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育史 笔记
中国教育史笔记
1、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一体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这些教育内容都是由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的总目标决定的。西周天子所设的五学中的中心学校是辟雍(太学)。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社会原因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大学派是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
5、《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
6、夏代是我国奴隶制学校教育的创立的开端。夏代学校序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
7、《弟子职》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较完备的学生守则。
8、《书》即后世儒家称之为《书经》,又名《尚书》,它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部资料汇编,保存着有关殷周二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资料。
9、《春秋》又名《春秋经》,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至善。
10、《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
11、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12、汉代文教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完成了史称“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举,”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13、汉代教育体系可分为中央官学和私学两大类。中央官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官邸学)、文翁兴学。文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比太学的兴办还要早十余年,它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14、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代替。
15、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它的设置还为后代各种专门学校的开设开辟了道路。
16、三国时期的刘劭所著的《人物志》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一部不可多得的人才教育学著作。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是中国第一部以论述儿童教育为主的专著。
18、秦统一中国后采用的治国指导思想是法家;我国封建官学的昌盛时期是唐朝。
19、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开创了中国考试制度的新纪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
20、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作为专门文体的是明清。唐代的文教政策是“重振儒术,兼重佛老”。
21、学规是书院教学的总方针。宋代最著名的学规就是由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这是后来书院学规的一个范式本。
22、完成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官方哲学理学启示的南宋教育家是朱熹。
23、韩愈《师说》提出“择师”的根本标准是“道”。
24、宋代的重文方针成为整个文教政策的基础和核心。
25、三舍法的实质是用太学升舍的办法代替科举考试,将育人的学校与选人的科举并为一途。
26、宋初著名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岳麓山)、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嵩 1
阳书院(河南登封太石山)、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茅山书院(浙江江宁府三茅山)。
27、明代以程朱理学作为文教的指导思想,崇理学、创八股,实行文化专制。
28、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的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领域“中学与西学之争”的开端。其代表著作《海国图志》,共六十卷,是一部中国最早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及其他情况的系统著作。
29、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其代表作是《劝学篇》,成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
30、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的制定,是在张之洞的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对清末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而由他主持制定的“癸卯学制”则是由国家正式公布在全国施行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31、洋务派举办的新式教育主要包括新学堂和留学教育。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闳,他是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大学的学生。
3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壬寅学制”;
33、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
34、1912年9月3日,颁布《学校系统令》,称为“壬子学制”1913年,教育部陆续颁布各级各类学校法令,补充了这个学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35、《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的颁行,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标志着西方教育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36、“壬戌学制”1922年颁布,亦称“新学制”。
37、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1936年创办于陕北瓦窑堡,初称抗日红军大学,是为继续培训红军干部而创办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培养干部最多的大学。
38、陕北公学(简称陕公),1937年成立于延安。主要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
39、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主要培养抗战所需的文艺工作干部。
40、延安大学成立于1941年。1944年5月,行政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相继并入。这是解放区第一所工、农、文、理、医、艺的综合性高等学校。
41、首先提出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教育者是陶行知。
42、1929年,梁漱溟在河南辉县创办“河南村治学院”,他是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代表人物。
43、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主要包括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44、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各教派联合组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并规定以宣扬基督教为编写的“最重要”原则。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大会,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的重点。这次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名词:
1、“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2、京师同文馆:1861年由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并于1862年正式开学。它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
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3、“朱子读书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①循序渐进 ②熟读精思③虚心涵泳④切已体察⑤着紧用力⑥居敬持志。
4、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是宋代以后)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多年。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5、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以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官吏的一种制度,它始于隋朝,完备于唐,中经宋、元、明、清,一直到清末废除,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简答: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及社会生活常识.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或①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②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③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和发展性。④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
2、学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接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3、秦代文教政策
(1)“书同文”“行同伦”即推行共同文字、规范统一的社会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政策。
(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导致“焚书坑儒”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
①国子学与太学并列;②专科学校的产生; ③重视设立郡国学校;④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
5、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①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
②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极为密切;
③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6、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
③颁定《三经新义》,统一学校和科举内容;
7、洋务教育主要内容
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开办洋务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创办了外国语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创办工业技术学堂,培养科技人才;创办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论述题:(自行组织答案)
1、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对现代教学有什么启示?
