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明中国教育史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
一、选择10个10分
二、名词解释5个20分
三、简答5个30分
四、论述2个40分
第一章
(了解)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②教育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③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和发展性;
④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
2.古代学校的萌芽:①成均②庠(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出自董仲舒)
3.西周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概况:
5.学在官府的特点:①官师不分
②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不分
第二章
(了解)1.官学的衰落直接原因:①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②贵族统治力量衰落
③由于王室、诸侯都在忙于战争,社会**,无暇顾及学校
2.私学兴起的原因:①官学衰落②学术下移③士阶层的崛起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释: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
和学习的结果。
4.私学产生的意义:①私学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完成了教育的独立化和
专门化。
②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③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④产生了一大批私学大师和教育著作。
5.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6.孔子教学内容论有三方面的特点:①偏重社会人,宗教成分较少
②偏重文事、轻视武事。
③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比较贫乏,涉及生产
技术和理论性的知识的研究与传授较少。
7.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③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8.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主张“性善论”。
第二篇: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简明中国教育史
4.陈鹤琴“活教育”的课程论(P422)
陈鹤琴受陶行知的思想影响,批判传统教育是脱离实际的死教育。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要研究‚怎样使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怎样使儿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陈鹤琴批评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认为这种教育的课程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他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他主张‚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希望大家把过去‘书本万能’的错误观念抛弃。去向活的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
直接经验是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所以,活教育的课程本质上是活动课程。‚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第十五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
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延安大学(P450)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组成延安大学。1943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也并入。1944年,行政学院再并入。
延安大学下设:
(1)行政学院,分设行政、财经、教育、司法四系,学制两年;(2)鲁迅文艺学院,分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系,学制两年;(3)自然科学院,分设机工、农学、化工三系,学制三年;(4)医学系,学制一至二年。
这是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第一所具有工、农、文、理、医、艺等科的综合性的高等学校。
第三篇: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试题
一、填空
1.西周的学校大概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 2.“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3.“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4.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 5.孔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 6.老子主张:“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
7.王充认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与“开心意”两个阶段 8.宋代四大书院有: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
9.朱熹关于教学内容的主张,是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10.“四书”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二、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场所,因其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2、有教无类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旨在扩大教育的对象。其含义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自省自克
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
5、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指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官吏的一种制度。或者说所谓科举制度,就是按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来选取人才的考试制度。
6、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7、性相近也,习相远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8、虚心涵泳
读书时须有虚心态度,万不可穿凿附会
三、简答
1.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第一,私学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第二,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并在私学中付诸实践,成为当时各家私学一致遵循的原则。
第三,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第四,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在世界教育史 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总之,私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大的变革。
2、简述孔子的德育原则。(1)立志乐道。
(2)自省自克。
(3)身体力行。
(4)改过迁善。
3、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4.简述《颜氏家训》论及家庭教育的主要观点。⑴家教奠基,父母有责。⑵教儿婴孩,勿失良机。⑶偏宠有害,严教是爱。⑷注意环境的影响。⑸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⑹重视儿童的心理观察。
5、概括王守仁的主要教学原则和方法。(1)知行并进(2)自求自得
(3)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
四、论述题
1、试述孔子对中国教育的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2、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办学特色及历史意义。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办学特色:⑴学术自由。稷下学宫采取的是兼容并包、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政策。⑵教师待遇优厚。稷下的学者们都受到齐王的厚待,齐王将学者按学术水平、名望资历分成等级,按等级给予俸禄。(3)学无常师。稷下学宫兼容各家各派,但对天下名士,都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4)第四,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历史意义:⑴稷下学宫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⑵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⑶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3、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其主要见解: ⑴ 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讲授古文典籍,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2)关于教师的标准。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
