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整理资料

时间:2019-05-15 09:3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教育史整理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教育史整理资料》。

第一篇:中国教育史整理资料

中国教育史整理资料

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周的教育

(一)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生产日益发展,社会有了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同时,社会的物质生产已逐渐达到供养一批脑力劳动者的水平。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接受教育;

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即产生培养脑力劳动者的社会需求。

3、知识的积累与文字的产生。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一定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必然要求教育变为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字的产生,使系统性与综合性知识的传授成为可能。一般认为,学校大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长期发展过程。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道德教育内容

1、父慈子孝(父子关系)

提出“父父,子子”的命题,要求父尽父道,子尽 子道“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2、君礼臣忠(君臣关系)

提出“君君,臣臣”的命题,强调为君者要以身作 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 正身,其正人何”。

3、欲以道得,见利思义(义利关系)

提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 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得)之,不 去也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 焉,耻也”。“义”有含义之利和不含义之利:合则取之,不合则舍之,这就是“见利思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极力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放利而行,多怨”; “子罕言利”。道德教育方法

1、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与物质享受的关系。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大事不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自省自克

强调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躬自厚而薄责人” ;“求诸己”。强调遇事要善于自我省察,善于自我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身体力行

多干事,少说漂亮话;要说到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必信,行必果”。

对人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道德修养要打好基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改过迁善

“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过则不惮改” ;“不贰过”

有教无类”的涵义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孟子性善论

①人性应该是指人类所独有的道德属性。②人性的善性是人类在缓慢的进化中学习的结果。

③“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道德发展的可能性。④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与《大学》互为表里。

(一)论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统治者要想感化人民,使人民遵守现行社会秩序,成为一种习俗,必须通过教育。)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育为先”。

(要建设国家、统治人民,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教化人民,养成良好风俗。

(二)道德教育方法

1、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 治理想与物质享受的关系。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大事不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自省自克

强调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躬自厚而薄责人” ;“求诸己”。强调遇事要善于自我省察,善于自我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身体力行

多干事,少说漂亮话;要说到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必信,行必果”。

对人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道德修养要打好基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改过迁善

“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过则不惮改” ;“不贰过”

论教育、教学的原则(教育作用)

1、预防原则:“禁之未发之谓预”。(预先采取防止措施)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掌握最佳时机)

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遵循一定顺序)

4、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5、长善救失原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人心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贪多不求甚解;所习太少知识面狭窄。;把学习年得太易,不刻苦钻研;缺乏信心,畏难不前)

6、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为弗达”。

7、藏息相辅;“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第三章秦汉的教育

第二节汉代文教政策

(论述题)汉代文教政策对汉代教育影响

一、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的确立(一)儒学的恢复

刘邦:在他死前一年,使用“太牢”祭祀孔子;

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挟书律,在为儒学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儒学的研究和传授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

汉文帝时,开始设置儒学的专经博士,重用儒家学者。儒家重视教化的思想初步被统治者采纳。

(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建元元年,“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完成了史称“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举,”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二、“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1、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儒家德治论的核心是“以教为本”,而不是“以法为本”,它从统治政策的高度论证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不是以法术、吏事为主要内容。并由此将教育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战略地位。

自此以后,教育逐渐被公认为是“为政之首”,从而使我国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优秀传统。在这一政策的直接推动下,汉代则有兴太学、设学校、广育人才的重大变革,确立了我国封建官学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发展。

2、促进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

“独尊儒术”,意味着统治者将教育视为有别于暴力的政治统治手段,所谓“教化立而奸邪皆止”。儒家政治,是伦理化的政治。儒家学者一贯认为教育的政治作用,不在于以法教民,使之不敢为非,而在于以纲常名教化民易俗,使之耻于为非。因此,强调以人伦道德为教,比如敬老慈幼、诚实和睦、团结互助等,从而促成了教育的伦理化。教育的政治伦理化,有古老的渊源,周公制礼作、兴德设教,首开其端;孔子创办儒家私学,使之进一步完善;至独尊儒术,周孔之教借助朝廷的力量被推行于全国。这一文教政策,对于我国教育政治伦理化特点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3、结束了“百家争鸣,实现了教育的儒学化”

“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在教育上,采用儒经作为养士和取士的唯一依据,实现了教育的儒学化。

1、太学的产生

(1)太学的建立和发展

建立:中国的最高学府,是从汉武帝开始创立太学开始的。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董仲舒的建议创办太学。

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发展:

武帝始置太学时仅有太学生50人;昭帝时增至100人;宣帝末年达200人;元帝时扩为1000人。

百余年间,学生数额增加60倍之多。到太学鼎盛时期,如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太学生增至3万人。

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①立五经博士

②开设太学

③完全确立察举制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唐代学制特点:

1,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中央设国子监管理地方的州府县两级学校;学校形式多样化,专业学校定型,且各项制度和措施日趋健全;官学系统的封建等级加强,经学的传授要求更严格。

2,学校和科举关系极为密切。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又限制和支配着学校的发展。

3,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隋唐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采取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官吏的一种制度。——就是按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来选取人才的考试制度。

4.科举制度建立

(1)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隋炀帝大业三年定十科举人,即科举制度的开始;

(2)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①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省试-吏部试

②考生来源为生徒和乡贡;

③科举考试的科目为,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定期举行,科目有秀才——文学、明经——经学、俊士、进士——诗赋、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学、童子科等。其中经常举行的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秀才六科;

④科举考试的方法为:口试,墨义——简单的对经义的问答,帖经——类似于“填空

策问——方略策、时务策,即人事政治论文、诗赋。

韩愈的《师说》——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韩愈《师说》的基本精神是“尊师重道”。

1、论教师的作用

“古之学者必有师”;“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矣”。对当时社会上轻视教师,不尊重教师,耻于从 师的不良风气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2、论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

韩愈重师是为了卫道,强调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为了恢复儒家的传统精神。

3、论教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道”是衡量和选择教师的根本标准,其次是“业”

4、论师生关系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教育 北宋的三次教育改革

(4)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北宋三次兴学

(1)“庆历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

①令州县立学

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去掉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

③第三,振兴太学,将“苏湖教法”引进太学;

(2)“熙宁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

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②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

③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

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3)“崇宁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

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②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③扩建太学

④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的美术学院)等 专科学校

⑤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考检和选拔力求做到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习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他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用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由政府派员与学校会同举行上舍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太学主判直接推荐做官,等于科举及第。其他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王安石的长远目标是逐渐让“三舍法”取代科举考试。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书院”名称起用于唐代,当时其性质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其性质有官办、私办两种,唐代——集贤殿书院(相当于中央图书馆)宋朝最著名的学规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宋代书院教育教学特点(论述题)书院教育的特点 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2)教学形式多样:自学、教师讲授、师生之间的疑难解答、学友之间的相互切磋、讲会。3)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 4)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5)师生关系融洽

第一,书院既是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关,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书院制度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百家争鸣”的精神。这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

第三,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书院有名学者讲学,其他书院和外地书院的师生前来听讲,来者不拒;慕名师不远千里前来听讲求教者,书院热情欢迎,并给予周到安排。第四,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教学多采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朱熹:“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第五,书院内的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相当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气节感染学生。

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3)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4)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七章明代的教育

王守仁的基本教育思想(致良知)

如何理解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去除物欲对良知蒙蔽。(“学以去其昏蔽”)这一思想,是从他的哲学思想中引申出来的。王守仁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这是王守仁针对朱熹的“析心与理为二”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只认为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也即存在于君亲之间,那君、亲死之后,吾心岂不是就没有忠孝之理了。因此他提出“心即理”,具体地说,就是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亲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亲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君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君之理,所以心与理是一个东西,故曰“心即理”。这样,王守仁把朱熹的“心与理”,改为“心即理”,这一字之改,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分野。王守仁从“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出发,继承了孟子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既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的标准,所以“良知之外别无知”,道德修养的关键在“致良知”,即体验各人固有的良知――封建道德意识。

要致良知,必须去人欲,从圣人到愚夫愚妇,在“良知”上是相同的,婴儿初生之时,此心有一片天理流行,更无他物。所以没有一个不知爱他的父母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在于良知常在,天理纯全,一切行动从良知出发。一般人或为习俗所染,或为物欲所惑。此心失却了昭昭灵觉,所以心不良了,做出许多不善的行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

第八章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1)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

(2)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3)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4)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因此,他要求学生要勤奋自勉,也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不可为师。

第九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龚自珍、魏源等对清末教育的批评和改革主张

(一)龚自珍,改良教育的主张

在教育上,他反对教育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他批评当时教育出来的人,都是些无识无学而又狂妄自大的人,指出了科学制度已到了穷途末路。