特点:
第一,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书院制度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百家争鸣”的精神。这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
第三,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书院有名学者讲学,其他书院和外地书院的师生前来听讲,来者不拒;慕名师不远千里前来听讲求教者,书院热情欢迎,并给予周到安排。
第四,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教学多采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五,书院师生关系密切,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2、洋务教育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洋务教育具有深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是在不改变封建教育的根基的基础上,增添些西方新教育的因素。从中国教育的演进来考察,洋务教育,办了中国第一批新式学校;“西学”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被正式列入教学内容;培养了一批近代第一批新式知识分子等。洋务运动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
意义:
第一、机械、造船、铁路、邮电、采矿、医学等学堂的开办,使我国有了近代第一批科技人才;
第二、培养了我国第一批企业管理人才,他们是中国第一批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科技人才;
第三、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海军人才,有些人在中国近代海军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外交人才。在外交频繁、交涉日广的情况下,初步改变了外交上受外国人愚弄的境地; 第五,经过留学生的介绍,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留学生严复第一次系统地翻译了许多西方资产阶级的著作。如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这些译著对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起了巨大的作用。
3、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
基本内容:
①新学制的建立;
②废除科举制度;
③教育宗旨的制定;
④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P41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教育,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第二篇:学前教育史笔记
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1.教育的形式:社会公养公育。2.教育的内容:
(1)生产劳动教育:年长一代把劳动技能和社会经验传授给儿童。(2)思想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3.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成均和庠
庠只能说是学校的雏形,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4.教育形态:自然形态的教育。
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1.教育形式:宫廷学前教育
2.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礼记。内则》中记载的是西周王公贵族在家庭中对儿童实施的学前教育计划。已经形成按年龄大小来制定循序渐进的学前教育计划。《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作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3.宫廷学前教育:
(1)概念:宫廷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处于学龄前的世子为教养的对象,由朝廷委任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教师,在宫廷内实施的教育。它包括实施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和实施与各诸侯王宫内的学前教育。
(2)保傅之教与乳保之育:
① 保傅教育制度,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早在殷商时期就建立了保傅教育制度。设“三公”、“三少”。
“三公”指太保太傅太师,三公对太子实施教育时有明确的分工,其中,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徳义;师,道之教训。保其身体,负责身体的教育;傅之徳义,负责培养道德;道之教训,即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包括了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
“三少”指少师、少傅、少保,他们时常相伴太子左右,以影响和指导太子。
②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设“三母” 即子师、慈母、保母,她们分别承担母后的部分职责,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姆,安其寝处者。总之,她们共同负责太子、世子德性的培养和日常起居的料理。除三母外,还设有乳母,乳母与幼儿朝夕相伴,自身的道德、知识等素养对太子、世子有很大影响,对乳母的选择很慎重,择于大夫之妾或士之妻中。4.奴隶社会的胎教: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和实施胎教的国家,最早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太任和周妃后被誉为贤妣。
第二章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1.学前教育的形式:家庭教育
2.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1.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2.齐家治国的基础3.光耀门楣 3.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1)生活常规的教育:
在儿童自身的举止行为方面,对儿童的坐、立、行、跪、拜、起居、饮食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例如:坐应齐脚、敛手,定身端坐、、、、、。总的目的是使儿童自幼动静有度、举止儒雅。
在儿童与家中长辈的关系方面,制定了应对、进退之节。例如:
1.长辈召见之礼:若父母长上有所召唤,欲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到了长辈面前,要立必正方,不倾听。
2.求见长辈之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表现出对长辈的谦恭、体贴。
养成为生的习惯:个人卫生方面:大抵为人,要先身体端整,注意衣着整洁;饮食勿令污坏;还要保持环境卫生。
(2)初步的道德教育:
①孝悌: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儿从小养成不违父母意志,服从父母的绝对权威,自幼养成敬奉双亲的习惯。对幼儿进行悌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孩童自幼兄弟有爱,为兄者爱护弟弟,为弟者敬爱兄长,强调悌德的培养,目的是为了使兄弟和睦,家族兴旺,个人日后能在社会上立身。
②崇俭:教导儿童俭朴是一种美德,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为培养儿童的俭朴的生活习惯,对幼儿的饮食与衣着,主张不能过于讲究。
③诚信:长辈首先应从正面进行教育;又要以自身的诚实的行为来引导幼儿;小孩一旦说了谎,父母应及时训诫,予以纠正。
④为善:使幼儿养成为善去恶的观念,重视教育幼儿行小善戒小恶,积小善以成大德。
(3)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教他们识字、学书、听解《四书》,以学习一些名诗名赋格言等。识字教育是文化知识教育的重点与起步,识字教材有:李斯的《苍颉篇》,赵高的《爱历篇》,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还有“
三、百、千”即王应麟《三字经》无名氏《百家姓》和周兴嗣《千字文》
(4)幼儿的身体保健教育:注重养护,反对婴儿过饱过暖,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母乳喂养;不偏食;安全避险,避免惊吓;利用游戏加强身体锻炼。4.古代胎教的经验:
(1)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在外象内感理论指导下,强调为孕妇创造一个尽可能良好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事物对胎儿的影响。
(2)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也是外象内感的重要方面,要求孕妇要保持良好的、稳定的情绪,节制喜怒哀乐等情绪以及各种欲念的过度发作。
(3)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强调孕妇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习惯要有一定的规矩,罗列了孕妇的种种禁忌,近乎荒唐的有“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合理的有强调饮食清淡,饥饱适中,举措有常。
(4)注重胎教与母教的结合:胎教的内容要求对胎儿隐性的、间接的,对母亲的影响是显性的、直接的。孕妇处于良好的环境影响下,进行生活常规的训练,情绪和性格的陶冶以及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的培养,这些措施能促进母亲在身体、品德、智能方面的发展,从而为子女出生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5.古代胎教的局限:
古代限于科学认识水平的低下,对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因此胎教理论和措施中有不少非科学的东西。外象内感理论强调客观环境对胎儿的决定性影响,过于绝对化,忽视了胎儿的遗传因素和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夸大了外象的作用,以至于认为胎儿“见物而化,因感而变”,不仅品的才能可因胎教而定形,甚至相貌性别也可由胎教决定,这显然是错的。至于稀奇古怪的禁忌,如食兔肉则子缺唇等将所接触的事物的某些特征与胎儿、孕妇的某些疾患牵强附会在一起,都是违背科学的。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西汉贾谊论早期教育:早谕教;选左右;重儒术
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颜氏家训》是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1.固须早教; 2.威严有慈; 3.均爱无偏; 4.应世经务; 5.重视风化陶染
第三篇:中国教育史
经济高飞 文化崩溃
——我的祖国 你的价值何在摘要: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11年GDP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然突飞经济泡影的背后,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面临崩溃,传统文化于海外遍地开花,而我们自己却迷失。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是不是应该重新被我们所认识。所重视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 崩溃 传统文化 现实价值 深思
近些年来,孔子学院于世界各地开花,尊孔尚孔思想正悄悄席卷现代教育体系,国学已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似要复昔日之辉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中西交往频繁增加。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影响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在文化层面上体现的尤为严重。西方社会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时行乐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正蚕食着中国的本位思想,动摇中国人的正统价值观念。和平演变的思想和中国“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主张正不断地摧毁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西方的糟粕竟被我们这代人糊涂的奉若新潮,然究其背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属于我们灿烂文明中孕育的道德体系正被我们所遗弃而与此同时却被其他民族所借鉴。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必须是由一群文明的人类所组建。一个发达的社会必须是建立在高素质人群基础之上。中国政府实行的改革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能只看政策的第一步骤,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中国人民脱贫致富,人们说政治改革的成败才是决定整体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我认为不论是经济亦或是政治的改革都仅局限于纯物质层面,真正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要看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如何,而展现其的重要形式就是文化。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精神、风貌、气质的透视镜。他有其自身特点,具有独一无二性。
