酒足客散,大官迈步欲进洞房,却被侍婢挡住,让其对对子,只见红笺上写着:竹映桃花,君子也贪红粉色。大官看着娟秀的字体,一时对不上来,便移步庭院。正当仰望中天明月,反复吟哦时,一部属过来问:“大人不入洞房,还有雅兴吟诗作对?”大官便将索对一事告诉了他。部属听罢,连连赞叹,上联出得新巧,竹称君子,红粉桃花,一语双关。不免也沉默构思起来。
这时,星月辉映,树影婆娑,一下子触动了那位部属的灵感,只见他摇头摆尾地吟道:月穿杨柳,嫦娥原爱绿衣郎。
大官连说:“妙极!妙极!明天重重有赏。”便直趋洞房交卷。
侍婢送上对幅,姑娘玩味一番,提笔批道:“公系榜眼出身,对虽工丽,恐非出自心裁”。大官见批语,羞愧难当。他忖度片刻,便毅然离开洞房,去寻那位部属,叫他去入洞房,并以全部嫁妆为赠。
其四、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有两个自认为很有才气的秀才,一李一宋,他俩结伴旅游,一路观山赏景,联诗对句,好不自在。游了半天,又累又渴,见前面树荫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纳凉,身边放一葫芦,便上前讨水喝。老和尚打量两人一眼说,两位贵姓?有水,不过要对对子,对得上方可饮水。两秀才欣然同意,并自报李、宋二姓。老和尚听罢,便将两人姓氏嵌入联说: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半天也没对上,不仅得不到水喝,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东农民报》一读者将这故事整理成文,投至该报,有36位对联爱好者热心对下联,其中只有阳春县读者黄文昌对的较好。
他对的下联是:龚庞两小姐,龙首龙身 孟姜女以上联招亲,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刚巧万喜良路过,随手就拿起笔提了下联: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
就这样孟姜女就下嫁给万喜良(当时的人为什么这么感性奇怪哦)
可是好景不常,秦始王下令筑长城,派官兵把所有的壮男都捉去当苦力;
而万喜良不能幸免,也被捉去了。从此,就把两人给分开了。
过了一段日子,传来了万喜良死在长城的消息,孟姜女就不顾一切地赶到长城。
她得知万喜良的尸体被埋在长城下,她在该处失声痛哭了七天七夜。
她的哭声把长城给哭倒了,倒下的长城处,露出了万喜良的尸体。
她用仅有的力气,抱住了他的尸体,就这样也随着去了.故事凄美,但是这个对联却经久不衰的流传下来,成为了异读联里的丰碑石.+++++++++++++++++++++++++++++++++++++++++++++++ 还有一首卖豆芽的对子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首先 卖豆芽的老头肯定希望自己的豆芽长好点 长(zhang)的长(chang)一点 所以:
上联: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下联: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 拆字巧联
这幅对联上下联分拆古泉、重丘二字。起联先拆“古”、“泉”二字,后面讲出一个故事,联末也是“古”、“泉”拆字。下联结构同上联,后面述说了一段经历。该联不是为拆字而拆字,拆字之后有情景、人物出现,并在末尾嵌上拆字。就整个联来说,结构奇巧,语气贯通,具有浓郁韵味。全联既有文字之妙,又有情志之美。此联如下:
十口为古,白水为泉,进古泉连饮十口白水
千里成重,丘山成岳,登重岳一览千里岳山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一天,苏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苏东坡正为她煎药,佛印和尚正巧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饮茶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见哥哥还没有送药来,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连忙去为她送药。佛印就苦了,既挨了“骂”,还要对下联,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苏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
有一次,苏小妹到京城看望哥哥苏东坡。兄妹相见,话说不尽,索性秉烛夜谈。苏东坡想起有人曾说过苏小妹才华过人,是女中豪杰,便对苏小妹说:“都说你天资聪明,才智不凡。你如能在一个晚上,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笑说:“究竟什么对子要一个晚上?你快说吧。”苏东坡说:“这对子说来也平常——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请你对出它的下联吧。”
苏小妹听了上对,暗暗叫好,苦于一时想不出下对。这时,月光下,一个丫鬟端来酒菜,准备给他们饮酒。苏小妹灵机一动,便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苏东坡听了妹妹的下联,禁不住拍案叫绝。因为,这幅对联,妙在上下联巧含“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具体形象,想象丰富,引人入胜。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友,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弈棋联对。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博学多才、才思敏捷,虽然表面没说,心中可不服,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东坡的佛印和尚。佛印彬彬有理地问:“轼兄在家吗?”苏小妹对佛印的问话置之不理,却要佛印先对一副对子: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此联是个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见小妹一脸得意的神态,不由得有意讥讽,便脱口对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第五篇:有趣的对联
有趣的对联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1下联:五十六朵花开 五色十光六合春
2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3上联:虎步腾空去 悄然兔耳听春步
4上联: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
5上联:春晚迎春春不晚
上联:辞旧岁,明星荟萃春节晚会齐奏歌舞盛世 下联:迎新春,人民共建和谐社会同享太平天下
上联:金鸡报晓,听玉笛金声,鼓乐和鸣,四海普天贺岁 下联:丹凤朝阳,看银花火树,龙狮劲舞,九州举世迎春 上联:瑞雪兆丰年观神州大地气势磅礴
下联:人杰兴百业看华夏儿女斗志昂扬
上联:风暴来袭,全球同心,携手并肩话繁荣 下联:祖国华诞,五湖神州,团结向心迎新春 上联:古色古香皆为明星大腕
下联:新貌新颜都是选秀新人
上联:贺佳节迎世博年年好运来
下联:辞旧岁迎新春岁岁登高处
上联:五千年华夏大地欣欣向荣昂首地球村
下联:六十载中华儿女携手并肩共谱新篇章
上联:恭逢其盛共建和谐家园
下联:龙腾虎跃共步时代前沿
上联:60年红红火火,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下联:13亿济济一堂,齐努力、扬国威、震四方 上联:回头遥望风风雨雨六十岁
下联:拂手盼望平平安安百余年
上联:三千明月照中华风采
下联:八百河山祝神州安康
上联:全面小康画国富民强
下联:城乡一体绘盛世小康
和睦: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横批:天人合一
和美: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
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横批:新春大吉
和顺:上联:和和顺顺千家乐
下联:月月年年百姓福
横批:国泰民安
和谐:上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下联: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横批:万象更新
搞笑调侃版
上联:不要曝光节目好不好 下联:留点悬念给我行不行
上联:春节联欢
下联:只看本山
上联:看一年恨一年没辙啊 下联:吃一堑长一智不看了
上联:春晚实在没看头
下联:每年都是一个样
上联:信春哥
下联:考本科
上联:经融危机真闹心
下联:党的政策暖人心
上联:兔年添一岁
下联:工资翻一倍
上联:说学逗唱演年春晚齐聚 下联:酸甜麻辣烫年夜饭共享
上联:全球经济一团糟
下联:中国形式一片好
上联:春晚炒作年年雷声大最终效果一般 下联:形式单一明星大杂烩还是白忙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