他主张应该研究有价值的学问,应该从空谈心性的 “宋学”和繁琐的考据之学中解脱出来,研究实际问题,参加实际斗争。他呼吁要改功令,以收真才,提倡用政治、经济方面的实际问题,考试学生,了解其通达古今时事与否。

(二)魏源学习西方,培养人才的思想 他认为,要改革清朝腐朽的政治统治,就必须革除社会上的两大弊病,一是“人心之寐”,一是“人才之虚”,在培养人才上要有务实和求实的精神,要有实际的本领和能战斗的能力。《海国图志》是一部中国最早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及其他情况的系统著作。

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京师同文馆: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由洋务派于1862年创建。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留学教育

(1)幼童留美

幼童留美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宏。1871年9月,曾国藩、李鸿章等在容宏“教育计划”的基础上,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拟选送幼童,每年30名,4年计划120名赴美留学,15年后每年回华30名。经清政府批准,命候补知府刘翰清总理沪局事宜,并在沿海各地挑选聪颖幼童。1872年8月11日,第一期30名幼童经上海预备学校培训后,在监督容宏、陈兰彬带领下赴美,1873年6月、1874年11月、1875年10月第二、三、四期各30名幼童也按计划出发。然而,由于诸多矛盾,这些幼童并没有按计划完成学业,而是在1881年下半年分三批被撤回。意义:这些青年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学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成为一批新型知识分子。(2)派遣留欧

留欧学生的派遣始于船政大臣沈葆祯的建议,并以船政学堂的学生居多。1873年12月,由于外国技术人员和教师按合同期满即将回国,福建船政局就面临如何发展的问题,沈葆祯建议选派优秀学生留欧,获得同意,但由于诸多原因未能实施。1876 年,魏瀚、陈兆翱随法国工程师日意格赴法,并留在法国学习,他们实际上是我国近代官派留欧的前导。

1877 年1 月,李鸿章等奏请派遣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并将议定的《选派船政生徒出洋肄业章程》附呈朝廷照准执行。依据此章程,1877 年3 月31 日,中国近代第一批正式派遣的留欧学生出发赴欧。

第一届留欧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于1880 年左右先后回国。在他们即将回国之前的1879 年11 月,沈葆祯领衔奏请续派,1881 年底,第二届留欧学生由香港出发分赴英、法、德三国。1886 年,因船政大臣裴荫森奏请,清政府又派遣了33(其中1 名未能成行)名学生赴欧留学,是为第三届留欧学生。这三届学生从1879 年陆续回国。

意义:规模虽小,但它却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中最名副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没有比这更彻底的途径了。

教育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整顿封建传统教育;二是兴办洋务教育;三是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他参加主持起草了《奏定学堂章程》,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同时力促废除科学制度,积极推行不断完善清末新学制。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

②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引用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 ③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第十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万木草堂:于1891年到1895年由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设立,是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形成就法理论,培养变法人才的重要阵地。万木草堂施教内容,有中国经史、诸子之学,也有包括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内在西学。是德、智、体、美兼而有之。从教育方法上来看,他教学还具有“循循善诱”、“至诚恳恳”、“诲人不倦”的特点,讲课十分生动,振奋人心,在教学的组织管理方面,康有为自任总教授、总监督,还在学生中选举三至六人为学长,分别在各科协助他教学。图书、仪器也由学生自己管理。

时务学堂:一八九七年十月,由熊希齡、陈宝箴、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被聘为中文总教习,谭嗣同唐才常任分教习。时务学堂办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有变法思想,有广博的知识。这个学堂的功课分普通学和专门学。普通学科有诸子学、经学、公理学和中外史治学及格算诸学之粗浅者,专门学分三部分: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与特点(论述题)

一、新学制(癸卯学制)的建立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虽正式公布,但并没有实行。

1903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张之洞等重新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并颁布实施。这个章程,除规定学校系统,制定各级各类学堂章程外,还制订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1903年为农历癸卯年,故这个学制也称为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将学校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初等教育阶段:

初等小学堂五年;高等小学堂四年。

与初小并列的有艺徒学堂,修业年限半年至四年。与高小并列的有实业实习普通学堂、初等实业学堂、修业年限为二到三年。

中等教育阶段:

一段五年;与之并列的有初级师范学堂、中等实业学堂。

高等教育阶段:

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学(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以及高等实业学堂、优级师范院校学堂等。

癸卯学制意义: 癸卯学制以国家法令的形式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立学宗旨、培养目标、入学资格、学习年限、课程设置以及各层次学堂之间的统属衔接关系,为正处于初创阶段的我国现代教育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它的诞生使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新式近代教育的成果得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受到肯定和确认,为新教育的发展从制度上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全面崩溃和西方学校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二、废除科举制度

关于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严复有过一个评价:“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有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于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改革科举内容。1901年下令废八股、改策论、废诗赋;

第二步,递减科举中额;

第三步,科举制度完全废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下令所有的科举考试一律停止。

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开始,至1905结束,共实行1300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的结束,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制度正在逐步形成。

三、教育宗旨的制定 “新政”,时期,随着两部学制的制定,清政府先后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各类学堂的办学宗旨。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光绪三十三年。

1906年,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忠君、尊孔是政治思想教育;尚公是道德教育;尚武是军事体育;尚实是科技教育。这五条十字的宗旨,核心是“忠君”,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四、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

1905年,中央成立学部。并将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最高行政长官称尚书;其次为左右侍郎,均为政务官。至此,统辖全国学务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从京师大学堂剥离出来,完全独立。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提学使司设提学使。省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立。

同年,在府、州、厅、县设立劝学所。劝学所下设总董。基层教育行政机构设立。

至此,与癸卯学制的实施相应,全国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管理系统。

第十一章民国时期的教育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政府大总统。在教育方面,1月9日成立中央教育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随即蔡元培着手对封建旧教育进行改造。

此时期的教育改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发布教育改革令;

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两个教育改革令。

暂行办法共14条,主要规定:

1、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监督、堂长一律通称校长;

2、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3、禁用清学部颁布的教科书;

4、废止小学读经;

5、注重小学手工科;

6、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分科;

7、废止旧时奖励办法等。

暂行课程之标准》十一条,具体规定了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法令:

拟定了初小、高小、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的学习科目,各学年每周各科授课的时数等。加强自然科学课程、注重了手工、音乐、图画等工艺课程,增加了农工商业、法制经济等实用课程,规定以上各级学校开为设的外国语,以英、德、法、俄四国为限。颁布新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批判了清末教育宗旨:“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1912年7月,他向全国临时教育会提交了教育方针的草案,主张以“五育并举”作为民初的教育宗旨。

五育并举的内容: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1912年7月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讨论并通过了新的教育方针,9月2日正式颁布实行。新的教育方针在蔡元培提出教育方针草案的基础上改为: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制定新学制系统。

1912年9月3日,颁布《学校系统令》,称为“壬子学制”1913年,教育部陆续颁布各级各类学校法令,补充了这个学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一)学习阶段和修业年限的划分

从纵向看,学制分三段四级:

初等教育:一段二级,初小和高小。初小四年,男女同学,高小三年,男女分校;

中学教育:四年,男女分校;

大学教育:六年至七年,包括预科和本科两段。预科三年,本科三到四年。小学之前有蒙养院,大学之上有大学院,均不设年限。横的方面也分三个系统:

普通教育系统;师范教育系统; 实业教育系统;

其中: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二级,相当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实业教育分实业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相当于高小、中等教育阶段,还有专门学校,相当于大学教育阶段。

(二)主要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特点:

1、缩短了修业年限

将初等小学由五年减为四年,高小由四年减为三年,中学由五年减为四年,共缩短三年。这样学生6岁入学至高小毕业仅十三岁,17岁可中学毕业。

2、取消高等学堂,改设大学预科

旧制高等学堂,是为大学作预备的,但是各地分设,程度参差不齐,入大学后学力程度相差悬殊,不利于大学学习。同时各地分设,财力不足,只能兴办一、二科,不可能将大学应备预科同时并设,所以高等学堂办理不善。

3、特设专门学校,与大学平行

专门学校与大学平行,特点是专修一门学科,学习年限少于大学二个学年。专业程度,在学理方面的研究弱于大学,但它注意技术的学制,学习阶段强调实习,目的是培养大量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4、重视师范教育

将清末的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初等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师范教育由国家统一办理,管理层次提高。师范教育年限为五年,比中学多一年,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学力程度。

5、确立女子教育的地位

女学不别立系统,与男子同,并规定初等小学实行男女同校,高等小学分别男女各编班级。普通中学、中等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均可设立女校,表明女子终于享有了中等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权利。

6、废除读经讲经等封建教育内容

规定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和师范学校也不设读经课;高等以上学校一律禁止读有碍民国共和精神的书籍;还规定凡清学部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民间编写的教科书,若教师发现有不合共和宗旨的,可随时删改。