中国传统教育源远流长,从西周的“六艺教育”说起,它既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又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既注重传统文化,又注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武备;既重礼仪规范,又重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深切体现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与今天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正相符。一个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和谐发展,那么这个社会也将是和谐的。
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孔子。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当然其中不乏一些愚民愚忠思想,但就其在教育层面上而言,其中有许多仍可为今天所借鉴的精华。例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等等无不为今天教育中应当被审慎重视的问题。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但可以更大限度的促进教育公平,更为拉近贫富差距,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起不可小视的作用,而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材施教,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会为国家选拔出具有独特优势的专门性人才。启发诱导与学思行并重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我国能够顺利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契机。
北宋王安石所创的“三舍法”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考核形式,将平时考试与升舍考试成绩结合,建立起层层淘汰制度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成绩的思想,不仅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更扼杀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没有自由,没有权利,没有素质,没有修养,一切为了学习,一切为了自己。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一群只认书本,不懂生活,不重感情的高分低能不合格人罢了。
还有,南宋时期书院发展迅速,书院不但是教育机构,更成为重要的学术交流机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互促进。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论辩,努力
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中心,人们畅所欲言,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大事,为政治献言献策。书院讲学时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专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书院中师生关系密切,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师生之间质疑问难,学友之间互相交流。学术之风甚浓。而今天的高校教育,万马齐喑,闭门授课,不重学术交流,仅流于形式,各高校之间缺乏交流。是整个高等教育处于死气沈沈的状态。
人们都说中国的教育是只教读书,不教做人;只教知识,不教方法。一考定终身使许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公平令人忧心。
中国是一个具有注重家庭教育的国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始终受到历代统治者及社会大众的重视。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今天,这些积极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在蕴涵了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处世做人,以德为本的重德主义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是注重道德修养的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是诸多方面的,如德智体美劳等,古代人们认为在这些教育中,道德教育为首要的根本的教育。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于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陆九渊说;不识一字,也要堂堂做一个人。这些都是讲做人贵在有德的道理。这个道理不仅为历代文化精英们所再三强调,而且为普通的中国人所认同,好好做人的意识因而深入中国人的血脉。对为人“缺德”的评判,是中国社会社会生活中甚为严厉的谴责。家庭教育的目标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处事、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成为社会的一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且家庭教育十分注重道德教育极其道德修养从小抓起,成人之后方能自然地实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过分注重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是错误的,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社会上许多事情和现象暴露了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是重爱轻教,,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做人的家庭教育的直接结果。家长应当明白,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而且要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将子女如何做人摆在家庭教育目标的首位。学校教育不能解决一切道德问题。德育为本,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规律,古今皆然。家国结合,社稷为重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国家之务为己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仁以为己任”“仁”,就是他的责任,即是对家庭也是对社会责任。
今天的家庭教育同样也需要继承这种爱国精神。了解国史,熟知国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深厚的爱国情感,把个体的人生理想和民族的共同理想联系起来,在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诚信做人,重义轻利的非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诚实守信是人伦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十分重视诚信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信任作为一种美德被提倡和宣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因而以此来要求后代的言行,培养子女诚信的品德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形成了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传统处世之道的尚德倾向,不仅表现为突出“做人”之德,而且在于强调人际交往的道德性,主张人际之间不仅是以诚相见,而且应当是“正其义不谋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中国古代众多思想家还进一步主张在人和人的相处中要“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战国时田稷母家训有“非义之念,不萌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的名句。这种非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中占据着统治地位,渗透到家庭教
育中。尊老爱幼,家和睦邻的的仁爱主义价值取向和勤奋节俭,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社会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一个民族能否得以振兴的重要保障。
中国发展了,中国经济腾飞了,然而最终决定中华民族能否腾飞的关键则始终在于我们的根,在于我们能否真正利用我们民族的优势。我们期盼着经济可以腾飞,文化可以腾飞,我们的祖国可以腾飞。我的祖国,在你取得今天不易成果之时,请不要抛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他们直至今日仍存在巨大的现实价值。
第四篇: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A判断题(分析正误
4个20分)
1、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P1-3 原始人群时期:约200万年前—5万年前
氏族公社时期:约5万年前—BC21世纪
北京人:四五十万年前(1927)
蓝田人:五六十万年前(1963-1965)元谋人:一百七十万年前(1965)
巫山人:两百万年前(1985)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杨贤江
问题——
教育的起源是什么?(神话、生物、心理、劳动、需要、交往)
2、西周教育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西周教育特点
P16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惟官有器,惟官有学)
官师合一:师 ——
国学:大司乐、乐师、师氏等
乡学:大司徒、父师、少师等
政教合一:政治与教育组成封闭系统
“士——官”系统逐步强化
施教机构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合一
教学内容和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3、西周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家庭教育: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直女俞婉,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
——《礼记·内则》
二、国学(小学、大学)小学教育:
入学年龄:8(王侯太子)、10或13(公卿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15(众子、部分平民子弟)
学习年限:7年
学习内容:德行教育、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大学教育:
入学年龄:15(王大子)、20(贵族子弟和平民优秀子弟)
学习年限:9年
教育机构:辟雍(东序、瞽宗、成均、上庠)
泮宫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乡学
教育机构:乡校、州序、党庠、家塾
教育内容:六德、六行、六艺
4、春秋时期官学衰败的原因
(一)官学衰废——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战争**打破旧的文化垄断: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5、孔子的人性论思想——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中国教育史
(一)教育作用
对社会的作用:“庶”“富”“教”
对个人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
————
困而学之者
困而不学者
6、墨子对教育目的的认识
(一)教育目标:兼士、贤士
厚乎德行——道德品行、、辩乎言谈——思维论辩、、博乎道术——知识技能
7、孔子“爱人”与墨子“兼爱”的区别
墨家的兼爱,是所谓无差别的、普遍的爱,对于社会成员一视同仁,彼此友爱;
儒家的仁爱,强调等级内的亲爱,一个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这是礼,其目标在“等级和谐”;
墨家建立的“兼爱”社会,老大是身兼权力、信仰于一身的教主“巨子”,是极权政治; 儒家要求的就是日常社会,帝王可以掌握权力,但不可独占信仰系统,其终极要求还是以儒家道德、知识与信仰系统约束权力,是一种“温和专制”、“有限独裁”。
8、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二、稷下学宫(战国)
性质:
一、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官私联营)
经费:齐国政府
教师:学衔
师生流向:来去自由
教学方式:注重论辩驳难
二、集讲学、育才、著述、咨议于一体的高等学府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不治而议论:士人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一般不承担行政事务,以备统治者咨
询,日常则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