(3)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说明了教师不一定是万能的人,不一定是完人,师生关系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4、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具体说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第一,生活即教育有以下基本含义。生活即教育是人类原来就有的。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也就是说现实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是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即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第二、“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是关于学校教育的本质看法。首先把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其次,对传统的学校实施改造,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三,“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即反对传统的“教授法”,认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偏废的因素,“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
第四篇: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1.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国学
天子所设大学,诸侯所设的大学,书上
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西周的教育内容
(1)大艺: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2)小艺: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
(3)礼:‚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叙人民、礼后四者也。‛这反映了‚礼‛的重要性,是立国的准绳,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贵族子弟学会了‚礼‛,在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及道德生活中,行动才会合乎规范,站稳贵族的立场,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
大学中所教的‚礼‛,则是贵族生活中所常见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2.(什么是“射”,什么是“御”?)“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
‚射‛是指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年龄,就要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职。‚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西周对射箭的教练十分重视,射箭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国学、乡学都要为贵族青少年参与大射和乡射准备条件。每年大祭之前要举行射箭比赛,选拔武士,仪式隆重,并饰以礼乐。
‚御‛是指驾车。贵族子弟达到一定年龄就要进行驾车技术的训练,并以能御、未能御区别长幼。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什么是稷下学宫?)(P20)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2.孔子的教育思想(P23-39)
(一)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1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行政、法律的关系;2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1.关于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①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② 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关于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3.关于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都向学生传授,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二)孔子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3.学思并重: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三)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德育内容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关系。
1.立志乐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朝闻道,夕死可矣。‛ 2.克己内省: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自我约束,自我反省。3.身体力行:‚力行近乎仁‛。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4.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5.德育内容:仁爱、孝悌、忠恕、礼义、诚信
(四)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全力教诲;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3.孟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43)
盂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1)持志养气。盂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尚志‛、‚持志‛,要‚养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反求诸已。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巳‛。(3)改过迁善。孟子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他特别赞扬‚闻过则喜‛,‚见善则迁‛,提倡‚与人为善‛。
(4)刻苦锻炼。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
孟子的主要教学原则和方法:(1)自求自得。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2)专心有恒。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3)启发引导。教师也并不是无所作为,而要积极引导,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4)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4.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50)
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2)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称为‚渐‛或‚注错‛。另一方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称为‚积‛、“积靡”。
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材,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在教育内容方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
教学方面的主张:(1)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荀子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善德是逐步培养的。(2)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荀子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虚是指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见解;专一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3)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兼陈‛就是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5.墨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59)