(三)主要存在问题

1、学制系统各阶段的划分年限不适当,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也不尽相合。全系统学年虽缩短了3年至4年,但仍失之过长;各级学校年限划分不当,小学7年,仍嫌过长,中学4年又过短,大学6年至7年过多。

2、中等教育段缺陷最明显。中学修业年限4年,无力完成繁重的课程与升学就业双重任务。因此,出现“毕业生任事者缺乏实用之叹,升学者尤多程度不及之弊”,学生入大学或专门学校前,还须入预科;中学四年连贯不分段,使许多年龄较大,或经济拮据的学生,往往因急于谋生而不待毕业,中途缀学。

3、课程设置过分单一,灵活性不够

各校只有必修课,没有或很少有选修课。不管社会需要,不顾各地经济发展实际,也不考虑学生个性。

4、设置大学预科有弊端

设大学预科于大学内,原意为整齐学生程度,减少中学毕业生入大学后的学习困难。施行后却发现其妨碍了中学和大学的衔接。

(四)意义

1、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该学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标志着西方教育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教育方针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宗旨体现了资产阶级对一代新人的要求;课程设置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生产的愿望;废除封建特权和等级限制,首倡男女受教育平等,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精神。

2、废除尊孔读经等封建教育内容,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近代学制的变迁

学制也叫学校系统,它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

一、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近代史上我国第一部国家颁布的学制是1902年张百熙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颁布了六个章程: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该学制于1902年8月15颁布。

1903年6月27日,又令张之洞、张百熙、荣庆修订“壬寅学制”,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由清政府审定实施,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颁布且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施行了的学制,一直施行到1912年。

二、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蔡元培当教育总长,1912年5月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之通令》《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9月颁布了《学制系统令》,第二年,又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法令,补充了这个学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称“壬子癸丑学制”,施行了十年,一直到1922年。

三、“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这次学制改革是我国教育界人士发起的一起规模较大的教育改革运动的产物,从提出到颁布共酝酿了七年。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的方案稍加修改,再在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上征求意见,然后于11月1日以大总统名义公布施行《学校系统改革令》,史称“壬戌学制”,也叫六三三制。这个学制一直延续到全国解放后。

第十讲 洋务教育与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第十二章五四新文化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1915 _1922)★

农民运动讲习所,1924年7月成立,是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的干部学校和全国农民运动研究中心。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变教育宗旨、废除尊孔读经

1、否定孔教为国教的提案:1917年5月的宪法否定了孔教为国教的提案,撤销了1913年宪法中定的“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1919年提出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教育宗旨。

2、彻底否定读经:1916年撤销1915年颁布的《教育纲要》,在颁布的《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和《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中,删去了“读经”的规定及有关内容。

二、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民国以后了废止读经,但所有教科书仍然是文言文。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直接推动了学校的“国语”运动。

1917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1920年1月全国学校先将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同年四月又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采用语体文。

1920年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都编了新教科书。此后,大、中、小学文言文教材逐渐被淘汰。

三、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清末规定绝对禁止男女同校,民国元年规定初等小学可男女同校,1915年规定只准一、二年级同班上课,三年级以上只可同校不能同班。

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三届年会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案;

1919年秋,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允许九名女生旁听。1920年暑假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而后南京高师以及各大学也陆续招收女生。一些比较进步的中学也开始男女合校,甚至同班。

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取消了男女中学之间的差别。

四、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五四”以后中国教育的模仿对象直接取法欧美,特别是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来华做教育演说,1921年9月美国教育家孟禄来华进行教育调查。这两人的到来对中国的确教育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方教育新思潮逐渐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一时期,各种新教学方法的介绍、实验,形成热潮。其中主要的有从美国传入的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此外还出现过综合设计教学法等许多教学改革实验。

“五四”以前虽然就有西方教育科学的介绍,但到了这一时期才形成试验范围较广的局面。新教学方法运动虽然不是很成功,但对此后我国教育界和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五、发展职业教育

在1922年公布的壬戌学制中,职业学校代替了实业学校,纳入学校系统。据教育部1918年度的调查,当时全国职业男校只有531所,到1922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调查,全国共有842所。

六、建立新学制系统

壬戌学制原名“学校系统改革案”,1922年颁布,这一年为农历壬戌年,故称壬戌学制。亦称“新学制”。壬戌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壬戌学制修订过程的特点:

改变借鉴日本,转向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学制制订不再局限于政府和少数教育专家,而变成群众行为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普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相结合,讨论制订与试办实验相结合。

从酝酿到颁布,该学制前后历时7年,在全国范围反复讨论、修改,集中了当时教育界的智慧。

(一)学习阶段和修业年限划分

小学一段两级: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二年;

中学一段两级: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与中学平行的有师范学校与职业学校;

大学一段四至六年。

与壬子癸丑学制相比,壬戌学制有较大的变动:

第一、缩短了小学年限,改七年为六年,且规定分初、高两级,四、二分段。初级四年可单独设立。这样既顾及到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同时也为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办学创造了条件;此外,明确规定幼稚园招收6岁以下的儿童,改变了旧学制中没有把蒙养院列入学制的缺陷,这是一个进步。

第二、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中学三三分段,初中可以单独设立,有利于初级中等教育的普及;

第三、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精力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第四、实行选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二)1922年的新学制的主要特点

1、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富有弹性

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中学四年,学生在校四年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并不能满足大学本科就学的知识要求,于是要求升学的中学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或专门学校之前,还必须先进预科学习。新学制改中学四年为六年,克服了旧学制的这一缺点,也改善了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关系。

新学制把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二段。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可以合设为完全中学,也可单独设立,这不仅增加了灵活性,给地方伸缩的余地,而且是完全符合当时我国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情况的

2、根据学龄儿童的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

明确以学龄儿童的年龄分期作为教育阶段划分的依据。在此之前,我国虽然已先后制订了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各个学制也都划分了教育阶段,但为什么是这样划分而不是那样划分,即划分教育阶段的依据是什么,上述学制似乎都没有作出说明,至少是不明确的。而壬戌学制不仅明确认识到教育阶段的划分必须以学龄儿童的年龄分期为标准,而且对于学龄儿童年龄分期的划分,大体上符合我国学龄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这是我国学制制订过程的一个飞跃。

3、中等教育的改革最具特色

第一、修业年限从四年增加到六年,提高中学程度。

第二、中学分成初、高二级,增加了灵活性:

首先是增加了地方伸缩的余地。各地可根据本地的实际,设立不同的中学。

其次是增加了学生选择的余地。壬戌学制把中学分成初、高二级,规定“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进高级中学继续求学,也可以入各种职业学校,准备就业。

第三、增强职业教育,兼顾升学与就业。第四、实行选科制,发展学生个性

选科制最初萌芽于德国,发展于美国。这种制度的长处在于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选科制出现后,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先进教育制度。

壬戌学制规定“中等教育得用选科制”,这一规定顺应了当时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反映国内中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种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积极举措。因而,自新学制公布以来,它一直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好评。意义:

壬戌学制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表明中国教育近代化已经发展到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即从较多的模仿到更多的依据教育规律,结合本国国情的创造。它反映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文化运动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我国教育界广大人士集体智慧的结晶。壬戌学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重要特点,如富有灵活性和弹性,根据儿童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中学分成初、高两级各三年,兼顾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等,不仅在当时是行之有效的,即使在今天对我们也是有启迪的。★ 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局限性:过度模仿美国学制,在一些方面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实际,如采用综合中学制,开设大量选修课,由于缺乏教材,设备等,在实行中困难很大,不得不在后来进行改动;本欲加强的方面,如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反而被削弱,在1932年以后停止实施。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教育变革基本上是在中央政府对全国教育大局失去控制的局面下进行的,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的特点:

与清末和民初的教育变革相比较,前者明显地表现为发展过程中的突变、质量。而此时期的教育改革更多地表现为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主要表现:

第一、大批教育社团的出现及其对教育改革表现出的高度热情。第二、伴随着教育社团的发展和民主意识的觉醒,新的教育刊物大量涌现,成为宣传理论、扩大影响、组织队伍的工具,在传播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公众舆论,监督政府的教育行为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新教育》、《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等。

第三、一大批教育界人士投身教育制度建设。如蔡元培、胡适、黄炎培、陶行之等一批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

第十三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

是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干部教育(1)干部在职培训

这种教育形式开展得最早,目的在于提高在职干部水平或训练某种专业人员,主要通过干部训练班、在职干部学校实施。(2)干部学校教育 1)高级干部学校

高级干部学校主要是培养党政高级干部,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干部学校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等。2)中层干部学校