学无常师: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听讲,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
自由辩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9、孟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二)教育作用:内发论
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扩充善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0、对秦代吏师制度的评价
P104 a目的是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
b它的实行使教育上出现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体现了夏商周以来的官师合一思想
c私学的发展,专职教师的出现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而秦人为地将官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10、魏晋的“五经课时法”
一、魏晋的教育制度——五经课试法:
曹魏太学的考试方法,源于东汉太学的儒经课试法。每两年考试一门儒经,合格者获取续考资格,不合格者隔年再试或勒令退学。强化经学教育,将学校教育与文官考任合一。
门人——弟子——文学掌故——太子舍人—— 郎中——随才叙用
中国教育史
11、唐代的“六学二馆”
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统归国子监统领。
二馆:弘文馆(门下省)崇文馆(东宫)——与六学并立
12、宋代的“庆历兴学”——范仲淹 a诏令州、县兴学
b创建太学,推行“苏湖教法”
c变革科考。先策论,后诗赋
13、京师同文馆——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
京师同文馆创建于1862年。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隶属于清政府新建立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京师同文馆以英文班开办最早,其份量也最重。法文、俄文班于次年开设,后来又开设了德文(1871)和日文(1895)班。
京师同文馆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各国史略、万国公法等,于是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但仍以外语为主,强调“洋文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艺”。
同文馆的学生最初限于八旗子弟,后来也招收其他学生。学制8年,对年龄大免学外语的学生学制为5年。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成为大学堂的译学馆。
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
14、严复的“三育并重”
严复是中国最早论述三育并重的教育家。他说:“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教育目标近代化模式: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
B简答题(8道
5分一个)
1、荀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一)教育作用:化性成伪 性者,本始材朴也。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性:自然属性(素材)伪:社会属性(结果)
环境(渐)、个人努力(积)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德治和礼教为本,所以,尊儒必定推崇教育,于是重教兴学成为汉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是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精通儒经的就可以通过选士而作官,取得荣华富贵,从而大大激励起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是古代教育昌盛的主要动力。从而使儒学绝对控制了教育事业。
3、董仲书“性三品”说——教育作用:化民成性
上品之性——圣人之性(至善之性)——不教而成
中品之性——中民之性(有善有恶)——教而善,不教而恶
下品之性——斗筲之性(至恶之性)——教而难善
中国教育史
4、魏晋南北朝学校教育的新举措
(一)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
为保证门阀世族受教育的特权,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1人,助教15人,以教生徒。惠帝时规定五品官以上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子弟入太学。此后,各朝中央官学都是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以体现“贵族士庶皆需教”的原则。西晋国子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这是门阀世族享有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
(二)专门学校的设置
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这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晋武帝设书博士及弟子员,教习书法。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开设医学,这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
南朝宋文帝下令在京师开设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学”。宋明帝时设立总明观,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
(三)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
北魏时期由于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北魏统治者又重视经学,不仅设立了国子学和太学,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还普遍设置了州郡学,并建立了郡国学校教育制度,据《北史·高允传》记载,当时规定大郡立博士2人,助教4人,学生100人;次郡立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80人;中郡立博士1人,助教2人,学生60人;下郡立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人。按郡的大小规定了博士、助教和学生的人数编制,实际上确定了学校的规格。所以史籍多认为中国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自北魏开始,如唐代杜佑《通典》就说:“郡县学始于此矣”。
5、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约595年),字介,梁朝建业(今江苏南京)人。他鉴于当时许多士大夫被诛的惨痛教训,结合自己立身、处世、治家的经验,写成《颜氏家训》一书,以训诫他的子孙。《颜氏家训》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一)儿童教育—— 重视早教:
提倡胎教。“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乐滋味,以礼节之。”
早教优于迟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严慈结合。“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语言教育
(二)士大夫教育:重视“应世经务”
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以利世”,因此要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因此,除必读儒家的《五经》之外,还应“涉百家之书”,而且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琴、棋、书、画、数、医、射、卜等。还要熟悉农业生产知识。
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以为立身之本,所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他批评当时许多世族子弟不学无术,饱食终日,庸庸碌碌,知识浅薄,夸夸其谈,不务实学,脱离实际,“难可以应世经务”。
(三)学习态度与方法
惜时勤勉。“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虚心求实
重视眼学。“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
6、隋唐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中国教育史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学校体系的形成: 中央官学、地方官学、私学
二、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 中央儒学、地方儒学、专科学校
三、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
四、专业教育的重视
五、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7、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今辽宁锦州市东),人称昌黎先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任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
文以载道 “性三品”
(一)教师论 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尊师重道
教师的标准:道
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学习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论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8、宋代书院发展的原因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
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
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
9、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文教政策
尊孔崇儒,推崇理学
明代多次表彰程朱后裔及其门人。
清代顺治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并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康熙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大成殿,并亲自到曲阜祭孔。
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禁锢思想,文化专制
施行文字狱,建立厂卫制度////严控师生言行,划定言论畛域
10、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以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等传统手段。
“随人分限所及”: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歌诗”、“习礼”、“读书”: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每日功夫,先考德,次诵书背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
歌诗:精神陶冶,调节、宣泄情感
习礼:训练礼仪,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读书:增长知识,开发智慧,表达志向
11、颜元的“习行”教学法
中国教育史
(三)“习行”教学法
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与传统的“主静”与“闭门读书”的教育方法相对立。
他强调感性经验,强调“躬行而实践之” 是获取真知的必要途径。颜元的认识论已经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等内容。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学问以用而见之得失,口笔之得者不足恃。”
颜元强调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颜元又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阐述其注重“习行”的教学方法的主张。
他认为,人们获得知识的目的完全在于“实行”、“实用”,在于帮助人们“办天下事”。“习行”不仅是获取真知、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法,而且也是教育的目的。
注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实学教育思想发展到高峰的产物。
12、对洋务学堂的评价
进步性:
为传统教育打开了吸收新学气息的窗口。
培养目标由封建士大夫改为造就懂外语、会科技的洋务人才。
改变了以前清一色的“中学”课程,增设了西学内容。
促使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学制的产生。
局限性:
第一,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这些新式学校都是申报朝廷批准后兴办的,不是私学。但又都是以个案处理,零星举办,也不隶属于当时的教育管理系统,它的经费多靠自筹,学生毕业后没有官方提供的出路保障,所以严格说也不是官学,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点缀和补充而已。