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墨子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染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第三章 秦、汉教育
1.秦代教育——焚书禁学、以法为教(P87)
(什么是“挟书令”?)挟书令:即挟书律,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2.汉代文教政策——“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P91)
汉武帝即位后,开始重视儒家思想,且改弦更张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建元元年,汉武帝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这是首次在选拔贤才的标准中明确了学派方面的限制,即法家、纵横家人士不得参选,开始了罢黜百家的先声。
建元五年,汉武帝在尊儒方面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即‚置五经博士‛。这一举措,确立了经学整体在官方学术代表博士中的主导地位。
董仲舒《对贤良策》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其宗旨在于‚更化‛。董仲舒呼吁统治者改弦更张,实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根本转变,以儒家的‚德教‛作为治国之道。他在对策中反复强调要‚任德教‛,教化必由贤才来实施。
董仲舒从理论的层面上阐发‚独尊儒术‛的意义,而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因而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并且奠定了‚独尊儒术‛的基本国策及模式。3.汉代学校教育制度——太学(P94)
(1)太学的兴办和发展
太学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从汉武帝创立太学,置博士弟子员开始,太学成为汉代国学的定制。
太学的兴办,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产物。学术界一般都将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作为汉代创立太学的开端。(2)太学教育的特点
太学的教师:汉代太学的教官由博士担任。博士的地位十分优越,可用‚秩卑而位尊‛来概括。
太学的学生:汉代太学的学生为博士弟子,也称太学生或‚诸生‛。太学除由京都直接挑选入学的‚正式生‛外,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地方只是青年为‚特别生‛。太学的教学特点:
太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经明‛就是要通晓一种经书或两种经书以上;
‚行修‛就是要具有‚三纲五常‛的德行,‚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观念。
① 太学有御定统一的教材。孔子删订的儒家经典——《五经》是太学法定的教育课程。
② 太学博士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师法‛即师承关系,其核心在于辨明师承关系。‚家法‛即学术流派,侧重于传经内容。
③ 汉代太学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太学建立之初,汉武帝规定用‚设科射策‛的方法每年考试一次,成为‚岁试‛。所谓‚射策‛,即抽签口试问答,所谓‚设科‛是按试题的难易分甲乙两科,后来还有丙科。
汉代太学教育与汉代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对于巩固封建大一统的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它使孔子的‚学而仕则优‛思想逐步得到制度上的落实,儒家经学从此成为士人做官的‚敲门砖‛。4.(什么是鸿都门学?)(P97)
鸿都门学:在汉灵帝光和元年,‚党锢‛之争达到最高峰时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的一所新型的中央官学。鸿都门学是一所专门从事辞赋、尺牍、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的专门机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5.董仲舒关于文教政策的思想(P108)
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举贤良对策》,天人三策;
(1)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建立太学,改革人才选拔机制‛。(2)兴教化,正万民:王者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德治和教化。(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制思想。6.董仲舒的教育原则方法(P113)
(1)教师的‚圣化‛:要求以身作则,进而论及教学。(2)节博合宜:他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应该是节博合宜,节博结合循序渐进。(3)专一虚静:他认为学习必须专心一致,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千字文》:梁武帝时周兴嗣撰写《千字文》,全文千字,每句四字,押韵,对偶。是一本影响很大的、以识字教育为主兼有封建思想教育和常识教育的综合性的蒙学儿童课本。2.九品中正制(P127)
九品中正官人法的产生:汉代察举制度衰落和曹操的唯才是举;曹丕时期陈群明令修订九品中正官人法。
具体程序:(1)设置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州置大中正官(2)品第人物: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藉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评定等级。(3)品评内容: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行状:言行表现、道德才能,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定品:即确定品级。(4)按品授官:中正将品第士人的有关资料造成表册,定期交送供吏部选官参考,通常是官位尊卑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5)清定品级:三年一清定,依行状给予升降。评价:(1)九品中正制是选士制度的革新,向‚综核名实‛进了一步。(2)门阀制度影响了下层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晋代后出现‚上品无寒门(庶族),下品无士族‛的局面。(3)隋唐后,门阀制度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3.(什么是玄学?)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嵇康是玄学家中反对儒家礼法的代表人物。(P130)4.嵇康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P133)
(1)提倡符合自然运行规律的教育,道法自然。(2)培养‚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的君子,提倡思想、个性解放。(3)音乐是顺应人性、发展人性的重要手段,具有移风易俗的功效。5.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涉及哪些方面?(P136)
颜之推的性三品‚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反对培养清谈家或寻章摘句的博士,而是培养‚应世经务‛的统治人才,强调‚德艺同厚‛主张实学。编订《颜氏家训》: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颜氏家训》论及家庭教育的许多方面,主要主张有:(1)家教奠基,父母有责;(2)教儿婴孩,勿失良机;(3)偏宠有害,严教是爱;(4)注意环境的影响;(5)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6)重视儿童心理观察。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1.什么是“六学”、“二馆”?(P144)
中央‚六学‛属于直系,包括国子学(三品以上)、太学(五品以上)、四门学(七品以上)、书学、算学、律学(此三个为八品及以下子弟)。六学直隶于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六学中的前三学属大学性质,后三学属专科性质。
‚二馆‛是指750年设立的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崇文馆归东宫直辖。2.隋代科举制度的创立(P151)
炀帝大业三年,诏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举人。十科中的‚文才秀美‛科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正式产生。3.唐代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和方法(P153-154)
常设科目: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
考试方法:(1)帖经:考查记诵能力。(2)口试:当场回答问题。(3)墨义:一种对经义的简单笔试问答,考察记忆力。(4)
诗赋:当场写作诗赋各一篇。(5)策问: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4.韩愈的人才观(P163)
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问题不在于又无人才,而在于善于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正确对待人才。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1.北宋的“三次兴学”(P172-177)