中层干部学校是为各个部门培养中层干部,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干部学校有中央农业学校、中央列宁师范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3)“抗大”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抗日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典型。

1)抗大概况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决定续办红军大学,1936年6月,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 年1 月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迁延安。从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到抗大,总校先后办了8 期,同时还办了12所抗大分校,培养了20多万军政干部。2)抗大的教育方针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1938 年3 月5 日,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成立的题词,即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

3)抗大的政治思想教育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 4)抗大学风——最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陕北公学:成立于1937 年,在延安。对青年进行抗战必要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训练。宗旨:三分政治七分军事。3.群众教育

群众教育的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尤其是经过整风运动和整学,社会教育纠正了以往脱离边区实际的倾向,取得很大发展。其组织形式主要有冬学、民校(民众学校)、夜校、半日校、识字班(组)、读报组,以及剧团、俱乐部、救亡室等,其中冬校和民校适应分散的农村群众和生活实际,是最受欢迎、最普遍、最广泛的社会教育形式。在兴办冬学、培养师资的同时,各根据地还积极组织编印了课本,如《 识字课本》、《 日用杂志》、《 庄稼杂字》 等。

第二篇:中国教育史资料整理

中国教育史资料汇总

一、客观题

1、西周的教育制度是: “学在官府”

2、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是孔子。

3、汉代人才选拨制度是:察举制度。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5、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一年:隋朝

6、完成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官方哲学理学启示的南宋教育家是:朱熹

7、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了:三舍法。

8、洋务派举办的新式教育主要包括:新学堂和留学教育。

9、近代中国指定的第一个学制是:壬寅学制。

10、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

11、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主要包括: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

12、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培养干部最多的大学是:抗日军政大学。

13、夏代学校序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

14、西周天子所设的五学中的中心学校是:辟雍(太学)

15、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大学派是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

16、《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至善

17、秦统一中国后采用的治国指导思想是:法家

18、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性文艺大学是:鸿都门学

19、我国封建官学的昌盛时期是:唐朝

20、宋代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制订者是:朱熹

21、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作为专门文体的是:明清

22、《师说》提出“择师”的根本标准是:“道”。

2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魏源

24、首先提出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教育者是:陶行知

25、壬戌学制的颁布时间:1922年

26、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大学的学生是:容闳

第三篇:中国教育史

经济高飞 文化崩溃

——我的祖国 你的价值何在摘要: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11年GDP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然突飞经济泡影的背后,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面临崩溃,传统文化于海外遍地开花,而我们自己却迷失。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是不是应该重新被我们所认识。所重视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 崩溃 传统文化 现实价值 深思

近些年来,孔子学院于世界各地开花,尊孔尚孔思想正悄悄席卷现代教育体系,国学已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似要复昔日之辉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中西交往频繁增加。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影响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在文化层面上体现的尤为严重。西方社会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时行乐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正蚕食着中国的本位思想,动摇中国人的正统价值观念。和平演变的思想和中国“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主张正不断地摧毁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西方的糟粕竟被我们这代人糊涂的奉若新潮,然究其背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属于我们灿烂文明中孕育的道德体系正被我们所遗弃而与此同时却被其他民族所借鉴。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必须是由一群文明的人类所组建。一个发达的社会必须是建立在高素质人群基础之上。中国政府实行的改革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能只看政策的第一步骤,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中国人民脱贫致富,人们说政治改革的成败才是决定整体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我认为不论是经济亦或是政治的改革都仅局限于纯物质层面,真正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要看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如何,而展现其的重要形式就是文化。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精神、风貌、气质的透视镜。他有其自身特点,具有独一无二性。

中国传统教育源远流长,从西周的“六艺教育”说起,它既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又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既注重传统文化,又注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武备;既重礼仪规范,又重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深切体现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与今天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正相符。一个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和谐发展,那么这个社会也将是和谐的。

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孔子。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当然其中不乏一些愚民愚忠思想,但就其在教育层面上而言,其中有许多仍可为今天所借鉴的精华。例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等等无不为今天教育中应当被审慎重视的问题。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但可以更大限度的促进教育公平,更为拉近贫富差距,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起不可小视的作用,而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材施教,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会为国家选拔出具有独特优势的专门性人才。启发诱导与学思行并重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我国能够顺利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契机。

北宋王安石所创的“三舍法”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考核形式,将平时考试与升舍考试成绩结合,建立起层层淘汰制度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成绩的思想,不仅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更扼杀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没有自由,没有权利,没有素质,没有修养,一切为了学习,一切为了自己。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一群只认书本,不懂生活,不重感情的高分低能不合格人罢了。

还有,南宋时期书院发展迅速,书院不但是教育机构,更成为重要的学术交流机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互促进。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论辩,努力

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中心,人们畅所欲言,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大事,为政治献言献策。书院讲学时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专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书院中师生关系密切,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师生之间质疑问难,学友之间互相交流。学术之风甚浓。而今天的高校教育,万马齐喑,闭门授课,不重学术交流,仅流于形式,各高校之间缺乏交流。是整个高等教育处于死气沈沈的状态。

人们都说中国的教育是只教读书,不教做人;只教知识,不教方法。一考定终身使许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公平令人忧心。

中国是一个具有注重家庭教育的国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始终受到历代统治者及社会大众的重视。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今天,这些积极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在蕴涵了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处世做人,以德为本的重德主义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是注重道德修养的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是诸多方面的,如德智体美劳等,古代人们认为在这些教育中,道德教育为首要的根本的教育。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于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陆九渊说;不识一字,也要堂堂做一个人。这些都是讲做人贵在有德的道理。这个道理不仅为历代文化精英们所再三强调,而且为普通的中国人所认同,好好做人的意识因而深入中国人的血脉。对为人“缺德”的评判,是中国社会社会生活中甚为严厉的谴责。家庭教育的目标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处事、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成为社会的一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且家庭教育十分注重道德教育极其道德修养从小抓起,成人之后方能自然地实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过分注重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是错误的,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社会上许多事情和现象暴露了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是重爱轻教,,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做人的家庭教育的直接结果。家长应当明白,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而且要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将子女如何做人摆在家庭教育目标的首位。学校教育不能解决一切道德问题。德育为本,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规律,古今皆然。家国结合,社稷为重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国家之务为己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仁以为己任”“仁”,就是他的责任,即是对家庭也是对社会责任。

今天的家庭教育同样也需要继承这种爱国精神。了解国史,熟知国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深厚的爱国情感,把个体的人生理想和民族的共同理想联系起来,在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诚信做人,重义轻利的非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诚实守信是人伦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十分重视诚信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信任作为一种美德被提倡和宣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因而以此来要求后代的言行,培养子女诚信的品德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形成了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传统处世之道的尚德倾向,不仅表现为突出“做人”之德,而且在于强调人际交往的道德性,主张人际之间不仅是以诚相见,而且应当是“正其义不谋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中国古代众多思想家还进一步主张在人和人的相处中要“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战国时田稷母家训有“非义之念,不萌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的名句。这种非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中占据着统治地位,渗透到家庭教

育中。尊老爱幼,家和睦邻的的仁爱主义价值取向和勤奋节俭,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社会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一个民族能否得以振兴的重要保障。

中国发展了,中国经济腾飞了,然而最终决定中华民族能否腾飞的关键则始终在于我们的根,在于我们能否真正利用我们民族的优势。我们期盼着经济可以腾飞,文化可以腾飞,我们的祖国可以腾飞。我的祖国,在你取得今天不易成果之时,请不要抛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他们直至今日仍存在巨大的现实价值。

第四篇: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A判断题(分析正误

4个20分)

1、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P1-3 原始人群时期:约200万年前—5万年前

氏族公社时期:约5万年前—BC21世纪

北京人:四五十万年前(1927)

蓝田人:五六十万年前(1963-1965)元谋人:一百七十万年前(1965)

巫山人:两百万年前(1985)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杨贤江

问题——

教育的起源是什么?(神话、生物、心理、劳动、需要、交往)

2、西周教育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西周教育特点

P16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惟官有器,惟官有学)

官师合一:师 ——

国学:大司乐、乐师、师氏等

乡学:大司徒、父师、少师等

政教合一:政治与教育组成封闭系统

“士——官”系统逐步强化

施教机构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合一

教学内容和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3、西周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家庭教育: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直女俞婉,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

——《礼记·内则》

二、国学(小学、大学)小学教育:

入学年龄:8(王侯太子)、10或13(公卿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15(众子、部分平民子弟)

学习年限:7年

学习内容:德行教育、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大学教育:

入学年龄:15(王大子)、20(贵族子弟和平民优秀子弟)

学习年限:9年

教育机构:辟雍(东序、瞽宗、成均、上庠)