第二,其范围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其他学科多为这两个方面的延伸。如机械专业主要是为军工服务,电报、医务专业也首先着眼于军用。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实际上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原则的具体运用而已。
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如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1894年,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达25年之久。福建船政学堂由法国军官日意格(P.M.Giquel)、德克碑(A.N.D‘aiguebelle)任正、副总监。一开始就带有半殖民地的强烈色彩。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明显因素。首先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旧学基础的人才能入学,学校均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仍有祭孔典礼,讲究礼制,月课季考,学规繁苛,厉行惩戒等等,都是旧官学的传统。
13、“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评价
思考: 如何评价“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在中国教育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
“中体西用”思想是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结合物。一方面,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工商及文教制度,有其一定的进步性,推动了早期的现代化运动;另一方面,它又致力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有明显的落后、保守性,阻碍了现代化运动的进一步深人。在研究“中体西用”思想时,有一点要特别强调,那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中体西用作为惟一能容纳西学的原则,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思想媒介,成为中国更广泛、更深人学习西方向前迈进的思想阶梯,在这个意义上,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4、清末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
中国教育史
(三)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
1905年底,清政府效仿日本文部之成规,正式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司下设科,五司共计设十二科,另设司务厅负责内勤。学部的正式官员编制为40人。学部的直属单位还有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会议所。原国子监归并学部。
1906年 4月,清政府根据学部奏请,决定各省裁撤学政,改设提学使司,统辖全省学务,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课。同时,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作为各级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各县设视学一人并兼任学务总董,每县下分为若干学区,每学区设劝学员一人。各村推举学董,负责就地筹集款项,按学部规定的程式办学。至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
15、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及发展过程
1898年设立于北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兼用,观其会通”为宗旨。不仅是国家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新式教育行政机构,统辖各省新式学堂。1902年,合并京师同文馆,添设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预备科,1903年添设进士馆、译学馆、实学馆。至1910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的综合性大学。
16、民国初的教育宗旨
1912年7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召开了临时教育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于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实行,史称民国元年教育宗旨或教育方针。其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7、民国前期的封建教育的回溯
恢复尊孔读经
1914年1月,通过“祀孔案”,令全国一律恢复祀孔典礼。中小学恢复读经科,大学设立经学院。
提出复活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
1913年,袁世凯政府出台《天坛宪法》草案,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1915年初,又相继公布《特定教育纲领》和《颁定教育要旨》。在《颁定教育要旨》中,提出了“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的7项教育宗旨。
实行双轨制国民教育
改初等小学校为二种:一名为国民学校,以符合义务教育之义;一名为预备学校,专为升学之预备。
18、壬戌学制的指导原则(1922年的新学制)
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谋个性之发展 注意国民经济力
注意生活教育 使教育易于普及
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19、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1922年,在《新教育》发表《教育独立议》。
教育经费独立 教育行政独立
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20、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措施
a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改变学生观念
1917年1月9日,在就职演说中向学生明确提出提出三点要求:一为抱定 7
中国教育史
宗旨,即在大学学习,是应该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不应该做为升官发财之梦实现的阶梯。二是砥砺德行,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三是敬爱师友,即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其就职演说却是一篇宣言书,也是一篇宣战书,向封建主义思想与文化的宣战书!鼓舞了当时的北大人,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念。
整顿教师队伍/// 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 //// 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b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
听他们自由发展”。
新:陈独秀、马寅初、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旧:黄侃、刘师培、黄节、辜鸿铭、陈汉章
c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组织评议会。5名教授选出一名评议员,然后与校长共同组成评议会,为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
由各系科的教授选出自己系科的主任,任期两年,管理本系科的具体事务。
由各主任组成学校教务处,选出教务处长,负责处理学校教学事务。
这些管理制度使得学校日常事务正常化,也成为北大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典范。
d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扩充文理,改变“重术轻学”思想
基础学科:文、理 应用学科:法、商、工
停办工科;商科改商业学并入法科;加强文理科;——文、理、法三科大学
沟通文理,废科设系:1919年废科设14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开女禁;允许旁听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打破长期以来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与垄断,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达到开风气的作用。另外,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的保护下,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的传播得到了开放的空间,有利的条件。
新文化的发祥地和五四运动的摇篮。
C论述题(2道
20分一个)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字仲尼(BC551-479),鲁国陬邑人(山东曲阜)
30岁办私学
40岁创立儒家学派
50-54岁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 55岁开始周游列国
68岁整理《六经》 仁、礼
(一)教育作用
对社会的作用:“庶”“富”“教”
对个人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
困而学之者
困而不学者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类:族类、类别、定规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三)培养目标:君子(德才兼备)
修己: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安人:
学而优则仕
中国教育史
(四)教学内容
内涵——四教(文、行、忠、信)
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教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
特点:偏重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五)教学方法
学、思、行结合
学(闻、见、问)——思(三思、慎思)——习(温故知新)——行(笃行、行必果)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急于解决而未能的心理状态
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由博返约、循序渐进、扣其两端
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听其言,观其行
分别激励: 樊迟(爱人)、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回(克己复礼为仁)
补偏救弊:
发挥学生特长
德行(颜回、冉伯牛、闵子骞、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好学乐学、实事求是
好学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耻下问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臆测、必然、固执、自我中心)
(六)道德修养
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中庸:过犹不及)
君子和而不同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七)教师论
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当仁,不让于师。
2、战国后期教育论著《大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儒家思孟学派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共10章,1546字。“大学”原意为王公贵族子弟的学校,也即培养统治者的学校,故《大学》实际上讲的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最根本的学问,实际上也是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
基本内容:
a“三纲领”(大学教育目的、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也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三条基本原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发扬光辉美好的德行
亲民(新民):教化人民,使之具有新的道德风尚; 止于至善:达到“至善”的境界。
中国教育史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自身到他人以至社会的过程。
b“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结:
1、体现了强烈的人文色彩和伦理特征,把儒家的道德和政治理想作为个人修养和积极奋斗的目标,体现了儒家入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2、反映了儒家政治和道德理想的阶级性。物、知等指的是封建的政治和伦理思想。目的是协调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从而巩固封建统治。
3、对科举制的评价(隋唐)隋唐时期科举取士的评价