原因:养士与选士矛盾,轻办学重科举。地方学校数量不足。(1)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担任宰相后参知政事时《上执政书》。提出‚重名器‛,就是要慎选举、敦教育。他认为只考试而不教育的科举制度,犹如‚不务耕而求获‛。
兴学内容主要有三:令州县立学。规定应科举者,需在州县学三百日方准入试。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贴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改革太学。诏令下湖州取胡瑗之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的模式。
苏湖教法:改变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及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学斋,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讲习解经‚至有要义‛,能联系实际,或利用直观。他还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属于‚明体‛之学;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属于‚达用‛之学,在治事斋中,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创立了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以及选修制度。
(2)王安石熙宁、元丰兴学
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王安石实行教育改革: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创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整顿地方学校:设立学校,选置教官,采访有‚经术行谊‛者担任教授。颁定《三经新义》:王安石亲自阐释《周礼》,《诗》、《书》则由其子王雪与吕惠卿共同诠释,合谓《三经新义》。熙宁八年完成,经宋神宗批准,颁发给各类学校,作为必读教材,亦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④设置专门学校:熙宁改革中,设置了武学、律学和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⑤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科,增加进士科名额。
(3)崇宁兴学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执政时发起的。下令全国兴学,行三舍法,地方县学学生,经考试可升州学,州学学生每三个贡太学。并不断续增州县学生,扩充学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
失败原因:三次兴学的成败取决于改革者地位的稳固,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
2.宋初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P184)南宋也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朱熹)、岳麓书院(张栻)丽泽书院(吕祖谦)、象山书院(陆九渊)3.朱熹“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P197-198)
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1)教育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2)教育内容是以‚教事‛为主,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事情来学习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初步的文化知识。‚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学其事而知其然,养成习惯,形成品格。(3)教育方法强调一是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二是通过制订《须知》《学则》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阶段:四书为主要教材(1)教育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培养成对国家有用之才。(2)教育内容是以‚明其理‛为主,重在探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教育方法强调两点:重视学生的自学、提倡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交流。
第七章
明代的教育
1.明代的文教政策——创行八股取士(P204)
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从‚四书‛和‚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
2.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心即礼”、“致良知”学说和教育作用、目的的主张(P215)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说。
王守仁认为,宇宙万物都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内之中。王守仁不承认有客观存在之理,反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
王守仁从‚心即理‛出发,把内心修养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即是明心、存心、收其放心、求得其心,即是去人欲、去习染,即是存天理、去人欲。
王守仁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而他的理论基础则是‚致良知‛说。‚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所谓‚人伦‛即是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观念。
第八章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1.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P230)
① 批判理学教育理论:人性论和理欲关系是教育理论上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他们把理欲统一起来,认为理欲不可分,天理寓于人欲之中。
② 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道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
③ 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进步思想家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共同特点是重‚实‛,有的重历史,有的重考据,有的重礼乐兵农等具体事实。学习技艺、自然科学,这又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的市民阶级的需要。
④ 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要亲自实做,才能获得真知。⑤ 提出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主张废除八股,改革学校,学官不由政府委派而由地方公议。
第九章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最早的教会学校:1839年11月,美国基督教徒布朗,在澳门创办了一所小学叫马礼逊学堂。
第一批学生有:容闳、黄胜、李刚、周文、唐杰、黄宽六人。
2.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P262)
1862年由洋务派创立于北京,最初办学目的是培养翻译和外交方面的外语人才。初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除了外语,还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天文、万国公法、各国历史、地理等课程。使得同文馆由最初的外语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外语为主,兼习各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
同文馆的教师分为总教习、教习和副教习,由外国人和中国人担任。学生分为享受津贴的额内学生和不享受津贴的额外学生。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也是第一次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尝试。京师同文馆为涉外工作、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实业部门和新式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2)打破孔孟之道,经史之学的垄断,将西学引入教学。(3)聘请外教,突破守旧思想。(4)注重封建道德教育和西方宗教思想的麻醉。3.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工业技术学校——福州船政学堂(P264)
1866年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由左宗棠创办,学习西方造船技术和驾驶技术。广泛学习西方各门类的自然科学知识。学堂分为前堂、后堂两部分,前堂学习法文,又称‚法国学堂‛,学习造船技术;
后堂学英文,又称‚英国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是一所培养科技人才的学校,具体的就是培养轮船驾驶和设计、制造方面的人才。
4.洋务派办理留学教育的历史意义(P270)