泮宫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乡学

教育机构:乡校、州序、党庠、家塾

教育内容:六德、六行、六艺

4、春秋时期官学衰败的原因

(一)官学衰废——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战争**打破旧的文化垄断: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5、孔子的人性论思想——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中国教育史

(一)教育作用

对社会的作用:“庶”“富”“教”

对个人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

————

困而学之者

困而不学者

6、墨子对教育目的的认识

(一)教育目标:兼士、贤士

厚乎德行——道德品行、、辩乎言谈——思维论辩、、博乎道术——知识技能

7、孔子“爱人”与墨子“兼爱”的区别

墨家的兼爱,是所谓无差别的、普遍的爱,对于社会成员一视同仁,彼此友爱;

儒家的仁爱,强调等级内的亲爱,一个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这是礼,其目标在“等级和谐”;

墨家建立的“兼爱”社会,老大是身兼权力、信仰于一身的教主“巨子”,是极权政治; 儒家要求的就是日常社会,帝王可以掌握权力,但不可独占信仰系统,其终极要求还是以儒家道德、知识与信仰系统约束权力,是一种“温和专制”、“有限独裁”。

8、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二、稷下学宫(战国)

性质:

一、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官私联营)

经费:齐国政府

教师:学衔

师生流向:来去自由

教学方式:注重论辩驳难

二、集讲学、育才、著述、咨议于一体的高等学府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不治而议论:士人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一般不承担行政事务,以备统治者咨

询,日常则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

学无常师: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听讲,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

自由辩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9、孟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二)教育作用:内发论

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扩充善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0、对秦代吏师制度的评价

P104 a目的是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

b它的实行使教育上出现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体现了夏商周以来的官师合一思想

c私学的发展,专职教师的出现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而秦人为地将官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10、魏晋的“五经课时法”

一、魏晋的教育制度——五经课试法:

曹魏太学的考试方法,源于东汉太学的儒经课试法。每两年考试一门儒经,合格者获取续考资格,不合格者隔年再试或勒令退学。强化经学教育,将学校教育与文官考任合一。

门人——弟子——文学掌故——太子舍人—— 郎中——随才叙用

中国教育史

11、唐代的“六学二馆”

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统归国子监统领。

二馆:弘文馆(门下省)崇文馆(东宫)——与六学并立

12、宋代的“庆历兴学”——范仲淹 a诏令州、县兴学

b创建太学,推行“苏湖教法”

c变革科考。先策论,后诗赋

13、京师同文馆——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

京师同文馆创建于1862年。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隶属于清政府新建立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京师同文馆以英文班开办最早,其份量也最重。法文、俄文班于次年开设,后来又开设了德文(1871)和日文(1895)班。

京师同文馆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各国史略、万国公法等,于是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但仍以外语为主,强调“洋文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艺”。

同文馆的学生最初限于八旗子弟,后来也招收其他学生。学制8年,对年龄大免学外语的学生学制为5年。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成为大学堂的译学馆。

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

14、严复的“三育并重”

严复是中国最早论述三育并重的教育家。他说:“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教育目标近代化模式: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

B简答题(8道

5分一个)

1、荀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一)教育作用:化性成伪 性者,本始材朴也。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性:自然属性(素材)伪:社会属性(结果)

环境(渐)、个人努力(积)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德治和礼教为本,所以,尊儒必定推崇教育,于是重教兴学成为汉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是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精通儒经的就可以通过选士而作官,取得荣华富贵,从而大大激励起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是古代教育昌盛的主要动力。从而使儒学绝对控制了教育事业。

3、董仲书“性三品”说——教育作用:化民成性

上品之性——圣人之性(至善之性)——不教而成

中品之性——中民之性(有善有恶)——教而善,不教而恶

下品之性——斗筲之性(至恶之性)——教而难善

中国教育史

4、魏晋南北朝学校教育的新举措

(一)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

为保证门阀世族受教育的特权,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1人,助教15人,以教生徒。惠帝时规定五品官以上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子弟入太学。此后,各朝中央官学都是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以体现“贵族士庶皆需教”的原则。西晋国子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这是门阀世族享有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

(二)专门学校的设置

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这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晋武帝设书博士及弟子员,教习书法。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开设医学,这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

南朝宋文帝下令在京师开设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学”。宋明帝时设立总明观,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

(三)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

北魏时期由于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北魏统治者又重视经学,不仅设立了国子学和太学,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还普遍设置了州郡学,并建立了郡国学校教育制度,据《北史·高允传》记载,当时规定大郡立博士2人,助教4人,学生100人;次郡立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80人;中郡立博士1人,助教2人,学生60人;下郡立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人。按郡的大小规定了博士、助教和学生的人数编制,实际上确定了学校的规格。所以史籍多认为中国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自北魏开始,如唐代杜佑《通典》就说:“郡县学始于此矣”。

5、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约595年),字介,梁朝建业(今江苏南京)人。他鉴于当时许多士大夫被诛的惨痛教训,结合自己立身、处世、治家的经验,写成《颜氏家训》一书,以训诫他的子孙。《颜氏家训》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一)儿童教育—— 重视早教:

提倡胎教。“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乐滋味,以礼节之。”

早教优于迟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严慈结合。“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语言教育

(二)士大夫教育:重视“应世经务”

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以利世”,因此要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因此,除必读儒家的《五经》之外,还应“涉百家之书”,而且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琴、棋、书、画、数、医、射、卜等。还要熟悉农业生产知识。

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以为立身之本,所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他批评当时许多世族子弟不学无术,饱食终日,庸庸碌碌,知识浅薄,夸夸其谈,不务实学,脱离实际,“难可以应世经务”。

(三)学习态度与方法

惜时勤勉。“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虚心求实

重视眼学。“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

6、隋唐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中国教育史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学校体系的形成: 中央官学、地方官学、私学

二、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 中央儒学、地方儒学、专科学校

三、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

四、专业教育的重视

五、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7、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今辽宁锦州市东),人称昌黎先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任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

文以载道 “性三品”

(一)教师论 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尊师重道

教师的标准:道

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学习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论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8、宋代书院发展的原因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

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

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

9、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文教政策

尊孔崇儒,推崇理学

明代多次表彰程朱后裔及其门人。

清代顺治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并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康熙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大成殿,并亲自到曲阜祭孔。

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禁锢思想,文化专制

施行文字狱,建立厂卫制度////严控师生言行,划定言论畛域

10、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以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等传统手段。

“随人分限所及”: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歌诗”、“习礼”、“读书”: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每日功夫,先考德,次诵书背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

歌诗:精神陶冶,调节、宣泄情感

习礼:训练礼仪,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读书:增长知识,开发智慧,表达志向

11、颜元的“习行”教学法

中国教育史

(三)“习行”教学法

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与传统的“主静”与“闭门读书”的教育方法相对立。

他强调感性经验,强调“躬行而实践之” 是获取真知的必要途径。颜元的认识论已经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等内容。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学问以用而见之得失,口笔之得者不足恃。”

颜元强调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颜元又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阐述其注重“习行”的教学方法的主张。

他认为,人们获得知识的目的完全在于“实行”、“实用”,在于帮助人们“办天下事”。“习行”不仅是获取真知、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法,而且也是教育的目的。

注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实学教育思想发展到高峰的产物。

12、对洋务学堂的评价

进步性:

为传统教育打开了吸收新学气息的窗口。

培养目标由封建士大夫改为造就懂外语、会科技的洋务人才。

改变了以前清一色的“中学”课程,增设了西学内容。

促使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学制的产生。

局限性:

第一,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这些新式学校都是申报朝廷批准后兴办的,不是私学。但又都是以个案处理,零星举办,也不隶属于当时的教育管理系统,它的经费多靠自筹,学生毕业后没有官方提供的出路保障,所以严格说也不是官学,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点缀和补充而已。

第二,其范围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其他学科多为这两个方面的延伸。如机械专业主要是为军工服务,电报、医务专业也首先着眼于军用。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实际上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原则的具体运用而已。

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如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1894年,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达25年之久。福建船政学堂由法国军官日意格(P.M.Giquel)、德克碑(A.N.D‘aiguebelle)任正、副总监。一开始就带有半殖民地的强烈色彩。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明显因素。首先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旧学基础的人才能入学,学校均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仍有祭孔典礼,讲究礼制,月课季考,学规繁苛,厉行惩戒等等,都是旧官学的传统。

13、“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评价

思考: 如何评价“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在中国教育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

“中体西用”思想是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结合物。一方面,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工商及文教制度,有其一定的进步性,推动了早期的现代化运动;另一方面,它又致力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有明显的落后、保守性,阻碍了现代化运动的进一步深人。在研究“中体西用”思想时,有一点要特别强调,那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中体西用作为惟一能容纳西学的原则,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思想媒介,成为中国更广泛、更深人学习西方向前迈进的思想阶梯,在这个意义上,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4、清末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