科举制是选士制度发展到高级程度的表现,它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主观随意性大、易营私舞弊以及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科举面向全体士人公开招考,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科举通过严格的考试,以统一的标准选拔人才。尽管考试的内容、方法等也有一些弊端,但是它毕竟有力地保证了选拔的质量。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十分重大。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国家统治
第一,选士任官大权由朝廷掌握,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第二,科举制向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士人开放了入仕的门径,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知识分子,加强了统治基础; 第三,使官员队伍可以有效地补充新生力量,为国家的运转增添了生机活力; 第四,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促进了思想的统一。
教育:双重影响
一方面,科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另一方面,又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不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
4、宋代书院的特点及意义
(三)宋代书院的特点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书院教职人员人数的扩大和分工管理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书院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书院教学管理形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一个方面。
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教学人员也不限于书院自身,而是广泛邀请学界名流前来讲学。
讲会是书院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讲会不仅有本院教师讲学,也聘请社会名流或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参讲。各地书院甚至建立了互通声讯的联络制度,事先商定日期,明确讲会主题,届时各地学者不远千里赴会,并有隆重的仪式,大大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第四、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主要是学生自学,所以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
注意: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既不同于正规的官学,也不同于纯粹的私学。
同官学相比,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而少有衙门气。
课程设置也有较大的自主性,而较少受科举支配。
书院向一切求学者开放,并不限定入学条件。
书院的管理侧重于启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觉性,少有禁戒惩治的规章。
中国教育史
同一般私学相比,书院规模大,有教学组织机构,通常都拥有自己的学田、院产、藏书、供祀、教学设施,条件比一般私学优越正规。
意义: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组织形式、课程设置、入学资格、管理制度)
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5、1922年新学制特点及意义 初等教育:
幼稚园—初等小学校(4年)—高等小学校(2年)
中等教育: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
师范学校
职业学校
高等教育:大学校(4—6年)、大学院
师范大学
专门学校
特点: 第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第二,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将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中的一级教育,标志着幼儿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
第三,延长了中学年限,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
第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除独立的职业学校和专门学校,高小、初中、高中、大学分别附设职业科和专修科,在各个层次上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
第五,改革师范教育制度。中等师范学校修业年限延长为6年,后两至三年可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分组选修制。高中设师范科,高等师范升格为大学。
第六,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意义: 1922年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新旧交叉的混乱状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
6、壬寅—癸卯学制的基本特点及评价 初等教育:蒙养院(4年)
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
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
初级师范学堂(5年)
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
高等教育:高等学堂(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
优级师范学堂(3年)
(5年)
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
基本特点: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
第一,从学制看,延续时间过长,总计30年之久,即使不算两端的蒙养院和通儒院,中国教育史
也有20年以上,这样长的学制一般人很难修完,体现的是逐级淘汰的封建选拔制。学制中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份量重,各有三级;而中等教育份量轻,只有一级,属于过渡性质而已,可见尚未摆脱封建传统的小学——大学的框架构建。
第二,从课程设置看,传统的中国经学教育内容仍占很大比重。读经讲经课,初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40%;高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加上与之密切相关的修身课,仍占40%。小学不设外语,也是要保证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中学根基;中学堂的读经讲经和修身课也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高等学堂政科(即文科),经学、伦理仍为必修课,艺科(即理科)也设有伦理课。
第三,从学校设置看,按地方行政级别规定办学级别,如初小由乡镇设立,高小由州县(及大镇)设立,中学由府(大州)设立,高等学校在省城设立,最高学府设在京城,同时鼓励私人办学(限于小学),也是套用了传统的办学体制。
第四,从学校管理看,保留旧学校每月朔日(初一)的祭孔、宣读《圣谕广训》的典礼,及月课、岁考、以学业成绩奖惩学生的各项制度。毕业考试由地方官会同学堂监督(校长)和教员主持,各类毕业生分别赋予相应的科举出身。
第五,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章程以中国男女之辨甚谨为理由,规定“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
1907年,清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女子小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女子初小和高小的学制均比男子初小和高小少一年,课程也少一些,可见其地位仍低于男校,而且女校的防范制度措施极其严格,以保持“男女大防”的封建礼教。尽管如此,女校的设立,毕竟开创了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历程。
评价:
尽管癸卯学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从性质上说,它毕竟属于近代新学制的范畴:它具有完整的、上下衔接的学校体系,学习了近代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实施班级授课制,编制了专门的教科书。这些都与封建传统教育有本质区别。癸卯学制的颁布结束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体制,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a生活即教育:教育本质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而提出的,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是打倒吃人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包括以下含义:
(l)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有生活就有教育。因此这种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与生俱来,与生同在。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算毕业。
(2)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从这个观点出发,陶行知在1929年,具体指出,晓庄学校学生主要过六种生活,就要受六方面的教育,即:健康的教育、劳动的教育、科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教育、有计划的教育。
(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是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b社会即学校:教育组织形式论
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c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论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
中国教育史
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教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学生。
一、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双挥
二、行是知之始,接知如接枝
三、有教先学,有学有教;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
四、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连环教学法、艺友制、传递先生制、小先生制
评价:
生活教育理论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不是社威教育思想的简单翻版。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成的过程,也是陶行知逐步改造和摆脱杜威教育思想束缚的过程。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来施行;它要求“手脑双挥”,身心全顾,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仅要拓展教育施行的空间,而且把时间延伸为全部人生。
六大特质: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从生活教育理论的性质看,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色。
生活教育理论是科学的,具有尊重实际与生活打成一片,强调客观真理的鲜明特点。
生活教育理论是大众的,要为中华民族广大劳苦大众服务。
8、革命根据地教育基本经验P508
一、教育为政治服务
首先,在安排各类教育的发展时,正确处理了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了最迫切需要的满足
其次,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始终服从了战争的需要
再次,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安排上,也充分考虑到战争条件和政治需要。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一,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第二,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 第三,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
三、依靠群众办学
第五篇: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 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 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C)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B)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C)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D)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B)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五、简答题