在扫除旧教育向新教育转化的思想障碍,加速封建教育的解体,推动新教育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1)传统教育观念再次受到冲击(2)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冲击了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3)将西方政治学说、哲学等社会科学介绍到中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P245)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写,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洋务派主要代表张之洞在1898年出版《劝学篇》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集中阐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中学‛也称‚旧学‛,包括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和地理;‚西学‛也称‚新学‛,包括西政(即西方的文教、财政、工商、军事、法律、行政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西艺即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西史即西方各国的历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中体西用‛思想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打破了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第十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创办学堂——时务学堂(P283)
时务学堂:一八九七年十月,由熊希龄、陈宝箴、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被聘为中文总教习,谭嗣同唐才常任分教习。时务学堂办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有变法思想,有广博的知识。这个学堂的功课分普通学和专门学。普通学科有诸子学、经学、理学和中外史治学及格算诸学之粗浅者,专门学分三部分: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2.清末教育行政机构(P294)
1905年,中央成立学部,以后将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最高长官叫尚书,下有左右侍郎辅之,又有左右丞、左右参议、郎中、员外郎等事务官,在尚书、侍郎之下处理具体事务。学部设五司十二科,有总务司,包括机要、案牍、审定三科;专门司,包括专门政务、专门庶务二科;普通司,包括师范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三科;实业司,包括实业教务、实业庶务二科;会计司,包括度支、建筑二科。
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设提学使一员。提学使司设学务公所,分六课:总务课、专门课、普通课、实业课、会计课和图书课。同年,在府、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劝学所设总董一人,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
管理学务。
3.(教育宗旨是什么?)教育宗旨的厘定(P293)
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科举制度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立,为形势所需,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4.《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P317)
《大同书》攻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指出它的根源是私有财产,从而主张废除私有制,废除等级制,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的主张。
(1)人本院:儿童为出生之前至出生后半年内,其母进入本院,接受胎教;
(2)育婴院:婴儿在人本院到三一六个月,断乳后,进育婴院,接受学龄前的教育,至五——六岁;(3)小学院:儿童十一十五岁,在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
(4)大学院:十六岁入大学院至二十岁,接受高等教育。此阶段学生在的智、德、体几个方面都要达到基本要求。5.严复的论学西学(P326)
在教育上,他极力提倡学习资产阶级新学,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张效法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认为他们做学问的基本精神是‚实‛与‚用‛,就是要根据客观的事实探求真理,贯彻学以致用的精神。在自然科学研究和方法上,他还特别提倡实验的方法。
严复是维新巨子中绝无仅有的一位学贯中西的人物。严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他认为洋务派讲西学,不过是抄袭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真正的‚西学‛,要包括西方的‚民主‛,‚政体‛,‚科学‛他不同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认为体和用本不可分,中学与西学各不相同;未闻以牛之体而以马为用者也。但他也有‚全盘西化‛的倾向,过于忽视中国传统学说的作用。
第十一章
民国初期的教育
1.蔡元培的“五育并举”(P349)
1912年4月,教育总长蔡元培针对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现象世界)、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实体世界)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培养健全人格。
(1)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训练,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必须有这种教育,另一方面体育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
(2)实利主义者,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有历史、地理、算学、化学、手工、博物学等。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在武力,而更在财力。
(3)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他认为德育就是完足人格之本,若无德,虽体魄、智力发达,也只能助其为恶。内容是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来培养学生。
(4)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最独到之处,他认为,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哲理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光和高深的见解。
(5)美育,陶冶性情,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进行美育教育的课程很多。音乐、美术、游戏属于美育,文学、数学、物理、化学也都有美育的因素。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对北京大学的改革(P351)
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的面貌涣然一新。主张学术自由,使‚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纵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观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同时并存。聘请了《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到北大任文科学长,请在学术上有突出造诣的胡适、马叙伦、李仲揆(四光)、任鸿隽、马寅初等到北大任教。以后,李大钊、鲁迅也在北大兼课。聘请保守派刘师培和辜鸿铭任教。
教育独立之思想:‚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第十二章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1.1922年的“新学制”(P370-374)
背景:‚新文化运动‛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股学习西方教育的热潮,西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等被大量引进中国,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平民主义教育、国家主义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波澜壮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教育界的视野,促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学制改革准备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和杜威、孟禄等教育家来华讲学、指导,直接促成了新学制的制定。各省倡导新教育的民间教育社团、教育研究会纷纷成立,在此基础上全国性教育社团相继诞生,都把学制改革纳入自己的研究议题,从而催生了1922年的新学制。内容:
(1)‚新学制‛的指导思想
‚新学制‛提出了如下七项标准;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挥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2)‚新学制‘的学制体系与课程标准