中国教育史

(三)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

1905年底,清政府效仿日本文部之成规,正式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司下设科,五司共计设十二科,另设司务厅负责内勤。学部的正式官员编制为40人。学部的直属单位还有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会议所。原国子监归并学部。

1906年 4月,清政府根据学部奏请,决定各省裁撤学政,改设提学使司,统辖全省学务,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课。同时,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作为各级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各县设视学一人并兼任学务总董,每县下分为若干学区,每学区设劝学员一人。各村推举学董,负责就地筹集款项,按学部规定的程式办学。至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

15、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及发展过程

1898年设立于北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兼用,观其会通”为宗旨。不仅是国家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新式教育行政机构,统辖各省新式学堂。1902年,合并京师同文馆,添设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预备科,1903年添设进士馆、译学馆、实学馆。至1910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的综合性大学。

16、民国初的教育宗旨

1912年7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召开了临时教育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于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实行,史称民国元年教育宗旨或教育方针。其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7、民国前期的封建教育的回溯

恢复尊孔读经

1914年1月,通过“祀孔案”,令全国一律恢复祀孔典礼。中小学恢复读经科,大学设立经学院。

提出复活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

1913年,袁世凯政府出台《天坛宪法》草案,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1915年初,又相继公布《特定教育纲领》和《颁定教育要旨》。在《颁定教育要旨》中,提出了“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的7项教育宗旨。

实行双轨制国民教育

改初等小学校为二种:一名为国民学校,以符合义务教育之义;一名为预备学校,专为升学之预备。

18、壬戌学制的指导原则(1922年的新学制)

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谋个性之发展 注意国民经济力

注意生活教育 使教育易于普及

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19、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1922年,在《新教育》发表《教育独立议》。

教育经费独立 教育行政独立

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20、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措施

a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改变学生观念

1917年1月9日,在就职演说中向学生明确提出提出三点要求:一为抱定 7

中国教育史

宗旨,即在大学学习,是应该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不应该做为升官发财之梦实现的阶梯。二是砥砺德行,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三是敬爱师友,即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其就职演说却是一篇宣言书,也是一篇宣战书,向封建主义思想与文化的宣战书!鼓舞了当时的北大人,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念。

整顿教师队伍/// 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 //// 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b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

听他们自由发展”。

新:陈独秀、马寅初、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旧:黄侃、刘师培、黄节、辜鸿铭、陈汉章

c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组织评议会。5名教授选出一名评议员,然后与校长共同组成评议会,为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

由各系科的教授选出自己系科的主任,任期两年,管理本系科的具体事务。

由各主任组成学校教务处,选出教务处长,负责处理学校教学事务。

这些管理制度使得学校日常事务正常化,也成为北大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典范。

d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扩充文理,改变“重术轻学”思想

基础学科:文、理 应用学科:法、商、工

停办工科;商科改商业学并入法科;加强文理科;——文、理、法三科大学

沟通文理,废科设系:1919年废科设14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开女禁;允许旁听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打破长期以来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与垄断,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达到开风气的作用。另外,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的保护下,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的传播得到了开放的空间,有利的条件。

新文化的发祥地和五四运动的摇篮。

C论述题(2道

20分一个)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字仲尼(BC551-479),鲁国陬邑人(山东曲阜)

30岁办私学

40岁创立儒家学派

50-54岁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 55岁开始周游列国

68岁整理《六经》 仁、礼

(一)教育作用

对社会的作用:“庶”“富”“教”

对个人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

困而学之者

困而不学者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类:族类、类别、定规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三)培养目标:君子(德才兼备)

修己: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安人:

学而优则仕

中国教育史

(四)教学内容

内涵——四教(文、行、忠、信)

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教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

特点:偏重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五)教学方法

学、思、行结合

学(闻、见、问)——思(三思、慎思)——习(温故知新)——行(笃行、行必果)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急于解决而未能的心理状态

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由博返约、循序渐进、扣其两端

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听其言,观其行

分别激励: 樊迟(爱人)、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回(克己复礼为仁)

补偏救弊:

发挥学生特长

德行(颜回、冉伯牛、闵子骞、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好学乐学、实事求是

好学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耻下问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臆测、必然、固执、自我中心)

(六)道德修养

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中庸:过犹不及)

君子和而不同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七)教师论

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当仁,不让于师。

2、战国后期教育论著《大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儒家思孟学派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共10章,1546字。“大学”原意为王公贵族子弟的学校,也即培养统治者的学校,故《大学》实际上讲的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最根本的学问,实际上也是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

基本内容:

a“三纲领”(大学教育目的、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也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三条基本原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发扬光辉美好的德行

亲民(新民):教化人民,使之具有新的道德风尚; 止于至善:达到“至善”的境界。

中国教育史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自身到他人以至社会的过程。

b“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结:

1、体现了强烈的人文色彩和伦理特征,把儒家的道德和政治理想作为个人修养和积极奋斗的目标,体现了儒家入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2、反映了儒家政治和道德理想的阶级性。物、知等指的是封建的政治和伦理思想。目的是协调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从而巩固封建统治。

3、对科举制的评价(隋唐)隋唐时期科举取士的评价

科举制是选士制度发展到高级程度的表现,它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主观随意性大、易营私舞弊以及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科举面向全体士人公开招考,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科举通过严格的考试,以统一的标准选拔人才。尽管考试的内容、方法等也有一些弊端,但是它毕竟有力地保证了选拔的质量。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十分重大。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国家统治

第一,选士任官大权由朝廷掌握,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第二,科举制向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士人开放了入仕的门径,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知识分子,加强了统治基础; 第三,使官员队伍可以有效地补充新生力量,为国家的运转增添了生机活力; 第四,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促进了思想的统一。

教育:双重影响

一方面,科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另一方面,又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不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

4、宋代书院的特点及意义

(三)宋代书院的特点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书院教职人员人数的扩大和分工管理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书院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书院教学管理形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一个方面。

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教学人员也不限于书院自身,而是广泛邀请学界名流前来讲学。

讲会是书院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讲会不仅有本院教师讲学,也聘请社会名流或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参讲。各地书院甚至建立了互通声讯的联络制度,事先商定日期,明确讲会主题,届时各地学者不远千里赴会,并有隆重的仪式,大大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第四、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主要是学生自学,所以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

注意: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既不同于正规的官学,也不同于纯粹的私学。

同官学相比,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而少有衙门气。

课程设置也有较大的自主性,而较少受科举支配。

书院向一切求学者开放,并不限定入学条件。

书院的管理侧重于启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觉性,少有禁戒惩治的规章。

中国教育史

同一般私学相比,书院规模大,有教学组织机构,通常都拥有自己的学田、院产、藏书、供祀、教学设施,条件比一般私学优越正规。

意义: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组织形式、课程设置、入学资格、管理制度)

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5、1922年新学制特点及意义 初等教育:

幼稚园—初等小学校(4年)—高等小学校(2年)

中等教育: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

师范学校

职业学校

高等教育:大学校(4—6年)、大学院

师范大学

专门学校

特点: 第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第二,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将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中的一级教育,标志着幼儿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

第三,延长了中学年限,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

第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除独立的职业学校和专门学校,高小、初中、高中、大学分别附设职业科和专修科,在各个层次上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

第五,改革师范教育制度。中等师范学校修业年限延长为6年,后两至三年可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分组选修制。高中设师范科,高等师范升格为大学。

第六,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意义: 1922年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新旧交叉的混乱状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

6、壬寅—癸卯学制的基本特点及评价 初等教育:蒙养院(4年)

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

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

初级师范学堂(5年)

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

高等教育:高等学堂(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

优级师范学堂(3年)

(5年)

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

基本特点: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

第一,从学制看,延续时间过长,总计30年之久,即使不算两端的蒙养院和通儒院,中国教育史

也有20年以上,这样长的学制一般人很难修完,体现的是逐级淘汰的封建选拔制。学制中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份量重,各有三级;而中等教育份量轻,只有一级,属于过渡性质而已,可见尚未摆脱封建传统的小学——大学的框架构建。

第二,从课程设置看,传统的中国经学教育内容仍占很大比重。读经讲经课,初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40%;高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加上与之密切相关的修身课,仍占40%。小学不设外语,也是要保证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中学根基;中学堂的读经讲经和修身课也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高等学堂政科(即文科),经学、伦理仍为必修课,艺科(即理科)也设有伦理课。

第三,从学校设置看,按地方行政级别规定办学级别,如初小由乡镇设立,高小由州县(及大镇)设立,中学由府(大州)设立,高等学校在省城设立,最高学府设在京城,同时鼓励私人办学(限于小学),也是套用了传统的办学体制。