2、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
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③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2)“六艺”教育的特征
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六、论述题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 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2、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墨翟;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荀况。
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5、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6、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7、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8、《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学记 》。
二、单项选择题(D)
1、“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D)
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C)
3、“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A)
4、“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D)
5、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C)
6、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A)
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四、名词解释题
1、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四、简答题
1.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1)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2)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
(3)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
(4)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3.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五、论述题
1.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人性论”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早引起广泛讨论,并进行理论论证的是在战国时期。对“人性”的讨论,表明了人类开始自觉地把自己与自然界分开,理性的思考自身的特殊本质。(1)、孟子的性善论
①人性应该是指人类所独有的道德属性。
②人性的善性是人类在缓慢的进化中学习的结果。
③“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道德发展的可能性。④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2)、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则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论证上述观点的:
①“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
“性”和“伪”是素质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 ②“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
在阐明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 ③“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
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人”字,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具体说就是指产生各种道德规范的社会和个人基础,即同情心、正义感、恭敬态度和是非观念等,因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天生就不可救药的坏蛋是没有的。但这种善心的萌芽常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被扼杀,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可见教育又是必要的。荀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性”字,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这些个人利欲的追求正是为恶的根源,所以必须靠教育来改造恶性,产生善行。可见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2、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学记》在综合诸子百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
(1)豫、时、孙、摩。(2)长善救失。(3)启发诱导。(4)藏息相辅。
(5)教学相长。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2、“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汉武帝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9、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论衡》,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
二、单项选择题
(A)
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B)
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B)
4、“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B)
8、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1、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五、简答题
1、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1、书同文
2、行同轮
3、设三老以掌教化
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
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德教是立政之本。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②“以仁安人,以义正我”。③“必仁且智”。
六、论述题
1、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4.《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二、单项选择题
(A)
1、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A、国子学 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A)
2、《颜氏家训》是由谁写的: A、颜之推 B、颜渊 C、颜元 D、颜真卿
五、简答题
1、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3.唐代来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
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6、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都是 武则天 统治的时期开创的。
二、单项选择题
(C)
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C)
8、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C)
6、“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隋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五、论述题
1、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
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 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
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属,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 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它是由朱熹编定的。2.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范仲淹主持发起,史称“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第三次由蔡京主持发动,史称“崇宁兴学”。3.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
4.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_等。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6.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变化气质”。
二、单项选择题(B)
1、“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B)
2、“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B)
3、“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D)
4、《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B)
5、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C)
6、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A、韩愈 B、朱熹 C、王安石 D、王守仁 1.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
(1)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 ①令州县立学;
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 ③改革大学。
(2)北宋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兴学,主要内容是: 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③颁定(三经新义); ④设置专门学校;⑤改革科举制度。
(3)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
①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2、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3)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4)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
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2、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3)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4)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
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3、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4、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
(1)“教”是培养人才,要使全国各地各层次都有学校,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
(2)“养”是指发挥培养人才作用的保障措施;
(3)“取”是选拔人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考核,按德能大小任用为官吏;
(4)“任”是使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的职务,并保持稳定。
六、论述题
1、宋代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哪些重要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和意义如何?