在‚新学制‛的总说明中提出,学制系统分为三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借鉴美国学制,即单轨制。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了‚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1923年该委员会公布《中小学课程纲要》。小学设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后四科初小合设称社会科)、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体育、音乐等科。中学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高中采用综合中学制度,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3)‚新学制‛的特点与地位
1‚新学制‛采用‘六三三四‚制,是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中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从而理顺了普通教育在整体上的衔接关系。2‚新学制‛缩短了初等教育年限而趋向合理。3 ‚新学制‛加强了中等教育。4 ‚新学制‛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改革,一是根据中学修业年限的加强,中学水平的提高,取消了大学预科,使高等教育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而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从而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二是大学采用选科制,适应了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5 ‚新学制‛兼顾了升学与就业两者之间的关系。6 ‚新学制‛在师范教育上的改革,一是师范教育类型增多,二是程度相应提高。7女子获得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8在课程改革上,小学国文改为国语,修身改为公民,并加强了手工、图画课,中学加强了人文科学和理科的课程。
第十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1.“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与应急措施(P395)
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确立的‚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既注意到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应急需要,又考虑到了教育为民族复兴奠基的长远利益,从而使得后方各省的各级各类教育在极其困难的战争环境中得以保存下来,并在西南、西北等地有所发展。具有爱国心的教育工作者在极其艰辛的岁月里,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自强不息,弦歌不辍,取得了相当不易的教育成就。另一方面,国民党的战时教育方针仍然强调‚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教育同样是作为国民党‚以党治国‛、控制思想、压制民主的工具。
2.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P407)
开展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采取家庭式、学校式、社会式三大方式。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P411)
主要内容: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教育是为了改造生活。
1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2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3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4‚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要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
1为了改革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2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3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社会终生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1教法依学法,学法依做法。即怎么做事便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2这一原理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3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4.陈鹤琴“活教育”的课程论(P422)
陈鹤琴受陶行知的思想影响,批判传统教育是脱离实际的死教育。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要研究‚怎样使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怎样使儿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陈鹤琴批评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认为这种教育的课程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他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他主张‚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希望大家把过去‘书本万能’的错误观念抛弃。去向活的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
直接经验是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所以,活教育的课程本质上是活动课程。‚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第十五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
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延安大学(P450)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组成延安大学。1943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也并入。1944年,行政学院再并入。
延安大学下设:(1)行政学院,分设行政、财经、教育、司法四系,学制两年;(2)鲁迅文艺学院,分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系,学制两年;(3)自然科学院,分设机工、农学、化工三系,学制三年;(4)医学系,学制一至二年。(5)这是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第一所具有工、农、文、理、医、艺等科的综合性的高等学校。
第五篇:中国教育史
经济高飞 文化崩溃
——我的祖国 你的价值何在摘要: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11年GDP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然突飞经济泡影的背后,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面临崩溃,传统文化于海外遍地开花,而我们自己却迷失。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是不是应该重新被我们所认识。所重视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 崩溃 传统文化 现实价值 深思
近些年来,孔子学院于世界各地开花,尊孔尚孔思想正悄悄席卷现代教育体系,国学已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似要复昔日之辉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中西交往频繁增加。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影响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在文化层面上体现的尤为严重。西方社会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时行乐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正蚕食着中国的本位思想,动摇中国人的正统价值观念。和平演变的思想和中国“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主张正不断地摧毁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西方的糟粕竟被我们这代人糊涂的奉若新潮,然究其背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属于我们灿烂文明中孕育的道德体系正被我们所遗弃而与此同时却被其他民族所借鉴。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必须是由一群文明的人类所组建。一个发达的社会必须是建立在高素质人群基础之上。中国政府实行的改革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能只看政策的第一步骤,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中国人民脱贫致富,人们说政治改革的成败才是决定整体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我认为不论是经济亦或是政治的改革都仅局限于纯物质层面,真正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要看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如何,而展现其的重要形式就是文化。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精神、风貌、气质的透视镜。他有其自身特点,具有独一无二性。