第四,从学校管理看,保留旧学校每月朔日(初一)的祭孔、宣读《圣谕广训》的典礼,及月课、岁考、以学业成绩奖惩学生的各项制度。毕业考试由地方官会同学堂监督(校长)和教员主持,各类毕业生分别赋予相应的科举出身。

第五,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章程以中国男女之辨甚谨为理由,规定“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

1907年,清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女子小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女子初小和高小的学制均比男子初小和高小少一年,课程也少一些,可见其地位仍低于男校,而且女校的防范制度措施极其严格,以保持“男女大防”的封建礼教。尽管如此,女校的设立,毕竟开创了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历程。

评价:

尽管癸卯学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从性质上说,它毕竟属于近代新学制的范畴:它具有完整的、上下衔接的学校体系,学习了近代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实施班级授课制,编制了专门的教科书。这些都与封建传统教育有本质区别。癸卯学制的颁布结束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体制,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a生活即教育:教育本质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而提出的,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是打倒吃人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包括以下含义:

(l)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有生活就有教育。因此这种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与生俱来,与生同在。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算毕业。

(2)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从这个观点出发,陶行知在1929年,具体指出,晓庄学校学生主要过六种生活,就要受六方面的教育,即:健康的教育、劳动的教育、科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教育、有计划的教育。

(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是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b社会即学校:教育组织形式论

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c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论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

中国教育史

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教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学生。

一、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双挥

二、行是知之始,接知如接枝

三、有教先学,有学有教;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

四、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连环教学法、艺友制、传递先生制、小先生制

评价:

生活教育理论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不是社威教育思想的简单翻版。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成的过程,也是陶行知逐步改造和摆脱杜威教育思想束缚的过程。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来施行;它要求“手脑双挥”,身心全顾,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仅要拓展教育施行的空间,而且把时间延伸为全部人生。

六大特质: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从生活教育理论的性质看,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色。

生活教育理论是科学的,具有尊重实际与生活打成一片,强调客观真理的鲜明特点。

生活教育理论是大众的,要为中华民族广大劳苦大众服务。

8、革命根据地教育基本经验P508

一、教育为政治服务

首先,在安排各类教育的发展时,正确处理了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了最迫切需要的满足

其次,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始终服从了战争的需要

再次,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安排上,也充分考虑到战争条件和政治需要。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一,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第二,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 第三,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

三、依靠群众办学

第五篇:中国教育史

第二编中国教育史

(画线在人物上背所有思想,在具体思想上背具体的即可,但其他不可忽略,非重点人物需记大点)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由文字记录并汇集成专书,由官员掌握,这是“学术官守”的历史现象。因为官府有学而民间私家无学术,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学习专门知识,这就是“学在官府”。

二、家庭教育

西周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是先经家庭教育后再进行学校教育。

三、大学和小学

国学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可分大学与小学两级。根据家庭政治地位的不同,学生进入小学的年龄有早有晚,越贵者人学越早,反之则晚。小学的学习年限为7 年。大学人学资格有一定限制,体现了西周教育的等级性。

四、国学和乡学

五、“六艺”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六艺”之中,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各个领域。

乐教是当时的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蕴涵多种教育因素。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指文字书写,“数”指算法。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私人讲学的兴起

齐国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其创设出于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的目的,其独具特色在于:它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它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其学术自由和待遇优厚容纳百家、相互争鸣

第二节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都看)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子招收学生,对年龄不予限制,以个别教学为主,集体讲学为辅。吸引了各个阶层的学生。创立了儒家学派。

二、“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国治国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

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

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

孔丘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持肯定态度。“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孔丘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

四、“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教学思想由孔子提出,意思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孔子的教学实践切实地贯彻了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大多数出身于平民。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五、“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

“学而优则仕”意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它包含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这一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六、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孔子对西周“六艺”进行研究并编成《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六种教材。《 诗》 又称《 诗经》,为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作用;《 书》 又称《 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目的是要人学习先王之道,特别是恢复文武之道;《 礼》 又称《 士礼》,传于后世称为《 仪礼》,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仪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乐”是各种乐教形式的总称,内涵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

孔丘的教学内容存在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其二,偏重文事;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七、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丘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因材施教有利于加速各种人才的成长。孔丘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谈话和个别观察。

(二)启发诱导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己对问题能加以思考,获得切实的领会,才是可靠和有效的。

(三)学思行结合

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孔丘提倡广泛学习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深人进行思考,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应当用于社会实践之中。由学而思而行。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八、论道德教育

孔丘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修养。“礼”与“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

孔丘还总结了一些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一是立志,二是克己,三是力行,四是中庸

九、论教师

孔丘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六:

(1)学而不厌。(2)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3)温故知新。(4)以身作则(5)爱护学生(6)教学相长

十、历史影响

孔丘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

孔丘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九大点分别说说

第三节孟柯的教育思想

一、思孟学派

二、“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孟何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并形成论证政治必先论证教育,论证教育必先论证人性的思维习惯。

孟坷认为,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是一个类范畴;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探讨人性最终是为了“顺性”而因势利导。

在对人本质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孟柯阐述了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对国家的治理。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人伦”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即宗法的社会― 伦理的教育。

四、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

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孟柯认为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在思维与感官之间,孟柯更强调思维。孟柯指出,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方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第四节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荀况与“六经”的传授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1)“性伪之分”。“性”即是指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和感知能力;“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

(2)“性伪合”。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3)“化性起伪”。注意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三方面的因素。

四、以“六经”为教学内容

五、“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于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学习应当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荀况十分重视思维的作用,并认为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六、论教师

荀况最为提倡尊师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

第五节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二、“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墨翟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首先,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其次,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颜色的丝,也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

三、以“兼士”为教育目标

四、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五、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1)主动。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

(2)创造。对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则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东西能更多一些。

第六节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二、禁私学

三、“以法为教”和“以吏为师”

第七节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 大学》

《 大学》 是《 礼记》 中的一篇,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提出“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二、《 中庸》

《 中庸》 也是《 礼记》 中的一篇。依《 中庸》 之见,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其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其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

三、《 学记》

《 学记》 也是《 礼记》 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 学记》 关于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设想包括两部分内容:

(1)学制与学年。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把大学教育的年限定为九年

(2)视学与考试。天子定期视察学宫,学生每隔一年考查一次。

教育教学的原则有以下几种:

(1)预防性原则。当学生的坏思想还没形成的时候,就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2)及时施教原则。一指青少年及时入学,二指教师把握施教的时机(3)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4)学习观摩原则。强调师友之间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5)长善救失原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做扬长避短的工作(6)启发诱导原则。教学要注重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7)藏息相辅原则。处理好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的关系 《 学记》 对一些教学方法也有精当的阐述。

(1)讲解法。讲解应当“约而达” “微而减” “罕譬而喻”。

(2)问答法。教师的提问应先易后难,学生有针对性地作答

(3)练习法。练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需要有规范,并逐步进行。

评价:《 学记》 十分强调尊师,要求形成社会普遍尊师的风气,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上述种种教学原则与方法,此外还有“教学相长”。要求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学记》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

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一、“罢默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 春秋》 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从而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鼓励儒学的发展,对其他各家学说采取排斥态度,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

二、兴太学以养士

为了保证封建国家在统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改变统治人才短缺的局面,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针对汉初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弊病,董仲舒提出了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的主张。董仲舒提出 “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同时强调“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

第二节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宦官为抵抗官僚势力而办。它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第三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 对贤良策》 与三大文教政策 独尊儒术、兴太学和重察举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董仲舒认为人性就是指人天生的素质。善是性的这种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在教育条件下向具备一定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转化的结果。董仲舒所谓的善,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三、论道德教育

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德教是立政之本。(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3)道德修养的原则方法。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改革 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第三节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它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制的大趋势,把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比以前任何一种选士制度都更为公正客观,这对以后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科举制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第二,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第四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颜之推与《 颜氏家训》

二、论士大夫教育

三、论家庭教育

《 颜氏家训》 以讨论家庭教育为主,儿童教育应当注意一些基本的原则。(1)及早施教。(2)严慈相济。(3)均爱原则。(4)重视语言教育。(5)重视品德教育。

第五节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弘扬孔孟之道

二、“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人性有上、中、下二品,还有仁义礼智信五项道德内容,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下品的人是恶的。

三、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韩愈建议上层统治者效法孟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精神,培养合格的官吏而教育天下之英才。为了培养人才,韩愈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

四、论师道

韩愈教育思想最突出之点就在于他作《 师说》,提倡尊师重道。(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韩愈主张只要学有所成,合乎儒道,就可为人师表。另外,“道”是无处不在的,只要能体认到它,就可以为师传道了(3)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师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韩愈的《 师说》 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他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二、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三、宋代“兴文教”政策