主要的调整措施有:(1)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2)实行殿试制度(3)实行权知、同知贡举制度(4)实行别头试(5)实行锁院和糊名制度
意义和影响:
(1)限制了世家子弟徇私舞弊,世家权臣把持科场的特权,使得科举考试的竞争在形式上获得平等,一大批寒俊庶士得以通过平等的考试,进入仕途;
(2)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于科举考试的绝对控制和国家权利部门整体监控的程度,削弱了考官个人专擅独断的权利;
(3)科举制改革后,庶族和贫民子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的数量日益增多,在统治阶层中逐步形成一个庶族官僚集团从而为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运行注入了强大的生机;(4)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加,是宋走向文治社会最直接的表现。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C)
1、“诂经精舍”是谁创办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A)
2、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 A、国子学 B、觉罗学 C、八旗官学 D、俄罗斯馆
四、简答题
1、清代书院主要可分为哪些类型?
(1)以讲授理为主的;
(2)以学习八股文以应付科举为目的的;
(3)以讲授“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为主的;(4)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
2、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和特点:(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怦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师。
第十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3.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9年建立的马礼逊学堂。
4、在马礼逊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容闳、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
二、单项选择题(B)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谁? A、林则徐 B、阮元 C、龚自珍 D、魏源
第十一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2、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1972 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出发赴美学习,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
4、张之洞将洋务派兴办洋务教育的基本经验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教育宗旨,并在其《劝学篇》中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5、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大会,决定将1977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 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四、简答题
1、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1)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系,只能算作是封建传统教育的补充;
(2)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3)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
(4)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2、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中,“中学”、“西学”分别指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答:(1)张之洞所言的中学,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
(2)张之洞所言的西学,包括“西政”和“西艺”两部分,“西政”即西方各类具体制度和行政管理措施,“西艺”即西方各类科学技术。(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质在于,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能和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冲突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
1、评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 ②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引用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 ③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第十二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万木草堂是康有为在广州的讲学之所,他在此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
4、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
5、《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6、清政府规定从 1906 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7、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形式上唯一未被顽固派废除的新设学堂是京师大学堂。8、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9、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五项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0、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地位。
11、清华学堂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于1911年4月正式开学。
12、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 都是中国教育会在上海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在清末反清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B)
1、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C)
2、科举考试是在什么时期终结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A)
3、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B)
4、“壬寅—癸卯学制”是在什么时期颁布的? A、1912—1913年 B、1902—1903年 C、1922—1927年 D、1898—1899年
五、简答题
4、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1)学制延续时间长。(2)传统的课程设置。(3)传统的办学体制。(4)学校管理中的封建制度。(5)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
5、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1)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4)倡导出国留学。
5、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1)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第十三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蔡元培。3、1912~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其中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 7 年;中学校年限为 4 年,不分级。
4、蔡元培于1912年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5、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6、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大学生。
2、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旧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四、论述题
1、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1)“五育”并举的方针,五育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2)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改革北大的举措包括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以及改革教学体制。经过蔡元培的整顿改变了北大以前沉闷、腐败的风气,开始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自由研究学术的风气,使北大走上了现代大学轨道,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以此影响到整个中国高等教育。(3)主张文、理科的“学”、“术”分设,又相互沟通的观念,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4)论教育独立:蔡元培提出教育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保有独立资格,毫不受各政党与教会的影响。从蔡元培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试述蔡元培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措施和指导思想。
(1)报定宗旨、改变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4)改革学科和教学体制。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5)改革的意义
第十四章 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2、1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
3.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颇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4、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5、1917年,以黄炎培为首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6、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由于采用了美国式的分段方法,所以又称“六三三学制”。
二、单项选择题
(A)
1、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B)
2、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A、湖南自修大学 B、鲁迅艺术学院 C、平民女学 D、农民运动讲习所
1、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2)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②“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③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3)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第十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会上议决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
2、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
3.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
4、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撰写的《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被誉为划时代的教育名著。
6、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是指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7、1931年,梁漱溟到山东邹平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
二、单项选择题(A)
1、《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
A、杨贤江 B、陶行知 C、鲁迅 D、蔡元培
(B)
2、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陈鹤琴 B、梁漱溟 C、晏阳初 D、黄炎培(A)
3、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D)
4、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黄炎培 B、晏阳初 C、梁漱溟 D、陈鹤琴
五、简答题 2、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试验;
(2)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试验;
(4)晏阳初等主持的平民教育试验;
3、简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涵义。(1)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2)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这一思想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
答:(1)乡村教育运动是指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农村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①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才能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②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③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④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反映。
(2)影响最大的当属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等人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等。
(3)其共同的活动特点是:①他们都以教育试验为手段,探索教育改革的成功模式,并试图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社会的范围;②他们都以农村作为教育改革试验的基地,以农民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以教育改革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教育的活动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安排和设计教育实验的形式和内容。
3、阐述陶行知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杜威理论的关系。
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包括三方面:(1)“生活教育”即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甚至与生活相对立的弊端。
(2)社会即学校,指出扩大教育的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等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达到学校与社会合一。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3)教、学、做合一,即反对传统的“教授法”,认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偏废的因素,“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提出“教学法”。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从做中学”并加以改造。
(4)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术”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影响,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改造,更多地观注中国的社会现实。他的这一理论虽有不足,但在反对封建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克服旧教育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