中国传统教育源远流长,从西周的“六艺教育”说起,它既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又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既注重传统文化,又注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武备;既重礼仪规范,又重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深切体现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与今天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正相符。一个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和谐发展,那么这个社会也将是和谐的。
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孔子。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当然其中不乏一些愚民愚忠思想,但就其在教育层面上而言,其中有许多仍可为今天所借鉴的精华。例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等等无不为今天教育中应当被审慎重视的问题。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但可以更大限度的促进教育公平,更为拉近贫富差距,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起不可小视的作用,而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材施教,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会为国家选拔出具有独特优势的专门性人才。启发诱导与学思行并重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我国能够顺利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契机。
北宋王安石所创的“三舍法”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考核形式,将平时考试与升舍考试成绩结合,建立起层层淘汰制度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成绩的思想,不仅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更扼杀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没有自由,没有权利,没有素质,没有修养,一切为了学习,一切为了自己。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一群只认书本,不懂生活,不重感情的高分低能不合格人罢了。
还有,南宋时期书院发展迅速,书院不但是教育机构,更成为重要的学术交流机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互促进。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论辩,努力
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中心,人们畅所欲言,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大事,为政治献言献策。书院讲学时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专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书院中师生关系密切,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师生之间质疑问难,学友之间互相交流。学术之风甚浓。而今天的高校教育,万马齐喑,闭门授课,不重学术交流,仅流于形式,各高校之间缺乏交流。是整个高等教育处于死气沈沈的状态。
人们都说中国的教育是只教读书,不教做人;只教知识,不教方法。一考定终身使许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公平令人忧心。
中国是一个具有注重家庭教育的国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始终受到历代统治者及社会大众的重视。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今天,这些积极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在蕴涵了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处世做人,以德为本的重德主义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是注重道德修养的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是诸多方面的,如德智体美劳等,古代人们认为在这些教育中,道德教育为首要的根本的教育。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于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陆九渊说;不识一字,也要堂堂做一个人。这些都是讲做人贵在有德的道理。这个道理不仅为历代文化精英们所再三强调,而且为普通的中国人所认同,好好做人的意识因而深入中国人的血脉。对为人“缺德”的评判,是中国社会社会生活中甚为严厉的谴责。家庭教育的目标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处事、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成为社会的一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且家庭教育十分注重道德教育极其道德修养从小抓起,成人之后方能自然地实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过分注重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是错误的,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社会上许多事情和现象暴露了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是重爱轻教,,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做人的家庭教育的直接结果。家长应当明白,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而且要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将子女如何做人摆在家庭教育目标的首位。学校教育不能解决一切道德问题。德育为本,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规律,古今皆然。家国结合,社稷为重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国家之务为己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仁以为己任”“仁”,就是他的责任,即是对家庭也是对社会责任。
今天的家庭教育同样也需要继承这种爱国精神。了解国史,熟知国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深厚的爱国情感,把个体的人生理想和民族的共同理想联系起来,在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诚信做人,重义轻利的非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诚实守信是人伦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十分重视诚信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信任作为一种美德被提倡和宣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因而以此来要求后代的言行,培养子女诚信的品德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形成了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传统处世之道的尚德倾向,不仅表现为突出“做人”之德,而且在于强调人际交往的道德性,主张人际之间不仅是以诚相见,而且应当是“正其义不谋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中国古代众多思想家还进一步主张在人和人的相处中要“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战国时田稷母家训有“非义之念,不萌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的名句。这种非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中占据着统治地位,渗透到家庭教
育中。尊老爱幼,家和睦邻的的仁爱主义价值取向和勤奋节俭,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社会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一个民族能否得以振兴的重要保障。
中国发展了,中国经济腾飞了,然而最终决定中华民族能否腾飞的关键则始终在于我们的根,在于我们能否真正利用我们民族的优势。我们期盼着经济可以腾飞,文化可以腾飞,我们的祖国可以腾飞。我的祖国,在你取得今天不易成果之时,请不要抛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他们直至今日仍存在巨大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