宋初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纵观宋朝历史,“兴文教”的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概要地说,它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重视科举,重用士人;“三次兴学”, 广设学校;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四、“苏湖教法”

北宋学者胡缓在主持苏州郡学、湖州州学时,改变传统教法,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即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分斋教学。两斋的培养目标不同,经义斋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是为了造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这种教法史称“苏湖教法”或“分斋教学”。

五、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北宋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主要内容有三: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编撰《 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概括为五点: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三舍法”是“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的简称。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人太学者,经考试合格人外舍肄业,为外舍生;外舍生、内舍生再接受升舍考试,并参酌平时行艺,逐次升入内舍、上舍肄业,成为内舍生、上舍生;根据上舍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行艺决定授官或者参加殿试、礼部试。

第二节书院的发展

一、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二、《 白鹿洞书院揭示》 与书院教育宗旨

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 白鹿洞书院揭示》 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纲领性学规,不仅对于当时及以后的书院教育,而且对于官学教育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

三、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四、话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五、书院教育的特点

书院最初属于私学性质。

(1)在培养目标上,书院注重学生人格修养,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而官学多以科举出仕为主要目标。

(2)在管理形式上,书院机构较为简单,管理人员少,强调学生遵照院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主。(3)课程设置灵活具有弹性

(4)教学以学生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师生、学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和讨论。

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

第四节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子读书法”

朱熹对于如何读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1)循序渐进。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可回固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精思就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

(3)虚心涵泳。读书时要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人为主,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

(5)着紧用力。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抖擞精神,勇猛奋发(6)居敬持志。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树立远大的志向,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第七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最初是作为外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

第三节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一、“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由张之洞提出 实质: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基本思想: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学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目的: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和反动性。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二、张之洞与《 劝学篇》

张之洞1898年发表《劝学篇》分为《内篇》9篇,讲“中学为体”,用来“正人心”,《外篇》15篇,讲“西学为用”,用来“开风气”

三、“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1)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的进入中国提供依据

(2)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引用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3)有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利于维护民族尊严 局限:使清末新式教育笼罩浓厚的封建色彩

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一、兴办学堂

二、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第二节“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一、创办京师大学堂

二、书院改办学堂

三、改革科举制度

第三节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一、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二、《 大同书》 的教育理想

第四节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一、“开民智”、“兴民权”与教育作用

二、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第五节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二、“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第六节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废科举,兴学堂

三、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四、确定教育宗旨

五、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第九章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 年初,蔡元培发表了《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一文,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并系统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成为制定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引人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

实利主义教育主张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

美感教育是要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利用美感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从而陶冶、净化人的心灵。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1916 年底,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改革。(1)明确大学的宗旨,即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并提供研究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教员。

(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4)强调砒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基本思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三、教育独立思想

1922 年蔡元培发表《 教育独立议》 一文,阐明了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他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贡献。教育与政党、教会在目标、性质上存在严重对立,因此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等具体措施。

第三节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核心,以《 新青年》 杂志为阵地,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残害和阶级压迫

二、平民教育运动

平民教育运动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贵族化倾向,推动教育的平民化和普及化,特别是为处在社会下层的工农阶层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有两种不同倾向:

一种是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思想,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另一种是革命的平民教育思想,认为平民教育不仅是传播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唤起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

三、工读主义教育运动

“工读”的一般含义就是提倡“做工和读书相结合”。表现为不同追求:(1)勤工俭学;(2)工学结合;(3)为劳心与劳力的结合;(4)为建立一种“新村”社会的理想;(5)强调学生和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

四、职业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的。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法令,推进了职业教育思潮的产生和发展。1915 年开始,全国教育联合会多次提出推进实业教育的议案。1917 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了高峰。

五、勤工俭学运动

1915 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创造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他们通过勤工与俭学维持生计,到勤工与俭学结合,以探索改造中国出路的境界。出现了一批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和骨干。

六、科学教育思潮

科学教育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形成并盛行一时。整体包括“科学的教育化”与“教育的科学化”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但含义不同。“科学的教育化”即是要求让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的科学化”是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实施教育。

七、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国家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产生于欧洲。宣传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民族优胜”等。

第四节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一、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二、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克伯屈依据杜威问题教学法和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由柏克赫司特女士提出,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主张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订计划,自行学习;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废除课堂讲授;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安排学习;教师只是作为各作业室的顾问;设置成绩记录表。

四、“文纳特卡制”

文纳特卡制由美国教育实验家华虚朋创造。文纳特卡制设定了四个目标:一是给儿童以优美的快乐生活;二是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三是个人的社会化;四是养成儿童普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依据这四个目标文纳特卡制把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童将来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是创造的参与社会的活动

第五节1922 年“新学制”

一、“新学制”的产生过程

1915 年湖南省教育会提出了改革学制系统的议案

1921 年10 月,在第七届年会上,确定以“学制系统案”作为大会的中心议题,最后通过了《 学制系统草案》。

1922 年9 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了专门的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的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于1922 年通过《 学校系统改革案》,随后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施行。这个学制被称为“新学制”,或叫“壬戌学制”。又因有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分段形式,故又称为“六三三学制”。

二、“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

“新学制”的七项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这七项标准正式取代民初的教育宗旨,其体现出的主流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尤其是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其后民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新学制”的特点

(1)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2)初等教育趋于合理,更加务实。缩短了小学年限(3)中等教育阶段延长了中学年限,更好地与大学衔接

(4)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沟通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5)改革师范教育制度。

(6)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

(7)新学制还注重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

四、“新学制”的课程标准

五、“新学制”评价

新学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与经验,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自己看看书即可)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第一节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的本质

杨贤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为支配阶级服务的,教育受政治、经济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政治的变革。

二、“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杨贤江做《 学生杂志》 编辑时根据当时青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人生指导”的观点。他认为教育要谋求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而全面的生活,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全人生指导”即是对各类生活进行指导。

第二节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职业教育的探索

二、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由黄炎培提出,其要点包括职业教育的地位、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等。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用教育方法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为个人的谋生作准备。因此,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方面要遵循科学的原则。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认为职业教育应加强职业道德和操守的培养。

第三节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一、“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晏阳初认为应该发展“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为了实现这“四大教育”,可以采取“三大教育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

二、“化农民”与“农民化,第四节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一、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

梁漱溟指出中国近代社会所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是中国文化在西方冲击下的一种文化失调。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靠教育来进行文化调适,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运用教育的力量使中国固有精神与西洋文化的长处在具体事实L 得到沟通调和。

二、乡村教育的实施

(1)1931 年,开办研究院,专门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规划和指导实验区的乡农教育。

(2)1933 年,开办乡农学校。都是“政教合一”的单位

(3)借鉴中国古代乡约亲自撰写了《 村学乡学须知》,将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风俗等问题通过道德教育来实施

第五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生活教育实践

二、“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命题:

(1)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一方面,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高墙。同时,劳苦大众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的力量帮助学校进步;而学校的力量也帮助社会进步。(3)教学做合一。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最后,反对注人式教学法。

影响: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初步过程中形成的,在客服传统教育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六节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一、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

二、“活教育”思想体系

“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诞生于40 年代初,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围绕着“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三大基本观点不断地进行阐述和完善,到40 年代末,形成了一个结构相当完整,内容丰富的教育理论体系。(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活教育”理论目的论的早期表述。

“活教育”的目的论从一般逐渐走向具体的过程中,对人的要求也依次递进。陈鹤琴从要求教育对象具有普遍的人类情感和认识理性出发,逐层赋予他以国家意识、民族观念、现代精神,直到全人类的胸怀。

(2)“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活教育”课程论最概括的表述。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活的书,活的教材。“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排斥书本,但是书本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能反映儿童的生活和身心发展规律。要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教育内容成为一个联系的整体。

(3)“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教学方法论,既体现于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也体现于儿童道德的培养上。“做”是为了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做”是身心的积极参与,是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评价: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作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理论提出的,但事实上“活教育”在当时的试验、实验对象也只限于幼稚园至小学六年级的儿童以及幼儿师范学生。因此,“活教育”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对于初等教育更显出其合理性。

下载中国教育史整理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教育史整理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一读起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

    中国教育史(五篇)

    1. 瞽宗是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P15 2. 西周的学校系统?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 设在王都的郊外六乡行政区的地方学校:家塾、党乡、州序、乡校,总称为乡学。乡......

    中国教育史 笔记

    中国教育史笔记 1、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

    简明中国教育史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 一、选择10个10分 二、名词解释5个20分 三、简答5个30分 四、论述2个40分第一章 (了解)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②教育的社会......

    中国教育史论文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 摘要: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古国之一,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式文明,能使中国文明历经千年流传至今,不可否认,教育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中......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